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信息资源范文

2024-06-01

地方信息资源范文(精选12篇)

地方信息资源 第1篇

现代媒体形式不仅有报纸、杂志、电台、电视, 还有微信、微播等, 其内容的表现形式虽有所不同, 但却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来源。社会的发展使得媒体信息在社会生活中越来越显得重要, 舆情信息甚至成为可以引导或左右一个城市甚至是某个国家及地区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 从而也成为世界上主权国家和地方政府各级领导极为关注的方面, 因此, 对媒体信息和舆论导向的作用政府和相关部门都高度重视。正确的舆论导向可造福社会, 错误的则祸害无穷, 各级政府领导都非常重视媒体、舆论的作用, 把媒体看成是权力的一种重要资源, 投入巨资进行建设。广州市是较早实行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城市, 体现出对媒体信息的高度重视与关注[1]。一个城市如此, 那么一个企业也如此, 媒体信息不容忽视, 一个企业既可以因一条信息而盘活, 那么也可以因另一条信息使一个企业受到损失, 甚至破产, 这就看这条信息是否如实或怎样报道而已, 企业声誉大振或因此受损, 甚至胎死腹中的事情也多见媒体的报道, 例如在2003年一则关于“国有股减持”的相关报道, 因为内容有失误, 属于不实的炒作报道, 使得国内的股票市场受到了严重影响, 股市缩水一日达到300多亿元的情况便是很好的说明。除此外, 媒体信息服务政府的价值, 还主要表现在媒体对本地区的报道和舆论反应进行的舆情分析, 以此提供给政府作决策参考, 因为政府的战略决策常常需要采用大量的信息和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研究与参考来作出决策判断, 这样可以通过信息数据的采集、分析、处理以及反馈, 对公共关系中的角色, 即主体和客体的相关行为、决定、态度做出监视和预测, 并将处理好的信息反馈给政府及相关部门, 为政府提供科学的依据。

二、媒体信息服务政府存在的问题以及特殊地方文献资源服务政府的实践

媒体信息服务政府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两方面, 一是在以往开展的以媒体信息为内容的各项研究与服务中, 基本上甚至多数都是停留在基本的信息收集、罗列、汇编与统计, 缺乏媒体信息服务的创新意识, 而超脱上述范围开展针对舆情信息的监测、预测等专项服务, 缺乏主动精神和针对性, 服务要求与质量跟不上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 服务项目单一, 需进一步拓展服务范围和服务领域。二是高校对媒体信息开展研究和从事服务的专职人员不是较少就是缺乏相应的专业素养, 甚至很多高校没有这类专职研究与服务人员, 而研究领域和服务内容也多以信息汇编的形式据多, 多数相关研究与服务还处在最基本的认识与摸索阶段, 没有形成系统的研究成果和理论体系[2], 尚有很大的实践与理论研究空间, 媒体信息资源建设和科学研究方面基本上缺乏协调与合作。

地方文献是记录、反映某一地域状况或再现历史沿革的载体, 是该地域环境和社会发展的真实写照和集中展示, 而媒体对某一地区或城市的相关报道信息是一种特殊的地方文献资源, 如何将这一特殊的地方文献资源服务好地方政府发展需要, 是现实对这一特殊地方文献资源服务社会的客观要求, 因此有责任和义务加快媒体信息的开发与利用, 并将成果向生产力转化, 这既是媒体信息服务政府、服务社会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又是地方文献资源保护和开发的重要补充, 对服务地域环境, 促进地域环境建设具有独特的作用。如广州大学信息研究所提供的政府专题信息服务便如此, 通过系统的收集境、内外媒体对广州的相关报道, 内容涉及政治经济、科学文化、卫生教育、社会民主以及城市建设等多方面材料, 在此基础上与政府开展相关广州舆情分析等项目的合作和研究, 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为政府决策当好助手, 在社会上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得到了广州市政府等相关部门的肯定。

三、搞好媒体信息开发服务工作的措施

(一) 成立相关的研究部门或服务机构是搞好媒体信息开发与服务的基础

搞好媒体信息开发与服务工作应根据实际情况来定。任何一项工作的开展都离不开人员、设备、办公场所等基本要素, 其中建立媒体信息开发制度并完善工作服务环境, 成立相关的研究部门或服务机构就显得非常必要和及时, 因为要想将媒体信息开发与服务工作干好, 只有在专门的研究机构和服务环境下, 才能在人员、设备、办公场所等方面提供保障, 管理也更科学规范。如2004年11月25日广州大学信息研究所挂牌成立[3]为广州大学媒体信息开发服务政府工作步入正规化的发展轨道奠定了坚实基础, 目前从事媒体信息开发与服务工作的就有9名专职技术人员, 配备有相应的独立办公场所与先进的仪器设备, 这样的人员安排与配置确保了工作的顺利开展, 不断发展中的信息研究所, 为政府等相关单位的合作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广阔的平台。

(二) 拓展市场是媒体信息服务政府科学发展的关键

媒体信息开发与服务在创造社会效益的同时再获取较大的经济效益是媒体信息服务政府可持续发展的唯一的出路, 在了解市场需求, 拓展市场服务领域的实践中, 开发更多的信息产品并得到政府或社会的认可才有市场竟争力和生命力, 这也是媒体信息产品科学发展的关键。如广州大学信息研究所积极拓展市场, 项目从一个发展到多个, 并形成了自己的品牌和特色, 占领了一些市场, 单位也从一个广州市委宣传部发展到广东省公安厅、市公安局以及广州市各区政府办等十多个单位, 具有了一定的规模和档次, 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等各级领导的赞扬、肯定和社会的一致好评, 先后有《每周广州新闻要目》、《广州重要新闻要目》、《广州非典型肺炎舆情分析》、《广州对外新闻发布会专题新闻汇编》、《萝岗区媒体新闻汇编》、《港澳台涉穗新闻舆情分析》、《广东省公安厅每日新闻汇编》、《广州市公安局每日新闻汇编》和《广州南沙开发区媒体信息选编》等媒体信息服务产品提供给政府相关部门。另外还有不定期的专题和突发性的新闻汇编等, 如“首届泛珠三角省会城市市长论坛专辑”、“广州申办亚运专辑”、“中国广州纪录片大会专辑”、“中国留学生交流会专辑”、“广钢与日本JFE签约仪式专辑”、“穗港合作与共同发展专辑”、“南沙国际研讨会专辑”、“广州服装节专辑”、“中法文化年里昂广州文化周专辑”和每年的“广州国际汽车展专辑”等产品提供给政府或相应用户。广州大学信息研究所正是在不断摸索中寻找发展的方向, 也正是在具体的服务地方政府的实践中找到了媒体信息开发与服务的发展方向, 良好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取得成为媒体信息服务政府科学发展的原动力。

(三) 媒体信息数据库的建立是开展政府专题服务的保障

媒体信息数据库的完善与建设十分重要, 不仅是媒体信息开发与服务工作的需要, 更重要的是有利于建立科学规范的新闻宣传与舆论引导信息管理体系, 健全信息反馈机制。因此, 建立媒 (下转第263页) 体信息数据库, 既有现实的必要, 又有现实的可能。媒体信息数据库的建设, 最突出的问题便是强化地域特色, 突显地方气息, 为该地区政府或部门的发展, 提供科学的依据, 而建设好媒体信息资料全文数据库是关键的一步, 数据库应该有如下功能, 即可为工作人员和客服从关键词、标题、时间、媒体名称、作者等入口查找相关资料[4]。随着时代发展的要求, 广大用户的信息需求千差万别, 呈现出多样性和个性化的特点, 他们在得到信息产品的同时, 还希望得到相应的论证和评价材料。建库的目的是为了利用, 因此, 要根据自身的优势和市场供需状况, 逐步建立信息用户群, 大胆创新, 更新服务手段, 确定服务重点, 扩大服务范围和层次, 并向政府及用户提供专题信息服务, 通过用户的使用求发展, 开发适合客服要求的信息产品, 形成媒体信息开发与服务的特色产品与特色服务项目, 在服务好不同类型用户方面, 力求满足其个性化的需求, 在用中创效益求发展, 争取达到服务内容和服务形式有的放矢, 个性化。

四、结束语

媒体信息开发与服务工作, 不仅是高校服务社会的一种大胆尝试, 更重要的是这种服务拓展了高校与社会交流合作的平台和空间, 地方文献资源服务地方政府相比高校其他相对成熟的业务而言, 还有很多方面需要深入探讨, 如何更科学地开发媒体信息服务政府, 尚需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与摸索, 相信媒体信息开发与服务工作必将取得更大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摘要:地方文献资源服务政府是高校服务社会的一项重要举措。本文结合具体事例, 通过对目前媒体信息这一特殊的地方文献资源服务政府的现状分析, 研究探讨了媒体信息服务政府的价值以及开展服务存在的问题, 并就服务形式和措施进行论证, 试图解决媒体信息这一特殊的地方文献资源服务政府所面临的共同问题。

关键词:媒体信息,服务,政府

参考文献

[1]丛敬军, 姜立秋.图书馆文献信息开发利用的创新与发展[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2002.

[2]钟东.论基于岭南文化的广东地方古籍开发与利用[J].图书馆论坛, 2007.

[3]吴力武.图书馆媒体新闻信息开发研究[J].图书馆论坛, 2006.

图书馆地方文献信息资源的管理模式 第2篇

依据上述的社会职能,在地方文献工作中引用图书馆信息管理学的理论,同时,研究图书馆地方文献信息资源搜集、整理、传递等业务程序,认为在地方文献信息资源管理上大致上有三种模式:即馆藏模式、服务模式和市场模式。

2.1 馆藏模式

是指将收集、贮存的各类地方文献信息进行集中分编处理,并编制各种目录、索引等二次文献以及确定文献典藏方式等一系列地方文献藏书建设相关的工作模式。

在讨论具体工作模式以前,有必要探讨一下地方文献的业务工作性质。由于地方文献资源本身所具有的特征,如地域性、史料本质等,决定了地方文献工作虽依附于地方公共馆内,但文献的采集、分编加工、开发利用、研究等一系列的业务环节的工作模式大都有所不同,其工作的展开更近似于参考图书馆或研究图书馆的性质。因此,将其完全置身于公共图书馆工作的各部分里,不利于地方文献工作的展开。

2.1.1 地方文献的类型

上面已经谈到,只要内容具备了地域特征,又具有重复使用价值,无论其文种、文献形式如何,都列入地方文献的收藏范围。在进入计算机网络时代的今天,网上信息也是地方文献的收藏范围。

2.1.2 拥有相对独立的分类思想与文献标引依据

从地方文献的内容来看,它所反映的是特定地域范围内客观事物的“存在”现象,而不是人类现象的主观认识。因此,它与一切学科体系本身存在着较大差异。它反映的是事物的地方特性,而不是该事物超越地域范围的共性。它所容载的内容并不是学科信息,而仅仅是地方事物的客观记录,这就是地方文献的本质。

依据学科的事物属性类分图书资料是图书馆整理文献的一种标准。而地方文献的分类体系如果完全依据事物学科来划分的话,是不能全面、系统地反映地方文献内容本身的特征。因而,分编人员使用基于人类对于自然和社会主观认识的分类法,如《中图法》、《科图法》,或其他同样的方式来类分地方文献,显然会在读者与文献之间造成明显的沟通障碍,因而是不适合的。反之,以客观存在的地方事物作为地方文献分类的依据,制定《地方文献分类表》应该是一种合理的选择。

地方文献的分类标引如此,地方文献的主题标引也是如此。主题标引和分类标引都是以揭示文献内在特征为目的的标引方法,只是揭示的角度不同。

由于地方文献是对某一地域自然和人文现象的客观描述,它所表现出的地域性和专指性极强。用综合性的《汉语主题词表》来标引各地的地方文献,则将有相当部分文献不能被准确地表达其主题概念。其次,地方文献的内容范畴与反映人类所有学科内容的《汉语主题词表》有所不同。因此,必须参照《汉表》(其选词全面,用词规范),编制适用的《地方文献主题词表》,只有这样,才能准确地对地方文献进行主题标引。

2.1.3 地方文献的典藏

地方文献专藏库的设置,不是关于业务布局的单纯技术问题。不仅仅是出于插架方式和保藏手段的考虑,其主要原因仍在于地方文献特有的内容、读者对象的专业性和分类排架方式与大馆中其它文献有所不同。它关系到读者服务方式的主动程度,关系到信息开发的方式与规模,关系到是否能够从专业化的角度来开展地方文献事业。

2.1.4 地方文献的目录与索引

应编制反映全部地方文献专藏的公务目录和读者目录系统。每套目录系统中都包含分类目录、主题目录、书目目录和责任者目录。此外,还要根据文献类型设立报刊目录、照片目录、缩微目录、金石拓片目录、特征文献目录等。

为适应读者和用户从信息元的角度检索地方文献的需求,地方文献的分类目录中强调使用各种辅助著录法,对一些论文集、史料汇编等,在作出整体著录的同时,要求对其中与读者需求相关的单篇论文或信息点作出分类分析款目。

另外,根据社会需求编辑地方文献联合目录、知见目录和专题目录以及各种类型的索引,如专题文献索引、报刊资料索引等,它是开发利用、研究地方文献的基础。

2.1.5 各种数据库的建设

利用现代计算机技术编制各种地方文献书目索引数据库和全文数据库,是地方文献信息开发和建设的物质基础。各地地方文献机构应选择技术先进、功能完整、运行可靠、容易维护、易转换的统一网络数据库管理系统,以利于地区之间的数据共享。

2.1.6 地方文献资源共享的问题

文献资源共享是研究文献资源的社会利用问题,但这种利用已不同于传统的小范围图书情报机构的文献借阅。要想真正实现大范围的文献资源共享,首先要进行文献整序、编制馆藏文献资源联合目录和建立数据库,这些工作本身的性质已不属于文献借阅的内容,而是属于文献资源整体布局的内容。

地方文献的统一整序是实现文献资源共享的基本前提。尽管地方文献的内容被限定在各自的地域范围之内,但它们的共性是相同的内容范畴。地方基础信息的范围,至少包括本地方的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地方事物三大要素。具体而言,大致包括本地方的自然环境、人文地理、历史、人物、经济管理、工业、农业、城乡建设与管理、政治与法律、社会、文化、教育和地方艺术等等。

基于各图书馆地方文献机构采取统一的手段处理各地的地方文献,并采用统一的格式编制本馆的地方文献联合目录,以及实现文献信息的书目数据库和全文数据库,就能实现地方文献的资源共享。地方文献资源共享的主要目的与一般文献信息资源共享的不同在于,不是解决经费重复使用所购置了相同的文献,更主要的在于开展有关地方文献方面的研究,拓宽地方文献搜集者的思路,从不同角度把握地方文献产生的渠道,同时,可以更好地研究、利用地方文献资源为社会服务。

2.2 服务模式

图书馆地方文献的服务模式是建立在丰富的地方文献藏品资源上的。随着为读者服务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工作的不断发展,服务形式发生了较大变化。从读者来馆到走向读者;从局限库藏本身所拥有的`地方文献转变为开发利用多种地方文献信息资源;从提供一、二次文献的服务转向高层次、针对性的专题信息服务。

2.2.1 地方文献的用户

读者与信息用户的概念不完全相同。读者是通过阅读一次文献来获取知识;而信息用户是信息的使用者,为获取信息,除一次文献外,他们还接受口头传递的信息和二、三次文献以及利用其他信息渠道。由于地方文献内容的专业性所决定,地方文献的用户多数为研究级人员,他们都不单纯使用一次文献,而是向地方文献工作者提出自己的信息需求,完全依靠地方文献工作者所作的一系列文献情报服务。

2.2.2 提供多种信息为用户服务

研究型用户的目的是探索未知领域,其信息需求难以准确预见,因而,他们习惯于自己查阅一次文献。在资料的查找过程中,其信息需求随时可能发生变化或扩充,这种变化直接影响到科研课题的发展方向和进程。地方文献工作者对这类用户的服务方式,以提供书目、索引和信息数据库等二次文献为主。

2.2.3 专题信息服务

应用型用户所需要的信息具有明确的专指性、时效性和实用目的。他们希望在明确的时间周期内得到完整、适用的信息产品。这实际是地方文献工作者与用户之间的一次劳务协作,信息服务者通过参考咨询和专题文献信息服务,向用户提供“量身定做”的信息产品,并要对用户的使用效果承担一定的责任。

2.3 市场模式

将信息作为一种经济资源,已成为共识。按经济学的原理来分析和理解信息的生产、交换、提供的过程,这也是完全可能的。地方文献信息资源的市场模式是利用丰富的特藏资源,科学、先进的信息处理手段,以及地方文献工作者的市场经营意识,为社会提供加工好了的地方文献信息产品,从而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提高图书馆社会地位,创造较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也是实现图书馆地方文献信息资源增值的过程。

2.3.1 地方文献信息产品的生产

专题咨询服务为信息用户提供加工好的情报产品,是地方文献工作者为社会上的个人或团体用户所提供的一种参与型的专项服务。在用户事业的全部过程中,咨询人员负责有关知识和信息的收集与整理、并将文献信息中杂乱无章的思絮整理成对用户有用的清晰思路,乃至完整的思想。专题信息服务的用户,一般不再参加或至少不参加全部的文献信息收集、选择、整理工作,而只负责在专题信息的基础上进行分析、综合、研究、演绎,最后升华成为决策、理论、设计或具体产品等成品形式。

咨询人员所做的特种服务在用户的全部事业中起到重要作用,并将通过用户的事业表现出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在地方文献的信息产品中,不仅包括文献信息资源、简单的事务性劳动,同时还包含着图书馆专业咨询人员的创造性劳动。

2.3.2 地方文献信息产品的市场前景

我国的信息服务业从70年代开始起步,80年代后期进入有偿信息服务阶段。目前,一些政府信息机构逐步改变仅为内部服务的做法,利用所掌握的信息资源优势、技术设备、技术力量等面向全社会提供服务。图书馆在转向以服务为重心的过程中,进入信息市场实行有偿服务也是大势所趋。从文献信息内容服务上看,必须以用户为中心,满足用户的需求,提高服务质量,从而获得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由于地方文献内容的独特性,决定了其信息产品在市场上的地位具有独占性。因此,地方文献信息资源无论是以专题资料汇编形式,还是以书目索引形式;无论是纸本形式,还是数据库形式,甚至以网络形式出现,都会有相当广阔的前景,是其它文献信息资源所无法取代的。

3 模式之间的关系

地方文献资源管理的三种模式并不是后者取代前者,而是共同向前拓展,不断丰富。三种模式并存及互相渗透。

随着地方文献信息载体的多样化,使得特藏的结构有所改变。电子文献、机读文献的收藏丰富了地方文献资源的内容。再加上网上信息资源的采集,使得地方文献工作者必须针对新形式的要求,认真研究文献资源的加工整序、相关数据库建设、藏书资源的体系与结构,以及文献资源的整体布局等工作。所以,馆藏模式在新的形势下仍将继续向前发展。

图书馆地方文献信息服务是建立在丰富的文献资源基础上的。服务的能力也通过所拥有的文献信息资源的规模和质量来体现。随着读者服务工作的实践和理论的不断发展,服务的形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从读者到馆到走向读者;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从提供原始文献到高层次、针对性的信息咨询服务。因此说,以馆藏信息资源为基础的服务模式,是逐步发展起来了的新模式。它的发展过程也是从传统的“重藏轻用”转向对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思想认识过程。

市场经济的发展推动着信息服务的市场化。地方文献提供信息服务所生产出来的信息产品,推向社会以后,必然会为社会带来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地方文献信息资源的市场模式就是面对信息市场化和用户的新需求,地方文献工作者投入专业劳动和时间,并将其与文献信息资源一道转化为有形的信息产品的工作过程。此种模式目前正在形成的过程之中。

也许随着地方文献事业不断向前发展及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化,地方文献信息资源的管理模式不仅只限于上述几种,还会有更新的模式出现。但不论怎样,信息社会对图书馆地方文献工作者提出的目标是:必须提高检索、分析利用和提供信息资源的能力,充分利用几种模式的优势,使地方文献信息资源的开发、研究、服务达到最佳状态。

地方信息资源 第3篇

关键词:共建共享 传承 弘扬 开发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12(b)-0244-02

地方民族特色文化信息资源共建共享是图书馆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的必由之路,积极开展地方民族特色文化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工作,开发利用地方民族特色文化信息资源对地方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社会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民族地方特色文化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

地方民族特色文化信息资源是特定民族、特定区域的文化遗产的载体记录,共建共享地方民族特色文化信息资源丰富民族文化,对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共同进步起着重要作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我国朝鲜族的主要聚居地区,朝鲜族具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是能歌善舞、讲文明、讲礼貌的民族。图们市是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县级市,图们因图们江而得名,更因图们江孕育了独具魅力又特色鲜明的民族文化而声名远播。图书馆开发地方民族特色文化信息资源,建立特色资源数据库,与文化馆、博物馆共建共享地方特色文化信息资源,形成具有地方民族特色文化信息资源的馆藏,极大地丰富了地方人民的文化生活。

图们市图书馆与当地博物馆共建共享地方特色历史文化信息资源,极大地丰富了馆藏。如:朝鲜族民俗(朝、汉文版)、东疆古韵(三合一)、近现代历史(朝、汉文版)、磨盘村山城专题片、东疆古韵—图们古代文物陈列、图们口岸百年史图片、图们市朝鲜族民俗视频资源。图们市图书馆与地方文化馆共建共享朝鲜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极大地丰富人民的文化生活。

(1)朝鲜族舞蹈艺术。朝鲜族舞蹈是从生产生活实践中凝练出来的,种类繁多,各具特色,舞姿柔美高雅、热情奔放,这种文献资源深受朝鲜民族的欢迎。朝鲜族传统音乐—朝鲜族传统音乐的主题部分包括民歌、器乐、歌舞音乐、说唱音乐等5类。朝鲜族传统音乐节拍、节奏、强弱、速度等各不相同,特征鲜明,朝鲜族歌曲旋律流畅、婉转明快。朝鲜族曲艺—朝鲜族民间文学有神话、民谣、传说、民谭(故事)、民间剧等多种形式,反映出朝鲜族人民智慧才华、思想感情、民族风俗及理想愿望。朝鲜族曲艺文化热情、诙谐、幽默,为广大群众所喜闻乐见,是中国艺术百花园里的一朵奇葩。收集这种文献资源可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的文化生活。

(2)朝鲜族医药。朝鲜族民族医药是在朝鲜族固有文化及传统医药的基础上,吸收中医药学的理论,结合本民族防病治病经验而发展起来的传统医学体系,简称朝医学或朝医。图书馆收集传统医学文献资源,可满足求健康者的需求。

(3)朝鲜族稻草编织。朝鲜族擅长手工草编技艺,稻草手工艺品是以优质稻草为原料,经过精心挑选、水洗、浸泡、晒干之后完全用手工编织而成。此项工艺始于19世纪70年代,当时为求生存,朝鲜族民族利用闲置的稻草编织生活必须品和生产工具,流传至今。收集这种文献有助于培养朝鲜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4)朝鲜族民俗游艺。朝鲜族人民热爱生活、富于创造,在生产劳动和生活实际中凝练出许多游艺活动,这些游艺活动充分体现了朝鲜族人民勤劳、智慧、团结、活泼的民族精神。

(5)朝鲜族礼节。朝鲜族是一个谦恭礼让、崇文尚教的民族,重视礼仪、尊老爱幼、尊师重教、待人诚恳、热情好客、互助礼让,素有“东方礼仪民族”之美称。

(6)朝鲜族饮食文化。朝鲜族的饮食文化在中国乃世界都有“一枝独秀”的鲜明特色,以素食为主,以辛辣、凉爽、清淡为特色,形成了“尚天然、重食疗、融多元”的饮食文化。

(7)朝鲜族传统服饰。朝鲜族传统服饰素净、淡雅,色彩以白色为主,象征纯洁、善良、高尚、神圣,自古有“白衣民族”之称。朝鲜族传统服饰的特点是斜襟、无纽扣、以长布带打结,穿在身上,直线显得简洁明快,曲线则显得优雅而富于变化。由于馆藏地方民族文献的有限,图书馆积极收集濒临消失的传统项目资料,应尽量做好资源共享,要实行馆与馆之间的网络互联,真正实现文献资料共享。

2 传承和弘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

在全球化加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文化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民族文化多样性对于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激发人类社会的创新具有重要意义。为什么唐朝时候文化那么发达,现在学术界的研究表明,那个时候五胡还有周边的文化交融进来的特别多,所以激发了汉文化不断的吸收活动,唐朝时候就达到了一个文化盛世。这么多的例子都说明了文化需要互相学习,互相互补,各个民族之间也这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学习和弘扬传统文化,是每个炎黄子孙的责任和使命。图书馆要整合民族文化最精美的特色文化信息资源,积极开展活动传承和弘扬民族的智慧,自觉地学习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将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为实现自己的“中国梦”打牢思想基础,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精神力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无论哪一个国家、哪一个民族,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中华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灵魂,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需要更多的“摆渡者”,坚守好民族之魂、传承好民族精神,让中华文化薪火相传,不断推动民族文化的创新和进步、增强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把中华民族的精气神和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进一步地展现给世界。我们都应成为中华文化的“摆渡者”,孜孜以求、无怨无悔。

3 开发利用好民族地方文献资源

开发利用好民族地方文献资源,满足民族文献信息服务更高更多的要求,发展民族文化产业乃至振兴民族经济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

3.1 为地方民族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地方民族信息资源全面详细记载了一时一地社会发展变化情况,为人们了解社会历史和民族优秀文化提供了丰富资料,为提高民族整体素质做出了贡献。图书馆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阵地,在对广大人民群众,尤其是广大青少年进行乡土教育和爱国主义以及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教育时,通过地方文献信息资源真实具体的记录,就能了解家乡概况。这种教育使青少年热爱祖国、热爱家乡、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

3.2 提供信息,为领导决策服务

地方民族文化信息能为人们研究和探索本地的历史提供详实的信息,对本地区的科学研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它是一个地方在历史实践活动中创造和积累的文明成果,既是地方政府进行决策的重要情报依据,又是地方史志工作的资料基础。

3.3 为广大群众服务

地方民族文化信息,既是一种宝贵的文化资源,又是本地独特的信息宝库,有着巨大的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图书馆要积极主动地开发、利用地方民族文化信息的资源。图书馆要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精心整合文化信息资源,对文化需求者进行跟踪服务。

4 结语

我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大家庭,少数民族文化信息资源丰富,中华民族具有光辉灿烂而古老的历史,图书馆应开发利用民族宝贵的文化信息资源,促进各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2014.

[2]谢平.对加强民族地区图书馆地方文献资源建设的思考[J].攀登,2009(2).

[3]杨福泉.云南民族文化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J].云南省干部在线学习系列课件,2011(10).

地方信息资源 第4篇

一、收集、整理、开发地方文献信息资源是抢救和保存文化遗产、发展图书馆事业的需要

1.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 各地的党政部门、人

民团体、企事业单位纷纷办刊办报, 修志立传, 著书立说, 产生了大量的地方文献。这些文献有的是正式出版物, 但多数是未经正式出版又非秘密的很有价值的文献资料 (有的称这部分为“灰色文献”) 。

2. 公共图书馆应设专门厅室和精干人员, 负责收集、整理、加

工、开发、利用地方文献, 把它列为图书馆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常抓不懈。这样还可以在目前图书馆经费紧张、不足的情况, 用较少的钱获取较多的文献资料, 或者不花钱也能获得文献资料, 为本地经济、文化建设服务, 推动图书馆事业的发展。

3. 通过募集、整理、利用地方文献的活动, 可以增加我们与当

地党委、政府及各部门、各单位和有关人员的交往, 让社会更多地了解、利用图书馆, 关心、支持图书馆工作, 提高图书馆的社会地位和知名度, 同时也促使我们改变工作作风, 更广泛地了解我们服务对象的情况, 增强图书馆的社会影响力。

二、地方文献就是记述地方情况, 具有地方特点的文献, 大致可包括以下几方面:

1. 政治方面

地方上的重大政治历史事件、宗教派别斗争、阶级斗争、抵御外侮的民族斗争的详细记录、专著;反映人事、组织、制度的历史沿革, 人口变迁、地方行政的地方志;反映英雄, 模范、优秀人物的传记;反映本地历史名人的记事、年谱、家谱、族谱等等。

2. 经济方面

经济发展的历史概况, 具有较大影响的经济建设成果的资料或专著;反映当地工业、商业、饮食服务业。乡镇企业的企业名录;工业、农业、林果、畜牧水产及有地方特色的产品, 工艺品的产品名录;专利发明人及专利产品技术目录等。

3. 文化方面

文物古迹, 历史文化遗产的资料及介绍;山川名胜、民间传说、神话、文化名人的作品;名医、特方、名药、科技成果、传统及现代的文体项目, 盛事, 乡上教材、名师名校;各部门、行业的方志、名志、名人传记、文史资料、回忆录等。

三、地方文献大体有以下几种形式存在

1. 正式出版物

由出版社、期刊社, 报社出版的公开发行或内部发行的图书、期刊、报纸;经国家出版行政部门和主管部门批准出版发行的期刊和报纸, 包括本地区的单位、组织或个人编著出版的书、报、刊, 也包括外地单位或个人编写出版的反映本地区内容的书、报、刊资料。

2. 非正式出版物

经当地出版行政部门和主管部门批准出版的, 不在市场上流通的图书期刊和报纸资料等, 即内部图书报刊资料。多数为党政部门, 企事业, 学校、人民团体为指导工作, 交流经验、宣传辅导、学术科技成果交流而编印的。

3. 报告、提案、公告和简报类

有保存收藏价值的工作报告、形势报告、调查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专题报告、统计报告、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有重要价值的提案、议案;政府或其它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发布的公告, 重要通知、简报、信息交流等。

4. 广告宣传品类

宣传企业产品、服务项目、介绍企业、事业单位概况, 招生、招工、招商, 招标竞标, 宣传名医、新药等的小册子, 折叠页或单页的广告、宣传品。

5. 会议资料类

工作研讨会、学术交流会、报告会、各类的学会、协会沙龙、年会, 交流会、演讲会等的会议资料。主要有论文、讲话稿、演讲词、讨论纪要、决议和会议通知等。

6. 多种载体材料的文献、信息资料

主要有音像制品, 软件、光盘、机读缩微资料、电子出版物等。

四、开发利用好地方文献信息资源, 将产生巨大的社会影响和良好的社会效益

根据人们重乡土观念和地域属性意识, 普遍具有关心自己家乡事情的心理, 有了解自己熟悉的地方 (主要是出生、成长、学习、工作的地方) 的人和事的意愿。地方文献信息反映的是该地区的人和事, 就是身边或近邻发生的人和事, 因其自然, 地理, 社会情况等环境条件近似, 具有可比性, 经验容易学到, 教训容易借鉴。

1. 为各级领导提供信息, 作为领导决策的参考。

如三级 (省, 市、县) 地方志和多种专业志、部门志、乡镇村志, 全面地记述了一个地区从自然到社会, 从历史到现状各方面的情况, 是各级领导了解所辖地区各种情况的最佳途径。如果再加上亲自调查研究多方论证, 就会使领导的决策更接近实际、更具有科学性和实效性。

2. 为企业做好咨询服务, 提供多种市场经济信息。

通过当地的企业名录、产品名录, 专利产品技术目录及科技、管理人员名录等可以为企业提供多种咨询服务, 促使产品结构合理和技术进步、促进产品的生产与销售。促进产品、技术就近流通, 避免产品、技术因无效的位移而产生的巨大浪费。

3. 对外宣传的窗口

不仅是本地人了解当地综合情况的窗口, 也是改革开放对外宣传的窗口, 是上级领导、外地客人先从理性上了解该地区的窗口。如辽宁省凌源市图书馆举办地方文献展览, 有近万人参观, 有众多的在外地工作或海外赤子回来参观向家乡父老汇报, 扩大了宣传, 使地方文献收集成倍增长, 质量不断提高。展览成为本地与外地连接的桥梁, 为改革开放、经济腾飞做出了贡献。

地方信息资源 第5篇

(1)建立具有地方特色的文献信息资源体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既给图书馆带来了发展机遇,同时也对图书馆提出了挑战。如何提高办馆效益,积极参与地方经济建设,是摆在广大图书馆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我们沈阳市图书馆作为省会中心城市图书馆,依托于省馆及国家图书馆,因此对普通图书没有长期收藏的任务。从发展的角度看,全国信息网络及电子文献的建设与发展,为馆际间资源共享提供了可能与方便。我们只有站在全新的角度,重新审视和定位图书馆的服务职能,才能适应当今的形势。基于这些认识,沈阳市图书馆大胆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重新制定和调整了馆藏文献的重点收藏范围,把建设具有地方特色的藏书体系,作为迎接挑战顺应潮流的目标。在报刊收集方面,将收藏重点确定为沈阳地区公开发行和内部发行的报刊、具有沈阳地方文献性质的报刊以及国家级并适合沈阳地区情况的报刊等。对知名度较高的报刊如《沈阳日报》、《沈阳晚报》、《辽沈晚报》、《大众生活》等保证其连续性,对近几年创刊的且拥有相当数量读者群的新报刊如《时代商报》等,亦做为收藏的重点。在图书采购方面,将重点收藏范围确定在辽宁省及国家级各种获奖图书以及地方文献的采购上。这样,整个馆藏以服务地方经济为前提,系统收藏反映本地区历史发展和现实发展的具有地方特色的文献,重点入藏本地区经济建设及文化建设现实需要和长远需要的各类文献,逐渐形成馆藏特色和馆藏重点。

(2)加强藏书建设的针对性。紧跟高科技发展的步伐,这是时代的要求。以辽宁省为例,在全省发展战略的调整中,非常注重高新技术的产业化和传统产业的升级。为此,在电子信息工程、生物工程、环保工程、新材料新能源工程及海洋工程等一些重大领域进行引进和开发,并在传统产业中进行知识化、信息化、生态化及集约化改造,努力实现高技术化。图书馆应根据这一重大决策,开展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加强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针对性,有选择地介入若干重点科学研究项目,通过提供完整准确的科技查新,协助选定科技含量比较高的立项选题,紧密跟踪与科研课题相关的国内外发展动态,及时向科研人员提供“广、快、精、准、新”的文献资源信息,积极为地方经济发展做贡献。

(3)积极为地方党政领导决策提供参考服务。当代社会发展表明,党政领导部门的各种重大决策,都必然涉及若干个学科、专业和部门,必须综合考虑科学、社会、经济、环境甚至伦理等诸多因素,稍有不慎即有可能给决策带来失误。图书馆可以依托自身丰富的信息资源以及信息处理方法和技术上的优势,通过对相关资料的广泛收集和精心筛选,适时提供各种能够帮助领导决策的信息资料,并主动为领导决策提供理论、方法等多方面的参考资料。沈阳市图书馆自1987年开始编辑专题资料,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参考服务,至今已有,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深得党政领导的好评。

(4)着力建立精品化文献资源体系。市场经济对图书馆采购工作的.要求是,尽一切可能使所采集的文献资料满足读者的各种需求。在图书馆购书经费并不宽裕的情况下,采购工作不仅要有计划,更要体现一个“精”字。具体要求是,在文献选择过程中要精选,正确把握“适用”与“质优”的标准,努力做到“以用为主,兼顾收藏”,控制藏书量的增长,提高藏书质量,建立精品化的文献资源体系。

(5)加强网上资源的开发。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文献载体类型日益多样化,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内容也随之发生重大变化。图书馆应合理配置馆藏资源,坚持印刷型文献与电子信息资源建设并重的原则,优化馆藏结构。同时,注重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积极建设虚拟馆藏。

(6)合理调整藏书布局。图书馆的馆舍建筑是藏书布局的前提和基础,馆舍建筑的格局决定了藏书布局的基本模式。在我国,除近年来建成的新馆舍外,多数公共图书馆的馆舍建筑都是“重基藏,轻借阅”的封闭式建筑,在客观上造成了书库庞大、借阅空间狭小的局面。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有必要对图书馆的建筑格局进行改造,合理压缩基藏书库,扩大读者的借阅空间。此外,应对现有的藏书布局进行科学的调整,不能拘泥于二线制、三线制理论的束缚,而是要本着藏书方便利用、功能明确实用、运转灵活的原则,根据图书馆的实际情况和读者的现实需求,进行馆藏文献资源的合理配置与藏书布局的灵活调整。

(6)合理调整藏书布局。图书馆的馆舍建筑是藏书布局的前提和基础,馆舍建筑的格局决定了藏书布局的基本模式。在我国,除近年来建成的新馆舍外,多数公共图书馆的馆舍建筑都是“重基藏,轻借阅”的封闭式建筑,在客观上造成了书库庞大、借阅空间狭小的局面。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有必要对图书馆的建筑格局进行改造,合理压缩基藏书库,扩大读者的借阅空间。此外,应对现有的藏书布局进行科学的调整,不能拘泥于二线制、三线制理论的束缚,而是要本着藏书方便利用、功能明确实用、运转灵活的原则,根据图书馆的实际情况和读者的现实需求,进行馆藏文献资源的合理配置与藏书布局的灵活调整。

放错了地方的资源 第6篇

“垃圾就是一种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如果能够充分利用它会产生巨大的经济利润和生态利益。”国内环保权威、中国政法大学教授王灿发曾经表示。

把建筑垃圾视为香饽饽的还有北京首家建筑垃圾处理厂北京元泰达环保建材科技有限公司的总经理吴建民。

2003年,做沙石生意起家的吴建民投资6000万元人民币,建成了北京市首家建筑垃圾处理厂,并建成了年消化100万吨建筑垃圾的生产线。

但是,让吴建民措手不及的是,原料来源成了最大的问题。由于厂子建在六环外,很少有运输车愿意承担过高的运费,而更习惯将建筑垃圾就近填埋。如果自主承担运费,赔得就更多了。目前,吴建民已亏损上千万元,工厂也已经停产。

“不少资源回收再利用企业都面临相似的困境。比如吃不饱,严格意义上说是原料成本高;比如亏损,环境以及资源成本并没有纳入到价格机制的考虑范围中,致使环保企业在竞争上不敌天然产品,异常依赖于政府的财政补贴。”陈家珑说。

对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利用在技术上已经不存在任何问题。中国矿业大学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教授王栋民教授告诉记者,用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制砖和配制普通混凝土,完全可以达到相关技术指标要求。

建筑垃圾回收再生链上,建筑垃圾处置是最后的一环,在天然砂石资源不紧张和价格低廉的情况下,拆除企业有利润,运输企业保本,留给建筑垃圾处置企业已没有任何的增值空间,因此没人接手,结果只有抛给社会,加上近年来建筑工程界逐步形成的倒贴规则、监管困难或不到位;运输成本提高,运距的延长等因素,更加重了建筑垃圾不经处置、就近随意倾倒、污染环境的现象。

“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核心是实现资源这一属性。”陈家珑强调。实际上,在我国天然骨料短缺的地方,个别企业早已自发利用了建筑垃圾这一资源。因此,政府要在法律层面上,明确规定建筑垃圾要资源化利用,随意倾倒建筑垃圾是违法行为。

在经济手段上,政府或提高天然砂石资源的价格让建筑垃圾资源有存在的空间;或整合调整建筑垃圾拆除、运输、处置环节上的利益分配使建筑垃圾处置企业有利润;或由建筑垃圾产生者缴纳处理费用给建筑垃圾处置企业以经济补偿。这三种对策在全国都是现实可行的,可根据各地的具体情况做出选择。

陈家珑建议,还有一些来不及现场分拣的建筑垃圾含有较多的杂物,分拣和加工成本较高,除免费送到建筑垃圾处置企业外,还应给予相应的补贴,建筑垃圾处置企业才有可能收回成本。

在建筑垃圾资源化再利用方面,河南省许昌市走在了前面。陈家珑介绍说,许昌市从2008年以来,通过公开招标的形式,对市区建筑垃圾清运、处置采用特许经营的模式。通过实行特许经营,把建筑垃圾清运、处置推向市场,探索出一条政府不投资、企业有效益、使城市建筑垃圾得到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再利用的新路子。目前,许昌市的建筑垃圾管理基本实现了“五统一”,即统一证件、统一清运、统一收费、统一处置、统一管理,从根本上解决了私拉乱倒和垃圾围城现象,在处理模式上也由过去的简单填埋、堆积,转向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取得了明显成效。

“目前,建筑垃圾的资源化处理必须有政府作为,都是立法先行,这是国外先进国家的经验。”陈家珑说。世界上还没有任何一个国家不是在政府主导下处理好建筑垃圾问题的。

由于国土面积小、资源相对匮乏,日本的构造原料价格比欧洲都要高。因此日本人将建筑垃圾视为“建筑副产品”,十分重视将其作为可再生资源而重新开发利用。比如港埠设施,以及其他改造工程的基础设施配件,都可以利用再循环的石料,代替相当数量的自然采石。

1977年,日本政府就制定了《再生骨料和再生混凝土使用规范》,并相继在各地建立了以处理混凝土废弃物为主的再生加工厂,生产再生水泥和再生骨料。1991年,日本政府又制定了《资源重新利用促进法》,规定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渣土、混凝土块、沥青混凝土块、木材、金属等建筑垃圾,必须送往“再资源化设施”进行处理。日本对于建筑垃圾的主导方针是:尽可能不从施工现场排出建筑垃圾;建筑垃圾要尽可能重新利用;对于重新利用有困难的则应适当予以处理。

美国政府的《超级基金法》规定,“任何生产有工业废弃物的企业,必须自行妥善处理,不得擅自随意倾卸”。该法规从源头上限制了建筑垃圾的产生量,促使各企业自觉寻求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途径。

近一段时间以来,美国住宅营造商协会开始推广一种“资源保护屋”,其墙壁就是用回收的轮胎和铝合金废料建成的,屋架所用的大部分钢料是从建筑工地上回收来的,所用的板材是由锯末和碎木料加上20%的聚乙烯制成的,屋面的主要原料是旧的报纸和纸板箱。这种住宅不仅积极利用了废弃的金属、木料、纸板等回收材料,而且比较好地解决了住房紧张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

在荷兰,目前已有70%的建筑废物可以被循环再利用,但是荷兰政府希望将这一比例增加到90%。因此,他们制定了一系列法律,建立限制废物的倾卸处理、强制再循环运行的质量控制制度。荷兰建筑废物循环再利用的重要副产品是筛砂。由于砂很容易被污染,其再利用是有限制的。针对于此,荷兰采用了再循环网络,由分拣公司负责有效筛砂,即依照其污染水平进行分类,储存干净的砂,清理被污染的砂。

地方信息资源 第7篇

一、互联网视域下地方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机遇

1. 为获取地方文献信息资源创造更加广泛和灵活的渠道。

互联网时代,图书馆馆藏资源的获取方式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传统的交换、订购、接受呈缴等方式继续发挥作用,同时入网、租用、联机使用、免费获取等方式也逐渐流行。此外,图书馆文献信息的采购和获取渠道也更加丰富,可以直接在互联网上完成相应的订购和采访工作,从而更加高效快捷地完成部分文献的采购任务。同时,地方文献信息中心还能够在网络上征集信息、发布采访信息等,从而更广泛地参与到社会交流活动中。通过对互联网技术的有效运用,地方文献中心发布消息的途径更加丰富,也更有利于保护分散的地方文献信息,并传递给更多的用户,从而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文献保护搜集渠道。

2. 推动地方文献信息资源馆藏的数字化建设。

互联网在为地方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带来重大机遇的同时,也造成了成本和费用增加,如采集费用大幅增长。同时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嵌入使用以及文献收藏的分散化和无序化等也带来了很大挑战。这些因素直接促成各地方图书馆在信息资源的积累和建设方式上进行变革,加强沟通和协作,形成对文献信息资源的有效共享。对于各地方图书馆而言,既无必要也不可能建立涵盖一切的地方文献信息资源库,只有构建具有自身特色的图书馆网上信息资源,在内容的新颖性、独创性上做好功夫,才能够打造具有真正文献价值的信息资源思[1]74。为此,各个地方图书馆必须致力于馆藏资源的数字化建设,在充分利用本馆现有文献资源和状态的前提下,根据典藏特色和用户需求利用网络优势和其他图书馆做好协调,形成多馆有效配合的局面,从而实现对馆藏文献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促进整体文献保障水平的全面提升。

二、互联网视域下地方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思考

1. 以馆藏资源为基准构建地方文献信息目录数据库。

互联网环境下的地方文献信息资源建设,必须将实现已有馆藏文献资源的数字化作为首要任务,从而在丰富网上信息存量的前提下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信息产品,为构建地方文献网络系统创造必要的数据源。地方文献几乎涵盖了包括地方自然科学、人文历史、科技发展、经济政治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说就是描述地方的一部大百科全书。地方文献来源广泛,形式多样,其中著述形式就有专著、方志、地图、族谱、期刊、专利文献、科技报告、会议记录、学位论文等,反映了不同时代的发展特色。针对这些来源不同、形式不同、著述形式不同的原始文献信息数据,构建地方文献信息目录数据库的第一步就是以相匹配的电子记录将这些原始数据编排成可以联机共享的目录数据库,然后上传到互联网上,互联网用户在浏览本馆网络主页时即可以免费浏览和使用,这样用户就可以明悉不同地方图书馆的馆藏文献信息,从而为实现信息资源共享、馆际互借打下坚实基础。当前,我国很多地方图书馆已经成功实现了目录数据库的建设,并且也完成了相应的网络转换工作。

2. 推动地方文献资源专题数据库建设。

文献资源的高效共享是以文献资源传播的网络化为前提的,也从客观上反映了地方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水平。尤其是在互联网信息时代,地方文献的呈现形式更加丰富,在以书籍形式出现的同时,更多地出现在各类报刊、会议文件中,部分甚至出现在形式丰富的商业宣传品中。地方文献资源必须具备足够快的传播速度以及丰富的吸引力,才能够实现向社会的有效传播[2]55。因此,除了构建地方文献信息目录数据库外,还应该有步骤有针对性地将学术价值高、利用率高的地方文献资源转化为可以通过网络技术进行检索的数据,也就是说,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地方文献专题全文数据库,最有效地挖掘和利用馆藏的特色文献资源,为用户提供更加有针对性的信息服务。目前,部分省市的地方图书馆已经进行了建设专题数据库的尝试,如广东中山图书馆充分发挥自身信息资源的特色优势,建设了广东名人大词典、孙中山全文库、广东民俗大观等专题数据库。地方文献专题数据库是地方图书馆发展自身特色,利用馆藏资源的有效方式,也是互联网时代地方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一个重要方向。

3. 运用多媒体资源构建地方文献数据库。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资源的载体不断创新,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纸质载体,各种非书籍形式的信息资源在快速增加,录像带、录音带、胶片、幻灯片、光盘等已经成为信息资源的有效载体。这部分非书籍形式的信息资料不仅涵盖了丰富的内容,且对它们的检索和使用并不繁琐。但是图书馆出于保护这些地方文献信息资料的考虑,一般不会向外借阅,读者对这些资料的使用必须在图书馆内完成,从而为信息资源的流通和共享设置了较大障碍。但是,在互联网时代,通过计算机技术可以实现非书籍资料的数字化,通过对视频、音频、文字、图像等资料的数字化处理,将馆藏地方文献信息资源转化成可以通过电脑使用的数字化资料,上传至网络服务器上,通过多媒体技术建成地方文献多媒体数据库,实现各类资料的网上阅览和视听。多媒体数据库的建设既有力地保护了非书籍形式的地方文献信息资源,也为用户提供了极大便利,从而有效地缓解了这部分资料长期以来一直存在的保管与使用矛盾的问题。如上海图书馆就利用计算机技术将馆藏的音乐、戏曲、歌曲等建成多媒体数据库,并提供数字馆点曲台的特色服务,从而为用户使用这部分资料提供了极大便利。

三、地方文献信息资源信息化服务方式的思考

1. 完善网络地方文献数据库自助检索通道。

通过互联网检索数据库或者跨库检索数据库是数字图书馆必须为用户提供的自助服务形式,当前,部分图书馆已经建立起了比较高效的图书馆书目检索库。录音制品、光盘、磁盘、缩微品、印刷型书籍等品种众多的地方文献资料,都有必要不断完善联机目录数据库。这样,用户就可以通过互联网较为全面地了解馆藏文献信息,使得地方文献信息资源共享迈出坚实一步。这样的书目型文献数据库主要是从文献作者、名称、出版时间、出版者等外部特征反馈文献信息,用户可以通过这些信息完成对文献的自主检索和查找[3]88。在构建目录数据库的同时,地方文献部门也在多媒体数据库和地方文献专题数据库建设中融入互联网技术。多媒体数据库的建设是有力保护非书籍形式地方文献资源的重要举措,也是方便用户自主检索和查找的有效途径,有效缓解了非书籍形式文献资料长期存在的保管和使用间的矛盾。如首都图书馆打造的“北京老城门”、“京华舞台”多媒体数据库,其提供的在线浏览功能为用户创造了极大便利,用户可以通过网上自助检索实现在线收听和收看。

2. 提供地方文献网上咨询体系特色服务。

为了打造更优质的信息化服务体系,除了不断完善用户自主检索通道外,还应积极推动网上咨询体系的建设。当前,我国很多公共图书馆已经开展了这方面的尝试工作,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它们通过引入FAQ方式、电子邮件等探索网上咨询服务体系。部分图书馆还在积极探索在线咨询服务体系的构建,通过BBS形式探索互动式的咨询服务体系,从而极大地提升了用户咨询服务的效率。在构建联合参考咨询服务体系时,必须充分发挥网上参考咨询体系的主体优势,通过对互联网传播技术的高效利用,图书馆可以打造咨询服务的高效平台,为用户和馆员的及时沟通交流创造高效平台。首都图书馆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打造了个性化的咨询服务体系。用户可以通过其网络主页的网上答疑窗口进入咨询服务平台,然后通过“我要咨询”窗口自主提问,并可以将自己的提问和得到的答案汇集整理后形成自己的知识库;还可以通过“最新咨询”窗口,及时了解其他用户的咨询问题和相应答案,获得所需问题的解答。

摘要: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语境下,地方文献信息资源建设迎来了重要发展机遇。只有紧跟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步伐,在地方文献信息资源建设中融入相应理念和技术,才能够有力发挥地方文献自身特色,推动相应服务工作的高效开展。分析了互联网视域下地方文献信息资源建设面临的重要机遇,并针对我国信息资源建设现状提出了加快地方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具体措施。最后,对互联网视域下如何有效地开展信息服务展开了探讨。

关键词:互联网,地方文献,信息资源,建设

参考文献

[1]张丽玲.省级公共图书馆网站地方文献信息资源建设调查与分析[J].图书馆学研究,2012(18).

[2]谢耀芳.信息资源建设中的地方文献工作研究——第四次省级公共图书馆评估标准评析[J].图书馆学刊,2011(2).

地方信息资源 第8篇

一、长白山区地方文献信息资源的现状

长白山区位于吉林省东南部, 它不仅是一座自然资源宝库, 同时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资源。长白山区独特的地域性, 奇异的自然景观, 多民族间融合的历史, 形成了独特的长白山文化和类型丰富的长白山文献信息资源。其文献形式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 (1) 历代史书、典志、丛书、类书、政书等, 如先秦史籍、二十六史、历代会典、通典、通志等史籍; (2) 杂史专著、名人笔记文集等, 如宋代洪皓的《松漠纪闻》、许亢宗的《宣和奉使行程录》、清代杨宾的《柳边纪略》、吴振臣的《宁古塔纪略》等; (3) 地方志、文书档案。如《辽东志》、《吉林通志》、《黑龙江志稿》等各种方志以及地方图书馆、国家图书馆和地方档案馆存放的各类文书档案; (4) 报刊文献; (5) 国外文献; (6) 考古文献; (7) 专家、学者研究论著; (8) 民间灰色文献; (9) 其他资料。长期以来形成的长白山区地方文献信息资源具有内容丰富、文献载体形式多样、资料分散的特点, 而其历史价值、文化研究价值及经济价值极大。近年来, 坐落于长白山脚下的通化师范学院图书馆依托于独特的地域、文化优势, 一直致力于长白山区地方文献的收集、整理和数字化整合工作。现已建成长白山研究资料库、高句丽文献库、满族民间美术资料库等特色数据库, 为长白山区地方文献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构建做了大量的基础性工作, 积累了很多有益经验。

二、建设思路和原则

长白山区地方文献信息资源共享平台计划以通化师范学院图书馆作为中心馆, 辐射集安、白山等周边地区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等文化部门, 建成资源全面、特色突出、使用方便、可移植性强、高性能的长白山地区特色文献信息源, 为长白山文化研究、长白山经济的发展、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的建设乃至东北经济的腾飞提供强大的文献信息支撑。

1. 统一规划, 联合共建。

长白山区地方文献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工程浩大, 单凭一馆之力很难完成。对此, 该平台在筹建初始就在通化地区图书馆联盟的统一规划下, 实行联合共建。即以技术和资源具有相对优势的通化师范学院图书馆为中心馆, 其他成员馆积极配合, 从最大限度上节省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 避免重复建设, 保证共享平台建设的质量。

2. 突出特色, 资源共享。

长白山区地方文献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必须严把“特色”关, 文献资源在收集整理过程中, 要始终以突出长白山地区特色、突出长白山文化特色为准绳, 以实现长白山区地方特色文献的长久数字化保存和资源的有效共享。

3. 标准著录, 界面友好。

长白山区地方文献类型多样, 且参与平台建设的成员馆较多。因此, 在共享平台建设过程中, 文献的编目和著录必须统一标准, 才能保证共享平台在使用时界面友好。本研究中所使用的图书管理系统是由大连网信公司开发的“妙思” (6.5版) 文献管理集成系统。该系统性能稳定, 易于扩展和维护, 更便于根据进行数据的共享和交换。

4. 科学管理, 持续发展。

长白山区地方文献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将为世人提供了解研究长白山文化的信息窗口。因此, 实现科学管理与可持续发展是该平台建设必须坚持的原则之一。科学管理是指该平台建设的有效管理与技术维护, 这是维持平台良好运行的根本保障。另外, 平台的建设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平台建设应随着人们对长白山文化研究的不断深入而不断丰富和发展, 从而实现共享平台的持续发展。

三、建设方案

长白山地方文献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主要是有效收集整理长白山区现存的纸质文献资源, 整合已有的长白山特色信息资源数据库和网络, 在此基础上构建一个界面友好的信息共享平台, 为世人了解长白山提供信息窗口。

1. 平台建设主要内容。

长白山区地方文献信息资源是长白山文化的文献表达。长白山文化博大而精深, 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长白山区各族人民在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长白山文化内涵丰富, 外延广阔, 它既是农耕文化、渔猎文化、游牧文化等相结合的物质文化, 也是军政合一的政治文化, 同时还是独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因此, 我们在共享平台建设过程中, 将平台分为长白山历史、长白山民俗、长白山旅游、长白山医药、高句丽文化、萨满文化、长白山考古等几个单元建设, 旨在突出长白山文化的特色。

2. 整体设计方案。

长白山区地方文献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选用的是方正德赛 (DESI) 应用软件。该系统采用中图法分类, 能够支持多种文档格式转换, 能够进行元数据标引、分类、目录制作、多媒体链接等深度数据加工, 有利于网络和光盘发布, 便于统计各种数据, 方便读者阅读下载。该平台设计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中心系统, 一是数字图书馆管理系统。中心系统是该平台建设的中枢, 是平台良好运行的前提和基础, 对内负责数据的上传、维护, 对外负责为用户提供浏览、文献传递、馆际互借、参考咨询等相关服务。数字图书馆管理系统负责各加盟图书馆文献信息的统一标准化著录, 联合开展网上业务活动, 实现与中心系统的交互业务和信息共享。

四、建设效果与不足

长白山区地方文献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在通化地区图书馆联盟的主持下, 由具有技术优势和建设经验的通化师范学院图书馆作为中心馆具体负责该项目的设计与实施, 此项目还获得了2011年中央财政支持, 为该项目的顺利实施注入了活力。该项目责任分工明确, 通化市图书馆、白山市图书馆、集安市图书馆等地方图书馆负责特色文献的收集、整理, 通化师范学院图书馆负责将特色文献扫描、分类、上传等数字化处理工作和数字化服务。目前, 该平台已初步完成构建工作。高句丽文化、长白山满族剪纸、长白山药用植物数据库、长白山历史等栏目已基本建成。接下来, 我们将进一步完善该平台的各栏目板块, 并深化数据的管理、发布和特色服务, 以此为信息窗口, 使人们更好的了解长白山文化。

不足之处在于, 管理机制仍需进一步完善。该项目是由通化地区图书馆联盟主持实施, 各成员馆受条块分割等因素影响, 其积极性没有充分调动起来。今后, 该项目应在吉林省文化厅和地方市、县文化局的组织和协调下, 进一步明确各成员馆的责任分工, 有效整合各成员馆的长白山特色资源, 以促进长白山区地方文献信息资源共享平台的建设。

长白山区地方文献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建设意义重大, 它为世人提供了了解长白山文化的信息窗口。今后, 应加强对该平台的系统维护和后期管理, 使其走上稳定、健康、向上、可持续化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张福有.长白山文化述要[J].长白学刊, 2007 (5) .

[2]赵林英.满族民间美术文献资源库的构建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 2011 (9) .

[3]翟致国.做好长白山文化大文章[J].学问, 2003 (8) .

地方信息资源 第9篇

1 我国高校地方图书馆共建共享的现状

我国高校地方图书馆的共建共享,已经从探索阶段走到了实施阶段。我国高校地方共建图书馆的第一家诞生于1997年,由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和金华市政府合作共建的严济慈图书馆。之后有2001年落成的由聊城市政府和聊城大学图书馆共同出资建成的聊城大学图书馆、2003年投入使用的宁波高教园区图书馆(同时也是宁波市第二图书馆、宁波市鄞州区图书馆)、2005年由池州市人民政府和池州师范专科学校共同建成的池州师专图书馆(又叫池州市公共图书馆)、2005年投入使用的大庆石油学院图书馆与大庆市图书馆合并建成的新馆、2006年由驻马店市政府、驻马店市图书馆和黄淮学院共同出资建成了黄淮学院图书馆、2007年投入使用的由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与德阳市政府共建的德阳图书馆、2009年底,河南科技大学开元校区图书馆正式开工建设,是由洛阳市政府与河南科技大学共同建设。2016年4月湖北文理学院与襄阳市7个县市区共建校地图书馆,实现了馆藏图书资源共享及通借通还服务。上述均为高校与地方共建图书馆实现了信息资源的共享,同时服务于高校和地方读者,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

2 高校地方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存在的问题分析

2.1 缺失趋同的价值观。

高校地方共建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共享系统是与每个成员馆的成员密不可分的,它需要每个成员馆成员具有趋同的价值观和一致的信念来支撑。只有有了高质量的信息资源,才能给用户提供满意的信息服务,因此它需要所有成员馆的成员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坚定的共建共享信念来保障成员馆的成员团结一心、朝着共同的目标努力奋斗,才不会各自为政,造成资源重复建设的浪费局面,才能使高校地方图书馆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不断发展。否则,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运行成本将无限提高直到自行崩溃。

2.2 资金投入无法保证。

只有足够的资金投入,才能保证校地共建馆信息资源共享得以实现。目前,我国相关的高校地方共建馆依然存在着资金投入不足和资金使用不合理的问题,资金投入不足或资金使用不合理必将导致信息资源的相关数据不能及时更新,更无法调动每个成员馆成员的积级性,从而降低共享系统内部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最后将不能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从而影响信息资源共享系统的服务质量。

2.3 信息沟通与互动不足。

良好的信息沟通与互动是高校地方图书馆共建共享实现的基本要素之一。目前,我国现有的高校地方共建馆依然存在着每个成员馆之间不能及时进行信息沟通与互动的问题,如果缺乏成员馆之间良好的沟通与互动,将不会使各个成员馆实现优势互补,严重者有可能造成成员馆之间出现信息鸿沟的问题,必将造成信息资源的重复建设,浪费了人力、物力和财力,信息资源共享将无法继续。

2.4 缺少合作的制度保障。

必要的制度保障是高校地方图书馆共建共享得以运行的基本要素之一,共建馆的信息资源共享体系是成员馆合作共建形成的共享系统,该共享系统要遵循相关的原则和必要的规章制度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因此,所有成员馆都要遵循一定的规章制度,这样才可以促进各个成员馆之间的良好合作,管理不同成员馆的信息资源和信息服务。倘若缺少成员馆合作的制度保障,如:行政干预权利、资金支配权利、奖惩实施权利,有可能造成跨区域、跨系统的共享体系出现紊乱,从而影响共享体系的服务质量,降低共享体系的声誉。

2.5 知识产权问题。

知识产权是个人或集体对其在科学、技术、文学领域里创造的精神财富依法享有的专有权,它与我们每个人的利益相关,更与整个社会的创造力息息相关。目前,更多的信息资源是通过网络渠道传播出来的,导致用户无法辨别哪些信息资源是合法合理的,而哪些信息资源是构成了侵权行为的。因此,知识产权问题严重制约着高校地方图书馆共建与共享进程。

3 高校地方图书馆共建共享发展的对策

3.1 确保后续资金来源。

高校地方图书馆共建共享能否持续发展的前提和根本保障是有连续稳定的资金来源。因此,双方资金比例、投资方式、资金使用方法和后续资金的可靠性来源等问题要在校地共建馆项目启动前的合同中明确,以确保资金的持续投入。除高校、政府双方出资外,还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联合其他更多的社会团体加入,从而吸纳更多的社会资金来加快高校地方图书馆共建共享事业的发展。

3.2 精细运作,完善发展机制。

共建馆在运行中,要树立精细化发展的建设原则,从合作发展模式的选择、合作组织的定位、组织机构的设置、成员馆的日常管理制度、绩效考核、效益评估等方面入手,分阶段、分项目对组织的运行环节进行细致梳理,在不断向前发展过程中,日益精化组织机构、完善运行机制,在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良好的自发展、自完善机制。

3.3 加强技术平台的全面支撑,提供协同合作的发展平台。

技术平台的支撑能够为不同成员馆提供一个平等开放的发展平台。用技术的手段拉近空间的距离,从而使组织内的沟通、信息的传递、新知识的传播等更加方便和有效。全方位的技术支撑主要体现在系统的技术架构、组织资源的标准和规范、系统功能模式的集成等方面。通过技术平台使组织内所有的数据建设与资源使用做到平等、自由、开放,让合作成员馆共享资源建设成果,在系统内实现无缝对接和使用,以此带动组织内各成员馆均衡平等建设和利用信息资源。

3.4 明确知识产权相关的法律法规。

1982年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是我国内地的第一部知识产权法律,之后又相继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标志着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已经初步形成。这些法律法规,可以确保高校地方图书馆在加入信息资源共享系统后得到法律保障,从而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只有这样,才能让高校地方图书馆信息资源共建共享顺利进行,并得以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宋淑红.公共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整合初探——以大庆市图书馆与大庆石油学院图书馆的整合为例[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9(22).

[2]付莉莉,杜晓敏.校地共建图书馆功能布局探讨[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13(4):40-41.

[3]http://info.wuhan.net.cn/pub/2016/0317/1600221.shtml.

地方信息资源 第10篇

本文以湖南农业大学为例, 介绍湖南农业大学作为地方农业院校, 进行以大农科为特色的教学资源建设方面的探索和做法, 在此基础上, 对信息化时代下地方高校教学资源建设提出进一步认识和思考。

一地方高校教学资源建设措施

1规章制度系列化

我校制定了有关教学资源建设的一系列文件和制度, 如《湖南农业大学本科精品课程建设管理办法》《湖南农业大学本科网络课程建设管理办法》《湖南农业大学多媒体教学管理办法》等。制订了网络教学建设与管理实施细则, 要求教师逐步应用网络教学平台进行辅助教学, 利用评比和验收等方式来进一步推动网络课程建设。建立网络课程建设立项机制, 鼓励教师进行示范性网络课程建设。并编写了《湖南农业大学现代教育技术服务手册》, 帮助教师了解相关政策和制度要求, 了解学校硬件和软件建设情况, 帮助教师在应用中解决有关问题, 让教师在运用时有制可循, 有章可依, 促进教育技术应用, 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建设流程规范化

为保证学校教学资源建设工作规范化和科学化, 提高教学资源建设的水平和质量, 学校制定了多类资源的建设标准和要求, 明确了自主开发和引进教学资源建设的流程。学校下发了《关于加强教学视频资源制作规范管理的通知》《关于各类教学视频资源制作规范的通知》等文件, 明确了视频制作的流程和制作规范。根据学校实际情况, 制定了国家级、省级、校级的精品课程、视频公开课等教学资源的不同建设标准。

3奖惩机制结合化

通过将部分资源建设情况纳入学院目标管理考核指标体系, 为学院和教师建设教学资源给予外在压力;通过组织相关竞赛、参加国家级、省级相关比赛, 为学院和教师建设教学资源提供内部动力。学校将教学资源建设工作 (课件平台论证、教学平台参加情况) 、多媒体课件认证工作 (上交数量、质量、整改) 纳入对学院的年度目标管理考核, 根据指标体系进行打分, 教育技术应用竞赛获奖情况也纳入目标管理考核指标中加分项目, 直接影响学院年度教学工作目标管理考核分数。同时, 以赛促建, 通过参加评选和竞赛, 选拔、建设出一批优质教学资源, 并发挥优质资源的示范和促进作用。

4教师培训长态化

为了促进教学资源建设, 提高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 学校将教师教育技术应用能力培训工作长态化、规范化。每年不定期举办多期教育技术培训班, 对教师进行多方式、多层次、多模块的教育技术培训, 有针对性地提高教师课件制作水平和多媒体应用能力。

5技术服务全方位化

同时, 在资源制作时, 大胆选取学校教育技术学专业的学生参与, 既为教学资源建设注入新鲜血液, 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又给学生提供实践机会, 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

二凸显教学资源建设的特色, 推进教学方法改革

1突显教学资源建设的特色和重点

地方高校在教学资源建设中, 需要避免走入大而全的误区, 应该挖掘、培育和发展学校特色和重点的教学资源。以湖南农业大学为例, 学校作为一所地方农业院校, 始终坚持教学资源建设以大农科为特色, 发挥学校现有学科和资源优势, 以点带面, 辐射、带动其他学科的教学资源建设, “十二五”期间, 学校建设有国家级视频公开课“中国茶道”“植物生理与人类生活”和资源共享课“作物栽培学”以及“兽医药理学”“植物育种学”“生态学概论”“草坪学”“兽医寄生虫病学”等省级精品课程。

2加强教学资源应用, 推进混合式教学改革

为了推动现代教育技术与教学的深度融合, 实现教学资源的共享, 湖南农业大学积极推动将优质教学资源应用到教学实践中。2014年下学期, 启动“中国茶道”“植物生理与人类生活”两门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混合教学, 效果良好, 学生到课率均达95%以上, 成绩合格率100%, 优秀率较上学期平均提升12%。

三对地方高校教学资源建设的进一步认识与思考

1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应用前景广阔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传媒技术的发展和开放教育理念的兴起, “慕课”成为席卷全球教育界的“数字海啸”[3], 掀起了高等教育改革的一股浪潮。高校信息技术与教学愈发深度融合, 教学资源建设与应用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慕课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 缩写为MOOC) 即大规模网络开放课程[4], 是一种以视频的方式记录和传播, 以在校学生为服务主体, 同时面向社会大众免费开放的科学、文化素质教育网络视频课程与学术讲座, 是开放教育在网络时代新的表现形式。要发展“慕课”、微课, 首先就要进行大量视频的拍摄、录制和剪辑, 要运用相关的教学素材丰富教学内容。因此, “慕课”时代下, 信息化教学资源的建设面临巨大的机遇与挑战。

2教学资源必须与教学实际紧密结合

教学资源建设要有明确的目标和针对性, 必须与教学应用紧密结合。建设高质量的适合教学应用的教学资源, 是一项十分艰巨的系统工程, 它需要具有较高学科水平和教学经验的教师与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的媒体设计与制作人员通力合作才能完成。所以, 必须坚持选聘知名的教授、专家, 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与从事媒体设计的专家和编制技术人员组成项目组, 负责资源建设与应用的全过程。教学资源要体现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针对他们的特点和需求, 组织好教学内容、知识结构和媒体表现形式, 以便为学生创设主动学习的环境, 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 与周围学习环境交互, 主动学习、思考、探索。因此, 教学资源必须体现“以学生学习为主”的思想, 结合学科教学的特点对所教内容进行整合、加工, 做好一体化设计, 注意多种资源的有机配合和综合利用, 不仅有知识内容, 还要有思路、方法、自测练习指导等[5], 以使资源适合教学应用。

3教学资源管理要处理好资源新建、改造和引进的关系

在建设过程中, 要利用地方高校已有的资源优势, 通过选择、整合和数字化改造, 形成富有学校特色的适合教学的教学资源;对于国内外优秀的教学资源, 根据地方高校教学需要, 采用积极引进的方式, 丰富学校的资源库;积极开展与国内外农业院校、普通高校、科研单位合作, 优势互补, 共同开发资源。湖南农业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与新农村发展研究院联合正在进行服务“三农”培训, 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教学资源建设的积极探索。此外, 还需要改革资源建设运作机制, 实行项目管理, 引入竞争机制, 试行市场运作, 讲究成本效益, 奖优罚劣, 提倡与有实力、有影响的公司、企业合股共建, 探索产业运作的道路。

4注重教学资源的质量标准与评价体系建设

建立教学资源的质量标准与评价体系也是教学资源建设中需要引起重视的一环。形成了科学的质量标准与评价体系, 才能在资源建设时少走弯路, 增强科学性和针对性, 提高资源建设的效率, 提升资源建设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 (2011-2020年) [EB/OL]..http://www.edu.cn/zc_6539/20120330/t20120330_760463.shtml.

[2]杜占元.杜占元在京出席数字化教育资源建设与共享座谈会[EB/OL].[2013-08-16].http://www.gov.n/gzdt/2011-08/18/content_1928234.htm.

[3]杨劲松, 谢双媛, 朱伟文.MOOC:高校知识资源整合与共享新模式[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4 (2) :85-88.

[4]Siemens, G. (2012) .What is the Theory that Underpins Our MOOCs[EB/OL].[2012-11-02].http://www.learnspace.

挖掘地方资源构建特色课程 第11篇

一、研究的指导思想

在研究中,我们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通过探索如何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地方特色的课程资源,使基地学校课程体系从过去的单一化、固定化朝弹性化、特色化的方向发展,力求克服一成不变的教学方式,课程的实施从课堂、校内扩展到广泛的家庭和社区社会,广泛地发挥校内外的教育资源。

二、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原则

在开发和利用地方特色的课程资源中,我们坚持以下原则:一是了解学生的需要、兴趣与特长。课程设置应植根于学生的生活课题,了解该年龄段的学生需要。应根据不同年龄、不同爱好的学生量身定制不同的课程体系。二是体现基地的特色。我们基地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选择应立足于基地的特色,并使其成为特色基地建设的重要环节。三是反映基地所在社区的特色。综合实践活动要善于挖掘周边地方的区域课程资源,引导学生把自己成长环境作为学习场所,在与社区持续交互作用中,在不断了解社区中,健康发展,培养家乡情结和社会责任感。

三、目标确定

在制定研究方案时,我们确定了以下研究目标:一是构建符合我们基地实际、有特色的综合实践课程资源体系,开发具有特色的师生活动辅助用书、活动教材,建立更加丰富的实践活动特色场地。二是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培养一批善于开发本土课程、精于活动组织的中青年教师,促进他们的专业发展。三是推进营训学生对自我、社会和自然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改变学生单一性的知识接受性的学习方式或生活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探究和创新精神以及本土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并为学生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良好的情感和态度奠定基础。

四、挖掘地方特色,构建特色课程资源

1、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课程实施,教师先行。要想开发优质课程资源,必须要有老师们的理念与付出作为保障。我们的做法,一是拓宽视野,组织教师参加市级培训、省内培训,观摩省市优秀基地的课程建设;二是组织教师学习《活动课程研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综合实践活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等理论书籍和文件资料,帮助教师转变观念,同时鼓励支持教师研究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规律,提高开发与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能力;三是注意发掘地方特色课程资源的相关技术人员。

2、开发利用地方资源。基地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改变依靠几门课程度日的僵化做法。充分开发利用校内资源、社区资源和学生家庭中的教育资源,落实课程计划的要求。

3、课程资源的开发。首先开发利用好具有连云港地方特色的物资源,开发了解家乡特色文化课程。还有灌河、烈士陵园、海西公园、二郎神庙等地方旅游资源,开发了解地方文化遗产、伟人、名人、古迹等课程资源,了解这些资源在人们生产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同时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信息资源、师生经验和人文资源。以上资源的开发利用,有效引导学生关心家乡文化,因地置业地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爱家乡、勇于创新的意识。

在开发和利用地方特色的课程资源中,我们立足于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帮助学生体验生活的理念,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小学生侧重于开发动手操作类的课程,比如“贝壳拼图”、“贝壳彩绘”、“贝壳组装”,形成了以“创意贝壳”为主题的特色课程。

五、师生、学校在综合实践活动探索中一道成长

1、开发利用具有地方特色课程资源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价值观的变化。在开发利用具有地方特色课程资源中,调查了解当地农民生产生活情况,使学生在实践中开阔了眼界,学到了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学生对家乡的变化特别是近年来取得的成绩更认识深刻,增强了学生对家乡的感情。同时通过实践活动,学生的学习方式呈现出多样化:课题探究的研究性学习,社会考察、调查、访问、参观的社会体验性学习,设计制作的应用性学习,社会参与的实践学习等,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精神得到培养。

2、参与课题研究后,教师队伍素质得到提高。通过课题研究,教师们更新了观念,对课程的理解更深刻,积极转变教学方式,教学的合作意识和对课程资源的开发意识增强,培养了有研究意识的中青年教师,促进了他们的专业发展。有80多人次获连云港市综合实践活动论文、教学案例等级奖。

3、课题研究促进了基地的改革与发展。在开发利用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资源中,建立了幸福林海、花园水产养殖基地、灌南农业示范园区、花果山、连岛等实践基地;推进学生对自我、社会和自然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改变学生单一性的知识接受性的学习方式或生活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探究和创新精神以及社会责任感,并为学生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良好的情感和态度奠定基础。同时,在课程实施的形态上,从基地内部扩展到广泛的家庭和社区社会,使基地的综合实践课程组织形态由封闭性走向开放性,广泛地发挥了校内外的教育资源作用,特别是在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注意了基地、社会、自然三结合,基地课程特色也逐渐彰显,我们基地也被越来越多的师生所称赞,也成为越来越多的师生所向往的校外活动的理想佳境。

论地方语文课程资源的内涵 第12篇

教育部于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中指出:“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根据纲要精神, 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试验稿) , 在实施建议部分中进一步明确指出:“各地区都蕴藏着自然、社会、人文等各种语文课程资源。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 去努力开发, 积极利用。”

应该说课程资源概念的提出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 它很好地体现了本次课程改革更加关注课程与生活相联系的特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离不开广泛的课程资源的支持, 如果没有了课程资源的广泛支持, 再美好的课程改革设想也很难变成中小学的实际教育成果。我国幅员辽阔, 各地区都有着十分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如何依据地方的实际需求和文化特征, 深入开发地方课程资源, 构建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体系, 是我们当前急需研究的课题。

但是, 对于我国广大中小学教师来说, 还很少接触到课程资源的概念, 更不用说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问题了。对于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 很多人思想中有错误的观念, 以为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就是对教材的开发利用, 仅局限于把教材、教参看作是唯一的课程资源。人们对本地的地方课程资源缺乏了解, 认识不足, 很少有人去研究开发, 于是教材所提供的学习素材成为课程资源的唯一载体, 使得课程资源结构单一, 不能实现人力、物力、财力、环境等因素的整体资源优势, 无法实现课程资源应有的教育意义。而课程资源的开发主体是拥有丰富知识的课程专家和学科专家。这种由专家主导的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主要关注学校的“共性”, 而忽视了地方特色和具体的学校情境, 不能反映地方的差异性, 不能关照个体学校和学生的多样性需要。课程资源的载体形式往往侧重于书面印刷品, 更多的非文字性的资源如生态环境、文化景观等得不到应有的重视, 使得更多的可资利用的资源不能进入教师的视野, 不能成为有教育意义的资源载体, 堵塞了学生接受教育的很多渠道。

二、地方语文课程资源的内涵

(一) 课程资源的内涵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问题, 是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入而提出的, 并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崭新话题, 一些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一概念做出了不同的解释。如: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的解读本《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中这样阐述:“课程资源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资源是指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 如生态环境、人文景观、互联网络、教师的知识等;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形成课程的直接因素来源, 典型的如教材、学科知识等。”

2. 课程资源是指富有教育价值的, 能够转化为学校课程并服务于学校课程的各种条件的总称。它一定是能够为教育服务的、有利于课程实施和教育目标实现的。作为课程资源的各种事物, 有的可以直接转化为学校课程, 有的能够为课程的实施提供良好的条件。

3. 课程资源是指可能进入课程活动, 直接成为课程活动内容或支持课程活动进行的物质和非物质的一切。

4. 课程资源是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编制过程中可资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 包括教材以及学校、家庭和社会中所有有助于提高学生素质的各种资源。课程资源既是知识、信息和经验的载体, 也是课程实施的媒介。

5.课程资源指形成课程的因素来源与必要而直接的实施条件。

上述对课程资源概念的探讨, 尽管其侧重点和视角有所不同, 但一般都认为课程资源是那些有利于达成课程目标、促成课程活动顺利进行、实现教育目的的资源, 这些资源有的是直接的, 有的是潜在的, 并且当这些直接的或潜在的资源进入课程领域或特定的教学情景中, 在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中才实现其课程价值。本研究论文认为:课程资源是指富有教育价值的, 能够转化为学校课程并服务于学校课程的各种条件的总称。这是相对广义的课程资源概念。

(二) 语文课程资源的含义

2003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实验) 》中指出:“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教学挂图、工具书、其他图书、报刊, 电影、电视、广播、网络, 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 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 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 等等。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风俗民情, 国内外的重要事件, 学生的家庭生活以及日常生活话题等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这里明确地指出了“语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 这样的界定无疑拓宽了语文课程资源的范围。本论文中主要指课外学习资源。

(三) 地方语文课程资源的含义

“地方”这一概念是相对于“国家”而言的。我国地域辽阔, 民族众多, 即使在一省内, 各地的社会、自然条件也可能有较大差别, 故而“地方”可以指一个省、一个市, 也可以指一个区、县甚至更小的地方。在当前地方课程研究中, 出现把“地方”理解为省、自治区、直辖市这一级的倾向。如果认为地方课程就是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设计的课程, 显然是对地方课程的一种误解, 这样势必导致地级市、县区甚至更小的地方没有课程开发的权利。本研究论文认为“地方”是相对于中央而言的, 包括省一级、地市一级、县区一级甚至更小的地方, 而不是笼统的省一级的地方。

地方语文课程资源则是指蕴含在地方的教师和学生教育教学内容的来源, 是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各种因素, 包括地方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社会文化等各种富有教育价值的因素。

摘要:课程资源是课程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整个课程编制过程中可资利用的一切人力、物力以及自然资源的总和, 包括教材以及学校、家庭和社会中所有有助于提高学生素质的各种资源。课程资源既是知识、信息和经验的载体, 也是课程实施的媒介。

上一篇:半胱氨酸下一篇:微信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