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城融合范文

2024-07-24

产城融合范文(精选12篇)

产城融合 第1篇

1正确制定产业发展战略,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产业发展战略就是研究产业发展中带全局性的规律性的东西, 是指从产业发展的全局出发, 分析构成产业发展全局的各个局部、因素之间的关系, 找出影响并决定经济全局发展的局部或因素, 而相应做出的筹划和决策。产业发展战略定位准确, 走绿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就比较容易成功。因此, 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与产业发展战略相结合, 必须服务和服从于产业发展战略, 尤其是经济增长的长期战略目标。既要立足于当地综合经济实力的增强, 又要立足于人们生活的改善, 增强综合竞争力。龙岩市提出了今后5年 (2011—2015年) 以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攻方向, 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立足点, 加快构建产业、基础设施、城市“三大体系”, 发展新农村、民生“两大经济”, 建设产业龙岩、创新龙岩、生态龙岩、文化龙岩、民生龙岩, 提升农业现代化、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 提升人民群众幸福指数, 决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 把龙岩建设成为生态型经济枢纽和可持续发展产业集聚区。

2优先发展基础产业,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基础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一种整体效应功能, 对其他产业建设的规模、质量和生产能力的发挥, 常常发挥促进作用。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 交通必须先行。据测算, “十二五”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计划完成408亿元;其中, 高速公路238亿元, 普通公路108亿元, 枢纽场站60亿元, 水路建设及支持系统2亿元。高速公路规划里程986公里, 实际建设里程1050公里, 总投资约750亿元。到2015年, 全市公路交通实现"1369"目标, 即15分钟县城可上高速, 30分钟主要乡镇、工业园区、重点旅游景区上干线公路, 60分钟中心城市到达各县市, 90分钟通达周边地市;实现“四通”, 即县县通高速, 县县通铁路, 乡乡通干线, 村村通客车;实现“四个基本建成”, 即海西网高速公路基本建成, 乡乡基本通三级以上公路, 农村客运网络基本形成, 龙岩现代综合交通枢纽基本建成。至此, 龙岩交通基础设施由原来的交通瓶颈变为交通枢纽。

3实施三级城镇体系与三级产业体系相结合, 实施产城融合,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第一, 中心城市建设抢抓福建省委、省政府“支持龙岩拓展中心城市框架”的机遇, 围绕建设闽粤赣边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目标, 加快实施“131工程”, 即建好一个核心区域加上三个新区和漳平 (永福) 台湾农民创业园, 进一步提升中心城市的集聚、辐射、带动能力。“一个核心区域 (或主城区) ”是指中心城市主城区。“三新”指在主城区周边的三大新城:古蛟新城 (西北部) 、永丰新城 (西南部) 、龙雁新城 (东北部) 。“一卫” 指永福卫星城, 即漳平 (永福) 台湾农民创业园。在产业发展上中心城市重点做强“1+2”主导产业 (即到2015年实现1个千亿级机械产业集群, 2个500亿的有色金属、商贸物流产业集群) ;实施退城进园, 优二进三;重点发展现代物流、 现代商贸、创意产业等新型业态;与各县共建产业园区, 发展双向“飞地”经济, 等等。第二, 各县 (市) 建成建设特色县域城市。强化城市理念, 辐射周边区域, 按照“彰显特色、完善功能、注重配套、提升品位”的方向, 加强与中心城市和周边区域对接, 引导产业和人口向县域城市聚集。在产业发展上县一级重点做大县域优势产业。充分发挥丰富的资源优势, 每个县 (市、区) 做大1~2个优势产业, 形成一县一优势产业的差异化发展格局。第三, 乡 (镇) 、村一级, 小城镇实施“321工程”, 全面启动30个工业强镇、20个商贸重镇、10个旅游名镇建设, 与省、市15个试点镇建设相结合;用3~5年时间, 每年在农村实施百个示范村建设工程。在产业发展上乡村一级重点做好特色产业, 突出“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特色产业, 注重规划引导、提高档次, 打造一批农产品加工领军型龙头企业, 培育一批乡村生态休闲旅游示范点, 提升一批农产品品牌, 做出传统, 做出特色, 做出效益。

4选准主导产业,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主导产业, 就是在区域经济中起主导作用的产业, 它是指那些产值占有一定比重, 采用了先进技术, 增长率高, 产业关联度强, 对其它产业和整个区域经济发展有较强带动作用的产业。主导产业从量的方面看, 应是在国民生产总值或国民收入中占有较大比重或者将来有可能占有较大比重的产业部门;从质的方面看, 应是在整个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能够对经济增长的速度与质量产生决定性影响, 其较小的发展变化足以带动其它产业和整个国民经济变化, 从而引起经济高涨的产业部门。主导产业的前后关联度大, 在产业建设中能发挥以一当十的扩张效应, 是国民经济增长的主力军, 起着主要的甚至是支柱性的作用。龙岩市提出高端化做强“1+2”主导产业和打造“155”产业基地。即力争到2015年, 培育1个千亿级机械产业集群, 发展商贸物流、有色金属2个500亿级产业集群。1个世界级的工程机械产业基地、5个国家级的产业基地 (全国精品卷烟生产基地, 全国环保产业基地, 全国金铜产业基地, 全国建材产业基地, 全国稀土产业基地) 和5个海西的产业基地 (海西汽车产业基地, 海西能源基地, 海西纺织产业基地, 海西农产品加工基地, 海西商贸物流基地) 。并从抓龙头、铸链条入手, 制定优惠政策, 大力发展和引进项目, 营造项目发展氛围, 拓展园区平台, 充分发挥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的作用, 建好省级工业园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和 “三区三园”, 加快发展各类特色专业园区, 做大做强“1+2” 主导产业和打造“155”产业基地。

5实施科技带动,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 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 知识技术密集、物质资源消耗少、成长潜力大、综合效益好的产业。战略性产业, 主要着眼于未来主导产业的超前建设, 是产业发展的后续力量, 决定一个地区未来经济增长的后劲, 及其发展的方向、规模、速度和竞争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 必须以科技创新为战略支撑点, 实施科技带动。当前,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已成为世界主要国家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发展制高点的重大战略。龙岩市重点围绕打造全国稀土产业基地及光电和新材料产业, 做大做强稀土和光电光伏产业, 同时推进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硬质合金、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一是充分发挥政府规划引导、政策激励和组织协调作用, 加强产业政策跟踪研究, 制定出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扶持政策, 从财税、用地、信贷、用工以及人才、创新等方面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扶持力度;二是健全完善项目服务机制, 继续推行市 (县、区) 各套班子领导和市直、县直部门负责人挂钩服务重大新兴产业项目制度;三是积极推动政银企合作, 鼓励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向新兴产业倾斜。创新金融服务机制, 引导金融部门开办专利权、商标专用权等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业务, 大力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自主品牌、自主知识产权研发项目, 积极帮助战略性新兴产业初创期企业做强做大。扶持有条件的企业积极通过资本市场直接融资, 鼓励企业与创业投资、产业投资、风险投资等机构合作, 引入战略投资者发展新兴产业。

6提升发展传统产业, 全力突破现代服务业,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实现绿色转型

第一, 技改提升一批。技术改造是传统产业提高装备水平、调整产品结构, 走“内涵式”发展之路, 实现转型升级的关键。如水泥建材, 应提高新型干法水泥比重, 引进开发新型建材。第二, 淘汰整合一批, 提高产业发展的集中度。 采取减、压、并、禁等措施, 淘汰不符合产业政策的小水泥、 小化工、小冶炼、小造纸等落后产能, 推进企业的强强联合, 提高产业的发展水平。如钢铁产业, 按照“上大压小”原则, 加快淘汰落后钢铁产能的进度, 积极引进大型钢铁企业。第三, 兼并重组一批, 实现绿色转型。 2013年龙岩市委定为“生态建设年”, 提出在推动一座座荒山变成一片片绿洲基础上, 向更高层次迈进, 把一片片绿洲变成一个个生态家园, 加快实现“荒山— 绿洲—生态家园”的历史性转变。其中措施之一就是抓好煤炭行业的整顿关闭重组, 由2012年的112家减少到2013年的78家, 到2015年的49家。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大小煤矿关闭力度加快推进煤矿企业兼并重组的意见》, 提出了进一步加大小煤矿关闭退出力度的条件和补偿措施。第四, 结构优化, 全力突破第三产业, 尤其是现代服务业发展。要大力发展商贸物流, 文化、旅游、金融等第三产业, 尤其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一要加大支持力度, 为服务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二要积极发展大中型企业;三要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新兴行业, 如软件业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电子商务、 服务外包、生产性服务业、第三方支付、物流快递业和软件外包业等。

总之,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应实施产城融合, 正确处理好产业关系, 走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从而实现经济、社会、生态等多赢的格局, 推进新型城镇化高效、持续、健康发展。

摘要:党的十八大提出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是未来发展的最大空间, 是扩大内需最雄厚的潜力所在, 也是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但新型城镇化建设如果没有产业支撑, 就会出现“有城无市”。龙岩市采取制定产业发展战略、基础产业优先发展、选准主导产业、三级城镇体系与三级产业体系相结合、实施科技带动, 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升发展传统产业, 全力突破现代服务业等措施, 实施产城融合, 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

推进产城融合建设的调研报告 第2篇

——谋事要实之创新横店发展新方式

产城融合是指以城市为基础,以产业为保障,驱动城市更新和完善服务配套,以达到产业、城市、人之间的活力,和谐发展的模式。我街以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和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为指导,围绕‚优环境、强基础、兴产业、促发展‛的工作思路,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主线,以村‚两委‛换届选举为契机,积极创新工作机制,脚踏实地开展各项工作。大力弘扬勇于担当大责任,勇于发挥大作用,勇于作出大贡献的工作精神,不断努力把横店建设成为‚空港经济的示范区、‘两城’崛起的领航区、产城融合的实验区、幸福美丽的先行区‛。

一、横店街产城融合建设的现状

(一)经济发展大跨越

经济发展势头良好。全年实现国地税收入11215.4万元,增长19.3%,固定资产投资超过90亿元,增长30%。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0.3亿元,增长34.3%,规模以上企业增加12家,内引外联资金14.3亿元,同比增长45.0%。2014年,横店街继续发扬依法拆迁、和谐拆迁、廉洁拆迁的成功做法,基本完成了20.9平方公里、17个自然湾的园区征地拆迁工作,再创新的‚横店速度‛。完成34万平方米还建房的收尾分配工作,空港花园二期18万平方米还建楼基本建成,― 1 ― 后湖人家34万平方米还建小区的征地和图审已完成。完成菜鸟项目一期、比亚迪一期、通用航空一期的征地场平工作,天河机场三期横店部分、范泗河改道工程、城际铁路项目有序推进。横店街机场三期的征地拆迁工作获得市委、市政府肯定,被评为‚支持武汉天河机场三期工程建设先进单位‛。

招商引资工作实现新跨越。横店工业园在发展目标上定位为市级千亩百亿园示范园区,现规模以上企业共有34家,6家正在申报规模以上企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幅达34.3%。不断提升机械加工、制造等优势主导产业地位,打造了武汉华力铸造、正通传动等一批明星企业,释放产业集聚巨大潜能。同时,武汉英斯特精密仪器有限公司、峰美斯特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中塑联新材料科技湖北有限公司、武汉市丰盛城建综合开发有限公司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也纳入了工业园发展规划,多元产业集聚齐头并进发展格局正在逐步形成,工业集聚态势明显增强。

(二)现代农业大增效

加快培育种养大户、专业户和农民合作社,在浒铺村、光明村和同合村培养发展10余户农业科技示范户种植蔬菜,带动周边农户100余户。稳步发展同合村600亩荸荠基地。严把农产品质量关,完成无公害农产品样品快速检测60批次720余个样品,抽检合格率达99%。32个村的‚网格化管理‛建设已全部完成,建设7个生态村,栽树近3万株,对― 2 ― 12个村、12000米末端渠系进行建设、清淤整治、维修等。积极推广新技术,推广土配方施肥0.8万亩,推广新型农业机械160台套。在寅田村推广优质‚一菜两用‛油菜300亩,在基本不影响油菜籽产量的前提下,既收一茬优质油菜薹作为菜用,又收一季油菜籽,实现油菜‚一种双收‛,大幅度提高油菜生产效益。并成立寅田村优质油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较好地将优质油菜生产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结合起来,延长和壮大优质油菜产业链条,增加农民收入。2014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694.56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2%。

(三)城镇环境大提升

空间布局更加优化。以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协调发展为抓手,以临空产业园拆迁还建为契机,用足用好增减挂钩政策加快村湾集并和布局调整,在镇区引进中仁集团等资金雄厚金融、商贸、特色餐饮企业,建成定位于原生态民俗时尚街区,传承和发展城市非物质文化的休闲、娱乐、美食一条街——今古城。连通华中铝厂与新老镇区,使之融为一体。完成编组站大通道建设,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四)基础设施大改善

投资1800万元建成横店大道西延长线;投资1580万元建成中兴街延长线;会同区国土资源和规划局组织编制控制性详细规划,将川龙大道横店段道路两侧原有企业华中铝加

― 3 ― 工厂迁出,投入4000万元,对路面进行拓宽、维修、刷黑等工程,预计春节前完工。对全街600余盏路灯进行维修更换,维修道路4处,铺设彩砖4000余平方米。

(五)城乡管理大进步

持续强力推进‚城管革命‛,不断加大镇区清扫保洁和清运工作力度,进一步扩大环卫清扫保洁市场化改革范围,完善相关机制,优化资源配臵,保洁效果进一步明显。保洁工作时间延长至18个小时(早6点至零点),全年节假日不休息。在区级部门的支持下,投入180万元专项资金整治村湾环境,公开招聘环境管理人员3名,各村根据村湾面积选聘数名保洁员,购臵专业控管设备,开展环卫精细化作业,大幅度提高了保洁标准。进一步完善控制违法建设责任追究机制,严格控制和查处违法建设,强力开展集中大拆违行动,依法拆除存量及新增违法建设约3万平方米,拆除乱搭棚盖80余处,清理‚三乱‛1800余处,拆除道杆旗广告40余块,暂扣活动招牌200余块。截止10月中旬涉及到违法建设、市容环境类、门前三包类等事件,共计立案126起,结案118起,结案率93.6%。

二、目前横店产城融合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产业与街道缺乏合理统一的规划。经济(产业)、社会发展与城市总体规划间缺乏有机联系与协调;产业功能的差异性不显著;产业园区、商务区和居住区功能分离。

― 4 ―

二、居住、工业和商业三类用地分布不均,导致土地资源不能有效配臵;土地用途管理细碎,不符合用地综合发展趋势;城乡结合部占用大量土地,被低端利用。

三、低密度发展模式阻碍了服务业及低碳化发展。各类新城都存在低密度模式,导致土地使用不集约,缺乏当地就业,对服务业需求不足,不利于形成服务业多元化发展;服务价格高,便利性不足;前往中心城区的消费模式则导致出行成本上升,交通拥堵,不利于低碳化发展。

四、新城的公共服务资源满足不了当地需求。导致新城区域公共服务资源供给不足,造成生活不便,运行成本高企,同时也无法支撑新兴产业和高端产业的发展。

三、促进产城融合发展的建议

目前,我省已进入城镇化加速发展期,在新的起点上推进城镇化又好又快发展,把我省建成富裕、和谐、美丽新陕西,必须牢牢抓住国家实施一系列重大规划的战略机遇期,坚持产城融合发展,城镇化、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推进,不断完善符合我省实际的城镇化发展路子。于此同时,总书记提出了‚三严三实‛,结合实际下基层调查研究,真正做到谋事要实、创业要实。

一是加强规划统筹,引领产业城融合。充分发挥规划的龙头和引领作用,准确定位、充分论证、高起点、高水平编制规划,并强化执行刚性。切实推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产

― 5 ― 业发展规划、城镇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相互衔接,尤其要推进产业和城镇规划深度融合,探索编制覆盖城乡全域的总体规划,加快构建统筹推进产城融合的规划体系。推动工业向园区集中、工业园区向城镇集中、农业向适度规模集中、人口向城镇集中,最大限度地实现区域经济规模效应。

二是坚持产城一体,充分发挥产业与城镇的带动作用。按照有利用于产业发展的原则,增强城镇对资源要素的集聚作用,优化城镇空间布局,围绕产业发展需求城镇功能,以产业的增长促进城镇的发展,以城镇综合承载能力的增强支撑产业发展,有序推进产业园区化、园区城镇化、产城一体化。按照陕西省主体功能区规划,根据区域环境承载能力、发展基础和潜力,宜工则工,宜商则商,尤其要避免在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盲目发展工业,扩大城镇规模。

三是大力培育城镇特色产业,壮大区域经济实力。一要坚持‚产业兴镇‛战略。按照‚一镇一业‛、‚一镇一品‛的产业发展思路,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立足于自身比较优势,明确产业定位,以农产品加工、能源化工、装备制造、生物制药、现代服务等为重点,培育一批市场前景看好的主导产业,引导重点项目和工业项目向园区布局,向小城镇靠拢。大力发展面向农村和农业产业化的第三产业,使进镇人口进得来,留得住,能致富。二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组织策划包装小城镇招商引资项目,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 6 ― 式,鼓励小城镇参与各类招商引资会,通过小城镇较低的土地成本、劳动成本和优惠的招商政策,吸引企业投资建厂。同时,注重城镇规划建设和产业发展专业人才的引进培养。三要适应小城镇发展的需求,把小城镇的住房建设纳入全省城市居民住房保障体系,按照各地小城镇的实际需求量,下达各类保障房计划指标,满足进镇居民服务产业居住的需求。

四是运用市场机制,多渠道筹措建设资金。当前我省城镇化水平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市政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资金短缺。今后要加大财政资金引导的同时,充分用市场机制,多渠道筹措小城镇的建设资金。一要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发挥财政资金对城镇建设的引导撬动作用,建立财政支持城镇建设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在各级财政预算中,要确定一定比例用于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纳入财政预算刚性考核指标。省财政设立小城镇建设以奖代补专项资金,对市县财政投入力度大、建设成交显著的小城镇,省上按项目实施以奖代补,有效引导激发调动各地加快小城镇建设的积极性。二要整合落实配套资金。抢抓国家加大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的机遇,策划包装项目,争取国家支持。在国家和省上下达的地方税收返还和一般转移支付中,加大对小城镇基础设施的投入比例。捆绑整合发改、交通、建设、环保、扶贫、水利、教育、文化、体育、旅游、文物、民政等部门

― 7 ― 各类资金,向小城镇集中投入。三要创新投资体制机制。在全省重点示范镇中,选择人口规模大、产业基础强、发展后劲足的建制镇,建立镇级财政,土地出让金净收益和基础设施配套费等地方税费,除上缴省级以上的规费外,其余部分全额留镇用于小城镇建设,适当返还省级规费。四要大力吸引民间资金,融社会资本用于小城镇建设。完善银企合作机制,积极运用银团贷款、融资租赁等方式支持产业集聚区大项目和大企业生产经营。通过出让公共设施经营权、无形资产商品化、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与商业开发相结合、吸纳民间资本建设基础设施等形式筹措小城镇建设资金。对于学校、医院、养老院、幼儿园等公共服务设施可采取市场化运作、‚公建民营‛、‚民办公助‛等形式,补助财政投入的不足。

目前,横店街人口规模大、经济基础强、发展后劲足,为进一步提升产城融合建设,增强发展后劲,要大胆创新、积极推进扩权强镇。未来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进一步增强。

产城融合打造平昌金宝新区 第3篇

总体目标

平昌金宝新区大力实施多点多极支撑战略和全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决策部署,平昌县委、县政府决定跨河发展金宝新区,聘请国内一流水平的设计团队编制规划。3年来,金宝新区建设用地范围内所有控制性详细规划先后编制完成,在此基础上,完成了金宝大道、滨江大道景观规划,完成了金宝核心区、金宝大桥南北两岸、思源实验学校、五一物流园区、食品饮料工业园等重点区域的修建性详细规划的编制及审批。

坚持后发也要高点起步,一次规划、分期建设。2014年至2015年为新区建设基础期,基础设施框架基本形成,回迁群众全面安置,集聚人口5万以上;2016年至2018年为提升期,金宝核心区基本建成,特色产业、优质教科文卫、便民服务突破性发展,公共服务设施齐全,集聚人口10万以上;2019年至2020年为拓展期,产城相融初具规模,人气商气活跃繁荣,生态环境优美,集聚人口15万以上,全面建成“宜居新城、宜业新城”的交通枢纽中心、产业集聚区、生态居住样板区、文化产业发展高地,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

合理布局

按“一带三区两中心”的总体框架,新区以金宝大道为纽带,向西延伸连接以行政办公、文化创意、休闲娱乐为主要功能的黄滩坝片区;向南延伸沟通以商贸、物流为主要功能的五一片区;以食品工业为主的何家坪—马家坪片区;向东跨越通过星光大桥连接以机械制造为主的星光工业园区。依托五一火车站、五一物流园,重点加强新区公交车首末站、汽车客运站、停车场和新区公交系统规划,建立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形成方便快捷的高通网络体系,强化新区交通枢纽中心地位和物资集散中心。以金宝大桥为纽带,重点规划打造金宝大桥南岸的城市综合体和金宝核心区,使新区发展成为新的商贸服务中心。依托远鸿小角楼白酒工业园,重点规划何家坪—马家坪食品工业园,建设产城一体的新型工业示范园区。依托山水特色,重点打造金宝山文化产业园、滨江大道,依托新区医院、学校和黄滩坝“四馆一中心”,加快发展文化创意产业。

通过“五桥两路一隧” 构建城市“两环四延伸”的交通网络,串联城市“三片区八组团”,形成连接“两江六岸”的立体交通网络体系。构建方便快捷高效的交通网络,使新区与老城及各组团之间实现无缝对接,促进物流、人流、信息流的大流动。

以创建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为目标,构建“一区三园”的产业发展格局,重点发展机械制造、食品饮料、商贸物流、文化创意等四大产业。

规划小学5所、初中3所、高中2所,规划医院3所,规划农贸市场7处,做好各类管网规划,实现统一规划,多网融合,提高供给保障能力;实行雨污分流,提高污水收集能力,严格控制通、巴河污染。严格按规范要求确定建筑密度和建筑高度,增大绿化面积,提高居住区停车泊位、公厕、垃圾站点及物业用房的配建比例,提升居住环境品质。

以城市中心、广场为“点”,主要道路为“线”,大型冲沟为“廊”,山体为“屏”,形成新区景城交融、山水相依的多层次景观体系。将金宝山打造为文化产业园,实现山、水、城的有机连接。在火车站、金宝大桥、黄滩坝大桥等城市重要节点预留城市广场6处,提高宜居环境。

5个坚持

坚持以规划为引领。金宝新区开发建设用了3年时间,完善以总规、控规和专项规划为主体的城市规划编制体系。从实际出发,基于平昌县自然特色和优势,确定“南拓北控、东保西优”的城市发展格局,着力构建“一城三片区八组团”的城市空间结构,努力实现“综合实力位列全市排头,人民群众总体过上小康生活的目标”的定位。

坚持以项目为抓手。始终以项目建设为抓手,努力形成上下齐心,团结一致狠抓项目建设的浓厚氛围。

坚持以管理为根本。在招投标阶段,依法依规,精心选择好的施工单位。在项目施工中加强管理,科学安排,及时协调,倒排工期,排图作战,确保各项目工期按节点快速推进;加强造价管理,引进有资质的造价公司跟踪管理和结算,使各项目的造价控制工作有序开展;加强质量管理,通过公开招标选择一流的监理公司,确保每个项目建设成精品工程;加大安全监管力度,建立多层次的安全管理网络。

坚持以融资为重点。资金是项目建设的关键,3年来,为适应国家金融宏观调控的改变,平昌县适时组建和完善了金财公司的内部组织和公司化治理制度,千方百计做大做强金财公司的资金流规模,通过该平台先后已筹集资金56.4亿元。

坚持以作风为保障。从项目责任领导到一般干部,以工地为家,抢晴天,战雨天,不分节假日,不分黑夜白天,奋力拼搏,调动全部力量,全面推行“一线工作法”和“限时办结制”,咬定目标不动摇,快速推进项目建设。

产城融合 第4篇

华中师范大学副教授、知名时评人叶雷认为, “鬼城”可以分为灾难型“鬼城”、衰落型“鬼城”和规划型“鬼城”三种, 其中规划型“鬼城”又分为规划超前型“鬼城”、规划滞后型“鬼城”和房地产型“鬼城”三种。我国目前较多是房地产型“鬼城”, 核心原因是过分追逐房地产利益, 违背城市化规律。对这些“鬼城”, 要加大房价的调控力度, 让房价从投资属性回归消费、人居属性;加大户籍改革、就业、医疗、教育等公共产品的供给, 解决人的城市化问题;以交通为核心, 连接形成真正的城市圈, 方便产业和人口的迁徙与聚集。“产城融合”是复活“鬼城”的关键。

产城融合 第5篇

1 “产城融合”的提出背景及内涵

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过程中,由于遵循的是传统发展模式和规划理念,出现了一系列“有城无产”、“有产无城”等问题,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基本处于分离状态,呈现产业发展后劲乏力、城市发展动力不足的状况,亟待新的发展模式和途径。,我国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的意见》,该文件明确提出“两化互动、产城融合”的发展理念。

产城融合是指产业与城市融合发展,以人的发展为目标,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以城市为基础,承载产业空间和发展产业经济;以产业为动力,驱动城市更新和完善服务配套;构建产城人互动的有机体系,达到产业、城市、人之间有活力、持续向上发展的模式。“产城融合”集合了工业转型、城镇一体化、互联网+及智慧城市等新趋势、新思维,以“以人为核心,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相容”为目标,核心在于产业,产业属性决定了新城的功能结构、用地布局、交通导向、景观格局等战略;关键在于行政管理,管理体制的创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房地产功能的复合化开发等;最终落脚在于人,坚持“以人为本”的规划原则,营造“宜居、宜业、宜创业”的新环境。

2 湖南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古希腊先哲亚里士多德说:“人们为了生活来到城市,为了更好地生活而留在城市。”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经阶段,也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十二五”以来,湖南省出台了《湖南省推进新型城镇化实施纲要(-)》,在城镇化率提升、城镇体系完善、城镇承载能力增强和城乡统筹发展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与全国和其他兄弟省市相比仍存在较多差距和不足。

2.1 城镇化水平滞后

近年来,尽管湖南城镇化进程加快,但湖南省城镇化率仍低于全国5.49个百分点,要赶上全国平均水平仍需较长时间,49.28%的城镇化率居中部第4位,比中部第5位的.安徽省仅高出0.08个百分点,分别落后于湖北、山西、江西省6.39、4.72和0.94个百分点,城镇化水平滞后于湖南经济总量(全国排名第10位、中部第3位)的发展水平。湖南城镇化进程也滞后于工业化进程,国际上通用的城镇化率与工业化率的比值合理区间是1.4-2.5,20湖南城镇化率与工业化率的比值为1.24,比合理区间低位值低0.16,比全国平均水平低0.29,表明湖南城镇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程度不高。

2.2 地区间城镇化水平差距明显

2014年,长沙市、株洲市、湘潭市、岳阳市城镇化率分别达到72.34%、61%、56.55%、52.29%,分别高出全省平均水平23.06、11.72、7.27和3.01个百分点;而湘西州、邵阳市、怀化市的城镇化率分别为39.88%、39.92%和41.3%,分别比全省平均水平低9.4、9.36和7.98个百分点,比城镇化率最高的长沙市低32.46、32.42和31.04个百分点。从四大区域板块来看,长株潭地区城镇化率达到64.54%,比全省平均水平高出16.58个百分点;洞庭湖、湘南和大湘西地区城镇化率分别为46.36%、45.70%、39.59%,比全省平均水平低1.6、2.26和8.37个,比长株潭地区低18.18、18.84和24.95个百分点,区域和城市间城镇化水平发展不均衡。

2.3 城镇设施建设薄弱

产城融合逻辑下的园区升级 第6篇

但随着中国城市发展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园区经济的优劣天平也在逐渐地倾斜。产业、城市、人口的集聚,职业、住房和消费的空间平衡,也越来越成为城市发展的必然需求。

而且随着产业的转型升级,园区的形态也正在日渐发生变迁。在这些背景下,园区产业发展逐渐成熟,也日益艰难,传统的园区经济模式已经进入黄昏。在全国范围内,大大小小的产业园区都亟待进行转型发展。

产城融合便是必然的方向之一。旧不代表没有价值,黄昏是自我突破的时机,破旧方能立新,创新是园区供给侧改革的终极出路。国家已经提出园区产城融合的发展思路,考验着园区的执行力,但所谓“造法易,执行难”。如何“转”,如何“破”,如何“立”?

一、中国园区经济的发展之“痛”

1984年,国家批准建立“经济技术开发区”。自此,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级边境经济开发区、国家级出口加工区以及各种省级市级工业园、开发区等遍地开花。至今,全国大大小小园区成千上万毫不夸张。

出于开发成本的考虑,园区多远离母城,选址在城市郊区,呈孤岛型经济区,对其定位是执行城市产业职能的重要空间形态。上海城市空間布局发展典型反映了城市发展中产城关系特点。

新中国成立到1980年前,上海作为全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在近郊地区建设了一批工业园区和配套住宅,市区内也有很多产业用地,市民的居住和就业空间基本是融合的。

20世纪80年代末,上海中心城区开始实施“退二进三”,一批工业企业陆续转移到郊区,新引进的工业项目也布局在郊区,这些企业逐渐聚集在新城和集镇周边专门设定的区域。产业空间的转移并未配套提供居住功能和服务功能,相当数量的从业人员宁愿牺牲一部分时间和距离成本,每天来回靠远距离“钟摆式”交通,很多时间花在路上,生活不便。

2010年以来,在郊区建设了若干大型居住区,虽然空间布局考虑了轨道交通的可达性或是依托现有的城镇,但是由于入驻居民仍在中心城工作,又进一步加剧了“钟摆式”交通的压力。

从“泛滥化”布点、“孤岛式”园区、“钟摆式”交通的园区特点来理性反思我国园区发展困境,经济发展的重压和城市配套的乏力使得园区发展面临众多发展之痛.痛不止如此,“痛”不治必将长痛不已。

1.园区高能耗、重污染之痛

依托能源消费的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金属等产业引领了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在经济超10%的高速发展阶段,我国单位GDP能耗是发达国家的2倍,能源利用效率仅为40%左右,比发达国家低10%,带来了园区高能耗重污染。当然,此时的发展模式和生态环境都是不适宜人居的,自然在当时的时代背景下,产城融合不会成为园区关注的焦点。

2.交通之痛

从旧城区到新产业园“潮汐式”交通拥堵问题是我国孤岛式的产住分离园区问题的直观反映,一天3-4个小时甚至更多的时间耗费在路上,想必这样的感受人人皆有。交通问题不应该简单归为道路规划设计的不合理,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园区仅有产业配套没有生活配套,经济建设的需求远远超越生活需求。这也是众多园区面临的产业转型与引进人才的难点。

3.配套之痛

不可否认的是,产业园区经历了30年的发展,围绕产业的配套不断完善,从最初的工厂食堂,到商业、会议中心,再到现在探索的智慧化创业型园区,这是园区经济的进步所在,也是我国产业发展的成功所在。但是“花园城市”的理念仅仅是被定格在理念,“混凝土味道”与追求利益的紧张氛围总会让人们的工作与生活被迫隔离。工业经济时代靠的是标准化、规模化,促进经济从凋敝走向繁荣,生活从贫穷走向富裕。而信息经济时代靠的是互联创新,创新是园区发展的核心问题,也是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真正的创新源于生活,园区生活的气息大于生产的气息,才能酝酿更多的创新,培育出新的经济增长动力。

二、园区经济的产业更替逻辑

改革开放以来,园区经济对我国经济增长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据上海市统计数据,过去十年,上海国家级开发区和市级开发工业总产值占到全市工业总产值的半壁江山,并于2011年达到峰值50.73%。然而,随着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工业低水平的快速积累导致产能过剩,工业增加值增速逐步下滑,2015年全国工业增加值增速低于GDP增长速度1个百分点。

此消彼长一直是经济替代发展的内在规律,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内GDP比重已经突破50%,沿海城市和内陆主要旅游城市服务业也都超过40%。可见,园区经济新动力的培育势在必行,二三产业融合是工业园区转型发展的很好路径,将制造业与创意产业、科技、互联网等服务业产业联动发展,实现产业升级、人才引进与园区建设“多轮驱动”的产城人融合发展园区。

推进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推进信息化、工业化深度融合,促进产业与智慧城市融合发展。同时,先进制造业布局、重大工程建设项目进一步向郊区倾斜,以新园区为核心的区县在新型产业体系、新型城镇化建设及信息化应用等融合发展方面取得稳步进展,进一步引导产业、人口结构优化;新园区不断加大产业转型步伐、推动城市配套完善、进一步提高产城融合水平。

三、产城融合才有未来

我国园区经历了从仅提供物业服务的工业园、政策配套和会议会务的科技园以及围绕园区主导产业形成产业链的产业园三个阶段,到现在正在经历产城融合发展的第四阶段,笔者称之为城时代的“园区城”,它以满足现代人生活工作需求为主,集聚产业要素与城市功能。

2015年7月,国家发改委发布《关于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有关工作的通知》,通知从空间布局、产业集聚、公共服务、生态环境和城镇化体制机制五方面给出了产城融合发展任务指导,是“产业园”向“园区城”转型的主要内容。产城融合指以城市为空间基础,以产业为保障,驱动城市设施的更新和配套服务的完善,以达到产业、城市与人之间的和谐。

1.产业转型培育新经济

产业新城在引领产业升级、塑造区域中心的同时,对周边县(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辐射助推作用。园区供给侧改革意味着园区产业要控总量、减增量、去存量、提质量,园区建设缺乏长远统一规划、功能定位不清晰,盲目扩大,致使园区空置率高,去存量压力大。园区主导产业由传统产业向高新技术产业不断的转型,是产业园区寻找新经济增长点的突破。

据有关部门数据统计,2015年战略新兴产业在我国多个省市产值增长速度已经超过10%,长沙新兴产业增速已经达到23.9%, 2015年国家GDP增速为6.9%。战略性新兴产业包括节能环保、信息技术、生物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新能源产业、新材料产业和新能源汽车产业,未来园区产业转型发展方向无疑是以服务业和制造业为主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且不从专业角度论述战略性新兴产业,仅仅产业描述便可知其对园区的要求大不同于工业经济园區的粗放发展模式,其对科技、人才、创新、园区服务等有更高的要求,形成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新产业的“四新”生态经济。

除了通过园区产业转型寻找新经济增长点之外,产业链的延伸也是一种新的探索。比如某煤矿企业通过对煤炭开采过程中产生的煤矸石、粉煤灰进行深加工,生产化妆品,寻找出新的产业经济增长点。

2.城市建设带来新消费

对符合功能导向,就业容量大的园区,引导其产业发展与新城建设互动融合,推进基础设施配套的改进升级,完善园区医院、学校、商业街区、信息等功能配套,建设智慧“园区城”,聚人聚智聚流。

孤岛式产业园区的选址造成了现在的发展困局,但由于其对周边县(村)发展推动作用强,如今也最有希望抓住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机会,带动农村消费升级。2015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1422元,增长速度连续几年超过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随着农村土地制度的深入改革,农村的消费潜力将成为新一轮城镇化的主力。

与此同时,产业转型吸引的战略新型产业中高端人才也是园区产城融合发展的主力军,他们不仅仅是园区产业经济的创造者,更是“园区城”的受益者和消费者。

3.园区有“立”有“破”方能产城相融

常言道,不破不立。前面讲到了园区该如何立,然而经济下滑,动力不振,“破”在眉睫。“破”不是破坏,而是调整、是改革、是魄力、是决心。

园区管理体制机制的“破”,政府与市场划分清晰,更多资源配置的权利回归市场,同时,政府要担当园区公共服务的角色,匹配好城市公共资源,处理好经济建设的外部性因素。

规划建设的“破”,对园区内粗放的不合理规划的厂房、道路、绿化等进行全面改造,以符合创意、生态、宜居、便利的新经济要求,优化存量资源。

园区服务的“破”,产城融合园区的服务不仅仅是对企业的生产性服务,更重要是居民公共性服务和生活型服务,综合提升园区治安管理、燃气供热、排污处理、文化建设等基础性服务,配套教育、医疗、商业、餐饮、文娱等功能性服务。

产城融合是园区经济调整转型的路径之一,是具备一定规模、区内建设良好、人才吸引力较强、周边小城镇带动较强的园区可选路径,但是不同区位条件与经济基础条件的园区不可以一概全,还需针对具体的园区建立具体的转型方案。

犹如工业园、产业园一样,“园区城”也应该有特定的评价指标以评估其发展的好坏程度,并发现短板预防陷入不良循环。园区城的评价指标应该包括经济指标和城市发展指标,可以从经济效益、产业布局、创新能力、基础配套、功能配套、人口就业、生态环境等多维度建立“园区城”新的评价指标体系。

产城融合 第7篇

尤其是十八届五中全会深刻地指出“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期, 更是检验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期。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将会成为未来一定时期乃至更为长久的一段时期, 指导我国经济社会平稳发展与科学运行的基本思想。新型城镇化进程也必将紧紧围绕新的发展理念而做出更为科学合理的调整, 尤其是涉及到产城融合问题, 如何实现产业调整升级与城市生态文明建设相互协调与相互融合, 将会成为提升新型城镇化发展质量的重要途径之一。

一、追溯产城分离产生的根源

在传统意义上, 产城分离是指产业与城市存在非均衡式发展, 外在表现为有城无产、有产无城等现象, 产业功能、城市功能与生态功能在时空上缺乏融合与协调。归纳产城分离产生的根源, 主要表现为:

(一) 城市存在时空上的动态发展特点

城市是经济、社会、文化、法制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产物, 其中尤以经济的发展为基础, 而城市发展依赖于土地、资本、技术等经济要素在时空上实现有效配置结合, 并不断伴随着经济结构转型升级而发生变化。因此, 城市的发展源于要素的配置利用与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升级。

1. 要素配置与利用结构在时间序列上具有动态化特点。要素的禀赋在时间点上是给定的, 但在时段上却具有可变性。因此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要素禀赋结构升级促使产业结构升级, 并进一步推动城市实现动态化发展。就要素配置历程而言, 要素结构发生重大改变, 传统劳动密集型向资本密集型发展, 并进一步往技术密集型发展, 随之产生的是资源型城市、投资型城市与创新型城市。

2. 城市内部经济发展阶段与经济结构具有动态化过程。城市的发展蕴含了“ 不断择优”的理念, 属于不断探索更加有效利用经济要素的过程。因此, 城市发展是介于“贫穷”与“富足”之间并处于不断选优的。就经济发展阶段而言, 时间序列上表现为农业经济为主的经济形式逐步进入到工业化经济, 并进一步进入到后工业化经济, 而在空间上表现为传统集市、工业城市与后工业城市依次更替, 且伴随以城市新区的产生与优化, 并逐步分担或取代老城区的功能。在经济结构方面, 城市转型升级依赖于已有的经济结构, 对于不满足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等制约因素, 采取逐步淘汰、逐步打破的策略, 而这一过程体现出经济结构的不断优化。

3. 市场配置与政府引导相结合。城市是市场配置资源与政府政策引导综合作用的结果, 而不依赖于单纯的经济要素聚集实现经济集聚与经济发展, 城市的发展在市场因素与政府政策因素双重作用下处于不断变动的过程。例如, 资源型城市的产生与发展是资源空间配置的市场化, 而逐步进入后工业时代, 资源型城市转型升级往往依赖于政策引导, 以此来实现对资源的引导性配置与“二次利用”。

(二) 产业在时空序列上存在不断升级优化的过程

投资、出口与消费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三驾马车”, 适时对其进行侧重选择, 并配以相对比较完善的产业支撑, 将会帮助经济在一定时间段内实现相对稳定发展。著名经济学家波特在论述竞争优势时, 曾指出推动经济发展阶段更替的“四种驱动”源自于:生产要素驱动、投资导向驱动、创新驱动与富足驱动在时间上的更替与空间上的并存。无论是将经济发展的动力归结为“三驾马车”还是“四种驱动”, 最终仍然依靠产业的优化升级推动地区经济的发展。

1. 产业具有不断“试优”的特点。产业结构与丰富度是影响区域内部经济发展状况最为直接的表现, 围绕着产业发展而与之相配套的基础设施建设、投资环境、人文环境等是影响与制约区域经济发展现状与发展前景的基本因素。产业在实现科学与合理化布局的同时, 逐步追求产业之间协调发展与合作共赢, 在推动区域内部经济的快速增长的同时, 带动地区经济效益的提升。

2. 产业与城市之间具有“双向选择”的过程。城市内部的产业选择与布局往往与产业投资回报率有关, 具有较高投资回报率的产业在汇聚地区经济要素的基础上, 具有比其他产业更高的收益, 进而发展成为能够推动或带动地区经济增长的优势产业与主导产业;与此同时, 城市的发展要求产业实现资源有效地利用, 提供的基础设施配置、投资环境等影响与制约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二、关于实现产城融合的若干策略与建议

(一) 科学定位产业发展动力, 加快产城一体化建设

所谓的产城融合, 是以产业促进城市发展, 以城市活跃产业进程, 实现产业与城市功能融合、空间整合。新形势下, 需要将产业发展动力定位为提高人口素质、提高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协调产业布局与发展比例、调整经济要素投入等方面。新的产业发展动力的定位将会帮助企业乃至地方政府拓宽产业发展思路, 提升县域产业自身竞争力与市场适应性、产业从业人员素质与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将产业结构调整作为地区经济发展的重任, 重点发展服务产业, 科学合理定位产业发展动力来源, 并由此形成地区优势产业类型。

加快产城一体化建设, 以新型城镇化建设作为突破口, 统筹规划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建设, 按照生活便捷、发展协同原则, 推动产业与城镇化协同发展, 不仅要将产业园区建设成产业的“孵化基地”, 同时也要建设成为适宜人口长期居住的现代化产业园区。

( 二) 解决空城、 鬼城问题, 实现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协调发展

快速膨胀的房地产业, 人为圈地造城, 并由此引发“空城”、“鬼城”等现象, 除缺乏充分的产业支撑和实现人口集聚的客观条件, 还与各级政府片面追求GDP, 脱离实际、过度超前甚至盲目地发展经济密切相关。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 纵观全区102 个旗县区, 几乎每一个旗县都存在新区或工业园区建设项目, 不同程度地受到人为造城市运动的影响。不仅造成土地浪费、资金极大沉淀、破坏生态环境等弊端, 也易引发财政金融风险、激化社会矛盾等问题。

要严格限制城区的扩张, 将解决“空城”、“鬼城”问题作为政策着力与落脚的核心点, 实现城中村、棚户区改造与解决“空城”、“鬼城”问题双重结合, 改善城乡公共服务与解决“空城”、“鬼城”问题并举落实, 产业规划布局与解决“空城”、“鬼城”问题协调发展, 增强城镇吸纳就业的能力、优化人口布局, 促进新型城镇化的发展。

(三) 充分利用市场机制和市场力量, 强化政府政策导向

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核心在于降低产业发展的外部不经济, 现阶段主体功能区战略诱发了生态补偿机制政府主导化, 而企业与政府责任划分机制不够健全, 引起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欠缺协调。因此, 需要进一步提升资源配置效率, 将产业发展的外部效应囊括进资源配置过程中, 协调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提高政府监管与调控能力, 简政放权, 将原本的市场权利回归市场;更好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过程中的决定性作用, 构建更加科学法制的市场化体系, 提升资源配置效率, 推动产业结构调整有序进行。

(四) 跨区域互动, 积极探索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

实现跨区域经济合作、人员往来、信息配置、资金流动, 将有助于吸纳创新模式, 变革原有的经济发展方式, 实现经济要素更有效的配置与利用。积极探索现代开放型经济发展模式, 发挥开放型城市与创新型产业的辐射带动作用, 注重经济发展的灵活性, 提升产业在地区内部乃至区际之间资源配置的作用, 焕发出产业在促进城市群、都市圈等一体化建设中的辐射与带动作用。

(五) 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构建生态文明型产城共同体

产城融合 第8篇

2009 年, 深圳坪山新区成立, 围绕市委市政府赋予的“两区一极”使命, 坪山新区坚持规划先行, 提出要建设一座“产城融合”、宜居宜业的深圳美丽东部新城。

一、“多规融合”, 统筹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

城市建设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的不协调是“产城分离”的一个重要原因。为解决这个问题, 坪山新区以“多规融合”理念为指导, 编制了《坪山新区综合发展规划》 (以下简称《综合发展规划》) , 融合了“十二五规划”、空间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规划, 在规划层面, 有效统筹了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

(一) “三个阶段”明晰产城融合路径

《综合规划》基于坪山新区发展目标与后发展地区的现实差距, 将“产城融合”的路径应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通过整合现状零散工业区, 形成相对集聚的产业园区, 园区内混合必要的配套居住 (宿舍) 及公共服务设施, 建立有序的城市空间秩序。

第二阶段, 依托北部现代服务业发展轴线上的坪山中心区、出口加工区、坑梓中心区、聚龙山等战略节点地区, 以工业化和城市化联动发展为导向, 推动产业升级, 继而以产业发展反哺城市建设, 形成高效有序的坪山经济发展模式。

第三阶段, 通过战略节点带动坪山整体发展, 使坪山整体进入产城融合、组团化结构的高水平均衡发展阶段。

(二) “一心四片”构建现代产业格局

城市没有产业支撑, 即便再漂亮, 也就是“空城”。坪山的建设者在谋划这座城市未来之处, 便坚持产业这个“立区之本”, 并通过《综合发展规划》构建了“一心四片”的现代产业格局, 以战略节点的集中式建设带动新区产业整体升级。

“一心”包括坪山中心区、坪山中心 (老城) 片区、出口加工区、燕子岭片区, 定位为区域性高端生产性服务业核心区, 重点发展金融、保税物流、国际贸易、中小企业总部、留学生创业园、创意文化等产业。

“四片”包括坑梓新能源新材料产业片区, 重点发展新能源汽车、太阳能电池、新材料等战略新兴产业及相关配套产业;聚龙山生物高新产业片区, 重点发展生物医药、生物能源、基因工程、高新技术、科技研发等产业;碧岭影视文化生态旅游片区, 重点发展电影、电视节目拍摄、后期制作、配套服务、广告制作及生态旅游服务产业;田心田头生态环保科教研发片区, 重点发展资源循环利用、深港科技研发、教育培训等产业。

(三) 完善配套营造宜居城市环境

产业没有城市依托, 即便再高端, 也只能“空转”。城市建设一方面要提供产业发展所需的配套, 另一方面要营造宜居的环境, 满足市民生产生活的各种需求。《综合发展规划》通过医疗教育、交通建设和环境改善等方面的引导, 营造宜居的城市环境。

医疗教育方面, 构建基础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高等教育等多层次教育体系。到2020 年, 新增职业 (成人) 技术学校4 所, 高中11 所, 九年一贯制学校6 所, 初中和小学分别达到12 所和29 所;推进医疗卫生设施建设, 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到2020 年, 新增及改扩建综合医院10 个, 专科医院2 个, 门诊部15 个。

交通建设方面, 结合新区对外交通、公交路线、慢行及干线道路网需求, 形成“六横七纵”主、次道路网络, 以及由深汕高速、南坪大道、东部快线、坪盐通道、绿梓大道、外环高速组成的“两横四纵”高、快速路网。同时, 构建由丹梓大道、创业路、聚龙路、深汕路形成的“一环内聚”的干线道路通道, 分离内外交通, 阻隔过境交通对主要城区的干扰, 营造良好出行氛围。

二、产城融合, 推进现代产业园区建设

《综合发展规划》提出通过战略节点带动坪山整体发展, 使坪山整体进入产城融合。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和国家生物产业基地2 个“国家级”产业基地作为战略节点之一, 在规划之初便就“产城融合”作了系统考虑, 并通过“职住平衡”的实现推动园区乃至新区的产城融合。

(一) 职住平衡, 生活配套与产业规模相匹配

职住平衡, 即在某一地域范围内, 从业人员数量和就业岗位的数量大致相等, 便于就近工作, 是当前破解城市发展中“产、城、人”脱离难题的重要途径。

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总面积约13.5 平方公里, 按照《深圳市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综合发展规划》 (以下简称《新能源汽车规划》) , 园区规划居住用地约为135.37 公顷, 占可建设用地的13.4%。根据测算, 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总就业人口约19 万, 园区规划的居住用地可满足约14 万就业人口的居住问题。对于就业人口中的管理层及中高收入者, 则通过区域共享的方式, 利用坑梓中心等片区的生活配套设施满足该类人群的生活配套需求。

坪山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的规划建设中, 也坚持了“职住平衡”的原则, 《深圳市坪山国家生物产业基地综合发展规划》 (以下简称《生物产业规划》) 以园区就业人口和人口结构的测算为基础, 统筹考虑安排了园区的居住配套, 通过园区自身解决约70% 的就业人口居住需求, 剩余30% 则通过生活配套设施区域共享的途径解决。

同时, 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和坪山国家生物产业基地还按规划配备和保留了部分教育、医疗、商业和文体设施用地, 并借助坑梓中心区等周片片区, 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的生活配套服务。

(二) 平台共享, 生产性服务助力产业发展

为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和坪山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尽快形成相对完善的产业链, 《新能源汽车规划》和《生物产业规划》都提出优先保障可共享的服务平台等, 与产业直接相关的生产性配套设施的建设。

《新能源汽车规划》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安排了约50 公顷的用地, 作为技术创新中心, 并计划引进共性技术研究院, 包括深圳先进院、中国汽车技术中心、国家新能源汽车检测中心、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动力电池工程中心, 服务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的发展。

坪山国家生物产业基地内规划由括物流服务基地、 生物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及生物技术研究院等生产性服务设施。其中, 生物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面积为12.34 公顷;生物技术研究院面积约5.38 公顷, 承担基地生物技术研发支撑功能;物流服务基地面积约5.2 公顷, 提供生物物流运输服务。

(三) 内通外达, 交通规划与产业发展相协调

考虑到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和坪山国家生物产业基地面积较大, 虽然园区整体“职住平衡”, 但生活、生产配套设施相对集中, 需要借助通畅的内部交通强化内部联系, 对外也需要通过强化交通, 加强与坪山中心区、坑梓中心区的交通联系, 引导和推动产业基地的发展建设。基于此, 《新能源汽车规划》、《生物产业规划》均提出构建“道路交通顺畅、公共交通便捷、慢行交通休闲”为主体的一体化综合交通体系, 突出公共交通的主导地位。

《新能源汽车规划》提出建设“三横五纵”主干道路网。“三横”为深汕公路、锐康路、丹梓大道, 深汕公路及丹梓大道同时兼顾客运与货运功能;人民路将主要承担规划区东西向客运功能。“五纵”为龙兴路、秋宝路、丹景路- 岭古路、丹梓北路。龙兴路及秋宝路承担片区内生活交通需求;丹景路- 岭古路与丹梓北路构成的片区外部环线, 是对外货运交通通道。

《生物产业规划》根据对基地的分析, 结合交通分析及上层次路网规划中次干道以上道路承担的功能, 提出加强基地内外交通可达性, 构建以“三横三纵” (“三横”为丹梓大道、锦绣东路和青松东路;“三纵”为外环大道、金联路和丹梓北路) 主干道路网、“一横二纵” (“一横”为临惠路—荣田路;“二纵”为金辉路、荣田路) 次干道路网为主的, 与新区交通规划相一致, 与生物产业基地发展相协调, 满足基地生产和生活需要, 保障基地企业发展需要的交通体系。

三、突出特色, 引领产城相融的深圳东部美丽新城建设

新区总面积166 平方公里, 拥有马峦山、坪山河等山河相间的优越自然本底, 以及大万世居等客家文化特色, 这些是弥补新区城市建设短板的战略资源。为充分利用上述资源, 建设具有特色的, 产城相融的深圳东部美丽新城, 新区通过《坪山新区整体城市设计》, 明确了“青山碧水秀城、客家文化故里、东部创智先锋、宜居活力新都”的建设目标。

青山碧水秀城:利用坪山的生态基质、廊道、斑块、单元及网络等用地, 构筑起安全连续的城市生态系统, 并呈现出多元化的生态城市景观, 确保自然与城市融合的环境基底和景观意向。

客家文化故里:在城市形象上打造客家文化故里, 就是要实现历史与现代包容并蓄, 传承并创新坪山客家文化, 合理保护和利用大量客家遗存, 引导其功能适应现代城市发展需求, 强化客家风貌特征, 构造丰富的客家文化场域。

东部创智先锋:通过规划建设汽车文化园区, 让汽车文化渗入公共领域, 在统一建筑风貌基础上, 将宣扬企业文化、创新理念等空间载体甩出园区, 与城市的公共空间和服务设施融合, 创造更多机会增进品牌的感知度和认同感, 为城市树立鲜明的产业形象和城市个性。同时, 转变单一产业功能, 提供多类型的生产和生活配套服务, 满足企业需求, 激发园区活力。

产城融合 第9篇

“产城分离”规划倾向下, 产业和城市功能分离, 割裂了要素之间的联系, 在小范围低程度上实现了要素资源的配置, 但在更大范围上造成产业和城镇要素联系上成本的增加, 实际上使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变得更加困难。

在倡导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大背景下, 产城融合成为产业和城镇发展的主导性规划思想。究其根本, 市场的开放性特征使不关注要素有机联系和资源高效配置的产业失去竞争力, 而失去产业支撑的城市只能日趋衰落, 典型案例如美国曾经的“汽车城”底特律。

产城融合概念的提出, 说明产业和城镇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结构) 开始得到重视。将产城融合概念置于系统分析框架内, 一方面有利于对产城融合概念的理解、内涵的把握和理论的运用, 另一方面, 通过一个更大的分析框架和更成熟的理论体系, 将产城融合理论作进一步发展。

2“产城融合”与“系统论”

系统方法论与产城融合概念是理论范式和应用概念的关系。系统方法论已经相当成熟且成体系, 而产城融合的概念还处于理念发展和应用探索阶段, 尚未上升到理论的总结层次。

2.1“产城融合”概念

“产城融合”是指产业[1]与城市融合发展, 以城市为基础, 承载产业空间和发展产业经济, 以产业为保障, 驱动城市更新和完善服务配套, 以达到产业、城市、人口之间有活力、持续向上发展的模式。[2]

产城融合的发展经历了一个从功能主义到人本主义的转向回归。笔者认为, 产城融合的基本动力有两个:第一, 产城融合是在市场导向下寻求资源要素最优配置、实现最大经济效益的驱动;第二, 产城融合是在人本主义导向下对人、环境和社会关系的重新认识和合理组合, 以实现最大社会效益的驱动。进一步讲, “产城融合是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 反映到空间上的一种表征, 是资本积累到一定阶段寻求新的空间生产的必然产物, 也是资本进入第三重循环提升创新能力、提高人的素质的必然要求。[3]”

产城融合包含功能融合和结构匹配两大项内容, 核心是通过促进居住和就业的融合, 实现居住人群和就业人群结构的匹配……产业结构、就业结构、消费结构相互匹配, 从而达到真正的产城融合发展。

2.2 系统方法论

“一般系统论”由美籍奥地利理论生物学家L.Bertalanffy提出, 在一般系统论中, “系统”被定义为“由若干要素以一定结构形式联结构成的具有某种功能的有机整体[4]”。系统论的核心概念有四个:“系统、要素、结构、功能”, 其关注要素与要素、要素与系统、系统与环境三个层面的关系。

系统论视角下, 所有的系统都具有“整体性、关联性、等级结构性、动态平衡性、时序性等基本特征”。

3“产城融合”的系统方法解释

3.1 要素层面

产城融合是一个变化的系统, 其构成要素包括人、城镇、产业、环境等实体要素, 也包括政策、观念、社会环境等非实体要素。其中, 有些要素在内容和功能上会有部分重合, 例如环境要素既包括资源禀赋等实体性要素类型, 也包含人文社会环境等非实体性要素类型 (图1) 。

当前产城融合及其案例研究中, 对人口、城镇、产业、资源等实体性要素强调很多, 对政策、观念、制度等非实体性要素强调过少。这一现象反映了当前城镇化快速发展过程中重硬件轻软件的倾向, 最终造成城镇化的高速度低质量。

3.2 结构层面

结构是系统内部组成要素之间的相对稳定的联系方式、组织秩序及其时空关系的内在表现形式的综合[5]。产城融合结构是实体性要素和非实体性要素作用于城镇化和产业化相互影响及融合过程时要素之间形成的关系 (图2) 。

在这一结构中, 实体要素和非实体要素分别或同时对城镇化和系统化两个子系统产生作用, 促使两个子系统不断融合, 通过要素互动和要素融合推动城镇化、产业化以及产城融合的发展。

3.3 功能层面

功能是指系统与外部环境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中表现出来的性质、能力和功效[6]。对于产城融合系统来说, 主要是指系统的效用和目标 (图3) 。

产城融合系统的功能效用是通过系统内要素互动最终实现人口要素的融合、制度要素的融合、空间要素的融合、产业要素的融合以及思想要素的融合, 功能效用层各项的融合就是最终的产城融合。

3.4 系统层面

产城融合系统包含三个层面的内容:要素子系统、融合子系统和功能效应子系统。产城融合系统的实体性要素和非实体性要素通过互动构成一个子系统, 这一子系统的效率高低直接影响到融合子系统的运行;在融合子系统中, 要素与要素、要素与融合子系统、融合子系统和环境之间都会产生互动关系, 并推动城镇化、产业化以及产城融合水平的提升;融合子系统运作的结果就是功能效用子系统的结果———人口、制度、空间、产业和思想的融合———产城融合 (图4) 。

4 系统分析视角下“产城融合”的理论发展

在系统方法分析框架下, 产城融合的内涵和外延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变化。

4.1“产城融合”的内涵再界定

一般意义上, 产城融合是产业、城市、人口良性发展的一种模式, 相比较而言, 系统视角下的产城融合更具体, 内涵更丰富:产城融合是一个动态变化的系统, 这一系统是实体要素在非实体要素作用下, 逐渐实现要素与要素之间、要素与结构之间、结构与系统之间各层次良性互动关系的过程。

系统论视角下, 产城融合的目标是:系统内耗最小, 产出最大, 且呈现出吸聚效应并逐渐扩大的态势。

系统论视角下, 产城融合的具体性和丰富性体现在4个方面:第一, 变化性特征, 即产城融合是一个发展过程;第二, 层次性特征, 即系统要素存在多层次上的互动关系;第三, 系统优化特征, 即目标指向内耗最小, 产出最大;第四, 空间扩展特征, 即系统产生内聚外扩的发展趋势。

4.2“产城融合”的外延拓展

系统视角下的“产城融合”具有变化性、层次性、系统优化和空间扩展4个特征。

系统论视角下, 产城融合不是一个结果, 而是一个过程, 产城融合永远处于向最理想状态前进的发展过程中, 没有终点。

系统论视角下, 产城融合实现过程中, 各要素之间会产生4个层次的互动关系:一是要素和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如政策作用于投资, 观念作用于具体产业;二是要素和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 如信息化作用于第一、二、三产业子系统;三是子系统和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 如第一产业的发展将为第二产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第二产业的快速发展会推动第一产业的发展;四是系统和环境的相互作用, 产城融合子系统会对具体区域的整体环境造成影响, 如城镇化和产业化会改变人们的观念和生活状态, 产城融合的发展会从结构上改变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

系统论视角下, 产城融合是系统从一个不均衡状态到一个均衡状态, 再从均衡状态到不均衡状态, 再到均衡状态……这样一个循环过程, 这种循环过程即是哲学意义上的“发展”, 是一个从量变到质变, 质变后再经历量变, 并再次实现质变的上升发展过程, 即系统的优化过程。

系统论视角下, 产城融合是区域融合度不断提升, 且系统范围在空间上不断扩展的过程。系统分析视角下, 产城融合更注重系统各层次的互动:产城融合是系统内要素和系统外要素、系统内子系统与系统外子系统、系统与系统之间不断进行信息交流、要素交换、因子互动的过程, 即产城融合的空间拓展 (或者说开放性) 特征。

5 结语

产城融合是市场经济背景下社会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当前产城融合理论大多集中在城镇化和产业规划层面的具体案例研究, 对基本理论和理念的探讨不多。

用系统分析方法, 可以对产城融合形成更清晰的认识, 可以在“要素、结构、功能、系统”4个层面进行产城融合的具体分析。同时, 系统方法分析视角下, 笔者将产城融合看做一个无终点的“发展”过程, 并试图将产城融合引到哲学探讨的层面。

认识事物一般有3个层次:第一是哲学层面, 第二是一般理论层面, 第三是具体理论层面。通过“事物变化发展”等哲学理论、系统论等一般理论、城镇化和产业规划等具体学科理论三个层次对产城融合进行体系化认知和研究, 对指导当前新型城镇化发展, 认识和解决产城融合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意义深远。

参考文献

[1][美]L·贝塔朗菲.一般系统论[M].秋同, 译.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1987.

[2]魏宏森, 曾国屏.系统论——系统科学哲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1995.

[3]汪应洛.系统工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3.

[4]李喜先.科学系统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5.

[5]吴建伟, 毛蔚瀛.大规划:城市与产业[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 2009.

产城融合 第10篇

可问题是,纵观各地“十二五”规划文件,强调工业化和城镇化双轮驱动笔笔皆是,以至于一时之间千亿元产业园区成为热门提法,可在产城融合方面的谋划却只字未提,柳州在这方面亦是如此。2007年1月柳州成立了柳东新区,它成为了柳州市“一心两城、完善老城、建设新城、扩大两翼、重点向东”城市发展战略的承载地。但是,伴随着新区产业聚集和发展,产业和城市相互脱节的现象也渐渐开始呈现。产业园区吊塔林立,大批新厂拔地而起,而与此同时相应的生活要素配套设施却没有得到改善,于是就出现了人们清晨到新区上班、夜晚回老城睡觉的普遍现象。新区内只见物不见人、只见工厂不见城镇成为一种常态,由于缺乏社区单元,公共设施和公共服务也无法落地,由此而发生的上下班“潮汐运动”也就见怪不怪了,长此以往园区产业持续发展也难以为继。

产业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城市是产业发展的载体。因此,要推动柳州产城融合发展,核心就是要研究产业定位、产业结构是否符合柳州发展的需要,同时城市发展也要围绕产业来进行,要为产业中的人和企业提供生产和生活配套服务。

一、柳州市产城融合发展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以柳东新区为例

(一)柳东新区产城融合发展现状

柳东新区位于柳州市东北,在桂柳和南柳高速公路出入口附近,西面和南面紧邻柳江,东到桂海高速公路,北至规划的北环高速公路,距柳州市中心10公里,辖柳州高新区和阳和工业园区,辖区总面积为430平方公里,规划面积为231.6平方公里,人口约为17万。2013年,新区工业总产值由2009年的223亿元增加到了770亿元,年均增长36.3%;财政收入由2009年的7.22亿元增加到了16.91亿元,年均增长23.7%,完成全面目标的103.87%。柳东新区政府围绕“再造一个新柳州”的目标坚持产业和城市同步发展,坚持经济和社会协同发展,不断推进产城融合发展。

1、产业集群初具规模。

经过7年发展,柳东新区柳州汽车城项目快速推进,并在进一步巩固汽车产业制造优势的基础上致力于汽车全产业链建设,努力把汽车城打造成为集汽车制造、汽车研发、汽车贸易、汽车金融、汽车文化、汽车人才于一体的产业基地。

新区精心组织百项工程大会战,上汽通用五菱宝骏基地2013年全年各车型产量达180万辆;东风柳汽新基地乘用车基地涂装车间、总装车间实现竣工试产,2014年进入全线试产;五菱集团新能源汽车、一汽柳特商用车项目展开前期工作并与企业密切对接,五菱集团年产70万套乘用车零部件项目已在花岭片区开工建设,今年上半年将实现竣工投产。

与此同时,产业配套日益形成,项目推进卓有成效。玲珑轮胎、重庆工业园、玉柴发动机、国家汽车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标准厂房等项目建设得到有力推进。去年有20多家配套零部件企业入驻汽车城零部件产业园,6家企业落地开工,在今明两年陆续建成投产;除此之外,制约零部件园区发展的水电路等问题也得到有效解决。零部件项目的开工,以及配套设施的完善,进一步夯实汽车城北部工业组团基础。

2、城市建设逐步完善。

柳东新区重点发展以汽车产业和高科技产业为依托的生产性服务业,始终坚持产业建设与城市建设、社会建设同步进行,不断推进城市设计工作,围绕将新区建设成为“山在城中,城在山中”生态宜居之城总体目标,积极开展产城融合策划工作以产业发展带动城镇化建设。

集中力量建设一批与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功能性项目,提升城市公共服务水平和城市品质。积极推进汽车学院、重工技校、警察学校、职教园共享区等项目建设,加快新区产学研一体化进程;打造柳东实验小学、柳东实验中学、二中迁建项目、新区三甲医院(市儿童医院)等柳东新区教育卫生工程,不断改善新城宜居创业环境;柳州国际会展中心会议中心全面投入使用,华侨城文化科技旅游体验园落地奠基,1200套新增公共租赁住房实现开工,新区基础配套设施不断优化完善。

(二)柳州市政府推进产城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

1、新区城市发展速度过慢,滞后于产业发展。

在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新区产业集聚速度较快,但由于建设初期重园区、轻城镇,城镇生活配套服务则无法满足对产业发展的支撑。另外,受资金和空间的限制,政府在建设大型公共设施项目时,有时只注重项目本身配套功能的建设,而对商业、商务、办公的从属功能和综合服务设施的定位偏低,无法满足柳东新区发展的要求。

2、新区住房入住率偏低,职住分离严重。

新房入住率和职住分离比是判定新区产城融合的重要指标。目前柳东新区新房入住率不到50%,在一些偏远地区甚至不到三分之一,以至于出现“白天车水马龙,晚上灯火寥落”的现象。

另外,新区职住分离比也偏高。为了让新区早成规模、早出形象政府把房地产作为了新区开发的先头部队,房地产开发速度远远超过了产业部门和职能部门的建设速度。很多房地产商在利益的驱使下早早把房屋预售出去,而大部分购房者都是出于投资或投机心理购买位于新区核心位置的房屋,等到产业部门和职能部门进入新区后,核心位置的房屋早已售完,而此时房价较之前也提高很多,真正在新区上班的人员由于无力购买只能每天往返于新老城区上下班,这就进一步加剧了城市道路拥堵问题。

3、新老城区功能互补性差,新区功能急需完善。

由于新区发展时间较短、距离老城区较远等原因,目前新老城区功能衔接不是特别理想。老城区的社会公共服务设施经过几十年的建设,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比较完善,但是新区对老区资源的利用比较有限,新区要实现独立和功能完善还需要比较长的时间。

4、政府相关体制机制不健全,阻碍了产城融合发展。

柳东新区是介于市级和区级之间的行政管理区域,由几部分区域组合而成,虽各具优势,但是合在一起之后仍有许多关系需要理顺,一些固有的体制机制性矛盾尚未解决,这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产城融合发展。同时,在新区考核机制中,主要还是对产业项目和城镇项目进行量化考核,而对产城融合发展的规划、机制等方面难以形成量化目标,所以无法充分发挥考核的激励作用。

二、柳州市政府推进产城融合发展的思路与对策

随着“再造一个新柳州”构想的提出和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要求,柳东新区不应局限于产业发展上,而应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建设成为一个功能齐全的新城区,努力探索一条以产城融合促柳州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路径。

(一)树立科学的产城规划理念,加快完善相关规划

规划是每个城市建设的依据和方向,规划部门要加强与产业部门、建设部门、公共服务部门的联合力度,共同编制和完善新区的相关规划。目前柳东新区的社会服务功能还比较欠缺,因此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里应将建设社会事业作为提升新区城市功能的重点。具体可包括以下几项内容:一是,在用地性质上,合理布局新区的产业和城市用地,在工业园区内预留足够的城市建设空间,使城市形态和功能顺利实现;二是,在设施布局上,对于已有的集镇区应适当布局一些必要的公共服务设施,而对于综合条件较好的区域,则应规划一些高端的商务和生活服务设施,满足企业和员工的需要;三是,在街区形态上,新区应按照城市街道的要求,适当规划一些小街道、小马路,以便于人们日常生活。

(二)构建现代化产业集群,以产业优化带动城市发展

坚持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互动、一体推进,以产业聚集、集群发展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一是要注重培育和发展汽车产业作为新区特色主导产业,把汽车产业打造成为柳东新区的重要标志;二是要整合和延伸汽车产业链,深化专业分工和合作,发展和壮大产业集群;三是要培育和发展一批龙头企业,给予它们在资金、技术、政策等方面支持,以此来提高产业的整体水平和可持续竞争力。

(三)加快建设新区基础设施,构建体系化城市公共服务等级网络

虽然柳东新区已规划建设有一定规模的生活服务设施,但是其城市公共服务等级网络不成体系,有的规划范围内只有一级服务中心,中间等级的生活服务设施还比较欠缺,难以支撑新区的生产和生活。因此,未来应构建体系化城市公共服务等级网络,将配套齐全的公共设施按不同等级和服务范围进行布局,比如说商业设施,既要有为整个新区服务的高级商业中心,也要有为各个功能小区服务的更低一级的商业网点。

(四)创新产城融合保障机制,化解主要制约瓶颈

在推进产城融合发展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市场和政府的作用,创新发展方式,化解制约瓶颈。一是完善新区的管理体制,加强协调、指导和督查,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完成;二是深化各项配套改革,尤其重视新区社会保障、医疗卫生、环境保护、人才引进等体制机制方面的试点,建立与新型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社会管理公共政策体系;三是建立促进产城融合发展的激励机制,每年底进行综合考评,对产城融合发展绩效显著、工作成效突出的地方优先考虑领导班子的职务高配问题。

总而言之,城市没有产业支撑,即便是再漂亮,那也只是空城;产业没有城市依托,即便是再发达,那也只能空转。城镇化与产业化发展速度必须相互对应,不能脱节分离。因此,只有把产城融合作为柳东新区发展新理念、新思路,全面提升新区的综合服务功能,才能推动柳州新型城镇化建设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卫金兰,邵俊岗.产城融合研究述评[J].对策与战略,2014(2).

[2]胡宇辰,吴群.基于产业集群发展的政府职能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4(11).

[3]陈雪梅.产业集群发展中的市场失灵[J].决策,2007(2).

[4]秦智,李敏.产城融合推进柳东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步伐[J].研究探索,2013(16).

产城融合 第11篇

盛泽镇目前已具备中小城市的基本形态。一是人口聚集明显。人口规模大,已接近50万中等城市的标准。大规模的二三产区域经济已承接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城镇化率已达到79.4%。二是产业支撑有力。盛泽是中国四大绸都之一,是中国最大的丝绸产业集群地,化纤面料产量占全国的四分之一,盛泽拥有中国第一布市——中国东方丝绸市场连续三年市场交易额超千亿。三是城市功能完善。四是城市特色鲜明。盛泽是全国丝绸名镇,充满丝绸文化底蕴。清代建成的丝绸交易市场“庄面”与现代智能化的东方纺织城交相辉印。

盛泽虽然在新生中小城市的培育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仍存在着“小马拉大车”的现状,快速稳健前行的步履显得沉重又艰难。

一是土地指标与经济发展城市建设不匹配。试点镇的土地指标落实仍然与普通乡镇一样,并未得到解决,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发展。

二是财政支持力度不够。每年的财政收入很大一部分都上缴给上级,盛泽自己留成部分大概只占到财政收入的四分之一,支配力度较小。建议中央、省考虑到试点镇的实际情况,将财政收入适当返还,实现财事匹配。

三是人员编制配置和实际的工作不匹配。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以来,盛泽镇承接了部分县级管理权限,在方便当地百姓办理事项的同时,对于盛泽镇人员数量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随着事项的增多,人员编制未增加,部分人员一岗多职且缺少专业型强人才。

论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产城融合理念 第12篇

1 当前城镇化发展中存在产城割裂的现象

从近代城市的形成与发展来看, 产城融合应该是一个自然而然的历史过程。因为近代意义上的城市的形成是从工业革命开始的。当时, 由于工业的收益远高于农业, 使得大量的农民从农村涌入到工厂, 为了劳动的方便, 会在工厂附近居住下来, 逐渐在工厂附近形成稳定的聚落。随之, 为其服务的服务业也逐渐发展起来, 近代意义上的城市就逐渐形成。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人口的增加, 又会形成比较集中的市场和集聚经济, 这样又会进一步促进产业的发展。所以, 从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来看, 工业化和城市化是相伴相生, 互相促进的。产城融合应该是一个顺应经济发展自然规律的一个过程。

但是, 在我们今天的城镇化中, 却存在产业和城镇相互脱节的现象。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名词, 比如“造成运动”、“鬼城”等。城市摊大饼式的扩张, 不断蔓延, 城市越来越大, 新城新区越来越多。甚至有些新城新区由于空置率高, 夜晚很少有人居住, 又缺乏产业的融入和支撑, 被称为“鬼城”。2013年内地“鬼城”现象蔓延, 除了贵阳、营口, 常州、鹤壁、十堰也开始出现“鬼城”魅影。

2 当前城镇化发展应提倡产城融合的城镇化发展理念

2.1 产城融合的内涵

关于“产城融合”, 学术界直接相关的研究并不丰富, 从研究的出发点和目标来看, 大致可分为两个角度:一是从城市新城新区的建设中来研究如何促进城市新区的产城融合问题, 二是在产业园区、开发区发展中, 如何避免园区功能单一, 如何促进产业园区、开发区与城镇发展的融合问题。所以对于其内涵的界定也都各有侧重。典型的如, 陈云认为, 产城融合主要应服务于集居住区、工业区和商贸区于一体的相对独立的新城建设, 将目标定位于以产业区建设促进新城发展;[1]张道刚认为, 产城融合的关键就是要把产业园区精心打造成城镇社区, 以体现通过城市功能建设促进产业区发展的要求。[2]孔祥认为“产城融合”的提出, 主要还是因为开发区建设中产业功能与城市功能的分离, 造成了城市化的低效率和产业区不能持续发展的困难, 因此, 它主要应服务于产业区的持续、健康发展。[3]由于研究的目的不同, 因此界定也有所区别, 笔者认为产城融合是指产业与城市融合发展, 以城市为基础, 承载产业空间和发展产业经济, 以产业为保障, 驱动城市更新和完善服务配套, 以达到产业、城市、人之间有活力、持续向上发展的模式。

2.2 产城融合的城镇化发展理念更加集约更加科学

2.2.1 城镇化不等于土地的城镇化

土地的城镇化表现为城镇建成区面积的扩张。当前很多地方政府, 把城镇化理解为城市面积的扩张, 所以也引发了造城运动。城镇化的本质在于产业、要素、人口在一定空间的高度集聚, 其中, 产业的集聚是人口与要素集聚的前提和基础, 这也是城镇化的前提和基础。同时, 城镇人口的增加也是城镇化的另一个方面。这里的城镇人口不是常住人口, 而是户籍人口, 也就是真正能享受市民待遇的城市居民。城镇化也不是简单地把村庄改造成城市、把农民请进城, 理想的城镇化是一种更高质量的生活方式的体现, 需要政府在住房、就业、医疗、教育、养老、基础设施各方面投资予以保障。使得居住在城市中的人能获得更高的生活品质。

2.2.2 城镇化不等于政府的城镇化

从世界范围来看, 城镇化大致有两种模式, 一种是以市场为主导的模式, 一种是以政府为主导的模式。像欧美西方发达国家主要是以市场为主导完成了城市化的进程。政府只是在其中充当了一个“守夜人”的角色。我们国家的经济制度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政府在经济发展中居主导作用, 特别是在推动城镇化的进程中, 更是如此。产城融合的城镇化发展理念认为, 城镇化是适应经济发展水平的自然历史过程, 是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和市场化发展的必然结果, 因此应该更多的发挥企业的作用, 防止政府大包大揽。

2.2.3 城镇化不等于发展大城市, 忽视小城镇

当前我国的城镇化也存在一种发展失衡的现象, 即大城市过度城市化, 中小城市和小城镇滞后城市化, 农村原始社会化。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城市像欧洲、农村像非洲”。当前我国的大城市像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已经出现了很多由于城市过度发展, 规模过大带来的城市病。而中小城市、小城镇由于信息、交通、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比较差, 难以留住人才, 吸引人才, 形成集聚, 也就使得人才都流向大城市。这样也就客观上使大城市越来越发达, 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发展停滞不前, 农村人流越来越少。产城融合的城镇化认为, 城镇化应该是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合理分工、功能互补、集约发展的城镇化。任何一个地方的资源、环境的承载能力都是有限的, 所以一定要均衡发展, 合理分工。

3 产城融合的城镇化理念应该做到产业先行

3.1 选择好主导产业

产城融合的城镇化发展理念要实现要素集聚集约、产城互动和人城互融。当从事某种大规模经济活动的主体选择某一区位进行大规模生产时, 与此相关的从业人员为了减少通勤和运输成本, 就会就近选址, 实现集聚经济。随着产业链条的延伸和关联产业的衍生, 越来越多的人被引导到二产和三产就业, 技术、资金、人才等要素也逐渐向这一区域集中, 在实现工业化过程中开始了城镇化建设。实践证明, 产业聚集度高的地方, 工业就发达, 市场就繁荣, 小城镇就建设得好。所以根据各自的比较优势, 选择符合自身发展的主导产业是实现产城融合发展的关键。

3.2 现有产业要形成集群式发展

产业集群是20世纪70年代意大利的社会学家提出来的。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的教授迈克尔﹒波特是这一理论的集大成者。他非常推崇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 甚至认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竞争力的体现并不一定在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实力, 而是看这个国家或地区是否具有具有竞争力的一组产业或产业群。他认为, “产业集群是指一群在地理上集中, 且有相互关联性的企业、专业化供应商、相关产业的厂商, 以及相关的机构 (如大学、制定标准化的机构、产业协会等) 共同构成的群体。”产业集群有两个重要特征:一个是地域上的集聚, 一个是专业化的分工。所谓地域上的集聚就是群体内的企业或机构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高度集中。专业化的分工是指不同的工序由不同的企业去完成。像我们国家浙江地区有很多发展得很好的产业集群, 比如浙江温州地区的苍南县的铝制徽章产业集群。一枚铝制徽章从制作工艺上来看大致有设计、熔铝、写字、刻模、晒版、打锤、钻孔、镀黄、点漆、制针、打号码、装配、包装等十几道工序, 对于生产规模不大的批量来说在一个企业内可以完成, 但是在苍南县, 这十几道工序的每一道工序都由众多不同的企业去完成, 在整个县城形成一条庞大的流水生产线。高度的专业化分工使得每一家企业仅从事生产环节中的一道工序, 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 降低生产成本, 改进生产工艺, 从而做出品牌, 形成竞争力。

3.3 产业园区要实现由“园”到“城”的转变

产业园区建设一直是区域经济增长的热点和地方政府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但由于缺乏系统科学的专业规划, 在产业布局上缺乏前瞻性和引领性, 以及绩效考核体制、招商引资的体制等问题, 使得园区内普遍存在产业定位低、产业链条薄弱、投资不足、基础配套不完善、环境污染等问题。首先, 产业园区的产业导向和企业引入有待优化, 产业链条不完整。产业园区过度依靠土地价格低廉或规费减免等政策吸引企业集聚, 园区企业间的关联性不足, 产业结构趋同严重, 产业链条薄弱, 并且没有形成相互关联、相互依存的专业化分工协作机制。其次, 土地利用率不高。这也与招商引资中企业引入有关, 有些企业进来后圈一块地, 并没有投产生产, 而是闲置起来, 造成了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再次, 忽视环保, 使得园区成污染重灾区。所以, 产城融合理念下的产业园区不仅要解决传统产业园在产业、资金、配套、环境等方面的问题, 还要将人的城镇化结合到一起, 才能实现整个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园”到“城”的转变不仅要求产业园区必须按照城镇的模式进行建设, 更需要与集约、低碳、生态、智慧等先进理念融合。在产业发展上, 以当地现有产业状况为发展基础, 坚持产业先行, 以创新驱动、关键企业带动、上下游产业联动的发展模式, 带动产业园区的升级。

参考文献

[1]陈云.“产城融合”如何拯救大上海[J].决策, 2011 (10) :52-54.

[2]张道刚.“产城融合”的新理念[J].决策, 2011 (1) :1.

上一篇:农业政策下一篇:英语听力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