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经济论文范文

2024-05-06

复杂经济论文范文(精选12篇)

复杂经济论文 第1篇

关键词:复杂程度,经济均衡理论,多重分形

一、引言

自从有了新古典经济学的交换理论, 经济学家就一直在思考“市场均衡的评价标准到底是什么”以及“怎样的市场才是稳定的、均衡的、有效的”等问题。20世纪, Debreu、Arrow、Mckenzie提出了一般均衡理论, 这具有开拓性的意义, 也是现代经济学的重要基础理论。Debreu与Arrow也凭借这个理论获得偌贝尔经济学奖。我国对市场运行效益分析的主要工具是一般均衡模型, 而这就是在一般均衡理论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

然而, 一般均衡理论成立具有很严格的条件, 且得到的结果也偏离实际、高度抽象化。所以有些学者对这个理论提出了质疑并试图改进该理论。尽管市场中的商品交易很复杂, 不容易抓住规律, 但是在复杂性科学工具的帮助下, 我们可以根据复杂程度来判断市场的状况, 从而使经济均衡理论朝着更加切合实际的方向发展。复杂性科学是系统科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交叉学科, 它是当代科学研究的前沿之一, 拥有大量的描述复杂对象的工具, 在经济管理方面拥有广阔的前景。有些学者利用多重分形理论分析市场上复杂的行为。此外, Jaynes提出了熵最大化理论并在分析市场复杂行为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二、多重分形均衡的建立

熵增原理是统计物理学的统计意义与微观本质, 它主要认为拥有大量粒子的系统进行自然过程都是从有规则到混乱、从有序到无序、从概率小的状态到概率大的状态, 它总是顺着熵增加的方向进行。基于这个理论, 我们把市场当作是一个巨大的复杂系统, 市场中的买卖者进行商品交易, 出现最大熵资源配置方式的可能性极大地超过了其他的资源配置方式,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当市场稳定的时候, 用最大熵方式配置交易, 这就是多重分形均衡, 这样的话市场就会是最复杂、最无序以及最分散的状态。市场的商品越复杂, 市场就越趋于均衡的稳定状态, 运行的状态也就越好。

尽管实际生活中的市场交易特别复杂, 经济均衡理论模型的市场一般都会被抽象成交易场所。如果市场中一共有X种可以交易的商品, 那么我们可以认为任何商品都能够为其他商品标价, 这就是所谓的计价商品。从这个角度来看, 货币是一般购买力的代表, 它可以看作是一种交换商品, 计价商品。我们用m来表示商品的交易量, Rx:m= (m1, m2……, mx) , 这样的话, 当mx大于0的时候, 就表示商品的需求量;当mx小于0的时候, 就表示商品的供给量。用于交换的商品既可以是生产出来的, 也可以是交换而来的。它允许市场中有低买高卖的套利现象和多边交易, 经济当事人根据执行的功能不同, 可以分为消费者、交易者以及投资者。有学者认为经济当事人的目的是考查经济当事人的交易集。交易集主要指的是经济当事人从事市场交易的商品数量的集合, 它是经济当事人基于经验对市场的预测, 可以反映相关的市场信息。我们把市场中的经济当事人分成不同的交易集类别, 不同的交易集就反映了不同经济当事人的资源配置状况。我们可以根据可行约束下的影子价格来定义熵影子价格, 也称熵价格, 它主要包含商品相对价格的信息。当市场最活跃、交易最无序的时候, 市场就处于多重分形均衡的稳定状态。

三、多重分形均衡与一般均衡的联系

多重分形均衡的熵价格和一般均衡价格一样, 都含有商品相对价格的信息, 并且与一般均衡价格相比, 熵价格的绝对值还拥有更深层次的意义。我们依据统计物理的观点可以知道, 在粒子数量与总体积、总能量的束缚下, 粒子分布的目标函数就是最大熵, 我们可以用温度的倒数来解释与量化能量束缚的熵影子价格。所以我们可以运用熵价格的倒数来量化市场温度, 即定义熵影子价格为均衡市场的温度。

当比较小的时候, 1除以就趋近于∞, 这样市场的温度就比较高, 不同交易集的商品交易就很分散, 相同类别的经济当事人得到的市场交易收益差距也比较大, 这样市场就很活跃, 拥有很多盈利的机会。从另一方面说, 如果比较大, 1除以就趋近于0, 那么市场的温度就比较低, 同类经济当事人的交易高度也趋同, 因此盈利交易的概率就会比较小, 市场就不活跃, 就没有很多盈利的机会。

我们研究一般均衡理论可以发现, 同类经济当事人知道均衡价格之后, 就只会进行一种价格, 它的熵值就很小。我们要扩大经济当事人的价差, 这样市场才会拥有很多无序交易行为, 从而使熵值增大。经济均衡理论要求在预算的束缚下, 实现效用的最大化, 然而束缚条件产生的信息就会减少熵。它还要求所有的商品交易成本在均衡价格下都是零。一般经济均衡理论还认为凡是具有相同生产技术或者有相同初始禀赋的同类经济当事人都会做相同的交易, 而且也会有相同的消费。这些条件都严重制约了市场交易, 产生了很多信息, 同时也减少了很多的熵, 所以这种均衡是一种熵值几乎是零的交易市场。市场的温度几乎就是绝对零度, 同类经济当事人就会集中进行同一类商品的交易。所以一般均衡是多重分形均衡在市场温度约等于零时的一种特殊情况。

然而这种一般均衡假设经济当事人在进行交易之前都知道均衡配置的信息, 但是这种假设在现实生活中根本不可能成立, 所以这种一般均衡也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均衡。市场温度是不可能达到绝对的零度。

四、多重分形均衡与一般均衡的区别

多重分形均衡与一般均衡不但资源配置的方式不同, 而且预测价格的方式也有很大的区别, 在这两种均衡下的福利经济学定理也完全不一样。

一般均衡下的福利经济学认为, 一般均衡配置是帕累托最优的。一般情况下, 一般均衡都要求同一种类的交易在相同价格下进行, 因此, 在市场交易的过程中, 有相同技术、相同禀赋的同类经济当事人只能拥有相同的收益, 但是在实际情况中, 同类经济当事人在市场中肯定会有不同的收益。多重分形均衡的条件就比较温和, 比较宽松, 它允许同类经济当事人在不同的价格下交易, 这样经济当事人就很无序与分散, 这样有相同技术或者相同爱好的同类经济当事人就肯定有不同的资源配置结果。尽管多重分形均衡既不需要具体的交易情况, 又不需要经济当事人达到最大的效用的满意度, 但是因为在多重分形均衡下, 经济当事人特别愿意接受对自己有利的交易, 所以使资源配置方式可以接近帕累托最优, 这也就更加符合实际的市场情况。多重分形均衡下的福利经济定理是市场均衡配置接近帕累托最优。

一般均衡下的福利经济学定理还认为, 只要有符合条件的初始禀赋, 所有的帕累托最优配置都可以实现一般均衡。当市场的熵扩大的时候, 也就是市场交易特别活跃的时候, 经济当事人的市场需求才容易得到满足, 这个时候的市场交易比较接近无序、复杂的多重分形均衡状态。所以多重分形均衡下的福利经济学理论是, 市场交易的熵越大, 市场交易的帕累托最优配置就更接近多重分形均衡。

五、结语

多重分形均衡的目标与条件都比一般均衡更好, 它不但可以不考虑经济当事人的具体交易情况, 只从统计意义上考察交易的概率, 而且允许同类经济当事人在复杂程度下有不同的资源配置结果, 所以多重分形均衡理论是一种很好的经济分析方法。

参考文献

[1]武爱.单个交易的价值均衡理论[J].财经问题研究, 2008, (5) .

复杂经济论文 第2篇

本文首先从研究生物经济学的目的出发,指出了生物技术及生物经济的.内涵;然后阐述了生物技术复杂性尤其是其在经济领域复杂性的主要表现,在对其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归纳的基础上,提出生物经济复杂性的一些研究思路、方法及系统集成的方法.

作 者:陈衍泰 陈国宏 司春林 李美娟 CHEN Yan-tai CHEN Guo-hong SI Cun-lin LI Mei-juan  作者单位:陈衍泰,CHEN Yan-tai(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上海,33;福州大学管理学院,福州,350002)

陈国宏,李美娟,CHEN Guo-hong,LI Mei-juan(福州大学管理学院,福州,350002)

司春林,SI Cun-lin(复旦大学管理学院,上海,200433)

刊 名:中国管理科学  ISTIC PKU CSSCI英文刊名:CHINESE JOURNAL OF MANAGEMENT SCIENCE 年,卷(期):2004 12(z1) 分类号:C931 F224 关键词:生物经济   复杂性   系统集成  

复杂世界的简单经济学 第3篇

一支铅笔,看似简单,实则工序复杂。其中的石墨铅芯、木质外壳、笔头的金属皮和橡皮,从最初级的原材料提取到加工组装,没有任何一个人可以掌握制造铅笔的全套“手艺”,每个人所会的不过是其中一步。其实,知识也是去中心化的,它分布在人群之中,再由市场把人们组织起来分工协作。如果你只会一类知识,只要你对价格信号做出合理反应就能生活得不错。

相比传统铅笔工人面临的局面,现代世界要复杂得多。如果说,我们要在中国开办一所“贵族”学校,专门培养未来的精英人才,那经济学应该是这个学校最重要的一门课程。

这里的经济学,并不是指股票、汇率这种“投资理财”的学问,也不是供求关系曲线、金融危机这种专业的学问,而是一套能够直接影响我们观察现代世界的眼光,左右我们做事方法的见识和思想。

国家不是家庭

其实,经济学是关于现代社会怎么运行的学问。现代社会区别于传统社会最根本的一点就在于,它是一个“陌生人社会”。

传统社会中,人们惧怕和排斥陌生人,而在现代社会中,陌生人之间却可以有很好的协作。表面上,陌生人之间的感情没那么深,但这样反而更有效率。熟人讲情义,陌生人讲利益;熟人讲身份,陌生人讲契约。当人们不讲情义讲利益时,人们的整体利益才提高得最快。

小家庭内部都是“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共产主义。父母对小孩的各种支出都是无偿和不设上限的。扩大到大家族,亲戚之间,虽然在经济上不再完全共享财富,但仍然不怎么算利益。再扩大到朋友、同事和熟人之间,亲密程度可能更低一点,但也不是金钱关系。

传统社会本来没有“国家”这个概念,人们都是按照由近及远,优先“老吾老”,然后才“以及人之老”,这种差序格局行事。每个人不是效忠于国家,而是效忠于自己的直接长辈和上级,完全按照关系远近来决定对谁更好。直到近代,随着社会流动的增大,人与人之间交流的增多,才慢慢有了人人平等的观念,以及“国家”的概念。

“平等”是一个非常现代化的观念。其实,大人无偿为小孩服务是不平等的,年轻人孝顺长辈也是不平等的。人们在家庭中接受这种不平等是出于爱和关怀,而这对陌生人则不适用。所以,家庭讲感情,国家讲利益和效率。

每一次跟陌生人打交道,我们都可能是在参与公共事务。但我们经常在公共事务中讲感情,尤其是针对某一特定群体的感情。这其实是一个错误,比如,各种形式的捐款。事实上,捐款只是把钱从一个人身上转移到另一个人身上,这个动作本身并不创造财富,也不是一个高效率解决问题的办法。

有个馒头店主因为可怜环卫工人和流浪者吃不上饭,于是每天给这些人免费送三个馒头。结果,有些人说,“今天我不要馒头了,请‘退’给我三个馒头的钱。”等到这活动搞不下去被迫取消时,人们居然围攻了她的馒头店。

什么叫“升米恩,斗米仇”?关键不是什么心理学,而是事情的性质变了。遇到饥饿的人随手请他吃顿饭,这是个人的友善行为;而长期、成体系或者大规模地发放馒头,就成了公共事务和经济行为。

人们常说,美国人亲情淡漠。其实,美国家长对未成年子女也都是要什么给什么,只是对成年子女不像中国人这样,什么都给。但是,在中国,年轻人啃老现象非常普遍。对比之下,美国人这种“习俗”,不是亲情淡漠,而叫更现代化的社会。

经济学家认为,凡是在市场中过度保护某一群体,都是错误的,比如说贸易保护。因为保护落后行业的生产者,就等于伤害这个产品的全体消费者。假设现在我国某行业生产的产品技术落后,价格高、质量差。有外国同类产品价格更低、质量更好,那我们是否应该出于保护本国企业的原因,对外国产品征收高额关税?答案显而易见。

福利制度也是如此。当人们要求给某一群体更多福利时,往往不计较这个代价是谁付的。其实,高福利就等于高税收。给这一部分人增加福利,就是给另一部分人减少收入。要求对富人大大加税,乃至产生均贫富的思想,这都是用家庭的眼光去看国家。考虑这类问题的正确出发点不应该是,“都是一个国家的人,贫富差距这么大是否道德”,而应该是“什么样的税收制度有利于经济增长”。

没有免费的午餐

对智识(智慧与见识)分子来说,“心灵鸡汤”是一个严重的贬义词。它要求我们关注自己,而不必关注外部条件。这完全背离了现代社会的生存法则。在真实的世界里,人们想要办成一件事不是努力就能做成的。

然而,庆幸的是,我们生活在一个受限制的世界。这个世界有很多好东西,人人都想要,但未必都能得到,想得到就必须要付出代价。

经济学家的智慧就在于“值不值得”。即使这个东西再好,如果它要求的代价太高,那我们就应该不要。反过来说,只要换来的东西价值大,就应该付出代价。

人们常常错误地以为,有些东西可以不计代价。比如生命,我们要不惜一切代价保证自己的安全。但其实根本没有任何人会不惜一切代价保证自己的安全。

有些极端环保主义者认为,地球应该保留绿水青山的本来面目,而经济学家明白,这个代价太高了。他们甚至认为,一定程度的污染是可以接受的。比如,由于企业排污,松花江的江水变得一点都不清澈。当地居民希望能把所有污染的企业都关停。然而,经济学家则是先计算一下松花江可以“承受”的污染,然后把排污的份额卖给污染的企业——虽然不禁止,但要钱。

一直以来,全球变暖都是一个争议话题。我们姑且认为全球变暖真的是人类行为引起的,想要制止,就必须大规模地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可要达到制止全球变暖的程度,你需要减少的排放总数将是一个巨大的代价,尤其对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来说,可能根本不能承受。最好的办法就是,力所能及地减排,但允许一定程度的变暖。

nlc202309040241

只要开车,你就会加剧空气污染、交通拥堵、全球变暖。为此,有些人专门骑车上下班,但你未必也应该如此。我们要考虑到,自己的方便也是有价值的。只要因为开车而给自己带来的这个方便比污染和拥堵的价值高,开车就是对的。

所以,一切都有个度,得算账。这个账该怎么算呢?经济学家有个常用的办法,叫“边际分析”。也就是说,你不用考虑总的效果,只要考虑下一步的临界效果就行了。比如,你要生产某个产品,它有价格收益和成本,这两个数字都在跟随市场变化而波动。你不用管已经生产了多少这个产品,只要生产的下一个产品的收益大于成本,你就可以继续生产。如果下一个产品的成本正好等于收益,你就应该停止生产。

人会对激励做出反应

让别人按你的意愿做一件事,最文明的办法当然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但这招很难有效。真正有效的办法大概有两种:威逼和利诱,而经济学家更喜欢利诱。利诱不是一种精神上的鼓动或者金钱上的需求,而是一种你想要且有利的东西。它可以指任何一种能让人出于自利目的进行理性反应的机制。

行为经济学家和心理学家常说,人是非理性的。但你仔细考察那些非理性实验就会发现,非理性只是一个人面对不熟悉事物的局面。当我们做熟悉的事时,通常是非常理性的,也就是做对自己有利的事。所以,改变人的行为,最好的办法是改变激励。因为只要你的激励制度设计得好,人们就会心甘情愿地去做你想让他们做的事。

举个例子,世界上很多海域因为过度捕捞,渔业资源面临枯竭。最早,各国政府的办法是设立休渔期,每年只在规定的时间内可以捕捞。但在捕捞强度特别大的地区,休渔也解决不了问题,因为人们会购买更先进的渔船和设备,抓紧时间猛捞。

后来,有经济学家提出了“捕鱼权配额”的办法。政府先算算每年可以捕捞多少鱼,然后把这个配额分配给所有渔民。不管渔民什么时候捕,用什么船,但每年不能超过自己的配额。这样,渔民之间既不用恶性竞争,也乐于让鱼休养生息。更好的是,捕鱼权可以交易。如果你的船不行,赶上天气不好的日子不能出海,你可以把捕鱼权卖给拥有好船的人,大家都能从中受益。

让市场作主

除了单方面外部激励政策之外,经济学家解决问题最爱用的办法还有一个——市场化。

十多年前,在国外的人想通过网络看中文电影、电视剧非常难。当时有个网站,专门提供中文影视资源的付费下载,但需要购买它的“影币”,下载一部影片大概0.1美元。

为了更好地匹配用户需求,网站推出了“付费寻片”服务,即一次性支付相当于6美元的影币,工作人员帮你找到你想看而网上却没有的片子。然而效果惨淡,几乎没人愿意以60倍的价格看一部片。于是,我建议管理员让市场去解决。反正只要6美元就可以找一部片子,他们不用在乎这6美元是谁出的。每个人可以只出一部分钱,把这个片子推上榜,然后等其他人一起凑足6美元。

通过价格信号,市场可以让最该办的事优先办,而且可以让做这件事做得最好的人去做。如果不用市场机制,什么事应该办,让谁去办,这两个问题都非常难回答。而市场就解决了信号的问题,把资源合理地配置给企业。

如果某个好东西暂时稀缺,但只要人们愿意,它就能被大量生产出来,而市场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最佳手段。比如,最初的手机就是一种难得但本质上可以大量生产的东西。在市场经济下,稀缺就意味着价格贵,而价格贵就意味着人们愿意生产它。所以,各个企业自发地冒出来,拼命研发和生产手机,既不是为了填补国家技术空白,也不是为了服务人民,而纯粹是因为手机价格高、能赚钱。

在经济学家眼中,价格并不仅仅是钱,而是一个激励的信号。在中国,一般人谈起市场往往第一反应是私有产权,而对价格信号的作用认识不足。人们常常把市场化等同于私有化,仿佛一旦私有化之后就能解决问题。

为什么私有化好使?难道是因为给自己干活更卖力吗?其实,在市场经济里,大部分人也都是给别人的公司干活,私有化产权仅仅是一个基础条件。价格这个激励信号,才是市场的关键。如果产权私有但信号并不畅通,市场就会失灵。

早在20多年前,中国足球就进行了市场化改革,现在已经成为中国市场化最全面的体育运动,但为什么成绩仍然这么差?它的根本问题在青训。在一个中国籍足球运动员的身价常常超过亚洲对手整个球队之和的情况下,中国居然没有多少小孩踢足球,以至于2013年的U17国家队居然只能从全国51个小球员中选人。究其根本原因,市场的价格信号在足球领域更难传递。

那为什么教育和医疗市场化也都不太成功?因为这两个领域内价格信号根本不能反应产品的质量和需求。学费越贵的学校并不见得质量更好,学校的声望和生源都是比学费重要得多的信号。

所以,市场化绝不仅仅是产权改革这么简单的事。你必须有足够好的基础设施能确保信号有效传递,才叫真正的市场经济。

复杂经济论文 第4篇

关键词:战略调整,市场导向,HRM

1 战略方面———调整发展战略

公司的战略是公司发展方法方向的指导,只有当公司具有了良好的适应当下环境和公司自身的战略时,公司的发展才会健康持续而最终永葆青春;那么,在当下这种复杂的经济形式下企业应该怎么样挑战自己的发展的战略呢?(1)把发展思路调整到由规模取胜到提升核心竞争力。(2)产品差异化:加大研发力度,提高核心技术,从而提高产品质量、生产利用率,进而提升产品和生产优势,最终达到产能和利润的增长。(3)低成本: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降低成本。1)原材料方面:伴随着金融危机的影响光伏上游原材料价格下降,市场信息极不对称,对于光伏上游的V公司而言,大可抓住这个大好机会,利用信息的不对称,购买差价原料。2)控制人工成本:更少使用降薪、裁员,更多使用组织架构与流程优化、人力资源集约化管理、减少晋升等措施来实现成本控制。

2 市场方面———发挥市场的导向作用,积极开发市场

市场占有情况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存发展,当下的经济环境下,原有市场的发展越来越收到束缚,众所周知,当大家都在为了一个市场拼的你死我活的时候这个市场就不值得再进入,只有把现有的以及即将开发的新的科学的管理方法应用到新的市场———也就是空缺市场,才会促使企业在新环境下成为主宰。具体到操作层面应该怎么样做呢?(1)设立市场部并直接由高管团队的成员之一管理,完善公司架构和职能。(2)紧密观察市场变化,并把市场变化整合到公司的各种规划之中。(3)积极开发新市场。(4)做好公司产品的品牌建设。(5)对已占领市场做好关系营销,维系顾客。1)积极跟踪服务顾客,做好售后服务;2)定期了解顾客对产品或服务的各种新需求,并及时反馈;3)对重大的客户,主动联系,进行贴身的销售规划。(6)宏观掌控市场分布,细分市场,减少不稳定的现货销售,锁定长期订单,以增加公司的规避风险的能力。

3 管理方面

3.1 改善公司内部管理

3.1.1 完善组织架构和职能的完整性。(1)设立投资关系部,处理与投资者之间的关系,以及负责和投资者沟通。(2)设立媒介公关部门,加强公司的公共关系。

3.1.2 加强企业基础管理,运用新的管理理念、管理技术和管理手段,使企业管理适应瞬息万变的形势要求,如加强内控,防止内部信息外泄;完善内部信息系统等。

3.1.3 加强公司危机公关能力。目标:保护企业信用,维持投资者和分析师对公司的信心和快速消除影响公司信用水平的消极因素。

3.1.4 优化和整合业务流程,实施瘦身行动。随着业务战略的调整,及时调整组织架构,使组织架构更加紧凑,灵活高效,以提高反应速度与市场应变能力。如组织结构扁平化、明晰公司权责,更多地鼓励员工参与评估上司,工作质量改进团队等的正式措施。

3.2 改善人力资源管理状况

3.2.1 加强员工关系管理。(1)在高层管理人员中,加强团队建设以形成团队向心力。重视对核心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和领导力开发。(2)在中低层员工,加强组织内部上下级沟通,传达领导层“不裁员、不减产、不降薪”的理念,注重文化建设,保持员工士气。在快速扩大规模的同时,做好公司秩序管理的工作。重视通过制度上的保障,客观灵活的程序、项目以及对员工的全面关怀来达到改善员工关系。(3)完善员工离职管理。

3.2.2 落实基础人力资源管理。(1)保持HRM的投入;(2)完善选拔和招聘人才的程序;(3)做好人力资源分析和计划。

3.2.3 把HRM整合到企业战略规划当中,提高SHRM的地位。(1)寻找富有企业战略人力资源管理经验的高管人才。(2)保持公司一向的薪酬竞争力和“员工持股计划”外,强化业绩激励———保留并激励高绩效员工;建立业绩导向文化;核心员工的考察以团队绩效为主,且更多核心员工接受正式考核。(3)战略性招聘与内部选拔相结合,只招聘平时找不到的紧缺人才。(4)减少间接与无效成本,控制有效成本:认真盘点现有的人力资源存量,消除企业在扩张时期、快速发展时期的不合理配置。对富裕的人员进行逐步分流处理,先简单岗位后技术含量相对搞高的岗位,逐步达到人员总量的平衡;严格控制人员的流入,尤其是简单岗位重复劳动岗位的人员的招聘。抓住机会做好战略人才的引入工作;在人才储备和培养上变专门培养为岗位培养,变内部储备为外部储备,减少和停止岗位外的培训和训练,停止学历教育等等。压缩培训规模,以内部培训为主;停止调薪,优化薪酬结构,严格控制人工成本总额。通过业务战略的调整提高人均产出,降低人均人工成本。停止例行的加薪和额外的奖励。控制计划外福利开支;实施集约化管理,将平时分散在各分支机构的培训、咨询等项目集中起来统一管理,统一审批,防止意外开支的发生;设计和实行更能体现以绩效为导向的奖金分配方法,即通过增加变动奖金收入的比例,调整固定现金的比例,从而实现有效控制企业的运营成本。

4 财务方面———完善财务信息系统

复杂网络研究与复杂现象 第5篇

复杂网络研究与复杂现象

复杂网络研究为探讨复杂系统的性质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简述了复杂网络的`基本概念,对网络的结构与功能作了概略的介绍,包括小世界网和无标度网的结构特点.通过对小世界网络中小世界特征的度量,讨论了复杂网络对复杂系统研究的启示,并对生物进化过程中生物的复杂性增加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中的体现做了尝试性的说明,以此为基础,对随机性与规则性之间可能产生的复杂现象进行了初步讨论.

作 者:郑金连 狄增如 ZHENG Jin-Lian DI Zeng-ru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北京,100875刊 名:系统辩证学学报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SYSTEMIC DIALECTICS年,卷(期):13(4)分类号:N941.4关键词:随机性 复杂性 复杂网络 小世界网络 无标度网络

日元升值:一段复杂的经济衰退史 第6篇

日元升值对日本经济的影响、日本产业结构调整的得失,也许是中国在判断汇率作用时,需要参考的一个重要侧面

2010年4月3日,日本副首相兼财务大臣菅直人参加完第三次中日财长对话会后,与日本媒体有一个简短的见面机会。对于媒体一直追问是否在对话会上压人民币升值一事,菅直人讳莫如深。

学者则对汇率问题直言不讳。3月底,在日本驻华使馆与中国社科院日本研究所举办的“中日经济合作回顾与新起点”讨论会上,中国学者对1985年广场协议后的日本汇率迅速升值提出了一个新的分析观点。中国世界经济学会会长余永定说,应该在升值带来贸易条件改善、产业结构升级、促进海外投资等方面,审慎对待日元升值问题。“中国不少人始终坚持日本泡沫经济是日元升值的结果,这种认识是错误的,是道听途说的结果。”

分析日元升值对日本经济的影响、日本产业结构调整的得失,也许是中国在判断汇率作用时,需要参考的一个重要侧面。

日元如同脱缰的野马

美国财政赤字、贸易赤字是美元贬值的重要原因。压迫其他国家的货币升值,是美国自1971年宣布美元与黄金脱钩后,一直准备用来减少财政赤字、贸易赤字的方法。在上个世纪80年代,美国的压力主要对准了日本。

1985年9月22日,在美国纽约广场酒店,美、日、英、德、法5国财政部长、中央银行行长开了一个只有20分钟的简短会议。像通常的财长会议一样,结束的时候发表了一个声明,史称“广场协议”。

会议是应美国的要求召开的。20分钟的会议更像是走一个过场,各国财长、央行行长没有轮流发言,很快就同意了事先已经拟好的协议:“财长及行长们认为外汇汇率在调整对外经济贸易方面应该发挥应有的作用。他们认为主要非美元货币对美元汇率应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有秩序的提升。”提升美元以外的各国汇率是这次协议的最重要的内容。

自此日元开始迅速升值。协议发表的第二天,日元从1美元兑换235日元上升到了215日元,一年后升至150日元。日元的升值并没有体现出广场协议中主张的“有秩序的提升”,而是成为了一匹脱缰的野马。

“广场协议后,日本股票、土地价格走上迅速膨胀之路,但几年后就触摸到了天花板,经济进入到了长期衰退不能自拔的境遇中。”庆应大学名誉教授井村喜代子说。

彷徨的企业

动荡的日元汇率,让已经习惯了固定汇率的企业感到非常不适应。日立是家制造重型机电装备的企业,拿到订单后要用一两年时间制造。“中标的时候,1美元兑换180日元,等到了装船的时候,1美元贬值到100日元了,企业该怎么应对?”早已经从日立退休的矶部朝彦还在追问这个问题。

1986年,在日本银行已经做了两年局长的矶部朝彦,辞去了银行的工作,来到日立制作所,成为这里的一名董事。

矶部有专业金融知识,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工作多年,是日本著名的国际金融专家之一,到日立后他也感到束手无策。对于日元的升值预期,矶部是看得非常清楚的。单只看日美进出口贸易,1965年日本首次出现对美盈余后,日本对美贸易一直处于盈余状态。“这么多的贸易盈余,说明日元足够强大了,提升日元汇率本来是水到渠成的事。”矶部朝彦说。

专家看到的情况,投资家(或说投机家)也看到了。“巨大而且持续”的日元升值空间,让投机资金怒潮般地涌入日本,全球化、自由化的潮流,更加速了这种资金的涌入。日元持续升值越发地不可阻止。

“日立上层大概觉得我能够预测日元升值的动向,希望尽可能减少出口方面的损失。不过我的能力实在有限。”矶部朝彦说。

面对急剧上升的日元汇率,其实无人能做出上升还是下降的预测,但企业则觉得专家多少要比普通人强一些。特别是在已经习惯了固定汇率的老一代企业家看来,动荡后会有一个较为平缓的时期,但这样的时期却一直没有到来。

1986年日元兑美元的汇率上升到150日元左右后,接着在1995年4月19日进一步提升了将近1倍,进入到了1美元兑换79日元的最高点。

矶部朝彦觉得日本舆论突然出现了180度大转弯。过去为出口大造舆论的媒体,忽然开始质疑出口的作用,“一夜之间出口从好事变成了坏事。媒体开始报道说,是产品出口导致了日元的升值。”

企业的出口能否赚到利润,在汇率剧烈变动的时代本来已经很难预测。舆论丑化出口企业的作用,把汇率升值的原因归罪于企业以后,日本经济也就快要跨入停滞的门槛了。

房地产价格飞涨

上个世纪80年代后半期,出口的停滞,让日本企业已经难以进行设备投资,多余的资本被转入股票、房地产市场,此时是日本股票、房地产价格急剧上升的时代。那时青山孝子的眼圈永远是黑黑的,睡眠对于她来说实在太不够了。

隨着日元的不断升值,日本人开始明白产品出口不会出现太大的增长,而1亿人口的市场十分有限,也很难有新的突破。最好的投资只能是金融及房地产。青山孝子在那个时候成立了自己的房地产中介企业,代客户买卖房子。

“经常是一个楼盘还没有开始正式销售,开发商已经号称卖完了。对于那些在报纸杂志上打出广告宣称要开盘的房地产公司,我们通常会通宵排号,一开始销售就抢着买房。”青山回忆那时在日本买房子如同买大白菜,很多时候是不假思索,先买下来再说。买下来后需要赶紧发布信息,通宵达旦地制作各种宣传品,把相关的广告邮寄或者直接送到有可能购买房地产的客户手中。

在中介企业努力开拓日本国内市场的时候,日本能买卖的地皮、房地产差不多都被炒过几遍后,游资开始走出日本国门。三菱地所花2000亿日元购买了美国洛克菲勒中心。和三菱地所一样,蜂拥到国外购买土地、海滩、楼宇的企业不可尽数。

到国外抢购进一步刺激着日本国内的房地产市场。在80年代后半期,青山孝子也知道,按当时的房地产价格,普通百姓是绝对买不起房子的。青山孝子要推销出手中的房地产,少不了领客户去银行那里贷款。

“那时银行会和客户签一个两代人共同还贷的合同。”青山孝子说。那是父辈买房,子孙还贷的合同。

过去大学毕业后先租房、工作十年后买一套较小的住房、退休前买一套二层小楼的按部就班的做法已经非常过时。先买房的人先得到了实惠,到1990年代初期为止,日本的房地产价格40年来从未下降过。买大房意味着今后溢价机会更大,也许用不着子孙还贷,在父辈有生之年就会因为地价的不断上升,房地产本身的价格大大地超过贷款数额。

有时一处房产抵押给银行后,能多开出几张抵押证书。每一份抵押证书又为银行带来了更多的放贷机会。一种狂躁充斥了各个阶层。

当时没有人相信,以后二十余年股价都不能回升到1989年的最高点上。也没有人相信1993年日本土地价格开始走低后,一下滑就是20年。

空前兴盛的海外名牌

日元的升值让名牌在日本有了巨大的降价空间,一夜间日本成了世界最大的名牌销售地之一。

吉川里子1988年大学毕业后,进入一家证券企业工作。工资并不是很高,但暑期奖金加上年终奖金,一年下来比其在媒体工作的父亲还要高出不少。吉川自然是一身国外名牌时装穿在身上,外出开的是外国跑车。为了不在客户那里显得太过张扬,吉川还买了一部普通轿车。只有直接去见客户的时候,她才开这部不那么喜欢的日本国产轿车。

想买日本的名牌要困难许多。日本虽然是轿车生产大国,但在日本国内并没有张扬的名牌轿车。到了1989年以后,才有了丰田的Celsior,后来在美国称之为“雷克萨斯”的高级轿车,日产的英菲尼迪也是在此时推出市场。不过这些车都只是在美国生产、美国销售。吉川里子的朋友都是从美国直接进口这些车,才能满足一点使用国产名牌的欲望。

吉川里子的朋友称宝马3系车为“六本木花冠”,这是一款大学刚毕业不久、手头有些闲钱的女孩用的不怎么高级的车。至于奔驰190E,在她的同事中又称之为“小奔”,算是很普通的一款车了。那个时候的日本人,每人都能背诵一大堆进口车的名称:法拉利、兰博基尼等。东京的街头也确实名车举目皆是。

“那时流行刹那主义。”吉川说。房子已经买了,或者永远买不起的时候,人开始追求刹那间的享受。

20年后的2010年,再去东京街头寻找往日那如流的名牌轿车、名牌时装时,已经远远找不到感觉了。名牌店开始从日本撤退,优衣库、H&M;等大众品牌开始到银座开店,此时日本走进失落怪圈差不多已经有了20年。

不切实际的产业转型

很多时候日本把近20年的失落归罪于人口的减少及老龄化。但是仔细观察日本社会,企业资本充裕,个人收入依旧比周边国家高出几倍甚至十几倍,只是日本表现得很不富有。

在一家著名商社工作的远山先生说:“我上班单程要花一个半小时。原因在于20年前我花1亿多日元在远郊买了一套房子,至今贷款还没有还完。”商社收入不菲,但在那个时代买下的房子,压得远山20年不能喘气。

相比之下在媒体工作的藤井要好很多。他2008年在东京的市中心花3000万日元买了一套公寓,上下班差不多骑车就可以了。

在泡沫经济时代没有去买房地产,而去投资买设备搞生产的企业,同样在劫难逃。1990年代众多的日本企业涌入IT、数码市场,投资电脑、新电子元件等的制造,钢铁厂、化工厂实现了自动化、数据的电子化,但到了90年代末期,日立、佳能等企业已经从电脑制造业中退了出来,仍在继续生产电脑的企业,也一直未能像电视、冰箱那样独占鳌头。

电子元部件的制造也没有给日本厂家带来太多的利益,东芝、松下等企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因为对半导体的投资不能回收,生产一直处于亏损,严重地拖了企业后腿。钢铁化工方面的企业提前进入到了电子化、自动化时代,但这些并不能抵消日元升值的影响,加之日本国内设备投资开始减弱,钢铁化工要在制造方面保持领先,已经很不容易。

“不能说日本企业没有努力实现结构调整,但在泡沫时代,不切实际的产业转型,在日本依赖出口的经济增长走到尽头的时候,长期的经济衰退也就随之而来了。”井村喜代子教授说。

尽管日元升值不是万恶之源,但至少延误并阻碍了日本产业的转型,在日本政治完成了从自民党向民主党的过渡以后,经济上不能迅速找到突破口,这和日元汇率不无关系。

重走高美元低日元的老路

丰田汽车在美国大量召回以后,公司非常担心在美国的销售会因此大幅下滑。但从2010年3月的销售结果看,丰田基本上保住了销量。这里面有丰田促销等要素,但汇率机制似乎不可忽视。

早稻田大学教授野口悠纪雄观察了上个世纪90年代以后的日美经济后,发现日本物价基本上没有上升,但美国差不多每年上升3%。日元的升值让日本进口产品变得更加便宜,通货膨胀突然在日本消失了,随之而来的是日本物价的超级稳定。如果是性能完全相同的轿车,丰田卖200万日元,通用卖2万美元,1美元等于100日元的话,两者应该等价。但是美国每年物价上升3%,一年后通用的车需要标价2.06万美元,10年后是2.4万美元,15年后则上升到3万美元,但进口丰田车依旧是2万美元。“自然美国人会买丰田车了。”野口悠纪雄说。

按照野口教授的分析模式,美國应该首先压迫日本提升日元汇率,但目前这个压力并不是很大。原因在于日本实行零利率的经济政策,对冲基金愿意借日元到美国去投资,实行“日元套利交易”。通过套利流入美国的日元资金,维持了美国的房价,一部分进入到了汽车市场。

但是“日本出口、日元套利、美国住宅汽车市场繁荣这三者如同三块搭成拱形桥的石头,只要有一块脱落了,桥就会倒塌,而现在美国住宅市场已经奄奄一息了。”野口悠纪雄说。

资本出口型国家

日元升值给日本经济带来的最大影响莫过于企业开始走出国门,实现了全球化生产。

从2009年日本主要机电企业的全球化比率看,索尼为70%,东芝54%,日立41%,NEC21%。大多数企业不仅迈出了全球化的第一步,像索尼、东芝那样的企业,已经让国外业务量大大超过了日本国内。

日立负责中国业务的大野信行常务董事说:“我们在中国的业务额占到了日立总销售额的11%,我的目标是将这个比率提升到20%。”日元升值后,在日本国内的生产成本增高,对外出口困难,日本企业选择了走出去的方式,加大了在国外,特别是在中国的生产、销售。

日本已经从一个依赖产品出口来维持经济发展的国家,向通过资本出口赚取资本收益的国家转变。井村喜代子教授说:“2005年日本经常收入项目中,贸易收入与资本收入的金额基本持平,其后几年一直是资本收入大于贸易收入。”如果没有日元的升值,日本资本力量不够强大,想获得这方面的收入并不容易。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2008年以后,日元的再度提升,让对外出口出现了急剧的减少,但是这期间日本靠资本运作,保证在一定程度上的收益。

复杂经济论文 第7篇

因此, 对复杂经济环境下高校毕业生择业价值观的调研分析, 了解大学生当前就业心态, 掌握大学生今后择业标准和价值趋向, 有助于研判大学生就业市场的供需关系, 有助于高校提高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适应性, 有助于大学生调整就业期望。做好正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引导, 有助于政府制定切实有效的政策, 化解大学生就业难题, 重塑大学生的就业信心。

一、调研结果与分析

为全面客观地了解高校毕业生在当前复杂经济环境下择业价值观的具体表现, 以及分析造成学生价值观形成的过程和原因, 笔者于2011年12月在浙江工业大学对6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本次问卷对象约65%是大四毕业生, 他们正好是跨入社会的择业者, 对于毕业前后找工作有更加真切的体会和深刻的感受, 调查涉及毕业生专业有生物类、环境类、食品类、化工类、材料类、医药类等十余个专业。本次调查共计发放问卷600份, 回收568份, 回收率94.7%, 其中有效问卷561份。问卷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当前复杂就业环境下毕业生就业期望和信心指数的变化;大学生就业择业的去向和价值观分析。

(一) 毕业生对当前就业形势和自身就业能力的评价

总体上, 毕业生认为当前宏观经济发展形势总体平稳, 虽然有一定的就业压力和人才需求回落, 但还是有信心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调查表明:在当前复杂经济环境下就业持“乐观”态度的占55.65%, 认为“一般”的占30.43%, 而认为“不太乐观”的仅占13.92%。“乐观”的学生认为当前就业环境虽然竞争很激烈, 但是工作只要努力去找, 达到自己要求的工作还是会找得到的, 其中, 男生相对女生普遍更加乐观。从毕业生对自身就业竞争力评价来看, 有超过90%的毕业生认为自身有一定的竞争力或者“很强”的竞争力。

通过对毕业生竞争力的调查, 毕业生认为适应当前复杂的就业竞争环境, 最需要加强的能力前三项分别是“实践动手能力”“专业知识”“人际交往能力”。

通过调查还发现, 毕业生认为会影响自己今后职业发展的因素, 前三项分别是“专业前景和对口程度”、“个人工作经验”、“个人实践经历”。此外, 毕业生还认为影响入职面试成功的最大决定因素是对社会、企业或岗位的认识和了解的程度。

(二) 毕业生择业趋势和就业去向的变化

从2002年起, 浙江高校毕业生人数已经连续九年保持了每年2万余人的增长势头, 随着每年毕业生数量的增加, 就业竞争会越来越大, 高校毕业生就业去向和范围也越来越广。笔者所在的浙江工业大学是一所教学研究型大学, 毕业生首选就业意向为考研升学和出国, 调查显示, 有47.32%的应届毕业生参加了2012年的研究生招生考试。近3年来, 参与调查的理工科各专业的毕业生研究生报考率均在40%以上。下表为我校2011届毕业生就业行业去向分布统计。

对去向调研结果显示, 有43.48%的毕业生首选“考研”, 4.52%的毕业生选择“出国”, 20.68%的毕业生选择“报考公务员或事业单位”, 26.76%的毕业生选择“直接就业”。

对工作地域选择的调查发现, 有61.77%毕业生首选“杭州或沿海大城市工作”, 17.51%毕业生选择“省内县市或原籍县市工作”, 8.58%毕业生选择“外省或非原籍县市工作”, 12.14%毕业生选择“工作地无限制”。

对工作岗位选择的调查发现, 有58.89%毕业生首选“与所学专业一致或相近的行业工作”, 12.78%毕业生选择“市场、销售等工作”, 10.1%毕业生选择“行政、管理等工作”, 7.58%毕业生选择“金融、外贸等工作”。

(三) 毕业生择业中价值观的表现分析

总体而言, 面对复杂经济环境下高校毕业生择业价值观总体上趋向于理性和务实,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择业理想更加现实。89.3%学生会根据自己的特点和社会需求, 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学生建立正确的职业观、人才观、就业观;学生能正视现实, 正视自身, 根据现实确定一个切合可行的职业理想和目标。

择业标准更加真实。工作的比较不仅仅停留在“报酬高、福利好”的单一标准, 学生有了更强的专业观, 学生明白专业与职业的关系, 专业是职业的基础, 任何职业都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要最大实现个人职业价值的就是要让自己所学专业发挥优势, 没有一技之长, 就连最普通、最简单的职业也会被细分的社会淘汰。

择业能力和意识更加务实。“天生我材必有用”的思想在90后大学生求职择业时体现得淋漓尽致, 大学生虽然有时候眼高手低, 好高骛远, 但是也容易发现这批学生追逐职业理想时表现出的执著和韧性。他们认为选择自己力所能及的工作, 选择自己喜欢的工作, 就是选择了最适合自己的工作, 也就是最好的工作。

同时在适应所学专业和成长空间的同时, 大学生自我意识也越来越强, 调查研究显示, 目前大学生对大学现存的教育体制和教育资源最不满意的选项, 有29.16%学生选择“专业教育的效果不好”、23.65%学生选择“对学生培养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少”, 17.1%学生选择“课程设置不合理”。

二、对策与建议

调查表明, 世界经济疲软、欧洲金融危机等因素将我国经济形势变得更加复杂, 当前经济运行的基础仍不稳固, 社会用人需求面对数量持续增长的高校毕业生, 将在一段时期内都将会使就业形势变得严峻, 而且随着国家积极推进经济转型升级, 企业用人在数量、结构、标准等方面都将出现新的变化, 政府、高校、大学生必须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思路, 并采取积极措施才能有效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

(一)

大学生应当理性定位, 进一步提升自身就业竞争力, 正视目前的经济形势, 适当降低就业期望值, 根据自身能力合理设定职业发展目标, 同时要积极提升职业竞争力, 多参加有益的实习、实践, 努力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和职业素养。

(二)

高校应针对课程设置、专业教育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应加大力度推进教学改革, 高校要加强市场调查, 依据市场对各种专业人才的实际需求动态设置专业课程和人才培养方案, 同时在实施教学改革过程中加强校企合作, 与企业共建适合学生课程学习、专业实践、科研开发、就业实习等环节, 探寻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校内外联动改革的人才培养模式。

(三) 教育政府部门应联合人事、社保等部门加强就业市场建设, 进一步完善大学生就业扶持政策。

政府应积极开辟新的基层项目, 大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到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就业, 各级人才市场要进一步完善就业市场的建设, 拓宽就业实习渠道, 提高信息的传递速度和效率, 维护就业市场的秩序, 同时加强创业教育完善创业政策, 促进和创造创业带动就业的新环境和新局面。

参考文献

[1]丁蕾, 王晓红.高校毕业生职业价值观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感的关系研究[J].教育与职业, 2011.36

[2]陈立奇.当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价值观探析[J].职业时空, 2011.6

复杂经济论文 第8篇

最近几年, 国内外经济形势非常的复杂、严峻, 特别是2011年, 世界经济普遍受到美国经济复苏缓慢, 日本的地震、海啸及核泄漏事件的影响, 再加上欧洲国家主权债务的危机, 国际的经济环境中存在的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因素上升, 世界经济将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处于低迷状态。虽然我国近几年的社会发展总体是乐观的, 但国际市场的萎缩使我国的出口额明显下降。欧美国家财政金融领域的系统风险, 也会对我国的经济的稳定产生影响。而我国现在的经济形势还没有稳定回升, 国内贫富差距仍较大, 还没有解决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问题, 外需不振, 企业生产经营困难, 产能过剩等问题仍比较突出。而小微企业在推动科技创新、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发挥重要作用。大力支持小微企业发展, 对于我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具有战略意义。据调查显示, 小微企业在全球各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劳动力就业等方面, 都起到了非常有利的积极作用。据统计, 美国有小微企业2500多万家, 占总公司数的98%, 吸引了53%的就业人口。美国96%的出口商是小微企业。日本的小微企业达到全国企业总数的99%。在中国, 小微企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也是非常明显的, 我国小微企业占到99%的份额, 解决了75%的就业, 贡献了70%的新增工业产值, 55%以上的国民生产总值, 60%的出口额。

二、小微企业的发展特点

银监主席刘明康指出:小微企业一般是指营业额在3000万以下, 人数在100人以下的企业。而我国的小微企业种类繁多, 主要有生产加工、商业流通、农业生产、物流配送、餐饮服务、酒店住宿、旅游娱乐、洗浴洗涤、交通运输等行业, 涉及生产和生活的各个方面。下面重点介绍小微企业一些的特点。

(一) 创业者特点

我国小微企业的创业动机大部分以生产型为主, 其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水平相对较差。大多数属于模仿者, 模仿一些大企业或成功的企业。其企业规模小且风险大, 一般不受投资者和政府重视, 所以其在社会中相对处于较弱势的地位。

具备一般人所没有的积极乐观精神。他们热衷于挑战, 不怕吃苦, 不怕困难, 把挑战困难看作是自己人生价值的实现。一般都比较乐观、积极向上, 不向困难低头。还都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成就欲, 这也是创业成功者必备的品质。

(二) 员工的特点

1. 技术人才严重流失, 对企业的奉献精神不高。

由于小微企业在对员工提供的工作环境、工资待遇、社会福利、奖励等方面都无法向大公司看齐, 大城市大企业一般都是专业性人才的首选, 一般的小微企业很难请到技术高的专业性人才。又因为大多数小微企业是家族企业, 在企业内部, 创业者的亲人、朋友一般都比较多, 他们很少能做到一视同仁, 往往把职位高、待遇好的职位、工作岗位给自己的亲人朋友, 从而导致其他员工发展、提升的机会相对较小, 所以他们对企业的热爱度和奉献精神不高。甚至有些人一旦掌握了核心技术就会跳槽, 去寻求环境、待遇更好的大企业, 寻求更好的发展。

2. 提升的机会多, 提升的时间也较短。

员工可以从事更多方面的活动, 这一特点可以使员工了解更多环节的技能, 积累更多经营管理方面的经验。只要你表现的好, 就会被很快的提升。

(三) 管理特点

1. 以情感管理为主。

老板与员工大部分是亲人、朋友、相识的关系, 企业里往往有浓厚的家的氛围, 人情味较重, 更多注重情感管理而不是职能化管理。

2. 管理方式不规范。

经营者往往凡事都亲自做, 在工作标准流程、员工管理规章、惩罚、奖赏及财务报表等方面, 没有建立明确的企业章程和管理制度。

3. 缺乏员工培训体系。

创业者没有足够的资金或为了节省成本, 很少愿意对员工进行培训。大多数都是被动式的培训, 缺乏共同愿望和团队合作的培训, 这使得很难形成企业向心力和凝聚力。

(四) 行业特点

小微企业同行业之间竞争往往比较激烈, 产品类型比较类似, 缺乏创新特色, 并且科技含量不高, 在价格方面只能是市场的跟随者, 很难和大企业竞争。又由于其信用度不高, 很难得到人民的认可。根据国外统计, 中小企业每年的淘汰率为20%, 大部分企业的存续期间大部分都在5年左右, 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浙江的情况, 在开业后1-3年倒闭的小企业约70%左右。

三、小微企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小微企业上述的一些不足, 再加上国内外复杂的经济形势, 政府对其关注力度不够等原因, 当前小微企业在发展过程中, 存在许多这样那样的问题, 应该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一) 小微企业竞争力不强

小微企业的产业特色不明显, 缺乏市场竞争力、影响力和占有力。众所周知, 企业发展要想好的发展, 必须具备特色的主导产品, 这样才能占领市场, 做市场的前沿者。而大多数小微企业主要从事传统行业, 规模小, 生产设备和技术较落后, 缺乏高科技的支持, 难以行为特色产业。

(二) 小微企业治理机制缺失

大部分小微企业都没有建立起完善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很多企业管理比较粗放。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也不健全, 在企业经营情况不稳定时, 容易引起内部混乱。并且在工商登记方面, 很容易引发股权纠纷, 在法定代表人变更时, 还会对经营权产生争夺。

(三) 小微企业融资困难

小微企业要成长, 离不开金融机构的支持, 但小微企业在融资时, 往往会碰到很多难题。由于多数小微企业缺少抵押物、制度不成熟、信息不透明, 虽然所需资金量少, 但频率比较高、时间较短, 而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审批程序复杂, 再加上银根收紧的金融政策, 使得微微企业融资非常困难。但在发展过程中, 大部分小微企业又都面临税费、原材料和成本上涨较快的压力, 现在国内外经济形势又比较严峻, 致使小微企业发展非常困难。

四、小微企业的发展出路

(一) 提升小微企业的发展水平

首先, 小微企业要加强自身建设, 坚持以市场为导向, 不断增强管理与技术上的创新;在管理过程中, 要积极借鉴比较成功的其他企业的管理方法和措施;在员工方面, 积极发挥情感管理的优势, 凝聚团队力量;在产品质量方面, 积极提高信用度, 紧抓以信为本的原则。

其次, 小微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产业特点出发, 深度挖掘产品特点, 为自身的产业树立商标意识、设计产品特色和品牌营销意识, 从而把企业做大做强。同时寻求政府的政策扶持, 从而降低发展的风险, 增强竞争力。

最后要根据小微企业的特点, 要对员工进行科学、系统的培训, 提高员工工作效率, 专业技术水平和职业素质等。

(二) 加大政府对小微企业的政策扶持

政府为小微企业的融资, 提供必要的法律保障和政策支持, 逐步建立和健全小微企业的信用担保体系, 这样可以增强小微企业的融资能力。除此之外, 政府还可以通过培育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方式来完善金融市场, 为小微企业提供尽可能多的经融服务。经济专家姜维表示, 政府部门要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要从设立基金、财政支持、税费优惠、金融服务、放宽准入、技术改造等方面入手, 全面落实好国家关于支持小型微型企业加快发展的《意见》, 促进小微企业做大做强。

(三) 加大银行对小微企业的贷款支持

刘明康曾表示, 银行贷款是小微企业融资的主要途径, 鼓励商业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为小微企业提供资金支持不仅可以促进小微企业的发展, 还可以提高银行的营业额。银行应改革组织体系, 根据市场多元化发展的要求, 不断扩大银行金融服务在小微企业的覆盖面。银行应积极进行市场调研, 对能力较好, 市场应对能力较强, 信誉较好的小微企业进行主动服务, 对其实施重点扶植。而一些小微企业能力较弱, 抵押资质较浅, 银行可以尝试建立资金循环贷款、订单质押贷款等措施, 来满足它们的发展需求。这样可以很好的解决资金方面的问题, 促使其发展。

(四) 实行税收优惠政策

大部分小微企业在资金方面都比较短缺, 而这样那样的税收, 对他们来说又是一个很大的负担。我们知道, 政府为鼓励、促进农业发展, 对农业免征农业税。希望政府能像对农业一样, 对符合一定条件的小微企业免征行政性收费, 大大降低小微企业自主创业的门槛。并通过一定的税收优惠政策, 切实为小微企业减压。如果再进一步, 政府帮助自主创业者解决一部分起步资金, 通过政府搭桥、财政贴息办法给其解决一部分无息贷款等。积极落实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的各项税收优惠政策, 落实企业技术研发费税收优惠政策, 全面落实企业研发费加计扣除政策, 对高新技术小微企业实行所得税优惠政策, 对符合条件的国家级、省级中小企业公共技术服务示范平台, 经批准可纳入科技开发用品进口税收优惠政策。

五、结语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目标, 而“美丽中国”是由许许多多“小美丽”构成的, 希望政府能多关注和支持小微企业的发展, 实施更多的优惠政策。银行在给大企业放信贷的同时, 多扶持小微企业的发展。而小微企业应更加注重自身的优化, 在生产经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风险控制管理等方面不断提升。在信用方面严格遵守信用合同, 与金融机构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企业财务管理要及时和准确, 建立完善、严格、完整的财务制度。为了适应发展需要, 也要尝试着改变或改善原有的不适应市场的经营管理模式以及营销方案, 紧紧抓住科技这条生命线等等, 通过这些举措小微企业必将取得长足的发展。

摘要: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的中小企业, 特别是小微企业产生很大的影响和冲击, 面对国内外复杂的经济形势, 我国小微企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一些小微企业纷纷破产。小微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本文试图通过分析研究小微企业的发展特点和面临的问题, 找到其发展出路, 促进小微企业快速健康地发展、壮大。

关键词:金融危机,小微企业,发展出路

参考文献

[1]王爱民.小微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初探[N].临汾日报, 2013-03-02.

[2]邱柏.小微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N].宜宾日报, 2012-12-05.

[3]小微企业发展的新机遇[N].宜宾日报, 2012-11-09.

[4]关于昔阳个体工商业和小微企业发展现状的调研[N].山西市场导报, 2012-11-01.

[5]地税部门助推小微企业发展的几点建议[N].江苏经济报, 2012-08-28.

[6]关于进一步扶持民营小微企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N].吴江日报, 2012-10-16.

[7]黄艳丽, 曾岚.微小企业特点、发展瓶颈与对策探析[J].科技信息, 2011 (7) .

复杂经济论文 第9篇

最近有很多经济学本科高年级同学都问我这样的奇怪问题“学经济学有什么用”。我转而思考, 为什么经济理论学得越多越疑惑, 而对其他学科诸如数学、英语等等就不会有类似问题?我想这突出地反映了经济理论教学中的窘境:当前经济理论教学已经无法精确地解释与预测当前在金融危机压力下的复杂的、不确定的现实世界。

传统经济学教科书在静态均衡与边际分析为基础的简单性思维方式下, 大量使用实证化的数学模型, 强化了学生这样的潜意识:只要学好经济理论, 那么未来就是可以精确地计算和预测的, 并为自己带来收益。而在突如其来的金融危机面前, 原材料价格剧烈波动, 证券市场震荡下跌, 就业机会苦乐不均, 经济走向趋势不明……在这一片纷乱之中, 专家学者又各抒己见, 无法形成统一的认识, 教科书中也没有明确的指导, 难怪同学们产生这样的疑问了。

因此, 对原有的教学内容进行反思, 在经济理论教学中加强复杂性思维的培育, 势在必行, 迫在眉睫。凯恩斯曾经说:“经济学是一种方法, 而不是一种教条。它是心灵的一种工具, 是一种帮助拥有它的人得出正确结论的思维技巧。”这就是说, 经济理论的教学目的, 是帮助学生树立一种经济理性的思维方式, 自觉运用其分析工具和范式, 以解释和预测经济现象。而复杂性思维是近二十年来逐渐兴起的一种科学研究与探索的新的思维方式, 是对传统西方经济学理论体系中的静态均衡思想与边际分析方法论所表现的决定论与简单性思维的补充与超越。当下, 复杂性思维已经深刻地影响到了经济学、管理学研究视野。在金融危机和不确定因素增多的社会经济形势下, 我们应重新审视经济理论教学的传统内容, 注重对学生复杂性思维的培育, 帮助他们认识与把握当前的复杂性现象。

二、复杂性思维方式的特征及其在传统经典理论中的体现

哲学家怀特海曾经说“科学只有接受机体哲学或过程哲学的思想, 才能解释新发展中的新事实与新事物”, 所谓的“复杂性”就是为了解决新问题而产生的一种新的科学范式。总的来说, 它是在对“还原论”与“决定论”的反思基础上, 作为一种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逐渐被广泛认同。众所周知, 物理学中的海森堡测不准定律、玻尔互补原理、哥德尔的不完全性法则, 交叉学科中的协同论、混沌学、耗散结构论, 以及哲学中的后现代思潮等等都不同程度地与复杂性思维有关。钱学森早在八十年代就倡导的开放的“复杂巨系统”理论研究, 对我国的哲学、社会学等学科都产生了深远影响。

然而, 毋庸置疑的是, 在当前的经济理论教学中, 复杂性科学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 目前的各种版本的经济学教材中还鲜有“复杂性”的介绍内容。其实, 复杂性科学所具有的基本特征很多都已体现在本科生所学过的经济理论当中, 只不过我们在教学中没有很好地将之梳理和归纳, 作为一种思想体系给学生介绍出来。因此, 在教学中, 我们不仅要介绍其他学科领域中复杂性科学的运用, 使学生对其产生了解;更为重要的是在以往学过的经济理论中总结出复杂性科学的特征, 使学生能够更深地领会原有内容并自觉地运用复杂性思维方式去分析问题。

概括地说, 复杂性科学有如下五个特征:

(一) 自组织性。

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现象, 都是由许许多多的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许多经济现象的发生也是大量个体相互作用与自然演化的结果。比如, 市场的形成, 社会经济系统中人们相互依存的各种社会结构、社会秩序等等, 这些都成为经济分析的社会前提与条件。

(二) 自我调整性。

它是指复杂的系统可以在外界环境变化中自我调整, 这种调整不是被动地对所发生的事件的反应, 而是积极地将之转化为对自己有利的方向发展。比如, 市场均衡价格的形成, 经济政策的调整, 人们的预期行为等等都属于自我调整行为。这些都成为经济分析中的内在动力机制。

(三) 非线性。

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活动中存在着大量正反馈构成的“良性循环”与“恶性循环”, 因此, 社会经济中许多事物的运动是非线性过程。比如, 垄断竞争, 产业中的集聚现象, 社会经济的发展程度与水平的不均等以及市场的马太效应等等。这些构成了经济分析中的运动过程。

(四) 不可还原性。

即客观事物某种运动或性态跨越层次后整合成不可还原的新性态和相互关系。比如, 生产要素由自然资源、资本和劳动构成, 它们的联合作用产生了报酬递增, 这是一种“涌现”现象, 就无法归结为象边际生产力理论所表述的那样由单个要素对产量起作用的总和。这些都构成了经济分析中的综合判断, 即坚持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总体性。

(五) 不可逆性。

即事物的发展如同生物进化过程一样是以单向的时间为矢量的, 无法退化到以前状态, 即“历史不能够重复”。社会经济系统的演化过程在历史上也表现为路径依赖, 事物的发展方向是历史的积累所决定的, 这是经济分析中基本的历史观点, 也是发展经济学中体现出来的历史唯物主义思想。

总之, 在系统学习了西方经济学的微观和宏观部分、政治经济学以及发展经济学的基础理论之后, 对高年级本科同学加强复杂性思维范式的培育是完全可能的。根据多次课堂实践, 教学中可以从以往知识积累中梳理出复杂性思维方式的特点, 从经济分析的社会条件与前提开始, 逐渐认识到经济分析中的内在机制、动态过程、综合判断与历史观点, 使同学们认识到复杂性经济理论的构造特征, 并进一步认识到复杂性思维方式的综合性与动态性, 对其基本思想和概况产生初步的了解。

三、复杂性思维方式与传统经典理论的关系

在同学们对复杂性思维产生初步了解的基础上, 接下来的环节是要澄清同学们思想中的另一个疑惑:既然复杂性思维方式和原来所学的经济理论相互抵牾, 那么传统的经济理论和教学内容是不是都是错误的?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在教学中, 同学们往往对教科书的内容无条件的接纳, 将之视为真理;了解复杂性科学以后, 又容易产生一种“颠覆”意识, 认为以前学过的经典理论都是“没用的”和“过时的”。那么, 复杂性思维方式和传统经济理论到底是什么关系呢?

其实, 传统的、经典的经济理论也是科学的, 只不过其前提条件受到了严格的限制。而复杂性科学是一种整体性的思维方式, 其考虑问题更为全面和综合。两者之间不是针锋相对, 而是互相补充, 互相提供反思意识。这是学习复杂性科学的基本态度。复杂性与简单性思维方式两者虽然不能兼容, 却仍然是互补和借鉴的。运用哪种分析方法取决于分析问题的复杂程度。当前社会经济形势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程度越来越高, 我们也要学会在悖论中求解, 在各种矛盾中寻求均衡, 这就是所谓的复杂性思维方式在实践中的具体运用。它取代了简单性的静态均衡和边际分析方法所倡导的“极值”式的思维方式, 也是时代的需要。

不可否认, 简单性思维曾在近现代自然科学中获取了巨大成就, 比如牛顿定律、莱布尼茨的“单子论”, 爱因斯坦的“逻辑简单性”等等, 以致于还原论、决定论为代表的简单性思维更是上升为一种科学信念贯穿于科学活动的方方面面。受其影响, 经济学也是从简单性思维上起步的, 比如配第的“政治算术”、李嘉图的抽象演绎方法、西尼尔的“四公理”、泰罗从“经济人”概念出发的管理学原理等等。这种简单性思维后来集中表现在马歇尔开创的静态均衡思想与边际分析方法论, 成为新古典经济学的基础理论, 深刻地影响到了西方经济学日后的进展。当代西方经济学越来越注重实证性, 不断分工与细化并深入到社会经济系统的局部, 产生了诸多“部门经济学”。这些都可谓经济理论的巨大进步。因此, 静态均衡与边际分析成为我们有力的经济分析工具, 没有它就没有今天的理论成就, 也就失去了复杂性科学产生的基础。

然而建立在“有机论”和“过程论”基础上的复杂性思维与“还原论”和“决定论”为基础的简单化思维方式本身就是人类认知世界的两种异向的方法论。它们虽不相反, 却也互不兼容。虽然传统经济理论有着较强的实证性和数理分析的特性, 适用于“局部均衡”的分析, 却容易丧失整体性的综合判断;而复杂性思维方式及其构造的理论也有着自身难以克服的“非实证性”和“模糊性”, 在经济理论中有着诸多困难和不便, 尤其是无法进行精确的量化, 却适用于复杂局面的整体性抉择。因此, 它们之间的孰优孰劣是从逻辑上无法彻底解决的悖论与难题。

尽管如此, 我们仍然可以摆脱无谓的理论纠缠, 将这个难题交由时代来选择答案。“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 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 只有认清不同经济思想的社会环境与时代土壤, 才能厘清无谓的理论纷争, 得出有意义的结论。

近年来, 我国在取得瞩目的经济成果的同时, 社会各阶层收入逐渐拉大, 特殊利益集团已经形成, 社会公正遇到威胁。改革初期的“拿起碗吃肉, 放下碗骂娘”的不满情绪已经演变成诸多深层次的利益矛盾, 反映为经济增长中日益产生的现代化进程的一系列悖论, 例如公平与效率、发展与稳定、就业与物价、GDP与自然环境、长期发展和短期效益等等。这在当代有着突出的表现, 产生许多焦点问题, 牵涉到许多阶层和部门的利益调整, 使得固有的各种矛盾日益复杂化。尤其是当前的国际金融危机逐渐深化, 其影响逐渐从外贸出口延伸到我国的实体经济, 造成了农民工的回流, 加剧了大学生的就业紧张局势, 必定也使得原有的矛盾更加激化, 并不断地以新的形式表现出来。

在这样的时局下, 面对社会经济中的复杂性现实, 我们必须认识到简单化思维方式的局限性。日益复杂化的社会经济中的各种矛盾, 使得我们不断地在轻重中权衡, 在两难中选择, 这就标志着一种复杂性的思想境界。我们只有认识到这些悖论与矛盾的常态性, 才能够掌握其中的辩证关系, 才能够从整体性的视角予以协调和控制。这不但对我们当前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 而且也对静态均衡与边际分析为主的新古典经济学理论体系提供了反思依据与“支援意识”。

在经济理论教学中, 一些长期争论的话题之所以有着永恒的魅力, 就是因为它们以“悖论”形式表达自己的运动规律。我们无法找到最终的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 只能根据现实情景进行“两难选择”式的相权协调。如“公平与效率”、“发展与稳定”、“失业与通货膨胀”等等难题莫不如此。这是因为它们的背后还隐藏着公平正义与市场效率、短期与长期、就业与物价之间的冲突与摩擦。这就使得社会经济系统永远都处在“矛盾与困境”当中:“如果你选这个, 从某种观点看是好的, 但从另一种观点看是坏的。现实充满各种矛盾, 一个决策者就必然面对困境。”而这恰恰是复杂性思维方式的特点。因此, 在当前社会经济形势下, 复杂性思维方式要胜于传统的经济分析的方法论。套用凯恩斯的话就是:“模糊的正确要胜于精确的错误”。

四、培育复杂性思维的教学语言与案例分析的手段

所谓的“复杂性”并不仅仅指它在形式上非常复杂, 而是一种系统方法论, 其本质上是一种思维方式, 即坚持整体对部分的优先性、坚持有机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普遍性、坚持事物的发展性的思维方式。复杂性科学不是“不可言说”的神秘规律, 而是能够通过现实中的具体联系和具体规律之间的互相作用来表现自身。因此, 在教学中要用通俗的语言进行引导学生的思维, 而不是进行概念的灌输。只有这样, 才能使同学对此真正产生兴趣, 并且领会其中的思想内核, 达到满意的教学效果。

例如, 我们可以运用复杂性思维方式对这次金融危机的成因进行分析。在课堂上就先让同学思考, 金融危机虽然是由于次贷危机引起的, 为什么造成这样巨大的后果, 如同“巴西蝴蝶扇动一下翅膀, 就在北美引起一场暴风雨”一样?这个问题立刻引起了学生的兴趣。一个微小的偶然性事件导致一个巨大的后果, 即涨落经过放大系统产生巨涨落, 这本是系统论中的基本原理, 表面上看起来是深奥难懂的。然而通过通俗的语言完全可以使同学明白远程因果链中的正反馈放大机理。在课堂上我先讲述了“马掌的寓言”———一个铁钉灭亡了一个国家:“马掌上的铁钉锈了, 导致马掌的脱落;马掌的脱落导致了马匹的趔趄, 马匹的趔趄导致了马背上将军的摔伤, 将军的摔伤导致了一场战斗的失败, 这场战斗的失败导致了国王的被俘, 国王的被俘导致了一个国家的灭亡。”次级贷款产生的问题, 如同马掌上的铁钉或者巴西的蝴蝶, 只是一个偶然性事件, 是不可控因素。金融危机的真正原因是金融系统内在的不稳定机制。次级贷款被打包做成金融衍生产品, 将风险因素深埋在金融链条的传递过程中, 通过层层扩大的正反馈系统, 把偶然性事件放大成为一个突如其来、影响深远的巨大事件。因此, 我们的分析重点应该是放大系统和传导机制, 而不是微小的偶然事件本身。

而金融系统的不稳定因素, 又可以用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差距描述出来。资本主义的社会机制就是进行剩余价值的持续扩张性的积累, 它远远超过了使用价值的目的与需要。例如美国的虚拟经济产值是其实体经济的20倍, 这种差距如同危险的“势能”, 稍有不慎, 就会转变为极具破坏力的“动能”。

以上就是用复杂性思维方式对金融危机的理解。在教学中笔者深深感到, 培养学生的经济分析能力还要注重案例教学, 而不是在书本里边打转。尤其是实现案例的本土化, 能够使同学从身边熟悉的事例入手, 引导学生立足当代国情, 敢于解决当前焦点问题。当前的电视节目非常好, 信息及时报道客观并具有一定深度。经常鼓励同学看中央电视台经济频道的各种财经新闻和财经报道, 不仅使同学们关心时局, 而且引用其中鲜活的案例, 用复杂性思维方式进行分析, 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五、教学本身的复杂性与开放式的通识教育

教学本身也具有复杂性, 教学过程也充满了多因素、多变量、非线性的复杂性现象。这种复杂性来自于教员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与反馈, 来自于他们之间的相互认同与感染程度。因此, 经济理论的教学过程本身也要求教师对一切现实问题都保持开放的态度与多元的价值观, 对学生的一些“奇思妙想”保持宽容态度。这也是在教学实践中超越简单性思维, 走向多元化价值取向的内在要求。

教学创新从根本上说是一种新的价值体系的选择, 是针对现实中反映出来的各种利弊做出的符合时代取向的选择。在当前社会经济形势下, 诸多专家的意见纷至沓来, 尚且无法统一;何况同学们的思维更是活跃, 无拘无束, 往往会产生很多“离奇”的想法和意见。因此, 在教学中就无法先设定一个标准答案进行评判, 而应该根据讨论的内容进行辩论式的讲解。毋庸讳言, 当前经济理论教科书的内容无法摆脱还原论的思维定势, 即企图从复杂的经济现象中抽象出一个本质的东西, 把复杂的经济现象还原为简单的图表或模型, 以“对错”来分析问题, 就难以得出创新性的见解。

而复杂性思维方式的培育, 其关键点在于对经济理论的前提与条件进行反思, 而传统理论本身的逻辑过程倒是自明和自洽的。因此, 在经济理论教学中, 一定要特别注意讲明一种理论的适用范围是什么。然而, 当前的教科书存在着这样的不良倾向, 即过于强调学科的独立性与学科的边界性, 把自身置于狭隘的学科框架之中, 这样就往往忽视了理论应用的社会前提与潜在的条件。

其实, 复杂性思维方式的培育就是整体性与系统论的思想的培育, 这就需要加强不同层次的理论之间, 甚至多学科之间的共同协作, 加强通识教育。经济理论的教学必然要包括哲学、心理学、文化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以及自然科学相关理论的相互借鉴与引进, 例如韦伯就说:“在社会科学中, 我们关心的是心理与精神的现象, 而关于这些现象的移情理解无疑是与一般精确的自然科学的方案能够或力图解决的问题明显不同。”因此, 我们应该加强学生对案例的综合分析, 只给学生提出问题, 而不去限定其思维路径, 从多角度、多方面思考问题。只有这样, 才能培育同学们的复杂性思维方式, 才能最终将经济理论当作一种有用的分析工具。

当然, 面对当前极为复杂的经济现象和教学问题, 仅靠教师个人的力量是非常不够的。教学的创新要求多方面、多层次的研究主体的共同参与, 把多学科的协同研究有机地结合起来, 才能最终形成一种高效运行的学科研究与运用的良好氛围。

摘要:在当前社会经济形势下, 以静态均衡和边际分析为基础的经济理论无法很好地解释现实和预测未来, 培育复杂性思维方式成为经济理论教学中刻不容缓的任务。复杂性思维方式的诸多特征也体现在传统的经济理论当中, 高年级本科生对此是完全可以理解的。“复杂性”并非仅仅是形式上的复杂, 而是一种整体性的系统论的思维方式, 它与“还原论”、“决定论”为基础的思维方式是互补而非对立的关系。教学中应该用案例的活学活用来代替抽象的公式, 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来代替概念的灌输, 鼓励学生们的开放性思考现实问题, 并在悖论与矛盾中寻求解决问题的路径。

关键词:经济理论,教学,复杂性思维,高年级本科生

参考文献

[1].Keynes:Economics Private and Public Choice, 9

[2].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3].徐可.自然法则中的整体性均衡思想[J].经济学家, 2008, 6

[4].科尔内.矛盾与困境[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89

[5].马克斯.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M].北京:华夏出版社, 1999

复杂经济论文 第10篇

从会议传出的综合信息看, 2008年钢铁工业发展中有三大亮点值得关注。

一、在上半年国际国内形势错综复杂, 不确定因素大量增加的情况下, 钢铁工业总体仍然保持良好的运行态势

2008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 全球经济在美国次贷危机、石油和主要原燃料大幅度涨价, 国内连续遭受严重自然灾害、国家宏观调控政策频频出台的形势下, 钢铁工业面临的不确定因素增多, 难度加大。在复杂多变的宏观形势下, 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 钢铁工业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宏观调控的方针政策,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发展全局, 努力转变发展方式, 进一步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 上半年经济运行总体保持了良好运行态势, 呈现出这样几个特点:

1. 钢铁生产总量平衡增加, 增幅比上年同期明显回落, 达到了国家宏观调控预期目标

今年上半年生产粗钢26319.48万吨, 同比增加2307.23万吨, 增长9.61%, 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9.31个百分点;上半年生产高炉生铁24642.18万吨, 同比增加1802.96万吨, 增长7.89%, 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8.95个百分点。

2. 产品结构向优化方向发展, 专用钢材增长较快

上半年生产钢材29996.6万吨, 同比增加3334.25万吨, 增长12.51%, 增幅比上年同期回落11.42个百分点;上半年市场需求旺盛的钢材品种, 涂层板、中厚钢板、中厚宽带钢、棒材、重轨等产量增幅均高于钢材生产总量的增幅, 长材产量增幅比钢材生产总量增幅低5.55个百分点。

总的来看, 上半年钢材的产品结构向满足国内、国际市场需求, 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的优化方向发展。

3. 钢材、钢坯出口下降, 宏观调控效果明显

今年上半年出口钢材2691.25万吨, 同比减少687.8万吨, 下降20.35%;出口钢坯133万吨, 同比减少423.69万吨, 下降96.96%;上半年进口钢材825.22万吨, 同比减少44.1万吨, 下降5.1%;进口钢坯10.04万吨, 同比减少4.01万吨, 下降28.5%;上半年钢材、钢坯进口和出口相抵并折合成粗钢, 合计净出口粗钢1988.43万吨, 比上年同期减少1104.43万吨, 下降35.71%, 说明去年以来国家出台控制钢铁产品出口过快增长的政策措施, 发挥了明显作用。上半年在钢材出口数量下降的同时, 出口钢材呈现产品结构优化的发展态势。出口钢材中, 板材1303.88万吨, 占出口总量的48.45%, 同比提高5.8个百分点;长材791.97万吨, 占29.43%, 同比下降9个百分点。上半年钢材出口综合平均离岸价937.34美元/吨, 比上年同期提高274.44美元/吨, 上涨41.4%。

4. 节能减排取得新成效, 但任重道远

今年上半年, 纳入统计的大中型钢铁企业, 在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的情况下, 总能耗11757.11万吨标煤, 比上年同期增加876.94万吨标煤, 增长8.06%, 比大中型钢铁企业粗钢产量增幅低1.19个百分点;上半年平均吨钢综合能耗627.12千克标煤/吨, 同比下降0.39%;新设立的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指标, 上半年为4.32吨/万元, 比上年同期下降0.73吨/万元, 降低14.50%;上半年吨钢耗用新水4.99吨, 同比下降7.79%;化学耗氧量排放总量同比下降26.67%, 工业粉尘排放总量同比下降8.93%;今年以来, 节能减排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上半年So2外排总量上升1.67%, 没有完成预定的减排目标, 说明全行业节能减排仍面临艰巨任务。

5. 国内市场需求旺盛, 钢材价格高位运行

今年上半年我国GDP增长10.4%, 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完成58436亿元, 同比增长26.8%, 上半年外贸进出口总值12341.7亿美元, 同比增长25.7%, 均高于预期, 形成旺盛的国内市场需求;上半年国内市场粗钢表观消费量24331万吨, 同比增加3413万吨, 增长16.32%, 比2007年提高4.45个百分点。

而钢铁生产用原燃料价格大幅度涨价, 据大中型钢铁企业统计, 上半年每吨喷吹煤平均采购成本上涨36.85%, 炼焦煤上涨1.63%, 冶金焦上涨81.8%, 进口矿上涨53.86%, 国产矿上涨95.35%。由于供应偏紧和成本上升的双重作用, 钢材价格逐月上涨, 并保持高位波动运行。今年6月末, 国内市场钢材综合价格指数161.47, 同比上升45.85%, 其中长材上涨59.9%, 板材上涨39.36%;上半年国内钢材综合平均价格同比上涨30.9%, 其中长材同比上涨51.4%, 板材同上涨24.7%。

今年初, 国际、国内市场的钢材综合价格指数差为28.99%, 6月末扩大到42.74%, 价差扩大了13.75个百分点。

6. 钢铁企业实现利润增长, 但增幅回落, 企业间差距加大

今年上半年, 纳入统计的71户大中型钢铁企业, 实现产品销售收入13273.83亿元, 同比增长41.78%;实现利润1010.47亿元, 同比增长26.1%;另一方面, 由于钢铁生产成本上升, 加上钢材售价上涨尚不能完全补偿成本增加的影响, 带来企业盈利水平下降。上半年大中型钢铁企业销售利润率7.61%, 比上年同期下降0.95个百分点。

上半年企业短期银行贷款, 同比增长31.41%;长期银行贷款同比增长38.32%;6月末企业资产负债率59.06%, 同比提高1.16个百分点;企业应付账款同比增长44.14%;应收账款同比增长29.34%, 这些情况说明企业经营生产面临的资金周转困难正在加大。

7. 国内矿山大幅增产, 进口矿超量并造成积压

今年上半年国内大中型矿山生产铁矿石原矿39137.88万吨, 比上年同期增产8032.43万吨, 增长25.82%;增产成品矿约3400万吨;上半年进口铁矿23004.19万吨, 比上年同期增加4213.48万吨, 增长22.42%, 到5月15日港口存矿高达7922万吨, 比年初增加40%以上。

二、成绩面前要清醒地看到问题和风险

从会议上传出的信息看, 今后复杂多变的形势仍未改变。今年以来, 世界经济增长放缓, 需求有所减弱, 初级产品价格暴涨, 全球性通货膨胀压力增大, 美元加速贬值, 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国内接连发生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特大地震灾害, 也影响了我国整体经济的运行。下半年国际经济发展面临十分复杂的局面, 国内经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和潜在风险增加。在这种情况下, 推进钢铁工业又好又快地发展, 既要看到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的有利条件和积极因素, 坚定做好下半年各项工作的信心;又要保持清醒头脑, 充分认识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增强风险意识和忧患意识, 积极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困难局面。

1. 维护国内市场供需基本平衡, 防止出现大的起落

从发展态势看, 维护今年下半年国内钢材市场的供需基本平衡, 防止出现大的起落, 难度大, 不确定因素多, 主要受三个方面的影响:

一是国内市场需求的变化。国内特大地震灾害和国际经济的不利影响, 没有改变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基本面, 决定了下半年国内钢材市场将继续保持旺盛的需求, 这一基本态势不会改变;国家继续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控制物价过快上涨作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 继续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 下半年我国GDP、固定资产投资、外贸出口总值的增长幅度, 均可能比上半年有所回落, 因此决定了下半年国内市场粗钢消费需求增幅, 将比上半年有所下降, 这种需求减弱的态势, 将对下半年国内钢材市场供求平衡带来重大的影响。

二是粗钢生产总量的影响。今年上半年粗钢平均日产144.61万吨, 相当于年产粗钢5.29亿吨, 比上年增长7.56%, 处于低增长状态。但从发展趋势看, 一季度平均日产137.29万吨, 二季度平均日产上升到151.24万吨, 比一季度提高13.95%, 如果下半年保持这一水平, 相当于年产粗钢5.41亿吨, 比上年增长10.63%。由于下半年还有鞍钢鱿鱼圈、邯钢新区、京唐钢铁曹妃甸等一系列新产能投产, 如果钢铁总量增长这一态势进一步发展, 粗钢产量大幅度提高, 国内市场可供资源量明显增长, 将有可能出现供大于求, 不利于国内市场稳定运行的局面。另一方面, 下半年影响粗钢生产总量的制约因素也在增加, 部分地区煤、焦、电、运供应紧张, 特别是限制钢铁生产企业用电, 将被迫减产;国家不断加大节能减排、环境保护、淘汰落后产能的工作力度, 也将制约钢铁产能的发挥;北京奥运会召开期间及前后, 对周边地区钢铁生产进行限制等等, 均会对下半年钢铁总量产生影响。

综合上述两个方面的影响, 预计下半年钢铁生产总量将会比上半年有所提高, 但提高的幅度不会过大, 我们的工作是要控制钢铁总量适度增长, 以有利于国内钢材市场的供需平衡和全行业的稳定运行。

三是钢铁产品出口总量的影响。今年上半年钢材、钢坯出口折合成粗钢合计2876.33万吨, 占同期粗钢生产总量的10.93%, 同比降低5.86个百分点。上半年国际市场钢材价格涨幅大于国内市场, 国际、国内市场钢材的价格差不断扩大, 6月末价格指数差达到42.74%, 比年初提高13.75个百分点。这种价格差不断扩大的态势, 有可能抵消国家宏观调控措施增加钢材出口成本、抑制出口总量的政策效应, 并带动钢铁产品出口反弹。所以, 下半年控制钢铁产品出口数量, 仍然是全行业的一项重要任务。如果出口增长的态势继续扩大, 不排除国家进一步采取调控措施的可能。因此, 控制出口总量尤其是限制低附加值钢材出口将是下半年面临的重要课题。如果钢材出口总量不能有效控制, 全国钢产量就会有较大增长, 铁矿石进口量还会增长, 这将对明年进口矿价谈判带来不利影响, 同时也给淘汰落后产能增加新的困难。

我们应当从我国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基本国策和适当出口高附加值钢材, 不当全球钢铁供应基地的发展战略来定位, 努力完成年初确定的全年钢铁产品出口总量比2007年减少2000万吨左右的目标。同时, 下半年钢铁产品出口总量如果继续下降, 将相应增加国内市场的可供资源量, 增加实现供需基本平衡的难度, 对此我们应当积极应对。

2. 钢铁生产成本大幅上升, 应加大降本增效的工作力度

今年上半年大中型钢铁企业炼钢生铁制造成本平均上升57.57%, 并呈逐月累进上升的态势。所以, 下半年钢铁生产将面临成本继续上升的巨大压力。今年上半年纳入统计的大中型钢铁企业, 实现利润1010.47亿元, 同比增长26.1%。分析上半年实现利润的构成, 有三种情况值得注意:

一是上半年实现利润中, 盈利最多的前20户企业合计实现利润821亿元, 占盈利总额的81.24%, 行业盈利明显向优势企业集中;另一方面, 71户大中型企业中, 有4户亏损, 比上年同期增加2户, 亏损面扩大, 还有一大批企业处于微利状态, 说明全行业盈利两极分化的现象突显。

二是上半年大中型钢铁企业实现利润中, 投资收益达162.5亿元, 占利润总额的16.08%。如果扣除投资收益因素, 钢铁主业实现利润只有847.97亿元, 同比增长22.71%。上半年大中型钢铁企业销售利润率7.61%, 比上年同期的8.56%, 下降0.95个百分点, 钢铁生产企业主业的盈利水平明显下降。

三是上半年大中型钢铁企业由于成本费用上升, 出口关税增加, 共有减利因素2000多亿元, 虽然钢铁企业通过调整产品结构, 改善技术经济指标, 节能降耗, 加强管理等内部挖潜工作, 消化了部分减利因素 (约200亿元) , 但主要还是靠提高钢材价格, 增加产量和投资收益增加, 才保证利润实现增长。

上述情况说明, 今年上半年大中型钢铁企业实现利润虽然比去年同期增长26.1%, 但扣除投资收益和增产增收因素后, 实际盈利只增长14%左右, 全行业盈利的潜在风险和困难明显增加, 特别是下半年面对国内市场粗钢消费减弱, 钢铁产品出口继续下降, 国内粗钢生产总量有可能较高增长的发展态势, 如果下半年国内钢材市场供需关系发生逆转, 钢材价格出现大的波动, 将会对企业盈利带来重大的影响, 并冲击全行业的稳定运行, 对此要引起高度关注。

3. 节能减排任务艰巨, 要突出重点积极推进

今年上半年全行业节能减排取得了新的进展, 成绩应当肯定。但也要看到问题和不足:

一是发展不平衡。大型钢铁企业通过装备大型化, 提高工艺技术水平, 推广采用节能减排先进工艺技术, 资源有效利用率提高, 节能减排效果明显, 能耗水平同国际先进水平比较, 差距缩小;但一大批中小型钢铁企业, 节能减排措施不到位, 能耗水平同国际先进水平比较, 差距很大, 极大地影响了全行业节能减排水平的不断提升。

二是大中型钢铁企业节能减排工作力度不平衡。以今年上半年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指标分析, 大中型钢铁企业平均值为4.32吨/万元, 其中处于先进水平的企业如宝钢、鞍本、首钢、攀钢、太钢、天津钢管等, 指标水平在1.67~2.37吨/万元, 比全行业平均水平节能50%左右。另一方面, 有16家企业, 占纳入统计大中型企业总数的26.2%, 指标水平在8.64吨/万元以上, 比全行业平均水平多耗能一倍以上。这种情况说明, 大中型企业中企业与企业之间也存在很大差距。

三是节能减排重点工作进展不平衡。上半年降低总能耗、单位综合能耗、减少外排化学耗氧量、工业粉尘等任务完成较好, 成绩明显, 但SO2外排总量同比上升1.67%, 已成为当前全行业减排工作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考虑钢铁生产过程80%左右的SO2排放量来自烧结工序, 全行业要加快研究和推广烧结机降低SO2排放总量的工艺技术。从节能减排工作发展的要求看, 减少CO2排放总量已经成为全球关注和世界钢铁界的热点问题, 下一步全行业也应把研究如何降低CO2排放总量纳入节能减排工作范畴。

4. 继续加快企业联合重组步伐

今年上半年山东钢铁集团、广东钢铁集团、河北钢铁集团先后挂牌成立, 对加快钢铁行业联合重组步伐, 提高产业集中度将发挥重大的影响。继续推进企业联合重组, 一是强调要通过联合重组实现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合理配置资源, 实现专业化分工, 全面提高重组后企业集团的工艺装备技术水平, 提高国际、国内市场竞争能力;二是鼓励和推进跨地区、跨省市、跨所有制的钢铁企业联合重组, 在更大范围内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世界级钢铁企业集团;三是在联合重组中, 要充分发挥现有特大型企业集团的综合优势和骨干作用。

三、今后需要认真抓好的几项工作

根据目前面临的形势, 会议提出了今年下半年要重点抓好的几项工作:

1. 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工作部署和要求, 继续做好支援地震灾区恢复重建的行业组织协调工作。

2. 完成《我国钢材 (2020年) 需求总量预测研究》课题调研工作, 提交研究报告。

完成《钢铁行业节能规划目标落实及节能潜力分析》、《钢铁行业污染防治减排目标落实及潜力分析》两个课题的调研工作;组织开展《中国主要钢铁企业二氧化碳排放现状研究》工作, 为下一步全行业开展二氧化碳减排工作做准备;完成2007~2008年钢铁工业投资和发展情况的调研工作, 提交研究报告。

3. 密切关注国家宏观政策和市场变化情况, 加强与国家有关部门的沟通与协调, 及时反映行业实际和企业诉求, 积极主动地提出相关政策措施建议, 维护行业和企业的合法权益。

4. 进一步做好钢材市场和价格监测分析工作, 密切关注市场发展动向, 及时反映市场出现的有关问题, 积极采取措施维护市场的平稳运行;

进一步做好企业财务状况及成本监测分析工作, 加强对铁矿石、煤炭、焦炭、电力、成品油、铁路运费等原燃材料价格和国际市场钢材价格的监测分析, 为企业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针对企业生产成本不断上升的现状, 继续强化和完善企业对标挖潜活动, 为企业降低成本、增加效益服务。

5. 切实做好国内、国际市场供需态势发展变化的分析预测, 通过调查研究, 密切同下游用户的联系, 及时通报市场发展的动态, 为企业经营决策提供服务;

强化钢铁产品出口组织协调工作, 适当控制钢铁产品出口总量, 优化出口产品结构, 继续落实多元化出口方针, 维护正常的钢铁产品出口贸易秩序;组织企业继续进行反倾销、反补贴的应诉工作, 强化法律培训, 提高企业自我保护的应变能力和反诉能力;进一步规范、完善进口铁矿石合同信息上报系统、流向备案系统, 提供有指导性的分析报告;研究国际铁矿石价格谈判的发展动态, 组织企业制订相应的制度、规则, 做好2009年度价格谈判的准备。

6. 继续加强全行业节能减排的组织协调工作, 大力推广应用节能减排先进工艺技术, 鼓励和支持加快推进钢铁企业联合重组, 加大淘汰落后和低水平钢铁产能的步伐, 促进全行业节能减排工作深入开展。

7. 做好协调配合工作, 保证国家重点建设工程用材的需要, 继续做好X80管线钢的研究开发与工程应用工作, 组织高速重载铁路用钢的研究与开发工作等。

8. 继续做好钢铁行业中国名牌产品和争创世界名牌产品的推荐、2007年度冶金产品实物质量“金杯奖”认定, 冶金企业现代化管理成果评审等工作;全面完成国家标准制修订任务。

9. 开展评选全国钢铁工业先进集体、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工作。为表彰广大职工为中国钢铁工业快速发展做出的突出成绩, 从今年下半年开始在全行业开展评选全国钢铁工业先进集体、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工作。

1 0. 举办“太钢杯”第四届全国钢铁行业职业技能竞赛, 继续做好同中国机冶建材工会联合组织实施的全国重点大型耗能钢铁生产设备节能降耗对标竞赛活动, 推动钢铁企业节能降耗。

1 1. 进一步加强协会自身建设, 同时要加强对代管协会的管理、指导力度。

1 2. 将继续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钢铁组织的对话交流, 不断扩大双边交流的领域和内容, 积极落实与海外国际钢铁组织及行业协会签署双边合作协议的工作要求;

积极拓展与印度、中东、非洲等国家和地区的联系, 适时开展双边交流与合作;做好配合国际钢铁协会 (IISI) 2009年在北京召开第43届国际钢铁协会年会的各项准备及相关工作。

复杂经济论文 第11篇

2009年中国期货市场呈现出对比鲜明的两个主题:

一是金融危机阴霾尚未散去,发展以期货市场为代表的场内衍生品市场成为共识,进行品种创新更是当务之急,股指期货已箭在弦上。二是随着流动性充裕的持续和新品种陆续上市,2009年中国期货市场成交额大幅上升,全年有望接近130万亿元,连续五年高速发展。

2009年,对于正处于高速成长期的中国期货市场而言,危机并未因全球金融市场的动荡而发生。但连续几年的规模扩张,基本上还是量的叠加。2010年,我们期待中国期货由量变转向质变。

期货公司分类分级管理的实施为期货行业进一步发展打开了空间。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专家资源,让企业在衍生品市场上在专业人员的帮助下进行折冲将成为现实。

1.开展资产管理业务,培育机构投资者

开展以商品交易顾问(CTA)为代表的期货资产管理业务则可以成为发展机构投资者的突破口。由期货公司设立或控股投资公司,由投资公司扮演CTA的角色,是培育专业期货机构投资者的有效路径。另一方面,当前期货市场对外开放的制度性障碍正在被逐渐破除,加快专业机构投资者的成长步伐,加强国内机构投资者的竞争力是当务之急。

2.开展期货咨询业务,提供专业服务

作为最了解期货的机构,期货公司应当被允许开展期货咨询业务,产品可以包括从收费信息到深度分析报告再到为企业量身定做的套保方案。面对境外期货公司咄咄逼人的气势,中国期货公司需要尽快发展起咨询业务,以便掌握未来市场全面开放后的话语权。

3.开放代理境外期货业务,释放专家能量

过去两年境外套保巨亏案集中爆发,期货公司的专家优势还未能得到发挥,近期开放境外期货业务的呼声愈加强烈。我们认为不但要开放境外期货交易,中国期货公司还应该通过自身专业优势来服务企业的境外套期保值业务。目前,证监会期货监管二部已经成立,从功能定位来看,它囊括了对境内机构从事境外期货业务的审核和监管。因此,开放境外期货业务指日可待,而期货公司分类分级的实施也为期货公司开展境外套保服务业务提供了可能。

2009年是中国经济最困难的一年,同时又是期货市场最辉煌的一年。2010年将是中国经济最复杂的一年,复杂即意味着不确定性,意味着风险。我们期待期货市场继续为2010年中国经济提供良好的风险管理工具,更好地服务于国民经济的稳步发展。■

复杂经济论文 第12篇

1复杂网络与软件的相关概述

1.1复杂网络的分析

由于元素之间的交互促成了系统的复杂性特点, 在元素交互的过程中如果能够保证元素的基本性质不变, 那么系统的整体性质就不会改变。在网络中组成系统的各个元素不同、每一种网络都有自己的特点和自身的复杂性, 但是它们之间存在着一种共同的特性, 代表着网络系统的普遍规律。这样在网络模型是解释复杂系统的最有力的工具。

网络具有拓扑的性质, 很多的网络模型是不规则的、随机的, 正是由于网络的真实复杂系统的拓扑现象才形成了辅助的网络。规则的网络在集聚系数和平均距离方面有突出的作用, 而随机网络在小的集聚系数和平均系数方面有突出作用。

1.2网络系统的网络观

复杂的软件是把复杂的问题分解成多个不同的部分, 由很多个开发者共同完成。在开发的过程中需要分解大量的复杂元素, 例如类、对象、子程序和构件等等。这些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构成了一张大的相对复杂的协作关系网络。在前几年因为软件的设计规模不大, 没有完善的规章制度, 在程序的设计上受到设计者的个人的影响, 通常把这种设计看成是随机网络模型的设计, 强调结构化设计的软件, 设计的结构比较严格, 模块之间的连接不多。随着软件网络化趋势的发展, 软件和网络的关系比较密切, 基于复杂的网络角度, 通常在数学理论的基础上重新对软件和软件工程进行分析和研究, 这种研究趋于计算型软件工程的总体发展趋势。

2复杂网络软件的复杂性度量

2.1软件系统复杂网络建模

软件的开发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元素, 这些元素都可以建立网络模型。目前, 对于软件系统的复杂性研究主要是对已经存在的软件利用逆向工程的方法对其中的组织结构进行有效的分析, 发现其中存在的网络的复杂性。这些复杂性的特点显示出如见系统的整体度量的性质。要采用代码出发反向的研究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 但是这没有涉及到软件系统开发设计中的相应组织结构。对度分布和平均距离方面的参数只是对结构的拓扑特点进行反应没有结合具体的然间度量。通常情况下, 参照Brito中的度量应该在生命周期的早期可用标准上对软件的结构进行建模。

2.2复杂网络的软件结构复杂性度量

要对软件进行理解和评估、预测、控制就要通过度量要素以权重的形式赋予节点和边, 从而刻画和分析软件的结构。对软件网络模型的复杂性度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是全局拓扑特性的度量。平均距离D, i和j分别为节点, 其中的距离就是要经过的遍数。网络集聚系数C专门用来度量网络节点的聚集情况。在有向的网络中, 节点通常分为出度和入度。在无向网络中就没有了出度和入度的区别, 每个节点的度能够描述出该节点的重要性。

其次, 节点的复杂性度量。节点的复杂性与多个功能因子有关。在模型的构建中类方法的内聚和类本身相关的因子都可以结合到同样一种函数中去表达, 这个函数就表达了类的复杂度。这个函数要在平时的积累分析中得到。

最后, 交互的复杂性度量。交互的复杂性在总体上可以通过度分布刻画, 在入度比较大的节点身上说明其重用度也比较大, 在出度方面的节点往往比较复杂, 在有些模型当中, 几个度量与类之间进行相互的作用, 在这种模型中都能得到验证。在CK模型当中, 集成树深度可以运用其节点的远近距离来衡量。子类树木、对象类的耦合度和类响应树木可以用节点的度来测量和描述。一般情况下, 在软件的运行过程中, 交互强度关系到软件的复杂性, 这种复杂性可以运用网络中的边以权重来度量。

2.3复杂网络的软件演化复杂性的度量

由于用户使用具有多样性的特点, 用户的需求也不断的发展变化, 这样网络的环境就是一个动态的演变过程。资源具有自治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 但是他们之间是相互作用的。对软件的系统结构和行为性能进行不断的演变。软件系统元素具有不同程度的自主性, 这种自主性驱动软件系统的发展和变化。CN-EM是一种生长的网络演化模型能够演化软件系统的复杂性度量。

3总结

科学的软件度量方法能够促进计算机软件系统的不断发展, 对计算机的时代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很多的研究者致力于复杂网络的软件度量研究, 它们在分析、设计、计算、建模等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随着软件系统的不断发展, 我们需要对它进行不断的认识和了解, 为软件系统的开发做出新的贡献。

摘要:随着计算机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软件的规模性和复杂性不断的扩大, 随之带来的问题是传统的度量方法和对软件的开发控制不能满足日益发展的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在这个问题上, 我国的研发人员付出了很大的努力, 去发现新的方法对软件测量的使用, 从而控制软件的质量, 优化软件的结构, 使软件的开发有利于计算机科学技术的发展。

关键词:软件系统结构,复杂性度量,计算机科学

参考文献

[1]李丽萍, 钱忠胜.基于复杂网络面向对象集成测试研究[J].计算机科学, 2010, 35 (12) :254-258.

上一篇:农业科技档案下一篇:企业物流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