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病儿童的心理护理

2024-06-09

患病儿童的心理护理(精选7篇)

患病儿童的心理护理 第1篇

1 一般资料

2010年1—12月到我院保健科进行预防接种的儿童28 345例次, 年龄1个月~12岁。均按照福建省计划免疫程序进行疫苗接种。

2 方法

在实施计划免疫预防接种过程中, 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的心理状态, 采取不同的心理护理。

2.1 婴儿期 (1个月~12个月)

婴儿期儿童害怕陌生环境和接触陌生人, 主要表现为焦虑、啼哭、寻找亲人。此期儿童从一开始就先哄逗他们, 分散其注意力, 趁其注意力转移时立即给予注射, 接种后配合家长一起安抚婴儿, 使婴儿得到心理安慰, 减轻恐惧心理。

2.2 幼儿期 (1岁~3岁)

幼儿期儿童易受外界环境影响, 看到护理人员身穿白大褂, 戴着口罩, 心理上极易产生恐惧, 出现哭闹、抗拒注射。对待此期儿童首先应予亲切的微笑, 用和蔼的态度与他们交谈, 减轻其紧张恐惧情绪, 让其观看其他儿童接种时的勇敢表现, 同时用激励法鼓励幼儿, 大部分幼儿能配合接种。少数不合作的幼儿在家长配合下采取快速准确的注射, 注射后安抚幼儿, 鼓励其在今后的接种中能表现勇敢。

2.3 学龄前期 (3岁~7岁)

学龄前期儿童初具个性特点, 有一定的自我意识, 喜欢受到表扬, 容易受工作人员的言语影响。此期儿童先与他们闲聊, 如表扬其衣服漂亮, 玩具好玩, 使儿童解除戒备心理, 与接种人员亲切交谈, 减轻他们紧张恐惧心理, 主动配合接种, 接种时表扬他们勇敢, 少数不合作儿童取得家长配合以制动躯体法完成接种。接种前配药和接种时速度要快, 不可让儿童等待太久, 缩短其恐惧时间, 接种后应予表扬及鼓励, 使其以后能更好地配合接种工作。

2.4 学龄期 (7岁~12岁)

学龄期儿童情绪相对稳定, 好表现, 喜欢别人表扬。应抓住此期儿童的心理特点, 注射前先表扬其很勇敢, 相信一定不会哭, 尽量不采用恐吓的手段;对少数不合作的儿童可让其观看其他儿童的勇敢表现, 注射过程嘱其闭上眼睛并数数, 减轻其害怕针筒的恐惧心理, 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接种后则要表扬鼓励, 增强自信心。

3 结果

通过心理护理, 儿童在预防接种过程中明显减缓了心理应激反应, 消除了紧张、恐惧心理及减轻了疼痛的感觉, 大部分儿童能主动配合接种。增强了广大家长对儿童接种疫苗的信心, 保证计划免疫工作的顺利进行。

4 讨论

弱视儿童的心理护理干预 第2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心理护理干预组20例 (30眼) , 男9例, 女11例, 年龄4~7岁, 平均 (5.5±1.2) 岁, 其中屈光参差性弱视8例 (12眼) , 屈光不正性弱视8例 (13眼) 斜视性弱视4例 (5眼) ;对照组20例 (30眼) , 男8例, 女12例, 年龄4~7岁, 平均 (5.5±1.3) 岁, 其中屈光参差性弱视9例 (14眼) , 屈光不正性弱视8例 (11眼) , 斜视性弱视3例 (5眼) 。两组患儿年龄, 性别, 弱视类型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弱视检查与诊断

常规检查远近视力, 外眼, 眼位, 眼球运动, 充分散大瞳孔验光, 检查眼底和注视性质, 部分患儿做VEP检查, 检查眼轴, 角膜曲率。

1.2.2 对照组采用传统综合治疗法

综合使用下列方法: (1) 所有患者均使用1%阿托品眼用凝胶, 3次/d, 连续3 d后检影验光, 并根据验光结果及眼位情况合理配镜; (2) 遮盖法及压抑法; (3) 精细作业训练、视知觉感知学习系统和弱视治疗仪的使用; (4) 斜视患儿经半年以上观察, 必要时行择期手术矫正。

1.2.3 心理护理干预组在传统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与心理护理措施

(1) 加强健康知识宣教:a.加强患儿家长对弱视的认识;b.认识弱视的危害;c.强调早期发现弱视的重要性; (2) 提高患儿和家长对治疗的依从性:患儿能否遵照医嘱进行治疗, 即依从性的优劣是决定疗程长短, 甚至是决定治疗成败的重要因素之一。医务人员通过护理干预, 使家长对弱视治疗有足够的认识, 正确引导和督促患儿每天坚持各项弱视治疗的家庭训练, 并取得患儿的配合。 (3) 运用赏识教育的方法:赏识教育是南京聋哑学校副校长周弘首倡的一种新的教育方法。将赏识教育贯穿于弱视治疗的每个环节, 通过多种形式帮助家长充分认识赏识教育的内涵、掌握运用技巧, 并指导家长将赏识教育运用到弱视治疗的每一个环节中去。 (4) 康复期心理支持:弱视治疗是持久战。a.处于复诊期的患儿对治疗的单调性产生厌倦, 容易对治疗不认真。因此, 必须重视患儿的心理指导, 医护人员及家长应多关爱、鼓励患儿, 适当运用激励机制, 使孩子能积极配合;b.重视患儿的日常行为,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注意平衡营养、合理膳食, 增强眼的抵抗力与调节作用。

1.4 疗效评价标准

按照1996年4月全国儿童弱视!斜视防治学组制定的标准进行疗效评价。痊愈:视力恢复到≥0.9, 随访2年, 视力仍保持正常;进步:视力增加2行或2行以上;无效:视力退步, 不变或提高1行[1]。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以P<0.05认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2 结果

注:χ2=4.159, P=0.041

本结果显示, 实施心理护理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041) 。

3 讨论

儿童弱视只要从幼儿抓起, 早期调查, 早期发现, 早期干预确诊为弱视后, 进行综合治疗, 辅以早期心理护理干预, 终会取得满意效果。心理护理干预是指在护理过程中, 护士以心理理论为指导, 以良好的人际关系为基础, 通过与患者的交往以及应用有关的心理学手段, 影响、改变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和行为, 发挥医疗护理的最佳作用[3]。

弱视是儿童发育期的常见病, 弱视的治疗效果直接影响生理发育和生活质量。徐长莺等[4]对心理干预在弱视治疗的研究中发现, 将同年龄, 同程度的弱视儿童随机分为两组, 两组患者均给予同样的综合常规治疗, 治疗组同时实施心理干预。观察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有效遮盖状况、精细训练准确性、视力提高程度。结果发现在相同的治疗时间内, 干预组视力提高明显高于对照组, 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相同年龄组疗效比较, 干预组均高于对照组, 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许多研究已证实儿童视觉发育过程中存在敏感期和关键期[2]。3岁是儿童视功能发育的关键期, 8岁前属敏感期。由此可见, 遵循儿童心理发展规律, 采取积极的心理干预, 能促使弱视患儿积极、主动配合治疗, 从而提高治愈率。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改变, 我们可以设想通过医院与幼儿园、学校卫生保健所等单位的联合工作模式, 实现文教卫生紧密配合, 公共卫生与临床医学有机整合的方法, 建立更行之有效的弱视防治体制, 使更多的弱视儿童能在早期得到行之有效的治疗和护理。

摘要: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弱视儿童在治疗过程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40例 (60眼) 同年龄同程度的弱视患儿随机分为心理护理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接受常规综合治疗, 心理护理组接受常规综合治疗的同时, 由护理人员对患儿及其家属进行心理护理干预。结果 心理护理组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41) 。结论 对不同年龄和弱视程度不同的患儿, 采取与家属共同制订教育计划, 实施全程连续性分期心理护理, 提高了患儿对治疗的依从性, 从而提高弱视患儿的治疗有效率。

关键词:弱视,心理护理干预

参考文献

[1]中华眼科学会全国儿童弱视斜视防治学组.弱视的定义.分类及疗效评价标准.中国斜视与小儿眼科杂志, 1996, 4 (3) :97.

[2]张凤梅.增视明目丸对儿童弱视疗效观察.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1997, (2) :77.

[3]姜乾金.医学心理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8:8-11;229-236;118-119;123-125.

200例儿童静脉输液中的心理护理 第3篇

1 临床资料

2014年6月至2015年1月我科200例静脉输液儿童患者, 其中年龄5~11岁, 住院5~19天。79例上呼吸道感染, 50例支气肺炎, 32例肠炎, 24例荨麻疹, 其他15例。

2 静脉输液时的不利因素

2.1 患儿心理:患儿在陌生环境会出现紧张恐惧心理, 特别是年龄较小的患儿一来打针的时候就产生抵触情绪, 出现一些哭闹挣扎以及跑掉行为, 有些时候家长强硬帮着也出现抵抗哭闹, 有时护士一扎时患者一动未把住导致穿刺失败, 同时患儿的紧张反抗心理也影响护士心理紧张, 增加穿刺失败率。输液过程中时间较长, 患儿由于身体不适往往会产生焦躁心理, 特别是学龄前儿童, 扎针过程中的等待无聊也会产生烦躁, 这一时期患儿心理承受能力较低。

2.2 家长心理:注射输液治疗时家长更为担心紧张焦躁, 大多数家长害怕护士静脉穿刺一次扎不上孩子疼痛, 对年轻护士技术不信任拖延时间选人注射, 家长焦虑不稳定心理也相对影响对孩子的耐心, 同时护患间也易产生矛盾医疗纠纷。

3 护理措施

3.1 环境建设:我科率先在全院病房打造一个儿童乐园, 供静点过程中儿童玩耍, 室内的建设光线充足且温暖舒适, 房间配有电视动画宣传图片, 一些小兔子熊和气垫球等无伤害的大型软玩具, 适合儿童静点时分散注意力又无伤害, 室内的小卡通转椅特别受到孩子欢迎, 小悠车孩子们也玩的高兴, 我们儿童乐园配备本着新颖和适合生病患儿, 没有大运动量又能吸引注意力。病房间的墙壁上是淡粉色和淡蓝色, 粘贴色彩艳丽的卡通墙纸干净整洁温暖舒适, 给患儿打造一个安全舒适的修养治疗环境。

3.2 心理护理:我们小组成立了爱心品管圈, 设立了具体实施步骤强化了沟通技巧, 根据我科患儿年龄组的特点实施并定期改进。首先护士热情接待患儿及家属, 安置病房单元并告知注意事项, 在与患儿交流时要采用儿式的易懂语气, 举止轻柔语言亲切, 首次输液前护士抚慰鼓励患儿尽量主动配合, 因我科患儿现对较大语言沟通有效, 所以护士的态度直接影响患儿的配合程度。

胆小型内向患儿多鼓励树立榜样让勇敢大哥哥姐姐做示范, 儿童勇敢伸出胳膊时要表扬和鼓励, 一旦第一次儿童静脉穿刺时接收后, 患儿就有了良好印象, 在合理的护理干预下均能配合治疗[1], 讲解开导患儿护士不要着急注射能减轻患儿紧张恐惧心理。输液过程中是心理护理最好的时间, 护士要观察患儿输液过程中有无不适反应, 小一些的孩子护士要平时多拍拍抱抱关心病儿, 采用面容直观法观察面部表情判断患儿的心理情况, 点点滴滴发现及时给予安慰处理增加亲近感和安全感, 对患儿的心理护理过程也是与家长沟通的过程, 是促进护患关系和谐的纽带。

3.3 提高护士自身素质:加强护士自身素质培养, 组织学习一些儿科新技术和新理论知识, 加强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相关学习提高自身素质。小儿输液要求护士穿刺技术娴熟, 我科针对新护士采用单独专项练兵, 老护士亲身讲解传授心得, 经过全员的努力患儿一次穿刺成功率大幅提升。采用无痛注射法操作动作轻柔把人性化护理落实到工作中, 输液大于3 d的儿童我科采用静脉留置针, 静脉留置针穿刺技术需要护士技术娴熟过硬, 虽然首次操作难度较高但是患儿不必每天都需要穿刺, 减少血管穿刺次数并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静脉过程中轮流有2名护士每天专门巡视病房, 观察患者的病情和了解患儿的需求, 进行输液过程中的心理疏导和家属的沟通工作, 减轻患儿害怕和焦虑心理增加患者及家属信赖感, 提高工作质量减少差错事故的发生。

4 结果

经过治疗护理患儿病情好转全部治愈出院, 200例患儿静脉输液时紧张恐惧等负性心理减少, 患儿在静脉输液时依从性增高能配合输液, 特别是在注射后的过程中患儿相互间有活动空间, 本组统计一针见血率由82%上升到97%, 200例患儿住院间医护患和谐, 患者家属满意率提高。

5 结论

儿童静脉输液患儿易产生紧张恐惧心理反应, 护士在儿童静脉输液中全程进行心理护理, 体现了对患者的人性化使儿童负性反应减少, 赢得了患者及家属的赞誉。

儿科护士不但要有熟练的护理技术, 还要有良好的沟通技巧和爱心, 工作中加强了心理护理使患儿和家属缓解了心理压力, 在患儿进行静脉输液过程中进行心理护理, 可以显著提高家长满意率和患儿的治疗依从性[2], 病室哭声少了笑声多了。

护士态度和蔼热情鼓励孩子的同时也提高了静脉穿刺成功率, 静脉留置针的应用也使护士工作量减少有时间下病房做输液中的心理护理, 及时发现输液中的患者反应问题, 减少了护理差错事故发生提高了护理质量, 加强心理护理的实施减少了医患矛盾促进了医患和谐。

参考文献

[1]程霞.儿童静脉输液中常见的护理问题及预防[J].祝您健康·新医药, 2010, 1 (1) :6, 18.

儿童在治疗牙病中的心理护理与对 第4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临床观察2006至2008年来本院诊治的4~13岁432例患儿, 其中4~6岁85例, 6~9岁202例, 10~13岁164例。

1.2 方法

按患儿就诊前的表现将432例进行分类, Frankly心理学分类法的四度[3]包括1度:有很强的拒绝反应 (-) , 如哭闹、暴躁、恐惧、不张口及其他的拒绝反应;2度:有拒绝反应 (-) , 负反应, 不愿接受治疗, 而且不配合, 但不像一类患儿那样强烈抵抗, 如不高兴, 抱消极态度;3度:配合反应 (+) 愿接受治疗, 但和医护人员讲条件, 说出自己恐惧, 害怕的理由争取获得同情和支持;4度:配合很好 (++) , 但对医护人员很信赖, 表现出积极态度, 并愿意接受治疗。 把1、2度称为拒绝型, 3、4度称为合作型。心理护理前分类结果:1度53例, 2度86例, 3度159例, 4度134例。根据四型患儿的态度, 进行综合心理分析, 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护理, 护理后患儿的合作程度发生了明显的改变, 能够配合治疗的患儿达50%以上, 其余患儿也有不同程度的转变。由此可见, 对患儿进行心理护理是十分重要的。

2 患儿心理分析

2.1 1类和2类患儿的心理主要是恐惧和对抗, 焦虑和多疑。恐惧患儿不合作的根本原因, 主要来源于对陌生人和陌生环境的恐惧, 这是口腔科门诊患儿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 产生这种反应的原因是患儿对医护人员的陌生, 口腔牙钻的响声;对医院气味的不适应;前次治疗中引起疼痛的联想以及家长的紧张情绪给患儿的消极影响。表现为躲避, 闭嘴不接受治疗, 焦虑多疑, 主要见于初诊的患儿, 对医务人员所要进行的治疗不知晓, 但却由于家长的不经义提示使得患儿异常紧张, 继而出现各种消极不合作的情绪反应。

2.2 3类和4类患儿的心理主要是情绪比较稳定, 对治牙有正确的认识, 多见于复诊的患儿, 他们有心里准备, 能克制自己, 但从患儿的言行举止中看出, 他们都期盼医务人员有高超的无痛治疗技术, 希望能手到病除。

3 护理对策

3.1 按照患儿的心里活动特点进行护理, 对具有恐惧、多疑心理的患儿, 首先要做的不应是口腔检查, 而是使患儿松弛情绪, 善意地同他进行交谈, 分散其注意力, 消除陌生感, 取得信任, 和他心里距离拉近之后, 然后再讲解牙痛的原因, 治牙并不可怕等, 待患儿接受自己后再做进一步检查。

3.2 对口腔器械容易紧张的患儿, 在做患儿的心理护理时, 首先要对家长进行卫生宣教, 讲解治疗中的注意事项, 并说服家长协助护理人员做患儿的思想工作。

3.3 对情绪比较稳定的患儿, 多见于年龄比较大的患儿和复诊的患儿, 这类患儿由于年龄稍大些, 心理发育日趋完善, 来到牙科后, 好奇心强, 问题多, 有独立的意识。所以, 医护人员要尊重他, 耐心解释和回答他提出的问题, 满足他的一些合理要求, 同时这个年龄的患儿情绪不稳定, 自制力差, 治疗过程中一定注意观察患儿的反应, 眼疾手快, 但要注意避免发生副损伤。在治疗中发生不能很好合作时, 也不要去责备他, 而要表现出一种理解, 与他们再次进行沟通, 树立患儿的信心, 完成治疗。

3.4 合理安排就诊顺序, 若同时有几个患儿侯诊时, 可先安排能积极配合治疗的复诊患儿, 让心理紧张或初诊患儿在一旁观看, 这样医护人员的亲切态度, 鼓励性的语言, 可以显著降低患儿的恐惧、焦虑的心理, 增强其接受治疗的勇气, 并给在一旁观看的患儿以暗示, 使他们坚定信心, 很好的配合治疗。

总之, 牙科焦虑症起因很明确, 一般认为它是一种获得性行为, 与既往医源性创伤体验, 患儿的神经型及暗示等因素有关[4]。随着心理学在临床的广泛应用, 心里护理在儿童牙病的诊疗中, 一定会越来越受到重视。每一位牙科的医护人员, 在整个治疗过程中, 要给患儿以鼓励和安慰, 使他们树立起治疗牙病的信心, 战胜恐惧心里, 战胜自我, 消除早已形成的对医护人员, 对牙病治疗中疼痛、恐惧的条件反射, 顺利完成牙病的治疗。

参考文献

[1]彭先治.口腔预防医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7, 1 (11) :77.

[2]牛东平.口腔内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 3 (22) :122.

[3]景生宝.临床心里学.四川科技出版社, 1989:195-198.

患病儿童的心理护理 第5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试验组和对照组患儿均来自2010年2月至2012年4月我科的住院患者。试验组60例患儿临床诊断脑瘫, 脑瘫诊断符合1988年全国脑瘫康复诊断的标准和分型[2]。其中男34例, 女26例;年龄7个月~5岁2个月。对照组60例为非脑瘫住院患儿, 男27例, 女33例;年龄5个月~6岁, 其中上呼吸道感染19例, 肺炎17例, 肠炎10例, 高热惊厥7例, 川崎病3例, 过敏性紫殿4例。两组患儿性别、年龄、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家长资料

试验组60例家长 (父或母) 年龄21~45岁, 农村33例, 城镇27例;高中文化程度以上46例, 高中文化程度以下14例。对照组60例家长 (父或母) , 年龄19~43岁, 农村22例, 城市28例;高中文化程度以上49例, 高中文化程度以下11例。两组患儿家长年龄、来源地、文化程度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3 方法

1.3.1 测评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调查表, 焦虑自评表 (SAS) , 临床自评量表 (SCL-90) [3]。家长一般资料用自制问卷调查表, 采用专人负责调查, 由受试者独立做出选择, 另一方面与家长进行交谈, 了解家长的心理感受及经济情况。以及他们对患儿病情的认识程度、期望程度, 可知预后。观察他们的言谈举止、表情, 了解心理变化。SAS量表采用1~4分制, 分值越高, 表明焦虑程度越高。SCL-90量表采用1~5分制, 因子分>2表示有症状。

1.3.2 心理护理干预方法

针对家长的不同心理问题采取有接受心理培训的护师每周与家长沟通一次, 每次30~60min, 并进行心理干预。干预的方法有:认知疗法、心理疏导等。

1.3.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处理, 计量资料采用 (±s) 表示,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成组设计采用两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家长SAS总分, SCL-90各因子均值比较

试验组患儿家长的焦虑、强迫、抑郁、恐惧等心理问题明显高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 (P<0.05或P<0.01) 见表1、表2。

2.2试验组予以心理护理干预后, 患儿家长SAS总分 (51.3±6.8) , SCL-90各因子分明显降低 (P<0.05) , 其心理障碍有明显改善, 见表3。

3 讨论

家长一旦得知自己的孩子被确诊为脑瘫后大多是难以接受的, 脑瘫患儿家长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和沉重的经济负担, 家长心理状态直接影响护理的效果与患者的预后[4], 所以我们要密切关注他们的心理问题, 必须采取一定的干预措施, 使家长不健康的心理情绪减轻, 使家长逐渐能坦然地接受现实配合治疗, 这样也更有利于患儿的康复。首先要找出患儿家长存在的心理问题, 分析引起心理问题的原因, 有针对性地进行护理干预。

让家长正确认识脑瘫, 脑瘫是一种慢性病, 疗效缓慢, 小儿脑瘫康复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过程, 而且脑瘫孩子的康复是终身的。脑瘫患儿大部分时间是与家长度过的, 作为家长一定不要歧视脑瘫儿童, 要关怀爱护脑瘫儿童, 尽管他身患疾病, 但他仍与正常儿一样, 有自己的情感世界和需要, 家长必须满足脑瘫儿童的合理要求。同时要建立温馨、和谐、融洽的家庭关系, 创造有助于脑瘫儿童疗育的氛围, 增强家长与脑瘫儿童康复的自信心。鼓励家长和患儿建立良好交流, 避免一些不良刺激, 多给孩子提供同龄伙伴交往的机会, 做好脑瘫患儿心理护理工作, 使其在情绪和社会适应能力上都逐步正常。

对家长的焦虑、恐惧、悲观失望、自卑等心理给予理解和关心, 鼓励家长多听音乐适当给予心理疏导, 缓解心理上的郁闷, 也可以多与疗效较好的患儿家长交流, 这样可以加强家长的心理承受能力, 释放压力。鼓励他们按计划训练, 坚持治疗, 持之以恒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对巩固脑瘫孩子的康复训练效果和进度起着重要作用。

摘要:目的 探讨脑瘫儿童家长的心理问题, 并采取相应的心理干预措施, 提高患儿的康复效果。方法 采用自制问卷调查表, 焦虑自评量表, 临床症状自评量表对60例脑瘫患儿家长的心理问题进行评定, 针对其心理状态, 予以相应的护理干预, 并对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进行比较。结果 试验组脑瘫患儿家长SAS总分及SCL-90中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强迫症状等因素分值明显高于对照组非脑瘫患儿家长 (P<0.05或P<0.01) 。予与护理干预后, 脑瘫患儿家长SAS总分及SCL-90中各因子分值明显降低 (P<0.05) 。结论 脑瘫患儿家长存在抑郁、焦虑、躯体症状等负情感。心理护理能有效缓解脑瘫患儿家长的心理问题, 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关键词:脑瘫患儿,家长,心理护理

参考文献

[1]李树春.小儿脑性瘫痪[M].郑州:河南科技出版社, 2000.

[2]林庆.小儿脑性瘫痪的定义、诊断条件及分型[J].中华儿科杂志, 1989, 27 (4) :162.

[3]汪向东.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993, 7 (31) :36.

患病儿童的心理护理 第6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1-10月在我院防保科进行预防接种的520例儿童为研究对象, 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 (非心理护理组, 260例) 和观察组 (心理护理组, 260例) 。对照组中, 男134例, 女126例, 年龄为1个月~7岁。观察组中, 男135例, 女125例, 年龄为1个月~7岁。两组儿童在年龄性别方面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门诊常规操作护理, 包括体位注意事项禁忌证等多方面的护理及健康教育, 准备就绪直接接种。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循序渐进进行一系列的心理护理后再接种。 (1) 松弛法:大多数儿童看见“针”或由于对接种的误解, 在进行预防接种时, 产生反抗行为, 表现为紧张、害怕、痛苦表情、哭闹、肢体紧张扭曲、躁动等, 护士应以热情的态度亲切称呼幼儿, 用手轻轻抚触幼儿的头和手, 使之产生亲切感, 告诉幼儿露出上臂, 暂时不动并深呼吸, 使之精神和肌肉放松并配合接种。 (2) 分散注意力法:在预防接种时有意询问幼儿一些与生活学习有关的问题, 使之在思考与回答中分散对接种的注意力。 (3) 积极性强化法:接种时不失时机的对较配合的幼儿进行鼓励和表扬, 如:小朋友真乖, 真勇敢, 让幼儿感受到被表扬的愉快而更加积极配合。 (4) 榜样法:在接种时, 先给较勇敢的幼儿接种, 并请其现身说法, 树立良好榜样, 请精神高度紧张的幼儿在旁观看从而模仿配合。 (5) 渐进式劝导法:对极度恐惧、哭闹、拒绝较强烈的幼儿, 采取缓和处理, 待幼儿稍平静时, 慢慢说服, 并限制一定时间考虑, 既不强迫, 也不迁就, 以表示尊重。建议家长在日常生活中遇到孩子不听话时, 不要用“打针”吓唬孩子, 以免增加对“打针”的恐惧及不正常的心理认知定位。 (6) 间接干预法:在计划免疫中, 接种的对象是儿童, 而让其满意的却是儿童的家长, 取得儿童家长的配合是接种顺利进行的关键。通过对家长耐心解释, 争取家长支持, 使之以良好的情绪、信任的表情和态度感染儿童, 充分发挥家长对孩子的影响力。我们在给幼儿预防接种时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和需求, 运用心理沟通技能灵活掌握和控制幼儿情绪, 协助调整自我感觉, 使幼儿在预防接种中表现出自信、勇敢、合作。

1.3 评价标准

1.3.1 接种配合性评价

较佳:小儿在预防接种过程中没有反抗现象。较好:小儿在接种过程中虽有反抗, 但并不强烈。较差:在整个接种过程中反应强烈及不配合。接种配合性好=较佳+ 较好 。

1.3.2 家长满意率

家长满意率采用无记名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 分为非常满意, 较为满意和不满意三个级别。问卷有效回收率为100%。家长总满意率=非常满意率+较为满意率。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15.0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儿童预防接种配合情况及儿童家长满意率比较,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2) 。

3 讨论

通过对观察组和对照组分析发现, 预防接种过程中进行心理护理, 做到因人施护, 给予小儿及家长感情交流, 可使婴幼儿心理渐于平静, 对其心理健康发育起着良性循环, 也减少了因接种时情绪烦恼不安引起的消化不良。幼儿自控能力、认知能力水平较低, 其心理活动和行为具有稳定性差、发展性变化的特点, 表现为高兴则笑、不高兴则哭闹。在预防接种时会有愤怒、不安的心理, 行为表现为哭闹、扭动、抵抗等。应采取劝导、说明、启发等交流方式帮助幼儿认识问题, 改善心境, 应用松弛法、分散注意力法消除紧张、顾虑、恐惧, 降低幼儿对疼痛的敏感性。幼儿有好奇心、模仿性强的特点, 他们易学表面生动的举动, 由于好奇心, 别人做他也试着做, 不自觉的模仿周围人的言谈举止, 因此, 用榜样法心理干预可取得良好的效果。正确掌握和处理好儿童的心理问题及特点, 才能使儿童在预防接种过程中合作。在预防接种的全过程, 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综合运用了多种心理护理模式, 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出发, 改变了婴幼儿“小”“不懂事”而忽略“人”的概念, 在防病的基础上建立了良好健康的婴幼儿成长心理。同时陶冶了预防免疫工作者的爱心, 给婴幼儿以人性化的健康免疫。

摘要: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在儿童预防接种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1年1—10月在我院防保科进行预防接种的520例儿童为研究对象, 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 (非心理护理组, 260例) 和观察组 (心理护理组, 260例) , 比较两组儿童的接种配合性及家长满意率。结果 观察组的接种配合性明显高于对照组, 家长满意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心理护理对于提高儿童接种配合性及家长满意率均有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心理护理,儿童,预防接种

参考文献

患病儿童的心理护理 第7篇

儿童注意力缺陷多动症 (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 又称少儿多动症, 是以与年龄不相称的活动过多、注意力不集中、任性、易冲动为主要特征的行为障碍。其智力基本正常, 但有学习困难, 运动功能不协调及心理异常。据不完全统计, 我国目前有1880万名ADHD患儿, 在学龄儿童中公认的发病率达3%~5%。由于诊断治疗不对应, 70%~80%会持续到成人期。

1.1 病因

本病由多种因素引起。遗传因素在本病发生中有相当大的作用。是一种多基因遗传性疾病。此外还与妊娠及分娩期脑轻微损伤、精神发育损害或延迟、神经递质及有关酶改变、不良社会和家庭环境及其他心理障碍有关。

1.2 发病机制

许多学者进行诸多因素的病因学研究, 解释其发病机制, 共识的遗传因素研究发现患儿D 4 R基因多肽性与A D H D发病有关, 它主要分布在额叶, 它的异常提示额叶D A神经元功能低下引发注意障碍。巴克利提出了著名的巴克利行为反应抑制模型: (1) 非语言工作记忆, 就是将视觉和听觉的意向传递给自我, 供自我“独自”分析和利用, 注意力障碍儿童在此方面缺陷表现为不能像其他儿童有意地保持知觉经验。 (2) 语言工作记忆, 人们接受刺激经过抑制产生有关事物的语言活动, 并且就完成任务的活动进行内部的自我对话, 指导自己的行为。A D H D患儿很少自我对话, 进行自我提示和自我鼓励。 (3) 情绪动机的自我控制, ADHD儿童不能适当抑制自我的情绪, 动机不能指向未来, 在动机不足情况下, 抗干扰能力差。 (4) 行为重组, 通过反省和自我对话, 对行为进行分析找到合理的行为方式。ADHD儿童不能从过去的行为教训中受到启示, 改进行为。

2 临床表现

即注意力缺陷和活动过度。多同时存在。

(1) 在学业、工作或其他活动中, 往往不能注意到细节或者常发生粗心所致之错误;

(2) 注意力往往难以持久;

(3) 在与之对话时, 往往心不在焉, 似听非听;不能听从教导以完成作业、日常家务或工作;

(4) 逃避、不喜欢那些需要精力持久的作业或工作, 因外界刺激而分心;遗忘日常活动;

(5) 手或足有很多小动作, 或在座位上扭动;要求坐好的场合擅自离开座位;

(6) 在不合适场合过多地奔来奔去或爬上爬下) ;不能安静地参加游戏或课外活动;

(7) 一刻不停地活动, 似乎有个机器在驱动他;

(8) 在他人问题尚未问完便急于回答;往往难于静候轮换。

3 治疗原则

除心理治疗和教育外, 对本症唯一有效的药物为精神兴奋剂, 如哌醋甲酯 (利他林) 、苯丙胺、匹莫林。用药从小剂量开始, 白天早餐后顿服, 节假日停药, 6岁以下及青春期以后原则上不用药。

4 护理体会

4.1 心理护理

ADHD儿童有不同程度的心理或情绪障碍存在, 他们自控力差, 注意力无集中, 易受外界不良因素影响, 惹是生非, 与同伴关系差, 自尊心不足。因此加强ADHD儿童的心理护理至关重要。首先, 我们帮助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积极参与治疗护理过程, 使其发挥主观能动性, 加强自制力。其次, 在护理过程中, 采用疏泄、解释、鼓励、安慰、暗示等多种方法。此外可以开展文娱、体育活动。

4.2 注重对老师和家长的健康教育

通过宣传, 消除对A D H D患儿的误解和疑虑, 避免歧视、辱骂及体罚患儿, 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照顾A D H D患儿。此外, 家长老师要和医护人员密切配合, 注意纠正不良的教养态度, 共同讨论并共同实施应采取的对策。

4.3 作息与饮食

ADHD患儿做事没有头绪, 我们主动为他们合理安排休息、活动及学习的时间,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使孩子意识到哪些事情是该做的。饮食上[1]忌食含铅高的食物, 避免使用含铅食具。忌偏食。

4.4 社会技能和躯体训练项目

ADHD患儿多有人际关系问题, 要鼓励他们多参与集体活动, 有目的, 有计划地让小儿做一些有助培养主动注意能力的训练。通过这些训练, 使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 协调运动, 主动注意能力增强。

4.5 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和副作用

目前治疗A D H D最常用的药物为中枢兴奋剂-哌甲酯 (利他林) 。利他林不仅可改善ADHD的核心症状: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冲动等, 而且可改善与ADHD相关的功能:如学习成绩、与人交际能力、与同伴关系、与父母关系等。在服药时应注意: (1) 常见的副作用。 (2) 指导患儿遵医嘱服药, 白天早餐后服, 双休日、节假日、寒暑假不学习时应停药。 (3) 15∶00以后不应服药, 以免影响睡眠。用药过程中定期监测患儿症状是否改善, 注意观察有无不良反应。 (4) 有癫痫, 高血压, 心脏病儿童宜慎用或禁用。

参考文献

[1]王玉凤.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J].全国儿科及儿童精神医生心理健康讲习班, 2001.

[2]刘翔平, 丁玎.注意力缺损多动障碍与巴克利的行为反应抑制模型[J].心理科学进展, 2002, 10 (3) :302~308.

[3]沈晓明, 金星明.发育和行为儿科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3:261.

上一篇:常规人工流产术下一篇:牛流行感冒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