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兴手法范文

2024-05-25

比兴手法范文(精选4篇)

比兴手法 第1篇

一、巩固基础知识、树立基本思想

在数学教学中首先要做到巩固已学的基础知识, 这一点众所周知, 但要能够纵横联系, 如解题时遇到二次函数y=ax2+bx+c就应联系到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和二次三项式ax2+bx+c的因式分解, 把知识形成一个系统, 形成牢固的知识结构组块就必须做到能巩固所学的基础知识

基本数学思想是解题的灵魂, 基本数学思想的掌握, 是学生提高数学素质的根本。就题论题决不能实现此项目标, 必须以题目为载体, 充分揭示题解中所蕴含的基本数学思想, 久而久之, 所讲解的题目也许渐渐遗忘, 但其中的基本数学思想却牢牢树立于学生脑际, 永远萦绕于心头。只要相关的情境一出现, 它们就立即自然而然地被采用, 并迅速使问题解决。

二、熟练技能技巧、分析解题思路

讲解题目时, 教师对所用的技能技巧要及时归纳提炼。特别是一些典型的被称为“通法”的技能技巧, 如遇有相交两圆想“公共弦”, 相切两圆想“公切线”……, 都是由所讲解的题目引出来的, 那么就应分析其特点, 总结一般的解题步骤和规律, 与学生一道来命名或浓缩成便于记忆和运用的口诀;对基本公式讲解也可这样;如讲公式 (a+b) (a-b) =a2-b2时, 形式很简单, 关键是要了解其中a、b可代表哪些内容。此时, 教师可把公式写成 (□+○) (□-○) =□2-○2的形式, 再加以“公式是个大箩筐, 青菜萝卜随便装”进行形象记忆, “□”和“○”表示两种箩筐, 但同种筐中的内容必须一样, 如 (潇+洒) (潇-洒) =潇2-洒2;若空筐中是单项式、多项式……时都可运用公式, 这让知识深深地扎根于学生脑中。

“授人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 分析解题思路, 能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就题论题地讲解题目, 只能算是教师解题的“绝活表演”, 学生则充当了一个喝彩看热闹的角色。学生固然想知道题目是如何解出来的, 但他们更想知道解题高招是如何想出来的。所以要将探索、试验、猜测、对比、联想等过程充分向学生展示。一次成功固然可喜, 但若误入岐途, 在改弦易辙之后获得的成功则更珍贵。通过分析, 要让学生感到解题思想原来是那么自然、流畅、和谐, 从而达到华罗庚教授所说的“艰难化易是坦道”的境界。

三、揭示数学之美、开发非智力因素

沉浸到数学中去, 你会发现, 数学中也有它特有的美, 不过数学中的美, 如对称、和谐、简单、奇异, 都是通过具体问题体现出来的。在解题教学中, 教师应和学生一道来探寻、欣赏数学美。一个优美的结论, 一种奇妙的构思, 一个新颖的思路, 都会使人激动不已, 教师要和学生一道分享这些美带来的愉悦, 并唤起对美的追求, 激起创造思维的火花。

在教学中, 还要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在讲解习题时, 随机地对学生进行意志、品质、情操、情感、兴趣等的熏陶, 可以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繁杂的运算是对意志品质的考验, 严密的逻辑推理是对良好个性的锻炼;才干和能力发源于对困难的斗争, 怕苦畏难与成功无缘;坚忍不拔、百折不回使人走向光辉的顶点;一丝不苟、兢兢业业是成功的保证;差之毫厘, 谬以千里, 一着不慎会导致全盘皆输;通过辛勤劳动而获得的胜利之果更使人觉得甘甜……, 像这些富于哲理的警句式语言, 当它们与具体形象的解题内容融为一体时, 就更具感人的力量。

四、训练解题心理、培养思维创新

对学生进行解题心理方面的指导和训练是很有必要的, 诸如期中、期末、中考等重大考试, 要想让学生在考场中正常甚至超常发挥;就必须加强解题心理方面的指导和训练。而如果将这项工作分散贯穿于平常的解题教学之中, 效果就会更佳!结合具体题目, 可以视不同的情况提出一系列的“怎么办”, 让学生作好思想准备, 训练出良好的心理素质, 从而能从容不迫地投入各种考试, 潇洒自如地应对各种异常情况。

在解题训练中, 还要培养学生的思维创新能力, 要培养学生不以解完题为满足的好习惯, 教师要带领学生继续思考, 从这道题的解答中可以得到哪些启发?除了这种解法外还有其他或更好的解法没有?题目的结论能否加强一些?题目的结论还有无推广的价值?题目还可以有哪些变式?多方位的思考极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和缜密性。

《离骚》比兴象征手法艺术特色 第2篇

摘要:《离骚》是屈原倾注整个生命写作而成的伟大政治抒情诗篇, 是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最长的自叙性浪漫主义诗歌珍品。自《离骚》问世以来, 一直震古烁今, 以其闲深的思想力量和巨大的艺术力量拨动着亿万读者的心弦, 陶冶着亿万读者的灵魂, 成为哺育我们民族爱国主义精神和高尚情操的传统教材。《离骚》之所以历久不衰, 永远闪耀着不灭的光辉, 其根本原因在于它的爱国主义政治主题与积极浪漫主义艺术的完美结合, 而《离骚》积极浪漫主义艺术的特点之一则在比兴象征手法的大量运用,本文就这一方面作一些综合性论述。

关键词:《离骚》、比兴象征、广泛性、多样性、深刻性

运用的广泛性

《离骚》比兴象征艺术的第一个特征在于运用的广泛性。在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诗经》中, 比兴手法即已为众多的民间歌手所采用。然而, 将比较单纯的比兴手法发展为高超的比兴象征艺术, 更广泛地将其运用于艺术形象的塑造与政治主题的表达,使之呈现出丰繁复杂、异采多姿的面貌,则是诗人屈原的伟大创造。综观《离骚》, 我们可以作出这样的结论: 诗篇几乎以90 % 的篇幅大量地运用了比兴象征艺术。凡自然界的日月星辰、风云雷电, 神话传说中的蚝龙凤凰, 王母佚女, 古代的先王圣哲, 昏君侯臣, 楚地的香草异卉、恶草臭木, 无一不根据诗篇政治性主题的表达与诗人浩荡激情倾泻的需要, 被驱遣于作者的笔端, 构成为一条五光十色、异彩纷呈的比兴象征画廊。在作品中, 诗人既将比兴象征艺术运用于对现实世界的描摹, 又将比兴象征艺术运用于对未来道路的探索, 既以之写自然, 又以之写社会, 既以之写天地, 又以之写鬼神, 既以之写物, 又以之写人, 既以之写实, 又以之写虚。众所周知, 文学艺术的特质是形象。政治抒情诗的特质则是在激烈的现实政治斗争的旋涡中塑造抒情主人公的自我形象。因此, 在《离骚》中, 诗人屈原集中笔力着重塑造了抒情主人公的自我形象, 而为了使抒情主人公的自我形象矗立在读者面前, 诗人便广泛运用了比兴象征艺术, 进行铺叙描写。假如说, 《诗经》的比兴手法还只是比兴艺术的朴素形态, 只是感物而发, 由彼及此, 或以彼喻此, 那么, 以《离骚》为代表的楚辞的比兴艺术则比中有兴, 兴中有比, 合而为一, 寄托深远, 意在言外, 丰富多彩, 是它发展的高级形争态。诗人屈原在《离骚》中广泛地运用了比兴象征艺术, 以一系列彼此衔接的比兴象征形分象表现了作品的深广内容, 从而使全诗熠熠生辉, 令人目不暇接, 百读不倦!表达的多样性。

《离骚》的比兴象征艺术还具有表达方式多样性的特色。我国现代著名散文家朱自清先生指出《离骚》的比兴象征艺术大略有下列四种方式:以古比今(咏史)、以仙比俗(游汕)、以男女比君臣(艳情)、以物比人(咏物)。关于诗篇比兴象征艺术方式的多样性, 还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异物同喻,诗人选取不同的喻体, 对本体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描摹形容。另一类是同物异喻,即喻体只有一个, 而本体各异。正由于诗人在比兴象征艺术的驾驭上做到了异物同喻, 同物异喻, 诗篇更显委婉有致, 摇曳多姿。反复诵读《离骚》, 我们会深深感到: 诗人列举古时尧舜盛世, 莱封乱世等历史事实,正是为了比之当今的楚国, 诗人描绘九天之上的广阔空间, 正是以之象征地上的楚朝廷。特别值得我们注意的是: 诗篇是在以男女关系比喻君臣关系, 以恋人之间的离合变化象征自己政治上的荣辱得失。这就近一步显示了作品比兴象征艺术灵活多样的特色。如作品前一部分对既往历史的回溯, 诗人将自我喻为女性形象, 作为女性的抒情主人公象征形象一直忽隐忽现, 贯串于这一部分的始终。而在后面对未来道路的探索中, 诗人立即调换笔法。诗人的自我印象由女性幻化为男性, 诗人变女求男为男求女, 以男求女喻己求贤,以及通过女性对爱情热烈追求的铺叙描写, 寄托了自己强烈的政治追求和崇高的政治理想。这样, 作为积极浪漫主义伟大诗篇的《离骚》也就具有更为迷人的艺术魅力了。

寓意的深刻性。

《离骚》的比兴象征艺术最可宝贵之处还在它寓意的深刻性。《离骚》的比兴象征艺术最宝贵之处还在它寓意的深刻性。首先, 如前所述, 诗篇以香草喻贤才, 以美人喻君王,以天上喻人间, 以古代喻当代, 这些固然没有离开“ 比、兴”; 而从整体来看, 诗人写到女媭规劝,陈辞重华, 于是自己朝发苍梧, 夕至县圃,使日神驾车, 令月神开路, 飞上了高空, 都叫不开天国大门;于是又令雷神驾云,请鸩鸟为媒, 去向古代的宓妃简狄求婚, 结果也未能成功,;于是又问卜于灵氛, 乞灵于巫咸, 在们的规劝下, 又驾八龙, 载云旗, 登昆仑, 涉流沙, 向着遥远的西海进发, 正在飞升之际, 却回头望见了下界的故乡„ „ 通过这一连串纷纭繁复的比兴象征的运用, 诗人构造了一个五彩缤纷的幻想世界, 并借此尽情宣泄了自己郁结于胸的满腔政治苦闷, 充分表达了自己倾注整个生命为之奋斗的政治理想, 吐露了自己为了实现这一崇高理想而拚死抗争的狄耿丹心, 寄托了自己缠绵徘侧的优国忧民的伟大襟怀。唯其如此, 我们说, 正是由于诗人广泛运用了比兴象征手法, 诗篇才深刻地表达了作为政治抒情诗的巨大主题。因此, 诗篇的比兴象征既有丰富的形象意义, 更有深刻的政治思想内涵和认识价值。

比兴手法 第3篇

关键词 《诗经》 生态审美 赋比兴

诗歌艺术表现手法的选择,往往是文化性格、审美风格的重要标志。中国“赋、比、兴”的美学原则,是从《诗经》的这种艺术表现中归纳出来的,因而成为中国诗学原生体系中最基本的构成之一。《诗经》的“言志”,是通过比兴手法,运用辞藻的,也阐明了这种手法适用于表达真切的感情。周代歌诗擅用比兴之法,含蓄有味。用生态美学的视野和方法再阐释《诗经》,就带来了新的言说空间。

《诗经》中的“赋”大多描写了人与自然的纯美和谐、对美好社会生活的热爱以及对个体生命的真实体验,作品质朴而自然。赋的手法多见于《大雅》和《颂》,但《国风》和《小雅》的民歌中也不少用,长诗如《豳风·七月》,它按照季节物候的变化描绘了古代农家生活,并以对比的手法反映了阶级社会的真实风貌,对社会生活的反映既深刻又有很强的艺术表现力。《邶风·静女》一诗,用戏剧性的场面和描写,来展示人物和人物的内心世界。“爱而不见,搔首踟蹰”生动的描写了青年爱侣幽会时,姑娘的调皮和男子的焦灼不安;“匪女之美,美人之贻”,用男子对女子所赠花草的赞美和喜爱,表现了女子如花般的容颜以及男子对女子的爱慕之情。《王风·君子于役》是思妇对征役在外的丈夫的思念和牵挂,诗歌描绘了一幅黄昏时分人畜返家的生活图景: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诗以“君子于役,不知其期”开头,用的是直接陈述,即为所谓的“直陈其事也”的“赋”法。“不知其期”,表示归期遥遥。而“曷至哉?”的一问,则又加强了别离痛苦的情感。这一问,又是她倚门而望多少次的失望的结果了。傍晚时分了,鸡鸭都自动地回到了埘寨之中,牛羊们披着最后一抹斜阳也从塬上愉快地回来了。这是多么温馨的场景啊!然而就是见不到她那久出不归的“君子”。此情此景,怎能不让人触目伤怀,又怎能阻止她的浓深的思恋呢?方玉润说:“此诗言情写景可谓真实朴至,宣圣虽欲删之,亦有所不忍也。况夫妇远离,怀思不已,用情而得其正。”《王风·君子于役》中的“君子”,是妻子对服役在外久久不归的丈夫的称呼。其实,“君子”形象是周人理想人格的典范,是人类与自身达到动态平衡、和谐一致的审美存在。季羡林先生说:“我们讲和谐,不仅要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还要人内心和谐。”《诗经》中的“谦谦君子”成为古人内心和谐、文质彬彬的形象写照。翻开《诗经》,更可以听到一片“君子”之声。从生态审美的角度看,《诗经》中“君子”大量涌现,体现了人类与自身的关系也是一种生态审美的存在。人的存在作为生态性生存有两重基本内涵:一方面,人作为自然界的一员,一个生物种群,人的生存不可能超越自己赖以存在的栖息之地,这是人作为自然性的存在;另一方面,人也是社会的一员,人不能离开社会而孤立存在。应该说,要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动态平衡、和谐一致,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人类本质的适应协调才是基础。人——社会——自然之间的和谐是人与人之间和谐的特殊表现;国家与外部世界之间的和谐首先有赖于社会整体的和谐,而社会整体的和谐又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比”的手法运用,在《诗经》中更为普遍。从文字学角度看,“比”的本意就是二人亲密相处。我们从留存后世的岩画、陶器及青铜器上的舞蹈形象和符号可以知道,“比”字的古体象形实为原始舞蹈,即男女双人舞和集体拉手舞两类。《诗经》中的“比”,往往将自然之物与人的美好品德相比,或整首诗歌都以拟物手法表达感情的比体诗;或以诗歌中部分运用比的手法。《小雅·鹤鸣》,全诗把鹤和鱼比喻为民间的贤明之士: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鱼潜在渊,或在于渚。乐彼之园,爰有树檀, 其下维择。它山之石,可以为错。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鱼在于渚,或潜于渊。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彀。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整首诗歌用鹤的姿态俊逸、高贵典雅,比喻品行高洁。向我们展现了一幅优美的自然图景:丹顶鹤在沼泽地里鸣叫,美妙的歌声传到很远,鱼沉潜在深渊,或悠游于小洲;在贤者的家园中,青檀树下散落片片黄叶。而一个“乐”字,又境界全出。我们看到鱼和丹顶鹤是那样的自由自在,贤者与大自然中的一切又是那么和谐共生、其乐融融。

《诗经》中以鸟兽虫鱼、日月山川作比的作品还很多,诗歌由自然界之物及人、心物共感,情理并发。自然之物在人的认知与情感、意志互动中宣泄自然与人类共同遵循的客观规律,那就是热爱和保护大自然,与大自然的一切生命保持和谐。人生的理想是天人和谐,人与自然应该“并肩而不伤害”,人与自然生命的昭示与思考是“天人合一”的审美意境。这些大自然的美景像一幅美丽的画卷,无不“诉说”着人类与自然生命诗情画意般的“绿色原则”希望。

“兴”是触景生情的联想式开头,多用于篇首、章首或一段意思的开始。而且,《诗经》中大量的起兴不单纯是起到开篇的作用,兴所描写的事物与诗所歌咏的内容多有某种内在的联系。这种联想是创作艺术艺术联想,能形成一种含蓄的意象。先言“他物”与“所咏之辞”之间有一种内在的比喻关系。“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周南·关雎》)就是用自然物象景物作为诗章开头的经典名句,是即景,也是取喻,水鸟的和鸣,正象征着淑女配君子的和谐境界。向人们展示了人与自然和谐交融的美景:成对的雎鸠在河中沙洲上欢快地鸣叫,清澈的河水静静地流淌,河岸两边生长着许多长短不齐的荇菜,美丽善良的女子正沿着河边采摘荇菜。人与大自然完全交融为一体,构成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一致的优美图画。

在《诗经》中,即使是反映主人公诉说愁思忧伤、抒发无尽惆怅情怀,其中许多诗篇在采用“赋”的手法基础上,也善于托物起兴,将愁苦之“情”寓于大自然的“美景”之中。《小雅·采薇》最后一章:“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诗句是写景记事,更是抒情伤怀。诗歌描写卫国战争结束,戍卒回归,一路饥苦。他们看到眼前白雪纷纷、雪野凄迷的景象,追忆离开家乡时春风拂面、杨柳如烟的景色。感慨个体生命在时间“往”、“来”中存在。通过自然“物境”的变化、时光的流转,在“雨雪霏霏”与“杨柳依依”的情境变化中,戍卒深切体验到了生活的虚耗、生命的流逝及战争对生活价值的否定。诗歌反映了周人厌恶战争、喜爱和平、渴望人间和睦的生态审美。正是这种带有主观色彩的景物描写,使有些诗作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审美艺术境界。如《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诗中刻划的是一片水乡清秋、萧瑟苍茫的景象,既描写了客观景色,又暗寓了人物的心情和感受。诗人的凄惋的心境,也正是借这样一幅秋凉之景得到渲染烘托,得到形象具体的表现。整首诗把暮秋特有的景色与人物委婉惆怅的相思交织在一起,创造的一个扑朔迷、情景交融的意境。以其耐人寻味的意蕴、朦胧渺远的意境、深沉低回的情感和蕴含其中的人类至真至美的向往与精神追求,引发了人们的无限遐思。正如王国维所言:“《诗·蒹葭》一篇,最得风人深致。晏同叔之‘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意颇近之。但一洒落,一悲壮耳。”

曾繁仁教授认为,《诗经》中的比兴手法“恰恰反映了中国代包含在‘天人之和’之中的生态平等观念。”《诗经》中许多诗篇,或直接描写大自然的,或采用“比”、“兴”的表现艺术,通过比拟、类比、隐喻、联想、想象、暗示、寄托、象征等修辞手法,生动地再现了人与自然亲和的美景,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先民们对自然美景的推崇。在《诗经》作品中,古人有一种唯天地唯自然的崇拜,是一种对生育养育人类的大自然最原始的感恩之情。在古人的世界里,大自然的一切是那样美好,花鸟虫鱼、飞禽走兽等都充满了诗意,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是和谐协调发展的、人与其它生命体共享美好的物质家园。

参考文献:

[1]方玉润撰.李先耕.点校:诗经原始[M]..北京:中华书局,2007.

[2]季羡林.和谐是中国文化的精髓(代序)[M];季羡林说和谐人生[M].北京:中国书店,2008.

[3]王国维撰,陈杏珍.重订:《人间词话》[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6.

[4]曾繁仁.转型期的中国美学——曾繁仁美学文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402.

浅论《诗经》中赋比兴手法的应用 第4篇

一、“赋”“比”“兴”的含义

所谓“赋”, 在刘勰的《文心雕龙·诠赋》里是这样解释的 :“赋者, 铺也。铺采摛文, 体物写志也。”即是把人的思想情感及其有关的事物平铺直叙地表达出来。在篇幅较长的诗歌中, 常常与排比的手法相结合, 共同使用以更好的渲染某种气氛、环境和情绪。如《七月》中就运用了“赋”的手法叙述了农夫在一年十二个月的生活情境。

何谓“比”、“兴”?汉代解释“比”、“兴”最具有代表性, 对后世产生了较大影响的是郑众和郑玄两家。郑众说 :“比者, 比方于物……兴者, 托事于物。”郑玄说 :“比, 见今之失, 不敢斥言, 取比类以言之。兴, 见今之美, 嫌于媚谀, 取善事以喻劝之。”综上, 我们的理解是, “比”, 就是打比方、比喻。比喻是古今中外文艺作品中都存在的表现技巧, 用得较为普遍。即以比彼物比此物, 借助于另一事物的特征比喻想要表达的事物, 而这一事物比原本要表达的事物更加形象、更加具体, 通过这样的写法, 能使要表达的事物更加形象, 使难言的情状变得鲜明。如《鹤鸣》用“他山之石, 可以攻玉”来比喻治国要用贤人。“兴”是兴起, 引起的意思。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 以其他之物来引起下文, 以激发作者的联想, 增强意蕴, 达到形象鲜明、诗意怏然的艺术效果。如 :《郑风·野有蔓草》中 :“野有蔓草, 零露溥兮。有美一人, 清扬婉兮。邂逅相遇, 适我愿兮。”用清新可爱、绿意浓浓的绿草景色来引起诗人所要表达的在邂逅清秀妩媚少女后的喜悦心情, 增强了文章的蕴意。

二、《诗经》中生动形象的“赋”、“比”、“兴”艺术手法

“赋”、“比”、“兴”三义中, “赋”是最基本、最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 它的特点是“敷陈”、“直言”, 即直接叙述事物、铺陈情节、抒发感情。钟嵘强调指出 :赋除了直书其事, 也可以在叙写的事物中寄寓深刻的含义, 所谓言在此而意在彼, 或者含而不露, 言尽而意长, 把内心感情直接表露出来, 不曲折, 不隐晦, 直截了当, 明白如话。例如, 《卫风·氓》, 通过倒叙弃妇与氓由恋爱到结婚直至被氓遗弃的悲惨遭遇来表现弃妇的哀怨和决绝。用铺叙的手法叙述了氓的悲惨经历, 一层又一层的叙述氓的痴恋, 以此来表现妇女在封建社会不公平的境遇。通过“赋”的手法来抒情。又如, 《小雅·正月》中 :“谓山盖卑, 为冈为陵。民之讹言, 宁莫之惩。召彼故老, 讯之占梦。具曰予圣, 谁知乌之雌雄!谓天盖高, 不敢不局。谓地盖厚, 不敢不蹐。维号斯言, 有伦有脊。哀今之人, 胡为虺蜴?”诗歌中用两个反问来衬托揭露贫富悬殊、善恶颠倒的黑暗现实。通过“赋”的手法来叙写政治。

“比”是《诗经》中普遍运用的艺术手法, 在具体的运用方面, 《诗经》中的比喻方法有很多, 可以分成明喻、暗喻等。有的篇目全文都用比喻的手法来写, 如 :《魏风·硕鼠》。文中用硕鼠这种人人都厌恶的动物来比喻剥削者, 将剥削者丑恶的形象用硕鼠来比喻, 更加生动的展现出剥削者不顾百姓之苦硕鼠般进食辛苦粮食的丑恶嘴脸。有的篇目在局部运用比喻。一般来说, 这种比喻在使用的喻体之前, 往往加上“如”、“若”、“犹”或者否定的“匪”字, 明确地表明这里是在用“比”的手法。如《卫风·硕人》描绘庄姜之美, 用了一连串的“比”: 手如柔荑, 肤如凝脂, 领如蝤蛴, 齿如瓠犀, 螓首蛾眉。用生活中常见的四种事物比喻美人肤色的细、白, 给人以新鲜感。

“兴”在《诗经》中使用较为普遍。通常作为文章开头, 以起兴引起下文。大多都与下文有着委婉隐约的内在联系, 起着烘托渲染环境气氛, 象征文章主旨的作用。如 :《关雎》以“关关雎鸠, 在河之洲”开头, 诗人借眼前之景兴起下文的“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用关雎一唱一和的鸣声, 比喻男女之间的情感。用关雎的在河边嘻戏, 引起后面男女间的恩爱。又如, 《桃夭》一诗, 诗歌以“桃之夭夭, 灼灼其华”开头, 写出了春天桃花开放时的美丽氛围, 引出后文新娘的美貌, 烘托结婚时的热烈气氛。

在《诗经》中, “赋”、“比”、“兴”手法常常是交替使用的, 有“赋而比也”, 有“比而兴也”, 还有“兴而比也”。如《卫风·氓》是赋体, 但诗中“桑之未落, 其叶沃若, 吁嗟鸠兮, 无食桑葚”又显然是“兴而比也”。又如《卫风·硕人》, 用铺陈的手法描写庄姜美貌, 但其中“手如柔荑, 肤如凝脂, 齿如瓠犀, 螓首蛾眉”则传神地表现出庄姜的天生丽质, 这显然又是“赋而比也”。“赋”、“比”、“兴”手法的成功运用, 是构成《诗经》民歌浓厚风土气息的重要原因。

三、“赋”“比”“兴”手法对后世诗歌创作的意义

《诗经》是中国上古文化的诗的总结和艺术的升华, 它生成于中华民族丰厚的文化土壤, 具有极为丰厚的文化内容。《诗经》中“赋”、“比”、“兴”的艺术手法是古人对《诗经》和古代诗歌表现手法的总结, 为后世诗人的创作提供了成功的借鉴, 奠定了中国诗歌以抒情为主的基本美学特征, 后世诗人常常运用“赋”“比”“兴”手法使得诗歌意义更加深远, 情感更丰富。

摘要:本文从诠释“赋”“比”“兴”入手, 通过旁征博引、实论结合的手法剖析了“赋”“比”“兴”在《诗经》中的应用。点明了《诗经》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比兴手法】相关文章:

常见修辞手法_写作手法的作用和答题格式06-11

文学手法05-15

现代手法05-24

摄影手法05-25

按摩手法05-26

比喻手法05-27

改良手法06-06

建筑手法06-17

赏析手法06-25

控制手法06-28

上一篇:消毒供应中心护士下一篇:综合利用: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