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困难原因范文

2024-07-25

就业困难原因范文(精选12篇)

就业困难原因 第1篇

一、高职女生就业困难的原因

1. 高校扩招,大学生总体就业形势严峻,女大学生就业竞争大。

高校扩招,高等教育由“精英化教育”转变成为“大众化教育”,高校毕业生数量的增加直接改变了就业市场的供求关系。就业岗位增长缓慢无法满足毕业生的就业需求,加大了毕业生之间的就业竞争,尤其是女大学生的就业竞争。高职女生在就业过程中除了要和本专业男生竞争外,还要与学历较高的其他女大学生竞争,就业更加艰难。

2. 传统观念与现实社会的要求使女大学生就业处于弱势。

一方面,女大学生就业受到一定程度的歧视。一是受传统观念和惯性思维的影响,“男尊女卑”、“男强女弱”、“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男女大学生就业机会的不平等。一些用人单位在选才的过程中存在性别偏见,无论女大学生多么优秀,都认为女性不如男性,尤其是一些体力加脑力的岗位,用人单位更希望录取男大学生。而传统女性理想职业一般为相对稳定、轻松的工作,这些特点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下往往会转化成就业中的劣势。另一方面,现代社会在要求女性像传统家庭妇女一样照顾家庭、孝顺老人的同时,又希望女性在单位还要和男性一样,有很强的工作能力和事业竞争力,但人的精力和时间有限,在双重角色冲突中,女性成了“弱势群体”。

3. 用人单位选才的现实性限制了女大学生就业。

(1)女性生理特点增加用人单位经营成本,就业竞争存在性别歧视。

由于男女性别之间生理上的差异,用人单位更倾向选择男性。首先,女大学生就业的年龄段同时是她们结婚生育的年龄段,用人单位招收该年龄阶段的女性职工承担的成本较高。在劳动力市场机制下,女职工特殊的生理现象客观上造成了企业成本的增加。不少用人单位头痛的是,好不容易招到一名出色的女大学生,并且进行了培训,但没多久就结婚生育,生育哺乳期的存在使得劳动时间出现断裂带。女大学生工作后遇到的这些问题,必然会对企业正常的工作造成影响。现在随着市场化的进程不断加快,精兵简政,一个萝卜一个坑是企业发展的一条必由之路,男大学生上岗后不存在这些头痛的问题,所以用人单位往往首选男大学生上岗工作。另外,由于我国现有的福利政策要求女性职工的生育费用和生育带薪产假由所在单位支付,同时,女性在生育和哺乳期间工作必然受到一定的影响,在家庭生活中分散了很多精力,结婚后部分精力转向家庭,事业竞争力减弱,影响单位的效益。而同年龄段的女性比男性早退休,工作时间比男性短,年均培训费用更高,一般要比男性领取更多的退休金,对用人单位的贡献却相对较少,这些都增加了用人单位的经济负担,不符合用人单位利益最大化的要求,导致不少企业不愿接受女生。如此一来,在原本就十分严峻的女大学生就业形势下,高职女生就业更加雪上加霜。

其次,女性职工能从事的岗位不如男性范围广,流动性强、体力消耗大的工作一般女性难以胜任。用人单位会考虑男性职工的体能优势,单独派遣男性职工出差比较方便、安全,晚上加班也比较放心,而一男一女两名职工出差会产生过多的住宿费用,等等。有学者认为,女性自身的生理特点会增加用人单位的经营成本,要降低成本,就必须减少女性劳动力的市场需要。

最后,男性传统主导的行业吸纳女性比较低。部分行业存在女性准入歧视,而传统女性主导的行业,如教师、公关、会计、文秘、护理等,近几年用人单位出于市场需要和利益需求,逐渐优先考虑男性就业,这些都增加了女性求职者的就业压力。

(2)用人单位选才提高女大学生就业标准,局限了高职院女生就业。

就业过程中用人单位一方面提高了录用女大学生的标准,在学历上进行要求,引进本科甚至硕士研究生学历的女生,高职女生在这方面没有优势。另一方面从男权的审美角度强调女大学生的自然条件,如身高、身材和相貌等,或者提出苛刻的要求,如:三年内不能结婚,五年内不准生育,等等。这些附加条件无形中增加了女大学生就业不合理的成本,形成了对女大学生尤其是高职女生就业的排挤。

4. 高职女生自身原因对其就业的影响。

(1)不良就业心态延误就业。

首先,自卑心理严重。在社会认可度、学历等方面,与本科院校毕业生相比,高职女生有一定的自卑心理。一些高职女生对自己缺乏信心,就业过程中不敢大胆地向用人单位推销自己。其次,心理承受能力差。高职女生缺乏经验,遇到挫折,心理承受能力较弱。另外,相当一部分的高职女生依赖心理严重,在就业过程中想参与竞争却又不敢去竞争,就业依靠学校推荐或者家里找关系。最后,部分高职女生就业期望值过高,一心想去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等收入、工作地点和良好的发展趋势的单位就职,看不上中小企业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追求就业一步到位,不主动调整就业期望值。比起男生而言,女生更为怕苦、怕累、怕脏、怕加班,在就业的过程中,存在攀比、这山望着那山高的心理,比男生更为挑剔,从而错失了许多就业机会。

(2)专业选择集中,加大了就业压力。

由于生理特点,高职女生在填报志愿时以护理、师范、会计、文秘、管理等专业为主,就业时众女生“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近几年,这些专业中为数不多的男生成为用人单位首选的“香馍馍”,高职女生就业越发艰难。

(3)自身的综合素质不高,降低了就业竞争力。

高职女生相比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女生首先在学历上不占优势,在就业过程中会由于学历较低受到歧视。但总体来说,她们在校期间还是比较重视专业学习,有的还通过参加自学考试提升学历。但有相当一部分高职院女生除了专业学习,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发展,交际能力、动手能力、实践操作能力是她们的软肋,而这些恰好是许多用人单位所看重的。她们的工作能力、社会经验和适应能力方面与同学历的男生相比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在就业市场上缺乏竞争力。

(4)不关注就业政策就业信息,缺乏必要的就业技巧。

很多高职院女生在就业过程中不去了解用人单位的招聘程序、要求,对与自己就业直接相关的国家就业政策也不熟悉,同时在求职过程中缺乏必要的求职技巧,制作简历抓不住重点,无法凸显自己的优势,有的女生甚至不知道面试的基本礼仪,不注意着装、言谈举止,无法得到用人单位的认可。

5. 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

女大学生就业难,不能与男性平等就业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相关保护女性合法权益的法律不到位,没有明确规定具体的保障措施。《宪法》、《妇女法》和《劳动法》等法律法规规定的妇女享有平等的就业机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在现实中无法平等实现,由于缺乏可操作性和具体的法律责任,缺乏对性别歧视内涵和范围的明确界定,对劳动力市场缺乏监督和管理,女性求职者难以进行就业维权。

二、对策和建议

1. 完善社会保障,营造良好就业环境。

(1)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现象需要社会的关注,提供必要的基础设施和保障措施,来正确引导她们就业。政府要加强对社会就业市场的监督,争取把用人单位的就业歧视行为消灭在萌芽阶段;建立专门的女大学生就业服务部门,根据女大学生实际情况,进行训练,提升她们的就业竞争力;拓宽女大学生就业渠道,提供就业岗位,缓解就业压力;建立女大学生就业保障基金。

(2)尝试改革女性职工生育哺乳期的费用支付方式,对女性职工生育和哺乳期间的误工进行社会化补偿。减轻用人单位在女性职工生育哺乳期间所造成的岗位空缺的顾虑,降低用人单位的成本,由社会和用人单位共同承担。

(3)进一步加强“男女平等”的基本国策的宣传,鼓励已婚生男性更多地分摊家务事和对孩子的家教责任;在社区建立“托管”中心和培训中心,为职业女性提供优质和放心的服务,减少女性职业发展的后顾之忧,以消除用人单位对使用女性劳动力提高人工成本的顾虑,为实现女大学生的平等就业提供必要保障。

2. 高职院校需加强女生就业指导工作。

根据女生的生理特点和优势,高职院校可开设女性就业指导选修课和辅导讲座,有针对性地对女生进行就业指导,帮助女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加强女生就业观教育,从就业心态、综合素质、就业技巧、形象礼仪、自身权益、实践能力等方面进行强化训练;通过社会实践,增强女生接触社会、适应社会的能力,培养动手能力、实践能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关注女生就业心理,安排专人为毕业生解答疑问;重点关注女生就业,积极联系用人单位,组织女生专场招聘会,推荐就业,提高女生就业率;鼓励女生进行自我创业,给予支持和帮助。

3. 高职女生自我提升就业能力。

作为就业的主角,高职女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调整就业心态,进行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学会“认识自己”,对自己的性格、兴趣和能力进行深刻的剖析,了解自己,科学定位,确定职业生涯目标,提升综合素质和竞争能力;认真分析当前的就业状况与就业形势,进一步确定就业方向及就业类型;克服焦躁心理,不能眼高手低,要脚踏实地做工作,一心一意求发展,掌握走向成功的思维方式和有效方法,遵循规律、自我探索、科学定位,从实际出发,合理制定人生发展目标;坚定信念,努力学习,积极实践,克服困难,提升自己,储备能力,把自己培养成为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对于高职女生就业困难这一问题,社会各方面都应该积极探讨原因,寻找对策,重视高职院女生群体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而高职院女生也应该积极进取,努力提高综合素质,充分发挥优势,在就业过程中展现风采。

摘要:大学生就业问题日趋严峻, 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凸显, 而高职女生就业遇到的问题更多, 本文讨论了高职女生就业困难的原因, 从社会、学校、毕业生三个角度提出了改善高职女生就业情况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高职女生,就业困难,原因,对策

参考文献

[1]殷佳琳, 段国艳.高职女生就业难的原因分析及对策.职业教育研究, 2008, (5) .

[2]谭卓婧.影响高职高专女生就业困难的因素及对策.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9.

[3]黄小露.高职女生就业心理探析.广西教育学院学报, 2008, (4) .

[4]沈长霞.女大学生就业的性别歧视的对策探析.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6.

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及感想 第2篇

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大学生是人力资源中的优秀、精华部分,是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一股重要力量,基层是社会各种组织中的细胞,是处于最低位置的一层,也是跟群众联系最紧密、最直接的一层,基层的稳定与发展影响着整个社会组织的稳定与发展,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干事创业,一方面,可以为基层建设提供强大的智力支持,另一方面,可以在为基层群众服务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本该是一个双赢的选择,然而,现实生活中,由于受观念、体制和结构性矛盾三大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两者之间的融合存在着很大的障碍。

然而,现在的大学生就业存在着很多问题及困难。其一是观点因素,其二是体制因素,其三是结构性矛盾。正因为这些原因,造成了大学生就业困难。

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原因探析 第3篇

这篇文章属于课题:潍坊市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1302124号)。

摘要 高校扩招以来,大学生就业难成为全民关注的热点问题。其中,职业院校因为毕业生人数众多,就业矛盾尤为突出。本研究尝试从社会、用人单位、高校、家庭以及个人五个方面出发,综合探讨职业院校就业困难的原因,以期能够更好地解决就业矛盾。

关键词 职业院校 就业困难 原因探析

Abstract:With the colleges expanding enrollment, employment of university students has become a hot issue. Employment contradiction on vocational colleges which have a large number of graduates is particularly prominent. This study attempts to comprehensively explore the reasons of the employment difficulty from five aspects: the community, employers, universities, families and individuals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Keywords: vocational colleges, employment difficulties, analysis of cause.

G717.38

引言

自我国高等教育扩招以来,高校毕业生逐年增多,待就业人数迅速增长,就业成为全民关注的大问题。而在高校毕业生就业难这一问题中,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矛盾尤为突出,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社会因素

第一,经济发展水平是制约劳动力需求总量的根本因素。没有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就没有扩大就业的空间。[1]我国在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总量、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仍存在整体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素质不高等问题,这直接制约了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发展,影响了就业。

第二,“政府作为高等教育的最主要资助者和管理者这一点,使得它依然稳坐于掌舵的位置。”因此,政府在高等教育的发展与高校毕业生就业中发挥着不可缺失的作用[2]。目前,我国整体就业政策由“双统”转轨到市场人力双向选择。在转轨过程中,各种具体政策由于存在责任不明或者政出多门的现象,导致政策止于纸上,无法落实。

2 用人单位因素

第一,在单位录取工作中,用人标准不明、选人“硬指标”的现象非常普遍。在招聘工作中,英语等级、计算机等级、党员、学生干部、实践经历等这些“硬指标”成为入门标准,用人单位根据自己的喜好招聘人员,导致就业渠道过于狭窄。

第二,很多单位盲目追求高学历,忽视了职业教育人才具有更强的实践可塑性特征。职业院校的学生实践能力强,而且富于激情,动手能力和适应能力较好,只要正确引导,很快就可以承担起实践性的工作。用人单位片面追求高学历,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浪费以及学生自身对高学历的追逐,使就业压力逐步向高学历上延。

3 高校因素

第一,职业高校普遍存在定位不明、特色不清,专业、课程设置不当的情况。当今很多职业高校在招生大战中,为了吸引生源,盲目追求学校层次高、规模大、专业全,却忽略了职业高校本身就是以办学定位明确、特色清晰、可大量培养某方面专业的高技能人才取胜。在设置专业时,忽略市场需求对就业的导向作用,导致部分专业在同一地区不同院校间重复开设,加大了地区间的就业竞争。

第二,就业指导工作不到位、成效不显著。当前,大部分高校都开设了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可是指导效果不好,问题较多:一是对指导对象有误解。忽视了就业心理的形成是一个长期过程,应从学生入学时就注意帮助其形成自身的职业规划,这样才能保证学生通过学习规划为顺利实现就业提供能力保证。二是经费投入不足,指导机构设置不健全。有些学校经费不到位,没有专门的就业指导机构,或者没有专业教师,工作由分管学生工作的人员兼任。三是指导方法不到位。将就业指导与就业提供的服务混同,未从根本上帮助学生提高就業技能。

4 家庭因素

第一,家庭的经济状况和父母教育水平影响大学生的就业心理。经济状况差的家庭普遍更关注就业地区以及就业初的收入水平,有些农村家庭希望孩子依靠读书改变生存环境,一心希望孩子考取事业单位、国家机关等“铁饭碗”。对于经济状况好的家庭,孩子的就业成功与否,对于家长来说,并不具有决定性意义,对于孩子不愿意干技能型工作的想法听之任之,就业期望与所学的专业产生冲突。

第二,家庭的过高期待增加了大学生就业心理压力。由于独生子女政策以及高校教育花费过高(大学教育平均需要4-5万)[3],我国家庭普遍存在对子女期望过高的现象,很多家长甚至将自己没有实现的人生愿望都寄托在了孩子身上,这种高期望增加了学生的就业心理压力,导致学生在就业选择上无所适从。

5 个人因素

第一,就业观念转变不及时。部分大学生缺少对社会信息的关注,不了解当今就业形势,依然存在“天之骄子”的优越感。找工作时不充分了解就业市场,依然抱定“等、靠、要”的就业态度,不在市场争工作,而在学校等工作。

第二,忽视自身素质的提高。在校期间,部分学生没有进行合理的学业规划,在就业时自身素质与社会要求之间产生较大差距。因为疏于功课或懒于实践,基本素质不够,工作能力较弱,导致其就业时满足不了岗位要求。

第三,择业定位不当。相当一部分学生择业定位不当,企图一步到位或者没有明确目标,人生缺乏理想,导致择业动机过强或过弱。有些大学生择业期望值过高,对工作地域、职业、薪酬待遇等都有过高要求,最终导致无法就业。

参考文献

[1]蔡昉.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2]苏建新.大学毕业生就业心理的分析与应对[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06-10。

浅析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 第4篇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困难,原因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客观原因

1、目前的就业制度与过去的统包统分的就业制度有了以下的变化

(1) 就业方式的变化, 即由过去政府统一安置转变为现在的公平合理竞争, 用人单位择优录取的竞争机制; (2) 就业行为的区别, 即由过去的政府计划分配转变为现在的毕业生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双向选择, 而且毕业生可以“来去自由”地合理流动; (3) 就业主体的区别, 即由过去的政府为主体转变为以毕业生为主体。

2、就业人数剧增与就业市场饱和状态之间的矛盾

1.2.1由于大学扩大招生计划大学生人数剧增。

从1999年起, 我国连续扩大招生规模, 民办高校不断增多, 大学生的数量急剧增加, 我国迎来了大学毕业生的就业高峰。据统计, 2005年大学毕业生为338万, 2006年就达到413万, 而2007年则达到近600万。现在我国的大学毕业生已超越美围, 跃居世界第一位。与此同时.需求则相对平稳或略有增长。毕业生人数的增幅明显高于社会需求的增加, 这是公认的现实。毕业生的就业难度明显加大, 待业人数持续增加;毕业生数量急剧增长与就业岗位少的矛盾突出。

1.2.2“海归”人数增加。

我国制定和实施留学人才回归计划, 吸引越来越多的海外学子回国寻找发展机会。如此多的就业人员一同涌向一个狭小的就业市场, 客观上增加了国内大学生的就业难度, 加剧了就业岗位少与就业需求增加之间的矛盾。

3、高等学校专业调整滞后与市场需求不相适应

高校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错位是制约毕业生就业的重要因素。长期以来, 高校的运营机制一直是计划招生、统一分配的计划体制。很多高校的专业设置和调整不是面向市场需求.而是单纯地立足于自身的师资条件, 招生和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 结果长线更长, 结构矛盾更加突出, 导致毕业生的知识结构与社会需求不适应的矛盾。这一矛盾在毕业生分配以市场为导向的今天更加显露出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另外, 高校的人才观及相应的培养目标滞后予社会的发展, 导致培养目标与市场需求的不适应。在市场机制下, 高校对人才的培养要做到“产销对路”, 学生毕业后才有出路, 学校才有竞争力。

4、传统的就业渠道接受能力有限及受到保护主义的影响

由于几次的政府机构精简和人员分流以及国有企业效益低下造成的大量裁员, 使社会背上了沉重再就业包袱。这样这些部门就难以再大量招录来自高校的毕业生。同时, 还应看到不少地方、不少行业存在着较严重地保护主义, 在招收毕业生时往往给外地生源一些不合理的限制, 因而在很大程度上使外地和其他行业毕业生就业受到影响。

二、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主观原因

1、就业观念的误区

2.1.1过分重视就业地区

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发展, 沿海地区的经济发达程度远远超过内地, 经济收入高于内地。因此, 许多学生盲目的选择发达地区, 但发达地区的人才已相对饱和。从而使自己的就业选择范围变窄, 失去了很多机会。

2.1.2期望值过高

据新浪网2006年对北京几所高校所做的问卷调查显示, 85%的大学生认为毕业后的第一份薪水应在l500—3000元之间。在我系对2007届338名毕业生所做的调查中, 有267名学生就业第一话题就是薪水和工作时间, 占到大专毕业生的79%。

2.1.3过分注重一步到位

很多大专生对目前就业形势没有清醒的认识, 受传统观念的影响, 毕业生都有一个心理目标就是一步到位, “端铁饭碗, 拿铁工资”。很多大学生缺乏对自己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 没有确立正确的职业理想, 一味的追求单位、岗位、薪酬的一步到位。

2、就业心理的误区2.2.1依赖心理

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 独立生活能力较差。就业时过分的依赖于学校、父母、朋友, 学生个体参与就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够。不敢面对困难, 选择逃避, 往往错失很多就业机会。

2.2.2虚荣攀比心理

一些高校毕业生在选择就业单位时, 不考虑自身情况和条件, 往往是参照身边同学的择业标准, 从而导致出不正常的攀比心理。他们与那些同学进行“盲目”的比较后, 会因有种种不如他人的感觉而放弃了原先可能适合自身发展的工作岗位, 事后又会因失去这个机会而后悔不已。因此, 这种盲目攀比的心理, 导致了不少毕业生错失就业良机。

2.2.3自卑和自负心理

在日趋激烈的人才竞争中, 一些毕业生可能会因所学专业不景气, 或自己专业知识技能、综合素质上不及其他同学, 也许会因屡次求职失败, 而产生不如他人的自卑心理。这会使他们失去了信心和勇气, 会影响到他们择业定位。

3、就业技能和技巧的缺乏

一些毕业生会因自身能力或综合素质的不足, 或缺乏社会经验, 或所掌握的知识技能尚不能适应社会需求, 种种因素会导致这些毕业生不能及时找到理想的工作单位。这些学生应该客观地分析原因、寻找自身不足、积极改变现状。以尽快适应社会和用人单位的需求。

4、厌学情绪高涨, 学习动力不足, 造成毕业生质量下降

为什么在校大学生越来越厌学呢?首先是高校师资和教学设施的不足, 教学质量的下降, 使部分学生产生了失望的情绪;其次, 是教学投入的歧视政策和社会对各高校的不平等评价, 造成部分学生对学校丧失信心;再次是巨大的就业压力和自信心的缺乏致使部分学生对未来感到迷茫, 从而丧失了学习的动力;四是刚经历了高中的“磨难”, 试图在大学中放松自己, 以犒劳自己的艰辛;五是社会上各种各样的诱惑, 吸引了部分学生放弃了自己的学业, 而沉溺于不切实际的虚幻之中;最后是社会对人才需求的不平衡和学校专业开设的不合理, 使得就业较难的专业的学生失落和不满情绪高涨。

参考文献

[1]张建华.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分析与解决途径.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2

就业困难原因 第5篇

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问题的原因及对策

当前,高校毕业生的数量在逐年增加,而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增加幅度却不大。可见,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压力将日益激烈,就业难度也将会持续增大。导致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多种多样,这需要国家、高校以及高校毕业生自身等方面的积极努力,妥善加以解决。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解决

就业是民生之本,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在2009年12月18日召开的全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会议上,国务院副总理张德江指出:明年的劳动力供给将进一步增加,其中高校毕业生800万人,初中、高中毕业后未升学的520万人,创近年来新高,加上900万失业人员和结构调整、节能减排等因素新产生的失业人员,全国城镇需要安排就业的总人数将超过3 000万人,就业压力进一步增大。

一、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问题的原因分析

1.国家宏观经济转变和社会转型的影响

我国宏观经济的转变和社会的转型,在某些方面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我国实现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这种宏观经济的转变和社会的转型引起了社会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深刻变化。其对高校毕业生的影响从深度和广度上都是前所未有的。在这种变化中,我国开始出现“下岗”一词,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进入就业市场,这给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带来了空前的挑战。还有就是,在这个演变的过程中,我国也从传统的“统包统分”转变为毕业生与市场的“双向选择”模式,这也对我国的高校毕业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现在的情况是,高校毕业生已不再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而是要给高校毕业生拥有更多的自主选择权。从原先的被动就业转变为现在的主动就业,这在思想和观念上都对高校毕业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2.我国人口基数过大的影响

在中国这么一个人口大国,人口基数的过大对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产生的影响是十分显著的。人口问题不仅制约我国经济的发展,而且也制约了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200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指出,全国招收研究生51.09万人,比上年增加6.45万人,增长14.45%;其中,博士生6.19万人,硕士生44.90万人。在学研究生140.49万人,比上年增加12.19万人,增长9.50%;其中,博士生24.63万人,硕士生115.86万人。毕业研究生37.13万人,比上年增加2.65万人,增长7.69%;其中,博士生4.87万人,硕士生32.26万人。普通高等教育本专科共招生639.49万人。而且,据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在2006年披露,“十一五”期间我国的大学毕业生供给数量高达2 700万人。在每年新增的1 700万适龄劳动人口中,在城镇就业的约为700万。这就是说,城镇新增劳动人口的绝大部分都是大学毕业生。由此可见,高校毕业生的就业人数在迅速递增,这给我国的高校就业工作带来沉重的压力。虽然随着我国市场经济迅猛发展,对我国高校毕业生的需求量也在不断的增长,但是,社会上所能提供的就业机会,远远达不到需求量水平。这种供求关系的不平衡,导致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面临着严峻的形势。

3.高校规模扩大和高校扩招的影响

高效协同办公轻松企业运营—致得E6

致得协同文档管理系统

高校规模的扩大和高校的连续扩招,也给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带来了压力。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逐步深入,高校毕业生的数量逐年增加,就业难问题已成为高校毕业生、高校以及社会共同的感受。进入新世纪,我国高校毕业生以每年60万人左右的数量激增。高校毕业生从2000年95万人已经增加到2010年的630万人左右,总量增加近六倍。扩招不仅致使人数的急剧增加,而且扩招加剧了毕业生学历层次、专业结构的失衡。近几年来的高校扩招,许多高校来不及论证,就扩大所谓热门专业的招生数,以期获得最大的招生利益,导致在人才市场上有些专业的毕业生“滞销”。扩招还对教育、教学的质量产生影响,使毕业生的质量下降。这些毕业生由于没有受到严格、恰当的教育培训,不能适应社会的现实变化,因而被社会所拒绝。此外,扩招还在某种程度上刺激了人民群众的教育消费,毕业生及家长的预期回报心理加强,就业期望值偏高,与社会需求相对不足产生矛盾。高校的扩招虽然满足了人民群众的教育需求,刺激了人民群众的教育消费,但从理论上或从长远的角度看,学生和家长都希望有一个比较满意的工作岗位,不愿到贫困地区、艰苦行业和低收入单位工作,出现了“好多事没人干,好多人没事干”的怪圈,人为造成了一种就业难现象。这些因素的产生对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产生严重的影响。

二、解决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问题的对策

1.国家政策措施的积极引导,有助于高校毕业生就业

国家在对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上,担当着一个积极主导的角色。国家在不断地、积极地引导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2009年11月20日,在关于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会议上,教育部部长袁贵仁提出了2010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目标任务:力争毕业生离校时初次就业率基本稳定,确保就业人数持续增加,到基层就业、自主创业的规模进一步扩大,相关领域制度改革和长效机制建设得到进一步巩固和深化。实施“农村教师特岗计划”、“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三支一扶计划”等项目;做好高校毕业生入伍服义务兵役的征集工作;各省级主管部门要积极探索出台鼓励毕业生下基层的新政策,并且制定地方性学费补偿和助学贷款代偿资助办法,建立为农村基层输送大学生的招生、培养和就业三位一体的长效机制;开辟新的基层就业领域尤其是积极开发社会工作岗位,探索实施大学生社区就业计划,积极出台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的新政策,为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新的支撑平台;对于家庭经济困难毕业生、残疾人、少数民族毕业生和就业困难的女大学生等特殊群体的就业帮扶力度,要摸清底数,建立“一对一”帮扶机制,努力帮助他们就业。可见,国家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的重视,正在积极努力地去解决日益严重的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为高校毕业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就业环境。

2.高校对毕业生就业的指导作用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我国正在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步伐转变。高校毕业生应该认识到,我国高等教育已完成了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的转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多样化人才培养模式,将成为高校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高校应当不仅仅只培养出“知识型”人才,更要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多样化人才。使市场与高校形成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从而更好地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现在,许多高校专业课程设置与市场产生了结构性的脱节现象,高校应当根据社会的需求开设专业和设置课程,不断地改革教学形式和内容以适应市场的发展需求。这样,就能够有效地提高高校毕业生与市场的衔接度,增加高校毕业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力。另外,高校应当充当一个中介和桥梁作用,把高校与市场紧紧地衔接在一起。让学生在刚进入高校之初,就开设就业教育课程,使他们在入学初就有一个良好的就业观。对于在校的学生要

致得协同文档管理系统

就业困难原因 第6篇

关键词:二本院校 就业 原因 措施

生存是民生之本,就业是现代社会民生之源,大学生作为高素质的人才,是国家宝贵的人力资源,他们的就业不仅关系到自身和家庭的切身利益,而且直接影响到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近年来,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持续严峻,就业压力也日趋增大,特别是二本院校大学生就业形势更是不容乐观。那么,二本院校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到底是什么?社会、学校、家庭、以及个人应高采取怎样的积极措施来帮助大学生更好的就业?

1 二本院校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

当今二本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越来越严重,也是我国现阶段发展的阶段性现象,在其背后有很多复杂的内外部因素,只有理性地分析各种因素的影响才能制定合理的政策。二本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

1.1 学校重理论、轻实践

二本院校在专业的设置和课程体系上仍然沿袭着传统的教学模式,过于看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轻视动手动创新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动手能力,尤其像化学化工类等需要較强操作能力的专业的学生来说,由于学校缺乏相关的实验设备或设备不够,好几个学生共用一台仪器,使学生得不到应有的实践机会,从而学生对很多工作中会用到的实验设备一窍不通,这样就不能满足和适应社会上用人单位的需求,而失去很多就业机会。而且学校在设置专业上存在弊端,有些专业似乎已无用武之地,可是院校依然招收或向该专业调剂学生。

1.2 企业的要求过高、过分看重经验

大多数企业过于看重文凭的高低,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而越来越多的人持有高校毕业证书,用人单位也会对应聘者的学历要求水涨船高。在这样的竞争下,很多企业会根据学生毕业院校的知名度来在众多求职者中进行选择,那么在同样的机会面前,持有二本院校毕业证的大学生就在求职中处于劣势地位。而且多数单位过于注重经验,试问一个即将毕业或者说刚刚毕业的学生哪里来两年以上的工作经验,这样使得许多学生都被拒之门外。

1.3 学生自身的问题

考上大学以后,脱离了高考的紧箍咒,没有父母和老师的监督,而且没有自学能力和自我束缚,完全没了中学时那种拼搏的精神,整天沉迷于休闲娱乐,热衷于学习之外的事情,打游戏、干兼职,期末时考试作弊等等。学业发展的被动,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荒废,导致能力平庸,这样势必会被市场淘汰。还有些大学生就业期望值过高,调查表明:来自大城市的毕业生都希望留在大城市工作,来自中小城市的大学生有44.7%希望在大城市就业,来自城镇农村的的毕业生有98%不愿回乡就业。而有些学生对工资待遇要求过高,没有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选择工作,导致了二本院校大学生处于“高不成低不就”状况。并且求职技巧不得当,很多学生没有意识到面试的重要性,随心处置,给面试官留下不好的印象。没有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对自身知识结构、能力水平、人格特征、职业兴趣、就业方向的认识非常模糊,没有树立明确的目标,不能顺利有效地择业和就业。这些都是大学生自身原因造成的就业困难。

2 解决二本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措施

2.1 政府保驾护航、增加就业机会

近年来,国家为了帮助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先后出台了许多对大学生来说非常有利的政策,包括“三支一扶”、“农村教师特岗计划”、“大学生志愿西部计划”等等。但是并没有将学生划分开来,由于企业的要求过高,一本大学生的有些学生就业也相对较难,这样在很多机会面前,二本院校大学生又与一本院校大学生同时被选择,从而又有一次处于劣势地位,那么政府应该就此出台相应的政策,使得二本院校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有所缓解,帮助大学生更高效地就业。

2.2 学校改变教育制度、合理设置专业、加强与用人单位的合作

学校应该改变以往的传统教育模式,首先要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习惯,加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强化和巩固。其次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动手能力的培养,增加学生动手的机会,安排社会实践等。第三,加强就业指导专业化和全程化的建设力度,为学生提供准确及时的就业信息及国家关于就业的相关政策,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天赋特长、兴趣爱好、性格类型进行就业方向细化,从而使学生能够顺利就业、正确就业、成功就业。第四,与企业建立沟通机制,不但可以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而且能使学生多一个选择,企业也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做到人尽其才。在专业设置的过程中,要把当前社会的需要与长远的目标很好地结合起来。不能盲目地只根据市场的需要来设置专业,而要进行科学的分析,同时考虑到市场的需求、长远的发展以及科学结构的发展规律等因素。在培养中应充分重视市场需求,建立科学的评价、分析和预测体系,把握社会实时经济走势和就业市场的变化请况。按照社会发展的方向设置专业,有效地消除结构性失业。这是解决二本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的根本思路。[1]

2.3 用人单位耐心培育

在现今社会,几乎所有的用人单位都用学校的知名度来评定学生的能力,将学生划分成三六九等,这样二本院校大学生连最起码的面试机会都没有,好比于“见光死”,其实用人单位应该多给机会,不应该根据学校知名度挑选求职者,而是根据能力。其次,用人单位应该耐心培养,经验都是积累的,刚毕业的学生哪来的工作经验,而不应该把工作经验作为对应届生的一项硬性指标。要改变学位论、经验论,摒弃用人歧视,遵守相应的劳动法规,诚心招聘员工。根据单位规模、发展状况、岗位实际制定合理的选择标准。

2.4 家庭教育、自身提高

其实关于孩子就业,家庭应该从小灌输正确的就业观念,而且最重要的是在孩子高中文理分科的时侯及高考完填报志愿的时候应该帮助孩子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正确的专业方向,当然在孩子毕业时,万不可给予压力。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形成与大学生学习阶段知识的积累与获得社会实践锻炼机会是分不开的。那么在就业形势如此严峻的当下,二本院校大学生更应该加强自身的能力。在大学期间应该围绕以下几个方面锻炼自己:

第一,要明确目标,在人生的路上,没有目标注定了要兜圈子,有目标而不能持久也同样没有太大意义。虽然不是所有的目标都能实现,但如果没有任何目标那一切就都无从谈起。

第二,把专业知识技能学扎实,大学是人生中全身心投入学习的最后阶段,把专业知识学好是极其重要的。有些人觉得自己学的是冷门专业,因而底气不足,但是俗话说:“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不怕专业冷,就怕学艺不精。学好专业课是跨入职场的第一步。

第三,学会与人交往,学会做人的关键是要把社会公德、做人的基本准则内化为自觉意识和习惯,在点点滴滴、日复一日的严格自律中,讲道德与修养。第四,要培养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作为一个二本院校大学生,要能够顺利、高效地就业,就必须严格要求自己,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把自己培养成一个有潜力、有思想、有价值的人才,这样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总之,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尤其是二本院校大学生就业的问题已迫在眉睫,希望在政府、院校、企业、大学生的共同努力之下,二本院校大学生就业的问题能够得到解决。

参考文献:

[1]武卫红.从大学生就业看高校通识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1:94-96.

[2]闫彦.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考[J].价值工程,2011(07).

[3]从容,袁伟.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分析与思考[J].价值工程,2010(29).

项目名称:

农民工就业困难的原因及对策 第7篇

1 农民工就业困难的原因

1.1 农民工文化素质低

文化素质低、无一技之长是农民工就业困难的根本原因。据统计, 目前我国现有的农村劳动力中, 平均每100个劳动力中, 文盲和半文盲人数有8.96个, 小学文化程度人数有33.65个, 初中文化程度人数有46.05个, 高中文化程度人数有9.38个, 中专文化程度人数有1.57个, 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人数有0.40个[2]。虽然我国开展了九年制义务教育, 但由于城市占有更多的教育资源, 高考录取名额分配明显向城市倾斜;再加上大学教育自费, 大学毕业生自主择业, 所有这些对农村家庭而言, 让子女接受高中教育已经转化为一种高风险的投资, “孩子越大, 越读书, 家长越怕”, 农村孩子是“读书难, 升学难, 就业难”, 农村出现了“读书无用论”, 导致农民文化素质越来越低。但现在企业在招收新员工时要求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和中级工以上技能的比重有所上升。在用工企业中, 70%的岗位需要熟练工人, 71%的岗位要求达到初级工以上水平;93%的岗位要求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 34%要求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农民工文化素质低, 缺乏专业技能, 因此出现了企业与民工两“饥荒”现象, 这也是导致农民工就业困难的原因之一[3]。农民素质低, 导致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不出去, 有些转移出去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即农民工, 由于工资劳保福利待遇得不到保障, 又缺乏法律意识、市场意识、竞争意识、维权意识, 被迫重新回乡务农, 严重制约了农民工的流动, 严重影响农民工的就业, 影响农民工的收入, 不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影响农村经济的改革和发展。

1.2 国际金融危机等因素影响

国际金融危机是农民工就业困难的直接诱因。美国次贷危机的发生, 使美国储蓄不足、消费过度的矛盾充分暴露, 并迅速演变为一场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对以出口为导向的我国劳动密集型企业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自2008年第3季度以来, 农民工返乡数量较往年同期明显增加, 成为国际金融危机引起的直接就业冲击的首批受害者, 农民工就业难度增加[4]。

2010年4月15日, “国十条”出台后, 全国各地将根据其房地产现状逐渐出现“限购令”。2010年9月29日我国再次出台楼市调控新措施, 随即“限购令”逐渐在全国推广, 政府一方面控制房地产信贷, 另一方面限制购房数量, 使得一些以房地产经济为主的城市, 经济发展受到一定影响。房地产项目的控制, 也导致一些城市出现农民工就业难现状, 因此, 政府应加大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力度, 保证有更多的就业岗位, 保证更多的人有房住, 实现房地产业的科学发展。我国中小企业大多属于劳动密集型行业。2011年, 由于原材料和能源涨价, 工时费涨价, 贷款利息高或贷款无门, 中小企业技术科技含量低, 导致中小企业生产成本高, 资金链断裂, 企业的利润空间越来越小, 有些中小企业纷纷倒闭, 大量的农民工在这次危机中失业。以上这些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农民工就业难, 应引起重视。

1.3 政府的政策不到位

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于1995年1月1日起施行, 《职业教育法》于1996年5月15日颁布, 《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于2008年1月1日起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提出劳动者的基本权利义务和促进就业等规定;《职业教育法》在促进职业技能开发和就业工作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规定》加强了就业服务与就业管理, 但现实中仍有损害农民工利益之事发生, 最典型的是拖欠农民工工资, 农民工被骗, 就业服务机构和职业中介机构不规范, 农民工生存环境恶劣等, 严重影响农民工就业。

各级政府部门应根据各地社会经济发展情况扩大就业容量, 提出促进各地农民工就业工作的基本要点, 以实现社会需要与农民工的需求有机对接。防止出现有的地方用工紧张招不到技术熟练的农民工, 而有的地方出现许多农民工无法就业的现象。政府政策应为农民工的就业提供宏观的指导和具体的服务支持。

1.4 城乡二元结构的制约

城乡二元结构的制约是农民工就业困难的体制根源。我国把人口分为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 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在教育、就业、医疗、迁移等一系列的政策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非农业人口生活在城市里, 享受政府范围的市民福利待遇:失业时接受失业救济金, 子女接受城市义务教育, 享受低价或免费的城市图书馆、文化馆、公园、防疫站等服务设施, 享受低价住房, 享受公费医疗 (属于全民所有制单位责任范围的市民) ;对农民工则是一种歧视和不公正待遇, 他们在城里干的是最苦、最累、最脏、最危险的重体力活, 但获得的政治、经济待遇却最低, 甚至有时连工资都拿不到, 政府还要收取各种税费, 如农民进城务工要交计生保证金、“农税”保证金、就业管理费、治安保护费、办暂住证等, 到了企业要先交上班押金, 对农民工存在严重的体制歧视、维权歧视、文化歧视、城镇居住歧视等。城乡分治的户籍制度、就业制度、教育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医疗保健制度、义务工制度以及行政管理制度等, 都具有对农民工的歧视色彩, 把农民工视为“三等公民”。农民由于户籍的影响受到不公正待遇, 严重影响农民外出务工的积极性, 严重影响农民的收入, 也严重影响农民的消费。因此, 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平等对待农民工迫在眉睫。

2 加强农民工就业的对策

2.1 政府政策和社会各部门应为农民工的就业做好服务

政府政策对农民工就业提供政策支持、经济支持和人才支持。政府政策在农民工就业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指导作用。即通过制定政策, 为农民工就业提供指导。二是协调作用。即协调解决农民工就业过程中的各种关系和问题, 使农民工就业有全面的政策、信息保障。三是激励作用。即通过一系列惠农、利农政策, 调动农民工劳动生产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四是调控作用。即对农民工就业进行宏观调控, 保证农民工就业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因此, 要用够政策, 用活政策, 加强对农民工就业的引导与服务, 建立发展适应我国农民工特点的有中国特色的就业服务体系, 以实现农民工就业服务体系的制度化、专业化和社会化。

2.1.1 政府部门、社会媒体要及时宣传和发布就业政策和就业信息, 搭建用工信息共享平台, 积极促进农民工就业。

就业政策好, 就业信息发布“广、准、快”, 让农民工进城务工有政策保证, 农民工及时获得就业信息, 有利于农民工就业的顺畅进行。著名学者李培林在山东济南的研究表明, 农民工获得就业信息的来源中前3项分别是同乡、亲戚、朋友, 即社会学所说的“初级社会关系”, 占了76.1%, 这样的信息源表明, 农民工就业信息的取得主要是以熟人群体为基础的, 政府组织作用不能充分发挥[5], 导致大批农民工进城后, 找工作困难, 甚至连最基本的吃、住问题都不能解决, 心理上没有安全感和归属感。职业指导时应加强针对农民工的政策咨询、求职登记、职业介绍、就业指导、法规宣传等服务;及时掌握各地经济发展情况, 结合返乡农民工调查结果, 开展有组织的劳务输出。地方政府应积极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免费招聘会, 为农民工就业创造机会。

2.1.2 鼓励扶持农民工创业就业。

引导扶持有资金、有技术、有管理经验的返乡农民工在“家门口”创业, 积极推动以创业带动农民工的就业工作。落实农村青年创业小额贷款政策, 对符合条件的农村青年能人在手续、程序上提供方便, 有条件的地方, 可设立农民工返乡创业专项扶持资金, 提高小额贷款发放力度, 并在用地、收费、信息、工商登记、纳税服务等方面给予扶持。

2.1.3 调查我国新职业的发展状况, 找准适合农民工就业的新职业。

目前, 我国城市的养老、医护、家政、物业、废品回收、家电维修、汽车美容、服装加工等行业还有较大的就业空间。政府应加大对这些行业的支持力度, 增加农民工就业转岗的机会。

2.1.4 发展生态农业和休闲农业, 提高农村对农民工的吸引力。

社会各级政府可在交通方便、风景优美的地方投资, 积极发展特色农业和民族生态旅游业, 建立观光农业和休闲农业中心, 吸引大批的城市居民领略农村田园风景, 让市民在享受田园风光的同时, 心情得到放松, 吃到他们想吃的, 见到他们想见的, 买到他们需要的, 实现农民增收。

2.1.5 加强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对返乡农民工和在城镇未找到工作的农民工开展有针对性的培训, 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真正落实农村劳动力就业政策、最低工资政策、社会保险政策、签订劳动合同政策等;让农民工了解进城务工就业管理和服务的具体规定, 国家已取消的农民进城就业的不合理限制和农民应该享受的合法权益。城市应建造农民工安居房, 使他们有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 免除其后顾之忧, 解决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

2.2 加强教育培训, 使农民工掌握知识和技能, 提高其就业能力

技能是指通过练习而熟练掌握的一种动作方式或动作系统, 主要包括动作技能和智力技能;动作技能是指一个人运用知识经验, 经过练习而获得的完成一定运动任务的动作活动方式。因此, 是否熟练动作技能是影响农民工就业的一项关键因素。通过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 农民工掌握动作技能, 是促进农民工就业的一个措施。职业指导时应根据市场就业需求和农民工个人的能力、兴趣, 积极为农民工制订培训计划。积极向农民工推荐师资力量和教学设备好的培训机构, 与培训机构建立推荐培训、实施培训、培训产出、推荐就业、实现就业的指导培训过程。提高教育培训质量, 提高农民工的就业率, 提高教育培训对农民工的吸引力。农民工不仅掌握了知识、技能, 形成了良好品德, 还获得了各种职业技术证书, 使他们胜任多种职业, 可成为家政服务人员、社区医疗服务人员、农村建筑工程人员、都市型农业技能人员、懂外语的输出型劳务技能人员、新型餐饮服务人员、中医保健技能人员等, 为其就业提供更广阔的空间。

2.3 就业指导要以农民工为中心

“以农民工为中心”就是指在就业指导中各部门要为农民工的就业提供全方位服务、咨询、指导, 使农民工掌握知识和技能, 转变态度和行为, 提高能力, 形成良好品德,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使其成为劳动生产中最积极、最活跃的因素, 体现农民工在就业中的主体地位。在就业指导中以农民工为中心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2.3.1 充分了解农民工的心理特点和需要, 满足其合理需要。

当前我国大多数农民工的心理特点主要表现为渴求心理 (渴望先进、实用、有效的就业技能) 、自给心理 (满足自己的生产、生活需要) 、惧风险心理 (害怕找不到工作或领不到工资影响日常生活和生产经营) 、从众心理 (其他农民工做什么, 他也跟着做) 和直观务实心理 (看到其他人做某事有好的收获和得到好的报酬, 他就比较信任) [6]。农民工的需要主要包括生存基本需要、经济和安全需要、增加收入和改善生活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农民工的需要是农民工就业的动力, 因此在就业指导中要充分调查了解农民工的需要, 并满足农民工合理和可以实现的需要, 保证农民工“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病有所治、孩子有学上”, 才能实现农民工主动就业。2.3.2在农民工的就业指导中必须树立系统观念、质量观念、人才观念、创新观念、管理观念、公关观念来实现农民工的科学就业。一是系统观念和质量观念。系统观念要求把职业指导工作纳入社会现有的组织管理体系, 社会各部门应成立职业指导工作领导小组, 以确保职业指导工作管理的系统性。职业指导工作领导小组必须发挥整体功能, 充分考虑各个部分、各因素之间的关系, 对各方面的工作要不断检查、总结、改善、协调, 为农民工提供适合其实际的岗位, 实现“以农民工为中心”, 充分为农民工服务。要求农民工在就业中应树立质量意识和服务意识, 让用户和社会满意。二是人才观念。人才观念强调必须充分调动农民工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职业指导必须通过系统的方法, 对农民工从事的岗位以及所需的知识、技能、条件进行分析, 以获得工作描述和工作规范, 使农民工清楚他们能胜任的工作, 为他们推荐适合做的工作。让农民工做力所能及之事, 满足农民工自我实现的需要。三是创新观念。近5年来, 新职业不断出现, 据劳动力市场调查, 平均每年大约有10个新职业产生, 因此, 进行职业指导时要抓住关键, 研究社会新增职业和社区服务业相关岗位, 强化社区就业岗位的开发;鼓励农民工不断探索, 大胆尝试, 不断完善新技术措施, 积极主动适应新岗位, 这样农民工就有更广阔的就业空间。四是管理观念。管理观念要求对农民工就业工作进行科学的管理, 农民工按质按量地完成工作, 保护农民工的合法利益不受侵犯, 实现农民工就业从临时型向稳定持久型转化。五是公关观念。指不应岐视进城就业的农民工。在就业指导中让农民工看到自己的优势, 看到自己为城市发展做出的贡献, 树立农民工为社会服务、按劳取酬的良好形象。社会各部门与农民工之间要相互沟通, 争取支持和了解, 为农民工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

摘要:分析了农民工就业难的原因, 从政府政策、教育培训、就业指导3个方面总结提出解决农民工就业困难的对策, 以供参考。

关键词:农民工,就业困难,原因,对策

参考文献

[1]李水山, 吴加志.中国农民教育研究[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 2008:16.

[2]刘大群, 薛庆林.发挥高校科教优势致力农村人力开发推动新农村建设进程—河北农大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的理论与实践[C]//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委员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讨会论文集, 2006:267.

[3]张晓涛, 孙长学, 罗丹.千方百计促进农民工就业[J].求是, 2009 (7) :33-35.

[4]陈笑宜.农民工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及指导对策[EB/OL]. (2009-07-11) [2011-10-10].http://blog.sina.com.cn/s/blog-506094610100e479.html.

[5]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农民工就业形势、对策和建议[EB/OL]. (2009-02-06) [2011-10-10].http://www.china.com.cn/policy/txt/2009-02/06/content-17237133.htm.

就业困难原因 第8篇

一、高校体育生就业的重要性

高校体育生就业关系重大, 具体来讲, 其重要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析:其一, 高校体育生就业率的提高, 对于我国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起着基础性作用, 如果高校体育生难以将自己的所学应用到我国体育事业中去, 将造成极大的人力资源浪费;其二, 高校体育生就业问题的解决, 是对于我国体育教学质量的肯定, 有利于高校体育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如果高校体育生难以实现顺利就业, 势必影响到高校体育教学者的信心;其三, 高校体育生顺利实现就业, 将给予个人发展更好的机遇, 给予家庭稳定有利的保障。

二、现阶段高校体育生就业的形势

目前, 高校体育生就业的形势不是很理想, 主要可以从三个视角来探析:其一, 从教育体制角度来看, 在扩招的影响下, 体育专业学生的数量不断增加, 使得毕业生面临着激烈的岗位竞争;其二, 从体育生市场需求的角度来看, 目前能够与体育专业相匹配的岗位职业比较有限, 很多情况下都处于饱和的状态;其三, 从高校体育生的素质来看, 体育专业素养角度, 技能水平难以达到相关岗位的要求, 使得很多的体育专业的学生被迫选择了其他行业就职。

三、探析高校体育生就业困难的原因

1. 从体育生市场需求的角度来看。

首先, 在我国高校不断扩招的背景下, 各个高校相继增加了体育专业, 对应的体育专业的学生数量不断增加, 这是内部机制上存在的供求关系被打破;其次, 就我国目前的体育行业发展程度来讲, 能够与高校教育专业相吻合的岗位很少;最后, 在教育政策的影响下, 越来越多的民办院校也相继增加了体育专业, 又使得原本就供求失衡的体育市场显得更加的不均衡。

2. 从体育生教学投入的角度来看。

相对于其他专业的教学投入, 很多情况下, 各个高校的体育专业教学投入严重不足。这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几方面原因:其一, 在学生生源不断增加的情况下, 高校原本的体育教学设施难以满足学生的需求, 基础配套设备难以为教学工作的开展打下基础;其二, 在高校的教学资金吃紧的情况下, 很多高校都选择了弱化体育专业的投入;其三, 除了体育教学硬件投入不足之外, 学校的教学师资力量也严重不足。

3. 从体育生教学体系的角度来看。

从体育教学体系的角度来看, 很多的高校其体育专业设置不合理, 课程内容和结构分布不科学, 存在固化思想、灌输式教育, 忽视体育教学实践性的特点, 使得学生的体育技能难以得到有效的训练, 专业化水平难以提高, 从而使得毕业生的竞争能力不断下降。

4. 从体育生就业观念的角度来看。

就业观念也会对于就业现状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对于现阶段的体育生毕业生来讲, 还保持着比较旧的思想观念, 一心现在毕业后找到一个稳定保险的工作。没有对于社会需求进行分析, 没有勇气去面对竞争激烈的市场需求, 都将体育教师、国家教育机构工作者作为自己的终极目标。这样的就业观念势必使得其在就业择业的过程中处处碰壁。

5. 从体育生综合素质的角度来看。

从总体来讲, 目前高校体育大学生的素质还有待提高。这是因为, 在扩招的影响下, 学生文化基础差异性很大, 学生在学习体育知识的过程中, 存在不认真的情况, 体育素养难以在学校的时候得到全面的培养。一旦到了参加工作的时候, 很多学生甚至难以回答出基本的体育常识问题, 难以满足市场职位的各项需求。

四、如何有效提高高校体育毕业生的就业率

综上所述, 造成现阶段高校体育生就业困境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我们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去解决, 具体来讲:

1. 合理控制体育生的招生规模。

合理控制体育生的招生规模, 就是要求各个高校在贯彻执行国家相关政策的基础上, 拿捏好招生的数量, 合理控制体育生的招生规模, 从源头上控制体育生的供求关系。具体来讲:其一, 制定严格的体育生招生计划, 保证将素质较强、体育能力较好的学生招录到体育专业中去, 从而实现对于生源的控制和管理;其二, 关注于体育生的文化知识成绩, 在开学初期对于学生体育知识再进行一次检测, 并以此为基础去确定学生的水平, 为开展教学工作打好基础。

2. 针对市场需求合理设置专业。

教育最终是要为社会服务的, 也就是说在高校体育专业设置的过程中, 应该充分考虑市场的需求, 保证两者之间的吻合。对此, 高校应该做到以下几方面工作:其一, 积极了解社会对于体育发展的需求, 确定体育产业的发展形势, 以此为依据合理地调整和改善体育课程和专业;其二, 不断创新, 将社会上比较受欢迎的体育项目加入到教学体系中去, 如街舞、各种健身舞、瑜伽等体育项目;其三, 注重发挥高校体育在发扬传统体育文化上的作用, 将民间的体育项目纳入到教学过程中, 以选修的方式来开展, 以不断地优化体育专业结构, 实现学生就业面的延展。

3. 注重体育毕业生的就业指导。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是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择业观的重要途径。针对于目前很多学生就业观念的问题, 高校应该积极利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工作的开展, 促使学生就业观念的纠正和调整。具体来讲:其一, 构建专业化强、经验丰富的职业生涯规划师资团队, 保证其能够切实地引导体育生树立正确就业观念;其二, 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 坚持以人为本, 切实地提高体育毕业生的就业意识, 结合自身的专业和特长, 形成比较明确的就业方向, 并在此方面强化训练;其三, 注重求职技巧和面试能力的培养, 以专业化的模拟训练的方式不断提高学生的实战能力, 以保证其在进行面试的过程中将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现给面试官。

总而言之, 高校体育生就业相对困难的社会现实是客观存在的, 作为体育生的教学主体, 高校应该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不断强化自身的体育教学能力, 合理调整体育专业和课程, 做好体育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从而切实地改变目前体育生就业难的局面。

摘要:一直以来大学生就业都是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 就业难似乎成为目前社会不可否认的事情, 尤其对于部分特殊专业来讲, 其就业的现状令人堪忧, 高校体育生的就业就是这样的情况。文章从高校体育生就业的重要性出发, 详细探析了目前高校体育生就业形势以及导致就业难的原因, 在此基础上总结和归纳了如何实现高校体育生就业的策略。

关键词:高校体育生,就业困难,解决对策

参考文献

[1]殷利红.浅析高校大学生就业现状原因及对策[J].山西科技, 2009, (3) .

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第9篇

1 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

1.1 社会因素

短短几年内, 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时代。普通高校进行大规模扩招, 其直接结果之一就是高校毕业生的快速增长。而高校毕业生数量的逐年增长, 加上城镇登记失业人数继续攀升, 国家人事制度改革和机构改革使部分企业人员分散到社会上再次就业, 以及国际金融海啸的影响, 使经济增长创造就业岗位的速度远远不能满足就业的需要, 使我国总体的劳动力供求失衡的严峻局面构成了大学生就业难的基本背景。

由于社会发展的区域存在不平衡, 东部发达地区、沿海地区为毕业生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和事业的前景, 成为毕业生争先涌入的地区。而在小城市、基层和农村地区, 以及西部地区, 却几乎无大学毕业生问津。而且, 户籍、档案甚至性别差异等因素仍然是大学生就业的绊脚石。由于没有用人单位所在地户口, 使大学生只能望许多好的工作机会而兴叹。现在, 很多用人单位自行设置就业门槛, 要求求职者有2年以上的工作经验, 许多应届毕业生往往因缺少实际工作经验而难以找到工作。来自农村的学生、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更是处于不利地位。

1.2 大学生自身的因素

就业观念不合理。大学生大多选择在发达地区、高薪部门就业, 愿到欠发达地区工作的较少。有一项对3, 000余名本科毕业生的调查表明, 首选到北京工作的高达74.8%, 首选去中西部地区的仅有2%。这些毕业生的收入渴望值是每月2, 000至4, 000元, 低于月薪2, 000元坚决不干。这就表明大学毕业生有主动不就业的可能性。

自身综合素质不高, 特别是实践技能差, 难以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很多大学生在学校里只注重所学课程, 缺乏多领域的知识积累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加之与人交往能力不强, 语言表达能力不足, 社会经验缺乏, 在应聘场合紧张慌乱, 不能充分展示自己, 从而错过了许多好的工作机会。

缺乏职业生涯规划。大多数学生缺乏对自己的清晰定位, 对自己的职业生涯没有一个很好的规划。许多大学生都有一种“十年寒窗, 一举成名”的心理, 因此对择业的期望相当高。高期望驱使毕业生总是向往高薪水、高职位、高起点, 而对自我的职业兴趣、能力、职业的发展前景等因素不作考虑, 只要是与自己专业关系不密切的职业, 只要收入低、待遇差的工作就不考虑, 很少考虑自己的就业期望值是否符合实际, 这样做只能是人为地增加了自己的就业难度, 丧失了很多就业机会。

1.3 高校的因素

高校教育的有效供给与结构性失衡。在我国教育的体制中一直将考试的分数作为评价教育成果的核心标准, 而忽视了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一些学校专业设置过细, 所培养的人才素质结构单一;一些学校的办学方法和观念落后, 没有市场意识, 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脱节;还有一些学校为了发展硬件但缺少必要的资金, 就盲目的扩招, 不断扩招造成生源总体水平下降与教学质量降低。

就业指导不到位。目前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较为常见的方法, 是在大学生毕业前夕召开“毕业生就业动员会”和“就业形势报告会”, 由于缺乏对就业指导工作的全局考虑和总体安排, 就业指导工作内容狭窄, 经常仅是对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的讲解, 而在对大学生就业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引导, 选择能力的培养以及职业道德教育等方面着力较少, 难以适应当前就业形势的要求。

当前, 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 要解决这一社会问题, 必须调动多种力量, 做出多方努力。

2 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对策

国家非常重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 2009年中央部门组织了大量基层就业项目——吸纳20万大学毕业生到基层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岗位工作, 选聘两万名“村官”到各地基层党支部村委会工作, 安排5万至7.5万个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特设岗位, 提供“三支一扶” (支农、支教、支医和扶贫) 计划2万多个岗位, 选派1万名应届毕业生服务西部。此外, 各个高校也在深入各行各业挖信息、找岗位, 使出浑身解数。如何更好地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 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

2.1 社会因素

强调政府部门在毕业生就业工作中的职责。大学毕业生不应该仅是社会现有岗位的竞争者, 挤占就业机会, 而更应该是新岗位的开拓者, 为社会带来新的就业机会。政府应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 出台相应政策对自主创业的大学生在审批、贷款、工商登记、税收等予以特殊优惠, 并为其提供专业指导、法律咨询、市场分析等服务;政府部门应制定相关的政策和优惠, 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和西部地区就业。要打破由于户籍制度造成的就业壁垒, 规范就业市场, 促进人才的合理流动和人才的合理配置。并建议建立全国性的就业信息服务网络, 加快信息流通, 加强社会需求的预测研究和报告, 真正为毕业生提供细致周到的就业服务。

2.2 大学生自身做出调整和努力

转变就业观念, 调整就业期望值, 加强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应从实际出发抛弃“社会精英”的情结, 真正认同劳动者无高低贵贱之分的观念, 应当根据人才市场供求状况适当调整自己的就业预期。调整就业期望值不是对单位没有选择, 而是要在职业生涯规划和职业发展观念的基础上重新确定自己的人生轨迹, 树立长远的职业发展观念, 真正实现从重学专业到了解职业、实践职业的学业重点转变, 放弃择业就要一次到位的旧观念。国家行政学院教授汪玉凯建议, 大学生毕业应该树立先就业再择业观念。大学生应该主动捕捉机遇, 多收集有关的职业信息, 多参加一些招聘会, 发现就业机会时要主动出击, 不要害怕失败。在求职过程中遇到挫折时, 要客观地分析自己失败的原因, 把就业看作一个很好的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机会, 不断提高自己的社会生存能力, 然后再凭借自己的努力, 通过正当的职业流动, 来逐步实现自我价值。

提高自身素质, 掌握就业主动权。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 毕业生个人的素质、能力、专长和团队精神将是主导毕业生择业的重要因素。大学生只有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掌握过硬的本领, 才能在就业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 谋取自己理想的职位。同时要有自主创业的勇气和胆识, 发挥一技之长, 在解决自己就业的同时, 也为社会提供了新的就业渠道, 缓解了就业压力。

2.3 高校的改革

其一, 高校应根据市场需求, 合理调整学科结构和专业设置, 使之与毕业生的就业趋向相结合;加大社会急需专业的招生数量, 并对专业设置不合理的专业, 减少招生数量。学校内部调整自身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改变过去重理论、轻实践, 重知识、轻能力的培养模式, 进一步更新观念, “授人以鱼, 不如授人以渔”, 从低层次的纯学科技术培养转向创新意识和自立精神的培养。关注社会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 加强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其二, 建立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就业指导队伍, 加强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工作。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 就要将就业指导工作贯穿于大学生的整个学习生涯, 而不仅仅局限于临近毕业的同学。要对从事大学生就业指导的专职人员进行专业培训, 提高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积极吸收具有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专长的老师充实到就业指导队伍中来。落实单位回访制度, 寻找就业新空间, 通过与用人单位的回访, 了解毕业生工作状态, 用人单位对学校教育教学、就业工作的意见建议和用人需求信息, 有利于与就业单位长期稳定合作[1]。学校应加强与当地企事业单位之间的合作, 建立实践基地等, 创造条件让学生有实战演练的机会, 为他们提前进入社会提供广泛而深入的互动平台, 真正实现从讲授知识为主向案例启发、动手操练和目标实习培养素质的转变。

其三, 对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教育, 有助于大学生提高就业能力, 调整择业心态, 确立科学的就业观、创业观, 实现从学生自我设计教育为主向职业认知和职业适应引导为主的转变。要让大学生意识到了解职业环境对就业定位的制约作用, 告诉大学生应该了解哪些职业环境, 以及了解和实践职业的方法。让大学生认识从学生到职业人转变过程中, 首先要解决责任心问题, 要认识到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是企业对员工的基本要求, 也是自己职业成功的起点, 要在校园生活中逐渐培养对自己行为负责的习惯。重点培养技能与职业相适应的能力和适应团队的能力, 同时不能忽视培养大学生适应单位文化的能力, 积极主动地接触和了解企业文化, 对成功应聘和快速适应职场环境有重要意义。

学校应该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 多邀请企业成功人士来校为学生做讲座, 从理论上让每一个学生都懂得应该做什么, 并且如何去规划和发展自身的职业生涯。辅之择业心理指导, 指导研究生从自己的兴趣、爱好、能力特长、性格气质、知识水平等来充分地认识自我, 了解自我, 发现自身的优势、缺点及潜力, 使其形成正确的自我定位。同时, 学校应主动探索与专业教育培训机构之间的合作, 增加职业素质教育课程, 包括商务礼仪、心理健康、与人沟通、融入团队等内容, 以帮助学生更快的与未来的就业单位接轨。

大学生就业难的缓解和解决依赖经济发展, 也离不开体制改革和观念更新。解决毕业生就业是一项系统工程, 涉及政府、社会、学校和学生自身等各个方面, 需要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促进毕业生就业工作摆脱目前困境, 走上正轨。

摘要:近年来, 随着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 大学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 在满足了社会对高等人才需求的同时, 也带来了严峻的就业问题。大学生就业难既有社会因素、自身因素, 也有高校的因素。解决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要从社会、大学生自身和高校等多方面着手解决, 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才能促进毕业生就业工作摆脱目前困境, 走上正轨。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困难,原因,对策

参考文献

就业困难原因 第10篇

一、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原因

(一) 高校毕业生自身素质存在不足, 就业意识不强, 观念不合理。

高学历、丰富的知识为大学生就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但是在求职面试阶段, 许多大学生, 往往因为一些细小的问题而与工作失之交臂。很多毕业生毕业时慌不择业, 即便是找到一份工作也往往是学非所用, 或临时性质的工作。主要表现在就业岗位的频繁更换;劳动收入的差异悬殊;稳定的劳动合同签定率低等。这些同学就业难不是因为知识缺乏或能力不够, 主要是因为自身主动就业的意识差, 就业观念不合理造成的。主要表现在:就业意义模糊, 职业标准过于功利化;消极待命, 等待家人安排工作;过分追求专业对口, 学以致用;只顾眼前实在利益而忽视职业的发展前景;工作求稳定, 想就一步到位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等。

(二) 就业心理压力大, 期望值太高, 因为自卑心理和从众心理形成就业难群体。

当前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使就业问题给大学生带来的心理压力较过去有明显增大, 对就业期望值也很高, 无形中增加了就业压力。大学生面对就业压力的释放方式主要是自己解决和求助于同学朋友, 释压方式过于内向化, 许多大学生把择业目标定在少数热门单位而不愿到急需人才但条件艰苦的基层小单位, 即使找不到合适的单位也不肯降低就业期望值。他们缺乏客观的自我分析和自我评价, 容易脱离实际, 使择业目标与现实产生很大的反差, 由此导致错失良机。有部分高校毕业生在就业和择业过程中, 对自身没有正确的定位, 对自身的能力评价较实际实际偏低, 缺乏正确的自我认识, 自信心和勇气不足, 笔试或面试时高度紧张, 过多考虑考试官的看法等。以上表现均会降低部分毕业生的就业积极性和热情, 阻碍其正常发挥聪明才智, 严重影响到毕业生的择业。除此之外, 还有部分高校毕业生因为缺乏自我认识和对社会的认识, 不能正视自身的优缺点和企事业单位的岗位需求, 从而在就业时产生了随大流、随波逐流的盲目从众心理, 没有自己的主见和判断力, 最终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三) 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脱节。

目前从各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来看, 普遍存在着就业指导师资队伍建设相对薄弱、职务分配不明确、就业指导工作形式单调枯燥, 内容和功能单一、注重形式忽略实际等问题。很多高校从事就业指导教师人员配备不足, 部分学校由辅导员兼任就业指导教师, 仅仅通过课堂或者辅导员“毕业就业动员会”等形式泛地向学生灌输与就业相关的内容, 这种过分强调择业技巧的就业指导会误导学生只注重个人表面包装, 忽视自身的职业素质和就业能力的培养。更没有针对学生的价值观、人生观、职业观进行深人细致的引导, 使得就业指导工作手段单一, 内容枯燥, 在实际学生就业指导过程中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高校在专业设置上不能及时、灵活地反映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状况, 于是造成市场急需的人才不能及时提供。因此, 高校设置专业时应当瞄准社会需求, 必须考虑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这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这是里涵盖两个方面:一是当前市场缺什么样的人才;二是未来几年内, 市场将需要哪些类型的人才。以上两个方面, 都具有很强的市场特征, 是动态的、不断变化的过程, 完全掌握, 难度较大。因此, 大学生在校期间应扬长避短, 使自身各方面均衡发展, 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将自己的能力发挥到极致, 为踏入社会的成功就业打下坚实基础。

二、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建议和对策

(一) 培养正确的就业意识, 提高必备的就业能力和职业素养。

大学生在获得面试时需要注意的细节问题很多, 但在日常的学习、工作和实践过程中要端正自己的心态;树立正确的就业意识, 降低工作期望值不苛企业名声;掌握基本的礼仪知识, 养成良好的习惯;增强决策和应激能力, 提高专业技术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 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 有敬业精神和职业素质;要沟通能力强、有亲和力;有团队精神和协作能力;能带着激情去工作;使自身具备良好的就业素养, 并朝着用人单位需求的方向发展, 从而得到企事业单位的青睐, 为成功就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当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发生冲突时, 个人利益应服从企业利益, 以企业利益为重。只要相信有知识、有能力的大学生能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中找到准确的定位。

(二) 科学引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规范学校就业指导服务体系。

就业指导应体现在教学计划和教学内容、校园文化建设以及学生教育管理的各个层面上。高校学生就业指导的关键, 要从新生期起就指导学生把握本专业的就业前景。不仅要将个人所学的知识领域进行比较分析, 了解专业前景如何, 进而实现职业的区域定位。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认清楚自己的优劣势所在, 要引导并教育学生在校期间以积极的态度、正确的方法投入到学习中去, 掌握扎实的职业技能, 树立良好的就业心态, 设计明晰的职业规划, 促进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提高毕业生的竞争力和职业发展能力。其次, 学校要有计划、定期地选派骨干教师到企业学习、实践, 同时帮助企事业单位解决技术和管理方面的实际问题, 支持教师参与企业横向课题, 并鼓励他们参加评审或通过考试获得教师系列之外的专业技术职务或职业资格证书。支持教师参加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培训, 学习人才测评、心理测评技术, 考取心理咨询师资格, 坚持走专业化、职业化、专家化发展的道路, 全力打造有较高专业水准的教师队伍。最后要建立就业指导信息化、资源化的工作体系。一方面要加快大学生就业信息网络建设, 另一方面, 还要建立大学生就业管理信息系统。

(三) 高校专业设置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与市场需求实现对接和互动。

高校在规划设置专业时, 要对自身所处的经济社会发展大环境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和认识, 做到审视现实、前沿研究、全面规划, 实现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的对接与互动。大部分用人单位都希望能招聘到符合岗位需求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但是, 就目前情况来看, 毕业生就业力普遍不足, 离准员工相差甚远。为了让学生更好、更快、更直接地了解企事业管理制度, 感受企事业文化氛围, 熟知企业生产流程, 感知实际生产环境, 培养吃苦耐劳精神, 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融入企业, 可深入开展企业准员工教育, 与企业结合, 把思想教育的课堂搬到生产第一线, 搬到实际岗位中的活动。

三、结语

综上所述, 本文针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严峻的现象, 从三个层面分析了就业困难的原因, 并提高毕业生就业难的建议及应对措施。高校毕业生要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和择业观, 增强就业竞争力;科学引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规范学校就业指导服务体系;高校专业设置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与市场需求实现对接和互动, 突出办学特色、质量。促进毕业生积极就业、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率, 是实现高职教育的持续健康发展并关系到建设和谐社会的大局。

摘要:本文从高校毕业生自身原因、高校就业指导工作和社会需求三个方面分析就业难的原因, 提出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的应对措施, 希望能对高校毕业生顺利就业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原因与对策

参考文献

[1].雷霆.浅谈大学生就业问题探讨[J].科技创新导报, 2011

就业困难原因 第11篇

【编者按】就业,无疑是2009年最引人注目的关键词之一。无论是大学生就业还是职校生就业,都牵动着上至政府下至普通百姓的心。本期《职业》特选编几篇有关学生就业分析、调查的文章,同读者共同关注这一涉及千万个家庭的问题。

大学生就业困难牵动着亿万人们的心弦。据权威部门统计,2009年大学毕业生达到611万人,加上近年来未就业的大学生,共有1000多万大学毕业生需要就业。其实,大学生就业困难这个话题,已经说过好多年,但目前社会关注度被上升到如此之高是前所未有的,是有其深刻的宏观背景的。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大学生就业走入困境呢?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予以阐述。

一、导致大学生就业走入困境的原因

1.世界金融危机对大学生就业的负面影响

2008年金融危机肆虐全球,2009年是全球经济最为动荡的一年,受其影响,我国的外贸出口严重下滑,进而导致了我国经济形势的下滑,尽管政府投入1.18万亿,带动社会投资4万亿,以拯救经济,但是,救市结果的凸显尚需时日。由于有效需求增长不足,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在逐步减小,许多企业受到其负面影响,造成经营困难、需求减少,据人力资源部统计,全国有300万工作岗位流失,致使大的就业环境变坏。与此同时,我国正处于就业高峰期,包括下岗失业人员和民工,如此多的就业大军同时涌向一个有限且又低迷的就业市场,在这种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难更加凸显。

2.高校扩招导致毕业生数量大量增加,加剧供需矛盾

十年来,高校的不断扩招,使大学生人数急剧增加。现在在校学生人数跟1998年相比,已经增加了4倍多。2005年至2007年,分别为307万、377万、495万,今年的大学毕业生高达611万,中国高等教育规模已超过俄罗斯、印度和美国,高居世界第一。但是,全国大学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仅70%,新的失业群体正在形成。

逐年增加的毕业生与有效需求岗位之间存在差距。众所周知,中国目前被称为“世界工厂”,一方面体现了中国经济在走向世界,参与国际分工;另一方面,中国经济在国际分工中处于底部,新增加的劳动就业岗位主要集中在劳动密集型企业,低端岗位和服务业岗位居多,这一状况使得中国在就业上呈现“白领需求不足”,所提供的“白领岗位”远不能满足逐年增加的具有“白领技能素质”的高校毕业生的求职需求,使得高校毕业生就业受到局限,又适逢金融危机,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也面临人员的调整,进而加剧了高校毕业生与有效需求岗位之间的差距。

3.区域不均衡、过高期望值导致大学生主观上“有业不就”

从我国的区域分布上看,由于我国经济发展不均衡,就业区域分布严重失衡,大部分毕业生向往东部,以及经济发达的大城市,纷纷涌向那里寻求就业机会,如许多高校毕业生向往北京,进而在京形成了所谓的“北漂”一族。而经济欠发达的区域,如中西部地区、偏远地区、基层和农村却少人问津,那里面临着人才匮乏又难以吸引毕业生的窘境,从而存在着“无业可就”和“有业不就”的矛盾。从就业态度的选择上,一些大学生宁可被动就业或不就业,也不愿主动创业做老板,造成学生就业愿望与现实的矛盾。导致大学毕业生择业预期与用人单位实际需求的错位,也使得就业市场中出现了“很多人没事干,很多事没人干”,以及出现“啃老族”的怪现象,这也是直接导致毕业生就业机会丧失和就业形势严峻的重要原因之一。

4.学科专业设置结构不合理,制约了大学生就业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说,现在在校学生人数跟1998年比,已经增加了4倍还多,但现在高等教育的专业设置跟1998年几乎差不多,这就意味着现在有4个同样专业的毕业生要去竞争同一个工作位置。不少高校更愿意设置培养成本相对较低的专业,如数学、会计等专业,而那些培养成本较高的专业,不少高校却不愿设置。全国人大代表、淮北煤炭师范学院教授余敏辉介绍,目前全国开设新闻传播专业的院校有661所,一年内增加了约200所。据保守统计,目前新闻学类专业点的在校生约有13万人,而全国领有记者证的新闻工作者人数约为15万人。新闻传播教育发展超常规,专业点过多过滥,其就业难由此可见一斑。

高等学校在学科专业设置、学生培养方向与市场脱节。在专业设置上不是以社会需求为本,不是以学生就业和发展为本,不做市场调研分析,而是贪大求全,盲目增加专业,结果造成同层次、专业相同或相似但来自不同学校的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同质竞争,造成市场过剩;在课程和教学内容安排上没有与企业需要衔接,造成理论与实际脱节,使得学生在校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在实际工作中无法运用或不够用,用人单位往往会通过对应聘学生再培训、再学习后录用,一方面是大量的大学毕业生难以找到学以致用的工作,另一方面却是用人单位招不到适合的专业人才;此外,在扩大招生上没有与师资队伍建设同步,现在各高校的规模在扩大,学生人数、专业也在增加,有专业教学经验的教师总量不足,出现滥竽充数的现象。笔者曾去本市某高校兼课,讲授《政治经济学》,发现该校由于缺少专职教师,面对扩招后学生数量的大增加,在利益的驱动下,校方一方面把班级做大,二三百人同时上课,这样根本就谈不上因材施教,教学互动,一学期结束后,教师连学生都不能认全;另一方面,有些任课教师竟然是成人大专学历的保卫部门的干部,他们由于缺乏专业教学经验,缺乏深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功底,根本无法传授给学生有深度和广度的知识,诸如此类,学生学不到真“功夫”,到社会上往往遇到求职困难。

5.过高的教育成本导致学生提高收入要求

随着市场化改革的不断推进,高等教育也在不断改革。但是其改革的效果与其他行政性垄断行业的改革一样,尽管收费实行了市场化,但其提供的服务和产品还是计划经济下的做法,比如,教育内部改革停滞不前,高校毕业生的质量不符合市场的需求。垄断致使培养成本不断提高。首先,从学费占人均GDP的比例来看,美国和日本两国该比例在5%~10%之间,加拿大的比率为7.2%,中国为46.15%。其次,从学费占人均收入来看,从世界范围来看,学费占家庭收入的比重一般在20%左右,如果过多超过这个比值,就意味着家庭的生活质量下降。在欧美发达国家,公立高校生该比例为10%~15%左右。在2001~2005年期间,我国人均上大学的学费占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比例分别为66%、59%、54%、48%、43%;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92%、184%、174%、155%、140%。这一比例实际被低估了,因为它是以2003年的生均收费4557元计算的。而有调查研究表明,2003~2004年度,减免后生均学费支出约为5327元,必须支出生均约为9800元。因此,在西部贫困地区,上4年大学要花掉一个强壮劳力35年的纯收入。这远远高于了国际上的一般水平,高等教育成为很多家庭的沉重包袱。更重要的是,过高的受教育成本,必然提高大学生的最低工资要求,增加大学生的就业难度。

二、针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局面应该采取的对策

1.掌握职业技能,增强职业核心竞争力

面对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局面,大学生必须具有职业自救意识,每个人都有巨大的潜力,我们的潜力足可以解决掉我们所遇到的任何困难,大学生应积极开发自己的职业潜能。

调查显示,用人单位对大学生需求素质最看重的前5个指标是:专业知识与技艺;敬业精神;学习意愿强、可塑性高;沟通协调能力;基本的解决问题能力。有专家指出,工作态度、敬业精神、职业道德、人际关系处理等非认知技能的缺乏是中国大学生就业最大的障碍。

大学生没有职业自救意识表现在:一是在职业能力的积累上过多地依靠人脉关系,将营造丰富广泛的人脉视为个人职业能力增强的主要方面,从而忽略了个人内在能力的培养与打造,一时的人脉可以助你成功,但长久的成就还是要依赖于你的内在能力的。二是在职业生涯发展上过多地依赖于人脉。如在毕业找工作时、个人职业晋升时,过多地去打通人际关系,过多地依赖亲朋好友的帮助,从而把最应该为职业发展负责的自我放在了后面,这将直接导致职业事业发展阶段的断层与乏力。简单地说,要找到一份糊口的工作你可以依赖于别人,但要想在职业上有所作为就必须要靠自己了。

大学生都有学习职业知识的观念,但没有形成掌握职业技能的观念,职业技能是需要一定的操作练习才能掌握的职业能力,是衡量个人职业素质的重要因素。而这也非一日之功就可以打造的。观念、知识、经验、技能、道德是职业素质的五大因素,而职业技能是职业核心竞争力的核心部分,没有掌握职业技能,就很难达到职业上的不可替代性,从而很难成为企业的核心员工,并且这种状况会持续广泛地影响个人日后的职业生涯发展。为此,大学生在校期间要加强职业技能的培养与训练,注重职业实践。

在职业素养的五大因素中,职业道德是大学生最轻视的因素。职业道德更多的是一种职业态度和职业规范,是保证职业行为的有序有效进行的必要保证,是职业常青的重要保证。在职业事业发展阶段和立业实现阶段做人都是比做事更重要的,职业道德的最高境界是立信,即说到做到。一个人职业道德的低下,在就业生存阶段可以是勉强维持,但大学生要谋求更大的职业发展,内化学习职业道德就是必不可少的了。概括地说就是你的职业态度决定你的职业高度,所以,大学生必须加强职业道德素养,为达到自己所期望的职业高度奠定根基。

总之,扩招后就业市场的激烈竞争,实际上是能力和素质的较量,大学毕业生要把握就业的主动权,给自己正确定位,就必须注重自身能力的培养与素质的全面提高。扎实学好专业知识,涉猎相关学科,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做到一专多能;努力培养自己的兴趣,挖掘潜力,力争学有所长;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加强道德修养,做一个德才兼备的劳动者。

2.大学生要认清社会的需求和就业形势,树立全新的就业观念

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文件中明确指出:“要继续改革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制度,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大学生就业难,但观念转变并不难,尽管不利因素很多,但并非没有亮点。传统的就业渠道变窄了,但非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正在迅速增加,广大中小企业、农村乡镇、西部地区求贤若渴,只要广大毕业生更新观念,实事求是地分析自我,确定合适的就业期望值,在社会的大天地里一定能找到充分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位置。

我国现在大学毕业生的供给每年以30%以上的速度增加,远大于经济增长的速度,就业环境变紧在所难免。如果大学生仍固守传统观念,对物质待遇和工作环境提出不切实际的要求,无异于自己把工作选择空间变小了。因此,根据变化了的情况,调整就业期望值,适当降低工作搜寻中的可接受工资水平,是非常必要的。而且,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工作转换成本肯定会降低。毕业生在择业过程中,不要过多地考虑“我想从事什么职业”,“我愿意干什么工作”,而应用“我能干什么”的眼光全面地审视自己,走出择业误区。

3.积极推进教育内部改革,降低教育成本

过高的受教育成本是有目共睹的、不争的事实,为此,一方面,国家应加大对于高等教育的投入;另一方面,必须积极推进教育内部改革,把有限的教育资金投入到教学上。例如,我校在专职教师与后勤行政管理人员的比例上严重失调,后勤行政管理人员的人数接近全体员工的50%。这样就使有限的教育资金更加捉襟见肘。为此,必须大力推进教育内部改革,尤其是人事制度的改革,减少冗员。

4.建立有效的职业辅导机制

职业辅导可以帮助大学生在初次择业时,具有一定的职业选择能力,从而作出明智的职业选择的决策。此外,职业辅导也可以预防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消极、负面后果,比如,焦虑、自卑等。使学生在就业中用信心引导自己,正如温家宝总理所说的:“信心比黄金更重要”。此外,还应为学生提供就业心理辅导、评价系统和训练方法等。我想,这也是我们这些未来的职业指导人员所应该做的工作。

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大学生就业压力不会减弱。到2011年,大学层次毕业生数量将达到峰值,约758万人。对此,我们应有充分的准备。同时也应看到风险和机遇并存,对于大学生、各类用人单位,对于众多院校,也是一个“危”中寻“机”的时期。我深信,只要学生、高校、社会齐心协力,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一定会得到较为圆满的解决,学生们也一定会有一片光明的前途。

就业困难原因 第12篇

1 二本院校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

当今二本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越来越严重,也是我国现阶段发展的阶段性现象,在其背后有很多复杂的内外部因素,只有理性地分析各种因素的影响才能制定合理的政策。二本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有以下三个方面:

1.1 学校重理论、轻实践

二本院校在专业的设置和课程体系上仍然沿袭着传统的教学模式,过于看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轻视动手动创新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对学生进行全面的素质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动手能力,尤其像化学化工类等需要较强操作能力的专业的学生来说,由于学校缺乏相关的实验设备或设备不够,好几个学生共用一台仪器,使学生得不到应有的实践机会,从而学生对很多工作中会用到的实验设备一窍不通,这样就不能满足和适应社会上用人单位的需求,而失去很多就业机会。而且学校在设置专业上存在弊端,有些专业似乎已无用武之地,可是院校依然招收或向该专业调剂学生。

1.2 企业的要求过高、过分看重经验

大多数企业过于看重文凭的高低,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而越来越多的人持有高校毕业证书,用人单位也会对应聘者的学历要求水涨船高。在这样的竞争下,很多企业会根据学生毕业院校的知名度来在众多求职者中进行选择,那么在同样的机会面前,持有二本院校毕业证的大学生就在求职中处于劣势地位。而且多数单位过于注重经验,试问一个即将毕业或者说刚刚毕业的学生哪里来两年以上的工作经验,这样使得许多学生都被拒之门外。

1.3 学生自身的问题

考上大学以后,脱离了高考的紧箍咒,没有父母和老师的监督,而且没有自学能力和自我束缚,完全没了中学时那种拼搏的精神,整天沉迷于休闲娱乐,热衷于学习之外的事情,打游戏、干兼职,期末时考试作弊等等。学业发展的被动,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荒废,导致能力平庸,这样势必会被市场淘汰。还有些大学生就业期望值过高,调查表明:来自大城市的毕业生都希望留在大城市工作,来自中小城市的大学生有44.7%希望在大城市就业,来自城镇农村的的毕业生有98%不愿回乡就业。而有些学生对工资待遇要求过高,没有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选择工作,导致了二本院校大学生处于“高不成低不就”状况。并且求职技巧不得当,很多学生没有意识到面试的重要性,随心处置,给面试官留下不好的印象。没有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对自身知识结构、能力水平、人格特征、职业兴趣、就业方向的认识非常模糊,没有树立明确的目标,不能顺利有效地择业和就业。这些都是大学生自身原因造成的就业困难。

2 解决二本大学生就业困难的措施

2.1 政府保驾护航、增加就业机会

近年来,国家为了帮助解决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先后出台了许多对大学生来说非常有利的政策,包括“三支一扶”、“农村教师特岗计划”、“大学生志愿西部计划”等等。但是并没有将学生划分开来,由于企业的要求过高,一本大学生的有些学生就业也相对较难,这样在很多机会面前,二本院校大学生又与一本院校大学生同时被选择,从而又有一次处于劣势地位,那么政府应该就此出台相应的政策,使得二本院校大学生就业困难的问题有所缓解,帮助大学生更高效地就业。

2.2 学校改变教育制度、合理设置专业、加强与用人单位的合作

学校应该改变以往的传统教育模式,首先要加强对学生的管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习惯,加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强化和巩固。其次加强对学生创新能力、动手能力的培养,增加学生动手的机会,安排社会实践等。第三,加强就业指导专业化和全程化的建设力度,为学生提供准确及时的就业信息及国家关于就业的相关政策,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天赋特长、兴趣爱好、性格类型进行就业方向细化,从而使学生能够顺利就业、正确就业、成功就业。第四,与企业建立沟通机制,不但可以增加学生的实践机会,而且能使学生多一个选择,企业也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做到人尽其才。在专业设置的过程中,要把当前社会的需要与长远的目标很好地结合起来。不能盲目地只根据市场的需要来设置专业,而要进行科学的分析,同时考虑到市场的需求、长远的发展以及科学结构的发展规律等因素。在培养中应充分重视市场需求,建立科学的评价、分析和预测体系,把握社会实时经济走势和就业市场的变化请况。按照社会发展的方向设置专业,有效地消除结构性失业。这是解决二本大学生就业困难问题的根本思路。[1]

2.3 用人单位耐心培育

在现今社会,几乎所有的用人单位都用学校的知名度来评定学生的能力,将学生划分成三六九等,这样二本院校大学生连最起码的面试机会都没有,好比于“见光死”,其实用人单位应该多给机会,不应该根据学校知名度挑选求职者,而是根据能力。其次,用人单位应该耐心培养,经验都是积累的,刚毕业的学生哪来的工作经验,而不应该把工作经验作为对应届生的一项硬性指标。要改变学位论、经验论,摒弃用人歧视,遵守相应的劳动法规,诚心招聘员工。根据单位规模、发展状况、岗位实际制定合理的选择标准。

2.4 家庭教育、自身提高

其实关于孩子就业,家庭应该从小灌输正确的就业观念,而且最重要的是在孩子高中文理分科的时侯及高考完填报志愿的时候应该帮助孩子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正确的专业方向,当然在孩子毕业时,万不可给予压力。大学生就业能力的形成与大学生学习阶段知识的积累与获得社会实践锻炼机会是分不开的。那么在就业形势如此严峻的当下,二本院校大学生更应该加强自身的能力。在大学期间应该围绕以下几个方面锻炼自己:

第一,要明确目标,在人生的路上,没有目标注定了要兜圈子,有目标而不能持久也同样没有太大意义。虽然不是所有的目标都能实现,但如果没有任何目标那一切就都无从谈起。

第二,把专业知识技能学扎实,大学是人生中全身心投入学习的最后阶段,把专业知识学好是极其重要的。有些人觉得自己学的是冷门专业,因而底气不足,但是俗话说:“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不怕专业冷,就怕学艺不精。学好专业课是跨入职场的第一步。

第三,学会与人交往,学会做人的关键是要把社会公德、做人的基本准则内化为自觉意识和习惯,在点点滴滴、日复一日的严格自律中,讲道德与修养。第四,要培养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作为一个二本院校大学生,要能够顺利、高效地就业,就必须严格要求自己,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把自己培养成一个有潜力、有思想、有价值的人才,这样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总之,大学生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尤其是二本院校大学生就业的问题已迫在眉睫,希望在政府、院校、企业、大学生的共同努力之下,二本院校大学生就业的问题能够得到解决。

参考文献

[1]武卫红.从大学生就业看高校通识教育的问题与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 2005.1:94-96.

[2]闫彦.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思考[J].价值工程, 2011 (07) .

上一篇:方法及应用下一篇:怎样评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