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农村义务教育

2024-09-15

陕西农村义务教育(精选12篇)

陕西农村义务教育 第1篇

关键词:农村职业教育,问题,对策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 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 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并提出要“培育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发挥亿万农民建设新农村的主体作用。”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一个重要任务和重要标志, 提高广大农民的整体素质, 将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新型农民素质提升需要教育, 研究陕西农民职业技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构建与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农村职业教育体系, 对于新农村发展、缩小城乡差距、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发展新型高产环保农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陕西农民职业技术教育存在的问题

1、对农村职业教育认识不足

长期以来, 在人们的思想观念里存在的错误认识导致推动职业教育发展不力, 接受职业教育不主动, 已成为阻碍陕西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因素之一。陕西大多数县、乡领导, 对农村职业教育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支持, 致使国家规定的许多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政策措施得不到很好的贯彻落实。陕西的大多数农民是现实的, 他们耕作的方式, 主要靠人力、天力、畜力, 落后的生产方式一代又一代传送, 使他们认识不到农业技术教育的重要性;许多农民还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 他们的子女不再选择学农科专业和工科专业, 而纷纷拥向第三产业一些热门专业, 表现出择业观念的超前性。近些年来, 工农业产品价格剪刀差进一步拉大, 农业比较效益降低,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愈来愈大, 也是农民弃农从工经商, “放下锄头往城里跑”的原因。大批农民外出打工已成为农业劳动力转移的一个重要渠道。打工收入已经上升为农民现金收入的主要来源。“以农为主”的农业职业教育对广大农民青年的吸引力越来越弱。

2、农村职业教育体系不健全, 教育结构不合理

在教育资源的利用中, 由于地域、财政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 很多农职院校只有教学机构, 缺乏实践场地和实践设计, 而农村的技术推广部门有培训教师和实践场地, 但大多数县、乡没有培训机构;陕西省科协、妇联、共青团等社会团体开办的农业职业技术培训都有自己的体系网络, 但没有自己的教学机构, 也没有实践场地和师资, 呈现出资源分散的特点。在农村教育体系中, 初、中、高三级职教很难真正衔接, 特别是高职教育起步晚, 发展缓慢;同时, 农村职业教育、成人教育和普通教育尚未真正结合;农科教统筹机构形同虚设, 甚至无人过问。因此, 农村职业教育缺乏统一协调的运作机制作为保障, 各自为政, 优势不能互补, 有限的教育资源难以整合利用, 严重阻碍了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

3、学校定位不明确, 教育模式不适应

人才培养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相脱节。在社会普遍的重学历教育、轻职业教育的状况下, 农村职业教育的定位发生了变化, 从以培养具有较高素质的农村劳动者为根本目的, 转变以为农村学生的升学、就业提供帮助为导向, 逐渐脱离了职业教育的方向。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 我省很多农职院校压缩甚至放弃农类专业, 转而以财经、计算机等热门专业为主, 专业设置与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不相适应;同时, 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上, 文化课和理论课成为教学重点, 技能培训退居次要地位, 存在着严重的重知识教学, 轻能力培养, 重文化基础, 轻职业技能的现象。这背离了农村职业教育为“三农”服务的宗旨, 难以实现农村职业教育为“三农”服务的目标。

二、加快发展陕西农村职业教育的对策建议

1、转变观念, 推动农村职业教育加快发展

各级政府必须高度重视农村职业教育, 把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当作政府的重要工作, 采取切实有效的政策措施, 依法治教, 保证农村职业教育健康有序发展, 改革管理体制, 建立和完善职业教育督导评估制度, 实行分级办学, 从根本上改变制约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体制性障碍;创新政策, 改变输血投入 (扶贫投入等) 为造血投入 (人力资本投资等) , 打破农村贫困的恶性循环怪圈, “治贫先治愚”, 动员社会力量办学, 开辟多元筹资渠道。各级政府必须牢固树立“科教兴农”的战略观念, 切实将农村职业教育纳入政府的议事日程, 把“科教兴农”的基础工作列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完善农村职业教育的领导机构, 加强协调, 统筹安排, 齐抓共管。

2、整合现有教育资源, 建立全新的农村职业教育体系

面对大量急需培训的农村劳动力, 应最大限度地利用好当地的教育教学资源。目前, 大多数地区的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县级职业学校的师资和校舍都可以利用, 教师稍加培训即可适应专业技能课程设置的要求。还有一些地方可以通过调整合并, 腾出部分学校专门用做教育培训农村劳动力的场所。另外, 随着各地中小学撤并, 原有的校舍也可以作为教育培训农村劳动力的基地。各级各类职业技术学院校、农民科技培训中心、农民科技学校、涉农协会等单位和社会力量是农民职业技术教育的实施者, 可参与培养新型农民, 开展对农村劳动力进城务工人员的前期培训, 逐步实施农村新成长劳动力免费劳动预备制培训。各级老科协组织和广大会员是农民职业技术教育的参与者, 在发展农民职业技术教育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应发挥积极作用。

3、以农民科学素质行动为契机, 调整培养目标, 全面提高农村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由农业部、中国科协、中组部、中宣部、科技部等14个部委联合举办、旨在全面提高9亿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农民科学素质行动”不久前在京正式拉开帷幕。农业部副部长危朝安介绍, 实施农民科学素质行动, 就是要为新农村建设培养大批“有文化、懂科技、会经营”的新型农民。要提高农民掌握、运用现代技术和管理方法发展农业生产、进行生产管理和农产品经营, 实现增收致富的能力;提高农民向工业、服务业转产转岗和进城务工的能力;提高农民鉴别科学与愚昧、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发展循环农业等方面的能力。我省农村职业教育要发展, 就要抓住农民科学素质行动为契机, 以服务“三农”作为根本目标, 坚持以人为本的指导思想, 实现教育观念的创新, 围绕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需求, 农村青年的发展需求和农村两个文明建设的现实需求, 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

开展农民职业技术教育对于向广大农民普遍传授农业科技知识, 不断地提高他们文化和科技水平, 为进一步发展陕西农业, 具有积极的意义。因此, 只有大力开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 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生产技能, 才能充分发挥农民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主体作用, 培育出适应新农村建设所需要的新型农民。所以, 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 加强对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 是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关键。

参考文献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10-15.[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07-10-15.

[2]中国农民职业技术教育研究[M].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3.[2]中国农民职业技术教育研究[M].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3.

[3]李天文.在陕西省农民职业技术教育论坛结束时的讲话.2010-11-12.[3]李天文.在陕西省农民职业技术教育论坛结束时的讲话.2010-11-12.

陕西农村义务教育 第2篇

【发布文号】陕政发〔2005〕17号 【发布日期】2005-06-10 【生效日期】2005-06-10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陕西省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生“两免一补”工作的通知

(陕政发〔2005〕17号)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实施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加快小康社会建设步伐,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切实减轻农村贫困家庭负担、保障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生接受义务教育,省政府决定,从今年秋季开始,在全省农村对义务教育阶段贫困学生(以下简称“农村贫困学生”)实施“两免一补”(免教科书费、免杂费,补助寄宿学生生活费)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组织领导及职责。

各市、区、县人民政府要尽快成立实施“两免一补”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负责协调组织实施“两免一补”工作。各级教育部门负责收集“两免一补”政策的有关基础数据,确定资助对象,确定免费教科书种类、版本,组织实施教科书的政府采购工作,并会同民政等部门制定农村贫困学生界定标准和办法。各级财政部门负责筹集管理“两免一补”经费,会同教育部门确定“两免一补”标准和范围,并协助教育部门做好教科书的政府采购工作。

二、经费筹集及保障。

我省“两免一补”经费筹集主要有三条渠道:中央财政负担“一免”,即免教科书费;另“一免”即免杂费主要由省级财政负担,各市县视财力状况负担一定的比例,具体标准由财政厅会同教育厅等有关部门核定;“一补”即补助寄宿学生生活费,由各市、县人民政府筹集解决。各市、县、区人民政府要通过调整财政支出结构,确保各自所承担的“一免”部分资金和“一补”资金及时足额落实到位。?

三、监督和管理。

我省“两免一补”资金将纳入“基础教育专项资金财政专户”进行管理,实行分账核算,封闭运行,专款专用。省政府将落实“两免一补”经费情况及使用情况纳入省政府督察督办范围。各级监察、教育、财政等部门,要严格检查和纠正实施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平均化和扩大补助范围等问题。省内各新闻媒体要对“两免一补”政策及其实施情况进行广泛宣传,充分发挥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

陕西省人民政府 二○○五年六月十日

浅议陕西农村住房建设问题 第3篇

关键词:陕西农村;住房建设;问题

中图分类号:C9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01-0022-03

一、问题的提出

近十年来,“三农问题”一直成为社会关注的一个重要焦点,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以来,在“三农问题”这个大的框架下提出了以“乡风文明,村容整洁”为战略思想的农村治理问题,并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性任务。然而,由于我国历史以来的发展不平衡性导致乡村规划治理的滞后性与边缘化,导致居民点无序扩张,形成“有新房而无新村”的局面。现以陕南H县农村为例:

该县位于陕西省南端,汉中市东南隅,总面积约3 437平方千米,总人口28万人,城市化水平为15%左右。由于该县地处秦岭与巴山深处,多以山地地形为主,人均有效可耕地面积不足0.5亩。该县为贫困县,改革开放后,其农村家庭收入来源以外出务工为主,目前人均年收入在8 000元左右。最近十年该县农村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住宅由过去的土堆房逐步变成了“现代化”的砖瓦楼房,然而,由于当地政府对农村的治理不到位,村民在建房也产生了许多问题,其表现可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居民住宅分散,功能分区不明,整个农村的布局一片混乱;二是楼房平房混杂,平房居多,房屋楼层低;三是没有进行房屋建设设计,质量一般,正如学者描述的,“西方人建住宅用几代人,而我们建房只管一代人,等到下代人然后又重建”;四是住宅沿路而立,路到哪住宅建设就跟到哪,交通用地与住宅用地相争的问题严重;建房看“风水”,使得每家每户的住宅建设方位显得乱七八糟;五是新居旧宅并存、人均用地超标、一户多宅和“空心村”现象严重;六是出现抢购建设用地和将集体土地以私人的名义进行明目张胆或变相的土地交易的局面。

从上述情况可知,该农村在住宅建设过程中,用地缺乏长远规划,人人为了追求个人住宅建设利益最大化使得农村产生的负外部性问题可以概括为以下两点:第一,土地的粗放性利用导致土地资源的大量浪费,土地的经济供给能力下降;第二,阻碍农村的现代化发展的实现,与建立现代型的农村人居环境相去甚远。可以说,因为目前大多数农村的建设没有系统规划,所以新建的房子极有可能成为日后发展的“拦路虎”甚至成为“断头路”,从而影响农民生活质量和农村面貌,因此,对农村居民住宅建设加以干预迫在眉睫。目前在西部农村,按“一家一户”这种横向建住宅方式,正如上文所提到的会产生一系列问题。但在政府的干预下,以自主、自愿、公平为原则,统一住房建设资金,借用城市建设用地模式,规划建设片区,实现纵向发展向“空中要地”,因地制宜地发展农村住宅小区,能使土地得到集约化利用,使同一块地基上的人口容积率提升许多倍,使土地的经济供给能力增强。同时还能够实现以下费用的节约:第一,在基地共享,地基建设成本大大下降;第二,按照规模效益的原则,能节省在建设之前的信息收集与交易费用和节省建设过程中的材料费用与相关管理费用。第二,能节省建成之后的维护费用;同时由于居民居住集中方便于管理,加速农村社区模式的形成,对于推进农村现代化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综上,重塑和加强农村建设管理规划,将规划落到实处,对于促进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农村现代化与土地的节约利用,是一个很重要的现实问题。

二、多视角分析问题产生的作用机理

诚然,地方政府的忽视是上述问题产生的直接逻辑结果,但产生这些问题更深层次的原因,却是一个历史性的制度集合共同演化的结果。

第一,社会转型前农村长期积累下来的“消费需求压抑”症得以释放,农村住宅建设自由化,而此时政府无暇顾及以及相关部门职能的缺失。建立在以血缘与地缘为基础的熟人社会里,人们攀比炫耀性心理很重,住宅的优劣是摆在农村中凸显其地位和身份的最重要的名片,从而建房竞争成为农村最大的竞争,住宅建设作为农民自己长期最大的投资。另外,我国正处于转型时期,在改革开放前,人们处于“消费需求压抑”的状态,之后,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形成,这一状态得到缓解,消费需求不断提高,加之农村“建房立业,建房迎娶”的思想严重,使得居民在满足正常生活的情况下把住宅建设作为首要需求。本来乡镇领导作为带领一方发展的领头人,组织经济建设、管理经济活动、推动经济发展,始终是政府的中心任务,要搞好农村建设,需率先搞好规划,而该县基本没有村镇规划部门,这也是该乡村住宅建设问题出现的重要原因。

第二,土地价值下降,而城乡土地利用规划二元化,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虚置,地方政府对土地管理的权力寻租。自实行家庭年产承包责任制以来,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以提高,受供求关系的影响,于2003年之后粮食价格猛跌,人们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下降。因此,在农村出现“抛荒”与留作建住宅之用的现象并存,变成一种“合理”的现象。而现代城市房产业价格飙升,使得进行自建房成为可能。基于上述,农村住宅建设用地异常需求旺盛,而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本质上是所有权虚位,割裂了农民与土地的利益关系,导致了农民与土地关系的疏远。另外,在土地使用审批方面,存在钱权交易以及地方政府利用职务之便利主动“设租”,成为土地审批的潜规则。这样导致土地利用的无节制。另外,目前的两种土地管理体制还导致对土地的利用规划和监管约束机理不一致,本身农村在各方面处于薄弱环节,这种由土地管理二元化所引起的农村建设规划二元化,必然出现农村与城市格格不入的局面。而各乡镇机关的能力有限,出现农村建设规划边缘化,为了个人利益最大化,最终酿成“公地的悲剧”。

第三,中央提出进行农村规划的战略很及时,但规划所需资金不到位阻碍农村规划的步伐。胡锦涛同志曾强调:要因地制宜、搞好规划,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坚持从实际和现有条件出发,充分尊重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科学确定发展目标和实施步骤,指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逐步推进,这无疑是农村工作管理者把握新农村建设规划的根本宗旨。十六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乡风文明、村容整洁”为目标的新农村建设,并在随后的全国经济工作会议上进一步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搞好整体规划和具体步骤,坚持规划先行”。而地方政府进行公共物品性质的规划是需要花费成本的。

一方面,事权与财权不统一,地方政府获取农村建设规划资金很困难。我国于2006年进行了以“乡财乡用县官”的财政税收管理体制改革,导致地方在申请使用方面,会发生诸多交易费用;另外,地方政府和县一级政府的利益不对等,政绩取向不同,这样在资金的制度安排上就各不同;此外,地方财政收入有限,还大量存在赤字的情况。因此,在上述情况下,使得农村的规划趋于边缘化,农村规划政策变成一纸空文。另一方面,当前我国财政支农资金存在众多问题。在国家预算中安排了一定的财政支村发展的资金,而地方财政在执行预算过程中将预算大打折扣,甚至出现挪用、截留、挤占支出资金的现象屡见不鲜,从而在资金总量上削减了财政在农村建设方面的投资的规模。财政资金用于“养人吃饭”的多,而用于“办事建设”的少;需要投资的项目多,支农资金使用分散;资金管理模式落后;财政支农资金使用监管不力。中央和地方财政支农专项资金不配套,而且地方配套投资到位率低。

第四,陕西农村住宅建设存在的问题,还与“路径依赖”有关。“路径依赖”表明一旦在外部偶然影响下被系统所吸纳,然后会沿着一定路径发展演进而很难为其他潜在的甚至更优的体系所取代。农村住宅建设会产生诸多问题,一方面与农村居民过去建房的习惯和思维模式有关,对于他们来讲,要变革过去落后的不经济,不集约的建设模式,是需要花费较大成本的。另一方面地方政府的职能还未发生完全转变,他们一般忙于应付常规的例行工作,地方政府领导机构的改革力度不够,其整体素质不是太高,欠缺专业性的人才,对农村建设规划的重要性问题还没有本质的认识,没有更深层次看到农民住房建设所引发的相关问题,对农村住宅建设所产生的问题把握不够。

三、解决住宅建设所出现问题的措施

第一,加强地方政府的领导管理职能建设。地方政府作为地方社会事物的管理者和领导者,其行政管理领导风格,对地方社会的发展有着直接的关系,不同的风格对社会的发展的影响程度不同。要改变当前陕西农村住宅建设过程中所产生的不协调的现状,需要有一个强有力、大刀阔斧、有所为的政府组织。其关键就是要加强乡镇干部队伍建设,努力提高乡镇干部队伍的素质,增强乡镇政府的执政能力。一方面,要建立强有力的乡镇领导集体,把那些有魄力、有抱负、有能力、有事业心、能干事、肯干事的干部配备到乡镇领导岗位上来,在选拔任用干部、培养锻炼干部上对乡镇领导干部给予倾斜,使乡镇领导班子真正成为亲民、富民、为民以及情与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领导集体;另一方面,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和执政能力建设,建设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精湛、作风端正的行政管理人才队伍,使他们在领导管理农村的现代化的建设中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

第二,要进一步完善规划管理体制和强化政府相关部门对城乡一体化的指导力度。打破城乡规划分割的格局,建立城乡一体化规划的管理新体制。努力在各乡镇机关镇设置规划办公室,形成“市建设规划局——乡镇规划办”的城乡一体化管理机构体系,负责城市村镇规划管理工作。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在各镇设置派驻各镇城乡规划建设督察员,注重加强村镇规划管理。在推进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各级政府、各职能部门以统筹城乡发展为中心,积极转变职能,将工作职能向农村延伸。在市规划建设局和土地资源管理局等相关部门的指导思想下,编制全县村镇建设整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认真做好与农田保护规划、住宅建设规划和交通等专项规划,按照“适度超前、因地制宜”的原则,对各个乡镇按地方特点进行村庄布局总体规划,严格按照新农村规划方案进行组织实施,切实维护规划的统一性和严肃性,实行严格的绩效考核制度,防止“规划规划,纸上画画,墙上挂挂,不如领导一句话”的工作作风。

第三,抓好试点工作,充分发挥新农村建设的标杆示范效应。坚持“从特殊到一般”的原则,在农村住宅建设规划这项大工程上,地方政府也不妨先在经济条件比较好的乡镇村搞试点,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近期与远期规划相结合,把《农村土地管理法》的相关法规与节约土地、建设现代化的人居环境的理念渗透到试点中去,让人们切实地意识到农村的住宅建设规划会给他们带来实惠,以减轻试点推进的难度和增强试点工作的推广力度。在新农村的规划建设试点中尤其要加大《农村土地管理法》的执法力度,一方面要加强土地执法队伍建设,建立一支素质高、业务精、作风硬、忠于职守和秉公执法的土地执法队伍;另一方面要执法必严,严厉查处乱占土地尤其是破坏耕地,违法建房和非法交易的行为,必要时可以通过当地人民法院强制执行,以威慑违法并发挥警示教育作用,同时要建立执法监督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实行执法公示,公开接受社会监督,解决目前农村存在的与住宅用地政策相关的“空心村”、一户多宅、人均用地超标、抢购农村土地私自进行土地买卖等问题。

第四,加大财政支农力度与对涉农资金的管理力度,为新农村住宅建设规划提供强有力的资金及其制度保障。当前,农村住宅建设规划比较凸显的问题就是资金不足与不到位。因此,首先要改善收入分配格局,从量上保障政府支农资金投入和转移支付稳定的增长,在此基础上,改变支农投入的结构,抽出相当一部分,形成农村建设规划专项资金,把关系农村的长远发展的规划搞好。针对目前农村住房建设需求的刚性膨胀,作为地方政府有责任将一部分支农资金用于加强农村建设规划,从而尽可能地防止和减轻未来农村新一轮的大拆大建和发展改革的阻力;其次,改善支农资金管理体制,提高支农资金的使用效率。一方面要进一步加强与完善相关法律制度,明确政府的支农责任,加大责任和惩罚力度,从根本上杜绝财政在支农投入中的违纪行为。另一方面要加大整个支农资金流的监管力度,形成完整的支农资金监管体系,明确界定各部门的监管职能和责任,做到各部门责、权、利的统一,从根本上为新农村住宅建设规划提供资金保障。

四、结语

陕西新农村建设任重道远,如何改变农村落后的面貌,是一个很普遍的问题,各地各国都存在,只是各自问题的严重程度不一,但我们可以结合实际并借鉴本国部分农村较快发展的经验成果以及其他国家早期进行改变农村面貌所取得的经验教训为我们所有,比方说:日本的“造村运动”、韩国的“新村运动”。“成绩不讲跑不了,问题不讲不得了”,对于所提出当前农村建房问题,不能准确说得很到位,但所反映的问题一定是真的。当然,对该问题所讨论的深度和广度还有很多改进的地方,但希望本文对该问题的讨论和其他方面的工作具有抛砖引玉的作用,希望我们的农村发展得越来越好。

参考文献:

[1]王万茂.土地利用规划学[M].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1996.

[2]崔德芹,刘晓红.谈新形势下的村庄建设规划[J].农业与技术,2007,(4).

[3]黄涛.实现集体土地国有化实地使用权配置市场化[EB/OL].

http://finance.sina.com.cn,2005-12-07.

[4]陈锡文.中国农村公共财政制度理论政策实证研究[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

[5]钟洪江.绍兴五种模式探索农村住房建设[J].中国地产市场,2012,(9).

[6]推进农村社区建设必须做到五个坚持[J].中国民政,2009,(8).

[7]徐付群.农村社区建设:只有起点没有终点[J].乡镇论坛,2008,(5).

[8]杨世松,习谏.我国农村“就地城市化”问题探讨[J].学习论坛,2006,(5).

陕西农村义务教育 第4篇

关键词: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教育体制

音乐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素质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是提高学生艺术修养与审美素质的学科。但是目前我国的社会情况复杂,因为各个地区所处的地理环境、经济水平和风土人情等都有很大差异,因此,中小学音乐教育在各个地区也有很大差异。尤其是农村地区因其地理位置的偏僻性、经济水平的不发达性和人们思想观念的落后性,大大制约了农村地区音乐教育的发展。本文就以陕西省某农村学校为例,分析目前陕西农村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陕西省某农村学校目前基本情况

1. 学校师生情况

此学校目前在校学生有104人,小学85人,初中19人。一到六年级每个年级一个班,共六个班级。初中有七八年级,共两个班,该学校目前没有九年级。学校共两名音乐教师。

2. 音乐教学设备情况

钢琴一架、音乐舞蹈教室一间(教室里有多媒体设备,包括电脑一台、音响设备一套、投影仪一台)、手风琴三把。

3. 音乐课程设置情况

小学一年级音乐课每周三课时,二到六年级每周两课时。中学各年级每周音乐课一课时。每个年级每周35个课时,一年级的音乐课占据总课时的8.57%,二年级到六年级音乐课时占总课时的5.71%。七八年级音乐课时占总课时的2.85%。而语文、数学、英语分别占据总课时的28%、20%、40%。

按以上数据分析,此学校每个音乐老师每周每人7.5个音乐课时,音乐教师的课时量不大。每个班级人数又少,教师教起来会很轻松。在这种情况下,教师的教学质量应该会比较好,但情况并不是这样的。

二、该学校目前音乐教育表现出的问题

1. 音乐课教学内容存在问题

音乐课成为唱歌课,音乐课的主要内容为学习唱歌,小学的唱歌内容多为少儿歌曲或爱国歌曲。初中少部分唱爱国歌曲,更多的是唱流行歌曲。还有少量一部分时间用来学习跳广场舞,主要学习的是近一两年比较流行的小苹果和小水果一类的。学生对于音乐课的认识就是唱唱歌或者跳跳广场舞。

2. 音乐教师专业能力不足

这一问题主要表现在学校的乐器闲置,教师上课时大多采用让学生跟着多媒体设备学习唱歌,有时会给学生范唱。学校的钢琴与手风琴几乎没有派上用场,并且学校的两名音乐教师不会弹钢琴,也不会拉手风琴。

3. 音乐教材难度大,不符合农村学校的实际情况

因为经济条件落后的原因,此学校学生的音乐基础比较差,几乎没有学生认识五线谱或者简谱。更没有学生会任何乐器,但音乐教材是按照统一要求配发的,教材的内容除了学习唱歌外还包括各种多声部合唱和视谱唱奏、器乐曲欣赏等内容。因此,音乐教材就如同废纸,对于学生来说毫无用处。

以上几个问题严重阻碍了该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国家对中小学进行音乐教育所要求的目标完全没有达到。

三、该学校音乐教育出现以上问题,其根源在于重视程度不够

1. 音乐教师本身对音乐课的不重视

音乐课上课内容单一主要是因为音乐教师自身不重视,音乐教师没有要对学生进行音乐审美培养和音乐知识提高的想法。中小学开设音乐课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审美能力,不是只为了让学生学习唱歌,但是显然音乐课并没有达到这样的效果。

2. 学生家长对音乐课的不重视

因为家长本身的文化素养不是很高,所以他们只重视文化课的学习,认为只有学好文化课才有前途。音乐课不参加考试,不会影响考试成绩。他们的思想还一直停留在应试教育阶段,因此,家长根本不重视音乐,认为这门课程只是供学生娱乐的课程,没有必要在音乐课上花费精力。

3. 教育体制对音乐课的不重视

音乐课受到学生本人、学生家长、音乐教师以及学校领导等各个群体的不重视,其根源在于教育体制的不重视。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中,中小学音乐不会影响学生的成绩,也不会影响教师的考核,更不会影响升学考试,这样对学生来说音乐课没有考试,所以,无考试压力。因此,教育体制的不重视导致了学校领导、音乐教师、学生家长和学生本身共同的不重视。

进入21世纪以来,全国都在推广素质教育,这是提高我国人口素质的必经之路,农村这个汇集了中国大部分人口的地区更是素质教育要推广的重要领域,因此,农村中小学的音乐教育是推行素质教育、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途径。一定要加快步伐,大力发展农村中小学的音乐教育。

参考文献

陕西农村结婚习俗 第5篇

(一)关中婚俗

过去在关中,婚姻全赖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娃娃亲”特别盛行。父母在娃娃长到十二三岁时,就托媒人给娃订了婚(当地男娃叫“占媳妇”,女娃叫“寻主儿”),娃娃亲一旦订妥,双方就不能随便翻悔。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娃娃亲愈来愈少。娃娃长大后。自由恋爱,只不过还要有个中间人“介绍”一下。定婚之后,双方商定一个“吉日”准备结婚。男方修整布置新房,女方准备嫁妆。

过去结婚,仪式繁琐。迎娶时,男方去7人(6男1女),拉着箱子,提着篮子,内装猪肉5斤,公鸡一只,酒一瓶,红帖一个,到女家后送上红帖,女方以酒席招待。

新娘上花车,多由平辈兄长背到车上,鞋不着地,脚不沾土,上路后撒“路帖”,(用红帖纸剪成碎片边走边撒以之引路),女方家有送女客人,一般视亲戚多少定人数。大多数在40――50人之间。花名为避邪。此时新郎出门迎车。新娘下车后由执事人撒麦草节于新娘盖头布上,随撒口中随念“一撒草二撒草,三撒媳妇下了桥”;“一撒金,二撒银,三撒媳妇进了门”。新娘下花车,踩着芦席,由男方嫂子陪送到洞房。然后男方开早饭请亲戚朋友吃臊子面。

中午时分,几声炮响之后,新媳妇在嫂子陪送下,行至堂前,行拜堂礼。一般一拜天地,二拜父母,三拜夫妻,四拜亲戚朋友。拜完堂即开午饭,以酒菜为主。饭后,新郎新娘进入洞房,由一位能说会道的中年妇女铺床,边铺边说:“铺床铺床,儿孙满堂,先生贵子,后生女郎;富贵双全,永远吉祥。”

现在结婚,仪式大大简化。男方带上红包(内装多少不等的钱),用车去迎接新娘子。经过一番热闹的嬉闹,新娘和女方客人来到男方家里,然后举行“文明婚礼”;放鞭炮,证婚人宣读结婚证书,向双方父母,来宾鞠躬,双方家长,来宾讲话,新人家少恋爱经过,送新人入洞房等。大家喜欢在新人介绍恋爱经过时,故意提出一些刁钻古怪、引人发笑的问题让回答,使气氛更加欢乐热烈。

结婚三天后,新娘要回娘家,称为回门。由新郎陪同,提一篮子20个礼馍。中午吃饭时,嫂子身份的妇女故意刁难新郎,第一碗臊子面做得十分咸,放在新郎面前,老实地端起就吃,再咸也得硬着头皮吃下去,而机灵地便会找话题把这一碗递给岳父。岳父一吃感到很咸便叫女儿端走,嫂子地计谋也就落空了。

吃完饭,村里妇女开始耍女婿。那些嫂子,每人手里拿一草圈往新郎头上套,新郎既要亲热地笑,也要机智地躲。老实的,往往头上套了四五个。这个风俗带有检验新郎是否聪明伶俐的目的。

(二)陕南“亮针线”、“认大小”

“亮针线”是指新娘结婚后第二天,在堂屋展出陪嫁的刺绣,缝纫等针线活,让人们观赏、评论。针线活一般有绣花枕头,扎花袜垫,信岔、锈鞋等。亮针线后接着是认大小,行礼拜。执事者把叔伯兄弟,妯娌亲戚,按名单排列亲疏长幼次序,一一唤到堂屋相认。执事者一边介绍,一边端盘收礼,新娘叫声叔、伯、舅、然后送其一件针线礼品,受礼者马上往盘子里放一红包(内装礼钱),由执事者唱明钱数,交给新娘。这一仪式其实质是该家族承认新娘已成为其新的成员。

(三)陕北迎新娘、戏姐夫

陕北男女结婚时,迎亲队伍十分壮观,前边有吹鼓手开道,后边有新郎擎酒相送,一行队伍浩浩荡荡踏得山沟里黄土飞扬。崖畔畔,山梁梁,到处是人观看。由于山大沟深,迎亲队伍有时得走两天时间。晚上,还要在途中得村子里住上一宿。不论歇在哪个庄里,村里人十分高兴,安排食宿。

迎亲人数也有讲究,迎人送人的婆姨应为双数。男方去多少人迎亲,女方也陪多少送亲。迎亲队伍中,婆姨们打扮得花枝招展,男人头扎崭新得白羊肚毛巾。但是深藏在花轿中的新娘,却身穿旧羊皮袄,怀抱押轿娃娃(一个6、7岁男娃),用锅底黑把脸涂得黑漆一般,据说是为了在路上逃避魍魉鬼怪得拦截。

一声炮响,新郎所在得村庄霎时沸腾起来。男女老少涌到畔上来迎接。吹鼓手鼓着腮帮子吹唢呐,十几分钟不换气。迎亲队伍走进院子,随着司仪“落轿”一声喊,鞭炮齐鸣,唢呐高奏。新娘踩着毛毡进入洞房窑。洞房窑陈设一新,前有供桌,桌上搭红衣,放米和猪肉。司仪待新娘时窑后便宣布拜天地。司仪唱道:“一拜神灵送福来,二拜四方甲乙丁,两家儿女合婚姻,一年四季永安康。三拜公婆福寿唱,钱财万贯有牛羊・・・・・・”

拜完天地,新娘新郎抬上米斗进入洞房,新郎接去新娘得盖头,一位老年婆姨为新娘上头,一边梳一边唱“头一木梳长,二一木梳节节长,张家得女子跳过王家的墙。对对核桃对对枣,对对儿女满炕炮。养女的,要巧的,石榴牡丹铰得好。养小子,要好的,穿长衫,戴顶子・・・・・・”唱完后把新娘子头发盘成髻子挽起,最后叫二人喝交杯酒,开始闹洞房。

陕西农村义务教育 第6篇

【关键词】关中地区;农村体育;体育服务;服务模式

党的十八大工作报告中指出,要维护社会公平,提高文化产品质量,加大对农村和欠发达地区文化建设的帮扶力度,继续推动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向社会免费开放。陕西省体育局,2013年工作要点中指出,要加快推进体育惠民工程建设,新建1000个村级农村体育健身工程,实施一批县级公共体育设施建设工程,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群众健身场地设施体系。关中是陕西省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区域,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62%,经济总量占全省的70%,是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基础较好、自然条件优越、人文历史深厚、发展潜力较大的地区。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关中农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有了极大改善和提高,在物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人民对健康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要求和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实施下,关中农村体育服务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可提供的体育服务与广大的农村居民对体育健身的需求还有一定差距,本研究针对建设公共体育服务体系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分析其影响因素,完善关中地区农村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建设,提出相关策略,对促进陕西省关中农村地区发展公共体育服务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发展农村体育服务的意义

1?郾1农村体育的发展增加了农村经济收入,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物质基础

在农村,体育对经济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提高劳动者的身体素质,减少农村居民的发病率,减少医疗开支等体现,以隐性的方式产生显著而持久的社会财富。从这点看来,发展农村体育事业和发展农村经济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契合。体育发展有助于推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体育搭台,经贸唱戏”,体育的发展不仅需要建设各种体育场馆设施,而且需要各种各样的生活服务设施与之相适应,带动农家旅游、饮食、服务、商业等行业的发展,农村体育的发展还可以促进交通、邮电、通信以及整个农村建设的发展,美化农村的村容村貌,优化农民的生活环境,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物质基础。

1?郾2农村体育的发展,美化农村生活环境,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政治保障

首先,农村体育的发展美化村容村貌,美化农村居民的生活环境,同时,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活跃农村文化生活,缓解农村劳动的疲惫,增强与邻里乡亲的交流,促进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其次,加强农村体育文化建设将对农民群众的道德风尚、价值观念、人际关系等均产生重要的影响,对于转变农村落后的不健康的生活观念,排斥黄、赌、毒等劣等文化的存在与发展,优化社会环境,促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向前发展将发挥重要作用〔1〕。另外,体育对营造公平、民主的社会氛围,具有其他事物或社会现象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体育活动的开展,培养公民成为一个遵纪守法、有公德的好公民,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政治保障。

1?郾3体育锻炼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健康基础

社会的进步是劳动人民劳动创造的必然结果,和谐社会的构建需要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劳动人民的劳动创造必然要求有健康的体魄,体育对健康的发挥作用是毋庸置疑的。体育锻炼最直接的受益者是参与锻炼的个体,间接受益的是家庭和整个社会。经常参加锻炼,可以增强体质、增进身体健康,还可以提高机体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增强免疫力,提高对疾病的抵抗能力,还可以调节情绪,缓解心理压力〔2〕,体育锻炼为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健康基础。

2陕西关中农村体育服务模式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2?郾1农村体育与学校结合模式

如户县秦渡镇的千王村,利用农村学校场地,辐射周围村庄。在体育建设方面,有健身广场,是依托于学校建立的,且该村的学校与该村的村民居住地同属于一大院内,其中包括广场上的健身器材。村民锻炼身体的时间段一般为周一至周五的早晨和傍晚学生放学后,周末锻炼的时间段通常不固定。一般情况下,周末的时间会组织篮球比赛,通常由村委会组织,村民们观看。开展的集体体育活动的项目有象棋比赛、乒乓球赛、社火、秧歌、拔河等,一般都在农闲季节、春节期间进行。

现阶段,在农村体育资源非常匮乏的情况下,利用农村学校场地设施开展健身活动,是缓解场地短缺的有效举措。此外,还可以利用学校的师资资源,农村体育教师担当体育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这是一种比较好的开展农村体育服务的模式,但是在调查中发现,为数并不多,只有极少数经济发展比较好的农村是这样开展的。

2?郾2农村体育与生态旅游结合模式

陕西是我国文化旅游资源最丰富的省份之一,旅游业一直是陕西省着力培养的重要支柱产业〔3〕。发展新农村体育,发展生态旅游,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如户县东韩村在发展新农村建设的同时,以发展生态旅游农家乐为重点,同时建了广场设施,晚上播放音乐,跳广场舞,篝火晚会,群众体育活动搞得有声有色。

2?郾3农村体育与节假日结合模式

开展农村体育,利用节假日,是不错的选择。如椿林乡岳兴村,该村主要依托学校的操场建立健身广场,同时,该村还有体育场地设施建在村庄村民居住地。且该村小学的地理位置与该乡的乡政府所在地位置比邻,更加便于体育活动的开展,体育比赛一般是利用节假日时间,由村委会组织开展,群众体育活动搞得有声有色。

2?郾4家庭体育模式

在走访调查中,发现很多群众的体育活动是以家庭模式体现的,如一个家庭中的所有成员利用周末或农闲时间打乒乓球、登山等,或者是由几个家庭的体育爱好者自发组成,一个群众运动小团体,组织乒乓球比赛,如乾县的屈家村子,就经常由村民自发组织开展乒乓球比赛,比赛的输赢奖惩均由村民相互商讨决定。再如比较流行的广场舞,在关中农村家庭中,也是非常活跃的,村民自发买音响,自学,在自己院子播放音乐,就近的村民按时过来一起参加。“家庭体育”是新农村体育的重要社会基础和有机构成,发展“家庭体育”是最具中国特色的新农村体育发展模式〔4〕 。

2?郾5个人自愿模式

就是利用村中的公共体育设施,以个人自愿的方式,自发参加体育锻炼,无组织,也无人指导,这是陕西关中农村地区最为普遍的一种模式。

2?郾6关中农村体育服务存在问题

2?郾6?郾1广大的关中农村居民有比较强的体育锻炼与健身意识,但是为体育锻炼付出行动的农村居民,人数还是不够多。陕西省关中农村农民的体育活动锻炼主要是以个人锻炼为主的方式,有组织的锻炼方式还比较少。几乎是每个或者两个村子,就有公共体育锻炼场所和设施,可以说,农村公共体育锻炼设施,不算缺乏。

2?郾6?郾2农村体育组织机构还不算健全,只有极少部分的新农村或者经济发展比较好的农村,有专门负责群众体育工作的相关人员,大部分农村,基本上是村干部一人身兼多职,负责开展农村群众体育工作。

2?郾6?郾3对农民的健身指导这方面,调查中,只有依托于学校的村庄开展的群众体育健身,有适当的健身指导,其他的农村体育服务模式中,均无人指导。关中农村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严重匮乏。

2?郾6?郾4在群众体育活动经费方面,主要来源于政府和村委会拨款,这也是影响陕西关中农村体育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2?郾6?郾5在群众体育健身宣传方面,途径单一,基本以墙报宣传为主。

3结论与建议

发展关中农村体育服务,首先要配备专门的社会体育指导人员,专人负责,政府相关部门要给社会体育指导人员设定专门岗位,享受相关人员待遇,保障农村群众体育的开展有专人组织、有专人指导等。要拓宽经费途径,光靠政府和村委会拨款,从根本上解决不了农村体育经费的问题,可以考虑企业赞助、筹集等其他途径。要广泛宣传体育健身的益处,让农民意识到锻炼身体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李会增,赵晓红,王向东,等,对新农村体育发展的几点思考〔J〕中国体育科技,2007(4)

〔2〕周登嵩,学校体育学〔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6年版

〔3〕李瑞 制度学视角下陕西文化产业制度的保护与创新研究〔J〕西北工业大学学报,2011

〔4〕李会增,赵晓红,王向东冀东新农村体育现状及发展模式〔J〕体育学刊,2007(6)

陕西农村义务教育 第7篇

作为西部教育大省的陕西, 虽然已经实现了“两基”目标, 并在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方面取得了比较显著的成效, 然而, 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特殊的自然环境等因素的制约, 我省在农村寄宿制学校的发展上尚有许多问题和工作亟须解决和完善。

为准确把握和分析我省农村寄宿制小学教育教学的现状, 创新我省农村寄宿制小学教育教学模式, 提高我省农村寄宿制小学教育教学水平, 子课题组以陕西省农村寄宿制小学日常的教育教学情况为主要研究内容, 在全面掌握全省农村寄宿制小学教育教学基本情况的基础上, 选取陕西省部分地区 (陕南、关中、陕北) 的部分市县的寄宿制小学作为抽样的代表, 对其教育教学水平的现状进行重点调研, 对陕西省农村寄宿制小学教育教学的现状与问题作出客观评价和诊断, 提出促进陕西农村寄宿制小学教育教学的对策及建议。

研究对象与问卷分析

本子课题组选取的主要调研对象为陕西省陕南地区的安康市四所农村寄宿制小学, 陕北延安市四所农村寄宿制小学, 关中宝鸡市一所农村寄宿制小学。这些学校有的建在县城, 有的建在镇上, 有的建在乡上, 这些学校包括农村寄宿制中心小学、九年一贯制学校, 抽样的样本具有代表性。

通过发放问卷的方式收集到621份来自陕南、陕北和关中的农村寄宿制小学在校寄宿师生的第一手资料。问卷涉及了教育教学的4个维度:分别是课程的设置与实施、课程实施过程中的影响因素、课程评价、养成教育等。

陕西省农村寄宿制小学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课程开设不齐

各寄宿制小学的语文、数学甚至英语等课程均能正常开设, 而部分学校的科学、体育、音乐、美术、思想品德、综合实践活动、班会和地方校本课程等所谓的“非主课”的开设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与国家规定相比, 这些课程或开设不全, 或课时不够, 或在课堂中干别的事情等。班会课的利用率也不高。83.2%的学生选择了“老师经常利用班会专门讲安全、文明礼貌问题”;12.5%的学生选择了“老师利用班会时间讲语文、数学或英语”;3.3%的学生选择了“同学们自己上自习”。校本课程的开发难以实现, 即使开发了也流于形式, 利用率太低。在“是否参与校本课程的研发”上, 61.9%的教师选择了“没有”。在“校本课程的效果如何”问题上, 20.6%的教师认为是仅限于应付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检查, 没有实际作用;15.5%的教师认为开设了此类课程, 但是教学内容不够合理, 学生不感兴趣, 没有收获。

2. 硬件设施配置不到位或利用率低, 现行教材不能很好满足教学要求

多媒体、实验设施和图书室利用率太低。在被问及“教师是否经常使用多媒体给大家呈现感兴趣的内容”, 26.5%的学生选择了“有时”;23.7%的学生选择了“很少”;19.9%的学生选择了“从不”。95.7%的受访小学生表示知道学校有图书室, 但他们对其利用情况却各不相同:43.7%的学生选择了“偶尔去图书室看书”;11.3%的学生选择了“从没去过图书室”。在被问及教师“是否经常使用实验设备”时, 学生中27.2%选择了“有时”;22.2%选择了“很少”;13.3%选择了“从不”。当教师被问及“现行教材能否满足教学要求”时, 14.3%的教师选择了“不能”;70.1%的教师选择了“一般”。当教师被问及“学生对现行教材的接受程度如何”时, 81.2%的教师选择了“一般”。

3.教师自身素质难以适应教育教学的需求

教师知识结构不合理。虽然教师的专业知识已足够适应日常教学, 但是教育学和心理学等条件性知识不足。当教师被问及“是否你出现过讲课出错的现象”时, 49.5%的教师选择了“很少”。当被问及“作为一名寄宿制学校的教师, 以前学习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是否够用”时, 72.9%的教师选择了“不够用, 但有用处”;15.5%的教师选择了“根本不够用”。

教育理念未能适应新课程的理念和要求。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 教师教研活动形式单一, 大都只有听课; (2) 教学反思不及时; (3) 合作意识不强; (4) 对课堂教学改革没有明确目标; (5) 对课程标准理解不到位; (6) 教师教学方式不够有效, 未能因材施教; (7) 教师的评价方式大多仅以成绩来评价学生。

对于“是否与他人经常合作”, 78.1%的教师选择了“经常”;19.4%教师选择了“有时”;1.9%教师选择了“很少”。关于课堂教学改革模式情况是:15.5%的教师选择了“有基本固定的教学模式, 但不能灵活应用”;54.2%的教师选择了“没有基本固定的教学模式”。

4.学生学习负担过重

住宿生全天在校自习时间长, 但娱乐活动少, 无形中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对自习课的安排, 54.5%的学生选择了“听老师讲课”;26.9%的学生选择了“全都用来写作业”;16.1%学生选择了“一半时间做作业, 一半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

课堂上学生都不同程度地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对学生的课堂表现, 86.2%的学生选择了“认真听课”;11.0%的学生选择了“一节课大部分时间能认真听讲, 还有一些时间总要想别的事”;1.8%学生选择了“根本不想听课”。

解决农村寄宿制小学教育教学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1.合理完善教师队伍结构

我省农村寄宿制小学的教师学科结构不够合理, 传统以来作为主科的语文、数学教师充足, 但缺少副科的体、音、美、科学等专业课和实践课的教师。由于农村寄宿制小学的特殊性, 学生连续生活在校内, 如果每天只是语文、数学等知识的学习, 势必会导致学生厌学情绪出现。增加体、音、美等专业课教师, 学校正常开设体、音、美课程, 学校组织学生开展课后的兴趣小组活动, 使学生的课余生活更加地丰富多彩, 这样不仅缓解了班主任教师的工作压力, 同时也有利于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更有利于学生良好性格品质的形成。

2.教育主管部门为寄宿制小学教师提供及时培训

各地教育主管部门应该提供及时有效的培训, 将农村寄宿制小学教师的培训放到比较突出的地位, 使他们尽早接受高质量、正规的新课程理念培训。培训应包括以下方面:首先, 提供如何使用多媒体教学的培训, 使多媒体在教学中能够充分发挥作用, 切实解决多媒体教室利用率低的问题。第二, 培训教师如何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教学, 使教师对校本课程具有明确的可操作性的概念。第三, 给教师提供应用心理学方面的知识培训, 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第四, 针对各科教师提供新课程理念培训。具体包括: (1) 教研活动形式的指导; (2) 如何及时有效开展教学反思; (3) 如何开展教师间的合作; (4) 提供有效的教师教学方式; (5) 合理评价方式。

3. 安排专门的教师在课后为学生提供阅读服务

寄宿制学生的课余文化生活不够丰富, 大多以自习完成作业为主, 大部分学校的图书室、计算机多媒体室的利用率很低。学校应使阅览室向学生全部开放, 并安排教师专门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上网浏览知识、开展读书活动, 从而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 开阔学生的视野。更重要的是, 使长期寄宿的小学生们避免因每天长时间高负荷的学习量而对学习失去兴趣、甚至产生厌学情绪, 为今后全面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4. 地方教育部门向当地提供地方课程开发建议

各地的风土人情各不相同, 而当地教师学历水平又能力有限, 很难胜任自己开发校本课程的要求。因此, 地方教育部门可组织专家在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与人文环境背景后, 提出有地方特色的地方课程开设建议, 明确课程开发方向。比如:陕南各地, 山清水秀, 药材丰富, 林木植物多样, 可针对此由教师组织学生在校外开展教育考察活动, 获得课本外的相关知识。

此外, 应该针对农村小学学生的生活经历来开发、编写出乡土版教材与阅读资料, 现行教材中的很多例子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比较远, 学生难以理解相关知识内容。

5. 进一步利用班会加强学生养成教育

农村寄宿制小学的学生学习习惯普遍不好, 在其远离家长的情况下, 教师应担当起培养学生良好生活、学习习惯的重任。具体包括以下这些方面:课前预习、适时复习、按时完成作业;喜爱读书, 积极进取;互帮互学、文明礼貌;离开教室或宿舍时要随手关好门窗、电器等;遵守交通法规, 文明走路、骑车;不乘坐农用车、超载车、无证车;不出入网吧、游戏厅、录像厅等娱乐场所;教育学生不食用来历不明的可疑食物, 不吃过期变质的食品;积极参加体育锻炼;自觉做到远离危险的地方、远离毒品, 消除尝试心理等等。

结束语

农村寄宿制学校教育教学工作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水平的提高, 必将面临着新情况、新问题和新挑战, 这需要政府足够重视, 面对现实, 统筹规划, 致力于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也需要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不断进行求实探索, 采取新办法, 解决新问题。只要我们清醒地认识这一新形势, 思想上充分重视, 进一步更新观念, 努力推进农村学校在教育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试评价方式等方面的改革, 就一定能开创出与新形势相适应的教育教学工作的新局面, 为我省农村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打下坚实基础。

摘要:在全面了解陕西省农村寄宿制小学现状的基础上, 以陕南、陕北、关中三个地区的部分市县的农村寄宿制小学作为抽样的主要对象研究, 采用实地走访、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等方法, 全面展现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农村寄宿制小学教育教学的现状, 在对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应对策略, 以期为政府教育决策和我省农村寄宿制小学教育教学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陕西农村寄宿制小学,新课程改革,教育教学,问题,对策

参考文献

[1]陈新阳, 王一涛.农村中小学布局调整中的寄宿制学校分析——以广西荔浦县为案例分析[J].高等函授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08, (1) :23-25, 63.

[2]邓悦.农村寄宿制小学建设的探究[J].教育, 2007, (1) :64.

陕西农村义务教育 第8篇

目前我国学前教育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难题是农村地区的学前教育发展。幼儿园教育是对幼儿进行正规、专门、系统的教育, 在幼儿教育中居于基础地位。而在农村地区, 由于家长早教的意识和能力弱、家庭教育整体相对薄弱, 幼儿园教育就在农村的幼儿教育中发挥着主导作用。针对现阶段农村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地位, 在农村社会要求幼儿园教育进步的迫切需求下, 我们对陕西省西乡县幼儿园的办园水平和教育状况进行调查, 观察思考着农村学前教育事业的现状、发展、困难和问题。

幼儿园教育发展状况

西乡县是陕西省教育强县, 行政部门大力发展教育, 社会各界重视支持教育, 全县教育事业积极繁荣, 但从整体来看, 学前阶段的教育是西乡县教育的弱点。随着西乡县经济社会的进步, 家长对幼儿进行早期教育的意识不断增强, 在政府重视支持下, 近年内幼儿园教育事业迅速发展, 但是总体上, 幼儿园教育水平仍然不高, 发展程度参差不齐。西乡县现有幼儿园43所, 较2005年幼儿园总数增加21所, 其中各乡镇兴办中心幼儿园16所, 幼儿入园率达87.8%, 幼儿园教育迅速发展。新投资建成的“新希望幼稚园”是一所高水平硬件设施的省级标准化幼儿园, 发展程度较高, 但是西乡县这样高标准高水平的幼儿园数量很少。全县幼儿园总体发展程度不高, 要充分满足学前儿童入园接受高品质幼儿园教育的需求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同时, 迅速发展中的西乡县幼儿园教育还存在着一些困难和问题, 要切实发展学前教育事业, 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 解决好这些发展中的问题是当务之急。

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

1. 幼儿园教育水平参差不齐, 县乡发展不平衡

西乡县幼儿园发展程度不平衡, 一方面县区和各乡镇的幼儿园在硬件水平方面存在着较大差距, 突出表现在县级幼儿园与农村幼儿园、民办“托管”幼儿园之间, 具体体现在园舍场地建设、大型幼儿设施等需要较多资金投入的环节;另一方面县区和各乡镇的幼儿园在办园理念、教育水平方面也有很大差异。西乡县40所幼儿园中经评定, 一类幼儿园5所, 二类幼儿园1所, 三类幼儿园14所, 具有办园资格20所, 而其中市级1类幼儿园只有3所, 比例偏低, 突出反映了县乡发展水平的差距。西乡县“新希望幼稚园”以省级标准化幼儿园的水平成为陕西省硬件建设水平最高的幼儿园之一, 在西乡县的幼儿园建设中处于绝对领先, 然而各乡镇大部分农村幼儿园办园条件简陋, 硬件水平不高, 发展存在着很多困难。

2. 幼教师资水平总体偏低, 缺乏专业化高素质的教师

师资队伍是幼儿园软实力的重要体现, 也是评判幼儿园教育水平的重要指标。西乡县幼儿园发展中普遍存在着幼教水平偏低的难题, 理念更新难, 科研创新难, 专业化建设难, 教育质量提高难。体现在:因农村幼教待遇不高导致的本科学历的教师人数比例极低, 幼教队伍缺乏“领头羊”;幼儿园教师总体实力偏低, 培训提升幼教整体教育水平难度较大。

3.学前教育认识不深入, 教学观念陈旧保守

农村地区很多家长对学前教育的规律和幼儿园教育的目标内容不了解, 农村幼儿教师对学前教育认识不够深入, 引起了很多幼儿园教育教学上的问题和误区。在幼儿园的课程体系中出现“小学化”倾向, 教学过程中偏重语、数知识传授, 有意添加小学低年级课程, 忽视幼儿生理心理发展水平。在评价体系上以识字、算术、背诗或会讲几句英语为标准, 忽视多元智力的开发和对幼儿的过程评价。

另外, 幼儿园教学观念保守, 创新水平不高。幼儿园间进行教学交流学习活动, 有些幼教在自己的教学中容易忽视与农村环境、本班实际情况的相结合而照搬照“教”。农村幼儿园忽视丰富的农村自然环境资源和人文教育资源, 不了解自身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和特色, 缺乏引进后的融合、创新, 也难以做到园本课程的开发。

4.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分流”

幼儿园与家长的交流沟通不多, 相互理解不深入, 很难获得教育共识, 共同促进幼儿成长。农村广大家长有将幼儿送入幼儿园接受正规专门学前教育的意识, 但由于家长素质参差不齐, 存在着很多错误的教育观念, 如看管幼儿的保姆式心理, 或要求“幼小”连接等, 与幼儿园理念背道而驰;另外, 有正确幼教认识的家长也不知如何配合幼儿园进行科学的家庭教育。农村的家庭教育本身就存在着很多误区和困难, 与幼儿园交流不畅更引起了教育问题, 二者“分流”难以形成教育合力。

对发展农村幼儿园教育的建议

解决农村幼儿园发展中的问题是农村幼儿园建设的当务之急, 在观察和思考中, 结合前人的理论, 笔者提出自己的建议和对策。

1.发挥示范幼儿园带头作用, 以园带园, 缩小办园差距, 促进平衡发展

充分利用先进幼儿园的优势作用, 做好示范指导的带头工作。以示范幼儿园为龙头, 带动整体幼教事业的发展。为进一步加强带头作用, 示范园要提高自身教育水平, 尤其重视先进教育理念的引进融合, 科研创新实力的提高。

改善农村幼儿园的办园条件, 创设良好的幼儿园环境, 在政府的扶持和资金投入下, 在硬件水平上缩小发展差距。同时, 中心园与农村幼儿园、民办幼儿园间交流学习, 通过开放参观学习, 示范指导, 或结成子弟园支教活动等形式促进幼儿园教学质量的提高。

2.完善幼教培训体系, 构建学前教育教研网络

幼教师资队伍建设是需要全社会支持的长期工程。政府提高幼儿教师待遇, 改善生活, 保护合法权益;社会尊重重视幼儿教师, 提高社会地位, 才能吸引高素质专业化幼儿教师任职。要提高现有幼教水平, 重点在在职培训学习。一方面重视进修培训, 利用假期离校短期培训或参加幼教培训讲座, 另一方面重视园间园内的交流学习和实践, 园间交流以优秀幼儿园为龙头, 通过示范指导来学习融合, 园内交流可成立教研组开展讨论, 共同备课, 观摩评估来共同进步, 也可“以老带新”促进幼教专业化成长。

结合西乡县特色, 可以构建科学高效的学前教育教研网络, 教学资源共享,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有效帮助幼教成长。

3. 树立科学幼教观, 立足优势, 课程创新

正确认识学前儿童的年龄、心理特征, 明确幼儿园教育的目的内容, 树立科学幼教观, 因材施教。一方面幼儿园利用农村优势自然和人文教育资源, 可以开展多元的自然、社会课程和实践活动, 有效帮助幼儿自然常识学习, 发展幼儿自然观察、环境意识, 促进多元智力发展。另一方面, 幼儿园立足本园的实际情况, 以促进幼儿发展为目标, 以建园精神为指导, 可以发扬幼儿园的优势和特色, 进行园本课程开发和实践, 创新进步。

4. 学习交流达到教育共识, 幼儿园、家长促进教育合力

教育是由幼儿园、家长乃至整个社会共同影响的, 应该重视幼儿园教育和家长教育的一致性和连贯性。首先, 幼儿园要关心每个入园幼儿的家庭情况和家长素养、文化程度等, 尤其重视单亲家庭和留守儿童的情况;另外, 幼儿园要采取多形式、多渠道和家长保持畅通交流, 针对家长的育儿经验和疑难问题进行对话, 也可举办家庭教育宣传、经验交流等活动, 纠正不良教育习惯, 帮助形成正确认识;第三, 幼儿园要让家长了解幼儿园的教学目标内容, 帮助家长在家庭教育中贯彻巩固, 保持教育的一致性和连贯性。

摘要:农村教育问题是关系我国教育水平全面进步的突出问题。对于农村地区, 学前教育起步晚、起点低, 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很多困难和问题, 是关系农村教育进步的一个现实难题。本文试从农村幼儿教育机构发展状况的角度出发, 在对陕西省西乡县幼儿园的办园水平和教育状况的调查中, 探究思考农村幼儿园的发展, 并就农村幼儿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建议和对策, 以期引起重视和讨论。

关键词:农村,幼儿园教育,问题,建议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教基[2001]20号.

[2]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 (国发[2003]19号) .

[3]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03]13号.

陕西农村义务教育 第9篇

关键词:农村体育,新农村建设,和谐发展,新思想,新模式

农村体育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

发展农村体育事业, 对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要求, 即“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有着重要作用。

体育最明显的功能莫过于有效增强农民的体质, 而这是实现“生产发展”的根本保证。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 培养新型农民, “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1]体质是整体素质的基础。2006年的一份官方文件表明, 农村因病致贫和返贫率列贫困原因第一位。“全国每年大约有一千余万的农村人口因病致贫或返贫”。[2]“农民奔小康, 身体要健康”, 这已成为农民的共同心声。农村体育的发展, 可以有效发挥体育强身健体的功能, 改善农民身体素质, 消除农村“生产发展”和农民生活富裕路上的障碍, 从根本上提高农村劳动生产力水平。

发展农村体育, 繁荣和发展农村体育文化, 是实现“乡风文明”的重要内容和重要途径。农业现代化和机械化把农民从繁重的农业生产劳动解放出来, 劳动时间大大缩短, 空闲时间越来越多, 怎样有效度过这些时间成为摆在农民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发展农村体育文化可以充实农民的空闲生活, 从而有效减少农民因闲来无事而从事封建迷信活动、打架斗殴、赌博等不健康的活动, 引导农民移风易俗, 在新的生活方式中培育新的思想观念, 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和“文明乡风”。

体育活动本身蕴含着拼搏、竞争、参与、超越自我、团结、互助、集体主义、宽容等价值理念, 这对改善农民的道德素质和个人修养, 培养新型农民具有重要的意义。体育中蕴含的竞争精神能够改善农民保守的性格, 培养农民顽强拼搏的意识, 体育中团结合作的精神有助于改善农民自私的心理, 培养新农民团结、互助、合作的集体主义精神。体育文化中的超越自我精神可以改善农民自我认同感较差的状况, 激励农民克服困难, 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另外, 农民在参加体育活动的过程中, 必须遵循一定的体育规则, 规则意识的养成有助于改变农民的散漫行为和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不文明现象。

发展农村体育, 可以促进农村经济的增长, 与农民“生活宽裕”形成和谐的互动关系。得益于新农村建设而日益富裕起来的农民, 有着巨大的体育消费潜力。而这个潜力还没有变成现实, 主要原因是因为农村体育事业发展的滞后。“陕西体育产业年产值40-45亿元人民币。成为社会经济增长的一个新的增长点。但农村体育消费不容乐观。陕西农村中近一半的人没有体育消费, 仅12.7%的人年均消费在30元以上[3]。”发展农村体育事业, 挖掘农村体育消费的巨大潜力, 使体育消费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新的增长点, 促进农村经济实现新发展, 进而使农民生活“更加宽裕”。

新农村建设对陕西农村体育发展的影响

新农村建设致力于打破城乡二元结构, 破解了陕西农村体育发展的难题。调查显示, 陕西农村体育发展之所以不尽如人意, 主要原因是城乡二元结构带来的实际困难:体育人口偏少且结构不合理。陕西大多数农村中, 参加体育活动的主体大多是一些身体健康出现问题的老年人和中小学生, 在较为贫困的农村这一现象更为明显。青壮年本该是陕西农村体育的主体, 却大多在城市打工。体育人口是一项重要的社会体育指标, 它反映了人们对体育的参与程度, 农村体育人口偏少是制约陕西农村体育发展的重要因素。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提出, 陕西省开始致力于解决打破城乡二元体制。从西安市来看, 2006年初, 西安市政府制定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行动纲要》, 预计从2006年开始的15年内, 完成新农村建设任务。除了每年安排不少于8000万元财政专项资金, 并充分利用社会与民间资金, 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民生活外, 西安市政府还积极对不利于新农村建设的体制进行了改革。如深化户籍、土地制度改革, “加快形成城乡统一的要素市场, 鼓励工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集中, 逐步实现非农产业、基础设施、社会保障、公共服务、现代文明向农村延伸”。这些致力于消除城乡二元体制的举措, 是解决农村体育工作面临难题的根本保障。

新农村建设为陕西农村体育发展提供了历史契机。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提出, 陕西省各级政府开始意识到农村体育事业在新农村构建中的重要作用, 加大了对农村体育事业的投入。在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的主题下, 2006年, 国家体育总局把陕西省列入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全国首批试点的8个省份之一, 投入资金840万元 (包括陕西省配套240万元) 建设300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在省政府的高度重视下, 实际建设560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 超额完成了试点任务。省体育局还投入30万元购置健身器材奖励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先进单位。2007年省政府提出“十一五”时期力争在全省四分之一 (6565个) 的行政村建设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的工作目标。2008年将“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建设纳入到省政府全年目标考核体系当中。此外陕西省政府还借助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历史契机, 通过采用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 形成全民健身的社会舆论和良好风气。

新农村建设大力推进农业机械化, 从而使农业劳动的效率大大提高, 农民的劳动时间大大减少, 具有了较多的闲暇时间。这就使得农民有了进行体育锻炼的时间和可能性, 客观上促进了农村体育的快速发展。此外,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使农村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 农民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农民正逐步达到全面小康的生活水平。在衣食无忧的前提下, 农民的需求层次开始提高, 体育锻炼作为一种更高层次的生活需要, 渐渐成为农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必需品。

新农村建设背景下促进陕西农村体育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为使陕西农村体育有机融入陕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本文特提出以下几点思考和建议:

1.以西安体育学院为培训阵地, 建立起完善的农村体育指导员培养体系

建立一支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是发展陕西农村体育不可缺少的人力资源和保障。从陕西省总体上分析, “全省乡镇共有6399名社会体育指导员, 乡镇数量1602个, 社会体育指导员乡镇平均只有4人, 最少的榆林地区, 222个乡镇, 社会体育指导员只有160名, 乡镇平均不足1人”[4], 其中不少指导员在获得指导员资格后实际上很少花时间对农民体育活动进行指导。农村体育社会指导员人数偏少, 农民的体育锻炼缺乏科学的指导, 必然带有很大的盲目性、随意性。因此, 当前急需一支扎根农村, 对农民体育锻炼进行科学指导的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通过各种渠道培养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员属当务之急。

把培养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工作引进高校, 是当前解决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员匮乏的有效途径。西安体育学院作为西北地区唯一一所高等体育院校, 是为西北地区培养专门性为社会服务的体育人才的主阵地。西安体育学院的体育教育专业,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 可以在保持主要培养目标的前提下, 在课程设置中增加指导全民健身的方法和手段等相关教学内容, 致力于培养复合型体育人才, 既可以从事原有专业的工作岗位, 也能够适应农村社会体育指导员岗位。这对于满足农村体育需求和促进大学生就业都有着积极意义。当然, 西安体育学院也可与各级体育行政部门密切配合, 积极承担各级体育指导员的业务培训工作。

2.突出地域特色, 大力发展民族传统体育和民俗体育

陕西是民族体育和民俗体育的重要发源地, 很多项目在民间具有悠久的历史, 为当地农民所熟悉。秧歌、拔河、舞龙、舞狮子、摔跤等民族民间项目, 是陕西各乡镇农民健身活动的主要方式, 尤其是一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如射箭、赛马、丢方、打瓦、秧歌、腰鼓、斗鸡、斗羊等很受人们喜爱, 每年许多地区农民在节假日和农闲时节自发举办此类运动会。但是, 陕西农民的健身活动还有待于规范和拓展, 这些自发性、群众性及传统民族体育健身活动也需要积极引导, 在引导的过程中, 应该注重发挥民族体育特色资源优势。西安体育学院可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人才资源优势, 组织人力认真研究传统民族体育, 发掘体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为依托, 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进一步推广发展培养人才作出应有的贡献。

3.加大宣传培育农民新的体育观和健康观

陕西城乡差异较大, 大部分农村属于经济落后地区, 体育意识和健康观念比较落后。我们在调查中发现, 仍然有不少农民认为, 农民天天干活就是在锻炼, 不必再去参加什么体育锻炼。部分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农民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响, 如一些农村妇女很喜欢跳广场舞, 这本是一种很好的锻炼和休闲方式, 但却受到家人的阻挠和一些村民挖苦讥讽。因此, 各级宣传部门和新闻媒体要把农村体育工作列入当前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内容。大力普及科学健身知识, 引导农民树立正确的体育观和科学健身意识。使农业生产劳动与体育实践和谐发展, 营造出农村体育锻炼的良好氛围。

4.拓宽体育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渠道

从走访调查中发现, 陕西农村体育建设的经费主要来源于地方政府的财政拨款, 对政府财政投资的过于依赖, 导致了陕西农村体育资金投入渠道过窄, 经费不足, 体育健身设施和场地匮乏, 制约农村体育的发展。从长远来看, 农村体育的融资渠道必须进一步拓宽, 可以尝试走市场化道路, 通过市场的机制, 吸引社会和民间资金对农村体育健身设施和场馆建设的投入, 在保障私营业主获得利润的同时, 也可以使更多的农民能够加入到体育锻炼的行列。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EB/OL].新华网, 2005-10-18.

[2]国家发改委.医药行业“十一五”发展指导意见[EB/OL].新华网, 2006.

[3]王芳, 马迅.陕西农村体育市场问题研究[J].商场现代化, 2010, 8:73-73.

陕西省农村剩余劳动力存量分析 第10篇

陕西农村到底有多少剩余劳动力,归根结底来说,它是一个经验问题而非理论问题。新中国成立以来,陕西省的经济发展经历了一个从汲取农业剩余劳动力以完成工业化资本积累,到依靠农村劳动力要素跨部门流动来加速城市工业化并推动城镇化的过程转换。直接估算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往往比较困难,不少学者采用的都是以农业剩余劳动力代替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做法来进行估算,本文认为这种方法值得商榷。为了更科学地估算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本文将农村剩余劳动力分为两部分来进行估算:一是农业剩余劳动力,这部分是农村隐性剩余劳动力;二是农村剩余经济活动人口,即农村第二、三产业的剩余劳动力,这部分是农村显性剩余劳动力。

首先,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指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部门转移,从事非农业生产活动的过程。而经济发展的本质是就业结构的转变,即劳动力从低效率就业部门流向高效率就业部门,从整体上提高社会经济效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社会生产力提高和社会分工发展的必然结果,其实质就是农村剩余劳动力非农就业过程。

其次,农村经济活动人口与农村从业人员是不一样的。农村经济活动人口是指地域为农村的16周岁及以上,有劳动能力,参加或要求参加社会经济活动的人口,包括就业人员和失业人员。农村从业人员是指农村人口中16岁以上实际参加生产经营活动并取得实物或货币收入的人员,既包括劳动年龄内实际参加劳动人员,也包括超过劳动年龄但实际参加劳动的人员。初步估算,2010年陕西农村剩余经济活动人口数量约为72.8万人 (见表1) 。

(单位:万人)

注:本表及下表未说明的数据均来自陕西省统计局数据。

随着各种因素的变化,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也将不断变化。在此借鉴周健 (2009) 的研究,本文采用固定时期测算法对中国农业剩余劳动力数量进行估算,该方法的基本思路是:首先假定某一时期某一地区的农业劳动力实现了充分就业,在技术进步和资源变动的情况下,若农业劳动力占用的人均农业资源不足以让其达到充分就业状态时,此时即产生了劳动力剩余。固定时期测算法通常假定将来某一年的劳均耕地面积达到农业初期集约化经营水平,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SLt表示第t年的农业剩余劳动力,Lt表示第t年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数,St表示第t年的耕地总面积,Mt表示第t年的劳均耕地面积。

根据涂圣伟(2010)的推算结果,2010年中国劳均耕地面积达到0.6644公顷,本文对于陕西省也采用这个平均数据。由公式,可以得到2010年陕西省农业剩余劳动力数量大体为616.29万人 (见表2) 。

注:耕地面积来自国家统计年鉴2010的数据。

农村劳动力实际需要量=耕地面积/劳均耕地面积。

农村剩余劳动力=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数-农业劳动力实际需要量。

由表1和表2加总,可得农村剩余经济活动人口和农业剩余劳动力的估算结果,2010年陕西农村可转移人口约为1143.86万人 (见表3) ,其中扣除在当地乡镇企业工作的部分以及留在家不愿外出的部分外,考虑城市化率和人口变动因素,要实现既定的城市化目标,陕西省农民工数量约为700~900万人。

注:农村剩余劳动力=农村剩余经济活动人口+农业剩余劳动力。

农村可转移人口=农村从业人员数-农业劳动力实际需要量。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一项社会工程,是政府可以有所作为的领域。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持续转移是大势所趋,未来关键是如何转移才能实现农村和城镇的双赢,这需要在转移模式设计和政策取向上有针对性地适应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新动向和新特点。我省要结合当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社会群体的特征及其演变趋势,要充分挖掘劳动力大量供给的潜力,必须努力在户籍制度、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等制度上取得突破,着力消除阻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各种壁堡。对已转移到城市工作的农村劳动力,要将其就业、住房、社保等需求纳入城镇发展规划体制中予以统筹考虑,为农民工创造一个公平的社会生存环境,使他们逐步融入城市。

参考文献

[1]涂圣伟, 何安华.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存量及变动趋势预测[J].经济与管理研究, 2011 (03) .

[2]公维才.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及固化原因分析[J].甘肃理论学刊, 2008 (05) :50-52.

[3][美]戴维·波普勒.社会学[M].辽宁人民出版社, 1999.

[4]向德平.城市社会学[M].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2.

陕西农村义务教育 第11篇

【关键词】城镇化;新环境;新农村建设

目前陕西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但要继续推进,不从我们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出发很难再上台阶,更甚者还有可能失去我们已经取得的成绩。新农村建设正处在动力与压力并存的环境中:一方面农村发展基础奠定,农业生产快速发展、外出务工常态化、农民眼界更为开阔,思想意识不断提高,整体素质提升,对农村发展的要求随之提升。另一方面城乡两种环境压力挑战甚至于极大地瓦解着新农村建设已取得的成就。依据陕西经济社会文化建设全面发展思路择要着重发展,是新环境下新农村建设的必然选择。

一、新环境下陕西新农村建设的现状

(一)陕西新农村建设取得的成绩成为新环境下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1.农村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水、电、路、讯”快速发展

第一,饮水问题逐步解决。农村居民自来水入户率到2011年底达72%。到2012年基本解决全省规划在册的饮水不安全问题,到2015年基本解决新增饮水不安全问题。第二,农村用电基本消灭空心村,空心户,交通基本实现了“村村通”,通村客运快速发展。截至2011年底,全省共有农村客运车辆11746辆,农村客运企业284家、客运站点9456个、班线3004条,平均日发34921班次,通车乡镇1573个,通车行政村24181个,全省乡镇班车通达率达到100%,行政村班车通达率达到88%。第三,广播电视、通讯为主的信息化网络初步形成。2011年10月,陕西省67814个20户以上自然村全部开通电话,有线电视通村率达到。全省101个县和500个乡镇建成了“村村通”标准化服务站,初步建立起了全省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

2.社会保障事业实现全覆盖

全省已经实现养老保险与合作医疗全覆盖,保障了农村年老居民的生活,缓解了农民看病难问题。陕西养老保险2011年底前已基本实现60岁老人全部纳入农保范围并开始发放养老金。

3.特色农业、合作经济、民营经济发展成效显著

各乡村各具特色的“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增收了农民收入,提高了生产的规模化程度。新陕北“衡山大明绿豆”“榆薯牌马铃薯”“巨鹰滩枣”等已成为知名品牌。渭南成为全国最大浓缩果汁加工基地。陕南桑蚕、烤烟、茶叶、中草药等特色产业发展良好。合作经济出现了“企社联盟”的新合作方式,在提高并保障农民收入、企业原材料稳定的同时保障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西安的、宝鸡的农村产业化、工业化、城镇化建设的道路前景看好。陕北榆林地区的“千企帮带”为新农村建设注入巨大活力。

4.农村文化建设成效显著

陕西实施“两馆一院一站一室”建设工程、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农村舞台艺术繁荣工程、农村人才培养工程、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以及农家书屋工程,保护了农民文化权益,丰富了农村居民生活。“十二五”末,农家书屋将覆盖全省27300多个行政村。

5.村民自治机制初步形成

村级规范化管理水平逐渐提高,初步形成了以法规为主体、以制度为重点的农村基层民主管理法规制度体系。

(二)新环境下农民对新农村建设有了更高的要求

新环境下农民对新农村有了更高的要求,30多年改革开放的成就也让我们有实力实现这一要求。

1.富裕、便捷、城市化、现代化的生活成为农民更高层次的新农村建设要求

收入增加要求更好的生产生活条件,外出务工对城市生活的体验,使农村居民期望有城市般现代化的居住条件,更先进的教育、医疗、卫生条件,交通、给排水系统等便捷的公共基础设施。对新农村建设的要求已经不是满足于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

2.实现高要求的条件基本具备

30年改革开放的成就为我们积累了建设农村雄厚的资本、宝贵的经验及一大批体验了现代城市文明和具备现代生活意识的农民。从省财政看,仅2011年陕西省实现生产总值12391.3亿元,财政投资实力增强。从居民收入看,2011年陕西省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达5028元。个人生活改善愿望增强。

二、新环境的压力促使陕西把新农村建设的重点放在城镇化建设上

现阶段城市化建设中城市病问题凸显,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空心化问题严重,如何在新形势下统筹城乡发展是我们面临的大问题。现阶段新农村建设面临着内外两种新环境压力。

(一)外部环境压力遏制着城市发展,撞击着农民工的市民梦

1.城市本身发展环境趋于恶化

过度城市化所造成的城市病越来越严重,医疗、教育、交通等的拥挤与拥堵,空气、水、食品等污染问题,住房、治安问题以及快节奏工作生活带来的精神压力,需要我们反思我们的现代化建设目标到底是以人为中心,还是以物质丰富为中心。目前特大城市不断在延展着城区面积,一些省会城市也提出成为“大都市”。特大城市、大都市真的能吸纳8亿农村人口转移问题吗?就我省省会西安论,西安要建设成“国际化大都市”吸纳农村人口,增加城市人口数量,提升人口质量,希望藉此形成规模经济效应,扩大辐射半径,出发点很好,但是,西安承载力究竟多大,水、电、气、路、医疗、教育、治安等是否能够支撑这样的国际化都市都值得认真研究。一旦建成,不谈它对于整个西部,仅考察西安对陕西农村的带动作用究竟有多强,是会产生辐射效应还是高地效应都需要谨慎考虑。

2.普通外出打工者的生存环境恶化

尽管农村外出打工者渴望融入城市,渴望在城市创造属于自己的幸福生活,但是,城市吸纳能力的有限性,房价、租金、交通、餐饮等生活成本的高增长性、快节奏工作压力的不断增强等,都使人在收入增加、生活富裕的同时感到幸福感下降。而且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城市对农民工素质要求越来越高,并非所有农民工都能满足越来越高的要求,也并非所有进城人员都能在城市寻找到自己的尊严并维护自己的尊严。

nlc202309021125

3.外出人员的情感困境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为社会所关注

外出打工者很多处于工作不稳定、住所不稳定,生活不稳定状态下,这些不稳定他们还可以忍受,但是家庭生活的情感缺失却是难以忍受的。夫妻两地分居,父母子女分离,男性的婚姻问题等,无不困扰着外出打工的普通人。这不但导致了城市社会治安问题也导致了农村社会治安问题,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农村老年人养老及情感空虚问题等。

4.城市病让更多的人反思城市发展问题,同时也提示我们进一步思考新农村建设下一步的方向

城市病不断催生城市居民对乡村的绿水青山、诗意田园的向往,成人儿童无不享受那种与大自然的亲近。回归自然,到农村去,到未被污染的河流、山川休闲度假成为城里人偷闲放松身心的最佳方式,在乡村、在山区的游历成为书本教育、城市现代教育所难以取代的最好的体验教育。这足以给那些厌倦城市生活、难以融入城市生活或者是难以割舍故地情节的人提供另一种思路,也足以使我们西部落后地区村落思考自己的发展之路。

外部环境压力启示我们,陕西的全面发展,不是西安、宝鸡、延安、汉中几个大城市做得更大,农村的发展也不能靠大、超大城市的发展带动,农村经济的起飞和居民生活的现代化要立足农村。

(二)内部环境压力挑战农村发展的可持续性

内部环境趋紧对三农问题解决形成倒逼之势,要求立足农村寻找解决途径。

1.农村空心化所导致的土地浪费和由于农村劳动力缺失的产业压力、社会问题等亟待解决

改革开放以来,陕西省大量青壮年劳动力外移,严重阻碍着新农村建设上台阶:一是影响了农业发展,使农业生产的技术推广和农产品创新等难以推进,造成劳动生产率不高、竞争力不强,农产品供应不足。二是耕地的减少,老弱者无力充分利用农村土地资源,土地撂荒随处可见。三是增加了农村犯罪率。农村犯罪率主要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针对留守儿童,妇女的犯罪行为;一方面是源自儿童的情感缺失、价值观扭曲所导致的青少年犯罪率的上升趋势。这两方面无不与农村人口结构和人口数量有关。

2.由于人口减少所导致的农村发展障碍需要移除

医疗、教育、金融、公共物品的提供数量、质量等都需要有一定规模的人口为支撑,从而实现规模经济效益。显而易见,从经济学角度看,目前新农村建设难以解决这类问题的最重要的一个原因不在于对农村的歧视,而在于人口规模和人口发展趋势意味着供给的不经济。普九时期那种遍地开花的各村学校建设现在几乎都成为废弃场所,浪费了宝贵的资源,所以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需要吸取教训,不能全面开花,而要有综合长远的眼光。如现在展开的农家书屋的建设,口号是村村有书屋,并没有考虑不同村的实际人口结构、数量、阅读能力和要求等情况,很可能步普九学校建设的后尘。

3.农村因城市的过度扩张进入的恶性循环必须改变

城市的发展给予人们更多的就业机会,更好的发展条件,更便捷的生活条件,更优越的医疗教育条件。更多的收入吸引了农村劳动力外移,但劳动力的外移也改变了陕西农村人口结构、农业劳动主力构成,使农业技术改造推广遭遇文化和健康难题。为了多赚钱,很少有人愿意待在农村从事农业生产。为了孩子受到更好的教育,农村学生也越来越少。大量学生流失,农村的教育会越来越萎缩,农村教育的发展将落空。农村的学生外流又加剧了城市学校的拥挤。我们提倡教育公平,在城乡教育人口及其不对等的条件下怎么强调教育投入公平?青壮年劳动力外移,农村生产生活中缺少了活动主体,农村的生产发展、生活宽裕、文化发展也将不保。

三、新环境下以城镇化为重心是推动陕西新农村建设必然选择

(一)以城镇化为重心是我们实践试错后的反思的结论

一方面是农村发展中带来的反思。新农村建设使农村面貌基本改观后,我们发现更高层次的建设很难离开大量有知识有文化高素质的青壮年劳动者;很难离开农业的产业升级、结构调整;很难离开农村工业的发展;很难离开规模效应。三农问题谈了这么多年,我们发现不能离开农村谈三农问题的解决,不能离开农业谈三农问题,也不能离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谈三农问题。能立足农村,吸纳农村劳动力大规模转移,贴近农村为三农服务,发展现代农业生产,从根本上改变农村面貌,带动农村向现代化迈进的只能是城镇化。

小城镇兼具城市与乡村的特征,它一头通向城市,一头连接农村,是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的结合点。作为农村经济的载体,农业的产业结构、产品结构、人口构成、收入来源与多寡直接反应在小城镇的企业发展、市场交易规模和构成上。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之时,小城镇“联动城乡,以城带乡”的纽带的作用显现。多来的发展积累,小城镇更具备了一定的市场条件、服务设施、企业发展的外部基本环境等。

另一方面是以城市化转移农村劳动力的反思。城市扩张需要的土地来源是大规模耕地蚕食,失去土地的农民和希望通过打工获得更多收入的农民走向城市,希望获得幸福、获得市民身份,实践证明城市化并不能使大部分外移者获得幸福的市民生活,也不能吸纳所有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客观存在又必须找到一条农村人口转移之路,那么我们的农村人口转移思路究竟在什么地方出现了失误?近几年,收入增加后精神需求提升、出现了农民工就近就地就业的趋势。农民工更愿意在家门口就业给了我们启示:城市化道路并没有错,错的是我们走了一条不合国情的大型、超大型城市化之路,借助新农村建设,现在需要做的是改弦更张,回到更利于连接城乡的小城镇、小城市、卫星城建设之路上来。城镇化为重点,就是要把大量的小城镇、乡镇作为新农村建设上台阶的抓手。

(二)城镇化有着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基础和动力

第一,城镇化在吸引青壮年劳动力回迁解决农村人口结构问题上有现实可能性。2011年,全省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2384元,同比增加650元,增长37.4%。其中,本地务工收入人均1059元,同比增加332元,增长45.7%;外出务工收入人均1185元,同比增加284元,增长31.6%。从增幅看,外出务工收入同比增长幅度小于本地务工收入同比增长幅度,从绝对值看,外出务工人均收入比本地务工人均收入只多出185元,因此,就地就近就业具备现实的可能,如此农村空心化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有解,大城市病必将缓解。

第二,城镇化的发展主体农民具有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天然愿望。农村居民天然有着发展自己居住环境的愿望,有着对新农村建设更高的要求。在重新认识了的新环境下,他们不但想重拾当年乡镇企业商业发展给农村带来的经济繁荣,更想把这种繁荣扩大并延续下去。

(三)城镇化不但能满足农村居民更高的发展需要,更会促进新农村建设不断上台阶

以城镇化为重心推进新农村建设更上台阶,是一个渐进的过程。首先,城镇化建设中要引导企业向中心城镇集聚、集中的过程也是带动周围农村的劳动力、资金、技术等生产要素不断地从农村分离出来,向中心小城镇集中的过程。要素集中后的规模效应势必带来第三产业的大发展,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新的“蓄水池”自然形成。接着,城镇、乡镇工业的进一步提高和发展必将促使交通运输、信息通讯、金融保险、技术咨询以及科学技术、文教卫生等商业服务业迅速拓展。最后,发展的前景将逐步形成为企业提供类似城市综合性性服务体系,农村居民对新农村建设的更高需求得以实现。

总之,在城市病凸显、农村空心化所造成的一系列问题下,新农村建设更上台阶目标的实现必须以城镇化为重心利用好环境动力,破解环境压力来实现。

【参考文献】

[1]国家统计局陕西调查总队.2011年陕西城乡居民收入结构及对比分析[EB/OL].http://www.nbs-sosn.cn/index.aspx?menuid=4&type=articleinfo&lanmuid=18&infoid=524&language=cn.

[2]中国新农村视窗[EB/OL].http://xnc.pway.cn/showclass.jspid=20.

[3]中国政府网,陕西政务[EB/OL].http://www.sn.xinhuanet.com/2008-03/31/content_12832310.htm.

[4]陕西农村报[EB/OL].http://sxncb.com/.

【作者简介】

张宏,供职于中共陕西省委党校政经部。

陕西省新农村建设中林业发展对策 第12篇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林业,发展对策,陕西省

林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主要是通过培育和保护森林, 从而获得木材和其他林产品, 并利用林木的自然特性, 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 促进生态平衡的生产部门。发展林业, 不仅可以满足国民经济所需的大量产品, 还能对水土保持、防风固沙、气候调节、环境保护等发挥有益作用;而且可以调节温湿度, 净化空气、水体和土壤, 实现改造自然的目的, 为人类提供舒适的生产生活条件, 促进人类身体健康, 改善和提高农村整体形象, 促进地方经济的发展。

1 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符合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 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生产发展, 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问题, 实现林业增效、林农增收, 进一步促进农村文明建设。为此, 要继续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并落实相关措施。一是明晰产权。针对还没有实现承包到户的集体林, 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 将林地承包权进行平等分配, 实现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人人享有, 再按照人均确权到户, 以户为单位进行承包经营。对已分包到户的责任山, 继续稳定承包关系, 同时签订书面承包合同, 以对所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置权进行明确, 实现全部确权发证[1]。二是放活经营。林业“三定”划定的自留山和责任山, 属于同一集体经济组织内的林地, 在农户自愿的基础上, 鼓励采取联户经营、委托经营及股份合作经营等形式实行规模经营, 经营方式由农户协商确定。三是规范流转。如果林地的林权证是通过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承包并依法登记获得, 则可以采取转让、入股、出租、抵押或其他方式对林地和林木使用权进行流转。如果集体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是通过家庭承包方式获得, 则可以依法采取转包、出租、互换、转让等方式对林地和林木使用权进行流转[2]。四是配套改革。创建林业行政服务中心, 建立林业要素市场, 合理布局和建设木材林产品交易市场。创新林业执法管理体系。整合木材检查、林业案件查处、野生动植物保护管理等林业行政执法机构, 积极开展林业综合行政执法试点。

2 对现有林地实现有效管理

加强对现有林地管护, 提高生态效益, 实现经济效益。一是保持退耕还林成果。陕西省率先开展了退耕还林工作, 建设规模和投资位居全国前列。农民在获得退耕还林补助中, 生态意识明显增强。目前, 需要认真解决巩固退耕还林的成果问题。加强退耕还林地保存并成林, 直至发挥效益。完善退耕还林政策补助到期接续制度, 确保“稳得住、不反弹”。二是发展经济林。发展经济林对农村经济发展、林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意义重大。2003—2005年的统计结果表明, 2003年、2004年、2005年经济林收入占农村家庭经营纯收入的比重分别为13.0%、14.2%、16.6%, 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因此,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 陕西省各地区可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 落实该地区经济林发展的品种和规模, 充分发挥林业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果树生产是发展经济林的重要内容。加强对现有果园的管理, 在新建果园时做到选好园地, 选择优良品种, 精细栽植, 科学管理。在农村宜林地, 可栽植果树。加速发展林副特产的生产。陕西省山区、丘陵面积达75%以上, 林特产种类多, 分布广。应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和优势, 进一步开发林副特产, 从而加速陕西农村经济的发展[3,4]。三是加强农田林网建设管理。大力宣传农田林网建设的重要意义和紧迫性, 使农民正确认识, 从而营造护林的氛围。租赁集体土地使用权, 林带建设不占用农民私人土地。为保持管护人员队伍稳定, 在农田林网管护上, 要以“一分栽, 九分管”和“谁管护谁受益”为原则。同时, 将林网建设纳入干部政绩考核体系中, 签订目标责任状, 进一步健全管护机制。

3 大力开展教育培训, 提升林农文化素质及技能

加大对林农的科技教育培训力度, 提高其科学文化素质和专项技能, 从而促进农村经济繁荣、农民增收, 实现农村社会和谐发展。林业部门的工作主线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林业产业结构调整、林农增收, 要始终围绕这一主线开展工作。进一步健全林农教育培训基地, 借助项目支持开展培训活动, 对广大林农进行培训;为提高政策、技术和信息的到户率, 可以采取“巡回课堂”形式, 深入乡村和田间地头, 实现就地就近为林农开展培训, 不仅能够普及科学知识、促进实用技术推广和信息传播, 而且能够提供现场技术指导和咨询服务。同时, 根据林业产业发展要求和林农的实际需求, 建立“林农科技书屋”, 配备相关的林业实用技术科普读本, 如教材、科技图书、报刊杂志及VCD教学光盘等, 以方便林农阅览或借阅, 满足其学习实用技术和专项技能的需求。

参考文献

[1]赵少毅.陕西省集体林权流转现状与分析[J].现代种业, 2011 (3) :4-6.

[2]蔡克胜, 李颖乔, 益凯.关于陕西省林业产权制度的改革状况分析[J].吉林农业, 2011 (4) :233.

[3]杨远宗.搞好造林规划服务陕西林业[J].陕西林业, 2011 (B10) :12.

上一篇:社区文艺活动下一篇:海外员工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