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产业理论

2024-07-20

马克思产业理论(精选10篇)

马克思产业理论 第1篇

1.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对产业理论的影响。

马克思产业理论结合了政治经济学、哲学思想、人本主义、法律思想等元素, 这些成熟的理论为我国产业法制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其中,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对马克思产业理论的影响最大, 可谓是产业理论的地基。

马克思政治经济学 (Marxist Political Economy) 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 以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物质资料生产为出发点, 以生产关系为研究对象揭示了社会经济制度发展和经济运行过程中的一般原理。例如《资本论》, 它综合了人与自然、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来研究, 对于我国产业法制的建设方向提供了指引:应该以可持续发展的眼光看问题, 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必须保护环境, 节约型资源;以人为本, 提高生产力, 优化产业结构, 提高生产效率。《政治经济学批判》亦是如此, 它提出了商品二重性和劳动二重性等重要理论, 也体现了价值论和货币理论的革命变革。其中, 《政治经济学批判 (1861-1863) 》在马克思经济理论发展史上第一次较为集中地阐述了产业革命。

2. 马克思法律思想对产业理论的影响。

有学者认为法的关系根源于是市民社会, 而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深入探讨了市民社会, 关于市民社会的解剖应该到政治经济学中去寻求。市民社会 (civil society) 是“脱国家脱政治的领域”, 处于一种缓冲地带它主张市民是平等自由的, 拥有独立的人格。而这也是当今社会所倡导和坚持的法律观念, 对于产业领域也是如此, 同样提倡公平正义, 保障人的自由和平等, 尊重交易的自愿和诚信, 防止不正当竞争, 防止垄断。

马克思对国家与法的关系研究, 是在对经济学体系的早期思考过程中形成的。它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引起生产关系变化所形成的, 进而引起整个上层建筑乃至整个社会关系、社会规范的变化;它是在探讨法律最基本、最复杂问题的过程中, 第一次科学地揭示了法律的本质。马克思法律思想表明:产业的发展离不开产业法制, 产业法更具有强制性、稳定性, 更有利于维护产业的调整和优化。

3. 马克思人本主义思想对产业理论的影响。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马克思思想的核心价值, 也是马克思毕生所追求的社会理想状态。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一文中提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 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在马克思思想理论中有着不一般的定义, 人是单独的个体却不孤立, 人是主观意识的支配者但不是无所不能的神。

马克思的人本主义经济学思想, 始于哲学问题思考, 科学的人本主义是他对经济学研究的根本观点和方法。马克思用以阐述其所期望的理想人状态的关键词是“自由发展”、“自由个性”。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 (1857-1858年草稿) 》中, 又进一步从交往形式上研究了人自身发展的历史过程, 并按照个人和社会关系的发展程度, 将社会划分为三大形态, “人的依赖关系”-“以物为依赖”-“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在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的历史阶段, 消灭了“异化”, 实现了人的本质的复归, 做到“物物而不物于物”成为物的主人。

二、在马克思产业理论的指导下建立我国特色的产业法制

1. 我国产业法制建设必须注重“依法治国”。

产业的发展, 产业结构的优化、转型升级都需要法律的保障, 没有法律的依托, 一切都显得那么苍白和无助。“加强社会主义民主, 健全社会主义法制”是我们建设产业化国家, 体现依法治国的思想基础。我们党在十五大确定“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2007年在十七大提出, 要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2011年3月10日, 全国人大常委委员长吴邦国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宣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大前提下大力发展我国产业法制建设, 我们必须围绕着中国的国情, 立足于中国的实际。

2. 我国产业法制建设必须立足“以人为本”。

产业的发展需要劳动力, 需要人的主观能动性。马克思肯定了人的劳动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劳动已经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 而且本身成了生活的第一需要”。产业法制的建设需要人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其重要作用, 同时法制的建设也是以保障人权为出发点的。法律是人的意识形态, 是人制定的思想上层建筑。马克思的共产主义理论的核心是反剥削、反压迫, 追求人人平等。马克思追求人全面自由的发展, 为了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

3. 我国产业法制建设必须强调“文化诉讼”。

“中国经济转型有三大文化诉求”的观点认为中国经济已经发展到了这样一个阶段:需要有相应的文化支持才能走得更稳、更久。具体表现为转型中的发展模式存在着三大文化诉求:一是道德诉求, 二是秩序诉求, 三是价值诉求。我国产业的发展以及产业法制的建设需要从历史文化和国际社会的发展趋势中寻求有力的思想支持和文化支持。文化产业的法制建设需要文化诉求, 中国经济转型也需要文化的助推力。

摘要:马克思产业理论结合了人本主义、政治经济学、哲学思想、法律思想等元素, 为我国产业法制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本文从“什么是马克思产业理论”为切入点研究产业理论, 从而为我国产业法制建设提供研究的基础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马克思产业理论,产业法制

参考文献

[1]蒲姝.社会产业结构的演进理论比较[J].西南财经出版社, 《中国《资本论》年刊》第六卷, 2009.

[2]王健、朱宏文.浙江产业调整需要立法先行[J].浙江经济.2006.

马克思妇女解放理论 第2篇

在对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和西方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作品与中国妇女解放理论研究比较的基础上,指出,妇女解放既要从阶级分析的方法入手,在解放被压迫阶级的过程中,求得妇女的解放,又要从性别分析的角度切入,改变不利于女性发展的思想文化观念和社会环境,为妇女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更好的主观条件和客观环境。

马克思认为:“没有妇女的酵素就不可能有伟大的社会变革。社会的进步可以用女性(丑的也包括在内)的社会地位来精确地衡量。”①(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第586页.)马克思主义诞生以后,妇女运动就成为无产阶级解放运动的组成部分,“在任何社会中,妇女的解放程度是衡量普遍解放的天然尺度。”②(马克思思格斯选集[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第610页.)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体系,不仅在于它以唯物史观为基础,正确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为无产阶级革命指明了一条光辉的道路,而且在于马克思、恩格斯在“资本主义”这个特定的时代,依据当时所能提供的思想材料,在探讨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过程中,对历史上所形成的男女不平等的根源和妇女解放问题作了十分有意义的探索。当我们从“女权主义”的视角去解读马克思、恩格斯的文本时,我们会得到两位伟人很多的女权思想。

一、马克思、恩格斯妇女理论文本考证

马克思和恩格斯从经济学角度分析和考察妇女问题,确认妇女被压迫、被奴役的历史起点。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基本内容比较集中地体现在二者合著的《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马克思的《摩尔根[古代社会]一书摘要》、《神圣家族》、恩格斯的《英国工人阶级状况》、《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等著作、书信中。其中恩格斯写于 1884 年的《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可以说是一部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系统阐述马克思主义妇女理论的代表作。通过梳理文本,我们可以看出,马克思的妇女解放思想始终是建立在人类解放的远大目标基础之上的,马克思对无产阶级的关注和对妇女的关 1 注是一致的,这也符合其思维发展从一般到特殊的规律。两位伟人在《共产党宣言》中指出,妇女解放和无产阶级的解放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没有妇女解放的无产阶级解放是不完整的。马克思脍炙人口的名句:“在选择职业时,我们应该遵循的主要指针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人类的天性本来就是这样的:人只有为同时代人的完美、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达到完美。„„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那时我们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怜的、有限的、自私的乐趣,我们的幸福将属于千百万人,我们的事业将默默地、但是永恒发挥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第40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第7页.)

马克思青年时代的高远理想是他后来思想发展的基点,其“人类解放”的情怀决定了他必然把自己的视野定位在“千百万的人民大众”身上,也决定了他的目光必然会关注到妇女解放问题。在马克思毕业离开学校,走向社会,面对广阔的政治、经济现实问题时,他的思想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他在博士论文中提出了“世界的哲学化同时也就是哲学的世界化”②(马克思思格斯全集[M].第4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第258 页.),这也为他思考妇女解放的途径提供了启示。

在对黑格尔的法哲学批判的过程中,马克思提出了关于女权问题的一些观点:“„„家庭的灵魂只能体现为爱情„„”;③(马克思思格斯全集[M].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6.第255 页.)“„„女性和男性也相互吸引,而且也只有男女两性的极的差别相结合,才会产生人”;“„„男性和女性构成同一个类、同一种本质——人的本质„„”。④(马克思思格斯全集[M].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6.第355 页.)在《神圣家族》第八章《揭露妇女解放的秘密,或路易莎·莫莱尔》中,马克思论述了有关妇女解放的问题,“某一历史时代的发展总是可以由妇女走向自由的程度来确定,因为在女人和男人、女性和男性的关系中,最鲜明不过地表现出人性对兽性的胜利。”并使法国空想社会主义者傅立叶的名言“妇女解放的程度是衡量普遍解放的天然标准”传遍世界。

马克思还创造性地谈论了关于妇女解放的思想。在《致路德维希·库格曼的信》(1868 年 12 月 12 日)中,马克思说:“美国‘劳工同盟’最近一次代表大会有很大进步,别的不说,这也表现在它对待女工完全平等,„„每个了解一点历史的人也都知道,没有妇女的酵素就不可能有伟大的社会变革。社会的进步可 2 以用女性(丑的也包括在内)的社会地位来精确地衡量。”①(马克思思格斯全集[M].第3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2.第571页.)这是马克思对于“妇女解放”的经典论述。在马克思的意识里,妇女解放始终是和人类解放密切相关的,妇女解放是人类解放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社会的进步可以用女性的社会地位来精确地衡量”隐含了“两个基本关系”:妇女与全人类(当然也包括男性)解放的关系;妇女与人类文明(主要是男性)进化程度的关系。马克思的妇女解放思想至此正式成形,妇女解放与男子解放、人类解放的关系确立起来。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和恩格斯在阐述全新社会历史观的过程中涉及到对女权问题的思考。他们第一次提出“两种生产”——物质资料的生产和人类自身生产的理论。“每日都在重新生产自己生活的人们开始生产另外一些人,即增殖。这就是夫妻之间的关系,父母和子女之间的关系,也就是家庭。”②(马克思思格斯全集[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7.第32 页)马克思初步地批判了父权制。在论述决定各民族之间相互关系的因素——分工时,马克思提到:“这些种种细致的分工的相互关系是由农业劳动、工业劳动和商业劳动的经营方式(父权制、奴隶制、等级、阶级)决定的。”③(马克思思格斯全集[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7.第 25 页.)这里,他只是提到了“父权制”这个概念。“分工起初只是性交方面的分工,后来是由于天赋(例如体力)、需要、偶然性等等而自发地或‘自然地产生的’分工”。④(马克思思格斯全集[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7.第35页.)马克思认为家庭中的性别分工是自然形成的,“分工和同时出现的劳动及其产品的不平等的分配产生了所有制,它的萌芽和最初的形式在家庭中已经出现。在那里妻子和儿女是丈夫的奴隶。家庭中这种诚然还非常原始和隐蔽的奴隶制,是最早的所有制。”⑤(马克思思格斯全集[M].第3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7.第 36-37 页.)“社会结构只限于家庭的扩大:父权制的酋长、他们所管辖的部落成员以及奴隶。”⑥(马克思思格斯全集[M].第3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7.第 25页.)在这里,马克思揭露了父权制社会中女性受压迫的“奴隶”地位,初步形成了私有制是妇女受压迫根源的思想。当然,这里的女权思想仍然是不系统的,但在创建了新的社会历史观后,马克思、恩格斯就把对妇女问题的思考建立在唯物史观的基础之上。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妇女解放是人类解放重要组成部分的思想进一步发展。“每一个单独的个人的解放的程度是与历史完全转变为世界历史的程度一致的”。①(马克思思格斯全集[M].第 3 卷.北京:人民 3 出版社, 1957.第42 页.)妇女的解放同人类的解放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妇女的解放、男性的解放同人类解放是一致的:“在真实的集体的条件下,各个个人在自己的联合中并通过这种联合获得自由。”②(马克思思格斯全集[M].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7.第 84页.)“自由人”的联合体——共产主义社会,是女性、男性、乃至整个人类获得自由和全面发展的社会。现存的资本主义社会由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深刻矛盾,是必然要灭亡的,必然要被共产主义社会所代替的。

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展开了对“家庭”、“家庭关系”精辟的论述。他们认为,不能一般地谈家庭本身,家庭是一个历史范畴。他们这样描述资产阶级家庭,“资产阶级撕下了罩在家庭关系上的温情脉脉的面纱,把这种关系变成了纯粹的金钱关系。”③(马克思思格斯全集[M].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8.第469页.)马克思、恩格斯极力主张“消灭家庭”。与极端激进派对共产党人的歪曲理解完全不同,他们主张消灭的家庭是资本主义性质的家庭,消灭家庭成员之间关系严重“异化”了的家庭。“资产阶级的家庭,自然会随着它的这种补充现象的消逝而消逝,两者都要随着资本的消灭而消灭”④(马克思思格斯全集[M].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8.第486页.),也就是资本主义社会必然灭亡,代之以消除了资产阶级性质的家庭的共产主义社会。“旧社会的生活条件在无产阶级的生活条件中间已经被消灭了。”⑤(克思思格斯全集[M].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8.第477页.)“代替那存在着各种阶级以及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一个以各个人自由发展为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的联合体”⑥(马克思思格斯全集[M].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58.第491页.)。女性解放和无产阶级的解放紧紧联系在一起,没有女性解放的无产阶级的解放是不完整的。有学者这样评价《宣言》,说它虽然是具有“先进思想”和“代表社会进步”的男性知识精英的“宣言”,但是,在“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和以男性为主体的权力机制中开妇女解放‘主流化’之先河。”①(转引自.李小江.重读宗师遗产[J].读书, 2003,(08): 第 27-28页.)这样的评价是积极的、中肯的。

从女权主义思想阐发的角度来看,恩格斯所著《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可以说是女权思想系统化的代表作,被誉为经久不衰的女权主义理论篇章。

《起源》的组织结构除两个序言外,正文共有九章组成,说明了史前各个文化阶段的社会经济概况,分析家庭的形成与发展,揭示了历史发展过程中家庭形 4 式的特点,考查了氏族制度、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分析了从野蛮时代向文明时代的过度,并对文明时代作了一般的理论说明。从各章表明的恩格斯对女权思想的研究和思考可以看出,马克思、恩格斯承认母权制存在过,更重要的在于恩格斯分析了妇女受压迫地位的形成、根源和实质,进而为妇女解放提供了方案。这些思想典型地体现在第二章对“家庭”的分析中。通过对马克思、恩格斯著作文本的探析,我们可以看出两位革命导师对妇女问题、妇女命运的关注,他们对妇女受压迫根源的探索和对妇女解放的期望都是站在解放无产阶级、解放全人类的高度来认识的;妇女解放的思想正是在他们的人类解放情怀的“摇篮”中孕育、成长的。当然,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女权思想的实际的运思,决定了笔者选择的文本。至此,可以明确地说,马克思、恩格斯的思想中蕴藏着丰富的女权主义思想。

二、马克思、恩格斯女权思想主要观点的诠释

在梳理了马克思、恩格斯的女权思想发展后,我们从内在逻辑来考察其女权思想的内容演进。

(一)妇女社会地位同经济发展的关系

“母权制的被推翻,乃是女性的具有世界历史意义的失败”。②一些学者认为“性别压迫”是自古以来就存在的现象。马克思、恩格斯则认为,妇女受压迫现象的出现是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关联的,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原始社会男女是平等的,妇女不仅居于自由的地位,而且居于受到高度尊敬的地位。——那种认为妇女在最初的社会里曾经是男子的奴隶的意见,是 18 世纪启蒙时代所流传下来的“最荒谬”的观念之一。

家庭作为婚姻关系的体现,是随着两性间关系禁例的出现、扩大而发生变化的。恩格斯指出,从杂乱的性关系的原始状态中发展出了几种家庭形式。即血缘家庭、普那路亚家庭、对偶婚。但是,原始社会初期母权制的氏族组织是以生产极不发达为前提的。因而,随着生产的发展,氏族组织就逐渐不适应了,它是必然要灭亡的。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妇女受压迫、被奴役的现象,是伴随着原始公社的解体,私有财产的出现和私有制的确立而同时出现的。男女两性关系不仅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而且是极为重要的社会关系。马克思指出,“在人们的生产力发展的一定状况下,就会有一定的交换和消费形式。在生产、交换和消费发展的一定 5 阶段上,就会有相应的社会制度、相应的家庭、等级或阶级组织,一句话,就会有相应的市民社会。”①(马克思思格斯选集[M].第4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第320-321页.)可见,两性关系是经济关系的直接反映。女性受压迫地位的形成,是同男女两性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地位的改变密切关联的。私有财产的发展,男女两性在社会生产和家庭经济中所处地位的变化,乃是由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过渡的社会根源。男性凭借其在经济生活中的主导地位,最终把女性挤到了第二位。当母权制向父权制过渡,对偶婚制家庭转变成为“一夫一妻制”家庭。一夫一妻制家庭成为私有制社会的细胞,男女两性的关系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女性受压迫、被奴役的地位形成了。这种在私有制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父权制家庭成为男性压迫、奴役女性的工具。私有制、阶级确立的同时,也就是女性被压迫地位的形成过程。

(二)妇女受压迫的根源和实质

关于妇女受压迫的根源和实质,历来是女权主义理论者关注的焦点和热点问题。众多的西方女权主义者都试图给这个问题以解答,马克思、思格斯在分析了女性地位的演变后,揭示了妇女受压迫的根源所在,并指出了妇女受压迫的实质。

1、妇女受压迫的根源在于私有制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大分工和私有财产的出现,乃至私有制的确立,个体家庭成为社会的基本经济单位。历史自然形成的家庭分工对女性产生了十分不利的影响,妇女原来从事的家务劳动,日益失去了在原始社会条件下的公共性质,而变成一种辅助性、私人性的家务劳动。由于女性专事家务劳动,因而她们日益被排斥在社会生产之外,失去了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在社会生产关系中处于从属的地位。男性则因成为生产资料的占有者和生活资料的主要获得者,而在社会生产和家庭生活中居于主导地位,家庭内财产的分配随着家庭内性别分工性质的变化而变化。男女两性在经济地位上的不平等,进而造成了两者在社会地位和家庭地位上的不平等。女性在经济上的从属地位,是其在家庭和社会上处于不平等地位的根本原因。可以这样说,历史上的性别压迫是同阶级压迫同时出现的。

男性基于经济上的主导地位和私人财富的逐步积累,要求由父系嫡系来继承私有财产的愿望越来越迫切。为了把自己的财产留给纯血统的后代,对偶婚制家庭发展到“一夫一妻制”家庭。可以说,一夫一妻制是与私有制同时产生的,它是社会生产关系变化的产物,是以私有制对原始的自然长成的公有制的胜利为基础的第一个家庭形式。

可见,性别压迫和阶级压迫具有同步性,男女两性关系的对抗冲突,妇女被压迫、奴役地位的形成,应该说是多方面的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但是私有财产的出现乃至私有制的确立是决定性的因素。因而,马克思、恩格斯主张妇女受压迫的根源在于私有制。

2、妇女受压迫的实质是阶级压迫

社会大分工和私有财产的出现,乃至私有制的确立,使得阶级剥削、阶级压迫制度产生,男性作为剥削阶级实质上成为统治者,女性则成为男性剥削和压榨的对象。他们掌握了社会上的一切权力,建立了以男性为中心的父权制社会。在这种社会中,男性之所以能够统治女性,原因正在于他们是私有财产的所有者,掌握了可以说是全部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这是男性统治女性的经济基础,也是他们统治自己妻女的经济基础。

恩格斯指出,私有财产使“丈夫占据一种无需有任何特别的法律特权的统治地位。在家庭中,丈夫是资产者,妻子则相当于无产阶级。”①(马克思思格斯选集[M].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第70页.)

因此,男性的统治意味着女性的被统治,男性的主导地位意味着女性的从属地位。在阶级社会中,女性处在社会的最底层,男性统治者利用手中掌控的国家机器来实行对女性的压榨,女性不仅经济活动被贬低,与政治无缘,而且,精神上受到奴役和压制,男性对女性的统治实质上是一种阶级统治。

(三)关于妇女解放道路的探讨

马克思、恩格斯在考察了妇女地位的演变,揭示了妇女受压迫的根源和实质之后,对妇女解放的途径作了探讨。在他们看来,妇女解放包括经济、政治、家庭和性爱等各个方面的解放。

1、妇女解放的根本途径——消灭私有制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随着私有制的确立,便开始了阶级剥削和压迫,也就开始了男性对女性的统治和奴役。因此,妇女要从根本上摆脱历史上形成的这种受歧视、受奴役的地位,只有在消除了产生这种压迫根源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妇女受压迫的根源在于私有制,因而,马克思、恩格斯主张妇女解放的根本途径是消灭私有制。

私有制是一系列不平等和一切罪恶的根源。对私有制的批判,从私有制在人类社会中确立时就开始了。马克思、恩格斯考察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特别是考察了他们所处的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揭示了私有制是资本主义社会 7 一切矛盾的根源。他们对私有制的批判是建立在唯物史观基础之上的,并准备在条件成熟时,付诸革命的实践。

在《起源》中,恩格斯提出,妇女要获得解放,只有在废除了资本对男女双方的剥削,并把私人的家务劳动变成一种公共的行业以后,男女的真正平等才能实现。在这里,恩格斯表达的是这样一个思想,妇女要摆脱受压迫、被奴役的地位,求得解放,就必须铲除私有制。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才能消灭人剥削人的经济根源,彻底铲除妇女受压迫,男女不平等的根基。进而,他指出,私有制的消失,将使“男子的地位无论如何要发生很大的变化。而妇女的地位,一切妇女的地位也要发生很大的转变。”①(马克思思格斯选集[M].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第73—74页.)

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妇女解放只有在消灭私有制的社会主义运动中才能实现。只要还存在资本主义,保留资本的权力,那么,男子就会有特权。因此,妇女要获得解放必须消灭私有制。

2、妇女解放的两个基本条件

(1)参加社会生产劳动是妇女解放的一个先决条件

随着私有财产的出现,乃至私有制的确立,父权制最终代替了母权制。至此,在以男性为中心的社会中,家庭内自然形成的劳动分工进一步加剧,男性成为生产资料的占有者和生活资料的所有者,在社会生产和家庭生活中处于主导地位,而女性则因从事私人性质的家务劳动,被排斥在社会生产劳动之外,丧失了对生产资料、生活资料的所有权,沦为社会生产和家庭生活中的奴隶,丧失了人身自由和独立的经济地位。由于女性的家务劳动被看作是不能赚钱的,因而,女性的家务劳动被看作是低下的,微不足道的。恩格斯指出:“从前保证妇女在家中占统治地位的同一原因——妇女只限于从事家务劳动,——现在却保证男子在家中占统治地位:妇女的家务劳动现在同男子谋取生活资料的劳动比较起来己经相形见绌:男子的劳动就是一切,妇女的劳动是无足轻重的附属品。”②(马克思思格斯选集[M].第4 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第162页.)

女性在经济上独立地位的丧失导致了她们在社会中完全失去了应有的地位,丧失了人身自由,也失去了政治参与、受教育等各个方面的权利。恩格斯进而主张,“妇女解放的第一个先决条件是一切女性重新回到公共的事业中去。”③(马克思思格斯选集[M].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第72 页.)他认为没有妇女的就业,就不会有妇女的解放和发展。“只要妇女仍然被排斥于社会的生 8 产劳动之外而只限于从事家庭的私人劳动,那么妇女的解放,妇女同男子的平等,现在和将来都是不可能的。妇女的解放,只有在妇女可以大量地、社会规模的参加生产,而家务劳动只占她们极少工夫的时候,才有可能。”①(马克思思格斯选集[M].第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第162页.)

参加社会劳动使得妇女在经济上不再依赖于男子,而只有女性对男性经济上依赖的消失,才允许两性关系建立在平等的基础之上。而这只有依靠现代的大工业能办到,现代大工业不仅容许大量的女性劳动,而且真正要求这样的劳动,并且它还力求把私人的家务劳动逐渐融化在公共的事业中。

(2)家务劳动的社会化是妇女解放的另一条件

家务劳动的社会化,即“把私人的家务劳动溶化在公共的事业中”。但家务劳动的社会化是有条件的。现代大工业,不仅大规模地使个体家庭解体,同时吸纳了大量的女性劳动,并且为家务劳动的社会化提供物质的、技术的基础。恩格斯充分肯定了资本主义大生产为妇女参加社会生产劳动所创造的有利条件。在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妇女始终都没有任何人身自由,更没有机会参加社会的生产劳动。家务劳动的社会化实际上意味着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达。也就是说,家务劳动的私人性质随着生产社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而消失的时候,家务劳动和其它的社会劳动只有分工不同的时候,妇女解放才有可能。可见,妇女解放不仅仅取决于生产关系的变革,还受到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制约。

马克思产业理论 第3篇

关键词:马克思;异化;卢卡奇;物化

中图分类号:B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5-0066-02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消费社会的到来,人们进入了物质丰裕的社会。鲍德里亚认为,堆集和丰盛成了我们这个时代的特征。而这个前所未有的“丰盛社会”在使我们感到喜悦的同时,给人们带来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深层压抑。鲍德里亚指出,商品具有符号特征,人们的社会地位、社会认同、生活品位是一种象征性的符号。在物质极大丰富的现代社会中,消费品成了人们彰显社会地位的标志,而消费品本身所具有的使用价值却被人们淡漠了。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手中的社会通信工具——手机越来越普及。随着一款高智能手机——iPhone的诞生,更是催化出了一个庞大的高智能手机王国,在这个王国中,人们更关注的是你身上是否贴有这种代表社会地位的标签,人们对于这款手机的疯狂追求,也折射了当今社会潜在的一些“拜物”现象,iPhone(爱疯)似乎更像是拜物教的一个使者,高调宣告了“拜物”时代的到来。笔者通过对马克思和卢卡奇相关的异化、物化理论以及拜物教的研读,来透视这一类愈演愈烈的社会现象。

一、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和对商品拜物教的研究

德语中的“异化”一词来自希腊文,意思是分离、疏远、陌生化。马克思对于“异化”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他的《关于伊壁鸠鲁哲学的笔记》,他在这里最初提出的是自然的异化。随后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论犹太人问题》等文章中继续研究异化问题,尤其是在《论犹太人问题》中,他进一步将异化问题推向经济领域,他论述到“钱是从人异化出来的人的劳动和存在的本质;这个外在的本质却统治了人,人却向它膜拜。”[1]《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他第一次提出异化劳动的概念。在这篇文章中,马克思明确提出了异化的概念,“异化是指主体在自己的发展过程中,由于自己的活动而产生出自己的对立面(客体),然后这个对立面又作为一种外在的异己力量转过来反对主体自身”[2],并提出了异化劳动的四个规定——劳动者的劳动和他的劳动产品相异化、劳动者与他的劳动活动相异化、劳动者与他的类本质相异化、人与人的关系相异化。在马克思看来,“异化劳动的最直接的表现形式是劳动产品的异化,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的产品数量越大,他就越贫穷,而他生产的这些劳动产品反过来会成为他的统治力量,即‘物的异化;而构成人的本质规定性的自由自觉的对象化劳动却转变为外在的、强制性的、属于他人的、自我折磨和自我牺牲的、谋生的异化活动,即‘人的异化。”[3]马克思进一步揭示了异化劳动产生的历史过程,探讨了异化劳动的起源,最终他得出结论,异化是一个历史的范畴。

马克思根据社会关系的历史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内在联系,把人的发展过程概括为三个基本的历史阶段,即人的依赖性、人的独立性和人的自由个性。其中第二个历史阶段,是以物的依赖关系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在这个阶段,个人作为商品生产者和交换者,摆脱了对自然界的传统依赖,摆脱了对直接共同体的隶属和依赖,获得了形式上的独立。这种形式上的独立是建立在人对物的依赖性或依赖关系基础之上的。人对物的这种依赖关系,从外观上表现为社会关系的客体化,人受物的统治,其实质是以商品交换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劳动的社会关系。异化劳动就发生在这一阶段。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开始使用“拜物教”这一概念,用以揭示发达商品经济结构所具有的以物的关系掩盖人的关系的本性。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商品经济成为主体经济,商品结构及特性普遍渗透到一切领域,劳动力本身也成为一种特殊的商品,物的关系成为主导性的社会关系,并开始隐性地统治人和控制人,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与物的关系就赤裸裸地体现为物与物的关系。

二、卢卡奇的物化理论

卢卡奇在他的《历史和阶级意识》中,明确地提出了物化理论,他的物化理论,同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对现代人的生存困境的文化批判。在卢卡奇看来,马克思所描述的商品拜物教现象正是现代人的物化现象。卢卡奇描述道:“人们已经多次指出过商品结构的本质。其基础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表现为一种物的特性,从而其获得了一种‘虚幻的客观性,即一种看来十分合理的和包罗一切的自主性,这种自主性掩盖了商品的基本性质(即人与人的关系)的一切痕迹。”[4]85

卢卡奇在《历史与阶级意识》中直接从商品结构出发,分析了资本主义的社会关系和本质,分析得出物化的基本含义,“人自己的活动,人自己的劳动,作为某种客观的东西,某种不依赖于人的东西,某种通过异于人的自律性来控制人的东西,同人相对立”[4]153。“社会关系最终成为一种物及货币同他自身的关系”[4]162,人成了物的奴仆。卢卡奇还进一步从客观方面和主观方面揭示物化的内涵和基本规定性。在客观方面,“人的活动同人本身相对立地被客体化,变成一种商品,这种商品服从社会的自然规律的异于人的客观性”[4]153。在主观方面,由于物化,人的活动结果日益与自身相分裂甚至疏离,人变得孤立无助和不自由,人的体力和人格变成了商品的筹码,人成了物的产品。这与马克思所论述的“物的异化”和“人的异化”是一致的。卢卡奇进一步论述到,物化在全社会的普遍化的一个最直接的后果便是物化的内化,转变成为一种物化意识。物化意识揭示了这样的一种生存状态:物化的结构逐步积淀到人们的思想结构之中,而人们却没有超越这种物化结构的意识,反而是将其当作一种规律来遵循,主体本身的知识、气质、表达能力等都转变为“自动发挥作用抽象的机器”。

三、物化和异化催生了“拜物”时代

从上文的论述中我们可以分析看出,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和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有着惊人的一致性,都表明了现代人的生存困境。而不管是物化还是异化,最后都会引领着“拜物”时代的到来。因为物化或异化的最终结果就是,商品本身所反映的人与人的关系,被物所掩盖而体现为物与物的关系,至此,商品像是拥有了某种魔力,它的光辉照得人们眼花缭乱,人们开始对它顶礼膜拜。正是这样,马克思在他的《资本论》中就明确提出了“商品拜物教”这一概念。

在物质极大丰富的现代社会中,市场上除了满足人们生活、生产的各种必需品之外,更是出现了很多的奢侈品,从各种品牌衣服、香水到各种电器高端产品等等。近些年,人们对这些奢侈品的狂热追求更是愈演愈烈,例如,iPhone手机在中国着陆时的定价很高,然而它却逐步向学生消费群体蔓延,一些学生为了获得一部iPhone手机更是不惜付出了很高的代价,于是上演了一幕幕令人可悲的“iPhone女”事件。从这些典型的例子中,我们似乎可以看到一些诸如此类的现象仿佛经常在现实中上演,“宝马女”更是成为这一现象的代名词。当今社会,人们更多时候关注的不是消费品的使用价值,而是这一消费品能否为他的社会身份和社会地位增值。于是就出现了这样一种奇怪的现象,人们生产出自己所需的产品,然而产品却反过来统治人,人跪倒在自己的创造物前,开始膜拜自己的创造物。这就像是马克思所论述的“物的异化”,人们生产劳动产品,而劳动产品反过来却成为统治力量来吞噬人。关于这一点的论述,卢卡奇的物化理论中的主体客体化似乎更能揭示这一现象,人们在生产过程和社会历史运动中,由自由自觉的主体开始沦为被动的、消极的客体或物的追随者。另一个典型的例子就是人们的就业问题。当下,人们生活的压力越来越大,人们的就业问题更是一度又被推上风口浪尖,即使是已经就业的人,迫于生存和生活压力,当初选择的工作往往也是为了迎合市场的需求,而不管工作是不是自己所喜欢或所擅长的,甚至是丢弃了自己学习多年的专业。这些很多时候是生活强制下的被迫所为,就像是马克思所说的,是人的“自我折磨和自我牺牲”,工作仅仅是人们谋生的手段。这看起来似乎很是荒诞和可悲,但这正契合了马克思的“自我异化”或卢卡奇的物化的主观方面,“一个人的活动成了与他自己相疏远的东西,变成了附属于社会自然规律的人类之外的客观商品。”卢卡奇则更是强调了物化意识,人们对于现在的这种就业困境似乎早已是习以为常,遵循着这条规律,也并没有想要改变这种局面的意识和想法,而这个被迫所为的就业大军更是呈日益壮大之势。

四、马克思对异化和卢卡奇对物化的扬弃

马克思和卢卡奇不仅对异化或物化进行了批判,而且他们认为,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人类终将扬弃异化,走出这种文化困境。马克思认为,在社会关系的历史发展和人的发展的第三个历史阶段,即“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的阶段,社会生产力水平极大提高,人的社会财富极大丰富,人们的工作不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成为一种生活的需要。这也就是到了马克思所论述的共产主义社会,共产主义就是对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的扬弃。扬弃了异化的社会不再是片面发展的社会,而是全面发展的社会;扬弃了异化的人不再是片面发展的人,而是全面发展的人。卢卡奇也是进一步论述了物化的扬弃,他与马克思不同的是,他把物化同近现代社会的理性化过程结合起来,从技术理性对人的主体性发展发挥效应,如人的原子化、数字化、片面化等方面揭示现代社会的物化现象,就此,他指出要扬弃异化首先就是要扬弃社会现实和社会进程支离破碎的物化状态,推进社会历史进程的总体性生成。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主义哲学史[M].北京:北京出版社,1990.

[3]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4]卢卡奇,著.历史和阶级意识[M].王伟光,张峰,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马克思产业理论 第4篇

一、马克思剥削理论与罗默剥削理论的比较

马克思剥削理论与罗默剥削理论在内容、研究方法、研究范围上有相似之处, 同时也存在差异。罗默剥削理论不是对马克思剥削理论全盘肯定, 也并非全部的否定, 是异中有同, 是在马克思剥削理论的基础上用新古典经济学的模型推导出的剥削理论。

(一) 两种理论在内容上的比较

1. 是否把劳动价值论作为理论基础

马克思“剥削”观, 正确揭示了“剥削”的实质和根源, 马克思关于剥削的理论是建立在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理论基础之上的。马克思认为剥削不是从来就有的, 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与私人财产的形成和支配有关。这一点, 罗默也是肯定的, 也得出剥削的根源是因为私有财产权的形成。但是, 罗默否定了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 同时也否定关于建立在劳动价值基础上的马克思剥削理论。罗默理论没有说明劳动价值论错在何处, 也没有说明他的理论基础“非劳动价值论”为什么正确。逻辑上看, 即使不通过劳动价值论而用其他理论来证明剥削的存在, 也不能断然说劳动价值论乃至建立其上的马克思剥削理论是错误的。马克思创立的科学的劳动价值论和货币理论, 为在以后揭示剩余价值规律和资本主义剥削奠定了牢固的理论基础。而从研究的根源和基础上, 罗默没有提出任何科学的方法和模型证明, 就说劳动价值论是错误的, 本身就是对马克思主义剥削理论的不全面, 不系统的阐述, 具有片面性。

2. 关于剥削理论中分配关系比较

众所周知, 马克思、恩格斯虽然对资本主义剥削给予最彻底、最猛烈、最尖锐的批判和揭露, 但却从未否定资本主义剥削存在的合理性和历史必要性。在《资本论》中, 马克思曾经不止一次地肯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历史作用。剥削作为一种分配关系, 是生产条件分配的结果。生产关系、生产条件的分配决定了生产的全部性质和运动。只要这种生产方式的存在是合理的, 也就决定了该种分配关系即剥削是合理的、正义的。只有当这种生产方式已经走向自身的没落阶段时, 当它的存在条件已经大部分消失时, 这种分配才被认为是非正义的。剥削作为一种经济现象, 其实质是一种分配方式。分配方式由生产方式决定。有什么样的生产方式, 就有什么样的分配方式, 也就有什么样的剥削现象。罗默肯定了剥削的根本原因是对生产资料的不平等分配, 他用西方经济学模型表明剥削是“与财产的不平等所有权相联系的结果的不平等”。他同时也指出了剥削形式是随着财产关系的变化而变化的。财产权在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表现。但是罗默的理论不是立足于剥削是由于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表现的不平等社会关系而产生的, 而只是阐述了剥削的根源是生产资料初始所有权表现的不平等的关系。罗默也没有回答这种初始所有权的不平等标准是什么, 由什么样的因素引起, 以及是否只要平均分配财产就能消除这种不平等的初始所有权, 从而消除剥削。以上的理论只是为了证实资本主义制度的不公平, 这显然是颠倒主次。

(二) 两种理论在方法上的比较

马克思对剥削问题的研究采取的是从阶级出发的方法论, 用整体与系统的研究方法, 而罗默采取的则是用西方新古典主义经济学鼓励的个人出发的方法论, 以个人和片面的研究方法。马克思的剥削理论, 主要运用唯物辩证法, 并将“总体方法论”与“抽象升到具体”的方法结合起来, 辅之以其他如演绎和数理方法等。如通过《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篇, 阐明了价值实体和价值决定。然后在第二卷第三篇, 运用劳动二重性原理, 讨论了新价值的创造及价值的转移。并在商品价值构成的基础上讨论了剥削的“客体”———剩余价值的生产、流通、分配及消费, 由此阐明了剥削产生的原因、形成剥削的根源、资本主义剥削的表现形式及内容等等。而罗默理论的研究方法, 并不是遵循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 也不是“总体方法论”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结合, 而是单纯的采用数理方法, 运用微观经济均衡模型进行推理。用 (A、B、C、D、E) 几种均衡模型定义资本的分配关系, 以求找到剥削由来的根源。显然, 罗默的研究方法, 并不像马克思那样以客观事实和社会现实为基础, 并通过对社会现象分析, 找出这些现象背后的规律或关系。而是从假设出发, 通过逻辑推绎来得出有关结论。这样的方法一旦出现假设的非现实适应性, 逻辑推绎即便正确, 结论也难以符合客观实际。

二、马克思剥削理论与罗默剥削理论的现实意义

通过对两种剥削理论的分析与比较, 我们可以看出马克思的剥削理论远比罗默的丰富, 这一点连罗默本人也不得不承认。如何继承和弘扬马克思所开创的伟大事业。尤其是在经济体制多元化的今天, 对剩余价值的剥削完全不同于马克思时代的情况, 有不少是马克思所预料不到的,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出现了与传统对社会主义的理解存在巨大差异的地方。西方以自由经济为主导的市场经济模式直接导致了现今的全球性金融危机, 面对这些现实, 更好地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是既坚持又与时俱进。同时, 对罗默剥削理论采取马克思主义扬弃和辩证的态度, 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寻找其中适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有利途径。

首先, 马克思的剥削理论仍然是我们对待私有制和现阶段剥削的思想理论武器。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论述剥削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立场, 即坚持用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理论分析剥削的方法;坚持站在无产阶级和被剥削者一方, 反对资本自我权利的无限扩张, 消灭贫穷、消除两极分化;坚持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最终要消灭剥削。

其次, 对待罗默非劳动价值论剥削理论, 最好的方法是扬弃———既克服又保留, 要用马克思主义扬弃与辩证的态度对待罗默的剥削理论。但是这一原则具体落实起来却并非易事。像罗默, 他的剥削理论虽然保留了马克思对私有制的批判, 坚持了公有制的思想, 但是却放弃了劳动价值论。罗默面临的两难选择也许是:在总体上、名义上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同时, 在结构上、细节上重建马克思主义某些理论和观点。但他为了逻辑而放弃历史、用了数学而忽略了辩证思维, 有本末倒置之嫌。如今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困难面前, 如同温家宝总理在剑桥大学的演讲中指出, 这场金融危机的根源是道德的沦丧, 西方自由的经济模式和意识形态导致了道德诚信的丧失及其最终经济的崩溃, 但是金融危机的根本原因只能归结为马克思主义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 当生产力不适应生产关系时候, 就需要变革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金融危机的事实证明, 许多西方马克思主义学者在理论研究中经常面临或是全面但有缺陷, 或是无缺陷但片面的情况, 左右为难无法取舍, 究其根源恐怕在于他们的研究多是书斋论道, 脱离实践, 并没有像马克思主义理论从实践中检验真理, 没有从表象之中看到事物的本质。相比之下,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契机就在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在遭遇全球金融危机面前把机遇和挑战化为一股经济强势推动力。同时, 罗默在分配政策中, 体现既不要挫伤强者的积极性, 又要对弱者加以保护等等, 均被认为是市场机制与公有制相结合的重要原则, 值得我们借鉴。所以,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与时俱进, 通过加快发展生产力, 为将来最终彻底消灭一切剥削创造条件, 这才是我们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思想路线。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2]资本论:1-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5.

[3]约翰·E.罗默.在自由中丧失——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导论[M].段忠桥, 刘磊, 译.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3.

[4]约翰·E.罗默.剥削与阶级的一般理论[M].北京:剑桥大学出版社, 1982.

[5]约翰·E.罗默.马克思主义者应该关心剥削吗?[J].哲学与公共事物, 1985, (1) .

马克思的早期自然理论 第5篇

关注和思考自然是马克思早期理论探讨的重要课题.在大学时期他通过对古代自然哲学的研究,就对自然概念作了创造性的探讨,肯定了人在自然面前的.能动性.而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在哲学与经济学相结合的基础上,从四个方面构建了一种新的辩证的自然理论雏形.

作 者:贺新春  作者单位:广西师范大学政管学院,广西,桂林,541001 刊 名:井冈山师范学院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JINGGANGSHAN NORMAL COLLEGE 年,卷(期): 24(1) 分类号:B01 关键词:自然存在物   社会存在物   劳动   共产主义  

马克思产业理论 第6篇

一、理论回顾

(一)马克思货币需求理论

马克思为方便分析流通中的货币量问题,完全以金币流通作为假设条件。其论证过程是:(1)商品价格由商品的价值和金的价值所决定,商品带着价格进入流通。(2)商品价格有多大,就需要多少黄金来实现它。(3)商品与货币交换后,商品退出流通领域,黄金留在流通中可以重复使用。

马克思货币需求理论或称货币必要量理论集中表现在其货币流通规律公式中,即:

执行流通手段职能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同名货币的流通次数

这一规律表明,流通手段取决于流通商品的价格总额和货币流通的平均速度。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这样提到:“任何一个期间内当做流通手段发生作用的货币的总量,都一方面由流通商品界的价格总额决定,另一方面由互相对立的流通过程继续进行的速度决定。同量货币能实现那个价格总额多大的部分,就是取决于这种速度。但商品价格总额又视商品的数量和价格而定。这三个因素:价格的变动,待要流通的商品的总量,货币的流通速度,能够按不同的方向不同的比率发生变动。”

(二)古典货币需求理论

古典货币需求理论认为,货币本身并不存在内在价值,其价值纯粹源于其交换价值,即货币的价值。它是对商品和劳务的实际购买力,货币只是遮掩“实质力量行动的面纱”,或披盖于“经济生活躯体上的外衣”。这种理论思想有着相当悠久的历史,在经济学说史上被称为“货币数量说”。相对于货币学派的新货币数量说,古典货币论的货币数量说被称为旧货币数量说。由旧货币数量说发展而来的古典货币数量说主要有以下两种成熟形态。

1.费雪的交易方程式。费雪分析的出发点是一个被称作“货币速度”的概念。货币速度就是货币周转率,即1 美元货币每年用来购买经济中产出的最终产品和劳务总量的平均次数。货币速度(V)可以定义为总产量的名义价值(等于名义收入PT,P是价格水平,Y是总产量)除以货币总量(M)。即:

这里的货币是纯粹的交易工具,发挥流通媒介的功能。所谓货币数量不过是一定时期流通的用作交易媒介的货币量,因此交易方程式又称现金交易数量论。

2.剑桥方程式。剑桥学派的主要观点是,经济单位在通常情况下所持有的货币量与国民所得保持一个固定或稳定的关系。如果以Q表示实际生产总量,P代表平均物价水平,Md代表货币需求,K代表一个常数即国民所得中以货币形式持有的比例,则:

可见剑桥方程式着眼于货币储藏手段职能,认为货币是购买力的暂栖所,所以通常又被称为现金余额方程式。

(三)凯恩斯学派货币需求理论

凯恩斯对货币需求理论的突出贡献是关于货币需求动机的分析。他认为,人们的货币需求行为是由3 种动机决定的: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前两个动机决定的货币需求取决于收入水平,基于投机动机的货币需求取决于利率水平,凯恩斯的货币需求函数如下:

(四)弗里德曼的新货币数量学说

弗里德曼给了货币数量说以新的解释,因此他的理论被称为新货币数量说。他将决定货币需求的主要因素归结为财富总额(Y)、债券的预期收益(rb)、股票的预期收益(re)、实物资产的预期收益(rm)和非人力财富对人力财富的比例(W)以及财富所有者对各种财富的嗜好与偏好(U)等。根据以上因素,弗里德曼的货币需求函数可以写成:

综合分析以上货币需求公式的形式以发现,古典货币数量论的货币需求公式与凯恩斯学派理论以及弗里德曼新货币理论的货币需求公式形式有着很大的差别,因此,在这里把它们归为两类,然后再与马克思货币需求理论分别进行比较。

二、马克思货币需求理论与古典货币数量论的比较

从理论基础来看,马克思货币需求理论与古典货币数量论有着本质区别。马克思货币需求理论以劳动价值论为理论基础,认为货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是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其价值是在进入流通之前就已经决定了的。商品带着价格进入流通。货币的数量取决于交换中的商品数量和价格水平。商品流通是第一性的,货币流通是第二性的。古典货币数量论则持有不同的看法。古典货币数量论以货币名目论为其理论基础,认为在进入流通之前货币没有价值,商品不是带着价格进入流通的,其价格由进入流通的货币数量与商品数量的对比来决定。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货币数量的变化将引起价格水平的同比例变化。即货币流通是第一性的,商品流通是第二性的。

虽然二者在理论基础上有着本质区别,但是它们还是有共同之处的:马克思货币流通规律公式与古典货币数量论特别是费雪的交易方程式在揭示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方面是一致的,即货币需求量都是由一国商品的产出量、商品的价格以及货币流通速度决定的,二者的形式基本相同。

三、马克思货币需求理论与凯恩斯学派和货币学派货币需求理论的比较

马克思货币需求理论与凯恩斯学派和货币学派货币需求理论对货币需求的研究方法截然不同,因此,其公式的表现形式也截然不同。具体包括两个方面:首先,研究的角度不同。马克思把货币作为媒介商品交易的手段,从商品流通对货币需求的角度研究货币需求问题,因而马克思货币需求是货币的交易需求;凯恩斯学派和货币学派把货币视为资产或财富的持有形式,从货币需求的主体即社会公众持有货币的动机出发研究货币需求问题,因而货币需求不仅包括交易需求,还包括资产需求。其次,货币需求的决定因素不同。马克思认为货币需求量取决于商品数量、价格水平和货币流通速度3 个因素的变动;凯恩斯学派的货币需求,理论中把货币需求范围扩大化,认为人们不仅对货币具有需求还对资产的持有具有需求,于是决定货币需求的因素不仅包括决定交易规模的收入水平,还包括影响人们资产选择行为的利率;在货币学派中对于资产的分类更细,不仅包括股票,还有债券等,因此对货币需求的影响还包括各种财富的收益率或报酬率。

它们的相同之处是:马克思的货币流通规律公式中,货币流通速度与商品数量及价格水平是3 个决定货币需要量的因素;凯恩斯虽然没有把货币流通速度直接引入货币需求函数中,但他认为利率作用的最后结果还是反映在货币流通速度上;同凯恩斯一样,弗里德曼也没有把货币流通速度直接引入他的货币需求函数,但他在证明其货币需求函数稳定时指出货币流通速度是一个多变量的函数,对货币需求的影响是稳定的。

马克思产业理论 第7篇

马克思异化理论的主要内容包含四个方面:第一, 劳动的异化。在资本主义社会中, 劳动不是劳动者自身发展的第一需要, 而是为了满足劳动需求以外的生存需求的一种手段, 劳动者自己不能完全占有自己的劳动力而是受迫于资本家, 劳动成为了外在的东西。在这种劳动中劳动者不能自由发挥自己的智力和体力, 一旦对劳动者的外在强制消失, 人们会厌恶地逃避劳动, 这表明人本身的劳动与人相异化。第二, 劳动产品的异化。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可以通过实践活动转化成劳动产品, 劳动产品本应属于劳动者自身, 但是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 生产者不能最终占有产品, 还反过来受到资本家和产品即资本的统治, 这说明劳动者与劳动产品的关系是对立的异化的。第三, 人的类本质的异化。人的类本质是生产劳动即“自由自觉的活动”, 人类证明自己区别于其他物种的类本质就是能够通过人的自觉意识改造世界。在异化劳动中人的类本质成为维持人肉体生存的低端手段, 丧失了其自由自觉性, 为了纯粹外在的目的而牺牲了人的目的本身, 人的类本质与人相异化。第四, 人与人之间的异化。劳动产品是生产关系的载体, 从劳动产品与劳动者相异化的那天起, 劳动者与劳动产品的关系被资本家与劳动产品的关系所取代。在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的对立和异化集中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

二、卢卡奇关于物化的理论

(一) 物化的概念

卢卡奇认为, 物化从本质上来讲可以分为两层含义。第一, 人与人的关系在商品中表现为物与物的关系。在商品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以商品为载体表现出物与物之间的生产、交换、占有和消费等关系。人与人的关系被技术理性时数字化、物化的关系掩盖。第二, 人通过劳动创造的物反过来却支配控制着人。在商品世界中, 生产者不占有产品, 劳动者被自己生产出来的产品这一异己力量所控制, 商品自生产之日起就开始站在劳动者的对立面被资本家占有并自行按商品规律运行, 劳动者被自己创造的物支配和控制。

(二) 物化的具体表现

卢卡奇物化理论的具体表现主要是从技术理性的视角切入来谈的:

第一, 在经济生活中, 人被数字化了。技术理性并没有带来人的解放和自由, 相反在技术理性时代人开始屈从于标准化、数字化的大机械生产, 人的自觉能动的创造性受挫, 沦为大机械生产中无意识的简单操作者。

第二, 在政治生活中, 人被合理化了。政治为经济服务, 经济领域倡导的技术理性也渗透在政治领域, 理性成为政治领域制度合理的遮羞布, 作为异己力量的政治制度即是合理的制度, 人的主体能动性丧失, 在政治生活中人机械的维护现存制度。

第三, 在思想意识领域, 人的全面物化。卢卡奇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 物化最深刻的表现是人细想意识的物化。人们已经习惯以及认同外界的物化现象, 并作为合理的现象, 缺乏批判意识。

(三) 物化的消除

卢卡奇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 认识到无产阶级是主体与客体的统一, 认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 消除物化的主力军是无产阶级;卢卡奇认为, 物化的消除基于无产阶级意识的成熟, 当无产阶级意识到客观的商品不过是物化形式掩盖下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 资本主义的物化大厦便倒塌了;当无产阶级意识到本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对立时, 意识到“拜物教”的实质时, 无产阶级便产生了自我意识, 意识到自己的主体地位, 然后通过实践改造世界, 无产阶级的自我意识成了主体与客体和理论与实践融合的结点。企图通过转变无产阶级的思维方式, 唤起无产阶级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来实现物化的消除。

三、卢卡奇物化观与马克思异化观的区别

尽管卢卡奇的物化思想与马克思的异化观十分相似, 但两者仍是有区别的。

第一, 在整个理论体系上, 卢卡奇的物化理论没有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完整深刻。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从异化的产生到消灭都站在了物质生产方式的高度和深度, 论述严密深刻。卢卡奇仅从商品和马克思的辩证思维出发, 没有与私有制联系起来, 缺乏理论高度。

第二, 卢卡奇对物化的理解与马克思存在偏差。马克思认为物化有两种, 一是对象化的物化, 二是异化的物化。对象化的物化是指人在对象化的劳动过程中把劳动能力转化成了物, 是对人类劳动能力的肯定。异化的物化是指人的对象化的劳动转化成一种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 控制和奴役人的力量。卢卡奇的物化大多是指异化, 没有看对象化物化的积极意义。

第三, 两位哲学家研究异化所切入的视角不同。马克思是从劳动和物质生产的角度切入, 揭示了异化的根源是私有制, 更深层次的原因是物质生产力还没有极大丰富。卢卡奇则从商品生产和技术理性出发, 认为物化是商品经济发展到机器大生产时代的产物。

第四, 二者在方法论上有着根本性的区别。卢卡奇把物化的消除结于无产阶级的认识问题, 单从对物化消除的方法论上说是唯心主义的片面的解决方式。马克思认为, 要真正的消灭异化, 必须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 大力发展生产力, 实现生产方式的根本变革。

四、辩证理解卢卡奇的物化理论

卢卡奇对物化问题的探讨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卢卡奇的物化思想有以下几点贡献:

第一, 卢卡奇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物化现象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并且提出全面物化的观点, 即从经济到政治再到思想意识已经全面物化。

第二, 卢卡奇对近现代社会推崇的理性化进行批判。他认为技术理性是一种异己的文化力量, 系统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大机器生产下得技术理性对人的主体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消解作用。

第三, 卢卡奇认识到无产阶级在消除物化现象中的作用, 指出只有无产阶级才能克服资本主义的物化现象。尽管卢卡奇片面夸大了无产阶级自我意识的作用, 但他认识到了资本主义社会普遍存在的物化现象, 并且提出了无产阶级才是消除这一现象的主体力量。

当然卢卡奇物化理论的局限性也是显而易见的, 主要表现为以下三点:

第一, 卢卡奇对物化概念的使用确有不够精准之处。他混淆了物化、对象化、异化这三个概念, 他的大部分“物化”实际上就是指“异化”。马克思则把对象化与异化严格区分开来, 将异化看作一个社会历史范畴, 它不同于对象化, 是异化了的一种对象化, 而卢卡奇则把异化等同于对象化。

第二, 卢卡奇物化理论的方法论有明显的人本主义色彩。卢卡奇过于偏重从人的存在主体意识出发分析社会存在。尽管他的理论在总体上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向, 但其方法论与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尚有差距。

卢卡奇是20世纪“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主要理论奠基人。卢卡奇的物化观与马克思的异化观在本质精神上是一致的, 都着力于人的自由自觉本质的恢复。卢卡奇物化理论又有创新之处——把物化同理性化进程相结合, 开辟了不同于马克思异化理论的研究领域即对技术理性等异己的文化力量的批判, 开辟了对资本主义进行文化批判的新维度。当然我们应该客观辩证的看待卢卡奇的物化理论, 公正的看待其创新性和局限性。

摘要:乔治.卢卡奇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史上是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卢卡奇在研究晚年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之上提出了物化的理论。本文主要探讨马克思异化理论的内容和卢卡奇物化理论的含义、表现及物化的消除, 并把卢卡奇的物化理论同马克思的异化思想进行对比, 以期对卢卡奇的物化思想达到完整的把握。

关键词:物化,异化

参考文献

[1]《历史与阶级意识》, 卢卡奇, 重庆人民出版社, 1980。

[2]《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及其发展》, 李印堂, 《贵州大学学报》, 1999年第4期。

[3]《卢卡奇对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贡献》, 张翼星, 《安徽大学学报》, 1994年第1期。

[4]《论卢卡奇物化理论的当代意义》, 周立斌,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 2004年3月, 第20卷第2期。

浅析马克思异化理论 第8篇

关键词:马克思,异化理论,人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应用并发展了异化理论, 他受黑格尔的异化理论、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异化观等观点的影响, 在继承批判前人思想的基础上创造性的提出了自己的异化理论。异化理论在整个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异化问题是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基本问题, 也是20世纪30年代以来国外学界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热点问题。

首先劳动的异化表现为产品的异化, 物的异化。在资本主义社会中, 产品是工人生产出来的, 但他并不能占有这些产品, 而且他生产的越多, 自身越贫困, 这表明产品已经作为与工人相对立的事物而存在, 劳动产品和劳动者相异化。

其次劳动的异化表现为劳动同劳动者相异化。在资本主义社会, 劳动成为劳动者为生存而被迫强制进行的活动, 劳动者只有在不劳动的时候才能感到自由和幸福。

再次异化劳动的第三个表现则是, 人的“类本质”同人相异化。“类本质”这个词原本由费尔巴哈提出, 在这里马克思使用这个概念, 他指出, 动物的活动只是为了自身的生存, 人类进行的是有意识的, 改造自然的活动。这是人的类本质。可是, 在资本主义社会, 工人进行的劳动却仅仅沦落为求生的手段。

最后劳动的异化归结为人与人相异化, 马克思把人, 即劳动者视为主体, 劳动的异化, 就是这个主体的异化。但是, 这个主体不是孤立的人, 个别的劳动者。而劳动产品之所以同劳动者相异化, 是因为劳动产品被别人占有了, 劳动之所以同劳动者相异化是因为雇佣劳动者的劳动不是为了劳动者自己, 而是别人。这说明, 在资本主义社会, 存在着一个占有劳动产品, 占有劳动的“别人”, 这个与劳动者相对立的“别人”就是资本家阶级, 人与人相异化就是资产阶级同工人阶级相对立, 而异化了的产品则成了资本家阶级的私有财产。马克思通过对异化劳动的分析, 揭露了资本化主义社会中工人阶级同资产阶级对立的经济根源, 说明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存在的基础。

由于西方资本主义发展与现代化过程是一起进行的, 二者具有时间上的同一性。马克思的异化劳动在批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同时, 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对现代化过程中某些社会问题的批判。他对于资本主义的批判, 在某种意义上也就是对于现代化过程的批判, 他的异化劳动理论也对于现代化带来的诸多社会问题具有深刻的批判意义。在现代化加快发展的今天, 重温马克思对于异化劳动的批判, 就有着某种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在经济领域, 人们受到西方消费主义思想的影响, 盲目消费。消费者受铺天盖地的广告影响, 超前消费, 穷奢极欲, 最终导致内心极其空虚, 信仰缺失。可能这么说有点言过其实,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在不知不觉中我们确实成为了“被消费”的对象, 在我们购买一件物品的时候考虑最多的可能不是我们是否真的需要它, 而我想拥有它的原因是身边的人都拥有它, 我感觉这就是一种被裹挟的消费, 虽然会被察觉, 但却无力改变。

其次在精神文化方面, 人们不知道自己真正追求的是什么, 只是在物质生活的不断引诱下, 努力过着在别人看起来幸福的生活, 即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而成为马尔库塞所说的“单向度的人”。现在人们总想对别人说说心里话, 可是在他们说出来的同时他们自己也意识到这不是自己的心里话, 他们猛然发现自己心里真正想的是什么他们自己都不知道, 现代社会不断把人们变得“洋葱化”你包一层里面还有一层, 一直到最后发现里面是没有“心”的。我们每个人身上最明显的烙印不是生理上的, 而是心理上的, 这不是生理遗传, 而是社会遗传。绝大部分时间我们不是在为自己而活, 而是被社会的“潜规则”裹挟着而活。

在今天, 马克思当年所描述的工人的异化的劳动和生活虽然随着社会物质文明的发展基本上消失不见了, 但是, 异化却表现出了更多新的形式和内容。尽管异化现象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有着新的表现形式, 但马克思学说的生命力不应是来自他某些具体的结论, 而是来自其根植于其具有超越性和创造性的批判精神。马克思理论不仅是他那个时代的“时代精神的精华”, 在解决现当代问题中仍然有其当代意义和生命力。

马克思的异化劳动批判的影响已远远超出其所产生的时代, 从而具有了浓厚的现代批判意蕴。现代化的早期表现是工业现代化, 人们借助工业力量使人从自然的奴役状态下解放出来, 成为真正自由的人。但如前面所讲, 工业现代化带来许多积极成果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消极现象, 劳动者被劳动产品异化了, 人被自身所创造的异己力量所奴役, 作为真正体现人的创造性才能的劳动反过来束缚了人。

在当今社会, 我们仍没有达到马克思所说的那种美好的社会, 各种形式的异化问题仍然存在而且可能会长期存在。但是马克思的异化理论告诉我们, 人是实践的主体, 把人纳入现实的社会实践活动中, 揭示了人可以通过自己的本质力量不断的生产、创造、自我发展来解决和克服社会现代化带来的种种矛盾, 来实现社会的进步。而异化现象的客观性则显示出对异化的克服与扬弃只能是相对的, 完全的、没有任何异化现象的社会只是乌托邦, 所以在当今全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的新时代, 马克思对现代社会异化现象的批判理论仍然是我们重新审视这一切现象的重要理论武器。

参考文献

[1]马克思主义发展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89:8

[2]李明书.马克思异化理论及其当代启示[J]., 2009.4.

马克思地租地价理论评述 第9篇

一、马克思地租地价理论的实质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三卷中对地租地价的实质作了详细的分析探讨,认为地租地价是土地所有权与使用权分离的结果,是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马克思指出:“土地所有权的前提是,一些人垄断一定量的土地,把它作为排斥其他一切人的、只服从自己个人意志的领域”;“不论地租有什么独特的形式,它的一切类型有一个共同点:地租的占有是土地所有权借以实现的经济形式,而地租又是以土地所有权,以某些个人对某些地块的所有权为前提”。在资本主义大农业中,大的土地所有者几乎完全脱离了土地经营,把土地租包给农业资本家,这样,作为土地经营者的农业资本家就可以通过经营土地而获得平均利润,而大的土地所有者则可以“凭他的垄断权,从产业资本家即租地农场主那里征收来”“一定的货币税”,即地租。

马克思进一步指出:地租是超额利润的转化形式,是农业资本家获得了平均利润后,交给土地所有者的超额利润,是剩余劳动产物。与工业部类不同,农业部类具有自己的特殊性,是一个特殊的投资部门,包括商业和产业资本在内的职能资本投资于农业时,“是把农业作为资本的特殊使用场所,作为一个特殊生产部门的投资来经营的”,但无论农业的特殊性如何,资本进入农业的目的是至少能获得社会的平均利润。进入农业的资本如不能获得社会平均利润,就会从农业部类退出,转而投资于工业等其他部类。因此,要确保资本投资于农业部类,就不得不保证它至少能够获得社会的平均利润。除农业资本家外,土地所有者之所以把土地租给农业资本家,是因为他们能够在一定期限内,按照租约规定,从农业资本家手中获得一个货币额,这个货币额就是地租。如果得不到地租,土地所有者宁愿让土地荒芜。如此,农业资本家所获得的剩余价值就必须要大于平均利润,其中,剩余价值超过平均利润的那部分价值,或者说超额利润,就是农业资本家付给土地所有者的地租。因此,“一切地租都是剩余价值,是剩余劳动的产物。地租在它的不发达的形式即实物地租的形式上,还直接是剩余产品”。

关于土地价格的实质,马克思指出:“实际上,这个购买价格不是土地的购买价格,而是土地所提供的地租的购买价格”。因为土地不是劳动的产品,因而没有任何价值,只是因为具有了使用价值,才可以被买卖,也才可以用货币来表示它的价格。当然,土地价格并不是土地价值的货币表现,而是因为土地的稀缺性和垄断性,以及因此垄断者可以获得一定的地租收入,才有了所谓的“价格”。马克思对土地价格实质的分析不止于此,他进一步指出:“土地价格和劳动的价格完全一样,是一个不合理的范畴,因为土地不是劳动的产品,从而没有任何价值。可是,另一方面,在这个不合理的形式的背后,却隐藏着一种现实的生产关系”,即一些人垄断土地而排斥他人的所有权关系,这种所有权关系在经济上的实现,就产生了地租或地价。

二、马克思地租地价理论的主要内容

马克思地租地价理论是在批判古典政治经济学派,特别是大卫·李嘉图地租地价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而,马克思的地租地价理论内容十分丰富,不仅包括绝对地租、级差地租,还包括土地价格的计算等。

(1)绝对地租。绝对地租是马克思在批评大卫·李嘉图地租理论时提出的概念,认为,不管土地的肥沃程度和位置优劣如何,由于土地所有权的存在,农业资本家租用任何一块土地,哪怕是最差的土地,也必须要给土地所有者支付地租,这个地租就是绝对地租。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在土地所有权——实际上或法律上——不存在的地方,不会有绝对地租存在。土地所有权的恰当表现,是绝对地租,而不是级差地租”。这主要是因为,由于土地所有权的存在,资本流入土地遭遇到障碍,是的农产品要按照等于价值或低于价值,但是却高于生产价格的市场价格出售,所以即使最劣等的土地都不会索取零租金。关于绝对地租的数额,马克思认为,它是由农产品“价值超过生产价格的余额”决定的,但这个绝对地租额“究竟是等于价格和生产价格的全部差额,还是仅仅等于这个差额的一个或大或小的部分,这完全取决于供求状况和新耕种的土地面积”。即:“虽然土地所有权能使土地产品的价格超过它们的生产价格,但市场价格将在多大程度上高于生产价格,接近于价值,因而农业上生产的超过一定平均利润的剩余价值,将在多大程度上转化为地租,或在多大程度上进入剩余价值到平均利润的一般平均化,这都不取决于土地所有权,而取决于一般的市场状况。”在分析了绝对地租及其数额的变化成因之后,马克思进一步剖析了绝对地租的本质,认为:在任何情况下,绝对地租都只是农业剩余价值的一部分,都只是剩余价值到地租的转化,都只是土地所有者对这个剩余价值的攫取。

(2)级差地租。马克思认为:级差地租形成的自然基础是土地的差异性和有限性,级差地租“不是产生于所有资本或这个资本所占劳动的生产力的绝对增加”,而“总是产生于支配着一种被垄断的自然力的个别资本的个别生产价格和投入该生产部门的一般资本的一般生产价格之间的差额”,当然,“自然力不是超额利润的源泉,而只是超额利润的一种自然基础,因为它是特别高的劳动生产力的自然基础”。毋庸否认,级差地租的形成还与自然基础上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垄断密切相关,对此,马克思指出:“即使没有土地所有权”,“这种超额利润也会存在”,“土地所有权并不创造那个转化为超额利润的价值部分,而只是使土地所有者”,“有可能把这个超额利润从工厂主的口袋里拿过来装进自己的口袋。它不是使这个超额利润创造出来的原因,而是使它转化为地租形式的原因。”马克思把级差地租分为级差地租I和级差地租II两类。其中,级差地租I的形成主要是因为土地的肥沃程度不同和地理区位的差异;级差地租II形成的主要原因则是因为对一块土地连续追加投资所导致的生产率的差别。当然,尽管级差地租I和级差地租II形成的条件不同,但两者间却存在着某种内在的关系,马克思指出:“级差地租II的基础和出发点,不仅从历史上来说,而且就级差地租II在任何一个一定时期内的运动来说,都是级差地租I,就是说,是肥力和位置不同的各级土地的同时并列的更重,也就是农业总资本的不同组成部分在不同制度地块上同时并列的使用”,因此,级差地租I是级差地租II的出发点。但另一方面,“级差地租II的运动,在任何一定的瞬间,都只是出现在这样一个领域内,这个领域本身又是级差地租I的形形色色的基础。”

与新古典政治经济学派和一些现代西方经济学派主要从土地的边际产品角度出发对地租进行讨论不同,马克思主要从社会关系的角度出发,对级差地租和绝对地租进行了研究,认为土地所有权的存在,是超额利润转化成地租的根本原因所在;“地租是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借以实现即增值价值的形式”。

(3)土地价格的计算。马克思指出:土地价格无非是出租土地的资本化的收入,即土地的价格不是土地的购买价格,而是资本化的地租,是土地所提供的地租。撇开一切竞争的变动,一切土地投机,甚至小土地所有者,那么,其一,土地价格可以在地租不增加的情况下提高,即(1)单纯由于利息率的下降,结果,地租按更贵的价格出售,因此,资本化的地租,土地价格,就增长了;(2)因为投入土地的资本的利息增长了。其二,土地价格可以因地租增加而提高。按照普通利息率计算,土地的购买价格可以表述为:土地价格=地租/利率,即:

P0表示土地价格,R表示地租额,i表示利息率。土地价格P0和地租额R成正比,和利息率i成反比。

三、马克思地租地价理论述评

马克思的地租地价理论从事物发展的本质上,对相关问题进行了科学的探讨,揭示了地租地价的实质及其发展变化规律。但马克思的地租地价理论至少在两个方面还需要深入研究,

其一,马克思的地租理论主要是农业地租理论,还“主要是研究在不同的区位生产同质农产品而获得地租的机制,但是在城市土地上生产的商品时不同质的,并且商品的市场价格也不是惟一的。因此,城市土地地租的转换机制是不同于农业地租的”,“城市土地的利用更多地依赖于社会条件,依赖于土地资本的投入”,其级差地租规律的运动反映城市土地经济的特点。对这些,马克思没有进行系统的研究;

其二,马克思的土地价格只是土地所有权的价格,只考虑了地租和利率,假设前提中也只提到了“一切竞争的变动,一切土地投机,甚至小土地所有者”,而没有考虑土地本身,特别是没有考虑对土地“使用价值的供需关系”。另外,既“没有考虑年限,也没有考虑贴现”,因此,马克思界定的“土地价格,狭窄了一些”。

摘要:绝对地租、级差地租和土地价格等马克思地租地价理论的主要内容。马克思的地租地价理论从事物发展的本质上,揭示了地租地价的实质及其发展变化规律,认为地租地价是土地所有权在经济上的实现,是超额利润的转化形式,是剩余劳动产物。但马克思的地租地价理论主要是农业地租理论,对城市地租地价理论没有进行系统的研究,且马克思的土地价格只是土地所有权的价格,只考虑了地租和利率,没有考虑土地本身,特别是没有考虑对土地使用价值的供需关系。

关键词:马克思,地租地价理论,评述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2]、马克思﹒资本论(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3]、黄征学﹒中国城市经营中土地价格行为研究[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

浅析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 第10篇

一、马克思异化理论的思想渊源

异化理论是在文艺复兴以后的近代西方哲学里才逐渐形成起来的。社会契约论是首次触摸到异化实质的第一个理论形态, 这时异化已经被明确规定为一种损害个人利益的否定活动, 即权利的放弃或转让。为了更好的维护个人利益, 人们订立契约转让自己的部分权利组成国家, 但国家却变成暴君镇压人民的统治工具。在德国古典哲学中, “异化”被提到了哲学的高度, 黑格尔通过思想异化的形式揭示了人与人的异化关系。在黑格尔看来, 存在的一切都可以归结为“自我意思”, 自我意思作为绝对理念外化为自然, 在社会中作为“自我意识”环节异化为绝对精神。绝对精神主宰着自然界的事物的发展。在黑格尔之后, 费尔巴哈力图从唯物主义的观点阐述异化。他认为, 宗教是人的本质的外化, 人们把自己的本质力量赋予上帝, 又让上帝来统治自己, 这就是异化。回顾以上的异化思想我们发现, 人们所揭示的种种异化基本还停留在异化的外部现象, 马克思从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事实出发, 批判改造了黑格尔、费尔巴哈的异化论, 揭示出决定异化外部现象的异化本质, 从而创立了科学的、唯物的异化劳动理论。

二、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主要内容

(一) 从生产结果看, 劳动者同他的劳动产品相异化。

马克思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 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 他的产品的力量和数量越大, 他就越贫穷。物的世界的增值同人的世界的贬值成正比。”这一事实表明:劳动所生产的对象, 即劳动产品, 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 同劳动相对立。很明显, 工人在劳动中消耗的力量越多, 他亲手创造出来反对自身的异己的对象世界的力量就越大, 他自身, 他的内部世界就越贫乏, 归他所有的东西就越少。

(二) 从生产过程看劳动者和他们的劳动活动相异化。

从第一个规定中, 我们了解到了劳动者同他的劳动产品相异化。但是, 产品不过是活动、生产的总和, 如果工人不是在生产行为本身中使自身异化, 那么工人活动的产品怎么会作为相异的东西同工人对立呢?因此, 在马克思看来, 劳动对象和劳动产品的异化, 是生产行为、生产活动本身异化的结果。这种异化表现在:工人在自己的劳动中不是肯定自己, 而是否定自己, 不是感到幸福, 而是感到不幸, 不是自由的发挥自己的体力和智力, 而是是自己的肉体受折磨、精神遭摧残。

(三) 从人的类本质看, 劳动者同他的类本质相异化。

所谓类本质, 在马克思看来是指人是社会的存在物, 是一种“有意识的类存在物”, 人的活动是自由的、自觉地活动。正如马克思所说:“动物和它的生命活动是直接统一的。”“人则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的意志和意识的对象。他的生命活动是有意识的。”动物只是按照自身需要进行片面的生产, 而人却可以有意识、有目的的改造对象世界, 并且通过这种改造自然界的自由自觉的活动, 自然界才表现为他的作品和现实。然而, 异化劳动却把自主活动、自由活动贬低为维持人的肉体的动物般生存的手段, 人脱离了自己的本质并与他相对立。

(四) 从人与人的关系看, 人与人相异化。

马克思说:“人用自己的劳动产品、自己的生命活动、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 这一事实所造成的直接结果就是人同人相异化”[1人同自身的任何关系, 只有通过人同其他人的关系才得到实现和表现。如果劳动产品不属于工人, 并作为一种异己力量, 同工人相对立, 那么, 这只能是由于产品属于工人以外的另一个人。如果工人的活动对他本身来说是一种痛苦, 那么这种活动就必然给另一个人带来享受和欢乐, 不是神也不是自然界, 只有人本身才能成为统治人的异己力量。归根结底, 劳动者同他的劳动产品的劳动活动的异化关系是工人和资本家的异化关系。

三、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的重大意义

第一, 异化劳动理论的提出为马克思创立新的哲学体系奠定了基础。

异化劳动的重大理论意义在于它抓住了人的劳动的本质, 揭示了人的主体的本质, 为人们正确理解主体与客体的辩证关系提供了重要前提, 从而把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统一起来, 在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上既克服了唯心主义的错误, 又避免了旧唯物主义形而上学性与直观性。因而异化劳动的提出, 就为马克思解决全部哲学问题, 特别是把唯物主义原则贯彻到底, 达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奠定了基础。

第二, 异化劳动理论的提出揭露了资本主义的丑恶面貌。

异化劳动理论是马克思站在工人阶级的立场上, 分析当时的资本义经济事实提出的。一方面, 它触及到资本主义生产的内在矛盾, 深刻揭示了劳动和资本的对立关系, 使人们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中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对立的根源;另一方面, 它肯定了物质生产对社会的决定作用, 从而证明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必然灭亡、共产主义制度的必然产生, 大大深化了关于阶级斗争和共产主义的理论。

摘要:在《1848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 马克思从资本主义经济的基本事实出发, 批判的改造黑格尔、费尔巴哈等人的异化思想, 创立了科学的、唯物的异化劳动理论。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由四个方面构成, 他深刻的批判了资本主义的私有制, 阐明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合理性。

关键词:马克思,手稿,异化劳动理论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第4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79

上一篇:延迟焦化装置节能措施下一篇:效果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