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科学技术范文

2024-09-22

环境科学技术范文(精选11篇)

环境科学技术 第1篇

关键词:环境试验,加速环境试验,加速寿命试验,可靠性强化试验

环境试验是将产品或材料暴露到自然或人工环境中, 从而对它们在实际上可能遇到的贮存、运输和使用条件下的性能作出评价。传统的环境试验是基于真实环境模拟的试验方法, 称为环境模拟试验。这种方法的特点是模拟真实环境, 提高设计裕度, 确保产品试验过关。其缺点在于试验效率不高, 并且试验的资源耗费巨大。另外, 这种方法对设计和工艺缺陷未作专门处理, 只分别通过鉴定试验与验收试验解决, 因此潜在缺陷残留量很多, 随时都可能在外场使用时出现故障, 可靠性的增长靠自然反馈缓慢地实现, 留给设计修改的时间与空间都极其有限, 从而使市场竞争的优势大为降低[1]。

加速环境试验 (Accelerated Environmental Testing) 是一项新兴的可靠性试验技术。该技术突破传统的环境与可靠性试验技术思路, 将激发的试验机制引入到可靠性试验, 可以大大缩短试验时间, 提高试验效率, 降低试验损耗。加速环境试验技术领域的研究与应用推广对可靠性工程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2]。

1 加速环境试验AET

加速环境试验技术A E T, 英文全称:Accelerated Environmental Testing。传统的环境试验是基于真实环境模拟的试验方法, 称为环境模拟试验。这种试验方法的特点是:模拟真实环境, 加上设计裕度, 确保试验过关。其缺陷在于试验的效率不高, 并且试验的资源耗费巨大。加速环境试验是一种激发试验, 它通过强化的应力环境来进行可靠性试验。加速环境试验的加速水平通常用加速因子来表示。加速因子定义为设备在自然服役环境下的寿命与在加速环境下的寿命之比。施加的应力可以是温度、振动、压力和湿度 (即所谓“四综合”) 及其它应力, 应力的组合亦是有些场合更为有效的激发方式。高温变率的温度循环和宽带随机振动是公认最有效的激发应力形式[3]。

2 加速环境试验的分类

加速环境试验有2种基本类型:加速寿命试验 (Accelerated Life Testing) 、可靠性强化试验RET (Reliability Enhancement Testing) 。可靠性强化试验 (RET) 用以暴露与产品设计有关的早期失效故障, 但同时, 也用于确定产品在有效寿命期内抗随机故障的强度。加速寿命试验的目的是找出产品是如何发生、何时发生、为何发生磨耗失效的。

加速寿命试验ALT是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 (通常几周或几月) 通过加速使用环境确定产品可靠性的过程。加速寿命试验也适用于揭示产品主要的失效机理。该试验通常在组件上进行, 而不是在整个系统上进行。当产品存在耗损时, 经常使用加速寿命试验。

基本上, 加速寿命试验是在物理与时间上, 加速产品的劣化肇因, 以较短的时间试验, 并据以推定产品在正常使用状态的寿命或失效率。加速寿命试验的基本条件是不能破坏原有特性, 要尽量选择失效机构不变化的试验条件, 或失效机构容易单纯化的试验条件, 使加速寿命试验结果之适用范围明确化。

加速寿命试验按照其实施的方法可分为应力加速.时间加速及分析加速三大类型: (1) 应力加速寿命试验:该方法通过加重工作应力或环境应力, 短时间内造成强制劣化效果的加速寿命试验方法, 所施加之应力通常大小一定。但亦有随时间变化的步进应力 (Step Stress) 试验法。 (2) 时间加速寿命试验 (亦称反复加速寿命试验) :该方法通过增加产品操作之反复次数或形成连续动作, 以造成加速效应的方法。 (3) 分析加速寿命试验:该方法通过应用劣化观测及数据分析分析技巧, 加速判定失效率或寿命状况[4]。

2.2可靠性强化试验RET

可靠性强化试验RET (Reliability Enhancement Testing) 是一项新兴的技术, 上世纪90年代初发源于美国。国外可靠性的有关研究人员在80年代初就注意到由于设计潜在缺陷的残留量较大, 给可靠性的提高提供了可观的空间。传统可靠性试验为环境模拟试验, 其特点是尽可能地模拟产品的典型真实环境, 再加上设计裕度来确保产品可靠性。与传统可靠性试验的思路相反, 可靠性强化试验是一种激发试验, 它是通过人为施加高试验应力, 加速激发产品潜在缺陷来达到提高可靠性的目的[5]。

RET的目的是要引起失效, 因此它是破坏性试验, 试样数量尽可能少。进行RET的理想时间是在设计周期的末期, 此时设计、材料、元器件和工艺等都准备就绪, 而生产尚未开始。通常RET的做法是施加预定的环境应力和工作应力 (单独加、顺序加或同时加) , 从小量级开始, 然后逐步增加直到出现以下3种情况: (1) 全部试样失效; (2) 应力值大大超出服役期望值; (3) 出现非相关失效[6]。

讯、电子、电脑、能源、汽车等工业部门。这类产品的可靠性增长过去主要靠用户的自然反馈信息进行, 周期长、更新换代慢, 因此, RT主要被用于新产品的开发和老产品改型中关键部件的改进以及预先研究。例如有名的福特汽车和惠普公司就是使用RET技术获得产品的高可靠性和快速更新换代的。在军工、航空、航天方面的应用要晚一些, 近几年来应用越来越多, 发展也快[1]。

3 结语

随着我国在航空、航天、军工、船舶等领域的迅速发展, 加速环境试验技术必将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目前, 国际多个知名企业都已相继采用可靠性强化试验技术, 并由此获得了高可靠性的产品, 大大缩短了产品试验时间, 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在我国, 该项技术正处于初步开展阶段,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 加速环境试验必将成为可靠性试验家族中一个不可或缺的成员。

参考文献

[1]陈奇妙.美国可靠性强化试验技术发展点评[S].国外质量与可靠性, 1998 (4) :44~47.

[2]张敏.可靠性试验与环境试验的关系[S].防化研究, 2007 (3) , 61~64.

[3]张春华, 温熙森, 等.加速环境试验技术及其相关研究[S].机械设计与制造, 1999 (5) :28~32.

[4]祝耀昌.高加速寿命试验[S].航空标准化与质量, 2005 (6) :36~40.

[5]姚军, 曹心宽, 等.可靠性强化试验定量评估方法[S].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06 (32) :117~120.

科学创设户外游戏环境 第2篇

户外环境规划的原则

安全性原则。由于幼儿在户外动作幅度较大且运动较为激烈,发生意外伤害的频率较高。因此,保障幼儿安全,是户外环境创设需要考虑的首要因素。

保障幼儿安全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户外游戏场地的设施器材、玩具、绿化等,都要保证无毒无害、无尖锐突出物,坚固结实,不存在安全隐患,攀爬类设施下应铺设一定厚度的具有柔软性和弹性的材料,例如,沙、碎木头、胶垫、木屑等;二是幼儿在进行游戏时需要有成人在场进行督导,指导幼儿正确使用设施器材;三是对游戏设备进行定时维修与清洁。

多样性原则。幼儿户外游戏活动形式与内容的多样性,需要多样性的户外环境支撑,而户外游戏环境的多样性又反过来激发了幼儿多样的玩法,有利于丰富幼儿的学习经验,并为幼儿提供更多的条件来对周围环境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索。

一是创造不同的游戏场地。户外游戏活动场地应规划为不同类型的活动区域。以活动性质划分,可以分为静态游戏区与动态游戏区;以场地功能划分,可以分为跳落区、游戏区、通道区、转换区、服务区;以游戏用具划分,可以分为沙水区、装扮游戏区、大型器械游戏区。二是游戏器材应多种多样,兼有简单、可运输的、固定的和复杂的设备,支持幼儿多样化的游戏活动。三是应考虑幼儿性别差异,使得游戏场地与游戏器材可以兼顾男孩与女孩的需要,使幼儿都能成为游戏场的主人。

适宜性原则。户外游戏场设计的适宜性原则,一方面是对幼儿年龄的适宜性,另一方面是对环境的因地制宜性。

户外游戏场的设施设备应当适合于幼儿的年龄、身材、活动能力的特点,具有发展适宜性,并让幼儿容易接近、乐于接近。户外游戏场的设计应注意与自然环境相和谐,应当重视对场地自然环境的利用,能够就地取材,例如盛产竹子的地区,可以尝试利用竹子作为游戏场的主要材料,这不仅能让幼儿感受到当地自然环境的特点,也符合经济性原则。还应注意与人文环境相和谐,游戏场的创设要注意与当地社会文化背景相和谐,吸收当地传统文化,尤其是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游戏也可吸收到户外游戏场的设计中来,不要盲目求新求异。

生态性原则。人造的攀登架形成不了适应自然所需要的“真正”的攀登能力,沙坑和沙箱无法比拟真正的海滩、河滩所能带来的快乐,现代城市生活方式使儿童远离了大自然,丧失了在野外自由嬉戏的乐趣。

美国德克萨斯大学教授弗罗斯特说:“提供一个创造性游戏场的最经济标准,乃在于保留其最原始自然的特点。”因此,专为幼儿设计的户外游戏场地应坚持生态性原则,注意保持与自然界的和谐。应选取空气清新、阳光充足的场所,充分利用好土壤、自然通风、日光、降水,配以良好的植物配置,使得户外游戏场地可以形成—个稳定的生态植物群落,且在设计中加强对泥沙、石头、鱼虫、花草等自然元素的应用。这样的环境不仅可以调节幼儿园户外场地的小气候,如降低风速、减少辐射热、降低噪声等,更对幼儿的身心发展大有裨益。

无障碍设计原则。户外游戏场地的设置要充分考虑到在智力或身体上有残障的幼儿,帮助幼儿克服交通、技巧和信息障碍,保证场地环境及设施器材具有良好的接近性以及适宜的尺度,使这些幼儿可以无障碍地参与到游戏活动之中。

具体来说,对盲童来讲,游戏场地中要具备多样材质,加强肌理感的游戏设施以及有悦耳声响的设施,以便于他们在游戏中通过触摸、嗅、听等来感知。地面要绝对安全、平整,没有障碍物,游戏设施边缘材料要连续地微变、有节奏的凹或凸以有效暗示。对于听力有障碍的幼儿,应在游戏空间中设置显示媒体以及指示系统,以此来提高安全性和空间识别性。

户外环境创设的方法

首先,要有大小合适的空间。一般意义上来说,户外游戏空间越大越有助于幼儿充分地施展与活动。我国规定幼儿园每班的游戏场地面积不应小于60平方米。场地狭小的幼儿园,可以充分开发利用屋顶与走廊等区域。

其次,要对空间进行科学的分区。一是表现性活动区。表现性活动区可以允许幼儿充分发挥其想象力与创造力,在环境创设中,可以在户外为幼儿开设角色区、表演区,提供多种多样的道具服装。在户外建构区,有更大的空间允许幼儿进行建构,因此可以投放数量更多、体积更大的玩具,使幼儿获得与室内不同的体验。户外美工区既可以将室内的材料投放到户外,也可以就地取材。比如,幼儿园的沙地、土地,幼儿可以直接用木棍作画,树叶也可成为幼儿的美工材料。

二是探索性活动区。玩沙玩水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之一,玩沙可以将绘画、建筑、塑型与娱乐活动融为一体。户外玩沙区应设置在幼儿园的一个角落,这样不会影响到其他区域的活动,或者与水区相连,也可以扩展幼儿的玩法。在沙区配备沙铲、筛子、沙锄、小桶和一些小型的玩偶。水区的设计应以蓝色为底并配上一些海洋动物的图片。与此同时,为了支持幼儿的游戏,应为幼儿提供各种容器、导管以及沉浮物品等。种植养殖区是较为受孩子欢迎的户外区域,在这个区域,幼儿通过照顾植物动物,既得到了一些关于自然常识性的知识,也可以培养观察能力与责任意识。在此区域需为幼儿提供专门的服装、手套以及清洗用品。

三是运动性活动区。运动性活动区是户外占地面积最大,使用程度最高的区域。固定运动器械区是活动范围较大且幼儿活动较为激烈的区域,该区域的场地一定要松软,不能够设置在水泥地上,应设置在草坪、塑胶或者软性材料上,并与其他区域隔开一定的距离。固定运动器械区宜为幼儿提供多功能式的复合型设施,满足幼儿钻、爬、滑、攀等多项活动的需求。可移动运动器材区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准备多种多样、多种玩法的运动器材,并在器材的存放处放置器材玩法与收整的方法,引导幼儿玩完之后收整。自然游戏区则要保障幼儿不被植物挂划或绊倒。

第三,户外绿化带。绿化带是户外环境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既美化了幼儿园环境,也为幼儿提供了一个安全活动的小天地。与此同时,绿化带也成为户外游戏区域的自然划分物。

幼儿园的绿化物应高低错落、轮廓多变、色彩多样,能够体现四季不同的特点。户外低矮植物要定期裁剪、合理布局,有造型的变化与美感。树木宜高低疏密、错落有致,既能提供阴凉,又不会影响建筑物的采光。户外的盆栽花卉应放置在幼儿容易欣赏与观察的地方,要四季有变化,时刻有新意。

此外,幼儿园道路的分割要合乎幼儿园户外活动区域的设置,并且道路要满足幼儿不同类型的需求,既要平整、笔直、防滑,也要铺设有趣的回转。铺设地面的材料也可以多种多样,比如鹅卵石、瓷砖或配以幼儿喜爱的图案,增加美感。

(作者单位:济南历下第三实验幼儿园)

环境科学技术 第3篇

一、树立现代信息教育理念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 教师职业专业化已经成为当今国际教师教育包括教师培养与培训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信息技术对传统的教育模式, 对教师和学生的素质、能力、角色提出了挑战。教师角色从传统的教学中知识的占有者、学习资源的供应者、文化知识的传递者、教育教学活动的主宰者、课程计划的执行者逐步向成为学生学习发展的促进者、学生学习兴趣的引导者、学习资源的开发者、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合作者过度和转变。

二、注重学科整合, 发挥信息技术优势

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对教师整体教学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 不仅需要基本教学功底, 还要掌握新的教学技术和利用资源的本领。教师教学将要面临的是信息技术环境下利用信息化手段和途径开展初中语文教学, 将学科知识、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媒体技术有机的整合起来。并且学生的学习也由过去的注入式学习向新课标理念下的自主、探索与合作的学习方式转变。

(一) 充分发挥信息技术辅助、引导功能

信息技术的优势在于学习资源无限丰富, 可以通览古今、跨学科融会贯通, 信息处理快捷, 表现形式多样。多媒体辅助教学与传统模式相比, 有着明显优点。文章可以转化为丰富多彩的课件形式, 提高课堂效率, 增加课堂知识容量, 用信息手段提供学习资源, 方便又快捷。而且能够突破教师和书本是知识的主要来源的限制, 用相关资源丰富封闭的、孤独的课堂教学。录像、音频视频、图片、动画等充分发挥辅助教学的作用, 扩充教学知识量。比如, 增加教学内容 (作者生平、文章背景、延伸阅读) 。趣味化教材内容, 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从而使语文教学过程变成一个自我感知、自我认识的过程。

(二) 运用信息技术, 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

媒体只是一种工具。语文学科是以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为最终目标。这种能力的养成是建立在学生主动参与的基础上的。媒体只是创设学习情境、学生主动学习、协作、探索完成知识构建的认知工具。整个教学过程依然要靠教师组织、学生参与, 多媒体的应用要在教师安排下逐步引入, 发挥高效。教师对具体环境进行调控, 引导学生思考, 吸引注意力, 主动积极获取知识, 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而媒体的过度使用将会阻碍学生积极性主动性。如语文课中朗读环节被视听代替, 固定形象限制和制约学生思维和想象力, 学生在学习中缺少独特鲜明感受、体验和理解。违背了语文规律。语文课媒体的运用, 最终是要把语文课上成语言实践课, 一切教学手段都必须以语言活动为主体, 以语言媒介为中心, 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实际运用能力。所以, 新技术的应用, 转变了师生关系。教师只是课堂的管理者、组织者、指挥者, 新媒体则取而代之进行“传道、授业、解惑”, 学生不仅是知识、信息的接受者, 而是课堂活动的参与者。这种伙伴式、合作式的师生关系的变化, 带来了教学方式的变化, 形成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等多元课堂。

(三) 应用信息技术, 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共享

信息技术的应用产生了新的教学资源, 促进教育公平。电子教材, 习题库、教材配套资源、同步课堂等为学生传递基础教育的基本信息, 也解决了因为教师水平带来的授课的差异性。新的教学资源, 减轻教师的负担, 突破时空界限, 优质课堂实录、优质教案等资源的共享, 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学习的平台。

三、信息技术运用, 增加课堂实效性

(一) 注重感悟、训练思维

多媒体直观形象的优势突出。课文中人物、景物、意境的提示性再现, 为学生沟通了语言文字与客观事物、概念的联系, 学生的主动参与, 有助于帮助学生思维活动的开展, 对文学作品的审美过程, 正式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 进行抽象思维与审美思维的培养。传统教学让学生走成功的捷径, 不重视思维训练, 以教师向学生的单向灌输代替学生的思维活动。信息技术与语文课程整合, 改变了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方法。现代课堂教学, 不仅要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展示聪明才智的机会, 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 培养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利用Power Point、flash等软件, 能够针对学科实际, 制作出一些动态课件, 不仅较好地表现了事物内在关系和变化规律, 并且能以问题驱动的方式, 启发学生的思维, 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发现规律, 尝试解决问题的途径。能够有意识地通过多媒体技术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 引导学生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 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

(二) 突出重点、难点

信息技术的应用, 增大的语文课堂的知识量, 充分发挥主体作用, 引导学生掌握信息技术这一学习的工具, 学生就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性进行有利于实现培养合作精神并促进高级认知能力的协作式学习, 利用媒体特性与网络特性结合进行有利于实现培养创新精神和促进信息能力发展的探究式学习。

(三) 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启发学生主动参与

教学的真正目的在于授之以“渔”, 因此形成学生自我教育的动力机制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显得尤为重要。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科学地设置学生活动的情境, 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活跃起来, 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通过猜一猜、试一试、想一想、做一做、议一议等方法、采用指导自学、独立练习、协作学习、网上学习等各种形式, 使课堂教学结构发生质的变化。尤其是网络环境下的整合, 可以使课堂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从而达到学生随时随地均可学习的目的。

试析科学技术对环境的影响 第4篇

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利用,对社会生态具有正反两个方面的影响。科学技术在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中,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可以这样说,没有科学技术,就没有人类的现代文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强烈冲击着社会的各个角落,改变着社会生态环境。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不断改变着人类生活的条件、状况和环境,有利于社会生态的发展;另一方面,某些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使用又导致生态环境污染和巨大灾难,危害社会生态的发展。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社会生产力的大大提高,经济规模的空前扩大。只有科技的发展和普及,才能使单位生产量的能耗、物耗大幅度下降,才能不断地开拓新的能源和材料,才能实现既减少投入,又能增加产出的理想发展模式,进而使发展越来越减少对资源、能源的依赖性,并相应减轻对环境的污染。人类通过采用有效的技术手段开发自然资源,低科技水平下的非资源变成高科技时代的资源,诸如核能技术的进步,使原子潜能变为有效的能源。高科技的投入也使环境系统发生变化,太空技术的发展,使外空环境改变;另一方面,科技进步也使环境的有效保护更加先进、合理。

改善生态环境的质量,防治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同样也需要依靠科学技术进步。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益严重,清新的空气、洁净的水、绿色的森林不断消失,臭氧层出现巨大空洞,全球气候异常,都是人类活动不符合自然界发展规律带来的恶果,已经给人类敲响了警钟。许多国家的经验表明,技术应用带来的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最终还要依靠科学技术进步来解决。例如,解决汽车尾气污染问题,无论采用哪一种方法,科学技术都是关键因素。当前,一些发达国家就是依靠先进的环境保护科学技术,已经消除和控制了其主要的工业污染,同时加强了对自然生态的保护,环境质量显著改善,使当地居民生活在蓝天碧水的环境之中。总之,科学技术发展是改变人类社会生态环境的根本因素,而人类社会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也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最终结果。

正如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一样,任何科学技术的使用都会导致生态平衡的失调。只不过科学技术的成就往往比破坏更加为人类所重视。所以有时即使有一定的负效果,也会采用这类科学技术。最明显的例子就是药品的使用。虽然医生都清楚地知道药品的副作用,但仍然要使用,正是由于这对于治疗疾病具有重要意义。虽然有些科学技术目前尚未能指出其对环境生态的破坏作用,也仅仅是因为人类的认识能力有限,随着科学的发展和人类实践的过程,其破坏性会逐渐显现出来。

工业技术的发展,直接导致了人类历史上的3次技术革命,使人们步入工业社会直至信息社会。然而,蒸汽机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煤的燃烧,这使得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与二氧化硫的含量剧增;内燃机的出现造成了光化学烟雾;化工技术的进步,每年都能推出大批没有经过诱变性检验的新产品。即使是被认为“洁净能源”的电能,也由于它在输送和运动电机时对原有的电磁平衡产生影响而损害人类的神经系统、改变动物所处的静电场而影响其血清成分。另外,全球变暖与海平面上升、臭氧空洞、森林资源日益减少、放射性核污染等等人类生态环境的恶化,无一不与工业技术的应用有关。

营造科学的睡眠微环境 第5篇

科学地安排好每天的睡眠,才能始终处于精神振奋、大脑清醒的状态,使工作、学习保持高效率。古人有诗曰“华山处士如客见,不觅仙方觅睡方”。现在看来,这个“睡方”的重要内容是安排好睡眠环境。

研究表明,人每天应保持七八个小时的睡眠。长达数小时的睡眠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通过脑电图扫描出的波形可分成慢(浅)波睡眠(亦称正常睡眠)、快(深)波睡眠(亦称逆睡眠)两类睡眠。入睡初期是慢(浅)波睡眠约1个小时,而在进入快波睡眠前的一段睡得最深沉,俗称“熟睡”。

人的睡眠过程以90分钟为周期,出现深波和浅波睡眠的交替,每晚要反复出现5~6次。那么,科学的睡眠环境是使深波、浅波睡眠每周期合计时间缩短,使“熟睡”的时间延长。

睡眠环境,包括硬件和软件两部分。硬件指的是卧床、内装饰、家具、照明、空调、建筑结构、室内设施等;软件即是室内温度和湿度等。相对而言,软环境显得更加重要。科学的睡眠环境,使人能适应睡眠中人体的生理变化,使能量代谢减少,血压、体温、摄氧量下降,呼吸次数减少等,主要控制三要素,即身体和卧具间的温度、湿度、气流。

我们知道,手脚发凉、室温高、湿闷都会致人辗转反侧,难以成眠,所以控制室内温湿度成为睡眠环境的首要要求。根据科学家的研究,最佳睡眠环境是室温15.6~22℃,超过23.9℃即妨碍睡眠,相对湿度则不能超过80%。另外,寝室应保持在黑暗状态,天花板亮度不要超过50流明(相当于5W传统灯泡的光通量);音响应在40分贝以下,不要超过70分贝。研究者还指出,寝室的墙壁与装饰物色调杂乱会干扰入睡;居住密度应在人均4平方米以上,过密的话室内细菌总数、二氧化碳含量明显增加,会干扰睡眠。

从卧床之上的微环境来讲,舒适的睡眠要求身体适度翻动,所以人们每晚翻身约20余次,若温度高、出汗导致湿度提高,翻身次数增加,就会影响睡眠。由此,被窝适宜温度应在33±1℃,这也是皮肤的平均温度。随着卧具温度升高,从皮肤表面放出水分,湿度则提高。温度稳定后,湿度也稳定下来,最舒适时的湿度为50±5%。

“被要轻、褥要稳”,舒适的被褥要求具有保暖、轻、贴身、吸湿、透气等各种性能。床单、床罩除要求保暖、吸湿,还要求触感好、有挺性、尺寸稳定性好。

传统被褥的填充材料是棉、丝棉等,20世纪70年代出现了以合成纤维为主的喷胶棉絮。近年来采用天然材料的倾向抬头,人们喜欢用羽毛、兽毛防寒。它们由于质轻、能自动调节温湿度,被称为“天然空调器”,很适合心脏病患者、怕热的婴幼儿等人群使用。

最近,具有特殊功能的卧具商品也不断涌现,如在卧具填充材料中加入能发射红外线的新型陶瓷,人体吸收其能量可改变血液循环,促进睡眠和解除疲劳。香味卧具是在纤维中加入多种天然香精油,有镇静效果,可使人迅速入眠。利用电子与生物技术的睡垫是将音乐通过变换器,改变振动频率,用这种睡垫入眠快,醒后身心舒展,工作效率提高。

另外,枕芯高度、床铺面积、床架高度乃至睡床方位等要素,在某种程度上也或多或少会影响睡眠。从人类学和工程学的角度考虑,越贴近身体的物品就越需要人性化专业设计,因此专业寝具是提高睡眠质量最值得关注的重要因素之一。

环境科学技术 第6篇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保护环境, 防治噪声污染, 规范和指导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 将《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 (HJ/T2.4-1995) (以下简称原导则) 进行修订, 2010年4月1日实施《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 (HJ2.4-2009) (以下简称新导则) 。实施后的新导则与原导则相比发生了那些变化, 由此会引起哪些变化, 具体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如何进行分析, 这是环评工作者尤为关注的问题。

2、变化内容概述

与原导则相比, 新导则主要修改内容如下:

(1) 根据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和《户外声传播衰减第二部分一般计算方法》 (GB/T17247.2) , 对工业企业、公路 (道路) 、铁路 (城市轨道交通) 、机场飞机噪声预测公式进行了补充和修正。

(2) 修改了评价等级、评价范围及评价工作基本要求的表述方法:

(1) 增加了典型建设项目分类预测及噪声控制措施;

(2) 区域环评中声环境影响评价要求等章节;

(3) 删除了有关声源的监测方法, 保留了简易法测量声源声功率级的方法。

(3) 与现行声环境相关标准《声环境质量标准》 (GB3096-2008) 、《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 B22337-2008) 、《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 (G B12348-2008) 、规范、法律法规等接轨。

3、基本概念

3.1 导则性质

新导则为国家强制性标准;原导则为国家推荐性标准, 新导则与原导则标准性质不同。

3.2 适用范围

新导则适用范围增加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及相关内容。

3.3 术语和定义

新导则中术语和定义中除了“噪声”外, 其它皆为新增。而且, 新导则中的“噪声”术语修改为“环境噪声”, 定义更加具体。

新导则增加了固定声源、流动声源、点声源、线声源、面声源、敏感目标、贡献值、背景值、预测值的定义。

3.4 符号及评价量

新导则与最新标准G B3096-2008、GB12348-2008、GB22337-2008、GB12523接轨, 昼间等效声级符号为Ld、夜间等效声级符号为Ln、突发噪声的评价量即最大A声级符号为Lmax。

新导则将声环境质量评价量、声源源强表达量及厂界、场界、边界噪声评价量表达方法统一及规范化。

4、工作程序

声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思路一致, 新导则将所要做的工作细化, 更加具体、详实, 可操作性更强。下面新导则与原导则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主要从工程概况、建设项目现场踏查、与噪声有关工程分析、建设项目噪声贡献值预测、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声环境影响评价等方面工作程序进行对比。

其中, 因为预测模式中引用《户外声传播衰减第二部分一般计算方法》 (GB/T17247.2) , 新导则关于建设项目噪声贡献值预测中增加了声传播路径分析:地面状况、障碍物、气象条件、地形高差等。

5、评价工作基本要求

5.1 评价等级

新导则评价等级与建设项目规模无关, 取消了大、中、小型建设项目的说法。

5.2 评价基本要求

新导则中一级、二级、三级评价基本要求更加明晰, 表述方法更加具体。

5.2.1 一级评价的基本要求

新导则中一级评价基本要求增加:当敏感目标高于 (含) 三层建筑时, 还应绘制垂直方向的等声级线图。

5.2.2 二级评价的基本要求

评价范围内具有代表性的敏感目标的声环境质量现状以实测为主, 可适当利用评价范围内已有的声环境质量监测资料。

噪声预测应覆盖全部敏感目标, 给出各敏感目标的预测值及厂界 (或场界、边界) 噪声值, 根据评价需要绘制等声级线图。

5.2.3 三级评价的基本要求

可利用评价范围内已有的声环境质量监测资料。

噪声预测应给出建设项目建成后各敏感目标的预测值及厂界 (或场界、边界) 噪声值, 分析敏感目标受影响的范围和程度。

5.3 评价范围

按照评价等级确定评价范围总体思路不变, 新导则更具体, 即按照固定声源、流动声源按满足一级、二级、三级评价要求, 确定声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6、声环境现状调查

6.1 调查内容

新导则增加调查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的主要气象特征, 包括年平均风速和主导风向, 年平均气温, 年平均相对湿度等。

新导则增加收集评价范围内1:2000~50000地理地形图, 说明评价范围内声源和敏感目标之间的地貌特征、地形高差及影响声波传播的环境要素。

6.2 现状监测

新导则现状监测考虑不同楼层高度, 当敏感目标高于 (含) 三层建筑时, 还应选取有代表性的不同楼层设置测点;同时布点原则分的比较细, 固定声源可能会根据评价等级不同, 必要时对不同距离进行衰减测点。

7、理论基础

《户外声传播衰减第二部分一般计算方法》 (GB/T17247.2) 为国内外新的研究成果, 为新导则的理论基础及精髓。

7.1 声学户外声传播的衰减规定

GB/T17247.2规定了计算户外声传播衰减的工程法, 以预测各种类型声源在远处所形成的环境噪声级。此方法可预测已知噪声发射声源在有利传播的气象条件下的等效连续A声级 (在ISO1996第1部分到第3部分已描述) 。

7.2 方法

特别包括倍频带算法 (用63Hz~8k Hz的标称频带中心频率) 以计算发源于点声源或点声源组的声衰减, 这些声源可以是移动的或者是固体的, 算法中提供规定的项目有以下的物理效应:几何发散、大气吸收、地面效应、表面反射及障碍物引起的屏蔽。

此方法可应用于各式各样的噪声源和噪声环境, 它可以直接或间接应用于有关路面、铁路交通、工业噪声源、建筑施工活动和许多其他以地面为基础的噪声源等大多数场合, 但它不能应用于在飞行的飞机, 或对采矿、军事或相似操作的冲击波。

8、声环境影响预测

在声环境影响预测方面, 新导则突出以下两方面:

(1) 新导则的预测点与新版大气导则类似, 强调评价范围内的敏感目标的预测。

(2) 在预测模式上, 新导则考虑双绕射情况, 绕射声与直达声之间存在声程差。其理论基础为《户外声传播衰减第二部分一般计算方法》 (GB/T17247.2) , 屏障衰减Abar (相当于GB/T17247.2中的DZ屏障衰减) 参照GB/T17247.2进行计算。在任何频带上, 屏障衰减在单绕射 (即薄屏障) 情况下, 衰减量最大取20dB;屏障衰减在双绕射 (即厚屏障) 情况下, 衰减量最大取25dB。

结束语:

标准的修订与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技术经济状况直接相关,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 (HJ2.4-2009) 为原导则首次修订, 新导则在原导则的基础上, 结合现行法律法规等, 进一步细化、补充、完善。本文从导则涉及的基本概念入手, 剖析工作程序、评价工作基本要求、声环境现状调查, 追溯新导则的理论基础及精髓, 解析导则修改的内容。如何将其具体应用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 有待于环评工作者工作中不断摸索及总结。

摘要:实施后的新导则会引起哪些变化, 具体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如何进行分析, 这是环评工作者尤为关注的问题。

环境监测与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 第7篇

1.1 环境监测的意义

环境监测就是通过对影响环境质量因素的代表值的测定, 来确定环境质量 (或污染程度) 及其变化趋势。能够准确、及时、全面的反映环境质量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为环境管理、污染控制、环境规划等提供科学依据。环境监测的过程一般为接受任务, 现场调查和收集资料, 监测计划设计, 优化布点, 样品采集, 样品运输及保存, 样品的预处理, 样品测试, 数据处理, 综合评价等。

1.2 环境监测的作用

环境监测的作用具体来说就是通过环境监测, 根据环境质量标准可以评价环境质量;根据污染物的分布情况来追踪污染源, 为实现监督管理、控制污染提供依据;收集本底数据, 积累长期监测资料, 为研究环境容量、实施总量控制、目标管理、预测预报环境质量提供数据;为保护人类健康, 保护环境、合理使用自然资源, 制定环境法规、标准、规划服务。在社会方面, 环境监测可以用于发生污染事故时进行的应急监测, 以确定污染物扩散方向、速度和危机范围, 为控制污染提供依据;在污染事故纠纷中, 它可以对环境执法过程中产生的矛盾进行监测, 以提供具有法律效力的数据, 供执法部门仲裁;它可以对人员进行考核, 对方法进行验证, 对污染治理工程验收监测;还可以为政府部门、科研机构、生产单位提供服务性监测;同时它还可以用于科学研究。

1.3 环境监测的任务

环境监测的任务是开展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监督性检测、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的应急监测以及为环境状况调查和评价等环境管理活动提供监测数据的其它环境监测, 为全面反映环境质量状况和变化趋势、及时跟踪污染源的变化情况、准确预警各类环境突发性事件的环境管理工作提供决策, 环境监测的对象包括自然因素、人为因素和污染组分。

2 环境监测的发展阶段及监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2.1 环境监测发展的几个阶段

环境监测的发展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典型的污染事故调查监测发展阶段, 或叫被动监测阶段, 在这个阶段环境监测技术相对滞后;第二个阶段是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发展阶段或主动监测、目的监测阶段;第三个阶段是以环境质量监测为主的发展阶段或自动监测阶段。环境监测是环境执法和评价环境质量现状与变化的趋势的重要手段。为切实改善环境质量, “十二五”期间, 国家提出了“县县能监测”的目标, 这意味着环境监测设备和监测网络的覆盖率将大幅度提高。同时, 拓展环境监测范围及监测对象、提高监测能力、完善监测方法也均被提上日程。

2.2 环境监测技术发展的趋势

多年来环境保护工作的实践证明, 环境监测是环境管理的有力支撑, 提供科学准确的环境监测数据是政府实施综合决策和环境监管的重要依据。随着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发展, 我国环境监测技术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 目前, 全国形成了国家、省、市、县4级环境监测网络, 共有专业、行业监测站4800多个, 其中环保系统2200多个监测站, 行业监测站2600多个。国控的空气质量监测网站103个、酸雨监测网站113个、水质监测网站135个。此外还建有噪声监测网、辐射监测网、区域监测网等。监测技术开始由经典的化学分析向仪器分析发展, 各种精密度较高的分析仪器相继产生;由手工操作向连续自动化迈进, 在监测站能力建设中要求必须配备的大气自动监测系统就是很好的例子, 还有烟气在线、水质在线等监测系统;由微量分析向痕量、超痕量发展, 例如当前有机污染的治理已成为一大难题, 有机污染物具有一定的生物积累性和“三致”作用, 甚至有些痕量有机物的危害也是很大的, 因此不断寻求痕量、超痕量污染物的监测方法是当今有机污染物监测的重要任务,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对环境监测工作高效率的迫切需要, 研究高效、快速的有机污染物监测技术已成为国际环境问题的研究热点之一, 特别是在水利系统, 对有机污染物的监测工作研究不够, 急需先进的监测技术支持并指导水质监督工作的发展;由污染物成分分析发展到了化学形态分析, 形态分析是分析化学的一个分支, 它包括物理形态分析和化学形态分析, 例如不同化学形态的重金属, 其毒理特性不同, 不同的化学形态, 对生物体的可利用性也不同, 形态分析为超痕量分析, 需要灵敏度高、检出限低的分析方法, 要求分析方法的选择性要高, 在取样和分析过程中不改变元素的原有形态, 目前的形态分析方法有光谱法、色谱法、多种技术联用及电分析法, 其中电化学分析方法在元素形态分析中最为常用, 包括有极谱法、循环伏安法、溶出伏安法、离子选择性电极电位分析及流动注射进样结合电分析监测。溶出伏安法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和工作电极多样化的优点, 适合于痕量金属的形态分析, 是近年来发展最快的方法;仪器的联合使用和电子计算机化开始形成, 在联用技术中常常将高选择性的分离技术和高灵敏度的监测技术结合在一起, 例如气相色谱与原子吸收法联用, 高效液相色谱与元素选择性检测器联用等, 色谱-质谱联用法中将色谱法所得之淋出流体移入质谱仪, 可使复杂的有机混合物在数小时内得到分离和鉴定, 是最有效的分析方法之一。

目前, 我国已制定各类国家环境标准410项, 覆盖了大气、水质、土壤、噪声、辐射、固体废物、农药等领域。已开展了环境质量监测、环境质量周报、日报、预报监测;污染源监测、污染事故应急监测、污染物总量控制监测、污染源解析监测, 环境污染治理工程效果监测等等。需监测的污染因子达百余种。

总之, 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工作的技术基础、信息源泉和执法保障。环境监测工作应以改善环境质量为出发点, 以满足环境管理现代化需要为方向, 用科学的数据准确、及时、全面地反映环境状况和变化规律, 说清环境质量和污染源排放状况及其变化规律, 为政府宏观决策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 为环境执法提供科学的依据, 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服务。

摘要:叙述了环境监测的重要意义、作用及任务, 阐述了环境监测发展的几个主要阶段及其发展的趋势。

环境监测与环境监测技术的发展 第8篇

关键词:制约因素,意义,作用及任务

1 环境监测的意义、作用及任务

1.1 环境监测的意义

运用物理、化学、生物等现代科学技术方法, 对化学污染物及物理和生物污染等因素进行间断地或连续地监测和测定, 然后根据结果做出相应的环境质量评价的过程就是环境监测。它通过测定影响环境的因素来分析环境变化。作为环保的科学依据, 环境监测有着准确、及时、全面的特点。进行环境监测一般会按照以下流程:a.接受任务;b.现场调查和收集资料;c.监测计划设计;d.优化布点;e.样品采集;f.样品运输及保存;g.样品的预处理;h.样品测试;i.数据处理;j综合评价。

1.2 环境监测的作用

环境监测的核心作用就是评价环境的质量, 其通过对环境的监测和质量标准的了解, 去跟踪和消灭污染源, 同时其监测数据还能作为分析环境容量、实施总量控制、目标管理、预测预报环境质量的重要依据, 从而更好的做好监督管理工作, 控制污染源。如果环境监测工作能够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不仅可以很好的保护环境, 还能很好的保护自然资源, 有助于人体健康;从社会方面讲, 能够有效的抑制污染物的扩散, 把环境污染扼杀在萌芽之中。但在实际工作中, 环境监测工作还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污染事故纠纷中, 环境监测做不到能够很好的解决矛盾;人员方面, 工作人员专业技能不够全面, 而且整体素质达不到要求, 所以, 环境监测部门要坚强对环境的监管工作, 同时也要做好自身能力的提升。环境监测在环境保护方面有着明显的监管作用, 而且还能验收监测污染治理工程, 以及对政府部门、科研机构、生产单位提供服务性监测, 环境监测在广泛应用于环境治理的同时还被用于科学研究, 可谓作用广泛。

1.3 环境监测的任务

环境质量监测、污染源监督性检测、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的应急监测, 这些都属于环境监测的监测范围, 在以上领域内的监测工作也都是为环境监测而服务, 各部门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形成了环境监测的局域网络, 不仅时数据得到了及时的沟通交流, 而且还能对数据进行相互验证, 提高了环境监测的准确性, 也把环境质量的变化更加全面的反应出来, 同时也能反应出污染源的变化情况。环境监测的对象包括自然因素、人为因素和污染组分。

2 制约环境保护事业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

2.1 环境监测技术力量相当薄弱:

队伍素质与紧迫的形势和繁重的任务不相适应。受事业单位人员编制的限制, 环境监测人才的引进、管理、培养等都缺少行之有效的激励和竞争机制, 进人把关不严。有些监测站难挡领导的“批条”和“招呼”, 被动地接纳了不少人员, 加之政策性的人员安置和对内外“关系”的片面照顾等, 造成“人满才乏”。

2.2 环境监测能力相对滞后:

环境监测仪器不足甚至老化:目前, 我国环境监测仪器的生产企业有140余家, 年产值4.8亿元, 约占全国环保产品产值的2.3%。我国环境监测仪器多是中小型企业生产, 产品基本集中在中低档的环境监测仪器, 远不能适应我国环境监测工作发展的需要。

2.3 环境监测质量有待提高:

各级环境监测站普遍存在重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 轻环境监测的全程序质量管理, 监测质量的监督管理力度不够, 自我约束和外部监督机制尚且薄弱。质量体系不能得到有效的运行。

3 环境监测的发展阶段及监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3.1 环境监测发展的几个阶段

环境监测的发展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典型的污染事故调查监测发展阶段, 或叫被动监测阶段, 在这个阶段环境监测技术相对滞后;第二个阶段是污染源监督性监测发展阶段或主动监测、目的监测阶段;第三个阶段是以环境质量监测为主的发展阶段或自动监测阶段。环境监测是环境执法和评价环境质量现状与变化的趋势的重要手段。为切实改善环境质量, “十二五”期间, 国家提出了“县县能监测”的目标, 这意味着环境监测设备和监测网络的覆盖率将大幅度提高。同时, 拓展环境监测范围及监测对象、提高监测能力、完善监测方法也均被提上日程。

3.2 环境监测技术发展的趋势

多年来环境保护工作的实践证明, 环境监测是环境管理的有力支撑, 提供科学准确的环境监测数据是政府实施综合决策和环境监管的重要依据。随着我国环境保护工作的发展, 我国环境监测技术也取得了较大的进步。此外还建有噪声监测网、辐射监测网、区域监测网等。监测技术开始由经典的化学分析向仪器分析发展, 各种精密度较高的分析仪器相继产生;由手工操作向连续自动化迈进, 在监测站能力建设中要求必须配备的大气自动监测系统就是很好的例子, 还有烟气在线、水质在线等监测系统;由微量分析向痕量、超痕量发展, 例如当前有机污染的治理已成为一大难题, 有机污染物具有一定的生物积累性和“三致”作用, 甚至有些痕量有机物的危害也是很大的, 因此不断寻求痕量、超痕量污染物的监测方法是当今有机污染物监测的重要任务,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以及对环境监测工作高效率的迫切需要, 研究高效、快速的有机污染物监测技术已成为国际环境问题的研究热点之一, 特别是在水利系统, 对有机污染物的监测工作研究不够, 急需先进的监测技术支持并指导水质监督工作的发展;由污染物成分分析发展到了化学形态分析, 形态分析是分析化学的一个分支, 它包括物理形态分析和化学形态分析, 例如不同化学形态的重金属, 其毒理特性不同, 不同的化学形态, 对生物体的可利用性也不同, 形态分析为超痕量分析, 需要灵敏度高、检出限低的分析方法, 要求分析方法的选择性要高, 在取样和分析过程中不改变元素的原有形态, 目前的形态分析方法有光谱法、色谱法、多种技术联用及电分析法, 其中电化学分析方法在元素形态分析中最为常用, 包括有极谱法、循环伏安法、溶出伏安法、离子选择性电极电位分析及流动注射进样结合电分析监测。溶出伏安法具有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和工作电极多样化的优点, 适合于痕量金属的形态分析, 是近年来发展最快的方法;仪器的联合使用和电子计算机化开始形成, 在联用技术中常常将高选择性的分离技术和高灵敏度的监测技术结合在一起, 例如气相色谱与原子吸收法联用, 高效液相色谱与元素选择性检测器联用等, 色谱-质谱联用法中将色谱法所得之淋出流体移入质谱仪, 可使复杂的有机混合物在数小时内得到分离和鉴定, 是最有效的分析方法之一。

目前, 我国已制定各类国家环境标准410项, 覆盖了大气、水质、土壤、噪声、辐射、固体废物、农药等领域。已开展了环境质量监测、环境质量周报、日报、预报监测;污染源监测、污染事故应急监测、污染物总量控制监测、污染源解析监测, 环境污染治理工程效果监测等等。需监测的污染因子达百余种。

设施环境调控技术 第9篇

1 温度环境调控

温度是影响作物生存和生长发育的主要环境因子之一。作物从萌芽到成熟的各个生长发育阶段, 体内一切生理生化过程, 都有一定的“三基点”温度要求。根据作物对温度的不同要求, 分为耐寒性、半耐寒性、不耐寒性等3类作为温度管理的主要依据。在设施栽培中, 目前主要推广的是棚室四段变温管理, 即把一昼夜24h分成4个阶段, 上午、下午、前半夜和后半夜。上午以促进作物的光合作用为目标, 进行高温管理;下午和前半夜温度逐渐降低, 以便把光合产物运送到各个器官;后半夜在保证作物正常生长的前提下, 进行低温管理, 防止消耗更多的养分。

1.1 温室加温

冬季, 温室内部温度受到室外自然环境的影响而降低, 可能降至作物生长温度最低基点以下, 若不及时采取加温措施, 将很难维持作物正常生长所要求的温度环境, 因此需要加温。一是空气加温。常用的主要有热水供暖系统和热风供暖系统。前者主要热媒为水, 介质热容量较大, 系统热稳定性较高, 适应范围较广;后者热媒为空气, 介质热容量较小, 热稳定性较低, 适用于短时间补充热量, 用以短期维持室内空气温度保持相对稳定或提高。二是土壤加温。多采用土壤下埋入电热线和埋设酿热物。前者又称电热温床, 使电能转化成热能, 实现土壤温度的自动调节, 保温效果好, 设备简单, 用途广泛。后者温室土壤下面埋1层酿热物, 既能提高地温 (10cm深土层温度提高1.5~2.0℃) , 又能补充二氧化碳, 从而提高作物产量。

1.2 温室降温

温室的降温在夏季尤为重要, 降温的措施主要有:一是通风换气, 包括自然通风和强制通风;二是遮阳降温, 主要包括设置内、外遮阳幕系统、采用布织布覆盖、温室透明屋面涂刷半透明涂料等;三是蒸发降温, 主要包括湿帘降温和空气加湿降温。

1.3 温室保温

有效的保温措施可以减少热损失, 在节省能源的同时, 保持作物正常生育所要求的环境温度。保温措施主要有:改善温室结构形式和结构材质, 提高自然光的透光率和采光量, 如园艺“LY-Ⅰ型”蓄热保温墙体的应用等;选用透光率高、导热性差的透明覆盖材料;设置室外辅助保温层、内保温幕和多层覆盖技术 (比单层棚膜提高10~12℃) , 提高散热面热阻, 降低向外的长波辐射率;选址适当, 避免在冬季多风、风大的风口附近建造温室。

2 光照环境调控

作物全部干物质产量的90%~95%均来自于光合作用。因此, 设施光环境直接关系作物生命及其干物质产量和品质, 是一种基础环境。它包括光照强度、光照时数、光质、光照分布等。不同植物所要求的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不同, 前者分为强光照、弱光照、中光照植物;后者分为长日照、短日照、中日照植物, 光照强度和光周期性反应是进行光照条件管理的主要依据。在设施有限的空间中, 在自然光照形成的设施光照环境基础上, 进行对室内光照条件适当地限制、补充和有目的地调节与控制, 可以在充分利用自然光照条件的前提下, 营造有利于作物生长全过程的良好光照环境, 能够使温室周年生产各种不同的园艺作物, 满足市场供应或其他需求。一是光照强度调节。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与棚、室设计, 如选择合适的建筑方位、合理的温室结构、适宜的透光覆盖材料、减少结构和设备的遮阳率等。二是光质调节。根据作物对光质的要求, 选择透射的光谱波段应有益于该种植物生长与开花结果的材质。如紫色膜对紫外光、紫光透过率高, 有利于茄子果实的着色和提高品质。三是人工补光调节。分为人工光周期补光和人工光合补光。前者是对长光性作物正常发育采用的人工延长日照时间的措施, 如安装荧光灯和钨丝灯;后者是作物自然光照强度不足而采用人工光源补充光合能量不足的补光措施, 如安装农艺钠灯、荧光灯或张挂聚酯反光幕、覆盖银黑色地膜。四是遮光调节。包括光合遮光调节和光周期遮光调节。强光和高温会降低光合速率, 抑制光合作用, 采用有一定遮光率的遮光材料, 减弱光照强度, 有效降低温度, 提高光合作用速率。短光性作物并不需要日照时间过长, 需要用周期遮光的措施延长暗期, 缩短日照时间, 以利发育良好或提早开花、促进早熟。

3 水分环境调控

水是构成并支撑植物体的主要组成部分, 占植物总质量的80%~95%, 园艺产品尤甚。设施的水分环境, 由土壤水分和空气湿度共同构成, 二者只有协调管理, 才能充分满足作物生长发育的要求。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对水分条件要求:种子发芽期, 需要足够大量的促进种子贮藏物质的转化和原生质的生命活动, 以利胚根伸出并向胚胎供足水分;幼苗生长期, 根系弱小, 保持土壤湿润, 过高的土壤湿度造成植株徒长或烂根;营养生长期, 处于茎叶生长盛期, 需水量大, 对土壤含水量和空气湿度要求高, 但湿度也不可过高, 易引发病害;开花结果期, 对环境水分要求比较严格, 土壤水分足以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 不可缺水, 否则导致生长发育不良或落花。空气湿度宜低, 利于开花授粉。果实膨大要求土壤水分充足[1,2]。一是土壤水分调控。土壤水分的调控目的, 是满足不同作物对水分的不同要求, 根据不同生长期调节灌溉水量和灌溉次数。如采用滴灌、微喷灌、膜下沟灌等。二是空气湿度的调控。降低空气湿度采用:通风换气, 是实现棚室内外空气交换、将温室内湿度较高的空气排除、降低室内空气湿度的办法, 有效调节设施环境湿度, 如通风口开启等;加热降湿, 通过加热提高室内空气温度从而降低空气相对湿度;减少水分蒸发, 通过采用膜下滴灌、微喷灌等节水灌溉措施, 节水、减少水分蒸发量, 降低空气相对湿度。增加空气湿度, 如冬季供暖系统导致空气相对湿度过低, 采用灌溉、微雾喷灌, 增加地表水分, 提高蒸发量。

4 气体环境调控

温室内气体来自室外环境中的大气, 但温室是个半封闭的空间, 并非随时与室外保持连通, 同时又种有作物, 气体条件比较复杂, 二氧化碳气体有时不足, 有毒气体较多, 如管理不当, 易造成作物减产甚至中毒死亡。

二氧化碳为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 对作物的生长发育、产量、品质有重要影响, 随着环境中二氧化碳浓度的提高, 作物碳代谢、体内碳氮比提高, 促进花芽分化、器官健全、可达到增产和果实品质优良的目的。试验证明, 二氧化碳浓度比正常空气高50%时, 作物增产26%~37%。有害气体通过作物气孔进入其体内, 不但影响作物生产发育, 而且有的会导致作物受害致死, 主要可能发生的有害气体有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二氧化硫、氯气、氨气等。一是二氧化碳调控。及时打开通风口, 使室外的二氧化碳补充进来, 以满足作物光合作用的需要, 降低“生理饥饿”造成的减产。采用一氧化碳定时、定量的充分燃烧, 液态或固态二氧化碳的挥发、化学反应等方法, 定量提高温室内二氧化碳的浓度;或利用有机肥的发酵在一定程度上作人为调控, 从而提高光合速率, 提高产量和品质。二是有害气体调控。选用安全可靠的农用塑料薄膜、塑料制品;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 防止氨气和二氧化硫有毒气体的危害;直燃式供暖设备的密闭性, 防止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有毒气体的危害;避免化肥、农药等堆放不当, 造成挥发, 产生有害气体。

5 土壤环境调控

土壤环境包括土壤物理性状 (土壤质地、土壤结构、土壤水分、土壤温度、土壤气体) 、土壤化学性状 (土壤的酸碱度、土壤所含有机质和矿物质元素的物理化学性质) 和土壤生物环境, 对作物的生长与营养状况及产量有着密切的关系。温室周年生产, 土壤利用率高, 施肥量大, 造成室内土壤环境与室外露地土壤明显不同, 造成表层土壤盐分高, 产生次生盐渍化、土壤酸化、连作障碍突出等问题[3,4]。一是利用平衡施肥技术。根据土壤的供肥能力和作物各生长阶段的需肥规律, 有针对性地进行施肥, 从根源上减少土壤盐分积累, 避免或减缓土壤次生盐渍化或酸化。二是有机肥调节。增施有机肥, 增加土壤腐殖质同时改善土壤理化性状, 减缓盐类浓度上升。三是调节灌溉方式。采用微喷、滴灌、渗灌等灌溉方式, 节水同时有效降低土壤表层蒸发强度, 减缓土壤因大量水分上升而导致的地表层盐分过多积累。四是土壤消毒。温室内出现土壤病虫害难以灭绝, 可采用高温消毒或药剂熏蒸消毒如硫磺、氯化苦等。五是合理轮作。避免由于栽培品种单一连作而造成土壤中养分失衡, 植物残体及根系分泌物产生的自毒现象, 对保持土壤肥力、减轻病虫害极为有利。六是改善土壤环境。由于温室空间有限, 可以花费有限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彻底改变温室内的土壤环境, 如更换土壤、针对土壤物理和化学性状有目的地改良土壤。

参考文献

[1]闫杰, 罗庆熙, 陈碧华.园艺设施内湿度环境的调控[J].长江蔬菜, 2004 (9) :36-39.

[2]程冬玲, 林性粹.园艺设施内的水分调控[J].西北园艺 (果树) , 2001 (1) :21-22.

[3]张福墁.设施园艺学[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2000.

信息技术环境下的多媒体技术教学 第10篇

关键词:多媒体;迁移能力;文艺会演

多媒体技术在高中信息技术是属于选修模块,但对于学生而言,图像处理、动画制作、视频编辑、声音编辑软件的应用难度一点也不低于多媒体软件的专业知识学习。高中学生对于多媒体作品的设计在开始学习时感兴趣,真要做,必须掌握相关软件的使用技巧。教师不能一个操作一个操作去讲,还要学生学会,那怎么去教,如何引导学生学习,这也给我的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

一、类比迁移,灵活运用,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迁移能力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认为,学习不是被动接收信息刺激,而是主动地建构意义,是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主动的选择、加工和处理,从而获得自己的意义。教师通过类比让学生以自己原有的知识经验为背景,对新知识进行认识和编码,从而建构自己的理解,也就比较容易掌握新知识。

在讲PhotoShop时,发现有很多学生已经会运用美图秀秀将自己的照片美化了。这时在讲图像处理软件之前,让学生在课前拍一些生活照片。

上课后先让学生自己动手用美图秀秀美化自己的照片,并进行全班展示,全班同学看到一幅幅美化后的照片,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接着我引出运用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进行处理的图像,并将处理后的照片和处理前的照片进行了对比。这时学生已经跃跃欲试了。具体的操作方法放在教师提供的素材文件夹中,让学生边学边做。同时教师不时对操作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教师还应预留出学生操作的时间,时间到请每个组选出自己组的作品进行展示,在展示的过程中请其他组的学生提出一些修改意见。

展示结束后,教师将学生制作过程中小组出现的问题进行统一指导。在这种学习过程中小组成员的互助相当重要,另外在每次每个组的成员的搭配要合理,每个小组至少有一位操作经验丰富的,充当小组成员的小老师,帮助学生的同时也提高了本组的操作水平。

二、借用学生活动场景,提高学生对技术为生活服务的认识

每年的“十一”长假前,我校都要举行校园运动会,在每次开运动会时,每个班个别同学喜欢用手机或DV记录同班同学在运动场上的出色表现,并将拍下的这段视频放在班级博客里。通过学习学生运用会声会影为视频添加了片头和片尾,将不需要的部分进行了裁剪,添加了运动会的背景音乐和字幕,每个画面的呈現添加不同的出场方式。学生再将编辑后的视频放在博客时,引起了很大的轰动。

三、观察对象,培养信息素养

对象的方法与理论在计算机科学中有着非常巨大应用。被认为是计算机科学中最重要的方法之一。其实我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也是通过对一个个对象的认识来实现的。

在我所代的班级中有艺术班的学生,其中有一个班是音乐班。她们对于音乐的热爱,我在上第一节课就可见一斑——她们没进机房,满楼道已是她们的歌声……

参加学校的元旦文艺会演,她们班表演的节目有:唱歌、舞蹈、小品,一到信息技术课课间时间,就会在网上搜各种伴奏带,但每一次用的伴奏没有,不用的反而有很多。班长找到我,看能否帮助她们完成一个音乐伴奏,为了解燃眉之急,我将声音编辑软件课调整到前面来讲。经过学习后,她们运用声音编辑软件将歌手的歌声取掉,只留伴奏,通过降噪等处理后,制作出了不错的音乐伴奏带。

当前,信息技术的应用日益普及,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把人类社会带入到了一个崭新的信息时代,它已对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学习方式及思维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作为信息技术科教师,担负着培养一代新人的重任,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信息技术基础知识和操作技能,更重要的是将这一知识技能更好地渗透到学科教学中。根据学科特点,探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整体教学效率是中学信息技术课所面临的一个迫切而又艰巨的任务。“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教学中注重以学生为主体,以操作技能培养为主线,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学生在实践中尝到成功的快乐,这是信息技术教学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周爱红.浅析多媒体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技术教学模式[J].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2006.

环境科学技术 第11篇

1 贝尔实验室的辉煌历程和巨大成就

贝尔实验室原来是美国电话电报公司 (AT&T CO.) 的科技研发机构, 始建于1925年, 到1996年该公司改组, 分为三个独立的公司:负责电话和通信服务的AT&T公司、负责通信科技及其设备的朗讯科技公司和负责计算机网与服务的NCR公司。贝尔实验室过去作为贝尔系统的综合通信科技研发机构, 现在分属于朗讯科技公司, 从此成为朗讯科技公司的基础研究、技术开发和产品与设备创新的核心机构和支柱。在83年的历程中, 贝尔实验室先后在电子管与前期通信技术、晶体管与微电子技术、激光与微波激射技术、无线通信及其互联网创新技术、潜入海底的有线通信、光通信与光技术、数字计算机与语音合成技术、光网络软件的新发展等领域都取得了开创性的成果。贝尔实验室以通信科技上的一系列重要发明和创新, 将AT&T和朗讯科技两大公司推向世界并成为最大的通信服务和科技公司, 有人称之为通信科技发展的“发动机”[1]。贝尔实验室有11位科学家由于在这里进行和完成的研究项目获得了诺贝尔科学奖, 是迄今所有企业或公司的研发机构中获得诺贝尔科学奖最多的, 这对于以技术和产品创新为职业的研发机构来说, 是十分难得的。在美国最高的科技奖项中, 贝尔实验室获得了9个国家科学奖、7位国家技术奖获得者。此外, 在贝尔实验室的历史上, 获得的专利数共约2.7万项, 在1996年前平均每天1项, 1996年及以后平均每天3.5项[1]。从这些数字可见贝尔实验室科技能力之雄厚和贡献之大了。

2 贝尔实验室的科学文化环境

贝尔实验室作为一个企业的科技研发机构, 能够办成世界上基础科学研究、应用科学研究和高技术创新的现代首要的研发中心, 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贝尔实验室有一个优良的科学文化环境。贝尔实验室的科学文化是实验室历代组织者和研究者在长期工作的经验积淀中总结出的精华。它包含的内容极为广泛, 但概括起来可以是由建室宗旨、任务、方针、传统、学风、管理思想、治学环境、创新理念、文化氛围、团队精神等组成。

2.1 明确而鲜明的建室宗旨、任务和方针

贝尔实验室在创建之时, 就确定了明确而鲜明的建室宗旨、任务和方针。可以说, 它是建立学术机构或组织的方略, 也是作为长期学术思想和活动的准则。贝尔实验室的建室宗旨是1927年AT&T公司总裁提出的公司管理指导原则“公司唯一完善的政策是以与财务保障相一致的最低成本持续地提供尽可能的最佳服务”[2]。这个宗旨决定了公司的科技研发机构——贝尔实验室的研发方向、目标和方法。以后各任贝尔实验室的总裁们在不同时期内, 都信守这个宗旨, 只是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使原宗旨的具体说法有所变动罢了, 但本质没有改变。

贝尔实验室的建室任务是第一任总裁F.B.尤厄特在1932年提出的: 贝尔实验室的建室任务是“应该事先确定科学成果是可利用的东西, 以便使它们适用于电力通信的有序进步, 并且必须考虑到成本的大小, 以便进行生产”[3]。这个任务说明, 贝尔实验室所做的科技研究课题, 应以用户能够使用为目标, 这是由公司的性质确定的, 按照这个目标确定科研方向和课题, 使通信的事业有次序地逐步发展和取得进步。除了科学技术方面之外, 研究工作还必须考虑制造产品和设备的成本, 成本低了价格才能便宜, 才能受到用户欢迎, 公司才能有经济效益, 研发费用也就充足。

贝尔实验室的建室方针的确定争论了很长时间, 最后, 第一任总裁F.B.尤厄特的主张得到确认。他在以《通信领域中利用基础研究成果》为题的演讲中说到:“通信领域的基础研究行为及由此工作产生的成果和利用, 是通过基础科学和科学训练所能提供最佳结合, 以及与我们能够瞄准这个结合的最佳商业导向相融合来控制的。[3]”工业研究实验室应当把从基础研究着手并将其研究成果转化为新技术和新产品作为建室方针, 是尤厄特奠定贝尔实验室基础时才开始的。这个方针在新情况下变革了美国过去工业实验研究的传统。

2.2 优良的传统、学风和管理思想

实验室有了明确的建室宗旨、任务和方针作为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原则后, 全室上下人员对这些宗旨、任务和方针都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与理解, 并贯穿到一切管理和研发活动之中, 作为指针和导向拳拳自持, 从理念上形成代代相传的宝贵传统。如实验室按照建室宗旨, 将新的通信科学知识的产生与新通信技术和产品的创新紧密结合, 形成了创新的研发共同体;根据研发方针把市场需要和反馈与个人兴趣和专长结合, 进行新科学知识研究并将其成果应用到新技术和产品创新中, 取得最佳的市场和服务效果。等等这些都成为了贝尔实验室的优良传统。

在学风上, 培养了实验室研究人员的大无畏科学精神和创新勇气。研究是人的心智对于以前谁也不了解的自然现象及其相互关系所作的探求, 它需要以大无畏的气概, 不迷信和不崇拜偶像的勇敢探索精神, 做出对于新通信科技和产品重大发展富有开创性的成果, 这在该室历史上称为独具特色的“研究精神”。这种科学精神激励着一代代的研发人员勇敢、自由地探索, 使微电子技术革命、光技术革命和通信网络革命在这里相继产生, 成为现代高技术产生的主要摇篮, 在研发理念上形成了颇有时代特征的传统。其实, 实验室从建立之时起, 就把技术和产品创新的基础建立在基础科学知识的突破和开拓上, 这个办室的新理念是前所未有的, 也是该室成立至今83年来开拓一系列新学科和获得11个诺贝尔奖的原因, 更是该室在新通信技术上取得一次次新技术革命的基本原因。

在管理上, 极其重视对杰出科学人才的选择和培养。实验室第一任总裁F.B.尤厄特在1944年曾经因为短缺合格的研发人才而高高举起“警旗”, D.C.斯坦泽把“人才之杰出”和“人才的多样性”, 视为该室成为世界首要的研发机构的关键和特征。这些总裁不约而同地一致把杰出人才的选择和培养, 看成是贝尔实验室的优秀传统, 并努力做到代代相传。其实, AT&T和朗讯科技两大科技公司今天发展成世界最大的通信服务和科技公司不是偶然的, 究其根源在于贝尔发明电话时播下了良种——科技创新基因。发明电话经历了“科学家——声波与电脉冲转换”、“发明家——电话专利”、“企业家——资本”组成的科研、技术和产品创新、电话企业的三个阶段, 实现了科研成果大规模地转化为生产力。但把这三个阶段的实质内涵概括起来, 就是科技人员与其所创造的成果。所以贝尔实验室的产生和发展必然是以人才之杰出为第一要素。善于选择和培养合乎通信科技发展需要的杰出人才和解决问题的人才, 便成为该室优秀管理传统中的主要思想。

2.3 可持续的创新理念和激发创新的文化氛围

在贝尔实验室大门内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段话:“创新是贝尔实验室传统的核心所在, 我们正在赋予它以新的含义。…….我们的创新公式是简单的:组织一些世界上最有才华的技术专家和经营人员, 织成团队, 给他们所需要的工具, 允许他们瞄准创造性的新解决方案, 满足客户的需要[1]。”这个关于创新的表述和公式是该实验室许多年来科技创新的经验高度凝缩和结晶。也是该实验室一直倡导的可持续的创新理念。技术革新曾经是贝尔系统从基础科学研究出发进行技术开发的传统观念。I.M.洛斯在他的《创新的冲击》一文中提出“创新囊括了想法变成有用东西的全创造过程”。他说创新是我们生存的物质和生活质量改进的核心, 它是更新的创造过程、奋力完成从前不可能有的某种东西, 它最终决定于人的精神, 因此它是人的活动过程。这样一来, 创新要求科技人员进行良性的竞争和良好的治学环境。贝尔实验室从发明晶体管掀起微电子技术革命之后, 又以发明激光和光通信揭开光技术革命序幕, 接着用通信数字化和网络化推进了网络技术革命, 目前正在以无线通信网络化推动第二代和迎接第三代无线网络革命新时期。可持续的科技创新便成为贝尔实验室多年来作出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的主要特征, 科技研发的伊甸园正是对该室长期形成的创新环境的恰当描述。

为了充分发挥研究人员的创造性思维和激发灵感的火花, 贝尔实验室尽可能地给研究人员的自由探索的空间。尤厄特在建室之初就明确提出, 所有丰产的学科本质上是创造性的, 它们是心智运作的结果, 是“在最大自由的氛围中最茂盛地开花结果的”, 为此他愿“为创造性的努力提供有益的环境”。在他的主持下, 实验室积极鼓励研发人员出席各种学术会议并进行广泛学术交流, 促使研发机构从封闭的状态转为走向社会, 开创了企业研发自由和宽松的环境。后来的历任总裁都继承和发扬这样的传统, 并把自由和宽松的治学环境视为实验室成功的重要要素。诺贝尔奖获得者D.W.安德森说, 在贝尔实验室有广泛的自由度和研究氛围, “这是很好的”, “我在任何时候都从未在压力下作出任何科学的决定” [4]。另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朱棣文更加把该室看成“研究的乐园”。曾任该室研发副总裁的华人科学家许浚说:“要尊重个人的兴趣, 鼓励并尊重个人的特长、兴趣和研究方向, 不强求他们一定要做某个项目, 只要课题有研究价值即可…….有研究价值就是成功。”而且他还特别指出, “对失败者容忍度较高, 这有助于人们在研究和实验中尝试新的方法。而在中国通常认为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不循规蹈矩者失败了会被耻笑, 这就限制了创新精神” [1]。

2.4 优越的治学环境和开拓的团队精神

贝尔实验室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形成了优越的治学环境。第一任总裁F.B.尤厄特在1944年曾经在美国工业实验研究负责人会议上说:“没有一个人或小组能事先预计别人头脑会产生什么东西, 他们不能限制人们去产生新的想法。他们最可能的是创造性的努力提供有利的环境。”他从科技人员的创造性是出自个人心智的特点出发, 提出了管理人员要为他们的创造性提供最好的研究环境的责任, 在现代美国科技中上影响很深远。贝尔实验室把对研究环境特性的理解和研究人员的需要, 看作为该室的突出特征, 管理人员的作用极少表现在指导研究方面, 他们的主要作用是创造一种环境, 为提高研究人员的创造力和丰产能力给予最大的鼓励。尤为重要的是该室营造激发性很强的治学环境, 绝不是权宜之计和一时的兴致所致, 而是在它成立之前就不断培植, 并且在成立之时起就作为一种方针和战略加以重视, 在实践中逐步探索和丰富其内涵, 具有长期一贯的持续性。该室的历任总裁和主要管理人员没有一个不在自己的言行中, 反复申明治学环境对于出人才和出成果的特殊意义, 对此从未反复或波动过。

贝尔实验室把基础研究的触角发散地伸向上至宇宙空间下至物质结构的微末, 最后用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方法把各种科研课题落实到发现与发明具体的元器件和系统上。为了有效地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该室从建立不久就采用了围绕某个重大课题组织多学科、多专业的人员组成攻关的团队, 对于风险性较大的课题又组织风险组, 进行多学科和多专业的人员交叉合作, 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了该室的优势和创造力。在自由研究并取得成果之后又高度组织地将有关人员牢固地“焊接”起来, 直至从理论到实验、从想法到设计图纸或模型、从方案到转化成市场需要的产品, 保证了整个研发工作畅行无阻地进行。同时, 也培养了实验室研究人员的合作和开拓的团队精神, 并成为该实验室的优良传统之一。

3 科学文化环境:企业科技研发机构的创新灵魂

贝尔实验室在科技研发的科学文化环境 (软环境) 方面的成功经验, 已经成为世界上科技研发的创新文化;它开拓的企业科技研发机构的创新灵魂:优良的科技文化环境, 已经成为科技史上宝贵的精神财富而名载史册。这些成功对于应用科学和科技创新的发展, 对于科技高效率地转化为生产力, 带来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3.1 优良的科技文化环境

对于一个企业研发机构而言, 硬环境 (物质和资金等) 有如它的躯体和器官, 对其发展是很重要的, 但软环境 (科技文化等) 则是它的神经和灵魂, 对其进步也是极为重要的[5]。现实中, 硬环境的重要性是每一个企业都能理解和明确的, 但软环境的重要性则是许多企业难以理解甚至根本不注重的。然而, 贝尔实验室科学文化给实验室成功带来的巨大作用告诉我们, 企业科学文化对企业的发展并不是辅助的, 优良的企业科学文化对企业的发展有着生命悠关的重大意义。也就是说, 环境和氛围不再是可有可无或只起辅助作用, 而是成为现代和当代科技大发展的决定性要素, 是评价优秀科研和研发机构的主要标志之一。

3.2 高屋建瓴的正确宗旨

任何一个企业科技研发机构, 都应当具有明确的和高屋建瓴的正确宗旨, 确定其任务和性质, 以作为研发机构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原则。这些指导思想和原则应该是它创立者或改革者们在长期科研经历中悟出的理念结晶, 是在科学文化和优秀传统淀积中总结出的精华, 是实验室从失败与成功交织的经验和教训之中总结出来的。但这个指导思想和原则一旦确定之后, 研发机构就应当认真执行并成为研究人员行为的准绳。当然, 还应当根据科技的发展和社会的需要, 审时度势地作出发展、修改或变革, 特别是在办室方针和任务上, 尤其具有一定时期的时效性。通过方针和任务的修改或修正保持其继承性和顽强的生命力。使它持续地导引企业科技研发机构去取得丰硕的成果。

3.3 自由宽松的研发氛围

企业科技研发机构应该放手鼓励和倡导自由的和宽松研发氛围, 建立富于激励性的研发环境, 发挥和尊重研发人员的特长和兴趣, 只要他们创设的科研课题有研究价值就视为成功。企业科技研发机构要容忍各种尝试甚至失败, 鼓励进行各种形式的交流, 营造出研究工作理想的伊甸园。这样良好的研发氛围和宽松的研发环境将是吸引和汇集杰出人才并创出重大科技成果的重要要素。

3.4 基础研究与技术开发紧密结合

作为企业科技研发机构, 其基础科学研究的目的是应用, 这是企业搞科技研发的性质所决定的。因此基础研究与技术开发必须紧密结合, 贝尔实验室称之为“配对”。该室晶体管发明者之一W.B.肖克利认为:“基础和应用研究之间相互作用的理想化管理艺术, 是使贝尔实验室在创新中成为如此杰出领导者的原因”。因此, 企业科技研发机构在确定宗旨、任务、方针时, 应当把基础研究与技术开发紧密结合起来, 除了要有一定的基础科学创新研究人员, 还必须有较大队伍的技术开发人员, 其职责就是将研究成果转化为新技术和新产品的设计或模型, 即研究成果的发展。这样, 就能迅速地把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3.5 个人创造与集体力量相结合

科学研究的创造性中, 研究人员个人的努力是十分重要的, 但在企业的研发机构中由于产业的特点和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还必须形成组织性很强的团队, 也就是个人的创造性与团队的集体力量相结合, 才能取得最好的效果。个人的创造性灵感往往来自研讨和交流, 也就是研讨班和出席各种层次的专业或交叉学科学术会议, 这样既可以在交流中相互学习, 又可以发现杰出的想法和人才, 从而为吸引优秀的人才开辟道路。因此, 作为企业的科技研发机构不仅要鼓励研究人员的个人创造, 更要努力形成具有良好合作精神的科研攻关团队。

总之, 作为企业科技研发机构的贝尔实验室在科技创新领域中的成功, 是离不开其历任管理者所开拓出的优良科学文化环境。可以说, 优良的科技文化环境是企业科技研发机构的创新灵魂。

摘要:美国贝尔实验室是近现代最著名最具代表性的企业科技研发实验室, 它在科技创新领域里不仅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而且人才辈出。它成功的秘诀是什么?文章探讨了贝尔实验室的软环境即科学文化环境, 阐述了优秀的科学文化对企业科技研发创新的极大作用, 并提出了几点思考。

关键词:贝尔实验室,科学文化,科技研发机构,企业创新

参考文献

[1]阎康年.美国贝尔实验室成功之道[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 2004.

[2]PAGE A W.The Bell Telephone System[M].NewYork:Harper&Brothers Publishers, 1941:11-12.

[3]JEWETTF B.Optimize Basic Researches on The Field of Communica-tion[J].Bell Telephone Quarterly, 1932 (11) :160-170.

[4]ANDERSON P W.A History of Engineering and Science on Bell Sys-tem[J].Bell Labs Record, 1983, 61 (6) :5-7.

上一篇:智能控制单元下一篇: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