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专业低年级学生

2024-08-23

英语专业低年级学生(精选12篇)

英语专业低年级学生 第1篇

在语言学习者学习目标语言的过程中,学习者通过对目标语的词汇、语法和篇章等不同层面的内容进行错误分析,以了解他们对语言的掌握情况,提高语言学习的质量,这种方法被称为“错误分析法”。于此同时,每年举行的英语专业四级考试是衡量英语专业低年级学生英语水平的重要指标,而在该类考试中,英语写作的分数占据了总分的五分之一。不得不说,作文分数对专业四级的通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试图用错误分析法来对独立学院英语专业低年级学生的写作错误进行统计、列举、分析和研究,从而对英语写作教学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

一、独立学院学生英语专业四级大作文写作常见错误

首先,笔者针对工作所在的某独立学院的120名英语专业学生,就英语专业四级模拟考试试卷的写作情况进行了错误统计(错误可叠加,也就是说某个学生可以同时存在多种写作错误,也可能只存在一种错误)。

每种错误出现的频率不相上下。同学们最容易犯的错误中比例占据第二位的是语法错误,其中包括单复数使用混乱,主谓不一致;多谓语现象严重,谓语动词乱用和时态错误三种。剩下的两类错误:句法错误(中式英语和悬垂分句和语篇错误(衔接问题和内容偏离)分别占了总数的26.7%(32人次)和15.8%(19人次),虽然比例相对于前两项较少,但是也会不同程度上影响到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学生的写作成绩和过级比例。

二、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学生写作典型错误的归类分析

下面笔者就针对这四类错误类型,结合具体的案例进行详细分析:

1.词汇错误:(1)单词拼写错误。单词拼写错误是英语写作过程中最常见的一种错误,即使是英语专业学生,也避免不了要犯单词拼写的毛病。根据笔者该项的调查统计,发现超过8个字母组成的单词书写错误率要比8个字母组成一下的单词要高出很多,所以暴露出学生的单词记忆基础不牢和单词拼写技巧不够的缺点。(2)词性使用错误。在汉语中,词性只能通过句法结构来实现,所以词语的名词和动词形式基本上都是一致的;而在英语中,一个单词通过词缀转换可以衍生出这个单词的多种不同词性,这一点是和中文不同的。下面就以一个学生的书写错误为例,分析一下词性使用的错误:“If we want to finish this project on time,many factors should be taken into consider in advance.”在这个句子中“consider”应为“consideration”才是正确的,因为“考虑”在这里做介词“into”的宾语,应该用名词形式。

2.语法错误:(1)单复数使用混乱,主谓不一致。主谓不一致在同学们的作文中也非常常见,因为在汉语表述中,主谓一致的概念不存在,而且谓语的时态也经常被忽略,导致学生的主谓经常出现不一致的情况。例如句子“The government have to deal with this immediately.”中,主语“The government”是单数形式,是一般现在时态,而句子的谓语动词却用了“have”,出现了主谓不一致的现象,正确的用法应该将“have”改成“has”。(2)多谓语现象严重,谓语动词乱用。英语作为一种形和语言,要求句子各成分之间必须保持在人称、性、数、时和意义的一致,除了并列谓语动词之外,一个句子也只能有一个谓语动词。例如在句子“Many students are like studying home economics.”中,同时出现了两个动词;而“like”在此处做动词“喜欢”讲,所以要去掉be动词“are”。

3.句法错误:(1)中式英语。很多学生在写作时,都是根据自己预先想到的中文句子,再去找相应的英语表达方式,但是由于受到资深能力的限制,学习写作中出现了大量“中式英语”的表达。比如说:“Nowadays,the traffic in big cities is getting more and more crowded.”这个句子的正确表达应该是“Nowadays,the traffic in big cities is getting heavier and heavier.”。这样一些隐形的“中式干扰”时时刻刻影响着学生作文的质量。(2)悬垂分句。分词做状语时,其逻辑主语与句子中的真主语是一致的。但有时分句的主语与其所在的句子主语并不一致,悬垂结构的使用也容易出现错误,比如有学生写到“While having the class of English writing,the bell rang.”,这句话用中文读起来感觉很通顺,而正确的表达则应该是“While having the class of English writing,we heard the bell ring.”

三、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学生写作典型错误的错误成因

1.过分关注语言点的“知识性”学习,忽视实际运用能力(口头和笔头)的培养。一直以来,各学习阶段的英语考试多采用标准化题型,这就无形中削弱了学生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为了适应阶段性升学考试,许多教师在英语教学中把完整的课文割裂成了一个个语言碎片,过多地强调语言知识点的传授,而忽略英语文章所表达的整体信息和篇章结构。长此以往,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形成背“考点”的误区,再加上接触写作的机会很少,要指望在大学基础阶段“突击”培养学生较为扎实的写作基本功,可谓是难上加难。

2.难以摆脱“中式思维”的影响。从以上所出现的问题可以看出,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学生中式思维主要表现在受母语思维习惯和语言规则影响而造成的句内语言表达方式上。其中,母语概念体系的迁移为主导因素,母语语言规则的迁移集中表现在词汇、语法和句法方面。从学生写作文章中还可以看到出,英语语言基本功偏弱时,写作中所出现的中式思维与中式英语的相关性越高。

四、避免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学生写作错误的教学对策

1.加强对单词的讲解和记忆。第一,在词汇的搭配和用法方面,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对写作常用词汇、近义词汇、热点词汇甚至是高级词汇反复讲解,加深学生对这些词汇的理解和印象;第二,可以把以上词汇分类归纳,做成复习记忆手册,分发给学生,督促背诵,定时抽查学生记忆情况。

2 . 加大对“写作语法”的教学探索。在讲解写作语法中,教师往往只是要求学生们“死记硬背”语法的基本含义和意思,忽略其使用,也没有做更多的延伸,导致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仍然“我行我素”。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涉及专门的“写作语法”章节的讲解,并针对学生在习作中的典型错误设计相关语法改错练习和学生相互评阅环节,加强对此领域的教学开发力度。

3.注重写作技巧与写作实践的紧密结合,处理好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杜绝只讲不练的授课模式;争取在每次有限得课堂时间里,既讲解必要的写作理论,又挤出宝贵的时间给学生实践。对学生做的练习或写的文章,要有反馈意见,最好能做到当天或者当堂讲评。

4.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发现式和研究式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写作学习课程的全过程。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善于概括的习惯,并正确处理写作技能训练与思维创新能力培养的关系。

五、结语

学习就是一个通过发现错误到及时分析,进而修正方法,最后到提高的过程。本文就是通过错误分析法,统计并研究了笔者所在的独立学院英语专业低年级在写作过程一些典型的错误,简要分析了其成因,最后给出了相关教学应对策略的文章。

参考文献

[1]蔡慧萍,方琰.英语写作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9).

[2]张蕾.错误分析法与英语教学[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4).

[3]杨璐.高校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写作中典型错误的个案分析[J].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4(5).

英语专业低年级学生 第2篇

摘要:作者在教授英语专业本科基础课和高级时发现,学生在高年级的学习习惯以及取得的不同成绩和他们在低年级时候所养成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直接相关。笔者通过教学实践所进行的一些思考,认为在低年级基础教学阶段应以听力、语音语调以及阅读兴趣为教学重点,为今后更好掌握这门语言奠定基础。

关键词:英语专业低年级;听力;语音语调;阅读兴趣

近年来,高校连年扩招,学生规模逐渐增大。各方面的迅速发展,使得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逐渐上升。高校,在给社会输送人才的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外语教育,特别是英语教育方面已取得了巨大进展。在为这些成就感到欣慰的同时,我们仍应发现所存在的这样那样的问题。在教学目标上和培养方式上,总有很多方式方法可寻。但观其结果,在我们每年外语专业的毕业生中,却不尽人意。扎实的基本功,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尤为重要。这就需要在学生大学一年级的时候注重培养扎实的基础知识。大学一年级,对于刚刚步入大学校园的学生来说是新鲜而又充满挑战的。在此,笔者想利用个人在低年级学生教学的过程中产生的一些想法与感悟对英语专业低年级学生教学的目标与方式进行一些阐述:

1注重听力训练

无论是儿童还是成年人,在外语学习中,首先就是听,听是语言的声音符号,听力理解在外语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俗话说:“听、说、读、写、译”。听,排在第一位。而从语言学习的规律来看,任何一种语言,言语声音是第一性的,文字语法是第二性的,语言学习始于听。语言能力的发展受语言环境的制约,而语言环境是人类习得语言不可缺少的条件。假设一个孩子从很小就失去听的能力,那么他就不会说,就成了聋哑人。所以,听也直接影响着说。没有听力的输入,便没有说出可言了。如今,学生在英语学习中的哑巴英语现象极为普遍,这其中自然有不说不练的因素。但我们不能忽视的是,学生大多不听,这也是造成这一现象的很大原因。加强听力训练,既能增加吸收语言材料的量,扩大知识面,又能提高理解,巩固所学语言知识的水平。据调查表明,儿童首先通过近两年的.听来学习语言,这是他们接触语言的第一种手段。之后呀呀学语,说逐渐跟上听。据统计,人们在语言交际活动中,45%的时间用于听,说占30%,读占16%,写占9%,所以,在英语专业大一新生的教学中,笔者认为高校应将听力课作为重中之重,加大听力课时量。教师也应将听力的练习放在首位。对听力训练由易到难的各个阶段,笔者总结出以下三点:

(1)尽量使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潜移默化地让学生练习听力。利用较为简单的短故事作为课堂听力练习。例如新概念英语的二、三册,先听一遍录音,之后要求学生根据所听到内容进行简单的复述。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同时也对口语进行了训练。

(2)使用英语新闻作为泛听材料;利用视听结合的方法,多让学生看一些英文电影,学习与趣味相结合。

(3)听写练习。听写是听力训练的一个重要形式,它对促使学生语言能力全面发展有诸多好处。学生能听懂并能记录语言材料是需要一定的语言基础的。所以,这是听力练习的较难阶段。

打好听力基础,为今后外语的学习甚至更高更难的口译学习铺平了道路。

2语音语调的纠正

在我国的英语教学方面,尤其是中学英语教学中,学校与教师往往不够注重培养学生英语语音及口语方面的能力。这使得一些刚刚入大学的学生,在英语语音方面出现严重的问题。语言有三要素:语音、语法和词汇,其中语音是语言学习的基础。语音亦是语言最基本的要素。它是语言能力的载体和外化形式。英语语音是掌握英语必不可少的一项技能,不具备语音能力就不能用英语进行交际活动,语音掌握的正确与否及掌握程度都直接关系到学生听、说方面的语言能力。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吴冰曾说过,“语言是有声的,因此,一开始就要把语音的基础打好。只有发音正确,别人才能听懂你的话,同时也便于你自己通过‘听’来学习新的知识。”英语语音是英语专业的一门基础课。除了在听力方面给予学生大量输入外,纠正语音错误也是当务之急。同时,语音的纠正要与听力相辅相成。听与模仿,是纠正语音语调的最好方法。应该通过形式多样的形式来鼓励大家模仿。比如可以通过电影配音、新闻朗读、排练英语短剧等方式进行。通过这些活动,让大家潜移默化的意识到不同的语音语调可以表达完全不同的意思,从而领悟它在语言学习中的独特魅力。

3培养广泛的阅读爱好

解决好听说问题,接下来就是排在第三位的“读”。阅读排在靠后位置,其原因在于它是对语言学习的一个较高阶段。如果想对一门语言有更加深入的理解和更好的运用,大量阅读是必不可少的。资深英语专家黄源深教授曾说:“学习任何语言都需要大量的阅读。英语学习也需要大量阅读,英语学得好的人。一般说来,都读过相当数量的书,反之也只有读得比较多的人,才能真正学得好英语。”在中学的英语教学过程中,绝大多数的教师都在讲求语法和句法,把英语课变成了改错课。实际上,这脱离了语言学习的初衷。实际上,除培养听、说这两种学习语言的基本能力之外,阅读便是重中之重。它是提高英语综合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阅读量的多少往往能决定英语水平的高低。首先,阅读是增大词汇量的最好途径。这其中包括英语的惯用法,句式的应用。单独地记忆单词会给人一种生涩的感觉,没有语言的环境,更不知道如何使用这个单词。阅读文章能够掌握很多单词的正确用法。其次,阅读增加英语感知能力。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改变。只有输入达到一定程度时,才有能力输出。最后,阅读文章的时候不但掌握了大量的信息,扩展知识面。基于大量阅读材料的输入,还可以促进听力、口语、写作等方面的能力,可谓一举多得。

在具体实施方面,应鼓励学生“精中有泛,泛中有精”。意思是,作为大学精读课的材料建议选用题材比较活泼,容易引起兴趣的,在量上要多些,不能只满足于课堂精读材料;而作为课外练习的泛读材料不能只是走马观花,泛泛的读了事,应该对某些比较精彩的段落、句子进行琢磨,整理到专门的本子上,以便之后复习。大一新生,应培养其阅读兴趣,并使其了解阅读的重要性,并知道如何进行阅读训练。

对于外语专业学生,低年级阶段可谓相当关键,是否能够把握好对之后学习和发展起着绝对关键的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予以更多的关注,为我国外语教学事业贡献更多贡献。

参考文献

[1]李晓洋.加强对听力训练重要性的认识[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0.

[2]王桂珍.英语语音语调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

[3]王蔷.英语教学法教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 商务英语专业个人简历参考

★ 中职院校班主任德育工作思考论文

★ 商务英语专业毕业英文简历

★ 商务英语专业大学生求职信

★ 商务英语专业求职信写作

★ 商务英语专业个人英文简历

★ 本科院校毕业生自我鉴定

★ 中职院校数学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论文

★ 商务英语专业毕业个人英文简历

英语专业低年级学生 第3篇

【关键词】独立学院 英语专业四级写作 错误分析 应对策略

引言

在语言学习者学习目标语言的过程中,学习者通过对目标语的词汇、语法和篇章等不同层面的内容进行错误分析,以了解他们对语言的掌握情况,提高语言学习的质量,这种方法被称为“错误分析法”。于此同时,每年举行的英语专业四级考试是衡量英语专业低年级学生英语水平的重要指标,而在该类考试中,英语写作的分数占据了总分的五分之一。不得不说,作文分数对专业四级的通过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影响。本文试图用错误分析法来对独立学院英语专业低年级学生的写作错误进行统计、列举、分析和研究,从而对英语写作教学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

一、独立学院学生英语专业四级大作文写作常见错误

首先,笔者针对工作所在的某独立学院的120名英语专业学生,就英语专业四级模拟考试试卷的写作情况进行了错误统计(错误可叠加,也就是说某个学生可以同时存在多种写作错误,也可能只存在一种错误)。

每种错误出现的频率不相上下。同学们最容易犯的错误中比例占据第二位的是语法错误,其中包括单复数使用混乱,主谓不一致;多谓语现象严重,谓语动词乱用和时态错误三种。剩下的两类错误:句法错误(中式英语和悬垂分句)和语篇错误(衔接问题和内容偏离)分别占了总数的26.7%(32人次)和15.8%(19人次),虽然比例相对于前两项较少,但是也会不同程度上影响到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学生的写作成绩和过级比例。

二、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学生写作典型错误的归类分析

下面笔者就针对这四类错误类型,结合具体的案例进行详细分析:

1.词汇错误:(1)单词拼写错误。单词拼写错误是英语写作过程中最常见的一种错误,即使是英语专业学生,也避免不了要犯单词拼写的毛病。根据笔者该项的调查统计,发现超过8个字母组成的单词书写错误率要比8个字母组成一下的单词要高出很多,所以暴露出学生的单词记忆基础不牢和单词拼写技巧不够的缺点。(2)词性使用错误。在汉语中,词性只能通过句法结构来实现,所以词语的名词和动词形式基本上都是一致的;而在英语中,一个单词通过词缀转换可以衍生出这个单词的多种不同词性,这一点是和中文不同的。下面就以一个学生的书写错误为例,分析一下词性使用的错误:“If we want to finish this project on time, many factors should be taken into consider in advance.”在这个句子中“consider”应为“consideration”才是正确的,因为“考虑”在这里做介词“into”的宾语,应该用名词形式。

2.语法错误:(1)单复数使用混乱,主谓不一致。主谓不一致在同学们的作文中也非常常见,因为在汉语表述中,主谓一致的概念不存在,而且谓语的时态也经常被忽略,导致学生的主谓经常出现不一致的情况。例如句子“The government have to deal with this immediately.”中,主语“The government”是单数形式,是一般现在时态,而句子的谓语动词却用了“have”,出现了主谓不一致的现象,正确的用法应该将“have”改成“has”。(2)多谓语现象严重,谓语动词乱用。英语作为一种形和语言,要求句子各成分之间必须保持在人称、性、数、时和意义的一致,除了并列谓语动词之外,一个句子也只能有一个谓语动词。例如在句子“Many students are like studying home economics.”中,同时出现了两个动词;而“like”在此处做动词“喜欢”讲,所以要去掉be动词“are”。

3.句法错误:(1)中式英语。很多学生在写作时,都是根据自己预先想到的中文句子,再去找相应的英语表达方式,但是由于受到资深能力的限制,学习写作中出现了大量“中式英语”的表达。比如说:“Nowadays, the traffic in big cities is getting more and more crowded.”这个句子的正确表达应该是“Nowadays, the traffic in big cities is getting heavier and heavier.”。这样一些隐形的“中式干扰”时时刻刻影响着学生作文的质量。(2)悬垂分句。分词做状语时,其逻辑主语与句子中的真主语是一致的。但有时分句的主语与其所在的句子主语并不一致,悬垂结构的使用也容易出现错误,比如有学生写到“While having the class of English writing, the bell rang.”,这句话用中文读起来感觉很通顺,而正确的表达则应该是“While having the class of English writing, we heard the bell ring.”

三、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学生写作典型错误的错误成因

1.过分关注语言点的“知识性”学习,忽视实际运用能力(口头和笔头)的培养。一直以来,各学习阶段的英语考试多采用标准化题型,这就无形中削弱了学生的实际语言运用能力。为了适应阶段性升学考试,许多教师在英语教学中把完整的课文割裂成了一个个语言碎片,过多地强调语言知识点的传授,而忽略英语文章所表达的整体信息和篇章结构。长此以往,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形成背“考点”的误区,再加上接触写作的机会很少,要指望在大学基础阶段“突击”培养学生较为扎实的写作基本功,可谓是难上加难。endprint

2.难以摆脱“中式思维”的影响。从以上所出现的问题可以看出,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学生中式思维主要表现在受母语思维习惯和语言规则影响而造成的句内语言表达方式上。其中,母语概念体系的迁移为主导因素,母语语言规则的迁移集中表现在词汇、语法和句法方面。从学生写作文章中还可以看到出,英语语言基本功偏弱时,写作中所出现的中式思维与中式英语的相关性越高。

四、避免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学生写作错误的教学对策

1.加强对单词的讲解和记忆。第一,在词汇的搭配和用法方面,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对写作常用词汇、近义词汇、热点词汇甚至是高级词汇反复讲解,加深学生对这些词汇的理解和印象;第二,可以把以上词汇分类归纳,做成复习记忆手册,分发给学生,督促背诵,定时抽查学生记忆情况。

2.加大对“写作语法”的教学探索。在讲解写作语法中,教师往往只是要求学生们“死记硬背”语法的基本含义和意思,忽略其使用,也没有做更多的延伸,导致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仍然“我行我素”。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涉及专门的“写作语法”章节的讲解,并针对学生在习作中的典型错误设计相关语法改错练习和学生相互评阅环节,加强对此领域的教学开发力度。

3.注重写作技巧与写作实践的紧密结合,处理好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杜绝只讲不练的授课模式;争取在每次有限得课堂时间里,既讲解必要的写作理论,又挤出宝贵的时间给学生实践。对学生做的练习或写的文章,要有反馈意见,最好能做到当天或者当堂讲评。

4.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发现式和研究式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最大限度地让学生参与写作学习课程的全过程。培养学生勤于思考,善于概括的习惯,并正确处理写作技能训练与思维创新能力培养的关系。

五、结语

学习就是一个通过发现错误到及时分析,进而修正方法,最后到提高的过程。本文就是通过错误分析法,统计并研究了笔者所在的独立学院英语专业低年级在写作过程一些典型的错误,简要分析了其成因,最后给出了相关教学应对策略的文章。

参考文献:

[1]蔡慧萍,方琰.英语写作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9).

[2]张蕾.错误分析法与英语教学[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4).

[3]杨璐.高校英语专业学生英语写作中典型错误的个案分析[J].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4(5).

英语专业低年级学生 第4篇

独立二级学院是随着近些年来我国高校连续扩招而兴起的一种新的办学模式, 它的学生群体有着不同于普通高校的特殊性。 学生英语基础相对较差, 底子薄, 从而导致英语学习主动性不强。 对于大多数非英语专业学生而言, 他们学习英语的时间大部分都是在课堂教学的环境中进行的。 大学四年学习时间, 根据课程设置的特点, 英语学习主要集中在头两年。 Van Els把语言磨蚀分为四种, 其中一种是母语环境下的二语磨蚀, 即第二语言的学习者因长期不接触或者不使用外语所产生的语言磨蚀。 从这一点上看, 英语课程结束后, 学生接触英语的机会减少, 语言环境输入较少, 从而导致英语磨蚀, 这也是学生英语学习能力退化的重要因素。

正如上文所提及, 非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的英语磨蚀主要与使用英语的环境有直接的联系, 但同时, 其他因素也起着影响作用。

一、英语学习环境

学习环境是主因。独立院校一直很重视学生的英语学习, 大部分院校都把大学英语四级考试作为衡量学生整体英语水平的标杆, 因此课程设置也将英语教学放在了四年本科教学阶段的头一两年, 从而达到进一步巩固学生英语基础, 逐步提高学生英语能力的目的。 在大三、大四高年级学习阶段, 课程设置以专业课和实践课为主, 英语课程所占比例大大下降。在这一段时间内, 学生平时所处的环境是母语环境, 课上课下接触英语的机会大大减少, 也缺少进一步英语语言输入的机会。由于长时间较少接触英语, 该语言运用能力就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磨蚀。 部分学生到毕业前夕, 大部分所学内容已遗忘, 外语能力退步很快, 甚至连英语交流都不能顺利进行。

二、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方式

作为最主要的非智力因素, 学习动机决定着学习效果的好坏。 Crandner和Lamber认为学习动机分为工具性动机和结合性动机。工具性动机指把英语学习当做一种有目的的工具, 例如通过考试, 取得相应的资格证书, 为将来找个好工作。 结合性动机则更强调学习兴趣, 通过学习英语达到一种内心的满足感。就目前高等教育体制而言, 大部分学生的外语教育仍然没有摆脱考试的束缚, 许多学生学习英语的目的就是一个:通过外语考试。在许多大学中, 英语都是必修科目, 很多学生为拿到毕业文凭不得不被动地学习英语。 为了通过英语考试, 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在词汇记忆、语法知识和篇章理解上面, 做得多, 说得少。他们忽略了英语本身的交际功能, 一旦考试过关, 英语学习就放置一边, 为其英语磨蚀提供了诱因。

三、学生英语水平

磨蚀前英语水平较低的学习者, 其受磨蚀的速度与程度较高; 而英语学习水平较高的学习者, 其受磨蚀的速度与程度较低 (彭菲, 2011) 。也就是说, 磨蚀前的英语水平与磨蚀率成反比关系。整体而言, 独立学院的学生高考分数不高, 总体上英语水平较低, 不高的英语水平疏于练习, 就会出现英语能力降低或减退的现象。

英语学习环境的改变, 学生自身英语水平的差异, 学习方式等因素都会引起的英语能力降低或减退, 作为独立院校非英语专业高年级的学生和教师, 我们应有目的、有计划地调整相关学习或教学策略, 把英语磨蚀的程度降到最低。

一、学生方面:勤于练习, 自身努力创造英语学习环境

在本科的高年级学习阶段, 随着英语课程的减少, 学生应根据自身的英语水平, 有目的、有意识地加强这方面的练习。 互联网、在线课堂、英语公开课、微博、微信的普及, 都为学生提供了大量方便快捷接触英语语言方方面面的机会。 许多院校也开设了英语角或英语沙龙, 为大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外部学习环境。 学生应多多利用现有的资源, 锻炼自身的英语应用能力, 随着英语语言的不断输入, 英语磨蚀现象的发生将会慢慢减退。

二、教师方面: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 教学方式应多样化

教师的教学方式、 内容对学生的学习态度、习惯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 在本科英语教学的开始阶段, 教师应承担起导演的角色, 学生是演员, 教师与学生是平等、尊重、理解和信任的关系。教师在课堂上应尽量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手段, 有意识地创造学生与英语接触的机会, 让学生自然愉悦地参与课堂教学, 从而给予学生更多用英语表达交流的机会。 在课外, 给学生推荐优秀的英语原声电视剧、综艺节目、电影等, 进一步培养学生对英语语言的学习兴趣。通过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的有机结合, 开拓学生视野, 培养学生对英语的正确学习态度和积极的学习动机, 为学生的后续英语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学院方面:开设后续英语课程

大部分独立学院的英语课程集中在教学阶段的头两年, 很多大学生在完成相应的考试和英语必修课程之后, 就逐渐停止了英语的学习, 导致英语水平大幅度下降, 这也是英语磨蚀的最快阶段。 出现英语磨蚀现象, 除了学生个人和教师的努力外, 学院有必要在高年级阶段开设后续的英语课程, 如专业英语类课程、英语语言文化类课程或英语应试类课程, 达到巩固前期英语学习成果的目的。

综上所述, 独立学院非英语专业高年级学生英语磨蚀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现象。针对学习者出现磨蚀问题, 学生、教师、学院应共同配合、努力, 将磨蚀对英语学习的损耗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Lambert, R.and B.Freed.The Loss of Language Skills.Rowley, MA:Newbury House, 1982.

[2]Van Els.Fifty Years of Second Language Attrition:Implications for Programmatic Research[J].Modern Language Journal, 1986 (6) .

[3]倪传斌, 延俊荣.外语“磨蚀”的影响因素分析[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06 (1) .

英语专业低年级学生 第5篇

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学生英语词汇学习策略比较

英语的词汇学习一直是困扰中国学生的难题之一.本文通过对部分英语专业学生和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词汇学习情况的调查和分析发现: 1.不管是英语专业还是非英语专业的中国学生,都在他们学习和记忆英语新词的过程中采用了一些策略和方法,但非英语专业学生的方法普遍效果不佳. 2.两组学生在词汇学习策略上有明显的差别,而造成这些差别的主要原因是各自对词汇学习的理念以及课程安排的.不同. 以上这些发现都显示了在英语词汇学习中有效的学习策略的重要性.笔者希望本文能时大学公共英语的词汇教学有所启示,并对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词汇学习有所帮助.

作 者:项菊仟 作者单位: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英语教研室,江苏,南京,210029刊 名:科技信息(科学・教研)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年,卷(期):“”(34)分类号:H3关键词:词汇学习策略 英语专业学生和非英语专业学生 差异

英语专业低年级学生 第6篇

【关键词】外语词汇耗损 大学英语 词汇学习

一、英语词汇耗损研究现状

词汇学习不仅包括学习和获得两个方面,而且还应包括耗损这一面。有词汇学习就必然有词汇耗损。目前,词汇耗损研究历经大半个世纪的发展,已形成一个完全独立的学科,出版了丰富的文献资料。最近几年,国内一些学者也有了自己的一些研究成果,如词汇耗损研究评述、词汇流损研究对我国外语教学的启示等,但是对非英语专业高年级大学生英语词汇耗损研究还不是很多。

二、英语词汇耗损研究的重要性

英语词汇总量丰富、且随着社会的发展,词汇量还在增加。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是交际,词汇是交际的核心。可见在词汇的运用中,词汇起着传达信息的重要作用。在国外一些较有影响的词汇耗损研究中,发现耗损程度最明显的和最早的是词汇。因此结合词汇教学,词汇耗损研究可以说是外语耗损的研究重点,也是研究其它部分的基础。

三、高年级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词汇学习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教师在词汇教学方面。教师在教英语词汇时,一是正确读出单词;二是讲解相应的语法特征。这确实有利于学生记忆这些词汇或句型,但是容易导致偏见:一是学生虽记住了生词的意思,但在使用时不能从脑海对这些词正确运用;二是学生不能准确用生词和同义词。学生对词汇所包含的文化内涵知道太少,运用不得体。严重影响学生准确地掌握词汇并把它们自由表达出来,进而易造成词汇耗损。

2.学生在词汇学习方面。学习词汇有三个步骤。一是单词的拼写和正确的发音、二是母语的相应意义和句法、三是恰如其分的运用。大多数学生主要靠死记硬背,对单词的运用缺乏较深入的了解,要用时,找一个汉语意思相近的词放在那个地方就认为可以了。

3.词汇学习过程方面。学习词汇的三个步骤中,大多数外语学习者的词汇使用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无法保证,这就使得外语学习过程缺少最后一个环节—使用,造成词汇学习过程不完整性。学生学习词汇以后,绝大部分只是在课堂时间范围内进行使用的练习,这个时间是非常有限的,无法达到强化记忆和构建词汇知识的效果,这就会加剧词汇耗损。在母语环境下的外语教学往往只注重记住单词而忽视使用单词,导致学习成果得不到有效的巩固,因此很容易产生词汇耗损现象。

四、词汇耗损对高年级大学生英语词汇学习的启示

1.教师应提供更多更好的单词学习环境。英语词汇的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积累过程,学生要注意日积月累,教师应为学习者提供大量符合学生实际水平的词汇学习环境,让学生从中感知词汇规律,从而使学生学习相对多的词汇量,达到相对高的英语词汇水平,进而降低词汇耗损程度。

2.增加英语使用场合,完善外语学习过程。英语使用场合多,学生与外语的接触就会多一些,外语耗损的速度和程度会慢一些。对于我国的学生来说,学以致用是克服词汇耗损的一种重要方法,教师应设法为学生提供词汇环境和场景,引导和鼓励学生积极寻找练习机会,增加对英语词汇的接触和使用,从而降低词汇耗损程度。

3.英语词汇教学方式多样化。英语课堂教学方式、重视程度对学生的英语词汇耗损是有影响的。教师在词汇教学中应有针对性、有重点地进行词汇教学,并根据英语单词的特点结合语境讲解词汇,引导学生根据语境猜测词义。同时,文化的导入也是很有必要的,每种文化都有富含文化信息的词汇,只有了解中西文化差异,加深学生对词汇的理解,所学词汇才记得牢固。

4.师生情感因素的运用。良好的情感因素有利于词汇学习。教师应帮助学生树立对英语学习的正确态度、产生浓厚的兴趣,主动学习,把枯燥的词汇学习变成一种乐趣,找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有效学习词汇,减少耗损程度。

五、结语

学校、教师、家长和学生在英语的教和学上投入很大,收效却与期望不成正比,英语词汇耗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英语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在交际能力的诸要素中词汇能力是至关重要的一环,而词汇则是使交际得以顺利进行的核心。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学生的英语词汇能力直接影响到他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学生只有掌握了足够的词汇量,才能听懂他人所说的英语,读懂他人所写的英语文章,才能畅所欲言地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思想。加强词汇教学,减少词汇耗损,根据个人特点,选择合适方法,在词汇学习实践中学用结合,变枯燥的机械记忆为积极有趣的感知、理解及使用,才能真正做到掌握词汇,满足交际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朱洪祥.英语词汇教学的误区与策略[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13,(08):129-130.

[2]李艳红.外语词汇耗损的词汇学表征分析[J].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

[3]杨连瑞,廖玲玲.词汇损耗研究面面观[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9):49-56.

英语专业低年级学生 第7篇

负动机是由于外部因素及与之相关的内部因素影响而造成的学习动机下降。在外语教学中, 负动机的内涵有三个前提: (1) 外语学习者应具备原有动机基础, 有学习和运用目标语言的兴趣与意愿; (2) 负动机是由外部负面因素的直接影响或由外部因素引致学习者内部因素的消极蜕变而导致的学习动机下降, 与学习者的学习兴趣转移有本质区别; (3) 负动机现象用于描述外语学习者学习动机的下降或衰退过程, 具备可逆性, 其动机恢复过程被称为remotivation, 而学习者外语学习动机的完全丧失“去动机”, 则无法恢复。因此, 负动机指由于外部因素的负面影响而直接引发抑或因外部因素引起内部因素的负面变化而导致的原有动机下降。

本研究将以陕西某中医学院非英语专业的学生为对象, 探索其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出现的负动机现象。

实验设计

1.实验对象

本研究实验对象为220位陕西某中医学院全日制非英语专业本科学生, 大学一年级120名学生和大学三年级100名学生, 所有的学生均来自医学相关专业。

3.实验工具和过程

该问卷是依据D觟rnyei (2005) 负动机研究框架所采用的问题改编而成, 所有的负动机因素归纳为四大类, 有教师、学习者、教材和学习环境。每一个大类都包含五个基本项, 所有的问题都来源于D觟rnyei的负动机研究模型。本实验共发放问卷220份, 回收有效问卷220份。

本实验由两阶段组成。第一阶段采用书面反馈的方式, 观察和归纳受试的负动机状况。第二阶段为自编调查问卷表, 问卷表采用李克特五级量表形式, 并结合第一阶段的定性分析结果进行改编, 力图囊括各层面负动机影响因素。在正式实验前, 曾进行问卷预测以修正部分题项, 最终确定题项20个, 预测的问卷整体信度值 (Cronbachα) 达到0.79。

3.数据收集

第一阶段书面反馈采用内容分析法进行定性解析, 第二阶段的问卷数据采用SPSS20.0进行统计分析和t检验, 最终获取的定性、定量结果互相验证、互为补充。

结果与探讨

1.负动机因素问卷调查

参与填写问卷的有220名学生, 有效问卷为220份, 在这220份问卷中有191名学生认为自己在英语学习过程存在负动机。在之后的问卷调查中, 发现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起到主要影响的负动机因素依次为:教师因素 (占总体比例6%) 、教材因素 (占总体比例的19.1%) 、学生因素 (占学生总体比例的21.4%) 和学习环境 (占总体比例的40.5%) 。在四个负动机影响因子中, 学习环境成为最主要的负动机影响因子。而教师因素中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水平是影响学生的主要负动机因素。在学生因素方面, 个人信心、个人努力和学习策略成为学生主要负动机因子, 但是这个结果与周慈波 (2012) 、D觟rnyei (2005) 的研究均不一致。在教材因素中, “教材中设计的交际活动不多”这一因素成为学生的主要负动机因子。在学习环境因素中, 学生普遍认为, “学习英语与将来所从事的工作不相关”这一因素成为主要的负动机因子。综合上述, 学生在大学英语学习过程普遍受到教师、学生、教材和学习环境四个负动机因素的影响。

2.两个年级三个不同水平组之间的横向比较

为比较两个年级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受到负动机影响程度差异, 笔者对两个年级学生的负动机影响程度进行了横向和纵向比较。在横向比较中, 首先把研究对象分为三个不同的水平组:一年级的学生根据其高考英语成绩把他们分为高中低三个水平组;三年级的学生根据其大学英语四级成绩分为高中低三个水平组, 两个年级各个水平组所占的比例 (如图1) 。

首先对大学一年级的三个不同的水平组之间, 受到的负动机影响程度进行比较, 用单因素ANOVA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如表1, 三个不同的水平组在学生因素方面的p值低于0.05, 存在显著差异;在其他三个因素方面的p值均高于0.05, 三个水平组在三个因素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对三个不同的水平组进行比较, 用单因素ANOVA进行比较分析, (如表2) 。发现, 一年级的学生三个不同水平组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 只有在学生个人因素中三个水平组之间的差异显著, P值为0.000。之后对三个不同的水平组的均值进行比较在教材因素中, 高分组的均值 (3.44) 高于中间组的均值 (3.40) , 而中间组均值高于低分组均值 (3.06) , 说明在教材因素中, 高分组的影响程度要低于中间组和低分组;在学习环境因素方面, 高分组的均值 (4.07) 要高于中间组的均值 (3.64) 和低分组的均值 (3.38) , 说明在学习环境因素中, 中间组的影响程度要低于低分组和高分组;在教师因素中, 低分组均值 (4.09) 高于中间组的均值 (4.069) 和高分组 (4.066) , 说明在教师因素中低分组受到的影响程度要低于中间组和高分组。在本研究的数据处理中, 均值越高代表受到的因素影响的程度越不明显。

之后对大学三年级的三个不同水平组进行比较, 用单因素ANVOA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如 (表3) , 三年级的三个不同水平组在受到四个负动机因素的p值均高于0.05。说明在三年级的三个水平组受到四个负动机影响程度差异不显著。

在大学三年级的三个分数组之间的sig值均大于0.05 (如表3) , 在统计学上没有意义, 三个分数组在这四大类负动机影响因子中差异不显著。之后对这四大类负动机影响因子的均值进行比较, 结果发现在教师因素中 (如表4) , 中间组的均值 (3.48) 略高于高分组 (3.18) 和低分组 (3.41) (如表4) , 在大学英语学习中, 中间组受到教师因素的影响要低于低分组和高分组, 高分组受到教师因素影响比较严重;在学生个人因素上, 高分组的均值 (2.70) 要高于中间组 (2.60) 和低分组 (2.42) , 在英语学习中出现负动机的归因中, 高分组倾向于归因一些外部因素等可控制因素, 而低分组和中间组更多归因于自身因素;在教材因素方面, 高分组的均值 (3.03) 高于其他两个组, 高分组的学生受到教材的影响要低于中间组和低分组;在学习环境方面, 高分组的均值 (3.13) 低于低分组 (3.27) , 低分组均值同时高于中间组 (3.25) , 高分组和中间组受到学习环境的影响要高于低分组, 说明在学习环境因素中, 低分组受到的影响程度要高于高分组和中间组。

3.大学一年级和三年级负动机影响程度的纵向比较

表5中非英语专业大学一年级与三年级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 受到负动机影响因子影响差异显著。如上表格四大类因素的sig值低于0.05, 在统计学上存在显著的差异。在两个年级的均值比较, 发现在四大类影响因素中, 三年级的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受到的负动机影响程度都要比一年级的学生程度深。

在横向对比中, 把两个年级分成三个不同的分数组, 代表不同的英语学习水平。在两个年级三个不同分数组的学生中, 可以看到其受负动机影响程度的差异不显著;在一年级不同组的横向比较中, 因学生个人因素造成的差异sig值为0.000, 低于0.05, 说明三个水平组之间存在的差异显著;在后面的多重比较中, 可以看到低分组的学生和高分组的学生在个人因素负动机影响之间的sig值为0.00, 小于0.05, 在统计学上, 存在显著的差异。而在大学三年级的三个分数组之间的sig值均大于0.05, 在统计学上没有意义, 三个分数组在这四大类负动机影响因子中差异不显著。综上所述, 非英语专业大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普遍受到教师、教材、学生个人和学习环境四个负动机因素的影响, 并且在两个年级受到影响程度差异显著:两个年级的三个不同的水平组, 只有中间组存在的差异显著, 高分组和低分组的差异不显著。

教学启示与建议

对两个年级的负动机影响因子及影响度进行了比较分析, 发现非英语专业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负动机, 而且比较严重。这与国内的研究均一致 (刘静, 2011;张凡, 2011;王静, 2011;于莹, 2012) 。造成学生英语学习动机减退的因素有很多种, 比如教师因素、对英语学习缺乏兴趣、不友好的课题环境和枯燥乏味的教材等。因此应寻求一些实用可行的方法去减轻或消除学生的负动机或者增强学生的动机。

第一,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的自信心。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引导学生确定其长期及短期目标, 肯定并鼓励学生短期目标, 让学生体验英语学习的成功快乐, 是教师的责任。通过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使学生能够从容面对英语学习中的负动机因素的影响, 从而获得更多学习英语的自信心。

第二, 创造宽松活泼的语言学习环境。创造理想的语言学习环境首先体现在教师对课堂的组织和管理上, 在课堂上创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气氛, 降低学习中的焦虑度, 是减少“语言学习环境”负动机因素的影响, 提升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同时, 也要鼓励学生进行积极的相互评价和自我评价。

第三, 选择合适的教学材料。教学材料的选择也可以影响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针对学习的学习兴趣, 对教材进行充分地补充和发掘, 制作多媒体课件, 将声光动画等生动活泼的教学方式融入到课题中, 成为对教材讲解的有力辅助, 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降低教材因素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影响。

结语

本实验尝试探索教师、学习环境、教材和学习者四类负动机影响因子对非英语专业不同年级外语学习者的不同影响程度, 对比两个年级受试的负动机表现及其影响程度差异, 以期为高校外语教育实践者提供有效借鉴。但是, 对于社会因素对学生英语学习过程中的负动机的影响没有涉及, 这也是我们以后研究的方向。

摘要:文章以陕西某学院非英语专业英语学习者为研究对象, 探索教师、学习环境、教材和学习者四类负动机影响因子对非英语专业高低年级学生英语学习负动机影响程度, 以及两个年级学习者负动机影响因子的差异。结果表明两个年级受试在四个方面的影响因子程度和题项均值差异显著。

关键词:大学外语学习者,负动机,影响因子,比较研究

参考文献

[1]Arai K.What‘Demotivates’Language Learners?Qualitative Study on Demotivational Factors and Learners’ Reactions[J].Bulletin of Toyo Gakuen University, 2004 (12) :39-47.

[2]Dornyei, Z.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motivation:Applied linguistics in action[M].London:Longman, 2001:156-174.

[3]Gorham & Christophel.Students’perception of teacher behaviors as motivating and demotivating factors in college classes.Communication Quarterly, 1992 (4) :239-252.

[4]周慈波, 王文斌.大学英语学习者负动机影响因子调查研究[J].中国外语, 2012 (1) :48-55.

[5]潘正凯.高职院校英语学习者动机衰退现象研究[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 2009:1-109.

英语专业低年级学生 第8篇

近20年来, 语音意识一直是心理学、语言学等领域关注的重要课题。语音意识指个体对词汇声音结构的敏感程度, 具体包括对音素、音节、韵首韵脚以及语音-拼写转换规则的识别能力。一般认为, 语音意识由三种形式组成, 每种形式对应于把词分割成声音的一种方法。首先是把词分割成音节, 这是最容易识别的言语单位, 直接与口语中的声音相对应;其次, 把词中的每一个音节分割成音节内单位, 如首音 (即音节内的第一个音) 或韵脚 (音节内除第一个音以外的部分) ;分割词的最后一种方法就是把词分割成一个个的音素, 这是语音意识中最难得。

产出性词汇是指学习者能正确发音, 并能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正确运用的词汇。产出性词汇能力薄弱严重影响大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词汇是语言交际的基石, 是知识的典型存在形态。词汇学习是外语学习中的关键环节, 国内外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但对产出性词汇的研究尤其是实证性研究却很少见。本研究以大学非英语专业低年级学生为被试, 试图探讨其英语语音意识与产出性词汇知识之间的关系。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

本研究对象为52名黑龙江大学水文与水资源工程专业大一学生。其中男生23名, 女生29名。他们的母语均为汉语, 并且已经有七到八年的英语学习经历。本实验进行之前, 所有被试均未参加过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

2.2 研究工具

2.2.1 英语语音意识测验

包括音素意识测验, 音节意识测验和韵首韵尾意识测验三大部分, 共十项任务, 即首音辨识, 尾音辨识, 韵首辨识;韵尾辨识;首音判断;尾音判断;韵首判断;韵尾判断;音节计数和音节辨识任务, 满分为100分。总测验规定时间为30分钟。

a.音素意识测验。包括首、尾音辨识及首、尾音判断四项任务。每一项任务的测验材料都由1个练习项目, 10个正式测验项目组成。采用集体施测得方式施测, 在规定的时间内由被试按题目要求从每题所给的三个或四个选项中选出惟一一个正确的答案。答对计为1分, 答错计为0分, 满分为40分。

b.韵首、韵尾意识测验。包括韵首、韵尾辨识及韵首、韵尾判断四项任务。每一项任务的测验材料都由1个练习项目和10个正式测验项目组成。采用集体施测的方式, 在规定的时间内由被试按题目要求从每题所给的三个或四个选项中选出惟一一个正确的答案。答对计为1分, 答错计为0分, 满分为40分。

c.音节意识测验。包括音节计数和音节辨识两项任务。每一项任务的测验材料都由1个练习项目和10个正式测验项目组成。采用集体施测的方式, 在规定的时间内由被试按题目要求从每题所给的三个或四个选项中选出惟一一个正确的答案。答对计为1分, 答错计为0分, 满分为20分。

2.2.2 产出性词汇测验

本研究中产出性词汇测验采用Nation (2001) 的产出性词汇水平测试试卷, 共分为四部分, 即The2, 000 word level;The 3, 000 word level;The university word level and The 5, 000 word level.每一部分分别有18道题, 每题答对得1分, 答错计0分, 总分为72分。该测验规定时间为30分钟。

2.3 研究程序

本研究中实验数据由每位被试语音意识和产出性词汇测验所得分数组成。正式施测前, 对所有测验工具均进行了预测。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17.0进行管理和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英语语音意识与产出性词汇的关系

首先使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被试在英语语音意识和产出性词汇任务上的平均得分与标准差进行了分析, 结果见表1。

然后对所有被试在英语语音意识与产出性词汇任务上的平均得分进行了皮尔森相关分析。结果见表2。从表2中可以看出, 英语语音意识与产出性词汇之间具有显著正相关, 相关系数为0.798。为了更加具体的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 作者又对被试在音素意识、韵首韵脚意识、音节意识以及产出性词汇任务上的平均得分进行了皮尔森相关分析。

从表3中可以看出, 在以产出性词汇为因变量的多元回归分析中, 音素意识、音节意识、韵首韵脚意识三个变量进入了回归方程, 共同解释了产出性词汇变异量的66.1%。其中, 音素意识首先进入方程, 并且解释了产出性词汇变异量的54.9%, 这一结果表明, 语音意识中的音素意识对产出性词汇具有较大的预测作用。

4 讨论

为了探讨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英语语音意识与产出性词汇之间的关系, 本研究首先对二者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了探讨, 并进一步运用回归分析的方法考察了语音意识各成分与产出性词汇之间的相互影响作用。下面重点对二者之间的关系及其可能的原因进行讨论。

首先, 相关分析的结果发现, 非英语专业低年级大学生的英语语音意识与产出性词汇之间的相关较高, 为0.798, 且进一步的回归分析发现二者之间具有较好的预测作用。其次, 本研究中通过回归分析还发现英语语音意识中的音素意识相比较音节意识及韵首韵脚意识, 对于产出性词汇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

5 结论

本研究得到以下结论:

5.1 非英语专业低年级大学生英语语音意识和产出性词汇之间具有显著的相关关系。

5.2 相比较音节意识, 韵首韵脚意识, 英语语音意识中的音素意识对产出性词汇具有较好的预测作用。

摘要:以52名母语为汉语的大学非英语专业一年级学生为被试, 探讨英语语音意识与产出性词汇的相关性。结果表明: (1) 英语语音意识与产出性词汇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 (2) 英语语音意识中的音素意识对产出性词汇具有较好的预测作用。

关键词:英语语音意识,产出性词汇,非英语专业学生

参考文献

[1]CHEN, Y.Language Learning Strategy and Productive Vocabulary.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Unpublished MA thesis, 2006.

英语专业低年级学生 第9篇

一、基本理论介绍

(一)隐喻

隐喻(metaphor)一词源于希腊语metaphora,原意为“转移”(transfer)。自亚里士多德以来,隐喻一直被认为是一种修辞手段,即“是一个词代替另一个词来表达同一意义的语言手段”。直至英国新批评派的创始人,伟大的修辞学家理查兹,突破传统修辞学中将隐喻仅仅作为一种辞格来研究的局限,提出人类思想和行为的隐喻性概念——“相互作用理论”(Interaction Theory),隐喻才被认识为人们在思想中对于不同事物特征建立联系的方式或机制。1980年,莱可夫(Lakoft)和约翰逊(Johnson)合著的“Metaphor We Live By”标志着概念隐喻理论的诞生。

隐喻机制可以简单解释为,从一个概念域或认知域向另一个概念域或认知域的结构映射。即从“源域”向“目的域”的映射。通常人们是把较为熟悉、具体的概念域映射到不太熟悉、较为抽象的概念域上,这样以便于对后者的理解,使语言形成一个丰富多彩的认知世界。

如英语习得者知道TIME IS MONEY这一基本概念隐喻,便会衍生出许多相似的隐喻性语言表达:I have invested a lot of time in study,We are running out of time等。为什么会有invest和run out of这样的词出现呢?因为从源域money中,读者能够获知其与目的域time相似的特征,通过意向图式映射在目的域t ime这一抽象概念当中,衍生出多种多样的语言表达形式,也使行文更加生动、自然。

(二)语法隐喻

但莱可夫和约翰逊对隐喻的分析基本上局限在词汇层次上。2000年,韩礼德(Halliday)在“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一文中从句法层面上提出了语法隐喻理论。他认为语言具有层次性,各层次之间存在着体现关系,即对意义的选择体现为对形式的选择。语法隐喻不是用一个词去代替另一个词,而是将一个常见的语法形式(直白式)隐喻为另一种语法形式(隐喻式),也就是语法结构的变异。韩礼德根据隐喻式所体现的语言元功能,将语法隐喻分为概念隐喻(Ideational Metaphor)和人际隐喻(Interpersonal Metaphor)两种主要类型。但无论哪种,语法隐喻都是从同义关系出发对句子结构进行重组。如:(A) They arrived at the summit on the fifth day.(直白式)(B) The fifth day saw them at the summit.(语法隐喻式)

语法隐喻式采用有悖于人类直觉的语言表达方式。从体现的关系来看,语义和词汇语法之间出现不吻合。(A)句中的主语参与者they变成了(B)句中的宾语参与者them,而做环境因子的介词短语on the fifth day变成了名词短语the fifth day并做了(B)句的主语参与者。最终人们经验的表述就要发生相应的转变,由(A)句中arrive表述经验的过程,变为(B)中see表述经验的过程,这种转变(transitivity)过程就是一个隐喻过程,其中需要涉及语法结构的转变以及一些成分的名词化。而这种隐喻的表达更符合英美文化中抽象的思维习惯,可以使语言表达更地道。

二、语法隐喻与篇章的构建

受汉语注重形象思维的影响,中国学生很少能够运用语法隐喻手段去组句谋篇。最终写出的文章虽然没有传统意义上的语言错误,但小句运用太多且句型单调,显得稚气十足,仍具有浓厚的“中国特色”。如学生习作:(C) Do you want to survive after you have been told that you have got some disease like cancer that cannot be cured now?

文中用了一个一般疑问句,使所陈述的内容显得很可笑,试问求生的欲望谁人没有?且在23个词构成的复句中有四个小句,将经验意义中的四个过程一一表述为动词,显然作者运用的是直白的表达方式。试看下面通过语法隐喻手段表述的同样经验意义的语段:(D) How would you respond to the sad news that you have got such an incurabledisease as cancer?

我们把原句中的after you have been told修改为介词短语to the news,使其充当过程respond的环境因子;把that cannot be cured重新表述为形容词incurable,充当diseases的前置修饰语。这些语法隐喻手段既减少了小句的数量,使每个词承载的信息量增大,同时也省去了两个不必要的被动语态,另外疑问句型的转变也使语段更具逻辑性。

三、总结

隐喻思维过程具有从熟悉到陌生、从一般到个别、从已知到未知的特点,因此它能够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新的抽象概念。而韩礼德提出的语法隐喻涉及到的是句子的阶级转换,而不是具体事物之间的隐喻,它是语法功能结构之间的隐喻化。实际上,在语篇中,语法隐喻的使用能够保证语篇的连贯,同时能够使语篇描写更加形象,从而更容易理解。

参考文献

[1]Halliday,M.A.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London:Edward Arnold.1985.

[2]Richards,A.The Philosophy of Rhetoric.New York:OUP, 1965.

[3]范文芳.名词化隐喻的语篇衔接功能[J].外语研究, 1999,(1).

英语专业低年级学生 第10篇

英语口语作为英语的最主要的输出方式, 其重要性毋庸置疑。中国大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较弱的现象十分普遍, 口语能力的提高一直是其英语学习的一大瓶颈。比如, 日常学习中, 我们不难发现一些外语学习者即使在语法、词汇等方面和母语学习者十分接近, 但发音往往会带有地方口音或错误, 很难达到目标语水平。大部分英语学习者在从中介语到目标语之间的过程中停止不前, 其中式英语极可能发展为哑巴英语。为改变这一现状, 我们基于大学英语专业一年级学生的期末口语考试的录音样本, 以准确性为维度考察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 并结合文献和一线英语教师的经验, 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 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措施, 帮助同学们发现并改善口语准确性问题。

二、文献综述

国内学界对于英语学习者口语准确性问题的研究不一, 有针对高师英语专业学生、高职院校学生、非英语专业本科生等。由于对象群体的不同, 各个研究角度也是千差万别, 而细化针对英语专业学生的研究相对较少, 缺乏语料样本。

目前, 主流观点把中介语石化成因分为理论和现实因素。理论因素有母语迁移、培训转移失误、外语学习策略、外语交际策略和目的语过度概括等。现实因素有英语基础较差、学习中存在情感障碍、口语输入不足和输出失控; 交际反馈及目的语文化缺失等。

学者们也提出了对应措施。张晖等建议提高英语启蒙教师自身语音水平。李丽娜主张教师大量输入地道目的语, 采取正确纠错方式, 注重目的语文化导入。而郑霁鹏提出多方位输入等六点原则。也有学者对口语输出进行流利性、准确性、复杂性三个维度的考查, 设计了系统实验, 借此探究三者与英语日常教学因子的关系。

根据上述文献分析, 可以看到很多国内外专家学者都在英语口语方面做过努力并提出过有建树的见解。他们意见也不约而同地统一, 都集中在教与学方法的改进上, 这也为我们研究提供了一个明确方向: 找出学生在英语交流中常见的错误, 寻找根源, 从教与学方法的改进上来解决这个问题。

三、常见准确性问题探讨

本研究小组采用录音笔在浙江工商大学英语专业大一班级的期末口语考试现场录音 ( 其考试内容为故事复述) , 收集到比特率为1411kbps的录音, 后用Goldwave软件切割录音, 并转写成文字得到有效语料56 份, 将其经过三次校对转写成文字后标记语音文本中的各种问题, 并进行交叉校对, 以确保转写和标记的准确性, 最后统计准确性问题类型。

1. 准确性的定义。英语语音准确性是指所产出语言与目的语目标相一致的程度。英语语音准确是英语语言学习的基础。而多数标准测试中, 对语言准确性的定义标准都包括诸如语法、词、语音、社会语言学能力或语用能力等因素。但在确定口语准确性的程度方面, 语法错误仍被认为是主要因素。本研究采用比较通用的准确性测量方法———无错误小句比。无错误小句比是指完全符合目的语语法规则的小句数量占所有小句的百分比; 百分比越大, 准确程度就越高。

经过数据统计, 英语专业学生常见口语准确性问题主要为: ( 1) 发音错误 ( 35. 91% ) ; ( 2) 语法错误 ( 23. 83% ) ; ( 3) 词汇误用 ( 31. 34% ) ; 其它 ( 8. 92% ) 。

2. 发音错误。语音是语言存在的物质基础, 其好坏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对学生口语准确与否的判断, 包括元音、辅音、音节等内容。样本中常见学生发音错误有辅音错误 ( 9. 17% ) , 元音错误 ( 8. 39% ) , 吞音 ( 8. 08% ) , 辅音缺失, 增加元音等。

(3) 受母语汉语的影响, 将辅音发成类似拼音中的声母。

( 3) 辅音缺失。辅音缺失常出现于词尾, 语速过快, 词尾辅音常常轻读, 导致同学们习惯性地忽视词尾辅音。特别是当相同或相似的辅音距离较近时, 学生常常会省略某个辅音以使发音连贯。

分析辅音错误和辅音缺失的现象, 不难发现, 其实它们与语言学习者本身的英语基础有很大的关系。这就需要追溯到学习者在最初接触英语时授课老师的音准问题, 启蒙老师的发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发音。

绝大部分同学在吞音问题上或多或少是自知的。认识到了问题却不能有效改正, 说明吞音问题不仅涉及知识本身, 也与其他因素有关, 比如, 个人的紧张程度也会影响到发音的准确性。

3. 语法错误

语言三要素: 语音、语法、词汇, 相辅相成, 语法是必不可少的工具。本次研究显示, 英语专业学生口语语法问题主要体现在时态错误 ( 3. 08% ) 、主谓一致错误 ( 0. 82% ) 、人称代词误用 ( 性别色彩混淆) ( 0. 85% ) 等方面。

( 1) 时态错误。时态, 即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我们的语料显示, 在口语交际中, 学生经常因为紧张或者过于急切地想表达自己的想法而忽略时态的问题; 特别明显的是一般过去时, 一般现在时和现在完成时的误用。

如 “I buy a pen for her yesterday. ”动词 “buy”的一般现在时显然是不对的, 再如 “I left home before he returned. ”应该把“left”改为过去完成时 “have left”。时态虽是细节, 但它决定了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使用不当可能造成语义的分歧和信息的误读。一些复杂时态如过去将来时、过去完成时等, 在口语交际时更应引起注意。

( 2) 主谓一致误用。简单的主谓一致在口语交际中不存在太大问题, 无非是 “they are…” “you are…” “I am…” “he is…”等等。而有些特殊的主谓一致问题经常会引起学生困惑, 导致语法错误: (1) 表金钱、时间、距离、价格或度量衡等的复合名词作主语时, 通常把这些名词看作整体, 谓语一般用单数。如“Three weeks was enough for making the preparations. ”而学生看到复数名词就很容易直接用复数谓语动词。 (2) 在一些有指代意义的单词后面的谓语也很特殊, 如代词what, which, who, none, some, any, more, most, all等词的谓语单复数就由其指代词的单复数决定, 如 “All is right.”“All are present. ”学生经常不辨代词所指代的内容而犯错误。

( 3) 人称代词误用 ( 性别色彩混淆) 。由于汉英语音语义系统人称上的差别, 英语学习者很容易就会混淆所用人称的性别色彩。汉语中 “他”“她”“它”三个常用人称代词都是同一发音, 而英语 “he”和 “she”就存在很大的区别。而口语交际是即时信息的输出, 如不能即时转变英式思维, 很容易混淆这两个简单的人称。最好的方法是加深英语母语国文化对学生的影响, 了解英语文化背景, 锻炼学生的英式思维。

4. 词汇误用

词汇误用是指适合于特定的语境语义的词突然被转用成其他相近、相关的词甚至被无关的词替代, 从而导致的词不达意的现象。比如, 同学在表达 “People around the world are all crazy about that TV play. ” 时将 “crazy” 发成了 “ready”, 导致该句子无法与前后文连贯, 语义表达不清。这种现象背后是学生受中国式思维的影响, 造成词汇负迁移, 词块和词汇积累不足, 说话时不刻意注意而引起词汇误用, 很大程度上表现在前后一致性问题。

四、问题溯源与建议

1. 学生对词块的掌握不到位

学生考试时由于准备不足或者过度紧张会出现记忆空白现象, 对那些较难发音的词汇更有可能发音不准。同时由于平时对固定搭配关注不够, 学习者对某些词块的记忆并不精准, 这些问题在紧张情况下就更易暴露。词块和词汇的缺乏很大程度上导致同学们用词不准确, 在特殊语境中找不到合适的词来恰当的表达自己所要传达的意思, 随便想词充数, 以便能继续之后的口语内容。

因此, 教师要注意重视对学生的情感疏导, 缓解一些由于过度紧张或临场发挥失利而产生的不好意思开口说英语, 甚至是不敢开口说英语的情况。其次, 也要注意多形式授课培养学生口语输出能力。传统的老师唱主角的授课教学模式已很难满足要求, 教师不妨尝试通过模仿经典名人演讲、赏析英美大片、组织小组辩论等方式对学生进行多渠道多方面知识输入, 尽量营造轻松自由的学习环境, 帮助学生缓解心理压力。

2. 英汉两种不同语系造成的学习困难

由于英汉语音系统的不同, 某些语法规则掌握困难, 相邻音同化技巧不足, 对人称差别掌握不到位等原因, 英语学习者很容易就会形成语法错误, 如时态用错, 混淆所用人称的性别色彩等。另外, 模仿不到位和地域口音差异, 以及受中国式思维的影响, 也易导致学生对于音素的发音水平不一。在词汇的选择上, 学生倾向于将英语与汉语的词汇机械的一一对应, 只记住英语对应的汉语的意思而忽略具体的语境与词汇的感情色彩等, 受到不同程度的母语干扰。

母语干扰很大程度上体现在学生英语口语的不地道和中式表达上, 而一个合格的英语学习者, 应该是思维先于表达。因此, 学生在表达时要尽可能多的减少母语干扰, 用英语的思维方式说话, 全面准确地输出自己所要表达的信息。对于教师而言, 则应该加深英语母语国文化对学生的影响, 了解英语的文化背景, 锻炼学生的英式思维。比如, 多听英美新闻、广播, 推荐学生阅读一些适合英语专业学生发展水平的英文报刊杂志等。

3. 学生忽视英语语音的重要性

很多时候,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自己的局限性, 无法认识到自己存在的错误与不足。因此,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反复强调并加强监管, 恰当地、适当地指出并纠正学生在语音方面的错误, 特别是在发音时注意唇形和嘴部肌肉的运动。教师还需恰当选择教材, 在考虑课程标准和学生发展现实水平的基础上对于教学内容合理安排, 帮助学生改进英语发音。

摘要:为帮助英语专业学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基于大学英语专业一年级学生的期末口语考试的录音样本, 以口语准确性为维度进行分析, 发现错误发音和词汇误用频繁出现, 是导致口语准确性问题的重要原因, 并提出了相应的英语口语教与学的建议。

关键词:英语专业一年级,英语口语,准确性

参考文献

[1]李丽娜.高职院校英语口语教学石化现象成因及干预策略[J].职业技术教育, 2008, (29) :37-38.

[2]李丽娜.中介语石化现象及激活英语口语教学的对策[J].安徽文学, 2010, (11) :157-158.

[3]李珊珊.口语语篇能力生成的跨文本迁移路径与理据---一项基于以写促说模式的研究[J].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1 (07) :12-19.

[4]倪育萍, 由锋, 尹继伟.词块教学对大学生英语口语水平提高的有效性研究[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 2011, (02) :83-86.

英语专业低年级学生 第11篇

【关键词】英语专业 专业四级 写作 备考策略

作为衡量英语专业学生英语水平的重要指标,专业四级考试需要对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进行考量。而在英语考卷中,英语写作的分数占据了总分数的四分之一,对学生能否取得优异的四级成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为了取得较好的英语写作成绩,学生除了在日常学习中多多练习写作,还要采用一定的备考策略,以便更好的掌握英语写作的应试技巧。

一、学生在专业四级考试中遇到的写作问题分析

英语专业学生在英语写作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多个问题,而主要遇到的写作难题可以大致分为四种。首先,很多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词汇量不足,继而难以利用有限的词汇表达所需表达的意思。在审题的过程中,一些学生甚至无法读懂写作的要求,而还有一些学生则难以用简洁的词汇写出文章题目,继而直接显露了自身的写作水平。其次,在文章布局方面,很多英语专业学生一味使用写作万能模板。在完成不同命题和不同形式的作文创作时,这些学生的写作形式显得过于单一,继而限制了自身的写作水平。再者,在语言表达方面,一些学生对语法的掌握不够熟练,也很少运用多种语法完成一个句子的表达。同时,一些学生本身不熟悉西方文化,继而导致了英文写作中出现中式思维,继而无法完成文章中心思想的表达。

二、英语专业四级写作备考策略分析

1.定题策略。一直以来,专业英语四级作文都属于提示作文,即学生需要根据相关提示或给出的题目完成文章的创作。所以,学生想要较好完成文章的写作,就需要正确理解题意,并较好的确定文章的题目和论点。首先,在试卷中已经明确给出文章标题时,考生即可以确定文章的论点。而这一类型的题目难度往往较低,学生无需改动标题就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细化标题,继而完成论点的表述。其次,在试卷中给出辩论性题目时,题目将包含正反两面。而面对这类题目,学生要以其中一个方面为题目,并围绕这一题目展开论述。再者,试卷中还有可能出现疑问句形式的标题。面对这种标题,学生既可以直接当其为文章标题,也可以根据自己的观点将其改成陈述句,继而完成对论文论点的论述。

2.布局策略。就目前来看,专业四级的作文结构基本属于三段式,即开篇、主体和结尾。具体来讲,就是学生需要在开篇将文章的论点呈现出来,在主体部分利用事例完成对论点的论述,并在结尾部分紧扣主题。但是除了完成对文章的大致结构的布设,学生还应该深入完成各个部分的布局。即开篇句、导入句和主题句。其中,开篇句至关重要,起到了决定文章论述方向的作用。就现阶段而言,可以采用描述与主题相关的现象、对流行观点进行质疑和设置问题的方式完成开篇句的创作,继而吸引阅卷老师的注意。其次,在主体段,学生应该遵照一定的规律完成对具体例子的组织,以便使文章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具体来讲,就是每个例证需要有各自的主题句,并且能够完成对论点的解释。再者,在结尾段,可以完成作者观点的重申或提出一定的建议。而具体使用哪种方式,则需要根据写作背景确定。

3.语言运用策略。在确定文章题目和结构后,学生需要较好的利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继而使文章的写作水平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一方面,学生在日常练习中要采取模仿经典句型的方式完成句子的表达,从而避免受到汉语思维的影响。英语句子更加符合英语习惯。另一方面,学生初步完成写作后,需要对文章中的语言表达情况进行评估,以便及时完成单句的调整,继而使语言更加连贯。

4.专项写作策略。在專业四级考试中,也有一些文章的写作是为了考察学生的专项能力。所以,学生需要熟练掌握这种文章的写作模式,以便更好的完成专项写作。就拿便条写作来讲,学生需要熟练掌握人物称呼、日期等方面的写作格式,并在日常练习中针对此类文章进行专项练习,继而熟练掌握便条写作模式。而想要达到较高的分数,则需要注意该类文章的用词和写作习惯,继而恰当完成文章内容的表述。

总而言之,只要掌握一定的应试技巧,英语专业学生就能够较好的完成专业四级考试中的英语写作部分,并获得较好的四级考试分数。所以,教师有必要对专业四级写作备考策略进行讲解,继而帮助英语专业学生取得较好的专业四级成绩。因此,本文提出的专业四级写作备考策略,可以为英语专业学生提供有效的考试之道。但是,想要真正的提高自身的英语写作水平,英语专业学生还要加强对英语写作的研究和学习,以便取得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蔡丽慧.独立学院非英语专业学生四级写作错误分析及对策[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02:104+106.

[2]张杨.浅谈英语专业四级考试大作文备考策略[J].经济研究导刊,2010,05:230-231.

[3]何舒琴.浅析英语专业四级考试应试策略——比较英语专业四级和大学英语六级考试[J].青春岁月,2011,18:199.

英语专业低年级学生 第12篇

教育部2007年7月以高教厅[2007]3号文件印发《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作为高等学校组织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教学的主要依据, 该文件要求:“教学模式的改变不仅是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变化, 而且是教学理念的转变, 是实现从以教师为中心、单纯传授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思想和实践, 向以学生为中心、既传授语言知识与技能, 更注重培养语言实际应用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教学思想和实践的转变。”基于以上指导思想, 当前从事非英语专业本科生英语教学的大学教师应积极运用参与式教学方法, 这种方法以学习者为中心, 充分应用灵活多样、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 鼓励学习者积极参与教学过程, 成为其中的积极成分, 加强教学者与学习者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反馈, 使学习者能深刻地领会和掌握所学的知识, 并能将这种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

运用态势分析法, 即SWOT分析法来分析, 参与式教学方法的优势、机遇非常明显, 同时也存在弱点和挑战。从优势和机遇来看, 我们可以从“点、线、面、体”的角度来考量参与式教学方法。传统教学中, 老师是课堂的核心和焦点, 所有的时间中所有的学生都在听老师讲, 仔细分析其实老师是一个孤单的“点”, 而且学生似乎不存在或者说可以忽略不计, 因为他们没有发声的机会, 而在参与式教学中, 老师是最大的点, 犹如“月亮”, 学生宛如“星星”, 繁星拱月, 交相辉映, 都在发光发亮, 课堂的这片“天空”, 就会十分生动活泼。参与式教学的核心是互动交流、双向沟通, 老师和单个学生在交流中就形成了“两点成线”的格局, 而老师和多个学生及学生与学生在交流中就形成了“两线平行”、“两线交叉”、甚至可以延转成圆、密织成网。当沟通形成网络后, 增加频次和密集程度, 网就会自然形成“面”, 在这个平面、平台上, 所有的学生, 不管是基础差的、基础好的, 还是特别优秀的, 都能够找到合适的对象来交流, 形成互相学习、互相竞争、互相“较劲”的氛围, 这种气氛和热情甚至可以延伸到课堂之外、学校之外。平台多了, 就能够形成“体”, 参与式教学可以创造一个立体的“生态系统”, 在这个生态系统中, 老师是园丁、花匠, 负责浇水、施肥、剪枝、松土、捉虫, 而学生们根据能力大小可以视为小草、小花、灌木、乔木等, 在课堂交流、小组讨论、互助学习中, 互通有无、互惠互利, 可以营造出好的学习“环境”, 就仿佛是生态系统中的所有生命体已经形成良性循环, 能够互相呵护、相互滋养、分享阳光、分享雨露。从劣势和挑战来看, 对于已习惯中国传统“填鸭式”教育的非英语专业大学一年级学生来说, 参与式教学是新鲜事物, 习惯于老师满堂灌的惰性心理, 使他们对参与式教学方法产生了恐惧和抵触心理。例如在昆明理工大学津桥学院3个专业 (法学、会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129位一年级学生的大学英语综合课程课堂上第一次使用参与式教学方法后, 收到的反馈意见显示, 95%的学生认为: (1) 传统的中规中矩的教学 (老师对词汇和课文翻译的主讲, 学生只需专注听课、专心记笔记) 是最佳的教学方法; (2) 学生没有必要也没有兴趣参与到参与式的教学中。对于应试教育来讲, 传统教育似乎更能够立竿见影, 短期见效, 而参与式教育虽然内容丰富, 活动多样, 但做的试题少, 测试卷少, 似乎是“远水难解近渴”, 无法帮助学习特别是基础差的学生顺利通过各项考试。学生因应试而产生的“急功近利”心理, 是当前参与式教学必须面对的最大的外部挑战, 也是必须破解的难题。

二参与式教学方法的实际应用

如何成功运用参与式方法教学, 如何引导学生接受参与式教学并从中收益, 可以采用以下三种方法:

1. 思想破冰与增能赋权相结合

要让大学一年级学生接受参与式教学, 首先要让学生了解参与式教学的理念和内容。否则, 学生会误解为老师只是让他们参与趣味游戏, “游戏”结束后却学不到想要学的知识, 这只会浪费时间。

因此, 开展参与式教学, 最关键的是打破学生思想上的坚冰, 而思想破冰需要分三步走。第一步:教师和学生明确教学目标, 教师介绍选用某个参与式教学方法的目的及其与教学目标的相关性和一致性。第二步:根据学生的英文水平, 选用合适的参与式方法教学, 例如对于基础差的学生, 可以鼓励参与侧重词汇和语法的活动;对于基础好的同学, 可以安排可以提升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演讲和辩论。第三步:增能与赋权, 学生刚接触参与式教学时, 教师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能力和水平, 采取“剥洋葱”的办法, 为学生“量身”设计由表及里、从易到难的参与过程, 同时在整个过程中, 还要不断鼓励学生甚至给予激励, 只有这样, 学生才会逐渐意识到他们有能力, 也有权利参与到教学中, 并能够成为教学中的主体。

2.“趣味性”和“实效性”相结合

与传统“填鸭”式教学相比, 参与式教学能够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 在快乐中回味思考, 而且能够让学生更加持久、更加充分地掌握所学知识和教学内容。要达到这样的效果, 教师在设计参与式教学方法时就必须紧扣教学大纲的目标和要求;在运用时, 必须考虑这些方法对实现教学目标的贡献度, 确保教学形式服务于教学内容, 确保取得实效。

参与式教学强调学生与老师同为教学主体, 那么教师在教学中就必须安排出足够的时间, 让学生体会到在参与过程中相互合作的快乐以及实现目标、完成任务的成就感, 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否则参与式教学也只会流于形式。同时, 互动变化的教学方式决定, 参与式教学较传统教学更为耗时, 因此处理好参与式教学的时间安排与教学进度要求的关系也非常重要。

3.“多样性”和“目标性”相结合

参与式教学方法得以成功运用的关键在于教师课前的精心准备和上课时的精心辅导。如果教师掌握的参与式教学方法较少, 就会导致刚接触参与式教学的大学新生更大的“抵触”。例如总是让学生分组讨论而不采用其他方法引导学生参与学习, 无法让学生真正融入活动并最终有所收获, 那么学生的参与程度和热情就会受到很大影响。

因此, 教师课前应根据教学内容和目标, 选用和储备合适的、多样的参与式教学方法, 有时不妨可借鉴社会学领域内的一些社区参与式方法, 比如头脑风暴、角色扮演、图表演示、演讲反馈等等。要想将这些方法得心应手地运用运用到课堂上, 教师就必须精心准备, 并在课堂上讲清楚该方法的具体操作方式、最终目标, 而且还要能够掌控运用的成效。

三结束语

参与式教学方法的运用者——大学英语一年级课程的授课老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还应意识到:接受参与式教学这个新事物以及学生学习外语最有效的时段是学生注意力集中、积极参与的时候。学习的动机、材料有趣味和难度适中, 固然是学生对英语学习保持兴趣的重要因素, 但作为课堂教学组织者的英语教师是否想方设法调动他们的学习热情, 则是事关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

因此, 在参与式教学中, 教师所扮演的角色应该是“协助者”, 顾名思义, 协助者通过一些方法引导学生掌握运用英语的综合能力和思考、领悟英文学习的技巧。教师应该只起到点拨作用, 尽量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和解决, 不需过多分析。教师在整个教学中是一个策划者、过程协助者、活动动员者、信任建立者和信息分享者。

摘要:大学英语教学大力提倡参与式教学方法。但刚入学的大学新学对这种新的学习方法是“陌生”而排斥的, 这导致参与式教学无法广泛深入开展。文章认为, 参与式教学应关注学生对参与式方法的认知, 针对学生进行“思想破冰”;应注重趣味性、多样性, 并与教学目标紧密结合;教师应扮演协助者的角色, 协助学生成为学习主体。

关键词:大学英语教学,参与式教学方法,大学一年级

参考文献

[1]郑树棠.新视野大学英语读写教程第一册[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8

上一篇:高中信息科技下一篇:质量及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