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发芽范文

2024-06-03

种子发芽范文(精选12篇)

种子发芽 第1篇

关键词:野生茄子,种子,发芽率,浸种,变温

茄子(Solanum melongena L.)是茄科(solanaceae)茄属以浆果为产品的一年生草本植物,热带多年生植物。古名伽、落苏、酪酥、昆仑瓜、小菰、紫膨亨。茄子是我国最常用的蔬菜之一,但是茄子生产(特别是连作条件下)中经常受到土传病害(主要是黄萎病、立枯病、青枯病,根结线虫病)等的危害,造成产量降低和品质严重下降及环境污染[1]。茄子嫁接育苗在茄子生产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嫁接后的茄子可以有效地防止或减轻病虫害。但被用于茄子嫁接育苗的砧木材料极其有限,且茄子种源少、价格高、发芽率低,严重制约了茄子嫁接育苗技术的推广和普及。因此,研究砧木种子的萌发状况有利于寻找提高发芽率的途径,从而为强化茄子嫁接育苗技术打下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供试茄子种子为2012年在河源郊区采集到的野生茄子的种子。

1.2 试验方法

1.2.1 浸种试验。

随机将100粒种子放入25℃水中进行浸种,浸种时间设为2、4、6、8、10、12、14、16 h 8个时间段处理,以不浸种(0 h)为空白对照(CK)。统计种子吸水后的重量,按以下公式计算种子吸水增重百分率:

1.2.2 种子萌发试验。

对野生茄子种子进行以下萌发处理:恒温处理,置于10、15、20、25、30、35、40℃7种不同温度的恒温培养箱中;变温处理,置于15℃16 h及30℃8 h交替变温的可控温培养箱中;黑暗处理,置于25℃全黑暗无光源恒温培养箱中。3次重复,记录始发芽天数和发芽数量,并统计发芽率[2]。发芽率计算公式如下:

2 结果与分析

2.1 种子浸种吸水情况分析

由表1可知,野生茄子种子吸水增重百分率随时间延长而增长。0~4 h内吸水量增长迅速,浸种4 h时吸水量已达自身重量的30%左右;4~10 h内吸水量增长放缓;10~12 h内吸水量增长明显加快;12~16 h种子吸水量增长停止,重量保持相对恒定,即浸种12 h种子吸水已达饱和。

2.2 不同处理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温度对野生茄子种子的萌发影响十分明显。低温环境对野生茄子种子萌发不适宜。30~35℃种子的初始发芽速度有明显改善。在变温条件下,种子的初始发芽天数明显缩短,而且发芽率显著高于恒温条件的发芽率。在黑暗与光照环境中对野生茄子种子的萌发没有明显影响。

3 结论与讨论

野生茄子种子吸水情况分阶段进行,第1阶段在2 h内完成,吸水量达到自身重量的1/4。第2阶段会在12 h开始,到达平衡时种子吸水率达45%。野生茄子种子的发芽率低。低温条件下不适合该种子的萌发。在常温下,种子发芽慢且发芽率低。在30~35℃下能缩短该种子的萌发时间。变温条件下十分适合野生茄子种子的萌发[3,4,5],既能大大缩短萌发时间,又能提高发芽率。光照对该种子萌发没有明显的影响。野生茄子生于路旁、荒地、灌木丛中、沟谷及村庄附近等潮湿地方。种皮厚,种子多,属于小粒种子,发芽率普遍偏低[6]。该种子以多来弥补发芽率的不足。

参考文献

[1]胡静,章鸥,何从亮,等.茄子嫁接育苗技术[J].蔬菜,2012(2):13-15.

[2]李艳清.茄子种子发芽试验采用变温条件好[J].种子科技,2012,30(1):38.

[3]王丽萍.茄子嫁接栽培的研究进展[J].河南农业科学,2003(9):56-58.

[4]樊红杰,周宝利,林桂荣.茄子嫁接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科学,2001(4):34-35.

[5]赵明敏,刘正坪,胡俊.茄子黄萎病菌毒素对茄子体内几种酶活性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03,18(2):70-73.

《种子发芽》观察记录 第2篇

--

一、活动主题:《种子发芽了》

二、活动对象:五年级学生

三、活动背景分析:

资源分析:

《种子发芽了》是主题探究的活动内容,是对五年级学生进行科学方法训练,培养探究、实验、合作能力,提高科学素养,以及对热爱生命、保护环境等情感态度的形成具有重要教育意义的活动。

学情分析:

学生对自然科学有浓厚的兴趣(学生对种子的萌发有感性认识,不少学生在小学自然课种植过辣椒。),好奇心强、大胆、好动、敢问敢讲,本节课通过种子实物,画图、展示查阅资料、讨论设计探究方案等活动,加强学生的有意注意,提高注意的品质。并可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发展学生的潜能。

四、活动内容:

1、首先以学生收集种子发芽有关资料入手,带学生进入神奇的种子世界,由老师以课本资料为例抛砖引玉,提出关于种子发芽你想探究什么?的问题,小组讨论,最后班上共同讨论确定活动子课题。

2、在课内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实验探究活动的设计、计划、分工等策划活动,并分享探究计划。

3、在课后去完成实验,观察、记录、整理数据、得出结论等实验工作。

4、再在另外的课上进行交流讨论,以照片,录像,小论文,表演、种子发芽展海报等形式展示成果。

五、活动策略:

本活动课的教学重点是探究活动的设计,实施和总结。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时间,在一节课得出实验结论根本不可能,第一节课完成主题生成实践活动设计,课下进行实验,下周的这节课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课上通过讨论,探究式学习活动为学生创设更多的学习时空,让学生尽可能多的参与到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中,从而掌握知识和科学的探究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五年级学生的实验能力还是较弱,所以提醒学生将本实验所探究的条件分解为一个个的单一变量很有必要。让学生通过单一变量去考虑种子萌发与外界条件的关系。进而引导学生设计对照实验,探究种子萌发所需要的自身和外界条件。

六、活动时长:两周时间,2课时+课后活动

七、活动总目标:

(一)知识目标

1、通过亲自动手做种子萌发条件的探究实验,推断出种子萌发的必备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

2、描述种子萌发的过程。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对种子结构的观察,学会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2、运用探究实验法完成对“种子发芽”的探究活动。

3、通过分析种子萌发的条件,继续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

(三)情感态度目标:

1、通过分析种子萌发的条件,初步树立内因和外因辩证统一的观点。

2、通过对种子萌发的条件的学习,感悟人生的一点道理。

3、学生在对探究活动的参与过程中,提高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养成与他人交流,取别人之长的品质和初步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一定的探索精神与创新意识。

八、活动准备:

教师提前做学生探究实验报告、实验材料器具(绿豆、花生、黄豆、培养皿、塑料口杯、带盖容器、锡箔纸、吸水纸、标签、土壤、清水、等。学生准备:预习教材、收集种子发芽相关资料、准备各种状态的植物的种子等实验材料

九、活动过程:

瞧,种子在发芽…… 第3篇

课上,孩子们对课文很感兴趣,气氛一直很活跃。自由读时,学生个个声情并茂,摇头晃脑。读到第8自然段“啊,我要赶快出去!”时,突然,一个学生猛地站了起来,说:“我钻出来了!”其他学生也猛地站起来说:“我钻出来了!”我问:“你是怎么钻出来的?”

“很用力的。”

“很快的。”

“很急切的。”

“挺直了身体。”

“不顾一切的。”

……

我追问:“这么着急地出来干什么呀?”

“看看外面美丽的世界。”

“我想快点儿长大。”

“我想要让大家早点看到我。”

……

“多么有生命力的‘种子’呀!”我不禁赞叹到。

我们的学生是多么的富有生命力啊!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作为教者,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就应注意以下几方面:

一、和谐的氛围,主动参与

叶圣陶先生说:“学语文主要靠学生自己读书,自己领悟。”教师要给学生创造一个自主学习的环境,让学生充分享受阅读的自主权和选择权,经历一个自我选择、自我提问、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习得、自我情感体验、自我评价的过程。引导学生寻找、利用自己所喜欢的方法去探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二、主动的合作,一起进步

教育先贤孔子曾经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又强调:“独学而无友,则孤陋寡闻。”说明了学习需要彼此切磋琢磨、交换心得。因此我们提倡既要自主学习也要主动合作。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特长、兴趣爱好、能力高低和教材的特点灵活地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最好将学生按照能力的高低搭配分组,也可以让学生采取自由组合的方法分组,让不同水平的学生能够有自我表现和自主发展的机会。

雷锋说:“一朵鲜花打扮不出美丽的春天,一个人先进总是单枪匹马,众人先进才能移山填海。”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外,都要经常采取积极有效的小组讨论、分工合作,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学习兴趣高了,学习效果就好。

三、积极的探究,解决问题

新课标强调:“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发展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善于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对文本作出自己的分析判断,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探究学习是以问题为载体,创设某种情境或途径,引导学生自主收集、分析、处理信息的学习方式。疑是创新思维的火花,问是追求的动力,质疑是探求知识的开始。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只有当学生能提出问题,会提出问题时,才有创新的可能。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呵护学生对待问题的好奇和热情。”引导学生提出更多的为什么,让学生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思维、培养能力,让师生都能带着更多问题走出

课堂。

在新课程中,教师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播者,我们要接纳学生的感受和声音,用一种开放的心态去热情接纳,以学生为主体。

课堂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言路”。

(作者单位 四川省都江堰市北街小学)

浅谈玉米种子发芽试验 第4篇

1 发芽试验前的准备

1.1 发芽箱的光照、温度、湿度

打开发芽箱 (光照培养箱或人工气候箱) 的电源, 并把温度调到恒温20℃或25℃或20~30℃ (即相对低温20℃16h, 相对高温30℃8h光照) , 光照强度750~1250lx, 温度应保持在所需温度的±1℃范围内, 箱内相对湿度保持95%以上, 发芽箱使用一段时间后, 定时用臭氧消毒。

1.2 准备好发芽盒、分样器、数粒板

发芽盒每次用后清洗消毒晾干备用。分样器用时首先要清扫干净, 以免影响种子质量。选择适宜玉米种子大小的活动数粒板, 板面大小刚好与所数种的发芽容器相适应。

1.3 选用和准备适宜的发芽床

玉米种子选用S或BP, 但通常用砂床, 用作发芽床的砂粒应选用无毒无杂质, 干净, 砂粒大小在0.05~0.8mm之间, 160℃高温消毒2 h, 再用ph6.0~7.5的水充分拌匀, 达到手捏成团、放手散开即可, 然后再放入发芽盒, 切忌将干砂先倒入发芽盒然后加水拌匀。

通常情况下, 试验用过的砂可以再利用, 使用前应挑出死苗、死种子、过筛、用水洗净、重新消毒, 但化学药品处理过的种子发芽用的砂子不能再利用。

2 数种置床

2.1 正确数取试验样品

用于试验的玉米种子必须干净、无杂质, 这就要求试验样品必须用经过净度分析后充分混合的净种子。用分样器从净种子中独立分取八份试样, 并用适宜种子大小的数粒板分别数取50粒种子。

2.2 均匀置床培养

在发芽盒中放入厚约2~4cm左右砂子, 并用刮板刮平, 将数好的种子均匀排列在砂床上, 粒与粒之间保持1~5倍的距离, 一般种胚向上, 以尽量减少相邻种子对幼苗发育的影响和病菌相互感染。再在种子上覆盖1~2cm砂子。用刮板刮平压实。这样使发芽介质与种子良好接触, 长势均匀整齐, 便于幼苗终期鉴定。在发芽盒内侧贴上标签, 写上品种名称、作物名称、重复序号、每重复种子粒数、置床日期、样品编号、试验人、把发芽盒盖盖好, 将同一品种的重复放在调好的发芽箱同一层。再将有关信息写在发芽原始记录本上。

3 检查管理

3.1 水分和氧气

种子发芽离不开水, 只有种子吸取足够的水分才能使内部的酶或植物激素活化, 促进贮藏物质的转化, 加强呼吸作用, 增加能量供给, 促进细胞的生长, 从而促进种子的萌发。玉米种子对水分不太敏感, 但氧气的需求量较多。砂床的含水量可控制高一些, 发芽期间应始终保持湿润, 切忌断水, 一般不加水, 若需加水, 尽量保持加水量一致, 水分过干易发生畸形苗, 水分过多易烂籽、烂苗影响发芽。

3.2 温度和光照

玉米发芽最低温度10℃, 最适温度25~35℃, 最高温度40℃.根据需要可采取不同温度发芽, 一般新收获的种子或陈种子用20~30℃或20℃的恒温发芽。通常采用25℃恒温。如果调运、收购急需知道发芽情况, 可采用30~35℃快速发芽。温度应保持±1℃范围内, 防止意外事故造成温度失控。若变温发芽, 通常应保持低温16h及高温8h光照, 温度失控或意外停电等原因造成温度改变的, 检查温度计示数与室外温度显示屏示数是否一致, 注意在发芽箱内放置经校对的温度计, 如发现异常应及时调节。必须在发芽试验记载表上注明, 并延长相应时间、温度和光照。

3.3 发芽试验情况

试验中, 如果发现砂床上有霉菌滋生, 应及时取出发霉种子用清水冲洗, 当每个盒中发霉种子超过3粒时, 应更换发芽床。在对发芽试验有怀疑时应重新试验。

4 观察记载

4.1 试验持续时间

玉米发芽试验规定初次计数时间为第5天, 末次计数为第8天。如果样品在第8天时只有几粒玉米种子开始发芽, 则试验延长4天。反之, 如果在第8天结束前样品已达到最高发芽率, 也可提前结束发芽试验。

4.2 观察计数

在第5天时, 据实际情况而定, 可把发芽良好的正常幼苗从发芽床中拣出;也可计数不马上剔除, 因这时种子根缠绕在一起, 单独剔除影响其它种子发育, 适当延长可作为判断不正常苗的对照。对怀疑的、扭曲的、弱小的幼苗通常到最后计数;严重腐烂的幼苗或发霉的种子应及时从发芽床中除去, 以防止幼苗相互感染, 并随时计数。末次计数时, 把砂床慢慢地磕到白瓷盘内, 再将幼苗逐一拣出, 并仔细观察正确判断幼苗。按正常幼苗、不正常幼苗、新鲜不发芽种子、硬实和死种子分类计数, 并写到发芽试验记录本上。

5 幼苗鉴定

根据GB/T3543.4-1995附录A的标准正确鉴定玉米正常和不正常两类幼苗。玉米正常幼苗的鉴定标准, 根系:初生根完整或带有轻微缺陷, 如褪色、有坏死斑点, 开裂已愈合。幼芽:中胚轴完整、或带有轻缺陷, 如褪色、有坏死斑点, 破裂已愈合, 稍有弯曲。芽鞘:完整或带有轻微缺陷, 如褪色、有坏死斑点, 稍有弯曲, 顶端开裂少于1/3或等于1/3。叶片:完整, 近芽鞘顶端伸出, 至少达一半长度, 或有轻微缺陷, 如褪色、有坏死斑点, 轻微损伤。

6 计算和结果报告

发芽结束后, 计算各重复的发芽率, 以正常苗的百分比表示:

发芽率 (%) =发芽末期 (规定日期内) 正常发芽种子数×100/供试种子数

种子发芽小学日记 第5篇

我们先把土浇湿,再把种子撒进去,接着盖上薄薄的一层湿土,然后用保鲜膜盖起来,最后只剩耐心地等待了,过两天给它浇浇水。

四天后,妈妈激动地喊:“种子发芽了!”我急忙跑过去一看,什么也没有啊,还是一盆湿土。妈妈说:再仔细找找,我耐心的、仔仔细细地寻找,终于在小小的土块中间发现有米粒大小的两片嫩嫩的、绿绿的小芽,像刚出生的双胞胎婴儿一左一右偎依在妈妈的怀里,我都不敢碰他。

过了两天,我再去观察,发现在原有两片叶子长大了不少,而且绿叶下又长出了两片新的嫩芽,也长高了,嫩嫩的绿叶下长出了一段像细线那样的茎,在微风中轻轻地摇曳。

种子不发芽 种子站该不该赔偿 第6篇

某乡农民孙某在镇种子站购买了一袋玉米种子,在该发票上写有“自购买之日起,必须15天内试芽,过期不承担责任”。当时因天气不好,地温不适宜播种,所以孙某一直没试芽,一个月后,地温升高,孙某播种,20天后发现出芽率极低。为此,孙某找到该种子站,要求该种子站赔偿他的经济损失,可该种子站却拒绝赔偿,说当时已经在该发票上注明,超过15天就不承担任何赔偿,更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说法:

《种子法》第32条规定:“种子经营者应当遵守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向种子使用者提供种子的简要性状、主要栽培措施、使用条件的说明与有关咨询服务,并对种子质量负责。”第35条还规定:“销售的种子应当附有标签。标签应当标,王种子类别、品种名称、产地、质量指标、检疫证明编号、种子生产及经营许可证编号或者进口审批文号等事项。标签标征的内容应当与销售的种子相符。销售进口种子的,应当附有中文标签。销售转基因植物品种种子的.必须用明显的文字标压,并应当提示使用时的安全控制措施。”

从该法规定来看,销售种子的经营者必须遵守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向种子使用者提供种子的简要性状、主要栽培措施、使用条件的说明和种子类别、品种名称、产地、质量指标、检疫证明编号、种子生产及经营许可证编号,并对种子质量负责。却没有规定种子经营者可要求种子使用者必须做种子试芽。可见,在该案例中,该种子站要求孙某“必须在15天内做种子试芽,过期不承担责任”是没有去律依据的。

《种子法》第41条规定:“种子使用者因种子质量问题遭受损失的,出售种子的经营者应当予以赔偿,赔偿额包括购种价款、有关费用和可得利益损失。”第42条规定:“因使用种子发生民事纠纷的,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或者调解解决。当事人不愿通过协商、调解解决或者协商、调解不成的,可以根据当事人之间的协议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当事人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

齿果酸模种子发芽研究 第7篇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齿果酸模种子2011年6月份采于郑州市西郊西连河野生植株, 采回后及时晾干、脱粒, 室温储藏备用。

1.2 仪器及试剂

光照培养箱 (HZQ-160A) 、直径9 cm培养皿、直径10 cm滤纸、镊子、胶头滴管、1%高锰酸钾溶液等。

1.3 试验方法

1.3.1 千粒重的测定:

随机选取健康纯净种子, 用四分法将其分成4份, 从每份中随机选250粒, 每1000粒为一组, 重复三次用电子天平 (型号:JA5003N) 分别称重后计算平均值[5]。

1.3.2 种子的预处理及发芽床的准备:

将种子外面的果皮剥离, 置于不同温度 (15℃、20℃、25℃、30℃) 清水中浸种, 浸种一定时间 (6 h、12 h、24 h) 后, 用1%高锰酸钾溶液消毒15 min, 然后用清水冲洗至高锰酸钾冲净为止。在直径为9 cm的已灭菌培养皿中均匀铺设一层脱脂棉, 在脱脂棉上铺2层滤纸。置床前先使发芽床充分吸水, 然后用滴管吸去多余的水分, 以种子置床后周围形成水膜为宜。

1.3.3 置床及观察:

各实验均随机选取100粒种子, 种子经过不同处理后置于9 cm已灭菌培养皿中, 每个处理设4个重复。每24 h观察记录一次, 及时加水保持滤纸湿润, 并将已经发芽的种子移走。种子的发芽以胚根长出种子自身长度及其以上为标准。

1.3.4 不同培养温度处理:

种子发芽选择在恒温下进行, 温度梯度分别为10℃、15℃、20℃、25℃、30℃, 所用的种子均在15℃下浸种24 h。

1.3.5 不同浸种时间处理:

浸种时间选择6 h、12 h、24h, 浸种温度选择20℃, 培养温度选择20℃。

1.3.6 不同浸种温度处理:

浸种温度选择15℃、20℃、25℃、30℃, 浸种时间为24 h, 培养温度选择为20℃。

1.3.7 不同光照处理:

选择光照和黑暗两个处理, 浸种时间为24 h, 浸种温度20℃, 培养温度为20℃。

1.3.8 不同基质处理:

选择纸上和纸间两个处理, 浸种时间24 h, 浸种温度20℃, 培养温度为20℃。

1.4 数据的统计与分析

每24 h观察记录一次, 及时加水保持滤纸湿润, 并将已经发芽的种子移走。种子的发芽以胚根长出种子自身长度及其以上为标准[12]。

发芽率 (%) = (种子发芽总数/实验种子总数) ×100%

发芽势 (%) = (达到发芽高峰时种子发芽总数/实验种子总数) ×100%

利用spss软件在0.01、0.05两个显著水平上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 并用excel软件作图。

2 结果与分析

2.1 千粒重的测定结果

用电子天平三次重复测定齿果酸模的千粒重分别为1.108 g, 1.064 g, 1.030 g, 将三组数据平均得到齿果酸模的千粒重为1.067 g。

2.2 培养温度对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

在10℃时发芽率很低, 仅有3%;在15℃时发芽率和发芽势达到最大, 分别为92%和78%;当温度超过15℃时, 发芽率和发芽势随温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从表1可以看出, 在5种温度处理下, 发芽率在0.01、0.05两个水平上均有显著差异, 发芽势在20℃和25℃下差异不显著, 其他温度梯度下两两差异显著。

从图1、2可以看出, 10℃时第7天开始发芽, 15℃和20℃时第3天开始发芽, 25℃时第2天开始发芽, 30℃时第1天开始发芽。这说明, 高温培养可以提前使种子发芽, 但会降低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

2.3 浸种时间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从表2可以看出, 浸种6 h和12 h在0.01、0.05显著水平下对发芽率影响不显著, 而与24 h之间差异显著;浸种时间对发芽势的影响在0.01水平下差异不显著, 在0.05水平下差异显著。

从图3、4可以看出, 浸种24 h发芽率和发芽势最大, 发芽都是从第3天开始, 说明浸种时间对发芽时间无影响。

2.3 浸种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从表3可以看出:15℃、20℃、25℃下发芽率在0.05显著水平下差异不显著, 而与30℃下发芽率差异显著;在0.01水平下15℃和25℃差异不显著, 其他温度下两两差异显著。发芽势在0.05显著水平下, 在20℃和25℃下差异不显著, 其他温度下两两差异显著;在0.01显著水平下, 15℃和25℃下差异不显著, 其他温度下两两之间差异显著。

从图5、6可以看出, 发芽率和发芽势随浸种温度的升高先升高后降低, 在浸种温度为20℃时达到最大, 说明20℃浸种有利于种子发芽。浸种温度为15℃、20℃第3天开始发芽, 浸种温度为25℃、30℃第2天开始发芽, 说明高温浸种可以使种子提前发芽。

2.4 光照条件对种子萌发的影响

实验的光照条件分别设计在全天光照和黑暗下进行。从表4可以看出, 在0.01、0.05显著水平上, 光照对发芽率影响不显著, 而对发芽势影响显著。

从图7、8中可以看出, 在有光照的条件下发芽率和发芽势略高, 而且有光的条件下可以提前1天使种子发芽。

3 结论与讨论

种子的发芽受多种因素的影响, 除了发芽温度、湿度、通气条件等外, 还受到自身生长条件、当地气候条件等因素的影响。种子发芽的过程是一个很复杂的过程, 各种因素可以通过影响酶活性来影响发芽。

本实验所选用的齿果酸模种子发芽容易, 在适宜的条件下一般第2天或第3天开始萌发, 10天可结束发芽试验, 发芽主要出现在前6天。

培养温度、浸种温度、浸种时间、光照对种子的萌发均有一定影响。其中培养温度是影响种子萌发最重要的因素。齿果酸模种子萌发的最适温度是15℃, 发芽率和发芽势分别可以达到92%和78%。齿果酸模种子在郑州地区一般在6月份成熟, 自然落种后在9~10月萌发长出幼苗, 该季节当地平均温度介于15~20℃, 其实验结果与自然界发芽特性正好相符。

低温会延迟发芽时间, 较高温度则会提前发芽但会降低发芽率。说明发芽过程中酶的活性会随温度升高而升高, 但是如果持续高温则会降低酶活性。

千年桐种子发芽特性研究 第8篇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千年桐果实采自于于萍乡市湘东区万龙山乡长坑村, 区域地理位置为东经113°35′~114°17′,北纬27°20′~28°0′,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无霜期长。 年平均日照为1 500~1 600 h, 年平均太阳辐射总量为100.38 Kcal/cm2,气候温和多雨。 采种林分属人工直播造林,林分年龄为12 a, 平均胸径16.5 cm, 平均树高15.6 m。

1.2 实验方法

供试种子千粒重、 出籽率和净度按GB 2772-1999—“林木种子检验规程”进行测定。

种子发芽实验方法:将采摘的果实堆积沤烂去除外果皮,随机挑取千年桐种子,用清水浸种2 d后用0.5% 的K2Mn O4溶液清洗消毒, 随后用清水清洗干净。用发芽盒装好河沙作发芽基质,实验分3 个重复,每个重复播100 粒种子。 最后,将其放置在人工设置的光照和黑夜各12 h,光照强度为12 000 lx。 相对湿度为85%,温度为25 ℃ 恒温生化培养箱。 实验开始后第2 天即开计种子发芽数(发芽以胚根突破种皮露白为准), 并定期对发芽盒进行浇水。 本实验测定的发芽指标有:

(1)

(2)

(3)

式中:Dt-发芽试验第t日;Gt-第t日的发芽数

2 结果分析

2.1 千年桐种子基本特征分析

由于千年桐果实为浆果,果皮较厚,平均每颗果实含3 粒种子,因此其果实出籽率仅为30.15%;种子千粒重为3.752 kg,千年桐单颗种子较大,每千克种子约含267 粒种子;千年桐种子的优良度较高,平均可达93.8%(表1)。

2.2 千年桐种子发芽特征

研究千年桐种子发芽规律可见(表1),千年桐种子的发芽率较高,平均为92%,播种后第14~15 天种子开始发芽, 第19 天时种子发芽势达到最大为18%, 播种后第14~21 天是千年桐的发芽高峰期,发芽总数占全部实验数的88%, 因此在田间播种管理中, 应在种子播种后20 d左右加强水分和病虫害的管理,使其种子出土数达到最大,从而提高出苗率;千年桐种子在第21 天后种子发芽数量逐渐减少,在第27 天后发芽结束(图1)。

3 小结与讨论

研究萍乡市千年桐种子基本特征和发芽特性从而为开发利用优良乡土速生树种提供技术参考。 结果发现:千年桐种子千粒重为3.752 kg,单颗种子较大,每千克种子有267 粒。 千年桐果实大,果皮厚,平均每颗果实含3 粒种子, 千年桐种子的出籽率不高,仅有30.15%,;种子的优良度高达93.75%,种子的空粒、病粒、机械损伤粒少,种子质量好。 千年桐种子的发芽率高达91.5%,第14~15 天开始发芽,第19 天发芽势达到最大,第19~21 天种子发芽最多,发芽势保持在较高水平, 种子在第27 天后发芽终止。 通过本文的研究,鉴于千年桐发芽率高、生长速度快的特征,笔者建议在土层深厚的荒山荒地或火烧迹地可对千年桐采取直播造林技术进行营造,平均每穴播种2~3粒种子,1 年后进行抚育间伐, 不但可减少造林成本而且还能减少水土流失等。

参考文献

[1]陈建忠,张水生.生态公益林更新和补植树种———千年桐[J].亚热带农业研究,2008,4(2):101-104.

[2]陈建忠,张水生,张新,等.国内外千年桐发展现状与建阳市发展战略对策的探讨[J].亚热带农业研究,2009,5(1):69-72.

[3]何国生,林思祖,黄云鹏.福建生物质能源树种现状及其开发前景[J].生物质化学工程,2006,40(1):224-229.

种子发芽 第9篇

1 材料与方法

1.1 种子选择

8130花生品种收获自国家花生新品种原原种扩繁基地 (设在山东省花生研究所) , 从收获种子中随机选取, 挑选成熟度好、整齐一致的种子用于实验。

1.2 发芽方法

采用纸间 (BP) 、纸上 (TP) 和砂中 (S) 三种芽床。BP法是在培养皿上铺2层滤纸, 种子上覆盖1层滤纸;TP法是在培养皿上覆盖3层滤纸, 种子直接放在滤纸上;S法是指直接将种子播种在发芽盒的砂中, 种子上覆盖一层约2cm厚的细砂。发芽用的砂用清水洗涤, 高温消毒。每盒 (培养皿) 放20粒种子, 重复3次。芽床种子采用胚根朝上、胚根朝下、平放三种放置方法。所有芽床均用清水充分湿润。将芽床放于恒温培养箱中, 恒定温度25℃, 保持芽床湿润, 干时加水。

自第3天起, 每天观察记载发芽种子数, 当胚根长≥种长, 即视为发芽种子。至第7天取出, 去掉子叶, 用滤纸吸干幼枝叶表面水分, 称量幼苗鲜重。计算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发芽率=正常发芽种子数/种子总数, 发芽指数=在时间t内的发芽数/相应发芽日数, 活力指数=发芽指数×幼苗鲜重。

2 结果与分析

2.1 砂培法

试验结果见表1。试验表明, S法不同种子放置方式对种子发芽率没有影响, 因所选种子均经过了人为精选, 所以种子发芽率很高。但种子放置方式对幼苗长势有影响。其中, 胚根向上放置的幼苗鲜重最高, 其次是胚根平放, 胚根向下放置的幼苗长势最弱。三者之间差异较显著。

最直观的分析认为, 胚根具有自动向下生长的生理特性。因此, 向上放置的种子需要向下旋转生长, 所以胚轴伸长快、长度长、幼苗鲜重大;胚根平放的种子也需向下弯转生长, 胚轴长度也较长, 而胚根向下放置的种子可直接伸长胚根, 不需反转或旋转, 但其次生根生长活跃, 不过次生根形成的鲜重要低于胚轴鲜重。

2.2 滤纸床

从试验结果 (表1) 看, 在其它条件基本一致的情况下, 纸上发芽结果略好于纸间发芽结果, 幼苗生长快速, 测得的种子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都要高, 但两者之间差异不显著 (表2) 。

研究中同时发现, 在水分充足的情况下, TP法好于BP法, 在缺水的条件下, BP法测得的试验结果要优于TP法, 这是因为BP法的保水性要好。本试验每天多次检查发芽床水分情况, 随时加水湿润, 属于水分充足条件。

2.3 砂床与滤纸床的比较

从试验测得的发芽率结果比较, 砂床要高于纸床 (BP法和TP法) , 两种方法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直观的分析认为, 砂床的保水性要明显好于纸床, 更有利于种子充分发挥其生长特性。从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结果也可得出同样的结论 (表2) 。

3 结论与讨论

因花生种仁颗粒较大, 国家标准中推荐的花生种子发芽试验所用芽床为砂中 (S) 和纸间 (BP) 。试验表明, 在有条件控制芽床水分的情况下, 纸上 (TP) 方法同样可用。

研究认为, 对于同一批花生种子, 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 用不同的芽床所做出的结果是不同的。因此, 在具体的种子发芽检验中, 对于同一品种的同一批种子, 可能会出现不同的检验结果, 这是正常的, 都有可能是对于种子发芽特性的真实评价, 关键是要客观的分析比较。

参考文献

[1]张建成.不同芽床对花生种子发芽试验结果影响初探[J].种子, 2005, (7) :81-82.

提高高粱种子发芽率措施 第10篇

一、高粱种子在蜡熟期收获

高粱种子田和一般生产田不同, 收获必须适当提前, 应在蜡熟期及时收获。即高粱穗的中部籽粒开始变硬, 穗下部籽粒用指甲能掐出少量浆, 即授粉后30~35天, 大体是高粱的鼓粒阶段。为了探索高粱制种的收获日期, 2008年我们做了不同收获时期种子发芽率的试验。试验是从高粱授粉20天开始, 每隔5天收获一期, 直到来霜为止。测定籽粒干物质的积累, 色泽, 发芽势和发芽率。结果表明;授粉后25天左右, 籽粒饱满较差, 发芽率能达到90%以上, 授粉后30~35天, 即蜡熟期, 籽粒饱满, 色泽鲜艳, 千粒重较高, 发芽率达95%以上, 授粉40天以后, 即完熟期, 籽粒较蜡熟期小, 色泽不鲜艳, 发芽率降低。

试验证明, 高粱种子在蜡熟期为最佳收获期。此期收获的种子色泽好, 籽粒饱满、产量高, 发芽率也高, 若收获期过晚, 籽粒小, 色泽暗, 商品性不好, 影响发芽率。

二、高粱种子严禁遭受霜冻

高粱种子田一旦遭受霜冻, 种子发芽率大幅度下降。2008年喀左县锦杂93高粱种子田受了霜冻, 经过3次对受冻的种子取样做发芽试验, 发芽率最低的仅达50%, 发芽率高的在82%。而霜前收获的制种户发芽率均在90%左右。由此可见, 霜冻是影响高粱种子发芽率的主要原因之一。无论霜前是否正常成熟, 都要在霜前3~5天收获, 保证种子发芽率。

三、降低含水量, 安全贮藏

珍贵的种子难发芽 第11篇

一场大雨过后,黎黑色的大地上牛欢马叫,到处都是抢着赶着种庄稼的乡邻。我和爸爸抬着一袋子玉米种下地,播种的时候忽然诧异道:“这么密集的种子,回头发芽了,小苗们不是要挤坏了吗?”

爸爸笑道:“总有不发芽的种子啊,现在多种点,回头都长出来了再提苗也不晚。”

播种完玉米,爸爸又开始蹲在地里拔草,我笑道:“如果咱们的庄稼也像这野草一样就好了,不用栽种,还‘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那多省劲儿。”

爸爸头也不回地来了句:“越珍贵的种子越难发芽,如果这世界上只有野草种子,咱们吃什么?”

我不禁怦然心动,瞬间联想到在某本杂志上看到的一篇文章——《种子定律》:一棵苹果树能结500个苹果,每个苹果有10粒种子,如果所有苹果种子全部发芽,那么用不了多久,整个地球就会被苹果树覆盖。而事实却是,大多数苹果种子在自然环境下是不能成活的。同样的道理,不仅苹果种子不能全部成活,樱桃种子也不能全部成活,鸭梨种子也不能全部成活。所以,我们现在生存的这个地球,你只能在果园里才能闻到果香。

和苹果种子一样,创业的种子,梦想的种子,在自然环境下也是不能全部成活的。而且,即便已经努力地耕耘和灌溉,果园里还是会有不发芽的种子和中途枯死的果树,就像每个人的一生中,谁都会有无法实现或中途夭折的理想和希望。对于所有人来说,种子成活的几率其实是相同的——你要投递上百份简历才有几次面试的机会;你要招聘几十个员工才能发现一个人才;你要向上千人推销一套房子或者保险才能签订一份合同;你要走完漫长的一生,才能收获一个忠贞的爱人……

这样看来,一颗种子不发芽没有什么值得沮丧的,几颗种子不发芽也不用悲观,关键是,我们手里要永远有种子,若有很多很多种子,发芽、开花、结果便只是时间长短而已。

正如王菲所唱的:“剩下的梦想不断地做,上升的气球不断地破,别难过,别难过,没原因,有结果。”

对玉米种子快速发芽的探讨 第12篇

一、种子发芽率快速测定方法

1.试样。从净度检验后的种子中随机取样4份, 大粒种子每份50粒, 中小粒种子每份100粒。2.大粒种子用毛巾卷发芽法。将毛巾煮沸消毒后, 沥去多余水分, 将种子均匀的摆放在浸湿的毛巾卷里, 放在30~35℃的定温发芽箱里进行发芽。小粒种子用滤纸或纱布作衬垫。所用培养皿必须预先消毒处理, 中粒种子两种发芽床均可使用, 这样在短时间内就可测出玉米、高粱、花生、棉花等多种作物的种子发芽率来。3.加水。根据发芽床的特性加入适量水分。4.置床。将供试种子均匀地排列在发芽床上, 粒与粒之间至少保持与种子同样大小距离, 并在培养皿上贴好标签, 注明品种名称、重复次数, 放入调好温度的恒温箱中。5.检查。发芽期间要经常检查温度、水分, 注意培养箱中和培养皿的通风换气。

二、种子发芽快速法标准及所要发芽时间

从玉米种子发芽规律来看, 种皮薄的种子在44小时内, 种皮厚的种子在74小时内。如果胚根突破种皮后是长直的幼根, 在44小时内就有80%以上的种子长出完整的幼根和幼芽, 这便是好种子;在44小时内胚根突破种皮短粗或卷曲的幼根是畸型芽, 或种皮呈黄褐色, 胚呈黑褐色, 胚根和胚芽都不突破种皮的, 即是废种子。

三、种子发芽快速测定适宜发芽床

在种子发芽的水分问题上, 种子发芽床的性质起很大作用。从常规检验观察看, 除用沙做发芽床易把水分供给种子外, 最好的发芽床是毛巾, 它的特点除保温、保湿性能良好外, 透气性也好, 能充分供给氧气促进酶的活动, 有利于养分变成溶态, 能加快种子的发芽速度, 便于种子发芽标准的检查和加水等管理工作。毛巾发芽床面积大, 便于均匀摆放种子, 防止霉变。毛巾作发芽床就地取材、方便耐用, 可节省脱脂棉、玻璃皿, 减少前期准备, 提高工作效率。

四、种子发芽的适宜湿度

种子发芽快慢与温度、空气有关外, 湿度也很重要。要想加快种子发芽速度, 必须让种子吸足水分。即先把种子用30℃水恒温浸种2小时, 然后放在发芽箱内, 这时毛巾的湿度应是用手捏毛巾, 在指缝流出少量的水即可。种子置床后第一天的毛巾湿度与置床当时的毛巾湿度相同。第二天以后的湿度要逐减, 对种皮厚的、吸水慢的种子应适当多加些水。

五、种子快速发芽的适宜温度

上一篇:新课标与小学古诗教学下一篇:城市交通政策研究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