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特性论文范文

2024-05-09

栽培特性论文范文(精选11篇)

栽培特性论文 第1篇

1.1 芦笋的基本特性

芦笋属草本植物, 茎基部长出的幼茎似小山竹笋, 所以称之为芦笋。芦笋一般春季移栽秋季可采笋, 秋季移栽翌年春季采笋。最高产量是第3~5年, 在肥水条件好的田块667m2产量1000kg左右, 初产年的芦笋要低一些, 产量600kg左右, 市场上的批发价12元/kg, 价值12000元。

1.2 芦笋的药用价值

芦笋是一种药用蔬菜, 既可食用也可药用保健。芦笋含硒和较丰富的赖氨酸、谷氨酸。硒在人体血液中能促使血蛋白酶的活化性, 清除血管中障碍, 增强血液循环。赖氨酸、谷氨酸主要功能是分解有害物质, 常食用能抑制和预防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糖尿病。

2 芦笋的栽培技术

2.1 芦笋产地选择

选择地势平坦、排灌方便, 土层深厚, 土质疏松, 有机质含量丰富, 保水、保肥性能好的壤土或沙质壤土。

2.2 品种选择

选用抗病、耐旱、耐涝、优质丰产、抗逆性强、高品性好的杂交一代种子, 如井冈红。

2.3 育苗方法

2.3.1 种子处理。

先用75%百菌清 (可湿性粉剂) 800倍液消毒2小时, 再用清水冲冼干净后在25~28℃水中浸泡36小时, 中途冲洗1~2次, 同时换水。

2.3.2 催芽。

种子吸胀后于25℃左右条件下保温催芽, 每天用清水洗1次, 种子20%~30%露白后即可播种。

2.3.3

育苗方式用营养钵育苗, 营养土一般用过筛的客土和腐熟有机肥配制而成, 客土和腐熟有机肥比例为3:1, 堆沤10天左右。然后将营养土装入营养钵, 营养钵规格是9cm×10cm。

2.3.4 播种。

播种当天将营养钵内营养土浇足底水, 播种时先在营养钵中间扎一小孔, 再将单粒已萌动种子播入小孔内, 然后盖上1.5cm厚的营养土。

2.3.5 苗期管理。

播种后要经常浇水, 保持土壤湿润, 苗期土壤相对湿度保持60%左右, 如果光照强要用遮阳网遮光育苗, 出苗后可适量施速效氮肥提苗, 一般用尿素0.5kg兑水50kg浇施效果明显, 要防止过浓而烧苗。应勤拨除营养钵内杂草, 注意防治病虫害, 如发现立枯病要用进口多菌灵800倍液喷洒。

2.3.6 大田施肥与开沟整畦。

大田应施足基肥, 一般667m2施腐熟猪牛栏粪1500kg、钙镁磷肥100kg、45%复合肥75kg、硫酸锌1kg, 深耕整平。按畦宽120cm、沟宽35cm、深30cm进行开沟作畦, 面积在667m2以上的田块要开腰沟, 并做畦沟, 腰沟、围沟相通。然后在畦面开挖种植穴, 密度为每畦栽2行, 行距80cm, 株距40cm。

2.4 移栽技术

2.4.1 移栽时间。

一般播种后70天左右, 当营养钵苗长出3支地茎、6支储藏根时即可分钵移栽, 每667m2栽1800株左右。

2.4.2 移栽方法。

移栽前将苗按大小分级, 壮苗和弱苗要分开带土移栽, 要把根系埋在穴里土中, 苗要栽直, 栽后浇足定根水沉实畦面, 提高成活率。

2.5 田间管理

2.5.1整枝。

根据芦笋栽培时间、采笋时期、根盘大小适量留母枝, 一般每株留枝3~5支, 留下母茎要打木桩并用绳子固定植株, 如过高要打顶, 以防倒伏。

2.5.2中耕除草与追肥。

如笋苗叶色较黄, 说明苗缺氮, 应及时追肥, 667m2施尿素7~10kg, 结合中耕除草, 肥水结合, 并保持土壤湿度, 及时清除枯枝、病枝并集中烧毁。

2.5.3肥水管理。

浇水应根据芦笋不同生育阶段天气状况和土壤湿度而定。幼苗期根浅, 应少浇、勤浇, 土壤相对湿度在60%左右。采笋期浇水和施肥同时进行, 方法是在畦面开一条沟, 667m2撒施45%复合肥2.5~10kg在沟内, 然后灌水关沟。

2.5.4 采笋期。

采笋期一般春季大棚芦笋从春分节采到端午节, 露地芦笋从清明采到端午节。端午到白露是芦笋越夏休眠阶段, 白露到霜降期间也会长出芦笋, 即秋笋, 价格很高。霜降到翌年春分节为芦笋越冬阶段, 此期间应剪苗保温, 覆盖稻草防寒保蔸, 气温上升会长出新的笋苗。

2.5.5 采笋方法。

春季长出新的笋苗时, 应保留2~3根笋苗为母茎, 长枝叶时会长出更多的笋, 此时可以采笋。当长到20cm左右长时, 用剪刀离土剪断, 分类包装, 切勿过迟采收, 以免木质化程度较高影响口感。花、幼鞘晾干可泡茶, 采集方法是将花、幼鞘用手摘采集中室内晾干, 用它泡茶比一般茶叶更爽口、更保健。

2.5.6 病虫害防治。

银耳生物特性及高优栽培关键技术 第2篇

下面介绍银耳生物学特性及高优栽培关键技术。

一、银耳生物学特性

银耳是众多菇菌中较为骄气的一个品种,其生长发育对环境条件要求比较严格。

1. 温度

银耳属中温型菌类,菌丝体是由伴生菌的香灰菌丝和银耳纯菌丝这两种菌丝混合的。其混合菌丝体,耐低温,不耐高温,在0℃以下不死,15 ~ 30℃范围均可生长,但以23 ~ 26℃最适宜。超过35℃停止生长,39℃死亡。子实体分化发育18 ~ 28℃范围正常生长,但以23 ~ 26℃最适。高于28℃接种穴口会吐黑水珠,带来耳基变黑,造成烂蒂;低于18℃穴口会吐白色晶状黏液,也会导致耳基霉烂。

2. 水分

培养基含水量60% ~ 65%;栽培空间相对湿度,不同生长期要求有别,幼耳阶段相对湿度80%,中耳期90% ~ 95%,成耳期90%。

3. 空气

银耳为好氧真菌,尤其是长耳阶段如果菇房通风不良,氧气不足,不利于子实体展片还会引起烂耳。

4. 光照

菌丝生长不需光线,子实体生长阶段,白天光线200勒克斯足够,夜间开日光灯照射,促使耳片增厚,且有利于提升品质。

5. 酸碱度(pH值)

栽培银耳的培养基最适pH值5.8~6.2,pH值过低或过高,都不利于菌丝生长。

二、栽培场地与耳房

1. 场地选址

选址应在海拔400米以下的平原地区,且要冬暖夏凉、四周宽阔,远离往宅区、医院、公厕、垃圾场等,防止污染;在5米以内无酱制、酿造、发酵、腌渍等加工场所,防止微生物感染;500米以内不得有石灰厂、煤场、磷矿、沙石加工场等扬尘和飘灰作业,以及化肥厂、化工厂等空中排烟设施。场地上水源不得有造纸和钨矿炼制厂、石板材切磨厂,以及造纸厂等浆液的排放污染。

2. 耳房构建

耳房应坐北朝南,规范化栽培房规格为宽4.3米、高3.6米、长10~12米,中间设两条1米宽的走道,走道上方各开3个通风窗。房内设宽0.45米、长10米、高3.3米的培养架,分隔成12~13层排袋架。每个栽培房以摆放银耳栽培袋4000个左右为适。

栽培房四周用空心砖砌成,内壁和层顶采用厚10厘米的泡沫板装订,地面铺水泥。北方省区可利用塑料大棚或日光温室进行栽培。

三、栽培季节

银耳为中温型菌类,自然气候条件,栽培季节以春、秋两季最适。采用保温调控设施的菇房,可以周年生产。而高海拔山区可利用夏季气候凉爽优势,进行反季节栽培2~3批。

四、培养基配制

1. 培养基配方

配方可根据当地原料资源因地制宜选用。

配方一:棉籽壳83%,麦麸15%,庶糖1%,石膏1%,料、水比为1∶1.1 ~ 1.2,含水量60%。

配方二:棉籽壳60%,杂木屑10%,玉米芯10%,麦麸18%,蔗糖1%,磷酸二氢钾0.3%,硫酸镁0.2%,石膏粉0.5%,料、水比为1∶1.1 ~ 1.2,含水量60%。

配方三:棉籽壳65%,木薯杆粉15%,麦麸18%,蔗糖1%,石膏粉1%,料、水比1∶1.1 ~ 1.2,含水量60%。

2. 混合搅拌

所有原辅料要求干燥,无霉变。先将原辅材料混合集堆,干料搅拌均匀,然后加水拌料。生产上常用拌料机搅拌,均匀度好。

3. 装袋打穴封口

栽培袋选用低压聚乙烯(HDPE)薄膜袋,宽12厘米,长53厘米,厚0.04毫米,每袋装干料量600 ~ 650克,湿重1250 ~ 1300克。采用装袋机装料。

然后在料袋的正面,等距离各打3~4个接种穴,穴口宽直径1.2厘米,深2厘米,再用胶布贴封穴口。有条件的生产单位可采用自动装袋、扎口、打穴、封穴一次合成的装袋生产线。

4. 灭菌冷却

将完成上述工序的料袋,采用常压高温蒸汽灭菌。当蒸汽上升到100℃后,保持20 ~ 24小时,达到灭菌效果。然后卸袋排场,冷却至料温25℃以下。

五、接种养菌出耳管理

在无菌条件下揭开袋面穴口上的胶布,用接种器接入银耳菌种,每瓶菌种可接栽培袋40个。接种后顺手将胶布复原穴口,然后将菌袋进行养菌和出耳管理。

银耳管理技术性很强,稍有管理失控就会导致失败。这里介绍银耳菌袋培养出耳,直至采收的规范化管理技术日程控制(见下表)。

(作者联系地址:福建省古田县城西过河路13号 邮编:352200)

香榧特性及节本速生栽培 第3篇

1香榧的生物学特性

香榧树雌雄异株,风媒花,浅根系,半阴性,常绿乔木。香榧在长期的生长和进化过程中,形成独特的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特性,对生长环境要求较高。香榧野生性状较强,多分布于海拔200~800 m的山区具有温暖、湿润、荫蔽、日照少且直射光不强的峰岭连绵、山谷纵横及溪流迂回交错的典型亚热带山区气候特征的生态环境。香榧幼苗期抗逆性差,需温暖湿润庇荫环境,香榧童期长,生长缓慢,结果迟,盛果后则树体抗逆性增强,自我更新能力强,盛果期长达数百年。香榧主产区年平均气温14℃~17℃,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2℃~6℃,极端最低气温-l5℃,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26℃~29℃,极端最高气温41℃,无霜期200~240 d,年降雨量1 100~1 700 mm。幼果可耐绝对最低温度-13℃。但春天的干热风对幼树影响极大,香榧不耐夏季高温,平均气温35℃以上,叶面褪色,青果产生日灼。榧树每年3月上中旬,日均温10℃左右包含花叶的混合芽先于营养芽萌动,结果枝开始生长,4月上中旬随温度升高,叶芽开始萌动,20℃以上营养枝加快生长,雌雄花一般在4月中下旬发育成熟,进入开花授粉期需均温25℃以上。年际间芽萌动、开花期迟早不同,也有显著的地域海拔差异。花果期需较多光照。雌花授粉后形成的果实原胚至翌年4月初除内部经历受精等生理现象有变化,而外部形态变化不大,4月中下旬起幼果开始膨大,内含物增加,到8月底9月上旬成熟,因一代果实从开花结果到成熟需16个月,每年4月—9月雌树上总是两代果实同挂枝头,还有新一代果实花芽原基在分化发育,榧农美称“千年香榧三代果”。香榧树早期有明显的主根,成年后侧根发达,表现为浅根性,水平根幅可达树体冠幅的2倍左右,吸收根主要集中在离地表15~40 cm处,而且主要是肉质根。肉质根好气,不耐水淹,香榧根系对土壤通气性要求高,最喜爱带砾石的砂壤土,能忍耐干旱瘠薄土壤,土层深厚、肥沃、湿润、通透性好的微酸性到中性的砾石沙壤土上更能发挥其速生丰产性状。根系生长起温比枝芽低,年生长有3个高峰期,分别在早春、春末夏初和采收前夕至隆冬到来之前。

2香榧种植经营方式研究

香榧种植有许多经营方式:2+1嫁接小苗直接定植,3~4年生木榧苗定植,2+4、2+5工程大苗定植,各种方法都有优缺点。

2.1 2+1嫁接小苗直接定植

这是一般果树园的建园方式,优点是方便快捷,种后比较省心,只要加强抚育管理,过7~8年就会开始结果,12年以后就能稳产高产。但从目前生产实践看,存在许多问题:一是市场上嫁接苗的品种品系混乱,无法保证是优良品种,二是2+1嫁接苗裸根栽培,香榧根系恢复力差,抗逆性差,生长缓慢,栽后难以成活,三是容易受到杂草、野兽危害,管理难度大费用高,管理到投产所有的投资比较大。

2.2 3~4年生木榧苗带土球定植

实生苗抗性高,适应性强,生长快,价格低,栽后二三年等长大到离地50~60 cm处粗度达1.5~2 cm,就地嫁接优良品种,长势快,能迅速形成树冠。存在问题是:嫁接时由于实生树分散,比苗圃嫁接费时间,嫁接成本高。嫁接后期的管理如除萌,支架等费用高。

2.3 2+4、2+5工程大苗带土球定植

这是一种高投入高产出的工厂化管理模式,栽培2+4(6年生)或2+5(7年生)的大苗,好处是显而易见的,由于带土球,根系恢复力强,栽培成活力高,杂草,野兽危害少,管理方便,能迅速成林,栽后3~4年就可结果,在香榧价格高起的年代,提早投产,及早产生效益还是合算的,而且投入大,思想上重视,管理跟得上,容易一次成园。存在的问题是一次性资金投入较大,现今苗木市场优良品种品系的大苗少。

以上3种栽培模式,在生产实际中都有在运用,但多年种下来,2+1嫁接苗直接定植的,基本都不成园,只要农户自己小面积种植的由于管理精细有成园结果,而公司化运作由于是请人干活,责任心不够强、管理粗放且费用高,大部分颗粒无收;3~4年生木榧苗定植的榧园,在生产实践中还是比较少;2+4工程大苗种植的榧园香榧树都长大了,但迟迟不见结果,主要是品种存在问题,而且由于前期投入太大,许多业主后续资金跟不上,经营并不乐观。所以在现有的香榧市场环境下,笔者提出香榧生产既要速生又要节本才能适应工商业主投资香榧的需要:公司自主培养容器大苗,苗高1 m以上、地径达1.5 cm时上山定植,种植2~3年等木榧树长到离地50~60 cm处,粗度达1.5~2 cm,就地嫁接优良品种,长势快,能迅速形成树冠。在育苗同时,寻找小块土壤条件良好的土地先采购部分优良品种的工程大苗,合理密植种植成良种采穗圃。这样整个榧园的品种才能得到保证,大面积种植香榧才能以最少的投资,建成合格的优良品种香榧园,种植香榧才不至于失败,是目前最理想的大面积产业化香榧经营方式。

3节本速生栽培的主要技术

3.1快速培养容器苗

苗地选择交通方便,水电齐全,平整的开阔地。在9月上中旬,采集充分成熟已经开裂的细榧、丁香榧,或10月成熟自然落果的木榧果实,除去假种皮后,选择温暖无风的地块,用小拱棚堆藏催芽。香榧种子容易发芽,过年前就有30%种子发芽,到翌年3月,发芽率可达80%左右,木榧发芽迟些,到3月发芽率60%左右。当芽长1 cm左右即可分拣出播种,3月底未发芽的种子,当年不再发芽,继续用湿沙贮藏,到第二年3月发芽率可达90%以上。播种时,最好在蔬菜大棚里,能避雨增温,容器选择4.5 cm×8.5 cm的容器中,播种后用草炭覆盖,节省除草时间,出苗后应遮阴,防止烈日直射。在6月小苗高10~15 cm时,及时移植到18 cm×20 cm的无纺布容器中。基质采用带砾石的园土加草炭及砻糠,同时混入缓释肥。移植后的无纺布容器6个一行排列,每0.067 hm2地约能放24 000个,搭遮阴平棚,安装喷水迷雾装置,7月—9月夏秋干旱季要喷水保湿。这样管理一年生苗高可达25 cm左右,地径0.5~0.6 cm,2年可以达到高80 cm以上、地径0.8~1 cm,第3年7月、8月适当移稀40%,3年底地径可达1.5~2 cm,高1.2 m左右。挑选大苗可以直接上山种植。

3.2浅栽高覆

香榧宜选择海拔250~600 m,排水良好、土层深厚的砾石沙质壤土或石灰质风化土和凉爽温湿的丘陵谷地种植,不宜种在排水不良、重黏土、干旱瘠薄的黄筋泥、紫砂泥等地方。栽植密度一般4 m×4 m,每0.067 hm2栽40株左右,在种植前开大穴,穴规格80 cm×80 cm×60 cm,每穴混施腐熟厩肥25~50 kg,或腐熟菜饼1~2 kg,覆土至地平。栽植一般在秋末冬季冻前或春季开冻后种植,容器苗直接放地平之上,再覆松土培成馒头状,种后踏实,使根系和土壤充分密接,做到浅栽。在临风处配种3%~5%的授粉雄株。

3.3栽后管理,嫁接

栽后当年夏季高温干旱(7月—8月)来临之前覆盖遮阳网及时遮阴;每年结合施肥除草3~4次,7月—8月禁止除草,秋施基肥春追复合肥。有机肥不足是造成香榧大小年的主要原因。管理1~2年后,离地高50~60 cm处粗度达1.5~2 cm时,留侧枝劈接嫁接1~2个优良品种的接穗。接穗选择细榧、东榧1号、2号等结果良好,籽型漂亮,品质酥脆,含油量高的优良品种,健壮结果树外围的生长枝。嫁接1~2年后,去除侧枝,嫁接枝旺盛生长1年就可以授粉结果了。

3.4整形修剪及授粉

果树栽培通常要求树冠低矮,以便采收和管理,并可减少风害。香榧树形一般采用多主干自然圆头形,树冠高度控制在2.5 m以内。香榧枝叶具有自然消长规律,会自然脱落,疏剪部分过密枝、枯枝和病虫枝外不必精密修剪。在初次结果时,自然授粉结果不稳定,为预防灾害性天气的影响,人工辅助授粉是一项行之有效的增产稳产措施,在雄花开放前1~3 d,用手摘取雄花蕾或用剪刀剪取雄花枝,薄摊于通风、干燥处,第二天即有少量花粉撒出,3 d后撒尽,即可收集,并掺5%~10%松花粉拌匀作填充剂,放入撒粉器内,在雌花盛开时,于上午9时,气温升到20℃时进行撒粉或把花粉加水(1%~2%)喷雾。在始花后2~3 d受孕率最高。花粉在常温下可保持生活力15 d左右,雌花可授期为7~10 d左右。用粉量一般每喷雾器加50 g左右。

3.5病虫害防治

晚粳秀水114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第4篇

晚粳秀水114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在分析晚粳秀水114特征特性的基础上,从适期播栽、合理密植、科学施肥、病虫草害防治等方面介绍了秀水114的栽培技术,以期为大面积推广该品种提供参考.

作 者:李老虎 作者单位: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种子管理站,浙江,嘉兴,314001刊 名:现代农业科技英文刊名:XIANDAI NONGYE KEJI年,卷(期):“”(14)分类号:S511.2+2关键词:晚粳稻 秀水114 特征特性 栽培技术

栽培特性论文 第5篇

1 主要品种特性

1.1 果实经济性状

核桃坚果近圆形,表面光滑,麻点少。壳厚1 mm,能取整仁,出仁率63.8 %。仁色浅,风味独特口感好。耐贮藏,常温下核桃坚果可存放1 a(年),品质不变。 

1.2 结果习性

8518核桃呈穗状或串状结果,早果丰产。当年嫁接苗80 %以上开花,嫁接时间较早的可坐果成熟。定植第2年,大部分株结果达120多个;第3年株产2.5 kg以上,水肥条件较好的地块可达5 kg,个别枝已有穗状核桃;第5年达产量高峰,667 m2(亩)产量超过500 kg。如2007年河南省孟州市伯城镇罗庄堡村5年生树每株结果1 000个左右,667 m2(亩)产干果达700 kg。

1.3 适应性与抗性

8518核桃对土质、气候和水肥等条件没有严格的要求。只是栽植及缓苗期需浇几次水,肥料适宜各种肥料和土杂肥,对各类土质都适宜。8518核桃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特别强,耐旱、耐涝、耐瘠薄,能抗风、抗冰雹、抗冻。另外,8518核桃抗病能力也极强,一般无病害。

2 栽培技术要点

1)栽植。 土层较厚、肥沃的平地,采用4 m×3 m行株距,667 m2(亩)栽56棵;山坡地或土质较贫瘠的平地栽植需采用3 m×3 m的行株距,667 m2(亩)栽75棵。栽植时应注意:①较瘠薄的山坡地,可用草片或碎石筑成鱼鳞穴,穴内放些好土。②若“霜降”前后栽植,栽植深度和在苗圃的深度相同;若封冻前栽植,栽植深度比在苗圃深埋5 cm;若春季栽植,深度比在苗圃多埋10 cm。

2)肥水管理。栽植后一般不要施肥,待核桃苗萌芽高达10 cm以上可进行施肥。施肥方法有两种:一是揭开保墒地膜,按每桶水放250 g尿素的浓度将肥水直接浇入树苗根部,然后盖好地膜,每株每次浇1.5 kg,间隔半月至20 d(天)浇1次,至汛期来临结束施肥。二是在核桃苗萌芽后,以苗位为中心,以0.5 m为半径做1个圆形的壕沟,每个壕内施土杂肥15~25 kg,土肥上再均匀撒尿素化肥250 g,然后封好土踏实,盖好地膜。

3)树形。8518核桃早实、丰产性很强,5 a(年)内萌生侧枝越多,产量越高,因而不需要修剪、整形,任其丛生生长即可。一般3年生树高达2.5~3.5 m,进入盛果期后,树体将维持现状,不再有徒长枝生成。

简述大蒜的特性及栽培要点 第6篇

大蒜原产亚洲西部高原, 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引入中国。大蒜以其独特杀菌、抗病和保健作用深受各国人们的喜爱。

中国大蒜资源丰富, 依鳞茎大小、多少, 可分为大瓣蒜和小瓣蒜;依鳞茎外皮的色泽可分为紫皮蒜和白皮蒜两大类;依蒜薹的有无可分为无苔蒜和薹瓣兼用蒜。主要品种有苍山大蒜、苏联蒜 (杂交蒜) 、嘉定大蒜、射阳大蒜、二水早、蔡家坡大蒜、狗牙蒜、拉萨白皮大蒜等。

二、栽培技术

1. 整地施基肥

大蒜根系入土浅, 要求表土营养丰富, 因地膜覆盖栽培大蒜施肥不便, 加之养分淋溶减轻, 播种前除施腐熟优质厩肥5000千克/亩外, 每亩还应施入过磷酸钙50千克, 尿素15千克、硫酸钾15~20千克等速效化肥。

2. 精选蒜种

蒜种大小与产量有密切关系。蒜种愈长出的植物愈茁壮, 所形成的鳞茎肥大。因此, 收获前要选头, 播种时要选瓣。选择标准是:蒜瓣肥大、色泽洁白、无病斑、无伤口的蒜瓣。然后将蒜瓣分为大、中、小三级, 即百瓣重500、400、300克。

3. 播种

秋播大蒜的适宜播期为9月下旬~10月上旬, 春播以土壤解冻后尽早进行。根据大蒜根系的特点, 要求精细整地, 深耕细耙, 畦面平整。播前施足腐熟的有机肥料, 作为平畦, 畦宽1~1.9米, 畦长以灌水均匀为度。每畦播种6~11行, 行距7~20厘米左右。覆土2厘米。株距依品种及栽培目的而定, 以生产鳞茎为目的的品种, 株距为13~15厘米, 密度为25000~30000株/亩;以生产蒜薹为目的的品种, 株距为8~10厘米, 密度为40000株/亩左右。播种时, 将大蒜的弓背朝向畦向, 以使大蒜叶片在田间分布均匀, 采光性能好。播种后3~5天喷洒33%除草通 (施田补) 乳油150克亩, 然后覆盖地膜。

4. 田间管理

大蒜播种后7~10天即可出土, 此时应用小铁钩及时破膜引苗, 以使蒜苗顺利顶出地膜。如果墒不足, 可浇一小水, 促进发根出苗。秋播大蒜苗期较长, 主要生长季节在秋末和初春。管理的主要工作是使幼苗生长健壮, 防止徒长和提早退母, 加强追肥、中耕、保护幼苗安全越冬。

植株进入旺盛生长期后, 对肥水需要显著增加。应每10~15天浇水一次, 当新蒜瓣形成后, 需要钾量增加, 应追施一次草木灰或钾肥。蒜薹采收前3~4天停止浇水, 以免蒜薹脆嫩折断。

蒜薹采收后, 植株中的营养逐渐向鳞茎中运转, 鳞芽进入膨大盛期, 需水量增加。在蒜薹全部吸收完后, 要增加灌水次数, 保持土壤湿润, 大蒜采收前5~7停止浇水, 以防止土壤湿度过大, 引起蒜皮腐烂, 鳞茎松散, 不耐贮存。

5. 收获

(1) 蒜薹收获。及时采收蒜薹不仅能获得地柔嫩的产品, 同时还能节省养分, 促进鳞茎迅速膨大。当蒜薹露出叶口15~20厘米, 是蒜薹收获期。菜薹过早降低产量, 不易抽断。菜薹时尽量不要损伤叶片和叶鞘, 以免影响养分的制造和输送, 降低鳞茎产量。

(2) 鳞茎收获。蒜薹收获后15~20天, 植株叶片逐渐枯黄, 假茎松软, 为鳞茎收获适期。收获过早不仅减产, 也不耐贮藏;过晚蒜瓣容易分离, 不便收获。

收货后, 要及时晾晒, 晒叶不晒头, 否则鳞茎发绿, 内部组成烫伤状, 贮藏时易腐烂。待假茎变软时即可编辫, 继续晒干, 待干燥时即可贮藏。

6. 大蒜的种性退化及防治措施

大蒜种性退化现象是目前生产上存在的主要问题。退化的表现是植株矮小, 假茎细, 叶色变淡, 鳞茎变小, 小蒜瓣和楔子蒜增多, 产量逐年降低。发生退化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长期无性繁殖, 病的侵染使大蒜的生活力减退。

柴胡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第7篇

1特征特性

柴胡为多年生草本植物, 株高35~75cm。根直生, 上粗下细, 不分枝或略分枝, 外皮红褐色。茎单一或数枝丛生, 基部有许多棕色纤维状的叶柄残基, 基上部略作“之”字形弯曲, 并多分枝, 无毛。基生叶及下部的叶有长柄;叶片条形或窄条形, 先端长渐尖, 最终呈短芒状, 基部渐窄;茎生叶条状披针形或条形。复伞形花序腋生兼顶生;双悬果长圆形或长圆状卵形, 带褐色, 分果有5条粗而钝的果棱。花期8~9月, 果期9~10月。柴胡野生于较干燥的山坡、林中隙地、草丛、草原、路边及沟旁等处, 喜温暖、湿润气候, 耐寒耐旱, 忌积水。土壤多为壤土、沙质壤土或腐殖质土, 低洼积水地不宜栽种。

2栽培技术

2.1选地与整地

柴胡宜选择无污染的沙壤土或腐殖质土的山坡梯田栽培, 不宜在黏土、易积水的地块种植。在新垦荒地播种, 先清除田间的石块、树枝等, 施足基肥, 一般每公顷施圈肥22.5t左右, 然后将地面整平耙细, 做畦准备播种。

2.2繁殖方法

可用种子繁殖, 直播或育苗移栽, 大面积生产采用直播。

2.2.1 直播

一般在3月至4月上旬播种。播种前先在整好的畦面上按行距15~18cm划行开沟, 沟深3~4cm, 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 覆土2~3cm, 稍镇压后浇水, 公顷播种量为22.5kg左右。如温度在20℃以上, 并有足够湿度, 播后7d即可出苗, 以后注意保持土壤湿润, 以利幼苗生长。

2.2.2 育苗

选择向阳地块或做成阳畦, 3月上旬至4月初播种, 条播或撒播均可。条播行距10cm, 将种子均匀撒入沟内覆土盖严, 稍加镇压, 用喷壶洒水, 或先于床土上灌水, 待水渗下后再均匀地撒播种子, 然后用竹筛扬上一层细土覆盖畦面。播种畦上加盖塑料薄膜或盖一层稻草, 以利于保湿、保温, 可加速种子发芽出苗。待出苗后再将塑料薄膜或稻草揭开, 以利于幼苗通风透光。

2.3定植

待苗高6cm时即可挖苗带土移栽, 按行株距 (15~18) cm× (5~10) cm定植到大田, 定植后要及时浇水。待苗长出新根、叶子开始扩展时, 轻轻松土一次。及时做好保墒、保苗工作是创高产的关键。

2.4田间管理

2.4.1 苗期管理

出苗前保持畦面湿润, 出苗后要经常锄苗松土。苗高3~6cm时进行间苗, 待苗高6cm以上时, 结合松土锄草, 按株距5~10cm进行定苗。

2.4.2 追肥

待苗高长至15cm时, 每公顷追施过磷酸钙195kg、硫酸铵112.5kg, 然后覆土浇水。第1年立秋前后, 每公顷追施杂肥15t加草木灰2250kg混匀, 在行间开浅沟施入, 然后覆土浇水。第2年在幼苗返青后追肥, 施肥数量与第1年相同。第1年新播的柴胡茎秆比较细弱, 在雨季到来之前中耕培土, 以防止倒伏。

2.4.3 虫害防治

a.黄凤蝶 以幼虫为害叶、花蕾, 吃成缺刻或仅剩花梗。防治方法:人工捕杀或用90%敌百虫800倍液喷雾, 每隔5~7d防治一次, 连续3次。

b.蚜虫多在5~8月为害, 可用40%乐果乳油1500~2000倍液喷雾防治。

2.5采收与加工

甜瓜特征特性及栽培技术 第8篇

1 特征特性

1.1 生物学特性

甜瓜根系发达, 主根深达1 m以上, 侧根分布直径2~3m, 但根的再生力弱, 不宜移植。茎圆形, 有棱, 被短刺毛, 分枝性强。单叶互生, 叶片近圆形或肾形, 被毛。花腋生, 单性或两性, 虫媒花。果实有圆球、椭圆球、纺锤、长筒等形状, 成熟的果皮有白、绿、黄、褐色或附有各色条纹和斑点。果表光滑或具网纹、裂纹、棱沟。果肉有白、桔红、绿黄等色, 具香气。种子披针形或扁圆形, 大小各异。大的有网纹甜瓜千粒重达25 g左右, 小的14 g左右。

1.2 生长特性

甜瓜要求光照充足, 每天日照时间应在10~12 h以上, 日照越长, 生长越好, 如常保持14~15 h, 甜瓜生长良好。16~18℃时开始发芽, 30℃时发芽最快, 生长适温为25~32℃。甜瓜中网纹甜瓜不耐湿润, 普通甜瓜次之, 越瓜、菜瓜较耐湿。发芽时需充足的水分, 除浸种催芽外, 直播时种子萌发最适土壤含水量为10%左右。开花、坐果期土壤含水量以60%~70%为宜, 果实膨大期要求高水分, 以80%~85%为宜;成熟期以55%为佳;采前7~10 d停止浇水。甜瓜抗旱、耐盐碱、耐瘠薄, p H值8~9时生长发育良好。但它对氯敏感, 栽培上应严格忌氯, 不可施氯化氢作钾肥。整个生长过程中, 甜瓜所需大量营养元素比例氮∶磷∶钾为30∶15∶55, 一般1 000kg商品瓜需纯氮37.5~52.5 kg、五氧化二磷19.5~25.5 kg、氧化钾66~102 kg。

2 栽培技术

2.1 品种选择

宜选择生育期短、抗旱、耐湿、抗病、外观和内在品质好符合消费需求的品种, 如薄皮系列的红城10号、红城15号、京香2号、永甜11等, 肉质甜脆, 香味浓郁、品质佳, 市场好, 但不抗重茬;薄厚皮杂交系列的赛雪8号、棚抗518等, 肉质无脆感, 皮略厚, 甜度好, 香味差, 但抗重茬, 耐贮运。

2.2 整地播种

选前茬为非葫芦科作物、排水好的砂质壤土地。秋后施优质有机肥15 t/hm2, 深耕, 立垡越冬。土壤反浆后重耙, 整平土地。清明前做畦覆膜, 增温保墒, 按大行距150 cm、小行距60 cm做畦 (畦南北向) 起垄, 垄台高20 cm, 铺上地膜;随铺膜, 基肥全部底施[2]。一般施硫酸钾型三元复合肥300kg/hm2。用50℃左右温水高温灭菌催芽, 将种子放入后不停搅动至水温降至30℃, 泡4~6 h。5 cm地温稳定通过12℃, 安徽省一般4月15—20日开始播种, 适宜播期20 d。首先膜下暗灌浇水, 在膜下预留浅沟, 浇水时以棍支起膜口, 浇水150 m3/hm2以上。待水渗下后, 打孔点种, 每穴3~4粒, 覆湿土2 cm。苗齐后, 留苗3.00万~3.75万株/hm2。

2.3 田间管理

点种后膨瓜期需浇水2~3次, 第1次在坐瓜后, 当大多数瓜长至鸡蛋大小时浇, 随水施三元复合肥450 kg/hm2, 以后根据环境及生长状况浇水追肥, 切忌忽干忽湿, 开花坐果期间和采收前10 d停止浇水。植株粗放管理, 即在中后期田间叶面积系数较大时, 用棍子简单打顶, 防止田间郁蔽。也可采用双蔓整枝, 主蔓3~5片叶时打顶摘心, 以后选留2条生长健壮的子蔓, 并引向畦面均匀伸展;孙蔓结瓜, 瓜前留2片叶摘心, 每条孙蔓结瓜1个, 每株结瓜3~5个[3]。

2.4 病虫害防治

防治白粉病用百菌杀800倍液与农施富东亚雄威叶面肥配合, 每隔5 d喷1次, 或用12.5%腈菌唑乳油4 000倍液喷雾, 隔15~20 d喷1次。霜霉病用72%克露可湿性粉剂800倍液, 或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250~300倍液, 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防治。蔓枯病用70%代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喷雾防治。病毒病用20%病素A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或1.5%植病灵乳剂1 000倍液, 或5%菌毒清水剂300~500倍液喷雾防治, 10 d喷1次, 连喷3~4次。防治枯萎病, 在发病初期用灭枯杀手1 200倍液灌根[4]。蚜虫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 500倍液, 或2.5%天王星乳油3 000倍液, 或20%灭扫利乳油2 000倍液喷雾防治。

2.5 适时收获

薄皮甜瓜由白绿色转黄, 有香气, 即可采收。如过于成熟, 则影响甜瓜产量和贮存。9成熟即采摘上市, 应熟1个摘1个。甜瓜成熟标准:开花25~28 d, 瓜由绿色变白、变黄。

参考文献

[1]王大伟, 郭洪斌, 李文军.无公害大棚甜瓜栽培技术[J].现代化农业, 2006 (8) :23-24.

[2]袁培祥, 陈强建, 王志红, 等.厚皮网纹甜瓜无公害栽培技术[J].河南农业科学, 2006 (7) :97-98.

[3]于安玲, 仲崇懿, 苟艳丽, 等.无公害甜瓜栽培技术[J].农业环境与发展, 2004 (6) :24.

特用玉米特性及栽培技术 第9篇

1 几种特用玉米特性

(1) 糯玉米。也称粘玉米, 是玉米胚乳性状的一种突变体, 其胚乳淀粉几乎全部由支链淀粉组成。食用消化率比普通玉米高20%以上, 具有较高的粘滞性和适口性, 加温处理后粘玉米淀粉具有较高的膨胀力和透明性。这些优良性状赋予粘玉米更高的经济价值和广泛的用途, 青棒和糯性食品现已成为大众化食品, 在食品工业、造纸工业、饲料工业和粘着剂工业上也有广阔应用前景。目前黑龙江省采用较多的粘玉米品种有垦粘一号、垦粘二号、垦粘三号和东农早粘玉米等。

(2) 黑玉米。黑玉米是典型的黑色资源, 含丰富的铁、锰、铜、锌等矿物质营养;黑玉米的另一个突出特点是籽粒中硒的含量比较高, 达0.102 mg/kg。黑玉米集色、香、营养于一体, 可以开发一系列黑色营养和保健食品, 如黑玉米片、黑玉米羹和黑玉米罐头等。当前黑玉米品种不少, 如意大利黑玉米、意大利黑珍珠、中华黑玉米、中华紫香玉黑玉米等。

(3) 甜玉米。我国相继育成了普通甜玉米、超甜玉米和加强甜玉米杂交种, 同时还育成了紫色和红色甜玉米类型。甜玉米可用于罐头加工、速冻加工和青玉米上市, 近几年甜玉米罐头和速冻制品已从国内中高档饭店走上家庭餐桌, 并成为农民致富的新渠道和我国出口创汇的一项大宗商品。东北农业大学育成的东农中甜和东农早甜品种可作引种材料。

(4) 优质蛋白玉米。也称高赖氨酸玉米, 因为赖氨酸是人和单胃动物不能合成而又必需的一种氨基酸, 恰恰普通玉米籽粒中缺少这种氨基酸。优质蛋白玉米的蛋白质品质与脱脂奶相当且口感好, 营养价值比普通玉米更高。用这种玉米养猪, 不仅可以大大节省饲料, 而且猪增重率超过用普通玉米的饲养的30%以上。新玉七号是高赖氨酸玉米 (含量为3.92%) , 适合黑龙江省第一积温带播和第三、四积温带覆膜栽培。

(5) 爆裂玉米和笋玉米。爆裂玉米可作为膨化食品的原料, 笋玉米可加工成为物美价廉、营养丰富的玉米笋罐头食品。

2 栽培技术

(1) 必须隔离种植, 避免异种类型玉米串粉。特用玉米是受隐性基因控制类型, 若与其他类型玉米品种杂交, 当代即会表现成其他籽粒类型, 从而使特用玉米原有品质部分或全部丧失, 失去其原有的利用价值, 因此必须与其他类型玉米隔离种植。隔离方法可采用自然屏障 (村庄、树带、山头、果园等) 隔离、空间隔离 (一般在350~400 m应无其他玉米品种种植) 、时间隔离 (利用调节播种期来错开与其他玉米开花期方法进行隔离, 开花期错开至少20 d以上) 。其中以自然隔离和空间隔离为好。

(2) 选地施肥。为确保特用玉米高产稳产, 应选择耕层深厚、土质肥沃、有机质含量丰富、保水保肥能力强、中性或弱酸性的壤土或砂壤土地块上, 最好有排灌条件。应施足底肥, 搞好追肥。施肥种类上, 除氮磷肥外应重视优质农肥和钾肥的施用, 有利于提高特用玉米品质和风味。

(3) 适时播种, 合理密植。应根据品种熟期和用途不同确定适宜的播期。作为食用的果穗, 为了延长采收期和市场供应时间, 可采用催芽早播保护地栽培或分期播种, 若用于籽实加工, 特用玉米的田间管理应适时早播、催芽 (露地直播或保护地栽培) 及其他促熟措施。种植密度可根据土壤肥力程度和品种本身特性来确定, 株型紧凑、早熟、矮小的品种宜密植, 平展、晚熟、高大繁茂的品种宜稀植。肥水条件应遵循“肥地水足宜密, 瘦地水分不足宜稀”的原则。

(4) 加强田间管理, 适时收获。特用玉米的田间管理与普通玉米大体相同, 但对分蘖力强的特用玉米, 为保证主茎果穗有充足养分, 促早熟, 必须及早除蘖。同时, 要注意防治病虫害, 防治方法同普通玉米。粘、甜类型玉米易遭蚜虫、玉米螟危害, 因此应重点防好玉米螟、蚜虫。为提高特用玉米结实率, 可进行人工辅助授粉。应根据品种类型、生育期长短、气候条件、用途不同适时采收。青食玉米、甜玉米在乳熟期收获, 籽用玉米在蜡熟期后收获。

参考文献

[1]李铁树, 车立文.特用玉米栽培技术[J].农村实用科技信息, 2010 (8) :4.

[2]王景洲.优质特用玉米栽培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 (1) :123.

[3]林双立, 吴兵, 胡铁欣, 等.特用玉米栽培技术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 2009 (24) :31-33.

紫薯的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第10篇

【关键词】紫薯;特征;高产;栽培技术

紫薯原产于日本,2012年引进我国。紫薯含有18种氨基酸,膳食纤维的含量是米、面的10倍,维生素E含量是小麦的9.5倍,是一种生理碱性食品,有利于维持人体健康所需的酸碱平衡。富硒紫薯是紫薯的新品种,每千克鲜薯有机硒含量达到0.01mg以上,花青素含量达到200mg,经常食用富硒紫薯能提高免疫力、降低血压、保护肝脏。一般紫薯毎667㎡产量可达3000~4000kg,毎667㎡效益在3500~4000元左右。

1 生物学特性

紫薯是一种喜温作物,茎叶适宜生长温度为19~23℃,温度低于15℃时停止生长。块根最适宜生长地温为22~24℃,地温低于20℃时停止膨大。紫薯属于短日照作物,需要充足和强度大的光照。紫薯生长期间适宜土壤水分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65%~80%。

2 栽培技术措施

2.1 品种选择

我国培育出的紫薯有很多品种,可选用适宜当地种植的品质优、产量高、抗逆性强、商品率高的紫薯品种,如秦紫薯1号、京紫薯6号、济薯18号、徐紫薯1号等。其中“渝紫263”是富硒紫薯新品种,该品种表皮紫色,肉质紫色细腻,水分足,甜而不干,口感甜糯,是理想的粗粮选择,较适合鲜食。

2.2 土地选择和施肥

富硒紫薯适合地势较高、排灌方便、深翻垄作的大田种植。施肥应遵循增施基肥、重施钾肥、补施磷肥的原则。基肥以生物有机肥为主,条施。追肥应以腐熟人粪尿为主。

2.2.1 整地起垄

春薯种植地应在秋冬季节进行深翻,春季复耕整平起垄;夏薯收获后及时整地起垄,结合整地施足有机肥。起垄有大、小垄之分:大垄垄距90~100cm,垄高30~40cm;小垄垄距67cm,垄高25~30cm。起垄要求垄正行直,高垄沟深,垄体饱满,垄面平整。

2.2.2 平衡施肥

以基肥为主,基肥:追肥以70~80:20~30为宜;氮、磷、钾配合施用,重施有机肥、钾肥。高产田块施肥量:基肥毎667㎡施腐熟有机肥2500~3000kg,尿素15~20kg、磷肥30~50kg、钾肥15~20kg,或复合肥30~50kg。高肥田取下限,中低肥田取上限。

2.3 选育壮苗,适时早栽

富硒紫薯一般一年种植一茬,在大田气温稳定在15℃以上的情况下,扦插越早越好。春薯一般在5月中旬扦插,着重栽插质量,合理密植。

防治病害在育苗时用40%多菌灵800~1000倍水溶液浸种10min,或栽插时浸根。

壮苗标准:百株苗重500~600g,苗高20~25cm,5~7个节,茎粗,节间短,叶片肥厚,顶三叶齐平,剪口浆汁浓,无病虫害。春薯在当地终霜期过后即可栽插,争取适期早栽,一般在4月下旬栽插;夏薯要求在前茬收获后及时栽插。一般采用“一插二卧三抬头”的改良水平栽插法,或蘸泥浆、留三叶栽插法。栽插时先挖窝,后浇水,再栽苗覆土。浇水时注意不要将水溅到秧苗外露叶片上,以提高成活率。栽插时不同品种苗分开栽插,选无病蔓头苗,大、小苗分开,埋三叶栽插,种苗斜插入畦面。扦插后用腐熟人粪尿追肥淋施确保活棵,扦插成活的紫薯苗,需经常浇水保持土壤湿润。

根据不同土壤肥力和特性确定合理的扦插密度,株距一般为25cm,行距为75cm,每667㎡扦插紫薯种苗3000~3500株。

2.4 加强田间管理

(1)种前防蛴螬。可用3%辛硫磷颗粒剂防治,用量为2.5kg /667㎡,在每垄中间开沟条施,时间选择在傍晚。

(2) 栽后立即用150倍的乙草胺进行化学除草,用量为100g/667㎡,兑水使用。栽后3~5d查苗补苗,发现缺苗、死苗,要立即补栽,确保全苗。最迟可在7月底以前插种,但会影响富硒紫薯的产量。

(3)生长前期及时中耕培土,一般中耕2~3次,结合中耕培土扶垄;富硒紫薯最怕渍水,因此一定要及时排水。干旱严重时,有条件的要及时抗旱。封垄后拔除大草。

(4)不翻蔓,保护茎叶,提蔓。紫薯翻蔓会使茎叶受到损害,制造养分减少,同时翻蔓还会使叶片翻转重叠、密集,伤害秧顶梢,促使腋芽发生新枝和小叶,降低光合效率,一般减产10%~20%。为保护番薯茎叶,促进块根膨大,除前期中耕除草外,一般不需翻蔓。进入雨季后,薯蔓上易滋生不定根,分散养分,应轻轻提起秧蔓,再放回原处,达到抑制秧蔓不定根生长,使营养集中在薯块内的目的。提蔓时要防止扯断和踩伤紫薯秧蔓。

(5)及时防治蚜虫、番薯卷叶虫、斜纹夜蛾等害虫。使用低毒低残留农药,减少农药残留。蚜虫可选用10%吡虫啉1500倍液喷杀。番薯卷叶虫、金龟子用48%乐斯本乳油防治,斜纹夜蛾用0.5%甲维盐(通用名: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2000倍液喷杀或杜邦安打“安打”(5ml装)3000倍液喷杀。应选用低毒化学农药防治蚜虫、甘薯天蛾、斜纹夜蛾等害虫,严禁使用有“三致”的高毒高残留农药。严格按照GB4285-1989《农药安全使用标准》和GB8832.1.3-1987《农药合理使用标准》进行操作。

(6)促进薯块膨大。9月中下旬气温开始下降,根系吸收能力变差,而此时紫薯对钾肥的需要量最大。补钾的主要方式是叶面喷施,每667㎡施0.3%磷酸二氢钾水溶液80kg或7%草木灰浸出液100kg。

(7)9、10月份常有灾害性天氣发生,所以要做好防涝抗旱工作。

3 适时收获、贮藏

10月中下旬选晴好天气适时收获。适时收获可以降低薯块腐烂率,增强耐贮性。贮藏前精选剔除病、烂、伤、残薯或小薯,选用薯形好、无损伤的薯块作种薯贮藏。入窖时做到轻起轻运,当天起收当天入窖,不让薯块在田间露天过夜。贮藏期间管理要经常检查,调节好温、湿度,窖温控制在10~13℃之间,湿度保持在90%左右

富硒紫薯耐贮藏,适合中远距离运输,是鲜食农产品中较有开发潜力的产品。引种富硒紫薯,对调整我县农业产业结构、培育特色产业、实现农业增效、促进农民增收具有积极的意义,同时对丰富农产品市场,提供优质、安全、健康的农产品等方面也具有一定的社会效益。

百合的特征特性和栽培加工技术 第11篇

1 生物学特征及生长特性

百合属多年草本植物, 株高70~120㎝。鳞茎球状白色, 先端常开放如莲座状, 由多数肉质肥厚、卵匙形的鳞片聚合而成。茎直立, 圆柱形, 常有紫色斑点。叶互生, 披针形, 无柄, 全绿, 叶脉弧形。花大, 白色微带淡棕色, 单生于茎顶。花药“丁”字形着生, 花柱长, 柱头质状。根分两层, 即下层为百合球茎底盘根, 上层为百合球茎上株秆着生根。

百合适应性很强, 温暖和较寒冷的地区均能生长, 对气候土壤要求不严格, 但以凉爽干燥、光线充足的环境和干燥向阳、排水良好的砂壤土生长较好。要求土壤有丰富的腐殖质和良好的排水条件, 喜微酸性土壤。百合忌连作 (种过的地块一般要求隔四年以上) , 前作以禾木科 (水稻、玉米) 作物为好, 潮湿低洼之地不宜种植。

2 栽培技术

2.1 科学选地, 坚持轮作

百合虽然适应性强, 能在多种土壤中栽培, 但最宜选择地势高、排水畅通、土质疏松、肥沃的地块种植, 不宜选用前茬为辣椒、茄子等作物的田块, 最忌连作、重茬。同时, 必须要实行轮作, 以利培肥土壤, 减轻病虫害, 保证优质高产。

2.2 重施基肥, 精整田块

百合生长期长, 需肥量大, 所以重施基肥是夺取百合高产的重要措施, 一般基肥约占总施肥量的70%以上。基肥以腐熟的有机肥料为主, 一般亩施充分腐熟的厩肥1 500~2 000 kg, 草木灰500 kg, 饼肥50 kg, 复合肥20 kg。在翻地前将肥料均匀撒于田间, 深翻入土, 然后整平、耙细, 做到“平、肥、净、畅”, 即田面平, 土壤肥沃, 畦面干净, 排灌畅通。畦宽1.4~1.5 m, 畦沟宽30 cm, 深25 cm, 并做到畦沟、腰沟、围沟三沟配套, 以利排灌畅通。

2.3 精选种球, 严格消毒

宜选用色泽鲜艳、抱合紧密、根系健壮、无病虫、中等大小、净重25~30 g的种球。严格进行种球消毒, 一般采用50%多菌灵500倍液浸种20 min, 捞出晾干待播种。

2.4 适时播种, 合理密植

适宜的播期为9月上、中旬, 空闲地亦可适当提早。密度为株距20 cm、行距25 cm, 每亩种植1.2万~1.4万株。播时先用锄开出播种沟, 深度5~8 cm, 然后用50%多菌灵500倍液喷播种沟, 再按株距排种覆土, 但切忌覆土过厚。然后用甲基托布津喷雾, 再覆盖地膜。

2.5 播后覆膜, 查苗补缺

播后覆膜既保墒、增温、灭草, 又能防大雨冲刷, 土壤不易板结。百合种后需5~6个月才能出苗, 出苗期要做好破膜通风引苗工作, 还要封严地膜防止杂草生长。出苗后1周内要查苗补缺, 移密补稀。还要注意清沟排水, 防止低温渍害。

2.6 中耕除草, 适时追肥

播后苗前要进行芽前除草, 一般用草甘膦、丁草胺等旱地专用除草剂。当苗高10 cm左右时, 及时中耕除草2次。现蕾后, 一般在5月上旬进行一次深中耕, 并注意培土。花蕾摘除后进行一次浅中耕, 深度4 cm为宜。

追肥要巧施, 以施腐熟的人畜粪尿为主, 一般追3次肥。第一次在齐苗时, 亩施腐熟的人畜粪尿500~1000 kg。第二次在苗高10~15 cm时, 亩施腐熟人粪尿1000~1 500 kg。施肥方法为条施, 但不能靠近植株, 以防“烧苗”。采收珠芽后进行第三次追肥, 增加肥力, 以防早衰。这时是形成百合高产的关键时期, 一般亩施10 kg复合肥, 另外叶面喷施0.2%磷酸二氢钾溶液。

2.7 及时摘蕾, 防治病虫

百合现蕾后, 在花蕾转色未开时要及时摘除花蕾, 主要是控制百合生殖生长, 促进鳞茎迅速膨大。这时切忌盲目追肥, 以免茎节徒长, 影响鳞茎发育肥大。

百合无公害栽培的病虫防治原则是“预防为主, 综合防治”。立枯病、根腐病是百合主要病害, 除种球处理、土壤处理外, 苗期用波尔多液预防, 发病后用甲基托布津500倍液防治。同时要疏通三沟, 及时做好雨后排涝工作, 降低田间湿度, 减轻病害的发生。目前, 百合虫害主要是地下害虫危害较重, 播前一定要做好土壤处理, 同时施入的农家肥也一定要充分腐熟。若发现有害虫, 可采用辛硫磷兑水浇灌根部防治;亦可用梧桐叶覆盖地面, 于次晨进行人工捕杀。

2.8 适时采收, 分级留种

收获鲜百合上市在6月下旬, 加工百合可在7月下旬收获。

留种百合可在8月上旬收获。采收时严把种子质量关, 使选种工作做到田间和室内相结合, 做到商品百合种和种用百合种单收单藏, 分级保管。特别是收后不能受日晒, 以免影响品质。

3 加工技术

百合多以百合干的形式贮藏和上市。因鲜百合挖出来后, 如较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 则很容易发生氧化, 颜色由白变褐, 进而腐烂。同时, 鲜百合含水量高, 不便于贮藏和长途运输。产地加工对百合的质量影响很大, 如果鲜百合的质量是基础的话, 加工则是关键。即使鲜百合质量再好, 如果加工不当, 加工出来的百合也可能是劣质百合。百合干加工方法如下:

3.1 剥片

选用鳞茎肥大、新鲜、无虫蛀、无破伤、品质优良的百合作原料, 将鳞茎剪去须根, 用手从外向内剥下鳞片, 或在鳞茎基部横切一刀使鳞片分开, 按外层鳞片、中层鳞片和芯片分开盛装, 然后分别倒人清水中洗净、捞起沥干水滴待用。如将鳞片混淆, 因老嫩不一, 难以掌握泡片时间, 影响产品质量。

3.2 泡片

在干净铁锅中加入清水煮沸, 将鳞片分类下锅 (鳞片数量以不露出水面为宜) , 用铁勺上下翻动一二次, 以旺火煮沸3~7 min (外层鳞片6~7 min、芯片约3 min) 。勤观看鳞片颜色的变化, 当鳞片边缘柔软、由白色变为米黄色再变为白色时迅速捞出, 放人清水中冷却并漂洗去黏液, 再捞起沥干明水待晒。每锅沸水可连续泡片二三次, 如沸水浑浊应换水再泡, 以免影响成品色泽。

3.3 晒片

将鳞片均匀薄摊在晒席上, 置于阳光下晾晒2~3天, 当鳞片达6成干时再进行翻晒 (否则鳞片易翻烂断碎) , 直至全干。若遇阴雨天, 应摊放在室内通风处, 切忌堆积, 以防霉变;也可采用烘烤法烘干。要求保存期较长的百合干, 应在九成干时进行熏硫处理。

3.4 包装

上一篇:作品背景下一篇:SPS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