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自主学习教学体会

2024-05-07

学生自主学习教学体会(精选12篇)

学生自主学习教学体会 第1篇

一、因势利导, 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质疑的积极性

在语文教学中, 教师要因势利导, 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 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质疑的热情, 让学生提出有分量、有价值的问题。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有助于学生主动思考, 主动参与, 主动探究的积极性高涨。如在教学《董存瑞舍身炸暗堡》一课时, 课前预习时让学生带着问题预习。 (1) 董存瑞为什么要舍身炸暗堡? (2) 他怎样炸暗堡的? (3) 结果怎么样?学生带着问题预习, 针对性强, 有助于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从而增强阅读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又如, 在教学《鸬鹚》一文时, 在学到鸬鹚捕完鱼后, 渔人拣些小鱼抛给鸬鹚吃这段内容时, 我问同学们:“鸬鹚为渔人捕鱼时, 为什么自己不吃呢?”这个问题立刻引起了全班同学的兴趣, 学生都急于阅读找答案, 都争着回答问题, 从而活跃了课堂气氛, 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和学习的主动性。

再如, 在学完《卢沟桥的狮子》后, 我向学生提了几个问题:“卢沟桥的狮子在抗日战争中有没有被毁坏, 还是完好无缺吗?现在的卢沟桥是个什么样子?”同学们各抒已见, 意见不一。因此, 我建议他们有机会亲自去卢沟桥看看, 回来写一个调查报告, 结果收到了出人意料的良好学习效果。

二、教会学生学习, 掌握自主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先生的责任不在教, 而在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这无疑为课堂教学指明了路子, 也为我们指明了最终的教学目标。主要是让学生学会学习, 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从而创新地学习。具体说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能力培养。

首先, 要教会学生使用工具书, 并运用工具解决和掌握课文中要掌握的生字、生词。通过自己查字典或词典解决生字的读音、表达的意思, 并能够结合上下文的内容, 理解词语的含义, 体会作者遣词造句的准确。另外, 我还让学生通过查阅一些相关辅助学习资料等, 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其次, 要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如指导精读, 指导速读, 指导写读书笔记。指导朗读和默读不断提高阅读的效率。学生通过阅读解决问题。俗话说: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反复阅读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使学生读得准确、流畅、有感情, 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课文更深入的理解能力, 更好地品味文中的好词佳句, 达到对部分段落熟读成诵的目的。

再次, 教会学生通过讨论解决问题。一般问题, 要为学生引导, 然后由学生自己想办法来解决;对于难度较大, 学生不能自行解决的, 可以采用小组讨论, 小组合作探究, 对仍然不能解决的问题, 可以由师生共同讨论、探究解决。

最后,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观察力是人们认识了解事物, 客观反映事物的一种能力, 是小学生认识事物、增长知识、丰富想象、发展智力、培养创造力的途径和基础。培养小学生的观察力, 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 积极引导, 培养观察的兴趣, 引导学生热爱生活, 善于联想, 学会观察, 教给观察方法。如让学生学会按一定的顺序观察, 抓住事物的特点观察, 由近及远、从上到下、由外到内、先整体后局部、由表及内等。要充分利用课本中的插图, 利用多媒体培养学生观察的方法。

三、拓展训练, 不断提高自主学习的综合能力

语文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语言能力的教学。学生有了学习方法, 还应转化为一种能力。知识转化为能力, 再去用这种能力解决实际问题, 是学习的根本。因此, 在语文教学中, 要结合教学内容, 设计形式多样课堂练习, 不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一是, 随堂练习。如在学习课文时, 根据课后练习, 让学生练习分段, 概括段意;根据课文中的句式练习仿写;进行说写训练, 巩固教学重点, 拓展学生视野。二是, 课后练习。如在学习课文后, 根据单元训练特点, 进行课外阅读训练, 仿写训练等。然后, 让学生在班里朗读自己的作文, 其他学生进行评议, 最后评选出精彩的篇章或片断。通过这一方法, 学生们很快掌握了按事物特点进行习作的技巧, 深受大家喜爱。

总之,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教师要千方百计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 以学生为主体, 适时设疑, 巧妙提问, 积极引导学生通过设疑培养学生自主思考问题的能力;要教会学生学习, 掌握自主解决问题的方法;要拓展练习, 强化训练, 不断提高自主学习的综合能力, 从而自主、创新地学习, 增强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教师要千方百计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 以学生为主体, 积极引导学生通过设疑培养学生自主思考问题的能力;要教会学生学习, 掌握自主解决问题的方法;要拓展练习, 强化训练, 不断提高自主学习的综合能力, 从而自主、创新地学习。

学生自主学习教学体会 第2篇

1 创设问题情境的主要方式

?

1.1 创设应用性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己发现数学命题(公理、定理、性质、公式)

?

案例1 在“均值不等式”一节的教学中,可设计如下两个实际应用问题,引导学生从中发现关于均值不等式的定理及其推论.

?

①某商店在节前进行商品降价酬宾销售活动,拟分两次降价.有三种降价方案:甲方案是第一次打p折销售,第二次打q折销售;乙方案是第一次打q折销售,第二次找p折销售;丙方案是两次都打(p+q)/2折销售.请问:哪一种方案降价较多?

?

②今有一台天平两臂之长略有差异,其他均精确.有人要用它称量物体的重量,只须将物体放在左、右两个托盘中各称一次,再将称量结果相加后除以2就是物体的真实重量.你认为这种做法对不对?如果不对的话,你能否找到一种用这台天平称量物体重量的正确方法?

?

学生通过审题、分析、讨论,对于问题①,大都能归结为比较pq与((p+q)/2)2大小的问题,进而用特殊值法猜测出pq≤((p+q)/2)2,即可得p2+q2≥2pq.对于问题②,可安排一名学生上台讲述:设物体真实重量为G,天平两臂长分别为l1、l2,两次称量结果分别为a、b,由力矩平衡原理,得l1G=l2a,l2G=l1b,两式相乘,得G2=ab,由问题①的结论知ab≤((a+b)/2)2,即得(a+b)/2≥,从而回答了实际问题.此时,给出均值不等式的两个定理,已是水到渠成,其证明过程完全可以由学生自己完成.

?

以上两个应用问题,一个是经济生活中的问题,一个是物理中的问题,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给学生创设了一个观察、联想、抽象、概括、数学化的过程.在这样的问题情境下,再注意给学生动手、动脑的空间和时间,学生一定会想学、乐学、主动学.

?

1.2 创设趣味性问题情境,引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

?

案例2 在“等比数列”一节的教学时,可创设如下有趣的问题情境引入等比数列的概念:

?

阿基里斯(希腊神话中的善跑英雄)和乌龟赛跑,乌龟在前方1里处,阿基里斯的速度是乌龟的10倍,当它追到1里处时,乌龟前进了1/10里,当他追到1/10里,乌龟前进了1/100里;当他追到1/100里时,乌龟又前进了1/1000里……

?

①分别写出相同的各段时间里阿基里斯和乌龟各自所行的路程;

?

②阿基里斯能否追上乌龟?

?

让学生观察这两个数列的特点引出等比数列的定义,学生兴趣十分浓厚,很快就进入了主动学习的状态.

?

1.3 创设开放性问题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

案例3 直线y=2x+m与抛物线y=x2相交于A、B两点,________  ,求直线AB的方程.(需要补充恰当的条件,使直线方程得以确定)

?

此题一出示,学生的思维便很活跃,补充的条件形形色色.例如:

?

①|AB|=;

?

②若O为原点,∠AOB=90°;

?

③AB中点的纵坐标为6;

?

④AB过抛物线的焦点F.

?

涉及到的知识有韦达定理、弦长公式、中点坐标公式、抛物线的焦点坐标,两直线相互垂直的充要条件等等,学生实实在在地进入了“状态”.

?

1.4 创设直观性图形情境,引导学生深刻理解数学概念

?

案例4 “充要条件”是高中数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并且是教与学的一个难点.若设计如下四个电路图,视“开关A的闭合”为条件A,“灯泡B亮”为结论B,给充分不必要条件、充分必要条件、必要不充分条件、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以十分贴切、形象的诠释,则使学生兴趣盎然,对“充要条件”的概念理解得入木三分.

1.5 创设新异悬念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

案例5 在“抛物线及其标准方程”一节的教学中,引出抛物线定义“平面上与一个定点F和一条定直线l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叫做抛物线”之后,设置这样的问题情境:初中已学过的一元二次函数的图象就是抛物线,而今定义的抛物线与初中已学的抛物线从字面上看不一致,它们之间一定有某种内在联系,你能找出这种内在的联系吗?

?

此问题问得新奇,问题的结论应该是肯定的,而课本中又无解释,这自然会引起学生探索其中奥秘的欲望.此时,教师注意点拨:我们应该由y=x2入手推导出曲线上的动点到某定点和某定直线的距离相等,即可导出形如动点P(x,y)到定点F(x0,y0)的距离等于动点P(x,y)到定直线l的距离.大家试试看!学生纷纷动笔变形、拚凑,教师巡视后可安排一学生板演并进行讲述:

x2=y

?x2+y2=y+y2

?x2+y2-(1/2)y=y2+(1/2)y

?x2+(y-1/4)2=(y+1/4)2

?=|y+14|.

它表示平面上动点P(x,y)到定点F(0,1/4)的距离正好等于它到直线y=-1/4的距离,完全符合现在的定义.

这个教学环节对训练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无疑是非常珍贵的.

?

1.6 创设疑惑陷阱情境,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讨论

?

案例6 双曲线x2/25-y2/144=1上一点P到右焦点的距离是5,则下面结论正确的是( ).

?A.P到左焦点的距离为8

?B.P到左焦点的距离为15

?C.P到左焦点的距离不确定

?D.这样的点P不存在

?

教学时,根据学生平时练习的反馈信息,有意识地出示如下两种错误解法:

?

错解1.设双曲线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由双曲线的定义得

? |PF1|-|PF2|=±10.

? ∵|PF2|=5,

? ∴|PF1|=|PF2|+10=15,故正确的结论为B.

?

错解2.设P(x0,y0)为双曲线右支上一点,则

?|PF2|?=ex0-a,由a=5,|PF2|=5,得ex0=10,

? ∴|PF1|=ex0+a=15,故正确结论为B.

?

然后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辨析:若|PF2|=5,|PF1|=15,则|PF1|+|PF2|=20,而|F1F2|=2c=26,即有|PF1|+|PF2|<|F1F2|,这与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矛盾,可见这样的点P是不存在的.因此,正确的结论应为D.

?

进行上述引导,让学生比较定义,找出了产生错误的在原因即是忽视了双曲线定义中的限制条件,所以除了考虑条件||PF1|-|PF2||=2a,还要注意条件a<c和|PF1|+|PF2|≥|F1F2|.

?

通过上述问题的辨析,不仅使学生从“陷阱”中跳出来,增强了防御“陷阱”的`经验,更主要地是能使学生参与讨论,在讨论中自觉地辨析正误,取得学习的主动权.

?

1.7 创设已有知识的问题序列,引导学生自己获取新知识的生长点

?

? 至此,学生对“曲线”与“方程”的关系已有了一些初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指导学生阅读课本,学生就能够理解曲线和方程的“纯粹性”及“完备性”的含义,也就理解了什么是“曲线的方程”和“方程的曲线”.

? 1.8 编拟读书提纲,引导学生阅读自学

? 案例8 在《立体几何》(必修本)“平面的基本性质”一节,可拟以下阅读提纲,让学生阅读自学:

? ①三个定理的主要作用分别是什么?

? ②定理中的“有且只有”说明了事物的什么性?

? ③定理3的推论1证明分几步?

? ④定理3的推论2及推论3你会证明吗?

? ⑤平面几何中的公理、定理等,在空间图形中是否仍然成立?你能试举一例吗?

? 通过学生对课文的阅读,既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 2 创设问题情境的原则

? 创设情境的方法很多,但必须做到科学、适度,具体地说,有以下几个原则:

? ①要有难度,但须在学生的“最近发现区”内,使学生可以“跳一跳,摘桃子”.

? ②要考虑到大多数学生的认知水平,应面向全体学生,切忌专为少数人设置.

? ③要简洁明确,有针对性、目的性,表达简明扼要和清晰,不要含糊不清,使学生盲目应付,思维混乱.

? ④要注意时机,情境的设置时间要恰当,寻求学生思维的最佳突破口.

? ⑤要少而精,做到教者提问少而精,学生质疑多且深.

?

3 几点体会与认识

?

3.1 要充分重视“问题情境”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 问题情境的设置不仅在教学的引入阶段要格外注意,而且应当随着教学过程的展开要成为一个连续的过程,并形成几个高潮.通过精心设计问题情境,不断激发学习动机,使学生经常处于“愤悱”的状态中,给学生提供学习的目标和思维的空间,学生自主学习才能真正成为可能.

?

3.2 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中加强学法指导

?

为了在课堂教学中推进素质教育,从发展性的要求来看,不仅要让学生“学会”数学,而更重要的是“会学”数学,学会学习,具备在未来的工作中,科学地提出问题、探索问题、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要结合教学实际,因势利导,适时地进行学法指导,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逐渐领会和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当然,学生自主学习也离不开教师的主导作用,这种作用主要在问题情境设置和学法指导两个方面.学法指导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效益,使他们在学习中把摸索体会到的观念、方法尽快地上升到理论的高度.

?

3.3 注重情感因素是启动学生自主学习的关键

?

学生自主学习教学体会 第3篇

一、创设情景,激发学生“想学”的动机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自主学习的课堂氛围

“亲其师,信其道”,一般说来,学生对某位老师产生恐惧,那么,对其所教的课也不会产生兴趣,反之,学生喜欢的老师一走进教室,课堂的气氛就会显得活跃,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就会油然而生,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容易调动。简言之,教师要有了足够的亲和力,才会有施教的基础,才会在学生的自主学习中处于主动地位。本人在教学实践中,坚决摒弃传统的师道尊严,力求做到风趣幽默,注重沟通师生情感,及时进行角色转换,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人文环境。

2.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兴趣是一种学习动力,学习物理的兴趣越浓,学习的积极性越高,学习的效果越好。但如能把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成一种学习的需要,就能使学生由原来的“要我学”转为“我要学”,逐渐养成自主学习物理的习惯。学生在初学物理时都会感到新奇,希望了解它,因而对物理学习有一定的兴趣,但初中生缺乏意志和毅力,兴趣容易因困难和乏味而转移和中断,只有不断地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才能维持他们学习的动机。本人在教学实践中,根据教学的目的要求,结合学生的特点,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和形式,以期调动学生的兴趣:如加强实验的教学,多让学生做实验,积极采用多媒体教学,简化教学内容等。

二、传授科学的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学会学习

(1)呈现初中物理的一些特点,为学生提供一些学习方法供学生选用。本人在初二学生刚接触物理时,就直截了当的为学生剖析初中物理的学科特点,并根据学生的实际,为学生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学习方法供学生选用,打破学生对初中物理的神秘感,让学生真正做到了然于心,使他们敢于主动的自主学习。

(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吕叔湘先生曾说过:“上课的时候就应该以学生的活动为主,教师的活动应该压缩到最低的限度。”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让他们发表自己的意见,敢于和老师、同学展开讨论;为学生提供参与机会,让一切教学活动都围绕学生如何去学。

三、强化学生的意志力和自信心,确保学生坚持不懈地学习

(1)根据学生实际,降低学习难度,有效提升学生学习物理的信心。本人觉得,要使学生坚持自主学习,维持学生足够的自信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我在实际教学中,大幅度的降低教学内容的难度,自编练习题,切实形成教学内容和练习题的合理梯度,尽可能的让绝大多数学生享受到学习物理的兴趣,体会到学习物理的成就感,从而建立并提升学生学习物理的信心。

(2)加强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让学生具备良好的意志品质。具备良好意志品质的学生,在物理学习的过程中,能自觉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行为,不畏艰难,坚持不懈地努力去实现自己的目标;而意志品质欠佳的学生,一旦遇到困难或考试不理想,则丧失信心,半途而废。因此,我们在教学活动中,要不断有意识地强化学生的意志力。一方面,要让他们明白,任何学习过程都不可能是一蹴而就或一帆风顺,物理学习也不例外。另一方面,要让他们明白,“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通过这种方式不断强化学生的意志品质,使他们能够自觉的主动学习。

(3)充分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尽可能地满足不同学生发展的学习需求。应该承认,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异的,在学习能力上亦不例外。因此,在对待学生的学习上,“因材施教”确有必要。故而我对学习上一时存在困难的学生,给予格外关怀和呵护,真正确立起“偏爱差生”的教育观念,尽最大的努力去扶助与感化他们,使其逐步踏上自主学习的阶梯,与其他同学一道分享求知的乐趣与成功的喜悦。

四、建立适宜的激励机制,切实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1)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关注。学生对老师有很强的依赖心理。老师的一句话或一个动作有可能就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我们应该平等对待他们,把微笑带给他们,把真诚和鼓励、关怀和爱护、尊重和信赖带给他们,在他们心目中建立起可亲、可敬的教师形象,以此去唤起学生主动求知的欲望,从而构建起和谐的情感的背景层面。成功的课堂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掌握所学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创造一种和谐愉悦的气氛,让学生能够从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才能激发学生主动探求知识的热情。所以在课堂上,当学生通过自己的自主学习遇到困难时,要多鼓励引导;当解决问题时,要加强表扬;当自主解题出现错误时,要赞赏他们勇于自主学习的表现。我们要在学生的学习中让他们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关注。

(2)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必须把课堂的重心从教师的“教”转向学生的“学”,以学生发展为中心去选择教学方法。并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的实际水平。根据学生的学习实际去确立课堂的目标。往往学生来源于不同的家庭,不同的文化背景有着不同的学习基础,面临不同的问题和困难,因而学生是多样化的,学生的实际和需求也是多元的。如果能够结合不同学生的具体实际,确立旨在激励学生主体精神的教育期望,并以此为基础组织教学内容,选择适宜的教学形式和方法,就会给学生提供激励性的信息和力量,增强教学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必然能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让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自觉性最大限度的释放出来,让课堂“活”起来,让学习“动”起来,手、口、眼、脑并用,认、知、情、意、行并行,让学生的思维充分的活动起来。 无论在课堂上还是日常生活教师都应尽量创造机会让学生发问,鼓励学生敢于探索,敢于发表不同的意见,以此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活跃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学生自主学习教学体会 第4篇

让学生主动发展, 让学生承担起自我教育的任务, 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学生的成长, 最终要依赖学生自我教育机制的形成。《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 并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如何抓住切入点和关键点激发学生自主学习, 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应认真研究的课题, 以下是笔者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习惯方面的粗浅体会。

一、把激发兴趣作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牵引点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很多心理学家把兴趣比作智慧的触发点, 才能的生长点, 求知的前动力, 所以在每一节课中, 教师应根据教科书内容和学生实际, 设计一个新颖别致、精彩纷呈的导入, 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各教学环节之间, 学习问题的设置方面, 都应该巧妙设计问题来激发学生兴趣, 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更重要的是要有效引导学生在课前预习, 初步了解所学知识, 提出质疑, 或按照教师布置的思考题, 做好课前参与。我在每节课开始前五分钟组织课代表、小组长分别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 并集中归纳学生预习中的疑难点, 作为课堂教学中分析讨论的重点内容。这样学生带着自己的感悟、自己的认识、自己的问题等走向课堂, 能促进课上的学习。对于现代文自读课文, 我大胆放手,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推荐一名学生讲课, 组内其他学生积极为讲课的学生提供备课素材, 各小组轮流开展讲课竞赛, 学生参与的热情非常高, 这为学生学会收集、组织、分析、加工、运用信息提供了锻炼的机会, 有利于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能力。

二、把掌握学习方法作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着力点

达尔文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使学生利用这些方法去学习, 去深造, 去扩展, 去探究, 这也是创新性教育对我们教师的要求。在教学诗歌部分的内容时, 我教给学生赏析诗歌的步骤和方法, 即“读诗歌、品语言—说意境、析写法—探情感、找意图”, 按照这三步组织教学, 就改变了传统的诗歌教学 (教师逐句、逐段讲析, 最后归纳主题、总结写法) 的老路子, 使学生由过去被动听授而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同样, 在学习说明文、议论文、记叙文及散文、小说、戏剧等体裁的课文时, 教师也应不仅仅局限于引导学生学一篇课文, 而应传授他们阅读及写作这些文体的方法。另外, 在学生的日常学习中, 教师也应注重方法的传授, 如听课的方法、复习的方法、记笔记的方法、写日记的方法、圈点批画的方法……这样训练久了, 学生就不需要只依靠教师这根“拐杖”去走路, 而是学着运用方法, 放开胆子, 利用自己的能力去探究, 进而培养自己的独立精神、自主意识和创新能力。

三、把创设和谐平等民主的学习氛围作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支撑点

作为一个好教师, 要想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 首先应营造出一个和谐、轻松、民主的学习氛围, 在课堂中要体现教师的爱。语文教学中教师的亲近感, 对学生的学习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所以, 教师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 通过课堂这个窗口和学生建立朋友式的平等关系。在导学中, 要用微笑的表情、期待的眼神、温和的语言、饱满的情绪去感染学生, 使课堂成为师生情感双向交流的桥梁。教学中要特别注重以“后进生”为突破口, 不要戴着有色眼镜去看他们, 教师要用欣赏的目光看待每一个学生, 要注意发现他们身上的每一个哪怕是极细微的闪光点, 及时给予表扬鼓励, 使学生在教师的积极反馈中增强信心, 在课堂活动中感受到自己的存在, 感受到自己的进步。

李勤荣甘肃省兰州市第七十一中学

四、把培养探究创新的能力作为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的落脚点

学生学习的最高境界是探究创新, 这一目的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宋代教育家张载说:“学则须疑, 学贵善疑。”费尔巴哈也说:“新知识从怀疑中产生。”实践证明, 有疑才能掀起思维的波澜, 有疑才有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所以寻疑是解放学生头脑、培养其创新能力、发展智力的必要手段, 但关键不是教师拟疑, 而是学生生疑, 主动地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或不同的见解。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 教师要进行全方位的设计, 要把学生提出的问题再返还给学生, 让学生去自由讨论、交流解决, 教师不能包办代替, 要坚信每个学生都是可以造就的, 鼓励学生发表看法, 让学生真正畅所欲言, 在学生回答问题时及时肯定他们的长处, 以保护其学习的热情, 使他们真正拥有自己的课堂。要提倡“群言堂”, 反对“一言堂”, 把课堂变成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的“天堂”。

学生自主学习的心得体会 第5篇

兰滩小学 殷旭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不是说学生就可以在家闭门造车,而是老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的发展以及历史学习的规律,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我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从以下几方面来探讨如何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创设情景,激发学生“想学”的动机。

1.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营造自主学习的课堂氛围。

“亲其师,信其道”,一般说来,学生对某位老师产生恐惧,那么,对其所教的课也不会产生兴趣,反之,学生喜欢的老师一走进教室,课堂的气氛就会显得活跃,学生的学习的兴趣就会油然而生,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容易调动。因此,教师摒弃传统的师道尊严,注重沟通师生情感,及时进行角色转换,建立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从而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人文环境。

2.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兴趣是一种学习动力,学习历史的兴趣越浓,学习的积极性越高,学习的效果越好。但如能把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成一种学习的需要,就能使学生由原来的“要我学”转为“我要学”,逐渐养成自主学习历史的习惯。学生在初学历史时都会感到新奇,因而对历史学习有一定的兴趣,但学生缺乏意志和毅力,兴趣容易因困难和乏味而转移和中断,只有不断地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才能维持他们学习的动机。所以,教师要根据教学的目的要求,结合学生的特点,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和形式,不断的调动学生的兴趣。

二)传授科学的学习方法,指导学生学会学习

未来学家指出:未来社会的“文盲”,并不是指目不识丁的人,而是指那些不善于掌握学习方法,不会自主学习的人,所以,教师应有意识地贯穿学法指导。俗话说:“授之以鱼,不若授之以渔”。教师告诉学生“是什么”,学生照单全收,但不知其“为什么”,告诉学生“为什么”,学生可以有所领悟,但最重要的从“是什么”到“为什么”的思维过程却给忽略了。坚持让学生自主学习,哪怕学生的自得自悟的能力还不够全面、深刻,但对提高其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1. 预习。自主学习的预习,是学生独立获取基本知识的重要一环。指导预习按“扶—放”原则,起先可设置“导学提纲”,以设计一系列问题的形式,在“学什么”“怎样学”两方面加以引导。当学生对如何预习有一定的实践后,提纲逐步精简,最终让学生丢掉“导学提纲”的拐杖,走上自学的道路。2.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吕叔湘先生曾说过:“上课的时候就应该以学生的活动为主,教师的活动应该压缩到最低的限度。”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让他们发表自己的意见,敢于和老师、同学展开讨论;为学生提供参与机会,让一切教学活动都围绕学生如何去学。A.小组讨论

课堂上,经常设计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的环节,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促进学生不断反思自己的思考过程,同时对其他同学的思路进行分析思考作出自己的判断,这种合作学习给每个学生提供了表现自己的机会,不仅使自己对知识理解更丰富、全面,而且也培养了学生之间合作的精神。比如,以前评讲材料解析题时,都是老师详细地分析,学生不管懂还是不懂,都得听,很被动,也很容易走神。讲完3个大题要花20分钟左右,老师和学生都觉得辛苦。后来,采用小组讨论的形式,老师先给答案,学生核对答案,然后小组讨论,交换自己的意见。这样,大部分题学生可以自己解决,老师只是解释难点。这样,既抓住了难点,学生又学得深刻,可谓一举两得。B.担任小老师。

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担任小老师,让他们来解释。让他们从自己的角度和思路出发,有些同学做得非常好,不仅说出他们的理由,还说出他们的困惑,听者收益非浅,老师可以从中了解学生,抓好重点,调整教学的方向,也培养了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三)强化学生的意志力和自信心,确保学生坚持不懈地学习

具备良好意志品质的学生,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能自觉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行为,不畏艰难,坚持不懈地努力去实现自己的目标;而意志品质欠佳的学生,一旦遇到困难或考试不理想,则丧失信心,半途而废。因此,我们在教学活动中,要不断有意识地强化学生的意志力与自信心。一方面,要让他们明白,任何学习过程都不可能是一而就或一帆风顺,学习也不例外。另一方面,要让他们明白,“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教师还应充分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尽可能地满足不同学生发展的学习需求。对学习上一时存在困难的学生,给予格外关怀和呵护,真正确立起“偏爱差生”的教育观念,尽最大的努力去扶助与感化他们,使其逐步踏上自主学习的阶梯,与其他同学一道分享求知的乐趣与成功的喜悦。总之,要把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贯穿整个教学活动中,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大胆创新,最终实现“教学是为了不教”的教学目标。

一、营造自主学习的环境,让学生愿学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必须为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最佳氛围。因此,课堂上教师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关注每一位学生,鼓励学生对教师的讲解、学生的发言大胆发表不同见解,努力开创课堂教学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新局面。一堂成功的历史课,应从导入新课起,就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的内在求知欲望。另外,准确适当的提问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学生的思维共鸣,从而激活学生探究新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指导自主学习的方法,让学生会学。

对于学习的主观意识比较强,属于班级中的优秀群体。我们主要关心他们学习热情的持久性,着重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和学习策略。

对于学习态度比较被动,学习热情不高的学生。我更多地关注他们的的内心喜好,经常走近他们,要在培养他们的积极心态和学习兴趣上花功夫,让他们体验成功的快乐,从而树立学习信心,化被动为主动。平时除了指导他们怎样预习、复习。课上还要鼓励他们勤思考、勤动手、勤发言。课后,教师要融入这些学生中,既辅导知识又辅导学法,解决学生个性化的问题,帮助每一个学生自主地去学习,真正地会学习。

三、留足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乐学

课堂的开放,是在教师主导、学生主体下的开放。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应特别注意为学生创设表现自我的情境,凡是能通过动手操作的内容,一定要让学生动起来,即使学生的动手能力不尽人意,但只要他参与了,就是表现自己了,他就会多一份兴趣,多一点自信。当学生们因为某个问题发生争论时,教师可以先不急于表态,而是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这样不但给学生提供了倾听别人发言的机会,进行了深层次的思考,而且使学生在争论、互评、自由发表观点中展示了自我,这样就充分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只有这样,才能把枯燥死板的历史学习过程变成生动、活泼、主动学习和有个性的创造过程。

让学生体验成功。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只有做到了愿学、会学、乐学,才能真正实现主动学习。

课程标准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随着新课程不断地深入,许多教育者都意识到了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性,并在不断地实践与尝试。小组合作时,同学们各抒己见,取长补短;观点不一,脸红耳赤,真是集思广益,好处多多。但自己实践时,确实也经常看见,活动时,有人滔滔不绝,而有人却呆若木鸡。或是你读你的,我想我的。为何同时合作学习,却有如此不同的景观呢?结合我一年中在这方面的教学实践及其反思,我经常会问自己以下几个问题。

一、我的观念是否真正更新?

每一节课中我真正地融入小组学习中了吗?和同学们一起体验到了小组学习的快乐吗?当你真的能与他们一起开心一起悲伤的时候,小组合作学习才有了自己的活力。就象对新生儿,没有真诚的关爱和小心的呵护,小宝宝会健康成长吗?对待小组学习,教师观就应象对待新生儿一样。教师是教学的设计者和引导者。试想如果连教师自己都认为小组合作只是一种形式或只认为它是学习的一种便利,缺少应有的期望和热情,那学生的新奇和热情还能持续多久呢?因此,小组合作能否有效、持续地发挥其作用,教师观念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可以说是一个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因素。

二、小组搭配是否合理?

小组搭配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小组作用是否良性地发挥。结合书本上的经验介绍,采用异质小组搭配,但需要时刻关注小组成员发展。实验一段时间后,小组搭配的许多问题就会逐渐暴露出来,“老师,他都不说”,“老师,他一直在玩”,“老师,他们借讨论问题时说闲话”……等等。这时老师不应简单处理,最好是耐心询问产生问题的学生,可以单独谈心,可以温和劝说,结合原因进行小组重组,让优弱势趋向合理。小组重组中更重要的是要激发问题学生的自信心,给予更多的关爱和鼓励,多创造机会让他表现,让弱势也转化为优势,参与到小组学习中来。如果老师不断地发现弱势,不断地转化弱势,那么最后的局面必定是一派生机勃勃。当然这需要我们付出辛勤的努力。

三、小组团体意识有多强?

组合成有生气的小组后,要考虑的一个问题是如何激发小组的团体意识。一个有凝聚力的小组,它的意义是更大的。其中培养的不仅有合作精神,更有责任感和荣誉感。有了团体意识,反过来可以团结小组成员,小组每个成员能自觉充分地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小组的团体意识是需要老师激发的。可以引入适当竞争。如数学课上,教师可以让学生合作学习中进行学习,然后分别参加独立测验,最后以达到预定优秀标准的小组成员的多少来奖励。当然奖励应是公平、民主的,不是泛滥的,应是大家都心悦诚服的肯定。使孩子们体会到奖励的珍贵,激励他们积极去争取。

四、是随处小组合作,还是有机结合?

就象任何一个生命体,光有期待和愿望是不行的,它还需要供其生长发育必要的养分。小组合作学习也是一样。如果没有适合合作学习的环境、机会,它一样名存实亡。

在教学中应积极创设选择适宜的合作情境。新教材里就有许多可以发掘的情境。如教学三角形的三边关系时,但是我们也不能处处,什么问题都用小组合作解决,否则学生就会觉得索然无味。适当地与独立思考、动手解决、老师或其他学生点拨等方式相结合,使学生时时有新鲜感,保持旺盛的求知欲。再说事实上也不是什么问题都适合合作小组解决。比如:在教学一元一次方程时,完全可以让学生独立思考,再让他们说说解题过程中会出现的问题,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对知识独立运用的能力。如果用合作来解决:

一、浪费了大家的时间。

二、浪费了大家的精力。

三、忽视了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培养。

独立学习能力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能力。一个人能否良好地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否良好的独立学习的能力。试想一味地依赖、模仿,没有自己的主见、创新,社会的发展能将希望寄托在这样的人身上吗?因此,合作学习应和其他学习尤其独立学习有机地结合,在培养合作精神上又有自己独立思考。真正地做到各抒己见,取长补短,脸红耳赤,集思广益。

学生自主学习教学体会 第6篇

【关键词】高职;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R31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3-01596-02

在知识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传统的学习方式已不再适应社会的需求,只有终身学习、自主学习、不断更新知识的人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高职教育作为现代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任。但笔者从事药物分析教学工作以来,发现高职院校的学生相对于本科院校的学生而言普遍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基础相对薄弱,求知欲和自我约束能力不强,学习积极性不高甚至存在厌学情绪等。因此,要想培养出高素质的适应社会发展的技能型人才,就必须针对高职院校学生特点,利用有效途径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Self-Regulated Learning,简称SRL)指学习者在教师的指导下,对自己正在进行的学习活动进行主动、积极、自觉的计划、監控、评价、调整的过程[1]。自主学习能力不仅是学生完成在校学习任务的必要条件,也是学生将来从事工作必不可少的本领[2]。现就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谈一下我个人的几点体会:

1 激发学习兴趣,引导自主学习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进入大学对于一个学生而言是全新的开始,培养学生兴趣对于学生今后的学习深造、择业乃至人生定位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一,兴趣的培养除了学生自身的爱好外,高职教育工作者可以发挥特长,运用最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引导学生爱上某个专业,某门课程,甚至是某一节课,学生学习兴趣浓厚了,就会兴致勃勃主动学习相关知识,并且不怕困难,深入钻研,从而提高学习效果。其二,高职学生课业负担普遍较轻,这就为自主学习提供了时间保障,加上网络的飞速发展和高科技产品的不断更新,显而易见,学生对于网络的兴趣要远远高于对传统书本的兴趣,教师因势利导,吸引学生积极自主投入学习当中去,学生学习更是如虎添翼,效果事半功倍。其三,合理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进行教学工作,摆脱了课堂上单调的一方讲述,一方死记硬背的局面,打破了传统课堂的僵局。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注意力,常用的具体的方法有:PBL教学法、案例式教学方法、建构主义的教学理念,并对已取得的成绩进行自我奖励等[3]。

2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促进自主学习

心理健康是学生能够自主学习的必备条件之一。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需要从两方面着手:一,教师心理健康的教育。教师的心理对学生的心理影响颇为重要,教师本身首先需要关注自我身心健康,注重自我修养的培养,提高心理素质,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以积极、健康、阳光的心态影响身边的每一个学生。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乃是教育工作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对于大多数处于青春期的高职学生来讲,心理往往是脆弱的,因此,学校要开设心理教育课程,并且配备心理咨询室和专业心理辅导老师,帮助疏导学生心理,促进健康成长;平时多组织学生参加心理拓展训练,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教师也要加强对学生的关注,对于学生的不良情绪,例如叛逆、厌学等,应及时疏导。学生对学校对教师产生一种好感,学生自然而然的就不会对学习有过多的抵触,进而自主开展学习。

3 开展活动,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高职教育作为我国现代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首要任务就是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学习不应当局限于课堂和书本之中,更应当将其置身于社会的大环境下。相对于枯燥的课堂,学生更倾向于在各种趣味活动中进行学习。同时职高学生课业负担较轻,为开展活动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3.1 社团活动 在校园内,各类社团是聚集学生范围最广,人数最多的场所,学生们可以在某个领域进行沟通和交流。这里是学生的聚居地,同时也为教师开展活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例如,我校药学系有一个医药营销爱好者协会,有专业老师指导,为医药营销爱好者提供了良好的交流和成长空间。

3.2 开展各种技能比赛活动 面向学生设立竞赛项目,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去。学生可以根据竞赛项目,利用课余时间积极查资料,做练习,不仅能使学生技能得到提高,这也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途径之一。比如临床护理操作技能竞赛,药学系的中药炮制大赛等等。

4 让学生体验成功,增强自主学习能力

高职院校的学生基础相对薄弱,在竞争激烈的中学阶段得到的肯定也比较少,学生长期得不到肯定就会产生不自信的心理,越不自信,学习效果就越不好。为此,我们特意举办各种学生参与的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例如课堂提问、课后作业、活动参与等等,只要学生参与,就会对学生的勇气加以表扬,学生的每一点进步都应该得到肯定,对于出现的问题及时指导,让他们才参与中获得快乐,快乐中增长知识,同时也增强了自信和自主学习能力。

结束语

高职教育是培养基层人才的主要方式,高职教育的质量对国家的影响也比较大,但从量变到质变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自主学习有利于学生终身学习,对教学质量的提高也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途径有很多,但最终目的都是改变学生学习状态,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让学习成为一种需求。作为高职院校的教育工作者,我们仍需探索更多更有效的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

参考文献:

[1] 韩四清.简论自主学习的含义、依据和范畴[J].河北教育,2000(2):15-17.

[2] 王玉华,郭宝凤等.谈谈药物分析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体[J].价值工程,2012, 16(2) :245-246.

学生自主学习教学体会 第7篇

关键词:网络,自主学习,生物学

前言:

现在全国都在提倡素质教育, 而素质教育的重要目标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自主学习, 是指学生个体在学习过程中一种主动而积极自觉的学习行为, 是学生个体非智力因素作用于智力活动的一种状态显示。它表现为学生在教育活动过程中要有强烈的求知欲, 并主动参与的精神和积极思考的行为。除了具备将学习的需要内化为自动的行为或倾向外, 还需要具备与之相应的一定能力。在自主学习状态下, 学习的压力一定要产生于内在需求的冲动, 即自我价值实现和社会责任感的驱动, 而不是外在的压迫或急功近利的行为。因此, 自主学习的目的是为了获取知识、技能和锻炼培养能力。培养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是大学生必须具备的本领之一。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是学习者在总体教学目标的宏观调控下, 在教师的指导下, 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自由地选择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并通过自我调控的学习活动完成具体学习目标的学习模式。自主性体现在学生学习要尽可能地减少对教师的依赖性和对知识的盲从性。

在中国现代, 随着社会和科技的进步, 电子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 电脑网络正以日益迅猛的速度进入人类社会的各个角落, 包括大学校园内。

2004年全国学生联合会、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和中国青年校园先锋文化有限公司联合公布了《2004年中国大学生消费与生活形态研究报告》。其中, 60%的人拥有手机, 27%的人拥有电脑, 20%的人拥有PDA, 12%的人拥有MP3。2013年《大学生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的调查报告》统计结果发现, 现在大学生几乎每人一部手机, 绝大部分都拥有了电脑。

大众媒体在世界范围内经历了网络化的历程, 网络从过去的2G、3G到现代4G, 从过去的有线上网到现代的无线上网, 信息化、数字化和网络化的高度一体化的信息交流方式使人们明显感觉到这种新的方式带给我们的快捷与自由, 开放与互动;但网络技术带给我们的种种优势的同时也让一些人违背了理性, 利用网络技术牟取暴利, 超越了法制的界限而给社会和个人带来极大危害。网络技术健康发展需要采取经济、社会、法律、伦理、文化等多种手段, 比如改革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 建构具有适应性和灵活性的网络社会结构, 发展具有人性化的新技术, 建构和完善网络法律法规, 建构具有现代网络精神的网络伦理, 培养健康、全面的网络人格, 等等。技术的进步给了人们以更大的信息支配能力, 也要求人们更严格地控制自己的行为。要建立一个“干净”的互联网络, 需要法律和技术上的不断完善, 也需要网络中的每个人的自律和自重。因此, 网络的未来应朝着个人与社会, 个体与群体, 个性与共性之间分散而有张力的互动形态发展, 从而实现个人自由发展与社会共合体健康发展的双重目标。同样, 在大学校园内, 对学生而言网络所起的作用也有两面性。网络的好处是它能够促使大学成了一个开放的校外园, 顺利地联系外面的世界及了解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而网络也会使某些学生认为知识都能够在网络中寻找到, 到使用时, 只要上网查找就行了, 读书无用, 浪费时间, 所以他们将美好光阴浪费于网络游戏世界, 内心变得无比空虚[1]。

网络环境是一个现实, 我们无法拒绝它[2,3]。但我们普通大学生应该如何适应它, 利用它自主地学习, 而不沉迷网络游戏呢?作为教师, 如何引领大学生走进现代化的网络世界, 提高学习效率, 是体现教学能力的不可回避的话题[4]。结合教学改革, 我们进行了一次成功的尝试, 即在网络环境下, 学生自主学习拓宽生物学知识的教学案例, 现总结如下。

案例:

我们从英国生工网站 (Http://www.sanger.ac.uk) 获得了一款英文版的生物信息学软件Artemis, 该软件主要是将细菌基因组序列进行比对并进行差异化图示, 为进一步研究细菌基因组生物信息学奠定基础。

破译并应用此款软件, 需要具备一定的英语翻译能力、电脑网络的应用能力, 以及兴趣及持之以恒的能力。由于本人对电脑网络知识的缺乏, 此款软件的作用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生物科学与技术学院生工1101班本科学生闫竞直同学, 主动联系了我。他具有电脑相关知识、英语及对生物学软件兴趣的优势, 承担对该软件的说明书的翻译工作, 并对该软件的使用程序进行破译, 还将该软件的应用传授给其他学生, 使其他学生, 甚至研究生也能从中受益, 帮助他们解决研究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他的这一行为大受欢迎并得到广泛赞许。

总结与体会:

1.生物信息学知识学习和拓展, 进一步提高了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可以引导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刚进入学校接触到生物学时, 学生学习的知识都是生物学笼统概念和一些相关技术, 比较朦胧和模糊。通过该款软件的翻译和学习, 在老师的指引下才知道, 原来生物学并不单调和枯燥, 其中的世界奥妙无穷, 只是学生没有亲身感受到生物学带给他们的乐趣。学生会举一反三地认识到, 目前社会上正在应用的学科都不是单一的物理、数学、化学等, 而是混和了多个学科的交叉学科在大放光彩。就生物信息学而言, 就需要生物学知识、计算机知识、数学、统计学等各类知识。在对一个目标求知的过程中可以学习到许多原有知识以外的知识, 达到了拓展生物学知识的目的。

2.提高了学生英语学习的兴趣, 减少了其对英语的畏惧和厌烦。学生为了兴趣和心中的理想, 对Artemis软件的英文说明进行了翻译。在此过程中, 学生接触了许多的生物学专业词汇。在刚接触到这些专业词汇时, 学生很不适应。对一个本科生而言, 他们在英语学习的时候, 没有学习过它们。因此, 专业生物学词汇即使查询多遍也不一定能记住, 还会经常忘记这些陌生的单词。但是通过翻译的时候反复不断地查阅, 看了数遍, 以及一些语境的联想, 他们反而对这些单词记忆深刻。大量的专业词汇的认识使得学生对这个专业也有了新的认识, 学习成功的经历拓展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3.学生能够勇敢地与国外专家交流。用英语与国外专家交流, 刚开始学生有些自卑, 认为自己英语不娴熟, 不能清晰地表达自己的真实的想法。从第一封信后, 学生改变了自己的态度。英语只是交流的一种工具, 虽然我们有时候用词不准确, 但外国人也能够理解其中的含义。从外国专家回信后, 学生增强了自信, 勇敢地走出了语言交流的障碍。除了电子邮件交流外, 学生还在各个学术网站上发帖子询问相关问题, 积累出了自己的一套获得专业知识的方法。他们觉得与国外专家进行交流, 更加高效, 是更加直观有益地收集数据的方法。进入生物信息学相关的英文网站, 不论是sanger公司的网站教程、员工培训, 还是在YAHOO上进行提问, 都是要全英文进行, 如何让自己的英语书面表达更加专业, 又成为提高了英语水平的学习动力。

4.充分利用时间去学习各种相关的知识。不同于以往需要查阅很多书本才能获得某个知识, 由于电脑技术的强大力量, 现在如果遇到难题学生就会立刻通过电脑查询去解决, 只要把握好大方向, 一直向着某个方向前进即可, 而且进度明确, 进行到某一步, 都可以记下。而电脑自带检索功能, 可以帮助分门别类而不会出现多个笔记本之间的混乱且可以随时调用。充分利用时间, 真正地将学习融入整个生活, 学生不再觉得学习和生活空虚和无聊。

5.促进了学生进一步学习深造的动力。在这个学习过程中, 学生充分认识到了我们和一些国家相关专业之间的差距, 爆发出了内心强大的求知欲。在项目完成后, 学生就更加坚定地要攻读研究生, 努力深造。

6.大学生利用网络进行自主学习, 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可以与其他学生进行多方位的同步的相互交流, 进行有声有色的学习。这是学生从软件和英语学习中得出来的感悟。通过网络, 用群组讨论的模式建立学生之间的交流体系。以贴吧或论坛的模式使得每一个提出的问题能够经过所有学生之手, 这样能够让所有学生的学习效率提高到一个非常高的境界。这需要教师对学生管理, 通过对解决问题数量进行评级等策略, 给予相应的奖励标准。成功的经历能够给学生学习无穷的满足感[5,6]。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 我们认为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是决定性的因素, 即“我要学”, 其次是老师的引导, 老师的引导可以开启学生对知识的追求, 即“催化剂”。老师的帮助和支持, 特别是在学生遇到困难时, 给予其鼓励和切实的技术理论支持, 跨越障碍后, 学生就有了一种成功的喜悦, 就有成就感, 就有了继续学习的动力和追求。成功的经历是“兴奋剂”, 忙碌而辛苦的过程是“麻醉剂”, 让学生无暇去思念网络游戏, 浪费时间而虚度年华。

参考文献

[1]翟绪阁, 卢小君, 张国梁.大学生网络自主学习影响因素研究[J].大连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8, (3) :8-13.

[2]徐恩芹, 胥旭.活动理论指导下的网络自主学习研究——大学生网络自主学习行为现状的个案调查[J].远程教育杂志, 2012, (4) :89-92.

[3]吴菊红.调查分析:大学生利用网络学习英语[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08, (11) :140-141.

[4]马玲.网络环境下教学改革的探索与思考[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4, (10) :80-81.

[5]邵杰, 端木祥展, 时秀芳.网络教学——信息时代的教育新趋势[J].中国西部科技, 2009, (4) :85-86.

浅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体会 第8篇

一、把学习过程展示给学生, 让学生在总结中得到启发

教师“教”为行, “师”为果。要让学生把自己认为“师”, 教师首先应在“教”字上下工夫。语文, 从其应用意义上来说, 是各个学科的基础, 这是不争的事实。但从学习的角度去看, 它又不像数理化那样, 计算方法多样, 结果容易看得到, 而语文就显得单调、枯燥, 甚至无味了。因此, 如何“教”的问题, 常常成为我思考的问题。

我从《语文教学通讯》 (2000年1月) 中阅读了全国著名特级教师胡明道教授发表的文章《“学长式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 陈述了教师的职能是“示范学习、组织学习、鼓励学习”, 尤其是在示范学习方面, 其精辟的论述是“教师是先学者, 要在一个一个的教学设计中向学生示范如何想, 如何听, 如何说, 展示思维过程”。由此我得到了启发, 心想:我的备课过程, 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 我与学生所不同的是, 我的年龄比他们长, 思想也许会比他们成熟。我在备课的时候, 有一本参考书, 而学生没有, 除此之外, 其实我们都是学生, 如果能把我的学习过程传授给他们, 这不正实现了“教”的目的了吗?

1. 有目的地启发学生发现教师的教学思维, 从而帮助学生把握自主学习的重点

例如, 我在教《春》这一课时, 首先播放自制的描写春天景色的配音视频, 让学生一边看美丽的景色, 一边在音乐声中陶冶高尚情操, 而教师则在黑板上板书“欣欣然、朗润……”等词语。之后, 要求学生参考注释和字典理解板书词语的意义, 紧接着, 指导学生找出描写“草、树、风、雨、蝶、人”的词语和句子, 然后精读“吹面不寒杨柳风”一段, 当我把教学任务完成之后, 有意识地提出问题, 让学生讨论:老师教大家《春》这一课, 你知道分几个环节?每个环节有什么目的?你是否掌握了?学生带着问题七嘴八舌地谈开了, 最后得出结论:第一环节就是要认真诵读课文, 从中感受文中的优美句子, 想象其中的情与景;第二个环节就是要把握好词语, 并且能正确、生动地运用;第三个环节, 通过具体的句子, 感悟景物描写的妙处。在此基础上, 点拨学生:如果老师要你做好课前预习, 你是否知道如何预习, 学生回答的是知道。

当然, 不同体裁的文章, 或者说相同体裁的文章, 由于教学的目的要求不同, 采取的教学方法不能千篇一律, 如果千篇一律, 就显得枯燥乏味, 缺乏生命, 但不管如何, 规律还是有的, 比如说先读后思就是一个规律。

2. 教师把学习经验传授给学生, 让学生在此基础上自主学习, 提高学习效率

从小学进入初中, 学生的学业负担一下子加重了许多, 学生如果不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 就会在日积月累中感到学习的困难, 甚至产生厌倦的情绪, 如果教师能把经验传授给学生, 也许能使学生少走弯路, 况且教师的学习经验是能够言传身教的。但如何才能把教师的学习经验传授给学生呢?一是指导学生带着问题去读书。现在的教科书都是分体裁单元安排的, 单元的重点、基本课文的学习目标都有明确要求。我在备课时, 根据单元的重点在基本课文中寻找, 这种带着问题读书的方法, 学生可能一下子不能适应, 甚至不能弄懂, 但训练多了, 学生也就自然掌握了。二是参考有关的学习指导用书去读书, 在众多的指导用书中, 教师有选择地推荐给学生, 让学生在阅读中开阔视野, 丰富知识, 为了解决部分家庭经济困难而不能购买指导用书的学生的学习问题, 我在班上还开设了一个图书角, 通过捐书活动充实阅读书籍, 这样一来, 不但解决了因家庭困难而买不起书的学生的学习问题, 而且大大丰富了阅读内容, 深受学生欢迎。

二、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把压力变为动力, 逐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能力的形成是多方面的, 知识面越广, 能力就越强。知识的获得, 来源于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自觉性强, 阅读面就广, 摄取的知识量就多, 能力就形成了。学习的环境对学生学习自觉性的形成或许很有帮助, 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是激发学生学习自觉性的一个条件, 应该努力创造, 那么, 什么是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呢?就我个人的理解, 简而言之, 就是能使学生喜欢上你的课, 当老师走进教室时要面带笑容, 体现一种生机盎然的样子。的确, 在现代的课堂教学中, 对于一个初中生而言, 每天至少要面对三四个学科的学习任务, 所要摄取的知识量可想而知, 他们的压力有多大就不用多说了, 对此, 我也感受颇深。记得一次家访, 有一个学生就对我说过这样一句话:看到数学老师黄老师整天严肃的脸, 真感觉有点怕, 甚至有点烦。之后, 我就想, 我是否像这位学生所描述的老师呢?怎样才能走近学生, 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好老师呢?电视剧《命运的承诺》中的人物于老师、唐老师和房老师他们都有一颗热爱教育事业的赤诚之心, 但由于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上存在着差异, 年轻的于老师很受学生欢迎, 而严肃认真, 具有20多年教学经验的房老师、唐老师却被学生在课堂画像和在老师背后贴纸条等戏弄, 这是为什么呢?我在思考中得到启发:成功的教育, 首先要得到学生的认可, 把自己置身于学生之中, 做学生的好朋友。于老师带着她的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下完成了中学阶段的学习任务, 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我想, 这种教育方式不正是现代教育所需要的吗?

得到启发后, 在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方面, 我的体会是:把爱献给学生, 倾注在课堂。生本教育理论家郭思乐在《生本课堂是大爱的课堂》一文中论述:面对学生的学习, 教师要有“慢慢走, 欣赏啊”的心态, 相机穿插于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的引导, 要把握方向性, 要有整体观, 做到服务学生的学, 促进学生的学, 而不是遮蔽学生的学, 替代学生的学。“慢慢走, 欣赏啊”的心态是怎样的心态, 在我的理解里, 教师不用急于求成, 学生的成长好像鲜花开放一样, 作为一名园丁, 在呵护中看到花的美丽, 事实上也确实是每一个人每天都是在进步着的, 我们要多看到进步的一面, 不要有太多的忧愁, 这样, 心境就会开阔。

1. 爱学生, 首先要把自己当做学生, 这样才容易进行思想交流

试想, 学生不能按时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 如果教师大发雷霆, 不问青红皂白批评学生, 学生必然感到委屈, 即使当时嘴上不说, 但心理却在想老师是如何如何地不明事理。事实上, 学生每天要完成多个学科的作业, 有时学习的任务本来就够重的了, 如果在这个时候, 多说一些能让人理解的话, 鼓励学生, 学生必有所动, 就是这一次完成不了, 下次一定会想办法完成的。

2. 多从学习、生活上关心学生, 这是爱的具体表现

学生离开家庭, 在学校里整天是和同学在一起, 如果得到老师更多的关心, 从心理上, 学生就会感到这像父爱和母爱, 尤其是在学生患病或遇到不愉快的时候, 一句亲切的问候, 也许会使其终生难忘。当学生在学习上遇到困难, 做错作业的时候, 更应该以鼓励的语气, 让学生放松思想去思考, 当思考无法继续的时候, 就做启发式的引导, 教师的引导, 其实就是在欣赏着这朵鲜花的盛开。

生本教育是现代教育的要求, 其理论基础应该是“以人为本”。“爱”是生本教育的核心, 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是爱的具体表现。爱学生就应该把学生看作是自己的儿女一样, 就像园丁呵护花朵一样, 这就是师德, 是一种至高的境界。

三、激发思维, 培养能力

思维是人对事物在大脑中的活动过程, 事物的产生来源于人对事物探究的要求, 思维正确与否, 取决于对事物的认识。学生的思维能力如何, 与其自主学习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方面, 我的做法是:

1. 多鼓励, 善鼓励

鼓励是激发人的精神力量的一种行为, 尤其是对于正处在思维活跃初期的初中生来说, 鼓励是十分必要的。在教学中, 无论学生回答问题正确与否, 我都运用恰当的语言来给予鼓励, 学生得到鼓励之后, 即使回答问题有错误, 他也会从中得到一种力量, 从而增强自信心。

鼓励要讲究艺术, 对于一个初中生来说, 我们不能像小学教师鼓励小学生一样说“你很棒”, 初中生知识面相对较广, 对问题的思考有时会跳出教师设定的圈子。因此, 我们鼓励的时候, 要用一种激励的语言对学生说:“你回答得很好, 相信你对课本中的××知识记得很牢……估计你经常课外阅读, 涉猎知识, 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 你在预习的时候就对这个问题经过了反复的思考。”当然, 鼓励的语言, 要根据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而随口说出, 不必做具体的设计, 但有一点我认为, 无论学生回答正确与否, 鼓励始终表现在教师的语言或行动上。

2. 把语段作为训练学生思维、提高自主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来抓

语段是文章组成的一个部分, 所涉及的知识面很广。语段阅读, 历来是各类考试的主要内容之一, 通过语段阅读来训练学生的思维, 效果是很不错的。

关于训练学生思维, 我的经验是:教师要精心设计问题让学生思考, 例如, 在教《故乡》时, 指导学生“这来的是闰土……”一段时, 设计了以下几个问题让学生思考:我记忆中的闰土是几岁的闰土, 现在来的闰土又是几岁的闰土?记忆中的闰土和现在的闰土变化很大, 鲁迅先生是如何描写现在的闰土的?从闰土的变化中, 你想到了什么?学生对一个个的问题, 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 内容非常丰富, 思维得到了启迪。

激发学生思维的方法是多方面的, 除了上述两个方面之外, 通过开展一些知识竞赛活动、想象作文的练习、练习作业的辨析等, 应该说也是很有作用的, 问题的关键在于, 教师要用更多的时间去创设。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我们教师培养创新人才的一个方面。我们知道, 创新型人才的一个基本要求, 就是要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 独立思考的能力与自主学习的能力是相互关联的, 因此, 我们要肩负起这一份责任, 为祖国未来的发展培养更多的自主学习能力强、思维活跃的新一代。

摘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一个重要方面, 从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入手, 在教学中善于启发学生, 让学生在爱的教育中得到鼓励, 在训练中不断增长、提高思维能力, 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方法。

学生自主学习教学体会 第9篇

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下面结合实践谈谈我的做法和体会。

一、课前放手预习

良好的预习习惯对提高阅读水平、顺利达到学习目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每接手一届新生, 我总先教学生掌握预习方法。初读课文时, 先从整体入手, 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圈出不会读的字和不理解的字词并查阅工具书解决。第二次阅读时, 要围绕课文前的导读和课后练习, 自己思考相关问题, 不能解决的、一知半解的做上符号。第三次阅读, 可记下其他疑难问题, 划出自己感受最深的词句, 也可以摘抄课文中的优美词句, 赏析精彩片段等。

上新课时老师一定要检查预习情况, 这有督促学习的作用。字词读音、解释可用学生互相提醒的方式解决;作者介绍、写作背景, 可让学生当小老师完成。然后老师让同学们谈谈“我的阅读感受及疑难问题”, 学生的阅读感受因人而异, 允许有不同见解, 只要有道理, 即使看法与众不同也应肯定, 有争议的留到课文学习时同疑难问题一起再做讨论、解决。

课前预习是自主学习的第一步, 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挖掘学生的自学潜能。

二、课中精心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离不开教师积极的指导。教师就像导演, 导得好, 学生自主学习的激情才会高涨, 自主发展的效率才会最高。

据调查, 有相当部分学生不喜欢学习语文。其中很大原因是教师没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导入新课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 尽量激发起学生学习的热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很多, 诸如创设情境、故事引入、猜谜引入、开展竞赛、巧设问题等。如学习古诗时, 课前五分钟开展“看谁知多少”竞赛活动:看谁背的古诗多, 看谁知道的诗人最多, 看谁讲的有关诗人的故事最多。学生有了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 形成强大的内驱力, 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导入新课后应出示本课的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能激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期待和完成学习目标的欲望, 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般来说全班有共同的学习目标, 然后再结合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多层次学习目标, 比如学困生接受能力、理解能力较差, 要求掌握好字词读音, 正确书写生字, 了解课文内容就行了;学优生接受能力、理解能力较强, 让他们在完成目标的基础上, 掌握写作方法、技巧, 学会借鉴。这样可以避免学困生因目标过高难以实现而放弃学习, 优等生因目标过易达到而轻视学习的情况发生。

进入课文学习, 先让学生自读课文, 然后就预习中的问难提问、质疑。“学贵知疑, 小疑则小进, 大疑则大进”, 有疑问, 才有学习的内驱力。阅读教学中, 我比较重视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 引导、鼓励学生敢想、敢疑、敢问, 进行问题教学, 激励学生自主探索学习。如在学习《最后一课》时, 学生提问:“老师为什么要穿漂亮的礼服?”“镇上的人为什么坐在教室里?”“为什么韩麦尔先生听到钟声、号声脸色惨白起来?”“小弗郎士起初是一个调皮、逃学、厌学的孩子, 韩麦尔先生似乎也不是一个敬业的老师, 作者为什么要塑造如此反常的不完美形象, 而不是常规的完美形象呢?”学生提出问题后让学生自己再读课文解决, 不能解决的交学习小组或全班共同研讨。学习小组按, 以优带差的方式组合, 六人一组由组长负责、组织。一些开放性、有挑战性、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交小组合作探究完成。在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合作探究的同时, 老师能当观众, 应巡视全班, 对有疑难的小组做点拨指导。讨论时学生各抒己见, 然后由组长综合组员的意见向全班做发言。这个组长不是固定的而是轮流的, 让每个组员都有机会当组长。合作探究, 集思广益, 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思考,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创新意识、人际协调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

实践证明, 学生在这个环节中有很大的热情, 课堂上常常人声鼎沸, 争论激烈, 自主学习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要持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的鼓励性评价语言不可少。有人说, 教师课堂上的鼓励评价是学生学习信心的源泉, 是学生学习的催化剂。要使自主学习的火焰越烧越旺, 就得慷慨地运用赞美性、激励性评价。老师要做一个有心、细心的人, 要善于发现学生在学习中的点滴进步, 及时给予鼓励性评价, 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与学习的兴趣。如“同学们真聪明”、“你真棒”、“你的看法很独特, 很有创新精神”、“你敢于发表意见, 勇气可佳, 值得表扬”、“你吐字清晰, 声音响亮, 落落大方, 值得表扬, 但思路要换一换”、“这个问题答对了一半, 也是一份贡献, 另一半, 再想想, 老师相信你一定会想出来的”, 即使是批评, 激励性的、委婉的批评语言也更能让学生接受。那种扼杀学生美好感受和挫伤自尊的评价不能再出现在课堂了。

三、课后拓展自主阅读

没有大量的课外阅读, 仅靠啃教材, 是不能真正提高阅读能力的。课堂45分钟, 时间有限, 怎样让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延伸到课外?我鼓励学生根据个人兴趣自由阅读, 特别是一些与教材内容有关联的作品。如教《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我就顺便跟他们聊聊小说中精彩的故事情节和其他英雄好汉的一些有趣的事, 学生听得津津有味时, 我戛然而止, 让学生带着疑问或期待主动去阅读《水浒传》, 再顺势在几周后举行“我说水浒传”的语文活动。

把课堂还给学生,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让学生养成自主获取知识的习惯, “教是为了不教”就指日可待了。

摘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必须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中,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提出学习目标, 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语文教学应紧紧抓住课堂教学这个阵地, 改革课堂教学目标、结构、形式, 走“自主探究学习”之路, 使课堂充满朝气, 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高中自主探究学习的教学体会 第10篇

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充分展开数学思维运用是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我们始终坚持把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能力放在首要地位,大胆改革课堂教学方式,积极探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习惯的最佳切入点,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下面就如何构建高中数学自主探究学习的教学模式,谈谈我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课前探究,巧做布置,引导学生自主参与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备课,做好课前预习准备,自觉找出新旧知识点的联系,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参与热情,发展学生的思维,为上好课作了铺垫。

(一)发动学生自制数学教具

数学知识本身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如能配以适当的教具演示则可“化抽象为具体”,而让学生自制教具则可以使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实验操作获得感性认识,使学生逐步领悟数学知识,从而理解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在教学中可让学生自制教具的种类很多1.实物模型教具。如椭圆作图工具;三棱锥的演示教具;圆锥、圆柱的侧面展开教具等。2.幻灯片。如用于复习的章节的知识构图;知识点的比较表;实例引入的幻灯片等。3.自编习题及课前、课后的小考测试卷等。

以上的准备,让学生充分发挥了主观能动性,只要课前巧做布置,合理安排,便会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教学工作事半功倍。

(二)引导学生课前自学

教学课有很多是可以自学完成的,教师只要课前组织安排合理,恰当布置预习题,并充分利用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便可由学生自主完成新课的学习,使学生的潜能得以充分发挥,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三)让学生备复习课,总结章、节的知识结构

高中学生已有一定的归纳、总结能力,教师若能教会学生读教材,找知识点,使学生利用数学思想方法主动对知识加以比较、分析、综合、概括,便会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系统化、网络化,使学生由被动到主动,形成良性循环,取得最佳效果。

二、课内优化,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参与

(一)创设应用性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己发现数学命题(公理、定理﹑公式)

(二)创设质疑情境,变“机械接受”为“主动探究”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学生有了疑问才会去进一步思考问题,才会有所发展、有所创造,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把自己当作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固有需要……”而传统教学中,学生很少主动参与,多被动接受;少自我意识,多依赖性。学生被束缚在教师、教材、课堂的圈子中,不敢越雷池半步,其创造个性受到压抑和扼制。因此,在教学中我们提出:学生是教学的主人,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应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去发现问题,大胆发问。创设质疑情境,让学生由机械接受向主动探索发展,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创造个性。

在课堂上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数学实践能力,更能有效地加强学生与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无处不有数学知识的存在,从而让学生懂得学习是为了更好地运用,让学生把学习数学当作一种乐趣。另外,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可以开拓学生的思维,给学生发展的空间。

三、课后挖掘,延续热情,引导学生自主参与

课后自主学习时教师可鼓励有条件的学生上网查询数学资料、史料拓宽视野,节假日鼓励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或中等生一起到附近的优生家中合作学习、互补学习,及时解答疑难问题。鼓励学生自己出题,教室黑板可设立一块数学园地,每天小组长轮流更新一道习题,习题允许出自于课本但不得重复。

每一单元接近结束时要求每个学生利用课后时间出一张考试卷,教师可筛选优秀的卷子经过适当加工后作为单元考试卷。课后鼓励学生做教具,使学生在学做教具的同时在自主学习数学。课后可指导学生写小论文,如《我是这样进行自主学习的》《课前预习的好处》《学习中如何发挥主动性》等,进行探究性学习。

自主探究学习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运用探索性学习和创新精神, 发挥自身优势和潜能, 自主获得知识、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形式。这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索性学习,学生的创新精神产生于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构建高中数学自主探究学习的教学模式,要求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内容、方法,并以自学提纲的形式反馈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尝试,自觉主动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探究问题;课后可让学生通过搜集材料,观察特征,具体地进行思考、分析和探究,并发扬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合作关系,以解决问题。

学生自主学习教学体会 第11篇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这就说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者负责、管理自己的学习,自己选择学习目标、内容、策略,从而获得有效的自主能力。众所周知,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内容枯燥无味,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很不容易,因此,初中生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和训练,要想方设法,通过课前网络搜索教学相关内容,采用游戏教学,教学时适度插播音乐歌曲,利用影视视频片段等方法。

一、利用网络搜索教学相关内容,培养自主学习习惯

新课讲授前,教师要围绕新课的知识对课前预习进行必要的提示,提出明确的要求。引导学生通过网上搜索掌握与课文教学内容有关的事例、背景、数据和图文等资料,使学生在学新课的内容前对教学内容有所了解,为课堂上进一步的学习和理解教学内容做好充分的准备。课前,教师可以预先在学校专题网站上发布预设课前预习提纲,指导学生利用互联网上的相关教学资源,搜索该课内容的相关资料,久而久之使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好习惯。如:教学人教版新课标初中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第三课《同侪携手共进》一课前,针对本课的教学目标,明确人际交往中受欢迎的品质和不受欢迎的品质以及知道什么是青春期闭锁现象及其危害,掌握交友的基本原则,正确交往。课前学生在网上搜索与本课内容相关的故事:歌德和席勒同是德国伟大的诗人,两人生活在同一时代,尽管性格、生活遭遇迥然不同,但他们结下了深厚友谊。在席勒的影响下,歌德完成了《浮士德》等长诗的写作,两人又合写了许多讽刺短诗。李白和杜甫都是杰出的诗人,他们之间非但不嫉妒,反而相互称赞,交流促进,情意深挚,分别成为唐代的诗仙和诗圣。当然因交友不慎被骗或是被害的案例也不计其数。随着社会的开放、观念的更新和价值观的多元化,再加上青春期心理特点的影响,青少年的交往中也存在着一些不健康和不适当的因素,应引起高度注意。

二、采用游戏和辩论的形式进行教学,有助于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

游戏是青少年学生喜欢的活动之一,教学时结合教学内容适当的开展游戏活动,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意识,使学生的主要精力情不自禁的投入到学习活动中来,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主体的创造性。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常用的游戏有以下几种:一是扮角色游戏。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为学生的活动创设相仿的情境,游戏中的角色分别由不同的学生担任,在课堂创设的情境中扮演对应的角色。如开设法律讲堂、课堂模拟法庭,模拟法律知识咨询剧场等。二是表演游戏。即在课堂上根据课的内容和情节选择合适的诗歌或歌曲分别让学生朗诵或表演。三是猜谜游戏。猜谜游戏就是通过猜谜语的方式让学生对思想品德课中的道德标准和道德概念再认识,再提高。四是竞赛辩论游戏。竞赛辩论游戏是根据思想品德课的内容创设竞赛辩论的平台,让学生在竞赛辩论游戏中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和有关依据,充分的展示自己的观点,反驳对方的弱点,达到取胜和决胜的目的。竞赛辩论游戏前必须根据教学内容讲清竞赛辩论的要求和规则,例如在教学八年级第六课《网络交往新空间》一课时,在课堂上设计以“网络是把双刃剑”为主题进行辩论赛。

三、插播音乐、歌曲,激发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音乐和歌曲不仅具有高度的艺术性,而且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性,常常给人以美的享受,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现如今的中学生对音乐和歌曲都是非常痴迷的,所以,教学时要利用中学生的这一特点,在枯燥无味的中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适时播放与教学内容相关联的,学生喜闻乐见的音乐和歌曲,对于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活跃课堂气氛,促进教学双边互动,增加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增强教学内容的吸引力、感染力,增强教学效果都是非常有效的。如在教学七年级思想品德《我的中国心》一课时,利用多媒体适时播放张明敏演唱的《我的中国心》这首歌:“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我的祖先早已把我的一切烙上中国印,长江、长城、黄山、黄河,在我心中重千斤,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心中一样亲……”歌词与教学内容融为一体,悠扬的歌声与学生的爱国主义的爱国之情产生共鸣,势必会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利用影视视频片段,拓宽自主学习的渠道

现如今,电视走进我们每一个家庭、社区和公共场所,看电视节目是人们业余时间必不可少的活动之一,如何有效地利用电视节目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值得研究的课题之一。因此,要充分利用影视中的片段内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如结合《法律讲堂》、《今日说法》、《流动法庭》、《我要当法官》和一系列的法制宣传节目与思想品德课中的法制教育内容的教学有机结合,一定会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和良好的社会效果。又如结合《焦点访谈》、《环保行动》、《百姓呼声》等栏目内容与思想品德课重点环保内容密切结合进行教学,也会大大丰富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内容,增强思想品德教学的活力和感染力。同时有助于增强学生关注民生、关注社会的责任感和改造自然、保护环境的使命感,有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社会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综上所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应渗透到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各个环节。课前预习时搜索相关内容整体感知课的内容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的习惯;采用游戏和辩论的形式进行教学,创设情境,活跃气氛,有助于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课中插播音乐、歌曲,可以激发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后利用影视视频片段,有利于拓宽自主学习的渠道。总之,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之一,也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

学生自主学习教学体会 第12篇

初一学生在小学学习英语的程度参差不齐, 再加上年纪小自控力差。因此英语教学首先要引起他们的兴趣。如果学生的学习热情高昂, 态度端正, 加上教师的指引, 才能形成自主学习的方法。也只有学生充满好奇心, 才能在不断学习实践的过程中, 逐渐掌握学习方法才会感到学习英语的乐趣。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 只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精心设计运用多种教学手段, 巧妙创设学习环境才能调动学生们的学习热情, 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 从而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一、课堂趣味性

在导入新课时, 教师要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 提供给学生明确真实的语言信息, 语言情境要符合学生之间的交际, 使学生在一种真实或模拟的情境中体会和学习语言。

二、寓教于乐, 注意学生情感的培养

对刚入初一的学生来说, 英语是比较难学的, 因为在小学只接触皮毛, 又不是主课, 不够重视。进入初中后, 英语作为一门主课非常重要。有的学生感到枯燥难学, 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应注重学生的兴奋点, 引起他们的兴趣。例如教学初一英语Unit3 body and feeling, 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 上课时我让学生到讲台表演动作, 要表示I’m cold这一概念, 学生可以装出发抖, 皱眉头, 发出Br-r-r的声音, 跺脚, 双臂紧抱身体等, 边做动作边说:Oh, I’m cold.I feel cold!学生们都哄堂大笑, 特别兴奋。然后让另一个学生关窗, 再说一遍:Oh, I’m so cold.It’s cold here.Cold.Very Cold.然后假装穿毛衣。关上窗子以后, 假装感到暖和起来了, 边说:Oh, that’s much better.I’m not cold now.整个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学生激情高昂, 学习效果当然不错。

除此之外,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要引起学生的兴趣, 培养他们细心观察身边的每一件事。当然, 教师作为施教者, 也必须采取其他多种形式, 如英文歌曲, 多媒体教学, 讲故事, 做游戏等活动来培养学生兴趣。在学习stop和go的意思时, 我们就做了一个这样的游戏, 告诉学生当说go时, 他们要低头看着地板在教室快步行走;当说stop!时, 他们要停下来, 抬起头, 每人和站在最近的同学结成一对站立。每对伙伴握手, 用英语互相介绍。例如S甲:Hello!My name is____.What’s your name?S乙:My name is____.Nice to meet you.S甲:Nice to meet you too.当说go时学生立刻重新低头快步走。这样不仅掌握了stop和go的意思, 还复习了以前的内容。很多学生愿意参加, 就让他们到教室前面做这个游戏, 每次10个人, 几乎每个学生都能参与, 效果很好。

三、调动学生参与意识和学习积极性

学生有了兴趣之后, 接下来调动学生参与意识和学习积极性。在教学中尽可能地组织学生运用合作小组形式学习等形式, 使学生之间交流合作, 不同的学生通过合作学习, 互相启发, 互相补充, 实现思想观察的碰撞, 使学生学得更好, 在合作中认识自己。教师再给予适当的启发, 学生们在集思广益中增长了知识, 提高了学习效率。例如:在设计I’d like some…句型时, 我把教室变成了一个商店, 里面有各种水果及价格, 让学生分角色表演, 分组讨论。练习What would you like?I’d like some…句型。How much are they/is it?教师在适当的情况下给予帮助, 让每个学生在一定的模拟场景中操练语言。不管是作为顾客还是售货员的学生都很兴奋, 也收到了很好的学习效果。

四、教给学生正确有效的自主学习方法

在学生有了兴趣积极参与的前提下, 传授给学生学习方法就尤为重要。传统的教学方法往往以书本为中心, 课堂教学大多以教师讲学生听为主, 教师的主要精力放在如何把知识讲清楚, 很少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这种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 易造成学生依赖性, 因此应改变这种教学方法, 传授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

1. 鼓励学生探索思考。

使学习过程更多地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2. 正确指导学生进行合理的课前预习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提高学习效率的重要途径。

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这样还能增加学习兴趣。

3. 上课是学生掌握知识的重要环节, 因此要求学生上课注意力高度集中, 把握住重难点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

4. 复习是学习之母。

课后及时复习能加深和巩固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从而系统地掌握新知识的目的。

“两先两后一总结”学生自主学习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增加学习兴趣。掌握了自主学习, 就知道怎样去学, 学习目标明确了, 学起来就很轻松。当然学生自然成了课堂的主人, 他们可以说:“我的课堂我做主”。

上一篇:战略性贸易政策分析下一篇:工程管理与环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