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情感教育

2024-05-13

语文课情感教育(精选11篇)

语文课情感教育 第1篇

一、在课文教学中找到联系社会的切入点

利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情感因素进行的教学活动, 当然是优化情感本身的教育的最好的载体。融洽的氛围应该是情感教学的目标, 使学生在道德感、美感、理智感等情感领域内得到发展与提高, 在这一过程中应有意识地涉及到意志、兴趣和人际交往、自我意识等心理品质与能力的培养, 这也是语文教学中应当注意的。当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被消磨殆尽时, 学起来耗时费力, 效益低下。即便学生每次都得高分, 但是学习目的不明确、态度不积极, 总处于被动接受状态, 这就不能满足正处于快速、剧烈、深刻变革之中的社会的需求。针对这样的情况, 我认为在语文教学中应要密切联系社会生活, 注意开发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学资源, 加强课内外的沟通, 这会对我们的语文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 我认为: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的内在心理状态即情感心理状态。这是由于情感对于人的认识和行为具有巨大的调节和推动作用, 只有激起并满足学生的情感需要, 才能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比如教古诗词时, 我不仅注意字词句式等知识的教学, 还特别重视其中蕴涵的文化, 及其与当代社会联系的切入点。在学习活动中这种积极的情绪如果能得以保持, 就会形成“情感动力”, 它能推动知识的掌握和智力的发展。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从一个头脑里装进另一个头脑里, 而是师生之间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的接触。”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只有注重情感的陶冶, 才能让学生形象地感受到作家的态度和看法, 并受到感染, 从而提高自身的思想境界、道德情操及艺术修养。

二、在各种语文活动中培养情感

白居易说过:“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美好的情感体验, 使人一生难以忘却, 是深深刻在心灵与生命里的一道道烙印。如果我们为学生创造出一种和谐、轻松的语文氛围, 就可以保证教师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和教学水平的正常发挥。在语文课本中, 最能触动学生心灵的, 除了生动鲜明的描写, 引人入胜的情节之外, 当然就是渗透于文学作品当中的大量的情感因素。抓住了这些情感因素, 我们语文教师便找到了一扇通往心灵世界的大门。初中生满怀着探究社会、自然、人类种种奥秘的热情与冲动, 他们渴望丰富的情感体验, 强烈的情感共鸣, 适时的情感发泄。所以我坚持组织学生轮流每节课后演讲, 并要求内容要关注社会、关注人生。学生从中交流自己对社会人生的观察、思考和困惑, 如环境保护、居住环境、社会压力、人际沟通……我在其中予以点拨和引导, 从中增强学生观察社会生活, 并作理性思考的能力。我还组织每周一至两次语文课外活动, 如“郊外散步”“寻找错别字”“爱心献社会活动”等。我认为培养学生的情感品质, 不应只限于课内, 更应延伸于课外, 让学生在社会生活中进一步得到培养, 进一步得到锻练, 既要能感受到别人对自己的爱, 更要懂得去爱别人, 让他们从爱自己的人开始, 延伸到爱生活、爱社会, 这样整个社会就会因此而变得美丽, 这就是我们的情感教育追求的目标。

三、引导和鼓励学生写作中的情感

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我在作文教学中, 采取耐心指导、热情鼓励的办法, 引导学生观察社会、思考人生, 坚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通过努力, 大多数学生能改变文风, 写出反映社会、思考人生, 具有真情实感的作文。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长处, 任何长处都没有的孩子是没有的, 问题的关键是要在每一个人身上发现他那独一无二的长处, 帮助他打开眼界看到自己, 使他产生自尊感。”这就要求我们对学生的尊重、关心和爱护。对学生抱有信任感、期望感、责任感以及富有情感的言行, 都会触发学生向上的情感体验。用“心”鼓励学生写作, 体现着教师对本职的热爱、对学生的关切, 教学中师生两种情感的融合, 无疑对鼓励学生积极思考, 活跃其创新思维和提高自身觉悟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长期受僵化的语文课堂教学的影响, 很多学生写作运用模板, 大同小异。有的同学认为观察就是“看”, 我们认为这只是观察的一部分。观察光用眼看是不够的, 还要用耳去听, 用鼻子去闻, 用手触摸, 用身体的各部分去感受。如不调动各种感觉器官去综合观察, 就不能全面地、正确地认识观察对象的特征, 写出的文章就会是片面的、局限的。观察除了综合运用各种感官外, 还要运用脑这个思维器官去思考。要了解本质和规律, 必须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思考分析。许多学生能够发现生活中的素材, 但却在写作中不好好地加以利用。所以我们还必须引导学生在写作时培养他们多思、深思, 对这些素材进行加工、整理, 从而挖掘出它的内涵、价值, 才能写出一篇饱含生活哲理的文章。我们说生活是五光十色的, 把不同侧面“合起来”想, 往往可以立体反映事物的不同状态, 反映人物丰富的个性特征, 给人一种新意。也可以在写作时从正反两方面想, 那么就能够揭示出一个人的“真面目”。

总之, 语文课堂中利用情感因素促进教学效果, 可以发掘和运用教学内容中已包含的情感因素, 使学生逐渐做到情绪稳定、情感认识准确、表达恰当, 师生交往融洽。可见, 情感因素在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艺术性和效率、提升教师课堂教学素质等方面有不可替代、不可缺失的巨大作用。通过情感教育, 能促使学生成为身心素质和谐主动发展的、情感丰富的主体。

参考文献

[1]李兴德.初中语文课堂探究式教学浅探[J].新课程 (教育学术) , 2010 (1) .

[2]李浩.新课改理念下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探究[J].华章, 2010 (4) .

语文情感教育谈 第2篇

关键词:培养情趣 情感 冶情

《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版)明确要求,在语文学习中要注重学生的人文精神、审美情趣的培养。要达到这个要求,除了注重语文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悟性及与语文有关的知识素养外,中学语文还应重视情感教学。这不仅因为情感教学的重要,更是由于语文教学本身的特点所决定。语文教学中无论读文和写文,都是以篇篇文章为单位。“文章不是无情物”,它是思想情感的载体。古人强调“文以载道”,这个“道”既是理,也渗透着情。因为对事物的认识,同样也包含着对事物的体验,特别是文学作品更是充满了浓郁的感情。刘勰说:“情者,文之经;辞者,理之纬;经正而后纬成,理定而后辞畅。此立文之本源也。”(《文心雕龙?情采》)又说:“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人情。”(《文心雕龙?知音》)语文教学中文、理、情三者应该是统一的。无情不能成文,无理不能立意。读写的过程正是“披文以人情”、“情动而辞发”的过程。语文教学应把作品中的情感因素化为学生强烈的情绪活动,使他们受到感染熏陶,促使其心理的健康发展。

语文教学的实践证明,缺乏情感教学的语文教学将显得十分枯燥无味,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不能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更不能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受到熏陶感染。反之,比较成功的语文教学总是渗透着情感.学生兴趣盎然,课堂气氛活跃,在强烈的感染中陶冶着学生的情操。值得我们深思的一个问题是,一些学生喜欢语文而不喜欢语文课。他们阅读课外书籍有时手不释卷,十分入迷.家长、教师虽屡禁而不止。这是因为他们与作品产生共鸣而获得某种精神享受.情绪处于一种激发状态。可是在语文课堂上却显得精神不振,兴味索味。尽管语文教材大都选自名家名篇。这里有教材问题.更有方法问题。教材与学生的心理距离.有时会造成情感隔膜,而教学缺乏情绪感染,会让学生处于压抑状态。这些都说明语文的情感教育是不容忽视的。

语文如何进行情感教育?教学是双边活动,情感是双向交流。围绕着教材,师生双方均应“披文以人情”。但从教师的主导作用来看,主要是人情、传情、激情、冶情的过程;在教师引导下,学生则是探情、动情、融情的过程。

人情,指教师在备课中要细心体验和品味教材中蕴积的感情,自己首先受到感染,并把这种感觉和情绪保持下来,这是进行情感教学的前提。教者缺乏对作品的情感体验,无论如何是不能引导学生进入作品的情境的。因此教师的备课,既要备“文”,也要备“理”,更要备“情”。备“情”不能完全诉诸理性,要独立感受。反复吟味引起情感上的激动和共鸣。在教学中常常有这样的情况:在分析作品内容、人物的思想性格和作者的爱憎时,教师作了条分缕析的讲解或点评,诸如表现了崇高的爱国主义、深厚的同志友爱、军民的鱼水关系、真挚的骨肉之情……但未伴随着情感的激励,课堂死气沉沉,因而引不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这种完全诉诸理性的教学效果是不佳的。究其原因,首先是教师未能人情,照抄教参,缺乏对作品的情感体验。其实,不仅文学作品的核心在一个“情”字,即使是一般的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情感的因素仍然不容忽视。恩格斯《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在评价马克思的一生时,渗透着崇敬、悲悼的深情;李乐薇《我的空中楼阁》,作者倾情描摹,把自然景观融进了迷离朦胧的诗一般的意境中,寄寓了作者对“独立的、安静的”生活向往的浓浓情意;贾谊《过秦论》、苏洵《六国论》、杜牧《阿房宫赋》等篇篇辞采飞扬,又都饱含鞭笞,警示之情;张溥《五人墓碑记》、文天祥《〈指南录〉后序》,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等篇饱蘸血泪,语势轩昂,给人无限感慨与鼓舞。至于重在介绍事物或事理的说明也无不包含着作者的深刻体验和关注之情。总之,人情才能把握情感因素,人情才能进行情感教学。

传情和激情,是实施情感教学的手段,是引导学生进入作品情境的途径,也是制造课堂气氛的艺术。传情,就是传达作品的情感。这有点和演员相似,教师宴进入情感的“角色”,教师的情绪应融入作品的境界,无论是讲述、朗读、动作、表情均应渗透着与作品合拍的情感。这是课堂上的“情感信息”的直接交流。教师发出的“情感信息”将会引起学生相应的反馈——随着教师的引导和作品情感内容的不同,学生会出现轻松愉悦的微笑、愤怒紧张的表情、同情哀婉的眼神……传情还应把握作品情感的基调和节奏。《荷塘月色》交织着淡淡的喜悦和哀愁,从解不脱的愁绪——暂时解脱的喜悦——仍然解不脱的愁绪,体现了作品的基调和节奏。《记念刘和珍君》贯穿着作者的悲愤,为革命青年的牺牲而悲,为敌人的卑劣凶残而怒,而情感的表达有时凝重、有时激越,体现了高低间杂中回荡的情感节奏。总之,语文教材呈现出丰富多样、色彩缤纷的情感世界:或喜悦昂扬,或肃穆悲壮,或轻松幽默,或凝重哀婉;有的如大江奔流,有的如清泉流淌,有的如回流激荡……教师必须在人情后加以传导。

如果说传情是教师身临其境的传达,紧紧把握教材的情感因素,那么,激情就是通过一定的手段,把学生导人情境,使之产生同样的情感共鸣。由于学生的年龄特征,生活经验的不同,教师体验到的东西学生不一定能体验到;加之教材永远无法与时代同步,与学生的心理经验同步,这就造成教材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因此,教学中有一个激发学生情感的过程。情感和认知理解不能截然分开,但情感的激发主要依赖于形象感染。教师语言情绪的直接感染,音像教学手段的有效使用,无疑能激发学生的情感。但在消除“心理距离”上还要注意“点拨”。“点拨”可设置一定的问题,让学生在思考中深入,可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架设心理沟通的桥梁。有经验的教师总是比较注意调节学生与教材之间的心理距离。

冶情,指学生情感激发起来后,与作品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与交融,深深地沉浸在作品的境界中,从而获得精神上的美感享受,陶冶着学生的情操。这是情感教学的目的,也是语文教学的特殊作用。冶情要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化语言信息为图像情景,才可能产生情感上的激荡。

小学语文情感教育初探 第3篇

一、创设情境, 激发情感

所谓触景生情, 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发生的。教材中的每一篇作品都有它特定的写作背景和写作目的, 以及它所要表达的情感。因此, 在学生正要接触作品时, 教师一定要创设一个良好的情感氛围, 让学生在饱含激情的状态下学习。创设情境的方法有很多, 可以是几句导语、一首歌、一幅画或一段视频等等。如, 在教学《钱塘江大潮》时, 为了让学生对钱塘江大潮有一个直观、全面、形象的认识, 在开始上课时, 笔者播放了钱塘江大潮的一段视频为导入, 当钱塘江大潮的壮丽景象出现在学生面前时, 教室里鸦雀无声, 大家都被这大潮神奇壮丽的自然景观所震撼, 拥抱大自然的情感油然而生。通过创设情境, 笔者调动了学生的情感, 让他们沿着这条情感轨道走近课文, 走近钱塘江, 激发了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二、品析文本, 品味情感

情感深深渗透在文章中的每一个词语、每一个句子之中, 在品赏词句时, 教师要抓住文中的关键句, 讲清深层内涵和蕴意, 让学生“披文入情”, 体会文章的“味”, 与作者产生感情共鸣。如, 抒情散文《海滨仲夏夜》一文中, 作者对大海的描写实意是在表现人的生活, 是潮声, 更是心声、时代声。在这里, 作者站得高, 看得远, 反复使用“涌”、“闪烁”、“滚动”等动词, 生动地展现了大海波涛汹涌的壮阔景观。作者尽情描绘大海的神奇, 为大海的动感重重涂上了一层雄浑的色彩。饱含激情的笔触, 使学生顿感大海的宏伟, 激发了学生积极向上的心志, 使学生品味到大海有激情喷薄的一面, 也有柔和秀丽的一面。

三、朗读课文, 体会情感

朗读是表达情感的途径, 情感的表达是朗读的前提, 因此说“三分诗, 七分读”。文章所蕴含的感情, 不是教师三言两语就能强加给学生的, 只有反复朗读, 才能让学生体会出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 产生共鸣, 内化成自己的情感。因此, 课堂上教师要多一点感情指导, 通过教师范读和学生有感情地反复朗读, 体会文章的意境美, 以及文章所要表达的情感。如, 《草原》是一篇融自然美、人情美和语言美为一体的感人之作, 教师在教学时, 引导学生在“读、思、议、想”的过程中理解课文内容, 感悟草原的迷人景色。在有了初步情感体验的基础上, 让学生自读自悟、美读品悟, 使学生的情感被激发, 情感流露于表情之中, 达到“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要求。

四、延伸阅读, 体验情感

语文学习没有捷径可走, 仅凭课本中的百十篇范文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陶冶学生的情操是远远不够的, 只能是杯水车薪。教材中的课文都是编者精心挑选的佳作, 许多课文给学生留下了言已尽而意未尽的“绕梁余音”。因此, 语文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时, 不能只局限于课文, 应当在完成教学目标后, 引导学生冲破课文界限, 适当将思维引向文外空间, 横向拓展或纵向延伸, 增加信息量, 扩大知识视野, 进而使学生体验情感, 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 学习了《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后, 可以向学生推荐阅读《爱的教育》, 让学生体味文中小主人公们从出身到性格都有迥异之处, 但他们身上都有着一种共同的东西———对自己祖国深深的爱, 对亲友的真挚之情。从而使学生感受到崇高纯真的人性之爱就是一种最为真诚的教育, 最终使我们的教育得到爱的升华。

论初中语文的情感教育 第4篇

论初中语文的情感教育

语文教育重在形成综合语文素养,情感教育是语文综合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语文教育突出情感教育,是初中生心理发展的要求,是新课程改革的发展方向.为达到这一目标,教师应当提升自我修养,扩展知识面,广泛地获取信息,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创设相应的情境,将学生对语文的学习上升到情感体验与精神塑造上来.

作 者:林红艳 作者单位:枣强县第三中学,河北・枣强,053100刊 名:科教文汇英文刊名:THE SCIENCE EDUCATION ARTICLE COLLECTS年,卷(期):“”(12)分类号:G6318.3关键词:初中 情感 语文

初中语文情感教育探究 第5篇

关键词:初中语文;情感教育;课堂教学

我国目前的教育还处在应试教育阶段,这也就造成了目前语文教学上的单一性。词、句的拆解,修辞手法的应用等都是语文教学中常见的教学方法。语文教育的最初目的是为了对学生进行情感方面的教育,然而在目前的教学中,情感教育经常被忽略,应试教育也使语文教学脱离了轨道,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上,教师、学生之间要做到情感上的交互。

一、情感教育概述

情感教育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结合自身了解到的情感知识,制订出教育目标,并在课堂教育中运用一些教学手段来实现情感教育,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实现教学目的。语文学科是一门感情色彩丰富的学科,语文教师不能像其他学科教师一样只传授知识和解题方法,而应该把情感渗透到教学当中,对学生做好引导,激发他们的自主能动性。学生在阅读完教材后肯定会产生情感体验,而这种情感体验也是教师开展语文教学的基础所在,如果教师在教学时能与学生达到情感上的共鸣,就能达到教学效果,只有激发学生的情感,才能让他们更深刻地理解课文的含义。《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对学生价值观和情感教育要足够重视,在基本教育完成的基础上,着重加强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优秀人才。

二、如何在教学中引入情感教育

1.课堂上营造情感氛围

在课堂上营造情感氛围是实现情感教育的突破口,同时也是后续学习的基础所在,为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保障作用。在情感课堂中,要以情感为切入点,让情感触发情感,抓住学生内心。当学生的情感被激发起来之后,后面的学习就会显得轻松容易,并且效果也会比较好。例如,教师在讲授《斑羚飞渡》一课时,以故事化的开头切入,巧妙地设定问题:“在一场森林火灾中所有的动物都要迁徙逃离,而小蚂蚁行动太慢,很难逃离,那么,请同学们告诉我,它们应该怎样逃离火灾?”学生会对此展开思考,这样的提问方法就很容易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此时,教师再一次引出故事内容:所有蚂蚁迅速抱成一个个球体,滚动着向大火冲去,最外层的蚂蚁被烧焦、烧死,最后冲出去的蚂蚁仅剩很小的一团。通过这样一段感情上的渲染,可以触发学生情感上的共鸣点,此时再引入课程内容,同样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就会提高,同时帮助理解课文内在含义,为学生的后续发展打好基础。

2.借助多媒体设备进行情景式引导

文章中的情感是通过作者生动的文字描述来呈现的,情感的发生大多都需要特定的情景,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设备也越来越多地被用于教学中,多媒体教学可以通过一些五颜六色的图片、活灵活现的视频和优美动听的旋律模拟教学情景。对于初中的语文教材,其中有很多关于社会生活的描写,教师在讲解此类课程时可以引入多媒体教学设备,通过一些画面或者旋律来模拟出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对于《沁园春·雪》一文的讲解,可以先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一段优美的乐曲,再让学生配着乐曲对课文进行朗读,这样就很容易在学生脑海中形成万里冰封的情景意象,加深了学生对文章的印象,进而可以提高教学质量。

3.结合现实生活,激发学生情感

在初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把学生引入课堂情境内,让学生去体会文章所要表达的意思,达成心灵上的共鸣,从而净化心灵、陶冶情操。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在教学中将课文内容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灵活应用教学技巧触动学生内心,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以《我的母亲》一文为例,文章中的诸如“每天天刚刚亮的时候,我母亲就把我喊醒”,这些朴实无华的语言表达出母亲对儿子的关爱,在讲到这里的时候,提出问题,让学生联想到自己的母亲,谈谈自己的真实经历和体会,不仅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又学会了感恩,充分体现了语文情感教育的内在含义。

总而言之,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初中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要不断更新自身教学观念,做到多种教学方式的灵活运用,要善于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从真正意义上实现自主性学习。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情感教育,让学生深刻感受语文情感教育的意义,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完善自身的发展,让学生生在情感上与作者达到共鸣,这样才能丰富语文课堂教学,保证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参考文献:

[1]厉静.探究情感教育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教师,2013(33):86.

[2]安爱华.初中语文情感教育浅议[J].读与写,2013(24):89.

[3]李莉.初中语文情感教育初探[J].关爱明天,2014(10):112.

漫谈小学语文情感教育 第6篇

一、发挥语言优势, 以情激情

语言是意识的物质外壳, 是意识的载体, 人们总是通过语言来加深认识, 加强了解, 交流思想, 增进感情。以曾琳老师教学《十里长街送总理》一课为例, 上课铃一响, 曾琳老师用深沉的话语导入新课:“1976年1月8日, 一颗巨星在中国的上空陨落了, 一颗伟人的心脏停止了跳动。他的逝世, 使群山为之肃立, 大海为之哀泣, 亿万人民更是悲痛欲绝, 泪水洒遍了960万平方公里的国土, 也洒遍了五洲四海的整个寰宇。他, 就是我们非常崇敬的与爱戴的周总理……”曾琳老师声情并茂、抑扬顿挫的导入语不但将学生带到那个令人悲痛的氛围里, 去审视这一具有崇高形象的一代伟人, 而且学生的审美快感随着情感的激发而产生, 学生的审美体验也随着对总理的爱戴怀思之情而升腾。

二、以理促情

情感是在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 没有一定的认识就不可能有人的情感。从根本上来说, 只有那些被认识了的客观事物才能引起人的情感。并且由于人的认识不同, 对同一事物会持有不同的态度, 因而会产生不同的情感。一般来说, 正确的认识会产生积极肯定的情感, 而错误的认识则会产生消极否定的情感。同时, 情感是随着主体认识的发展而发展的, 认识越深刻, 情感体验才能越深刻。一个对祖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一无所知的学生也不会容易产生出深厚的爱国情感。可见, 认知对情感具有很大的作用, 要提高学生的情感水平, 我们可以在语文教学中采用以理促情的策略。

这一策略的操作要点是:第一, 教师应努力给学生提供正确的认识。要做到这一点, 教师就必须对所要传授的知识有全面而深刻的认识。只有教师对所传之道、所授之业有了明确的认识和理解时才能确保学生被解之惑的准确性, 进而形成学生健康情感的理性基础。第二, 教师应尽力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在学习之余, 给学生提供一些知识是必要的, 但“吾生也有涯, 而知也无涯”, 要让学生在有限的人生中获取更多的知识, 单靠教师的讲授是不够的。教师应该教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 让他们能在知识的海洋里自由遨游, 还应有计划地指导学生读一些好书, 让书中的内容打动学生的心灵。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由读书而引起的精神振奋的状态, 是一个强大的杠杆, 借助它能把大块的知识高举起来。书籍是带领学生从狭隘的个人天地驶向无限广阔的生活海洋的航船, 可以使学生更加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真理、热爱学习。因此, 作为语文教师, 应该努力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 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因为没有一定的阅读数量, 学生就不可能形成语感, 也不可能形成丰厚的语言积累, 语文素养的提高也就缺乏根基和土壤。现在的新课程标准规定小学六年的阅读总量应当在140万字以上, 这是我们应该努力完成的目标。

三、注重教师自身的情感影响, 充分施展教师的人格魅力

教师在学生心中是崇高的、神圣的, 教师的人格魅力同样能感染学生。因此, 语文教师要通过自身的感情影响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首先, 教师要给学生以亲切感、信任感。其次, 教师要充分发扬教学民主, 相信学生, 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最后, 教师要时刻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 热烈高涨的情绪, 绝对不要把个人不好的情绪带进课堂, 以免影响学生。

四、情感教育的外延

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拉近课文和生活的距离, 树立大语文教学观。生活即教育, 社会即课堂, 渗透于生活中的情感教育才能真正熏陶学生的性情。如何开展课堂以外的教育活动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

1. 广泛阅读、接触, 增加信息量, 加强情感体验

语文课本传递的信息量有限, 因此情感教育的空间需要拓展到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如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收听广播, 收看相关电视片, 广泛阅读文史类、科普类书籍, 积极关注生活中的事件, 接触身边的人、物, 培养学生对生活的感情认识。此外, 教师对学生的这类认知要密切关注, 及时做出指导, 使其以此作为基础进行情感活动, 进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2. 参加实践, 积极表达, 强化情感体验

笔者认为情感教育中重要的一环还在于帮助学生正确地表达情感。因此, 笔者常就课本及课本以外的信息——情感的载体给学生的影响, 及时地创造机会, 寻找合适的渠道, 帮助学生表达。具体的手段很多, 其一, 行之于笔。以读书笔记、观后感、心得体会、曰记等形式作表达。其二, 言之于口。借助日常口头作文的机会表达, 或不定期地组织座谈、讨论、辩论等活动, 在交流中使学生接受更为生动的情感熏陶。笔者曾在班中多次组织辩论, 如关于中学生服饰的辩论赛, 场面热烈而有序。其三, 编写剧本, 表演“生活”。其取材范围不拘于课本, 形式不拘一格。笔者也曾组织学生编演过《皇帝的新装》《我家的一天》等剧目, 学生在编演过程中得到的对社会、家庭、亲情、友谊的认识, 产生的情感体验是课堂上得不到的。再有, 组织学生深入生活, 参观实践。笔者也曾带领学生实地去学校附近的砖瓦厂参观, 了解砖、瓦的生产流程, 部分同学还亲自动手制作了砖坯, 体会到了劳动的艰辛。

语文教师要将情感的熏陶教育渗透到教学中、生活中, 贯彻因文解道、以情悟理、以理晓情的思想, 做到潜移默化、熏陶渐染、点滴渗透。这样, 学生在每一个单位时间里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情感教育, 认识上经历着一次又一次的螺旋式深化, 而且使语言教育和思想教育得以循环往复, 逐渐加深。

无数事实证明, 学生的全面发展呼吸着情感, 其学习才会有动力, 才可能真正做到“我要学”。总之, 情感的熏陶与教育能够促进素质教育的全面展开, 使语文教学走向成功。

摘要:情感教育是小学语文教育的一部分, 教师通过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和培养学生的社会性情感品质, 发展他们的自我情感调控能力, 促使他们对学习、生活和周围的一切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进而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与人格特征。

关键词:小学语文,情感教育

参考文献

[1].潘小梅.充分发挥小学语文课堂中情感教育的作用[J].学生之友 (小学版) , 2011 (05) .

浅谈语文课中情感教育的策略 第7篇

一、找准感情的切入点

人的感情世界是最为丰富的, 只有人能淋漓尽致地表达自己的感情, 也只有人能尽善尽美地领悟对方的感情。作为小学生, 他们在阅读中不可能一下子就切中要害, 也不可能自始至终随着作者的感情脉搏一起跳动, 这就需要老师适时地把学生引入情境。

二、抓牢情感的结合点

我们在学习一篇篇声情并茂的文章时, 要引导学生由人及我地比较联想, 从而对学生的身心产生影响。学生的想象和联想能力需要一定载体的激发, 创设一定的情境, 可以诱发学生的潜力, 激发情感的共鸣。

读完《黄纱巾》之后, 我组织学生讨论过这样一个问题:你赞同小女孩拒绝接受自己渴望已久的黄纱巾的做法吗?学生讨论很热烈, 突然我把矛头一转:美好的事物是否拥有才是幸福?恋爱是刻骨铭心的, 能不能随随便便地释放自己的感情, 尤其是小学生?同学们一个个显得很矜持, 但我让他们在心灵深处告诉自己:青春是美好的, 切记不要把青春的萌动当作爱, 爱是一种纯真的感情, 是建立在一定的基础之上的。小学生年龄上还未成人, 心理上还不成熟, 经济上尚未独立, 怎敢斗胆闯入禁区呢?我想这样的自由讨论胜于生硬的说教, 使他们在情感深处发出震颤。

三、把握感情的升华点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新课标》规定的教学原则之一是语文训练和思想情感教育相统一。情感教育渗透在各个学科中, 比较而言, 语文学科是情感渗透的最有效和最得力的一门学科。那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进行情感上的渗透, 从而提高他们的思想认识、道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人非草木, 孰能无情。”于是似乎情感教育也相应会显得容易一些, 只要将心比心, 以情换情就可以了嘛;但其实深究起来, 情感教育要有实效, 也并不是那么简单的。

语文情感教育之我见 第8篇

一.激发情感, 以情激情

心理学研究表明, 情感包括爱好、快乐、嫌恶、愤怒、恐惧和悲哀六种基本情绪, 有激情、心境、热情三种方式, 语文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努力促使学生实现良好的情感体验, 使之有利于语文教学。

首先, 要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老师, “但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 要上好新生入学的第一节语文课, 灵活地自选教学内容, 采用“茶馆”、“书场”式的教学方式, 讲故事, 说典故, 谈轶事, 读美文, 纵横几万里, 上下几千年, 用丰富的新颖的内容吸引学生, 用灵活多样的形式打动学生, 把学生引入语文天地。精心设计每一节课的开始, 采用情境导入, 悬念激活, 朗读激情、联想引发、感情渲染、气氛烘托等方法, 扣住学生心弦, 引发学生的探求热情, 使学生“想知”、“乐知”, 全身心地投入语文学习中, 采用直观形象的教法, 增强教学的艺术性, 讲出形象, 讲出趣味, 讲出感情, 吸引学生, 打动学生, 使学生置身于课文所展示的境界。在此基础上, 渗透思想教育内容, 进行学习目的教育,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动机, 引导学生把“兴趣”变为“爱好”, 并进一步转化为“志趣”, 对语文的无比热爱, 做为学好语文的持久动力。

其次, 要采用多种有效手段, 丰富学生的情感。丰富的情感体验, 是学生阅读和写作的心理基础。从学习对象上看, 作者“为情而造文”, 特别是优秀的文学作品, 都倾注了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 学生只有具备了丰富的情感体验, 才可能借助语言与作者沟通, 透过字里行间, 看到作者内心感情世界, 理解课文。从学生本身看,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也是欣赏的主体, 语文学习正是在鉴赏中实现的, 而生活经历, 尤其是感情经历, 又影响着鉴赏和学习效果。再者, 写作教学也需要培养学生的情感, “情者文之经”, 学生如果没有丰富细致的情感, 就不可能写出真挚感人的文章来。因此, 教师要教育学生热爱生活, 指导学生投身生活, 不仅要观察生活, 积累生活, 更主要的是要体验生活, 感受生活。“登山则情满于山, 观海则情溢于海”, 指导学生善于发现生活中的感人之处, 深切体味, 并积累情感, 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提高生活感受力。指导学生体验生活, 要抓住时机, 适时引导。如“激动”是一种极平常的情感, 但到底是什么感受, 许多学生说不清楚, 表达时只能借助于“非常”、“十分”之类的词来强调, 如果借助一次比赛获胜的事情让学生体验, 就会说出“心跳快”、“喘气急”、“忘记了一切”、“总也坐不住”、“禁不住笑”、“老想找人说”等感受来。因此教师要借助课外活动, 创设情境, 给学生提供更多的情感体验机会, 并善于抓住机会, 指导学生随机观察体验, 丰富学生的情感。同时, 在阅读教学中, 要借助多种手段, 创设一种艺术情境和情感气氛, 让学生置身其中, 使学生动情, 细心品味, 受到感染, 不仅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 而且有助于发展学生的情感。还要通过指导课外阅读, 观看电影、电视等文艺活动, 进行情感熏陶, 增加学生的情感经历, 丰富学生的情感。总之, 要多方面入手, 课内课外结合, 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 以促进他们阅读和写作能力的提高。

再者, 教师还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 积极健康的情感。语文学科的特点就在于以形象思维和情感思维为先导, 发散性和可塑性强, 学生个人的态度, 情绪、心境、审美情趣甚至人生观、价值观与情感有关的人格因素等, 无不影响语文的学习效果。语文教师必须坚持“文道统一”的原则, 既做“经师”, 传授知识, 培养能力, 开发智力, 又要为“人师”, 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要在教学及生活中, 教育学生时刻以积极的生活态度, 乐观向上的精神, 高尚的审美情趣, 高涨的情绪, 稳定的心境, 面对生活和学习,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科学世界观, 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素质, 正确认识社会、人生和自我, 这对于学生阅读和写作是至关重要的。因为, 说读写都不可避免地带上学生个人主观倾向性。同时还要引导学生把骨肉情、友谊情、人道情等基础情感上升为爱国情、道德感、理智感、美感等高级情感, 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对语文有深层次理解, 避免写作中表现自我主题不高, 观点偏激的现象。如《回忆我的母亲》等课文都利于进行这一类的情感教育。

二.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情感因素, 以情导情

情感总是由一定的客观事物引起的。语文教材中, 情景交融的诗歌, 富有诗意的散文, 引人入胜的小说, 催人泪下的剧本, 占相当比例, 都蕴含着浓郁的感情因素, 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有助于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 形成崇高的人格。同时, 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 青年学生的内心是一片汹涌的大海, 从未平静过, 他们渴望丰富的情感体验, 强烈的感情共鸣, 适时的情感发泄。因此, 语文教师要善于利用教材中的情感因素, 采用朗读引发、研读体味、情景再现、情境体验、背景穿插、烘托渲染等教学方法, 以情导情, 激起学生内心情感波澜, 引发学生的情感, 使之与作者产生共鸣, 进而理解课文, 发展情感。导情要适度, 围绕理解课文, 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进行, 导情还要适时, 要在学生情感思维出现障碍时加以导引, 并要设法上升为理性思维。如《周总理, 你在哪里》一文, 可采用朗读先声夺人, 再补充人物及背景材料, 增进了解, 感情朗读《一月的哀思》, 描述“十里长街送总理”的场面, 渲染气氛, 以强烈的感情引发学生思考分析, 文章的内容、感情、主题、写法就不难把握了。

在教学中, 教师还要充分发挥语言的激情作用, 教师的教学语言要生动形象, 具有激发性和感染力, 点燃学生心中的情感之火, 要讲究轻重缓急的节奏, 丰富多彩的内容, 抑扬顿挫的语调, 富于变化的语气, 引人入胜的语境。要富于美感, “晓之以理, 动之以情”, 并配合适当的体态语言, 以激昂的情绪, 饱满的精神, 奕奕的眼神, 把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结合为主体语言, 声情并茂, “一石击起千重浪”, 拨动学生的心弦, 引起学生的感情共鸣, 使学生与作者的感情相沟通。如《海燕》就需要语言的煽情作用, 传递无产阶级革命者的豪情, 达到感染学生的效果。这样既有助于理解文章内容, 又有利于学生情感发展。

三.注重教师自身的情感影响, 以情引情

教师在学生心中是崇高的, 神圣的, 教师的情感也同样能感染学生。首先, 教师要给学生亲切感, 信任感。学生“亲老师”方能“信其道”, 如果学生厌恶甚至憎恨教师, 那么对其所教学科也自然没有学习热情。教师要对学生倾注全部爱心, 关心爱护学生, 尊重信任学生, 满腔热情地对待每一个学生, 尤其对差生要倾注更多的爱。时时给学生以微笑, 期待和赞许, 与学生进行直接的情感交流, 做学生的知心朋友, 让学生感到教师可信, 可亲, 可爱, 产生一种满意, 喜爱的情感。其次要充分发扬教学民主, 相信学生, 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 乃是唤起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因而, 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多引导, 多鼓励学生自我学习, 自我发现, 特别是在讨论过程中学生思维出现障碍而中断或错误时, 要多方引导启发, 尽量让其完成, 保护学生的积极性, 使学生享受到获得知识的喜悦和成功的快感, 认识自我, 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也更加佩服教师, 表现出更大的学习和参与热情。再者, 教师要时刻保持乐观向上的精神, 热烈高涨的情绪, 绝不把不健康的情绪带进课堂, 以免影响学生。由此来看,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 高超的教学艺术, 过硬的教学基本功, 而且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积极、健康、丰富的情感, 只有这样教育才能实现情感教育, 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总之,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 情感教育是不容忽视的, 语文教师必须充分开发和利用这一非智力因素, 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和学生的全面发展, 变单纯的知识教育为素质教育, 培养新型人才, 真正实现教书育人之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于霞:《基础教育新概念——情感教育》, 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0年。

[2]、张天宝:《情感教育》,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9年。

[3]、沙莲香:《社会心理学》,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1990年。

情感教育与语文教学 第9篇

青少年时期, 学生情绪和情感波动往往较大, 有的心理学家称之为“暴风雨时期”, 就是说他们的情绪和情感来得快去得也快, 但强度很大, 弄不好就会给青少年学生造成不良的影响, 甚至饮恨终身。在教学中, 我们可以看到学生对文中的主人公, 他们要是崇拜起来, 就会崇拜得五体投地, 不允许别人说自己心中偶像的一点坏话;他们要是憎恨一个人就会咬牙切齿, 不谈论他。有的学生作文写得不好就有一段时间打不起精神, 只有取得好成绩才“扬眉吐气”。所以, 情感创新教育就要积极关注学生情感生活的需要, 为他们提供必要的处理情感问题的知识与技能, 培养他们积极的情感。

学生容易接受暗示, 他人的一个眼神、一个嘉许都会强烈地影响到他们的内心世界。如果社会精神氛围都积极向上的话, 这种易受暗示的特性就会给青少年学生的情感生活带来良好的影响。可问题是社会生活本身是复杂的, 良莠并存, 既有催人上进的积极鼓励, 也有让人灰心消极的评价。在新世纪的改革开放时代里, 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都会存在于学生的身边, 学生难免在接受积极影响的同时, 也会受到一些消极东西的影响。学生一旦对社会、对自己有了消极的情绪和情感体验, 就会极大影响到自身的成长。因此, 在语文教学中, 我们不得不创设新的情感, 采取新的措施, 使学生产生新的情感体验。

首先, 语文教师要善于激发起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要改掉传统“应试教育”的错误观点指导, 不要让学生把语文课堂看成是一个痛苦的地方, 而要让课堂充满活力。如果学生之所以要忍受痛苦, 是因为想以之为代价, 换回将来自己所希望得到的东西, 那么他们就处在被动的地位, 不能发挥积极主动性, 效果就不佳。所以要创新情感, 就要紧紧抓住学生学习的内在兴趣。也只有这样, 才能使语文教学生机勃勃, 才能把语文课堂变成学生精神的家园。

其次, 语文教学情感创新必须注意情感的成功性。培养成功的情感体验, 使学生在日常交往中都有自尊的体验, 从而能够建立积极的自我评价, 产生积极的“自我接纳”。成功本身是一种巨大的社会力量, 它可以促使学生拥有好好学习的愿望, 缺乏这种力量, 任何的教育技巧和措施都无济于事。所以我们语文教师在批改作业、作文时, 应该尽量挖掘学生作业、作文中成功的地方, 让学生感受成功的喜悦, 对于错误之处, 给予委婉点出, 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过去受“应试教育”观点的影响, 语文教学中能够取得成功和成功体验的学生很少, “我是不行的”、“我天生不是写作文的料”、“别癞哈蟆想吃天鹅肉”诸如此类的自我评价不知出现在多少学生的头脑里。生活在这样的环境下, 孩子的身心健康得不到发展, 个性得不到解放, 学生难以全面发展。要让每位学生都有机会取得成功, 体验成功, 我们语文教师就应该淡化最后的奖赏, 强化平时课堂的鼓励, 哪怕是一点点的进步也要给予真诚的表扬和奖励。在评价内容上, 要从单纯的分数扩展到学习方法、态度、创造性等各个方面, 鼓励学生战胜失败, 以获得成就感。

再次, 语文教学中要积极创造审美性情感。审美情感在语文教学中是不可缺少的, 语文教师要有较高的艺术欣赏能力。只有这样, 教学过程才会充满了美感, 这种美感不同于自然之美, 而是理智、德性之美, 是一种综合的美感。只有这种美, 才能提高语文教师洞察生活的能力。有了这样的审美情感, 在语文课堂上, 师生双方都会沉醉于自己所创造的教学美之中而忘记了时间, 就像艺术家沉醉于自己的作品中忘记时间一样。创造出审美化的语文教学, 就会高质量地完成知识传递和情感的交流。

最后, 语文教学中还要培养创造性的情感教育。情感教育没有统一的模式和固定的程式可以遵循, 需要语文教师在情感的思想教育下, 力求克服“千课一面”的弊病, 唤起个性化教学模式, 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激发学生的创造精神, 提高师生的创造素质。创造性教育的重点不能放在若干创造性方法的掌握上, 而是要求提高创造素质。语文教师创造性情感素质的提高, 直接影响到语文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学生作文的新颖性。因此, 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 需要教师创造性情感的创新。

语文教学与情感教育 第10篇

一、营造情景

小学语文教材为学生展现了丰富多彩的情感世界。教师如果在教学中能充分利用情感因素,使学生的情感与课文的情感产生共鸣,则能大大提高教学效果。可以那么说,情感因素是语文教学中的锐利武器。语文教师应当掌握这个武器,做一个好导演,调动学生的喜怒哀乐多种情感。教师引领学生感知描述优美语言时,依据已有知识经验,在头脑中形成表象,像过电影一样。如见某人,如闻其声,从而透过语言文字达到领悟作者表达之情的目的。《第一场雪》第六自然段,从静态的角度描述了雪后美景,流露了作者喜悦之情。教学这部分时,要充分启发学生的想象思维,插上想象的翅膀,扣准字、词、句。感受雪大、白、美、松、厚的特点。还要让学生想象雪末儿映着阳光飘扬的动态美景。这样,学生感知了雪景之美,自然领略了作者内心的喜悦之情。又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中,作者紧紧围绕“大年夜”这一特定的典型环境,讲述了小女孩在大年夜赤脚卖火柴——小女孩擦然火柴构想与大年夜相关的事物,圣诞树等物——小女孩在大年夜热闹氛围中冻死了这条主线。教学时,可启发学生说说自己是如何过大年夜的,一家人如何喜气洋洋,张灯结彩,团聚在一起吃团圆饭的。这样,通过鲜明的对比,较好的激发了学生对罪恶的旧制度的痛恨以及对社会主义新社会的热爱之情。在教学中,用渊博的知识、用博爱之心,仁爱之情去陶冶学生,理解、尊重、亲近和关心学生;以热烈的情绪、真挚的感情、和蔼的态度、生动的语言来吸引学生,使其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情的感染、美的陶冶、理的启迪。因此,情感是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教师只有把握和运用好情感教育,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

二、学语之情

情感时时深深地渗透在文章中的每一个词语,每一个句子中的。在品赏词句教学时,我们要抓住文中关键句,讲清深层内涵和蕴意,让学生“披文入情”,体会文章的“味”,与作者感情共鸣。如课文《观潮》一文中,作者对大潮的描写,是表现人的生活,是潮声,更是心声,时代声。“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了一道六、七米高的白色城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在这里,作者站得高,看得远,反复使用“闷雷滚动”、“山崩地裂”、等词语。生动地展现了大潮波翻涛涌的壮阔景观。作者把大潮的神奇,尽情描绘,为大潮的动感重重涂上了一层雄浑的色彩。学生顿悟大潮的宏伟,饱含激情的触笔,激发了学生积极向上的心志。大海有激情喷薄的一面,也有柔和秀丽的一面,在《美丽的清澜港》中的大海,是“洁白的沙滩”,“清澈如镜的绿液”,当朝阳初升,是“色彩如葡萄酒的海水”,当秋天的月色“清澜港像一面水晶般的明镜,高贵洁净”,这里映入读者眼帘的,有阳光下的静谧,迷人的色彩。也有月光下海水清澈和水影的明晰。作者陶醉在大海明净和清新中,情景交融,使人心旷神怡,赞美热爱大海之情跃然纸上,把艺术升华到情感美,引导学生进入如诗如画的境界,从词句剖析中激发对大自然、对家乡、对祖国、对生活的热爱,陶冶了他们形成灵巧机敏的性格,开阔的胸襟和坚强的意志。

三、以情激情

作者动情缀文,学生读文动情。这样就决定了教师在阅读中必须架起一条沟通作者情感与学生情感之间的桥梁。课堂上,除了教师成功的表情朗读外,还要重视指导学生的朗读。因为朗读能调动眼、耳、口、脑的共同活动。通过朗读,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词句篇章,领会其语言的感情色彩,再现作品中的艺术形象,把学生吸引到作品意境之中,使之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唤起感情的共鸣。作者的情感是否能被读者感受,进而得到自我体验,这就要求老师准确的把握文章的动情点,深刻地把作者的情感波澜传导给学生,感染学生,让学生高层次地体会作者笔下的形象。袁鹰的《白杨》这篇以大戈壁白杨为印象的借杨喻人的文章,其动情点是白杨树的高大挺秀。在那大戈壁风沙雨雪压迫下,仍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的白杨“这么笔直,这么高大”,使读者看到了“正直、朴实、伟岸”的品格;“生根,发芽,长出粗壮的枝干”,又使读者看到了建设者们“哪儿艰苦哪安家”的积极乐观精神。大戈壁滩“没有山”“没有水”“没有人烟”,满目荒凉,而就在这样的环境中见到了白杨高大挺秀的身影。作者以“出神”唤起人们的思索,正是这一行行的白杨,唤起了人们对生活的向往,使人们精神为之一振,正是这普通而又不平凡的白杨,唤起了人们对大戈壁的无尽的遐想和坚定的信念。至此,作者为什么要赞美白杨的情感已跃然纸上,正是这种感受引起了作者情感上的爆发,这深深埋藏着作者对扎根边疆,建设边疆的人们所寄予的无限崇敬之情。语文教学不是教师一个人的事,教师满堂唱独角戏引不来学生的兴趣和情感,更不用说达到什么教学目标了。语文教学应该是教师与学生情感交流和沟通的过程。教师费尽心思地创设情境就是为了学生能够触境生情,积极地参与进来,让他们自己去感受,自己去体验,最终能真正深刻地体会到文中的情感;同时也希望通过文中的真善美去培养学生的人生境界,丰富学生美好的心灵,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

语文教学情感教育初探 第11篇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语文教学,情感教育,教学目标

社会在进步, 时代在发展, 教育观念也在不断更新。语文教学跟上时代的潮流, 这就对语文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注入情感教育, 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培养。语文课堂蕴含着丰富的情感教育, 对人们的精神领域产生着深广的影响, 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学生随时会受到语文教师情感的熏陶, 并产生独特的情感体验, 从而激发学习兴趣, 提高学习热情, 提升学习效率, 活跃课堂。学生的情感决定了课堂教学的氛围。

情感是语文学习的动力之一。只有激发学生的兴趣, 才能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内容, 才能准确地把握课文, 才能具体地表达课文的思想感情, 才能更好地完善人格。因此, 语文教学必须重视情感教育, 在教学活动中要充分挖掘学生的情感因素, 拓展学生的精神空间。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在语文教学中,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 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但是,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情感教育一直不被重视, 过多的理论知识和复杂的知识体系让语文课堂变得死气沉沉, 语文内容显得枯燥乏味, 语文教学也就索然无味, 导致很多学生对语文学习不感兴趣, 学习积极性不高, 学习主动性不强, 甚至有的同学是为了家长而学习, 为了老师而学习, 为了分数而学习, 学习主动性不强。这种现象如不加以改观, 后果不堪设想。那么如何改变这种现状呢?

一、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 提升课堂效率。

传统的课堂教学禁锢了学生的思想感情, 新课程下的课堂要求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能够产生各种各样的情感。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学会调动和利用这些情感因素的作用, 激发学生情感的共鸣, 以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和感情素质, 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加深对所教内容的理解, 从而达到增强教学效果的目的。

“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教师在“授业”、“解惑”的同时也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熏陶着学生, 感染着学生, 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学到更多的知识, 让他们在课堂中受益匪浅。因为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 他的行为、活动已经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了学生。语文教师尤其如此。因为人的心理是在主体与周围环境的相互作用中发展的。语文教学内容更多地承载着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华夏民族数千年的文化结晶, 这种文化体系本身就对学生的人格提出了较高的规范和要求。语文教师作为这种文化的直接传播者, 更应该向这种规范和要求看齐, 其“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的满腔热情, 势必使学生产生共鸣, 直接对其产生深远的教育意义。另外许多外国作品、介绍科学知识的文章走入了语文课堂, 总体来说, 它们都是熔铸着真、善、美的篇章, 这就要求教师引导学生一起去感受、体会、理解现实生活中的真、善、美。这种情感教育的培养是一种愉快的过程, 这种情感教育的持续过程也会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用明媚的眼光去看周围的世界, 从而达到使其正确树立人生观和价值观的目的。

二、转变传统的语文教学观念, 走进情感领域。

传统的语文教学形式死板单一, 枯燥乏味。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形式多样, 气氛活跃, 特别是初中阶段, 语文学习的目标不能简单定位在识字、阅读与分析课文的层次上, 而应拓展到文学这个艺术领域,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让学生由此形成自己独特的感悟和见解。

教材中选编的课文大多典雅精致、脍炙人口, 从各个方面反映了不同的作者对自然、人生、社会的领略和感悟, 阅读和学习这些文章, 要注重进入作者的情感世界, 寻找与作者心灵的契合点, 从而陶冶情操。对于中学生来说, 在这一阅读过程中, 往往最能使其与作者产生共鸣的东西便是真挚的情感。“情动于中而形于言”, 优美的作品是作者真挚情感的外化, “感人心者, 莫先乎情”, 只有真情最容易打动学生稚嫩而单纯的心灵:一个背影, 融注了深深的父爱;甜甜的泥土, 蕴含着和暖的春晖;人琴俱亡, 展现了兄弟的手足之情;优厚的条件割不断钱学森的爱国情愫;“慈母手中线, 游子身上衣”, 至爱亲情, 血浓于水。

情感在此时就构成了语文课堂教学的基础。语文教师要充分发挥情感在教学中的感染作用, 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 引起他们对课文内容的领悟, 触动其心灵, 激发其情感, 才会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改变传统的学习方法, 注重情感交流。

传统的语文教学忽视情感教育, 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重视情感教育, 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想使学生有情, 自己先要有情, 让学生从自己身上感受到一种无处不在的情感。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有娴熟的教学基本功, 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提高自己的教学语言水平, 向学生传达出丰富的教学情感。

语文学习过程也是一种知识和情感交流的过程。对于同种文本的体验而言, 不同的学生因性格、爱好、情感、阅历、知识储备的不同, 学习中势必产生差异, 这就需要他们合作学习, 讨论探究, 允许学生的感悟理解存在差异。当他们在一起交流、探讨后, 每个学生的情感体验就会不同程度地更深一层。

总之, 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教学, 是情感教育的教学, 是情感体验的课堂, 是情感注入的氛围。因为语文本身就遍布于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用真诚去诱导每一颗求知的心灵来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 从而增长语文知识, 发展个性, 健全人格, 这才是语文教学进行情感教育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语文教学之友.2000, (1) .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刘永康, 翟启明主编.中学语文教学论.天地出版社出版.

上一篇:ERP的系统集成性下一篇: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