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经验范文

2024-07-26

城市经验范文(精选12篇)

城市经验 第1篇

德国的鲁尔区是世界上最大的工业区之一, 也是欧洲最大的工业区, 是一个以煤炭开采为基础的工业基地。20世纪50年代~60年代, 这一地区钢铁产量占全国70%, 煤炭产量高达80%以上, 经济总量曾占到德国内生产总值的1/3。

20世纪50年代后期, 鲁尔老工业基地经济结构和传统产业受到严重挑战, 过度开采造成资源趋于枯竭。德国政府从20世纪60年代起, 对鲁尔老工业基地进行改造。他们的主要做法是:

第一, 发挥政府主导作用, 协调联邦、州和市三级政府共同参与对老工业基地的改造。成立相关职能部门, 专门负责老工业基地振兴的综合协调。分期制定振兴规划, 以规划的广泛认同性来保障行动的协调一致性。发挥政府投资的导向作用, 投资1.3亿马克建设的技术园, 其中9000万马克由欧盟、联邦和州政府资助。对填充废井和环境整治提供资金, 联邦政府承担2/3, 地方政府负责1/3, 还启动了煤炭补贴税。

第二, 改造传统产业, 完善基础设施。1968年, 北威州政府制定了“鲁尔发展纲要”, 对矿区进行重点清理整顿, 将采煤集中到赢利多和机械化水平高的大矿井, 同时采取一系列优惠政策扶持并改造煤钢业。此外, 各级政府还通过大力改善当地交通基础设施、兴建和扩建高校和科研机构、集中整治土地等措施, 为鲁尔区下一步的发展奠定基础。

第三, 吸引资金和技术, 大力扶持新兴产业。目前北威州从事数据处理、软件及信息服务的企业超过11万家, 电信公司380多家, 其中绝大多数位于鲁尔区内。为确保鲁尔区在未来竞争中始终处于领先地位, 州政府采取了大量措施促进高新技术的发展。

第四, 因地制宜实现产业结构多样化, 同时积极创造就业。德国政府1989年制订了“矿冶地区未来动议”, 近年来又着手实施“欧盟与北威州联合计划”, 其目标是充分发挥鲁尔区内不同的区域优势, 形成各具特色的优势行业, 实现产业结构的多样化。

第五, 筑起社会保障大堤。由于资源枯竭, 鲁尔区一大批工人失业, 德国政府为他们建起了必要的社会保障。完善的保险制度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

经过数十年持续不断的发展, 鲁尔地区成功实现了经济结构转型。如今大部分矿山和钢铁厂关闭了, 昔日浓烟蔽日、煤渣满地, 如今天空蔚蓝, 绿荫环绕。在鲁尔区穿行, 如同行走在一个巨大的露天公园里。

美国匹兹堡:“复兴型”经济转型

匹兹堡曾经是美国的钢铁基地。20世纪70年代, 匹兹堡地区因资源枯竭出现了严重的衰退, 成为美国衰退最严重的大城市之一。

匹兹堡所以能在20世纪80年代以后逐步复兴, 主要得益于以下三点:

第一, 市政当局和工商界开始了第二次复兴运动, 实施重大的建筑和改建计划。造成交通拥挤的无轨电车被地铁线路取代, 新的摩天大厦雨后春笋般地兴起, 最惹眼的是以后现代主义风格设计的匹兹堡优质厚板玻璃公司建筑群, 另外, 匹兹堡从实践中认识到恢复著名的古建筑物的重要意义。

第二, 早在1943年, 当地梅隆金融家族的当家人梅隆就和他的同事们带头发起组织后来称为地方发展会议的机构, 动员工商界上层人物支持减少煤烟、修复闹市区及其后几乎所有其他主要的市政建设计划。这一计划得到了市政府的支持。

第三, 地方发展会议还提出了一份内城建房与复兴计划, 被人们称作美国在解决贫民窟住房问题方面规划得最周密和最全面的方案。20世纪60年代, 匹兹堡历史古迹基金会开始鼓励保护有历史意义和建筑艺术价值的建筑, 使其免于遭拆房铁球撞击的威胁。但是, 匹兹堡中产阶级和中下阶级缺乏像样的住房这一问题仍未得到解决。和其他保护组织不同, 匹兹堡的保护组织突破以往的作法, 不仅设法让中产阶级搬进来, 而且还为本市的贫穷居民提供廉价住房, 帮助许多贫困家庭留下来。

法国洛林:“告别型”经济转型

洛林是法国历史上以铁矿、煤矿资源丰富而著称的重化工基地。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 因资源、环境和技术条件的变化以及外部市场的竞争压力, 洛林下决心实施了“工业转型”战略。

第一, 彻底关闭了煤矿、铁矿、炼钢厂和纺织厂等成本高、消耗大、污染重的企业。根据国际市场的需求, 重点选择了核电、计算机、激光、电子、生物制药、环保机械和汽车制造等新技术产业。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大力提高钢铁、机械、化工等产业的技术含量和高附加值。制定优惠政策, 吸引外资, 将转型与国际接轨。

第二, 把煤炭产业转型同国土整治结合起来, 并列入整个地区规划。专门成立了国土整治部门, 负责处理和解决衰老矿区遗留下来的土地污染、闲置场地的重新有效利用问题。自1979年起, 创立了受影响工业专项基金。企业关闭后, 迅速抹掉老矿区的痕迹, 对其进行重新包装, 或建居民住宅、娱乐中心, 或作为新厂厂址, 或植树种草, 等等。

第三, 创建企业创业园, 扶持下岗职工创办小企业。由国家资助, 为新创办的小企业无偿制定起步规划, 在初期或成长期为之提供各种服务, 还配备专家、顾问做具体指导。在洛林地区, 经企业创业园培育, 转型后10人以下的小企业星罗棋布, 占全部企业的91%。

第四, 把培训职工、提高技能作为重新就业的重要途径, 培训后可供选择的职业岗位多达100种以上, 90%的人员能重新就业。

洛林转型大约花了30多年时间, 尽管其转型成本巨大, 但成效显著, 整个地区由衰退走向了新生, 今日的洛林已成为法国吸引外资最主要的地区。

城市经验 第2篇

近年来,我县把推进城X基层党建引领社会基层治理作为重点项目,积极构建区域统筹、条块协同、上下联动、共建共享的城X党建新格局,进一步激发城X基层自治潜能、提升基层治理水平。

一、坚持党建引领,构建基层党建全新体系

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发挥党建引领作用,构建党组织统一领导、各类组织积极协同、广大群众广泛参与的基层治理体系。全面加强基层组织体系建设,使城X各级党组织成为推动基层治理的主力军。

一是优化领导体系,理顺党建新思路。

县委成立城X基层党建领导小组,建立城X基层党建联联席会议制度。经过深入调研,党建联席会议多次研究,确定以城X社区党组织为核心,以城X社区管理体制改革为突破。以社区三化建设为契机,以“双报到、双服务、双评议”为抓手,各领域党组织互联互动、共驻共建、协同治理的思路,先后出台全面加强城X基层党建工作的一系列政策制度,搭建起城X基层党建“四梁八柱”。

二是织密组织架构,推进党建全覆盖。

2020年4月县城X社区党工委、城X社区管委会正式挂牌,辖区内划定38个城X社区,232个网格。通过健全城X社区党工委、社区党总支、网格党支部的三级贯通的组织体系,把党的组织和工作延伸到城X基层最前沿,实现城X党建全覆盖,使党组织成为城X基层治理的领导核心。

三是注重示范引领,筑强党建战斗堡垒。

以基层党建“标准化、信息化、规范化”“三化”建设验收和“班子建设好、组织设置好、服务队伍好、服务能力好、服务机制好、服务业界好”“六好”基层党组织创评工作为抓手,选优评先,让城X基层党建工作有目标、有标尺。以创评增动力,以模范带整体,提高社区服务本领

筑牢社区战斗堡垒。

二、强化政治导向,聚焦基层组织本职功能

着力推动权力向基层下放、政策在基层生效,干部向基层下沉、资源在基层整合,提升城X社区党组织的政治引领力、政策执行力、资源整合力。

一是推动赋权扩能,激活基层治理“懒细胞”。

为切实解决因为城X社区“有责无权”、“有责无编”、“有责无钱”,衍生出的部分社区工作者不能作为、不想作为、不敢作为,最终患上“慵懒症”、成为“躺平式”干部的一系列问题。XX县将城X社区管委会设为全额拨款正科级事业单位,下沉编制32名,内设办公室、基层党建办公室、社会综合治理办公室、社会事务管理办公室四个职能科室,坚持真赋权、赋真权、落得下、接得住,让想作为的社区工作者能干事,干成事。强化社区经费保障。社区居委会在全额保障所有社区工作人员报酬待遇的基础上,按照党组织活动经费10万、服务群众专项经费20万元、工作运转经费5万的标准,县财政每年为每个社区安排了35万元资金,实行“费随事转”。解决城X社区因为手里没权、兜里没钱,导致工作手上没力,心里没底的问题,激发社区工作活力,让社区工作者办事有底气,服务有保障。

二是做实减负增效,解下基层治理“铁镣铐”。

针对城X社区事务多、考核密、人员少的问题,城X社区管委会聚焦抓党建、抓治理、抓服务为主责,提升城X基层党建引领社会基层抓治理能力,不设招商引资任务及相应考核指标。实行社区工作事项准入制度,规范各部门下沉社区工作事项,让社区回归服务自治本位。把网格党建作为提升社区工作效能的重要抓手,将社区内党建、政法、综治、民政、城管、信访、X场监管、卫生健康、应急管理等各类网格融合成“一张网”。按照尊重传统、着眼发展、便于管理的原则,大致以300至500户居民范围划分为一个网格的标准,划分为232个网格,同步成立网格党支部,由社区干部担任网格员,建立网格员常态化巡查制度,通过政策下沉、服务下沉、干部下沉,形成资源在网格叠加、诉求在网格解决、任务在网格落实的工作格局。

三是紧扣群众需求,建设基层治理“新阵地”。

为更好地解决社区党组织服务场所问题。以基层党建“三化”建设为契机,把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者服务和党群服务中心进行全面融合,做强党工委党群服务中心。形成服务群众工作任务清单化、清单责任化,责任目标化,实现群众办事“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以“1+5+X”社区邻里中心建设载体,整合资源、盘活资产,把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整合到邻里中心里面,按照“8+N”优化功能布局,设置便民服务中心、综治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退役军人服务站、党员活动室、居民理事室、卫生服务室、警务室及“N”个其他自选特色功能室。将“1+5+X”社区邻里中心打造成为“服务群众的场地、宣传政策的阵地、健康养老的天地、文化活动的网红地”。

三、推动互融互动,凝聚基层治理组织合力

大力连接整合辖区内各单位、行业和各领域党组织,积极推动单位党建、行业党建和区域党建共驻共建、互联互动。构建“横到边、纵到底、无盲区”组织体系。

一是纵向上“多级联动”。

形成县委、城X社区管委会、社区党组织三级联动体系,明确县委履行第一责任、城X社区党工委履行直接责任、社区党组织履行具体责任,并把城X基层党建纳入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和考核重要内容,推动责任落实落地。县委、管委会党工委、社区党组织三级全部建立党建联席会议制度,明确成员单位职责,定期召开联席会议,解决群众痛点难点问题,办好民生实事,推动X域社会治理。建立项目清单化、清单责任化,责任目标化机制,每年下发重点项目清单,每月督查通报,逐级传导责任压力。

二是横向上“多域连通”。

做实结对共建。按照“就近就便”的原则,合理安排机关事业单位与社区党组织结对共建,积极推进社区党建、单位党建、行业党建互联互动,开展“责任联动、组织联席、资源联享、党员联管、活动联办、民事联商”“六联”活动,从源头上为城X基层社会治理提供力量保证。做牢社区报到。大力引导机关在职党员进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印发了《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工作管理办法》,构建“社区吹哨,干部报到”体系,凝聚城X基层社会治理的强大合力。目前,共有2276名在职党员进城X社区报到,为社区群众办实事526件。

三是整体上“多元共治”。

依托网格化治理,统筹协调辖区派出所、城管、X管、应急管理、生态环境、卫健、乡建、消防等服务管理力量,触角前移,按“一员多格”的方式将人员下沉到每个网格。通过“一网格一微信群”模式在全域建立一线反应体系,强化网格反馈处理功能。做强党建联盟。积极整合社区内各类资源、培育社区社会组织,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居民自治、民主协商机制。组织协调社区、业主委员会和物业公司成立由社区干部、业主委员会委员和物业公司工作人员三方成立红色物业联盟党组织。目前青岚小区、幸福港珑园小区等成立了5家红色联盟党支部,以党建引领助力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提升管理服务水平。

四、抓实选育管用,强化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

加强城X基层党建、引领城X基层治理,核心还是人,近年来,我县把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纳入干部人才队伍总体规划,大力推进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建设,使社区工作者能够担当城X基层服务根本职责。

一是优化队伍结构。

在原有279名城X社区工作者的基础上,通过2021年南昌X社区工作者招聘工作,分两次共计招聘社区工作者160名。通过2021年南昌X大学生基层专干招聘考试,共计招聘社区治理专干32名。为城X基层党建工作配齐强健工作力量。并定期开展社区工作者培训工作,增强社区工作者服务技能,提升服务水平,促进社区工作者队伍向专业化、职业化、规范化转化。

二是强化薪酬保障。

建立了“三岗十八级”的薪酬制度,所有社区工作人员全部解决“五险”,社区正职、副职和一般工作人员的薪酬标准达到了每月4000元以上,激发了社区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实现了社区发展经费“秋冬不愁、旱涝保收”。

德国城市运行管理经验 第3篇

一、德国的城市环境管理与维护

(一)冬季扫雪铲冰

德国地处欧洲北部,纬度高,冬季常年平均气温在-8℃至-1℃之间,所以雪天是德国常见的天气。在德国扫雪铲冰有两个处理主体:一是国有控股的垃圾处理公司,负责城市道路、商业区等公共区域内的积雪清扫;另一个就是商户和居民,负责大门前5米或门前便道上的积雪清扫。

在大雪过后道路的清理工作方面,德国各州制定了详尽的法规,尤其是对城市人行道的雪后清扫非常重视。德国大部分州和城市的法律都规定,11月15日到次年3月15日为“冬季时间”,市区的居民需要准备雪铲、扫雪车以及沙土、锯屑、碎石子等材料,房主或租住房屋的人有义务清扫房屋附近的人行道,否则将受到相应处罚。对于人行道清扫的时间和方式,法律还有更为详细的规定。比如,柏林市规定在早7时至晚8时,下雪后人行道必须立即被清扫,而在周日或节假日则可延后2个小时清扫。法律甚至还规定,居民在清扫时只能使用扫雪工具,而禁止使用融雪剂,以免对道路旁的青草和树木造成伤害。如果路面出现冰冻,还需撒上沙土或锯屑等。如果自家门前的道路在规定时间内没有及时得到清扫,就将面临少则几十欧元、多则1万欧元的罚款。而且,如果房主没有扫雪而致使他人在自家门口摔倒,则要负法律责任并承担“受害者”的医疗费用。

除此之外,德国法律对机动车道路清扫也按轻重缓急作了规定,例如,柏林州在《道路清扫法》中将柏林市区及周边乡镇上千条道路进行详细编号,并按照重要程度和路面冰雪危险程度将其分为三个等级,降雪后首先要清扫包括市区内的主干道、十字路口、道路转弯以及公交线路等最高等级道路,而非主干道、公路辅路或连接乡村的公路等则可延后清扫。

(二)垃圾清运、焚烧及运营模式

垃圾清运、处理也是德国城市环境管理的重要内容。为了了解德国的垃圾处理情况,培训团专程拜访了汉堡垃圾焚烧厂。汉堡分为7个区域,分别是:汉堡中(Hamburg-Mitte)阿通纳(Altona)、 Eimsbüttel, 汉堡北(Hamburg-Nord)、万茨贝克(Wandsbek)、伯格多夫(Bergedorf)和哈堡(Harburg),面积755.3平方公里,人口170万。市政府成立一家国有独资公司负责全市区域的市容清洁和垃圾处理工作,有2446名清洁人员,677辆作业车辆。为方便管理,垃圾处理公司将全市区域划分为5大作业区,24个管理站,15个垃圾(废品)回收站,同时设置4家专门供作业车辆使用的加油站。

在汉堡市,垃圾主要分为居民垃圾和工业垃圾两大类,居民垃圾处理是主要工作任务。汉堡垃圾处理费用是每家6欧元/月,由市政局负责收取,同时提供多种缴费途径,如汇款转账、账户直接扣款、电话预约上门收取等,居民缴费意识很强。当然如不缴纳会有滞纳金、罚金,甚至会收到法院传票。汉堡市垃圾分类工作较为先进,分类标示明显,种类较多,政府当局免费发放垃圾袋,但专门用于收纳有害物品的垃圾袋要收费(每个20-30欧分)。同时,有机垃圾(包括能够回收处理的再生资源类垃圾)必须由垃圾清洁公司专门收取,不能随意处置。由于垃圾分类工作较好,每年产生的超百万吨垃圾,有近50%得到了回收利用,未被回收利用的垃圾就会进入垃圾焚烧厂。

德国汉堡垃圾处理厂焚烧技术非常先进,严格执行汉堡市(州)、德国、欧盟三级排放标准,在焚烧过程中,燃烧充分、控制灰尘是其两大目标。经过前期处理,添加某种物质促使二英分解,降低排放量,在800-850℃高温燃烧下,1吨垃圾能够产生200-300公斤的残渣。

(三)污水处理及运营模式

目前整个德国有1万余个污水处理厂,城市产生的所有污水都进入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平均每年产生275万吨污泥,以前处理后的污泥45%用于农业,12%用于建筑行业,10%与其他垃圾混合后再处理,其他含有有机物、重金属的进行焚烧处理。自从新的环境保护法规出台后,污泥不能再用于农业、建筑等行业,防止有害物质积累,要求专门建立污泥燃烧场,对污泥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在德国培训学习期间,培训团拜访了几个污水处理厂,他们的经营模式基本一致,基本上均是国有控股公司,投资主要来源于政府部门,同时按照自负盈亏、微利经营的原则进行运转。

以慕尼黑市第一污水处理厂为例,该厂建于1921年,总投资为30亿欧元,目前处理能力为50万吨/天,生产工艺为二级生化处理,处理流程与我国相差不大,比较注重脱氮。废水处理费为3欧元/立方米,从自来水费中收取。该处理厂比较有特点的是:一是污泥通过发酵产生沼气发电,每天大约产生35万千瓦时的电能;二是下水道采用的也是雨、污合流制,但是在许多地方修建有调节池(总容量为70万立方米),用于雨季调节水量。德国的污水处理厂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花园式厂区,让污水处理厂的员工自豪地向我们介绍说这是一个城市公园,整齐、干净、无异味。

二、德国的城市应急体系

在德国期间,培训团与德国巴伐利亚州纽伦堡市政府和慕尼黑市消防队等单位进行了交流,重点就应急和消防管理工作所涉及的“法律基础、组织结构、调度指挥系统和应急队伍组成”等内容进行了深入学习。

(一)应急管理法律基础

德国实行联邦制,全国划分为联邦、州、地区三级,联邦和各州均有自己的立法机构、行政机构及司法机构,并根据《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基本法》(以下简称《基本法》)的规定履行各自权力。

《基本法》对德国紧急状态划分为四个层次,分别为战争状态、战争状态前的临战状态、内部紧急状态(内部叛乱、动乱等)、民事紧急状态(包括自然灾难和特别重大的不幸事故)。联邦政府主要负责战争状态下的民事保护,而和平时期各种灾难救助都属于州政府的职责。各州都有完备的关于民事保护和灾难救援的法律法规。

(二)应急管理组织机构

联邦政府内政部在危机管理与公民保护司下设立了联邦公民保护与灾难救援署 (简称BBK),负责处理与联邦政府有关的公民保护事务,支援联邦政府各部及各联邦州政府的危机管理,是联邦政府与各州政府的灾情信息中心,并为政府、社会组织及公民提供专业的咨询服务。

联邦政府内政部还设有联邦技术救援署(THW)。该组织建立于1950年,在目前体制下,BBK侧重于应急管理的行政层面决策与危机信息沟通,而THW则侧重于危机的现场技术救援方面。

在联邦层面上,除上述专业应急管理机构外,参与危机救援的组织机构还包括联邦政府其他各个部委、联邦军队、联邦警察局以及联邦刑侦局等。在州政府层面,参与危机救援的组织机构有州政府各部委、州警察局、州刑侦局、消防队,还有州政府下辖的各专区政府、县、非县辖市以及各乡镇危机救援力量。

(三)应急调度指挥系统

德国应急救援体系的运行是建立在联邦与州政府的统一规划、协调和指挥基础上的。危机发生后,以联邦和州的最高行政长官或内政部长为核心的应急指挥小组紧急启动,有关部门以及专家参与决策指挥,统一调动政府以及全社会的力量。应急指挥系统在负有政治责任的各级政府最高领导人的领导下,分成两个应急指挥中心:一是行政指挥中心,二是战术指挥中心。这两个中心通过协调小组进行沟通协调。在危机处置时,两个指挥中心既能有效沟通,又能各司其职、相对独立,这种体制保证了德国应急管理体系的自主性与高效率。

行政指挥中心主要负责危机处理的领导、组织与协调,属于行政决策层面的。战术指挥中心通常由消防队担任总指挥,执行行政指挥中心发出的命令,负责灾难救援现场的领导与指挥,并对危机处理的结果负责。总体上,行政指挥中心与战术指挥中心既相互融合,又相对分离。

(四)应急救援队伍构成

消防队是德国专业化应急救援队伍的主要组成部分。国家无统一的消防行政管理机构,也没有统一的消防法律、法规,消防工作均由各自治州独立管理。全国共有16个自治州,均设有消防专门机构,直接隶属于州政府领导。不但承担防火、救火职责,还承担救灾现场紧急救援重任,担当灾害现场指挥角色,广泛开展宣传和培训灾害救援知识,以及在其他紧急情况下提供援助,但不受军队或警察的调遣,也没有义务参与平息政治骚乱与罢工运动。

德国特别重视应急管理工作的社会化,社会力量极大地弥补政府应急能力的不足。它的应急管理系统充分发挥社会、民间的力量,从而形成一个专业化与社会化相结合的应急管理网络。应急管理的社会化主要体现在志愿者体系上。各种各样的志愿者组织数量众多,历史悠久。

德国具有良好的公民文化氛围,德国法律也规定,青年人参加6年志愿者培训和服务可以免除服兵役,这也有助于一些青年学生投入到了志愿者队伍的行列。在德国,有很多与应急救援相关的志愿者组织,这些组织的志愿者在消防队的协调下,结合各自特点,参与各种不同的灾难救援工作。志愿者们平时都有自己的工作,在发生险情时只要接到通知,两小时内就可迅速赶到集中地集结出发。志愿者已经成为应急救援体系中的主力军。

三、德国的城市规划

培训团一行在奥兰宁堡市受到其规划局局长克里斯蒂安先生的接待。他以奥兰宁堡市为例,为培训团成员详细讲解了德国的城市规划管理。

(一)城市规划成熟而完备的法律思想体系

1.城市规划在完备的各级别的法律法规规定下进行

德国城市详细规划和法定图则的建造规划,具有强大的空间调控能力,在当代德国的城市建设管理中发挥着核心作用。德国的城市规划遵循欧盟-德国-州-地区-市镇等不同层级的规划标准体系。其城市规划的思想和实践经历了很长的历史发展,因此显得成熟而完备。

1868年,南德的巴登大公国第一个正式颁布《道路红线法》,成为具有现代意义的物质形态规划的立法起点。1890年法兰克福市制定了《分级建筑法令》。该法令对城市进行了区划,根据不同的分区提出了不同的控制要求,并加入了对建筑物的控制规定,如建筑高度等。1960年,联邦德国正式通过了《联邦建设法》。该法是城市规划的国家大法,为土地利用规划和建造规划提供了明确的法律框架,并通过建筑控制、土地获取、土地市场调控和强制性征购措施来保障城市规划的实施。《联邦建设法》的出台,标志着德国从工业革命以来一直沿用的以道路规划为核心的城市详细规划空间控制机制完全转变为地块控制、建造控制和道路控制一体化的建设指导规划,德国现代建造规划的地位由此确立。其后,1971年颁布了《城镇建设促进法》。1986年,西德联邦议会在《联邦建设法》和《城镇建设促进法》的基础上颁布了新的《建设法典》,成为德国城市规划新的根本大法,经过多次修订,一直沿用至今。进入21世纪,环境生态问题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2004年新版的《建设法典》将环境鉴定与环境报告正式纳入了城市规划的法定编制程序。

2.慎之又慎的德国城市规划以及城市规划的慎重执行

奥兰宁堡市是一个仅有四万人口的小城市,但其最近一次城市规划却用了五年才得以确定。克里斯蒂安先生在讲解时提到:城市规划必须要考虑最基本的居民生活问题,包括与之相关的生存工作、供应交通、教育卫生、文化生活等;而且,各种生活配套,如医院、超市等要按照人口分布来配置。奥兰宁堡市的城市规划图由规划局拿出设计方案,然后向政府各专业部门征询意见,各专业部门必须提出自己的专业意见,要从环保、空气、绿地、交通、噪声、车辆排放等各方面考虑居住区域的规划,还要考虑地上、地下各种市政管线和设施的分布,旧城旧宅的维护及维修,建筑物的高度等,同时还要考虑城乡如何完美地统一在一起。规划要经过市政府的公布,由市民表决,有任何一方不通过所制定的规划就不能实施;最后,还要将规划方案送勃兰登堡州政府审核通过。由此可见,在德国制定城市规划是一件慎之又慎的事情,其规划执行也是在各方监督之下的谨慎实施。

(二)德国城市规划体现城市定位及未来发展方向

克里斯蒂安先生在讲解奥兰宁堡市的城市规划时,认真而又充满热情地指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城市建设是否有特色、对周边能否产生吸引力是城市规划必须要考虑的。他指出由于人口老龄化及自然出生率的降低,城市是否拥有足够的吸引力、是否能够提供足够的就业岗位成为其面临的首要问题。因此,城市规划要能体现这个城市的定位及未来发展方向。以奥兰宁堡市为例,其规划就充分反映出当地政府以该市距离柏林很近,希望通过旅游来拉动城市经济发展的意图。

四、德国城市的综合执法

(一)法律、法规完善,依法行政

德国宪法对国家目标职能做出明确定位:即法制国家、社会福利国家、自由民主、联邦制、共合国,法制国家是该国的第一目标职能。经过60多年的法制建设,从联邦宪法到各州、地方/地区的立法十分完善,法律、法规非常全面,规定得非常细致,立法、执法、司法环节相互依存,相互衔接,相互制约。各州、地方/地区法院都设有专门的行政管理法庭,负责审理政府行政管理涉及的案件,对于法院来说是独立机构,保证司法独立;对政府来说是监督机构,保证依法行政。行政管理法庭对政府部门基本上都持批评态度,因此形成了比较好的行政权力制约。

(二)行政执法部门有明确的法律授权

培训团从汉堡市中心区秩序局了解到:由于德国各州、地方/地区都有自己的立法权,因此各地环境秩序管理部门“秩序局”(即综合执法局)所承担的职能,以及体制、机制、编制、法制等都有所不同,但共同之处是这些部门都有明确的法律授权,履行的每项职能都有明确的法律依据,执法程序也有专门的法律规定。如汉堡市中心区秩序局,它独立执行街道法、绿地和空地管理法、市场和集会法、垃圾管理法、宠物狗管理法、狗税法等法律法规;为保证有效执法,法律规定秩序局执法人员对相对人有临时拘留权,执法人员可以根据情形限制某违法人员离开现场,也可限制违法人员在某指定区域内出现等。这些法律法规,给执法人员提供了比较充足的法律保障,有效防止了法律空档,保证了执法顺畅。

(三)执法程序科学,执法方式得当

在德国,讲究“适度执法”的原则,即执法人员在实施处罚前,必须考虑3个因素:执法的必要性、完成执法的可能性、有哪些尽可能和缓的方式。相对人如果是初犯,或者是由于疏忽造成的过失,则一般采取警告的方式处理。即使对某种违法行为必须做出处罚决定,“聆听”也是法律规定的必经程序。所谓“聆听”,就是执法人员在对违法行为实施处罚前,必须聆听相对人的诉求,通过交流来避免不必要的争吵,同时在聆听过程中,执法人员也对自己的执法行为进行重新审查。在处罚决定生效前,上级部门还要进行审核,以避免出现错误。再就是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与相对人一般不发生肢体接触。这些执法职能的履行和执法方式的运用,有效避免了暴力抗法等问题的发生。

五、信息化技术手段在德国城市管理与服务中的应用

作为一种崭新的、先进的管理手段,数字化城市管理技术在德国众多城市得到了广泛应用,他们利用信息化、网络化技术,及时、准确地获取城市管理范畴内的各类动态信息,并快速地进行反馈,极大地提升了工作效率,为市民提供了更为便捷、优质的服务。

培训团一行拜访了慕尼黑信息局。以慕尼黑城市基础设施管理为例,通过数字化技术,监督管理部门还能够准确地掌握各类设施的运行状态情况,一旦发现问题能够得到及时的反馈,快速地定位并对发生的事件进行处理。比如,城市排水管道事故的排查,城市内的排水管道系统由先进的仪器进行监测,收集的动态数据通过网络传输,在监控的微机上即时显示。如果某管段出现渗漏等问题,监控中心会及时得到信息,并发出警示信息,相关维护管理人员会马上根据监测信息,利用先进仪器,对问题管段渗漏点进行准确定位,实施处理。通过这种系统,使排水系统中的各类问题得到了及时处理,既节约了水资源,又保证了居民的正常生活。

数字化城市管理技术之所以能在德国获得如此的广泛应用,主要得益于:

第一、管理当局十分重视,大力投入资金和技术。作为一项新型的管理技术,数字化城市管理技术及时、高效的特点,及对提高管理效率,增加市民对城市管理服务的满意度的重要意义得到了城市管理当局很大重视,政府在此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资金进行规划、实施。同时,德国的人力成本昂贵,通过数字化管理技术,还能提升管理工作的自动化程度,降低工作量,起到节省人力,节约管理成本的作用。

第二、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组成部分,数字化城市管理已经被作为一项重要内容进行了中长期规划,使得这项工作能够按规划、有步骤地实施。

第三、各类城市管理基础信息的数字化工作已然比较完备,能够做到资源共享。城市内的道路、排水、交通等各种基础设施信息已经基本实现数字化,建立了相关的信息数据库,并可以通过网络在一定权限内实行共享,为城市的数字化管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文中图片摄影:周李)

城市内涝研究与国外实践经验 第4篇

城市内涝是指由于强降水或连续性降水超过城市排水能力,致使城市内产生积水灾害的现象。城市内涝作为一种严重的城市灾害,近年来呈现显著增加的态势,给城市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带来了巨大的破坏(见图1)。

2 城市内涝产生原因

气候因素、地面因素、人类活动的影响是造成城市内涝灾害的三大主要成因。

2.1 气象因素

强降水或连续性降水是造成城市内涝的直接原因,而城市比农村更易遭受暴雨的袭击。城市热岛所产生的局部热气流上升和城市大气层中微粒子的增大,有利于降雨的形成;同时,城市高楼林立,下垫面粗糙度大,对移动滞缓的降雨系统有阻障效应,导致城区降雨时间的延长;以上因素会“诱导”暴雨最大强度的落点位于市区及其下风方向,形成城市雨岛。由于城市的“雨岛”效应,城市地区出现雷暴雨的频率比农村地区高10%~15%。

2.2 地面因素

城市化过程将原有的草地树木等地表植被破坏而腾出空地,修建高楼大厦,道路上铺设柏油路,人行道铺设方砖,土地逐渐硬质化。城市化过程带来硬化路面和建筑物面积的不断增加使得径流系数增大、损失量减少、产流量加大、汇流时间缩短,导致城市道路及低洼地区容易积水,形成内涝灾害。

2.3 设计因素

如果把供水系统比作城市的动脉,那么排水系统就是城市的静脉,是恢复水环境、使城市健康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工程。纽约城市排水标准是“10至15年一遇”,东京是“5至10年一遇”,巴黎是“5年一遇”标准;而我国室外排水规范标准偏低,北京市大部分是“1至3年一遇”,许多城市仅为“1年一遇”。随着城市面积的进一步扩大,我们国家的城市相比欧美等国的城市更容易遭受城市内涝的袭击。除上述因素外,目前国内许多老城区排水大都为雨、污合流系统,由于泵站设施陈旧、管网老化以及泥沙污物淤积等原因,导致排水能力有所降低,更容易因雨水排除不畅导致严重的内涝问题。

3 国外城市与香港内涝防治工程借鉴

国外和香港在防治城市内涝方面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经验,他们的城市内涝防治工程可分为地下排水工程和地上排水工程两大类。

3.1 地下排水工程

3.1.1 德国慕尼黑-地下蓄水库。

在德国慕尼黑2434公里的排水管网中,布置着13个地下储存水库。这些水库就好像是13个缓冲用的阀门,充当暴雨进入地下管道的中转站。当暴雨不期而至,地下的储水库用70.6万立方米的容量,暂时存贮暴雨的雨水,然后将雨水慢慢地释放入地下排水管道。据悉,北京近期也将在20多个下沉式桥区开建地下蓄水池,以加强这些区域抵御暴雨的能力。

3.1.2 香港-排水隧道。

香港多山,水浸问题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尤为严重。特区政府在1996年展开了“雨水排放系统整体计划”,通过兴建雨水排放隧道,将高地集水区的雨水直接引流入大海,减轻下游市区排水系统负荷。隧道投入使用后,可截取30%的雨水流量。这种方式同时也减少了在市区开掘道路和铺设渠道的麻烦。统计显示,自1995年,香港防洪投入共220亿港元,目前已完成项目总值约120亿港元,全港水浸“黑点”已从16年前的90个降至目前的16个,易形成水浸土地面积也从3000公顷降至356公顷。

3.1.3 芝加哥-“隧道、水库”工程。

芝加哥花了几十年时间、投资300亿美元建设的蓄水深隧和地下水库工程,是世界上最早、最成功的采用地下深层隧道技术进行排水的范例,有效减轻了芝加哥地区的水浸和污染,保护了密西根湖。一期工程从1975年开始投入建设,到2006年底完工投入使用,包括109.4英里深层、大直径的岩石隧道,提供870万立方米的容积。二期工程主要是建设3个地下水库(见图2)。芝加哥的成功经验在美国大部分城市得到推广应用。近期,广州市市水务局召开深层隧道排水系统对策研究论证会,学习芝加哥的成功经验,初步拟定在广州老城区建100公里的“深隧”,投资近百亿,据悉该项目立项工作已完成。

3.1.4 日本东京-“地下神殿”。

对日本人来说,除了地震和海啸,最让他们头疼的无疑就是伴随台风光临的大雨。1992-2007年,日本投资2400亿日元(约合200亿元人民币),在东京北郊琦玉县境内建设名为“首都圈外郭放水路”的巨型分洪工程。该工程位于地下50米处,是一条全长6.3公里、直径10.6米的巨型隧道,隧道连接着东京市内长达15700公里的城市下水道。隧道通过5个高65米、直径32米的竖井,连通附近的江户川、仓松川、中川、古利川等河流,作为分洪入口。在隧道末端,是一个高25.4米、长177米、宽78米的大型蓄水池。在这里,4台燃气轮机驱动的大型水泵,将水以200立方米/秒的速度排入江户川,再排入大海。工程建成当年,该流域遭水浸的房屋由最严重年份的41544家减至245家,浸水面积由27840公顷减至65公顷。这项工程被誉为世界最先进的排水系统,它全程使用计算机遥控,并在中央控制室进行全程监控。该工程同时还是一个旅游景点,可以免费参观。因为该工程空间之巨大,其留给游客的印象显得庄严、神圣,因此,日本人常常把它叫做“地下神殿”(见图3)。

3.1.5 吉隆坡:

“聪明隧道”三级变。马来西亚的吉隆坡修造了一个叫做“聪明隧道”的暴雨管理和道路隧道系统,该系统呈现三层结构:底下有一层是永久性地排水;第二层平常用于通车,到了5年为周期的大洪水的时候,第二层通道就变成排水通道;到了特大的极端性暴雨的时候,车道全部封闭,把直径12米的整个隧道全部变成排洪道,基本上解决了城市中心区的排涝问题(见图4)。

3.2 地上排水防涝工程

3.2.1 鹿特丹下沉式广场。

城市内涝曾经是困扰欧洲许多城市的“偏头痛”,地势低于海平面的城市还有海水倒灌的危险。荷兰鹿特丹就是个一见雨水就发愁的城市,一年几乎300天有降水。鹿特丹人选择修建下沉式广场“水广场”(防涝及雨水利用系统),雨来则蓄水、天晴即成景。水广场顺地势而建,由形状、大小和高度各不相同的水池组成,水池间有渠相连。平时是市民娱乐体闲的广场;暴雨来临,就变成一个城市防涝系统(见图5)。

3.2.2 汉堡洼地-渗渠系统。

德国推广的新型雨水处理系统-“洼地-渗渠系统”,是包括各个就地设置的洼地、渗渠等组成的设施。这些设施与带有孔洞的排水管道连接,形成一个分散的雨水处理系统。通过雨水在低洼草地中短期储存和在渗渠中的长期储存,保证尽可能多的雨水得以下渗,不仅大大减少了雨洪暴雨径流,同时由于及时补充了地下水,可以防止地面沉降,从而使城市水文生态系统形成良性循环。

3.2.3 汉堡透水砖铺装。

在城建过程中,汉堡市政府采用透水砖铺装人行道,增加透水层,减少硬质铺装等措施,既保障了洪水期的排水通畅,又实现了雨水的合理利用,还能将雨水重新补充到地下水当中,解决因地下水过度开采导致的地面下沉。上海复兴中路人行道改造工程首次尝试使用了生态透水道路系统,该系统如人体呼吸一样,雨天可以吸收雨水,热天可以“排汗”,能有效缓解城市积水和热岛效应两大难题。

3.2.4 布拉格移动墙防洪。

捷克首都布拉格曾经有过整个城市被水淹、陷入瘫痪的经历,维塔瓦河右岸的约瑟夫城却幸运地避免了洪水肆虐,这是因为它采用了独特的移动墙,即在垂直钢柱中间安装可移动的铝合金轻质闸门。这一新型防洪系统不仅构造简单,抗冲击性能好,高度还不受限制。平常储存在仓库,使用时10个人在两小时之内就可安装100米、高3米的堤墙。目前,布拉格多条河流和港口沿岸都已完成了这种新型防洪系统的修建,且全城防洪栏安装只需36小时。

4 理论研究

为准确预测和评估城市内涝灾害风险,研究内涝形成过程和机理,国内外许多学者采用计算机数值仿真模拟的方法对其进行分析研究。该方法主要是借助GIS地理信息系统等先进的数值模拟平台和高性能计算机,真实的模拟出城市地形和地面条件,同时根据气象学、水文学、水利学等理论知识,对城市降雨进行空间和时间上的分析,计算城市在一次强降雨过程中的产汇流情况,最终结合城市排水系统的情况达到对城市内涝灾害的仿真模拟分析,从而建立了城市内涝数值模拟系统。

利用内涝数值模型系统可以模拟不同降雨强度下,城市雨水径流的产生和排水系统的工作情况,从雨水流经各种不同地面(道路、屋顶、草地等)形成径流,收集到地下管渠,再流经调蓄池、堰、闸门等构筑物,最后经过泵站提升进入城市水体(河、湖)的整个雨水径流形成和排放过程都可以用数学模型进行真实的再现。通过对整个过程的分析,可以对排水管渠和雨水调蓄池、泵站等构筑进行合理的设计和设置,最大限度发挥其功效,防止城市内涝的发生。

摘要:在社会不断的发展中,城市内涝现象十分严重。如果任其发展下去,将会影响到国家的发展,文章主要阐述了城市内涝的相关内容并结合国外的实践经验提出了可以借鉴的方面。

卫生城市经验交流 第5篇

打造苏北最美县城

中共XX县委

XX县人民政府

(2012年2月16日)

自2009年我县启动省级卫生县城创建以来,在省市卫生部门和爱卫办的关心指导下,经过全县广大干群的共同努力,XX以干净整洁靓丽的城市形象、水秀林荫花香的独特魅力,赢得了省考核专家组的充分肯定,2011年10月一举通过考评验收,并于12月19日被正式命名为省级卫生县城。主要做法是:

一、置于重要位置,强化组织保障。始终坚持把创建省级卫生县城放在与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省级双拥模范县、江苏省园林城市同等重要位置,作为建设殷实XX美丽XX和谐XX、提前一年实现全面小康的生动实践,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年度目标考核体系,纳入领导政绩评价范畴,做到了与招商引资、项目建设等重点工作同考核、同评比、同推进。一是建立高规格领导体系。组建由县长任总指挥、四套班子成员分工负责、职能部门具体负责的卫生县城创建指挥部及“一办五组”工作体系,形成了“一把手”负总责、主管领导亲自抓、创建部门具体抓、各职能部门协同抓的良好局面。指挥部抽调36名专业人员集中办公,建立工作例会制度,全程会办督办,协调解决问题,同时将日常经费和专项经费纳入财政预算,连续3年召开会议专题部署卫生县

城创建工作,确保了各项工作有力有序高效推进。二是制定高标准创建方案。对照“创卫”标准,结合XX实际,制订下发了《创建江苏省卫生县城总体规划》、《实施方案》等11份文件,并梳理出10大类、50大项、143小项实事项目,制定任务分解表,细化推进路线图,真正实现了目标任务、时间进度、领导责任“三明确”。三是强化高要求目标考核。制定出台创建省级卫生县城工作《问责办法》和《考核办法》,明确责任追究范围和方式,将创建绩效内容纳入领导干部年度考核指标,在测评、访谈环节作为考核要点,实行一票否决。

二、强化全民参与,营造良好氛围。始终注重发挥和调动广大干群参与创卫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全方位、多层次、多形式宣传教育,形成人人支持参与的良好氛围。一是宣传发动。坚持“创卫为民、全民创卫”的工作思路,组织开展“创建省级卫生城,人人都是责任人”万人签名、青年志愿者“文明劝导”、中小学生“小手牵大手、心连心共创省级卫生城”等大型活动,在报社、电视台、网站等新闻媒体开辟“创卫专题”、“曝光台”等栏目,在城区主要街道醒目路段设置了20多块大型电子屏幕宣传“创卫”,形成家喻户晓、人人参与的生动局面。根据创卫民意调查显示,居民对卫生状况的满意率达96.83%。二是建强载体。以创建“全国亿万农民健康教育促进行动”江苏省示范县为统领,在媒体上设立“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健康快车”等专栏,组织举办“卫民杯”

电视大奖赛、全县居民健康生活方式启动仪式等大型活动;设立健康教育示范路、一条街和主题公园,并利用公交站台橱窗集中宣传居民健康素养66条;印发《居民健康知识问答》、《江苏省居民健康读本》等宣传资料150余万份。三是教育引导。加强对食品服务行业从业人员、医务人员等重点人群的健康教育,职工健康知识知晓率达80.3%,学校健康教育实施率达100%,11所学校通过省级“健康促进铜牌学校”验收。制定出台《XX县公共场所禁止吸烟规定》,先后命名了无烟单位 57家。举办健康教育知识、病媒生物防治等各类培训50余期,培训专业技术人员1620余人次,居民健康素养综合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

三、突出“清整建控”,改善人居环境。围绕打造苏北最美县城,大力实施创建“四项行动”,努力让“创卫”过程成为提高城市管理服务水平、为市民办实事的过程。一是美丽XX清洁行动。深入实施“三清一改”,针对城中村、背街小巷及城乡结合部等重点部位开展环境专项清理,近三年来,共清理30多条街道、90余条污水沟塘,拆除禁养区内畜禽养殖棚屋2.6万平方米。持续抓好日常保洁,每个居委会统一配备保洁员、垃圾清运车,建设标准化垃圾池,密闭清运率达100%,做到了垃圾日产日清,已建成省级卫生村13个。全力整治环境污染,严格落实企业污水排放、城市噪声烟尘治理、秸秆禁烧利用等综合管理措施,积极创建国家生态县,众兴镇被命名为省级生态乡镇,11个村被命名为省级

生态村。二是城市环境整治行动。按照“强行入轨、长效管理”要求,着力推进以市容市貌、市场环境、“五小”行业为重点的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坚持“上下一线、前后一面、左右一体、色彩协调”原则,深入开展城区街道及小区建筑物外立面整洁、街道两侧亭棚整洁、户外广告等市容整治,门面店牌达到一街一式、规范统一。优化公共秩序,对流动商贩和零散排挡划区域集中经营,推出一批“放心早点”流动车,实行规范运营和管理。多部门联合行动,城市“牛皮癣”、墙体小广告、车辆乱停乱放等顽疾得到有效根治。三是功能配套建设行动。加快城市道路建设,新建迎宾大道、运河大道、文城路等20多条道路,城区 “十横十纵”路网框架已经形成。实行公交优先战略,新增城乡公交车275辆、公交站台132个。持续开展园林绿化,深入实施城区绿化“双十万”和“百万宿根花卉进县城”工程,新建运河风光带、森林公园、X塘河风光带等12个244公顷开放式绿地公园,城市绿化覆盖率提高到40.5%。加快建设环卫配套工程,生活污水处理厂、第二自来水厂、无害化垃圾填埋场均已投入使用,粪便无害化处理厂已完成主体工程,城区截污主管道改造治理70公里,同时统一添置垃圾箱(桶)3000个、垃圾压缩运输车9辆、道路清扫车7辆,城市主要道路机械化清扫率达到100%。四是环境卫生管控行动。健全和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演练,落实疫情监测报告、计划免疫等防控措施。出台《XX县举报食

品安全违法行为奖励办法》,初步建立起监管责任网、群众监督网、协调联动网“三网”监控网络,我县被列为宿迁市唯一创建“省级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县”单位。采取社区划片包干、镇驻村(居)干部一包到底的方式,将城区划分为四大片区,实行片长负责制,对责任区环境卫生负总责。同时与城区市场主办单位和广大个体经营户签订卫生达标责任状,颁发“流动红旗”激励经营户积极参与创建,累计评选出“环境卫生文明经营户”300户。

四、创新工作举措,建立长效机制。一是推行城市管理“大家评、月月考”亮绩机制。每月举行“城市管理大家评、月月考”广场活动,采取电视直播,公布排名奖惩,干群现场互动,解决民生小事。自2011年4月开展以来,共接受市民投诉101件,问题办结满意率达93%,交办城市管理各类问题7319件,案件办结率达95%。二是完善综合执法、问题处置、居民自治“三位一体”环卫管理机制。综合执法即由城管、卫生、公安等10部门组成联合执法队伍,统一行使日常管理、监督检查和实施处罚等职能,坚持疏堵结合、集中整治与长效管理并举原则,实现管理无缝隙全覆盖、无空档全天候。问题处置即通过“12345政府服务热线”、“网络民意直通车”、“1890民生直通车”等多个环境卫生投诉平台,及时协调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累计办结实事5万余件、单位回帖1.8万条,办结率、回复率分别达97.6%、97%。居民自治即通过订立村规民约、门前“三包”、社区卫生环境等制度,把县城

城市化的深圳经验 第6篇

随着中国的城市化,许多城区居民被迫拆迁,在补偿不足的情况下,由武力推进的房屋拆迁案也屡见不鲜。这些房屋被推平后,土地用于新的开发。这就是中国城市扩张的方式:工业区不断升级,乡村不断被收纳于城市,以征用更多农业用地。近日一成都女子(唐福珍)为抵抗拆迁而自焚,让暴力拆迁再度引起广泛关注。目前,国务院表示正准备修改现行的《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

媒体曝光的暴力拆迁事件只是冰山一角,地方政府和开发商几乎总是在拆迁中占据着强势。然而,深圳的居民似乎有更高明的手段。最近我们在那里就农民房问题进行了考察,深圳经验不失为另一种城市发展模式—但估计这种模式在更大范围内铺开的可能性十分渺茫,而且很难长久持续。

去深圳看一看

深圳在很多方面独树一帜。作为上世纪80年代兴起的中国制造业中心,这里吸引了成千上万的外来人口。这些人需要找到便宜的住所,但只有部分工厂提供宿舍。还有一些外来人口从事服务业,为新兴的中产阶级提供服务,他们也需要住所。城市规划的速度赶不上实际发展的步伐。房地产开发商虽然在不断建造房屋,但仍不足以满足庞大的需求—而且商品房的价格通常超出许多外来人口的承受力。这就使得当地农民在自己的土地上创造出一种新的模式。

农用地通常被地方政府征用并出售给工厂或房地产开发商,但农民拥有其宅基地的使用权,因此,一些农民开始自行或联合其他村民一道拆掉旧屋,建造成本较低的低层楼房,除自住的一层外,大量出租给外来人口。地方政府虽然屡屡出手整治这些“违法”建筑,却往往难以真正全面制止抢建之风。据估算,目前该市有超过40万栋违法建筑,占住房总量近一半。尽管房屋所有者早已不是农民,但这些房屋仍被叫作“农民房”,实际出租收入为他们创造了大笔收益。

这种做法在全国并非常态。通常情况下,当农用地被当地政府征用后,农民房被拆迁,工业企业或房地产开发商再从政府手中购入土地进行建设。深圳也在经历这样的发展,但不同的是,在那些林立的现代化住宅旁边,还存有许多充斥“违法”建筑的“城中村”,而且,农民仍在抢建更多此类房屋。

我们走访了两个农民房集中的区域—上沙和岗厦,前者以其舒适的社区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而后者的农民房社区几乎全部被拆迁。

尽管不同住宅的建筑质量存在差异,但在上沙,我们看到了一个现代且干净整洁(尽管有些密集)的城市社区。这个村显然是在这一带原有的村落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村中心还保留着一座祠堂—这在当今中国的城市中已经很难找到。楼房的间距有些过近,不过从表面看起来显得井井有条。

我们走访了一家住户,女主人和她的丈夫租住一套40平方米的住房,月租金1700元。这个价位是周边正规商品房租金的一半,但在附近已经算是比较高档的了—在上沙,许多农民房的月租金通常只有约1000-1200元。因此,一栋8层的楼房每月可带来约2.5-3万元的租金收入,每年可带来的租金收入约为30-36万元。较低的租金吸引了新到深圳的打工者,以及毕业不久的大学生—他们中大部分人的目标是有朝一日能搬出上沙住进“村”外的商品房。目前政府还没有拆迁上沙的计划,而且,当地政府似乎很关注提高居住的安全标准和改进公共区域的问题(这又面临谁出钱的问题)。

我们走访的另一个城中村岗厦,正在被拆除。岗厦位于深圳新兴的中心区,距离气派的市政办公楼仅几站之遥。从现场很容易发现,这里大部分建筑都属于“握手楼”。这里的租金比上沙稍低。每栋楼房通常为6-8层,面积约600-800平方米,估计每年业主的租金收入在20-30万元之间。

岗厦的残砖碎瓦中将建起几座大型住宅小区,均由本市一家开发商(金地大百汇公司)负责建造和管理。显然,部分房屋将作为补偿返还给失地的农民,但一些农民更希望得到现金补偿。据报道,这一社区的拆迁补偿创下了深圳城中村补偿标准的新高:住宅每平方米1.28万元,集中商业每平方米2.38万元,以至于拆迁在原住民中制造出了近10个亿万富翁和20多个亿万家族。

这些住宅楼大部分归农民所有,村民也成立了公司,负责村内设施维护及物业安保等事宜。许多房子的首层出租后作为商铺、餐馆和娱乐等用途。在一些城市外围地区,村民组建的公司还将土地出租给工厂。因此,当政府决定重新开发这块地时,需要分别告知并补偿村民本人以及他们的公司。

当地政府如何推进城市化

深圳市政府几年来一直试图解决农民非法建房问题。当前法规限制农民房总面积不得超过450平方米,层数不得超过四层。但农民通常无视这一规定—他们往往会盖更高的楼房,有时还将旧房拆除重建新房。

2002年之前,大部分这类“违法建筑”都集中在深圳关内,这里汇聚了约191个旧村。2003年,深圳全面推进城市化,将关外的宝安、龙岗两区27万农村人口一次性转为城市居民,成为中国第一个没有农村的城市。作为转地补偿,农民得到城市户口,在理论上享受了“市民待遇”。

农村的城市化改革,意味着农村土地的所有权从集体所有(所有权归乡镇)变为国家所有(所有权归当地政府)。因此,从理论上说,深圳目前所有未开发土地都可归为政府土地储备,一旦对当地农民搬迁的补偿到位,就可拍卖并重新规划。但实际上,大约3/4的收归土地都未由政府控制。除了盖房,村民还组建公司,建造厂房,并将其租给企业。而且,农民清楚他们的土地会轻易被政府征收,因此从2004年开始,他们加快速度建造“非法建筑”,以增加保住土地的机会,或者至少能够得到合理的补偿。

那么,当地政府为什么不采取强硬态度?一个原因在于这不会得到当地居民的支持—他们通常是高学历高收入的人群。这里是富裕的深圳,毗邻香港,不是落后封闭的偏远地区。此外,政府如果对个别案例采取强硬措施,那就需要一视同仁,取缔所有违规项目,但“违章建筑”的规模十分庞大。许多政府部门要求停建的项目,都会在官员一走之后马上复工。

农民房在法律界定上仍然模糊。按我们对现行法律的理解,地上建筑物、附着物所有权与土地使用权是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农民房”本身可以被出售,尽管交易量很小。但从理论上说,农民房是不能交易的,因为它没有合法产权。

过去几年,深圳地方政府几度框定某个特定日期,对在这一日期之前建成的农民房赦免违建责任,而对其后建造的房屋将不予以承认。政府为什么不承认这些房屋属于农民合法所有?部分原因是这会进一步刺激附近农民更快更多地建房—致使当地房地产市场更趋复杂。另外,如果所有这些“不可交易”的房屋一旦被允许入市,将对该市房地产价格造成巨大冲击。

尽管存在诸多困难,政府仍在不断尝试解决这一问题。2009年5月,深圳市要求所有“农民房”注册登记,登记后可能被合法承认。目前注册登记的截止日期已过,因此,政府可以决定哪些房屋合法、哪些非法。理论上说,如果一栋房屋占地面积不到120平方米,楼层建筑面积不到480平方米,低于四层,且不构成明显的危险,也不位于敏感地区的话,都能得到法律承认。不过,许多楼房越建越大,越建越高,给政府带来麻烦。这类房屋可能要支付一定的费用或罚金后,才会得到承认,而真正属于非法的建筑将不会得到承认。

这为政府真正的目的—城市扩张创造了条件。政府可通过向拥有合法产权的房屋所有人提供补偿来推进城市化进程。因此,为拆除像岗厦那样的地区,政府需要先承认实际拥有者的合法产权,然后和产权所有人协商并支付补偿。如果不先明晰产权,政府就没有制定补偿的基础—而如果没有补偿,很难实际推进房屋拆迁。

可借鉴的经验

深圳农民房是一个很吸引人又十分独特的模式。广东省其他地区(如东莞)也有一些类似的农民房,但规模较小。在北京郊区,一些农民也私下向城市居民出售他们的宅基地用于建造别墅,这种房屋实际上也属于“农民房”。国务院2009年早些时候重申了对发展小产权房的反对意见。

但是,深圳经验是否具有更广泛的借鉴意义?尽管不是有意为之,但这必然为城市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深圳一些农民房集中的城中村显得脏乱,建筑看起来也不很合乎安全标准。如果没有城市化规划,将会成为一道不和谐的风景。因此,政府认为这并不是恰当的城市化发展方式。也有意见认为深圳“农民房”的发展模式并不公平—它使少数因各种原因占有大片土地的农民受益,而从法律上讲,这些土地并不属于他们。

但从积极的一面看,上沙村的经验显示,这一发展模式的结果并不一定很糟,防火等安全标准可以得到落实,农民组建的公司可以仿照大部分房地产开发商的做法,将工程外包给合乎安全标准的专业建筑商承建。发展农民房的另一个好处是可以让农民,而不是开发商从土地中获取一定收益。正如中科院农业政策研究中心副研究员陶然等人指出的,可以通过对出售或出租这类房屋的行为征收高额税收以保证国家(也就是公众)也能从土地中获得一份收益。这样做可以赋予农民更多权利保障,以避免强制拆迁,进而导致农民因拆致贫的做法。

遗憾的是,中国其他大部分地区仍然固守着旧的模式,农民在土地出售中获得更多话语权的机会依然渺茫。

从国外经验看如何打造智慧城市 第7篇

智慧城市通过互联网和物联网等先进技术为市民带来了更好的生活方式, 它的应用范围从公共服务、智慧医疗、智能家居、智慧交通到智慧教育文化等各个方面, 实现了社会服务均等化, 为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便捷与安全, 是提升幸福感与满意度的重要支撑。

他山之石——国外经典案例

智慧城市作为最具创造力的城市形态, 已成为全球城市发展的战略选择。智慧城市建设能有效促进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 为人类创造更良好的城市空间, 对提升城市竞争力至关重要。因此, 国外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把智慧城市建设列入中长期发展战略, 并采取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与措施。

美国:智能化响应, 对可持续发展有更多责任感

2009年1月28日, 刚就任美国总统的奥巴马会见了作为工商业领袖代表的IBM时任总裁彭明盛。彭明盛正式向奥巴马政府提出“智慧星球”概念, 建议投资建设新一代的智慧型信息基础设施。同年9月, 爱荷华州迪比克市和IBM共同宣布, 将建设美国第一个智慧城市。

迪比克市风景秀丽, 密西西比河贯穿城区, 它是美国最为宜居的城市之一。以建设智慧城市为目标, 迪比克计划利用物联网技术, 将城市的所有资源数字化并连接起来, 监测、分析和整合各种数据, 进而智能化地响应市民的需求并降低城市的能耗和成本, 使迪比克市更适合居住和商业发展。

迪比克市的第一步是向所有住户和商铺安装数控水电计量器, 其中包含低流量传感器技术, 防止水电泄漏造成的浪费。同时搭建综合监测平台, 及时对数据进行分析、整合和展示, 使整个城市对资源的使用情况一目了然。更重要的是, 迪比克市向个人和企业公布这些信息, 使他们对自己的耗能有更清晰认识, 对可持续发展有更多的责任感。

西班牙:传感器项目让智慧城市建设充分立足实践

目前, 巴塞罗那把智慧城市建设作为重点建设项目。其中, 大力采用传感器使城市管理更便捷, 成为巴塞罗那研究、探索的前沿阵地。为此, 他们特别在巴塞罗那高新技术中心开辟了一块面积大约两平方公里的街区, 专门进行研究和实践。

在这片试验区上, 一个红绿灯上的小黑盒子, 可以给附近盲人手中的接收器发送信号, 并引发接收器震动, 提醒他已经到达了路口;地上小突起形状的东西就是停车传感器, 司机只需下载一种专门应用程序, 就能够根据传感器发来的信息获知空车位信息;巴塞罗那宏伟的圣家族大教堂每天吸引着无数的游客, 在这里也建立了完善的停车传感器系统, 以引导大客车安全、便捷停放;这片试验区里的草地上, 也都铺满了传感器——湿度传感器, 它能感知地面的温度, 以确定何时应该给草地浇水。

同样, 铺设在垃圾箱上的传感器能够检测到垃圾箱是否已装满。具体来讲, 就是在每个垃圾回收箱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装一个容量传感器和压力传感器。随着垃圾投入量的增加, 两个传感器每5分钟就自动感应桶内垃圾与桶容量之间的关系, 当桶内垃圾快要装满时, 即以无线网络传输的方式将信息反馈到垃圾处理控制中心。根据传感器的回馈信息, 垃圾收集中心制定数据库, 工作人员安排、分配垃圾运输车的出行频率和路线, 最终使得垃圾的处理效率提高。另外, 在垃圾箱上还装有着气味传感器, 如果垃圾箱的气味超出正常标准, 传感器就会自动发出警报, 进行提醒。

北欧:智能交通减拥堵, 少排放

早在2007年, 欧盟就提出并开始实施一系列智慧城市建设目标。欧盟对于智慧城市的评价标准包括智慧经济、智慧环境、智慧治理、智慧机动性、智慧居住以及智慧人6个方面。而北欧国家在通过改善交通, 促进节能减排方面有值得借鉴的地方。

以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为例, 该市在治理交通拥堵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绩。具体而言, 该市在通往市中心的道路上设置18个路边监视器, 利用射频识别、激光扫描和自动拍照等技术, 实现了对一切车辆的自动识别。借助这些设备, 该市在周一至周五6时30分至18时30分之间对进出市中心的车辆收取拥堵税, 从而使交通拥堵水平降低了25%, 同时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了40%。

另外一个例子是丹麦首都哥本哈根。这个素有“自行车之城”的城市在绿色交通方面成绩斐然。为促使市民使用二氧化碳排放量最少的轨道交通, 该市通过统筹规划, 力保市民在家门口1km之内就能使用到轨道交通。1km路的交通显然还要依赖群众基础深厚的自行车。除修建3条“自行车高速公路”以及沿途配备修理等服务设施外, 他们还为自行车提供射频识别或全球定位服务, 通过信号系统保障出行畅通。

韩国:力推政府行政服务智能化

韩国正以网络为基础, 打造绿色、数字化、无缝移动连接的生态、智慧型城市。

2003年, 韩国政府推出“U-Korea”发展战略, 希望把韩国建设成智能社会。“U”是英文单词“Ubiquitous” (无所不在) 的简写。这个发展战略以无线传感器为基础, 把韩国所有的资源数字化、网络化、可视化、智能化, 从而促进韩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变革。这个国家级宏观战略具体通过建设“U-City”来实现。

在建设“U-City”的基础上, 2011年6月, 首尔发布“智慧首尔2015”计划, 向世界展示了该市建设智慧城市的雄心。例如, 首尔提出, 发放证明书、缴纳税金等现在由政府机关和网站负责的行政服务, 从2012年按阶段向使用手机的方式扩展。到2014年, 市民可使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实现81项首尔市行政服务。

韩国松岛也被很多人看成是全球智慧城市的模板。这座崭新的智慧城市位于首尔以西约65公里远的一处人工岛屿上, 占地6平方公里。该项目从2000年开始兴建, 共投资350亿美元 (约合人民币2142亿元) 。由于松岛的信息系统紧密相连, 因此评论人士也把它称为“盒子里的城市”。举个例子, 在松岛, 电梯只在有人乘坐时才会启动。在各家各户, 远程呈现设备像洗碗机一样普遍。松岛预计在2015年全部竣工, 届时全市住户将达6.5万人, 在该市就业的人数将达30万。

新加坡:“电子政务”服务市民

智慧城市发展的基石是完善的资讯通信基础设施。自2006年6月推出资讯通信发展蓝图“智慧国2015”规划以来, 新加坡一直努力建设以资讯通信驱动的智能化国度和全球化都市, 并得以成为全球资讯通信业最为发达的国家之一, 提升了各个公共与经济领域的生产力和效率。

截至2012年, 新一代宽带网络已经实现95%的覆盖率, 最高网速达1G, 用户超过25万, 家庭用户和企业用户可以订阅由17家服务提供商提供的多种光纤宽带网络接入服务方案。全岛部署了7500多个无线网络公共热点, 相当于每平方公里有10个公共热点, 访问速度高达1Mbps, 目前用户数超过210万。

新加坡建立起一个“以市民为中心”, 市民、企业、政府合作的“电子政府”体系, 让市民和企业能随时随地参与到各项政府机构事务中。目前, 新加坡的市民和企业可以全天候访问1600多项政府在线服务及300多项移动服务, 这为新加坡人的衣食住行和企业的商业运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最新的电子政府调查显示, 93%的民众在办理政府业务的过程中采用过电子方式, 相比2010年的84%, 上升了9%。

上下求索——打造中国特色智慧城市

智慧城市被IBM提出之后引起了中国的极大兴趣, 并将其正式列入中国城市发展规划。2013年1月,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正式公布了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名单, 启动了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工作。首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共90个, 其中地级市37个, 区 (县) 50个, 镇3个。2013年8月,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公布了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等103个城市 (区、县、镇) 为第二批国家智慧城市试点。2014年8月22日,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部联合发布《关于开展国家智慧城市2014年试点申报工作的通知》, 启动2014年度国家智慧城市试点申报。并且这次申报将不限名额限制。国家信息中心信息化研究部副主任、中国智慧城市发展研究中心秘书长单志广表示, 据不完全统计, 全国已有95%的副省级以上城市、76%的地级以上城市, 总计约230多个城市提出或在建智慧城市, 计划投资规模近万亿元, 未来10年智慧城市投资规模有望达到2万亿元。

目前智慧城市的发展特征主要表现在六个方面:一是从自发逐渐过渡自觉中, 如果2010年智慧城市建设是自发的, 那么, 2012年中国智慧城市建设更加理性;二是从试点到系统应用, 过去以点为单位发展信息化, 现在更多是从面来思考;三是从注重项目建设到强化应用效果, 过去强调做, 现在则重视做的效果, 效果意识越来越强;四是智慧城市越来从技术主导到效果应用转变, 从技术导向到应用与效益并重;五是基础设施仍是主要工作;六是制度层面还未有大突破, 在体制机制方面还没有明显的改进, 只有部分城市在制度设计上有一些创新。

从中国智慧城市的发展特征来看, 我国智慧城市的发展在不断进步, 规模越来越大, 智能化不断增强。但是要运营好, 我们还要面临很多的挑战与压力。做好智慧城市不仅要理性也要有激情, 要一步一台阶来做、一个领域一个领域来做, 打造中国特色智慧城市。

第一, 高度重视, 融合推进。建设智慧城市是加快区域城市化和信息化这两个现代化基本任务的重要结合点, 将给城市的建设、管理和发展带来全局性、根本性的变化, 是推动转型升级、再创发展新优势的重要支点, 应当从区域全局发展高度给予足够的重视, 要有一个强有力的主导部门和相应的支持系统来有序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工作。必须成立智慧城市建设工作协调小组和决策咨询专家指导组两个专门机构, 牵头制定《智慧城市实施方案》, 明确发展目标、建设规划、产业布局以及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建设计划, 并研究制定智慧城市建设的相关产业政策, 以便于政府批准后, 该方案能尽快出台实施。同时, 要完全助力一座城市实现“智慧城市”的战略构想, 需要政府机构、咨询机构、研究院所、合作供应商等多方资源汇集和融合, 循序渐进, 2014年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医学综合笔试临床执业医师口腔执业医师中医执业医师优势互补, 协同推进。例如, “智慧昆山”由IBM、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台湾信息工业策进会、中创软件等四家联手;“智慧沈阳”由沈阳市政府、IBM及东北大学三方共建沈阳生态城市联合研究院;而同济大学IBM“智慧城市”研究中心的成立, 也是意在推动“智慧上海”。

第二, 明确定位目标, 分段逐步实施。建设智慧城市存在一个要建设什么样能级和水平的问题, 如北京提出要建设世界级的智慧城市;深圳提出要建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对华南和全国有较强辐射力和影响力的智慧城市;南京提出要成为全国建设智慧城市的新标杆和南京都市圈、长江中下游乃至全国的智慧交通枢纽等。明确与城市地位相匹配的定位和分阶段目标, 选准近期突破重点, 是推进智慧城市建设的基本前提。特别对于我们临桂新区来说, 要先搞好城市信息化和数字城市建设, 再考虑向智慧城市迈进, 即将城市信息化建设的主要资源首先用于带宽扩展、网络建构、电子文档建设、数据库建设、信息传递、互联网的应用开发、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等, 然后再用于使城市的信息网络实现自动监控、信息自动采集、自动分析处理、自动决策反应等智慧应用。

第三, 要处理好关系, 突出特色个性。处理关系包括要处理好智慧城市建设与城市发展战略和城市定位的关系, 智慧城市与信息化、数字化城市的关系, 智慧城市与创新型城市、生态城市、低碳城市的关系, 智慧城市建设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信息安全建设的关系等, 要尽可能地把已有的各种建设资源整合起来, 避免重复建设。突出特色体现个性就是在建设智慧城市过程中, 要充分学习吸收其他城市的有共性的解决方案, 但绝对不能千篇一律、完全照搬, 必须根据自身基础优势和实际需要, 打造建设智慧城市的特色牌和创新牌。同时, 目前许多国内城市采取的都是与IBM公司战略合作的纯商业化推进模式, 如何创新智慧城市建设模式、寻找适合城市特点的智慧支点也值得研究探索。

第四, 搞好基础设施建设, 抓好大项目引进。建设智慧城市一要通过互联网、现代通信网和物联网把城市中的物理基础设施、信息基础设施、社会基础设施和商业基础设施连接起来, 建设成新一代的智慧化基础设施;二要落实运营项目, 包括智慧的交通、智慧的教育、智慧的公共事务服务管理等;三要发展与物联网、“云计算”相关联的产业。在传感器、芯片等核心技术层面, 我国企业尚未掌握自主知识产权, 还需进一步努力。同时, 要全力抓好大项目引进建设, 在智慧城市建设中, 大项目的支撑、集聚效应十分重要。为此, 要按照智慧城市的目标定位与规模质量要求, 重点对国际IT500强企业、国内软件100强企业等重点企业进行分类、分析, 按各产业载体建设进度定向引入, 以推动智慧城市建设的进程。

第五, 加大整合提升力度, 完善支撑服务平台。为全力支持智慧城市建设, 各城市要在人才引进、教育培训、要素保障与公共服务等方面加大整合提升力度。在人才政策方面, 应在人才引进、项目支持、创新奖励、人才住房等方面出台更有竞争力的鼓励政策;在教育培训方面, 着力建设以名牌大学和科研院所为主体的高端人才平台, 采取“院地合作”的模式开展产学研一条龙人才培养;在要素保障与公共服务方面, 力争创建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和创业投资机构等, 为智慧城市的建设提供重要的研发支持、资金保障、成果转化等支撑服务。不断发挥高科技企业和科研机构集聚的优势, 发挥高科技人才集聚的优势, 发挥政策和环境建设的优势, 加快智慧城市建设的步伐。

第六, 探索特色发展新模式, 举全市之力搞建设。不同国家、不同城市在战略定位、功能结构, 以及管理方法等方面都有较大差异, 因此智慧城市的建设发展, 没有现成模式可照搬, 需积极创新, 积极探索有特色的发展模式。各城市要积极研究建立智慧城市的标准规范及相关解决方案, 形成具有较好完整性、前瞻性、可扩展性以及行业和区域针对性、可操作性的智慧城市的总体方案。避免由于标准规范不统一造成的信息孤岛。要注重核心技术的研发, 加快相关产业关键技术攻关, 掌握一批自主知识产权, 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同时要特别重视信息安全和产业配套等环节的建设, 在应用模式、城市管理、及服务模式上有所突破和创新, 探索符合中国特色的智慧城市发展新模式。

任重道远——在中国发展智慧城市具有战略意义

经济创新发展

国家“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是:循着“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线, 以“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主攻方向, 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重要支撑, 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重要着力点。而智慧城市的建设与国家“十二五”规划的指导思想是完全契合的, 具体体现在:

(1) 体现资源节约、环保节能和绿色经济本质。现代很多城市病的根源, 就在于人类在工业化、城市化中形成的消费模式和生产方式。借助智慧城市的理念和实践, 能促进人们消费模式和生产方式的变革和创新, 推动绿色消费、清洁生产和敏捷制造, 实现节能减排, 低碳环保。

(2)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建设智慧型城市, 通过智慧技术的广泛应用, 提高信息、知识、技术和脑力资源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 可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结构, 有利于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实现由劳动力密集型、资本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转变, 从而使经济发展更具“智慧”。

(3) 带动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具备以下特征: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广阔的市场前景、资源消耗低、产业带动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 因此, 战略性新兴产业日渐成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国家综合竞争力的重大战略选择。当前, 世界各国尤其是各主要大国都非常重视, 在国家层面做出战略布局和筹划, 纷纷把发展新能源、新材料、信息网络、生物医药、节能环保、低碳技术、绿色经济等作为新一轮产业发展的重点, 加大投入, 着力推进。

引发科技创新

智慧城市建设离不开物联网、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支撑, 而每种技术又是一个庞大的体系, 涉及众多学科和领域。就物联网而言, 它涉及的技术就非常多:感知层包括RFID信息编码标准、数据采集、传感器中间件、中高速短距离信息传递等关键技术;网络层涉及有线网络、互联网、无线网络等在内的各种网络信息传输技术, 信息安全技术是重中之重;应用层涉及的技术非常广泛, 与不同行业的应用结合需要不同的技术, 数量非常庞大。

此外, 智慧城市建设有利于人才要素、技术要素、资金要素向这些智慧产业集聚。可以预计, 智慧城市的建设将引发新一轮大规模的科技创新浪潮。

有利于转变政府职能, 提高公共管理的效率

相对传统的人为行政管理和决策手段, 智慧城市所提供的智慧化的城市服务手段, 可大大提升公共服务部门的行政效率和决策水平, 有助于实现城市政府从管理到服务, 从治理到运营, 从零碎分割的局部应用到协同一体的平台服务的三大跨越。

治理城市病, 保障民生

联合国人居署发表的《State of the world's cities 2010-2011》报告认为, 2009年世界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份额为50.1%, 并预测到2020年这一比例为54.4%, 到2030年这一比例将达到59%。今后五年内, 中国的城镇人口将超过农村人口。到2030年, 中国的城镇化率将达到65%左右, 各类城镇人口新增三亿多人。

顺义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建设经验 第8篇

意义重大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赋予的光荣使命

2013年1月, 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出台了《关于开展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工作的指导意见》 (安委办[2013]4号) , 将北京顺义区及其他9个城市列为全国首批创建安全发展示范城市试点单位, 力争2015年底基本具备安全保障型社会的雏形。这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大力实施安全发展战略, 推动安全生产形势根本好转的重要举措。作为首批示范城市, 对顺义区来说, 这既意味着光荣使命, 更意味着艰巨的任务、重大的责任。

一方面, 能够被确定为首批创建城市, 表明了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和北京市委、市政府对顺义区近年来安全生产工作的肯定, 反映出顺义区安全生产工作已经形成良好的工作基础。近年来, 在顺义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 全区始终把安全生产摆在重要位置, 积极探索建立分类分级、自查自报和标准化工作机制, 强化行业、属地、综合监管部门齐抓共管;通过开展自查自报、推进标准化管理, 加强安全隐患排查整治, 企业安全条件得到了持续改进, 安全生产形势实现了稳定好转;全区安全生产工作形成了“综合监管有抓手、企业主体责任落实有标准、隐患排查治理有机制、安全监管工作有系统”的工作格局, 为开展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另一方面, 意味着更高的标准、更重的责任和更高的要求。作为示范, 要求顺义区安全生产管理必须始终保持较高水平, 继续走在前列;必须结合发展实际, 不断探索创新, 适应新形势, 积累新经验。

新阶段进一步提升科学发展水平的客观要求

当前, 北京顺义区经济发展进入提水平、上档次的新阶段, 城市发展进入完善功能、提升品质的新阶段, 社会建设进入深化服务、创新管理的新阶段。新阶段科学发展、安全发展面临着新的形势和要求, 面临着诸多新挑战和矛盾。

一是城市快速扩张与城市安全规划布局滞后之间的矛盾。随着顺义区重点新城的加速建设、城市规模的逐步扩张、城市功能的延伸辐射, 城市安全规划布局如何更好适应城市功能定位和经济结构的转变, 如何应对城市化推进过程中出现的安全发展问题, 已成为顺义区城市发展进程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

二是现代化进程中先进设备技术与劳动者安全素质之间的矛盾。随着现代制造业的迅猛发展, 工业自动化程度的大幅提高, 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的推广使用, 务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和技能与日益增长的高端制造业的发展不相适应。

三是城市运行和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涌现的安全生产问题与传统安全管理模式之间的矛盾。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快速推进, 生产安全事故由传统行业 (领域) 向城市建设运行及新农村建设领域逐步转移, 城市公共设施、城市维护保养作业、地下管线等与城市运行密切相关的重点行业 (领域) 以及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安全问题日益显现, 如何建立与城市、农村快速发展相匹配的安全监管模式, 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是科学技术发展与监管方式相对滞后之间的矛盾。传统安全监管方式已满足不了安全生产工作的新要求, 如何提升科技支撑保障能力, 实现安全监管由传统经验型向现代科学管理型转变已迫在眉睫。

五是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与北京建设世界城市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随着北京建设世界城市战略目标的提出, 如何与国际职业安全健康标准体系接轨, 切实保障劳动者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对顺义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些新矛盾和新问题, 需要深刻体察, 立足实践, 积极探索, 勇于创新, 以更好地适应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需要。

进一步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的重要契机

示范城市建设要求进一步完善安全生产监管长效机制, 基本建成与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安全生产责任、目标考核、制度保障、风险防控、应急处置等七大体系;要求进一步落实企业主体责任。通过持续开展隐患排查治理工作, 实现全行业、全覆盖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要求进一步提高城市风险控制能力。通过建立城市运行定期风险评估、高风险场所日常监控和应急处置联动机制, 提升社会公众应对突发事件和应急避险能力。总之, 示范城市建设对顺义区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指明了新方向, 要把握机遇, 积极创建, 进一步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成为名副其实的安全发展示范城市。

建设实践

高度重视, 大力推动示范城市和标准化试点地区建设工作

一是加强领导。成立了以顺义区区长为组长, 各分管副区长为副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 全区各相关部门和镇、街道、经济功能区行政正职任成员。

二是政策支撑。创建实施方案经区政府常务会审议通过, 并以顺义区政府规范性文件形式正式印发;出台了《顺义区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建设规划》《任务指标》和《创建实施方案》, 明确细化每一个工作措施。

三是资金保障。顺义区政府投入1 500万元用于安全生产标准化3年达标创建专项资金, 对于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各项工作任务所需资金全部予以支持, 以各部门专项工作资金形式予以保障。

四是机制保障。将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工作和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纳入区政府对各部门的绩效考核。建立联席协调机制, 专门成立区创建领导小组办公室, 每季度召开由常务副区长主持联席会议, 通报工作进展情况, 分析存在问题, 研究解决办法。

五是深入发动。召开了全区动员部署会,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副局长孙华山, 时任北京市安全监管局局长张家明, 顺义区委副书记、区长卢映川, 顺义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林向阳, 顺义区副区长盛德利等领导参加。

实施全方位安全发展战略, 构建安全预防控制体系

一是实施安全发展工程, 降低城市运行的安全风险。抓住市政、交通、建设、危化等重点行业, 以隐患排查治理为中心, 通过建立联席协调机制、责任考核机制和督查验收机制, 扎实推进21个行业部门牵头的66项重点安全工程。目前, 66项重点工程已完成27项, 34项正在有条不紊推进, 5项正在办理前期手续。如:顺义区水务局投资697万元完成潮白河、减河安全护栏建设;顺义区交通局在区内投放200辆电动出租车, 解决“黑的”问题;顺义区市政市容委投入6 132万元为14.6万户居民给予更换钢瓶及气价补贴优惠政策;完成了3万5 120个电子井盖标识系统及地下管线信息系统。

二是开展安全社区建设, 提升社会整体安全水平。作为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创建的重要内容, 顺义区从2014年正式启动市级和国家级安全社区创建工作。区政府投入安全社区专项资金300万元拨付6家试点单位, 用于专家咨询、宣传培训、促进项目实施等。

三是规范企业安全管理行为, 打造本质安全型企业。通过开展全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创建、常态化隐患排查治理以及安全文化示范企业创建工作, 顺义区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行为得到逐步规范。以标准化为载体, 以信息化为依托, 构建隐患排查治理体系

一是开展全系统分类分级管理, 摸清全区监管的家底, 明确各部门的监管职责。历时8个多月对全区工商注册的6万1 308条生产经营单位信息逐一进行排查, 最终形成了1万6 456条有效企业数据, 初步形成了安全生产监管数据库, 完成了顺义区第一轮全覆盖的企业安全生产条件的普查。同时全面梳理了行业、属地、专项以及综合监管部门的安全生产工作职责, 使每一家生产经营单位都对应一家行业部门和属地部门, 解决了政府各部门“管什么, 怎么管”和履职范围的问题, 建立起“分工负责、齐抓共管”的全行业、全覆盖管理机制。

二是开展全覆盖隐患自查自报, 实现了政企互动, 充分调动企业的积极性。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落实关键在企业。区政府出台了《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自查自报工作管理办法》, 明确了生产经营单位作为隐患排查、治理、挂账、销账的责任主体, 规范了安全隐患的挂账、治理、验收、销账工作流程。通过持续17个季度隐患自查自报工作, 累计上报隐患33.5万项, 自查上报率保持在94%左右, 隐患整改率92%, 隐患的自查、自改、自报工作已经成为企业主体责任落实的常态化工作, 搭建了政府与企业安全监管的互动平台, 初步实现了隐患排查治理的链条式管理。

三是开展全行业标准化创建, 进一步固化隐患排查治理责任机制, 企业安全基础水平得到大幅提升。隐患排查治理是安全生产标准化的核心和重要内容, 标准化则是隐患排查治理责任机制落实的有效载体。顺义区紧紧抓住“隐患排查治理”这条主线, 2012—2014年开展了全行业、全员、全过程、全覆盖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工作。目前, 全区一级达标企业18家, 二级达标企业198家, 三级达标企业1 526家, 微型岗位达标企业8 879家, 实现了辖区内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全部达标的工作任务, 工作模式和梳理出的47类7 708条标准和503套设备设施考评表作为三级、微型企业评定标准, 得到国家安全监管总局的认可, 并在北京市应用推广, 提前1年完成试点创建任务。

四是搭建信息化监管平台, 实现全流程精细管理。将信息化应用到安全管理工作的全过程。逐步建立起一个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纵向贯通北京市安监局、镇 (街道) 、每一家企业, 横向扩展到区内各行业部门的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网络化平台。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 构建起企业自查隐患、上报隐患、接受监督指导、整改隐患的完整链条, 通过教育培训、专项整治、行政执法等模块, 全过程记录行业、属地、综合监管部门的安全管理行为, 建立了政府和企业互动平台, 实现了安全监管工作的过程管理、印记管理, 初步解决了政府部门监管资源分散、企业安全管理粗放的问题, 实现了隐患排查治理监管效能的有效提升。

存在问题

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还未真正落实

这虽是老生常谈, 却是导致生产安全事故多发的最主要原因。企业尚未把安全生产作为自觉行为, 企业自我安全管理能力不强, 在安全投入、设备设施改造、人员培训教育、应急管理以及依法依规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等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一些企业的安全意识淡薄、安全管理松懈, 主要负责人、安全负责人、关键岗位人员、危险性作业人员安全素质偏低, 违规违章严重, 处置突出事件反应不力。

城镇化进程中伴随产生的安全生产隐患问题突出

在城乡结合部地区, 低端产业无序发展, 外来人口高度聚集, “五小企业”“六小场所”“三合一”“多合一”还大量存在, 违法建设、违法出租现象屡禁不止, 生产安全隐患大量存在。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升级, 生产性服务业、城市运行维护保养作业、城市基础设施运行与建设的安全监管问题在顺义区也日益凸现, 尤其是城市地下管网密集、公路网密集、高层建筑日益增多, 安全运行与管理的新老问题聚集, 安全风险加大。安全生产监管的重点逐步由传统的高危行业向保障城市运行安全领域转移。

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还不健全

建立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是安全发展示范城市建设的核心内容, 是实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努力把北京打造成为和谐宜居之都目标的必要途径, 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北京市委十一届四中全会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具体要求, 是北京市全面落实安全生产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由之路。但目前顺义区的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和安全预防控制体系还是初级层面的, 还需要进一步推进安全生产管理体制改革, 进而实现全市安全生产水平根本好转。

下一步举措

强化“党政同责, 一岗双责、齐抓共管”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建设

经过几年的努力, 顺义区已初步建立了以分类分级管理办法为基础的一系列安全生产规范性文件。2015年要围绕实施《北京市委、市政府关于实施安全发展战略, 促进和谐宜居之都建设的意见》, 尽快以区政府文件形式重新修订或出台《顺义区党政同责实施办法》《顺义区安全生产约谈管理办法》《顺义区行政机关安全生产监督 (管理) 职责规定》 (修订版) 《顺义区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规定》 (修订版) 等, 通过政府规范性文件形式完成“定责”, 从而建立起较为完善的安全责任体系。

强化安全发展理念落实

顺义区把安全生产纳入社会经济发展总体布局, 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业态调整、人口控制相结合。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生产方式落后、破坏资源、污染环境的企业限期予以淘汰, 2015年底前完成5家非煤矿山企业整合提升工作, 完成60家落后企业淘汰工作。

强化基层基础建设

一是全面启动第二次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条件普查。2008年顺义区开展了全行业、全覆盖的企业分类分级工作, 实际上实现了顺义区第一轮全部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状况的普查摸底。2014年11月至2015年3月, 顺义区再利用5个月的时间对全区工商注册的7万余家生产经营单位进行全面摸底排查, 完善企业数据库, 全面、准确掌握企业类型、数量和安全生产状况, 建立责任清晰明确的企业分类分级管理台账, 从而解决安全生产监管范围的问题。

二是全面升级综合监管系统。针对新修订《安全生产法》的出台实施, 对执法检查系统进行重新升级, 结合执法标准和隐患排查标准、标准化标准的第三次修订, 对分类分级、自查自报、标准化等模块进行全新改版, 力争使我区信息化建设、应用再上新台阶。

三是加大宣传教育, 营造全社会安全氛围。充分发挥电视、广播, 特别是微信、微博等新媒体的作用, 大力普及全民安全知识, 营造全社会关注安全的良好氛围。充分运用典型事故案例开展警示教育, 把每一起典型事故教育传达到相关企业, 举一反三, 切实完善防范措施, 真正做到“一厂出事故、万厂受教育, 一地有隐患、全区受警示”。

深化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

城市经验 第9篇

关键词:城市群,区域创新,中心城市,发展模式

一、引言

城市群是多城市的集合, 是不同创新主体以城市为单位在一个比较密集的空间范围内有机联动, 优势互补, 从而达到一体化发展目标的结果。在世界范围内, 产业分工布局最完善的是以纽约为中心的城市群、产业升级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较强的北美五大湖城市群、以创意产业闻名的伦敦城市群、在人口与土地规划上极具合理性的巴黎城市群、交通港口一体化的日本东海岸东京城市群等区域在国际经济舞台上都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从国外成功经验看, 城市群一方面依靠其区域创新中心城市便利发达的区位优势和交通通讯条件, 依托深厚的文化教育和科技基础, 充分发挥周边大小城市的协同作用, 使创新活动合理分工、产业结构适时转移;另一方面, 城市群是一个敞开的经济环境, 它凭借对国际政治经济的强大影响以及自身的协调发展, 建立起广泛的国内国际联系, 使国内外的人才、技术、资本等聚散于此, 城市群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 我国的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随着经济的增长, 城镇化水平越来越高, 在城镇化的过程中, 集群内的城市经济互补、产业相互支持, 增强了区域的竞争力。同时,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 一个创新、改革的时代序幕正在开启, 城市群发展过程中, 要想继续保持区域内原有的竞争力, 必须进行创新,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 区域创新中心的概念随之产生。区域创新中心, 就是集中了城市群内的优势资源, 依托较高素质的专业创新人员, 以创新的思维寻求经济增长的城市群区域。区域创新中心的建设对于促进城市群的发展, 增强城市群经济发展的活力以及动力, 从而促进区域综合竞争力的提高有着非常重大的意义。

二、世界著名城市群区域创新中心建设比较

(一) 大西洋沿岸城市群。

1. 概况。

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 以纽约为核心城市, 又称为波士顿-纽约-华盛顿城市群, 简称波士华 (Boswah) , 是世界上首个被认可、也是目前实力最强的城市群。它北起缅因州, 南至弗吉尼亚州, 跨越10州, 由波士顿、纽约、费城、巴尔的摩、华盛顿5大都市和40多个中小城市组成, 这个城市群的层级结构以金字塔型存在。该城市群几乎囊括美国东北部所有的大城市以及部分南部城市, 绵延600多公里, 总面积约13.8万平方公里, 人口约4, 500万, 城市化水平达90%。该区面积虽只占美国国土面积不到1.5%, 但却集中了20%左右的美国人口, 是美国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 城市群制造业产值占全美的30%以上, 是美国最大的生产基地, 被视为美国经济发展的中心。该城市群各城市都有各自的个性特征, 都有占优势的产业部门, 在城市群内发挥着各自特定的功能, 使整个城市群构成了一个既有分工、又有密切联系的有机整体。

波士华城市群发展经历过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870年以前的各城市孤立分散阶段, 这一阶段人口和经济活动不断向城市集中, 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但各城市均独立发展, 众多小城市呈松散分布状态。第二阶段是1870年~1920年的区域性城市体系形成阶段, 以纽约、费城两个特大城市为核心的区域城市发展轴线形成。第三阶段是1920年~1950年的大都市带雏形阶段, 这一阶段美国社会经济发展进入工业化后期, 中心城市规模继续扩大, 城市发展超越了建成区的地域界线, 向周边郊区扩展, 逐渐形成大都市区。第四阶段是1950年以后的大都市带成熟阶段, 这一阶段科技迅猛发展, 交通和通讯发生革命, 城市的产业结构不断升级换代, 导致都市区空间范围扩大, 并沿着发展轴紧密相连, 大都市带自身的形态演化和枢纽功能逐渐走向成熟, 波士顿、纽约、费城和华盛顿四大都市群横向蔓延, 相互连接, 最后发展为跨越数州的波士华城市群。

2. 城市分工与布局。

(1) 纽约。波士华城市群在世界城市中的地位以及对于世界经济的影响能力, 来自于大城市群内的区域分工格局。纽约在整个城市群中处于核心地位, 是美国的第一大城市, 其城市职能是综合型的。虽非首都, 但却是国际政治中心, 发挥着全国甚至全球性的影响。联合国6个主要机构中的5个设在这里, 12个常设辅助机构中, 也有5个在纽约。纽约的经济功能则突出地表现在金融、贸易和管理等方面。早在20世纪初, 纽约就是全美的“银行之都”, 在世界金融、证券和外汇市场上有着重要影响。同时, 纽约又是美国和国际大公司总部的集中地, 全美500家最大的公司, 约有30%的总部设在纽约, 与之相关的广告、法律、税收、房地产、数据处理等各种专业管理机构和服务部门也云集于此, 形成了一个控制国内、影响世界的服务和管理的中心。

(2) 费城。费城是波士顿-纽约城市带中第二大城市, 它是一个多样化的城市, 重化工业发达, 是美国东海岸主要的炼油中心和钢铁、造船基地, 同时也是美国的主要港口之一和全国重要的铁路枢纽, 全市2/5的就业人口从事制造业。

(3) 波士顿。波士顿的工业比较发达, 原来的支柱产业是纺织、造船等传统工业, 现在则以高科技行业为主要产业, 是全美仅次于硅谷的微电子技术中心。另外, 波士顿也是一座文化名城, 拥有全球闻名的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16所大学以及国家航空与宇航电子中心等重要科研机构。

(4) 华盛顿。华盛顿是美国的首都, 仅仅以政府行政职能为主, 是一个典型的以政治为中心的城市。城市中没有发展工业, 这也是政府所禁止的, 但为行政和文化机构服务的印刷出版业、食品工业、高级化妆品业则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同时由于市区多为纪念性建筑及公园草地, 旅游业相当发达。

(5) 巴尔的摩。巴尔的摩也是美国东海岸重要的海港和工商业中心。依靠进口原料, 巴尔的摩发展了钢铁、造船和有色金属冶炼等工业, 对外贸易在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由此可以看出, 波士华城市群中的各个城市都有自己特定的职能, 而且在发展的过程中, 相互间密切地联系在一起, 实现了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 在共同市场的基础上, 各种生产要素在城市群中流动, 促使人口和经济活动更大规模地集聚, 形成了城市群巨大的整体效应。纽约在产业结构调整中起着先导创新作用。通过合理的调整, 既成功地加强了中心城市的实力和核心地位, 又使周边地区获得了发展的契机。

(二) 太平洋沿岸城市群。

1. 概况。

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从东京湾的鹿岛开始, 经千叶、东京、横滨、名古屋、大阪、神户直达北九州的长崎, 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 占全国总面积的20%, 人口近7, 000万, 占全国总人口的61%。二战以后, 日本的重化工业迅速发展, 原有的工业区急剧膨胀, 外延扩大, 形成了著名的太平洋沿岸工业地带。工业的集中带来了人口的集聚, 加剧了城市化的发展, 城市群应运而生。

东京-大阪城市群是日本经济最发达的地带, 集中了全国工业企业和工业就业人数的2/3, 工业产值的3/4和国民收入的2/3, 这里也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交通的中枢, 全国80%以上的金融、出版、信息、教育和研究开发机构分布在该区内。区内又包括了三大城市群:东京-横滨城市群、大阪-神户-京都城市群、名古屋城市群。

2. 城市分工与布局。

(1) 东京。东京是日本的首都, 虽然其面积占全国的3.6%, 人口占全国的25.4%, 但其城市职能却是综合性的。第一, 它是全国的金融、管理中心。全国30%以上的银行总部、50%的销售额超过100亿日元的大公司总部设在东京, 另外, 日本的外资企业有2/3在东京设有办事处, 总数达2, 000多家, 其辐射范围已经超过国界而成为世界级的金融中心。第二, 东京是全国最大的工业中心。其制造业销售额占全国的l/4, 超过了大阪和名古屋。第三, 东京是全国最大的商业中心。其商品销售额占全国的29.7%, 批发销售额占全国的35.3%, 均占全国首位, 其服务范围延伸至全国。第四, 东京是全国最大的交通枢纽中心。东京湾港口群是国内最大的港口群体, 以东京和成田两大国际机场为核心, 组成了联系国内外的航空基地, 陆路交通也四通八达。第五, 东京还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 拥有几十所大学, 并拥有占全国1/3的国家级文化机构, 日本电视台和三大报纸的总部均设在这里。因此东京被认为是“纽约+华盛顿+硅谷+底特律”型的集多种功能于一身的世界城市。

(2) 大阪。大阪是日本的第二大经济中心, 一向以其商业资本雄厚著称, 神户是大阪的外港。以大阪和神户为核心构成的工业区仅次于东京工业区, 是日本第二大工业中心, 轻重工业都很发达, 重化工业产值约占日本总产值的1/3。其次为机械、食品等部门。京都曾为古都, 有“西京”之称, 是日本的文化名城, 轻纺工业、旅游业比较发达。

(3) 名古屋。名古屋位于东京和京都之间, 有“中京”之称。以名古屋为核心的工业区是日本第三大工业地带, 汽车工业是其突出的专业化部门, 占本区产值的40%和全国的35%, 其次为钢铁、机械、石化等, 另外名古屋也是日本著名的港口。

日本的新干线、高速公路等大型交通网和现代化的通讯网络, 加强了城市之间的联系, 不同的城市依据各自的优势, 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实现了更广泛的规模经济和社会分工, 推动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

如同美国波士华城市群一样, 日本太平洋沿岸城市群的各主要城市也各有特色, 大大提高了整个城市群和国家在世界上的地位。在战后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 各城市在加强原有特色的基础上, 扬长避短, 强化地域职能分工与合作。

(三) 巴黎城市群。

1. 概况。

巴黎城市群由巴黎市和埃松、上塞纳、塞纳 (马恩、塞纳) 圣德尼、瓦尔德马恩、瓦尔德兹、伊夫林7个省组成。全区面积12, 072平方公里, 人口1, 100万人, 分别占法国总面积和人口的21.2%和18.18%。19世纪末, 在工业加速发展的推动下, 巴黎的城市建设规模日益扩展。为了对其实行统一有效的规划管理, 1955年进行了行政区划调整, 设立巴黎大区 (即巴黎大城市群) 计划区。1956年, 巴黎地区国土开发计划提出降低巴黎中心区密度, 在近郊区和城市建成区边缘建设大型住宅区和卫星城。从空间形态上看, 20世纪60年代以前, 巴黎是以市区为中心, 呈同心圆向外扩展的, 曾导致城市中心过度集中和拥挤。1965年的城市规划和地区整治战略规划提出, 在巴黎外围塞纳河两边轴线上建设8座新城, 总规模将是当时巴黎建成区的2倍。这是国际上首次提出新城概念和卫星城计划, 并都已付诸实施。1976年和1994年的巴黎大区总体规划虽将8个新城调整为5个, 但都坚持多中心和卫星新城的空间组织思路和原则。

2. 城市分工与布局。

一是郊区工业在巴黎大区的地位已相对稳定, 成为巴黎工业集聚区。远郊还形成了明显的专业分工, 如西郊的汽车工业、南郊的航空、电子工业、东郊的基础化学、制药工业等。二是适应高科技产业的发展, 在南部形成高新技术开发中心, 拥有众多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三是第三产业虽是巴黎市区经济的主体, 但在郊区特别是近郊金融保险业、商业性服务业和运输业也相当发达。四是工业部门中非生产人员 (指行政、管理、工业贸易、工业服务等) 的比重从市区向郊区降低, 郊区工业中直接生产人员一般不超过五分之二, 近郊和新工业区的比重就更低, 而参与工业研究和创新工作人员则高于全区平均水平, 非生产性人员主要集中于巴黎市区的中部和西部、西部近郊, 其次是西南近郊和东北郊及西北郊新城。

三、世界著名城市群区域创新中心城市发展模式

创新中心城市是一个复杂的巨大系统, 它包含着众多因素的创新, 各因素之间相互整合, 相互影响, 由于各国的经济基础不同, 历史文化各异, 因此也形成了不同的创新中心城市发展模式。

(一) 依据规模和地位的不同, 可以把创新中心城市发展模式分为世界级创新中心城市模式、区域创新中心城市模式和非中心创新城市群模式。

世界级创新中心城市通常在金融、商业、服务、娱乐等产业具备国际优势地位, 是全球知识和学习的中心, 拥有开放和多样化的环境。其主导产业为那些与创新相关的服务业, 如金融、媒体与软件设计、创新服务业、创意产业等;一些高科技产业如生命科学、医药产业也是发展的重点。这类城市主要通过整合知识资源和人才资源, 培育创新型文化, 推动知识和信息的自由流动等促进创新活动的开展。代表城市包括:伦敦、纽约、巴黎等。

区域创新中心城市通常是本国或地区的首都和重要城市, 在区域内有较高知名度, 经济科技实力相对较强, 基础设施完善。主导产业以知识密集型产业为主, 它们在政府的支持下建立大学、政府、企业联合的创新网络, 注重合作, 形成高效的技术扩散和产业化机制。代表城市为:赫尔辛基、斯德哥尔摩、墨尔本等。

非核心创新城市群是由经济区内若干中小型城市组成, 通过联合产生协同创新效应。城市群整体产业发展多元化, 注重城市间的交流与合作, 形成多样化、包容性的社会环境, 凸显群体创新特性。代表地区为英国非核心城市群 (伯明翰、布里斯特尔、利兹、利物浦、曼彻斯特、纽卡斯尔、诺丁汉和谢菲尔德) 和日本关西创新城市群 (滋贺、京都、兵库、奈良和歌山) 。

(二) 依据主导产业的不同, 可以把创新中心城市发展模式分为高技术制造业创新中心城市模式和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创新中心城市模式。

高技术制造业创新中心城市通常以高科技产业为支柱, 在这些城市中, 与高科技产业相关的服务业较为发达, 融资方便, 科技园区或创业园成为创新的主要载体, 带动整个区域的发展, 同时高校往往扮演了高层次人才和技术的提供者角色, 而政府则通过对某些产业的支持间接实现对城市发展的支持。目前这类城市的典型代表是:美国硅谷-圣何塞地区、波士顿-128号公路地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创新中心城市以创新型服务业、文化娱乐业、创意产业等知识密集的产业为主导, 具有浓厚的文化特色和显著的品牌效应, 传统产业相对萎缩, 政府与私人机构共同投资建设完善与上述产业相关的基础设施, 以达到共享资源和宣传城市的目的。目前这类城市的代表是:美国西雅图和日本大阪。

(三) 依据文化背景的不同, 可以将创新中心城市分为单元文化下的创新中心城市和文化交融下的创新中心城市。

单元文化下的创新中心城市通常处于某种较强的文化氛围之中, 它们科技实力雄厚, 创新活力强, 但外来人口有限, 无法形成具有影响力的外来文化环境。从产业上看, 这类城市产业结构较为复杂, 高技术制造业、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创意产业等均发展较快, 虽然城市的主导文化氛围浓厚, 但十分重视与外界在合作交流中实现创新。代表城市为日本东京。

文化交融下的创新中心城市外来人口众多, 因此文化多样性显著, 它们通常成为区域交通枢纽和商业网络节点, 是企业开展跨国经营的首选总部设立地点。同样, 这类城市的产业也呈现多样化, 高技术制造业、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创意产业均得到发展, 而外来企业是其创新活动的主要从事者。目前代表城市为新加坡和香港。

创新中心城市的发展模式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归纳总结, 事实上, 各城市发展模式往往存在很多重叠, 很难用单一标准界定其具体属于哪个模式, 往往一个城市具有若干发展模式的特点, 而不同的城市又有其创新发展的特色。第一, 一个城市的基础及其在国内外的地位往往决定了它未来发展的方向, 创新中心城市的建设是在已有基础上的拓展, 良好的城市基础建设是创新中心城市发展的前提。第二, 政府作用显著, 创新中心城市的建设往往是在政府有意识的推动下进行的。目前, 国际上大多数城市都是在公共部门的引导下开展创新中心城市建设的, 这一点在那些金融业不发达, 风险投资不足的城市更加显著。虽然美国硅谷和波士顿128号公路是个例外, 它们的兴起最初是由于临近著名高校而产生的自发创新行为, 但在随后的发展中, 正是得益于掌握了大量政府订单, 才使得这两个地区得以迅速壮大。因此, 公共部门的引导和扶持是创新中心城市建设的一个重要因素。第三,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 政府的各项政策主要集中在对企业的支持上, 高校则起到了孵化器的作用, 成为创新的源头, 为创新活动提供最基本的人才保障。第四, 培育独具特色的创新型文化, 鼓励创新, 容忍失败, 促进多种文化交融, 加强合作, 开放竞争, 是创新中心城市共有的文化特点。可以说, 创新文化决定了城市创新的持续发展能力。

产业是城市发展的基础, 从主要创新中心城市的发展实践来看, 高技术制造业、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创意产业三大产业是创新中心城市的产业基础, 其中高技术制造业主要包括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知识密集性服务业则包括研发、法律服务、管理咨询、IT服务等基于智力和知识的服务业, 它为高技术制造业创新活动的开展提供了重要支持;创意产业包括广告设计、时尚设计、出版、音乐、电影、戏剧、手工艺、摄影及绘画等, 是近年来兴起的新兴产业, 一些地区如新加坡等将其看作一种提升文化认同、民族信心和加强城市宣传的软力量。目前创意产业在全球发展极为迅速, 已经成为许多创新中心城市的主要标志之一。

四、经验与启示

(一) 从城市群空间布局看, 都经过了由一极向多极转变。

当前世界著名的几大城市群内部都云集着众多著名城市, 形成了以多核为中心的城市群结构。如果孤立地看待每个城市, 其功能大多为单一的, 但是其整体效应却是巨大的。整个城市群具备与国际市场联系的各种通道, 所聚集的产业、金融、贸易、科技、信息等力量在全球经济活动中具有重大的影响, 甚至发挥着枢纽的作用。北京目前仍然是一极的空间布局结构, 未来必然由一核向多中心转变, 城市功能必然进一步分化, 周边城市的分工进一步明确, 河北省环首都圈将有多个城市成为其卫星城, 并且将有城市成为以科技创新和教育为主要特征的城市。

(二) 从城市群内部结构看, 产业整合和生产力的合理布局是关键。

中心城市在产业结构调整中起着先导创新作用, 通过合理的调整, 既成功地加强了中心城市的实力和地位, 又使周围地区获得了发展的契机。在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 纽约是核心城市, 它是全美甚至全世界的金融中心, 一直左右着世界的金融、证券和外汇市场。纽约还是美国和国际大公司总部的集中地, 同时又是各种专业管理机构和服务部门的聚集地。费城是该城市群的第二大城市, 重工业发达, 它是美国东海岸的主要炼油中心和钢铁、造船基地。波士顿是有名的文化中心, 全世界闻名的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就在这里。以波士顿为中心的128公路环形科技园区已形成一个高技术工业群, 是仅次于硅谷的全美微电子技术中心。华盛顿是美国的首都, 是政治中心。这一城市群内有多个港口, 各港口在发展中有了合理的分工:纽约港是商港, 以集装箱运输为主;费城港主要从事近海货运;巴尔的摩港作为矿石、煤和谷物的转运港;波士顿以转运地方产品为主, 同时兼有海港的性质。在日本东京城市群内, 城市之间的分工也十分明确:千叶为原料输入港, 横滨专攻对外贸易, 东京主营内贸, 川崎为企业输送原材料和制成品。从以上各主要城市、各港口的分析, 可以看出这些城市都有自己特殊的职能, 都有占优势的产业部门, 而且彼此间又紧紧相联, 在共同市场的基础上, 各种生产要素在城市群中流动, 促使人口和经济活动更大规模地集聚, 形成了城市群巨大的整体效应。

(三) 从区域竞争看, 创新能力是区域竞争的核心。

世界上竞争力强的城市群, 都具备较高创新能力。如前分析的几大城市群, 都是在国际上著名的城市群, 也都存在着以科技创新和教育为主要功能的城区或卫星城。

(四) 从技术转移路径看, 成果转移跳跃性和梯度性并存。

技术水平越高、越复杂或越先进时, 越倾向于在高技术水平的主体之间流动, 这类转移往往是跨空间区域, 具有跳跃性特征。而成熟或低端技术转移具有梯度性, 因为其对产业配套和环境要求不高。

参考文献

[1] .科技部专题研究组.主要创新型国家科技创新发展的历程及经验[J].内部资料, 2006

[2] .李英武.国外构建创新型城市的实践及启示[J].前线, 2006, 2:49~51

[3] .杨德权, 杨德礼.日本关西地区经济再生战略与城市群创新体系[J].环渤海经济瞭望, 2000, 2:33~36

国外城市群的发展经验与启示 第10篇

城市是以空间与环境利用为基础, 以要素聚集为特点, 以社会进步为目的的一个集聚了人口、经济和科学文化等各类发展因子的地域空间系统。就其本质来看, 它是自然、社会、经济、文化实体的有机统一, 是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不仅是区域内的生产、消费、贸易、行政、就业中心, 也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或衰退的前沿。它通过与所在区域的各种联系, 引导和控制着区域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规模。因此区域之间的竞争, 很大程度上是城市之间的竞争。工业发展是现代城市发展的主要诱因, 产业革命在欧洲诱发了城市化, 作为城市化先发地区, 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发展经历了“前工业”、“工业”和“后工业”三个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 城市的规模在工业化进程中越来越大。由于城市越大, 其集聚产业、人口的能力越大, 效率越高, 这些国家就走过了一条城市化、大城市化乃至大城市群化的道路。进入20世纪以后, 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 都出现了人口和其他经济要素向大城市集中的倾向。随着经济主导产业的不断变化, 产业内涵对城市在规模和功能上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 现代产业的大城市取向已十分明显。

城市群是由多个城市聚合而成的一个高密度的、关联紧密的地域空间, 在这个地域空间里存在若干个大城市和中小城市, 不同层次的城市功能在一个比较密集的空间范围内有机地相互联动, 城市之问的空间距离和经济距离被高速度、大运输容量的交通轴线所缩短。由于只有城市特别是大城市才有各种现代化高端产业的集聚, 只有城市才具有国际竞争所需要的产业基础设施和人力资源, 故此集聚着多个城市的城市群就成了经济、技术与社会变迁的核心地带, 区域经济的发展引擎, 区域文化与政治创新的发源地, 也成为连接各种全球性网络的节点区。

城市群作为一个整体既能够有效地扩展大城市的功能、提高城市的效率及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 又能够克服城市容量不足的问题。在城市群中, 城市之间相互交流和交易的频繁性是城市群的活力所在, 也是城市群的各种优势不断被强化、放大并向外围扩散的源泉。正是由于城市群这一特定的地域空间在工业和信息社会发展过程中不断体现出的突出作用, 在某种意义上, 2l世纪国际竞争的真正据点应该是城市群, 城市群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空间形式。

据周一星《城市地理学》, 发达地区包欧洲、北美洲、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 欠发达地区包括亚洲 (除日本) 、非洲、拉丁美洲和大洋洲 (除澳大利亚、新西兰) 。

二、国外城市群的发展

由于经济和历史的原因, 世界城市化发展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异, 总的来看, 发达国家和大多数拉美国家城市化水平较高, 而亚洲、非洲国家城市化水平较低。1997年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在70%以上, 而中低收入国家城市化水平还不足40%, 从世界城市化发展特征看, 首先, 尽管城市化水平最高的还是欧美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却是世界城市化的主动力;其次, 大城市的规模和数量增长明显, 而且在经济社会中的作用非常突出;再次, 出现了多个大都市连绵带, 也出现一些全球性的城市。

资料来源:World Urbanization Prospects:The:1999 Revision.New York:United N agions, 2001.

城市群的崛起是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从世界特别是欧美等发达国家看, 人类城市文明发展经历了从小城镇到大城市、到城市群、再到巨型都市带的演变。在这个发展过程中, 一般分为六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向心期, 向心期是一个城市人口开始聚合的时期, 周围的人口开始向城市中心区聚合。第二阶段是绝对向心期, 这时人口继续向中心区聚合, 同时, 中心区范围向外扩大。第三阶段是相对向心期, 人口开始向相反的方向流动, 由中心区开始向城市的周边区转移。第四阶段是相对离心期, 人口继续向郊外流动, 同时开始出现中心区人口的相对下降, 在人口向郊外扩展的时候, 在大城市的周边地区的城市开始崛起, 各城市之间联系趋于紧密, 城市群逐渐成形。第五阶段是绝对离心期, 西方国家在20世纪70~80年代特别明显, 出现了大城市中的中心区的衰弱, 即城市的空心化, 此时由于大城市中心区衰弱, 同时周边崛起城市在整个布局上是一个混乱状态, 于是政府开始有意识地引导城市的发展。第六阶段是规则分布期, 这个时期政府通过在城市之间构建快速的交通干线, 来引导整个城市群有序地分布, 同时在这个过程中逐渐形成若干个大城市带。从发展特征上看, 概括起来国外城市群的发展有两种典型模式, 即“欧美模式”和“墨—印模式”。

“欧美模式”是以城市为主导的城市群发展模式。欧美发达国家的城市群大体上经历了二三百年的漫长演进过程, 由于时间的充裕和市场机制的不断完善, 城市化和市场化、工业化的互动过程, 形成了工业发展、社会分工和市场细化的自然结果。整个城市群的形成是一种近乎自发的过程, 城市群内部各城市的发展、分工与相互联系主要是靠在市场化过程中的磨合适应。遵循这种模式发展起来的城市群大体上又分为两类。一类是以英国、美国、日本为代表的, 发展以大城市为主体构成的城市群;另一类是以德国、荷兰、奥地利等西欧发达国家为代表的, 发展以中小型城市为主体构成的城市群。

“墨—印模式”是指以政府主导的城市群发展模式。多数发展中国家走的是这种以政府为主导的城市化发展道路, 由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具有较强的赶超色彩, 其发展政策也是在政府主导下各类发展要素向工业和城市倾斜的政策, 墨西哥和印度就是这类政府主导型城市群发展的代表国家。

“滞后城市化”是指城市化水平落后于一国的工业化进程和经济发展阶段, 在亚洲的一些国家, 如印度、印度尼西亚等国, 其城市化水平落后于工业化的进程, 工业向乡村扩散, 农村人口就地非农化, 各类基础设施严重缺乏。加拿大学者麦吉 (T.G.:Mc Gee, 1980、1994) 对东南亚发展中国家城市密集地区进行研究后提出“城乡融合区” (Desakota) 的概念, 并认为这些地区已出现类似西方大都市带的空间结构。综观国外城市群的发展历程, 政府作为一个干预社会的机构, 在其中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墨—印模式”中政府自身就是城市群发展的主导力量, 政府运用各种政策对要素向大城市聚集和城市密集区区域发展优势的建立起了根本性的作用, 尽管有很多非市场化的操作, 但其作用是十分明显的。

世界上比较成熟的城市群的发展实践证明, 政府在城市群作为一个整体统筹发展和内部各城市的联系协调上, 在制度与政策、信息、基础设施等一体化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内部各个城市间的分工合作、相互协调是城市群发展成熟与否的重要标志, 相较于城市间单个项目的合作来说, 一个整合与统一的政策平台, 一个有利于无障碍流动的环境, 可以使城市群内各地方的经济行为协调一致, 减少区内交易成本, 出现更多的经济合作行为, 而政府在这些方面的作用是无可替代的。

三、国外城市群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相应对策

无论是依照“欧美模式”还是“墨—印模式”发展起来的城市群, 在其发展过程中都出现了这样或那样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 这些国家也采取了许多相应的措施, 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 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城市群的协调管治方面。

国外的城市群大多属于总体松散型的结构, 城市群作为众多城市的聚集体, 必然会存在着不同城市发展目标相互冲突的现象。如何协调处理城市之间的矛盾又不因过多的管治而束缚城市群的整体发展, 是摆在各国政府面前的一个巨大的挑战。因此许多国家从制度创新人手, 打破政区界限, 尝试更为有效的区域管治方式, 作为地方政府经济发展政策的重要工具, 减少重复投资, 改变各自为政行为。

2. 城市群发展的可持续性。

可持续性一直是城市群这一地域空间系统所面临的重要挑战, 一方面城市群被看作区域或国家经济增长的发动机, 城市的空间和资源都被用来积累更多的财富;另一方面, 由于城市增长对环境、社会和经济方面的负面影响日趋明显, 作为经济、社会、环境问题中心的各个城市又被看成是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潜在障碍。许多国家都在正视这一问题, 并尝试用建设性措施来推进城市化和人口迁移过程, 表现在把建设适居城市作为发展目标, 加强战略规划, 着力培育多中心的城市群内部结构, 减轻“城市病”的影响, 形成城市群生态改善和使之更适宜人类居住的宏观基础。

3. 服务设施一体化和内部发展不平衡。

国外城市化发展过程中由于忽视城市发展内在规律, 过分追求经济发展和城市扩张而引发很多社会问题:如城市规模的过度膨胀、城市的过分拥挤和贫民窟的出现;服务设施缺少统一规划、整体协调性差;缺少对城市郊区化的有效控制而导致社会分化和内城衰退现象, 城市功能结构不合理、过分强调功能分区和大规模城市改造而导致的城市间与城市内发展不平衡等。针对这些问题, 许多国家纷纷尝试建立相对完善的城市群的制度, 通过区域政策来对城市群发展实施干预。城市群制度总体来说可以分为两大类型:一类是基础性政策, 主要是促使各类资源在城市间的合理流动, 实现城市的基本平衡发展。另一类是协调性政策, 主要是在基础性政策的层面上, 城市与城市之间达成共同的遵守规则, 形成一定的运行程序与规范。其重点是在土地集约化、区域一体化方面最终形成区域制度的协调化, 构建一系列新制度雏形, 为城市群的经济与社会一体化奠定市场联动的基础。

四、几点启示

发展大城市和城市群带在我国有其必然性。城市化发展的顺序往往是“点”—“线”—“面”, 城市群的出现既能有效地扩展大城市的功能, 又能克服城市容量不足的问题。我国城市群的发展已初见端倪,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市场化的推进, 以分工协作为基础的城市群和城市带, 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但就城市化进程而言, 我国仍处在一个较低的发展阶段, 不仅城市化水平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除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的城市群已经成形并具一定规模之外, 国内其他地区的城市群或城市密集区尚处在初级发育阶段。城市密集区内部的城市化程度和各城市问关联程度均不及国外的城市群, 但在城市群管治、可持续性、服务设施提供、城市不均衡发展等方面中外城市群都面临着相似的问题。从国外城市群的发展历程和发展趋势上看, 我国的城市群发展应注重以下几个问题:

1. 应积极开展制度创新, 探索符合我国城市群发展的综合管治方法。

尤其是要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城市群制度, 打破城市间各自为政的格局, 统一户籍制度、就业制度、信贷制度、教育制度、医疗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 建立各城市间相互联系的有效机制, 建立类似国外的大都市管治机构的协调机构。在城市群内城市的发展中, 应该注意城市之间发展的差异化战略, 避免盲目竞争, 使各市产业发展相得益彰。

2. 应有一个通盘考虑, 制定城市群概念性规划。

以可持续发展为原则, 用长远的战略规划来引导城市群的长远发展, 充分考虑到全面的社会利益, 统一制定区域性城市群规划, 并将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强化城市群发展的战略性、整体性和协调性, 统筹协调其与土地利用规划、生态建设规划、环保规划、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规划等专项规划的关系, 形成城市群发展的多元动力机制。

3. 实施以政府为主导、市场为基础的城市化发展战略。

政府应主动介入来促进城市群的形成和健康发展, 通过区域政策来对城市群发展实施干预, 针对我国城市群发展的具体情况, 积极探讨行政区划变更的可能性, 以具有导向性的投融资政策、税收优惠政策、土地使用政策来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和基础设施共享等问题。由政府来生产足够数量的公共产品, 对城市的发展进行合理的规划, 并对城市的运行进行必要的管理乃至经营, 来跨越城市化发展的某些无序的发展过程, 以防止发生先进工业化国家在城市化发展过程中普遍出现过的各种各样的城市病。但必须指出的是, 政府在推动城市化发展时要注重方法和手段, 必须采取亲市场的做法, 即以市场为基础来推进城市化的发展, 借助于市场和市场机制来提高城市群营运效率, 积极引入民间资本, 实现现有资源的科学的合理配置。

4. 提高城市群发展的整体性。

要完善各类基础设施, 努力改善各城市间的通达性, 优化城市群的网络结构, 通盘考虑城市群内部城市的合理分工, 优化产业布局, 形成不同城市梯度分工、战略合作、各展所长的局面, 最大限度地减少城市群内部发展的不均衡性。

摘要:文章阐述了国外城市群的发展经验, 指出城市群已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空间形式, 产业内涵对城市在规模和功能上的要求也在不断变化, 并对城市群的协调管治、可持续发展以及服务设施一体化和内部发展不平衡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城市管理社会化的宣城经验 第11篇

首先,创新思路、合力推进是前提。城市管理社会化的探索与实践,是城市管理部门创造性地把“执法权”与“管理权”相剥离的一种全新的管理模式,实质是主动对城市管理部门的职能进行“合理的瘦身”,是变全能型的政府管理为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和谐共治,它不仅符合城市管理的内在规律,也符合当前社会服务管理创新的形势需要。其中,通过市场化运作,采取公开招标的形式引进物业公司签订协议,由企业开展劝导协管,城管局配合执法办案,同时积极发挥城市管理警察支队,法院驻城管局执行联络室作用,有效形成了“社会管理、城管执法”的城市管理部门联动机制,确保了城市管理社会化的顺利推进。

其次,领导重视,高位协调是关键。宣城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站在总揽全局、勇担责任、主动服务的战略高度,对宣城市城管执法局的创新探索给予高度重视,并从城市管理体制、机制、经费、装备和干部配备等方面给予全方位的支持,主动解决城市管理社会化过程中财政专项经费和一线执法人员待遇等实际困难;加大高位协调力度,及时研究出台《关于推行市容管理社会化工作的意见》;针对城市管理社会化初期出现的问题和社会杂音,市委市政府态度鲜明,坚定不移地支持走社会化管理之路,为社会化城市管理创造了良好的内部条件。

第三,建章立制,依法管理是保障。通过建立包括确定管理范围,测算管理费用,细化管理内容,督促检查兑现管理费用,以及物业公司人员培训等一整套具体规章制度。确保了社会化管理的每个环节有章可循。

国外森林城市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第12篇

森林城市的建设目标是遵循生态学原理, 在城市建成区和整个市域范围, 通过营造以乔木为骨架、树木为主体绿地, 构建生态良好、功能完善、景观优美、城乡一体的森林生态系统。早在20世纪60年代, 发达国家已经提出“森林型生态城”的口号, 开始关注城市建设中森林绿地的绿化率。20世纪70年代末, 城市森林的概念被引入, 森林城市理念在20世纪90年代传入我国, 1998年中国林科院主持了“中国城市森林网络建设研究”, 2002年, 将城市森林建设纳入国家林业局“中国可持续发展规划”, 成为生态建设和生态文明战略中的重要内容, 2004年11月, 第1次召开中国城市森林论坛, 贵阳市率先成为“国家森林城市”。截至2015年底, 我国已有96个城市获得国家森林城市称号。

2 国外森林城市建设的主要做法与经验

2.1 建立健全规章制度保障森林城市建设

20世纪70年代, 美国将城市森林隶属于农业部水务局管理, 并完善法律内容, 解决植树技术和资金方面的问题。另外, 建立了林业基金专户, 成立全国性的城市和社区森林改进委员会, 专款专用保障城市森林计划的实施。前苏联也制定了完善的政策, 保障城市森林建设与城市总体规划和建设步伐一致。

2.2 形成城市内外一体的森林生态系统

城市森林是面向整个市域范围的森林生态系统建设, 如俄罗斯的莫斯科、法国的巴黎、加拿大的温哥华、美国的华盛顿和挪威的奥斯陆等城市, 从郊区到市区, 整个城市掩映在森林中, 既有大面积的森林公园, 也有宽阔的绿化廊道把公园连接起来, 形成了城市坐落于森林中的生态发展格局。

2.3 近自然林模式成为城市森林建设的主导

城市森林建设的根本任务就是要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和满足人们贴近自然的需求, 近自然林模式以当地乡土树种为主要经营对象, 在人工辅助下, 使林分能够在近自然的环境中, 保持森林生物群落的动态平衡和森林的可持续发展。目前, 美国、英国、加拿大等许多国家的城市森林建设都体现了近自然林理念, 一方面加强对原生森林植被的保护, 另一方面多采用乡土树种营造森林, 形成近自然的森林群落。

2.4 森林城市建设符合自然地理气候特征

美国国土面积较大, 自然地理气候类型较为复杂, 城市森林建设不可能用一种固定模式, 如滨海城市多采用以海岸线生态防护林为主体的模式。滨水城市注重城市河流、湖泊等水体周围森林植被的保护, 形成林水结合的自然景观带, 成为保护河流、连接内外森林的生态廊道。干旱地区的城市森林建设多以防风防沙固水为中心, 逐步形成耐旱蓄水生态体系等。

2.5 注重城市森林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城市森林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主体, 在维持生物多样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欧美许多国家在城市建设过程中非常注重保留重要的森林、湿地资源, 建设足够宽度的自然生物廊道, 甚至通过人为架桥构建自然林带, 把被道路分割的森林连接起来, 为动物迁移提供通道。

3 对我国森林城市建设的启示

3.1 科学规划, 将城市森林建设纳入城市建设的整体规划中

科学编制城市森林建设规划, 能最大限度发挥城市森林的生态效能, 节约建设的成本, 提高城市的综合功能。城市森林建设应与城市总体规划相适应, 纳入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总目标之中, 成为城市发展总体规划的组成部分, 同步规划, 协调发展。

3.2 完善法律法规, 规范化管理城市森林

城市森林是人为活动为中心的人工生态环境, 与其它森林相比, 城市森林更易受到各种不良因素的影响。建立健全各项法律法规和管理规范, 强化城市森林法律意识, 规范管理城市森林。同时, 在行政管理体制上协调好林业和城建园林的关系, 把原本分属于林业部门和园林部门管理的郊区森林和城区绿化进行统一规范化管理, 真正做到依法治绿。

3.3 因地制宜, 运用近自然森林理念指导森林城市建设

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 结合城市地理位置、地域特色、气候条件、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等, 综合分析, 制定切实可行, 适合本地特色的森林城市建设模式。同时, 强调近自然森林的建设理念, 模拟当地自然生态系统, 构建以乡土乔、灌木为主体, 花草点缀、分布合理、景观优美的城市森林生态系统, 增强城市森林的高效、稳定、健康和经济性。

摘要:阐述了我国森林城市建设的基本情况, 总结了国外森林城市建设的主要做法与经验, 得出对我国森林城市建设的启示。

关键词:森林城市,经验,启示

参考文献

[1]刘德良.中外城市森林建设的对比分析及其启示[J].嘉应学院学报, 2007 (6)

上一篇:城市矿山下一篇:安全优质播出广播电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