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教学设计

2024-07-23

《木兰诗》教学设计(精选12篇)

《木兰诗》教学设计 第1篇

教学目标:1.赏析木兰这一古代女英雄形象;2.了解孙绍振的文本分析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法、 讨论法。

教学重点:分析花木兰的英雄形象。

教学难点:理解花木兰的非英雄姿态。

教学创新:尝试将孙绍振的文本分析方法介绍给学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展示目标

同学们, 你们现在是初中学生, 而初中与小学最大的区别就你们要开始学会理性地思考问题, 这表现在语文课上就是要求你们要能感受文章的美, 理解文章的美, 欣赏文章的美, 甚至能够点评文章的美丽之处。我们已经弄懂了 《木兰诗》 的字面意思, 今天我们要上一堂文学欣赏课, 欣赏 《木兰诗》 为什么传唱了千年, 它到底美在哪里, 花木兰这个形象为什么在我们民族中屹立千年, 她又美在哪里。同时老师要给同学们介绍孙绍振先生的文本分析方法。这个可能会高于一些同学现有的理解力、接受力, 但是如果你跟着老师的步伐节奏一起思考, 我相信你能够听懂。

二、看木兰的英雄气概

1.进入正课之前, 大家来说一说你心目中的英雄?用词语概括这些英雄共同具有的特点。

岳飞、关羽、武松等。保家卫国、会打仗、很勇敢……

2.那在你心目中花木兰是不是英雄呢?听老师朗读一遍课文, 请找出直接表现花木兰是英雄的相关语句。

旦辞黄河去, 暮至黑山头, 不闻爷娘唤女声, 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行军)

万里赴戎机, 关山度若飞。 (行军)

朔气传金柝, 寒光照铁衣。 (宿营)

将军百战死 (非正面描写, 概括性很强的叙述) , 壮士十年归 (凯旋) 。

明确:打了十年, 经历了上百回战斗, 将军都牺牲了, 从侧面表现了木兰的英雄气概, 就这么区区一行, 可以说是敷衍性的笔墨, 几乎和花木兰没有什么关系。

作者想不想写她浴血奋战?她在战争中的英勇是全诗的重点还是“轻点”? (不想“轻点”)

三.看木兰的女儿情态

《木兰诗》 写英雄却不写英雄如何英勇善战、不写英勇场面, 那么这首诗写了些什么呢?请同学们听老师示范朗读 《木兰诗》, 然后同学们自由朗读同时思考这首诗写了木兰的哪些品格特点?

(乖巧、 懂事、 勇敢、 恋家、不慕名利、爱红妆、爱亲人……)

好, 同学们把我们的视线再次回到英雄这个词来, “英雄”这个词本来是指男性, 英是花朵、杰出的意思, 像花朵一样杰出的男性。而我花木兰也叫做英雄, 花木兰是个女的, 还要叫她“英雄”, 如果一定要叫花木兰英雄, 在前面加一个字合适, 女英雄。那么花木兰作为女英雄与那些男性英雄是不是一样的呢, 她有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呢? 《木兰诗》 会告诉你答案。在分析这个问题的时候一定要抓住一个字, “女”。如果“会打仗、勇敢、保家卫国”总结为英雄气概, 那么“乖巧、恋家、爱红妆……”便概括为女儿情态, 这些诗很明显突出木兰的女儿情态, 可以解释这样安排的唯一理由就是木兰是一个女英雄, 女英雄有自己独特的特点, 试想不爱红妆的木兰还会不会可爱呢?

四.木兰是个怎样的英雄

请同学们结合木兰的英雄气概和女儿情态说说现在你心中的木兰是个怎样的英雄?

总结:到此, 木兰的形象已经在我们心中立起来了, 她不仅是一个金戈铁马的战士, 更是一个云鬓花黄的少女。战争的责任本不在她, 她之所以成为英雄, 是因为“阿爷、长兄”这些男性的职责。这个职责若仅仅限于家庭, 她不过是个一般意义上的假小子, 铁姑娘, 作为支撑家业的顶梁柱而已。但是, 木兰主动承担的责任, 不仅仅是家庭的而且是国家的。为国而战, 立了大功, 作出了卓绝的贡献, 却并不在乎, 甚至没有表现出成就感, 这和一般以男性为主人公的作品, 光宗耀祖、富贵还乡的炫耀恰恰相反。她拒绝了“尚书郎”的封赏, 除了一批快马以外, 别无他求。她要回到故乡, 享受平民家庭的欢乐。这个英雄的内涵, 从承担“家”的重担开始, 到为国立功, 最后又回到家庭、享受亲情的欢乐。整个就一种非英雄的姿态。这是个没有英雄感的平民英雄, 是英雄与非英雄的统一。更为深刻的是, 她不但恢复了平民百姓的身份, 而且恢复了女性的身份。这个英雄的内涵不单纯是没有英雄感的平民英雄, 更深邃的内涵是不忘女性本来面貌的女英雄。

五、认识文本分析方法

好了, 同学们, 到此木兰这个女英雄形象已经在我们心中丰满起来了。刚才我们分析花木兰形象这个过程就叫做文本分析法。抓住文本, 就是要“去蔽”, 去掉一般化的、现成的、空洞的英雄的概念, 像剥笋壳一样, 把文本中间非常具体的、微妙的内涵揭示出来。原来这个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 就是因为它重构了一种“英雄”概念, 这是非常独特的, 和我们心目中的概念是不一样的, 要防止武松啦、岳飞啦, 这些现成的概念把你遮蔽住了。

分析的前提就是揭示矛盾, 而矛盾是潜在的, 又要采取“还原法”来揭示矛盾, 才有分析的对象。还原, 就是把“英雄”原来的观念作为背景, 它是怎样的?所以老师一开始就让你们讲心目中的英雄, 回忆英雄这个概念, 他是勇敢的、会打仗的、爱国的。写在 《木兰诗》 中 “英雄”的内涵是怎样的?进而我们发现 《木兰诗》 并没有细写花木兰在战场上的英勇杀敌场面。反而详写木兰的女儿情态, 颠覆了原本的“英雄”观念。那么同时也就丰富了“英雄”这一概念, 英雄也可以是温情的女子, 也可以儿女情长。因此从文本出发, 揭示出 《木兰诗》 里“英雄”观念的特殊性, 就是我们本节课的主要任务了, 也就是要把普遍性英雄和特殊的个别性花木兰的矛盾揭示出来, 看花木兰作为女英雄在战争、家庭、功勋和亲情方面所不一样的特点。

摘要:笔者依据孙绍振先生对《木兰诗》的精妙独到的分析设计本次教学, 设想通过“写英勇却不写英雄如何英勇善战”这一主问题引导学生透彻理解木兰的非英雄姿态, 清楚地明白《木兰诗》为何称作经典。

木兰诗教学设计 第2篇

l、了解《木兰诗》有关的文学常识.

2、疏通文意,理清故事基本脉络,诵读课文.

3、理解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的形象,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爱国精神.

4、学习本文详细得当的叙事方法,领会故事情节曲折,富于戏剧性,充满传奇色彩的特点.

[教学步骤]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知道木兰这个人物吗?哪一个同学给大家讲一下关于木兰的故事?(学生讲故事)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流传了一千多年,你认为木兰成为世世代代人们所景仰的英雄人物的原因在哪里?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要点)木兰是一位爱国的女英雄.她替父从军,是出于关心国家安危,体恤父亲年迈力衰;她不畏艰苦,勇敢作战,是出于保卫家乡、保卫祖国的坚强意志;她厌弃高官厚禄,而渴望过和平劳动的生活——这些,都表现了人民英雄的本色,也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意愿和理想.好,我们就来共同看一看《木兰诗》中是怎样塑造木兰的形象的.

二、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解决生字词.

2.解题:《木兰诗》是一首什么题材的诗?作品时代怎样?

《木兰诗》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是一首北朝乐府民歌,属于叙事诗,叙述了古代英雄木兰代父从军、建功立业的传奇故事.该诗刚健清新,表现了古代北方人民英武豪迈的气概,它成功地运用了对偶和排比等修辞方祛,使得全诗气势雄浑.它产生的时代众说纷纭,但从历史地理的条件可以判定事和诗可能产生后魏,这诗产生于民间,在长期流传过程中,有经后代文人润色的痕迹,但基本上还是保存了民歌易记易诵的特色.本诗为北朝民歌,而又易记、易诵.

木兰姓花,是古代时河南省虞城县人.她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屡立战功.凯归,皇帝封官嘉奖,木兰不受,欲纳宫中,以死拒之.唐初,追封为孝烈将军.人们为纪念她,于唐代修建花木兰祠.

乐府诗:在汉魏六朝文学史上出现一种能够配乐的新诗体,叫做“乐府”.“乐府”本是官署的名称,负责制谱度曲,训练乐工,采集诗歌民谣,以供朝廷祭祀宴会时演唱,并可以观察风土人情,考见政治得失.秦朝及西汉惠帝时设有“乐府令”,汉武帝时的乐府规模较大.采集民间诗歌和乐曲.后来人们将乐府采集的诗篇称为“乐府诗”.到南北朝时,社会上已经把“乐府”从官署的名称转变为诗体.其中既有文人诗歌,又有民间歌诗,民间歌诗是乐府诗的精华.

《乐府诗集》是最完备的一部乐府歌辞总集,其中的民歌,较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风土人民,分南歌、北歌两大部分.北歌,即北方民族民歌,题才广泛,格调雄颈、热烈、质朴.

3、出示小黑板,引导学生读准下面加点字的音,辨析一些字的形、义.

机杼:zhù,织布梭子.不能念zhū,左旁偏旁从“木”,不能与“抒情”的“抒”相混.

可汗:kè hán,专用名词,不能念kěhàn.

鞍鞯:jiān,马鞍下的垫子,不能念jiàn.

辔头:pèi,缰绳.

燕山:yān,山名,不能念yàn.

胡骑:jì,战马,不能念qí.

戎机:róng,军事.与“戍”的念shù,当防守讲,形音义都不相同.

朔气:shuò,北方.

金柝:tuò,打更用的梆子.与“析”的念xi,当劈开讲,形音义都不相同.

红妆:zhuāng,装饰,打扮.

著我旧时裳:zhuó,穿.与“著作”中的“著”,念zhù,当写讲,形同而音义不同.

傍地走:bàng,靠近,临近,此处引申为贴着.

注音

唧唧jī 溅溅jiān 啾啾jiū 霍霍huò

4.阅读文言文,必须掌握一定量的词语,请积累本诗的一些重要字词.

多音字:

通假字:

对镜帖花黄:帖,同“贴”.

出门看火伴:火,同“伙”.

词语补释:

唧唧:织机声.一说叹息声.

复:又.

当:对着.

户:门.

机杼:指织布机.杼:机梭.

惟:只.

何所思:想的是什么,即“所思何”.所思,名词性的“所”字结构.疑问句中代词作宾语,宾语前置.“何所忆”与此同,意思是“思念的是谁”.

无所思:没有思念什么.

军帖:军中的文告.

可汗:古代某些少数民族君主的称号.

点兵:征兵.

军书:指征兵的名册.

十二卷:指多册.

爷:与下文“阿爷”,均指父亲.

长兄:兄长.

愿为: “愿为(之)”的省略,意思是愿意替父出征.

市: “买”.

鞯:马鞍下的垫子.

辔头:驾驭牲口用的嚼子和缰绳.

旦:早晨.

但闻:只听到.但,只.

溅溅:流水声.

胡骑鸣啾啾:胡人战马啾啾的叫声.胡,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称呼.骑,旧读(jì),这里作“战马”讲.现统读为qí.啾啾: 战马嘶叫声.

戎机:战场.戎,军事.

度:过.

朔气:北方的寒气.

金柝:军中守夜打更的器具.此指打更的声音.

寒光:清冷的月光.

铁衣:铠甲.

百战死:多次战斗出生入死.

壮士:指木兰等.

明堂:朝廷.

策:本义为竹简,此处用为动词,“记下”.

十二转:指多次.

赐:赏给.

百千强:百千有余.

不用尚书郎:不愿作.尚书郎:尚书省的官.尚书省为管理国家政事的机关.

驰千里足,希望骑上千里马.驰,动词,使……驰,这里可译为“骑上”.

重点实词:

郭:外城.

扶将:扶持.

将:扶.

霍霍:磨刀的声音.

阁:指闺房.

著:同“着”,穿.

云鬓:象云样的鬓发.

帖:同“贴”.

花黄:妇女脸上的一种装饰.

火:同“伙”.

扑朔:爬搔.

迷离:眯着眼.

傍地:贴着地面.

走:跑.

安: “怎么”.

提示及答案:诗中屡次提到一些数字,如:“军书十二卷”、“策勋十二转”、“同行十二年”、“壮士十年归”.其实,“十二”是极言其多,“十年”不过是举个成数,都不能认作确实的数字.这样的运用数字,不拘泥事实,和开头写木兰当户织的情景,结尾吟唱者的话,还有中间的“东市买……北市买……”、“爷娘闻女来……小弟闻……”两节,都体现了民歌的特点.

古今词义:旦(早晨)辞爷娘去(古:离开;今:前往)

卷卷有爷(古:父亲;今:爸爸的爸爸)名

著(穿)我旧时裳(古:cháng裙子;今:泛指衣服)

同行(古:háng,行伍,泛指军队;今:同行业的人)十年

双兔傍地(靠近着)走(古:跑;今:步行)

两条成语:磨刀霍霍,朔迷离

5. 引导学生划分这首诗的结构层次.

依据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束,这首诗可以分为几个部分?各写出了什么?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可以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1-2),写出木兰代父从军的缘由.

第二部分(3),写出木兰准备出征和奔驰征途.

第三部分(4),写出木兰经过长期激烈战斗胜利凯旋.

第四部分(5-6),写出木兰功成身退,返回家乡.

第五部分(7),吟唱诗歌的人赞美木兰.

如果有学生把前三段合为一个部分,或把第7段与前两段合为一个部分,也都有道理,应予肯定.

1父从军, 踏上征途;2赴前线,十年征战;3朝辞官,亲人团聚;4喻赞美,讴歌英雄.

情节 --性格

停机叹息--勤劳善良

决定从军--忠孝两全

征途思亲--坚强勇敢

征战沙场--英勇善战

凯旋辞官--淡泊名利

团聚改装--热爱和平

设喻回答--谨慎机警幽默风趣

6.朗读指导

“东市......长鞭”:急骤跳跃,活泼明快

“旦、暮”重读,上下句之间要读得似断实连.“不闻、但闻”重读,两句要前轻后重,读出对亲人的眷恋之情.

“爷娘闻女来......向猪羊”:热烈欢快,起伏跳荡前高后低

“开......坐......脱......著......当......对”:动词要读得响亮,极力表现喜悦之情

“出门......是女郎”:赞美惊叹

朗读节奏:

这首诗是五字句,读法是二字三字一停顿,而后三字之中又可根据意思又有二字一字停顿,或一字二字停顿.

例如: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三、共同探讨

1.二百年来,木兰这个形象为什么深受人们的喜爱?请根据课文进行探究分析.

明确:(学生的发言可能是多方面的,教师结合课件适当引导并指导学生诵读)

诗篇由“唧唧复唧唧”引出“木兰当户织”,表明了木兰织布姑娘的身份.“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这组对偶句表现出木兰停机不织,只是连声叹息,设置悬念,自然而然地引出了母亲的发问,木兰的回答(板书:母问女答),富有生活实感,写出了故事的开始.

中美《木兰诗》教学设计个案比较 第3篇

一.中美《木兰诗》教学设计个案之对比展示

(一)中国某老师《木兰诗》教学设计

第一环节:诗歌诵读,整体感悟

1.诗歌诵读

2.整体感悟:①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学生概述故事情节。②在概述情节的基础上,学生整体把握诗歌内容与结构。

第二环节:人物赏析,品读探究

1.人物赏析:你觉得花木兰是一个怎样的女子,你从课文中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

2.品读探究:①第三段用排比的句子把东西南北市都写到了。为什么不在一个地方买齐东西?这样写繁琐吗?②第5自然段写木兰辞官还家,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表现了木兰的什么情操?③第6段写木兰回家与亲人团聚,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她怎样的心情?④结尾附文在文中起什么作用?⑤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什么呢?

3.详略分析:这首诗在叙事的详略上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要这样安排?学生四人一小组讨论明确。

4.语言品味:请同学们试着找出诗中语言精练的句子,并感受其特点。

第三环节:体验反思,互动释疑

1.体验反思:①试想你就是木兰姑娘,请你说说替父从军的前前后后的心理活动。②假如“我”就是木兰姑娘,说说自己的战斗生活。③假如你是木兰的亲人,十几年没见面了,见到木兰会做些什么?会说些什么呢?

2.互动释疑:四人小组提问释疑,全班交流解决。

第四环节:总结存储,拓展延伸

1.总结存储

2.拓展延伸:想像作文——木兰到家第二天

3.课外探究:①南朝民歌的修辞运用(或特点);②从《木兰诗》中看中国古代女子的服饰;③从《木兰诗》中“爷”的称呼看中国古代的称呼与地位;④我对木兰的新看法;⑤诗歌凝练的语言分析;⑥木兰为什么不当官?(可随学生兴趣进行)

(二)美国某老师《木兰诗》教学设计

第一环节:阅读课文,思考问题:

1.为什么木兰一得知战争的消息就立刻告诉母亲?

2.如果木兰以女性士兵身份申请出征,可能会发生什么?

3.为什么与木兰并肩战斗的男性士兵如此惊讶木兰其实是女性,请列出不少于一个理由。

4.木兰的行为让你对“勇气”有什么样的理解?

5.花木兰的故事千百年来被人们传诵,人们为什么如此喜爱这个故事?

6.木兰和AXEL(《攀援者》)各自都有艰难的任务,他们面对的困难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呢?

第二环节:表达:写一封信

多少个日日夜夜,木兰远离父母、家乡,出征在外,请代木兰写一封信给父母亲。告诉他们自己离家后这段时间都做了什么,现在的状况怎么样?

提示:请使用生动的词汇描述任务、地点和事件,可仿照诗歌“五部分”的格式。

第三环节:社会学习——制作一个“领导者奖状”。

我们知道木兰是一位优秀战士。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木兰也是这个群体里的领导。讨论并选出你们群体里的领导者,为他制作一个奖状,并写上他的名字。

第四环节:课后思考——文本与电影的比较

你已经读完《花木兰》,现在请你比较书中的观点与电影《花木兰》的不同。

1.使用venn图标,列出相同点和不同点,然后,请你选择一个在文本和电影中都很精彩的场景,和小组成员进行讨论。

2.上网,发表评论:①向小组内其他同学讲一讲你读完《花木兰》之后的想法。②请你针对花木兰的故事写一个评论,并把你的作业发到网站上。

二.中美《木兰诗》教学设计个案之对比差异

(一)文本使用上的差异

研究中美两个教学设计中对文本的使用情况,我们发现:不管是中国教师还是美国教师,都能结合文本进行教学的设计,但在文本使用上存在着明显差异。

中国教师特别注重文本的使用和挖掘。教学设计的四个环节中,前三个环节都是紧扣住文本,进行朗读、感悟、赏析、品味和反思,对文本进行深挖细掘。即使第四环节似乎稍稍跳离了文本,其实也还是在文本基础上展开的写作训练和延伸练习。

美国教师只将文本作为一个抓手,或者仅仅作为一个例子,他们更多地给学生遐想与创造的空间。第一、二和四环节和文本有一定联系,第三个环节和文本联系不是很紧,文本只是其开展教学活动的一个依托。即使是涉及文本较多的第一环节,也只有问题3和6同文本的联系比较直接一些,其他4个问题都比较开放,和文本联系不是特别紧密。

(二)问题预设上的差异

中美两个教学设计中对问题预设的设计,都能围绕阅读、口头与书面语言表达等预设问题展开阅读教学,但在问题预设上存在很大差异。

中国教师教学预设的问题重在对文本的理解,重在知识的掌握,而在能力的训练和培养上问题预设体现不够。正因为如此,教学预设的问题开放性不够,只要掌握一点阅读的知识,抓住文本就可以解决,答案大多具有指向性和唯一性;正因为如此,教学预设的问题给学生想象的空间不够,只是紧抓住文本,就文本而文本,预设的问题除了第三环节中的“体验反思”是能体现发挥学生想象力的预设,其他则都没有体现;正因为如此,预设的问题的拓展性不够,第四环节中的“拓展延伸”是想象作文“木兰到家第二天”,这和第三环节“体验反思”中“③假如你是木兰的亲人,十几年没见面了,见到木兰会做些什么?会说些什么呢?”有重复之嫌,而且,即使是第四环节“课外探究”预设的题目,也大多不用学生动多少脑筋,上网一查就能解决问题,还是重了知识的积累而忽略了能力的培养。

美国教师教学设计的问题信息量大,提供自由开放的选择和讨论,以使学生养成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些问题既有针对文本的“语文问题”,也有拓展的“非语文问题”,教师把文本和当下社会、当代人的观念与作为阅读者个体的“我”结合起来,使文本中花木兰这个历史人物有了现代的意义,课文被教活了。这些问题的预设也有梯度,有可以通过阅读在文本中能找到答案的,也有需合作才能完成的,甚至有必须进一步认真钻研才能解决的。

(三)教学环节上的差异

中美两个教学设计的四个环节中,不管是中国教师还是美国教师,都注重了阅读基础上的写作训练,达到“以读促写”的目标,但差异依然明显。

中国教师的《木兰诗》教学设计的四个环节:诗歌诵读,整体感悟——人物赏析,品读探究——体验反思,互动释疑——总结存储,拓展延伸,前三个环节由朗读到对文本的理解,虽然在层面上有识记到理解的跨越,但基本上还是知识层面的东西,教学环节是一种平面的展开。即使是“互动释疑”环节,也仅仅是“四人小组提问释疑,全班交流解决”这样的小互动,还是叶澜教授所批评的“见书不见人,人围着书转”的现有课堂教学中常见的情况。

美国教师的《木兰诗》教学设计的四个环节:阅读课文,思考问题——表达:写一封信——社会学习:制作一个“领导者奖状”——课后思考:文本和电影的比较。分别从阅读理解、表达应用、团队制作实践和思考比较的角度,教学环节是一种立体式的推进,体现了从知识到能力的跨越,体现了分层教学的原则,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有利于在阅读教学中学生能力的提升。

三.中美《木兰诗》教学设计个案之对比启示

(一)要实现由静态分析到动态体验的转变

新课程理念一直提倡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要“以学生发展为本”。阅读教学如何达到这一教学要求?那就要把静态的分析训练为主的教学课堂转化为动态的以学生体验、感受为主的教学课堂。

静态分析的课堂只着眼于文本内容,包括字、词、句、段、篇的分析和写作手法、语言特点的理解、归纳,满足于回答“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这三个问题,训练也是依据分析来演绎。有几篇文章作一点这样的分析也未尝不可,但如果每篇文章都是这样慢问细析,学生能获得什么?兴趣又怎么持久?语文课堂教学不能随意肢解课文,也不能变成知识概念的演绎,而是要让学生在主动、独立自主的探求过程中,有所体验,有所发现,有所感悟,这就是动态的体验与感受,实现了由静态分析到动态体验的转变。

要使学生能够动态地体验、感受,就要给学生以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要及时地给学生以点拨和指导,要用教师的智慧和人格魅力去影响、感染学生,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求精神,要鼓励学生形成独立的见解。美国教师的教学设计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在做中学”的美国的教育理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放手让学生去探究,学生自己主动获取知识。这样的课堂才是动态体验的课堂,才是“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的课堂,是“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的课堂。所以,动态体验的课堂才真正是体现课堂主体是学生的课堂。

(二)阅读教学更重要的任务还是能力培养

为什么课堂要实现由静态分析到动态体验的转变?因为阅读教学更重要的任务还是能力培养。据说,美国以前确实不太注重阅读训练,导致公民的阅读能力下降,2001年出台了《不让一个孩子掉队》教育法案,其中重要的一块是建立“阅读第一”项目,通过把“阅读放在第一位”来提高孩子们的阅读能力。因此,在美国教师的教学设计中,涉及了一些基础问题,但教学设计中还提供了较多自由开放的选择和讨论,把讨论和活动的机会都留给学生,以使学生养成自己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提高学生的能力。

中国语文的阅读教学向来是强项,但从教学设计中看出,阅读教学有明显的注重阅读结果和考试技能锻炼的倾向,如环节一和二所预设的问题。因为重视阅读知识点,中国学生的阅读应试技巧掌握比较好,考试结果也会好一点,但教学设计比较单薄,缺少个性,在学习以生活为宗旨、语文服务于社会及学习方式的多样化等方面有欠缺,能力培养有待加强。

由此得到启发:第一,应当把学习作为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的学习结果不要求划一,在达到目标的具体方式上也可以有多种选择;第二,在人文性的前提下,强调语文课的应用性,与当下社会结合,为我们的生活服务,也借此锻炼学生的社会活动能力,这也许是当今阅读教学更重要的任务。

(三)创新求异是预设问题具有开放性的关键

说到预设问题开放性,想起一个真实的幼儿教学片断——“花为什么会开?”有一天,幼儿园老师问小朋友。第一位说:“她睡醒了,她想看看太阳。”第二位说:“她一伸懒腰,就把花骨朵顶开了!”第三位说:“她想和小朋友比一比,看谁穿得最漂亮。”第四位说:“她想看看,小朋友会不会把它摘走。”第五位说:“她也长耳朵,她想听小朋友唱歌。”突然,第六位小朋友问了老师一句:“老师,您说呢?”老师想了想说:“花特别懂事,她知道小朋友们都喜欢她,就仰起它的小脸,笑了!”听到这儿,孩子们全看着老师笑了,那笑脸比花更好看。只有老师知道,她原来的答案是:“花开了,是因为春天来了。”这个教学片断给人的启迪深远。面对问题,孩子们的答案那么多,那么极富想象力、创造力且带着浓烈感情色彩,这当然是因为预设问题的开放性让学生从多方面、多角度、多起点、多层次、多原则、多结果等方面进行思考,也就有了丰富多彩的答案,让课堂焕发出了生命的活力。

相比较而言,中国教师教学设计环节一、二重视了基础性,环节三的问题体现了一些开放性,而美国教师教学设计中各环节的问题大多具有开放性。我们常常说美国教育重创新及动手能力,这从美国教师的教学设计中也不难看出。美国教师之所以能预设那么多具有开发性的问题,关键就是具有创新求异思维方式。我们要具有创新求异思维,那就要摈弃导致我们预设问题开放性不够的“同一”思维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在引导学生思考问题的过程中,不去关注答案的标准与唯一,重视创新求异思维的培养。因为语文作为一门具有较强人文性和思想性的基础学科,作品的解读是一种个性化行为,一定要重视学生的感受和独立思考,从而真正做到“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阅读教学要实现这样的目标,就要预设出具有开放性的问题,而创新求异是预设问题具有开放性的关键。

(四)读写结合是提升语文的有效途径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顾振彪先生认为:“读写结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联系课文进行写作,就在应用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通过应用把课文内化为自已的知识和能力,提高写作能力利于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我们欣喜地看到,不管是中国教师设计的想象作文还是美国教师设计的写一封信,都注意到了读和写的有效结合。

读与写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叶圣陶先生说过,“阅读是吸收,写作是倾吐”。这就明确地告诉我们:阅读是作文的基础,阅读好像蜜蜂采花,作文好像蜜蜂酿蜜。读和写相辅相成,智慧地把握两者结合的策略,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因此,要以阅读为基础,因为这是“写”前的吸收,要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认识、掌握语言运用的规范,在阅读过程中增加文化积淀,提高审美意识、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提高思想认识水平。同时,要以写作能力的提高为外显标志,因为这是“读”后的倾吐。所以,要创造机会,让学生经常随文小练笔,将读中学写落到实处。现行中学语文教材蕴藏着极其丰富的读写结合的资源,关键在于深度挖掘教材,找准读写训练点,抓住学生的兴奋点,捕捉学生的真切感受,拓展写的空间,让学生乐于动笔。

因此,语文课堂教学,无论是阅读教学还是写作教学,都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读对于写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语言、思想的感染与影响,要引导学生自觉学习、吸收、内化阅读材料中的优秀、典范的语言和其中蕴含的思想,阅读直接、间接地影响着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因此,教师在处理课文时,一定要考虑到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因为读写结合才是提升语文的有效途径。

对中美《木兰诗》教学个案进行对比,目的不在于完全照搬,而是研究美国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思考如何使我们的阅读教学多一些乐趣和宽容,从而进一步改善阅读教学。

《木兰诗》教学实录与评析 第4篇

【教材分析】这一单元以祖国为主题, 从各个角度表现不同时代、不同国家的人民热爱祖国、发奋图强的美好情操。《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诗, 具有浓郁的民歌特色, 结构分明, 语言朴素, 感情浓郁, 是初中语文课本中优秀的篇章。

【教材重、难点】诵读、背诵文章。研读刻画木兰这一人物形象的重点段落, 理解详略得当的写作妙处。同时通过诵读、积累、感悟和运用, 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学生分析】七年级学生对《木兰诗》中一些特殊的字词、诗句的理解有一定难度, 而且生活阅历较浅, 对《木兰诗》思想内涵的感悟不够深刻。因此教师必须灵活设计教学, 精心指导学习内容, 力求做到凸显个性, 兼顾全体。简单的问题, 由学生独立完成;稍难的, 可让学生讨论, 教师点拨;难点, 则在教师的启发下进行探讨。

【教学目标】熟读文章, 从整体上把握诗歌的内容, 准确、完整地复述课文, 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了解本文叙事详略得当的写法, 体会其表达效果: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乐观勇敢的爱国主义精神, 体会木兰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

【课前准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扫除字词障碍, 感知课文内容。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激发兴趣

师: (多媒体播放戏曲《谁说女子不如男》) 有谁知道这首歌的名字?中国有句古话叫“巾帼不让须眉”。其实, 古今中外, 出现过许多的女中豪杰, 你们知道哪些呢?

生:穆桂英、刘胡兰、萨切尔夫人、木兰……

师:哪能给大家讲一讲木兰的故事? (学生讲。)

师: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流传了一千多年, 你认为木兰成为世世代代所景仰的英雄人物的原因在哪里?

生:她替父从军, 是出于关心国家安危, 体恤父亲年迈体衰。

生:她不畏艰苦, 勇敢作战, 是出于保卫家乡、保卫祖国的坚强意志。

师:说得真好。这些都表现了人民英雄的本色, 也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意愿和理想。那今天就让我们来共同看一看《木兰诗》中是怎样塑造木兰这一形象的。

二、朗读课文, 整体感悟

师: (简介《木兰诗》的产生年代及创作背景) 请大家听读课文, 揣摩读乐府诗的语气, 并注意把握语速、重音及感情基调。 (多媒体显示课文, 教师配乐范读课文。教师范读后可让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任何方式读课文, 同时扫除字词障碍。教师巡视, 了解学情, 检查自学情况, 并按照分好的组, 结合工具书和课下注释, 把这篇文言翻译成白话文, 并适时补充指导。如对“东市买骏马”四句, “将军百战死, 壮士十年归”及“开我东阁门”两句的翻译应给予指导, 也可点一下互文的修辞, 让学生了解。)

(学生通过自由读可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而分成小组结合注释疏通文章, 更利于融入其中, 把握文章结构, 与作者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自主探究, 人物赏析

师:读得很不错, 评得也很不错。下面我们要在理解人物的基础上读出对人物的感情。判断对一个人该持有什么样的感情, 先要了解他, 了解他都说了些什么, 做了些什么, 心里又在想些什么。你觉得花木兰是一个怎样的女子, 从课文中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

生:“唧唧复唧唧, 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 惟闻女叹息”可看出木兰的勤劳孝顺。

生:“愿为市鞍马, 从此替爷征”可看出木兰的勇敢坚毅, 忠孝两全。

生:“万里赴戎机, 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 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 壮士十年归。”可看出木兰勇敢坚强的英雄气慨。

…………

师:一千多年来, 木兰的形象一直深受人们喜爱, 谁能结合前面同学的发言更加细致地说一下木兰在你心中是什么形象?

生:花木兰深明大义、果敢坚强、英勇善战、不慕名利、谨慎机敏、勤劳孝顺、有胆识、纯朴高尚。 (师板书。)

师:很好。她既是现实人物, 又是劳动人民心目中理想的化身。为了更深地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我想每人可以创作一首小诗, 热情讴歌劳动人民的优秀女儿花木兰。 (多媒体显示参考题目:1.爹爹, 让女儿替你去出征;2.妈妈, 我回来了;3.英雄颂歌;4.中国, 请记住这光辉的一刻。) 可选用任何一种人称, 可选任何一个时刻 (出发前、送别、征战、归来) , 可任意选择长短 (一句、两句、一段、两段) 。 (生创作。) 谁能把自己的诗跟大家交流一下?

生:朝廷军帖多成山, 爹爹年老不能战, 花家没有男子汉, 我愿替父去出战。 (掌声。)

生:看, 火红的太阳升起来了!木兰啊, 勇敢地代父从军!老母亲, 泪眼簌簌, 再三嘱咐儿要小心;老爹爹, 颤颤巍巍, 送娇女踏上征程。木兰, 你是咱中华民族的好儿女, 我们为你骄傲, 我们为你自豪! (掌声。)

师:不错, 不过结尾还可改得含蓄一点。

…………

师:大家写得很好, 这是为什么呢?

生:因为我们走进了木兰的内心世界。

生:因为我们都喜爱木兰。

师:的确, 不是我们的诗写得好, 是木兰这个女子太美好了, 美好的事物就应该与诗相配。放声朗读, 把你们对木兰的感情尽情地读进去吧! (生自由读。) 谁愿意为大家朗读? (生读。)

师:评一下, 还有什么不足?

生:前面还可以, 后面喜悦的感情没读出来。“旦辞爷娘去……”一节应读出木兰想家、孤独、想哭的心情。

师:把这些意见揉进朗读中去, 效果会更好。

…………

四、品读探究, 详略分析

师:这是一首叙事诗, 依据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束, 这首诗可以分为四个部分:替父从军, 十年征战, 凯旋辞官, 结尾附文。请同学们结合文本分析一下这几部分在叙事的详略上有什么特点?

生:替父从军 (从军缘由) , 是详写。

生:出征前的准备, 是略写。

生:出征中的思亲心理, 是详写, 写女儿情态。

…………

师:从你们的回答中老师看到了你们对文章的理解。那谁能说一说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

生: (在内容上) 这种写法从表面上看, 似乎刻画儿女之情多, 而描绘英雄之气少。但从实际效果看, 诗中所刻画的种种儿女情状, 正多方面地丰富了木兰的英雄性格, 使这一形象有血有肉。木兰的机智勇敢, 一句“策勋十二转, 赏赐百千强”就概括出来了。这样, 儿女情与英雄气融合得天衣无缝。突出木兰的儿女情态, 丰富了木兰的英雄性格, 使得人物形象真实感人。

生: (在结构上) 详略得当, 使全诗显得简洁紧凑。这样安排是因为诗歌紧扣“木兰是女郎”的性格特征来进行详略安排的, 对能表现中心思想的材料详写。一般的就略写。

师:说得很好。作者有意在文章详略上进行了这样的安排, 无非是让我们更好地把握木兰这一人物形象, 进而理解文章的主题思想。作者在略写的地方, 语言精练, 字字如金, 那请同学们试着找出诗中语言精练的句子, 并感受其特点。

生:“万里赴戎机, 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 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 壮士十年归。”仅仅30个字就写出了征途之遥, 生活之苦, 战斗之多, 时间之长, 战况之烈, 从而表现了木兰10年艰苦的战斗生涯, 可见语言精练, 字字千金。

师:老师也很喜欢这一段。“朔气传金柝, 寒光照铁衣”北方寒冷的夜晚, 点点星光照在木兰的铠甲上, 的确是传神之笔。

…………

(这一部分主要让学生了解文章的写作特色, 有意识地让学生明白详略的安排不仅为了求得行文的变化, 使结构疏密有致, 更主要是为了更好地刻画人物形象。)

五、课外延伸, 教师小结

师:《木兰诗》这首叙事诗塑造了花木兰这个不朽的女英雄形象。她既是一个少女, 又是一个金戈铁马的战士。在国家需要的时候, 她驰骋沙场, 立下汗马功劳。得胜归来之后, 她又谢绝高官, 返回家园。她爱亲人也爱国家, 把对国家对亲人的责任融合在一起。木兰的形象, 集中体现出中华民族的勤劳、善良、机智、勇敢、刚毅、淳朴的优秀品质。这首诗在叙事上有详有略, 详略的安排是这首诗的一个主要特点。正因为有略写, 也就给我们创造了一个想象的空间。今天就请同学们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 想象一下木兰的军中生活。可以从木兰的女扮男装, 也可从天气、地势、交战双方多个方面展开想象。请把你们的想象成果发到老师的邮箱里, 也可提出你们的疑问, 课下我们继续畅谈。

【教学评析】

文言文的学习离不开朗读, 朱老师首先请学生看屏幕, 听读课文, 揣摩读乐府诗的语气, 并注意把握语速、重音及感情基调, 给孩子以引导。进而教师范读, 语速适中, 抑扬顿挫, 人物的感情基调把握准确, 起到了率先垂范的作用。然后再让学生选取不同的方式读文, 如个人朗读、集体合诵、男女配读、配乐朗读等, 让学生自由吟其节奏, 感知情节, 虽然学生还没有把握好文章的感情基调, 但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却很好地完成了字、词、句的串讲。在第一环节串讲之后的基础上, 教师再让学生读, 一个学生品析觉得还是没有把握好人物的忧伤和喜悦, 这时教师再把学生引入人物赏析这个环节。在这一环节, 学生分析木兰形象之后, 教师提议每人创作一首小诗, 热情讴歌劳动人民的优秀女儿花木兰。这一问题的设计, 拓展了学生的思维, 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劳动。同时再现了学生的生活阅历, 将生活与课堂完美地结合起来, 又训练了学生锤炼语言的能力。学生的表现可谓精彩纷呈, 对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起到了推助作用。这时教师再引导学生放声朗读, 把学生对木兰的感情尽情地读进去, 学生再读文章, 可谓读其精髓, 品其人格, 个别学生的精彩朗读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也激起了其他同学的兴奋点, 为下一环节的品读和分析作了很好的铺陈。

木兰诗教学设计 第5篇

1、能用自己的语言完整地复述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

2、能有节奏地诵读和背诵课文,体会诗歌语言的形象和优美。

3、继续学习和积累文言词语。并认识对偶和互文等修辞手法。

教学重难点: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全文,赏析人物形象。

2、对偶和互文的知识以及一些生僻字的认读。

课时安排:

两课时

课前准备:

1布置预习:围绕课后思考与练习,反复读课文,借助工具书试串译课文,解决生字词。

2预习课后练习二,与同学们交际。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朗读课文,串译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试背诵课文。

课文导入:(2分钟)

在历史上,有许多巾帼不让须眉的女英雄,她们横刀跃马,慷慨赴难,像穆桂英,梁红玉,她们是女中豪杰,而花木兰更是她们的楷模。今节课就让我们穿透历史的烟云,一睹这位金戈铁马的女英雄吧!

文本疏通,整体解析。

1检查预习情况,解决不懂的生字词。(5分钟)

2朗读课文,(要求:朗读时注意有节奏,声音响亮。

A:指名读,B:集体读。(8分钟)

3、课文串译。(12分钟)

4再读课文,思考:(8分钟)

这篇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结合插图,说说全诗可分几部分,按什么顺序来写?

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尝试背诵课文。(7分钟)

6、教师小结:略。(2分钟)

三:布置作业。(1分钟)

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分析木兰这一人物形象,继续学习积累文言词语,并认识对偶和互文这两种修辞手法

引入新课。(5分钟)

背诵是一种很重要的学习方法,尤其对文言和诗歌,背诵更是不二法门。上节课的背诵《木兰诗》的作业完成得怎么样呢?我们来检查一下,同学们齐背……

问题探究,品读赏析。(33分钟)

1、文章开头从木兰的停机叹息写起,写出了什么,表现了木兰的什么性格。(6分钟)

(小组讨论,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2、第3节写了“东……西……南……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什么?(3分钟)

3、第3节写“旦辞……暮宿……不闻……但闻……”

“旦辞……暮宿……不闻……但闻……”

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什么?(5分钟)

(认识对偶,反复咏叹的修辞手法。)

4、作者如何写出木兰十年的征战生活,运用什么的修辞手法?(5分钟)

(认识互文的修辞职手法)

5、试列举课文还有哪些修辞手法。(5分钟)

6、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7分钟)

7、分析木兰的人物形象。(小组讨论)(3分钟)

课堂小结:(5分钟)

《木兰诗》这首叙事诗通过种种艺术手法造了木兰这个人物形象,木兰是一个云鬓花黄的少女,又是一个金戈铁马的英雄。

布置作业:

(2分钟)

《木兰诗》艺术特色微观 第6篇

一、刻画“神奇”人物,塑造不朽艺术形象。

《木兰诗》是一首英雄的颂歌,它成功地塑造了花木兰这一女英雄形象。作品着力歌颂木兰英勇善战的英雄气概,不慕功名的高贵品质,与家人共享平民之乐的平民愿望。在木兰身上,集中的体现了劳动人民的美德。

木兰原是一个勤劳善良的姑娘,为了保存父老,毅然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在两千年前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里,花木兰的这一行为是何等大胆,此一奇;她抛弃了儿女情长,越过重重关山,勇敢地来到羽檄纷飞的前线。这和中国古代女子的“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形成鲜明对比,此二奇;她身经百战,历时十年,终于打败敌人凯旋归来,直到这时。同伴才发现她女郎的身份,此三奇。经过战争的锤炼。她从一个普通的姑娘成长为一个坚强无畏的将军。但她功成不受赏,在天子面前的唯一要求是回到故乡与家人团聚,恢复她当年“当户织”的劳动生活,此四奇。

文章通过木兰织布时“唯闻女叹息”的异乎寻常的情态描写;通过“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声啾啾”的旅途思亲的刻画;通过还乡后“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衣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的一系列行动,细腻而真实地揭示了木兰丰富的内心世界。其次,文章始终把木兰放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来充分展示其性格:如开始时在可汗点兵与木兰的父亲和弟弟都不能从军的矛盾中,木兰决定代父从军;在旅途和征战生活的艰辛与一个女子身体条件的矛盾中,木兰成了一位巾帼英雄;在天子赐赏与还乡和亲人团聚的矛盾中,她毅然放弃了功名利禄。再次,气氛的渲染在人物塑造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木兰出征时“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等句,渲染边地凄凉气氛,表现木兰对父母的思念、出征的坚决等复杂情绪。总之,全诗字字句句看似平平淡淡,却让一个外柔内刚、善良勤劳、勇敢爱国、深明大义、不慕名利的女英雄形象跃然纸上。因为花木兰这一形象集中体现了中华女性的优秀品质,因此,她是一个不朽的艺术形象。

二、搭建“神奇”骨架,刻画生动完美情节。

《木兰诗》故事情节完整生动,“替父从军”、“多年征战”、“凯旋而归”、“辞官归家”等情节,都具有较强的故事性,诗的结尾写木兰脱下战袍,还“女郎”之本来面目,富有喜剧色彩。

这首诗不仅故事情节完整生动,而且在结构方面充满神奇的色彩。它并不是简单的叙述事件的过程。而是繁则极繁,简则极简,繁简适宜。照理说,木兰诗写的是花木兰替父从军的故事,应该详写木兰征战的辛苦劳顿,而诗中却正相反,详写她代父出征的原因、准备工作、征途情景及凯旋归来、朝见天子、辞官归家的欢庆场面,可谓精雕细琢。“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等句,东南西北的铺排,看似重复,却写出了木兰的准备工作虽然紧张忙碌,但又是条理井然的,渲染了出征前准备的繁忙。诚如谢榛所说:“若一市买鞍马,则简而无味,殆非乐府家数。”(《四溟诗话》)文章对于木兰十几年出生入死的戎马生涯,仅寥寥数笔。“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等,这里只有六句,短短30个字。却写了三个阶段——途中、战中、战后。但这寥寥数笔,却是精练而概括的,写尽了木兰多年的艰辛。

三、运用“神奇”语言,展现精湛造诣。

这首诗语言质朴精练,对仗工整,格律严谨,琅琅上口,颇具音乐性。全诗既有生动活泼的口语,又有精致优美的语句,具有很高的语言技巧。诗中大量运用复叠的句子,如“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声啾啾”,同样的句调作两次重叠,自然流畅,不仅没有累赘之感,反而感觉到那种“抛家舍亲”的献身精神。诗中排比的运用,如记叙木兰将要到家的时候。家人准备欢迎,“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不仅不呆板,反而取得了和谐一致、活泼动荡的艺术效果。对偶句式的大量运用,如“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当窗理红妆,对镜帖花黄”等,莫不生动活泼,令人难忘。此外,“唧唧”、“溅溅”、“啾啾”、“霍霍”等迭字;“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等语句,连接紧凑、生动畅达的联珠句法的运用,都大太增强了诗歌的抒情性和表现力。全诗以五言为主,又杂有七言至九言句,长短相间,错落有致,丰富多彩,再加新颖的比喻、设问等民歌传统的表现手法的巧用,使全诗语言既刚健质朴。又富有浓厚的民歌风味和浪漫主义色彩,显示了精湛的语言造诣。

《木兰诗》赏析 第7篇

《木兰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 对后世都有深远影响。宋代乐史《太平寰宇记》载, 黄州黄冈县有木兰山、木兰乡、木兰庙, 并引杜牧《木兰庙》为证。其后, 据地方志所载, 在今安徽亳州、河南商丘、河北完县等地, 都曾立庙奉祀木兰, 反映出《木兰诗》的深刻影响。全诗紧紧围绕“木兰是女郎”这一特点来精心选材, 中心突出, 繁简得当, 语言刚健质朴, 风格粗犷豪放, 代表了北朝乐府民歌的杰出成就, 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极为罕见的作品之一。直到今天, 舞台银幕上的木兰形象仍然激励人们的爱国情操。

《木兰诗》的出现, 木兰形象的出现, 有巨大的历史社会意义。像木兰这样的劳动人民的女英雄形象的出现是史无前例的。在《木兰诗》以前的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 不是没有用肯定的、赞美的态度创造出来的正面的女性形象, 但创造出这样出色的劳动人民的女英雄形象, 并当成和男人相同甚至超过男人的英雄人物来歌颂, 就我们接触到的资料, 还不曾有过。因此, 木兰形象的出现, 在中国封建社会的文学作品中是第一次显示了劳动人民朴素的男女平等的观念。这在客观上是对男性中心的封建社会的一个抗议。这抗议, 虽还比较微弱, 但它是最先出现的, 因而仍然是十分重要, 十分可贵的。

人民创造了木兰的形象, 也是把她当作劳动人民的代表的。那时的劳动人民都是被压迫被剥削的。木兰的形象显示了劳动人民对社会, 对时代的愿望和要求, 也表示了他们对社会、对时代的抗议。木兰形象的创造带有浪漫主义的传奇色彩, 但思想情感是健康的, 这样的创作方法基本上是现实主义的。从木兰形象中显示出来的劳动人民的愿望、要求和抗议, 是深深地生根于现实的。木兰, 她要求劳动, 她回到家里, 即刻恢复了原来的面目, 这表明她对原来的劳动生活的热爱;完全可以想到, 她又将不倦地“当户织”了。木兰, 她要求过和平生活, 她希望父母兄弟姐妹团聚;在战争结束后, 她什么都不要, 只求有“千里足”很快地送她“还故乡”;她爱家乡, 她爱家乡的亲人, 她爱家乡的和平生活。木兰, 她从军是为了代替年老的父亲, 为了争取和平劳动的生活。在诗的开头, 从她对战争所带给人民、带给她一家的灾害的忧虑中, 也表现了劳动人民对战争的抗议。可以说, 人民的作者创造了木兰, 正寄托了在当时可能有的合理的生活理想。

《木兰诗》教案 第8篇

知识与技能:反复诵读, 并背诵全诗。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复述等方式, 体会诗歌情节曲折, 富于戏剧性, 充满传奇色彩的特点;

2、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 认识木兰的形象特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木兰这个古代巾帼英雄的形象, 学习古代劳动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赏析木兰这一古代巾帼英雄形象。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点拨法、

一.创设情境, 导人新课?

闻名全球的迪斯尼公司投入巨资将中国的一部古代文学名著搬上了银幕, 轰动了世界, 大家知道这部影片叫什么名字吗?对, 是《花木兰》。花木兰在中国是家喻户晓的女英雄, 她到底有什么魁力, 以至于风靡世界, 打动了不同种族人民的心呢?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个疑问, 来学习木兰的最初雏形——北朝乐府民歌《木兰诗》, 相信大家一定会找到答案的。

二.了解常识, 帮助理解

《木兰诗》又叫《木兰辞》, 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 是南北朝时北朝民歌的代表作品。属于叙事诗, 与汉乐府中的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被誉为我国诗歌史上的“双璧”。

三.诗歌诵读, 初步感知

1、听录音范读课文, 要求:

A认真听读, 不出声。

B注意生字新词的正确读音。

C揣摩读乐府诗的语气, 注意句中的停顿处理。

2、听完了一遍课文, 同学们, 你们有哪些话想要说呢?

3、指名谈谈自己听后的感受。

4、过渡:好, 刚才同学们听得很认真, 也说得很好, 那现在, 老师把时间交给大家, 用自己喜欢的任何方式读课文,

四.整体感悟, 走近木兰

1.在朗读课文的基础上, 请学生根据自己的初步理解, 复述木兰故事。

2.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诗歌内容与结构。教师利用课件, 引导学生思考、填空:

提问两名同学复述。之后, 其它同学评价。注:复述故事指导:复述故事情节不必像翻译那样, 要求字字落实, 复述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来叙述, 必要时还可以增加一些细节描写。人称上可用第三人称。

通过学生复述及分组探究等方式, 体会诗歌情节曲折, 富于戏剧性, 充满传奇色彩的特点。

停机叹息愿替父征代父出征备战出征十年征战

受赏辞官得胜归来回家欢聚双兔隐喻比喻赞美

五.人物赏析, 品读探究

1、人物赏析:

你觉得花木兰是一个怎样的女子, 你从课文中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

———花木兰形象:深明大义、果敢坚强、英勇善战、不慕名利、谨慎机敏。

2、详略分析:

这首诗在叙事的详略上有什么特点?为什么要这样安排?

学生四人一小组讨论明确:

从军缘由———详写

出征前的准备———略写

出征中的思亲心理———详写详写女儿情态

关山飞度, 征战沙场———略写略写英雄气慨

凯旋辞官———详写

家人迎接———详写

木兰改装———详写

作用:

(在内容上) 突出木兰的儿女情态, 丰富了木兰的英雄性格, 使得人物形象真实感人。

(在结构上) 详略得当, 使全诗显得简洁紧凑。这样安排是因为诗歌紧扣“木兰是女郎”的性格特征来进行详略安排的, 对能表现中心思想的材料详写。一般的就略写。

六.拓展延伸, 练习巩固

课外拓展 (Power Point课件展示) 你还知道哪些女英雄?向全班同学作简要介绍。

七.总结存储, 加深印象

《木兰诗》这首叙事诗塑造了花木兰这个不朽的女英雄形象。她既是一个云鬓花黄的少女, 又是一个金戈铁马的战士。在国家需要的时候, 她挺身而出, 驰骋沙场, 立下汗马功劳。得胜归来之后, 她又谢绝高官, 返回家园, 重新从事和平劳动。她爱亲人也爱国家, 把对国家对亲人的责任融合在一起。木兰的形象, 集中体现出中华民族的勤劳、善良、机智、勇敢、刚毅、敦朴的优秀品质。这首诗在叙事上, 详略得当。综

谈《木兰诗》的修辞艺术 第9篇

一、结构整齐的对偶手法

对偶的运用不但使句式整齐, 读起来也铿锵悦耳, 朗朗上口, 而且又能使人物形象鲜明, 富有感染力。

“不闻机杼声, 惟闻女叹息”, 民歌一开始就以对偶句塑造了停机叹息, 忧思重重的木兰形象, 形成悬念, 引起下文。

“阿爷无大儿, 木兰无长兄”, 这一组对偶点出了木兰停机叹息的原因:天下大规模的征兵, 父亲年老体衰无力从军。在这种情况下, 木兰怎不思绪万千呢?

“但辞爷娘去, 暮宿黄河边, 不闻爷娘唤女声,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 暮至黑山头, 不闻爷娘唤女声, 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对偶中含对偶, 反复咏叹, 写出了儿女深情和英雄气概。

“将军百战死, 壮士十年归”两相对照的三组词语, 反衬出木兰骁勇善战的形象。

二、井然有序的排比手法

排比的运用不但使句子匀称, 节奏感强, 而且加强了语言的气势, 给人一种一气呵成之感。

“东市买骏马, 西市买鞍鞯, 南市买辔头, 北市买长鞭”展示了木兰跑遍四面八方为出征做准备的忙碌场面。音调和谐, 优美动听。

“爷娘闻女来, 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 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 磨刀霍霍向猪羊”, “开我东阁门, 坐我西阁床, 脱我战时袍, 着我旧时裳”, 这两组排比句, 前一组成并列关系, 深刻地表现出木兰归来的那一天全家欢喜的情景, 场面有声有色, 极富表现力, 第二组运用四个‘我’和四个动词, 生动地表现了木兰出征归来, 恢复姑娘本来面目后喜不自禁的激情。音节明快, 语势连贯。

三、极有分寸的夸张手法

为表现木兰的英雄形象及显赫的战功, 文章很有分寸地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格。

“军书十二卷, 卷卷有爷名”“万里赴戎机, 关山度若飞”这两组夸张, 第一组极言军情紧急, 木兰准备代父从军。第二组生动地描写了木兰奔赴边关的矫健雄姿。

“将军百战死, 壮士十年归”, “百战”、“十年”写出了战争的频繁和时间之久及木兰的坚强、勇敢、身经百战。

“同行十二年, 不知木兰是女郎”, 极言多年未识破女扮男装, 突出木兰是何等的机敏和谨慎。

四、言简意赅的互文手法

为反映战争的旷日持久, 战斗的激烈悲壮, 同时反衬木兰的英勇、机智等, 本文运用了言简意赅的互文手法。使诗句统一, 音调和谐。

“东市买骏马, 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 北市买长鞭”, 四个方位词是虚指, 不在于说明从哪里买来什么, 而是要渲染木兰跑遍四面八方有秩序地进行着出征前的准备工作。

“将军百战死, 壮士十年归”, 这里“将军和壮士”、“百战死和十年归”互相渗透, 合指兼顾。意思是将士们出征十年, 经历了千百次残酷的战斗, 有的战死, 有的归来。在有幸生存归来的将士中, 英勇善战的木兰就是一个。

“当窗理云鬓, 对镜贴花黄”写木兰当窗对镜精心打扮, 表现出其爱美之心和急于恢复女儿装的欢喜心情。

“雄兔脚扑朔, 雌兔眼迷离”, “扑朔迷离”是雄兔雌兔共有的习性。显示出木兰是何等的聪慧和机敏。

五、环环相扣的顶真手法

为了段落间结构严谨, 上下句的语言表达显得自然、严密, 文章采用了环环相扣的顶真修辞格。

“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 天子坐明堂”这一组顶真, 写木兰十年的征战情况及胜利归来的结果, “军书十二卷, 卷卷有爷名”。“卷”字顶真, 形容兵事急迫, 父亲应征事迫在眉睫。“出门看伙伴, 伙伴皆惊忙”写出了军中伙伴的诧异, 又包含着对木兰的赞叹。

六、妙趣横生的比喻手法

为了表现木兰的聪明智慧和英勇, 文章还运用了妙趣横生的比喻修辞格。

“雄兔脚扑朔, 雌兔眼迷离”很具民族特色, 突出木兰具有男子般的英勇和无畏。“雄兔”、“雌兔”的比喻新颖, 形象地写出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12年, 未被同伴发现, 这很好地表现了中国古代妇女聪慧机智的优秀品质。

七、恰当合理的反复

为了突出思想, 渲染感情, 又使诗富有音乐性, 加强节奏感, 本文运用了恰当合理的反复。

“问女何所思, 问女何所忆”, “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 “思”和“忆”形成反复, 引出木兰思忆缘由。

从思维的概括性探讨《木兰诗》 第10篇

作为红色经典的《战火中的青春》, 就是一部能与《木兰诗》相媲美的现代名篇。1947年某次战役中, 民兵区小队为牵制敌人, 经过三昼夜浴血奋战, 除小战士高山 (女) 一人独守阵地外, 其余全部阵亡。高山女扮男装参加了野战军, 并被派往尖刀排任副排长。该排排长雷振林看不起身材瘦小的高山, 高山不甘示弱, 每次都出色地完成战斗任务, 赢得了全排战士的敬重。雷振林在突袭敌营一仗中大获全胜, 高山却批评他有盲动蛮勇之处, 招致雷的不满。突击战打响后, 雷不接受教训, 单刀直入, 被敌人重围。在危急时刻, 高山冒死相救, 身负重伤。雷振林负疚地前往医院探视, 这时方知高山竟然是女性。一对朝夕相处、生死与共的亲密战友, 进而萌生了纯真的爱情。在开始进军南疆时, 雷振林与高山依依惜别。

所谓思维的概括性, 其中包含的意思有:找出一类事物的共性并把它们归结在一起, 从而认识该事物的性质及其与其他类似事物的关系, 如把形状、大小、各不相同而能结出芒果的树木归为一类, 称之为“芒果树”。这种概括, 不仅扩大了对事物认识的范围, 而且加深了对事物本质的了解。根据思维的概括性, 可以对《木兰诗》和《战火中的青春》进行比较, 找出其思想意义的共性。

一、战争中的爱国主义主题

爱国主义是一面具有最大号召力的旗帜, 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几千年来, 我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从来就是推动历史前进的一种巨大力量。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共同的内容是:艰苦奋斗、辛勤劳动, 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财富;反对民族分裂和国家分裂, 维护各民族的联合、团结和国家的统一;在外敌入侵面前, 团结对外, 英勇抵抗, 维护祖国的主权和独立;同一切阻碍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反动阶级、反动社会势力和反动制度进行斗争, 推动祖国的繁荣和进步。《木兰诗》和《战火中的青春》都表现了战争的大环境, 个人在国家的需要面前, 抛弃一切, 包括性别的崇高品质。祖国的崇高, 就建立在这种自我牺牲的崇高之上。这也是爱国主义主题作品具有永久的感人力量的原因。

二、战争中的女英雄史诗

由于社会分工的不同, 战争中的英雄总是属于男性。可在《木兰诗》和《战火中的青春》中, 战争中的英雄换成了女性。这一改换, 除了战争中的英雄的本义之外, 还具有超越性别的意义, 也就是传奇的所在, 即:女性在男性的领域作出了连男性也难以完成的事业。这意味着她们成为战争英雄的难度更大, 付出要更多。“万里赴戎机, 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 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 壮士十年归。”就是战争的残酷写照, 同样, 《战火中的青春》也大量地写了战争的残酷场景和环境。

三、女扮男装的不平凡经历

虽然古今都有女兵, 但按照军队的组成, 她们是不可以编入男军的。异曲同工的是, 木兰和高山都隐瞒了自己的性别, 加入了男营, 和男性一起浴血奋战, 经历了无数次战斗, 经受了严峻的考验, 在最后取胜时才表明自己的性别身份, 从而写下了战争中爱国的传奇。创造英雄的事迹是有难度的, 而长年和男性在一起并女扮男装, 同样也是有难度的。当然, 这种特殊的过程让《木兰诗》和《战火中的青春》都充满了动人的情节和细节。

四、正义的战争必胜

叙事诗的典范——木兰诗 第11篇

关键词:《木兰诗》 情节完整 详略分明 人物丰满 性格鲜明

《木兰诗》是我国南北朝时期的一首长篇叙事诗,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建功受封,辞官还家的故事,充满了传奇色彩。其主人公花木兰的传奇经历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美国迪斯尼公司还将她的艺术形象搬上了银幕。《木兰诗》“事奇诗奇”(沈德潜《古诗源》),富于浪漫色彩,不愧为我国古诗歌中叙事诗的典范之作。

一、情节完整,详略分明

《木兰诗》情节完整,大致可分为“替父从军”、“十年征战”、“凯旋归来”、“结尾附文”四个部分。它紧紧围绕着木兰的形象着墨,有时“惜墨似金”,极其简练;有时又“泼墨如水”,尽力铺排。如“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仅六句三十字,概括出了木兰十年出生入死、保家卫国的战斗生涯,极其简练。其中“万里”两句,写木兰跟随大军,飞奔塞上。一个“飞”字既写出战事的匆忙、军情之紧急,又写出木兰转战南北、经历的关塞山峦之多。“朔气”二句,则形象地概括了木兰所处的战争环境,从而衬托出木兰不畏艰险的英雄气概。“将军”二句,则以鲜明的对比突出了木兰十年不平凡的戎马生涯。这六句,写得有声(北风声、刁斗声)、有色(月色、雪色和铁的反光),耐人寻味,可谓字字千金。它不仅写出了木兰出生入死、凯旋而归的经历,更鲜明地刻画出了木兰的英雄形象。

《木兰诗》也不乏细腻的铺叙之处,如“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这四句不吝笔墨,巧妙地写出了木兰匆忙而主动地准备行装的过程。面对惨烈的战争,字里行间毫无沉滞之情,笔调相当轻快,显示了木兰代父从军意志之坚定。正如明代谢榛所说:“此乃信口道出,似不经意者。其古朴自然,繁而不乱,若一言了问答,一市买鞍马,则简而无味,殆非乐府家数”。的确如此,这里的铺陈形式优美,音韵和谐,宜于吟唱,又渲染了军情紧急的紧张气氛。再如“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写征战紧扣儿女之思,以营地空寂荒凉的夜景烘托木兰离家愈远思亲愈切的心情,细微地刻画出年轻女子的情怀,从而进一步深入地表达了木兰对于家庭的感情,揭示出生活的骤然变化在木兰心灵深处掀起的波澜。诗歌不满足于表现木兰英勇坚强的一面,也不把乍离双亲的少女情怀简单化,而是意在发掘木兰心灵深处的隐秘,这种手法客观上也反映出北朝时期战乱给人民带来的沉重负担和痛苦。

总之,“惜墨似金”和“泼墨如水”在《木兰诗》中得到了和谐完美的结合,给人以美的享受。

二、人物丰满,性格鲜明

《木兰诗》传诵千古的另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它塑造了木兰这一鲜活的艺术形象。文章先写木兰停机忧叹,进而造成悬念。“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的回答,排除了儿女之思的狭隘情感,从而突出了木兰为失去和平宁静的男耕女织生活的忧虑、叹息。“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的叙述,为我们展示了淳朴纯真的女性焦躁不安的心情。时局不安,军情紧急,家庭处于危难之际,这是木兰忧心如焚的根由。困难当头,她主动承担家庭的责任,从军驰骋万里。女扮男装,代父从军,木兰忧虑而引发的情思,最终化作了行动。在从军途中思念爷娘的感情,其实还是隐隐忧思、阵阵侵袭的流露,忧的是自己的代父远征能否换得家庭的安宁,自己家中具有劳动力的人一走会不会给爷娘带来繁重的劳动、持家负担,让仁慈的爷娘倍受精神的折磨,思念女儿而又不得相见。所有这一切都使诗歌的内容更现实化,使木兰的形象更丰满、更亲切。正因为木兰牵挂着年迈的爷娘,所以一旦还朝,便“愿借明驼千里足,送儿还故乡”。这归心似箭的表白,更易让人产生共鸣。

还家团聚部分的情感显然与前面不同,更注重对木兰女儿情态的刻画。它笔调轻捷流转,生动鲜明,真切有味。“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一系列喜悦场面的铺叙,将木兰为和平生活重新获得的情怀展示得淋漓尽致,也将木兰家人对木兰凯旋的自豪与欣喜,奔放而热烈地表现出来。这正是劳动人民从痛苦的忧虑中摆脱出来、抹去战争阴影而产生的一种喜不自禁的挚情,也深刻表现了劳动人民的理想和愿望。

木兰这一巾帼英雄,正是我国南北朝时期劳动人民理想化的人物形象。她爱亲人也爱祖国,把对国家、对亲人的责任感融合到了一起。木兰的形象,集中着中华民族勤劳、善良、机智、勇敢、刚毅、淳朴等优秀品质。

值得注意的是,全诗着力写木兰出征前、征途中和回家后的心理活动,而很少写她战斗中的英雄业绩。从表面上看,似乎刻画儿女之情多,而描绘英雄之气少。但从实际效果看,诗中所刻画的种种儿女情状,多方面地丰富了木兰的英雄形象,使这一形象有血有肉,真实感人。作者和广大读者喜爱的并不是一个没有女性特点的女超人。人们向来不稀罕赳赳武夫式的“孙二娘”、“顾大嫂”(《水浒》中女英雄)之流,中国也不乏娇滴滴莺声燕语般的“崔莺莺”这样标准的美人,但既有女儿的娇美又有男子的刚健的女性,却只有木兰这独特的一个。

三、多种表现手法的运用

《木兰诗》具有乐府民歌的独特风格。它开篇采用的一问一答,是民歌中常见的形式。连锁、问答、排比、重叠等形式的运用,都与民歌大致相同。特别是全诗多次采用了重复排比的手法,既渲染了气氛,强调了所叙述的情节,又使语言流畅富有韵味。如“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四句,开门、坐床、脱袍、著裳,内容前后相承,语气一致,用来渲染木兰归来的喜悦,强调回家的兴奋。

《木兰诗》语言丰富多彩,有朴实自然的口语,有姿致谐适的排比,也有新奇幽默的比喻,这都是当时文人拟作中所没有的。

总之,正是因为《木兰诗》有完整而又详略分明的带有传奇色彩的故事情节,塑造了性格鲜明有血有肉的木兰形象,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才使它成为北方民歌的杰作,成为中国诗歌史上的一朵奇葩,成为叙事诗的典范。

《木兰诗》教学设计 第12篇

教师:同学们, 我们刚才已学过了《木兰诗》的层次意思, 那么下面我们概括一下女英雄花木兰的精神及品质, 思考一下, 然后我抽学生回答。

学生 (甲) :木兰能替父从军、保家卫国、杀敌立功, 表现了她忠孝两全的品格, 可称女中英雄 (巾帼英雄) 。

教师: (满意、微笑, 并将其板书到黑板上, 再问) 还有哪位同学再来补充完善一下木兰的品质呢?

学生 (乙) :在课文中还叙述了她织布纺线、辞官还乡, 表现了她勤劳、果断、不贪图富贵的思想品质。

教师:好。 (再板书, 继而再环顾学生, 继续抽答)

学生 (丙) :我认为木兰在皇上给予官职时, 就应该继续女扮男装, 担当要职, 再做一番更大的事业, 我看她还有些鼠目寸光。

教师: (愕然, 脸色不悦, 随之道) 我觉得这个学生回答, 有些抹杀了木兰的形象, 我看这个问题, 我们还是留到课下去思索吧!

这位教师神色瞬间的变化以及对这位学生回答的反应, 说明他对这位学生的观点持否定态度。为什么?因为这位学生 (丙) 的回答已违背了自己根据书本和教学用书所设计问题的答案。如此情况, 在我们平时课堂中真可谓屡见不鲜。此时, 作为旁听者, 我们感到, 学生 (丙) 对人物评析, 可以说, 更科学、更全面、更理性 (况且本册活动课“我也追星”刚涉及到对“明星人物”的评析) 。对此我们不能不感悟到当今部分教师, 在教学中似乎努力摆脱、改变着传统教学方法, 但在骨子里学生的学习仍在教师控制中, 学生的知识还是“书本”和“教师”的“复制品”, 并没有真正把学习权交给学生, 仍扼杀着学生的创新意识, 阻碍着学生的个性发展。那么, 教师怎样才更好走出这种困境呢?

一、课堂要摒弃传统束缚, 活化问题答案, 使评价趋向多元化

平时, 一些教师常受传统认识和教学用书的束缚, 认为教师用书具有权威性、正确性, 形成答案僵化、评价单一地呆板课堂教学模式。其结果必定限制了学生创新意识的形成, 难以生成学生科学的语文学习方法。

因为一个问题的答案, 尤其语文, 常受一个学生的思想、情境、品质、心态等方面的影响和制约, 往往是不同的情况产生不同思维。如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蒲松龄的《狼》一文中, 我们思索其寓意时, 若从狼的贪婪角度分析就是:像狼一样的恶人, 即使再用多么狡猾的手段, 最终必定难逃失败的命运。若从屠夫角度分析就是:在恶境中, 只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 你就定会取得胜利。可见答案随着我们对文章视角、情境、心态、品位的不同, 而产生了不同的结论。若教师一味追求答案统一, 那么必定文本寓意就僵化了, 失去了科学认识。

因此, 教师在课堂上就需要摒弃传统答案的束缚, 使评价多元化, 才能把科学的知识教给学生, 培养出学生正确的认识观, 更不会使一个学生的新思维、新发现被教师悄无声息地扼杀在萌芽里。

二、课本要更新知识定位, 挖掘课外资源, 让评价丰富化

新时期, 教师对于课本认识在思想上也要更新, 要认识到课本只是知识的载体, 不能包罗万象。而学生学习不是在课本中求知, 而是在求知中学课本。前者是被动学习, 与培养现代学生终身学习和科学学习的习惯相悖, 后者才具有主动性。那么教师到底应该怎样认识课本、对待课本、运用课本呢?怎样才更好地把知识、技能、方法、情感给予学生呢?其重点就在于要对书本知识重新定位。传统的书本认识已成为当今教学中影响教师对问题全面评价的一大障碍。面对当今社会前沿——教育, 更需要我们教师, 更新理念, 走出课本, 贴近生活, 也更需要我们去拓展视野, 挖掘课外资源, 扩大有新思想的内容, 才能使评价丰富化, 教学才能成功, 师生才能形成良性的互动局面。

三、试卷要制作多面试题, 增大主观分量, 使评价具有导向化

试卷具有知识诊断、评价和反馈的功能, 同时还对教学产生导向功能。语文试题, 由主观和客观两部分组成。试卷若客观题过多, 答案固定, 评价呆板, 就难以打破教学中的传统思维, 难以形成发散的模式, 因而要进一步增大主观题分量。

语文试卷客观题是对记忆测试, 其答案单纯、机械;主观题是对思维测试, 具有多角度、灵活的特点。教师在试卷制作中就要注意这些方面, 做到多面照顾。这就需要部分教师、命题专家有创新和发展的意识, 增大客观命题分量, 呼吁新颖试题出现, 才能使评价更科学, 也为当今教学起了导向性, 更快地促进教师思想的转变, 符合语文知识本身的特性。现在课本中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和试卷中的话题作文就是一个很好创新。这样的题才更利于师生创新思维的开掘。

四、知识要鼓励标新, 发展多维思索, 使评价更具自主化

课程标准指出, “语文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统一”, 是为了“提高学生人生价值观和审美意识”。这些特点决定了课堂学习是师生探求知识、发展思维、完善认知的平台。在当今课堂教学中, 即使教师课堂提问中发现了学生回答与文本主题和课堂目标有些冲突和违背, 教师也要慎之又慎, 以科学态度对待。因为科学都是在“发现——探索——发展”中建立起来的。所以教师要勇于承认并鼓励学生标新立异, 语文教学才更具有科学性、实效性, 学生才能得到更大的进步和提高。

总之, 语文需要开放性学习, 而起主要作用的还是教师活化教学评价。只有启动这一主要杠杆, 语文教改这一巨石才能得到更好的提升。

摘要:面对当今语文教学中, 语文答案片面化、评价单一化越来越凸显, 其阻碍着当今语文教改更深入地发展。因而活跃语文答案, 改变传统评价, 已成为当今语文改革主要切入点。

上一篇:图形管理下一篇:救助专项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