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生产范文

2024-06-22

居民生产范文(精选3篇)

居民生产 第1篇

1.1 旅游小城镇

旅游小城镇是我国为促进旅游二次创业、实现城市化所提出的新的发展路径, 近年来得到了广泛实践。

旅游小城镇指具有丰富旅游资源, 并且旅游产业在当地产业体系中居于主导地位的小城镇 (包括县城镇、建制镇、集镇, 以及部分以主力村落联动发展旅游的村镇区域) , 旅游小城镇是诸多小城镇类型的一种[1]。

有的刚开始发展旅游业的小城镇虽然经济规模不大, 但具有发展前景的小城镇也可以被纳入本文所研究的旅游小城镇范围。有利于有一定旅游条件的小城镇根据市场需求变化不断提高旅游业在小城镇经济中的地位[2]。

1.2 空间生产

早在1845年, 青年马克思的哲学建构就赋予了“生产”以人类学本体论的意义,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 整个社会体系是生产体系:人类的繁衍作为人类的自我生产构成家庭和社会的基础, 一般生产包括物质生产和精神建构, 生产总体在再生产过程中表现为历史[3]。

在一场对于“空间”的理论转向中, 法国哲学与社会学家列斐伏尔 (Henry Lefebvre) 构建了空间生产三元一体的分析框架 (见图1) :“空间实践 (spatial practice) ”、“空间表征 (representations of space) ”、“表征空间 (representationallspace) ”。

①“空间实践 (spatial practice) ”:属于社会空间被感知的维度, 担负着社会构成物的生产和再生产职能。对应于每种社会形态的特色场所和空间特性。它保证了生产的结合力及生产活动的持续性, 与每个社会成员及社会空间都有关联性, 充分展现了现实与日常生活之间的内在联系。

②“空间的表征 (representations of space) ”:即社会空间中生产关系及其秩序层面被构想的维度, 它通过符号、规划来表现社会成员的知识和意识形态所支配的空间, 因此从这点来看, 它是一个概念化空间。

③“表征的空间 (spaces of representation) ”:即直接经历的空间, 被支配、消极地体验的空间, 是指向使用者在日常意义及地方知识中生产和占用, 属于“居民”和“使用者”的空间[4]。

1.3 旅游空间生产

基于列斐伏尔的“空间生产”理论下, 旅游空间生产是指资本、权利和利益等政治经济要素和力量对旅游空间重新塑造, 使旅游空间成为其介质或产物, 并形成以空间为底板的社会关系过程。

旅游空间生产要素主要包括旅游空间生产者、旅游空间消费者、旅游空间生产力及旅游空间生产关系。在旅游开发中, 旅游空间生产者, 即政府、开发商、媒介或社区居民都属于支配者, 他们的活动或决策直接决定空间生产方向。[5]

因此, 在研究旅游小城镇空间生产的过程中, 社区居民作为旅游空间生产者, 与其具有密不可分的辩证关系。旅游小城镇社区居民作为旅游空间生产者之一, 其行为对旅游小城镇的空间生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1.4 旅游社区

德国社会学家腾尼斯 (Ferdinand Tormies) 在其所著的《社区与社会》一书中提出了一个“社区”概念。按照这部著作的解释, 社区代表了由同质人口组成的传统乡村地域, 并且是相帮相助、和谐共处的社会团体[6]。

随着社区概念的提出和旅游经济的发展, 旅游学与社会学不断交叉、延伸和发展, “旅游社区”逐渐成为社会热点。当前, 旅游业还没有对“旅游社区”这一概念给出明确的定义, 学者都各执一词。黎洁等 (2001) 认为, 旅游社区具有地域性, 本质上是一个社会生活共同体。它是居住位置较近、有共同利益的人群基于某一旅游资源开展旅游活动的社区[7]。

旅游社区既包含了社区的一般特性, 又具备旅游的普遍规律。地方的友好、居民文化和生活方式等都属于旅游产品。旅游社区居民在旅游空间生产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空间的紧密性、资源的互动性使旅游社区居民在旅游空间生产的许多方面都处于主体地位。

依据以上概念界定, 本文所指的旅游社区居民主要是:居住在以旅游为依托的小城镇, 影响旅游小城镇物质空间生产、有着共同利益的群体。包括本地居民, 外来居民 (户籍不在所在区域内, 但居住在该地的居民) 。

2 国外研究现状

2.1“旅游小城镇社区参与”研究概况

目前, 小城镇建设在美国、英国等西方国家比较流行, 建设水平已相当成熟, 许多国家将小城镇与旅游业相结合, 旅游小镇成为当地的一个特色。国外是基于旅游小镇的建设情况总结经验、理论, 并从中提炼特色, 构建起理论模型, 然后用案例来验证其可行性, 以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1985年, 墨菲 (Mur Phy) 出版了《旅游:社区方法》一书, 首次对旅游社区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发展到上世纪90年代, 西方国家更是将旅游社区作为重点课题进行了更多的研究和实践, 《旅游管理》 (Tourism Management) 、《旅游研究纪事》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中都有关于旅游社区的专辑[8]。爱德华·因斯凯普在其《旅游规划:一种综合性的可持续的开发方法》中提出, 旅游开发的可持续发展需要社区的广泛参与[9]。英国国际发展局提出了“有利于贫困人口发展的旅游 (Pro-poor Tourism, 简称PPT) ”的全新理念, 通过社区的广泛参与来消除发展中国家社区居民的贫困[10]。

在1987年, Liu研究反省, 居民认为旅游同时有积极消极环境影响。消极影响包括水质污染、噪音、垃圾增多、交通拥挤和对自然以及历史文化的破坏;积极影响包括资源保护、提高形象[11]。在2002年, Gursoy将居民影响感知划分为:社会利益、经济利益、社会成本、文化成本和文化利益, 它们具有相互制约的关系[12]。

在研究城镇社区参与与旅游业发展的互动关系这一主题时, Robert M adrigal曾以美国和英国的两个旅游型小城镇为比较案例详细研究了当地居民对旅游业发展影响感知与政府在旅游业发展中作用之间的关系。研究得出结论:反对当地旅游发展的居民支持政府采取限制性产业政策, 支持当地旅游发展的居民则强烈反对政府的限制, 二大多数中间人群的利益则是政府在制定旅游发展规划和产业政策时重点关注的对象, 因为小城镇社区就是政府进行旅游营销的内部市场[13]。

2.2“空间生产”研究概况

自1970年代开始至今, 借助马克思主义理论, 国外在城市空间生产问题上已经形成了一个新马克思主义城市研究的派别。虽然空间生产理论并非只着重于城市问题, 但城市 (化) 问题在其中处于核心地位。正如大卫·哈维所说:“城市化和空间生产是交织在一起的”[14]。众多理论家也多是围绕城市空间生产并以城市为案例进行他们的研究工作。

“空间生产”源自于一场对于“空间”的理论转向中。在这场空间转向中, 法国哲学与社会学家列斐伏尔 (HenryyLefebvre) 是最具影响力的先驱。他被认为“代表了马克思主义在空间研究的最优秀的工作”[15], “是后现代批判人文地理学的滥觞”[16], 其理论是“空间生产理论中最坚实、最有想象力和最详尽的部分”[17]。列斐伏尔先对空间概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哲学考察, 并深刻地批判了将空间仅仅视为容器和“场”的传统观点;在此基础上, 他将其理论聚焦于城市空间生产, 提出了“ (社会) 空间是 (社会) 产物”的核心观点, 最后建构了一个展现这个空间生产过程的三元一体理论框架。

列斐伏尔的分析构架将空间概念与主体行为、物质载体和精神意识融合并找到内在逻辑, 成为宏观层面解释资本主义社会存在和发展的重要理论之一。

根据资本主义城市发展的现实条件, 运用马克思主义梳理空间概念, 做出历史判断, 列斐伏尔基于城市空间 (资本主义生产和消费活动的) 产物及生产过程提出了“空间生产”理论。

爱德华·苏贾试图摆脱空间的“物化”和抽象化的双重束缚, 从意识形态、政治权利的角度出发来研究二者对城市空间的影响, 并且基于“批判的区域研究”提出一种后现代地理学[16]。

尼尔·史密斯等学者认为资本主义政治经济的“发展不平衡”是空间生产研究的中心[17,18,19,20]。格雷戈里和迈克·迪尔在列斐伏尔学说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研究, 他将列斐伏尔视为“潜在的后现代主义者”, 充分体现了空间生产理论的前瞻性和连续性[21,22]。

西方人文地理学经过40年的发展逐渐衍生出“制度、文化转向”以及后现代地理学, 在这一发展进程中, 空间生产理论始终是学术界的热点课题, 有的理论不断推陈出新, 衍生出诸多问题[23,24,25,26]。

近30年来, 西方乡村地理学已不再局限于单向度的“空间”研究, 出现明显的社会及后现代转向, 也已形成社会文化、整治经济、管治以及全球化等多重研究视角。空间生产理论解释力受到不少学者的追捧, 并渗透到中微观领域的分析中, 如关于城市公共空间[27]、公园[28]、酒吧[29]等空间的研究。

空间生产理论在这些中微观层面的实证研究中都表现出较强的解释力, 其解释领域主要涉及群体行为、地方价值等方面。旅游目的地是集合游客、旅游开发者与原住居民等各类异质群体的空间, 旅游为脱离日常环境去往异地的活动, 非常规生活状况下的游客行为如何, 将对其他群体行为产生何种影响、其对旅游目的地地方价值、空间构成产生何种影响, 如何构建积极的旅游目的地空间都是探究的问题, 空间生产理论在旅游目的地研究领域可以找到新的发挥空间。

3 国内研究现状

3.1“旅游小城镇社区居民”研究概况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 我国学术界也开始了对居民感知的研究, 主要有:旅游经济、社会文化及资源环境的效应与态度、居民感知态度影响因素和最近几年的基于旅游影响感知居民类型的划分。

国内学者刘纬华 (2000) 在《关于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若干理论思考》一文中将社区参与作为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简称。提出社区参与旅游发展是把社区作为旅游发展的主体纳入旅游规划、旅游开发等设计旅游发展重大事宜的决策、执行体系中[30]。

但孙九霞 (2005) 认为真正的社区参与应该是为了自身的发展而在指导下寻找适宜的发展道路。她指出社区参与概念是建立在旅游人类学的框架体系中的。政府“自上而下”的推行和社区“自下而上“的参与是现代化的双向互动进程, 社会的整体发展和进步有赖于基层社区发展的推动。社区居民的主动性参与是社区发展的内在动力, 社区参与的主体是社区居民, 客体是社区的各种事物[31]。

郭颖 (2001) 认为社区参与旅游发展是指“旅游区居民参与旅游开发与发展的全过程, 并通过参与来享受经济、社会等各项利益”[32]。苗红 (2003) 认为社区参与的内容主要是指旅游地当地居民和宗教团体 (如寺院等) 参与旅游也的发展决策、经营管理, 环境保护以及参与旅游也经济收益分配。如参与制定旅游业发展规划, 参与旅游开发活动内容与项目的设计, 参与各项基础设施的建设, 参与旅游景区 (点) 、旅游企业的经营与管理等。社区参与旅游在开发过程中注意充分考虑旅游景观、旅游环境和旅游目的地的综合建设, 追求经济的发展、环境的保护和社会的进步, 主要通过社区成员以资金、技术、实物或劳动力投入的形式参与旅游开发活动的全过程[33]。

郭文、王丽、黄震方 (2012) 以周庄古镇为例, 从资本维、生产维、权力维、阶层维、生活维和社会维6个维度切入, 以旅游社区居民体验为主对旅游空间生产进行研究。由此可见, 大部分学者在对社区参与的概念和内容的研究上都从人的角度出发, 突出了人在发展中的主导作用[34]。

3.2 空间生产相关研究

1990年开始, 我国学术界对城市空间生产理论开始予以介绍[35]。2000年以后, 出现了城市空间生产理论的研究热潮。

城市研究领域和地理学界也热切关注空间生产理论, 并出现了一些探索性的实证研究。城市规划和建筑领域对它的理论引介和初步应用正在增多[36,37,38,39,40]。

地理学者对空间生产理论或从整体地理学角度予以介绍[41], 或从城市地理学角度进行阐发[42];因研究主题的密切相关和学科渊源, 一些论文也发表在城市研究的刊物上[43,44,45,46,47];顾朝林、于涛方、李平等的著作对马克思主义地理学和新马克思主义城市学派有概括介绍和简单评价[48]。在台湾研究者中, 夏铸九等曾较早地编译了介绍空间生产相关理论经典论述的著作[49], 而王志弘则以扎实的西方地理学文献基础, 对列斐伏尔及其后西方地理学中的空间生产概念进行了一个较为系统的梳理与解读[50];黄宗仪以上海都市空间生产为例的研究揭示了资本需要支配的城市空间与被支配的人民生活空间的之间的二元对立的矛盾;香港大学城市地理学家林初升考察了中国城市空间被国家力量和经济、社会因素重塑的状况[51]。

3.3 空间生产角度下旅游小城镇相关研究

2010年魏皓严, 许靖涛从“空间生产”视角出发对当今旅游小城镇传统空间景观风貌普遍面临的“布景式”误区进行了批判性认知, 指出其生产、消费的必然逻辑及危害, 并在此基础上借鉴旅游学的“前台———后台”理论[52]。

2012年左静, 袁犁从“空间生产”视角分析了丽江古城在商业化冲击下的一系列问题, 提出古城镇的再生策略[53];同年, 王勇, 李广斌, 王传海基于新马克思主义空间生产理论, 对改革开放以来苏南乡村空间转型驱动机制进行了剖析, 认为空间生产是推动苏南乡村空间转型的根本动力[54]。

我国城市空间研究也日渐兴起, 一些学者介绍过西方城市空间结构进展和实例分析, 多用数学方法研究城市空间结构[55]。而对于人类另一种重要的聚居形式———乡村的空间方面已有研究相对较少, 受关注的话题仅仅局限于乡村的交往空间[56]、搬迁、城市化过程中乡村的居住、产业空间的重构[57]及近些年新农村建设实施过程中乡村聚落和空间布局的合理性[58]等几方面。在旅游小城镇的空间生产相关研究相对欠缺, 对旅游开发背景下, 社区居民行为角度出发的空间生产研究就更为少见。

4 研究评述

综合国内外研究来看, 随着旅游的发展, 社区居民参与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文章发表的数量不断增多, 然而在对旅游小城镇的社区居民参与研究涉及的较少, 而且对南方旅游小城镇研究较多, 北方较少。从目前发表的文章上看, 对旅游小城镇社区居民参与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影响因素、参与模式、评价、态度感知等方面[59]。从社区居民的行为角度对旅游小城镇发展的影响研究较少。

旅游小城镇作为一类特殊的社区, 其社会空间问题伴随着城镇化和旅游业的双向发展过程而展现。社会空间不仅仅是物质空间的外观, 也不是纯抽象虚幻的关系勾勒, 而是社会———空间的互动。而旅游地的社区居民, 作为社区空间的人文因素和影响旅游发展的力量之一, 在研究旅游地空间生产时不能将其抽离。旅游地居民也是旅游地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文化是由人造出来的, 认识文化的主体, 一个能吸引游客的地方, 总少不了人为的渲染。所以, 旅游小城镇的发展必然和社区居民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当地人的好客可能是吸引游客回来的原因之一, 不好的印象则会失去包括旅游者周围潜在游客在内的一大批游者, 所以当地的民风就变成了旅游者对旅游地形成何种评价的重要影响因素[60]。

基于以上分析, 笔者认为, 旅游地社区居民作为一种特殊的旅游资源, 是构成当地人文景观的因素之一, 并且社区居民行为是社区居民参与研究的重要部分, 有必要从其行为的角度对旅游小城镇今后发展进行研究。

摘要:更多还原在“空间”这一理论转向中, “空间生产”作为一种新的理论视角, 日益被国内外的学者认知, 越来越多的中外学者基于这一理论视角对其研究进行分析应用。而伴随着旅游小城镇如火如荼的发展过程, 作为小尺度的地方社会, 其发展过程中充分体现着空间生产的三元一体构建。在梳理国内外有关空间生产研究基础上, 总体来看, 目前对于“草根阶级”“平民阶层”对空间生产的影响研究还有待完善。本文在根据研究对象将这一理论运用在旅游小城镇发展中, 努力从中分析出居民行为对于其生活空间的影响, 并为其他旅游小城镇的发展和规划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启示。

居民生产 第2篇

格涨幅回落到2.6%

2013-3-5 13:53:12来源:2013年03月05日 09:22:11 新华网3月5日(星期二)上午9时,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听取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政府工作报告,审查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

海南农垦生产队居民点布局调整初探 第3篇

(一) 海南农垦生产队居民点用地基本概况

全垦区现有3277个生产队居民点, 平均每个生产队占地面积3.83公顷, 人均占地173.39m2, 生产队建设用地中“村边林”约占队部用地的20-30%。

(二) 海南农垦生产队居民点用地存在的问题

1、居民点体系结构不尽合理

垦区农场现行的管理体系, 有农场-作业区-生产队3级。由于长期实行的两级核算制度, 作业区部多是附设在生产队部内, 居民点的社会职能很弱。因此, 垦区农场居民点体系, 为场部——生产队部两个层次。然而现今过度分散、简易的生产队部又不能满足现代农业生产要求, 具有较完善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的中心居民点未建成, 垦区居民点体系结构不尽合理。

2、生产队规模较小, 布局分散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 生产队劳动力与居住人口的大量转移与外流, 使得生产队人口规模较小, 处于“越来越冷清”尴尬处境。在用地布局方面, 呈现出“星罗棋布、天女散花”的现象, 有的是几户成一线, 有的既不成点也不成面。生产队人口规模过小, 布局凌乱, 增加了生产队居民点内部基础设施建设的难度, 提高了建设成本, 阻碍了职工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3、缺乏科学规划, 随意性大

自从建场时进行过全场性的土地利用规划外, 以后基本没有进行过规划, 现行的县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农场不够重视, 市 (县) 以下政府规划行政管理范围不涉及到农场, 农场建设用地缺乏科学规划控制引导、缺少法律性管理, 随意、盲目建设, 造成生产队布局混乱, 主要呈现3种形式:先建的房屋沿道路修建, 呈“一”字式排布;后建的房屋见缝插针, 形成“非”字式排列;随着自营经济的发展, 职工在果园建房居住, 呈现“万家灯火”的形式。

4、房屋建设标准低, 功能混乱

生产队职工的住房多数是在70年代营房式瓦房基础上去顶、加高、置顶改造成的平顶房, 一些职工住房出现严重的墙体裂缝。房屋布局以平行式和放射式为主, 一栋房屋一般6-10间, 每间一般20-30平方米, 规格一般为宽3.5-4米, 进深6-7米。每户职工家庭一般1-2间, 人均住房面积不超过15平方米, 由于面积小, 多数职工在主房的后面自建厨房、卫生间、柴房、畜舍等辅房, 连成一行, 采光效果差, 功能混乱, 居住环境较差。

5、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低

由于职工的散居, 规模小, 导致生产队基础配套设施建设工程量大、成本高、到位难、水平低, 大多数生产队基础设施配套很不完善, 公共设施配套标准偏低, 职工生活质量较低, “脏、乱、差”现象比较严重。

6、人均指标偏高, 内部闲置地比重大

生产队部目前人均建设用地173m2, 比《村镇规划标准》规定150m2/人的指标偏高, 外围新房环绕, 内部老房无人居住, 内部闲置地较多, 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主要表现为:一是有的生产队原来的联排式住房与别人共用山墙, 拆旧房或翻新还要协调邻里之间的关系, 职工大多愿意新建房子, 而不愿在原址重建、翻新;二是一些农村并队的职工受到农民观念和意识的影响, 认为老房子是“祖宗留下来的”、是“风水”, 动不得, 因此他们在建新房的同时, 并不拆旧房;三是近些年来人口不断外迁, 甚至举家迁往场部等城镇, 但是旧房仍留着。

二、海南农垦生产队居民点布局调整方案

(一) 生产队居民点布局调整的思路

生产队居民点布局调整应根据产业布局及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建设要求, 以有利于生产, 方便生活, 有利于生态环境建设为原则, 积极引导生产队居民点的合理撤并, 建立中心居民点, 通过制订各种优惠政策, 加强中心居民点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和基础设施的建设, 吸引周边生产队职工到中心居民点和场部小城镇居住。

(二) 生产队居民点布局调整方案

海南农垦大多数农场生产队是建场时根据生产需要建立的以生产功能为主, 满足基本生活功能的生产居住点。从生产功能分, 主要有橡胶队和农业队两类, 近年来, 随着垦区自营经济的发展, 逐渐出现了以生产水果为主的水果队等。从建队形式分, 主要有场建生产队、农村并队、归侨队3类。根据产业发展、经济状况和风俗习惯对居民点布局的影响, 结合生产功能和建队形式, 将海南农垦生产队分为主要有橡胶队、自营经济队、农村并队和归侨队等4种不同布局形式的居民点。

1、橡胶队居民点调整方案

居民点布局的现状特点:以联排式住房为主, 房屋间距较大, 布局比较整齐;房屋建造时间久, 质量较差;住房面积较小, 人均住房面积较低, 房屋功能混乱;基础设施不配套, 几乎没有公共服务设施 (如图1) 。

规划调整方案:完善配套队部的道路、给排水、环卫等基础设施和卫生所、小学、文化室等公共设施, 吸引周边的生产队职工到该居民点居住;在总体布局上将生产队队部分为办公活动和生活居住两个功能区。生活居住区的规划调整主要是对现有住宅进行改扩建, 按每户两间平房作为主房的基础上, 在后面空地加盖厨房、厕所、畜舍等辅房;规划新的住宅区, 以满足人口增长和职工住房扩建的需要, 规划住宅户型为1-2层院落式住宅, 以双拼式为主 (如图2) 。

2、自营经济队居民点调整

居民点布局的现状特点:新建私宅较多, 布局凌乱, 部分住户出行困难;受到地形影响, 房屋间距较小, 向后扩建受限;住房面积较小, 人均住房面积较低;房屋功能混乱, 基础设施不配套 (如图3) 。

规划调整方案:规划调整主要是对现有住宅进行改扩建, 按每户两间平房作为主房, 屋后有空地加盖厨房、厕所、畜舍等辅房;没有空地的平房, 依据需要改成临时工或单身职工宿舍;依据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的需要, 规划建设用地适当向外扩展, 规划成新的住宅区;对于严重影响景光和道路的违章建筑强制拆除 (如图4) 。

3、农村并队居民点调整

居民点布局的现状特点:房屋建筑风格具有地方传统特点, 以瓦房为主;主房与附属房距离较远, 功能混乱;受农村传统的影响, 祖宗房、外出就业人员的老房保留, 闲置房较多;畜禽放养, 环境卫生较差;内部房屋都有前后院, 交通难以组织 (如图5) 。

规划调整方案:规划压缩部分建设用地, 同时建设用地适当向上风向扩展形成新区;规划拆除离主房远的附属房以便对现有住宅按照宅基地进行空间调整;考虑到村庄整体风格, 在现有建成区内部保持坡屋顶风格;现有养殖猪舍全部迁到下风向的养殖区内;合理规划内部交通系统 (如图6) 。

4、归侨队居民点调整

居民点布局的现状特点:以联排式住房为主, 布局比较整齐;房屋建造时间久, 质量较差;住房面积较小, 人均住房面积较低;人口众多, 土地资源有限;基础设施不配套, 打井取水, 饮用水量不足 (如图7) 。

规划调整方案:通过内部挖潜, 规划整理改造居民点内部的空地、破旧建筑占地和农用地扩大居住用地;在居民点外附近橡胶园内建养殖小区, 逐步将现有养殖猪舍全部迁到养殖区内;针对现状住宅建筑布局和住户的需求, 规划设计双拼式一层和两层两种新户型 (如图8) 。

三、海南农垦生产队居民点布局调整措施

(一) 统筹兼顾, 完善规划

把生产队居民点布局和规划放在突出的位置, 与城镇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相结合。本着基层生产队向中心居民点、场部发展的指导思想, 有计划地引导零星的生产队居民点向中心居民点或场部集中。统筹考虑生产队居民点道路、供排水、电力、通讯及教育、卫生等相关要素, 力求实现生产队居民点用地集约、功能完善、居住方便。

(二) 加强生产队住宅建设管理

通过多种渠道对职工进行珍惜每一寸土地的教育, 转变“新房建设用新地”的观念。加强生产队宅基地管理, 对已有的生产队居民点要引导其转变土地利用方式, 把现有的宅基地利用好, 控制好人均占地面积。

(三) 加大投入, 改善环境

要采取多渠道投资的办法, 加强生产队的基础设施建设, 有关项目资金要向规划的中心居民点倾斜, 优先实现“五通” (水通、电通、路通、电信通、有线电视通) , 通过基础设施配套, 吸引职工到中心居民点建房。凡是未纳入规划的生产队, 不再进行公共资源投入, 不再进行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

(四) 实行职工居住用地的有偿置换制度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居民生产】相关文章:

居民幸福05-11

居民评价05-19

居民投资05-26

居民调查06-02

居民行为06-06

居民自治06-12

居民健康07-03

居民出行07-09

老年居民08-05

居民家庭08-14

上一篇:新型语文教师下一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