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法

2024-06-16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法(精选12篇)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方法 第1篇

一、进行课前视频的准备, 提高视频质量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翻转课堂, 需要首先注重教学视频质量的提升, 教师应该通过网络渠道进行课程资源的搜集整理与完善, 提升教师的计算机操作能力, 利用幻灯片、音频下载以及图片处理、视频剪辑等方式将需要教学的内容制作为教学录像, 这种方式开展的翻转课堂与原有的教学模式中应用的视频是不同的, 教学视频的设计更加独特。翻转课堂的教学视频时间长度一般在十分钟之内结束, 比较简洁, 改变了过去的单向的教学模式, 增加了课堂内化环节, 因此, 教师对于课前的视频的制作应该更加重视, 其中的内容主要是依据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内容为主体, 在课堂教学中会分为阅读、作文以及语言表达三个阶段的内容, 通过开展写作指导以及阅读材料的探究、语言表达方式教学等实现课前学习的深入发展。在翻转课堂中学生进行课前预习与原有的预习也存在很大差异, 学生需要借助教师提供的教学录像进行自主学习, 对课程中的基本知识内容以及技能进行掌握, 具备解决基本问题的能力, 因此, 视频的制作需要对教学目标的重点进行涵盖, 对语文中的文法理论进行指导, 使学生可以在资料的查阅以及自主思考的时候有所收获。

二、鼓励学生开展自主学习

小学语文教师首先应明确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 给学生提供有效的学习视频, 让学生在课堂之外根据自身情况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时间。学生通过课下的时间观看教师提供的教学录像, 这种学习环境相对比较宽松、自由, 不会像课堂教学中那样时间与精神上产生高度的紧绷的状况, 而且对于自己不熟悉的知识点也可以进行重复的了解, 不会出现知识内容的遗漏的情况, 对于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也可以进行快速的浏览, 当遇到问题的时候, 可以暂停进行思考或者向家长求助, 这样就可以在课堂教学中直接对学生存在的疑难问题进行解答了, 对于普遍认为困难的部分进行集中、细致的讲解, 既可以节省教学时间, 又可以提高教学效率。此外, 教师还可以通过建立QQ群的方式来与学生进行交流, 学生之间也可以进行课程内容的讨论, 使更多的问题实现学生的自主解决。同时借助课后反思与实践应用, 就可以达到翻转课堂的实际要求。这种方式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提升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也有利于加强其学习成效。

三、增加小学语文课堂中的互动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给小学生带来最大的好处, 就是全面地提高了课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 教师的角色从教学者转变为学习的指导者, 增加了教师与学生交谈的机会。因此, 教师就可以有足够的时间去解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之中, 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进行适当的指导。教师可以通过分析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与知识的掌握程度, 针对其掌握不充分的地方进行小组式的讲解, 这种方法可以实现问题的及时解决。主要的做法就是将班级学生进行分组, 每个小组选举一名组长, 在课堂的自主讨论环节进行分组讨论, 遇到不懂的问题由组长记录下来, 然后教师进行问题的整合, 在课堂上进行统一的讲解, 同时也可以选择让其他学生进行讲解的方式, 可以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与记忆, 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 学生进行讲解也会更加的浅显易懂, 便于其他同学理解, 最后教师可以针对其讲解的不足之处进行补充。

四、小学语文翻转课堂的实施应加强与家长的沟通

一直以来, 学校教育都不是孤立存在的, 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共同影响和作用才能促进学生更好的成长与进步。在传统的学校教育中, 学生大部分的学习都是在学校完成的, 学校教育很大程度上占据着主体地位, 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联系也只是通过家长会实现的, 家长对于学生的具体学习过程与情况也了解不充分。实施翻转课堂之后, 教师应更多的与家长建立沟通关系, 使家长对于学生的关心不仅仅停留在的认真听讲与成绩方面, 更加应该关注的是学生的主动学习情况。通过与家长进行沟通, 可以对学生的学习及成长状况了解的更加详细, 为学生的学习方案的制定提供帮助, 协助学生安排学习时间, 监督学生进行课后学习,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五、结束语

翻转课堂的实施, 主要是针对传统课堂而言的, 将学生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研究, 将教师的角色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习的指导者, 使得教学模式转变为课前预习与课堂研究相结合的方式, 增加课堂的探究环节内容, 促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多角度、多方式的发展, 这是一个比较缓慢的过程, 需要进行很多改变以及教师、学生的共同努力。

摘要: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 教师主要是通过课堂信息传递的方式开展教学, 学生需要在课下自己进行知识的消化理解, 翻转课堂的实施, 则是对这种教学方式的一种转变, 是教学流程的一种重构。这种教学形式适宜学生为教学主体开展的, 教师需要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不断地突破语文学习中的重点、难点问题, 提升教学成效。

关键词:小学语文,翻转课堂,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王珣.小学语文“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探究与实践[J].教育信息技术, 2015, (03) :19-21.

[2]阴翠林.对“翻转课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思考[J].高考, 2015, (07) :42-43.

语文阅读教学小学语文教学方法 第2篇

单元整体教学法是以教材自身编排的单元内容为整体,通盘考虑这一组课文的教学。强调突出每种课型(讲读课、阅读课、独立阅读课和基础训练)的特点和作用,使学生把在讲读课中获得的读写知识,运用到阅读课和独立阅读课中去,使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得以切实提高。运用这种教学方法,要着眼于以下四个方面:

1.视单元为整体进行备课。教学之前,应从全册教学总目标出发,通览全组教材,明确本单元的训练重点和它在本册所处的地位和作用,理清本单元训练重点在各篇课文中的教学要求和要达到的教学目的。

2.弄清各单元之间的内在联系,结合各类课文的特点,设计好教学结构。如第十二册第五组课文的训练重点是“观察要细致”,这是侧重于写的训练,它与第四组侧重于读的训练“要注意文章的细节”紧密联系。此外,它与前几册内容(如第八册中的“注意观察周围的事物”和第十册中的“静态和动态”)也有内在联系。因此,教学时,既要注意全册读写训练项目之间的横向联系,也要注意与前几册读写重点训练项目之间的纵向联系。做到前后的知识内容逐步深化,不断提高。

3.总结学习方法,建立语文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一个单元各类课文的教学,如果在学完之后不从整体上加以总结概括,学生所获得的知识则是零散的。这不利于发挥单元整体教学的功能。因此,应在教完一个单元的课文之后,以“读写例话”的内容为线索,复习该单元重点训练项目,加深印象,提高运用的能力。

4.知识迁移,课外延伸,促进能力的全面提高。除在课内抓好各单元的读写重点训练外,还可开展丰富的学科课外活动,加强课外阅读指导,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阅读机会和写作素材。

二、变序教学

这种教法不是按教材内容结构的先后顺序进行讲解和分析,而是采用“切入式”、“逆推式”(倒置法)等变序形式教学。其特点是单刀直入、直奔文章的中心,克服平均使用力量的弊端。这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有利于节省教学时间,提高课堂效率。

这种方法一般适用于中、高年级的教学,运用时,要从课文特点和学生认知水平的实际出发,抓好以下几点。

1.从文章的中心句入手,变序讲读,返析前文,悟出其中的道理。如《我的战友邱少云》(第11册),先让学生找出最能表现他严守纪律的中心句:“邱少云像千斤巨石一样,趴在火堆里一动也不动。烈火在他身上烧了半个多钟头才渐渐熄灭。这个伟大的战士,直到最后一息,也没挪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呻吟。”然后,联系上下文进行分析:①邱少云在什么情况下“一动也不动”?②他为什么要“一动也不动”?③这表现了邱少云的什么品质?

2.从文章的总结句或篇末总结性词语入手,追根溯源,弄清前因,理解全文。如《草原》(第11册)的最后一句“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教学时可紧扣诗句,逆向寻因,将各部分内容与结尾的诗句进行联系,弄清作者布局谋篇的思路,体会其诗句“牵一发而动全篇”的妙用,从中受到熏陶和感染。

三、整体阅读

这种方法是从教材的整体出发,采用“从整体入手--分解导读--再回归整体”的三段式教法。它是阅读教学的基本方法之一。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方法 第3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策略

一、激发兴趣,营造愉悦的学习气氛

教学中,学生要成为学习的主体,最主要的条件是促使学生具备学习的兴趣。“兴趣”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从而培养学生多向思维,激发其想像力和创造力。那么,教师应如何激起学生浓烈的学习兴趣呢?关键在于营造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每节课都需要根据各自不同的重点,精心设置,创设一个引人入胜的气氛。哪怕一幅画,一个小故事……只要有的放矢,创设情境,就能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了。

二、引导自由阅读,拓展思维的迁移与发散

现代教育十分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注重引导学生自由阅读,自由表达,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上,教师提出的学习内容是学生感兴趣的,自然乐意去学;不感兴趣的,如果强制他们去学,结果可想而知。所以引导学生自由谈论,自由讲述,自由提问,自由发表意见,就变成了逐步提高阅读、表达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根据学生年龄特征和智能结构,有目的地把学生引向目的地,让学生说出自己想说的话。为了更好拓展学生的创造思维还得有意识地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自主学习的能力。如我在教二年级的一篇课文《植物妈妈有办法》时,首先抛出趣味性浓的问题:“植物旅行靠的是啥办法呢?”接着把课文有感情地朗读给孩子们听,创设了良好的情景。学生感受到了蒲公英妈妈对孩子们的关心喜爱。紧接着,对学生进行点拨引导:“这些植物是怎样出外旅行的呢?我们先来看看蒲公英。”教学操作办法如下:①学生自由朗读。②自读自说,谈谈蒲公英出外旅行靠的啥办法?③教师指导朗读:为了让孩子顺利地出外旅行,蒲公英妈妈特意给孩子准备了降落伞。(指图)你觉得这位妈妈对孩子怎样?(关心、喜爱)④大家练习,比赛朗读,把妈妈对孩子的爱读出来。(要求配合表情,表演动作)如此引导,熏陶,学生稚嫩心灵体会了人间的母爱,情境达到了和谐统一。至此,我提出新的学习任务,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使既定思维产生发散与迁移:苍耳和豌豆要旅行靠的又是啥办法?每个同学只需抓住其中一种植物来学就可以,还可以仿照教师抓住关键词板书。这一任务交给学生,就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

在引导学生自由讨论,自由表达中。本人认为:课堂上,教师不要作任何限制,只要学生能提问题就好。“质疑”与思考密切联系,不会思考的人难以提出问题的

三、培养审美情趣,熏陶道德情操

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操,促进德、智、体、美和谐发展。“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小学生的心灵是纯洁的、美好的。教师的责任在于如何让学生感受美,体味美,弘扬美,从而熏陶、培养优良的品格情操。

在教学过程中,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要充分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渲染教学氛围,提高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益,达到培养审美情趣的目的。而审美情趣不仅来自视、听等高级感官的感受,还要使这种感受贯穿到想象、情感、思维以及个性心理之中。这种贯穿性会使意识活跃起来,多种心理因素的自由相互作用,产生出一种轻松的愉悦体验。

在小学语文教材中有童话、寓言、故事、诗歌,有很多美好的人,美好的心灵,美好的景物,美好的情境……。学生的情感是易于激发的,之所以对课文所塑造的英雄人物升腾起崇敬之情,对祖国山河的壮美为之赞赏,对不幸人们的同情……都是为情所驱动而产生的体验。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健康的情感(包括审美情感),唤起学生对“美”的向往,这得靠教师有目的的培养。我在教学中有如下体会:

1、因势利导,善于点拨。所谓“势”即教材内容及学生心理。引导学生在学习语文内容中去领悟做人的道理。如教《我的战友邱少云》:先出示挂图,引导学生从各个角度观察画面(注意邱少云的眼神与表情);再听教材范读。启迪学生从视觉到听觉这种高级感官来体会邱少云在烈火烧身中所忍受的巨大痛苦。进而要学生进行想象,自觉对照,从不同的现实生活,不同的感受与邱少云严守纪律的高尚品德相比。学生受到的道德教育水到渠成!所以文道统一,德道兼备,殊途同归。

2、熏陶感染,潜移默化。小学语文教材形式多样,作者的生花之笔,描绘了许多生动鲜明的形象,饱含丰富的情感。如教《桂林山水》时,我运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配乐朗诵,让学生寓乐于景,领悟“秀丽甲天下”的桂林山水。体会“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之意境。升腾起自豪感,而这秀丽的河山又来自于作家的妙笔,所以我注重从多个角度去熏陶学生感受各种美。

当然,脱离学生的实际去灌输美,无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我觉得诱导从现实中发现美,才能起潜移默化的作用,使学生从现实的感性中到达理性的审美观,是教师在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养成良好道德情操的一项长期性工作任务。

四、注重实践活动,提高阅读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探索 第4篇

一、教学思路的形成

在多年的教学实践和管理工作中, 笔者越来越认识到小学生学习语文并不是建构一个语文知识系统, 而是要通过大量的语言积累, 练好听说读写的基本功, 培养听说读写的技能。然而, 就小学语文教学而言, 各个学校普遍存在着重“形式”而轻“实效”的现象, 导致语文教学质量较低。有鉴于此, 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来思考如何培养小学生的文字素养。小学语文每一篇课文的选入都有其道理, 学习时需要教师在帮助学生认识字词句的同时, 还要让学生从中受到思想教育, 通过学习课文中人物的优秀品质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学习作者组织材料、布局谋篇的思路, 培养学生对文字的感悟和应用的能力。由此, 笔者对语文课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 语文课不是教师讲学生听, 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主动习得语言能力的活动, 因此, 在教学实践中要突出阅读、注重感悟、强化写作。

二、确立教学环节

“突出阅读·注重感悟·强化写作”教学法共有七个教学环节, 分别是:审题立意, 初步感知;初读课文, 明确中心;再读课文, 学习生字;熟读课文, 学习语言;评价鉴赏, 对照比较;朗读课文, 选择背诵;借鉴模仿, 创新写作。

1.审题立意, 初步感知

在学习一篇课文前, 教师首先给出该课题目或选择一个与该篇课文题目相似的题目让学生尝试写作。然后启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审题立意, 根据自己的理解组织材料, 教师对学生的立意和选材做出评价, 鼓励学生积极思考, 认真总结, 帮助学生发散思维并组织材料。通过这个环节, 不仅能拓宽学生的思路, 而且还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对文章的兴趣, 锻炼表达能力, 增强学习主动性。

2.初读课文, 明确中心

教师指导学生在审题的基础上阅读课文, 边读边思考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作者谋篇布局的技巧, 并在和自己的思路的对比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逐步培养学生在作文写作中合理的谋篇布局和突出主题的能力。

3.再读课文, 学习生字

学生在朗读课文时要读准字音、读出感情, 在阅读中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对课文中的生字, 教师可以采取奇特联想法, 启发学生想出不同的方法记忆字音和字型, 组织学生以互相提问的方式在最短的时间内识记生字, 对难写难记的生字词, 教师则要指导学生多次练习, 加强记忆。通过课堂有意识的学习和练习, 从而达到学完课文会默写生字、理解字意的目的。

4.熟读课文, 学习语言

熟读课文, 感悟作者所选用的材料的用意以及作者是如何安排这些材料的。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 打破材料顺序反复阅读, 思考作者运用哪些语言组织材料来突出文章的中心, 同时画出自己认为写得好的语句, 从中学习作者的语言表达技巧。在学生的阅读过程中, 教师要及时对学生不懂的地方进行讲解。

5.评价鉴赏, 对照比较

通过前几个步骤的层层深入, 教师要鼓励学生联系学过的类似的课文进行比较, 例如比较文章的立意和谋篇布局, 从而让学生逐步领悟到写好一篇文章的关键是立意深刻和表达清晰。同时也让学生明白, 立意相同的文章, 虽然写作的角度和所选材料不同, 但只要立意深刻、表达清晰, 同样都是优秀的文章, 这样能够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去审视题目, 写出与众不同而富有个性的文章。

6.朗读课文, 选择背诵

教师要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进行背诵, 背诵不仅仅是背会所选内容, 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在背诵的过程中培养语感, 学习作者的写作技巧为自己所用。

7.借鉴模仿, 创新写作

在学习完一篇课文后, 教师可以给出一个相近的作文题目, 让学生参照本课的写作方法仿写, 然后指导学生修改, 经过多次的仿写练习, 学生将会形成自己的作文写作套路, 进行创造性写作。

三、抓好阅读、感悟、写作

1.突出阅读

小学语文教学以培养和提升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为目标, 在阅读方面, 不仅要注重课内阅读, 还要延伸到课外, 鼓励学生广泛阅读诸如人文、社会、自然等各领域的文章。第一, 教师要帮助学生选定阅读内容, 在每学期开学初制定好本学期的阅读任务;第二, 以小组的形式展开阅读, 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分成若干组, 各小组成员在相互监督和鼓励中展开阅读;第三, 教师要给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 这要求教师有计划地布置作业, 控制作业量, 保证学生每天有不少于一小时的阅读时间;第四, 要求学生记录每天的阅读情况, 由小组长检查监督;第五, 开展每周一次的阅读评选活动, 评出当周的班级阅读明星个人和小组, 督促学生大量阅读;第六, 定期开展各种读书活动, 例如读书故事会、演讲比赛等。这些活动都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 对增加学生的阅读量有重要作用。

2.注重感悟

重视语言积累是传统语文教学的成功经验, 但语言积累是远远不够的, 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运用。语文教学不仅要引导学生学习语言, 更要让学生把积累的知识内化为能力, 全面提升语文素养。

(1) 反复阅读, 感悟语言

教师鼓励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发现自己喜欢的内容并反复朗读, 感悟语言的深层含义, 内化为自己的知识, 从而提升学生感悟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能力。

(2) 练习迁移, 感悟语言

从课内到课外的大量阅读开拓了学生的视野, 丰富了学生的知识, 学生在学习课文时便能融会贯通, 结合课外阅读的相关内容深入理解教材, 从中逐步感悟到语言运用的规律。

(3) 立足课堂, 感悟写作

在学习每篇课文前, 让学生通过阅读把握文章的立意;学习中, 以作者的写作思路为学习主线;学完后, 指导学生联系学过的类似文章进行对照比较, 了解作者的思路, 掌握写作技巧。

3.强化写作

课文是学习写作极好的例子, 学生通过学习课文已经逐渐掌握了文章的立意和选材技巧。每学完一篇课文, 教师鼓励学生进行仿写, 通过仿写练习逐步提高写作水平。例如学过《我们的民族小学》这篇课文后, 学生仿写《我们的实验小学》, 根据课文的写作思路理出层次, 思路清晰, 语言的运用也很准确。清晰的思路有利于学生在写作时谋篇布局的完整, 是写作的关键一环, 加上长期的知识积累, 想要写成一篇不错的文章, 就能得心应手。此外, 学生在阅读中寻找偶像, 通过对偶像的学习能够帮助他们树立理想、增强自信、坚定意志, 鼓励自己认真学习, 用心写作, 从而提高写作能力。

小学语文教学方法 第5篇

有人提出“语文教育整体观”。所谓语文教育整体观,除了教材内容之外,在教学上,强调阅读教学的“整体输入、整体输出”。

如何理解阅读教学的“整体输入、整体输出”?从阅读一篇文章来说,如果是强调一篇文章的完整意思,不要过多的分析,是可以理解的。但是作为一篇文章的学习过程,必须处理好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因为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一般都是全篇阅读(整体)——分段阅读(部分)——全篇整理深化(整体)。因为一篇文章是有结构的,是分段构成的,篇和段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一段之中,是由词句表达的,段和词句也是整体和部分的关系。读文章要一句一句地读、一段一段地读。当然,在读某一段时,必须明确该段在全篇中的地位;在读某一句话时,必须明确该句在这一段中所表达的意思;最后达到对全篇的理解。从学生的作文来说,一般也要从造句开始练习,再写片断,最后写整篇文章。如果是整体输出,从一年级就要写成文章,岂不是要求过高了?

关于阅读课要“读整本的书”。读书和学习阅读是否有区别?学生的课外阅读当然要读整篇、整本书。但是小学的语文课不能强调读整本的书,整本书也只能节选作为教材。阅读教学要教学生学习阅读,就不能一遍一遍地整体读。不能因为强调整体而忽视了部分,也不能突出部分而忽视了整体,必须是整体——部分——整体地去读。

二、分析和综合

有人提出“人的思想具有整体性的特征,思想的发生是整体的……有机的思想的整体不能真正完全地被分析。”这个问题和前面的问题是相关联的,认为思想不能分析,因此读书就要“整体输入,整体输出”。这里将思想与思维方法混为一谈。分析与综合是人的思维方法。分析与综合是彼此相反又紧密联系的过程。学生学习语文离不开分析与综合的思维过程和方法。

语文教学的分析方法,就是初读全篇课文之后,分段学习:读段时要理解段中的词句。其优点,可以对字、词、句、段所表达的思想内涵理解得具体深入。但是分析法也存在不足之处,过多运用分析法往往忽视对全篇课文的理解和运用,容易削弱语文教学的整体性、思想性、情感性。前一时期由于语文教学过于提倡分析,造成语文教学出现支离破碎的语言堆砌倾向,这是我们不赞同的。一篇文章是一个整体,如一只瓷花瓶,整体观赏十分美丽,一旦把花瓶打碎了,一堆瓷片就会失去花瓶的美。同样,一篇文章,只有从整体上把握,才能体现出文章的思想感情和美感。读一篇文章的目的,从理解的角度讲,就是要理解全篇的思想内涵,理解字词句的目的也是为了能读懂全篇。从运用的角度讲,学了语言就是要会表达,学会说话、作文,学习遣词造句,也是为了能作文成章。所以小学语文教学必须着眼于整篇,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语文教学的综合方法,就是着眼在 篇章的读写和积累上。阅读中,重视对 篇章内容、思想、情感的理解和感悟;训练中,重视全篇的朗读、默读、背诵;作文中,重视思想内容的正确性、谋篇的完整性。这是其优点。目前在扭转过多的分析时,强调整体和综合是正确的,但是又不能不要分析,更不能把思想看成不能分析的。因为语文教学的综合法,其不足之处,对字词句的理解和感悟不够,往往也影响对 篇章的理解,如果连一句话都表达不清,也难写出通顺的文章。就如编织器物,如果原材料质地不好,必然会影响编织器物的完美。所以着眼全篇,还要打好字词句的基础。不能只见森林,不见树木。

最完善的办法是在语文教学中将分析与综合结合起来运用:既着眼于篇,又要把字词句基础打得牢固。语言训练,并不是只作语言分解性的训练,对小学生来说,更重要的是要进行综合性语言训练;进行读书、背诵、作文训练,积累语言。但是读书也不能囫囵吞枣,作文有了构思也要一句一句地写。我还是主张:讲读课要从文章的整体入手,经过必要的词句段的理解和感悟,最后必须落实在 篇章上去理解,去感悟,去欣赏,去运用。

三、内容和形式

有人提出语文教学要“淡化形式”。为什么要“淡化形式”呢?语文的内容和形式是统一的。正如作家老舍先生所讲:“思想内容与语言形式是血之于肉,分别不开的,没有高度的语言艺术,表达不出高深的思想。”从语文的选材来说,除了内容要符合人文性之外,必须要从文章形式着眼。关于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的区别,叶圣陶先生早就指出:“除了文法、修辞等部分以外,是拿不出独立固定的材料来的。”在《语文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的设置有明确要求,既要重视“丰富的语言积累”“注重情感体验”,又要注意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这个目标体现在各学段中,尤其在第三学段,关于阅读的第5条提出:“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这些要求既说明阅读和阅读教学是不同的,又说明注意文章表达方法和过去教师大讲文章表达方法知识也是不同的。我们要正确地理解这句话,是“初步领悟基本的表达方法”,也就是说,对于小学生不能要求过高,重点应放在精彩的、逻辑严密的词句表达上;高年级适当指导学生领悟文章结构的合理性,开头、结尾的生动和深意。要指导学生“感受”作品中的优美语言,“揣摩”文章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就是说,对“文章表达方法”不能由教师去讲知识,而是要求学生自己去“感受”、去“揣摩”、去“体会”、去“领悟”,要有“自己的看法”,要“作出自己的判断”。这些都说明“课标”是非常重视内容和形式的统一,思想和语言的统一的。

四、理解和感悟

自从“课标”制定以后,在语文教学中都很重视学生的语言感悟,这是很正确的。但是大家似乎不愿提及“理解”一词。好像一谈理解就给人一种教学的陈旧感。这是有待商榷的。这里必须明确感悟和理解的关系。

人的认识是由感知——理解——应用构成的过程。理解是人的认知过程中的一个中心环节。歌德有一句名言:“凡是你未理解的,均不属于你所有。”学习任何知识,只有理解之后,才能掌握。读书不理解是毫无意义的。只有在理解语言的基础上,才能进行语言的感悟、欣赏和运用。因为理解就是将事物内在的联系和关系揭示出来,认识事物的本质。语文教学中的理解,就是通过语言来认识事物间、人物间、人与事之间的关系。要明白一段话的意思,就要把一段话中的句子读通,要读懂一句话的意思,就要先理解句中的一些关键词语。有的词联系上下文很容易明白,就不必多加解释。我们反对的是让学生抄写辞典上的词的概念,为了考试去死记硬背那些概念。但是有的词,尤其是一些成语,就要先把词的本义弄明白,再结合上下文去理解。

再说,对语文的理解是有不同水平的,一般有:(1)对字面的理解。初步理解字词句,使重点词句的内涵具体化为一种情景,能初步理解文章写的是什么。(2)对文章内涵的理解。通过分析、综合、概括、推理,能理解字里行间的比喻之意、引申之意、含蓄之意;理清文章的脉络。通过深入读书,不但能分析、概括全篇内容的要点,还要能综合地感受思想内涵,创造性地表述课文内容。(3)对作者情感的理解。通过文章的语言所表达的情语,理解作者的情感,达到作者之情、教师之情、学生之情的共鸣。从而看出理解就是思维过程,理解也是和情感分不开的。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方法探究 第6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方法

一、善于倾听是正确评价的保证

教育名人周一贯先生曾说:“有的老师有倾听的习惯,其实重要的是倾听学生想表达的含义,以热情的态度去呵护并引导。”因此,教师不仅只是教书,还要从学生的每一句话中了解其个性,抓住他们每一个想法,并做出回应及适当的评价。老师的态度举足轻重,能否在课堂上做出好的引导,直接影响课堂评价的好坏,也直接决定学生对老师做出的评价及建议接受的程度。

二、善于运用语言艺术提高评价的时效性

在课上,老师用自己的真实情感评价学生的想法就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同时师生之间的感情也能得到升华。语言是一门艺术,使用好这门艺术至关重要,不仅可以提高评价质量,学生还可以更好地融入学习之中。

1.真诚地赞美学生

赞美能让人充满自信。学生有缺点,老师该給他们鼓励,赞美是一剂良药,可以让学生散发光芒。不过,教师得有的放矢,赞美学生要看场合对象,要有分寸,觉得真的有用再去使用,不然只会适得其反。

2.讲究批评的方法

批评是在适当时候使用的一种手段,不一样的批评方式评价效果往往也不一样。

(1)批评是一种语言艺术,我们应该巧妙地使用这门艺术,才能突出它的重要性。学生犯错时,我们该给他们希望,温柔提醒,告诉他哪里错了,应该怎么做,他们才会欣然接受,这样效果会

更好。

(2)有很多学生往往会注意力不集中,学生自尊心很强,这时,应该运用艺术性的语言让学生调整好状态,让他们自己明白该如何做,这样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他们才会更认真。

(3)老师提问时,在学生做出回答的时候,老师不能直接指出其错误,不是每个人都能达到老师的要求,如果直接说学生错了,他们就会觉得自己失败,反而对自己更没信心。因此,当他们觉得自己做得不好的时候,老师应该引导他们,帮助他们取得成功。

三、师生互动,学生是评价的主体

课程即将结束时,可以留一点时间给学生,让他们就这节课做出总结,也可以利用这段时间,采集学生意见。记得有一节课,内容是《充气雨衣》,我的评价是:“课堂上同学们积极认真,每个人遇到问题时都认真思考并勇于发现生活中的不足,作出改进,同学们的进步很大。”短短一句话,就提高了学生的积极性。课堂是师生互动的平台,我们应该利用好这门艺术,将其运用到课堂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更具活力。

参考文献:

[1]邹顺伟.课改背景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J].云南教育,2004(Z1).

[2]陈春艳.按素质教育的要求构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评价体系[J].小学教学参考,2000(9).

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浅析 第7篇

一、读写结合教学法

在小学语文教学里, 多读和多写非常重要。这是扫除阅读障碍的一步, 也是学习语文最基本的一步。初次读文识字, 可以是各自自学, 可以是小组自学;可以先识字后读文, 可以先读文后识字, 也可以边识字边读文。但是, 有一点是肯定的, 那就是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今天的识字教学, 不应满足于学生会说字形结构, 会照本抄写, 或是会组几个词, 而应更好地发挥汉字的表意功能, 最大程度上发挥学生的思考、想象、描绘能力, 用最科学的方法识记, 而且认认真真地写好每一个字, 并且坚持写读书笔记、读后感。长期训练, 学生思维就会活跃, 表达能力强。读, 首先要教学生会读课文, 会读生字等。读书不能满足于学生读通课文, 而要使他们能够做到反复地不厌其烦地用心地读, 读出各自的疑问, 读出自己的体会。在读书过程中遇到不懂的生字要勤用字典、词典等工具书。只有词汇越丰富, 学生在表达的时候, 才能得心应手, 写出优美的文章。

二、角色互换教学法

角色互换教学法是指在适当的课堂上把老师和学生的角色互换, 让学生自己以一个老师的角色来教学生。传统的注入式教学, 严重禁锢了学生的思维, 阻碍了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而采用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角色互换教学法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及创造性思维。让学生自己来教学生, 能更好地了解学生对哪个部分的知识点不容易理解, 能更清楚地知道用什么方法教才能使学生更明白、更易接受。

三、兴趣教学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只有激发学生的兴趣, 才能使学习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兴趣教学能够迅速地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只有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才能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多给学生讲一些古今中外文学家积累语言、积累素材、积累经验等方面的故事, 能激发他们的兴趣。对学生来说, 主要是激发他们的好奇心、求知欲, 锻炼他们的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 增强观察、质疑、判断、推理的能力, 引导他们去发现知识, 进行创造性的语文学习活动。

四、情景教学法

情景教学可以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在教学过程中应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根据文章内容创设情景, 让学生通过表演、演示等活动, 入情入景地感悟、识记和品味语言, 使情景的设置与语言的训练有机结合, 融为一体, 能达到“寓教于乐, 乐而不嬉”的目的。

五、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选择

1. 要适应语文学科的特点和教学目的的需要

语文学科是以语言教育和言语训练为主, 以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为主要任务的工具性学科。语文学科之所以与众不同, 在于它间接地将品德教育渗透到教学过程中, 以优美的语言、真挚的感情、引人入胜的故事, 引起学生的共鸣, 从而起到潜移默化地熏陶人、感染人的作用。为体现语文学科的性质和特点, 教学时要适当地采用读写结合法、情境法等。此外, 小学语文教学的每节课都要体现总的教学要求和具体的教学要求, 必须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 如脱离了教学要求, 教学方法就失去了服务的针对性。

2. 要适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和素质发展

小学生的身体发育和心理发展过程是我们选择教学方法时要考虑的因素。如中高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 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 可以多采用角色互换教学法,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此外, 教学方法的选择还要有利于学生方方面面的素养得到发展, 要以能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开发智力、发展学生为目的, 优化课堂教学, 让学生乐学、会学。

3. 要考虑教师的水平与特长

教学方法的选择取决于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一般来说, 教师往往喜欢使用学生易于接受的教学方法。一个教师对教学方法掌握得越多, 他就越能找出最适应特定教学情景下的方法。教学方法的选择还取决于教师的个性特点, 教师本身的特性允许他可以着重运用某些方法。如李吉林的情境教学法、丁有宽的读写结合教学法。

六、总结

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探讨 第8篇

一、转变教学观念是课堂实施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质量的思想保证

传统的课堂教学是灌输式的, 教师唱主角, 主宰了学生的学习, 学生被动地接受教育, 被教师牵着走, 教师讲什么, 学生学什么。教师的教代替了学生的学, 学生的学习没有自我的意识, 阻碍了个性发挥和智力的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 这种教学方式已不能适应现代教育改革的标准。新课程改革将培养学生的素质作为教学的核心。我们要为了学生的发展, 让学生的各方面素质最大限度地得到开发。因此, 教师要转变以往应试教育观, 从素质教育的高度重新定位教学, 要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 成为知识的建构者, 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作用在于成为了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启发者和合作者, 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习惯是在学习过程中长期反复形成的一种自觉的学习行为, 成为学生学习行为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学习知识的途径, 开发智力的桥梁, 使学生终身受益。在日常的教学中, 很多学生普遍存在一些不良学习习惯, 如果教师不给予高度重视, 任其发展下去, 会影响学生的学习成绩和以后的成长。因此, 教师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显得尤为重要, 这样才能为全面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创造条件, 为学生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学习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许多学生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倒背如流, 但实施起来却很困难;许多学生在老师的组织下可以做得很好, 但回到家却什么也不会。因此, 养成教育要从点滴做起, 学生行为习惯的变化也就在点滴小事中。同时, 教师要有意识让学生在长期的训练中形成自觉行为。没有训练就没有习惯, 矫正一个坏习惯、养成一个好习惯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 坚持才能胜利。

教师应从以下方面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一) 正确的学习姿势

正确的姿势是学习的保证, 不会引起不良的学习反应, 影响视力等。学生的坐姿要端正, 身体重心落在坐骨和凳 (椅) 支撑点范围内, 眼睛和书本距离保持在30~35厘米之间, 胸部与桌缘距离保持在6~8厘米之间。读书时要使视线与书本平面所成的夹角接近直角;写字时手臂平放桌上, 笔杆与练习本平面呈60度夹角, 食指较大拇指稍低, 握笔点与笔尖距离保持3~4厘米。

(二) 上课认真听讲

小学生的心智还处于孩童阶段, 在课上不能长期集中注意力, 对教师的讲解没有完全听进去。因此, 教师要指导学生认真听讲, 在听课的同时, 要认真记笔记, 边听边思考, 遇到没听懂的要及时问教师。

(三) 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

俗话说, 读写结合。学生在阅读的时候, 要把精美的词语做摘录, 把难点、重点记下来, 重要的词组找出来, 写阅读的心得体会等。

(四) 使用工具书的习惯

语文课程标准要求:3~4年级会使用字典词典, 有初步的识字能力。5~6年级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 会用多种检字法。因此, 在学生遇到不会的生字词时, 教师要教给学生如何使用工具书, 否则, 学生会过分依赖教师, 没有自主学习的能力, 不能理解文章的内容, 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 学习效果低。

三、让学生备课、评课

以往的备课都是教师按照自己的理解, 一厢情愿地凭借想象来设计教学过程, 学生成了旁观者, 不利于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师要指导学生备课, 把课堂还给学生。其中一方面就是让学生预习。教师从指导学生预习开始, 让学生在课前对学习的新内容有整体地把握和大致了解, 做到心中有数。避免了课上听讲的盲目性而导致跟不上教师的思路, 很多知识不能当堂理解消化。在课前做足功课才能提高课上听讲的效率。比如, 1.教师给学生设计合理的预习提纲, 让学生找出提纲包括的内容, 或者让学生在预习例题的基础上, 从课文中寻找答案。要达到这一点, 教师必须要有解读教材、驾驭教材的能力, 这样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学生在书上遇到不懂之处, 要做标注或记下来, 在课上认真听讲, 问老师。3.找出本节的重点知识, 理解作者的中心思想等。4.学生试着做练习检查自己的预习效果。通过学生的预习备课, 使得学生预习的目的从单纯地为教师的教服务变成了促进自己是自主学习。

一节课下来, 往往教师说了算, 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人, 却没有发言权, 没有表达的机会。我尝试在语文教学中放权, 把评课环节交给学生, 让学生自己设计课堂教学模式,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讲课前, 我找了部分学生代表, 大家围坐在一起讨论这节课该怎么上。学生们畅所欲言, “课堂上老师要在讲完一个知识点的同时, 要问学生听懂了吗, 如果在学生没听懂的前提下, 学生对下一个知识的掌握会差。”“老师最好多用表扬, 表扬要具体些, 不能笼统地说:‘你回答得很正确’, ‘你真棒’, 要用, ‘老师还没想到这个办法, 被你想到了’, ‘这次你讲得很清楚, 继续努力一定能成为好学生”等等。还要学生提出要多对基础知识进行提问, 给学生提问的机会。我根据学生的要求, 在课堂教学时, 做了很多调整, 力求最大限度地符合学生的学习要求,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

小学语文教学评价方法 第9篇

一、为了更好地促进教学,用星级卡评价,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为充分发展评价的客观性和导向性,使评价真正地成为过程性和形成性评价,我根据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年龄特点,为学生建立了星级卡,有朗读星级卡、背诵星级卡、写作星级卡、写字星级卡、口语交际星级卡、实践星级卡等等。我还根据学生平日在相关基础上的能力表现对学生进行星级评价,并按摘星多少,授予相应的权利。这样一来,就大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学习兴趣,使语文学习出现了令人可喜的局面。

二、加强语文学习形成性的评价,以此促进学生进一步地学好语文课

我清醒地认识到,评价是与教学过程并行的同等重要的过程。它不应该是一个短暂的过程,而要贯穿于我们日常语文教学的每一个环节。所以,我们要加强对学生的学习语文的形成性的评价,让学生学会从中得到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发展。

其实,形成性的评价方式多种多样,语文学习成长袋的评价是效果比较显著的方式之一。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提倡采用成长记录的方式,收集能够反映学生语文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资料。如关于学生平时表现和兴趣、潜能的记录,学生的自我反思和小结,教师和同学的评价,来自家长的信息等。

语文学习成长袋,能让学生自己判断学习的质量和进步,真正体现了学生评价的主体。如我对写作档案的设计,袋中放有: ( 1) 本学期你阅读的优秀、文的篇目; ( 2) 本学期所写的有代表性的课内外作文; ( 3) 每次写作素材的收集情况; ( 4) 自己的写作态度; ( 5) 自己写作的主要优、缺点; ( 6) 对典型作文案列分析的记录; ( 7) 在各级写作比赛中的获奖情况,等等。我通过为学生奖励写作档案袋,以全面反映学生的写作实际情况和发展过程。 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教育教学效果,同时也大大地促进了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

三、加强了学生的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动力

学生自我评价,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矫正、提高的过程。加强学生自我评价,为学生以后踏入社会,根据社会生活行为准则矫正自身行为奠定基础。我们一定要住好这一环节,能够更好地促进我们的教育教学。要发挥学生的个性特征,建立自选开放的考试形式

每个孩子在兴趣、爱好、性格上都存在差异,要真正做到尊重每个孩子,就必须给予他们更多的自由空间与选择权利。因此,我在语文评价中培养增强考试内容与形式的开放性,让他们有更多的机会自由地选择考试的内容与方法,发挥其个性的特点。

总而言之,语文教学评价要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生的发展服务,增强学生主动发展的内部动力,形成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方法 第10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重要性,措施

通常情况下,刚进入小学课堂的学生对语文教学产生一定的恐惧心理,主要是因为他们对课本内容不认识。因此,要求教师做好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工作,最好根据每位学生的自身特点来进行识字教学,从而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对语文识字教学的兴趣。本文将会对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重要性及相关措施给予介绍,以更好的推动我国小学语文教学的开展。

1.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重要性

1.1 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其一般包括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两部分,而书面语言在其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只有做好书面语言的教学工作,才能更好的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和交流能力。而识字教学是书面语言学习的关键一步,其属于专门性的学习过程。在进入小学之前,大部分幼儿对口头语言已经有所了解和掌握,但是如何使其过渡到书面语言,并由听、说转变为读和写就显得至关重要,从而更好的提升小学生的语言能力水平。

1.2 为阅读和写作奠定基础

课程改革提出,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对识字教学给予高度的重视,因为识字教学是开展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同时也是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关键。要想更好的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就需要从小学开始对其进行针对性的识字教学,从而提高学生的汉字数量,为阅读和写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1.3 开发小学生的智力

在进行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过程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对汉字的掌握水平,而且还能促进学生大脑的发育,开发小学生的智力水平。在写字的过程中,可以将学生的大脑与手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极大地提升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能力,以更好的提升小学生的智力水平。

2. 提高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措施

2.1 借助丰富多彩的识字游戏,提升学生的兴趣

目前,我国大部分学校的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所采用的方法比较传统单一,基本上教师的简单的传授和学生的死记硬背,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无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而且还会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低下,经常出现走神、开小差的现象。此时就要求教师根据小学生的身心特点为其制定针对性的教学方法,由于小学生对游戏比较感兴趣,教师可以将游戏引入到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之中,以更好的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进行人教版一年级下册识字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入“摘水果”的游戏,将一些课前制作好的水果图形卡片挂在果树图形上,如梨、花、春、雨、布、球、游等,然后教师指着一个水果卡片,让学生进行读写。这样不仅可以使整个教学过程精彩、有趣,而且还能够更好的提高学生的识字效率。

2.2 引导学生归类识字,提高其识字效果

传统的小学语文识字教学,通常是教师简单的向学生进行汉字的音、形、义讲授,这样的教学方法会使学生产生枯燥感,无法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此时就要求教师在识字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归类识字,这样不仅可以简化学生的识字过程,而且还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识字范围,从而更好的提高其识字效果。例如在进行人教版“三点水”字的教学时,教师可以将课本上经常出现的带有“三点水”的字全部写到黑板上,如江、河、海、湖、泊、泪、汪、洋、汗等等,让学生指出这些汉字的相同点。这样,可以加大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从而帮助学生更好的了解和掌握这些字的规律,加深学生对这些字的理解和掌握,大大提高学生的识记效果。

2.3 将日常生活引入到课堂教学之中,扩大学生的识字量

在进行传统课堂教学时,大部分教师未能将课堂学习与日常生活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导致课堂教学与日常生活相脱离。而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生活即教育”,这句话的意思是生活是学习的源泉、起源和终结,因此在进行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过程中,最好将识字教学和日常生活紧密的结合起来,使识字教学贯穿于生活的每个领域,从而更好的扩大学生的识字量,提高课堂的识字教学效果。例如,在进行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时,教师可以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小动物头饰戴在头上,然后让每一位学生模仿小动物的声音、动作,并鼓励学生进行表演,这样不仅可以有效的活跃课堂教学氛围,而且还能够加深小学生对小动物的认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对字音、字形记忆能力。总之,在进行小学语文识字教学阶段,将日常生活引入到课堂教学之中,可以更好的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以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3. 结束语

在进行小学语文识字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个性特点进行全面的分析,然后为其制定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这样不仅可以使课堂教学变得更加精彩、有趣,而且还能够使课堂教学活动顺利进行,提高其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马秀琴.浅谈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J].学周刊,2016.7(1):132-133

[2]王永.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方法刍议[J].读写算(教研版),2015.12(17):76-77

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方法探讨 第11篇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方法

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重点和难点,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对于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积极的作用和意义。因此需要不断优化语文阅读教学方式和方法,创新教学模式,促进小学语文有效阅读的顺利开展,促进学生素质能力的全面提升。

一、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学习的兴趣,学生才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学习就不会成为沉重的负担。因此要努力提高小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使小学生更好地融入其中。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描述人、景、事物等内容,生动形象具体。在学习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对文章中的精练语言进行欣赏,使学生更好地体会语文知识的内涵,在头脑中形成画面,从而产生强烈的感受与共鸣 [1]。学生很容易被形象的画面所吸引,快速地进入文章所描述的场景,更好地体会阅读学习的乐趣。例如在学习《海底世界》时,教师可以提问学生想一想海底世界到底是什么样的,学生会说,海底是黑色的,看不到光;有的学生说海底没有声音。教师并不对学生的回答判断正误,而是让学生自己到文章中学习,通过这种方法,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会被激发,迫不及待地投入到学习中。

二、充分发挥阅读教学中朗读的作用

朗读指导具有帮助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重要性。由于小学生的年龄比较小,注意力稳定性比较差,通过大声的朗读能够提高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更好地对课文内容进行理解和记忆。朗读还能使学生的表达能力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主要有口头和书面两种表达形式,但是不论哪种形式都要求学生准确用词,语句能够流畅、连贯,句式多样化,内容清晰明了。朗读能够加深学生对文字的印象。同时通过文章的朗读,能够帮助学生积累一定的语言资料,使学生学习一定的句式,连句成段,连段成篇 [2],提高会话以及写作能力。

在朗读学习中,教师还需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了解阅读的背景,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写作目的以及意图。在学习新课前,教师需要为学生创设特定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能够体会作者的情感,陶冶自己的情操。

三、让学生会读,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

阅读是对生活的积累,教材其实只是一种“案例”,通过对案例的学习,能够加深理解和感知,并对学习内容进行深化,通过延伸的方式进行语文阅读学习 [3]。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建立创造性思维,需要以学生、教师和文本作为基础。如在学习《乌鸦喝水》时,当说到乌鸦喝水的办法时,学生说,可以让乌鸦把瓶子推倒,这样就能够喝到水了。还有的学生说可以用吸管喝。还有的学生说可以将瓶子的上半部分打破。虽然这些方法可能乌鸦是做不到的,但是学生能够将自己作为故事中的乌鸦,通过自己的方法喝到水。又如学习《狐狸和乌鸦》时,有学生说乌鸦这次怎么这么笨,之前都知道用石子填满瓶子喝水,现在怎么嘴里的肉都被狐狸骗去了,乌鸦太笨了,我还是喜欢聪明的狐狸。对于学生不同的想法,教师不能随意判断正误,应该从学生思维发展的角度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促进学生创造性思维的提升。

四、拓展阅读教学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阅读教学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最后还是要上升到形成阅读习惯上,使学生的今后发展都能够获得收益 [4]。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可以让学生加强课内外阅读的结合。比如在学习了《三顾茅庐》后,可以推荐学生去读《三国演义》的通俗读本,引导学生实现从作业的完成到被名著精彩吸引的目的。每周教师应为学生留出一定的时间进行阅读,并成立阅读小组,让学生对共同的读物进行交流和学习,促进学生都能够积极参与到阅读教学中。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重点也是难点。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认识到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坚持学生在语文阅读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积极创新阅读教学的方法以及方式,明确当前阅读教学中的问题,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语文阅读学习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阅读能力、思维能力等,提高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赵培香.关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研究及启示[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1):85-87.

[2]王志军,温小勇,施鹏华.技术支持下思维可视化课堂的构建研究: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为例[J].中国电化教育,2015(6):116-121.

[3]王雅滨.浅谈小学语文阅读理解的课堂教学难点及解决方法[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2):227.

小学语文作文教学方法 第12篇

一、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很多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都觉得自己无话可说,这是因为学生没有写作的素材,其实我们生活中并不缺少作文素材,只是缺少发现作文素材的眼睛,老师们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并且要选择合适的写作时机,引导学生把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真人真事写下来。老师要提醒学生仔细观察生活,注意用心体会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那些优秀的作文都不是随意创造的,它们都是作者的真情流露,一个热爱生活、善于观察的学生很容易写出优秀的文章。生活中有欢笑,有泪水,这都可以成为学生的写作素材,学生在生活中认识的每一个人也都可以成为自己的写作素材。

比如说,我在教学《秋天的图画》这篇课文的时候,让学生看到了一幅美丽的秋天的画面,于是我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作文题目,让学生写“我最喜欢的季节”,学生可以写鸟语花香的春天,也可以写热情如火的夏天,还可以写硕果累累的秋天和白雪皑皑的冬天,只要学生写的生动即可,在这次写作中有一些学生的作文就写得很不错,有一个同学写的秋天,她真的把秋天那种丰收的喜悦写出来了,写了秋天的粮食作物的丰收和各种果实的丰收,还写了菊花、桂花的五彩斑斓,这都是她亲自观察出来的,她还看到了勤劳的人民在地里劳作的景象,通过观察后写出来的作文就是很有吸引力的。

二、开展课外活动,丰富学生感受

小学生的活动区域比较小,老师们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多给学生开展一些课外活动,通过让学生参与这些课外活动来丰富学生的感受。老师可以借助一些节日举办一些大型的庆典活动,比如说六一儿童节、元旦晚会等,学生在参加这些课外活动之后会有自己切身的感受,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看每一个节目的感受,或者是对这个节日的看法等,这样学生就会有话可写。

老师还可以根据季节的变化情况来组织一些课外活动,比如说春秋的时候带领学生出游,让学生可以看看外面的世界,注意大自然的变化,冬天的时候可以带领学生出去堆雪人、打雪仗等,让学生体会游戏的快乐。

老师还可以组织一些演讲比赛、朗诵比赛、舞蹈大赛、歌唱比赛之类的活动,这些活动既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能力,也可以让学生有更多更丰富的体验,这样自己在写作文的时候也有更多的话可写。比如说,我看到一个学生写的作文《我为拉丁狂》,这是一个女孩讲述了自己学习舞蹈的过程,表达自己对拉丁舞的热爱,就写得很精彩。

三、注重平时的积累

很多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没有话可写就是因为积累的东西太少了,老师在平时的语文教学过程中要提醒学生多去积累。学生可以在语文课文学习的过程中进行积累,小学语文课文中的好词佳句积累下来用在自己的作文中就可以使自己的课文增色不少,学生可以在语文课文的学习中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或者是句子,还可以记住文章的写作结构。比如说,学生在学习《秋天的图画》这篇课文的时候,觉得这篇课文的文章结构很好,于是自己在写作的时候就可以进行仿写。

老师要鼓励学生看大量的课外书,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学生有了一定的阅读量才能够在写作的时候有话可写,学生需要大量地进行语文阅读,可以是好的作文书,也可以是一些经典名著,在看书的过程中还要有意识地把一些自己喜欢的句子摘抄下来,反复阅读。

老师还要让学生每天写日记,很多学生觉得自己每天的生活都是千篇一律的,没有什么好写的,这样的想法是错误的,写日记不是让学生记流水账,而是让学生学会抓住自己生活中与众不同的一个地方来写,比如说,学校组织学生这一个星期军训,学生就可以记录下军训中的酸甜苦辣。

总之,老师们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学生养成积累的习惯,不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看到好词佳句都要进行积累,老师还要引导学生去参与课外活动和观察生活,从而丰富自己的感受,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参考文献

[1]冉敏.浅谈小学语文写作教学的方法[J].散文百家:下,2016.

上一篇:区域经济财政政策下一篇:烟草危害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