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生成设计范文

2024-06-29

建筑生成设计范文(精选10篇)

建筑生成设计 第1篇

1 建筑生成设计的理性特征概述

(1) 多元素的直接或间接的交互作用。生成工具的基本特征是多元素, 而模型就是探索系统内部的各元素间的直接或间接的交互关系。其中, 交互作用所呈现的是非线性的特征, 也就是说元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是不能够进行简单的线性叠加。以建筑功能的布局作为例子, 其中功能的合理性是不可以简单在空间中进行随机添加所需的功能空间来获得, 周围文脉的关联、空间拓扑的关系、平面面积的指标等元素的直接或间接交互作用导出具有合理性的建筑成果, 在它们之间也还存在着互为因果的反馈关系, 非线性特征可以说是在建筑学的各个方面都有所体现。

(2) 动态研究的特征。生成系统的运作离不开动态研究的思路, 随着时间的变化, 系统状态也在进行不断地演化, 这对应于人工智能研究法中的多智能体系统算法和遗传算法。

(3) “流”通畅直接影响着系统演化的进程。生成系统同系统外部的环境进行信息和能量的交换。环境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一种随机方式来实现的, 由于系统状态影响生成系统内元素, 使元素也具有随机的特征。这种随机的特征同既定因素控制下的建筑设计成果的多样性互相对应。

(4) 生成系统内结构元素是有层次的, 而且元素属性多样, 并有主动适应性。系统的总体演化是随着定义元素逻辑关系的变化而演变。元素层次间也具有相互关联的特点, 它们的规则在程序的演化过程中也会发生变更。

计算机模型的实现手段是灵活多样的, 对于相同原型也是可以各有所见的, 不同的人所采用的建模方式也可以因人而异。同一个原型的不同侧面也可以用不同模型所反映的, 通常情况下, 只要所得的结论没有矛盾就算是成功的模型, 不过衡量模型的正确与否的最终标准还是需要通过客观实践和程序编写的检验。

2 建筑生成设计的技术方法探讨

(1) 建筑生成设计本身就是进行艺术创作的过程, 整个过程其实就是由生物基因编码转换所形成的一种人工世界。设计活动的目的不仅仅是需要获得一个结果, 还需要形成一种具有可操作性的编码, 演化过程中能够产生无穷的变形体。参数设计法是一种与生成设计相互平行的方法。参数工具能够产生和控制为数不多的变形体。参数设计法有着易于控制的优点, 但是参数设计法在体现发展潜力和复杂性方面是异于生成设计法的, 在运用的过程中, 参数设计法往往是受到设计模型的几何变化或尺寸所局限, 然而采用生成设计的方法进行工作的时候, 三维物件同样需要参数设计法执行, 但是这种参数的建立仅仅是系统结构中的一个元素, 而且系统结构是能够产生无尽无穷的形象表现, 并且这些物件全部都具有十分理想的基因编码特征, 换句话说, 生成设计法并不是最后的结果, 也不是简单的堆积物件或者只是形式的数据库, 生成设计法是矩阵, 是开放的设计行为模式, 将世界上存在的东西转换为可以看得到的未来样子。

(2) 生成设计的结构与特征的重点是能够将基因编码形成为一个开放形象体系, 这个设计的过程类似进行意识的操控, 可以将任何的具有突出特征的形象作为最后定夺结果。当然这个形象可能会不同, 也可能会难以名状, 但它是能够被人们所认知的。最终形象其实是相互不同的, 这正是其独特个性的体现, 而且最终形象又是相互联系的。如果将一组最终形象的特征进行放大观察, 可以发现其多数具有相同的基因编码。简单点说, 生成设计所得到的作品类似于人工的DNA, 能够认知到每一件设计作品, 它们都蕴含着设计者自己的思想, 成为基因的印记。生成设计法不是一种简单和纯粹的技术手段的操作和发展, 也不是一个可利用的工具, 它是一个具有着强烈人文气息的设计方法。

(3) 生成设计法的每一个步骤都是起始于设计者的假设或思维, 这种假设或思维是一个科学的过程, 并且设计之初就具有很强的主观性, 或者是对未来世界的形象想象。所以, 可以理解为一种操作的方法。这种设计方法不可忽视对未来的展望、对实验的掌握和不断演化设计的操作过程, 以构建视觉世界。作为成本控制、建构技术、功能、空间和建筑环境之间的媒介或工具, 不断地由建筑设计走进科学发展中来。建筑生成设计是思维定势的转换, 这种思维转换是关于思想的逐渐发展, 即过渡、演变和转化到最后的超越, 这种基本的思想正是价值、目标、理论和方法转变的体现。科技进步同思维的转变密切相关。生成设计所需要的理论及模型是建立在传统理念的全新方法的充分运用, 并且抛弃那些陈旧的假定, 以新的内涵进行替换。

3 建筑生成设计的前景展望

建筑生成设计技术是具有先进性的科学方法, 符合建筑发展的需要, 其具有很强的发展潜力。首先, 建筑生成技术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 它的发展需要图形学、建筑学、计算机技术等各个学科和技术的共同推动, 作为先进的科学技术, 建筑生成必然会在建筑行业充分发挥作用并取得辉煌成就;其次, 建筑生成技术是建筑业发展的分支, 对建筑业至关重要, 其必然会不断促进建筑业的发展, 使建筑模型在不断调试中得提升, 并且促进建筑格局的改观;第三, 建筑生成技术是建筑业和计算机领域中的具有十分巨大的潜力, 其发展不仅局限于建筑的模型设计领域, 同时会使计算机技术得到长足的进步;最后, 建筑生成技术是创建建筑模型的先进技术, 在未来的发展中, 建筑生成技术必然会成为主流, 在建筑模型的创建中发挥重要作用。

4 结语

建筑生成设计是一个具有科学性的艺术创作的过程, 有着强烈的人文特征。这种设计技术需要成为一种具有较强操作性的程序方法, 并能够被充分的运用。生成设计的进行是起始于创作者对未知的假设和科学的测量, 在设计之初就有很强的主观性以及对未来成果的预设。在艺术家、建筑师、设计师们看来, 生成技术的方法是一种有着极强的灵敏性而且能够有利于艺术的深入设计和创造的技术方法。建筑生成设计改变了传统的依赖既有的感性的经验状态, 通过一系列科学方法转换为更加能够表现出问题本质的数理语言, 重归建筑学语言的体系。

摘要:建筑生成设计涉及到很多技术, 包括数理知识、计算机技术等。当前正是建筑生成设计技术快速发展的时期, 也是其得以进一步升华的最为关键的时期。本文就建筑生成设计的理性特征做了简要的探讨并分析了其技术方法。

关键词:建筑生成设计,理性特征,技术方法

参考文献

[1]齐松.建筑生成设计的理性特征及技术方法[J].中国房地产业, 2013, 8 (21) :117.

[2]穆永智, 涂晨曦.建筑设计的技术分析及其前景展望[J].时代报告, 2012, 12 (5) :265.

设计方案生成教学 第2篇

一、问题情境

图1如图1,长2.5m的梯子靠在墙上,梯子的底部离墙的底端1.5m.求梯子的顶端与地面的距离h.

在设计中融入章头图,主要的意图是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探寻勾股定理来解决直角三角形问题.

二、活动探究

1.如图2,若将小正方形的面积看做1,则以BC为一边的正方形的面积是9,以AC为一边的正方形面积是16.你能计算出以AB为一边的正方形的面积吗?

图22.小组讨论,全班交流计算的方法和发现的结论.

3.在下面的方格纸上,仿照图3,在图4中任意画一个顶点都在格点上的直角三角形,并分别以这个直角三角形的各边为一边向三角形外部作正方形,仿照上面的方法计算以斜边为一边的正方形的面积.(每人画两个,至少有一个不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4.全班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并尝试总结发现的规律.

此处增加了一幅图(如图3),为学生的探究搭好台阶,学生可以拾级而上.这样的设计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教学效果较好.通过上述探索,我们可以得知,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即勾股定理).

三、数学概念

此处特别强调在直角三角形中,充分突出勾股定理的适用范围以及规范的符号书写.

四、例题教学

此处以“问题情境”环节中的问题作为例题,这样前后呼应,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问题,并抓住问题的本质,即用勾股定理来解决此问题.

五、随堂练习

图6从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角度,强化直角三角形中三边之间的特殊关系.

七、问题式小结

说说你对勾股定理的认识?你有什么学习感受?

设计这样的两个问题,即从知识与技能以及过程与方法进行总结,又顾及到学生的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的形成,紧扣教学目标.

(责任编辑黄桂坚)

勾股定理是几何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定理.讲授勾股定理时,教师要让理论依据和教学思路都能清晰地呈现在课堂中,就需要有严谨的教学设计.本文以勾股定理的设计作为案例进行分析探讨.

一、问题情境

图1如图1,长2.5m的梯子靠在墙上,梯子的底部离墙的底端1.5m.求梯子的顶端与地面的距离h.

在设计中融入章头图,主要的意图是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探寻勾股定理来解决直角三角形问题.

二、活动探究

1.如图2,若将小正方形的面积看做1,则以BC为一边的正方形的面积是9,以AC为一边的正方形面积是16.你能计算出以AB为一边的正方形的面积吗?

图22.小组讨论,全班交流计算的方法和发现的结论.

3.在下面的方格纸上,仿照图3,在图4中任意画一个顶点都在格点上的直角三角形,并分别以这个直角三角形的各边为一边向三角形外部作正方形,仿照上面的方法计算以斜边为一边的正方形的面积.(每人画两个,至少有一个不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4.全班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并尝试总结发现的规律.

此处增加了一幅图(如图3),为学生的探究搭好台阶,学生可以拾级而上.这样的设计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教学效果较好.通过上述探索,我们可以得知,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即勾股定理).

三、数学概念

此处特别强调在直角三角形中,充分突出勾股定理的适用范围以及规范的符号书写.

四、例题教学

此处以“问题情境”环节中的问题作为例题,这样前后呼应,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问题,并抓住问题的本质,即用勾股定理来解决此问题.

五、随堂练习

图6从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角度,强化直角三角形中三边之间的特殊关系.

七、问题式小结

说说你对勾股定理的认识?你有什么学习感受?

设计这样的两个问题,即从知识与技能以及过程与方法进行总结,又顾及到学生的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的形成,紧扣教学目标.

(责任编辑黄桂坚)

勾股定理是几何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定理.讲授勾股定理时,教师要让理论依据和教学思路都能清晰地呈现在课堂中,就需要有严谨的教学设计.本文以勾股定理的设计作为案例进行分析探讨.

一、问题情境

图1如图1,长2.5m的梯子靠在墙上,梯子的底部离墙的底端1.5m.求梯子的顶端与地面的距离h.

在设计中融入章头图,主要的意图是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探寻勾股定理来解决直角三角形问题.

二、活动探究

1.如图2,若将小正方形的面积看做1,则以BC为一边的正方形的面积是9,以AC为一边的正方形面积是16.你能计算出以AB为一边的正方形的面积吗?

图22.小组讨论,全班交流计算的方法和发现的结论.

3.在下面的方格纸上,仿照图3,在图4中任意画一个顶点都在格点上的直角三角形,并分别以这个直角三角形的各边为一边向三角形外部作正方形,仿照上面的方法计算以斜边为一边的正方形的面积.(每人画两个,至少有一个不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4.全班学生交流自己的发现,并尝试总结发现的规律.

此处增加了一幅图(如图3),为学生的探究搭好台阶,学生可以拾级而上.这样的设计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教学效果较好.通过上述探索,我们可以得知,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即勾股定理).

三、数学概念

此处特别强调在直角三角形中,充分突出勾股定理的适用范围以及规范的符号书写.

四、例题教学

此处以“问题情境”环节中的问题作为例题,这样前后呼应,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问题,并抓住问题的本质,即用勾股定理来解决此问题.

五、随堂练习

图6从锐角三角形和钝角三角形的角度,强化直角三角形中三边之间的特殊关系.

七、问题式小结

说说你对勾股定理的认识?你有什么学习感受?

设计这样的两个问题,即从知识与技能以及过程与方法进行总结,又顾及到学生的情感态度以及价值观的形成,紧扣教学目标.

建筑生成设计 第3篇

在大学四年的学习中,我对于建筑设计渐渐有了一些模糊的概念,在设计方法上,也逐渐触摸到一点点设计的边界。在大学即将结束的毕业设计期间能够参与叶飞、井敏飞老师的“数字建筑设计”我觉得非常幸运。经过这次数字建筑设计的学习,我觉得收获非常大,从前很多模糊的设计方法和概念,在其中得到了总结与归纳。同时也感受到了新的设计工具带来的建筑设计的进化。

刚刚开始接触数字化设计的时候,我们一起参与的同学一时都很难接受这样“先有生成法则,再有具体造型”的设计过程。对于结果的不可知成为我们疑惑的焦点。经过老师耐心而漫长的讲解和我们多次的讨论,我们逐渐接受并认可了这种设计思路。人脑的思辨过程从具体形式的塑造,转变为生成方式的塑造。对结果的追寻,转变为可能性的追寻。同时电脑强大的运算能力,为我们提供了无限的选择。

当然,毕业设计进行的数字化设计还是相对比较初级的学习和探索。我们在概念上认同了这种思路,但是在设计工具上还处在一个摸索的过程。我们和计算机系的同学一起,尝试用编程来实现的生成脚本。我们选取的算法也是比较简单的二维几何图形。但就是这样简单的方式,也同样产生了极具复杂性与戏剧性的造型。这个过程很有意思,之前进行的工作都是逻辑上、数据上的研究与尝试,而最终呈现出来的结果,却是极其丰富的,并且其形象是完全不同于我们以往的视觉经验,远在我们想象力之外。这种设计方法带给我们很大的惊喜,我们对这种设计方法的前景充满了期待。

完成了建筑概念的设计,之后就是如何落实其实现的可能。我们选择的圆圆相切的模式,为我们带来了便利,这种较为初级的脚本,是能够用现在的技术手段实现的,同时能够符合建筑功能的要求。但我们也存在着疑问,当更为复杂的形式出现时,中国现有的工业化程度能否提供支持。

这次毕业设计完成以后,我还是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大学五年的学习,在最后有了一次很好的总结与提升。应该说我是怀着跃跃欲试的心情走出的校门,我很想在工作中,在市场中尝试延续这种设计方式。

第二部分工作后的困惑和继续努力尝试

毕业后我去了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想想时间真的过得很快,一转眼毕业已经一年了。这期间,我做了很多方案,也参与了施工图绘制。经过一些实际方案的设计工作,我收获很多,困惑也同样多,进步总是有的。现在在设计时就不像学校时那样不着边际。但是在学校时形成的思维习惯还一直延续。总是很努力地追求逻辑,追求理性,希望自己的设计有很清晰的脉络。但是这个过程很艰难。

我所在的建筑七所主要做交通建筑,这一年参与了很多火车站的投标,我主要参与设计的有好几个。我一直希望能贯穿数字建筑设计的思路,但是,一个人孤军奋战,很艰难。这种设计方法确实能带来很多新的东西,但设计构思的时间很长,需要思考的东西也很多。在注重效率的设计院里,一个人确实很辛苦,也很难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一个相对成熟的设计方案。

院里几个同事也接触过数字建筑设计,我们在私下倒是讨论过很多。平台大了,接触了很多其他公司的设计,发现数字建筑设计确实在逐渐成为主流。很多事务所,尤其是境外公司,广泛的采用了犀牛软件的一个插件,叫grasshopper。这是一个参数设计的插件,用可视化的界面来进行脚本的编辑制作,通过参数的变化,精确控制实体的形态。目前某个所正在做gmp中标的一个体育场的施工图,据说是国内首个完全用grasshopper设计的建筑。形态很有表现力,同时也富于数理逻辑。了解得多了,我发现数字建筑确实有很大的优势,但以中国目前的工业化程度来看,设计与施工是相互妥协的。数字设计在明星项目上实现的几率比较大。而普通的建筑,更多的是体现在表皮等方面。

几个同事经常一起研究,现在实现了平面拍平,能将曲面的形体拆成平面,打印出来做成小的实体模型,很有意思,也算是自娱自乐吧。平时工作很繁重,这样私下的探索进展很慢,但也许有一天,这种探索能有他的用武之地。很怀念在学校的生活,也很怀念一群人在数字建筑中热切的讨论。希望能与老师和同学有机会进一步地交流。

生成性视野下学教设计 第4篇

关键词 生成性 教学案 拓展延伸 设计

新一轮课程改革倡导“生成性”教学观,要求在课堂上根据课堂学情变化,师生共同及时接纳弹性、灵活、创新的成分、因素、信息,采取积极措施,有效应对的方法,及时调整教学目标、教学环节、教学点线、教学方法,从而推动更高水平的互动,使课堂产生质变、飞跃。根据这一要求,我校思想品德组探索出了自己的一套教学模式(设计范例见附录),具体由以下四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为定向部分,包含学习目标、学习设想两个内容。

第二部分为认知部分,包含课前准备、学生自学、师生交流、活动提升四个内容。

第三部分为拓展部分,包含问题讨论、自行设计和学习感悟三个内容。

第四部分为训练部分,包含达标训练、拓展训练两个内容。

在整个设计中,定向是认知的前提,认知是拓展的基础,训练又为之前的达成提供强化的舞台。现从生成性角度加以解析。

一、设计意图

1.让预设的生成进一步达成

“生成性教学”是当前课程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新的教学理念,但是“预设性教学”也并不是全盘错误的观点,从教师、学生以及评价的现有实际情况看,“预设性教学”也是执教者绝不能忽视的。“拓展”部分的第一个环节我们安排的是“阅读材料,讨论解答材料后面的问题”,这个设计正是为学生预设了本课在材料分析中可能有的题型和需要掌握的重点知识。这个设计中,材料的选择是当前社会热点,或者切合学生生活的具有普遍性的材料,材料后面的题型,仿照本地中考题型要求设计,材料后面的问题按照教材要求,力求把主要的知识点列入进去。这个设计为学生对知识的再认识预设了一个平台。

2.为非预设生成提供空间

“生成性教学”更强调学习的自主建构,更强调教学的动态生成。“拓展”部分的第二三环节我们安排的是“(二)阅读材料,设计问题并解答、(三)学习感悟”;第二环节要求学生在对教材理解的基础上,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设计题目;第三环节鼓励学生思考理解课文,大胆提出自己的想法。在这两个环节中,我们为学生提供了比较宽泛的空间,任学生的能动性思维自由驰骋。

二、设计特点

1.创造性特征

在上述设计的三个环节中,学生不仅要关注教材,生成应有的知识,同时也关注教学过程中的个体差异,给了学生发展创造的机会。特别是在实际操作时,让学生互相讨论、对话,课堂会生发出一些火花,创造出“不可预计性”的可能。

2.开放性特征

“生成性教学”的内在本质特征决定了教学过程应该是一个开放的过程,开放才能创造“生成”,开放才能接纳“生成”。这个设计中,第二三环节只是提供了方向,提供了范围,没有具体内容,所以形式上肯定是开放的。学生拟定什么题目,会有什么感悟,全由学生自己做主,所以,学生的思维是开放的。学生从什么角度拟定题目,这个要学生对教材进行重新审查,自己决定;学生从什么角度谈感悟,这个也要学生自己选择;学生会命出怎样的题目,谈出怎样的想法,这个当然是学生做主,所以,目标和方法也是开放的。

三、操作要求

1.强调参与

知识的生成离不开学生积极的心智构建,因此生成性的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的主体参与为前提,可以说,忽视学生参与的一切设计都是无意义的设计。只有通过学习主体的积极参与,才能真正达到有效生成的目的。同时,在生成性教学理念指导下,师生和生生间的参与互动会形成一个教学场,为教学中知识的有效生成提供了可能。

2.强调互动

教学过程的内在展开逻辑是“多边互动、动态生成”。有效互动,更有利于促进生成。对话是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或生生互动的主要形式,所以有效互动的关键是有效对话。

首先,有效对话要求学生有充分的准备,无论是第二环节的题目设计,还是第三环节的学习感悟,都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做好准备。

其次,有效对话要求把提问权还给学生。要避免传统课堂上被教师设置的问题牢牢地套住,陷入“被教师追问”的被动状态,教师要善于营造良好的心理氛围,抓住学生的兴奋点,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的强烈意识,引发积极的思维活动,鼓励学生大胆的提问,对学生提出的有价值、有创意的问题,教师要予以表扬鼓励。一旦学生富有个性色彩的知识经验、思维、灵感等都调动起来,参与到课堂活动,教学的“动态生成”也就呼之欲出,学生的思维力、批判能力和创新能力就会在问题活动中得以培养。而且提问权还给学生,可使原先教学过程中的单向交往变成双向交往甚至多向交往,从而使课堂充满生成的活力。

再次,教师要积极引导对话的进行。教师要及时准确地梳理学生的思维过程,把握学生的思维脉络和情感状态,敏锐的区分不同的信息,及时合并相同、相似的信息,让学生的思维和情感迅速聚焦。还要善于梳理和提炼有价值的一到两个中心问题引导学生探究,从学生模糊的表达中抽取中心观点,并予以简单明确的重申和说明,保障课堂对话始终围绕焦点和主体展开,并不断走向深入,以达到对话教学引发碰撞生成意义的目的。

3.这个过程的运作中,不要怕错

错误也是生成性课堂的资源。学生学习过程中,对文本作出正确与错误的理解都是正常的。课堂应该是允许学生出错的地方,学生出现错误并不全是坏事,教师可以凭借自己的教学机智利用“错误”所带来的契机,使之与预定的目标巧妙对接,重组信息,把错误的事实转变为探究的情境。真实的课堂正是因为“错误——发现——探究——进步”的良性循环而充满活力。教师要善于捕捉个别关键性的、有指导意义的错误或者蕴含着创新思维的错误,将之提炼并做为全班学生新的学习材料,这会有效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在探究、比较的过程中更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发展。

总之,“生成性教学”要求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供有利条件,要求给教师和学生很大的建构空间,要求为学生和教师的创造能力的发展提供机会。我们的设计正是从这些要求出发,做了一些思考,进行了一些尝试。实际运用中,我们感觉,这样做对教师的教育机智提出了很大的挑战,有利于教师提高专业技能。这样做对学生的学习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有利于学生自主思维能力和独立创造力的提升。

附:白石坡中学学教设计范本

第×课《×××××》学教设计

[学习目标]

紧扣“学习”设计

[学习设想]

1.重点难点

2.课时安排

[课前准备]

联系生活实际设计一些问题,要学生通过做事来回答

[自学交流]

(一)学生自学。浏览课文在书上找出下列问题的答案,并标记出来,不会的请教同学和老师。——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做设计题目。

(二)答案交流。教师答疑问难,同时出示课件,学生朗读校对,并在书上做好笔记。

[活动提升]

设计活动,让学生对前面自学获得的重点知识、难点问题进行再认识(要突出考点和疑点,并且尽量用一个大的活动贯穿始终)。

[拓展延伸]

(一)阅读材料,讨论解答材料后面的问题。——选择生活中的热点材料,设计问题。

(二)阅读材料,设计问题并解答。

(三)学习感悟:学习本课,我的思考。——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

[巩固训练]

(一)达标训练——识记要点。

建筑技术美学的生成发展 第5篇

一、建筑技术美学的生成

1. 传统建筑的艺术表现转向技术表现——技术的觉醒

古罗马建筑师和工程师维特鲁威在《建筑十书》中, 主张一切建筑物都应考虑“实用、坚固、美观”, 这一思想逐渐发展演变为西方建筑的三大要素, 即“形式、结构、功能”三位一体的理念。但实际上西方传统把形式定为了建筑的本质。从传统建筑发展的历史来看, 基本上是一部风格史, 它更多注重的是形式风格的变化, 风格成为建筑视觉经验的中心, 技术只作为一种手段隐藏在传统建筑华美的外衣下。可以说, 传统建筑的本质是审美意义上的形式风格, 技术只作为了一种隐性的事实存在。

到了现代主义时期, 作为在传统建筑中的首要目的的形式, 开始让位于基于新技术的空间、结构、功能。以装饰为主的传统风格形式, 已经无法附着在现代主义的建筑之上, 成为一种虚假无用的装饰, “装饰即罪恶”, 必须把它们抛弃, 形式风格开始退出建筑的中心地位。新建筑呼唤着新形式, 现代主义建筑师们依据理性主义原则, 认为建筑物应该是构造的, 即认为视觉词汇应当从建筑物的结构框架中产生, 或与结构框架有直接的联系。

研究传统风格形式的建筑美学、艺术哲学转变成了机器美学、工程师美学、技术哲学。技术作为建筑的构成三要素从幕后走向了台前, 从存在建筑中的隐性事实浮现出来, 技术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要素开始觉醒。

2. 建筑技术美学的确立及意义

密斯曾说过:“当技术实现了它的真正使命, 它就升华为艺术。”[2]19世纪中叶, 英国的政论家和艺术理论家约翰·拉斯金在《建筑七盏灯》《威尼斯之石》等著作中, 首先提出了美学应该与技术结合的思想。20世纪上半叶, 在德国一些建筑师、设计师和工艺美术家创建的“德意志制造联盟”和现代主义建筑大师格罗皮乌斯组织和领导的“包豪斯”, 注重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利用, 注重将艺术和技术迅猛发展的现代社会相结合, 他们的实践为技术美学最终形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起了奠基的作用。1957年, 在瑞士召开“国际技术美学协会”成立会议上, 与会各国普遍接受并采用了“技术美学”这个概念, 在这种社会时代背景下, 技术的美学属性已经确立。

在建筑中, 实现技术美学独立, 使建筑的表现手段转变成了审美对象。建筑技术不再是仅仅具有建筑实现手段和方法的物质化属性, 而是具备了审美属性, 建筑技术与建筑艺术相结合, 技术升华为新的艺术。

二、建筑技术美学的人文主义转向

建筑技术美学生成发展并不是一帆风顺的, 它经历了一个曲折而漫长的探索过程。建筑史从20世纪进入具有深刻影响的现代主义建筑, 再到当代纷繁错杂的建筑流派经历了多次的阶段性发展, 从中可以清晰地看出, 人们经历了从理性思维在社会生活的独断化, 迷失于技术, 遮蔽人和自然的价值到技术人文主义不断探索和反思, 逐渐朝人文的回归, 以人本质的提升为最高境界, 以创造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诗意的人类生存环境为目标的转变。因而建筑史从一个显性的层面展示了技术美学的人文主义转向和理论的完善。

1. 现代主义建筑

19世纪工业革命带来了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 孕育了现代主义建筑的诞生。现代主义大力地推崇理性和技术, 提倡建筑工业化、标准化、机械化生产, 割裂了历史、文脉等非理性的因素。技术对现代主义建筑在空间、结构、形式、功能中进行了全面地渗透。这时期建筑的美学风格表现为“功能主义”的技术美。它的审美特征突出表现为:形式服从功能, 把功能作为建筑美的基础甚至全部, 追求新材料的表现力。它影响并试图改变人们传统的艺术和审美观念, 引起人们对建筑技术的关注, 偏重于立足科学技术, 着眼于建筑的物质方面, 这是现代建筑胜利发展的关键之一。现代主义把艺术引入了技术领域, 把技术转变成了审美对象, 实现了建筑技术美学的独立。

然而, 现代主义建筑的审美性是建立在功能主义和效用原则的基础上的。“功能主义”把适用与美等同起来甚至代替了美;而机器美学把美屈从于机械, 技术逐渐超越其工具的角色并在与人文, 以人为本的共存中占据了上风, 人文思想中的自由与人权渐渐被科技理性所主导的标准化、统一性, 整体性所侵蚀, 这样人类创造出的科学技术反过来控制了人的思想行为, 人和自然在技术中逐渐被异化。

现代主义对技术乐观崇拜和片面的追求技术带来的对世界强大的征服力, 必然带来副作用, 对技术极端崇拜注定了现代主义本身不能解决这些矛盾, 从而必然会出现反抗和修正现代主义的一系列新的理论和主义。

2. 后现代主义建筑

20世纪60年代, 面对现代主义带来的理性的冷酷, 千篇一律和毫无人情味, 后现代主义的开创者文丘里在《建筑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与《向拉斯维加斯学习》中提出一套针对现代主义的理论, 认为建筑功能不断增长的复杂性和捉摸不定的模糊性是建筑存在的必然, 建筑师必须在建筑创作中不断地对这一方面加以探索, 开启了现代主义技术的人文主义的思索。后现代主义建筑师们更多地根据文丘里提出的利用传统元素和或者是用新的方法来组合传统元素的方法来建造他们的建筑, 文丘里概括说:“对艺术家来说, 创新可能就意味着从旧的现存的东西中挑挑拣拣”[3]。

后现代主义对于现代主义的批判同时带来了对技术不自觉的反叛, 显示出对技术悲观看法, 建筑设计中也对新技术新材料产生了抵触情绪, 要求在建筑中还原历史的记忆。这对于技术的批判带来了人们对技术极端崇拜和片面的强化的追求反思, 虽然后现代主义并没有发展出建设性的建筑新内容, 却把基于人文主义的反思机制带入了科学技术体系中。

3. 解构主义建筑

解构主义哲学的产生是以人文主义哲学为背景、在“二战”后欧美哲学由过去占主流的理性主义与新发展起来的非理性思潮平行发展, 在各分秋色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解构主义对于现代主义, 国际主义的正统原则与正统标准进行否定和批判。它试图在一种纯几何语汇、纯结构形式的基础上, 通过破坏创造出不纯的结构形式, 从而使建筑语言变得更加丰富。并试图在对全球一体化和国际标准的对抗之中, 使地域的、民族的、历史的、个人的文化在当今世界中显出意义, 哪怕这种意义只存在于建筑的片段中, 以反对现代主义建筑的意义的固定形式, 反对形式与功能等的因果联系。

解构主义建筑师并没有像后现代主义建筑师一样拒绝新技术表现能力, 他们把技术带入了他们的新的建筑语言形式中。然而, 解构主义建筑追求了技术形式对意义的表达, 但对形式的过分关注却忽略的建筑功能的需要, 而这种怪异的建筑形式也只能作为几个建筑师的个人作品。

和后现代主义一样, 解构主义也仅仅是在纯粹的哲学和美学意义层面上对建筑进行了重新的解读, 带有浓厚的主观色彩, 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实际问题。正如吉迪翁在《空间·时间·建筑》一书就对当时建筑发展状况进行了描绘:“像在绘画领域一样, 当代建筑始终存在着某种程度的混乱, 存在着一种停顿, 甚至一种枯竭。所有人都意识到了这一点。”[4]同时, 他认为建筑的发展需要找到“对于我们时代而言是可取的生活方式的诠释”[5]的建筑模式。

在经历了后现代主义和解构主义思想对建筑和技术旧有体系的否定与瓦解后, 建筑师意识到单纯地批判与对抗并不能解决问题, 除了对技术的人文主义的批判外, 正视技术的积极作用和发展适应新时期的新建筑才是最好的出路。生态建筑, 高技派建筑, 新乡土主义等新思潮对历史、文脉、环境、人文、技术的进行了各自的关注, 开始用新的理念解决新的问题和发展新的建筑形式。

4. 生态主义建筑

20世纪中后期, 随着工业社会种种矛盾的不断加剧, 能源危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一系列现象使人类感到赖以生存的地球出现了深刻的危机。20世纪60年代美籍建筑师鲍罗·索勒里把生态学和建筑的概念结合在一起, 提出了“生态建筑学”的新概念。而美国著名风景建筑师麦克哈格在1969年所著的《设计结合自然》为创造实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建筑师根据地方的自然生态环境, 运用生态学、建筑技术科学的基本原理和现代科学技术手段等合理安排并组织建筑与其他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 使建筑和环境之间成为一个有机的结合体, 使人、建筑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形成一个良性循环系统, 建立起人、建筑与自然生态环境和谐。同时地域主义建筑对建筑的生态问题提出了乡土化的反馈。他们积极地从本地自然条件和经济情况出发, 运用地方特有的经验和传统技术, 利用低技术的方式创造了一批优秀的作品。与地域主义着重发掘与改良传统技术, 倾向于以“继承”方式为主的创造策略不同, 另外一些建筑师则更多的借用新技术、新材料, 针对当地气候在创作中注入新的内容, 创造新的适应手段。生态主义为人类塑造一个最为舒适合理且可持续发展的环境, 它是现代建筑设计发展的重要因素, 也是人文主义基点上人们通过技术对自然的关照。

5. 高技派建筑

20世纪60年代, 伴随着技术重要性的凸显, 在建筑艺术多元化思潮的促进下, 以诺曼·福斯特、皮阿诺、罗杰斯为代表的高技派登上了历史的舞台。高技派以现代先进技术为手段, 采用预制装配化构件的建筑, 极力表现新材料及新结构的特性。到了20世纪末21世纪初, 随着社会意识形态的改变, 高技派建筑师开始重新审视建筑的意义, 重新回到冷淡了许久的人类人文价值, 越来越多地关注技术、物质以外的精神层面上的东西, 建筑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容纳人活动的容器, 更应该是一个能供人们诗意栖息的场所。高技派的主要代表诺曼·福斯特曾说过:“建筑就是关系人类及其生活质量, 这些才是真正的推动力, 而风格和形式都是外在、第二位的。”[6]在今天高技派建筑师眼中, 早期的极端强调技术理性的高技派建筑已成为旧的设计观的象征。

在高技派建筑中, “功能与表现”就像科林-戴维斯在《高技派建筑》中描写的那样, 达到了一种“精致的平衡”[7], 某种意义上说, 高技派继承了现代主义对技术和理性的积极态度, 同时却逐渐修正了技术超越其工具理性凌驾于人和自然之上的技术本质的异化, 把技术带回到了人文主义的起点。高技派脱离了现代主义建筑从功能中寻找建筑美的抽象理性的美, 而把艺术美还原到建筑中, 并成功地实现了技术艺术美。当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理念在全球产生深刻影响时, 高技派建筑开始引入生态理念, 并利用技术优势将建筑的生态性能大大提高, 显现了强大的生命力。另外一方面, 由于地区建筑文化对全球化的自觉抵抗以及由后现代主义复兴的历史意识的深入, 高技派建筑越来越从对技术的艺术表现走向对地区文化, 历史环境的重视, 现今的高技派建筑除了仍旧对技术的发展保持着强烈的敏感性之外, 还致力于探索如何利用技术来解决社会所面临的问题, 让建筑呈现出生态性、艺术性、情感性以及地域性等, 展现出全面而成熟的技术美。

三、建筑技术美学人文主义基点的复归

建筑的发展从现代主义到如今纷繁复杂, 多元并存的建筑流派的局面, 人们一方面对现代主义实证主义的非人性化唯理性进行批判和反思, 对技术的本质认识从实证主义转到以人文为基点的超越论到客观的看待理性思维和人文精神的辩证统一, 以推动建筑朝着展现了人类饱满的生命活力和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人类理想栖居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 建筑技术美学也从忽略其美学本质对揭示技术因素对人的审美心理和情感世界的作用机制, 片面地把技术美学中技术理性提高到了技术美学本体的层面, 混淆了技术的人文价值的本质的这样一种认识转向了技术美学的人文学科属性认识的回归, 并真正地实现了建筑技术美学的确立。

参考文献

[1][3]李卫, 费凯.建筑哲学[M].上海:学林出版社, 2006:381—403.

[2]吴焕加.论现代西方建筑[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7:168.

[4][5] (美) 卡斯腾·哈里斯.建筑的伦理功能[M].陈朝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1:1—2.

[6]窦以德.中国建筑现代化的维生素——《诺曼·福斯特》编后感[J].建筑学报, 1997.

建筑形态的生成与场所的契合 第6篇

一个建筑的形态不应该是放在什么地方都适当的, 它应该有它特定的属性, 它应该是独一无二的属于这个场所, 与场所的形态相契合。太原双塔春天晶典项目的设计理念就是基于此, 当建筑形态的生成与场所契合后, 属于建筑自己的特点就形成了。

1 项目背景

太原双塔春天晶典项目位于太原市双塔北路与南沙河交叉口的西北角, 是一座集商业与居住于一体的商住楼。项目位于太原市迎泽区朝阳街商业圈, 与规划中的双塔风景区交接, 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见图1) 。项目总建筑面积53 831 m2。建筑地上12层, 地下2层。项目方案设计开始于2010年年底, 2014年5月项目投入使用。

2 建筑构思与场地地形契合

2.1 场地地形条件的分析

通过对该地块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分析, 该地块由于处于双塔寺风景区范围内, 该地块的限高为40 m。永祚寺双塔作为太原市的标志性古建筑, 对它周边的地块进行限制建筑总体高度的要求是科学的、合理的, 也是方案构思中不可逾越的红线。

项目场地内原为旧自行车交易市场的单层临时板房, 场地西侧有一条6 m现状道路沿用地边界由东北向西南方向延伸。场地东侧的双塔北路比用地区域内高出4.1 m左右。从双塔北路看, 项目拟建的基地位于一个大坑之内。通过对该场地地质勘查报告的分析, 得知该场地历史上为附近村落的垃圾填埋场, 地基承载力非常低, 结构设计师的建议是将这部分杂填土取掉。

2.2 设计策略

通过现场踏勘与综合分析, 我们认为拟建的建筑必须要反映场地的这种特征。高差处理好, 不仅会形成建筑本身的特色, 而且会对该地块的城市空间增添特色。

结合场地高差及地质条件, 方案确定按照东侧双塔北路为基准标高, 地下2层, 地上12层。这样在场地的西侧, 地下1层就露出了地面。场地南侧与双塔北路相连接的部位, 通过台阶和坡道形成高差的过渡, 将城市空间引导到露出地面的地下1层, 有效拓展了城市公共空间 (见图2) 。建筑地上部分12层, 其中1层~2层裙楼为商业, 3层~12层为住宅, 分为A栋和B栋, 位于2层商业形成的2层底盘之上。考虑到沿双塔北路的街景效果及充分的利用土地, 主楼A栋和B栋呈南北走向, B栋和A栋相错布置, 中间形成一个小的商业广场, 将城市空间向西延伸。在商业广场南侧设计一个下沉广场, 与南向的城市的下沉延展空间连接起来 (见图3) 。

3 商业策划与商业空间形态的契合

太原市主城区目前有三大主力商业圈———朝阳街商业圈、柳巷商业圈、长风亲贤商业圈。目前迎泽区政府正规划将朝阳街商业圈以批发为主, 零售为辅的商业形态改造为一个太原市新型的集零售、餐饮、休闲、娱乐为重心的商业圈。项目位于太原市朝阳街商业圈, 该商业圈发展潜力巨大。

项目的商业部分分为4个区, A栋首层及2层, B栋首层及2层, C区的首层及2层, 由于地形的高差, B栋-1层, C区-1层面向南面和西面也具有了商业价值。特别的商业圈决定了对该项目商业部分的空间形态需做仔细的分析, 充分发挥场地的商业价值。

商业空间形态通常有以下几种方式:

1) 单元式, 这种商业形态的特点是:内部有独立的垂直交通、卫生间, 每个单元自成一体, 通常每个商业单元的总面积不会太大。这种形态适合小型的独立临街店面。

2) 集中式, 这种商业形态通常整体面积比较大, 内部通过走道、中庭等方式划分营业区。通常这种商业形态需要整体经营。中大型的商业通常采用这种方式。

3) 相对集中式, 通过步行街的方式将若干相对独立的商业单元组合起来的商业形态就属于这一种。这种形态的特点是容易形成整体的经营氛围, 各商业单元有相对的独立性, 批发市场等通常选用这种方式。

在对朝阳商业圈调研的基础上, 结合业主的实际情况与建筑布局的特点, 对该项目的不同区域分别采用了不同的商业形态。A栋首层及2层由于紧邻双塔北路, 是商业价值最高的区域, 采用单元式的商业形态。B栋首层及2层相比A栋而言, 位置优势略差。但由于A栋、B栋相错而形成了一个小型商业广场, 广场与城市连接, 形成城市空间的有效拓展, B栋首层及2层的商业价值也就凸显出来。C区首层及2层仅面向商业广场的部位有开口宽度, 不适宜做单元式布局, 故采用集中式的商业形态。由于高差及小型商业广场的中央局部下沉广场使B栋-1层, C区-1层也具有一定商业价值, 尤其是商业广场的中央局部下沉广场的设计使人流很容易到达-1层, 活跃了这个区域周边的商业氛围。由于该区域面积较大, 采用周边单独经营, 中间集中经营的商业模式。

经过对建筑的首层、2层、-1层的商业空间形态进行细分之后, 建筑的商业价值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和发挥, 同时对城市空间的丰富也作出了贡献。建筑投入使用之后, 业主按照商业策划的计划进行招商, 很快完成。进一步证明了商业空间的细化区分的合理性。

4 结语

建筑形态的形成应该是受诸多因素制约的。在建筑方案的前期策划和方案构思阶段应该对这些影响建筑形态的要素进行认真分析, 从中找出设计构思的特点。场所往往在诸多要素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太原双塔春天晶典项目就是在场所分析的基础上生成的建筑形态, 进而形成建筑特色的一个实例。

参考文献

[1]周洁.商业建筑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2.

[2]王晓, 闫春林.现代商业建筑设计——建筑设计指导丛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5.

建筑生成设计 第7篇

关键词:废旧建筑材料,景观,再利用,解构主义

0 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 建筑行业也跟着蒸蒸日上。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 一栋栋传统民居被夷为平地, 与此同时建筑垃圾也随着建筑的拆除而产生了。这些在大多数人眼中视为垃圾的建筑材料大多被舍弃或填埋或堆放, 这种行为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和人们想方设法的在各种方面节约能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令人可喜的是现在也有许多人注意到这点, 开始从各个方面利用这些被“放在角落里的资源”, 但在景观方面的运用还是有所欠缺。为了能够弥补这一方面, 我们做了相关的研究来粗浅的谈谈其运用为大家提供一条新的思路。

现在国内在废旧建筑材料的再利用上已经做出一定的成果:北京798艺术区, 南京的1912酒吧街, 天津的瓷房子, 上海的新天地……这些地方都成了城市的一道独特风景线, 而这些有特色的城市风景线都由原来的废旧建筑改造而来。然而, 大多数的废旧建筑材料都处于荒废状态, 更不用说在景观方面的利用了。所以本文就废旧建筑材料在景观方面的利用加以论述。

1 废旧建筑材料的状况和历史

1.1 国内有关废旧建筑材料的情况

据有关数据统计, 2012年我国经济总量占世界比重为11.6%, 但消耗了全世界21.3%的能源, 54%的水泥, 45%的钢, 其中我国每年在建筑上的能耗更占到全社会能源消耗的28%~30%[1], 其中砖块和砂浆生产就已经占据了中国主要能源总量的25%[2]。可想而知, 建筑材料方面的节能对现在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而现在我国在废旧建筑材料再利用方面的开发研究比较薄弱, 具有广泛的前景。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 不可避免的产生了大量的建筑垃圾, 这些建筑垃圾大部分被弃置在郊区或被填埋在垃圾场, 不仅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而且占用了土地资源污染了环境。而废旧材料的景观化再利用可以为此提供一条有效的途径。景观作为一个城市必不可少的元素, 常用于各种地方。以废旧建筑材料为原材料的景观具有其他景观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大多数的废旧建筑材料经历过几十年风雨的洗礼, 承载着那个时代文化和社会的信息, 以它为原材料所设计出来的景观, 不仅具有古朴文化气息, 并且承载着历史的记忆。而这正符合中国近些年来努力打造文化强国的主题。

1.2 废旧材料利用的历史

废旧材料的再利用是有历史的, 早从包豪斯期间就有所发展了。首先出现的是在一个1921年的别墅方案中, 业主萨默菲尔德是一名木材商人。设计者是著名格罗庇乌斯和阿道夫梅耶, 包豪斯的各个作坊与之配合, 进行多方面的共同合作。熟悉格罗庇乌斯的人都会知道, 他的设计特点在于巧妙的运用新材料、坚持简洁性、少用装饰的原则。然而, 这些人当看到萨默菲尔德给他们提供的照片都感到非常惊异。首先, 别墅本身只是用单一的木质材料, 并且大梁的摆放和结构关系都与一些原始木质建筑相似。一些评论家把这一奇特的别墅看作是表现主义的作品;但是, 许多人所不了解的是, 别墅所用的木材大多数都是从沉船上拆卸下来的旧木料。因为在1920年那个时候, 正值一战期间, 任意一种材料作为战争储备都十分短缺, 恰逢这位木材商业主手中有这些低廉的旧材料。如此一来, 建筑设计因经济所受的限制反而成为该方案的最大特点。虽说以前是因为材料的短缺而导致人们把目光转向废旧材料, 但对于现在资源短缺的社会废旧建筑材料的再利用无疑为我们提供了另一条出路。

2 废旧建筑材料的使用与科学获取

2.1 废旧建筑材料运用原则

废旧建筑材料的景观化再利用大多数在原地区或周边区域, 很少会跨地区。因为旧建筑材料其本身的价值不高, 如果长距离运输势必会提高成本费用, 更甚者运输所产生的费用高于材料的成本费, 这既不符合节能环保的要求又不迎合市场的需求, 得不偿失。换一方面说, 旧建筑材料的地域性很强, 类似地方性的建筑材料, 代表了原处时代、原有城市, 原有建筑的特色, 无法替代。如普立兹奖得主王澍设计的宁波博物馆, 博物馆直壁采用浙东传统的“瓦爿墙”就是宁波旧城改造时积留下来的废旧建筑材料, 这些废旧建筑材料大多是明清留下的青砖、龙骨砖、瓦片、缸片等, 它们不仅蕴含传统文化的精髓而且见证了历史的变迁, 如果把这些材料换成南京1912改造项目中的青砖、瓦片、缸片等, 根本无法获得当地居民的文化认同感, 更不可能成为宁波市的一座文化历史性地标。

2.2 废旧建筑材料的获取方法及原因

废旧建筑也需要挑选, 并不是所有的废旧建筑材料都可以作为景观的原材料, 这需要我们用科学的方法去拆卸那些旧建筑并且进行合理的分类。相比于建筑景观对原材料的选择具有更低的要求, 但并不是所有废旧的建筑材料都可以的。不同于建筑对材料的要求完整毫无损坏, 景观的材料可以不完整甚至是奇形怪状但不可能是那些太小的碎块。科学的拆解建筑是不可或缺的前提, 但是现在中国大部分对房屋的拆解属于暴力拆分, 致使许多废旧建筑材料的不可再使用。科学合理系统完备的房屋拆解系统对废旧建筑材料的获取具有重要的意义。虽然暴力拆解房屋可以降低人工成本费用, 但从长远的角度看这种行为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并且造成资源浪费环境破坏。科学合理系统完备的房屋拆解系统不仅可以提高废旧建筑材料的再利用性, 更可以减少施工期间对周围环境的破坏以及污染。所以, 科学合理系统完备的房屋拆解系统对良好的废旧建筑材料的获取是非常重要的。

简单来说, 科学的拆解方法就是结合人工和机械的方式把建筑层层细化的进行分类拆解而不是以往的直接把建筑进行破坏性拆解。拆解的方式大概分为三种:完全手工拆解, 人工和机械结合拆解, 传统的破坏性拆毁。传统的拆毁方式总的成本最低, 但拆解房屋后得到的材料价值也最低, 同时破坏了环境浪费了资源。而完全手工拆解虽然能得到更多有价值的材料, 但在人工成本和耗费的时间上远远高于传统的拆毁方式, 对于现代这个讲效率重利益的社会这种方式大多数的公司是不会接受的。人工和机械的结合恰恰解决了这一矛盾, 它总的成本费用低于纯手工作业, 得到材料的价值远高于传统方式, 时间上来讲也比纯手工更有效率。然而, 这种方式运行起来要有一定的原则和目的性。我们拆解的目的是为了尽可能快的从要拆除的建筑上获取更多有价值的材料, 因为这样能使成本投资具有一个相对较高的回报率。所以, 对于一个将要拆解的建筑我们应该进行简单的分析, 确定恰当合理的拆解方案, 充分发挥人工和机械拆解各自的优势, 以达到一个理想的经济效益。

3 废旧建筑材料景观化再利用

3.1 解构主义与废旧建筑材料

无论是库哈斯的央视大厦, 还是扎哈哈迪德的广州歌剧院, 解构主义大师们都给我们呈现出解构主义设计品的独特魅力。解构主义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晚期, 以其散乱、残缺、错位、耦合、扭曲、失稳等独特风格席卷全球, 迅速成为现代主流的设计风潮。所以废旧建筑材料那种残缺中透露出的文化气息的再现以解构主义的设计手法最为合适。解构主义独特的设计手法不仅可以传承废旧材料中的历史韵味, 更可以提升其价值给社会带来美学和人文价值。以解构主义手法重组废旧建筑材料所形成的景观可以创作文化的语境, 再现历史的记忆, 连接着现代与历史, 提升为当地的文化地标, 也是建筑的再一次重生。

3.2 解构主义在景观中运用的优势

景观作为城市风景为其增添风采, 而解构主义景观更能提升城市本身的魅力。著名的西班牙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就是这一方面的典范。西班牙毕尔巴鄂市 (Bilbao) 始建于1300年, 因优良的港口而逐渐兴盛, 在西班牙称雄海上的年代成为重要的海港城市, 17世纪开始日渐衰落。19世纪时, 因出产铁矿而重新振兴, 但20世纪中叶以后再次式微, 1983年的一场洪水更将其旧城区严重摧毁, 整个城市雪上加霜, 颓势难挽, 虽百般努力却苦无良策。90年代初, 毕尔巴鄂已沦为欧洲藉藉无名的蕞尔小城, 若非该市球队在西甲联赛中尚占有一席之地, 绝大部分人可能终身无缘闻该市之名。而建筑师弗兰克·盖里以其前卫, 大胆的设计———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 让这座城市蜚声世界, 每年有数以万计的游客慕名而来, 就是为了观赏这一著名的解构主义“景观”。毕尔巴鄂古根海姆博物馆所展现出来的流动感和雕塑感无疑使其成为毕尔巴鄂市中那座耀眼的“雕塑”。由此可见, 一座著名的解构主义景观带来的价值并不仅仅是作为美化城市的作用, 更可以为城市带来各方面的价值。以废旧建筑为原材料的解构主义景观, 更可以保护该地区的历史信息的原真性, 连接历史与现代, 形成文化的语境, 成为城市的风景线。

4 结语

如何保持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提高资源的再利用是社会各界所关心的话题, 而建筑行业作为社会资源占有的第一大行业必须要采取节能减排, 提高资源的再利用率的措施。废旧建筑材料的再利用正是符合社会需求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比如废旧建筑材料的景观化再设计, 废旧建筑的改造利用使之成为有特色的城市风景, 以及废旧建筑中砖石材料通过3D打印技术实现再利用……

然而并非所有的废旧建筑材料都可以进行回收再利用, 所以对旧建筑的拆解和对废旧建筑材料的管理需要进行专业化管理。现在大多数的拆迁都采取野蛮的拆除方式致使拆除后的大部分废旧建筑材料都无法再利用, 但这一点在发达国家我们可以看到不同的做法。比如日本1970年出台的《废物处理和公共清洁法》和2000年出台的《建筑材料回收法》使之建立起废物处理和回收系统, 而澳大利亚则通过从地区到各州到联邦政府各个等级的政府通过每个等级的政府在环境领域、减少垃圾, 回收利用, 建造和拆除等方面进行不同的责任分配来达到废旧建筑材料的最大化再利用, 其他国家也有相应的法律和措施。

西方发达国家对废旧建筑材料这一资源的利用早已有所意识, 在20世纪末, 就开展了大量的研究, 并在实践中检验相关的理论, 相比而言, 我国在这条道路上的研究与西方国家仍有一定的差距。俗话说:“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虽然我国与西方各个国家的社会制度和经济体制有所不同, 但是他们在废旧建筑材料资源化再利用中的技术措施、市场管理、质量保证等方面都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变废为宝, 变废为景, 如果能够将废旧建筑注入于城市景观, 未来的城市将更有历史, 未来的建筑将得到重生, 社会资源也会被更充分使用。

参考文献

[1]徐绍史.国务院关于节能减排工作情况的报告[R].

建筑生成设计 第8篇

金秀瑶族自治县是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辖的瑶族聚居县, 地处桂中东部大瑶山, 东邻蒙山县, 东北接荔浦县, 西邻泉州市, 西北邻鹿寨县, 南部与桂平、平南县毗邻, 西南与武宣县相接。

县城金秀镇是山城, 森林覆盖率87.34%, 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大瑶山具有丹霞地貌和丰富的野生动植物资源。规划用地位于金秀瑶族自治县北部的金秀林场。

金秀县是典型的山区林业县。人口14.73万, 有瑶、壮、苗、侗等少数民族11.45万, 瑶族占总人口34.8%。1998年, 国家决定停止采伐天然林, 金秀县确立了“林业立县”的方针。

根据“林业立县”的精神, 依托自然资源、生态与民族文化优势, 拟建金秀生态博物园项目 (见图1) , 将生态和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规划保护当地自然资源, 展示独特的动植物种群;规划综合考虑园区与周边林场的关系, 分析园区物种迁徙路径与周边林场物种的交流方式, 留出物种迁徙与交换廊道;把握地域文化特点与场地特征, 传承当地瑶族文化传统;新建筑形式反映地域特点, 折射瑶族民居特点;在保护性建设的进程中完善总体风貌格局, 挖掘功能潜力, 充实文化内涵。

2 规划范围与用地特点

规划研究范围102公顷, 规划范围位于用地中小区环形公路内, 约13公顷。规划用地为山沟—山坳特征。

3 用地布局与交通系统

用地划分为五个功能分区:小区环形公路内为公共服务区、观赏区, 环形公路外布局为一般种植区、特色树木种植区和珍贵树木种植区 (见图2) 。

小区环形公路内, 观赏区位于北部, 公共服务区结合园区主入口位于南部。公共服务区新建筑包括园区大门、管理用房、游客服务中心、职工宿舍、珍稀保护动物陈列馆、特色餐饮中心、配套宾馆。观赏区结合游客活动特点, 散布休闲场所和公厕。

用地交通系统依托小区环形公路, 在南边衔接对外的二级公路, 在西北接有林区道路。环形公路内的公共服务区与观赏区有南北两个出入口, 南端为主要出入口, 配有集散广场和公共停车场。用地内顺应地形布置步行系统, 靠近中心冲沟的部位结合植物观赏布置走向自由的步行栈道。

4 公共服务区建筑空间形态及两种不同的设计思路

金秀有“天下瑶都”之称。费孝通先生称:“世界瑶族文化研究中心在中国, 中国瑶族文化研究中心在金秀。”[1]

南部公共服务区的新建筑布局借鉴瑶族山地聚落形态 (见图3) 。世代居住的大山是形成、保存和延续瑶族文化的自然基础, 由此培育了居山游耕的生产生活方式。[2]

依山傍水是瑶族聚落选址的特点。陈寅恪先生指出:“凡聚众据险者, 欲久支岁月, 及给养能自给自足之故, 必择险阻而又可以耕种, 及有水源之地, 其具备此二者之地, 必为山顶平原及溪涧水源之地, 此又自然之理。”聚落选址首先考虑利用地势加强防卫。古代金秀瑶族房屋常依山而建, 以茅草覆顶, 称为“依山结茅”。[3]

瑶族聚落布局没有明显的轴线关系和等级秩序。聚落内道路依山就势走向灵活, 房屋多顺道路和溪流旁布置;单体建筑朝向自由, 无整齐排列, 顺应地形不拘于正南北向。

瑶族聚落中心明显, 常以宗族祠堂和门楼为中心展开, 与戏台、风雨桥、井、凉亭、各种庙共同形成聚落公共空间。村民活动广场由建筑、山水、步行路、树木、地形等要素包围, 界面实虚结合, 有硬质的, 也有软质的。

据此, 公共服务区的新建筑体现顺应地形的特点。建筑朝向灵活, 创造富于变化的空间, 周边山地景观借入园内。谷底冲沟在雨时汇成溪流, 规划将溪流引入公共服务区, 成为景观要素。

瑶族村落的村口预示聚落空间序列的展开, 公共服务区南端园区大门、游客服务中心、配套宾馆共同组成“村口”的主要建筑物。前部为入口广场和停车场;内部的大瑶山珍稀保护动物陈列馆如同聚落的祠堂, 作为中心, 并参与围合空间序列。

5 公共服务区的两种设计思路

公共服务区在规划用地南部集中布置, 设计两种不同的空间形态方案。

(1) 方案一为集中布置方案 (见图3) , 借鉴瑶族聚落, 体现了依山就势的灵活布置。各功能用房为独立建筑, 组成两层次的空间序列, 第一层次为“村口”, 包括园区大门、游客服务中心和配套宾馆, 前面为入口广场和停车场。

过了大门和服务中心进入第二层次, 包括珍稀保护动物陈列馆、管理用房、职工宿舍、特色餐饮中心。这些新建筑和引入的溪流、周边山水、步行道、树木、地形等围合成自由的广场空间。珍稀保护动物陈列馆是这个层次的主要建筑。

过了这一层次则进入以软质界面为主的观赏区。

(2) 方案二为东西向带型方案, 空间序列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村口”, 过广场后向西进入一个步行商业街的两层次序列 (见图4) 。

职工宿舍、配套宾馆 (以客栈的形式) 、特色餐饮中心 (以步行街旁店铺的形式) , 融入商业街两侧, 西端为珍稀保护动物陈列馆, 与对面建的戏台共同作为西端节点主要建筑。商业街和两端的广场为瑶族民俗活动提供场所。

6 建筑选型

瑶族是多族源民族, 建筑为适应不同气候和地形条件呈现多风格, 新建筑选型参考瑶族民居, 从中提取特征要素, 将传统形式转译成当代形式, 简化传统样式适应当代材料做法 (见图5) 。

6.1 筒子房的平面形式

新建筑的设计借鉴筒子房的平面布局。瑶族每户家庭人口不多, 三五开间的房屋是瑶宅的基本类型, 主要有两种平面构成形式:一种以单座房屋为基本单位, 另外一种以天井院为基本单位。单座民居的平面是小进深的简单平面, 适合依山就势建造。

三开间主屋和牲口屋、杂屋、书房、披屋搭接后, 削弱了平面的对称性, 还有不少异型空间, 再如兰溪瑶族民居在院落形体组合上不突出某一部分, 构图无明确中心, 顺应自然地形。

金秀现存的茶山瑶筒子房依当地环境条件选择了干栏形式, 一般进深6米左右, 面宽约20米。木柱支撑瓦屋顶和青砖墙, 具有屋深、门多、墙高的特点。

勾蓝瑶人独特的地域条件与生产生活方式, 产生出庄屋这种建筑形式。在山多田少地区, 勾蓝瑶人在离村寨十多千米外的地方另辟农庄。为解决种田路远的问题, 在农庄里修建第二个家——庄屋, 也属筒子房的形式, 由十来间独立的居住小单元串联而成, 类似现在的集体宿舍。多个庄屋组成院落, 只有一个庄门进出, 到夜晚关闭。每到农忙时, 负责耕作的男性搬到庄屋居住, 留守家中的女性送衣食到庄屋, 缓解了农耕劳动强度, 减少了每天往返的行程。庄内的几十人白天外出劳作, 到了夜晚在一起聚会。园区新建职工宿舍和配套宾馆, 借鉴了庄屋的类型。

6.2 一些构件细部特征

瑶族民居坡顶举架不高, 所以坡顶不陡, 坡顶角度普遍在10o~20o。新建筑继承缓坡顶的特点, 同时为便于开天窗, 并增强坡顶的表现力, 采用错坡顶的形式, 并在矮坡上设三角形的老虎窗以增强屋顶层次。

出挑的阁楼和吊阳台是瑶族房屋的特色。茶山瑶房屋的卧室在阁楼上, 大门外上方阁楼处伸出小吊脚楼, 是闺女的绣房, 恋人从大门旁爬上吊脚楼与姑娘谈情说爱, 当地称这种恋爱方式为“爬楼”。新建筑设计在外观上多为二层房屋, 上层采用出挑阁楼和吊阳台相结合的方式。

花蓝瑶人从事水稻生产和山里土产加工, 产生了与此种生产活动相对应的建筑要素。为晾晒粮食和农副产品, 每家每户建有晒台。晒台的位置不固定, 变化较大, 有的对正屋, 有的在院外依地形另建。晒台以竹木支撑, 台面用本地山竹铺平, 用竹条整齐、平整地捆在一起。晒台下的空间可作他用, 用作牛栏、猪圈, 或堆放杂物[4]。后来由于使用新材料, 晒台发生了变化, 有的用红砖或水泥砖砌, 水泥成面, 更经久耐用。园区新设计的“晒台”可以作为瞭望台和观景平台。

瑶族建筑的底座部分不突出, 屋身常拔地而起。但在梯田环境中, 聚落好比托起于波浪之中, 梯田是整个聚落的“底座”。新建筑结合平台和花坛在底部设类似梯田形式的底座。

6.3 景观建筑选型

北部珍贵特色动植物观赏区的步行道系统采用对园区自然生态干扰少的仿木材料的栈道、栈桥的方式。栈道和栈桥在主要观景点扩大成平台, 栈道形式也因循梯田曲线。

南方山地民居常有吊脚楼这种架空房屋形式, 具有地面通风防潮的作用。架空层常饲养牲畜, 堆放杂物。这样处理山地建筑的基础, 最少接触地基, 使建筑具有轻巧的结构形式。园区新建筑的设计中体量小的建筑物采用这种形式。

瑶寨在溪水上架设的桥梁, 有些由巨大的桥墩、木构桥身和凉亭组成, 凉亭里设有长凳, 供人歇息凭眺。瑶胞做农活往返歇息, 能遮风避雨, 名为风雨桥或凉桥。设计风雨桥联系冲沟两侧的步行道, 游人可以在此休憩观赏。形式采用吊脚楼的方式 (见图6) 。

7 经济技术指标

经济技术指标见表1。

8 结语

独特的地域条件和生产生活方式, 造就了瑶族人民独特的聚居方式, 考察分析由此形成的传统聚落形态和建筑形式特点, 是在当地进行新建筑设计的重要方面。

参考文献

[1]侯珏.金秀传说[J].广西城镇建设, 2012 (1) :50-53.

[2]李泓沁.江永兰溪勾蓝瑶族古寨民居与聚落形态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 2005:8-48.

[3]朱涛.金秀瑶族建筑探访[J].广西城镇建设, 2009 (2) :107-110.

英语课堂设计与教学反思的生成 第9篇

关键词:课堂设计 课文导入 教学反思

《英语课程标准》中提到“以弘扬人的主体性为宗旨、以促进人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由许多具体方式构成的多维度,具有不同层次结构的开放系统”。因此教师的预设生成与教学反思的参照性就具有更大的可操作性。课文导入、教学活动安排、思考题布置、教师反思的意识、方法等维度对学生思维水平与能力培养起到关键性作用。本文就执教的人教版“拯救藏羚羊”与校本课文“万圣节”谈谈自己的切身体会。

一、课堂设计

1.多样导入创设氛围

执教“万圣节”一课,笔者设计了实物导入:拿出南瓜灯,引出了本节课的话题,同学们兴趣盎然,这为接下来的万圣节物品、食物及游戏等的引入做好了充分的热身准备,奠定了很好的情绪基础。在“拯救藏羚羊”一文的引课中,我精心选取了一些人们对濒危动物残忍屠杀的血淋淋的画面。调动学生的求知欲,激发学生的责任感,也为学生的反思做好了心理与知识上的准备。从而把学生的心理活动尽快地引向教学主题,唤起其对学习知识、掌握主题内容的兴趣,全身心地投入交际活动中。

2.情景设计培养能力

执教“万圣节”一课,笔者采用了任务型教学方式,把学生分成四个小组,每两个小组准备一个“Trick or treat”(不给糖果就捣蛋)的游戏情景剧。在课上表演的时候,每个小组都有令人惊喜的地方,幽默的语言、配合的动作和精致的道具等等,无一不给人以震撼。这些让笔者真正体会到,学生的潜能是无限的,要充分相信他们,并给予鼓励。通过此环节,学生既锻炼了英语口语,又增强了表演能力,并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把本节课推向了高潮。在这种游戏式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同学们无形中消除了拘谨和不安的心理影响,对课文主题有了更加生动、形象的认识。更为重要的是,这种愉悦的情感体验使他们对随之而来的教学过程中的一切构成因素和操作形式都会情绪饱满地给予接纳和认同。

在“拯救藏羚羊”一文的教学中,为了让同学们深切体会到藏羚羊的内心世界及想法,笔者设置了这样的环节:让同学们假设自己是只幼小的藏羚羊,那么他想对人类说什么?同学们经过短暂的思考后,有的说希望人类不要再伤害他们了,有的说自己不想长大,因为长大了就没命了,还有一个同学说他想妈妈。就几个词,却震撼了大家,引发了同学们深刻的思考,达到了本节课教学的情感目标。

二、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专业行为和活动、自己的专业成长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持有的专业观念、所做出的行为和活动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对自己专业成长的过程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美国学者波思纳曾提出: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一个教师课堂的反思是对生成教学的最大体会,“教而不思则殆。”下面以“万圣节”一课的教学反思作为范例作者谈谈自己的体会。

1.课堂活动的设计

一节活动课,了解万圣节的特征就结束了,仅仅看几个图片,记住几个词汇,懂得几个搞怪就显得简单浅薄了,为此笔者预设了万圣节的两组情景再现,让学生在表演中学会、学懂。学生的潜力是无限的,就看教师能给学生多大的舞台。没有准备的学生利用有限的道具将搞怪进行到底。磁带、坐垫、面具、笤帚,怪而不乱,怪不出格,既锻炼了学生的口语又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而最初笔者在此环节设置的是进行经典的吃苹果游戏,如果那样就缺少了学生的英语活动,沦落为万能学科了!让学生活动起来,只有参与的兴趣性是不够的,更要有参与的科学性、目的性。

2.作业布置的设计

作业布置有些牵强,虽然只是写一个万圣节的通知,但确实是目的性太强了,仅仅为了了解通知而设计的不是为万圣节设计的!伏案静思,如果设计让学生讨论为什么我们更多了解的是圣诞节、情人节,而对万圣节不知或知之甚少就能让学生在文化领域内更好地记住万圣节,在更广的领域内了解外国节日。因此,教学目的的痕迹性、狭隘性过强就是限制学生发展的壁垒!如何拓宽学生的视野,发展学生的思维是我们今后教学需要解决的问题1

3.总结的设计

论有效教学设计的生成路径 第10篇

教学设计的构想自20世纪60年代萌发以来, 经过近半个世纪的演变与发展, 其理论对改善课堂教学效率, 更好地促进教与学的实践产生重要影响。教学设计愈来愈成为课堂教学改革关注的重要领域, 并逐渐被广大一线教师所熟识。在新课改的推动下, 已有部分教师开始尝试运用教学设计理论进行教学, 然而其教学效果并不如预期那样明显, 以致于广大教师仍然倾向于选择传统经验层次的备课方式。当前在我国, 人们对教学设计理论的有效性仍心存怀疑, 在面对复杂多变的教学实践问题时, 教学设计理论的有效性并未显现出来[1]。可见, 教学设计这一概念虽然已为广大教师所接受, 但尚未得到真正理解和有效应用, 这些均是阻碍教师进行有效课堂教学的瓶颈。有鉴于此, 本文试图结合当前新课改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通过分析教学设计的时代内涵, 深化一线教师对现代教学设计的正确理解, 并在此基础上, 提出教学设计的先决要素, 并对教师实现有效教学设计需要遵循的系统策略作出具体阐释, 对广大一线教师科学运用教学设计理论, 形成有效教学设计方案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一、有效教学设计的时代内涵

赖格卢斯曾明确提出, 教学设计旨在达到预期教学成果最优化的教学行为, 因此, 教学设计主要是关于提出最优教学方法的一门科学, 是为更好地帮助人的学习与发展提供清晰指南的一种理论[2]。可见, 预先的教学设计能有效促进教与学的发展。不同于传统备课, 在适应新课改“素质教育”的时代要求下, 现代教学设计具备以下时代内涵。

1.“过程导向”的核心理念

教学不仅仅体现为教师教与学生学的共同活动 (劳动) 性质, 更重要的是, 教学是人们精心创设的环境, 通过外部条件的作用方式, 激发、支持和推动学习内部过程的有效发生和学习结果的达成[3]。即教学是在一定的环境下, 在内外部条件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实现的。通常教师进行备课时, 往往根据教学目标来计划教学过程, 主要围绕教学目标能否完成, 学生能掌握多少课本知识来进行备课。这种备课方法以结果为导向, 忽略了教学活动实际上是发生在一定时间、空间和心理环境下师生共同体验的过程。教学过程除了关注教学方法和步骤外, 还应关注学习者的需要、学习环境等因素对教学过程产生的影响。如果忽略甚至无视这些因素, 教学效果将大打折扣。教学设计理论弥补了这个缺陷, 它关注影响教学过程的所有要素及其关系, 注重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对结果产生的影响。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 需要考虑每一教学步骤的科学性、必要性与可行性, 关注学生的可接受性以及教学步骤的有序衔接与层次递进。即在达成目标的基础上, 充分考虑和重视整个教学过程的有效运行, “过程导向”的核心理念是有效指导教师教学设计的重要前提。

2.“导学为主”的价值诉求

只有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 才能从根本上减轻教师教学负担, 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新课改强调教学生“学会学习”, 意味着教师需要在教学生掌握书本知识的基础上, 进而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 使学生善于、乐于学习。在传统教学模式下, 教师的教学仅仅研究如何将知识有效地教给学生, 即“如何教”。在这一过程中, 学生的主体意识并未得到体现, 学生的学习与情感需要也并未得到充分重视, 因此, 传统的教学备课可以说是秉持以“导教为主”的价值取向。而现代教学设计理论诉求“导学为主”, 即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从而引导和促进学生更有效的学习。教是围绕“学”来开展和进行的, “导学”型的教学设计表面上好似削弱了教师的教在课堂教学中的重要性, 实际上, 它对教师的要求不降反升。在不过多参与学生学习活动的基础上, 如何确保学生有效内化书本知识, 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是对教师的一项挑战。“导学为主”的现代教学设计突破传统教学忽略学生需要的弊端, 在对学生进行认知水平和学习需要分析的基础上, 更有效地促进教与学的开展。

3.“主体自觉”的实践过程

传统教学理念主导下的教学过程体现出主体作用于客体的实践模式, 教师作为施教者, 是课堂教学的主体, 学生作为被施教者, 是接受教师作用的客体。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呈现出典型的主客体特征, 即主体单方面对客体施加行为以改变客体的特征。在这种实践模式下, 教师的教案设计容易陷入主观主义的弊端, 即当师生面对同一问题时, 教师的主观臆断占主导地位, 学生的理解容易被教师有意或无意地忽略, 这样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有意义接受和建构。此外, 这种主观主义使教师倾向于采用授受型的教学方法或策略, 严重忽视学生的自我意识并降低他们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学习化社会中的教学过程不再是成人思维结果中的学生被动接受模式, 而是一种有了主体性的自觉的、主动的追求学习模式[4]。这种模式集中体现为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的平等对话与互动交流, 体现为师生之间和生生之间共同的合作探究。现代教学设计倡导将教师和学生视为同一系统中的平等个体, 在教学过程中更侧重师生采用互助合作的方式完成对知识的意义建构。这种“主体自觉”的实践过程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启发学生的思维, 也有利于现代师生观的建立。

二、有效教学设计的先决要素

教师是教学的实施者, 是联结教学设计理论与实践的关键因素, 在新课改的时代背景下, 教师的教学设计理念、能力和态度是确保教学设计理论向教学实践有效转化的先决要素。

1. 秉持“学会学习”的现代教学设计理念

正确的理念导向能引领行为, 使其不偏离目标, 进而在正确的轨道上持续前进。如果教师依然用传统的教学理念来指导现代教学设计, 必然陷入传统“教师、书本、教室三中心”的泥沼。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明确提出: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坚持能力为重, 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5]。纲要所述的“质量”不仅限于使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 还包括要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传统教学仅注重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掌握, 这种观念已不符合新课改的人才培养要求。因此, 为了避免教师因循守旧, 穿新鞋走老路, 教师需要突破传统的以“灌输为主”的教学理念, 用“学会学习”的现代教学理念引领教学设计实践, 将教学生学会学习作为教学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只有秉持这种现代的教学理念, 教师的教学设计才有可能符合教学改革对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

2. 具备以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为支撑的教学设计能力

有效的教学设计是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融合。国内有学者将教师的知识结构划分为四个方面的内容: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文化知识。它们分别指教师的学科知识、教育学与心理学知识、课堂情境知识和文化知识。[6]以上可视为教师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在这里主要指应用教学设计的原理和方法的技能。“‘专业技能’主要包括分析能力、设计能力和评价能力。分析能力是指对学习者特征和教学目标进行分析的能力。设计能力是指对教学策略、学习环境和学习效果评价方式进行设计的能力。评价能力是指教师对教学设计方案的评价、反思与修改。”[7]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对教学设计缺一不可, 缺乏专业知识的支撑, 教学设计便成了没有内容的空壳, 缺乏专业技能的引导, 教学设计便无从谈起。因此, 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是教师进行有效教学设计的重要条件。

3. 拥有敢于尝试、开拓创新的教学设计态度

情感态度往往对行为产生重要影响。一方面, 教学设计理论本身的科学性对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使教师产生畏难心理, 不愿尝试。即使有些教师最开始愿意尝试, 可是由于种种原因, 最终没能坚持下来。另一方面, 传统备课在教师教学中仍占主导地位, 在当前的评价体制下, 其有效性并未缺失, 因此, 部分教师认为没有必要进行教学设计。此外, 由于教学设计理论对教师来说还是新事物, 其理论本身的本土化实践正处在初步发展阶段, 其有效性还需要时间来证明, 导致教师不敢轻易尝试用新的教学设计思想和理论来取代原有的教学方法。这些均是阻扰教学设计应用的绊脚石。理论并不能直接套用于实践, 其有效性需要在实践中进行检验并使自身得到进一步完善, 最终才能对实践产生影响。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到教学设计的重要性及应用前景, 在教学实践中努力冲破教学惯习的桎梏, 改变因循守旧的教学观念, 以敢于尝试、开拓创新的态度将教学设计理论转化为教学实践, 这样才能真正实现教学设计作为连接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桥梁科学”的价值诉求。

三、有效教学设计的系统策略

教学设计是开展有效教学的必备条件, 教学设计的计划和实践要遵循相应的系统策略。

1. 系统分析, 整体优化

教学系统设计首先是把教育、教学本身作为整体系统来考察, 并把教学系统作为一个整体来进行设计、实施和评价, 使之成为具有最优功能的系统[8]。也就是说, 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 要从教学系统的整体功能出发, 综合考虑教师、学生、教材、媒体等各个要素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它们相互之间的联系。课堂教学要达到教学的最优化, 必须把教学的诸要素有机配合起来, 对它们进行整体的、系统的规划和安排[9]。要做到这一点, 教师需要利用系统分析技术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学习内容与学习需要进行准确分析, 并在此基础上形成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需要的教学策略, 进而选择匹配的教学媒体, 创设适宜的学习环境, 确定必要的学习资源和相应的评价方式, 最后对这些分析结果进行整体优化, 组合成解决教学问题的最优方案, 从而实施该方案以取得最好的效果。

2. 预设空间, 注重生成

教学设计理论系统考察了影响教学过程的各个要素, 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解决某个教学问题的最优方案, 但这仅仅是理论假设, 并不意味着教师在实践中只能严格按照教学设计的步骤进行教学。教学的过程不是合理技术的应用过程, 就教师而言, 是在复杂的语境中展开的实践性的问题解决过程;是要求高层次的思考、判断、选择的决策过程[10]。由于教学对象的复杂性, 教学中的问题解决过程也充满了种种不确定性和可能性, 教师的教学步调很可能由于课堂上意外的生成而不能预期完成, 而课堂上这些生成的瞬间往往可能就是激发学生思维, 促进学生学习的契机, 这需要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 充分考虑和认真对待这种不确定性。教师可以根据自身教学经验, 为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生成部分预设空间, 提高教学设计的适应性。

3. 及时体察, 灵活调整

教学情境的多变性和复杂性决定教师的教学不应局限于原有的教学设计, 而应依据学习者的需要与各种方式方法所固有的特点, 灵活调整, 相互配合, 使教学获得最佳效益。同一份教学设计在不同情境下往往会产生不同的教学效果, 这意味着教师需要及时体察教学情境的变化, 并根据实际情况对教学设计方案作出灵活调整。“教师不能固守教案, 而是要具有根据学生的发展需要不断改变‘行程’和临时生成教案的能力。”[11]此外, 就教学设计本身而言, “教学设计是一个反复的过程, 需要设计者不断进行分析、评估和修正, 以期完成具体的教学任务, 达到教学目标”[12]。因此, 教师不能将既有的教学设计方案视为一成不变的教条, 而应视其为一个需要不断修正、不断改进和提高的过程性工作方案。这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细心观察, 并具备足够的教学机智应对课堂突发情境。

4. 评价反思, 创新超越

教学设计实施的结果如何, 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结果, 这不仅是验证教师的教学设计是否有效的标准, 也是教师自身专业发展的助推器。通过对教学设计实施的效果进行评价, 有利于教师找出设计中不合理的部分, 从而激发教师反思改进设计的途径和方法。同时,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 这意味着教学设计过程是创新的过程。教师在备课中要具有创造性, 要围绕教学所解决的问题, 对课堂教学进行精心策划、精心设计, 以达到对以往教学经验的超越和升华”[9]。需要注意的是, 创新并非完全摈弃或推翻原有的教学方案或计划, 凭空创造一个全新的方案或计划, 而是通过对原有不足的反思, 形成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和新方法。教师在反思和改进教学设计的过程中, 体现了教师走向创新、超越自我的思维路径, 从而进一步促进有效教学设计的达成。

参考文献

[1]王春华.教学设计理论有效性的缺失及改进策略.当代教育科学, 2011 (20) .

[2]Reigeluth., C.M.Instructional design theories and models:A new paradigm of instructional theory.Hillsdale, NJ: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1999.

[3]盛群力, 李智强.现代教学设计论.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1998.

[4]李秉德.教学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北京:人民出版社, 2010.

[6]辛涛, 申继亮, 林崇德.从教师的知识结构看师范教育的改革.高等师范教育研究, 1999 (6) .

[7]刘丙利, 赵百杰.信息技术环境下中小学教师教学设计能力发展研究.当代教育科学, 2009 (18) .

[8]何可抗, 林君芬, 张文兰.教学系统设计.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9]黄劲雄.将教学设计与教学反思作为优化课堂教学的立足点.教育导刊, 2011 (10) .

[10]佐藤学.课程与教师.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3.

[11]毛齐明.试论智慧型教师的内涵及其基本素养.教育科学, 2011, 27 (2) .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建筑生成设计】相关文章:

机柜集成图纸生成器的设计09-13

弹性预设 精彩生成 教案教学设计08-04

教学生成与生成教学08-18

随机生成05-10

灵动生成05-16

生活生成05-19

意义生成05-22

学生生成05-23

生成方法05-23

过程生成05-25

上一篇:国有企业人事管理创新下一篇:鸡蛋撞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