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民族范文

2024-05-30

哈萨克民族范文(精选9篇)

哈萨克民族 第1篇

1、原始宗教与万物有灵观念

费尔巴哈说:“自然是宗教最初的、原始的对象。”哈萨克民族的先民们的宗教观点首先是对自然的崇拜, 他们认为日月山水、草木鸟兽都有神灵主宰着他们的行动。这就是万物有灵观念。如:哈萨克族原始宗教故事《月亮藏身》。在原始宗教里, 太阳和月亮是一对“孪生美女”, 但却互相嫉妒, 彼此交恶, 最后太阳抓破了月亮的脸, 月亮为了报复, 经常走近太阳可是又害怕太阳再抓破她的脸, 所以又不得不经常躲着太阳, 只在没有太阳的黑夜里出现。这反映出哈萨克民族在他们的童年时期, 只具有类似于儿童的思维能力, 即日与月都是活生生的东西, 天地万物都具有人性。哈萨克民族的先民们在描述或解释自然现象, 或表达自己的愿望时, 把整个自然都溶化成了具体的、有生命的、超自然的神。所以, 在他们的原始宗教之中, 就有了诸如创始之神迦萨甘、苍天之神腾格里、妇女之神乌弥、福运之神克德尔, 以及山神、水神、牛神、马神等等神灵。他们对这些神灵的存在没有丝毫地怀疑, 他们确信原始宗教中的故事是真实的。民族体育文化是表层文化———身体律动和深层文化———民族心态二者一统的文化, 它源于人体有秩序有规律的运动, 反映的却是民族的历史、民族传统的思想、意识、感情、价值观和审美观, 体貌和心态对立而统一, 从体育文化的形式来源及其内涵中可明显地窥视到这一点。

2、传统体育与图腾崇拜

哈萨克族人民喜爱的传统娱乐活动主要包括叼羊、赛马、姑娘追和摔跤等, 哈萨克人善于骑马。五六岁的儿童, 即令其练习骑术。“骑之马上, 以小袋插股于鞍鞯两旁, 上下以带麏之, 执缰者导之骑法。至十几岁, 衔勒缓急, 无不娴熟。故其部人以善骑著名, 纵马急驰, 率能超立马背, 作盘旋舞, 耸身拾物于地, 其仡捷如此” (《新疆游记》:“横渡天山及哈萨克风俗”) 。由于经常骑马, 遂有“骑马斗捷之戏, 是日也, 童子不盈十五者, 跨马至会所报名, 以次编列, 萃集数十里外, 整鞍按辔而立。闻角声起, 豖踏飞驰, 疾如惊矢, 先至者居第一, 以次至四十骑而止。第一酬银、畜值千金, 其下奖各有差” (同上引) 。一次比赛中, 录取优胜名次达四十人之多, 可见其规模之大。哈萨克人于回历大年时, 颂经祷祝, 礼毕, 握手相庆。“三日之内, 唱歌跳舞, 相与为“刁羊”之戏。刁羊者, 刲羊?于地, 群年少子弟飞骑拾之, 阥诸马上, 彼此驰逐相攘夺, 支解血肉, 赫然霍落, 众人随之以攫一脔, 致亲友为吉祥喜事, 受者必亦厚报之” (同上引) 。这是哈萨克族的一种大型娱乐活动。其中男女骑手娱乐活动“姑娘追”更富有情趣和浪漫色彩。由于生产力的发展, 人类体质和思维能力都有所变化和增加, 逐步从原始人类向前进化。

在进入氏族社会初期的母系氏族时代, 人们只知有母, 不知有父, 所以对妇女的孕育产生了许多传说, 于是他们将一些对维护人类存在的大宗食物或有用的动物和植物作为氏族的标志或图腾, 以说明自己氏族的祖先是由某种植物或动物转化而来的, 这些图腾被全体氏族成员们崇拜。他们认为图腾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富有情趣和浪漫色彩的娱乐活动“姑娘追”就是这一图腾崇拜的演绎。《史记?大宛列传》中记载:“昆莫生弃于野, 鸟衔肉蜚其上, 狼往乳之。单于怪以为神, 而收长之。”这说明哈萨克民族的先祖乌孙王昆莫在部落混战中被弃于荒野, 后来鹰给他衔肉吃, 母苍狼又哺乳他。而且, 同样崇拜苍狼, 且牢牢地钳制着整个西域的匈奴王单于并没杀掉乌孙族这个敢与自己为敌的部族留下来的后代, 反而将他收养, 培养成才。这就是两千一百年多前西域乌孙国的国王猎骄昆弥。为了表达对狼的感激之情每到国王猎骄昆弥的生日时人们纷纷将自家养的羊拿来供奉狼, 而且只有最虔诚的、最勇猛的人, 最肥美的羊才能得以供奉, 最终通过马背上的争夺, 叼羊活动就成了达到这一目的地唯一方式流传至今。又如猫头鹰的神话。传说猫头鹰是一个能帮助人们消灾避邪的圣贤。他有一整套祈祷辞, 韵脚齐整, 朗朗上口, 而且很灵。不料有一天他触犯了天神, 天神一怒之下将他贬为猫头鹰。这么一来, 他的那一套很有灵性的祈祷辞竟然一行行、一排排地列在了鹰羽之上。而人们就将他的羽毛摘下来扎在帽子上, 挂在房间里, 以避祸得福。

3、传统体育与祖先崇拜

哈萨克族最善于用舞蹈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和抒发自己内心的喜怒哀乐。他们舞蹈的特点是用“动肩”跳“马步”, 动作感极强, 表现出粗犷剽悍的民族风格和热烈奔放的草原气息。随着哈萨克民族原始先民们思维能力的提高, 他们开始运用直观的综合法则去创造原始宗教形象。就是说他们不但可以将现实生活的自然物作为原始宗教形象, 而且可以借助充分的想象力, 复合构造新的原始宗教形象, 并且这种原始宗教形象从几种动物的复合体或者半人半兽形开始向人的形象转化。从神的人格化慢慢地向神的人形化发展。

《汉书·匈奴传》中记载, 作为哈萨克民族族源之一的匈奴每年的某个时期, 专为崇拜先祖的灵魂而牺牲, 以表示祈福和忏悔。而乌孙人和康居人也有同俗。作为原始宗教的一种, 哈萨克民族祖先崇拜一直延续到了哈萨克汗国时期。而反映在原始宗教之中, 则是先民们认为伟人去世之后, 他的灵魂就会变成尊贵的灵魂, 并成为部族及其后代的保护神加以顶礼膜拜。即使岁月无情地流逝, 但对迦萨甘这位祖先的崇拜一直延续到了今天。而这些“先人”在人们的心中享有崇高的威望, 是一切传统习惯的维护者, 是其民族体育发展兴旺的指引者。

4、传统体育与宗教祭典

哈萨克族及其先民饲养的伊犁马和巴里坤马闻名全国。由于长期从事游牧畜牧业, 需要不断移动, 马就成了乘骑的主要交通工具。哈萨克牧民离不开马, 无论是走亲访友, 还是游动迁移、从事狩猎, 都需要骑马, 他们有句谚语说:“马是哈萨克人的翅膀”。原始社会的哈萨克族先民们对宗教仪式更虔诚、更认真在中亚和新疆地区, 分布着许多古代表现娱乐活动的岩画。这些岩画大多分布在中亚地带的岩石上或洞窟里。根据原始宗教传说和考古研究, 这些地点也正是包括哈萨克民族古代先民在内的所有古代民族进行宗教祭典的地点, 而且可以看出他们的宗教祭典活动十分地频繁, 从出征、狩猎、搬迁一直到收获、庆典, 其中传统体育活动更是祭典的重要内容。

综上所述, 可以看出哈萨克族原始宗教内容反映着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脉络, 原始社会 (母系氏族、父系氏族时代) 、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宗教崇拜内容从万物有灵, 自然崇拜向祖先崇拜过渡, 即从自然动植物的神灵化———神灵的人格化一直到神的人形化, 是象化过渡, 可以从哈萨克民族的原始宗教之中看出哈萨克先民思维河床之中流淌着丰富不竭的原始想象的河水。民族传统体育就是哈萨克先民们巨大的精神文化源泉, 它生生不息, 鼓舞着这个古老民族在人类历史长河中不断地繁衍、发展并创造出灿烂文化, 以独特的民族文化加入到了世界民族之林当中。

参考文献

[1]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起源[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6.

[2]贾玉甫·米尔扎汗.哈萨克族文化大观[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 2001.

[3]苏北海.哈萨克族文化史.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 1998.

[4]雷茂奎, 李竞成.丝绸之路民族民间文学研究[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 1994.

[5] (苏) A·伯恩施达姆.鄂尔浑叶尼塞突厥社会经济制度[M].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 1997.

哈萨克族民族风俗礼仪 第2篇

哈萨克族尊敬老人,喝茶吃饭要先敬老人,一般在进餐时习惯长辈先坐,其他人依次围着餐布屈腿或跪坐在毡子上。在用餐过程中,要把最好的肉让给老人。哈萨克族热情好客,待人真诚。对登门投宿的人,主人都要拿出最好的食品招待。十分尊贵的客人或多年未见的亲人到来,除宰羊外,还需宰马,以马肉相待。

食俗

,日常食品主要是面类食品、牛、羊、马肉、奶油、酥油、奶疙瘩、奶豆腐、酥奶酩等。平时喜欢把面粉做成“包尔沙克”(油果子)、烤饼、油饼、面片、汤面、那仁、杰恩特等,或将肉、酥油、牛奶、大米、面粉调制成各种食品。饮

婚俗,

哈萨克族的婚礼一般要举行三天,第一天,新郎带领伴郎还有各种贺礼前去娶亲,女方会迎接招待他们。接受亲朋好友、左邻右舍的贺喜。第二天休息一天,第三天正式娶新娘。在这一天,调皮的伴娘会把新娘藏起来,这时伴郎要骑在马上,与伴娘逗趣对歌,蠃了方能进门接新娘。

节庆 ,

哈萨克族主要节日有古尔邦节、肉孜节和那吾热孜节(纳吾肉孜节)。在那吾热孜节里家家户户都要喝用肉、大米、小麦、大麦、奶疙瘩、盐、水等七种物混合煮成的“库吉”(稀粥)。抛撒“包尔沙克”、糖;跳“黑足马”(哈萨克族传统舞蹈)来迎喜事是哈萨克族的传统礼俗。

民俗风情

哈萨克族尊敬老人,喝茶吃饭要先敬老人,一般在进餐时习惯长辈先坐,其他人依次围着餐布屈腿或跪坐在毡子上。在用餐过程中,要把最好的肉让给老人。

哈萨克族热情好客,待人真诚。对登门投宿的人,主人都要拿出最好的食品招待。十分尊贵的客人或多年未见的亲人到来,除宰羊外,还需宰马,以马肉相待。入餐前,主人用壶提水和脸盆让客人洗手,然后把盛有羊头、后腿、肋肉的盘子放在客人面前,客人要先将羊腮帮的肉割食一块,再割食左边耳朵之后,将羊头回送给主人,大家共餐。食毕大家同时举起双手摸面,做“巴塔(祈祷)”。客人中如果有男有女,一般都要分席。

婚俗

哈萨克婚姻是一夫一妻制,历史上也有过一夫多妻制,但这些现象主要存在于贵族和富户中,哈萨克旧时的婚姻具有浓厚的买卖婚姻性质,所以以女为贵,注重门第,彩礼也因门第差别悬殊,富者赠骆驼百峰,相当于500匹马或1000只羊,贫穷人家,男方也要给女方送“吃奶礼”“成婚礼”以及衣物等等,贫穷人家有“换门亲”的习惯,以抵消彩礼。哈萨克的婚姻制度一般是终生的,通常不允许离婚,旧时还有“安明格尔”的婚姻制度,这是一种非常古老的遗俗,妇女死了丈夫后,如果要求改嫁,一定要嫁给亡夫的兄弟或近亲,或在本部落中为其选择一人,若此人不同意娶她,才可以自由改嫁,通常中年妇女丧夫后,大都不再改嫁,不愿改嫁的寡妇,被认为是有德行的,受到人们的尊敬和社会的称颂。

哈萨克民族 第3篇

【摘 要】 通过探讨哈萨克族民族传统饮食(阿物加勒)中的大部分熟食品(普斯汗巴普特拉尔)的寒热性以及药用作用,为哈萨克医药养生保健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哈萨克;传统熟食品;热性;寒性

【中图分类号】R2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14)16-0005-03

饮食不仅是维持人体正常生长发育、新陈代谢所必需的,也是维持健康、提高机体抵抗力和免疫功能的重要物质基础。哈萨克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之一,其饮食文化是哈萨克族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具有浓厚的民族特色,并与气候地理环境息息相关。

哈萨克族饮食在食物原料、加工技术、食品的种类、烹制方法、饮食习惯、风俗等方面均体现出了区域特色。哈萨克族是游牧民族,饮食来源主要为牛、羊、马、骆驼、山羊等家畜的肉和奶以及五谷类为主。生产和生活方式决定了饮食必然带有游牧生活特点并创造和制作了适合本民族生活、生存和体型特征的食品来保持自身发展和草原生态的相互平衡。

哈萨克民族传统饮食基本上以熟食品(普斯汗巴普特拉尔)为主。探索哈萨克民族传统饮食的寒热属性,不仅可以了解哈萨克族的饮食习惯,还可以指导分析哈萨克族的体质特点,为养生保健提供一定的参考。

1 哈萨克饮食的寒热属性判断原则

哈萨克饮食的性质与药物性质相同均分为热性和寒性。哈萨克药物与饮食寒热属性判断原则为:服用后身体出现温、热等为热性,出现身热、怕热、出汗、口干、口渴等为超热性;服用后感觉身体凉、尿多的为寒性,感觉身体冷、怕冷、尿多的饮食为过寒性,身体没有明显冷热感觉的饮食为平性。

对饮食寒热属性的认识是在哈萨克传统医学的理论——六元、阴阳、转化、气候、能量等学说的指导下认识的,是哈萨克医药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哈萨克医学古籍《奇葩格勒巴彦》中记载了哈萨克族传统食品加工方法(如煮,煎,风干,蒸等),动物饮食品的寒热性质特征(因年龄、地理环境、季节、动物脏器等的不同)、营养价值、食物对药物治疗的影响、食物的治疗、预防保健作用等。

哈萨克医将药物及食品热性至寒性衰竭排序:超热性(阿斯热俄斯特合特合)——热性(俄斯特合特合)——平性(土热合斯孜)——寒性(苏合特合)——过寒性(吾特肯苏合特合)。

2 哈萨克常见传统熟食品热寒属性

3 总结

综上所述,哈萨克民族常见45种传统熟食品中,15种为热性或超热性,占33.33%;平性25种,占55.56%;寒性或过寒性5种,占11.11%,另外,有10种加工后可成热性或超热性。可见,在哈萨克民族传统熟食品中大多数为超热性、热性和平性,极少数为寒性和过寒性。形成该特点的主要原因是其长期寒冷的生存环境所致。长期居住在寒冷地区,其体质偏寒,需要提供大量的热量来抵御寒气,这一特征决定了应选用寒热性质适宜的饮食品来预防保健,故哈萨克民族传统饮食中以热性和平性的食品为主。因此,掌握哈萨克传统熟食品的性味特点,可以分析哈萨克族的体质特点,从而可以根据体质特点合理地选择饮食进行养生保健,这对疾病的防治有着积极地作用。

参考文献

[1]乌太波依大克·特列吾哈布勒. 医药志[M].乌鲁木齐:新疆卫生出版社,1994:338-340.

哈萨克民族 第4篇

一、哈萨克民族乐器的形制及特点

哈萨克传统音乐在调式、旋法、音调上体现出“东西兼备”的多元化特征, 律制方面, 以欧洲音乐体系为主, 既具有东方的五声调式、又具有欧洲大小调式的典型特征。因此, 哈萨克有固定音高的民族乐器, 如冬不拉、库布孜等, 大都是欧洲音乐体系的集中代表之作。哈萨克乐器从演奏形式上分为弹拨乐器、拉奏乐器、吹奏乐器和打击乐器四大类。由于乐器的构造、质地及发音原理不同, 乐器音色有的空灵清澈、有的激越跌宕、有的悲泣哀怨、有的如吟似歌。

(一) 弹拨乐器

常见的弹拨乐器有冬不拉、谢勒铁尔、节特根和斯尔那依等。冬不拉 (Dombra) 是哈萨克族音乐的精神和灵魂, 流行于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的是音箱呈椭圆形的“江布尔冬不拉”。琴身全木质, 一般用松木或柳木挖槽, 上蒙松木或云杉为面板, 长约90厘米, 张两到四根弦, 过去用羊肠弦, 近代改为丝弦, 琴身有塑料细线或羊肠弦品位, 后增加铜质品位。一般定弦为 (D-G) 或 (C-G) , 常规音域为 (D—d1) 或 (C-c1) , 其音域的跨度也适合大部分哈萨克族音乐的形态特点。通常人们所说的冬不拉更多是指中音冬不拉, 为了扩大音域、增大音量, 哈萨克族音乐工作者在冬不拉的槽面、覆手、大小、长短、琴弦和品位数目等方面进行了改良, 制成了4弦12品到3弦19品的最高音冬不拉、高音冬不拉、次中音冬不拉和低音冬不拉等各种音高的冬不拉。这些冬不拉外形不同, 音色各有千秋, 丰富了冬不拉的艺术表现形式。冬不拉最普通的弹法是, 左手指肚按弦, 五指根据品位音高上下左右滑动, 右手四指向下扫弹, 大姆指向上挑拨, 通常以同度、四度、五度、八度和音最为常见, 尤其适合演奏情绪欢快、明朗的乐曲。通过变化多端的速度及力度, 形象生动地表现骏马疾行、潺潺流水、鸟啼兽鸣以及牧民欢乐幸福的生活。近年来, 哈萨克斯坦的专业冬不拉演奏家借鉴其他民族乐器 (诸如维吾尔族的弹布尔、都它尔、西方现代弹拨乐器吉他以及中国弹拨乐器琵琶) 的演奏技法, 采用五指循环轮奏的技巧, 既大大丰富和扩展了冬不拉的音乐表现力, 也使得演奏技巧逐渐趋于丰富化、规范化, 表现力趋于多样化、细腻化。

谢勒铁尔 (Sherter) 是哈萨克族另一个常见的弹拨乐器, 外形近似冬不拉, 琴长约65—70公分, 音区较高。琴体用整块木料挖凿而成, 琴腹蒙皮革或木质面板为音箱。随着乐器制作技术的发展, 琴弦数目由原来的两弦、三弦增加为四弦;从无品拓展为有品。音色清澈明亮, 适合表现山间流水、林中鸟鸣等恬静的旋律线条, 演奏方法类似于冬不拉。

节特根 (Zhetygen) , 类似汉民族古琴、古筝等卧式弹拨乐器, 用整块木头雕凿成一米左右的长方形琴身, 覆以薄木板为面板, 张有7-14根琴弦。古老的节特根琴码为羊髀石, 没有松紧琴弦的琴轴, 通过左右移动髀石来调节音调的高低。由于共鸣箱较大, 琴弦数量多, 因此, 节特根的音域宽、音量大、音色浑厚饱满。为突显其优美的音色, 常与数量不多的几件乐器重奏, 不适合多件乐器合奏。

斯尔那依 (Sernay) , 哈萨克人称之为口弦。虽放在唇边演奏, 但仍属弹拨乐器。斯尔那依的制作材料以角质、骨质和苇质为主, 现多用铁、铜、银等金属材料。形状像摄子, 手掌大小, 外圈中部连簧片, 簧舌尖端向上弯曲突出。演奏时左手拿着口弦放在上下唇之间, 右手拨簧舌尖端, 靠口腔共鸣发出类似蜂鸣音, 同时借助口腔、唇、舌等形状和位置的变化改变音高和音色。斯尔那依的音量微弱, 音色优美迂回, 充满神秘色彩, 近似浑厚的男中音, 常给人以窃窃私语之感。

(二) 拉奏乐器

库布孜 (Kobyz) , 有着千百年的发展历程, 是哈萨克族最古老的民族乐器之一, 也是最具代表性的拉奏乐器, 根据音高不同分为高音库布孜、中音库布孜、低音库布孜、倍低音库布孜等。由琴身、琴弓和琴弦三部分构成, 琴颈向内弯曲, 琴头无饰, 也有部分库布孜的琴头雕琢成天鹅头状, 琴身由整块桦木挖掏成形。古典库布孜 (克勒库布孜) 全长60-70厘米, 琴腹呈汤匙形, 上宽15厘米, 下宽10厘米, 长24厘米。共鸣箱腹面裸露, 因音高不同, 共鸣箱有上半部木制面板半露或镂空状。琴体下部蒙有骆驼羔皮或羊皮, 皮膜上置有琴码, 上张两根用马尾或牛筋、骆驼筋制成的琴弦。弓子的形状为弓形, 琴弦和弓弦均用松树胶擦拭, 音色深沉浑厚。现代库布孜 (斯姆库布孜) 仿制小提琴而制, 经改良后, 增加为四根钢丝琴弦。琴码木制, 长2公分, 高3公分, 琴杆笔直并装有指板, 弓子的形状与小提琴的弓子相似, 音域为g—e3。音色纯净细腻、典雅柔美, 富于表现力, 擅长演奏歌唱性的旋律。库布孜的演奏方式比较独特, 演奏时用双膝夹住琴箱下部, 左手持琴, 用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甲盖里侧与第一关节处中间, 由内向外抵弦按音, 难度较大;右手则执马尾弓粘松香在弦外拉奏。古典库布孜的运弓方式类似于二胡;现代库布孜的运弓方式则类似于大提琴。

(三) 吹奏乐器

斯布孜额 (Sebezghl) , 哈萨克语“吹”的意思, 是哈萨克族最常见的一种吹奏乐器, 被哈萨克人喻为“心灵的笛子”。这种乐器类似汉民族的萧。最早用草原上的一种“从文依草”制成, 现以木质为主, 也有铁筒、钢管为原料。斯布孜额长约50一70厘米不等, 管开3孔、4孔、5孔、7孔、9孔。奏法颇为独特:吹奏前, 先润湿管口, 用舌尖堵住管口大部, 留一小口为吹孔。先由喉部发一长音, 将气息送入管中, 形成管内气柱振动, 通过按孔的开闭和超吹, 可奏出十一个管音。管音承担旋律声部, 喉音则作为持续低音声部, 即使在旋律声部出现休止时, 喉音仍持续下断, 形成双声部。斯布孜额音量较小, 音色柔和, 音质温暖, 似鹿鸣。

萨孜斯尔那依 (Sazsernay) , 是用陶制品做成的吹奏乐器, 外形类似汉民族的埙, 拳头大小, 棕褐色。乐器的前部雕有五个孔, 后面一个孔, 通过按孔的开闭, 吹奏出不同音高。音质清新, 音色空灵、悲切, 极富远古气息。

(四) 打击乐器

哈萨克民族乐器中打击乐器的种类极多, 因其形制与质料的不同而各有不同的色彩, 主要都是节奏性乐器[4]。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常见的打击乐器主要有穆伊孜塔克勒达克、斯尔得里马克、阿提推亚克、阿斯克塔克勒达克、查尔特里达克等。这些乐器充分运用了自然材质, 以木质、骨质、皮质、铁质为主, 无固定音高, 音色却丰富多彩。穆伊孜塔克勒达克, 由两只大小不一的牛角制成锥状, 角尖相连并用铆钉固定, 管口呈空心状。大管壁厚1.6厘米、根部外径5.5厘米, 小管壁厚1.8厘米。根部外径5厘米, 全长约25厘米。演奏时左手持两角细端相连处, 管口朝上, 举至胸前, 右手执羔羊小腿骨敲击粗端边缘部位, 由于两角长短不一, 因此发音高低有别, 音色短促, 类似木鱼。阿提推亚克, 由一对马蹄壳制作。演奏时, 双手各执一只马蹄壳, 相互击打, 通过速度快慢、力度强弱, 模拟出各种马蹄声。萨合畔, 木质, 高约20厘米, 手柄上连接一个能转动的长方形木板, 转动时木板里端的舌片拔动手柄中间木质的齿轮, 发出“咯嗒咯嗒”的声音, 音量较大, 音色明亮。斯尔得里马克, 形似芭蕉扇, 全长30厘米左右, 上下两张木质镂空面板, 四周穿有若干铁片, 手柄在下方。演奏方式类似铃鼓, 演奏时持柄抖动手腕, 通过铁皮互相碰撞制造声音, 也可击打在另一只手掌上, 音色清脆、激越。阿斯克塔克勒达克, 由整块木头雕琢骨架, 外形近似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里拉琴, 琴头两侧各雕琢一只嘴冲外的天鹅头, 骨架中部横穿三根细木杆, 每个木杆上串有4-5颗羊髀石, 演奏方式同斯尔得里马克, 音色较前者黯淡。查尔特里达克, 全长约20厘米左右, 木质, 形状类似沙锤, 有手柄, 上方呈开放式的四方形, 上大下小, 中间串有五个同形状的木板, 木板的厚度决定音色的明暗, 演奏方式也近似于斯尔得里马克。

二、哈萨克民族乐器的演奏传承

哈萨克形式各样的民族乐器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瑰宝, 传承乐器的演奏是弘扬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最有效的途径之一。目前, 全国范围内, 培养哈萨克民族乐器演奏人才的高校只有中央民族大学、新疆艺术学院及伊犁师范学院, 且培养层次均为本科。由于基层少数民族音乐教育力度欠缺, 精于乐器演奏的人才不多, 因此给高校招生的生源方面带来困难。加上高校对主讲教师的学历职称方面要求严格, 导致符合条件的专业器乐演奏教师匮乏, 另外人才培养方案还不健全, 相关的教学大纲、进度计划不够完善, 导致哈萨克民族乐器的演奏传承不能有序地进展下去。通过调研与实践, 笔者提出以下几点粗浅的认识, 希望有助于改善困境。

(一) 转变观念

就哈萨克民族乐器演奏者现状来看, 仅以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为例, 伊犁州歌舞团、原伊犁师范学院奎屯校区、塔城、阿勒泰地区歌舞团等地具有一定影响力的职业冬不拉、库布孜演奏者, 年龄大都在40至50岁之间, 年轻的专业演奏者寥寥无几。流行音乐、现代音乐穿梭于大街小巷, 巨大的冲击力反衬出枯燥乏味又艰辛漫长的传统民族器乐学习之路, 学习民族器乐的兴趣很难带动。器乐演奏的传承出现断层, 现状令人担忧。面对这种情况, 年轻一代的哈萨克人应该意识到: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传承本民族的音乐文化是每个哈萨克人应尽的义务, 义不容辞。

(二) 加强基层少数民族音乐教育

器乐演奏要从小抓起, 加强少数民族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力度。广泛开展兴趣班、特长班等第二课堂活动, 聘请当地专业团体演奏员或有专业资质的教师授课。打破“血缘传承”“师徒传承”“群众传承”等民族乐器演奏主要的传承方式, 把器乐演奏做为一项基础教育, 长抓不懈。冬不拉简便易学, 传承范围较广。由于历史问题, 库布孜的传承、发展受到了很大限度的制约。加上库布孜演奏用手指第一关节外侧抵弦, 较指肚按压方式难, 其特殊的演奏方式, 会让很多初学者望而却步。器乐学习不能一蹴而就, 要依靠长时间的积累, 才能达到炉火纯青的高度。基层少数民族音乐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关部门要加大扶持力度, 以素质教育为出发点, 夯实民族乐器演奏的“童子功”。

(三) 加强专业院校传承力度

除中央民族大学外, 新疆仅有两所高校开设哈萨克民族器乐演奏专业, 培养定位本科生。但近几年教学情况不容乐观, 主要存在生源质量不高、人才培养模式模糊、师资力量薄弱等现象。高校是人才培养的摇篮, 是音乐文化传承的前沿阵地, 在民族音乐传承方面肩负重任。

1. 要保证优秀生源, 需要对口输送人才单位的支援, 每个培养哈萨克民族乐器演奏的高校都要和当地中、小学建立联系, 保证每年输送高质量的专业演奏人才。

2. 采用“引进来、送出去”的方式培养师资。哈萨克斯坦国有着近百年民族乐器的繁荣发展史, 可以引进国外专业演奏人才。同时选派国内优秀的毕业生出国留学深造, 可选派专业基础深厚, 有培养前途的大二、大三年级学生赴哈国交流或短期培训。还可聘请哈国著名的民族乐器演奏家到国内举办学术讲座及音乐会, 拓宽器乐学习的视野和思路。高校对民族乐器演奏专任教师的学历及职称要求, 可适当放宽, 以演奏资质、教学能力及水平作为选择任用的优先条件。

3. 人才培养方案应明确化、细致化、全面化, 民族乐器的教学大纲、进度计划应逐步细化, 根据年级及教学安排, 明确每个阶段学习的内容、程度, 细化到具体的演奏曲目及完成要求。

4. 课程设置方面, 应开设哈萨克民族室内乐, 强调器乐学习的舞台实践锻炼, 通过不同乐器之间的合奏, 提高演奏者的音乐素养、演奏水平及合奏能力, 加强演奏能力的培养。

5. 集合社会多方力量, 努力提高办学层次、办学定位、办学条件及师资力量, 积极申办民族器乐硕士点, 提高人才培养规格。

三、结语

哈萨克民族乐器的研究对民族乐器演奏传承起到了积极的引导作用, 相关专业演奏人员的培养要靠政府、社会各界以及哈萨克族人民群策群力, 依靠集体的力量与智慧, 共同完成的一项伟大工程。每一个热爱哈萨克民族音乐的人都有义务为繁荣和弘扬少数民族音乐文化做出贡献。笔者粗浅的见解仅为抛砖引玉, 希望能对从事哈萨克民族乐器研究的朋友们提供一定的启发。

摘要:本文从乐器的构造、发音原理及演奏特点入手, 对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常见的哈萨克民族乐器进行粗浅的形制探究。并从转变观念、加强基层少数民族音乐教育、加强专业院校传承力度等方面对哈萨克民族乐器的演奏传承提出相应改进措施。

关键词:哈萨克,民族乐器,形制,演奏传承

参考文献

[1]雷嘉彦.冬不拉与库姆孜的比较研究.[J].大舞台, 2013 (7) .

[2]王建朝.冬不拉, 哈萨克族音乐文化的族群记忆[J].歌海, 2013 (1) .

[3]樊琴, 阿勒努尔.库布孜——永远的音乐风景[J].中国民族, 2009 (3) .

[4]托汉·斯马古力.浅谈哈萨克民族乐器的历史与种类[J].艺术教育, 2005 (4) .

[5]黄中祥.哈萨克英雄史诗与草原文化[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7.

[6]努尔兰·穆哈泰.哈萨克民间乐器集锦[M].乌鲁木齐:新疆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9.

哈萨克民族 第5篇

民族性格是指一个民族的绝大多数成员所受同一文化影响, 在思想、感情及行为等方面所表现出的某种固定型态。 它是一个民族与其它民族之间区别的标准, 它非常明显。民族性格是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具体、客观、真实的存在, 是自然形态的。

据前苏联人类学家、哲学家I.S.Kon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提出的理论:“民族性格是历史性的。民族性格的特征取决于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与文化影响下形成的价值观的差异, 因为每一个历史发展的阶段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而某个民族的文学是了解民族性格的其中一个方法。”[1] (p312)

哈萨克学者M.Zhunisov说过:“一个民族独特的个性心理特征包括国家的地理位置、社会环境、思想觉悟、风俗习惯、行业等。”[2] (p218) 而中国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因此可以说地域性差异形成了民族性格。

比如说, 中国人特有的和平、稳重、勤劳、信义、耐力等性格跟自古以来生存的山水湿润, 秀丽妩媚的自然环境和种地、园艺等祖祖辈辈从事的行业有紧密的关系。哈萨克人的坚强、粗心大意、同情心、宽恕、大方、好客的性格则取决于哈萨克族在辽阔大地、大草原上过的游牧生活方式。

民族性格不是一成不变的, 但这种变化是逐渐的, 点滴式进行的。同时这也并不意味着这些性格特点其他民族不具备, 当然每一个民族或多多少都有一些这样的性格, 只是由于民族的整个历史、社会环境以及其他原因, 表现的不一样而已。

民族性格不仅通过语言、哲学、艺术等形式来反映, 同时在文学中也得到了表现。因为正如别林斯基所说:“无论如何, 在任何意义上, 文学都是民族意识, 民族精神生活的花朵和果实。——只有当诗是人民的, 也就是当它反映自己民族性格的时候, 它才是真实的。”[3] (p173)

因此文学可以说是民族文化的镜子, 它不仅仅反映人民的人生过程、生活条件、现实, 还反映了人民的自觉、民族意识及其思维方式、生活习惯、传统、习俗、道德、价值观、 世界观等。

哈萨克女性文学的先驱莎尔巴奴笔下的女性形象则反映出了哈萨克族固有的民族性格。

她作为哈萨克文学界为数不多的女性作家之一, 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文学界第一位开始用散文体写作的女性作家。她通过描述女人的日常生活, 展示女人心底的感受、 内心世界以及社会地位。她的作品选择社会历史的大事件为背景, 例如前苏联时的“大清洗”, 运用个人视角叙述事情, 重视抓住人物寻找自我的过程。她把女性主义意识放到历史和个人情境里来运用, 首先审视女性的自我位置, 并不断地寻找女性自我价值。在她作品里的女性, 并不是依靠着, 而是作为自我的主体己经觉醒起来了, 她的作品充满了女性意识的表达。同时莎尔巴奴的小说立足于现实、描绘了广大人民的普通生活, 触及到众所关心的人生问题。

虽然在她的文学作品里民族特色反映的不是特别明显。 在母血中沉淀下来的民族意识深入影响着她的潜在意识, 从而在她的文学创作中不可避免地浸透着民族文化特色。在她笔下的人物身上, 表现了哈萨克民族所特有的、不同于其他民族的思想方式、心理状态和性格特征, 让读者了解了哈萨克族的历史。

二、莎尔巴奴小说中的审美观与民族性格之关系

很多人读哈萨克小说时遇到比喻美女的词组时会感到意外。比如说, 莎尔巴奴描写的《妇女王国》中的主人公是个皮肤雪白的、头发长长的、身材苗条的、宽额头的、大“羊眼睛”的美女。而在《滑倒在小冰块上的那一天》中的人物森德巴拉的是个红光满面的、“如碗大眼睛”的、柔软光滑头发的、身材匀称的、杨柳细腰的女人。在哈萨克人的审美观里, 眼睛越大越漂亮, 乌黑而又长的发辫是稳重、耐心、 勤劳、谦恭女人的象征。作家把美女的眼睛和“羊眼睛”、“如碗大眼睛”作为比较并非无缘无故。

在哈萨克文学作品中除了常常把女人比作鲜花、月亮等等之外, 还用幼畜、兔子、鹿、红狐、雁、天鹅等作比, 比如说: “驼羔腿” (细长的腿) 、“驼羔眼睛” (俊美诱人的大眼睛) 、“马颌” (瓜子脸) 、“羊眼睛” (褐色眼睛) 等。因为哈萨克族自古以来靠放养牲畜为生, 是个地地道道的“马背上的民族”。在哈萨克人民中形成了一整套适应于牧业生产的生活习惯和风俗人情, 同时, 也随之形成了表达这种生活习惯和风土人情的丰富的哈萨克语言, 而适应于牧业生产的这种生活习惯和风俗人情, 则是构成畜牧文化的基础。这个基础就是产生表达畜牧文化的生动而又形象的语言的源泉。 因为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 亲身的体验让他们了解到牧业生产的丰收和歉收, 不仅关系到家族的兴衰, 还关系到整个民族的发展命运, 因此, 哈萨克人对牲畜的感情是特别热烈的。

通过莎尔巴奴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女性美貌可以理解哈萨克和中国人关于美观的理解不一样。因为自古以来文学作品中描述中国美女的词组如“香肩”、 “金莲”、“浓桃艳李”、 “玉手”、 “月眉星眼”、“星眼蛾眉”等。同时把黄河称为母亲的中国人对海洋文明充满了悲剧精神, 黄河的此岸和彼岸是遥遥不可及的, 而农耕文明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河水的潮起潮落的独特表现方式决定了中国人的性格。同时中国人的老行当-- 园艺行业特别发达, 所以在中国人的概念中水果、花是美丽、美貌、柔弱、礼仪的象征。水果因为体型和色彩美丽娇艳, 口感清甜味道珍美, 超凡脱俗, 从一问世就被古人宠爱, 在古代诗人的眼里, 就是美人。因而比喻中国美女如:容貌美丽的像荔枝、夭桃, 浓桃艳李, 樱唇。同时用各种各样的宝石比喻女人的眼睛:“晶莹眼睛、如珍珠般闪亮的黑眼睛”、“如玉眼神”、“蓝宝石眼睛”等。

以上所说的固定词组反映了各个民族的历史、世界观、 思想意识、美学观。因此像每个民族有自己的语言一样, 对女人的美貌的理解也不一样。

三、莎尔巴奴小说中的人物人生观与民族性格之关系

莎尔巴奴文学作品中女人的性格跟民族性格有很密切的关系。

通过莎尔巴奴关于女人生命过程、理想、生活目标的描述可以理解为哈萨克族的性格特征。比如说, 她笔下的主人公的性格通常是正直的、脾气固执, 同时又大方、又慷慨的女性。

因为哈萨克民族性格并不是起源于山或水, 而是宽阔的草原。在哈萨克人的哲学概念上, 草原表示宽大为怀、宽宏大量。开阔的心胸、固执地脾气、坚强是哈萨克人思索方式、 世界观的特性。心理学、遗传学、生理学并不否认人出生地的自然环境与他的精神世界、性格的特征有密切的关系, 因此辽阔的草原也会对民族的性格产生一定的影响。

莎尔巴奴笔下的女性人物显示出了哈萨克女性的性格: 天真、自尊心强、纯朴、心地善良、对朋友很热情。有一位哈萨克哲学家增说过:“哈萨克人的对客人的厚待、殷勤, 甚至粗心大意和直爽都是先天形成的。”

在宽阔的大地过游牧生活的哈萨克人很久以来特别尊重和疼爱女儿。哈萨克姑娘从来没带过罩以及面纱, 她们会当着观众的面干脆、诚实和坦率地说出自己的意见。

莎尔巴奴塑造的“直率、勇敢、大胆、自尊心强的阿克贴” (《女人之明》) , “威武而严肃、骄傲眼神的”乌丽达耐 (《妇女王国》) , 虽然在故事后变成残废, 但并不失望, 把悲痛化为力量。脾气固执的阿鲁哇 ( 《滑倒在小冰块上的那一天》) , 在生命的路上失去了家庭、失去了做母亲的机会, 但并没有失去自我。不背离正道的坚强的克尔玛卡斯 (《四月份的凌晨》) 形象能够足以证明以上所说的观点。

《滑倒在小冰块上的那一天》中的主人公阿鲁哇是位稳重的人, 精神世界极为丰富的她做事情一定要求尽善尽美, 性格大方、足智多谋、踏实。出了事故之后虽然阿鲁哇残废了, 但是她忍受着痛苦并不对生命感到绝望, 即使丈夫遗弃她及儿女而再婚时, 残废的女人承担起家庭重任, 她表现出了自己的宽容, 她并没有责备丈夫, 而试图撑起温暖的家, 为了儿女她挑起生活的重担。通过她对人生、爱情、友谊、 忍耐、遗憾、期望、满足和仁慈的态度可以看到她身上散发出的“人性的伟大”。

民族精神最鲜明的表达在莎尔巴奴笔下的农村妇女形象上得到了表现。因为哈萨克人的民族性格、思想意识、风俗习惯都是在农村形成的, 而莎尔巴奴塑造的农村女性是无私、慷慨、谦虚、和蔼、有道义的、对人热情的形象。比如, 《女人之明》中在农村里长大的主人公迁移到城市之后, 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的草原人的朴实的性格在新的环境之中受到了各种各样的阻碍, 但并没发生变化。过于敏感的姑娘一直看人眉睫, 无论是亲人, 还是陌生人, 她的性格、行为都显示出了大草原女人的品质。“尊老尚更”, 关心、尊敬长者是祖先给有良心人的女儿、媳妇留下来的精神财富。离开家之后为了保持家庭的和谐、温暖的气氛, 她包容着丈夫的缺点, 攒着劲儿。这就反映出了哈萨克女人独具的稳重、耐劳、坚韧的品质。

莎尔巴奴塑造的人物不管承受过多大的痛苦, 始终没有失去人性、人生的目标, 一直保持着心地善良, 诚挚的秉性。

总之而言, 通过莎尔巴奴的文学作品我们看到真正的宽宏大量的“草原女”。我们并不能说其他民族没有这些性格特点, 只是在哈萨克人的身上表现得更明显。因为一望无际的草原培养了哈萨克人的性格, 对它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这就是传承下来、一代一代形成的民族性格。

虽然莎尔巴奴的作品中的民族特色并不是特别明显, 但足能表达民族心理习惯、民族特色、民族语言的特色, 因为各个民族语言不同, 描述的生活内容和心理习惯并不相同。

不管怎么说, 莎尔巴奴能够对民族本土文化作出健康表达, 而这可以看作为对世界文化和人类文明的独特的贡献。 文学艺术所具有的民族性格, 不仅塑造了一个民族社会成员所独有的认知能力、审美心理、民族性和智力能力, 并强化了民族意识和民族认同感, 更保持着世界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参考文献

[1]Кon I.S.·社会心理学·沃罗涅日·1999。

[2]Zhunisov M.·民族关系·阿拉木图·1976。

哈萨克民族 第6篇

关键词:新疆高职院校,哈萨克族传统体育,现状,对策

教育部2002年8月新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 在纲要中明确指出, “弘扬我国民族传统体育, 汲取世界优秀体育文化, 体现时代性、发展性、民族性和中国特色”。这个政策的提出, 为国家的体育教育做出了明确的指引。要求在学校体育教育的过程中, 注重科学、全面。要具有时代性和民族性。这样的特色体育教育才符合体育教育要求。

新疆地处西部边陲, 是少数民族聚居地, 哈萨克族是新疆第二大常驻少数民族, 新疆有着丰富的哈萨克传统体育资源。新疆高职院校的学生大多数来南北疆民族聚居地, 从小就参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受着传统民族文化的熏陶。该文主要调研疆内高职院校哈萨克族传统体育项目开展现状, 对调研结果进行分析研究, 提出可行性的研究对策, 对高职院校教学改革提供资料。

1 研究对象及方法

1.1 研究对象

新疆高职院校在校学生均为该课题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广泛查阅疆内外体育教学、民族传统体育和哈萨克族民族传统体育等方面的文献资料, 并将这些资料进行整理汇总, 作为参考借鉴依据。

1.2.2 问卷调查法

该次调查采用问卷的方式进行, 主要调查对象为疆内高职院校学生, 该次主要针对6所高职院校发放问卷, 每所院校发放问卷50份, 回收50份, 回收率100%, 有效问卷占问卷总数的95%。

1.2.3 专家访谈法

以走访座谈形式, 对新疆高职院校从事多年体育教学、训练方面的专家、学者、教师和管理部门负责人, 进行座谈和讨论。

1.2.4 数据统计法

对收集回来的数据进行整理汇总, 然后用数据软件和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 作为参考依据。

2 结果与分析

2.1 新疆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开展哈萨克族传统体育项目的现状分析

当前, 哈萨克族传统体育的价值体现正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 健身功能和娱乐功能正被人们接受, 在调查的几所高职院校中, 没有一所高职院校开设哈萨克族传统体育课程, 只是把哈萨克族传统体育项目融入到教学中, 让学生参与一些哈萨克族传统体育的活动, 由于各种原因学生参与的面还不广, 比较受外界因素和教学条件限制。

2.2 新疆高职学生了解哈萨克族传统体育的途径

通过调查的数据显示, 新疆高职院校获得哈萨克族传统体育的途径主要来自书本杂志和电视等媒介, 其次才是体育教学。所以说, 从调查结果出发, 找到适合在新疆高职院校中开展哈萨克族传统体育的教学资源, 完善相关教学内容。并通过相关媒介将哈萨克族传统体育知识进行宣传、引导, 使学生能够在愉快的学习氛围中, 最大程度的了解到哈萨克族传统体育的内涵, 并将这种传统体育进行发扬光大。

2.3 新疆高职学生希望获得的哈萨克族传统体育知识

通过调查显示, 有30%新疆高职学生, 希望获得的哈萨克族传统体育知识是了解哈萨克族体育项目及民族风情, 有25%希望获得哈萨克族的锻炼方法, 有15%希望获得哈萨克族体育保健知识, 有20%希望获得哈萨克族体育知识、技能和技术, 有10%希望获得哈萨克族体育主要的竞赛项目规则及裁判方法。可见高职学生希望获得的哈萨克族传统体育知识是多方面的, 符合于当代大学生对知识的诉求规律。

2.4 新疆高职学生课外体育活动中参加哈萨克族传统体育的情况

通过对收回来的调查数据发现, 在这批高职学生中, 对参加哈萨克族传统体育的热情度比较高, 选择非常喜欢和喜欢的分别占35%和31%。选择不太喜欢和不喜欢的分别占22%和12%。另外, 数据也显示调查结果受性别影响, 男女生存在较大差异。

2.5 新疆高职学生参与哈萨克族传统体育的程度

调查显示, 虽然大部门学生对哈萨克族传统体育的喜欢程度较高, 但是实际生活中参与哈萨克族传统体育活动的人却很少, 其中参与哈萨克族传统体育人数最多的是少数民族男生, 其次是少数民族女生、汉族男生, 参与人数最少的是汉族女生, 参与人数几乎为零。通过对汉族男生的跟踪调差, 他们对哈萨克族传统比较喜欢但是没有机会参与到这些项目中。不参与哈萨克族传统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是外界环境条件的保障和专门的指导老师。

新疆高职学生参与哈萨克族传统体育活动不仅与和人爱好、身体、心理、文化修养和体育基础有关, 还和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因素有关, 影响新疆高职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主要概括为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 主观上主要是没有兴趣和爱好, 客观上主要是时间紧张和场地限制没法参与, 但是客观原因是可以克服的, 只要把参与哈萨克族传统体育锻炼作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份, 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 克服懒惰心理, 从思想上重视哈萨克族传统体育的参与。

2.6 新疆高职学生参与哈萨克族传统体育活动的频次和活动时间

通过调查显示, 经常参加哈萨克族传统体育活动学生占30%, 少数民族男生的参与比例最高占人数的一半以上, 其它被调查对象都有不同程度的参与, 但是参与频次较低, 说明新疆高职学生参与哈萨克族传统体育活动次数明显不足, 参加活动意识淡薄。

虽然参加的频次较低, 但是每次参加哈萨克族传统体育活动的时间较充足, 参加活动时间大于30分钟的占被调查人数总数的16%, 大于60分钟的占被调查人数总数的24%, 大于90分钟的占被调查人数总数的33%, 可见少数民族学生参与哈萨克族传统体育的时间明显长于汉族学生。

2.7 新疆高职学生参与哈萨克族传统体育项目种类的选择

哈萨克族传统体育项目较多, 共有209个项目, 将哈萨克族传统体育项目按其功能、特征可分为9类, 主要是:骑术类、游戏类、武术角力类、跑跳投类、球类、棋艺类、舞蹈类、射击类、其他类[2]。在列出的25个项目中, 有20个是不同程度人次参与过的, 但是差异较大, 参与比较集中地都是在节庆和其他活动中较为普及的项目。参与项目次数最多的是少数民族男生, 其次是少数民族女生、汉族男生、汉族女生, 有些学生竟然没见过这些项目。男生选择参加的多是男性特征明显的骑术类项目, 女生则选择参加舞蹈类的项目。

2.8 新疆高职院校学生参与哈萨克传统体育的主要方式

参与体育活动的方式一般分为两种, 直接参与方式和间接参与方式。直接参与, 故名思议, 就是人们主动参与体育运动, 包括跟体育相关的运动项目、娱乐活动以及实践活动。间接参与方式, 就是指人们通过观看体育赛事、体育表演等体育活动, 不亲自参与的一种体育形式。直接参与的形式可以有助于提高身体机能、增强身体素质, 更有利于身心的健康。间接参与的方式主要通过视觉和感觉来体验体育比赛和表演, 从而带来感觉和心理上的刺激。

从调查中显示, 新疆高职学生主要以间接方式参与哈萨克族传统体育活动为主, 有43%的学生属于间接参与者, 有57%的学生属于直接参与者。直接参与者主要是在假期或者节假日等期间通过社会活动中直接参与, 而通过调查显示, 在实际参与者中, 真正通过学校这个媒介来参与哈萨克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学生不是很多。在实际体育活动中, 直接参与的方式对身体的发展是更加有利的, 所以应该多提倡此种方式。间接参与方式从某种程度上也能够起到引导作用, 有很多人最开始可能是因为间接参与这种方式了解到哈萨克族传统体育活动的真正魅力, 从而提起兴趣, 主动投入到实际的体育活动中来, 转化为直接参与。所以说, 间接参与方式对直接参与方式也有一种很大的推动作用。

2.9 新疆高职院校学生参与哈萨克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动机和因素

民族体育是社会发展的产物, 体现了一个民族的体育精神。所以说发扬民族体育对社会的发展也能起到积极向上的作用。通过调查的数据统计发现, 新疆高职院校中, 学生参与哈萨克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动机比较显著, 主要表现在发展个性、增强体质、减轻压力、丰富体育生活、消遣娱乐等。

调查显示, 不参与哈萨克族传统体育活动的学生主要存在以下几个因素:首先就是体育锻炼意识不够, 认为体育锻炼不太重要, 不愿意主动参与。其次就是学习任务繁重, 挤不出时间去参与体育锻炼, 也没有时间观看体育赛事等。最后就是无人组织。很多希望参与到体育活动中的学生, 因为经济条件受限, 无人组织指导, 所以也不会锻炼, 不了解哈萨克族传统体育活动的真正内涵, 也就没有参与进来。这些都是哈萨克族传统体育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由于哈萨克族传统体育活动在高职院校中的开展, 并不像现代体育那样制度化、规范化, 所以部分学生对哈萨克族传统体育活动缺乏兴趣, 不了解哈萨克族传统体育技术方法、运动规则。

3 高职院校哈萨克族传统体育发展对策

3.1 深化体育教学改革, 开设更多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课程

随着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改革, 应该更多地开设哈萨克族传统体育项目和活动, 哈萨克族传统体育只有依靠学校体育, 才能发扬光大, 而在新疆高职院校中开设哈萨克族传统体育项目, 能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 还能为学生“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3.2 建立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库

新疆是多民族聚居地区, 哈萨克族常住人口, 占新疆总人口的7.04%, 主要居住在伊犁、阿勒泰、塔城、乌鲁木齐等地, 有着丰富的哈萨克传统体育资源, 有竞技性的、表演性的、有健身性、娱乐性的等等, 将哈萨克族传统体育引入到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 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对新疆的哈萨克族传统体育活动进行调查研究, 梳理其历史的来龙去脉, 其存在的文化价值、技能要求等等, 按哈萨克传统体育项目分类, 建立一个哈萨克族传统体育资源库, 以便开展体育活动的过程中, 根据学校实际情况, 根据教育的培养目标选择性地加以利用。

3.3 建立和健全学校哈萨克族传统体育项目协会与俱乐部

俱乐部与学生体育协会是高职院校学生的主要活动与锻炼场所, 加强对俱乐部的建设就是学校对学生课外活动与身体锻炼的一种鼓励。哈萨克族传统体育项目俱乐部的有效建立, 能够让更多喜爱哈萨克族传统体育的学生踊跃加入俱乐部的各项活动当中, 体会传统体育带来的诸多乐趣。

3.4 建立哈萨克族传统体育项目师资培训机制

加强哈萨克族传统体育项目教师资质的培训, 挖掘教师潜力, 提升教师能力与素质, 能够让更多接触传统教育的老师与学生更客观、全面的掌握哈萨克族传统体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促使教师对传统观念的转变, 更新课程教学理念, 提高课程资源优质利用的意识, 最终保证教师能够根据社会现实与心理及身体适应能力综合考虑对哈萨克族传统体育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参考文献

[1]李娜.广西民族体育资源与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开发研究[J].柳州师专学报, 2013 (6) :107-110.

[2]张谦, 张惠.新疆哈萨克族传统体育项目分类及其文化特征分析[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2011 (6) :99-100.

[3]黄剑.高职院校开展民族传统体育的理性思考[J].成人教育, 2010 (1) :88-90.

[4]马振东, 王平.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以及发展对策[J].昌吉学院学报, 2008 (5) :114-116.

[5]王炳伟.高职院校开设民族传统体育课程的可行性研究[J].理论观察, 2010 (1) :102-103.

哈萨克民族 第7篇

公众媒介使用及相关态度探测

在调查对象中, 90%和72%的人经常使用电视和广播媒体。在媒介对新闻解读的满意程度调查方面, 手机媒介的满意程度为76%, 位居第三, 电视媒介满意程度为80%, 位居第二, 网络媒介满意程度为92%, 位居第一。在进一步关于使用媒介与形成态度层面的分析中使用了四个维度的调查。

以使用频率最高的电视为样本分析。电视对于新闻事件的解读很满意的以及对目前政府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与水平很满意的人占2%;一般满意的人占18%;对电视对于新闻事件的解读很满意的以及对目前政府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与水平不是很满意的人占8%;对电视对于新闻事件的解读一般满意的以及对目前政府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与水平不是很满意的人占36%;对电视对于新闻事件的解读不知道的以及对目前政府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与水平不是很满意的人占6%;对两者都不是很满意的人占4%;对电视对于新闻事件的解读一般满意的以及对目前政府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与水平不是很不满意的人占2%。可以发现, 对电视媒体越是满意的人对于政府化解社会矛盾的能力与水平的满意程度越低。

经常使用媒介的并认为污染环境的行为对自己影响很大的占38%, 经常使用媒介的并认为污染环境的行为对自己影响有一点的占52%, 不经常使用媒介的并认为污染环境的行为对自己影响很大的占4%, 不经常使用媒介的并认为污染环境的行为对自己有一点影响的占4%。可以发现, 对于媒介使用较多的人认为身边污染环境行为对自己影响很大。当不同民族的思想差异越大, 其选择宗教渠道诉说, 表达自己意见的可能越多。在思想有很大差异的不同民族人群中, 其选择宗教渠道去述说, 表达意见的比例是50%。而思想有一些差异的不同民族人群中, 其选择宗教渠道去述说, 表达意见的比例仅8%。借助大众传媒的解读对我国目前整体反对腐败的措施的态度中, 很满意于媒介信息解读的受众, 对政府反腐措施不很满意的占到86%, 很不满意的占到14%;一般满意于媒介信息解读的受众, 对政府反腐措施不很满意的占到45%, 很不满意的占到21%;不满意于媒介信息解读的受众, 对政府反腐措施不很满意的仅占25%, 很不满意的占25%。由上述数据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媒介对新闻事件的解读的满意程度与受众对目前整体反对腐败的措施的满意程度成反比。

大众传媒发展与舆论引导力的背离

通过对阿克塞哈萨克自治县受众媒介依赖程度调查问卷的统计分析, 在政府化解社会问题的能力、政府反腐措施、环境问题以及民族沟通交流等方面分析其与媒介使用、表意之间的相关联程度。调查结果表明:

公众对于政治危机事件比较关心。对于政治危机事件中的腐败问题公众比较敏感;对于政治危机事件中突出的腐败问题整肃公众所持态度并不十分积极;对于治理腐败问题的一些举措 (通过媒介获知) 公众所持的态度并不完全满意。

作为我国目前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 贫富差距拉大在西北少数民族农村社区中也已经形成实际的反映;对于解决这一问题的基层政府部门的相关举措, 30.2%的公众不是很满意, 这也表明可能因此而形成由利益不均造成的舆论行为;虽然近几年国家大力推行农村义务教育并以各种补贴方式减免学杂费, 但是从数据中仍然可以看到近乎相悖的结果, 36.3%的公众还是认为孩子上学的教育成本“有一点”高。

少数民族地区公众民族性和宗教性的认知惯性依然存在;大众传播媒介的长期作用以及周边地区其他文化的影响已经使该地区原有的文化状态存在着变迁的趋势 (这一现象尤其在16岁~38岁的人群中表现突出) ;大众传播媒介在该地区可能形成的观念性影响存在“到而不达”的现象;地方媒体成为地方政府的“宣传机器”, 电视、报刊上主要是领导会议、政绩宣传。如果当地发生了一些不利于政府形象的群体性事件, 往往是外地媒体先行报道, 而当地媒体却集体“失语”;地方媒体官场气息浓厚, 以政府的一个部门自居, 懒于深入基层, 其报道不能反映农村的真实情况, 仅仅是为了配合上级的任务为宣传而宣传。

大众传媒在少数民族农村社区中舆论引导力形成的思考

受众所依赖的媒介拟态环境单一且缺乏全面性。电视媒体因为当今媒介发展的大环境特别是来自政治方面的压力而逐渐丧失了在阿克塞哈萨克自治县受众群体中的公信力。

媒体报道大量重复或者同质化报道带来的麻醉性。人们对于环境污染的认识不是来源于自身客观的体验, 而是关注于媒介, 来源于媒介, 接触媒介越频繁的人, 对于环境污染的认可程度越高。这说明网上对于环境恶化的报道铺天盖地, 但是由于缺乏自身客观认识和体会, 对于如何去解决或者改善环境污染问题, 阿克塞哈萨克自治县受众大多一无所知或者不求甚解。如何去解决这种单一媒介的麻醉和加强阿克塞哈萨克自治县受众的自身实践, 同样是我们探讨和研究的话题。

少数民族农村社区舆论引导提升的两点思路

注意区位因素形成的舆论引导差异性。舆论引导要方向明确, 对于不同民族宗教情态的地区采取具有目标性的舆论引导策略。

在我们所调研的甘肃临夏、合作、阿克塞、肃北, 新疆乌鲁木齐、喀什, 青海西宁、玉树, 宁夏银川、固原等西部农村社区中发现了明显的规律:其一, 农村社区中的舆论意见整体质量较低, 见解体系中富含的情绪性因素浓郁, 舆论意见的向量与其地理位置最近的城镇中存在的意见基本趋同;其二, 人口密集, 经济文化发展较好, 农村社区功能较完备的地区, 其舆论意见可能产生的频度越高;其三, 在农村社区中出现的舆论意见往往以晕轮方式向周边地区扩散, 越靠近农村中心社区的地方, 舆论的意见量越多;其四, 西部少数民族农村社区中浓厚的民族、宗教情结经常会对社区中的公众意见、态度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基于上述发现, 笔者认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舆论引导重在农村社区的引导力提升, 而不同民族和宗教的构成必须具化分析, 各类媒介所能形成的舆论引导应该以该地区的情态不同而细化引导方式。

注意舆论传播过程中的即时引导———对情绪性表意的调整。舆论讯息传播是知情交融的过程。舆论讯息在传播的过程中带给受众的不仅仅是在认知平台上所起到的构建意义, 同时也是将一种即成的情感通过舆论作品发散到社会的整体思维当中。伴随着受众对舆论重构的事态元素进行解读, 由传播者在编码系统中集成的各类情感因素也随之潜移默化地产生影响。不论是在拟态环境还是在拷贝世界中, 始终与符号编码系统同步运行的是编码者的情感系统, 作为舆论传播者其社会基本属性仍然是“人”, 这就决定了不可能剔除在信息传播中的七情六欲。而作为人的必然需求, 情感的诉求也时刻影响着逻辑严密的符号编码, 这就导致了任何时候我们所接收到的任何信息中都带有传播者或多或少的主观情感体验。

通过舆论传播活动来激发受众良性、健康的情感, 通过情感来优化舆论传播的效果, 这是现代舆论传播艺术的重要体现。根据勒温的“心理场”论, 通常情况下人们内心多存在的情绪处于“睡眠”状态, 而一旦有外界的相关刺激出现便会激活某一种或几种情绪的反应。这类刺激包括通过舆论传播媒介所获得的一些重大的或闻所未闻的信息。勒温进一步描述:当情绪被激活便会在人们的心里形成一种“紧张的系统”, 它来自于一种需要———一种期待心理平衡的需要。一个人有所需要, 便产生了一种心理的紧张系统, 心思不定, 坐立不安, 必待达到目的, 占有目的, 满足了需要, 然后紧张系统才可解除, 心理的均衡才可恢复。 (1) 很显然, 舆论传播的信息几乎全部是为了以上的目的, 或是因为生产生活、或是因为娱乐移情, 总之它不断地产生保障社会人心理平衡的能量。

可以看出, 舆论讯息的传播动力在于公众的需求心理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不论是对社会内信息的传播还是对外来信息的传播, 舆论传播始终体现着信息系统的守恒, 由于舆论来自于社会并反作用于社会, 为社会发展平衡带来动量均衡也是必然的。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基金资助,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成果, 项目批准号:09YJC86

0026)

摘要:本文通过对甘肃阿克塞哈萨克自治县5个乡, 240户共500个个体进行问卷调查, 从阿克塞哈萨克自治县农村受众对政府处理腐败事件、贫富问题、教育乱收费问题、环境污染问题以及处理社会矛盾等方面的态度进行测量分析, 对阿克塞哈萨克自治县农村受众接触媒体和利用媒体的状况进行分析, 得出该地区农村受众上述问题的态度与媒介的评论息息相关。媒介报道对于该地区受众形成了一个拟态环境。此时受众的行为已经不再是对客观环境及其变化做出的反应, 反而更多的是对新闻报道所偏重的社会积弊已久、阶层对立情绪严重的“拟态环境”的反应。针对这一问题, 本文试图提出解决的方法, 即引导该地区农村受众利用和通过媒介正确形成和表达自己的态度。

关键词:阿克塞哈萨克自治县受众,拟态环境,重构,媒体接触

参考文献

[1].刘建明:《舆论传播》,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1年版。

[2].李普曼[美]:《舆论学》, 北京:华夏出版社, 1987年版。

[3].林语堂:《中国新闻舆论史》,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8年版。

[4].舒尔茨[德]:《从传媒的视角看国家、民族、宗教》, 华夏出版社, 2004年版。

[5].韦伯[德]:《民族国家与经济政策》, 北京:牛津大学出版社, 1997年版。

[6].帕累托[意]:《精英的兴衰》,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3年版。

[7].托马斯·德·曾戈提塔[美]:《中介化》,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 2009年版。

哈萨克民族 第8篇

一、基本情况介绍及现状分析

哈萨克族作为新疆第二大民族,共有110多万人,其中有107.1万人分布于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包括塔城、阿勒泰这两个地区和10个伊犁直属县市。该自治州地处天山山脉,水源丰富,土地平坦肥沃,并且分布了众多草场。哈萨克族群众依托丰富的草场资源,开展游牧养殖活动。笔者对伊犁哈萨克族自治州多地进行实地走访,并且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出了政府在六五普法期间的成果,也发现了一些比较重要的问题。笔者认为如果要开展好普法工作,一定要采取因地制宜的方法,充分了解当地的风俗民情,有针对性的开展普法工作。

今年是“七五”普法的开局之年,笔者将就收集到的伊犁哈萨克族自治州在“六五”普法中的数据做以下分析。

哈萨克族作为新疆第二大少数民族,人口分布的集中化程度较高,主要分布在北疆。北疆地区的哈萨克族人口占全疆哈萨克族总人口的94.27%,其中以伊犁州直属县市最为集中,占全疆哈萨克族总人口的36.76%,占本地人口的22.88%。此外,阿勒泰地区和塔城地区的哈萨克族人口占全疆哈萨克族总人口的比例也都在17%以上,占本地人口的比例分别是49.31%和24.63%。从以上数据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北疆特别是包括伊犁直属县市、塔城地区、阿勒泰地区的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是新疆哈萨克族群众的主要生活地,研究哈萨克族普法也注定需要从这三个地区入手。

根据多地走访和调查,笔者汇总归纳出伊犁哈萨克族自治州三地区中具有代表性的县市的人均普法经费水平。其中伊犁直属县市人均普法经费平均数值约为0.7元,阿勒泰地区人均普法经费平均数值约为0.9元,而塔城地区各县市人均普法经费平均数值约达到2元。通过整理走访伊犁哈萨克族自治州各地区的县市所收集到的的人均普法经费数据可以看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各地区在人均普法经费上存在着明显差距,各地区对普法的投入力度不同,普法单位及领导对普法重视程度也有差异。

通过对伊犁三个地区普法工作材料总结的调查和研究,笔者将各地区各县市的普法形式按照开展活动场次和受众人群的数据进行统计,得出主要几大类普法形式在普法活动中的运用比例。其中张贴标语、展板,发放传单类的单向式普法形式是最普遍的,占到各类形式比例的47%,通过专家开展进行的法制讲座也占到了近30%,而利用法制文艺演出方式、多媒体手段进行普法和对特殊地区进行巡回流动普法的比例仅占到10%左右。这些数据使我们对现阶段各地普法单位的普法工作形式有一个基本的掌握。

二、北疆哈萨克族普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普法工作机制不健全

在普法工作机制建设上,很多普法专职办公室与司法局法律宣传办看起来是两套系统,实则人员构成是一样的,这就导致在普法工作缺乏配合、协助与指导,难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普法工作点多面广任务量大,但普法相关单位的专职普法工作人员少、任务重,精力有限,难以进一步提高法制宣传工作的质量和效果,难免有的时候顾此失彼。例如,在内容上多为比较空洞宽泛的文件,在制度上缺乏对普法主体责任的明确规定。而这些导致了各单位在进行必要普法工作时积极性不足的现象,制约了此项工作的全面开展。

(二)公职人员法制实践能力不足,普法重视程度不高

各行政执法单位中的公职人员对相关法律知识了解不足,在工作中没有明确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的意识。少数部门和单位以法律为依据、规范化管理所必须的各项制度还不够充实和完善,没有重点的去关注和解决那些群众反映强烈的涉法问题。有些单位在学法用法、法制实践上下功夫不够,虽然工作也在做,但是没有与本部门、本单位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法制教育与法制实践不配套,有脱节现象,影响了法制宣传教育的效果。

在法制教育方面,缺乏责任感和主动性,重经济轻法制的思想还时有表现。部分地区只满足于召开一次普法会议、制定一个普法计划、举办一次法律讲座、开展一次法律咨询、整理一遍普法档案,使普法工作流于形式。有些单位普法信息联络员更换太频繁,个别普法成员单位甚至没有专兼职人员负责普法工作,普法档案资料欠缺。

(三)普法工作的创新不够,形式单一

普法方式较为单调,不够新颖,法治宣传教育手段和方法创新不够。大部分单位仍以传统的宣传手段为主,宣传形式单一、方法单调,印发的普法宣传资料趣味性、可读性不强。传统的法制宣传形式在群众中所产生的影响较弱,距当前维护稳定形势任务要求和群众日益增长的法律需求还有较大差距,特别是针对重症人群对症下药方面办法仍显不多。

(四)农牧区普法困难多,阻碍大

对农牧区的法制宣传工作的开展不到位。首先,农牧民群众居住较为分散难以集中的开展法制宣传工作,特别是近几年外出打工的牧民越来越多,加之各大草场之间的距离较远没有相对固定的宣传场所,而且专业普法人员的短缺也使得法制宣传的效果不显著。其次是时间安排困难,牧民的居住地在每年的春秋两季都会根据草场的变化进行迁移,因而在宣传时间上难以进行统一安排。最后是内容难理解。因哈萨克族农牧民人口较多,受教育水平较低,对普法工作重要性认知不足,宣传难度较大。

三、哈萨克族普法问题的解决对策

(一)创新普法形式,营造法制宣传氛围

第一,应进一步对宣传教育形式进行创新。利用现代多媒体平台扩大普法宣传的影响,开展“法治宣传微电影”的创作和评比活动,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网络平台做好“微普法”。同时,要丰富和完善普法活动内容,要能够善于运用以案说法、以案释法的形式来增强普法教育的趣味性和渗透性,提高普法宣传的覆盖面增加其影响力。政府网站可以通过设立“普法”专栏的形式将法治宣传工作更加立体、生动的展现在群众眼前。第二,进一步营造法制宣传氛围,加强城镇、乡村居民法制宣传教育。同时,政府要把普法工作纳入社区建设规划,依托居民学校、社区便民服务网点等平台,根据具体情况定期为群众进行法律知识宣传。

(二)健全普法工作机制,明确责任

针对所存在的问题,普法工作在机制建构上需要注意一下两个方面。第一,完善好领导机制,加强党委领导、人大和政府对普法依法治理工作的监督,加强对各地市各执法主体和普法部门单位的检查考核力度,完善督办、责任追究等相关普法配套制度,以保证各部门、单位的普法职责的履行。加大法治宣传教育在地区精神文明、综合治理和绩效考核中的考核权重,使各部门、单位更加重视法治宣传工作。

第二,认真落实普法宣传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把普法经费纳入财政常态预算,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进行及时调整。继续加强普法工作队伍建设和普法投入,充实完善县、乡、村三级法制宣传员队伍,利用经费支持培养出一批能适应依法治理新形势的“学法、用法带头人”,确保“七五”普法治理工作的顺利开局。

(三)抓好领导干部学法用法,促进普法平衡发展

应进一步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抓好领导、干部、职工和广大群众的法制学习,努力提高各个层次人员的法律知识水平和各级领导干部和国家公职人员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解决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引导干部职工群众依法调整社会利益关系。根据领导干部工作特点,在落实自学计划的基础上,增强考试考核的针对性,强化对考试考核结果的使用。使全市领导干部学法用法工作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的轨道。

另外,针对普法工作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可以在乡镇街道组织成立普法工作室,对乡镇街道组织中的人员进行相关的法制培训,提高普法工作室等基层组织解决相关法律问题的能力。通过行政村、社区居委会等基层自治组织进一步深化法治乡村提高全社会法治化管理水平显著,促进基层法治建设的发展。

(四)因地制宜,抓好农牧民及信教群众普法

结合北疆多县地处偏远、地域广阔、边境线狭长,农牧民众多、居住分散、车辆无法进入的特点,积极创新农牧民法制教育宣传模式。安排乡镇普法骨干在田间地头为农民普法,在群众节日集会上、牧民的帐篷边灵活机动地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活动,通过“毡房夜校”、“巡回法庭”、“炕头课堂”、“流动演出”、法律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开展“送法进村入户”活动。

针对宗教人士和信教群众要实行分类指导,加强重点人群专题宣传。进一步加大《宗教事务条例》、《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力度。使信教群众进一步掌握并正确理解和自觉执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通过宣传教育纠正各族信教群众中存在的一些错误观点和模糊意识。

四、结语

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作为新疆经济发展的前沿和国家对外交流的窗口,其法制化建设情况对新疆的和平稳定与发展有着重大影响。北疆哈萨克族普法工作要依据自身的特点,总结经验梳理问题,提升普法主体自身能力强化对普法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以开展普法宣传所得到的效果而不是以工作量做为普法工作的评价标准。普法是一项具有实时性的工作任务,依据经济发展和社会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调整工作的方式方法,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才是普法宣传工作取得成效的要义。

参考文献

[1]刘颖丽.我国现阶段普法教育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07.

哈萨克民族 第9篇

海德格尔提出的“语言是存在的家”, 表明了语言与存在的不可分割, 二者是表里关系, 语言与存在“同在”。海德格尔通过对“存在”、“语言”的重新界定展开了对主体形而上学的批判, 力图扭转现代文明中的“人类中心主义”立场,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整体论观点, 呼吁人与自然关系的转变。在中华各民族不断发展过程中, 中华各民族都在相互影响, 相互促进, 互相丰富提高。例如:饮食方面, 在新疆地区, 许多汉族人已经习惯了吃和做富有当地民族特色的诸如烤肉, 抓饭, 那仁等饮食。同样的, 当地少数民族也受汉族中原文化的影响改变了过去以肉类为主的饮食习惯, 在家里翻着花样炒各种菜。

1.1 不同民族文化特征对儿童语言的影响

不同民族的语言承载着不同民族文化特征, 哈萨克族儿童在习得母语哈萨克语和第二语言汉语时, 哈汉两种不同文化影响了他们习得哈汉两种语言的内容、结构和速度。

汉文化的传统观念中, 认为“书中自有颜如玉, 书中自有黄金屋”, “万般皆下品, 唯有读书高”, 所以汉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视对儿童看书习惯的培养, 对说话、唱歌和舞蹈能力方面的重视度不高。而哈萨克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 哈萨克族的“阿肯弹唱”是非常有名的, 在家里成年人喜欢边弹冬不拉边以说唱的方式进行“阿肯弹唱”。哈萨克族儿童在这样的环境熏陶下长大, 他们自然很喜欢说唱这种方式。哈萨克族父母也非常注重对孩子说唱能力的培养。哈萨克族父母注重对哈萨克族儿童说唱口语表达能力的培养, 而哈萨克族儿童在周围环境接触的汉文化中并没有对口语表达能力给予强烈的肯定态度。所以导致哈萨克族儿童母语习得发展速度要远远大于第二语言的发展速度。

汉族传统文化由于受严格的宗法观念的影响总希望汉族温顺听话, 所以成人喜欢用“乖不乖”“听话”这样一类词来评价儿童。而哈萨克族传统文化是喜欢孩子活泼一点, 能力强。所以哈萨克族成人评价儿童喜欢用“tiantiek” (调皮) , “pelie” (能力强) 这样一类词。所以, 受不同文化的影响, 哈萨克族儿童在习得哈萨克语时较早的习得了像“tiantiek” (调皮) , “pelie” (能力强) 这样一类词, 而他们在习得汉语时较早习得了“乖”“听话”这样一类词。不同的文化习惯导致了哈萨克族儿童在习得哈萨克语和汉语上出现了差异。

1.2 不同的民族文化符号体系对儿童语言习得的影响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 不同民族选择用不同的语言形式承载不同民族文化。不同的语言形式包括不同的语法规则等。这些不同的语法规则都是不同语言文化的影响下的产物。这些方面的复杂程度对儿童习得不同语言的速度和效度都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也就是说儿童习得语言是受语言不同语言的模式结构影响的。

哈萨克族儿童在习得汉语中出现的语法错误比他们习得母语哈萨克语出现的语法错误要少。因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汉语属于汉藏语系, 是一种注重“意合”的语言, 语义是构词造句重点考虑的因素, 而对语法的制约较为宽松, 而哈萨克语属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克普恰克语支, 其形态结构为粘着语类型, 词尾处的形态变化非常丰富, 在构词造句时有严格的语法限制。所以, 这就是哈萨克族儿童习得母语时出现的语法错误比习得汉语出现的语法错误多的主要原因。

1.3 饮食习惯对儿童语言习得的影响

哈萨克族的饮食习惯和汉族的饮食习惯不同, 哈萨克族人传统喜欢吃肉, 喝肉汤, 奶制品也丰富多样。所以, 哈萨克族儿童在习得母语词汇过程当中, 对“yiet” (肉) “sorpa:” (肉汤) “suzbie” (一种特殊的奶制品) 这样一些词汇习得较早。汉民族的饮食习惯以各种菜类为主, 且哈萨克族儿童在外部环境接触的汉族群体较常使用的饮食类词汇又以馒头等为主。所以, 哈萨克族儿童口语当中较早出现的汉语词汇就有“菜”、“白菜”、“馒头”等。而且, 汉族群体相对于哈萨克族群体更爱吃辣子。所以, 哈萨克族儿童习得“辣子”这个词特别的早, 而且在他们的哈萨克语会话当中, 经常会出现用汉语的“辣子”一词而不是哈萨克语“ashde”一词来表达辣的含义。

1.4 不同文化差异对哈萨克族儿童语言习得的影响

哈萨克族儿童习得哈萨克语颜色的词和汉语颜色的词顺序是有所不同的。一般来说, 哈萨克语文化当中对白色是相当崇尚的。哈萨克族文化当中“白”意味着纯洁, 美好。所以, 哈萨克族成人们在和哈萨克族儿童交流时喜欢用哈萨克语的“aq” (白) 来夸赞各种事物。而汉族文化中对红色是极为喜爱的, “红“意味着喜庆。汉族成人的口语中夸赞儿童也多喜欢用“红”。所以, 哈萨克族儿童在习得哈萨克语颜色词时, 最先习得的是“白”, 而他们在习得第二语言汉语时, 最先习得的颜色词是“红”。

1.5 文化差异对汉语词语使用上的干扰

哈萨克族儿童在习得第二语言汉语时会受到母语哈萨克语文化的影响, 未充分了解汉语词语的感情色彩, 而导致不恰当使用汉语句子。例如:哈萨克语当中“ne e”、“qan a”都与“几”和“多少”对应。所以, 哈萨克族儿童在询问不让是老人还是儿童年龄时, 都喜欢用“几岁了?”这往往会引起汉族老人的不悦。这是因为汉语中的“几”是用来询问“十”以内的数字的, 而“多少”没有这个限制, 所以问老人“几岁了”是不对的。

由于哈萨克文化和汉文化在传统风俗习惯上的差异, 导致了哈萨克族儿童在习得哈萨克语和汉语形容词的顺序上也存在差异。如:汉文化中夸小孩子“胖”是很好的赞美之词。因为, 汉文化里, 夸小孩子“胖”的具体含义就是夸小孩子健壮。而哈萨克族文化中, 是忌讳夸赞小孩子“胖”的, 哈萨克族人认为夸赞小孩子“胖”会给小孩子带来不好的运气。所以, 哈萨克族儿童习得哈萨克语“胖”的时间较晚, 但是他们习得汉语“胖”这个词的时间是比较早的。

从哈萨克族儿童习得哈萨克语和第二语言汉语的过程中, 我们也不难发现哈萨克文化和汉文化对哈萨克族儿童语言习得的影响。哈萨克族儿童在接触他们周围的世界时, 不是静止孤立的存在于周围环境的, 而是随着哈萨克语语言环境发展动态发展变化的, 哈萨克族儿童通过不断地发展哈萨克语, 从而最终先进入哈萨克语语言的文化体系, 并伴着第二语言汉语的发展进入汉语的文化体系。哈萨克族儿童在不断地转变过程中, 不仅要掌握哈萨克语和汉语两种语言, 还要传承哈萨克语和汉语两种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哈萨克族儿童在先后接触哈萨克语和汉语的时候, 必定会先后接触到哈萨克语和汉语的文化。哈萨克族儿童通过观察和模仿哈萨克族和汉族成人文化交际模式, 渐渐形成自己独具特色的兼备哈萨克文化和汉文化的交际文化模式。

2 语言与思维

语言中, 既有其内部的原因, 也有其外部的原因, 而其外部原因往往是影响其内部变化的一个主要动因, 如人的认知, 交际, 社会等因素经常会参与到语言的动态演变中, 成为语言演变的主要动力。也就是说, 语言不是处于真空之中, 它总是处在人与自然, 人与社会, 人与人之间的复杂的交互发展过程中。

从中国现时代发展要求来看, 大力开展中国多民族多文化思维研究不仅是符合中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和科学发展的要求。也是大力发展中国社会主义知识经济的需要。知识的生产, 分配和使用都离不开思维。为此, 必须进一步实施知识创新工程, 建设和完善国家创新体系, 这就需要大力加强对中华各民族思维 (尤其是中华各民族创新思维) 的研究。语言是民族的族谱, 当一个民族语言消失, 自然从很大程度上蕴涵这一民族特征的消亡。这已经涉及了哲学的理性思维, 而现在急需的就是更深层次的哲学思考。

过去有很多人认为, 在双语或多语环境长大的孩子, 语言能力会表现的相对较弱。而现在很多调查研究证明, 处于两种或多种语言环境下的儿童的语言能力非但不差, 他们的语言能力反而会优于单语儿童。我们通过调查哈萨克族儿童的语言发展, 也发现哈萨克族儿童在以下几个方面表现出了语言能力优势。

第一、哈萨克族双语儿童具有元语言意识上的优势。哈萨克族儿童为了更加清楚的表达, 他们会灵活运用两种语言进行表达。比如, 如果他们遇到受语言词汇的限制, 他们不能第一种语言清楚而丰富的表达他们所要表达的含义时, 他们会选择使用第二种语言的词汇嵌入到第一种语言以便表达到位。这种意识体现出了哈萨克族双语儿童在词汇和句法意识方面的优势, 表现出了哈萨克族双语儿童更高水平的元语言意识。

第二、哈萨克族双语儿童能够灵活使用不同语言。哈萨克族双语儿童能根据说话对象的不同, 语言环境的不同灵活使用不同的语言。哈萨克族儿童能够很自然、迅速、平稳的从第一种语言转化使用第二种语言。这一点很好的证明了哈萨克族双语儿童语言能力优势。随着哈萨克族儿童母语哈萨克语和第二语言汉语掌握的程度的不断提高, 哈萨克族儿童的哈萨克语和汉语之间语码转换的代价越来越少。

第三、哈萨克族儿童母语哈萨克语的发展包含认知技能的发展, 对第二语言的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哈萨克族儿童的母语哈萨克语的学习使得哈萨克族儿童获得了一定的语言能力, 这种语言能力有助于第二语言的提高。这种语言能力帮助哈萨克族儿童掌握了普遍语法, 哈萨克族儿童在学习第二种语言时只需要把第二种语言的词汇、句法加到已经掌握的语言规律当中去即可。

综上所述, 只要把握好哈萨克族儿童母语哈萨克语和第二语言汉语的语言习得特征和两种语言相互影响的规律, 就能有效的发挥哈萨克族双语儿童语言能力方面的优势。双语儿童习得汉语过程中出现的语法问题和母语哈萨克语与第二语言汉语相互迁移引发的问题:与汉语单语儿童相比, 新疆地区少数民族双语儿童习得汉语的时间较长, 而且出现的问题有其特殊性是因为新疆地区混合民族家庭比例很低, 不同民族之间很难打破彼此不同宗教、语言、文化带来的障碍建立民汉混合家庭, 同时大多数少数民族家庭在家庭当中尽可能地保留使用本民族语言, 造成新疆少数民族儿童的第二语言汉语环境普遍较差。这使得新疆少数民族儿童第二语言汉语发展缓慢。新疆的主体少数民族语言都属于阿尔泰语系突厥语族, 而汉语属于汉藏语系, 比较大的语言差异造成新疆少数民族儿童出现的语言问题有其特殊性。我们的双语研究对象的汉语水平是非常低的。但即使如此儿童在学习第二语言过程中使用同一形象与两种语言序列发生联系, 加速了儿童对语言和语义的分离, 对双语儿童的元语言意识和语言学习思维能力的提高起到了促进作用。然后, 汉语儿童的哈萨克语和汉语之间相互的负迁移带来的问题何时以何种方式能彻底解决仍是一个有待于我们继续探索的课题。

参考文献

[1]范俊军.生态语言学研究评述[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5 (2) .

[2]冯广艺.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语言生态问题[J].贵州社会科学, 2008 (2) .

[3]海德格尔.在通向语言的途中[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5.

[4]涂纪亮.现代欧洲大陆语言哲学:现代西方语言哲学比较研究[M].湖北: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7.

[5]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8.

[6]坎普.反思作为言语力量的哲学-第22届世界哲学大会开幕式关于反思当今哲学主旨演讲[J].世界哲学, 2008 (6) .

上一篇:牙釉质脱矿下一篇:院前急救病人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