分流控制器范文

2024-06-12

分流控制器范文(精选10篇)

分流控制器 第1篇

目前国内外铝厂采用的铝电解槽焙烧方法主要有铝液焙烧、石墨焙烧、炭粒焙烧和燃气焙烧。由于铝液焙烧有着严重的缺点——高温铝液倒入冷槽中,会使槽内衬的捣固糊在突如其来的高温下分解,导致捣固糊强度低、孔隙大、裂缝多,因而很多铝厂都舍弃了这种焙烧方法;石墨焙烧在铺设石墨层时要求精度高,操作复杂,焙烧终了温度不可再提高,因而很难达到电解槽启动条件;燃气焙烧工艺设备相对复杂,且安全性较差,焙烧方法技术还不够成熟,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而焦粒焙烧是当前国内外大型铝电解槽最常用的焙烧方法,无需外加能源,且焙烧时间短,焙烧也较均匀,质量好,有利于电解槽的启动和寿命的延长[1]。

采用焦粒焙烧时,为加强对升温速度的控制,各铝业公司纷纷开发出各自的分流技术,并采用在水平母线和立柱母线之间焊接分流片以实现分流。例如,法国铝厂的各型电解槽都开发了相应的标准分流器。焙烧电流分四步以上,在不少于24小时内逐步增大到系列全电流,但是焙烧过程还是采用手动操作分流片,控制方法较粗糙,由于焙烧电流不可控以至于焙烧过程不稳定,导致控制难以达到预想的效果。本文针对大型铝电解槽的焦粒焙烧,提出并设计了可靠且自动控制的焙烧分流控制系统。

1 焙烧分流器

焙烧分流控制系统中一个主要设备即焙烧分流器,如图1所示。首先介绍其组成。它主要分为三大部分:上箱体、中箱体和下箱体。上箱体主要由连接装置组成,它的主要作用是与设计好的标准分流片相连接。中箱体由铜电极、动触头、锁紧机构等组成,动触头通过软连接与上箱体的连接装置相连,通过编程器自动控制动触头与铜电极接通或断开,来控制分流大小。下箱体是一个梯形支架,主要作用即支撑整个焙烧分流器。一台焙烧分流器设计最大分流量可达36000A,总重量约230公斤。

其次说明分流器使用时的连接方法,将中箱体的铜电极与软铜带的一端相连接,软铜带的另一端则通过设计的标准卡具与下一台电解槽的阳极立柱母线连接并用螺母固定。再将设计好的标准分流片组的一端插入开关装置上连接装置的插槽中,并用螺母将其拧紧(以减少接触电阻),分流片组的另外一端则与需要焙烧电解槽的阳极横杆连接,同样采用设计的标准卡具固定并用螺母拧紧。

2 分流控制

焙烧分流控制系统的硬件部分主要由上位工控机及由西门子300PLC模块和焙烧分流器构成的下位机组成。上位机监控界面是利用西门子SIMATIC WinCC组态软件进行设计的,它通过工业以太网(Industrial Ethernet)与下位机进行通讯连接。焙烧分流控制系统的组成框图如图2所示。

由于下位机有以太网通讯模块(CP343-1 Lean),因而上位机与下位机的通讯连接只需要在WinCC组态软件的项目管理器添加SIMATIC S7 Protocol Suite驱动程序即可。下位机中PLC站根据现场情况分为一个主站和四个子站,主站和子站之间通过CPU上集成的DP接口与子站上的ET200M实现通讯,扩展了远程的I/O点数,实现控制远程的数字量输入输出[2]。

焙烧分流控制系统主界面如图3所示,下面具体介绍铝电解槽焙烧分流的整体工作原理,在现场通过天车将焙烧设备运送到目标位置,将所有焙烧设备连接操作完成后,先给下位机通电,之后打开上位监控机,在进入焙烧分流控制前,控制系统可自动检测与下位机的通讯状况及当前焙烧分流器的开关状态,操作者可以在控制主界面中看到,在焙烧开始前,若显示焙烧分流器中的某个开关处于闭合状态,应当进入手动模式,然后手动断开该开关;最后根据铝厂提供的标准焙烧曲线在控制界面的参数设置中设置焙烧参数,且上位机中没有接收到任何报警信息,此时点击焙烧按钮即可进入焙烧自动控制过程。焙烧过程中控制系统根据标准焙烧曲线自动控制分流器的接通和断开,以达到铝电解槽的焙烧温度自动跟踪目标曲线温度,从而按照标准焙烧曲线实现对铝电解槽的焙烧。焙烧过程中若有开关故障等都会以报警闪烁的方式告知操作者,以便迅速采取措施并解除报警。此外焙烧分流控制系统还给操作者提供了一套手动操作模式,系统进入此操作模式下,控制系统脱离自动控制过程。操作者可以根据实时监测的槽温、槽电压等数据,采取手动控制焙烧分流器中开关的接通或者断开动作,以达到手动控制铝电解槽的焙烧过程[3]。

2.1 测量部分

该焙烧分流控制系统的测量部分主要包括铝电解槽的槽温度、槽电压及槽的电流分布。

1)电解槽的温度采用将电解槽划分为六个分区,每个分区温度利用K型热电偶测温,然后通过无线网络将六个分区的温度数据送入WinCC集成的数据库中。上位机则从数据库中读取各个分区温度数据,然后将分区温度取平均值作为当前时刻的电解槽温度,1min左右更新一次温度数据。下面是一段上位机监控软件从数据库中读取分区一的温度数据的VB脚本代码[4],其他分区温度的获取类似。

2)由于焙烧分流器是并联在铝电解槽的两端,因而槽电压的测量就转化为测量焙烧分流器的两端电压。利用PLC中的AI模块(SM331AI8×12BIT)采集焙烧分流器两端电压,考虑到现场中各种电磁场干扰因素,因而采用信号调理模块A11CI11F将0~10V电压信号转化为4~20mA的电流信号。将AI模块的通道4采集电流的量程设置为4~20mA,然后将槽电压信号经过信号调理模块转化为的电流信号送入AI模块的通道组4,通过PLC程序即可读取铝电解槽的槽电压。

3)槽电流的测量主要是阳极和阴极电流分布的监测,可以通过等距压降方式测量阳极导杆和阴极钢棒上的电流分布。即先采集阳极和阴极上等距的压降,再除以对应等距上温度补偿后的电阻,结果即为对应阳极和阴极上的电流分布值,电流的测量与槽电压的测量方法类似,在这里就不具体介绍了。

2.2 控制部分

大型铝电解槽的焙烧过程主要是控制焙烧分流器的工作,使焙烧电解槽的温升按照标准的焙烧温度曲线进行。焙烧分流器的控制即通过在上位机中实现槽温控制算法的编程,并经过通讯电缆控制下位机的动作,利用PLC的数字输出模块(SM322 DO16×DC24V/0.5A)来控制焙烧分流器中开关的通断。焙烧控制原理框图如图4所示。

在上位机中设置好焙烧参数后,设定温度即标准焙烧温度就会存储在数据库中,如图5所示。根据输入温度和从铝电解槽检测反馈回来的温度作差,经过控制离散化算法后,将温度偏差信号离散化为焙烧分流器中开关数量,依据温度偏差及变化率来确定开关数量的多少,从而实现通过控制焙烧分流器装置的开关来控制铝电解槽的焙烧温升。

此外在检测槽温采用了温度的分区算法,若铝电解槽的温度过高,需要闭合开关,同时电解槽中的某个分区温度最高,就会优先闭合此分区附近的开关,同理,铝电解槽的温度过低,需要断开开关,就会优先断开温度最低分区处的开关;同时又考虑到焙烧分流器装置中开关的使用寿命,因而采用了负荷均匀算法,简单地说即开关闭合次数越多,则闭合后再次断开此开关的优先级最高;同理,开关闭合次数越少,则断开后再次闭合的优先级也就最高。实践证明这样就有效地保证了焙烧分流器中开关动作次数的均匀性,从而可以提高焙烧分流器装置的使用寿命。

2.3 监视部分

铝电解槽的焙烧分流控制系统的监视部分主要是电解槽的焙烧温度监视,报警信息的监视,如图6所示,以及操作员操作记录的监视,如图7所示。铝电解槽的焙烧理应是按照标准温升曲线进行焙烧,但是实际的焙烧温度与标准的温度总是有一定偏差的,所以对电解槽的焙烧温度进行实时监视就显得非常重要。上位机对下位机的各个通讯子站都应该有工作状态监视,且焙烧控制过程中分流器的开关的工作状态也需要有显示信息,若有故障等信息则会以信息闪烁提示操作人员。控制系统中的操作记录可方便地将当前操作员的一些关键的操作记录到数据库中,以便将来对电解槽焙烧的操作规程进行优化和管理。

3 结论

目前该大型铝电解槽焙烧分流控制系统在中国铝业某电解铝厂试运行,通过多次焙烧启动验证该系统能够通过控制焙烧分流装置从而控制铝电解槽的焙烧温升,比较设定焙烧曲线和实际焙烧温度曲线,温度偏差控制在7%以内,炭缝无烧损现象,大大降低了槽的早期破损,并顺利启动了铝电解槽。

参考文献

[1]刘永刚,唐骞,梁韬.铝电解槽大型预焙槽四种焙烧方法的比较[J].轻金属,2000(4):33-35.

[2]海心,马银忠,刘树青.西门子PLC开发入门与典型实例[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9.

[3]苏昆哲.深入浅出西门子WinCC V6[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8.

分流对弯道分流口门分布的影响 第2篇

关键词:弯道;分流;流速分布;平面流速;模拟

中图分类号:TV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4)07-0059-05

天然河流依据形态可分为弯曲河流、分汊河流、顺直河流和游荡河流四类。弯曲型河道分布非常广泛,一般多出现在河流的中下游,南运河、荆江、汉江、渭河、辽河等都是著名的弯曲型河流。

弯道水流运动的水力特性相当复杂,引水分流必然会使弯道的水流流动形态发生变化,结构更加复杂化。水利工程的引水口位置选择不恰当,就会使泥沙淤积在分流口下方,对河流主流流向和位置、河道冲淤演变等产生一系列负面影响。研究分流引水对分流弯道水流特性的影响,对水利工程的弯道改善具有非常重要的实践意义,其研究成果亦在河道的整治方面具有工程应用价值。模拟分析弯道分流口周围水流的三维流场的水力特性,旨在为解决与弯道工程有关的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河道分流现象在自然界和水利工程中较为普遍,分水道和引水渠是一种普遍的河道分流形式。目前,国内外众多学者对弯道分流进行了深入研究,并较好的解决了实际工程应用问题,但鲜有人研究在弯道修建引水工程后引水口处的水流水力特性。根据国内外学者在弯道分流方面的经验和结果,采用数值模拟分析的方法,模拟弯道分流取水情况,并通过室内试模型验证模型的可靠性。在此基础上,模拟多组不同取水条件工况,分析弯道分流对分流口附近水力特性的影响规律。不仅能补充水流运动理论,很好的解决弯道取水问题,而且对工程实际和生产研究有重要意义。

1 弯道分流对比试验

与本数值模拟研究对比验证的物理模型试验已于2007年1月完成,主要由干水槽和支水槽所组成,干槽用于正常过流,主要由上、下游过渡直断和弯道段组成,均为有机玻璃制造。根据天然河流弯道中心角出现的频率,选择弯道模型的中心角为60°。弯道的过水断面为矩形,底宽0.60 m、高0.40 m,弯道中心线曲率半径与底宽比值为2.5。取水口的位置选择在与弯道起始处成45°角的凹岸处,并使弯道的中心线与取水口的中心线夹角为45°。在天然河道中,该布置形式能最大限度的引水防沙,避免泥沙进入取水口。模型上游进口处设有2道稳流栅和4 m长的过渡直段,避免进口水流的紊动对弯道水流产生干扰;为使弯道出口水流有足够的过渡段进行环流衰减,出口水流平顺下泄,在弯道出口段设置4 m长的过渡直段,过水断面尺寸与弯道断面尺寸相同。分流支槽底宽0.30 m、高0.40 m,中心线长2 m。在干槽和支槽的末端处均设置尾门,以控制水槽水深,防止尾水跌落对上游水流流态产生影响。

模型平面布置情况如图1—2所示。

设试验分流比RQ分别为0.11,0.23,0.42,相应水力要素如表1所示。控制利用尾门实现,上游来流水与分流口下游的水深基本一致。分流比定义为流量Q之比:η=Q支/Q干。式中:Q干为上游干槽流量;Q支为支水槽流量。

2 模擬方案制定

依靠AutoCAD对水槽进行三维建模,验证物理模型。对CAD建模而言,其几何要素根据目标物理模型来完成确定。保留45°分流角,对弯道分流口特性进行深入研究。另增设30°、60°、90°、120°四种分流角度的模型水槽,水槽模型模拟的何要素见表2。模拟时考虑气相、液相两相流,并留有相应的空间给气体入口,建模的高度取40 cm。水槽模型见图3。

5个水槽均采用六面体结构网格划分,并在分流区做加密处理。采用VOF法追踪自由水面,计算速度入口边界条件按设计方案给定,即9种分流比工况。

3 分流对弯道分流口附近平面流速分布的影响

弯道纵向流速的流场分布问题是弯道水流结构中相当重要且极复杂的问题,对研究弯道水流水力特性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弯道引水分流,必然使弯道主流线的位置发生改变,从而导致整个弯道的水流结构发生变化。

一般来讲,在顺直进口段,纵向流速沿河宽呈对称分布,入弯后凸岸流速稍增而凹岸流速稍减。至某一部位后,又出现相反的调整,流速分布趋于均匀,且主流线渐渐向凹岸贴近。出弯后的水流在相当长的距离内,最大流速仍靠近凹岸。

模型上游进口处设有2道稳流栅和4 m长的过渡直段,弯道出口段设置4 m长的过渡直段,过水断面尺寸与弯道断面尺寸相同。弯道模型中心角为60°,弯道的分流口与中心线夹角45°,弯道的过水断面为矩形,底宽0.60 m、高0.40 m,弯道中心线曲率半径与底宽比值为2.5。分流支槽底宽0.30 m、高0.40 m,中心线长2 m。弯道分流角度分别为30°,45°,60°,90°,120°时,在分流比相同的情况下,对比不同分流角条件下的附近水平面流速分布,结果如4—6所示。

从图4—6可以看出,在相同的分流比条件下,随着分流角度的增加,近底层(z/h0=0.04)、中间层(z/h0=0.4)、近表层(z/h0=0.8)均出现回流区,且流速最大值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规律,即当分流角为30°和120°时的最大流速较大,而分流角为45°,60°,90°时的最大流速值较小。

4 结论

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采用vof和k-ε粘度模型模拟弯道分流各个工况下的弯道分流,探讨相同分流角度对不同分流比工况下的分流口门附近平面流速的影响,以及同一分流比对不同分流角度工况下的分流口门附近平面流速的影响,使模拟具有普遍性和有效性,体现了数学模型的灵活性及便捷性。经过模拟得出以下结论:

1) 弯道水流的平面流速分布为表层流速大于底层流速,弯道水流的平面流速变化总体相同,上层水体流速大于下层水体,即中间层流速(z/h0=0.4)大于近表层(z/h0=0.8),近表层流速(z/h0=0.8)大于近底层流速(z/h0=0.04)。取水口口门上游弯道段的弯道入口附近,受惯性作用的影响,平面流速较大,随后由于离心力的作用,凹岸侧水位开始增加,动能逐渐转化成势能,流速开始减小,水位达到最高后受惯性力的影响,水位降低流速增大,且在弯道边壁折冲的作用下向弯道凸岸运动。

弯道水流具有复杂的三维特性,引水分流使其水流结构更加复杂。进入分流口的水流由于惯性作用与支水槽左侧边壁碰撞后发生转折,在支水槽右侧边壁处形成回流区,支水槽上层回流区大于下层回流区。分流比值越小,则取水支流越易形成回流区,随着分流比的增大,回流区逐渐减小。分流比越小,则支流断面平均流速越小,与上游原河道平均流速的差值越大,更易形成湍流和回流。

2) 在相同的分流比条件下,随着分流角度的增加,近底层、中间层、近表层均出现回流区,且流速最大值表现出相同的变化规律,即当分流角为30°和120°时的最大流速较大,分流角为45°,60°,90°时的最大流速值较小。

参考文献

[1] 陈娟,郭维东.弯道分流时支汊河段水流流态研究[J].人民长江,2008,3(1):3-6.

[2] 杨光泉.分流对弯道水流紊动强度影响的试验研究[J].吉林水利水电,2009,10(3):9-12.

[3] 林小平.弯道水流的数值模拟及沿河路基冲刷机理分析[J].同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11(1):5-11.

[4] 谷攀.彎道分流口表层水流速度场数值模拟[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11,7(1):2-3.

[5] 谭玉柱.明渠弯道水流三维数值模拟[J].水运工程,2012(3):464.

[6] 王军.计算流体动力学分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7] 罗忠,蒋昌波.平原分汊河道水流数值模拟及应用[J].长沙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20(3):92-96.

分流控制器 第3篇

关键词:大型,灌溉工程,下游渠道常水位,机械自动控制闸门

大型灌溉工程灌区覆盖范围广且较为偏僻, 电力供应不便, 要实现渠道分流闸门电动操作和电气自动化控制较为困难。为避免漫堤和分水不均, 实现下游渠道常水位的机械自动控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对一种渠道下游常水位自动控制闸门的原理和典型结构进行了研究, 并对安装调试施工进行了介绍, 对国内企业从事灌溉工程渠道分流控制闸门的设计、施工和国产化制造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该类闸门结构简单, 不需要任何电力启闭设施, 终身免维护, 可实现无人区机械自动操作, 具有广阔的应用推广前景。

1 国内外应用现状

渠道下游常水位控制闸门在国内灌溉工程上应用较少, 但国外已有较为成熟的工程应用经验并实现了专业、量化生产, 专业厂家有法国EYRTEC及巴西HYDROSTEC等。

我司承担的苏丹麦洛维灌溉工程项目业主就明确要求采用该种渠道下游常水位分流控制闸门。

2 工作原理

如图2所示, 下游常水位控制闸门由梯形断面的圆柱体门叶, 闸门主纵梁支臂及轴动部分, 圆柱体浮箱及配重等组成。

转动轴中心的安装高程需与下游目标常水位保持一致。转动轴中心与门叶及浮箱圆柱体的几何中心重合。作用在闸门门叶上的水压力作用线通过转动轴中心, 不会产生扭转力矩和驱动闸门启闭。驱动闸门启闭的力矩为结构体重力P及作用在浮箱上的浮力F所产生综合作用力矩。

A.门叶B.配重C.浮箱D.浮箱室E.走道 (可选择) F.下游水位G.转动轴H.钢衬I.检修闸门J.进水口K.上游水位L.控制走道M.检修门启闭手柄

在理论开度 (该开度下闸门流量与下游平均用水量基本匹配) 下, 通过调整固定在门叶框架上的配重或在浮箱内额外增加填充物, 使自控闸门转动轴中心在与下游目标常水位同一高程时, 重力矩和浮力矩能相互抵消。

当下游水位与转轴中心高程不一致时, 作用在浮箱上的浮力将发生变化, 打破闸门原平衡状态, 闸门在不平衡力矩作用下开度将发生调整, 并重新建立平衡:

如下游渠道用水需求量下降, 下游侧水位上升, 浮箱浮力增加, 闸门开度将适度减小, 下泄流量减少, 经过一段时间后, 下游水位再次与转轴安装高程重合, 重新建立闸门系统的平衡。

如下游渠道用水需求量增加, 下游侧水位下降, 浮箱浮力下降, 闸门开度将适度增大, 下泄流量增加, 直至闸门重新建立平衡。

3 结构及制造

A.门叶A'.阻尼箱B.配重C.浮箱D.浮箱室E.走道 (可选择) F.下游水位G.转动轴H.埋件K.上游水位L.浮箱室水位交流槽

闸门为钢板、钢管及碳钢卷板所构成的焊接结构件。要求钣金工作精细准确, 误差控制严格, 以保证闸门在后续运行中无故障操作;闸门的可移动部件可分拆以便运输。下游常水位控制闸门分潜孔式和敞开式 (自由水面) 两种。

3.1 潜孔式下游常水位控制闸门典型结构形式

3.2 敞开式下游常水位自动控制闸门典型结构形式

3.3 部件介绍

潜孔式下游常水位控制闸门弧形面板为上宽下窄的梯形结构, 剖面形式为弧型, 与主纵梁进行焊接, 在主纵梁上开孔及在弧形面板上焊接底部开孔的缓冲箱以减少非恒定流过流时对闸门稳定的影响和避免漩涡的产生。

闸门支臂结构采用螺栓连接, 前端部与主纵梁相连, 后端部和浮箱相连。支臂上焊有吊耳, 以便安装、检修及起吊使用。

浮箱为封闭结构, 上部有开口和盖板以用于添加配重和密封。

转动轴分大小轴, 小轴支撑在左右混凝土门槽上, 为减少阻力, 大轴和小轴的连接方式采用滚动轴承连接, 大轴和支臂浮箱焊接连接。

浮箱套用于盛放浮箱之用, 浮箱的浮力是依靠浮箱套内的水产生的。浮箱套后端部和后面的铁梯螺栓连接, 浮箱套与闸门结构无固定连接, 浮箱套前端通过滚轮支撑和转动轴接触。浮箱套上预留与PVC管相配的孔, 连接到下游明渠, 避开水跃的影响。

4 安装

为使控制闸门开闭自如, 应尽量减少闸门与渠道或进水口钢衬的接触, 将使用敞开式自控闸门的渠道设计为梯形断面;为避免闸门在全关闭时被锁死, 安装闸门时使闸门与渠道和进水口钢衬留有少量间隙。因此, 闸门在关闭状态时将有少量漏水。如需控制闸门在长时间关闭时的漏水量, 特别是潜孔式闸门的漏水量, 可在闸门上游侧安装手动定轮平板检修闸门。

工地现场组装整体构件, 支臂端部和面板上的主纵梁连接, 连接形式为螺栓连接;组装后, 把左右支铰临时固定于相应门槽内。对闸门进行全行程试验, 检查闸门面板与梯形门槽有无卡阻现象;闸门在全关位置时, 确保弧形面板与左右两侧门槽有少量空隙, 底部面板与门槽底槛接触良好。支铰转动中心高程与下游控制常水位相齐平。

自控闸门现场试验与调试, 分无水状态和有水状态。

当闸门在自由水面中运行时, 精确调整配重箱内和浮箱内的配重, 使闸门整体重心平衡, 保证闸门处于全关状态 (有微小开度) 时, 重心位于支铰轴中心上方。

当闸门在动水中运行时, 对连通浮箱套与水位滤波井之间通水管的阻尼与滤波效果进行试验。通过操作滤波井与浮箱套之间连通管上的蝶阀进行调试调节, 直至自控闸门平稳运行, 最终确定蝶阀开度, 并检测下游控制水位位置是否与闸门设计水位一致, 如不一致, 则对平衡锤中的配重进行适当调整, 并最终固定平衡块。

结论

随着我国各类企业逐步走向国际市场, 中东及非洲干旱少雨地区灌溉工程已逐步成为各企业市场开拓角逐的对象。灌溉分流控制设备为灌溉工程的主神经系统, 直接关系到工程节水节能及整体工程功能实现, 加强对其研究对提升企业的技术实力、承揽类似工程以及探索该设备国产化不无裨益。

参考文献

影子银行分流股市资金 第4篇

监管思路难获市场认同

采访中滕泰表示,2011年以来,证监会等部门把证券市场下跌归因于一级市场发行价过高、新股炒作等原因,但这个解释一直没有得到市场的认同。提倡价值投资、抑制投机等提法,与成熟市场只管上市公司是否合法,鼓励多元化投资的现实不一样。而只有从市场上来的理念方法,才能得到市场的认同,脱离实际,企图教育市场的做法最终只能被市场教育。

另外,监管层必须面对证券市场持续下跌的真正根本原因就是供求失衡,一方面没有资金流入,另一方面有全流通套现压力、新股上市压力这些后续的抽水机。有关部门若不肯正视供求失衡的问题,就永远无法解决持续下跌的局面。

影子银行分流股市资金

此外,现在热议的影子银行,也是分流股市资金的重要原因。滕泰指出,无论是以委托贷款、信托贷款、小额贷款,还是民间高利贷等任何形式,影子银行都与美国的次级按揭贷款有很多共同的特点。一是,最终都流向高风险行业或领域;二是,都吸引人的固定收益;三是,中介机构都认为风险在别人身上;四是,透明度差难监管,表外运作规模大;五是,资金链断裂之前,所有参与者争食盛宴;六是,资金链断裂后,成本由整个社会承担。

“假设影子银行把实际利率从10%提高到20%,那么股市的合理市盈率就会从10倍降低到5倍。影子银行越壮大、股票市场越下跌。”滕泰说。

历史性建仓机遇来临

不过,滕泰表示,A股市场在经历了5年的下跌后,已经迎来了历史性的建仓机会。

除了去库存接近尾声,短期经济见底,上市公司业绩有望企稳外。2012年,央行分别两次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和降息,近期又通过连续的天量逆回购注入流动性,资金成本显著下降。M1和M2的见底表明中国经济本轮金融周期的收缩已经结束。

电阻并联分流应用 第5篇

1. 扩大电流表的量程

(1) 如图2所示, 它是由灵敏电流表和一个分流电阻R组成的.利用并联电路电阻分流特点制成的, 分流电阻R的大小为:

也可以将一个表头并联多个分流电阻, 构成多量程电流表.如图3所示.

2. 运用并联分流特点解释“用电器短路”及“保护接地”等原理

(1) 解释短路问题

短路是教学的一个难点, 但可以利用分流原理来解释, 例如;在如图4所示的电路中, 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1、S2都闭合时, 电流表的示数将如何变化?

分析:由于开关S2和电阻R2并联, 当开关S1、S2都闭合时, 因开关S2闭合相当于一条导线, 电阻几乎为零, 根据并联分流特点可知, 电流几乎不通过电阻R2, 从而及造成电阻R2短路.

(2) 解释保护接地的工作原理

为了防止电气设备外露的不带电导体意外带电造成危险, 将该导体经保护接地线与埋在地下的接地体或接地的保护干线紧密连接的作业和措施叫做保护接地.

保护接地的原理是家用电器设备由于绝缘性能不好或使用环境潮湿, 会导致其外壳带有一定静电严重时会发生触电事故为了避免出现此类事故, 可在电器的金属外壳上连接一根电线即接地线, 当人们意外接触到家用电器时, 人与接地线并联, 根据并联分流特点, 电流将通过接地线流入大地, 从而确保了人的安全;另外对于电器维修人员在使用电烙铁焊接电路时, 有时会因为电烙铁带电而击穿或损坏电器中的集成电路, 从而将电烙铁金属部分接地;再如使用电脑的朋友有时因忽略主机壳接地, 会造成电脑死机等现象.

在电力系统中, 接地线的作用是为了在已停电的设备和线路上, 因意外地出现电压时, 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

(3) 解释站在高压线上的小鸟为何不会触电

一方面, 由于小鸟很小, 高压线产生的高压电弧在小鸟身上形成电势差小.另一方面, 因为小鸟有较大电阻, 且它下面两脚接触的高压线很短, 电阻远远小于它的体电阻, 根据并联分流特点, 几乎没有电流流过它的身体, 所以小鸟站在高压线上不会造成触电.

3. 粗测相同用电器的个数

例如, 暗盒内有若干只规格相同的小彩灯, 并联后接到暗盒外的电源上, 为了判断盒内小彩灯的数目, 可以借助两只电流表和一只规格相同的小灯泡及若干导线来完成, 电路设计如图5所示:操作方法是:闭合开关S, 读出A1、A2的电流值I1、I2, 则I2/I1即为盒内小彩灯的数目.

分流控制器 第6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6月~2016年3月收治的交通性脑积水患者66例,全部患者均经过颅脑磁共振成像(MRI)检查确诊[4]。全部患者中,男30例,女36例;年龄0.1~67.0岁,平均年龄(35.1±11.7)岁;脑积水原因:28例患者为先天性脑积水,20例患者为创伤术后脑积水,8例患者为脑出血后脑积水,10例患者为感染。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成对照组(46例)和实验组(20例)。

1.2方法实验组:给予腰大池腹腔分流术治疗:选择25号穿刺套针和美国Medtronic公司生产的可体外调压型脑脊液分流管。术前患者采用全身麻醉,选择左侧卧位,采用和常规腰椎穿刺术相同的体位、腰部穿刺点。选择切片刀在穿刺点作一个0.5 cm的切口,针头斜面朝上进针,进针深度为4~5 cm,当产生落空感时将针芯撤出,当存在显著落空感时将针芯退出,当有脑脊液流出后应该将斜面旋转针头转置臀侧,拔出针芯,将分流管沿着穿刺的针套管插入3~5 cm椎管腰大池内,等到脑脊液顺利流出后,将针拔出,作一个3 cm切口在穿刺点水平线上腋中线处,在此切口中通过皮下通条导入腰穿分流管。在右下腹髂前上棘和肚脐连线中外1/3处找出腹部切口位置,一层一层的切开,打开腹膜,置入长度为20 cm末端分流管在盆腔,通过皮下通条在右髂棘处切口引入腹侧分流管;剪去分流管多余的部分,将体外可调压分流阀门与远近端分流管按规定方向连接,有效结扎和固定,对切口缝合,手术完成。

对照组:给予侧脑室腹腔分流术:结合患者的身体状况和病情来对分流管进行选择。选择C形套管针,在患者腹部麦氏点位置和腹壁呈指向骨盆45°方向刺入腹腔,完成穿刺后将针芯拔出,将分流管导入腹腔端,将C形管退出,脱出分流管从套管缺口的位置,分流管在腹腔内的留置长度约为30 cm。在术后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的抗感染治疗。

观察指标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情况进行比较分析。1.4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治疗后,对照组患者中,38例患者脑积水消失,脑积水消失率为82.6%(38/46);实验组患者中,17例患者脑积水消失,脑积水消失率为85.0%(17/20)。两组患者脑积水消失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对照组中,发生切口感染3例,颅内感染5例,分流管外露5例,分流管梗阻8例,并发症发生率为45.7%(21/46);实验组中,发生分流管梗阻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0.0%(2/20)。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脑积水会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比较严重的危害,在现代医学技术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脑积水的临床治疗方法也越来越多,各种治疗方式也都具有各自的优点和不足[5]。临床中在对交通性脑积水患者进行治疗时,侧脑室腹腔分流术是最常用的治疗方法治疗,然而临床研究显示,在采用侧脑室腹腔分流术对交通性脑积水患者进行治疗时,存在以下缺点[6]:1侧脑室腹腔分流术需要置入分流管,则需要进行穿刺对大脑,大多数穿刺均属于盲穿,在实施过程中可能会对血管造成损伤,甚至会导致脑内出血;2侧脑室腹腔分流术在穿刺期间,可能对脑皮质造成损伤,因此容易导致癫痫;3因为血凝块阻塞或者碎脑组织、脉络膜粘连包裹,患者容易出现大脑堵塞甚至分流阻塞;术中置管时如果置管过浅或过深、脑室端位置不合理,进而引起治疗失败,让分流管阻塞的发生率增加;4脑室腹腔分流术中最严重的并发症是感染,造成感染的主要原因是手术过程操作路径较长,容易发生污染,特别是切开气管的患者,分流管发生污染的几率更高;脑室腹腔分流术的手术操作时间长,进而让感染的发生率增加。

临床研究结果发现,腰大池腹腔分流术的优点主要包括[7]:1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腰大池腹腔分流术不需要对脑组织进行穿刺,所以出血和癫痫的发生率更低;2能让分流管阻塞的发生率有效降低;3手术操作时间更短;4可以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长度合理的分流管。但是在实际的应用中,应对手术适应证进行严格掌握;术后应结合患者的颅内压来进行分级、缓慢调压。由本研究结果可知,手术后两组患者脑积水消失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采用侧脑室腹腔分流术与腰大池腹腔分流术应用于交通性脑积水的患者,两种方法治疗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均较高,但是和侧脑室腹腔分流术相比,腰大池腹腔分流术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神经功能缺损改善程度更理想,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摘要:目的 观察侧脑室腹腔分流术与腰大池腹腔分流术治疗交通性脑积水的临床效果。方法 66例交通性脑积水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患者分成对照组(46例)和实验组(2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侧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实验组患者采用腰大池腹腔分流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脑积水消失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0.0%,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4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5.1±5.4)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的(21.2±6.8)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侧脑室腹腔分流术与腰大池腹腔分流术应用于交通性脑积水的患者,两种方法治疗对患者的治疗效果均较高,但通过腰大池腹腔分流术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神经功能缺损改善程度更理想,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交通性脑积水,腰大池腹腔分流术,侧脑室腹腔分流术

参考文献

[1]马喜.腰大池-腹腔分流术治疗交通性脑积水的临床分析.大家健康(学术版),2014(23):104-105.

[2]韩润敏.腰大池-腹腔分流术治疗交通性脑积水36例临床研究.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8(23):76-77.

[3]叶建华,姜学高,黄毅.腰大池-腹腔分流术与脑室-腹腔分流术后并发症的对比研究.四川医学,2014,35(6):673-675.

[4]林静辉,王真.腰大池-腹腔分流术治疗交通性脑积水的手术价值.浙江创伤外科,2014,19(4):592-593.

[5]沈爱炜.可调压腰大池-腹腔分流术治疗交通性脑积水.浙江创伤外科,2015,20(6):1176-1177.

[6]张清超,陈新生.腰大池-腹腔分流术治疗交通性脑积水的疗效观察.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16(2):103-105.

初中教育分流问题及对策 第7篇

董泽芳、沈百福认为, 教育分流是学校教育系统根据社会的需要与学生个人的意愿与条件, 把受完一定基础教育的青少年学生有计划、分层次、按比例地分成几个流向, 让其分别接受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教育, 以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各类人才的活动。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社会结构逐渐开放和教育功能不断彰显, 教育分流重新引起人们的关注。本文将初中教育分流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初中教育分流, 有助于我们了解现状, 发现问题, 改进方略, 促进社会结构要素合理流动, 构建和谐的初中教育分流互动体系。

(一) 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需要

新世纪以来, 职业教育成为教育领域的焦点, 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李克强在国务院会议上提出提高中等职业学校补助, 助力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作为职业教育输送人才的重要载体, 农村初中教育分流显得尤为重要。现代意义上的教育分流始于20世纪50年代末。农村初中教育分流的大范围实施是我国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20世纪80年代, 效率优先, 兼顾公平成为当时教育思想的主流。为了解决技工荒的问题, 国家开始大规模地实施教育分流, 扩大职业教育规模。1985年的《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 根据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要求, 我国青少年一般应从中学阶段开始分流, 初中毕业生一部分升入普通高中, 一部分接受中等职业技术教育。1994年国务院发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实施意见提出, 在农村尤其是经济发展程度较低的地区, 可以在初中教育的一定阶段实行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分流。教育分流制度从1985年实施到现在, 取得了不少成就。据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公报显示, 2014年, 山东省总人口为9580万人, 位于全国第二。据山东省教育厅统计, 2006年, 全省中等职业学校和普通高等院校举办的中等职业教育班总数达60.8万人。2007年, 全省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149.2万人, 加上部分普通高等院校举办的中等职业教育班在校生6.1万人, 实际在校生155.3万人。但是职业教育的发展不仅是规模的发展, 更重要的是要切实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

(二) 教育分流不合理产生的负面影响

虽然国家一直在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支持力度, 致力于城乡教育统筹, 平衡城乡教育资源, 但是农村教育仍然是中国教育的薄弱环节, 尤其是农村初中教育。农村初中教育问题主要表现在学校教育理念落后, 选拔制度以学业成绩作为评价标准, 不能照顾到大多数学生的个体差异, 偏离了学校的教育目的。农村初中教育是农村“三教统筹”教育管理模式中承上启下的一环, 直接关系到农村“三教统筹”政策的顺利实施。初中教育分流作为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 其功能显得尤重要。教育分流“问题”是研究农村初中教育分流问题的直接动因。然而, 初中教育分流制度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 一方面, 教育分流作为一种为普通高中教育和职业教育提供生源的人才选拔方式, 直接决定学生的社会身份、经济收入和职业类型, 关系到学生、学校及整个教育系统的发展。但是它的公平性又和高考制度一样受到质疑, 主要是因为教育分流的评价标准单一, 将考试成绩作为唯一标准。再加上人们对职业教育存在根深蒂固的偏见, 教育分流难免引起争议。为了减少教育分流对学生的负面心理影响, 研究农村初中教育分流有助于明确教育分流对学生形成的显性及隐性压力, 减少教育分流的负面影响。

(三) 个人生活史体悟

个人生活史是发生在特定文化背景下反映个人生活的经历, 是自己对生活的真实体验。以下是发生在个人身边的两个案例:

笔者出生在农村, 对农村初中教育分流亲身经历过并深有感触。笔者所在的村每年都会有十多名初中毕业生, 他们在选择接受职业教育还是普通高中教育时, 都会面临教育分流的问题, 这对他们的心理产生特别大的影响。笔者之前就读的初中2001级2班共65个学生, 可以参加升学考试的只有23名。名次在23名到35名之间的学生的考试成绩的浮动性很大, 却因“一考定终身”失去了参加中考的机会。部分学生的家长对此表示不满, 但是却无力改变现实。这导致许多15、16岁左右的初中生选择职业学校或者直接就业, 在知识、经验等方面都处于不利地位。未成年的初中生们因此被赋予了不同的命运, 被贴上不同的标签, 进入不同阶层。初中教育分流中的“一刀切”原则, 对学生的心理伤害是持久的, 经过调查发现, 大部分农村初中生有通过上大学摆脱农村处境的愿望和决心, 但是学校却没有提供给他们自主选择的机会, 积极性受挫。

这是一帮从小一起长大的孩子:一个男孩, 三个女孩。他们在同一个班级。对教育分流感慨颇多。在这四个孩子中, 只有瑶瑶成绩在中等偏上, 考上了高中。小鹏、小芳、小丽因为成绩不好, 没有升学压力, 所以他们经常聚在一起玩。小鹏是瑶的表弟, 所以瑶瑶是小鹏的“小管家”。但是小鹏依然无故旷课, 而且多次和同学打群架。小鹏的爸爸妈妈对他也束手无策。爸妈劝说其复读也无果, 最后上了一所职业学校学计算机。但是从他口中得知, 职业学校的老师经常迟到, 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很少。小芳也因成绩不好选择了上海的职业高中学做面点, 而小丽选择了在外打工。

不同经历反映了初中教育分流对学生的不同影响。笔者从以上案例中体悟到:目前的教育分流依据单一, 违背了教育公平, 需要改进。学校应对学生实行差异化教学, 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实行不同的办法。只有对学生实行因材施教, 才能以充分挖掘其潜能。“一切为了学生, 为了一切学生, 为了学生的一切”不应只是口号, 而应成为付诸实践的导向。

二、初中教育分流问题

科学且合理地进行初三教育分流对促进教育结构的合理发展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在开展过程中面临的困难也不少。比如, 农村初中教育在教育理念、教育过程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通过对该县农村初中教育分流实际情况进行调查, 以解决目前的问题。发现问题主要有以下五点:

(一) 目前的教育分流理念与教育目的相背离

教育是一项培养人的活动。教育目的是将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符合社会进步要求的人才。学校不应只把目标放在追求升学率等外在指标上, 而应实事求是地落实全面发展的教育政策。将教育分流政策歪曲为淘汰差生的工具, 对处境不利学生产生不可磨灭的不良影响。第一, X县初中教育分流分流将成绩作为标准, 限制了处境不利学生未来发展的可能性。实行“一刀切”分流, 忽视学生的差异性。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 都有不同的个性。素质教育是要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而不是只面向部分优等生的教育。以分数定成败, 似乎成了现代社会的生存法则, 这种片面的教育观念与国家实行素质教育的理念背道而驰。第二, 实行单一的教育评价制度, 造成人才资源的流失。由于学校的教育评价体制单一, 将分数作为量化指标。对农村孩子来说, 考大学还是学生成才的唯一出路。所以升学率是家长和学校都很关注的一个问题, 它关系到学生的前途和学校的名誉。但是随着多元化经济的发展, 衡量人才的标准也应多元化。不能把成绩放在第一位而顾此失彼, 造成学生的片面发展。在调查中发现, 部分班主任及任课教师存在以下不合理的做法:班主任负责劝说学困生上职业学校。每个月一次月考, 成绩也是排座位的根据之一。按照成绩分班, 学习成绩好的排在后面。学生因文化课成绩不好而选择用特长考学, 这是我国教育发展畸形的一种表现。素质教育是指促进学生知识、能力、个性、思想道德品质、身体素质等多方面发展的教育, 而不是将知识与特长分离, 培养单方面发展的人才。

(二) 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

初中生普遍认为分流的最大收益者是优等生, 但是给学习成绩落后的学生造成很大的心理压力, 产生很多心理问题, 伤及学生的自信心。初中生处于叛逆期, 心理波动比较大。这使学生产生自卑心理, 从而“破罐子破摔”, 耽误其前途。通过调查了解到, 学生对于教育分流的认知体现了不合理教育分流的弊端。他们认为, 教育分流能为学生提供多种选择, 提供工作机会。但是, 仍有部分学生认为, 教育分流能够为有优良生提供良好的教育环境, 显然, 在部分学生的眼里, 教育分流是分流差生的工具。这种认知会影响学生的心理健康, 导致一些学生辍学。

(三) 对职业教育的认知有偏差

目前, 人们对职业教育的认知存在偏差。有人认为职业教育不属于义务教育, 所以被迫分到初等职业学校是不公平的。这种观点是错误的。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明确规定初等职业学校属于承担义务教育的学校。职业教育的发展前景不好主要有两个原因:生源质量低。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生源主要是中考失败或未参加中考的学生。第二个就是就业前景不好, 就业层次低。中等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低, 职业教育质量相对较差。教育目标与市场脱轨, 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差。而且大部分中等职业学校及技校毕业生处于社会的中低层。经调查了解到, 职业技术课程主要包括计算机、汽修、美容美发、幼师等专业。专业方向与目前的社会结构不适应, 中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规格无法满足目前劳动力市场的需求。

三、促进初中教育分流合理化的建议与措施

(一) 加强学校实践与国家政策的契合度, 切实加强素质教育

我国的教育政策都是从上到下实行的, 为了加强管理, 应建立教育质量管理体系。

以人为本是初中教育分流的基本精神。当今社会处于知识经济时代, 需要高质量的有竞争力的人才, 虽然竞争残酷, 但是优胜劣不汰是教育公平大势所趋。教育分流一方面是学生学习动力, 一方面为处境不利学生提供再教育的机会。班主任应该及时与家长沟通, 了解学生的想法, 及时解决学生的困难, 帮助学生积极上进, 教育不听话的孩子, 帮助他们走上正确的道路。此外, 及时对学生进行分流指导。单独与孩子沟通, 维护学生的自尊心。正确引导学生, 不要用极端的方式训斥学生, 以免让他们丧失自信心。平等对待每一个学生, 不能以成绩取人。《山东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范 (试行) 》规定, 均衡编班, 均衡配置校内教育教学资源。不得举办重点班和非重点班。差异化教学不是将成绩作为唯一分班标准, 不能一刀切, 根据一次成绩给学生判了刑, 不能按照学校和教师的主观意愿强制分流。在调查中了解到, 部分教师采用“作业超市”的做法, 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适合自己的作业,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 以获得最大的进步, 从而挖掘自己的潜质。

(二) 正确理解教育与生产力的关系, 把握好人才的培养方向

人才的培养规格受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 我国生产力水平明显提高, 产业结构升级, 教育结构应该以此为导向, 适时优化教育结构, 促进劳动力个性素质的发展。为适应市场需求, 越来越多的中学开始注重学生的一技之长, 开设职业技术课程, 培养学生的技能。专业主要有数控、机械、电子电工、美容美发、幼师专业。但是随着人才需求的饱和, 以上专业越来越处于弱势。职业教育的初衷是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 但是很多中等职业学校没有涉农专业。

(三) 提高中等职业教育的影响力, 优化职业教育形象

职业教育较普通教育处于弱势, 实然价值与应然价值之间始终存在矛盾虽然目前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相对低, 但是在调查中发现, 大多数学生、教师及家长都给予了充分肯定。职业教育质量是职业教育实现公平的中心问题。所以提高教育质量是职业学校的根本任务主要措施如下:培养双师型教师;提高中等职业教育的影响力, 优化职业教育形象。提高职业教育质量, 加强班级管理, 引导学生合理规划课余时间, 提高效率;提升学校内涵的发展, 提高职业学校的办学质量;鼓励企业参与职业教育, 提高职业学校毕业生的待遇, 对学生进行定期培训, 提高他们的生产能力及社会地位。以人力资本理论和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 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改善职业教育的培养方向, 提高劳动力素质, 为劳动力市场输送高规格人才。

(四) 提升初中生的抗逆力, 适时开展心理咨询讲座

初中教育分流给学生造成的压力是持久性的。部分学生因处于叛逆期对教师持有抵抗情绪。为了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素质, 应该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 提高学生的自制力, 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初中学生具有叛逆心理, 应该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在调查中了解到, 50%的教师反映, 只有一小部分学生就相关问题咨询过教师, 而且由于专业知识的匮乏, 教师的建议缺乏长远性和科学性。学校应积极主动地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及其心理知识素养, 为学生咨询问题提供正确指导。

参考文献

[1][董泽芳、沈百福.百川归海——教育分流研究与国民教育分流意向调查[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184.

脑室腹腔分流术护理体会 第8篇

1 方法

常规取右侧发际内、中线旁各2 cm的纵形切口, 颅骨钻孔, 电凝、十字切开硬脑膜, 穿刺侧脑室前角、置管, 连接阀门经皮下隧道引流至上腹部, 引流阀置耳后。均行脑室腹腔分流术, 分流管头端置于侧脑室体部, 分流泵置于耳后皮下, 分流管腹腔端经腹直肌外侧缘行直切口, 置于盆腔。

2 术前护理

心理护理:由于患者对疾病缺乏了解, 对手术有恐惧感, 因此, 我们应主动与患者交谈, 解释疾病的性质及危害性, 手术的必要性, 向患者介绍手术医生情况, 让患者对医生充满信任感, 减轻恐惧及疑虑, 使其身心处于最佳状态下接受手术.

术前8 h~10 h禁食, 交叉配血, 青霉素皮试, 手术晨置尿管, 术前30 min肌注阿托品0.5 mg, 鲁米那0.1 g.

3 常见并发症的护理

3.1 感染的预防和护理

术前准备完善术前检查, 控制感染, 必要时术前应用抗生素。术前1 d晚剃头及腹部备皮, 用肥皂水和清水洗头和全身, 尤其注意头、颈和脐部的清洁消毒。手术当天用75%的酒精消毒头部皮肤, 用无菌巾包裹。

3.2 分流管堵塞后的护理

分流管堵塞后临床表现主要为皮肤切口脑脊液漏, 易激惹, 四肢肌张力升高, 上视受限 (又称“落日征”) , 同时还有颅内压增高的一般症状, 常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复视、视乳头水肿等, 皮下隧道积液常是分流管堵塞的早期表现。因此, 在术后应密切观察患者是否有颅内压增高的临床表现, 定时按压分流泵, 注意观察切口处和分流管经过的隧道有无积液发生。在发现有颅内压增高症状且按压分流泵有阻力和切口处有皮下积液时, 常表明分流管堵塞。发现分流管堵塞后可以通过按压或经头皮穿刺分流泵来判断分流管堵塞部位, 按下分流泵时无阻力说明分流系统远端通畅, 松开时泵复位好说明脑室端通畅。轻度堵塞可通过反复按压或穿刺后用生理盐水冲洗解决。

3.3 其他并发症的护理

消化道症状的护理, 脑室腹腔分流术后患者早期会出现腹胀、腹痛, 恶心、呕吐或食欲下降等症状, 主要为脑脊液对腹膜的刺激所致, 一般1周左右可消失。脑积水患者脑脊液中的白细胞和蛋白增高时, 腹腔端管周围可能出现炎性水肿, 被大网膜包裹, 腹膜炎、腹水等现象;也有腹腔端分流管造成腹腔脏器损伤, 如肠穿孔、横膈穿孔、阴道穿孔的报道, 其临床表现为腹膜刺激征、压痛、反跳痛、腹肌紧张等。因此应密切观察患者腹部情况, 出现症状时给予处理, 经对症处理不减轻而加重时应进一步检查确定是否有其他情况存在。

分流装置功能障碍。高压力性脑积水术后脑室多在1周内开始缩小, 若仍进行性增大, 即提示分流管故障。在正常颅压的脑积水患者, 应做腰椎穿刺测压, 观察其压力与分流阀设定压力是否一致来判断分流管功能状态。由于头部的两侧扭转运动, 对分流管产生牵拉作用, 可使腹腔端自泵头处脱离或断裂, 出现皮下积液, 导致手术失败。因此在术后护理时, 嘱患者避免头部剧烈活动。常与患者交流, 以观察有无精神异常变化, 观察有无颅内压增高的表现。

4 术后护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 给氧气吸入, 氧流量为2~4 L/min.清醒患者鼓励咳嗽, 昏迷患者定时吸痰, 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防止吸入性肺炎, 预防肺部感染。保持分流管通畅:血压稳定的患者抬高床头15°~30°, 以利头部静脉回流, 减轻颅内静脉淤血, 每天定时挤压分流管按压阀门1~2次, 以保持分流管通畅。切口护理:注意观察切口渗血情况, 切口敷料浸湿及时更换敷料, 适当给以抗生素预防感染。进行分流手术时, 由于分流管及分流泵将皮肤隆起, 皮肤较容易受损, 发生坏死。部分正常压力脑积水患者有痴呆、大小便失禁等症状, 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 常会搔抓切口, 污染敷料。脑室腹腔引流术的患者, 分流管皮下途径较长, 增加了局部感染的概率, 若皮下隧道过浅, 导管长期与表皮摩擦压迫, 可使皮肤感染坏死及缝线脱落, 导管脱出腹腔暴露于皮外。局部感染会导致蜂窝织炎等颅内感染, 危及患者生命。因此, 脑室腹腔分流术应严格无菌操作, 术中、术后应用抗生素, 严密观察和护理, 预防切口感染。术后定时测T、P、R、BP, 观察腹痛、腹膜刺激征以及肠鸣音、排便排气等变化, 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定时给患者更换体位, 避免长时间压迫手术部位而出现并发症;发现敷料污染脱落后及时消毒更换;若发现切口红肿、压痛等感染症状时, 及时报告医生, 一旦发现感染, 应立即去除病因, 如拔除分流管, 严重者可做外引流, 应用抗菌溶液冲洗, 皮肤伤口感染可做术后修补或湿敷。

5 出院指导

由于患者终生带管, 出院前教会患者挤压引流管按压阀门的方法, 即缓慢压下阀门后迅速放开, 以保持分流管通畅。注意保持心情舒畅, 保护切口及避免分流管区受压和过度扭动, 以免拉断拉脱分流管, 半年内不能做过重的体力劳动和运动。告知患者如出现头痛、呕吐等颅内压增高表现, 即按压阀门促进脑脊液分流, 如按此处理后症状未缓解应及时来院就诊。

地方政府人员“转岗分流” 第9篇

山东成为全国率先启动政府机构改革的省份。辽宁、安徽、上海也即将开始启动政府机构改革。国家发改委投资研究所投资体制与政策研究室主任吴亚平说,此轮地方政府机构改革主要涉及到政府职能的转变,这个转变可能意味着原来从事前置性审批这样的部门存在机构重组的可能性。这也意味着,政府部门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铁饭碗,未来一些人员可能会转岗,也有可能下岗分流,在吴亚平看来,“这都是有可能的”。

吴亚平分析称,这次改革中,简政放权之后,地方政府公务员将更多向监管方向分流。一些承担前置性审批主要职能的政府部门,很可能要缩减;而一些主要承担监管职能的部门,反而会加强,可能还要增设部门、增加人。“这就涉及到政府机构重组,一些人员可能会转岗,原来搞审批的现在搞监督,也有可能下岗分流,都是有可能的。”

企业期待这样的一场改革。东莞市政協常委、东莞市总商会副主席黄建平对经济观察报说,简政放权还有更多的事情要做。最应该撤掉像政府的一些规划、审批的权力和部门。

按照国务院部署的时间表,到2014年年底,就要基本完成全国地方政府机构改革。这预示着,接下来,各省级政府机构都要按照中央的改革指导原则,出台具体改革方案。

认写分流当合则合 第10篇

三年级学 生习作中 用拼音代替一些汉字的做法,是符合汉语言文字自身规律的。传统的语文教学在识字和写字教学时是分进合击的,不追求认、讲、用、写一步到位,而是四者先各走各的路,到了一定程度才合而为一。这是因为它们各有各的特点,各有各的规律、步调。传统的识字教学就是先让学生读背《三字经》《百家姓》等经典蒙学读物,学生开始认识的是“人之初,性本善”,开始写的是“上大人,丘乙己”,认和写不是同步的 ,讲和用也 不是同步的。

虽然“认”与“写”不是同步的,我们在教学时当分则分,但当合时应该还是要合的。我们不能无休止地让学生用拼音代替下去,也不能让学生养成依赖拼音的心理。用拼音只是一种过渡,学生随着年级慢慢升高,用拼音代替汉字的现象就会逐渐减少,这是一种能力和知识并进的过程。学习没有过程,结果就不会精彩。在此过程中,我们应该引领他们学会在字典中寻找到所需要的汉字,应该激励表扬不用拼音代替的学生。这是个漫长的过程,也是促进学生养成终身主动识字的良好习惯的最好时机。

比如,在指导学生修改自己的习作时,可以让他们找出错别字,强化生字的书写;让他们去掉习作中的拼音,写上规范的汉字。或者在修改的过程中,可以把学生习作中写错频率高的汉字写在黑板上,然后搞个“请把你的错字领回家”的活动。即让学生看看这些字中有没有自己经常写错的,如果有,就要在本子上改正确,反复练习,直到写会为止。

上一篇:河北省农业产业化现状下一篇:教师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