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课高效性

2024-08-18

小学体育课高效性(精选12篇)

小学体育课高效性 第1篇

一、教师在课前要精心地备课, 设计教案

有很多小学体育教师认为, 小学体育课程就是带着学生做游戏就行了, 这种认识显然是错误的。教师只有提前准备, 充分备课, 才能在教学中保证课堂的教学质量和课堂效率。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多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站在学生的角度想问题, 这样才能制作出符合学生学习的课堂内容。我们的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可以有足够的时间去制作适合学生运动的项目, 让学生能够通过体育课真正地锻炼身体。

二、教师在教学时要注重提高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

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是极其不容易的, 这需要教师充分展示体育运动的魅力, 提高学生学习体育运动的积极性。小学生虽然年龄小, 但其也有尊重、平等的意识, 我们的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就要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让学生能在放松身心的条件下进行学习。教师要在教学中选择适合学生锻炼的运动器材, 不要盲目地进行选择。我相信, 只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展现了体育运动的魅力, 就一定能让学生对此感兴趣。

总之, 构建高效的小学体育课堂是需要全社会小学体育教师共同努力的, 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不断进行探索, 去发现体育教学过程中高效实用的教学方法。体育教师要充分地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教学, 构建高效的小学体育课堂的目的在于增强小学生的体质, 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摘要:增强学生的体质健康, 是教师教育的重点目标之一, 学生往往是在家庭和学校两点之间, 在学校里, 体育课的学习是锻炼学生身体的重要途径之一。因此, 小学体育教师要重视体育课程的教学, 要构建高效的体育课堂, 这样才能充分地发挥小学体育课堂的作用, 能够让学生得到真正的锻炼。

关键词:小学体育,高效课堂,兴趣,身体素质

参考文献

[1]任伟霞.如何打造小学体育高效课堂[J].考试周刊, 2012 (40) .

[2]王金波.如何打造体育高效课堂[J].小学时代:教育研究, 2011 (12) .

小学体育课的高效课堂之我见 第2篇

城北实验小学 任桂芬

教学高效性是教学的生命,教学是否高效,直接影响教学的质量与效果。高效课堂的教学是教师教学的迫切需要。教师要善于反思,总结经验教训,提高教学成功的机会;要重视教学的细节,认真分析,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扎实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素养,把所教授的知识与技能教活,取得更好的效果;要构建发展性评价体系使学生客观地认识自己,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习兴趣,从而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体育教学发生了很大改变,教师观念也有了很大突破。但有些课的教学,距课程改革的五个课程目标还有不小差距,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课改目标必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什么才是高效课堂

教学的高效性,即教学活动对达成教学目标的有效程度较高。学生有无进步和发展是衡量教学是否有效的重要指标。课堂教学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讲究效益的活动。教学高效性是教学的生命,教学是否有效,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与否,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什么或学得好不好,如果学生学得不好,即使教师教得很辛苦、很认真,也是无效或低效的教学。斯拉文提出:要使教学有效,教学的质量、教学的适宜性、诱因、时间,这四个因素必须适宜,系统的效能与最弱的因素呈高度正相关。

二、影响教学效率的因素

1.学生与教学内容的适应程度

体育教学是双向、多边、复杂的活动。要上好体育课教师必须对学生的体育文化、技能水平有所了解。选择适合本阶段学生技能水平和身心发展需要的内容进行教学。虽然教学内容必须服从和服务于教学目标,但新的模块教学赋予教师在教学内容上更多选择和自主性,教师掌握着教学的方向、进度和内容。教师应该选择那些学生以前没学过的技术或以前学过的但现在又有所提高的;对他们的学习具有一定挑战性的、但通过学生的努力可以达到要求的教学内容。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并保持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内容应提供更多的师生、生生互动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享受参与运动的乐趣,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2.教学策略得当与否

体育教学内容与方式的枯燥是影响学生学习兴趣和动机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教师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及教学对象认真研究教学策略。每节课周而复始地重复练习,会使学生产生厌倦,原本喜爱上体育课的快乐会一点一点地消失。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没有了快乐,如何谈得上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体育课的性质决定了学生是在不断地彼此交流、相互竞争中巩固技能,获得参与的乐趣。好的课堂参与气氛不是简单形成的,它是任课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之间在长期和谐的交往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方面,它取决于教师是否具有民主的领导和教学风格。在民主的领导和教学风格下,学生一般在课堂上参与的积极性高,而且师生之间、生生之间能够彼此尊重、和平共处。另一方面,它取决于学生之间高质量的小组合作学习。对于每个参与的个体来说,他们相互之间是有差异的,(如身体条件、技能水平)我们可以把这些差异视为教学活动的新资源,让学生主体之间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交流各自解决问题的经验,团结协作。总之,在这样的课堂参与氛围中,学生主体更加易于克服参与中遇到的一些困难,如自信心不足、害羞等,大胆地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来,在同学和老师的帮助下,不断地提高自己参与的质量和水平。教师应尽量给每位学生同等的参与练习的机会,随时给学生创造一个自我评价、自我检验、以及对知识点的简单分析、对课堂教学提出一些要求的机会。在课堂中真正做到给予每个学生足够的参与时间、参与机会。

新课程强调对学生的尊重、赏识,但并不意味着要一味的表扬。小学生更在乎的是深层次的评价,如人品、态度等;批评是每个学生都很在意的,要注意讲究方式方法。在实施奖励时,要做到公平、公正、公开,一视同仁。体育课的性质决定了对学生的评价始终贯穿于课堂,因此,一切评价要围绕“促进学生发展”这一宗旨;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情感、意志和人格等方面的发展及学生的需求、潜能等也需给予评价;评价的方法和手段要多元化;让学生以主体身份参与教育教学的评价。

3.时间、场地、器材的保障

每个学生在学习新内容时都会进行独立思考,从而形成一定的努力方向,然后才开始对新内容进行探索,进行相互交流合作,这就需要教师给学生足够的学习时间。但也有些教师片面理解学生的主体性,完全把时间交给学生,形成“放羊式”的学习方式,学生虽然表面上获得了自由的权利,但却失去了学习的目标,实际上并没有做到真正的自主。备场地、器材是体育课堂教学的前奏,是上好一节体育课的前提,场地、器材安排适 当与否是能否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和兴趣、营造良好课堂气氛的重要因素,是学生完成技术动作、掌握技能的重要条件。这就要求体育教师要紧紧抓住学生心理特征,充分利用场地、器材,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从而使他们产生参与练习的需要和兴趣。有时由于外界条件的影响,致使某些活动不再产生良好效果时,应及时调整练习条件。要充分利用活动场地和辅助器材,用新异刺激手段和安排适宜练习环境,尽快排除干扰,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

三、相关对策

第一、强化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一节课目标不明确,重点不突出,是导致体育新课程课堂教学各种形式主义的一个直接原因。因此,制定恰如其分的教学目标是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灵魂,是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重中之重。

眼下上体育课,有的教师目标随意性较大,主要有目标不完成和目标转移等情况,学生对教学要求大多数模糊不清,一堂课学下来不知道自己学些什么。下面就是一个比较典型的例子:(水平三篮球第一课时的教学目标)

运动参与目标: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

运动技能目标:学生了解篮球项目的锻炼价值,掌握篮球项目的学练方法。

身体健康目标:学生通过练习发展身体协调性和弹跳力以及灵敏、力量素质,增强体能。

心理健康目标:学生在练习中充分展现自我,通过比赛增强自信心,得到成功的喜悦。

社会适应目标:学生积极进取,快乐地与同伴进行配合,在协作中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高度责任感。

这种目标看上去面面俱到,实际上什么也没说。真正要在这一节课着重解决什么问题交待不清,给人一种帽大头小的感觉,让人看不明白,但有些人还把这作为一个样本来教给大家,害人不浅。而下面关于水平一游戏课《石头、剪子、布》一课的教学目标设计则可以借鉴:1.认识游戏,能简单说出游戏对身心发展的作用。

2.会2——3种游戏。

3.能简单说出游戏后的情绪表现。

4.能与伙伴合作设计1——2种小游戏。

这种教学目标的制定明确而具体,便于操作,便于检阅,让人一目了然,也便于观摩者在观摩时知道你到底有没有完成预定的教学目标。

第二、精选教学内容

要保证体育新课程课堂的有效教学,有效达成教学目标,必须要精选有效的教学内容,新课标没有给体育教师规定许多具体的教学内容,教师们可以放手去选择一些体育教学内容。面对可供选择的诸多内容,应如何选?选什么?选多少?本人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思考:

首先,选择的教学内容要有利于目标的实现。以投掷类教学内容为例,为了使学生正确掌握投掷垒球中的挥臂动作,可以采用掷纸飞机比远、扔纸团、投绳等学习内容;为了提高投掷中的出手速度,则可以选择甩绳、小皮球等轻物对墙对地投掷等内容;为了提高学生的力量素质,可以采用单、双手抛、投实心球的练习内容。

其次,选择的教学内容要具有实效性。例如,在课的开始准备部分,好多老师都会设计游戏活动,期望通过游戏活动来调动课堂气氛,吸引学生注意力,活跃学生身心,为下面的教学做好准备。我们在选择游戏内容时千万不要为了游戏而游戏,游戏内容应该是下面主教材内容的前奏,能紧扣主教材,能为主教材的教学起到辅助作用,为整堂课的教学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如全国特级教师王仲生老师他在上前滚翻一课时,先让学生做“看天”和“看谁坐得快”的游戏。初看这是两个很普通的游戏,但是联系到后面的前滚翻教学,就觉得这两个游戏不是一般的游戏,这两个游戏中,隐含了完成前滚翻的要领(低头、团身),为下面的前滚翻教学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这样的游戏内容才真正具有实效性。

最后,选择的教学内容要适合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在不同的水平阶段,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对体育活动有不同的需求。在同一水平阶段学生在身体条件、心理个性、兴趣爱好和运动技能等方面也存在着个性差异。在选择教学内容前,要深入到学生中去考察和分析,了解学生体育兴趣、爱好、态度、个性心理特征、实践能力,将教学内容分解、分级,让学生选择练习,不一定苛求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严密性,真正做到因材施教,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第三、激发运动兴趣

一个对体育课不感兴趣的学生,他会因为体育活动需要付出较多的体力而感到“枯燥乏味”;反之,如果他对体育课有着浓厚的兴趣,在学习中必然精神饱满,积极主动,由要我练变成我要练。因此,激发运动兴趣是提高体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前提。

第四、灵活运用教学方法

体育教学中有许多教学方法,但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不管采用何种方法,都应落脚于是否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否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否则任何方法都是无效的。

(一)根据不同内容选择不同的方法。

如教学耐久跑这一内容时,为使学生不觉得枯燥乏味,每次课都注重在练习场地、距离和练习时间上的改变,跑时的队形可以花样多样新颖。如不同形式的全程追逐跑,重复接力跑,分组对抗等。这样使学生寓耐久跑于兴趣中,使学生感到耐久跑其乐无穷,调动了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积极性,从而使学生在课堂上得到更好的练习效果。

(二)根据学生实际选择适合的方法。

在教学中要立足于学生是“教学之本”。如同一年级的不同班级由于学习基础不在同一水平线上,教学方法也不能一样:自学能力强的班级可以采用自学法、尝试法;基础相对较低的班级则可以采用实际操作、设疑法等。并且同一个班级中针对不同个性的学生也要运用不同方法。如好动、爱说的学生适宜用讨论法;不善于表达,喜静的学生就适宜用发现法、自学法。只有关注学生,“备”学生,才能找到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效率。

第五、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

眼下听课,你会时不时听到有节奏的“啪、啪、啪”鼓掌声“你真棒!”“你真聪明!”,一节课,往往掌声不断,赞声不绝。有的一节课下来,几乎人人都得了小红花,觉得表扬得来实在太容易。课堂评价成了课堂教学的附属品和点缀,评价流于形式,失去了应有的教学效果。有效的教学评价对学生具有点拨导向、解惑释疑、激励表扬等功能,能激活课堂教学气氛,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效率,使课堂更具有活力。那么,我们到底需要怎样的激励?

首先激励要适时。记得在本学期在五(1)班的《双手前抛实心球》的教研课中,班中有位叫顾浩天的学生,长得人高马大的,平时最爱欺侮他人,且屡教不改,是我校有名的问题孩子。当我要求学生把实心球归放到指定地点时,所有学生争先恐后的跑到指定地将点实心球胡乱一扔就回来了,地上的实心球到处乱滚,有的还滚到指定地点外。我刚想训斥学生,没想到顾浩天最后一个过去,一声不响的把地上的实心球收拾到指定地点,我当时真的被感动了。我马上在全班学生面前大大的表扬了他,全班同学和听课老师也都为他鼓掌,看他被表扬时那副憨厚的样子真是可爱极了。课后我又专门找他谈话,从今天的课说起,谈到以前的他,希望他发扬优点,改正坏毛病,成为一名好孩子。说也奇怪,从此校园里那个坏坯子不见了,体育锻炼更积极了,学习成绩也进步了,第二学期被同学们推选为体育委员,成了老师的好助手。可见激励只在最需要的时候才发挥最大的作用。当学生取得好成绩时,表扬能让他再接再厉;当学生面临困境时,表扬如一针强心剂,让他振作起来;当学生沉浸在失败的痛苦之中,表扬如黑暗中的明灯,让他重燃希望。

其次激励要适度。把握好表扬的分寸,表扬不仅是对学生的肯定与鼓励,同时也是向其他同学树立榜样。表扬要做到言如其实、恰如其分。过轻的表扬让学生失望、泄气;过头的表扬有时让学生产生自满情绪,或者反过来认为你在取笑他。

最后激励要讲策略。激励性评价并不是一味追求肯定,而是提倡否定时应讲究语言艺术,更多地给予鼓励,即寓贬褒,创设一种心理安全的教学氛围。我们老师一味追求讲“好听的话”,对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有一定的负面影响,我们很难确定听惯了“好听的话”的孩子,会怎样应对挫折,怎样明辨是非、认识自我。指出学生不足时,要采用委婉、幽默的措辞加以表达,体现对学生的尊重,使教学评价的调控功能得以有效发挥。

小学体育课高效性 第3篇

关键词:小学体育;课堂组织;教学现状

一、当今小学体育教学现状

1.浮于形式

课堂的组织形式关系着学生对于这门课程的兴趣,纵观当今小学教学,虽然不断地倡导者跟随新课改的步伐进行改革,但是还是免不了受到应试教育的冲击,在很多时候都会将改革变成一种形式,小学体育作为一门考试外的学科,很多时候都不能引起教师和学生的注意,而体育课的教学形式对于教師来说并不是课堂的重点,很多时候教师会仅仅将完成教学任务作为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在粗略地讲完知识点、简单地演示后就让学生进行自由活动,体育课对于很多学生来说已经谈不上教学,仅仅是一个活动课,尽管大多数的学生都愿意上体育课,但这种对体育课的喜爱并不是因为受到体育教学的魅力所吸引,而是对于自由和放松环境的渴求。

2.师生交流欠缺

教师和学生的交流对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当今的体育课程尽管大多数较为活跃,但很多时候这种活跃仅是表面上的,且仅仅存在着学生与学生之间,并不是由于课程的趣味性让学生产生学习的积极性,老师与学生之间缺乏有效的交流和配合,很多学生提起体育教师都感觉到较为陌生,学生在体育课上如果存在着身体问题或者心理问题都不愿意与教师交流,这在很大程度上都拉开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在身心发展上都面临着较多的问题。

3.课程内容枯燥

在各门教育中穿插小学体育教育就是为了实现小学生的德智体全面发展,让学生在一个轻松自由的环境中学习,并且小学生现在正处在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对其进行有效的身体锻炼和心理指导是十分有必要的,而细看当今的小学体育教育,教师的工作十分轻松,对于课程内容的涉及不是很用心,也缺乏必要的研讨交流会议,且对于考核机制方面也有待完善,故除了自由活动给予学生的轻松环境外,体育教学内容本身并没有让学生学到有效的知识,在当今的社会中我们不难看到,对于体育知识一窍不通的人大有人在,这也是体育基础教育失败的一种影射。

二、如何构建小学体育高效课堂

1.加强研讨,精心设置课程形式

良好的课堂设计是课程成功的开端,体育教师应当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和学生的身体心理素质,合理地安排课堂教学内容,例如,定期开展教师交流会,相互交流日常教学中的问题,讨论解决方案,或者对学生进行小范围的调查,对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以及容易接受和吸收的知识进行深入讲解,让学生能够扎实体育基础,此外对于已经安排好的教学计划应当严格执行,例如,每节课的课前准备活动,活动的时间和具体的锻炼项目应当达到标准,否则很容易在接下来的锻炼中受伤,而如果是采取跑步热身的话,就必须要求队伍整齐,没有同学掉队,只有严格要求每一位学生,将每一个过程做到位,体育教学的课堂才能高效合理,为学生提供有利的帮助。

2.加强师生交流,关注学生心理健康

体育教学并不仅仅局限于身体得到锻炼,当今小学体育的教学核心要求学生在身体得到有效锻炼的同时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故当今的体育教师同时扮演着心理辅导老师的角色,现在的小学一般都为学生配套定制了心理健康的教材,教师应当利用讲课的时间为学生讲解有效的心理知识,并利用这个机会与学生拉近距离,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同时可在学生之间展开调查,例如,在体育课上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有哪些不适应的地方,这些内容都可以让学生畅所欲言,只有不断地了解学生所需,才能根据学生的特点去安排更加优良的体育课。

3.关注体育学困生,促进共同提高

无论是从电视节目中还是现实的体育教学中,我们都会发现有很多学生由于身体素质的原因非常地排斥体育课,对于体育运动十分不感兴趣,而教师如果缺乏对于这类学生的关注,很容易让他们产生自卑心理,从而对于体育课更加排斥,甚至影响其他学科的学习,这些问题应该引起老师的注意,在课堂上多多地鼓励他们,并引导其他学生也对他们的进步表示肯定,在具体的体育运动项目上进行有效的辅导,让学生能够真正地提高自己的体育运动水平,久而久之,他们便会重拾对于体育的兴趣,在体育课堂上变得活跃起来,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注重每一位学生的发展,通过建立合理的选修科目让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得到有效的发挥,在快乐中得到知识上和身心素质上的提高。

体育教育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他应当引起社会和学生更多的注意,当今的体育改革需要不断的推进,尽管在改革的过程中很多的想法还不尽成熟,但是改革的趋势是不可改变的,作为一名体育教育者,我们应当不断地在教学实践中去发现学生的特点,根据学生的特长和自身的教学实际,去寻找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当今的学生已经不同于以往,他们从小学开始就面临着各方面的压力,很容易在这种压力之下产生消极的人生态度,我们应当积极地构建体育课的组织形式,让体育课成为学生放松身心,保持良好学习态度的一个有效空间。

参考文献:

[1]宋慧敏.浅谈小学生体育兴趣的激发与培养[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0(1).

[2]刘英.浅谈体育课高效课堂的实施[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S2).

浅谈如何实现小学体育教学的高效性 第4篇

一、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备课环节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活动前最重要的准备工作, 良好的备课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前提条件。但是, 随着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做着同样的事情, 很多教师对于自己的备课工作产生了一定的倦怠心理, 往往只是抄袭和敷衍, 为了应付学校的常规检查而做, 忽略了备课的重要性。没有课前的认真准备, 课堂教学会出现杂乱无章的现象, 要改变这样的情况, 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 加强教育教学和体育专业的理论学习

体育教师要不断学习和研究, 吃透新课程标准和新教材的要求, 确定每节体育课的三维目标, 以此为依据来设计科学合理的教学活动。如在学习投掷内容时, 教师如果只是一味地讲解投掷的方法和技巧, 学生就会没什么兴趣, 教师反复多次示范和讲解只会让学生感到厌烦无趣。所以, 我们可以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 将学生在平时常用的一些投掷行为导入到投掷教学中, 由导入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课堂教学开展得有声有色, “把生活引入课堂”这种新的体育教学思想与传统单一的竞技体育相比, 更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同时, 这样的改变也需要体育教师改变传统的备课思路和教学方法。

(二) 认真备教材

教材是教师设计各种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 教师要通过对教材的整体把握来确定不同阶段的教学目标, 有了正确的教学目标, 教师才能设计出符合学生发展的教学活动, 才能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效率。同时, 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 确定每个单元的教学重难点, 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设计教学活动, 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 将重难点知识逐一化解, 实现全体学生的共同提高, 以求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 认真备学生

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告诉我们, 学生才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我们的教学过程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 采用适合学生需求的教学方法来进行课堂教学。世界上没有最好的方法, 只有最适合自己学生的教学方法, 所以, 要实现体育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提高自己的体育技能和身体素质, 教师要深入研究学生, 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来设计不同的教学活动, 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在课前的备课过程中, 教师要充分考虑学生自身的特点来设计教学内容, 做到因材施教。如对于比较活跃的班级, 教师可以适当减少一些游戏或者竞赛环节, 以激发学生的疑问为主, 在控制学生情绪的同时, 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和参与意识;对于比较踏实稳重的班级, 教师可以多采用竞赛的形式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 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不管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 能够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综合能力就是有效的。

二、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在小学体育教学中, 要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 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让学生动起来, 积极地参与到各项教学活动中, 这就需要教师和学生建立一种良好的师生关系, 使学生愿意亲近教师, 积极主动地进行相关训练。因此, 我们可以说良好的师生关系对提高体育教学质量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师不仅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拉近和学生的距离, 还要在平时的生活和学习中关心学生, 毫无保留地向学生贡献出自己的爱心和耐心, 充分尊重和信任他们, 让学生感受到教师的真诚和关爱, 这样, 他们才会“亲其师, 信其道”, 把对教师的喜爱和信任转移到体育训练当中来, 积极投身到各项体育活动和训练当中。然后,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学科优势, 起到示范作用, 让学生看到教师的专业素养, 从而产生对教师的钦佩和羡慕之情, 随后学生便会积极地去接受教师布置的各项训练任务。

三、 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

(一) 联系日常生活进行体育教学

小学阶段的体育教学主要是训练学生一些基本的活动能力, 如走、跑、跳、平衡等, 而这些体育技能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并不陌生, 在进行系统的体育学习之前, 他们往往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经验。所以, 在我们的课堂教学过程中, 我们可以从日常生活中出现的体育活动入手, 让学生总结自己的经验, 并将这些经验和课堂教学相结合, 让学生感受到亲切, 产生主动性, 从而实现体育教学的高效性。

(二) 创设疑问激发学生积极思维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 教师可以根据小学生好奇心强的特点设计一些相关的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些问题的设计一定要以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学习能力为依据, 层层递进, 引发学生积极思考, 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体育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实现教学目标。通过设疑解疑的教学方法, 学生的思维在不断地深入和拓展, 比起单一枯燥地讲解来, 学生的兴趣明显要高, 尤其是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 这种教学方法尤为有效。

总之, 要实现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高效性, 教师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深入了解学生, 根据自己学生的特点设计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不断探索和总结, 将对学生的训练落到实处, 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小学体育课堂上学有所获, 健康成长!

摘要:课堂教学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主阵地, 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 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学生的身体素质是每一个体育教师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本文从良好的备课、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等方面来浅谈如何实现小学体育教学的高效性。

关键词:小学体育,高效性,备课,师生关系,教学方法,运动强度

参考文献

[1]侍崇艳, 刘峰.苏北小学体育教师体育游戏运用特征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6) .

[2]丁小虎, 徐大成.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12 (3) .

[3]张丽丹.如何实现小学体育高效课堂[J].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2013 (19) .

小学体育课高效性 第5篇

根据新课标下小学体育课特点和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要求,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如何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高效性进阶思考,与研究探讨,我要讲的是课前准备,课中要注意的问题,再到课后的总结与反思等方面进行“举实例以孙华东教师这节体育课为例”因为体育的基本结构分为三点:

1、准备部分;

2、基本部分;

3、结束部分;

在教学中利用文章提到的方法,进行实践,能提高小学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什么这么说呢?课堂时间、目标、达到有效,才能高效。有效性提高了才能高效,这样才能激发学生体育教学中身体的积极性,使体育课堂更加生动活泼,学生身心健康快乐的成长。

一、体育课如何实施高效课堂

体育课如何实施高效课堂。高效课堂是对于传统课堂教学的低效、无效、甚至是负效而言的。它属于有效教学范畴,很好讲授有效教学所不具有的指向的准确性。高效课堂应是于课堂通过教学改变,实现低耗高效,找到这个点,才能撬开并破解诸多体育课如何实施高效课堂的问题。

二、对体育课堂教学高效性的认识

体育课堂教学是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组织学生实施有效性学习的过程。体育教学是有效,达到高效,应该关注体育教师是否尽心的教学生,学生是否努力的学,是否增进健康增长知识,增强技能的目的,在体育教学中无论教师教和学生学,都要通过教学实践活动来获得的结果。

三、对提高小学体育课堂高校教学的认识

(一)课前准备

1.合理的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首先参照《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指导下。小学体育分三个水平段1———2年、3———4年、5———6年。一、二、三水平段。孙华东老师这节课是教材“持轻物掷壮”中的水平二、四年的复习课。

这节课选的教材很好,能够结合学生身心的发展特点使学生学习有兴趣,乐于接受,同时学到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方法,例如教材中,准备部分做体操,激发兴趣,还达到热身目的,是教材前基本部分,如用纸飞机达到过渡环节,到特轻物掷性,抛、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上音乐快乐十分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感官、听觉都有很好的效果,学生在这种氛围中学习,从有效中进步达到高效。所以说合理的教学设计,取决于每节是否高效的成败。反之,单调乏味的教材,例如队列、长跑,学生感到乏味,有腻烦心里,如果教学中教学模式利用木棒、几何图形、跑、游戏丛林追速形式进行,而不是跑圈、队列、并队、分队、交叉等形式,都能达到好的效果,学生既能锻炼,又能掌握技能,这就是高效、有效的教学课堂。

2.合理教学目标

目标统领内容,发发展有效教学,达到高效课堂。例如:一节课做的过于简单,目标定的过于低,学生感觉没有味道,无法达到激励效果,过高标准达不到,孙老师这节课目标,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技巧,会做,能学习就行,分解具体明确,可操作性强,即从感官等方面锻炼身体体育意识。

3.合理利用场地回材

如何利用狭小场地进行教学,怎样在课堂中充分体现一物多用,这个很有必要。例如:本节课,根据教学经历的内容要求,教师利用一个大正方体,一个圆,让学生紧紧围绕在自己的视线里,合理调动队形,运用场地,有效的时间里完成有效的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效果,高效课堂,在于教师怎样合理驾驭课堂,非常关键。

(二)驾于课堂

驾于课堂是关键,能力的体现。有效教学的关键,体育教师的能力,他本身素质一定要强,首先

1、准备

2、基本能力

3、本身知识技能

1课堂有序

有序的组织。例如开始部分,体委整队,教师要求学生5秒内整齐到位,静齐快,集合原地踏步的利用口号1、2、3、4使学生注意力由口号出现而集中。

2、课堂有味

有味指体育课堂和学生课外自由到需要体育活动和竞技,体育活动区别开来,体育教学不是简单体质健康教育,每一堂课要有传授运动知识的技能的过程,做到精讲多练,讲练结合,例本节课教师讲的不多,指导,纠正,学生练习比较多,从练中得到知识,技能得到乐趣,空部是我校本教材,终身体育意识,就是到老了还能锻炼。

3课堂有趣

有趣是指选择的内容和方法有趣和活泼,小学教学课堂教学中,游戏发挥相当大的作用。游戏练习法,通过练习增强学生投掷能力。是练习法中的一种投准练习,分组竞赛激发学生兴趣,练习方法还有很多,例如实践、循环练习、重复练习、交换练习。这些练习法。很好结合教师课堂上有效高效的教学,从而达到最高教学效果,有趣的教学,还反应出教育者的语言,教师要用爽朗、干爽、干脆、铿锵有力、亲切感人、充满活力、语言的感染、激励学生、吸引学生有名人说过,高校教师讲一节课,一定要重过语言

四、教师与学生之间关系是提高教学高效的基础

教师与学生之间关系,是一个课堂和谐保障,教师起指引作用,体育教师与其他教师有所不同,肢体魅力、语言魅力、情感把学生引入课堂。从开始部分,教师进入角色把学生引入课堂,到基本部分,传授知识技能,游戏、互动到结束,全程教师要有评价表扬、批评、点拨、鼓励、让学生有信心、有动力、有激情。例如跳箱垫上危险系数大的项目,学生不敢做,害怕,这就需要教师耐心、细心的帮助,相互鼓励,相互提高,体育本身就有竞争性,如何更好发挥体育活动竞争性,教学效果更加明显,高效率的课堂就显露出来了,让学生相互学习,相互竞争,给学生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学习环境,才能更好促进教学高效性,例如本节投掷练习,先分组练习,后各组练习竞赛,过程紧凑,课堂效果就显而易见了。

五、实践与教学是提高教学高效的燃料剂

体育教学中忌“纸上谈兵”教师大多数在实践中探索教学技能,提高高校课堂,先集中讲是教不会学生体育技能特例见一些特殊项目,例如,本节课中一要抵、二要夹、三要提,学生能听明白吗?所以说一定要“精神多练”保证学生在课堂中有更多时间参与学习活动,每节课都要有3分之1的相同部分,甚至2分之一的参加身体锻炼,当然不是密度愈大愈好,例如本节课体育课中,教育者从开始部分队列为体操,这是教师,飞纸飞机踢健子基本练习,游戏,结合空竹算时间学生练习一半的时间,学生从中获得知识技能在会投的基础上投准,增加难度,抛空竹,加深学生兴趣,掌握一项技能,培养终身体育意识,老了也能理解,所以说要精讲,多练习,才能从实践中得到高效率的课堂教学。

六、练习与思考是更进一步推动教学高效的有效动力

练而不思,练习很盲目,利用学生爱模仿特点教学中加入仿声,仿物练习,不仅培养学生观察力、想象力,同时可以利用学生对知识,技术理解,从而提高课堂有效性。例如本节,教师用一个木盒和一个球来讲前滚翻的团身,学生一看便知,自然而然,就知怎么做,低年级水平一,森林动物园,模仿小动物走、爬、想象力,培养学生运动中思考,积极动脑,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七、课后反思是促进教学,提高教学的坚强后盾

反思促进教师进步,每节课的回顾意义上反省、探索解决教育教学在问题,为今后提高教学课堂实效性有很大的作用

1、感动之处 好的地方例学生能力提高

2、不是之处 没有失误、没到位、不细致

3、学生创新 号的方法,游戏中

4、教学灵感 突然间发现闪光点

5、教学困惑问题 不尽人意的地方 一句话,集腋成裘,聚沙成塔

八、总结

德国著名教育家,缔斯多查认为如果使学生简介的接受,或者被动学习,往向方法却是坏的,如果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便向方法却是号的。针对这些,作为我今后要多发展能调动学生积极性,激发学生兴趣的活动,运动,例如,开趣味运动会i,多些游戏的小型地实践,以上所说,我个人想法,今天到会的同仁,不是之处多多指教,特别欢迎兄弟学校来相互间探讨学习,共同让学生们从快乐中从高效课堂中学的知识掌握技能,服务到终身,谢谢大家!

小学体育高效课堂“2611”教学模式初探

枝江市实验小学 周久义 邮编443200

摘要:强调以“学”定“教”,对如何引导好学生自学引起足够的重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要对学生在掌握知识时候常遇到的问题有所经验与觉察,善于帮助学困生,教师的角色就是一个组织者,课堂教学活动的策划者,是一个导演,对课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评价,特别是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的问题,教师要将这些问题及时反馈给学生,通过各种教学方法,不同的组织形式,突出重点技术的掌握,突破制约学生练习时的难点问题,通过易犯错误的提示,保护与帮助的教学,帮助学生建立起动作技能的概念,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关键词:高效 课堂 模式 探索

1、问题的提出

1.1 20世纪50年代杜威提出了“以儿童为中心”的“做中学”为基础的实用主义教学模式。这一模式的基本程序是“创设情境—确定问题—占有资料—提出假设—检验假设”。这种教学模式打破了以往教学模式单一化的倾向,弥补了赫尔巴特教学模式的不足。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强调活动教学,促进学生发现探索的技能,获得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开辟了现代教学模式的新路。它把教学过程和科学研究过程等同起来,贬低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指导作用,片面强调直接经验的重要性,忽视知识系统性的学习,影响了教学质量。

19世纪是一个科学实验兴旺繁荣的时期。赫尔巴特的理论在相当的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科学发展的趋势。他从统觉论出发,研究人的心理活动,认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只有当新经验已经构成心理的统觉团中概念发生联系时,才能真正掌握知识。所以教师的任务就是选择正确的材料,以适当的程序提示学生,形成他们的学习背景或称统觉团。从这一理论出发,他提出了“明了—联合—系统—方法”的四阶段教学模式。以后他的学生莱因又将其改造为“预备—提示—联合—总结—应用”的五阶段教学模式。

以上这些教学模式都有一个共性,它们都忽视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片面强调灌输方式,在不同程度上压抑和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所以在19世纪20年代,随着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强调个性发展的思想的普遍深入与流行,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受到了挑战,应运而生的杜威的实用主义的教育理论得到了社会的推崇,同时也促进了教学模式向前推进了一步。

1.2 根据近几年来的《国家学生体质锻炼标准》的测试情况分析,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逐年下降,在应试教育的杠杆作用下,学生的近视率呈逐年上升趋势。

基于此,我们在借鉴“洋思中学”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高效体育课堂的构想,经过一段时间的教育教学实践,我们摸索出了“2611”的体育教学的教学基本模式。

2、实施方法及步骤

根据洋思中学已有的教学经验,学校体育学科的教学特点,以《体育(1-6年级)课程标准》为依据,结合《国家学生体质锻炼标准》,我们尝试进行了“2611”教学模式的探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成果。2.1 实施体育高效课堂,借鉴洋思中学的经验,在学生习得性获得的基础上展开教学,学生的练习按照先学后教的原则,教师及时捕捉教学活动中的细节,教给学生那些存在的共性的问题,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引导到课堂高效中来,让学生熟悉现代教学的基本模式。

2.2 按照目前教学的模式,实施三段式课堂教学模式,即开始部分约6--8分钟,基本部分24--26分钟,结束部分6--8分钟。在实践中,我们认为,三段式教学模式,学生用于开始和结束的时间较长,在学习主教材和做搭配练习时的时间较短,不利于学生掌握动作技术的技能,也不利于学生身体的生长发育,而且,学生用于做练习的时间、密度、乃至运动的负荷相对来讲也很低,不符合现代教育发展的理念。特别是在全国基础教育会议之后,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促使我们教师必须充分利用现有的课堂平台,让学生在有效的学习时间内,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优势,保证学生学习效益的最大化。

2.3 根据小学体育教学的特点,考虑到学生的体质呈逐年下降的趋势,我们尝试在课堂教学中引进素质练习,保证学生在学习技能的同时也能发展学生的形态机能和生理机能,为此,我们按照课堂教学时间将整个课堂划分为四个部分,每部分的时间比为2:6:1:1,即,准备部分占整个课时20%左右的时间(8分钟左右),基本部分占整个课时60%左右的时间(24分钟左右),素质部分占整个课时10%左右的时间(4分钟左右),结束部分占整个课时10%左右的时间(4分钟左右)。这样,我们每节课安排的教学内容主教材如果是上肢搭配下肢,在素质部分可以考虑搭配柔韧或灵敏素质;主教材如果是下肢搭配柔韧,素质练习可以安排发展学生上肢力量的练习等。这样一来,学生通过一个时期的学习,上肢、下肢、灵敏、柔韧等身体素质都可以得到充分的发展。在对学生2010年秋季的《国家体质锻炼标准》的测试结果进行比较时,我们发现,我校学生的体质健康合格率由2009年秋季的80.2%上升到了81.6%,学生的平均身高、体重,肺活量等指数较2009年也有了明显的提升。2.4 教学原则

在主教材的教学时教师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的认知水平对教学内容进行加工整理,力求使得所传授的知识与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相联系,先学后教,当堂训练,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实现知识的迁移。强调以“学”定“教”,就要对如何引导好学生自学引起足够的重视。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教师在传授知识的时候也要有很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要对学生在掌握知识时候常遇到的问题有所经验与觉察,善于帮助学困生,教师的角色就是一个组织者,课堂教学活动的策划者,是一个导演,对课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评价,特别是典型的,具有代表性的的问题,教师要将这些问题及时反馈给学生,通过各种教学方法,不同的组织形式,突出重点技术的掌握,突破制约学生练习时的难点问题,通过易犯错误的提示,保护与帮助的教学,帮助学生建立起动作技能的概念,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

3、困惑与反思

小学体育高效教学策略研究 第6篇

关键词:高效教学;激发兴趣;主动性;多媒体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30-0090-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30.057

体育教学能够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为他们进行高效的学习提供坚实的后盾。在小学体育教学中,教师要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入手,让学生积极地投入到体育锻炼中,有效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在体育教学环节的设计过程中,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兴趣和身体状况,从实际情况出发进行教学创新,让学生在多样化的体育活动中得到锻炼,让他们在掌握体育运用技能的同时,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

一、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

兴趣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催化剂。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要从激发学生的兴趣入手,只有学生对体育项目产生兴趣,他们才能进行积极的锻炼,掌握体育运动的技巧,促进身体素质的提高。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地参与到学生中间,和学生通过进行体育动作的探究和联系。在良好的师生关系下,学生和教师的距离不断拉近,他们在教师的带动下进行积极的体育锻炼,并对体育运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积极地完成教师布置的练习任务,使课堂教学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以学生为主体,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体育教学中,要让学生掌握体育运动的正确动作,需要教师进行示范,让学生在观看过程中记住基本动作,并通过积极主动的练习来掌握正确的动作。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足够的学习空间,让他们通过练习、探究、讨论、改正的过程来进行学习,掌握体育运动的技巧。在充足的空间中,学生对动作的领悟是建立在练习基础上的,在练习过程中,他们积极地进行思考,使练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在学生进行,主动练习过程中,他们从练习过程中获得了成就感,激发了他们继续练习的积极性,忽视了锻炼中身体的疲劳,使教学效率大大提高。在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时,教师要培养他们的主动探究意识,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体育锻炼中,不断提高体育运动技能,促进他们身体素质的提高。

三、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热

小学体育教学面对的对象是小学生,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要从学生的兴趣特点和身体素质出发进行设计,使学生能有效完成教师布置的练习任务,在掌握体育运动技能的同时,使身体素质获得提高。在设计教学时,教师要注重启发式、探究式教学的设计,让学生在自由、活跃的氛围中进行体育项目动作的探究。通过探究和讨论,让学生纠正自己的错误之处,掌握正确的体育动作。在讨论过程中,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发表自己对体育运动的理解,通过互相交流,让学生更好地掌握了体育动作,使他们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并积极地投入到体育锻炼中。在自主探究学习中,学生摆脱了枯燥的体育锻炼模式,在多样化的教学环节中,能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使他们通过积极的师生交流、生生交流掌握体育运动技能和技巧,使体育课堂实现趣味性教学,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四、结合游戏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体育技能

游戏是小学生都喜欢的项目。在游戏过程中,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思维灵活性,还能让他们积极地参与到游戏活动中。将体育教学和游戏活动相结合,能创新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游戏过程中完成体育锻炼,使他们忽略了锻炼引起的身体疲劳,精神高涨地参与到游戏中。开展游戏活动,能活跃课堂氛围,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其中,激发了他们对体育运动的热情。为了在游戏中取得胜利,学生会积极地分析和探究体育项目的正确动作,能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在体育教学中,很多体育运动项目需要经过练习才能让学生掌握。为了改变枯燥的练习方式,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开展游戏活动,使体育教学和游戏活动有效地结合在一起,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游戏的引入能激发学生的锻炼热情,但是如果每一节课都采用同样的游戏方式,就会让学生失去最初的兴趣。因此,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灵活的改变游戏方式,使课堂教学在游戏活动的引导下高效进行,让学生通过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五、结合多媒体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多媒体引入到体育课堂教学中,让教学在扩展教学容量的过程中体现了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积极的参与到体育理论知识和体育运动项目的探究中。多媒体具有直观的教学作用,在教学体育运动项目的动作时,运用多媒体来进行展示,能让学生从多个方位来观看和分析动作,能使他们有较深的印象。例如,在教学投篮的动作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设计出投篮的动作,并重点让学生掌握投篮动作的技巧。这种直观的教学示范能让学生从各个角度进行动作的分析,有利于让他们掌握正确的动作。在多媒体直观的教学情境中,让学生体会到了体育学习的乐趣,并对投篮的动作有了初步的认识,为他们进行锻炼打下了理论基础。多媒体技术用于教学,其教学手段生动活泼、新颖多样,符合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因而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

如何打造小学体育高效课堂 第7篇

1.以多样的教学内容吸引学生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内容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载体。新课标并没有规定具体教学内容,因此教师对教材的选择有很大自主空间。那么究竟应选哪些内容呢? 新课标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要求教师从学生实际出发,多选一些学生关注的、喜欢的内容。如篮球投篮、踢毽子、跳皮筋、悠悠球、呼啦圈等。总之,要不断创新,不要千篇一律。常换常新,给学生以新鲜感,使每节课都有新东西、新收获与新活动。

2.以游戏形式调动学生积极性

玩是孩子的天性,没有一个孩子会拒绝游戏。因此,在小学体育课堂上,引入游戏,使教学内容与游戏相结合,是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有效方法。比如上“跑、跳、攀、爬”等综合课时,我给学生讲孙悟空的故事,并让他们扮演孙悟空的角色,在花果山上奔跑、跳跃、嬉戏,他们的兴趣自然就被激发了,整节课的积极性都很高。又如我在教“立定跳远”时,先和学生玩“小动物们蹦蹦跳”的游戏。这样一来,学生不但踊跃参加,而且对“立定跳”的动作印象深刻。总之 ,这些充满乐趣的游戏 ,能使学生玩得开心,学得快乐。

教师要认真总结游戏的中存在的问题,总结后继续游戏。这样的课安排得当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使他们开阔视野,激起体育学习兴趣,从而强化小学体育教学效果,提高学生积极性。

3.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教学中,教师应给学生适当自主权,让他们在完成规定动作后,根据自己的主观愿望运用已获得的知识及技进行锻炼,或者由教师采用启发引导等方法,让学生短时间讨论。激发学生积极思维,最后通过学生自己的努力,达到教学要求。这样既体现了区别对待、因材施教的原则,又弥补了集体练习的不足,使每个学生的技术水平、爱好特长得到充分发挥。同时能促使学生开动脑筋,活动课堂气氛。如:在跳绳课中,在学生初步掌握跳长绳方法的基础上, 我给出了一些有趣的练习方法(彩虹跳、大绳套小绳、同心协力、跳方阵等),让学生自由选择喜欢的练习方法,同时可以进行自由创编,并大胆演示给同学看。最后,让学生充分联想,用跳绳我们还可以做什么练习? 这样不但能发挥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而且能激发学生锻炼的兴趣和练习的积极性。

4.重视体育课的准备环节

准备环节的作用是让学生在从事某一体育项目时避免因心理、生理上的准备不足而对学生造成身心方面的损伤。不同的体育项目对身心方面的要求也不同。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重点放在了关节、韧带、肌肉黏滞性等方面,因而表现出来的内容不外乎慢跑、徒手操、游戏等,而这种形式大多数是在教师指挥下、按照一定要求进行的。这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与行动,对学生参与体育活动产生了一定负面影响。开放式的准备活动,把主动权让给学生,还学生一个自由发挥、充满想象、富于追求新意的空间。学生可以是将从教师那里学来的知识加以改编运用,或是把电视、影像等上面的优秀内容搬到课堂,也可以自己根据已有经验思维、加工、合成创造出新内容。这样既给了学生一个表现自我的机会,又锻炼了学生组织能力,同时向学生提出了更高要求,促使学生为之继续努力,养成学生良好的体育习惯。另外开放式的准备部分为学生在心理方面留有一定空间,教师可以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积极思维试图回答问题,并引导学生在实际练习中检验,让学生正确理解理论与实践二者的相互关系,体会成功的快乐,培养学生三思而后行的良好习惯。此外,自我暗示调节情绪等方面的知识也可以在开放式的准备活动中, 让学生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加以领会、掌握和运用。

5.精心设计课堂组织形式

课堂组织形式将直接影响体育课堂教学质量。由于体育课大都在室外进行,组织教学的目的就是要排除各种干扰,激发学生兴趣, 从而完成教学任务。只有合理而周密地组织教学,才可能使学生从心理和物质上做好充分准备,从而保证体育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因此,组织教学是体育教学的难点,组织教学是上好体育课的关键。

每个体育教师在备课时经常会考虑如何合理调整队形,哪个位置做示范最有效,什么时候讲解点评最适时,如何将少量器材发挥最大效益。只要我们提高认识,在课堂组织结构上多想想办法,组织严谨些,分组合理些,灵活变通之下,定能上出高质量、高效率的体育课。

6.创设情境 ,激发情感

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情境中产生的,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对学生学习情感的产生具有很大作用,体育教学也不例外。有了良好的教学情境就能激发其强烈的好奇心。强烈的好奇心是保持旺盛学习动机的重要因素,是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比如在一节前滚翻教学中这样讲:孩子们,今天我们来看天。孩子们一听,都仰头望着天空。这时老师又说,只不过今天我们看天的方式有点特别。这下强烈的好奇心可把孩子们吸引住了。怎样看天呢,老师说,我们从胯下看,谁能双手着垫翻过去,并能看到天,谁就是这节课的英雄。听了老师的讲述,学生个个欲试,谁也不甘落后。因此,激发学生的体育兴趣,创设情境激发他们的学习愿望,发挥他们的创造性进行学习,可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基础。

小学体育高效课堂建设探究 第8篇

一多鼓励、多表扬

小学生都喜欢听到老师的表扬, 所以, 如果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的表现进行有效的教学评价, 会对高效小学体育课堂的建立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例如, 我经常在学生做完某个动作后, 对他说:“做得很完美, 大家都要向这位同学学习!”或奖励他们一朵小红花、一些小文具等, 这些都能对学生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 使他们以更加积极的态度完成整节课的学习。

二选择合适的教学内容

1. 教学内容要灵活化、多样化

根据儿童好动、好玩、好奇、求新的心理特点, 教师备课内容要灵活多样化, 教学组织要密切紧凑, 教学要从不同的角度切入。如在立定跳远的教学中, 组织学生玩纸青蛙, 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体会立定跳远的动作方法, 通过这些学生比较感兴趣的活动做铺垫, 这样既为课的主内容夯实了良好基础, 又丰富了教学内容的内涵和外延。

2. 教学内容要循环化

传统的体育课教学一般都较注重教学内容的单一循环, 这样有利于掌握一定的动作技术, 但容易引起学生的厌烦心理, 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得不到激发,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难以令人满意。教师不妨尝试利用多个内容进行一定的循环, 每节课可从不同的点切入, 有针对性地渗透一些新内容, 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巩固和提高。

3. 教学内容要游戏化

小学阶段体育课教学内容一般不太复杂, 特别是低年级的教学内容一般都较简单, 没有较难的技术动作, 是可以通过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的。把教学内容进行游戏化改造, 让学生在玩中学、乐中练, 体验乐趣的同时掌握一定的技能, 在轻松、和谐、愉快的游戏环境中去认知动作、感觉动作, 达到基本掌握动作的目的。

三采用适宜的教学方法

1. 教学形式要灵活多样

教师要想方设法创造情境、创造机会, 引发学生的求知欲, 唤醒学生的好奇心, 培养学习兴趣。在教学中运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 增强课堂教学的形象性、生动性和趣味性, 学生对上课更富有亲切感, 激起内心的涟漪, 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教师在改进、完善教法的同时, 也要帮助学生找到适合各自的学习方法。对后进生来说, 首先要着重解决的是学习方法问题, 然后才是如何培养他们自学能力的问题。

2. 根据学生实际选择适合的方法

同一年级的不同班级由于学习基础不在同一水平线上, 教学方法也不能一样, 自学能力强的班级可采用自学法、尝试法, 基础相对较低的班级则可以采用实际操作、设疑法等。并且同一个班级中针对不同个性的学生也要运用不同的方法:如好动、爱说的学生适宜用讨论法;不善于表达, 喜静的学生适宜用发现法、自学法。

四提升教师素质, 构建和谐的高效课堂

1. 教师要具有驾驭课堂的能力

体育课不同于其他的学科, 体育课在操场上进行, 学生常常会受到外界的干扰而导致注意力不集中, 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 自制力差, 注意力易转移, 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这就要求教师要具有较强的驾驭课堂的能力, 利用有效的方法,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 教师要缩短课堂讲解的时间

体育教学中教师讲解的多, 学生领会也不一定深刻, 反而有所厌烦, 从而会抑制学生的思维, 降低学生练习的兴趣, 也减少了学生练习时间, 从而达不到预期效果。因此, 教师要尽量缩短讲解的时间, 做到精讲多练, 提高练习的密度, 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多练习, 并且讲解时要注意语调, 要抑扬顿挫, 富于感情, 教师要加强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3. 教师要具有创新的能力

和谐高效课堂要求体育教师必须具备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体育教师提高教学水平、教学效果并进行科学研究的基础。当今时代是瞬息万变的, 创新是贯穿于体育教育全过程的一种经常性行为, 它是体育课堂充满活力的保证, 也是体育教师对外部环境应变能力的表现。体育教师应精力旺盛、勤于观察、善于思考, 对于各类体育活动、竞赛有主见、创见和预见。

4. 教师言行要有魅力

教师要和蔼可亲, 耐心辅导, 多鼓励, 及时肯定。教师形象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 通过一节课, 学生就能判断这位教师是不是自己所喜欢的, 而教师形象主要靠自己的言行举止来体现。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发挥“手势、眼神、语言”的作用, 即采用“手势指挥、眼神暗示、语言激励”的组织方法。如笔者在教学中, 对于掌握好的学生给予“不错”、“真棒”、“非常好”等评价, 对于掌握较差的学生给予鼓励, 这样做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情绪。

小学体育课高效性 第9篇

体育课程对于小学生而言, 具有一种天生的吸引力, 是小学课程体系中最受学生喜爱的课程。但传统理念浸润下的体育教学, 无视学生对体育的浓厚兴趣, 常常忽视学生内在的主观能动性, 不把学生看成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生命个体。课堂教学的目标单一刻板, 形式单调生硬, 严重限制了学生的心理空间, 阻碍了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长此以往, 势必会影响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因此, 笔者在自身的教学实践中, 尝试采用快乐教学法, 将学生引入到课堂教学环节中来, 引领孩子在活动中体悟体育运动的乐趣。

一、紧扣教学规律, 在情境引导中快乐学习

学生对体育课的喜爱, 更多的是其丰富生动的游戏以及身体释放带来的愉悦体验。而不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他们在教学内容上, 常常会选择一些一本正经的基本动作、技术要领。这种僵硬、枯燥的内容, 如果不能采取一定的方法进行转化, 就会严重影响学生内在的认知兴趣, 导致体育教育的恶性循环。因此, 教师可创设相应的情境, 引导学生通过对直观性、形象性情境的关注, 从而与之建立情感的共鸣。

如在教学《立定跳远》的过程中, 教师并没有直接对学生进行技术动作的传授, 而是为学生设置了这样的体认情境:教师将学生带到校园的草地上, 摆上一些雨伞作为雨后的蘑菇, 然后给孩子戴上兔子的头饰, 要求学生像兔子跳跃一样, 帮助兔妈妈采蘑菇。学生一开始的动作并不协调, 也很难看, 跳跃起来较为费力。此时, 教师顺势引领学生思考:怎样才能跳得既轻松又很远呢?在学生进行反思的基础上, 教师为学生进行了动作示范, 尤其突出了立定跳远的核心动作, 并邀请一位同学与教师一起跳跃, 以形成鲜明的对比, 为学生提供辨析的资源, 从而引导学生对比自己的动作发现问题, 并在练习中及时改正。最后, 教师设置了看谁采得多的方式, 激发学生练习巩固的效果。

在整个过程中, 学生笑声不断, 表现出高涨的热情和兴趣, 不仅有效地掌握了立定跳远的动作要领, 更收获了愉悦的情感体验, 可谓一举两得。这给学生之后的体育课程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紧扣心理特征, 在赏识鼓励中快乐学习

心理学研究表明:任何一个人都喜欢被别人欣赏, 都希望得到别人的肯定。尤其是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 由于他们认知能力不足, 对很多事物与现象都未能形成深刻的认知, 他们更加倾向于他人, 特别是老师对自己的鼓励与赏识。在自身学习过程中, 教师的赏识与鼓励, 会成为他们不断前进的动力。因此, 教师需要放下自己师道尊严的架势, 能够蹲下身子平等地与孩子交往互动, 并学会运用欣赏的视角看待学生。学生在练习、运动过程中遇到困难时, 更需要得到教师的赏识, 从而认识到自己的优势与长处, 建立其战胜困难的信心。

例如在教学《练习爬杆》时, 很多学生本身热情非常高, 都想挑战一下自己的能力。但在几次尝试之后, 很多学生都暴露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有的学生由于肢体力量不足, 不能爬到相应的高度, 信心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教师则针对其动作进行了这样的评价:你的动作十分标准, 掌握得很快。你只要加强对身体手臂力量的训练, 一定会变得更棒。有的学生虽然力量较足, 但技术动作相对薄弱, 爬起来貌似很吃力, 也没有取得预想的成绩。此时, 教师则转换评价方式, 肯定优势提出希望:你有很好的基础, 肢体力量显得很足, 但一定要多观察老师和其他同学的动作。标准的动作配上你充足的力量, 你一定会成为爬得又快、又高的那一位的。正是在教师这样的赏识、鼓励下, 学生重新树立了深入学习的信息和动力, 尤其是明晰了自己努力的方向。

任何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与短处。教育的目的就是让每个学生的优势得到充分地发展, 让其短处也能得到最大化的弥补。

三、紧扣学生需求, 在开展竞赛中快乐学习

每个儿童都喜欢竞赛, 争强好胜一直以来都是学生与生俱来的天性, 他们喜欢在激烈的比赛过程中展示自己, 求得胜利, 从而满足自己内心的求胜欲望。的确, 基于学生技能掌握下实施的比赛, 不仅是对学生动作要领的有效巩固, 也为学生在实践中学会运用动作, 提供了极好的平台与基础, 更重要的是游戏比赛的方式, 可以有效地唤醒学生内在的认知动力, 让每个学生都能将学习状态调整到最好。因此, 对竞赛活动开展时机的选择也不能随心所欲, 应该先对学生进行教学内容的新授, 积极开展相应的比赛活动, 从而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提升。

例如在教学《排球垫球》这一部分时, 教师并没有直接进行竞赛活动。如果此时直接竞赛, 学生的动作还没有真正掌握, 竞赛也就只能成为每个学生玩耍的项目, 而无法起到应有的价值。在学生已经基本掌握垫球技术的基础上, 组织一次比赛, 并引导学生在实践比赛中将自己的技术动作加以运用。教师充分发挥自身主导者的角色, 以专业的视角对学生的比赛进行组织, 并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 还要及时发现学生动作存在的典型、共性问题以及合理运用动作的掌握程度。正是因为比赛与平常性的练习不同, 学生高度重视, 一改练习环节中的散漫, 为教师掌握第一手资料奠定了基础。

在这一案例中, 教师并没有将生硬的训练一练到底, 而是在学生技能相对成熟之际, 设置了比赛方式, 既实现了以赛代练的效果, 同时又及时发现了问题, 更为重要的是始终使学生保持在快乐之中, 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紧扣教学内容, 在开掘元素中快乐学习

学生之所以喜欢体育课, 就在于很多运动项目是学生喜闻乐见的, 但这并不表示体育课中所有内容一定是学生喜欢的。从实践角度出发, 要想让学生在练习中能够真正体悟到相应的快乐, 就必须从练习动作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入手, 充分开掘技术动作所包含的快乐因子, 在课堂教学中将这些快乐元素进行适当的提炼、整合与处理, 并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对这些快乐元素进行聚焦、放大, 从而真正让学生沉浸在快乐之中。

练习《立定跳远》时, 纯粹的动作根本无法真正让学生享受到快乐的认知体验。但经过教师的慎重选择之后, 这些快乐的符号也就逐渐浮出了水面。在教学前的准备活动中, 教师不仅让学生模仿兔子跳的方式, 更配置了相应的音乐, 让学生在节奏轻快的音乐中进行练习, 学生对这样的活动乐此不疲。在这样的基础上, 教师并没有鸣金收兵, 而是引领学生改变传统的直线线路, 尝试进行拐弯跳、来回跳, 活跃了课堂教学的气氛。同时对学生的练习路线进行改变, 这样就更好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不仅起到了放松的作用, 也陶冶了学生的内在情操。

结语

总而言之, 快乐是人生之本, 在学业负担日趋加重的今天, 我们体育课程应该以快乐为本位, 充分体现体育素养为前提, 不断为学生创设合适的、多样的学习平台, 推动体育教学的健康成长。

摘要:传统理念浸润下的体育教学, 常常忽视学生内在的主观能动性, 其目标单一刻板, 形式单调生硬, 严重限制了学生的心理空间, 阻碍了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长此以往, 势必会影响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兴趣。因此, 笔者在自身的教学实践中, 尝试采用快乐教学法, 将学生引入到课堂教学环节中来, 引领孩子在活动中体悟体育运动的乐趣。

关键词:紧扣规律,把握心理,赏识鼓励,开展竞赛

参考文献

如何构建小学体育的高效课堂 第10篇

一、活用教材,打造高效课堂

由于小学生具有活泼,好动、好奇、上进心和好胜心强的特点,他们对现行教材中那些单调、枯燥、重复的教学内容不感兴趣。因此,我们应根据体育课程的目标与内容,创新使用新教材,使教学内容体现游戏性、竞争性和适当的惊险性,尽可能地采用游戏、测验、比赛等多种竞技形式,以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例如,小学四到六年级的教学内容均有400米耐久跑,在处理这一内容时,我就打破了旧的传统模式。传统的教学模式是让学生沿着跑道强迫练习,学生一听长跑就烦,便产生逆反心理。因此我在教学中改变了以往传统的教学方法,巧用教材,用游戏的方法完成各种跑的教学。如用几个醒目的标志物摆放在适当的位置,使六个点连成长方形,把学生分成四个组,分别站在六个点上,要求学生按照几何图形进行跑的练习。为了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按要求在跑步过程中,根据学生的思维,把自己跑过的几个点连成各种图形,让大家自己考虑,然后分小组讨论,畅所欲言,并给一定的自主时间进行自我检查,使学生找出可行的跑步练习路线。经过学生的思考和实践,他们跑出了几种不同的几何图形。在跑的练习过程中,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加强了难度,增强了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也增强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情感交流。这时,教师不再单单是教学的人,而是学生的朋友,是课堂教学的参与者。通过这些形式多样教学活动,学生置身于玩和学之中,不知不觉的超额完成了教学任务,更重要的是启发和锻炼了学生思维,完善了知识的学习和巩固。

二、激发兴趣,打造高效课堂

1.增强兴趣培养,从儿童的视角去发现。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决定了学生对体育课程和体育活动学习的投入程度。因此,教师应重视加强对学生兴趣的培养。首先,教师要对学生的实际情况做一个全面的了解,如:学生的兴趣爱好、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方面。其次,教师在做教学计划时,要将学生的实际情况考虑进去,开发出一系列适合小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方法,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法如游戏、情境、小组合作等。对小学生较有吸引力的新型教学方法,多从儿童的视角出发,发现问题,发掘兴趣点,和学生做朋友,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2.调节课堂气氛,用儿童的思维去交流。课堂氛围的好坏直接影响学习对知识的吸收和接受程度。良好的课堂氛围应具备以下几个特点:轻松、积极、但不失秩序。因我国学校体育长期受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很难一下度过过渡期达到素质教育的要求,大多数学校还延续着之前注入式的教学方法,即使有一些新型的教学方法被应用于教学过程中,但由于对其缺乏深入的研究,往往掌握不到它的精髓,最终只流于形式。因此,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勇于实践,将更多新型教学方法融入到教学中来,不断将其进行总结、完善,使其更好的应用于课堂气氛的调节。多用儿童的思维方式去换位思考,语气抑扬顿挫,忽轻忽重,整个课堂像是模拟军事演习、游园会、故事会、动物王国聚餐等等,有的放矢的抓住孩子们的注意力,及时采用多问易答的形式来体察他们的心理生理状况,形成良好的交流。

3.激发主观能动,以儿童的发展为追求。如何激发出学生对体育课程学习的主动性,就成了高效课堂推行后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让他们主动的维护课堂秩序,让他们用自己不太精炼的语言逐步规范管理,以儿童未来的健康发展为教学最终追求。

三、和谐关系,打造高效课堂

1.精心备课,爱的渗透。备课是教学的起始环节,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也是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有效方式。要打造精品课堂,教师应多花点心思备课、说课、听课、 评课、交流。一线体育教师往往都是学校的“体力活”先遣队, 平时事务性的工作较多,课时较满,辛苦程度不言而喻,但我们必须将孩子的未来健康发展作为自己神圣的使命,用爱心浇灌。平时多费心,多费精力,多收集心理辅导内容、身体生理常识、新鲜事物、新闻信息,运用到小学体育教学过程中, 将教学内容融入时事、流行元素,应用到学生热衷的游戏形式,如,江南style骑马舞;雅安地震“感恩的心”手语操等等, 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在体育课程的学习过程中,渐渐对其产生浓厚的兴趣,积极投入到体育活动中去。

2.建立互相尊敬,互相理解,互相信任的师生关系。我们只有充分的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才会得到学生的尊重。同样,我们也要充分的相信学生,理解学生,才会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在课堂上信任,尊重学生的自尊心,是消除隔阂,增强兴奋性不可缺少的一环,尤其是在学生情绪低落和气氛沉闷时,教师如能及时的给予表扬,都能起到提高士气,活跃课堂气氛的作用。对违背常规的学生,教师要爱护关心,使他们感到批评是善意的。这样做,既能活跃课堂气氛,又能消除师生的隔阂。美国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说“: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实践证明,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优化体育室内课堂教学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要激发学生对所学材料的兴趣,使原本枯燥的理论知识更具体、生动、形象。电教手段在这方面就有着独特的功能,它把抽象的语言文字所描述的具体事物用形、声、色相结合的方法表现出来,使事物化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生动,富于感染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去接受知识, 提高课堂效率。

构建小学体育高效课堂的策略 第11篇

关键词: 小学体育 高效课堂 构建策略

提高课堂效率作为课堂教学的关键问题之一对提高教学质量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评判一节课的完成情况主要是看学生在课堂的收获,从长远看课堂教学对学生产生的影响,教师要学会充分利用一节课有限的时间让学生得到尽可能多的锻炼。教师要针对体育课堂中的新现象不断探索,那么,如何才能构建小学体育高效课堂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转变教学观念,有效激发学生自主学习

正确的教学观念是教学质量的先决条件,教师要树立为学生服务的信念,体育课的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人。教师要准确地进行自我定位,引导学生树立课堂主人翁的意识,鼓励学生主动探索,自主学习,积极参与体育课堂的教学过程。小学生正处于天真烂漫的年龄,还没有面临巨大的学业压力,体育教师要让小学生在体育课堂上得到释放,充分发挥他们的个性。首先教师要承认学生之间的差异性,每个学生的学习水平、身体素质、爱好特长都是不同的,尊重学生之间的这种差异性,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因材施教,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在体育课堂上得到提高和发展。体育课本身就有开放性,多元化的特点,教学内容不固定,教师要摒弃传统教学中“一刀切”的模式,给学生提供自主选择的机会,设计训练强度不同、难度不同的体育项目,实施差异性教学,充分发挥体育课的特点,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和特长选择训练项目,逐渐缩小学生之间的差距,整体提高体育水平。构建小学体育高效课堂不是某一个人的事,需要师生的共同努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有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合理安排体育游戏,激发学生兴趣

小学生具有注意力不持久、贪玩好动、耐力差、易疲劳的特点,教师必须针对小学生的自身特点合理安排体育游戏。玩是孩子的天性。著名教育家陈鹤琴说:“小孩子是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可见游戏对于体育教学的重要性。体育游戏能够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并且,与其他形式的活动相比,游戏对于学生心理发展的作用更加明显,游戏可以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树立自信,增强身体素质。体育课堂中增添体育游戏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还可以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为学生营造轻松自由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放松的状态下更高效地学习。游戏是小学生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促进小学生的观察、感知及团队合作等能力的提高。传统体育课堂中“照本宣科”的教学方法已经不适用于今天的体育课堂,一名优秀的体育教师应该懂得在体育课堂上合理安排一些趣味性的、益智类的体育游戏,充分调动学生的上课积极性,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这需要体育教师的不断探索和努力,按照新课标的要求打造高效体育课堂。

三、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做好课前准备

精心的备课造就高效的课堂,一名负责任的体育教师一定会在上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设计好教学流程,准备好教具,完成场地的布置,高效地利用教学时间。另外,对于构建小学体育高效课堂而言,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非常重要。教学目标作为教学活动的灵魂支配着整个教学过程,同时是构建高效课堂的核心。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部分体育教师只注重对学生体育技术的培养,忽视对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及能力锻炼,不能够制定科学的、行之有效的教学目标。针对这一现象,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对象和教学情况,充分考虑到自身因素和未来发展向,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教师不能套用传统的上课套路,故步自封,生搬硬套。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风格,教师一定要利用自身经验和专业知识设计适合小学生实际能力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是我们评价一节课的重要指标,如果教学目标设计的难度过高则会挫伤小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产生挫败感,如果设计的教学目标难度太低则又失去挑战性,对学生体育水平的提升没有帮助,只有难度适中、符合小学生实际能力的目标才能激发学生的上课兴趣。

四、优化教学方法,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

优化教学方法,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是构建小学体育高效课堂的有效途径。和其他学科不同,体育课每节课都会有新鲜的内容,因此,教师要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二十一世纪是信息化时代,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也在迅速发展,教师要跟上时代的脚步,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为体育课堂增添魅力。在体育内堂课上,教师可以加强对体育知识的讲解使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体育常识,让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体育的魅力,体验到体育学习的乐趣,从而真正静下心来学习一些体育知识。另外,教师也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对体育知识以图文形式更直观地进行展示,激发学生学习体育的热情,这远比枯燥的讲述有意思得多。同时,教师可以为学生挑选一些适合他们观看的电影,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让体育渗透在每一个细节中,使学生对于课堂学习的内容印象更深刻,为高效体育课堂的构建提供保障。

五、结语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体育教学的地位逐渐提升,这对教师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要落实小学素质教育,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首先要做的就是构建高效小学体育课堂,使小学生在体育课上得到充分锻炼,真正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伊滨梁小.梁村小学体育课流程[J].杂谈,2010.2.19.

小学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第12篇

一、小学有效教学的内涵

有效教学是指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 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 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 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 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在新课程理念下, 小学有效教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涵:

首先, 教学的有效性要以学生的进步和发展为宗旨, 必须树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培养学生“我要学”的学习观念;其次, 有效教学要发展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最后, 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效率观念。

二、影响有效教学的因素分析

在小学教学中, 诸多因素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动态系统。此动态系统中, 任何一个子因素的量变、协调配合程度、重新排列组合等都会影响有效小学教学系统的良性运行。因此, 认真研究分析影响有效教学的诸多因素, 探求有利于有效小学教学的策略, 对不断提高小学课堂教学效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影响有效小学体育教学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其中主要的因素有教学主体即有效的教师、学生, 教学客体即课程、教材, 有效教学中介即有效的教学内容和方式。

三、实施小学体育有效教学的对策分析

(一) 确保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在教学中, 教师的行为无论是教学行为还是管理行为都应是为学生发展服务的,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发展的主体, 学习和发展是学生的权利, 必须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思想, 确保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只有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才能让他们充分发挥自身潜能, 体会到成功和喜悦。

(二) 转变观念, 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

在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下, 建立全面正确的教育教学观念。笔者认为, 健康第一至少要达到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1) 要通过体育教学, 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健康知识和科学的健康方法, 提高学生对自身身体的认识, 坚持经常锻炼, 培养健康意识, 最终形成健康的行为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2) 要注意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在体育教学中要营造生动、活泼、和谐的氛围, 使学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和情感的愉悦;在教学中合理安排运动负荷和教学内容, 合理组织活动, 使学生充分体验运动交流的快乐。通过安排克服障碍和经受与战胜适度挫折的训练, 培养勇敢顽强的意志品质, 提高学生的抗挫折能力, 情绪调节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3) 我们的体育教学要面向所有学生, 在教学目的上对所有学生要一视同仁, 但在具体的教学内容、运动负荷、教学方法、考核办法等方面, 则要考虑到个体的具体情况, 使每个学生都能接受, 能乐意学习。

(三) 运用有效的小学体育教学内容和方式。

以往的小学体育教学基本是同一模式:讲解———示范———练习———纠错, 严重制约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新课程的理念下, 我们可运用以下有效的小学体育教学思路, 来培育和发展学生。

1.教学方式的游戏化。教学内容游戏化不但能使学生在快乐的课堂气氛中学习, 身体能力得到一定的锻炼, 而且在游戏中学生的创造能力、接受能力、合作能力等也能得到培养和锻炼, 从而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对于学生来说, 游戏化的教学内容也深受他们的喜爱, 尤其是小学生。目前小学体育教学内容基本上可以游戏化, 但这需要教师对各个教学项目进行合理的设计与加工, 如我在二年级的一节以发展下肢弹跳能力为目的的课上, 根据学生的想象力和接受能力设计了“青蛙跳荷叶”的游戏, 教学效果相当好。

2.教学内容的生活化。体育源与生活, 因此体育教师应该做个有心人, 要善于把日常生活中的事情与体育课结合起来, 挑选学生平时熟悉的、喜欢的、贴近生活的教学内容, 设计学生能够参与、乐于参与的体育活动,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他们自我锻炼的能力, 并能掌握一些生活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使身体和心理方面都能得到很好的发展。如:利用投掷教学内容, 我在中、低年级教学中创设了《勤劳的一天》情景, 通过“劳动模仿操———播种———丰收”等情节的贯穿, 创设快乐的田间劳动情景, 使学生不但能在具体的情景中得到学习和锻炼, 同时也能用心灵去感悟劳动人的可贵, 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3.教学内容的社会化。教学内容的选择必须关注其附属的教育意义。体育新课程目标不仅仅是培养身体健康的人, 还要培养能够适应社会的人。我们应该发挥体育课的特点, 在适应社会目标这些方面给予加强, 教学内容安排时适当设计一些社会中的教育内容, 比如环保方面、交通规则等内容, 通过这些社会化内容的学习, 使学生从中学习、了解一些基本的交通规则, 掌握一些基本的交通安全方面、环保等知识。

(四) 多用语言艺术性进行教学。

语言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最重要的工具, 教师语言艺术性越高, 则教学效果越好。有一种习惯的说法, 教师是靠“嘴”吃饭的。这句话有一定的道理。人们往往认为只有进行思想教育, 传授文化知识的教师才讲求语言的艺术性, 可我认为只要是一名教师就应该讲求语言的艺术性, 这是教师职业的一个特点。而体育教师由于教学环境开阔, 学生注意力易分散的特点, 不仅要用适当的模仿动作和与此伴随的适当而富于表情的手势进行教学, 同时还要用爽朗干脆、亲切感人、充满活力、铿锵有力的语言艺术去感染、鼓励、吸引住学生, 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气氛中学习和锻炼, 从而达到体育教学的目的。

(五) 教学评价多面化。

上一篇:便秘的辨证施护下一篇:反复性呼吸道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