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个体功能范文

2024-06-22

教育个体功能范文(精选12篇)

教育个体功能 第1篇

如果我们把教育的社会经济功能简单概括为:教育是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的重要手段。那么, 教育的个体经济功能一言以蔽之, 就应该定义为:教育是促进个体经济收入提高的重要手段。教育的个体经济功能的具体表现笔者初探如下。

一、教育是提高个体经济收入的前提条件

二十一世纪是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 是一个人才激烈竞争的世纪, 知识经济替代了原有的以物质为经济的形式。经济形式的改变, 影响着社会、政治等等诸多方面, 这一历史性变革对于我们的教育, 同样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和挑战。首先, 这一变革使知识、科技成为第一生产力, 更加成了一种必然。科技创新成为经济增长的动力与源泉。知识———科技———生产, 三者紧密结合促进经济快速增长。其次, 随着知识科技地位的不断提升、加重, 教育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人们越来越多地认识到, 只有通过教育、通过学习, 才能得到知识、得到技能, 才真正有可能使知识和科技转化为生产力, 才真正有可能成为经济竞争中的赢者, 才能产生更多的经济效益。

知识经济新时代的又一个标志就是, 衡量效率的标准从强调劳动生产率向强调知识生产率的方向转移。教育——经济, 经济———教育, 时代已将两者紧密地关联到一起, 成为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俗话说的好, 知识改变命运。当前我们已经进入知识型社会, 无论从哪个角度和方面来说, 知识都能给你带来盈利与收益, 个人的工资收入就是最明显的表现。现今社会中, 收入高的职业对从业人员的学历要求越来越高。虽然说学历并不等于个人的工作能力, 但人们也不得不承认, 受过高等教育即学历较高的人, 相较于学历较低的人而言, 知识储备量相对较多, 知识面更加广阔, 眼界更加开阔, 接受新知识的速度更快, 有较强的适应能力, 工作能力也明显较强。受教育程度代表收入 (Academiccertificate is dollar) , 这是美国哈佛大学图书馆墙上的训言, 它勉励着一代又一代的哈佛人不断向前, 追寻着他们心中的梦想。

从以上论述中我们不难看出, 对知识经济时代所依靠的智力劳动者而言, 知识拥有的宽度和广度是第一位的。在通常情况下, 人们受教育程度越高, 相应地所获得的知识量也就越多, 那么我们是不是可以推导出这样一个结论:受教育程度越高获得智力劳动的机会就越大, 也就是获得人们通常所说的好工作的机会越大。在人们的普遍认知里, 好工作就等于是高薪工作、高收入工作。因此, 我们又可以推导出一个相应的结论:受教育程度越高收入越高。而事实也是如此, 不少研究者通过调查发现:一个个体的受教育程度的高低往往影响了、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这个个体经济收入水平的高低。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往往经济收入水平较高, 反之, 受教育程度较低的人往往经济收入水平较低。如北京市统计局2007年公布的一项对2000户城市居民家庭进行调查的数据表明:收入最低的为未上过学的群体, 他们的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449.8元。收入最高的为研究生群体, 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4567.3元。正因为如此, 绝大多数家庭、甚至是经济困难家庭, 都愿意为其子女偿付学费、甚至是高昂的学费, 供他们接受更多、更好的教育, 以期望他们能获得较好的工作和较高的经济收入。这就足可以说明:教育是提高个体经济收入的前提条件。

二、教育可以提高个体的市场竞争能力

个体的市场竞争能力, 也就是一个人在就业市场中被认可和被接纳的程度。我们可以通过两种不同的教育与社会关系理论来解释这一问题。第一种是筛选理论, 也被称作文凭理论。该理论把教育水平看成是反映个人能力或未来生产率高低的有效信号。第二种是劳动力市场理论。这种理论认为, 教育是决定一个人在主要劳动力市场就业还是在次要劳动力市场就业的重要因素之一, 而在哪一个劳动力市场就业又决定了一个人经济收入水平的高低。从上述两种理论的表述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 受教育程度、学历及文化水平高低对于一个人就业的至关重要性, 而获得这些的前提就是教育。因此可以说, 教育决定了个体所处的劳动力市场所在, 教育规定了用人单位选聘新进员工的基本标准。

在现今社会上, 通常用教育学历来表明一个人的受教育程度。一般来说, 受教育者的学历从两个维度表明了个人受教育的水平和内容:一个是纵向维度, 指不同层次级别的学历, 表明接受不同层次阶段的教育。另一个是横向维度, 指同一层次但不同类型或不同学校的学历, 虽然表明的是同一层次的教育, 但由于学校的类型和声誉的不同, 教育学历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当今社会, 由于职场运作规则还不是十分的完善, 一方面, 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实际工作能力和综合素质无法在短时间内进行确切的衡量;另一方面, 在强大的就业压力中, 求职者在面对一份薪酬优厚的工作时, 也难以避免地会出现一些虚假的欺骗行为, 这就更加大了用人单位对求职者的考核难度。多数用人单位在这种信息不对称的困境中, 无可奈何地只能在“文凭高低同个人能力成正比例关系”这一较为安全和明确的前提假设中选聘求职者。因此, 作为受教育程度的一种外在体现———学历或文凭成为国家和企、事业单位等选聘人才的重要指标, 因而也成为决定个体职业分化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根据以上分析, 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即受教育程度越高越容易在求职竞争中显露头角, 犹如鹤立鸡群, 得到用人单位的肯定, 最终得到心仪的工作和令人满意的收入与待遇。另一方面, 受教育程度高的人掌握更多的相关知识储备量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日常工作中, 他们会更加得心应手。在遇到困难和问题时, 将更加快速地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总言之, 教育可以提高个体的市场竞争能力, 进而提高市场就业能力, 最终的体现是个体经济收入水平的提高。

三、教育可以提高个体的理财能力

所谓理财 (Financial management) 即对于财产 (包含有形财产和无形财产 = 知识产权) 的经营。多用于个人对于个人财产或家庭财产的经营, 是指个人根据当前的实际经济状况, 设定想要达成的经济目标, 在限定的时限内采用一类或多类金融投资工具, 通过一种或多种途径达成其经济目标的计划、规划或解决方案。具体实施该规划、方案的过程, 即是理财。

理财, 主要是指两大方面, 即开源和节流。开源, 可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有效地、合理地处理和运用自己已有的钱财, 把钱用在刀刃上, 让自己的钱财最大限度地满足日常生活的需要, 也就是“有钱会花”;第二层是采用科学方法和手段, 用多余的钱合理地、有的放矢地投资经营, 使之产生最佳、最大的经济收益和利润, 也就是“用钱生钱”;第三层是利用自己现有的经济财务条件, 从财务的角度进行人生事业发展规划, 以最大限度地提高自己的人力资源、财务资源的利用价值, 为自己的进一步发展做财务准备, 也就是“以钱谋路” (人们常说“越有钱就越有路、越有路就越有钱”的道理就在这里) 。节流, 即节约用钱, 做到用最少的钱办最大、最多的事。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事实:有的人能把一个钱当成十个钱来花, 而有的人却把十个钱当成一个钱来花。从实质上来讲, 前者是增加了经济收入, 而后者则是减少了经济收入。

理财是一门学问, 而理财知识则是理财能力的基础, 这种知识像其他类型的知识一样, 都需要通过教育来获得。当代教育中, 不仅有专门设立的理财培训机构, 在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高校, 甚至中学也都已经开设了相应的理财课程, 而在小学数学的教学过程中也有理财相关知识的渗透。人们通过多种途径的教育获得了理财知识, 增强了理财观念, 进而提高了理财能力, 使开源节流成为一种可能。

四、教育可以提高个体的综合经济能力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 收入的增加, 财富的积累, 更需要人们具有综合经济能力, 因为综合经济能力是当今时代财富宝库的“金钥匙”。可以毫不夸张地说, 综合经济能力就是金钱, 综合经济能力的提高就等于收入的增加和财富的积累。

综合经济能力, 从个体经济收入提高和财富积累增加的角度来说, 除了需要具备一系列的一般能力以外, 还需要具有一些特殊的能力。例如:人际交往能力、创业能力、语言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发展预测能力等等。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经济全球化日益发展的今天, 亲人关系、战友关系、同学关系……诸如此类的人际关系就是我们所拥有的最好的无形财富。受教育程度越高, 同学分布越广, 人际交往、沟通范围、空间也就越广;受教育程度越高, 同学层级越高, 人际交往、沟通层级也就越高;受教育程度越高, 个体的文化程度越高, 人际交往、沟通能力也就越强。总之, 受教育程度越高, 财富来源越广、财富来源越易、财富积累能力越强。再如, 处理突发事故的能力。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过程中, 难免会遇到一些突发情况与事件。当人们遇到突发事件需要面对时, 每个人的表现都不尽相同。有的人六神无主、惊慌失措, 有的人沉着冷静、机智应对, 不同的表现则取决于人们的知识丰富与否和应变能力的高低。一般来说, 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人, 各方面知识越丰富, 使得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就越高。这些人在遇到突发事件时, 能够快速找寻知识库中相关知识, 正确地处理和解决所遇到的突发事件。同时, 也能够及时地从突发事件带来的负面影响中解脱出来, 调整好心理状态, 将全部身心投入到弥补损失、增加收入的工作中去。

特殊能力, 更重要的是创业能力。可以说, 受教育程度越高的人, 文化知识就越丰富, 业务综合素质就越高, 创出一番新事业的可能性、现实性就越大, 何况国家还为创业提供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条件。个体创业, 是个利国、利民、利己一举多得的事情:一是繁荣社会经济市场, 为国家的市场经济建设贡献财富;二是创造新的就业岗位, 为人们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三是个人收益, 即照章缴纳税款、合理支付工资后的剩余部分, 就是自己的经济收益。

综上所述, 教育不仅是促进国民经济增长、社会进步发展的重要手段, 也是促进个体经济收入提高的重要手段。教育的个体经济功能, 相较于教育的社会经济功能来说, 还并不被人们所关注。但是, 对于每一个人而言, 个体的经济状况与教育又是息息相关、不可分割的。本文作为初探性研究, 仅仅从四个方面尝试探讨了教育的个体经济功能, 旨在抛砖引玉, 可能会挂一漏万, 有许多方面的内容还未涉及, 笔者将在以后的研究工作中加以补充。

参考文献

[1]郭馨梅, 李佳.加强转型期北京居民收入差距实证分析.北京工业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7.

[2]高蔺莎.论教育对个体向上社会流动的作用.继续教育研究, 2008.

[3]王道俊, 王汉澜.教育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1989.

[4]陈赟.教育经济功能研究.武汉:华中师范大学, 2008.

关于集体教育与个体教育的研究 第2篇

一、绪论

经过在幼儿园两周的保育实习,对幼儿园大致的教育、保育工作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而不再仅仅局限于书本的理性认识。

当今多数的幼儿园,毋庸置疑地成了“寄存”幼儿的场所。幼儿园本应是孩子的乐园,但是引导幼儿个性的发展成了幼教界的奢侈品。集体化教育的快捷便利似乎颇受各个幼儿园的欢迎。面对渐渐被抹杀掉的幼儿个性,我对集体教育与个体教育进行了研究。

对本研究,我采用查阅文献资料及调查访谈的方法。

二、本论

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以集体教育为主,但是存在一些问题,导致教学效果不佳。比如:过于注重活动的形式,缺乏过程与目标意识;只关注幼儿表面的兴趣,难以提升幼儿真正的兴趣;只关注幼儿动手的能力,而忽视幼儿思维的参与;处理不好生成与预设的关系,影响幼儿主体的发展。

50年代,前苏联幼教研究工作者把“学前教学”这一概念引入幼儿园,形成了以作业为基本组织形式的幼儿园教学活动模式。教学被看作智育的主要手段,被定义为“发展儿童的熟悉能力,用系统的基本知识武装他们,按《幼儿园教育大纲》所规定的范围培养他们的技能和技巧的有系统、有计划和有目的的过程”。这是一种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观。在这种教学观指导下,学习被看做接受由教师预先建构好的知识体系的过程。因此,这种接受面广、效率高的集体教学,就被视为传授这种预先建构好的知识体系的“捷径”。随着现代心理学和教育学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熟悉到: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传递过程,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过程。由于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与经验的影响,同样的事物与现象对于不同的学习者会有不同的意义。因此,这就要求我们在注重发挥幼儿学习主动性的同时,承认和尊重幼儿学习中的个体差异。80年代以来,人们对个别差异的理解发生了变化,由过去认为的能力

大小、强弱的差异及个性差异,发展为发展速度、认知结构特点的差异。这使人们熟悉到,要发挥幼儿学习主动性,就必须使教学内容、进度和方式方法,适合每一个学习者的身心发展水平、进度和特点。这种新的教学观、个别差异观,帮助我们熟悉到了集体教学对幼儿学习主动性发挥的局限性。集体教学是全班幼儿在同一时间内以同样方式与速度学习同样内容的组织形式。在集体教学中,教师无法顾及幼儿发展的个别差异,无法真正满足每个幼儿学习的需要,因而不利于每个幼儿学习主动性的发挥。作为一种教学组织形式,集体教学之引入幼儿园,曾经发挥过进步作用。“作业教学的引入幼儿园,对培养儿童有组织的行为、发展他们的熟悉活动、教他们学会遵从成人的指示,从而做好儿童的入学预备,的确起过良好影响,作业教学在历史上的这一进步作用是应予以肯定的。今天我们不能因其局限性,而全盘否定其存在价值。尤其是我国的幼儿教师大多有着比较丰富的集体教学经验,让她们用其他教学形式来完全代替集体教学,是短时期内不可能实现的,而且也是没有必要的,因为集体教学有其独特的教育功能。我们应该在认清其局限性的同时,更加注重发挥其优越性,以适应新时代的需要。

保育实习期间,有这样的三个“问题儿童”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是因为靠近他们,我才真正感受到现在幼儿园体制的缺陷——用同一把钥匙是打不开所有儿童的心门的。

乐乐是个调皮捣蛋的小女孩,小伙伴们不喜欢和她玩,老师也放任自由。于是,她乘上手工课的时候自己偷偷躲在顶楼玩娃娃家。对于这样的特殊儿童,作为教师,应该多给予关心,满足她对爱的需求。

锐锐因为过于成人化的外在引起我的注意。平时显得孤僻,冷漠。老师们给他的评价是“与老师斗智斗勇的坏孩子”。有一次,保育员给小朋友们梳头的时候,木梳掉在地上。经过的幼儿没有一个意识到,只有锐锐经过的时候顺手捡了起来。当时,我就觉得其实他的本质并不坏,偷玩具的行为只是幼儿心理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障碍,而教师没有及时给予正确的引导。另外,我发现全班小孩都有全家福,唯独锐锐的全家福上只有他和妈妈。所以,小孩子的心理发展缺陷也是受家庭环境影响的。可是又有谁真正地去了解过他的成长了呢?

浩然因为没有良好的午睡的习惯,几乎天天要被老师批评。这天他被罚不准起床,我走过去问他:“你为什么今天又没有睡觉?”他告诉我,他睡不着。我就告诉他,那么从明天开始把眼睛闭起来假装睡。他答应了我。第二天果然见效,他不仅没有被老师批评,而且真的睡着了。由此我感慨,幼儿是需要你用心交流的。并且,集体午睡这样的规定,也是不够人性化的。

幼儿园一个班级平均有三十个孩子,两个老师,一个保育员,可是在平时又有多少幼儿是真正被关心的呢?有多少幼儿的心理是真正被了解过的呢?我所耳闻的是老师声嘶力竭的指令声。“杀鸡儆猴”也成了幼儿园教师普遍采取的措施,但是,这样的教育方式是否科学呢?幼儿的天性就这样一点一点葬送在集体化的教育中。我们不是生产的流水线,所缔造的不是统一规格的灵魂。

因为看了一部叫《小人国》的纪录片,我对“巴学园”这个名词产生兴趣。

一本名叫《窗边的小豆豆》的书在上个世纪80年代第一次被悄悄地翻译成中文,那是一个非常不起眼的译本,但是有幸读到过它的人都曾被深深地惊喜和感动——居然有那样一座由六节车厢组成的“巴学园”,学生们每天带着“山的味道”和“海的味道”的饭菜当做午餐,按照自己的兴趣和心情自由选择要上的课程,还有跳着校长发明的韵律操,晚上在学校礼堂里露营,这是一个多么幸福的小豆豆啊!多年后,重新被引进出版的“小豆豆”不知不觉地爬到了畅销书榜的前列,并且两年来一直旺销,至今势头不减。这个日本小女孩的成长故事不仅再次紧紧抓住了中国孩子们的眼睛,也俘获着更多的成年人的心。

中国的孩子很辛苦,世界上都承认,早在我们当孩子的80年代,减负的论调就已经多有谈及了,快三十年过去了,减负的后果还是应了人们当时的一句玩笑话——“减负之后,还是正”,我们的下一代还是没有能轻松快乐地成长起来。所以,看过《窗边的小豆豆》的孩子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愿望,真想在现实的“巴学园”里学习生活,遇到一位像小林宗作一样的校长。这本讲述黑柳彻子童年真实经历的作品对于今天的教育体制与环境下的孩子来说只能是一种美好的向往,他们热切地关注着小豆豆的故事,好奇地问爸爸妈妈:为什么不送我去这样的学校?孩子们也许无法理解,其实学校本身没有什么神奇之处(除了校舍是由六节车厢组成的这一点),创造奇迹的是小林校长和像小豆豆的妈妈一样的父母们。他们抱持着最为真挚和宽容的心,成为孩子们童真的守夜人,在深沉的暗夜之中,为孩子们点亮前行中光明。从某种意义上说,《窗边的小豆豆》再次被引进出版正是在召唤一种“儿童本位”教育精神的回归,让孩子们更多地去自我成长,而非一种在长辈规划下的“被成长”。作为家长,我们只需要做那个麦田里的守望者,就像塞林格描绘的场景一样:所有的孩子们生来就

该在一大片麦地里自由自在地奔跑和玩耍……但是,当他们一不小心,当他们终于要“没办法小心地”临近悬崖边缘、面临某种掉落下去的危险——“我”就愿是麦田里永恒的守望者,一次次地伸出手臂、一次次地拦住他们。

如果说《窗边的小豆豆》在召唤着一种“儿童本位”的教育精神的回归,那么手头这本刚刚出版的《我亲爱的甜橙树》则是在宣扬着一种“童心回归”的互动理念,当孩子们在麦地中奔跑玩耍,作为家长的你,不要孤独地做个守望者,不妨忘掉自己已是一个中规中矩的中年人,此时让童心得以回归,尽情地参与到他们的奔跑和玩耍中来,让他们真心觉得你也是他们中的一份子,是他们的伙伴。就像书中的那棵总是倾听主人公泽泽说话的甜橙树,和那个把泽泽当做朋友一样的葡萄牙人,在他们的心中,泽泽并非是满脑子恶作剧的坏孩子,他内心生长着最难能可贵的善良的种子——因为圣诞节受不了爸爸失业后的悲凉的眼神而去街上擦鞋只为了给爸爸买一包香烟使爸爸高兴起来;班主任长得不美,别的老师有花收,而她没有,泽泽没有钱就从花店偷花送给老师;泽泽还喜欢逃课,常和一个卖艺人一起卖唱,只为每次能够从艺人那里得到一张歌谱,送给爱护他的姐姐……在艰难的生活面前,甜橙树和葡萄牙人成了泽泽生命中守望相助的伙伴,他们没有给予泽泽什么实际的物质的支持,但足以让在泽泽快乐地忘却生活的艰辛,因为他们给予泽泽的是一种可贵的交流、一种倾诉,一份能够忘却孤独的友情,这比优越的生活更让这个孩子感到快乐。所以,我知道了为什么当小说写到甜橙树被砍伐、葡萄牙人死于车祸时,所有读到这里的人会痛哭流涕,他们是为死者而哭,更是为活着的人而哭——为泽泽而哭,他们离开后,还会不会有人这样温柔地对待这个可爱的男孩呢?与他一起聊心事,带着他去兜风,在他生病时,为他送来温暖……这个故事在作者若泽·毛罗·德瓦斯康塞洛斯心中酝酿了整整42年,最后用12天的时间写成。与黑柳彻子一样,这个故事有着作者童年的印记,这既是献给每一个孩子的成长故事,也是时过境迁后,一封写给每个童年已逝的成年人的书信,它以孩子的视角带着每一个成年人回味着逝去童年的阵痛、忧伤,还有甜蜜,也许你是幸运的,曾有一棵树、有一个人走进你童年的岁月,将这些阵痛得以过滤,忧伤得以抚平,甜蜜得以分享,实现一种真正完美的成长!如果你已为人父、为人母,如果你有幸也读到这个故事,不妨从今天开始,让童心重新回归到你的心里,和孩子一起成!

无论是小豆豆还是泽泽,无论是巴学园还是甜橙树,两部来自不同地域、风格决然不同的作品,在有意思的讲述中向我们每个正在童年或童年已逝的人传达着这样的信息:无论何时,在内心的深处,我们都要留下那么一点温柔的空间,让童心得以安然地安放!

李跃儿创办的巴学园受的是黑柳彻子的影响,提出“孩子是脚,教育是鞋”。

简短的话,却道出一番真理。我们的幼儿园应该去适应儿童,并且是适应每一个儿童。幼儿园应该实行小班制教育,幼儿多则不易被重视。巴学园式的教育,是开放式的教育,虽然给予幼儿一定的自由,但是不代表教师可以完全撒手。教师应该隐形地把握好尺度。每一天,抽出足够的时间,和每一个幼儿交流。面对问题儿童,也要现实出足够的耐心,去了解事情的本质,再去评价幼儿的行为。

我们应该尊重孩子的游戏,游戏是幼儿的天性,幼儿游戏蕴藏着发展的需要和教育的契机。发展的多样性、差异性、自然性等特点,在游戏中体现得最为淋漓尽致。游戏同时是一种自发的学习,具有促进发展的功能。所以,教师要尊重幼儿在日常生活环节中的自发游戏,尊重幼儿的自发探索过程。《纲要》中指出,孩子是通过游戏及其一日活动来学习的,尤其是游戏活动,往往是综合性的,涉及多方面的学习内容,具有促进幼儿多方面发展的价值。同时,很多幼儿教育专家研究发现,孩子的创造力并不是通过集体活动教出来的。而是与生俱来,并在一次次的个性化创新活动中获得巩固和发展,成为稳定的品质。其实,只要教师细心观察,就可以在一日活动细节中发现幼儿创新思维的火花。这时,教师所要做的是积极的关注和采取适当的态度呵护幼儿的创新意识和探究行为,而不是采取粗暴的方式遏制。

倾听孩子的声音,有时候,孩子的很多行为并不象上述案例中那样能让人直接看出其探索过程。很多时候,孩子的行为是不计后果的,甚至能造成破坏性。这时,我们就不能仅仅从孩子的行为表面直接作出判断,而应该蹲下来倾听孩子的声音。这样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孩子的想法,理解孩子的行为动机和思考过程,有助于我们作出正确的判断。

引导孩子的思考。《纲要》中指出,教师的角色定位不但应是幼儿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还应该充分发挥“引导者”的作用。所以,教师不但自身要关注孩子的一日生活全过程,善于从细节中正确把握教育契机。同时,还要帮助孩子在每一个活动过程中学会观察细节,学会在过程中思考,从而发挥教育的最大价值。

孩子个性发展是在其天性的基础上展开的,只有在天性的展现中我们才能把握孩子多种发展的可能性,使潜在的能力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而孩子的天性更多体现在一个个生活细节和各种自发活动中。这就要求教师要以发展的趋势去关注幼儿生活过程,关注寻常时刻,学会了解行为的发展意义,从而最大程度地促进幼儿个性发展。

除了幼儿园本身需要改革之外,家长的传统思想也应该解放。我想,即便现在创办了许多所巴学园式的幼儿园,硬件软件条件都很充沛,有许多家长还是不愿意选择这种新式的教育方法。有许多家长不能够接受孩子玩沙坑的时候把手和衣服弄脏。所以,既然我们选择了学前教育,我们就有义务把这种巴学园的思想广泛传播,让大众对其了解、接受。坚持以下理念:

一 以幼儿为本,注重幼儿个性培养。

二 营造和谐生活学习环境,促进幼儿个性发展。

三创新活动,拓展个性教育的空间。

四 发展特长展示个性风采。

五 开展个性化教育,优化发展幼儿个性。

六在民主、和谐、自由的宽松环境里,有效地培养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

三、结论

对思想政治教育个体性功能的再认识 第3篇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个体功能;社会功能

经过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经进入全面转型的新阶段。科学发展观成为指导我们前进的精神旗帜,它要求在新的时期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的方式处理人际交往,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关注人的科学、全面发展。思想政治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系统地施加思想意识上的影响,把一定的政治信念、思想观念、道德规范、法纪要求和心理品质转化为受教育者的内在素质的社会实践活动。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重知识轻教化、重集体轻个人的教育方式给人们留下了这样的印象,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旨在上传下达,维护无产阶级的政权,对于个人的意义并不大,与人们的现实生活联系不紧密,甚至不少人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所要培养的人只是服从国家的“机器”,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性功能存在诸多认识偏差。事实上思想政治教育一直以来就注重培养符合社会要求的全面发展型人才,在理论界早已提出并论证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功能,因此面对这样的情况需要我们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者和工作者予以进一步的澄清。

一、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功能的缺失

当前社会上充斥着一种思想政治教育“无用”的功能观。有一些学生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并不能丰富个人的科学知识,不能创造直接效益,对个人发展没有意义。这实质上反映了人们认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功能缺失的观点。

从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功能的理论基础来看,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体系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理论基础,关于人的本质理论、人的全面发展学说表明其最终目标就是实现“自由人的联合体”,就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马克思主义,自它诞生之日起就从不讳言迄今为止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没有实现人的“真正自由发展”,只有“各方面都有能力的人,即能通晓整个生产系统的人。”即个人劳动能力全面发展的人才是将来所追求的人的发展境界。而思想政治教育正是依据此确立了自身的功能、任务、目标等。逻辑学证明只有前提正确结论才有可能正确,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功能毫无疑问具有真理性的理论基础。

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发展来看,个体功能是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内在要求。这集中表现在当前对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人学”回归。学术界是在改革开放之后开始把马克思主义人学作为一门科学来进行研究,三十年来,我国人学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随着人学研究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与人学相结合,初步形成了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人学取向。这里的“人”是社会中的人,是现实的人,是具体的人。有学者指出“人学揭示了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任务和主题(发挥人这一主体的积极作用,促进人的现代化),奠定了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哲学基础(即人学,把人学作为了哲学的当代形态),规定了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围绕培养“能力人”进行组织),提供了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方法(以人学基本方法为指导)”所以思想政治教育必定是要围绕人而展开,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功能是必然需要的。同时人文学科和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不同,它不是专注于外在事实、或者自然界和社会生活的客观规律。它关心的是人的思想世界,所探寻的是人生活的目的、信念和理想,人的自由和尊严,人的个性及其实现,人的情感的、道德的、艺术的、审美的需要及其满足等一系列关涉着人的生存和发展的根本价值,它的学科性质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会对个体产生影响。

“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的力量只能用物质的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功能也是在实践中被证明迫切需要的。一直以来在我们过去的思想政治教育中过分强调集体利益,一定程度上脱离了我们现实社会的发展阶段,忽视个人自由发展的需要,致使个体功能被忽视。时至今日,面对多元价值观和文化的冲击,面对个人发展需要张扬个性的社会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功能需求凸显,而其本身的理论支撑还不够,还不能充分满足个体的需要,因此造成了人们对于思想政治教育个体功能缺失的认识偏差。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性功能泛化论

与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无用”的这样的观点相反,有人将思想政治教育视为包治个体思想问题的灵丹妙药,以主观上无限夸大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功能来否定和驳斥思想政治教育。产生这种观点的的根本原因在于没有准确把握思想政治教育个体功能的基本内容。

个体功能的存在意味着思想教育对个人的全面发展会产生一定的影响。首先人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共生体。人和动物一样,都有一定的生理构成,依据马斯洛的需求理论,生存是人的第一需要,因此必须满足给予生存需要的各种基本要求。而且人的基本需要是人的高层次需要的基础,对精神品行的追求离不开个体生命的物质需要的满足。可见物质需要既是人性的要求也是人全面发展的基础。所以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尊重和理解人的这种追求。但人的生理需要满足不是先天获得的,是通过后天教育习得的。思想政治教育通过引导人的政治思想、道德观念从而约束规范个体行为,使个体能够成功的社会化,就有助于个体在现实的物质生活中获得更好的生存条件,更好的满足自身的基本需要。

但是同时每个人既生活在物质世界中,更是生活在意义和精神世界中。人的社会属性才是人的根本属性,每个人都有对精神境界的向往和追求,在特定的情况下这种追求会超越人的生存本能,这就是人与动物最大的区别。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对于人的需要的满足更重要的是引导人们的视线从物质欲望到精神境界的升华。而在精神世界的建构中更是离不开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对于个人的价值和精神世界承担着重要的职责。它通过鼓舞人追求不断升华的精神境界,用人类传承的优秀精神文化来塑造个体的形象,引导个体成为更高境界的存在。同时在这种追求的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充分的使人的内部世界与外部世界的要求相互协调和沟通,形成一种相对平衡的张力。同时思想政治教育对于“真、善、美”的追求会帮助个体形成高尚的人生意境,从而满足个体对于自身道德品质的要求,实现自身价值的需要。而一个具有高尚品质的人必然会一颗感恩之心看待这个世界,以一种反思的态度来对待自己的人生,因此在情感和理性的平衡中找到生存和发展的真谛。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功能就是这样体现在个体的发展过程中。

可见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功能对于个体思想来说只是一种引导和外在约束,并且是在长期的循序渐进的教育中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精神世界,并没有强制性的约束力。而且人的精神世界更是丰富多彩,有对于世界的看法,人生的看法,对于自己的

看法;有对人生道德境界的追求,也有对自然科学真理的追求,思想政治教育不可能穷尽人的思想的每一个方面,因此并不是所有的精神问题都能从思想政治教育这里获得解决,也因此才有了如心理学,社会学,道德教育等多种学科,来共同实现人类精神世界的丰富。所以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功能并不是万能。这样的认识偏差事实上是对个体功能理解的扭曲。

三、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功能与社会功能的关系认识模糊

一直以来在社会上还存在着一种将思想政治教育完全等同于纯粹的意识形态教育,等同于单纯的政治教育的思想。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国家、政府的“传声筒”,只是维护阶级统治的工具,这不仅反应在受教育者的认识中,也反应在教育者的理念当中。长时间以来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都是单向的强制性灌输;传统思想政治工作以政治内容和政治手段统一社会成员的思想,抑制了个体思想的创造性和丰富性;一味的以最高的价值标准来要求和衡量每一个人,脱离了受教育者的学习和成长规律。过度的重复、强调使人们对其可信性产生怀疑,导致认同和接受的反感,从而造成了现在这样的看法。这种认识偏差的实质是将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功能埋没在了社会功能之下,没有能正确把握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功能与社会功能的关系。

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功能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在巩固和发展一定的社会制度、形成统一的社会规范、确立稳定的社会秩序等具有重要作用吗,具有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等。这与思想政治教育促进个体发展的个体性功能正好是一体两面,相辅相成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对象只能是具体的个人,因而直接的作用就是促进人的发展,但这种发展同时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因为思想政治教育通常是将社会主流价值观、社会规范、文化理念传授给受教育者,这一方面有利于教育对象更好地习得社会规范,内化社会角色,从而成为一名合格的社会成员,即实现个体性功能,同时另一方面还有利于社会文化和道德规范的传承,从而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可持续发展,即为实现社会功能。换句话说,只有以人为本,使个体的人得到全面的发展,整个社会才能够获得发展,即思想政治教育是通过“人的发展”这个中介来影响社会生活,促进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所以思想政治教育首先应当注重个体的发展需要,通过实现个体功能的提升、凝结、外化来促进其社会功能的实现,因而个体功能的实现是社会功能的基础。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功能对个人的关注并不是抛弃了人的社会关系以及人的社会责任。只是以个人发展为中心的利己主义,它是要培养具有社会意识的个体。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功能这样的定位才能找到自身生命力之所在。因为只有社会得到全面的进步的前提下,个体的价值能够更好的实现,个体素质明显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不断发展,才能对个体进行更高水平的教育,个体功能也才能更好的发挥。个体功能的实现不能脱离社会功能去空谈。这两方面的功能是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功能是衡量个体功能的重要尺度,社会功能的实现是依靠个体功能的实现为前提。我们应该正确的认识个体功能和社会功能的关系,将两种功能有机的结合起来,不可偏废,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才能避免在教育的过程中因为不当的偏重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发挥。

四、结束语

在经济利益日益多元化的背景下,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所发挥的功能已经出现了种种偏向。其中,对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性功能的认识就是其中之一。笔者以为,在社会转型逐步深入的当下,人们的利益取向多元化,价值观念也呈现多元趋势,在此背景下,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为本,充分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性功能。要充分挖掘思想政治教育在个人生存、发展、享用方面的作用,更多地从关心人的角度出发,注意加强个人主体意识的培养和发展,并以此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作出相应的调整,使思想政治教育真正成为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发展人、为人所享用的活动。同时,应清醒地意识到思想政治教育并不能在个人发展中发挥所有的作用,应注重与社会工作、心理学等相关学科合作,共同推进人的全面协调发展。此外,我们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性功能,并不意味着要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性功能。应实现社会性功能和个体性功能的有机统一。如果过于突出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性功能,很容易导致个体性功能走向极端,出现功能上的个体本位倾向。这不利于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离开了社会,个人的发展也只是空中楼阁。总之,我们应该科学客观的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性功能,从而真正实现人与社会的可持续协调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

[3]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4]张耀灿,郑永廷,吴潜涛,骆郁廷,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5]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前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方言的个体发展功能 第4篇

一、方言对个体语言能力发展的促进作用

个体的语言能力从狭义上讲是指人在特定的社会交际环境中对于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 由定义可知考察一个人的语言能力必须放在具体的社会化语境中, 方言作为语言的地域变体通常情况下会在一定的地域内形成一种独特的语言氛围, 能否适应这种语言氛围成为衡量个体语言能力的重要标准, 也就是说个体只有适应了相应的方言环境才能自由的沟通交流。“方言深刻地体现了某一地域群体的成员体察世界、表达情绪感受以及群体间进行交流的方式”。[2]个体要积极吸收本地社会文化成果, 必须借助方言, 于是对于所在地域方言的掌握程度直接关系到个体其他发展指标的水平。方言对个体语言能力发展的促进作用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口头交际能力发展的促进作用, 二是对书面表达能力发展的促进作用。

首先个体掌握方言可以增强口头交际能力。人们通常在口头上使用的是方言土语。这就是《礼记·王制》中所说的“五方之民, 言语不通, 嗜欲不同”。方言在其特定的地域内形成颇具特色的声韵调系统, 甚至形成较有区别的语法词汇结构。这些都成为地域内口语交流的潜规则, 方言的掌握程度直接关系到实际口语交流的流畅程度。“如果华夏的孩子们全不懂方言, 或只懂得一点点方言, 难免要影响他们和老年人的沟通”。[3]说的通俗一些, 掌握方言会使个体在成长中更加顺利地传情达意, 从而才能更顺利地发展实际的口头交际能力。

其次个体掌握方言可以增强书面表达能力。胡适曾说过“方言的文学越多, 国语的文学越有取材的资料, 越有丰富的内容和活泼的生命, 国语的文学从方言的文学里出来, 仍须要向方言的文学里去寻找它的新材料、新血液、新生命”。能够将地域方言巧妙地运用于书面表达中, 这本身便是一种高水平的语言能力的体现。“文学作品中方言土语的运用有助于展示任务形象和性格, 还有助于真是地反映社会赋予作品的浓郁的地方色彩和乡土气息”。[4]有些方言的地方色彩浓重, 客观地反应出本地本土事物, 往往用共同语是难以传神的, 例如“凤爪”“打烊”等便是这种形神兼备的方言词汇。这可见方言习得对于增强书面表达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个人的方言修养已成为其写作底蕴的一种直接体现。

二、方言对个体文化认同感发展的促进作用

所谓文化认同感是指个体在一定的社会文化影响下逐渐形成的具有群体特征的共同的情绪体验和社会心态。文化认同感是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感的先验情感基础。对于个体的道德责任感的形成也具有重要的影响作用。方言正是促进这种文化认同感形成的主导因素。方言是语言的地域变体, 其在长时间的发展演变过程中成为特殊的文化符号, 同时也沉淀着浓郁的乡土情结。“方言是地域文化的外在标记和底层蕴涵……沉淀着这一群体的文化传统、生活习俗、人情世故等人文因素, 也敏感地折射着群体成员现时的社会心态, 文化观点和生活方式的变化”。[5]一个人掌握一种方言从深层次来说是体会这一地域的人文风情, 方言的习得是倾注了深厚的群体情感的。换句话说要深刻地洞察某一地域的人文风情必须切实地习得当地的方言。具体来说方言对个体文化认同感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方言帮助个体熟悉所在地域的风物民情。《荀子·儒效篇》自古就讲“居楚而楚, 居越而越, 居夏而夏”各地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出现了不同的礼仪、宗教、风俗、习惯, 这些都以最直接的方式体现在方言中,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广东话中的“喝下午茶”。个体通过抽象的语言形式概括具体的事物形式。这些饱含地域特色的方言使个体在不自觉中认识乡情物类, 由熟悉转为认同, 由认同转为喜爱, 最后化为对故土的深深眷恋。

三、方言对个体认知心理发展的促进作用

个体的认知心理发展从狭义上讲是指一种以符号系统为中介以思维品质提升为目的的高级心理进化过程。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认为人在认知心理发展的过程中要借助精神工具的作用, 所谓的精神工具“主要指人类所特有的语言、符号等。”[6]由此可见完善的语言符号系统在人脑中的建立是个体认知发展的重要保障。在这里要建立完善的语言符号系统不单单指掌握共同语, 也不单单指掌握一种地域方言, 而是指能够因地制宜地灵活使用多种语言变体, 这就需要有较强的语言适应能力和学习能力。英国应用语言学家S·皮特·科德认为“在我们习得语言行为 (表现为母语形式) 之后, 学习一种第二语言, 其实是改变或扩充已有的技能和知识, 而不是从头开始学一套全新的技能……不同的语言彼此之间确有许多非常相似的地方……母语和第二语言之间的不同之处才是应该学习的东西。”[7]可见语言的学习最重要的是培养一种语言的类推能力, 发现此种语言变体与他种语言变体的不同进而适应新的语言环境。换言之, 要想建构完善的语言系统, 首先必须以一种地域方言为基础, 不断适应更新, 通过语言学习的类推能力最终实现灵活使用语言的目标。只有达到了这一点才能游刃有余地利用人类特有的“精神工具”不断提高个体认知心理的发展水平。总结之, 掌握单方言—掌握多方言及共同语—形成完善的语言系统—发展认知心理水平, 这是不可变更的顺序。

方言除了对个体认知心理具有间接促进作用外, 其直接促进作用也显而易见。方言作为语言的地域变体, 其中渗透着该地域群体的思想、态度、价值观、行为方式等因素, 这些都是个体认知心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方言从此种意义上来说能够直接建立个体特殊的, 与其所处地域一致的认知特性。通俗说, 对待同一事物, 不同地域的群体因其使用的方言所包含的文化特征不同会造成其认知态度的明显差异。例如“妹儿”在四川方言中是对年少女性的一种昵称, 而在天津方言中特指从事不正当职业的女性。同一个词汇, 因方言不同其意义差别之大, 可见一斑。个体如若缺少这种由方言内藏的特色思维, 那么其认知结构是不完整的。简言之, 除了要建立带有极大共性色彩的认知思维外, 带有地域色彩的个性认知思维也要发展, 而此种个性认知心理的发展必须依靠方言的习得。方言建构个体认知中颇为丰厚的文化内容的作用是共同语永远无法替代的。从这个意义上可见方言能够衍生出独特的认知心理, 实质上主导着个体个性化认知心理发展的大致方向, 其价值非同一般。

方言不单单只有承接文化的功能, 对于个体发展也同样具有重要的价值及意义, 诸如其对个体语言功能、文化认同心理、认知发展心理的开发作用是不可低估的。可以说在方言教育广受冷落, 语言单调问题日益凸显的今天, 实行积极的语言“双轨制”, 提倡推广普通话和保护方言并举是当务之急, 其具体的实施策略有待不断探讨。

参考文献

[1]李如龙.汉语方言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293.

[2]汪如东.汉语方言修辞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26.

[3]詹伯慧.漫步羽坛的三个脚印—汉语方言与语言应用论集[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6:146.

[4]汪如东.汉语方言修辞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29.

[5]汪如东.汉语方言修辞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4:25.

[6]尹力, 巨瑛梅.教育学备考核心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215.

《面向个体的教育》读书心得 第5篇

著名的教育专家李希贵在《面向个体的教育》中写道:“什么是师德?在和国外的教师交流时,我们比划半天,他们也不懂什么是师德。后来几经解释,他们恍然大悟,师德就是‘老是喜欢学生’,后来又加了一句‘学生也喜欢老师’”。

作为一名老师,如果做不到喜欢自己的学生,那么他的教育已经失败了。甚至可以这样说,如果对自己的学生既不喜欢也不讨厌,即便是中庸的态度,那么他的教育也已经失败了。国外很多招聘老师的条件中,往往把“喜欢学生”放在第一位,把“激情、有感染力”放在第二位,其次才涉及到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学历水平。

过去的一年中,从大量的听课中,在那些班级英语水平非常好的班级中,我大概也总结出这样几个特点:教师有激情、感染力。英语成绩最好的那个班级,任课老师对待学生非常用心。师生之间相互信任,远远不是普通的“教---学”的单一关系。

著名的.北京特级教师王君在《班主任---青春万岁》一书中,提到了很多她和学生之间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都令我感动不已。透过她给学生的鼓励、学生毕业后给她的书信,我能感受到王君和学生们之间深厚的感情。所以说,通过这一年的教学,我打算从“用心、喜欢”这两个关键词中反思教学中需要提高的空间。

一、 从关注教学设计转变为关注学生的学习

以前的备课过程中,我做的比较好的一点是能够把新授知识点梳理出来,并且辅助以练习册的帮助,整理出来全面的知识点。在观看优质课大赛视频,以及我县优秀选手的优质课比赛时,我以前更多关注的是他们巧妙的教学设计、创新的教学方法教学。后来读完《教学反思及教师专业发展》这本书,我意识到在将来的教学活动中,应该更多地以关注学生的学习为中心,通过了解学生的思考过程,以对学生自己的思考为基础确定教学策略。同时,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行为进行重新认识,使隐藏在行为背后的教学理论浮现出来,然后寻找改进的别径。

二、 进一步提高教学过程中的管理技能

班级的良好学风建立在好的班风的基础上。班风的建设和班级管理有很大的关系。班级管理需要日复一日的监督,日日重复的督促。每一天都不能懈怠,任何一次的懈怠都会出现不可挽回的遗憾。认真对待学生的第一次原则性的失误,并且不能使他出现第二次。

三、 用热情来感染学生,用信任来激励学生

怎么做到喜欢自己的学生,和如何使自己的学生喜欢自己,是每个老师面对的挑战。带着两个程度不同的班级,主观上来说我对一个班倾注的感情多一些,而对另外一个班级关注度不够。如果说感情是相互的,那班里的学生对待老师应该也是差不多的感情。尊重每个学生,关注他们细腻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在课堂中体验成功的喜悦。一堂好课的标准离不开热烈的课堂氛围,多多学习王君老师的精神,用热情来感染学生,用信任来激励学生。

四、 阅读,在书中寻找教育智慧

个体化教育分析 第6篇

1.小学体育教学的现状

1.1教学内容无法吸引学生

由于学校的重视程度不够,以及学校内有关体育运动的器材非常少,致使体育课堂都非常单调,但是,小学生正处于好奇心超级强的年龄,单调的教学板块无法充分调动起他们对体育的积极性,就不能使他们将注意力完全集中在课堂上。

1.2课外活动的开展质量不高

由于体育这门学科的运动性较高,所以,一些理论知识必须要拥有一定的实践,才能使学生对其了解的更加透彻与深刻。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当中,学校组织的课外实践活动并不是非常多,在新课程标准实施之后,教学大纲要求学校需要为学生提供充足的课外实践,让他们对知识进行巩固与复习。

1.3体育不被重视

由于体育这门学科,在传统的教育中并没有占据很重要的地位,所以,长期以来,学校对体育也不是很重视,无论从经费还是学校领导对体育教学的支持度来分析,体育教学都没有得到较高的重视,这种形式,就直接影响到了体育教学的整体进展。

2.个体化教育的具体实施策略

2.1实行因材施教

由于每个人的生长环境不同,每个学生都存在着个体上的差异,致使他们对知识的接受能力以及理解的程度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所以,教师在教授课程的过程中,要考虑到每个学生,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要运用不同层次的教学策略。在体育的教学中,小学生的个性可以充分的展现出来,教师也能在课堂上挖掘孩子们的个性。在课堂上,学生们的喜静或喜动,和群和孤僻,都能一眼就看出来。教师在课堂上要多加留心,对待不同性格的学生要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不能只是千篇一律的教学方法,要充分尊重个体,做到因材施教。

举一个例子,在学习跳绳这项运动时,对于性格较为内向的学生,教师就可以引导他们逐渐融入群体,慢慢接受人多热闹的场合,而对于性格较为外向的学生,就可以引导他们充分发挥出自己的领导才能,能够做到在人多的场合收放自如,毫不胆怯。这样因材施教的教学,能够充分培养学生的个性,还能使他们相互学习,发现自己的缺点,并能欣然的接受意见并改正。

2.2保证课堂的多样性

由于每个人的心理素质及个性品格都不相同,这就要求教学的课程要有针对性,在教学时增设一些学生们热爱的运动,进而能让他们充分展现自己的个性。这些课程的选择要满足时代的要求,同时还要是一些实用型的项目。更要保证它们的种类要多种多样,这样才能充分调动起学生们的积极性,同学们的积极性就会影响到授课教师的教学兴趣。可以设置一些保健类运动、格斗健身类运动、以及艺术休闲类运动等,这些不仅能够对学生们的身体健康起到增强的作用,同时还能够维持他们的心理健康,这样就会培育出许多综合素质较高的学生,提高授课的效率及效果。

2.3尊重和爱护学生

由于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与运用,为了使教学效果更好,教学质量更高,教师就要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将学生当作课堂的主体,在课堂中起引导作用,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发散自己的思维,真正融入到学生的世界中,感受学生的情绪,理解学生的做法,将课堂氛围营造的和谐融洽,让学生在快乐的课堂中掌握知识,愉悦身心。

举一个例子,在学生刚开始学习踢毽子的时候,有部分学生会存在手脚不协调的状况,这时就需要教师虚心的引导与教育,而不是冷眼相对,那样会使学生产生严重的自卑心理,还会产生畏惧情绪,教师应该采用一些鼓励的话语:“你能行”“勇敢一些”“你是最棒的”,这样就会给予他们很大的勇气,继续尝试并努力。而对于那些掌握的较好的学生,教师也应该适当的采取一些鼓励,这会使他们取得更大的进步,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的发展。

2.4激发学生的运动积极性

对于一项事物的学习,只有真正的感兴趣,才会更加高效的掌握相关的知识。体育这项以活动为主题的教学,就要充分运用这一特点,使课堂气氛的到活跃。课堂的气氛和谐融洽,就会使学生的兴趣大大上升。

举一个例子,由于体育教学中的理论非常单调,为了使课堂的气氛得到活跃,充分调动起学生对于体育这一门学科的积极性,课堂中可以适当增加一些小游戏。例如在进行球类教学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相互传球,将每个学生都带入到课堂中,这样有助于学生的知识体系的形成。课堂中的小游戏,能够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体育的教学效果。

在应用个体化教育时,由于高年级与低年级学生的接受能力以及理解能力并不相同,这就需要分开对待。对于低年级的同学,教师要加强他们身体机能的训练,并且要注重基础知识的传输,而对于高年级的同学,由于他们的理解能力相对较高,就可以适当的传授一些体育上的技巧,只有因材施教,才能够真正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教育个体功能 第7篇

一、对聋童性格形成的影响

1. 双语教学让聋童变得活泼。

2. 双语教学让聋童变得合群。

3. 双语教学让聋童变得乐学。

二、对聋童思维发展的影响

从儿童的思维特点来说,听觉是接受信息的重要渠道,但聋童在这方面是欠缺的,因而造成信息量的减少,使得聋童的思维比较狭隘和片面,基本上属于单向思维。种种研究表明,聋人的思维工具是手语,聋童通过手语与别人交流,接受外界的信息,丰富自己的经验,手语解决了聋童在聋人世界中的交流与沟通问题,聋童手语同健康儿童的口语一样,在聋童早期的思维发展中起到了较大的作用。他们通过手语表达思想、倾诉情感,参与社会生活,指导与评估自己的行为,在互动过程中,思维可得到较好的发展,思维的发展又反过来促进其手语表达更趋丰富。自然手语和手势汉语比起来更形象、更生动,聋童也能更快接受。比起以往一个人的单独教学,这样的教学效率确实高很多。通过图画和自然手语帮助聋童理解故事,聋童在理解故事的基础上进行想象、记忆、表达,发展了他们的抽象思维。

三、对聋童行为发展的影响

过错行为的心理根源可以归结为道德观念、道德感和道德行为习惯等心理因素方面的偏差,或归结为某种不良的品德态度。改变需要经历一个转变的过程,这一过程可划分为醒悟、转变和自新三个阶段。因此,即使是生活中的一些常规、常识,聋童也难以理解和掌握,更无从遵守社会规则。当聋童的行为出现偏差时,他甚至意识不到自己做的这件事是错误的,是不对的。双语教学中,老师坚持用手语和聋童进行交流,告诉他们哪些行为是好的,哪些行为是不好的,同时说清楚为什么,帮助他们及早建立是非观念。只有这样,才能让聋童在交流和运用中提高意识,及时意识到行为中的错误。也只有这样,才会让出现过错的聋童不断转变和自醒,从而规范自己的行为。如:正确的与同伴交往、看图判断是非、正确的进餐、入厕等等。

四、对聋童家庭教育的影响

家庭是聋童每天生活的场所,是聋童成长最初的、最重要的摇篮。社会实践证明,聋童的家庭教育比普通孩子的家庭教育更为重要,聋童的家庭教育对于聋童的发育成长乃至其一生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家庭是培养聋童健康心理的关键环节。

教育个体功能 第8篇

关键词:科学解释,功能,科学实践,个体成就,社会活动

一个体层面的科学解释传统及其问题

自20 世纪40 年代,国外对于科学解释问题的研究基本上缘于1948 年亨普尔和奥本海姆的《解释的逻辑研究》,这成为科学解释问题的源泉。亨普尔对科学解释进行的是形式化、系统化的逻辑研究,从1957 年开始,斯克里文( Michael Scriven) 、汉森( Norwood Russel Hanson) 、布朗姆博格( Sylvain Bromberger) 、沙芙勒( Israel Scheffler) 等人对亨普尔和奥本海姆的观点展开了激烈的批评和修补,由此人们对科学解释的研究形成了巨大的哲学文献体系。在亨普尔之后20 世纪对科学解释的研究具有代表性的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亨普尔开创的客观化、形式化的解释理论,包括对亨普尔提出的科学解释理论的修正与改进,如凯切尔( P. Kitcher) 对科学解释统一模型的论证,认为当我们明白某一现象如何与别的现象结合成一个统一整体时,我们就理解了这个现象,兰顿( Peter Raiton) 的D - N - P科学解释模型,认为科学解释需要阐明内在机制,寻找解释就是寻找其内在机制; 二是由斯克里文发展的认为因果性和解释是同一的,即解释一个事件就是确定它的原因,科学解释不是论证,解释要揭示现象发生的因果和机制,阐明它在整个自然图景和层次结构中的地位,如萨尔蒙( W. C. Salmon) 建立的CM模型、克瑞尔( C. F. Craver) 建立的机制模型等; 三是考虑语境因素的语用学解释理论,如范·弗拉森认为科学解释本质上是一个语用的问题,是一个涉及理论、事实与语境的三元关系; 四是认为科学解释不是用规律推出现象,而是从根本上必须构造一个模型,如汉斯( Mary Hesse) 和卡特·怀特( Nancy Cartwright) 的模型论研究; 五是认为解释上的考虑是推理的指导,如彼得·利普顿( Peter Lipton) 的最佳解释的推理( IBE) ; 六是研究科学中的数学解释,如阿兰·贝克尔( Alan Baker) 认为存在抽象的数学客体,数学在科学中具有解释的作用等。

上述几种科学解释理论的一致之处在于其本质都是要揭示科学解释模型的本质特征,研究解释项与被解释项之间的关系,认为解释项与被解释项之间是科学上相关的,它们的区别在于从不同的角度,运用不同的理论出发点,来阐述解释相关性概念,如从语言角度来看,亨普尔是在语言框架之内来研究科学解释模型,萨尔蒙是在语言框架之外来研究科学解释问题; 从哲学角度,萨尔蒙是从本体论角度出发引入因果观念来构建解释模型,而范·弗拉森是从认识论角度出发,强调语境在科学解释中的作用,提出解释是理论、事实和语境之间的三元关系; 从全局和局部的角度,凯切尔对科学解释的探讨是自上而下的,是全局的,他认为解释的概念先于因果概念,并试图为表面现象提供全局性的理解,而亨普尔和萨尔蒙对科学解释的探讨则是自下而上的,是局部的,认为解释存在于对因果关系的识别之中,他们企图从基础的科学定律导出表面现象。进入21 世纪后,科学哲学中对于科学解释问题的研究也出现了新的趋势,即开始越来越重视科学实践在科学解释中的重要性,如出现了贝特曼( R. W. Batterman)对于物理学中的无限理想化问题的研究; 克瑞尔对于化学中中性结构中长期增强作用的分子机制问题的研究; 安德里亚·伍迪( A. I. Woody) 功能视角对于解释在科学中的作用问题的研究等。本文主要探讨安德里亚. 伍迪功能视角下的科学解释思想。

安德里亚·伍迪批评了20 世纪中期以来科学解释传统注重对于科学解释性质及解释项与被解释项之间关系的探讨,而较少关注科学解释的实践方面。这一时期人们把解释当作科学的重要目标,给出的科学解释是个体层面上的解释,解释之后最终得到的成果被看作是个体的成就。针对科学解释她提出了三个元层次问题:[1]79

1. 个体科学解释的充分条件是什么?

2. 如果事实上解释力是理论的优点,那么有什么正当理由使之成立?

3. 解释在科学中起何作用?

其中问题1 是之前科学解释研究所最关注的问题,亨普尔对此问题的研究尤其清晰和透彻; 问题2在传统的科学解释中被当作是不证自明的,因为基于问题1 的同时人们把解释力当作理论的优点和理论选择时的正当理由; 问题3 在科学解释中则极少讨论。安德里亚·伍迪认为当代科学共同体给出的解释是不同的而且是多元化的,之前的科学解释传统所给出的个体解释是存在问题的,一方面其不能满足科学实践的多样性要求; 另一方面也存在方法论问题,如一直存在争论的反例问题,包括旗杆反例、金属受引力作用的说明反例、男人吃避孕药不受孕反例等。安德里亚·伍迪则以问题3 作为切入点,从功能视角研究了科学解释问题。

二功能视角下的解释性叙述在科学中起何作用?

功能分析的方法在生物学、心理学、社会学和人类学领域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亨普尔在《功能分析的逻辑》一文中曾研究了功能分析的逻辑结构问题,认为功能分析是目的论解释的修改,即不是根据引起事件的原因而是根据决定其过程的结果的解释,功能分析是通过在保持给定系统正常工作秩序或维持其起作用的方式来理解一个行为模式或社会文化制度。[2]当然,亨普尔指出传统形式的功能分析是不能满足经验可检验性的基本的科学要求,所以,功能分析至多具有启发价值,不能作为解释的类型。安德里亚·伍迪正是以亨普尔对于功能分析的逻辑研究为线索,运用“解释性叙述( explantory discourse) ”来阐释科学解释问题,并从功能视角揭示了解释性叙述的实践是如何在科学共同体给出的目标和实践的综合集合中起作用的,认为科学解释不是构造命题的内容,也不是个体的成就,而是科学共同体的协同活动。她把个体解释的必要和充分条件问题暂时悬置,并假定我们能够识别其界限,这种情况类似于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在没有对事物种类进行确定分析的情况下仍然可以识别世界上各种各样的事物。如果从功能视角研究科学解释问题,她指出必须考虑两个问题: 即在何时何地我们发现解释并给出确切地阐述? 在科学实践中解释起什么样的作用? 她把自己的观点粗略概括为如下五点:[1]81

1. 解释性叙述本质上是社会的。

2. 解释常常发生在有不同层次专门技能的个体或团体之间。

3. 任何时候一个范例解释集由给定学科或分支学科的多数成员所分享。这个集合不直接与现象相对应,而是以系统的方式与现象相联系。

4. 解释性叙述经常涉及可接受解释的阐明; 通常是关于已知解释的复诵而不是新的解释的创造。

5. 生成和讨论解释是科学教育的中心部分。

那么从功能视角解释性叙述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 安德里亚·伍迪首先强调社会规范在解释中的重要性,她认为解释的产生是为学科的可理解性服务的,体现的是特定科学共同体的目标和价值,大多数现在的学科都是由科学共同体信奉的解释模式勾画出来的,解释性叙述常常涉及范例解释在科学共同体成员间的沟通和交流,对于塑造和延续可理解的公共规范起重要作用,并且解释实践的目的之一就是训练研究者认识典型的解释模式,使研究者知道什么是他们应当了解的世界以及通过怎样的推理可以实现这个目标。其次,她认为关于描述的精确性对于解释也许是必要的,但不是充分的,精确性判定是以解释相关性为依据的,而科学解释的相关性是在公共规范的基础上来规定的,在适当的训练后科学家能够做出关于什么是相关的和什么不是相关的判定,解释承诺不是个体承诺,而是共同体承诺。最后,伴随全球化的发展及大科学的来临,解释性叙述在科学中具有方法论的作用。现代科学的条件需要从业者跨地域、社会和文化的距离进行沟通,大的科学家团队经常在缜密的机构结构中协同合作进行研究。科学共同体的行为、目的和假设必须协调和结盟,必须维持科学活动的一致性,解释性叙述对于科学学科凝聚力的形成是至关重要的。[1]

以化学中的理想气体定律为例,安德里亚·伍迪从功能视角论述了这一定律在化学中的解释力。理想气体定律是描述理想气体在处于平衡态时,压强、体积、物质的量、温度间关系的状态方程( p V =nRT) ,其中理想气体指的是气体分子本身的体积和气体分子间的作用力忽略不计,或分子之间及分子与器壁之间发生的碰撞是完全弹性的,不造成动能损失的气体。理想气体是实际气体在压强不断降低情况下的极限,或者说是当压强趋近于零时所有气体的共同特性,即零压时所有实际气体都具有理想气体性质,理想气体定律中的压强、体积和温度在现实中是真正可测量的,表面上看它符合亨普尔所提出的覆盖律模型,但这个定律也假定了其他条件都相同,这个假定会带来一定的问题。在实践中实际气体都不同程度地偏离理想气体定律,但理想气体定律之所以理想就是由于其广泛的应用和解释的地位,安德里亚·伍迪特别说明了这一定律的应用并不限于提供精确的经验描述,其中,理想化促进了宏观和微观层面描述的理论统一,并为我们提供了对于如温度等核心概念的理解性知识,而且理想气体定律在实践中一方面可以指导化学家怎样思考化学中气体表征的问题; 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帮助初学者理解气体行为及化学学科。既然理想气体定律存在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假定,那么为什么在化学中借助理想气体定律的解释仍然普遍呢? 安德里亚·伍迪分析,这是因为借助理想气体定律的解释性叙述展示了对于化学的可理解性的理想。正如她所说,“理想气体定律是整体物质领域和原子及分子领域之间以及化学传统科目与理论框架学科之间的桥梁,它提供了化学中关于理论正当作用的一些普遍的方法论指南,这是定律实质解释力的源泉,只有从功能视角通过对解释实践的关注才得以展现。”[1]83

三功能视角科学解释的优点及可能面临的挑战

安德里亚·伍迪认为功能视角的科学解释具有六个方面的优点: 首先,功能视角把解释的社会规范地位及其叙述的调节作用放到首位,关注的是真正的科学实践; 其次,功能视角的科学解释引导我们从实用方向远离科学解释的实在论,避免传统解释功能推理的逻辑困境,而且功能视角与解释多元论是不一致的,功能视角为所有解释模式的认可提供具体的理论说明的基本根据; 第三,通过接受多元论的可能性,功能视角可以避开模型中解释地位的问题,重新确定关于假的模型是否能提供解释的激烈争论的方向; 第四,功能视角可以通过改写现有的科学解释而获得重要的意义,如对统一性科学解释观点的改写,即从功能视角用以方法论判断为基础并且反映协同合作的特征研究代替原有的对现象特征的研究; 对亨普尔科学解释理论的改写,即从功能视角根据特定认识论目标转向社会条件的认知结果来说明解释和期望之间联系在一起的原因,这样可以避免亨普尔科学解释理论存在的对称性问题和非相关性问题; 对范·弗拉森的语境科学解释理论的改写,即从功能视角提供区分语境相关与不相关的方法,强调共同体规范的实质性作用等; 第五,功能观点把解释与理解相联结并没有削弱解释的认识论意义; 第六,功能观点转向对于社会认识论问题的关注,强调解释的专门知识和技能的培养,强调解释的语境特征,而且有着不同认识目标的共同体承认不同的解释模式。

虽然功能视角科学解释理论有上述优点,但安德里亚·伍迪同样考察了运用功能视角可能面临的五种挑战,并一一给出了回应:[1]

首先,可能会有人提出,功能视角科学解释理论的概括方式提供的对于不同科学共同体及其目标以及实践特征的描述特性太少,以至于从功能视角提供的框架并不包含哲学的工作。安德里亚·伍迪回应,这种判断是错误的。功能视角承认不同共同体有不同的解释模式和实践的可能性,这种灵活性的出现适应于我们在实践中所遇到的解释多样性情况。这个说明假定在共同体之内可接受解释之间存在一般的结构,而且由于共同体之间的工作是相互作用的,所以需要可理解模型必须是可通约的。此外,当共同体成员提出背离赞同模式的备选解释时,会经历从最初的抵抗、监督到协商的过程。

其次,对于功能视角没有为判定给定解释或解释实践的充分性提供平台的质疑。安德里亚·伍迪回应,恰恰相反,功能视角的真正优点就在于它通过评估模式和目标之间的相适合为判定关于特定解释模式的恰当性提供框架。它确认规范判断是以两个方面为基础的,一方面看是否一个已知可理解性模式或模型很好地适用于各自的科学共同体认知的和认识论目标,另一方面看是否一个给定的解释例证了这个模式或模型。

第三,这个框架能否适应个体或整个科学共同体目标自身被当作解释性的情况。安德里亚·伍迪回应到,这个计划促使功能视角关注解释实践,并且建议被当作解释的事物依赖于已知共同体的首要目标。除非一个共同体只有解释这一个目标,才存在循环性概念威胁,但现实中的现代科学极少出现此类情况。如果共同体形成关于怎样回答解释要求的特定规范,那么就会进一步展开对解释目标的精确讨论,之所以有解释目标是希望能以与规范一致的方式回答解释为什么问题,这也反过来促进了对于规范的精确阐述。

第四,我们所说的解释是简单地条件模仿练习吗? 安德里亚·伍迪回应到,这个计划的目标是考虑解释当作共同体的一种活动,并且这个活动展示了强解释规范的坚定证据,这决不削弱存在其他有更重要成就的特定解释的可能性。

第五,那么如何区分真正的解释和只是接受如此的解释? 安德里亚·伍迪回应,这是个形而上学的问题,因此在这个计划之外。由于科学是庞大的,不同种类的断言也许在不同的科学语境中事实上都是解释的。解释不是描述信息,而是提供与某个目标相关的思考事情的正确方式,好的解释模式具有很高的地位并且被当作推理的典范起作用,而且可以把研究者聚到一起协同工作。

上述是安德里亚·伍迪自己给出的功能视角科学解释理论可能存在的五种挑战,并相应给出了回应,但除此之外,人们仍然提出了这一解释理论存在的其他方面的理论困境。如莱文( A. C. Love) 指出,安德里亚·伍迪功能视角的科学解释还存在两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她提出的解释性叙述是较分散的,本质上是不好处理的,在比较和对比哲学调查研究的结果时也会存在困难,而且关于解释实践功能作用的概括也很难形式化; 二是功能视角科学解释研究对于哲学家来说是存在困难的,一方面这一解释要求哲学家要经常通过和科学家的协同合作来不断关注科学的具体内容和推理实践,然而现实当中很多哲学家是不会这样做的,有的甚至会有所抵抗; 另一方面解释性叙述在时间和空间会发生改变,是动态的,这对于哲学家从事分析研究也增加了困难,甚至会导致灾难性的观点即认为“它不是真正的哲学”。[3]92

结语

总体上,安德里亚·伍迪是从功能视角以解释性叙述来阐释解释,本质上并不是要取代传统的科学解释理论。如前所述,她是从问题3 即解释实践问题作为切入点来研究科学解释问题,把问题1 即科学解释充分条件问题暂时悬置,但这并不意味着不存在科学解释充分条件问题,她认为功能视角的科学解释也要表征在特定语境中应用于特定解释的充分条件。在研究这一解释理论的优点时她还提出对已有科学解释理论可以用重新改写的方式而不是取代的方式进行研究。实质上,她是从功能视角把解释、解释力和解释实践进行了综合探究,强调规范在科学解释中的重要地位,给出解释实际上就是保证或承认规范的地位,解释在科学中起塑造和延续可理解性规范的作用。科学解释是科学共同体的社会活动,由于科学共同体认识论目标的不同,解释也会表现出多样性。同时,解释性叙述也包含历史成分,这充分体现在解释性叙述有关于解释地位评估的反馈回路。至于问题2,即解释力是理论的优点这一观点成立的正当理由,她认为功能视角科学解释理论为考虑解释力作为理论的优点提供了不同的基本依据,在理论选择中具有保证作用。解释理论可以为科学家从中发展丰富的解释实践提供保证,解释实践又为推理有效地建立公共规范,这反过来又促进了共同体认知的和认识论目标的实现。她强调在科学中解释性叙述起方法论的作用,解释实践用来维持科学共同体内部和科学共同体之间的一致性与凝聚力。[1]86

1961 年,物理学家温伯格指出当代科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即从小科学变成了大科学,也就是说,科学已经发展到了大科学时代,即进入了科学技术社会化的时代。大科学与小科学是相对而言的,小科学一般指的是以个人的自由研究为特征,以传统的知识增长为目的的科学; 大科学则是科学技术高度社会化的产物,是科学、技术、经济、社会高度协同的科学,是大规模社会建制化的科学,是科学技术一体化的科学,也是系统化、整体化的科学,是科学整体化和技术群体化发展的必然结果。[4]安德里亚·伍迪功能视角的科学解释思想正是以大科学时代为背景的,她注重在科学实践当中分析科学解释问题,在元层次上提出了科学解释的三个问题,并从功能视角讨论了从传统科学解释到科学实践中的科学解释的三个转变: 即从个体解释到社会活动的转变、从逻辑重构到推理活动的转变及从去语境化到科学共同体行为模式的转变。[3]91总体上,虽然功能视角的科学解释还存在一定的理论困境,但这一全新的研究视角为科学解释问题的研究开辟了新的领域,对于科学解释理论与实际科学相符合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的思路,未来还值得进一步深入的分析与探究。

参考文献

[1]WOODY A I.Re-orienting discussions of scientific explanation:a functional perspective[J].Studied in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2015,52.

[2]HEMPEL C G.Aspects of scientific explanation and other essays in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M].New York:The Free Press,1965:297-306.

[3]LOVE A C.Collaborative explanation,explanatory roles,and scientific explaining in practice[J].Studied in history and philosophy of science,2015,52.

教育个体功能 第9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100例2008年月至2012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神经内科患者, 以上均为脑梗死患者, 且均为胃管留置患者;其中男性患者48例, 女性患者52例;患者年龄为49~79岁, 平均年龄为 (68±2.3) 岁;以上患者的胃管留置时间为30~120d, 平均留置时间为 (72±5) d。以随机法将以上患者平均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 每组各50例患者, 对比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吞咽障碍程度等基本资料,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具有可比性。以上患者的纳入标准为:与全国脑血管病会议所制定的诊断标准相符, 并通过头颅CT和MRI对病情进行了证实;患者主要临床症状为进食较为困难, 饮水时会出现呛咳症状, 但是神志较为清晰, 可正常进行检查与治疗, 在听理解方面无障碍。以上患者排除标准为:吞咽功能正常, 或无明确诊断的吞咽障碍;难以正常配合治疗;处于昏迷状态;因患有口腔疾病而难以正常经口进食。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神经内科的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 同时进行个体化的康复训练, 此康复训练的内容主要包括基础与进食两方面的训练。基础训练需每日进行三次, 每次训练的时间为10~15min不等[2]。吞咽训练则根据患者的吞咽能力进行针对性训练, 其中吞咽能力超出3级的患者, 则应该主要进行基础训练, 后期患者吞咽能力改善后, 则可在进食方面对其进行训练;若患者的吞咽能力低于3级, 则可针对此类患者主要进行饮食训练。

1.2.1 基础训练

基础训练主要包括唇舌的运动训练、闭锁声门的训练、喉上抬的训练以及咽部训练等。唇训练包括闭唇训练、撅唇训练及嘴角上抬的训练;舌训练包括使患者做伸舌运动, 舌运动顺序为上下左右, 每20次为一次运动;闭锁声门训练为告知患者大声的发出“啊”音即可;喉上抬训练为患者将头部微低, 将舌后部抬高, 进行吞咽的动作;咽部的训练为冷刺激训练, 使用蘸了冰水的棉签, 对患者的舌根、软腭及咽喉部等部位进行刺激, 同时患者需配合进行吞咽动作, 适度的冷刺激可有效提高患者的吞咽敏感程度, 对其吞咽功能起到训练的作用。

1.2.2 进食训练

首先对患者的进食体位进行训练, 嘱咐患者保持半坐卧位或者是直坐的姿势, 将其床头大约抬高30°~45°, 并尽量使患者向健侧倾斜, 以便增加患者舌肌舌骨的张力, 喉部略微ā抬, 方面且可促进进食。在食物选择方面, 刚开始需要给予患者适量的温水, 之后过度到半流质、流质的食物, 在摄取食物量方面需要从每次3~4mL开始过度到每次20mL左右,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食物的量。进食的方法开始时需要使用小而浅的小勺, 将食物放在患者嘴里面, 喉咙附近, 以便患者吞咽, 在喂食患者的过程中, 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吞咽时的反应, 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喂食进度

1.3 分级标准与判定标准

吞咽能力的分级标准为:根据患者吞咽的能力将其分级, 1级是指患者可以顺利的且一次性将30mL左右的温水咽下, 2级是指患者将30mL的温水分两次咽下, 不会出现呛咳现象, 3级是指患者可以一次性咽下30mL温水, 但是出现呛咳现象, 4级是是患者分两次咽下30mL温水, 同事出现呛咳现象, 5级是指不能全部咽下30mL温水, 且频繁出现呛咳现象。

疗效诊断标准:显效是指患者吞咽障碍接近正常或者降低两级;有效是指患者吞咽障碍有比较良好的改善, 吞咽障碍等级降低1级;无效是指患者在治疗前后, 吞咽功能无明显改善。

1.4 统计学分析/数据处理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连续实施四周的干预后, 对两组患者疗效进行评价。观察组患者吞咽功能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 两组对比差异显著, 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如表1所示。

3 讨论

吞咽困难值得是患者在把食物从口中运送至胃中导致误吸, 是脑梗死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根据有关文献报道, 当患者发生脑梗死后, 会出现不同程度吞咽困难, 其概率在47%~73%之间。在传统的医学上解决脑梗死吞咽问题, 大部分采用胃管鼻饲方法, 但是留置胃管的同时减少患者吞咽的联系。相关文献表明, 尽早进行吞咽的相关功能练习, 不但可以预防发生吸入性肺炎, 还可以最大限度的提高患者吞咽功能和其功能恢复[3]。相关文献研究表明, 脑梗死患者的支持大部分是从家属那里获得比较大的支持和帮助, 增强患者康复训练信心, 提高训练效果。

参考文献

[1]孙志慧, 胡若梅, 万津颖, 等.合理肠内营养对脑梗死长期鼻饲患者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0, 30 (17) :2518-2519.

[2]冯丽华, 沈军, 郑娜, 等.个体化康复训练对长期鼻饲的脑梗死患者吞咽能力的影响[J].激光杂志, 2011, 32 (2) :90-91.

教育个体功能 第10篇

资料与方法

2012年2月-2013年12月收治2型糖尿病患者124例, 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62例, 其中对照组男36例, 女26例, 年龄45~78岁, 平均52.1岁, 空腹血糖≥7.0 mmol/L;观察组年龄44~81岁, 平均51.9岁, 空腹血糖≥7.1 mmol/L。

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正规药物治疗,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年龄、身高、体重、劳动强度及营养情况, 进行健康教育, 并个体化安排饮食。

统计学方法: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 计量资料用 (±s) 形式表示, 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 计数资料采取χ2检验。当P<0.05时, 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治疗前后生化指标变化:两组治疗前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尿素氮、肌酐、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 观察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见表1。

治疗前后免疫结果比较:两组治疗前CD4+、CD8+、CD4+/CD8+、淋巴细胞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 观察组CD4+、CD4+/CD8+、淋巴细胞计数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2。

感染例数比较:经过治疗, 观察组发生感染4例 (6.5%) , 对照组发生感染14例 (22.6%) ,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讨论

2型糖尿病为临床常见病, 感染是糖尿病患者急性并发症之一, 如何预防、控制感染对糖尿病的治疗有着积极的意义。本组资料观察组治疗后CD4+细胞比例升高、CD8+细胞比例降低、CD4+/CD8+比值升高, 从而改善了糖尿病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提高了患者免疫力, 这说明细胞免疫功能对抗感染方面可能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T淋巴细胞亚群是反映机体免疫功能的重要指标。T淋巴细胞分为CD4+、CD8+两个亚群, CD4+和CD8+起免疫调节的枢纽作用, CD4+分泌细胞因子辅助B细胞产生抗体, 调节免疫反映的活性, 而CD8+有免疫抑制和细胞毒性的作用。CD4+和CD8+是反映T淋巴细胞活性的重要指标。

机体抗感染能力受以下因素的影响: (1) 与机体免疫功能密切相关:细胞免疫主要是由T细胞介导的特异性免疫应答, CD4+/CD8+比值上升, 提示免疫应答的正调节占优势, 而比值下降则提示免疫功能低下[3]。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中淋巴细胞、CD4+细胞水平升高抑制CD8+细胞水平上升, 提高CD4+/CD8+比例, 这些细胞免疫的数量和功能对抗感染至关重要。 (2) 与机体血糖控制有关:有研究发现机体高血糖环境可促使部分嗜糖细菌分化繁殖, 引起感染。 (3) 与机体营养状况有关:研究显示, 机体营养不良会导致细胞免疫功能的损害[4]。2型糖尿病患者糖代谢及脂代谢紊乱可导致物质代谢障碍, 使其更易患营养不良。

本组资料结果显示, 两组治疗前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尿素氮、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 观察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治疗前CD4+、CD8+、CD4+/CD8+、淋巴细胞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 观察组CD4+、CD4+/CD8+、淋巴细胞计数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经过治疗, 观察组发生感染4例 (6.5%) , 对照组发生感染14例 (22.6%) ,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因此, 个体化医学营养治疗有助于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减少感染发生率。

摘要:目的:探讨个体化医学营养治疗对2型糖尿病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和感染的影响。方法:2012年2月-2013年12月收治2型糖尿病患者124例, 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62例, 对照组给予糖尿病综合治疗,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个体化医学营养治疗。结果:两组治疗前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尿素氮、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 观察组甘油三酯、总胆固醇、糖化血红蛋白、空腹血糖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治疗前CD4+、CD8+、CD4+/CD8+、淋巴细胞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 观察组CD4+、CD4+/CD8+、淋巴细胞计数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经过治疗, 观察组发生感染4例 (6.5%) , 对照组发生感染14例 (22.6%) ,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个体化医学营养治疗有助于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 减少感染发生率。

关键词:2型糖尿病,个体化,医学营养治疗,免疫功能,感染率

参考文献

[1]Chandra PK.Nutrition and the immune system:an introduction Am[J].Clinic Nutrition, 1997, 66 (2) :4603-4606.

[2]Peleg AY, Weerarathna T, McCarthy JS, et al.Common infections in diabetes:pathogenesis management and relationship to glycaemic control[J].Diabetes Metab Res Rev, 2007, 23 (7) :3-13.

[3]张月红, 王瑾, 刘英华.补充微量营养素对不同血糖水平2型糖尿病男性患者感染的影响[J].解放军医学杂志, 2009, 34 (5) :608-611.

浅谈成人教育的个体价值 第11篇

【关键词】成人教育 劳动者素质 个体发展 终身教育

1991年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教育大辞典》第3卷对成人教育所作的定义是:“对在家庭、社会和国家生活中承担责任者,主要是对已经走上生产或工作岗位的从业人员进行的教育活动。在中国现今是干部教育、职工教育、农民教育、军人教育、社会教育的总称。”突飞猛进的科学技术以及扑面而来的信息化、经济全球化的浪潮,都要求人的知识和能力相应提高,并树立终身教育理念。

一、成人教育促进个体社会适应性发展

社会适应性是个体发展的重要方面。成人教育在这一过程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为个体从事某种社会职业做好所需知识、能力等方面的准备;形成系统化的文化知识,开发个体的创新能力;按照社会认可的规范,形成个体系统化的价值观念、政治观念和道德观念体系。

(一)成人教育有助于提高劳动者素质,应对社会对人才日新月异的需求

知识经济时代和全球信息化浪潮,促使中国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和升级,对产业领域的从业人员带来了革命性的冲击。传统产业结构调整伴随新兴行业不断出现。下岗工人的出现,正是传统产业结构调整后带来的结果。人们流传“今天不努力工作,明天努力找工作”,其实努力工作重要的是要有最佳的工作绩效,要做好工作很重要的是要努力学习,超越自我和完善自我,提升个人的素质,提高工作的效率和能力,适应竞争、适应工作和生活的需要,提高创造创新的能力。创新无处不在,成人学习和创新相互关联、互为因果。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不断地推陈出新、创造财富,在不断接近目标走向成功的道路上克服困难,避免或战胜挫折,走向新的岗位。

随着社会变迁的速度加快,全球经济网络的形成,世界各地区、各民族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人们对不断发展自己、完善自己、提高自己生存质量的需要日益迫切。成人教育不仅能提高受教育者的知识水平和技能,加强其思想品德修养,还可以陶冶其情操,优化其人格,完善其个性,促使其进一步成为全面发展、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从而使其日臻完善,表达方式灵活多样,最终使其作为一个家庭和社会的成员,作为一个公民和生产者、技术发明者和有创造性的理想家来承担不同的责任。这就要求人尽可能向多方面发展。要通过各种教育和培训使人逐步摆脱简单、重复、乏味而紧张的劳动,使人的劳动技能多样化,智力得到更充分的开发,身心得到全面发展。同时,还要通过成人教育,全面提高人的素質。当前,应当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在发展基础教育的同时,大力发展继续教育,形成有利于终身学习的职业培训体系,努力为知识技能不足的弱势群体提供多途径、多形式、多层次的学习培训机会,提高他们的素质,建设学习型社会。

(二)成人教育有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

成人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周期短、效率高、针对性强、灵活方便、贴近社会实践和社会生活实际等特点,符合广大成人学习者需求,能让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成人学生根据学习

需要进行选择。学习不受时间、空间、地域、性别、年龄等的限制,为成人学习提供了方便。特别是其针对性强的专业技能教育提高了生产力,为经济社会发展直接提供人力资源。其灵活方便的学习形式,可以为企业单位培养大批科技人才,提供必要的智力支持。成人教育较其他教育更具活力,在培养创新创业人才方面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二、成人教育促进个体个性发展

个性的全面、自由发展是当今社会的理想目标。成人教育已经不仅仅是个体谋生的手段,也不仅仅是为了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培养人才,成人教育的功能更多的是为了人类自身的发展,为了个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教育在个体发展的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首先,教育是一种专门设计、组织并由特定的教师实施的外部影响因素;其次,教育的影响充分考虑到受教育者的需要和身心发展特点;再次,教育是一种外在影响,教育的作用必须与个体主观努力相结合才能发挥作用。对成人而言,接受教育是一种自主行为。成人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和教育的作用必须与主观努力相结合才能发挥作用。对成人而言,接受教育是一种自主行为。成人可以根据需要和特点选择成人教育的内容、形式和过程。

成人教育为个体提供了充分的选择范围,学习者可以根据成人教育提供的教育内容自主接受教育,从而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职业能力,不断丰富自己的个性品质,完善自我修养等。接受成人教育的过程就是个体完善自我、实现个性发展的过程。

三、成人教育帮助个人树立终身教育理念

20世纪60年代法国教育部长保罗·朗格郎和教育思想家埃德加·富尔提出的“终身教育”思想已深入人心,人们越来越感到不断学习、终身学习的重要。据统计,在人的一生中10%的知识是在学校中获得的,90%的知识要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和实践而获得的。人们渐渐摒弃“一纸文凭定终身”的观念,逐步确立终身教育和学习的教育思想。只有确立终身接受教育、终身学习的思想观念,才可能更清楚地认识变化发展的形势和自己所处的位置,才能更清楚认识自己与变化发展的社会状况存在的差距和不足,更清醒地认识到只有在激烈的竞争中挤时间拼耐力、奋起学习,才能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经济社会越发达,人们学习的压力和学习积极性会越大。从这个意义上讲,成人教育对个人终身学习理念的立具有互动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唐亚豪.成人教育新论[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2.

[2]娄宏毅,宋尚桂.成人教育学[M].济南:齐鲁书社,2002.

[3]唐丽萍.成人教育的作用及发展路径[J].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2007,30(2):117-118

[4]郭玉荣,王颖.建设人力资源强国:成人教育的作用与发展[J].成人教育,2008,11:39.

教育个体功能 第12篇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科2011年6月—2012年1月共收治了择期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病人40例,其中男18例,女22例,年龄55岁~91岁。随机将40例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男8例,女12例,年龄55岁~89岁;观察组男9例,女11例,年龄58岁~91岁。两组病人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同时排除出血性疾病,凝血功能障碍,术中股骨上段劈裂,髋臼有结构性缺损行自体或异体骨移植,术前长期卧床或伴有严重心、脑、神经系统疾病,听觉、语言障碍者。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对照组术后采用软枕抬高患肢、常规功能锻炼指导及应用消肿、抗渗出的药物。观察组术后采用软枕抬高患肢、常规功能锻炼指导及应用消肿、抗渗出药物的基础上患肢局部予中药外敷配合个体化功能锻炼。具体内容如下。

1.2.1.1 中药外敷

手术前1 d健肢做药敏试验,无过敏者术后即予我院自拟中药(黄连、黄柏、生大黄、入地金牛、泽兰各30 g,白芷、侧柏叶各15 g,研成细粉末,加入凡士林、蜂蜜、开水,调和成膏状,平铺于蜡纸上,厚约0.5 cm,宽约20 cm,长约30 cm,冷敷于患肢腹股沟处(所有病人切口均采用后外侧路),勿沾污术口敷料;手术24 h后予温敷,每贴药敷4 h~6 h后取下,用温水擦拭干净,每天1次。

1.2.1.2 个体化功能锻炼

给每例病人发放小册子和进行动作示范,并根据病人的个体差异,与病人共同制订每天的锻炼方案,提高病人的积极性。功能锻炼分为主动活动和被动活动,麻醉过后即可进行,锻炼原则为越早开始越好[2],锻炼角度由小到大,时间由短到长,动作先易后难,循序渐进。被动活动:术后病人未过麻醉期及术后早期,护士(专人)可指导家属协助病人进行被动活动;由下向上转动踝关节、按摩比目鱼肌和腓肠肌、推动髌骨(上、下、左、右及旋转运动)、挤压大腿肌肉等,按摩力度以病人能耐受为宜。第3天使用持续被动运动机(CPM)进行被动锻炼,每次30 min,每天2次,在医生的指导下早期从小于30°的角度开始,逐渐增加,速度由慢到快,以病人无不适为宜。主动活动:术后护士(专人)每天指导病人开展术后早期功能锻炼。肌力训练:股四头肌静力收缩运动,取仰卧位,主动下压膝关节,膝关节保持伸直位,保持股四头肌呈收缩状态5 s~10 s,然后放松5 s~10 s,如此反复,每组10次~20次,每天3组;臀肌等长收缩运动,保持双侧臀部肌群呈收缩状态5 s~10 s,然后放松,如此反复,每组10次~20次,每天3组。踝关节背伸、跖屈及旋转运动:取仰卧位,最大限度地进行踝关节屈伸、旋转及抗阻训练,每个动作保持5 s~10 s,每组重复10次~20次,每天3组。直腿抬高运动:抬高在30° 以内,保持时间由5 s开始逐渐增加,每组10次,每天3组。侧卧位外展:翻身时需护士协作进行,一手托臀部,一手托膝部,将患肢与身体同时转为侧卧,并在两腿间垫2个软枕,禁止患肢内收、内旋,每次30 min,每天2次或3次。上述运动于术后1 d~3 d开始进行。术后第3天增加进行坐位到站位不负重训练。术后4 d~7 d增加仰卧位患肢外展运动:两腿间夹一梯形枕,主动夹腿内收,每个动作保持5 s~10 s,每组重复20次,每天3组。术后第5天协助病人下地扶拐不负重到负重行走训练,逐渐增加行走距离和负重。病人出院后予电话指导,术后3个月电话随访。

1.2.2 疗效评定方法及标准

分别于术后第1天、第3天、第7天进行肢体肿胀程度测试,术后3 d进行疼痛程度评分,术前1 d、术后2周、术后3个月评定髋关节疗效。

1.2.2.1 肿胀程度评定标准

Ⅰ级:病人皮肤较正常皮肤紧张,但皮纹存在;Ⅱ级:患肢皮肤较正常皮肤紧张,且皮纹消失,皮肤温度稍高,但无张力性水疱出现;Ⅲ级:病人皮肤紧张、发亮,皮纹消失,皮肤温度明显增高,且出现张力性水疱[3]。

1.2.2.2 疼痛评分标准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VAS)[4]进行资料收集。发放问卷调查表给病人,此表上画一条直线,长度为10 cm,两端分别标明有0和10字标,0代表无痛,1~3代表轻度疼痛,4~6代表中度疼痛,7~9代表重度疼痛,10代表剧烈疼痛。同时对病人进行填表说明,每天发放调查表,让病人根据自己感受的疼痛程度,在直线上标出能代表自己疼痛程度的相应位置,护士根据病人标出的位置记录相应数据。

1.2.2.3 髋关节评分标准

评分包括:疼痛程度(无疼痛44分),日常生活能力(不用扶手可上楼梯4分,能独立进入公共交通工具内1分,在任何椅子上坐1 h无不适5分,穿袜、系鞋带无困难4分),步态(无跛行11分),行走距离(不受限制11分),使用扶助器(不需要11分),髋关节畸形程度与关节活动范围符合评定指标9分,共计100分。

1.2.3 统计学方法

数据经SPSS13.0处理,肿胀程度、疼痛评分为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两组比较采用Mann-Whitney法,多组比较采用 Kruskal-Wallis法;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选取a=0.05为显著性水平。

2 结果

注:Z=2.813,P<0.01。

3 讨论

中医学认为,原发创伤造成肢体骨折,在行手术治疗之后,不同程度地加重组织损伤,筋脉受损,血不循经,溢于脉外,瘀积不散而致肢体肿胀,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气伤痛,形伤肿。”损伤日久,水肿不消,经脉受阻,气滞血瘀,营卫不和,发为肿痛。针对病因,本院自拟中药方外敷,方中黄连、黄柏、生大黄性寒、味苦,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散瘀软坚、消肿止痛之功效;白芷具有散风祛湿、消肿作用;侧柏叶具有凉血止血之效;入地金牛具有祛风通络、胜湿止痛、消肿解毒之效;现代药理研究认为,入地金牛有增加组织血液循环、加快机体功能恢复作用,能显著抑制实验动物的扭体反应,提高疼痛阈值[5];泽兰具有活血祛瘀、行水消肿之效。诸药共奏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之效,现代医学认为,具有防止血肿机化、髋关节粘连的作用。并且,中药外敷是经皮肤吸收,皮肤作为一个给药入口,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等中药局部给药后通过皮肤转运,大部分直接进入给药部位产生药效,促使局部组织的新陈代谢,同时药物可被皮肤毛细血管网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又对全身发生作用,对胃肠道无损害,用药安全,无毒副反应,病人乐于接受。患肢早期功能锻炼,能促使全身和局部的血液运行,可使被手术破坏了的组织尽快建立侧支循环,促进病理产物吸收和排除,有利于加快患肢消肿和减轻疼痛,尽快恢复患肢关节的运动幅度并可防止失用性肌萎缩、关节强直、瘢痕粘连,帮助病人最大限度地恢复生活自理能力[6]。CPM可促进组织间液快速回流,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局部微循环障碍,促进水肿消退。

表1、表2显示,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了中药外敷配合个体化功能锻炼明显,减轻了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肢肿胀、疼痛的程度,提高了病人的舒适性;并且,观察组由专人对病人实施个体化功能锻炼,给予病人主动和被动运动,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疏通经络、促进代谢、促进创伤修复和增强抗病能力;而对照组没有专人指导功能锻炼,锻炼方法、持续时间不规范,或因功能锻炼导致的疼痛使病人对康复锻炼产生恐惧,造成术后康复困难而影响治疗效果[7]。观察组病人参与制订每天的锻炼方案,使病人更主动、积极地配合治疗。表3显示,观察组病人髋关节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促进了下肢功能的恢复,提高了病人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探讨中药外敷配合个体化功能锻炼对髋关节置换术后肢体肿胀病人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将40例择期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术后采用软枕抬高患肢、常规功能锻炼指导及应用消肿、抗渗出的药物,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患肢局部予中药外敷配合个体化功能锻炼,分别于术后第1天、第3天、第7天进行肢体肿胀程度测试,术后3d进行疼痛程度评分,术前1d、术后2周、术后3个月评定髋关节疗效。[结果]观察组病人肢体肿胀及疼痛程度轻于对照组、髋关节功能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中药外敷配合个体化功能锻炼能有效减轻髋关节置换术后的肢体肿胀、疼痛程度,提高病人的舒适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下肢功能的恢复,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关键词:肢体肿胀,疼痛,髋关节功能,中药外敷,功能锻炼

参考文献

[1]黄金,姜冬九.病人健康教育理论与实践[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3.

[2]王庆芬.125例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防治及护理[J].现代临床护理,2010,9(4):24-25.

[3]魏民,七叶皂甙钠治疗胫腓骨骨折所致肢体肿胀的临床研究[J].解放军药学学报,2002,18(5):291-293.

[4]吴在德.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44-151.

[5]岑光荣,漆海如,杜明昌.金桂外洗方治疗老年膝部骨折后关节僵硬31例[J].中医正骨,2007,19(5):24.

[6]农春花,傅爱风,贾赛雄,等.抬高患肢70°-80°及量化功能锻炼对创伤骨科患者术后肿胀的影响[J].现代临床护理,2010,9(5):61-62.

上一篇:表达生命下一篇:自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