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的情感类型

2024-06-13

古诗词的情感类型(精选12篇)

古诗词的情感类型 第1篇

一、普通情感及其呈现途径

音乐来源于生活, 是生活的艺术化反映。生活的内涵是多样的, 音乐是声音艺术, 它有如下几个特点:1.音乐的非语义性。音乐和语言都是用声音作媒介来表达的, 但表达的内容却有明显差异。语言具有一种约定俗成的语义, 音乐的声音却完全不同。它不能表达类似概念一样的东西。2.音乐的非造型性。音乐与美术、戏剧等艺术所使用的材料不同, 音乐是以声音作为媒介的, 音乐是时间的艺术, 它本身不具有空间造型性, 不能直接描摹表现对象形体。也正因为, 音乐有这样的特性, 所以, 音乐善于表达感情。在反映生活方面也只能反映生活中的情感。这种情感是朴素的, 粗糙的, 非经艺术加工过的, 甚至还带有明确内容的。古筝演奏是二度创作, 因此, 必须尊重作品中揭示的生活中的普通情感。

针对这种情感, 古筝演奏如何去表达情感呢?一般而言, 这类古筝曲往往跟历史故事, 文学作品, 典型人物联系在一起。通过对故事的理解与体验, 是基本方法。如:古筝曲《高山流水》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 传说先秦的琴师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 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这是描绘“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伯牙惊曰:“善哉, 子之心与吾同。”子期死后, 伯牙痛失知音, 摔琴断弦, 终身不操, 故有高山流水之曲。

《吕氏春秋》和《列子》的记载我们从中看到“高山流水”并不是单纯的山水画的描写, 而是以描摹景物来抒发情怀志向的筝曲。所取的是自然山水的“境”, 所表现的是“士”阶层的那种“巍巍乎志在泰山”和“汤汤乎志在流水”之意。通过乐曲所显露出来的情感, 我们能感到它给人的完全是一种清新的感受。”“纵纵铮铮, 幽涧之寒流也”:“清清冷冷, 松根之细流也”:“浩浩洋洋, 江河之长流也;”“急风骤雨, 瀑布之飞流也”, 这是对《流水》的形容。

但是, 必须要强调的是, 不可过于根据文字的含义去诠解情感, 否则就跟音乐艺术的特殊性背到而迟。我们主张根据一定的情节进行有根据的联想。这种想象就是要古筝演奏者根据乐曲的内容和音乐形象, 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一幅幅的活动画面, 把自己化为作家、诗人, 也变成作品的主人公。换句话说, 就是要像戏剧演员一样去身临其境。如果你把一首乐曲的基本情绪和意境设想的很得体, 那么你在表达时就会很真实很生动, 能够打动观众, 甚至能把观众引入剧情。总之, 这样的想象和意境会很快帮助你确立起正确的音乐形象。音乐形象完整、统一了, 乐曲的主题思想也就明确了, 这样就会达到情真意切。当然演奏者解释音乐的能力, 不是一日之功, 它是一种生活的积累, 记忆的积累, 情感的积累。这种积累越多、越丰富, “灵感”也就越活跃、越丰富。因此, 作为演奏者, 应随时用眼睛和耳朵去搜集倾听各种生活的画面和声音, 去感受生活, 从而增强我们对生活和人物的理解能力和想象能力, 从而更深刻地理解作品的情感内涵。

二、艺术情感及其呈现途径

除了上述带有一定含义或意境的情感外, 艺术中还有一种情感就是艺术情感。这种情感是由乐曲音响的形式运动给人们带来的心里感觉, 无法用语言描述, 只能体验。这才是音乐艺术的特殊性所在。对于这种情感的表达, 主要应采取两个方面的手段。1.要充分分析古筝乐曲的形式结构。音准问题是首要问题, 也是最起码的要求。音乐中使用的音都是乐音, 它的频律以及相互关系是符合优美情感的基本要求的。倘若音不准, 它已经不是乐音了, 演奏等于在制造与乐音相对的噪音, 那还有什么美感可言, 也就谈不上正确情感表达了。其次要把握节奏问题。对节奏的要求似乎没有音准那么高。事实上, 节奏是音乐的骨骼和脉搏, 是时间艺术的根本标志。没有这个标志或者不重视这个标志就等于抹杀音乐艺术的独特特征。因此, 对节奏的掌握不能忽视, 且必须做到准确稳定并富有动感、活力;比如二拍子的节奏是强、弱;三拍子是强、弱、弱;四拍子则是强、弱、次强、弱, 正确地掌握和处理节奏是准确地表现内容, 生动地表达感情, 完整地体现音乐魅力的关键。再次要研读曲谱, 演奏者不是为解说者的配乐。所谓“音乐不在谱子上, 而在谱子之间”, 因此演唱者不能将自己机械地束缚在音符上, 而应在音响的形象中, 寻找作曲家的创作意图。拿到一首曲谱, 要对作品作一个全面的分析, 就象绘画之初先打好轮廓一样, 明确作品的调性和感情基调, 找准用什么感情来表现作品主题, 处理好句与句之间的关系, 做到句法分明。同时还应掌握好各种力度、速度术语和表情记号。此外, 还有诸如:乐曲的速度、力度、音量、音色等等问题;乐曲的结构、曲体、调式旋律的起伏发展。这些都会给演奏者以艺术表现的启示, 它们可以指引其内在情绪的走向, 找到全曲的高潮及乐曲的层次。2.把握古筝乐器的独特“韵味”。古筝的韵, 则是通过吟、揉、按、滑等技法来表现, 它们丰富了音色, 表达了内在的情感。而吟、揉、按、滑不是独立存在的指法, 是附属于指法的一种技巧动作, 它们在演奏中应用的好坏不影响节奏、音准, 往往不为演奏者所重视。忽视它们筝乐的“韵”就表现不出来, 也就失去筝乐的真正意义。左手吟、揉、按、滑的装饰技巧是筝乐风格的体现, 对筝乐风格的特色形成几乎有决定性的影响。但是并不是在演奏时要大大的加“吟、揉、按、滑”。古人云“当吟则吟, 当揉则揉”。那么, 什么是“当”和“不当”呢?一般说来, 吟、揉、按、滑, 必须根据音与音之间的音程时值来决定它“当”与“不当”, 也就是说音与音有时间才能表现一下。在一首乐曲中时值条件很多, 是不是都要让它们来发挥一下呢?所谓的“当”与“不当”都是根据乐曲的感情来决定的。如果琴曲的感情不需要而乱加吟、揉、按、滑这样不仅不能把琴曲的真正的感情表达出来, 同时还产生“华而不实”的感觉从而冲淡了琴曲的真正的感情。

以上是就普遍层面而言的, 如果考虑到风格问题, 事实上, 各地古筝派别在对“情感”表达方面也还有各自独特的手法。如河南筝家尤爱使用滑音, 在此类风格的音乐中运用十分广泛且种类繁多。山东筝曲十分讲究右手的大指技巧, 乐曲的旋律部分多依靠大指用小关节灵活的“劈、托、摇、刮”而奏出, 速度张弛自如, 击弦刚劲、音色圆润。客家筝曲 (广东传统筝乐的一种) 经常用一种“反弦”的手法, 就是把原来硬弦的基本曲调移高四度和五度, 并做适当的变化调整。由于音区的提高。“反弦”后得到的曲调常常显得轻松而欢快。客家筝在演奏技法上也多有独特之处, 如一带而过、若隐若现的装饰性的短拂弦, 程式化的变奏手法, 丰富多彩的滑音等等都是客家筝乐的重要标志。

以上论述, 还比较肤浅, 希望能同行批评指正。

摘要:就情感论美学而言, 情感是艺术的灵魂, 也是音乐的灵魂。因此, 不管从事哪类音乐实践, 都必须重视乐曲的情感表达。本文就古筝演奏艺术中的情感类型及其呈现途径作一些探讨。

关键词:古筝,情感,演奏

参考文献

[1]王宁一, 杨和平.二十世纪中国音乐美学文献卷[M].北京:现代出版社出版, P526, 1996, 5

[2]袁静芳.民族乐器[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 1993, P125

[3]周耘.古筝音乐[M].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 2000

[4]李萌.古筝基础教程[M].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 2000

[5]管建华.中国音乐审美的文化视野[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公司, 1995

十种题材的分别古诗类型 第2篇

1、爱情诗

这是以爱情(包括悼亡)为题材的诗,也称“情歌”、“闺怨诗”。爱情诗自《诗经》起,源远流长,主要描写男女爱慕之情和爱情生活,或抒发离别相思之情。如《兼葭》、《迢迢牵牛星》、《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鹊桥仙》(“纤云弄巧”秦观)等等。

2、讽刺诗

这是以嘲讽或劝喻手法,揭露社会黑暗、世态炎凉,表达人民或正人直士呼声的诗歌,亦称“讽喻诗”,有时也称“政治讽刺诗”。讽刺诗同样源远流长,自《诗经》起直到现代从未消失。如《硕鼠》、《伐檀》、《蜂》(唐·罗隐)、《题临安邸》(南宋·林升)、《醉太平》(“讥贪小利者”元代无名氏)等等。

3、哲理诗

这是一种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述、议论,来寄寓或阐发某种哲理的诗歌。有的点明主题,有的含而不露,引人思考。著名的如苏轼的《题西林壁》、《琴诗》,朱熹的《观书有感》等。此外,有些诗虽不是哲理诗,但其中有的诗句富有哲理(如“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等),也应注意。

4、送别诗

这也是最早出现、最为常见的题材之一,主要抒写离情别恨,或用以激励劝勉,或用以表达深情厚谊,或用以抒发别离之愁。因为送别常与登山临水相联系,故又称“山水送别诗”。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别董大二首》(高适)等。

5、记行诗

又称记游诗、行旅诗。或描述个人游历见闻感受,或表现思亲怀乡之情,叙事与抒情相结合。这类诗离不开山水景物描写,所以又称“山水记行诗”。这与纯粹的山水诗略有区别,是“以记抒情”为主的。如杜甫的《旅夜抒怀》、马致远的《秋思》,便不可视作山水诗。

6、边塞诗

这是以描写边塞风光,反映边疆将士生活为基本内容的诗歌。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有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李颀等。高适的《燕歌行》、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王之涣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以及宋代范仲淹的《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等,均是脍炙人口的名篇佳作。

7、咏史诗

这是以吟咏或评论历史故事、历史人物为题材,借此抒发情怀、讽刺时事的诗歌,一般是先叙事后议论;也有一些只叙述对比而不加议论,让读者思考的。咏史为题的诗以班固的《咏史》、西晋左思的《咏史八首》为早期著名代表作。此后不断发展,出现了更多的咏史诗,如章碣的《焚书坑》、李商隐的《贾生》、杜牧的《题乌江亭》(王安石与之曾唱反调)、温庭筠的《经五文原》等,均为名篇。

8、咏物诗。

这是借吟咏自然或社会事物,来表达思想感情的诗歌,托物言志,象征比拟是其常用手法。这类诗先秦两汉已出现,唐以后佳作渐多。如王维的《相思》(“红豆生南国”)、李白的《白鹭》、杜甫的《归雁》、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于谦的《石灰吟》、王冕的《墨梅》等等,都是借自然之物,抒自己心志的`名篇。

9、咏怀诗。

这是以吟咏个人抱负,反映或讽刺社会为题材的诗歌,比兴、象征、联想等是其主要手法。咏怀诗也源自《诗经》,是古诗中最重要的诗歌之一。如屈原的《离骚》、《涉江》、李白的《行路难》、《将进酒》、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苏轼的《定**·沙湖道中遇》,陆游的《书愤》等等,都是令人感动的咏怀名作。

10、怀古诗。

古典诗词中“曲笔”的主要类型 第3篇

一、落笔对方

诗人不直抒自己内心的情感,而是从对方着笔,展开联想和想象,借对方来写自己,表面上看是写对方,而实际是写自己,是通过对方来反照自己,这是推进一层的写法,这样写更加显得情深意厚,并给人以无限的回味和遐想。这是诗词中曲笔艺术手法的最常见的一种表现形式,采用这种手法的诗词的数量也最多。例如杜甫的《月夜》:

今夜鄜州月,闺中只独看。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香雾云哭湿,清辉玉臂寒。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

这是杜甫安史之乱中,身陷长安时,于城中“举头望明月”,不由自主地想起了远在鄜州的妻儿。但是诗人不直接描写自己在长安城中如何望月思远,而是从自己的家人写起,这就是所谓的曲笔。诗人想象,在这个时候,自己的妻子定当和自己一样也在“举头望明月”,也是“对影成三人”。接下来进一步想象妻子望月时的情景,小儿女尚未懂事,不明白母亲为何如此痴痴地望着天上的明月,明月中有什么如此吸引母亲。妻子痴痴地望着天上的明月,想必夜雾打湿了她的头发,清凉的月光也许会带来一丝寒意。诗歌运用曲笔,明写妻子,暗写自己,借对方对自己的思念来传达作者对妻子儿女的思念。思念之情,溢于言表。

二、移情别恋

诗人本欲表达自己对某人或某事、某物的一种情感,但在具体表达时却故意将自己的感情移注于另外的人、事、物上,表面上看是移情别恋,而实质上作者对此人、此事、此物的眷顾更深,感情也更真,能够收到“倍增情感”的效果,这就是诗词中曲笔的另一种表现形式。例如刘皂的《渡桑干》:

客舍并州已十霜,归心日夜忆咸阳。

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

这首诗是抒写作者长期居住并州之后又北渡桑干河的心情的。“归心日夜忆咸阳”,作者在并州时总是想回到故乡咸阳,这种感情刻骨铭心;而现在却又要北渡桑干,到离家乡更远的地方去,作者对并州反而感到亲切了。诗人十年旅居并州,乡思之情强烈到了极点,然而,回乡的愿望不但不能实现,却又“无端更渡桑干水”,离家乡越来越远,其思乡之情则超出了极限,无奈之中只好把并州姑且当作自己的家乡。诗人想回乡,结果却南辕北辙。“却望并州是故乡”,旅居仅十年的并州现在居然感到如此的亲切,那么故乡也就更加让人魂牵梦绕了。至此,诗人的乡思之情在这种曲笔手法中得到了超强的表现,既微妙而又真实,言简意深,耐人寻味,而这绝非正面实写所能达到的。

三、琵琶反弹

中国古典诗歌中有这样一种现象,即诗人本欲表现某一种情感,但在表达时却故意反其道而行之;或是一反常人的正常心理,故意从反面落笔,通过反弹琵琶的方式来表现诗人的情感,这其实也正是曲笔的一种表现形式。例如戴复古的《江阴浮远堂》:

横冈下瞰大江流,浮远堂前万里愁。

最苦无山遮望眼,淮南极目尽神州。

这首诗抒写作者登临江阴浮远堂遥望中原,因国土沦丧而产生的忧愁和痛苦之情,而作者的情思在诗中表现得最为集中和强烈的是“最苦无山遮望眼”一句,该句也最为人称道。在这里,诗人借山寄愁,运用曲笔,一反古人“登临送目”、“登高望远”的惯常技法,独辟蹊径、琵琶反弹:只因无山遮隔,才致使中原沦丧之地尽收眼底,触目辛酸,令人生悲。由于“无山”,故能“极目”,因“极目”而视通万里,由此而生“万里愁”。诗人通过望之不忍、不望又不能的矛盾心理,充分表达出了国耻难忘的极度悲愤的感情。

中国古典诗词中雨意象的美感类型 第4篇

一、“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喜悦的雨

《诗经·小雅·信南山》里说雨“生我百谷”, 《释名·释天》谓“甘雨时降, 万物以嘉”, 因此古代先民已经开始了亿万次的祈雨焦灼和欣喜, 形成了一种特定的心理模式, 即“喜雨”。我国最早的喜雨诗应该是甲骨卜辞里的那首“癸卯卜, 今日雨。其自东来雨? 其自西来雨? 其自北来雨? 其自南来雨? ”从中可以看出生动盎然的喜悦和盼望之情。

雨应时而降, 滋润万物, 带给人们一种生机焕发的心理快感。久旱逢甘霖, 雨水滋润土壤、冲洗世界, 构成一种生机勃勃、清新美好的境界, 给予人信心和希望。尤其是春雨, 春雨贵如油, 早春的雨尤为历来诗人所喜爱。韦应物的“微雨夜来过, 不知春草生”。苏轼的“软草平莎过雨新, 轻沙走马路无尘”。韩愈的“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每首诗都是对早春雨的极尽赞美, 怜爱欣喜之情可掬可捧。写喜雨的名作莫过于杜甫的《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此诗细腻幽微地描绘出一幅美好迷人的春夜雨图, 细雨密密麻麻、悄无声息, 滋润大地。它适时, 适度, 知人意、体人心, 随风入夜, 润物无声, 作者的万般喜悦逬溢而出、鲜活微妙。诸如此类的还有“春路雨添花, 花动一山春色”和《乡村四月》里的“绿遍山原白满川, 子规声里雨如烟”等。

二、“半世浮萍随逝水, 一宵冷雨葬名花”———愁苦的雨

雨可造福, 也可为祸, 原始先民的祈雨和止雨就说明了这一点。适时适度的雨水带给人们的是生机和希望, 是甘雨、甘霖, 但如果雨水久下不止, 那便成了灾难噩梦, 带给我们的只有绝望和幻灭。因雨而生的愁苦, 或是游子漂泊, 乡愁羁绊, 或是命途坎坷, 理想幻灭, 或是忆怀旧人, 叹惋流光等, 可谓雨丝绵密, 愁情浸染。

雨的愁苦象征, 是雨意象里最为诗家吟咏不尽的一种。从屈原的“雷填填兮雨冥冥, 猨啾啾兮夜鸣”到南朝何逊的“夜雨滴空阶, 晓灯暗离室”, 雨意象的细腻意味开始被发掘, 此后, 作为自然现象的雨在诗词中几乎固定用于渲染凄清的氛围, 表现寂寞的情感, 经常与“离别”、“漂泊”、“孤独”之类的主题联系在一起, 伤怀无限, 凄哀不已。以纳兰容若为例, 他一生以雨写尽了人生悲欢、爱恨聚散, 或感叹兴亡, 或追忆旧踪残梦, 都是悲戚伤感、幽怨多苦。“更夜深, 细听空阶雨, 梦回无据”、“孤客单衾谁念我, 晓来凉雨飕飕”, “行人莫问前朝事, 风雨诸陵, 寂寞鱼灯。天寿山头冷月横”, “夜雨几番消瘦了, 繁华如梦总无凭”, 在纳兰容若的词中, 与别家不同的是, 他的雨意象最多关扯到他的爱情生活, 爱妻早逝, 独自伤怀, “半世浮萍随逝水, 一宵冷雨葬名花”这一句既悲伤妻子的风华早逝, 又感叹自己这一生的茫茫然飘零孤苦, 悲怨渺伤, 情味动人。

而且, 雨经常与其他一些物象并置, 如夜、灯、植物 (梧桐、芭蕉、残荷、丁香等) , 楼台、江船等, 形成一种更具凝聚意义的凄苦情境, 如“夜雨孤灯”、“滴雨梧桐”、“雨打芭蕉”、“雨锁楼台”、“千江烟雨”等已经成为种种经典的意象组合。夜雨孤灯, 夜和雨把人和外界形成双重阻隔, 已够邈远, 偏偏又是可照范围狭小的孤灯, 更使得人无法远观, 仅局限在一灯如豆的光影里, 这是何等孤独寂寞。“谁翻乐府凄凉曲, 风也萧萧, 雨也萧萧, 瘦尽灯花又一宵”, 再看王维的“雨中山果落, 灯下草虫鸣”, 细微敏感的交相呼应, 李商隐的“红楼隔雨相望冷, 珠箔飘灯独自归”, 迷离怅茫, 意境悠远, 最惊人耳目的是那句“雨中黄叶树, 灯下白头人”, 夜雨的冷扑得灭孤灯的暖, 黄叶和白头是一样的衰颓, 树犹如此, 人何以堪? 滴雨梧桐, 古人爱梧桐, 因为“梧桐一叶而知天下秋”, 梧桐往往代表着秋, 所以梧桐经常和秋雨相连, 成为一种离情渲染, “梧桐叶上三更雨, 叶叶声声是别离”, “梧桐树, 三更雨, 不道离情正苦, 一叶叶, 一声声, 空阶滴到明”, 此句极富审美感味, 历来为人称道。雨打芭蕉, 如“一声声, 一更更, 窗外芭蕉窗里灯, 此时无限情”, “听夜雨冷滴芭蕉, 惊断细窗好梦”, 除此之外, 雨打残荷, 雨落丁香等皆诗意醇厚, 富有滋味, 愁情弥漫。究其原因, 大概是因为芭蕉和梧桐叶子都十分宽大、舒展、柔软, 承接雨水多、重量足, 声响自然大, 而且清脆无比, 令人难以不入耳, 更难以不入心, 结果就会难以入眠, 愁肠百结。由上可知, 愁苦的雨往往与悲、怨联系, 季节以春、秋为多, 时间则以黄昏、夜晚、凌晨为主, 景情交汇, 愁情弥散。白居易的“耿耿残灯背壁影, 萧萧暗雨打窗声”, 苏轼的“萧萧暮雨子规啼”, 莫不如是, 而雨象征着缥缈愁绪的“自在飞花轻若梦, 无边丝雨细如愁”已是经典。

三、“春水碧于天, 画船听雨眠”———虚静的雨

所谓虚静的雨则远离功利性, 要求诗人心境虚静平和、言简意远地对雨进行审美观照。诗人的主观情感渗透程度应保持在适当的审美距离之内, 要用拉远些的心理视角, 这样就使雨获了超脱于尘俗的惬意、闲远与启思。

唐代司空图的“典雅”释为“玉壶卖春, 赏雨茅屋, 座中佳士, 左右修竹, 白云初晴, 眠琴绿荫, 上有飞瀑。落花无言, 人淡如菊”。郭绍虞先生讲“赏雨茅屋, 幽居自得, 见其雅”, 由此可见中国文人对于自然状物的倾心赏玩和对于雅境的不懈追求。如“春潮带雨晚来急, 野渡无人舟自横”散发出一种闲散简远的生活趣味, 折射出高雅的人生境界, 如“渡口唤船人独立, 一蓑烟雨湿黄昏”, 如宋代方岳的《听雨》“竹斋眠听雨, 梦里长青苔。门寂山相对, 身闲鸟不猜。”, 李商隐的“秋阴不散霜飞晚 , 留得枯荷听雨声”。诗人们借助雨意象表达空静闲淡的人生态度, 深蕴着可解而不可解的禅意, 在这里生命本体与宇宙本体被圆融为一体, 一切都随缘任运、自然适意, 宁静淡远里有着生机勃勃的自由境界, 显得空中有灵、灵中有空。表面上写的是雨, 其实写的是心境, 是人生态度。这主要可由两部诗作代表, 一是蒋捷的《虞美人·听雨》, 一是苏轼的《定风波》。蒋捷词曰:“少年听雨阁楼上, 红烛昏罗帐。壮年听雨客舟中, 江阔云低雁叫西风。而今听雨僧庐下, 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 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往事如烟, 命途多舛, 从年少轻狂, 壮年忧郁到晚景凄凉, 百年身历千般劫, 从此心如古井, 波澜不兴, 一味澄静。一首词写尽人生不同年龄的心态, 字字珠玑。苏轼的《定风波》云:“莫听穿林打叶声 , 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 , 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 微冷, 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 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这里的“雨”已不仅是雨, 还指诗人的仕途不平, 但是诗人却等闲视之, 浑不在意, 一切归于禅家淡泊之中, 富有真味。这两首诗词很好地代表了虚静的雨。

加强古诗词教学中的情感教育 第5篇

深寒mjt 〔内容摘要〕

古诗词是中国文学史漫漫长河中一颗灿烂的明珠,它饱含着古人或喜悦﹑或悲愤﹑或抑郁﹑或苦闷等丰富的感情。本文重点从根据意境,制作画面,激发情感;反复朗读,读出节奏,体会情感;推敲﹑品味意境,领悟情感

;产生共鸣,举一反三,丰富情感四方面探讨实施情感教育的方法。

〔关键词〕

古诗词

情感教育 教师

学生

古典诗歌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颗灿烂的明珠,是古人抒发情感,表达理想的平台,是传统文化的精髓。这些优秀诗篇,丰富着我们的知识,陶冶着我们的情操,充实着我们的情感。所以,古诗词在语文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古诗词理应担负起对受教育者进行情感熏陶的重任。情感既是诗歌创作的原动力,又是诗歌的主要特点。《明诗》“诗者,持也,持人情性”,诗的产生,乃是出于七情自然表达之需要。诗歌的感情是诗歌的生命,诗歌的灵魂。凡是优秀的诗篇,都是诗人用他们的真情实感,用他们的人生遭际,用他们的一腔热血乃至生命写成的。诗的生命,无不饱含着诗人的真情。

在古诗词教学中实行情感教育,不仅抓住了诗歌的本质特征,而且更有助于完成语文课的教学目标。情感教育是一种以态度为中心的教育,它是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它能帮助学生在获取新知识的过程中激发自己的情感,净化自己的心灵,形成高尚的情操,从而实现知、情、意、行的高度统一。古诗词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习丰富的文学知识,学习优秀的文学表现手法和技巧,更要担负起培养年轻一代情感的重任,使他们受到健康美好情感的熏陶,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塑造完美人格。本文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了谈古诗词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方法。

一,根据意境,形成画面,激发情感

情感不会凭空而生,它总是在一定的具体环境中产生的,古诗词教学首先要 积极创设具体的情境,渲染气氛,以激发情感。教师可以用语言引导,但只用语言指导,都是老师在讲,没有给学生留下足够的思考想象的空间,学生容易被老师牵着鼻子走,不能有自己独特的体会。也可以适当运用现代化教学辅助手段,根据诗歌内容制作图片,或制作成动画画面,添加适合情景的背景音乐,用真实的画面,给学生真实的感受,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情感。

例如,马致远《天净沙

秋思》这首词使用的意象十分清新,又具体可感,再现的难度比较小。再体会“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时,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把文中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九种景物制作成图片,用ppt课件播放出来,图文并茂,这样文中主人公所处的环境一目了然的展现在学生的面前。在此基础上,让学生静下心来,去除杂念。闭上眼睛,想象自己就是马致远,眼中看到的是“枯藤”“老树”“昏鸦”,温馨的“小桥”“流水” “人家”,“古道” 是自己的所经之地,“瘦马”是自己所骑,而冷冷的“西风”正吹在自己身上,把只所有的细节连结在一起,让学生想象自己此时此刻,心头涌上的会是什么样的感觉。告诉学生想得越细致越好。在做了这样的铺垫之后,再去体会“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学生很容易体会出漂泊异乡的游子孤寂﹑愁苦﹑悲凉之情。

二,反复朗读,读出节奏,体会情感

诗词是音乐文学,也就是古时的流行歌曲,可以反复的朗读和歌唱,所以朗读是古诗词学习的一个古老而又行之有效的好方法。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诗人的感情和诗歌的韵味往往正是反复朗读表达出来的,因此诗歌教学强调多诵读。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采取多种方式朗读,可以由老师范读,也可以播放课文录音,富有魅力的范读,通过声情并茂的节奏、韵律等会更好地直观地再现诗歌的声感美。使学生借助声觉形象进入诗中意境,为诗歌的音乐美所陶醉。

当然范读只是一种引导,重要的还是要学生自己朗读,这样才能体味出诗歌的情感。这就要求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指导,使他们掌握朗读的技巧。懂得重音、停顿、速度、语调的要领;掌握有关诗词音乐美的一般知识,了解旋律、用韵、节奏等常识,并在反复朗读中体会作者的情感,提高自己的朗读水平。把 教师指导和学生朗读结合起来,可以让学生更好的体会诗词中的情感,形成自己独到的体会。

例如李白的《行路难》,主要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情怀,在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在失意中仍怀有希望。在教学这首诗时,可以让学生先了解这首诗的写作背景,对李白的处境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在按照自己的理解初读课文,初步体会作者的感情。在此基础上播放准备好的课文录音,让学生欣赏专家富有感情的朗读,对作者感情有深一步的体会。最后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尽情的朗读,更进一步的体会作者的感情。如诗人面对“金樽美酒”“玉盘珍馐”这样精美的食物,却“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剑四顾心茫然”,学生通过反复朗读和自身的情感体验,很快就可以理解诗人心中充满难以排解的烦恼,因烦恼而心意茫然,无所适从。“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用两则典故借着历史人物忽受重用的事实,给诗人迷茫的内心注进希望之光。接着两用了四个“行路难”,节奏短促,声调低沉,写出了诗人无穷忧虑和焦灼不安的心声。毕竟诗人对未来还有一线希望,因此,写出了“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可以看出诗人内心不灭的信念和追求。学生可以通过自己朗读,或者小组竞赛,反复朗读,就能体会到诗人内心的苦闷﹑迷茫﹑愤慨﹑与充满信心﹑执着追求交织起来的复杂心情。

三.推敲,品味意境,领悟情感。

诗歌的语言是高度凝练的,它言简而意丰。往往借助一定的意象含蓄委婉地表达诗人的思想情感。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鉴赏过程中深入思考,仔细玩味,感受领会其丰富的意蕴美,达到审美过程中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陶渊明《归园田居 其一》“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檐后榆树柳树树荫婆娑,浓荫匝地,习习的清风平息了诗人心中的焦虑。眼前桃李花茂果盛,弄姿堂前,唤起诗人心中无限欢乐。诗人在同草木交流感情。极目远眺,炊烟融入暮霭,侧耳倾听,依稀听到狗叫鸡鸣的声音。从这样的画面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这种生活的喜爱,过上自己向往的生活,幸福满足之情溢于言表。陈与义《登岳阳楼 其一》“洞庭之东江水西,帘旌不动夕阳迟。登临吴蜀横分地,徙倚湖山欲暮时。万里来游还望远,三年多难更凭危。白头吊古风霜里,老木沧波无限悲。”岳阳楼面朝着无边无际的洞庭湖,背靠着浩浩荡荡的长江水。在一片惨 淡的夕阳余晖之下,楼上悬挂的帷幔一动不动。因国家之难,诗人无心欣赏风景,如此名胜,这般凄凉。凭栏远眺,诗人思绪翻滚。眼前的湖光山色已被沉沉暮霭淹没,但一幕幕悲壮激烈的历史画卷却历历在目。诗人随着逃难的人群行路万里,来到岳阳楼,凭栏吊古,年仅三十九岁,却鬓发已斑白的诗人,立于萧瑟的秋风中,面对“老木沧波”,眼看大片国土落入金人之手,自己却无能为力,不禁悲从中来。蕴含着诗人辗转江湘﹑颠沛流离之苦,国家山河破碎﹑中原动荡之忧,和老大伤悲的落寞情怀。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了解了两位诗人生平的基础上,嚼其味、寻其旨、通其情便会增添丰富的审美情趣,崇仰陶渊明淡泊名利,热爱自然的高尚品质,理解陈与义经历风霜后憔悴悲愁之绪因此教学古诗的学习要抓住意境,陶醉于诗的意境中去,达到移情冶性的目的。

四,产生共鸣,举一反三,丰富情感。

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定地位的诗人,大多仕途坎坷历经沧桑。从他们的诗词作品中可以看出内心丰富的情感。或表现被贬后失意苦闷,悲观消极;或表现困境中奋发图强,积极乐观。读他们的诗,能深刻的体会到诗人写诗时的心理感受,这就是文学鉴赏中所说的“共鸣”。共鸣是文学鉴赏中一种普遍的心理感应现象,亦是鉴赏过程中普遍存在的一种情感现象,一般是指人们鉴赏文学艺术品时所引起的与作品所表现的思想感情相通、类似或交流融汇的思想感情活动。当鉴赏主体的情感达到一定程度时,就会产生共鸣。具体的说,在文学鉴赏中,当文学作品中人物、情景符合读者自己的审美理想、趣味、心境时,鉴赏者往往会进入特定的情景之中,爱作者之所爱,恨作者之所恨,以致于象喜亦喜,象忧亦忧,达到物我交融、物我一致的境地,这便产生了共鸣。

如教学杜甫《春望》体会“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可以让学生先倾听一段低沉的小提琴曲,再闭上眼睛,静下心来,仔细想一下,自己考试不理想或者加家中亲人生病﹑去世时,自己看到景物时的感受,越细致越好。在此基础上体会“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学生就会产生和作者相类似的感觉。花鸟在春景中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事物,能使人赏心悦耳,但诗人此刻面对残破的都城,不知官军何时才能评定叛乱,不知妻儿在兵荒马乱中如何度日„„种种念头困扰着他,他怎能不见花而落泪,闻鸟而惊心呢?学生和诗人表达的感情产生共鸣,就很容易体会诗句表达的情感。这样,学生不仅体会了诗句所表达的内容,而且 丰富了滋生的情感。

再例如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戌轮台”僵卧孤村不自哀”述访了作者的现实处境和精神状态,“尚思为国戍轮台”是对“不自哀”这种精神状态的解释,前后照应,形成对比。“僵、卧、孤、村”四字写出了作者此时凄凉的境遇。“僵”字写年迈,写肌骨衰老,“卧”字写多病,“孤”字写生活孤苦,不仅居处偏僻,而且思想苦闷,没有知音;“村”写诗人贫困村居,过着荒村野老的凄苦生活。四字写出了作者罢官回乡后处境寂寞、窘迫、冷落的生活现状。诗人对自己的处境并不感到悲哀,贫病凄凉对他来说没有什么值得悲哀之处。他需要什么呢?他需要理解,理解他终生不渝的统一之志,理解他为这个壮志奋斗的一生,理解他的满腔热血、一颗忠心,就是“尚思为国戍轮台”的精神状态。由此可以看出作者的拳拳爱国之心。学生理解了诗人的爱国之心后,可以举一反三,表现爱国之情的诗句还有那些,让学生讨论交流,然后展示成果。这样,学生就会找到很多有关爱国诗句,如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文天祥《过零丁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不仅理解了诗人的爱国之心,而且丰富了自身的感情。这样,学生通过和诗人产生共鸣,通过举一反三,即理解了诗人的感情,也丰富了自己的情感,一箭双雕。不过,要让学生细致的体会作者感情,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需要点滴积累,长期培养,学生和教师都要有毅力和耐心。

古诗词蕴含着古人深刻丰富的感情,是我们的无价之宝。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重视诗歌的内容,更要重视诗歌表达的情感,加强情感的引导和教育。使学生成为一个拥有正确而丰富情感的人。

参考文献: 1.《宋诗鉴赏辞典》 上海辞书出版社1987年版

2.《中华文学鉴赏宝库》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5年版

3.《中国历代名篇欣赏·唐诗》

贵州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

4.《唐宋词鉴赏集》

握住感悟古诗词情感的钥匙 第6篇

纵观中考古诗词鉴赏的考点,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一、理解感悟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二、概括景物特点,展开联想想象描述名句中的画面;三、赏析诗词句子的表达技巧及效果。我认为把握住作者寄托于诗词的情感,是其中最重要的。这是因为“诗言志”,只有准确感受作者在诗词中的情感,才能从更高层面品味、鉴赏诗词,那么,学生该如何把握诗词的思想感情呢?

一、关注题目

诗词的题目往往或明或暗地提示内容和情感,是解读诗歌的重要切入点,抓住题目中的关键字词,就抓住了“诗眼”,往往可以推测出诗歌的题材类别和情感基调。如《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孟浩然之广陵》等诗中的“送”可以看出是送别诗,主要抒写离情别恨,或用以激励劝勉安慰,或用以表达深情厚谊,或用以抒发别离之愁,或用以抒发依依不舍之情,或用以抒发对友人的思念,或用以坦陈心志。再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中的“怀古”表明这类诗是怀古诗,或用以悲叹怀才不遇;或用以感慨昔盛今衰;或用以忧国伤时,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层人民的疾苦。又如王维的《相思》、陆游的《卜算子·咏梅》、于谦的《石灰吟》等都是借自然之物,抒自己心志的咏物诗,这类诗是借某物的特点来表达作者的志向、品质或对生活的思考……

从题目中抓住关键词,感悟作者所抒发的情感,初步把握住作者寄寓诗词中的情感基调,有助于正确理解诗词的思想感情。有一点需要注意,词牌名或曲牌名往往与作者的情感无关,如“忆江南”“醉花阴”等词牌名就是这样。

二、把握作者

“知人论世”是鉴赏诗词思想感情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诗人的人生经历、性格特点以及他所处的时代,都会在他的诗歌中留下深深的烙印。所以,我们可以从作者的生平、作品的背景资料入手,准确把握作者的旨趣和作品的情感倾向。读到陶渊明的诗歌就想到他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事迹、淡泊名利的精神,于是可以把握他的诗歌风格基本是淡而远的;读到杜甫的诗,就应该想到他曾经历唐的全盛期以及安史之乱,感受他忧国忧民的人生,沉郁顿挫的风格;读到李白的诗,就能体悟到诗仙体现在诗中的清新飘逸,丰富想象,蔑视权贵,追求自由;读到王维的诗,就应该想到他喜好山水丹青,修学释道的特点,所以描写田园风光,恬淡宁静,风格含蓄生动,清新明快淡远,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佛”等美誉。范仲淹词苍凉悲壮,晏殊词明朗疏淡,苏轼词豁达豪放,柳永词缠绵悱恻,黄庭坚词流畅自然,秦观词情真意切,李清照词婉约凄切,杨万里词新鲜活泼……

有时,作者并不熟悉,就要关注注释,例如:南宋刘克庄的《卜算子·海棠风雨所损》“片片蝶衣轻,点点猩红小。道是天公不惜花,百种千般巧。朝见树头繁,暮见枝头少。道是天公果惜花,雨洗风吹了”,【注释】刘克庄,南宋著名词人。渴望为抗金复国作出贡献,却不为当朝重用,屡遭迁废,仕途坎坷。这首诗的情感,我们可以从注释中了解到刘克庄不为朝廷重用并且多次被贬官。因此,他说“天公不惜花”表层含义是写对风雨摧残花朵的不满,深层含义是在表达他怀才不遇,不能得到重用的凄楚和愁苦,表达了他对当权者淹没、迫害和摧残人才的不满。

由此可见,对诗人生平经历性格特点以及他所处的时代的了解,往往能使读者体味其诗作的味外之味,探知渗透于作品中的思想感情。

三、品味意象

我们鉴赏古诗词就是要通过阅读作品,进而把握作品中的文学形象,这个形象在诗词中一般叫作意象,它是融合了作者主观思想和感情的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是寄寓作者主观之情的客观物象。因此,意象是寄托着诗词人特定情感的“载体”,反复揣摩意象,能获得打开诗人情感大门的钥匙。古诗词中,杨柳、长亭、夜雨表示依依不舍的惜别之情;月亮表达的是浓浓的思乡之情;菊花是隐逸的象征,表达了作者高洁的情趣;山水草木、鸟语花香、田园风光、农家生活,都是山水田园诗常用的意象,寄托了作者热爱向往悠闲自由的生活,恬淡闲适的情感;塞下、边城、烽火、大漠、朔风、雪山、长城、大雁、羌笛,都是边塞诗常用的意象,往往流露出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对战争的厌恶或者渴望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

鉴赏诗词,一定要留心诗词中出现的意象,调动积累,揣摩意象的含义,感悟作者的情感。古人云:“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这句话准确地表明了诗歌是传达诗人情感和志趣的一种文学样式。因此,从古诗词的题目、作者和意象的角度出发,领悟作者在诗中的情感,这是与作者产生共鸣的基础,也是读诗的根本。

作者简介:江苏省南京市竹山中学校长助理,中学高级教师,南京市江宁区语文学科带头人。

古诗词教学中材料解诗的几种类型 第7篇

在带领学生探寻诗意诗情的教学过程中, 因为古诗词这一文学样式的久远性和精练性, 它的解读就更具独特魅力, 往往需要运用其它材料来辅助解读, 笔者就在下文中结合课堂教学例谈古诗词教学中材料解诗几种常见的教学类型。

一.运用背景材料解读

古诗词的创作背景往往能较直接地体现作者的创作意图、创作情感等, 老师在教学中常会抓住这一点来进行解读, 是运用较多的策略之一。如在李清照的《醉花阴》的教学中, 老师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解读作者的愁绪从何而来, 补充了李清照与赵明诚诗词酬唱的夫妻深情的材料, 以及随着赵明诚出仕夫妻别离, 时届重九便写了这首词寄给赵明诚的创作背景。

二.运用作者简介解读

古诗词的作者常会有着自己独特的创作风格, 所以作者简介和背景材料一样, 也是运用较多的解读策略之一。比如在教学李煜的《相见欢》时, 为了让学生能解读“别有一般滋味在心头”的“别”愁, 出示了李煜这位南唐后主的生平简介, 解读他有“言他人不能言, 写他人不能写”的丧亲之痛、往事之叹、念家之悲和亡国之音。

三.运用其他古诗词解读

有许多古诗词, 虽然作者不同、背景不同, 但表达的情感主题却是相同或者相近的;有时同一作者或者同一背景下的创作, 其中也有许多材料可以在教学中进行内容重组、比较解读、强化体验等。就拿《早寒江上有怀》的教学时解读“平海夕漫漫”来说吧, “夕”是古诗词中常见的一种意象, 执教者为了更好的让学生领悟情感, 强化体验, 就补充了曾经学过的《天净沙·秋思》中的“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和《黄鹤楼》中的“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让学生更加立体地、强烈地去感受诗人的“夕”下的乡愁情结。

四.运用名家品析解读

古诗词因其脍炙人口、隽永多姿的特点, 引来历代无数名家对其见仁见智, 其中的品析材料也如满手珍珠, 教师有所选择地运用名家品析促进教学也颇为常见。如在解读李清照的《醉花阴》中“帘卷西风, 人比黄花瘦”时, 补充了李长之《论李清照》中的“李清照先是忘了自己, 同情于菊花之瘦, 次又发现自己之瘦, 最后才见出自己之瘦还有过于菊花者, 她的生命似早已与菊花化而为一了”。让学生更好地领会到词人用“瘦”字把“愁”表现得淋漓尽致, 愁思本来应该是看不见, 摸不着的东西, 但词人却巧妙地用黄花这种真实可感的形象把抽象的“愁”具体直观地表现了出来。

五.运用教师创作解读

在引导学生经历披诗得意、缘意探情的过程中, 教师本人对古诗文的感悟对于唤醒学生潜在思维去品读诗意诗情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 所以许多老师在解读古诗词时往往会运用自己的创作。比如在教学《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教师补充自己的创作“我的目光在北固亭静静徜徉, 细数着历史留给他的每一块印记;我将灵魂贴近辛弃疾, 聆听他生命中最后一声暗哑的呐喊;这位年过花甲的老人, 遥想当年以二十一岁青葱激情跃马横刀, 聚齐两千义士, 席卷千里投奔而来, 却如今以四十二壮龄闲赋二十载, ‘把吴钩看了, 阑干拍遍, 无人会, 登临意’, 你心中是否无限感慨?”, 以此来触动学生达到对辛弃疾这位词人在北固亭上感怀的深层认知。在教学李煜的《相见欢》时, 执教老师创作了一首题为《南唐最后一株胭脂草》的诗, 引发学生对婉约派词人李煜的作品探究, 因为这是一朵迷醉了世人的绚烂情花, 是一泓忍不住要喷涌的情感之泉, 是一个锤炼了千年依旧不朽的语言之梦。

六.运用图乐材料解读

文字是抽象的, 图画是形象的文字, 音乐是感性的文字, 运用图乐材料促进解读, 化抽象的文字为具体可感的画面有时也能恰到好处地打开学生的心扉。在李清照《醉花阴》的教学中, 为了让学生进一步感悟作者为我们营造的意境之美, 要求学生抓住其中最有感触的句子发挥想象绘诗情, 就播放歌曲《醉花阴》, 达到了很好的渲染激发效果。在辛弃疾《清平乐·村居》的“话乡村之趣”的品读教学中, 教师适时地出示了一张与诗文内容相符的村居图, “诗中有画, 画中有诗”, 诗意的乡村生活剪影就跃然而出。

在探寻诗意诗情的过程中, 要想获得古诗词的真谛, 最主要的还是要处理好教师、学生、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既要有教师的引导、文本的解读, 更需要有学生独特的体验, 材料的补充就要为解读文本服务, 为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服务, 所以教师在材料选择时要把握好适学、适度、适量的这几个原则。适学就是指适合学生、适合学情、适合学习, 适度是指材料本身的难度和长度要适合。选择的材料难度要适合学生和学情, 如果材料难度太大或者长度太长就会在教学中出现舍本逐末的现象, 出现简单教学复杂化, 也背离了材料为文本解读服务、为学生思维发展服务的宗旨;如果有些材料看似华丽, 但在教学中可有可无, 还是不适合学生学习, 因为我们需要的是一个高效课堂, 而不是一个热闹课堂。适量是指一堂课中所选择的材料数量要合理。在一堂课中如果选择的材料数量太多, 会产生冗杂之感, 学生在课堂上忙着处理这些信息都顾暇不及, 怎么可能把心沉入文本细品咀嚼呢?有些对文本的感悟并不是学生在穿透文本本身后得到的一种心灵体验, 而是因为大量的材料充斥着他们, 使之被动地生成一种答案, 并非真正地体味鉴赏之美。

从题材类型快速解读诗词之例谈 第8篇

中国古代诗词 (包括元曲) 按题材 (内容) 分类可以分为怀人思乡诗、赠友送别诗、边塞征战诗、田园山水诗、咏史怀古诗、托物言志诗、忧国伤时诗、建功报国诗、人生际遇诗、闲适隐逸诗、生活杂感诗、即景抒情诗等十二类。

下面就从题材类型上结合具体的诗词作分析。

一、从标题推断诗词类型

[例一]落花 (1) [唐]李商隐

高阁客竟去, 小园花乱飞。参差连曲陌, 迢递送斜晖。肠断未忍扫, 眼穿仍欲归。芳心向春尽, 所得是沾衣。

[注] (1) 这首诗写于会昌六年 (公元846年) , 当时诗人正陷入“牛李党争”之中, 境况不佳, 闲居永业。

从标题“落花”来看, 可以初步断定这应该是一首“咏物诗”。下一步从诗歌内容进行求证, 从“参差连曲陌, 迢递送斜晖”, “芳心向春尽, 所得是沾衣”等诗句, 得知这是一首“借物抒怀”之作。这样, 对诗的解读就清晰多了, 后面的答题思路也顺畅了。

此诗后面的问题 (1) 问的就是诗歌的思想感情, 可答道:这是一首通过对“落花”的描绘, 表达伤春惜花的感情的诗歌。此诗后面的思考题 (2) 提出的是尾联的双关语意。答题时应注意“芳心”一词的双关语义, 一指落花之心, 更是诗人之心。再结合注释来解读, 此时诗人正陷入“牛李党争”之中, 因此“沾衣”更是诗人受挫伤怀之表现。这样, 通过解读题目, 推断诗歌题材类型可帮助学生更快解读整首诗。

[例二]溪居即事[唐]崔道融

篱外谁家不系船, 春风吹入钓鱼湾。小童疑是有村客, 急向柴门去却关。

从标题“溪居即事”可以初步得知这应该是一首“即事抒怀诗”。而后同样进一步从诗的内容中求证, 通过对内容的进一步解读, 全诗就“溪居”一事抒怀, 让读者眼前依稀可见一幅恬静、平和的乡村景象:临水的村庄, 掩着的柴门, 疏疏落落的篱笆, 碧波粼粼的溪水, 飘荡的小船, 奔走的儿童……而透过这一切, 我们还隐约可见一位翘首拈须、悠然自得的诗人形象, 领略到他那积极乐观的生活情趣和闲适舒坦的心情。

二、从特定的意象初步断定某一诗词类型

[例]雨雪曲[南朝]江总

雨雪隔榆溪, 从军度陇西。绕阵看狐迹, 依山见马蹄。天寒旗彩坏, 地暗鼓声低。漫漫愁云起, 苍苍别路迷。

此诗中的意象有:陇西、彩旗、鼓声、愁云等, 可初步断定这是一首“边塞诗”。再仔细品读全诗, 从诗句中“雨雪、从军、狐迹、马蹄、苍苍”等字词可进一步确定这是一首“边塞诗”。

这首边塞诗描写了边地雨雪交加、荒凉苦寒的环境。表现了戍卒身处辽远而艰苦的边塞的思乡之情。这些就是鉴赏边塞诗时须把握的内容之一。

三、结合诗词内容确定诗词题材类型

[例]虚堂[宋]寇准 (1)

虚堂寂寂草虫鸣, 欹枕难忘是旧情。斜月半轩疏树影, 夜深风露更凄清。

[注]寇准 (961-1023) , 北宋政治家、诗人。因刚正不阿, 两次罢相。

这是一首无题诗, 一般用诗首句的第一个词为题。因此, 要推断此诗的类型得结合诗的内容来完成。从诗句中“寂寂、虫鸣、斜月、疏影、夜深、风露、旧情、凄清”等内容可知这是一首借景抒情诗。再加上注释的提示 (因刚正不阿, 两次罢相) , 得知这首诗主要是通过环境的凄清表达诗人因为晚年迁谪而难忘旧情的凄楚之感。

四、从题材类型中领略诗词内容和感情

[例]如梦令[宋]严蕊

道是梨花不是。道是杏花不是。白白与红红, 别是东风情味。曾记, 曾记。人在武陵微醉。

从结句“武陵”一词, 结合典故《桃花源记》, 得知词中所咏的是桃花, 因此, 这是一首咏物词。咏物词主要是通过物的特点来抒怀, 词中“道是梨花不是, 道是杏花不是”可知花的“白”这一特点;不仅如此, “红红白白”一句更见一树花分两色的特点, 展现出此花之风韵独具一格, 超拔于春天众芳之上的形象。另外, 结句中的“醉”一词, 更是词人感情的喷发, 那是对桃花“心地高洁、凌越世俗”的赞美, 更是诗人高洁怀抱的寄托。

五、结合诗词题材类型组织答题

[例]咏柳[唐]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 倚得东风势便狂。解把飞花蒙日月, 不知天地有清霜。

[分析]从题目和诗歌内容中可推断这是一首咏物诗, 而咏物诗主要运用的表现手法是“托物言志”或是“借物抒怀”, 因此, 在组织答题内容时可从这几方面下笔。

鉴赏咏物诗时, 首先得找出“物”与“志” (情) 之间的相同点。这首诗中的“柳”的形象特征是“乱、倚、狂、蒙、不知”。由此, 通过以物喻人, 一个得志便猖狂的势利小人便跃出纸面。答题时把上述内容组织出来就可以了。

[问]诗中的“柳”是怎样一个形象, 作者用了什么手法来写柳?

[答案]此诗通过描绘柳“乱、倚、狂、蒙、不知”的特点, 借此讽喻那些得志便猖狂的势利小人。诗中的“倚、蒙”等词句把物拟人化, 使“倚仗权势, 蒙蔽天日”的小人更形象化。

古诗词的情感类型 第9篇

课余翻看与雨有关的词,忽然觉得不同词人笔下的雨各呈特色,他们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以雨衬情、景之悲,柳永、李清照词中的“雨”为这一类作品的代表;一类以雨写心头之喜,张志和、冯惟敏作品影响最大。

柳永《雨霖 铃》一词开 头便以雨 衬情、景之悲。“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 帐饮无绪 ,留恋处 ,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在以往的解说中,研究者和解读者都将 目光集中 在寒蝉、 日暮之上。的确,在传统的美学意象中,秋蝉之声是悲切的,在一阵紧似一阵的西风之中, 在草木枯黄万物肃杀的背景下,在树叶飘零日渐光秃的枝头,禅的叫声好像临死之前的哀嚎。所以骆宾王为阶下囚时,有“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侵。那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闻蝉鸣之声不禁愁肠百结。虽然虞世南曾经写过“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的诗,将禅比作卓世而立、行高于人的君子。但终究未能改变以秋蝉为悲的审美取向。“落日”历来和游子之悲联系在一起。从《诗经》中的“日之夕也,牛羊下括”到 马致远的“夕 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莫不如此 。在“日出 而作, 日入而息”、聚族而居、自给自足、“鸡犬之声相闻 ,老死不相往来”的农耕社会,望落日而不 得归其家 ,或临日暮而 不得不分 离 , 是一件黯 然神伤的 事情。柳永这里写寒蝉、写落日,自然是借它们来表 现离别的 悲凉和心 中的悲哀。但是,如果只强调寒蝉、日暮所带来的离情别绪之苦,那么“骤雨初歇”是不是多余的? 其实,雨在古典诗词中和愁苦关系也非常密切。贺铸的词中就有“试问闲愁多几许 ? 一川烟草 , 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将无从排遣的愁苦比作漫天飞舞、连绵不断的梅雨。秋瑾有名句“秋风秋雨愁煞人”。由此看来,柳永这里的秋雨也和愁苦紧紧相关。在这一句词中,禅声是听觉,落日是视觉,而秋雨则是触觉。磅礴的大雨虽然停了,但随着深 秋的寒风 飘来的丝 丝雨雾更增加了本已浓浓的寒意。 遍地积水,举步维艰,使离愁的悲凉又增几分。这种以秋雨写心中愁苦、悲凉的表现手法,在柳永的其他词作中同样存在。如《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一番洗清秋。渐霜 风凄紧 ,关河冷落 ,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惟有长江水,无语东流。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霜风一阵紧似一阵,万物萧索,残阳照高楼。这时,飘飘秋雨更增添了游子的满怀愁绪。

在李清照《声声慢·寻寻觅觅》一词中,秋雨带来的愁苦超过了所有使人悲秋的物象。“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残 淡酒 ,怎敌他、晚 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著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寻寻觅觅,见南飞的大雁、满地的落花,物是人非,凄凄惨惨戚戚。但更令人愁苦到 发狂的是 ,日暮时分 ,细雨打梧桐。凄冷的秋雨将人关进狭小的屋子里,连抬头望大雁,低头看落花都不能。所以,词人和泪哀嚎: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不过, 并不是所有词人笔下的雨都和愁苦连在一起。张志和、冯惟敏词作中的雨就给人带来亲切、喜悦的感觉。张志和 《渔歌子》中描 绘了一个 泛舟江湖、超然世外的隐者形象。“西塞山前白鹭飞 ,桃花流水 鳜鱼肥。 青箬笠 ,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词中的主人翁因为沉醉在 “西塞山前白 鹭飞 ,桃花流水鳜鱼肥”的和谐、美好的自然之中,所以即使是在“斜风细雨”之中也其乐融融。这里的雨没 有愁苦、烦 恼的色彩 ,反而增添了美好的诗意。冯惟敏更是见雨而大喜。“初添野水涯,细滴茅檐下,喜芃芃遍地桑麻。消灾不数千金价,救苦重生八口家。都开罢,荞花、豆花,眼见的葫芦棚结了个赤金瓜。”(《南正宫·玉芙蓉·喜雨》)野外遍地 水洼 ,茅檐上雨 水还在滴滴答答往下滴。农田里桑麻在蓬勃生长 。一场及 时雨消灾 去难贵过 千金,它使八口之家获得重生。眼见得荞麦花、豌豆 花遍地开 放 ,瓜棚里结 了个金灿灿的葫芦瓜。词人由雨联想到农作物的 蓬勃生长 , 联想到农 民的丰收 喜悦。对雨的喜欢之情跃然纸上、呼之欲出。

同样写雨, 一悲一喜截然不同的原因何在? 归纳起来大致如下:

一是雨的时令不同。张志和笔下的是春雨。 桃花三月 ,万物复苏 ,春意盎然。吹面不寒杨柳风,春雨带来的不是刺骨的寒意,而是山更青,草更绿,花更艳。春雨带来的是勃勃生机。冯惟敏笔下的是夏雨。久旱之后,天降甘霖,农田得以灌溉,农作物蓬勃生长。旱灾过去,丰收在望。无论春雨还是夏雨,都不会带来寒意,都会带来生机和希望。所以,张志和、冯 惟敏笔下 的雨是令 人喜欢的。柳永和李清照笔下的雨是秋雨。 秋风就已经使人寒意连连,秋雨更使得万物萧索。在淅淅沥沥的秋雨中,枝头的绿色越来越少, 原野也越来越枯黄、颓败,直至走向生机的消失、寒冬的肃杀。秋雨带给人的寒冷是实实在在的,秋雨带给人的想象更凄凉,更痛苦。中国传统文化中 本来就深 埋着悲剧 的审美情趣,无论是盛世 、春天、欢乐 ,都可以寻找到悲的因素。 《红楼梦》中,黛玉葬花引起了无数人感情的共鸣。繁花似锦的春天尚且有黛玉的悲叹,枝头生机盎然的春天尚且有尘埃落英的哀歌,更何况肃杀凄冷的秋雨。

二是情感指向不同。柳永、李清照词作中的雨是和离情别绪连在一起的。关山万重阻隔, 亲密的人不得不分离;相爱的人难以聚首。密密的雨丝犹如层层栅栏,将人分隔得更遥远。甚至连思念的翅膀都因雨淋湿而更加沉重,难以翱翔、飞越。雨和个人的愁苦紧紧联系在一起。秋雨在作品中不仅仅是一种显性的物象,它还有一种隐性的时光流逝的含义。中国文化中有以春秋指代时光的习惯,秋天的到来,告诉人们,一年的时光即将过去。流年似水转瞬即逝,欢期如梦遥不可及,秋雨的到来更加重了个人情绪的苦闷。张志和、冯惟敏的词中虽然抒写的是个人的情感,但这种情感不是男女 之情 ,不是思念 之情 ,而是因物而喜的满足,是对苍生疾苦的关怀之情。其实,在李清照的作品中,不写男女别情的时候,雨所寄托的情感也不是悲苦的。如《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即使经雨之后 ,海棠红减绿 增 ,其中也没 有愁苦在其中。

古诗词的情感类型 第10篇

一、以朗诵感悟诗词的情感

朗诵把书面语言转化为发音规范的有声语言, 通过朗诵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作品思想的理解, 使他们的感情与作者产生共鸣。多读、熟读、背诵, 是提高阅读古诗文能力的一种传统的行之有效的方法。经过反复诵读, 可以帮助读者联系上下文确切地理解词义, 积累诗词, 理解语意, 增强语感, 掌握各种句式, 同时锻炼想象、联想能力。那么在古诗文教学中应如何恰当运用朗诵呢?

(一) 教会学生一些朗诵技巧

诗歌是有节奏、有韵律并富有感情色彩的一种语言艺术形式。朗诵最基本的要求是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读出感情。绝句、律诗的节奏一般是有规律的。如, 五言一般是二三, 七言一般是二二三。教师要把这些知识规律教给学生。

(二) 做好示范性朗读

示范性朗读可以是录音带范读、老师范读。个人较赞同老师范读。因为: (1) “教师范读“比”以机代读”距离小, 更易激起师生共鸣。“以机代读”运用的是录音机或其他影音设备, 在学生面前它们就是冷冰冰的机器, 而教师与学生朝夕相处, 在学生眼中当然是教师显得更亲切、自然。上语文课, 除了要注重知识性, 同时还要非常注重情感性。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情感交流的作用与功能是不可轻视的。教师的一言一行有时可使师生心心相通, 有时可激活学生思维, 甚至可唤起学生的创造欲望。因此, “机”与人 (教师) 相比较, 彼此间的心理距离较小, 在理解上较快求得一致。 (2) 教师的范读能诱发学生情感的波澜。教师精彩的范读, 不仅浓缩了教师领悟教材的深刻体会, 而且伴随着教师的范读。课文中那深邃的思想, 高尚的情操, 美好的向往, 就会像一股清泉流淌于学生稚嫩的心田, 诱发学生情感的波澜。如笔者曾经把李白的《渡荆门送别》和《行路难》同时范读。前一首是写诗人离开故乡开始漫游全国, 准备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的途中写下的一首五言。这首在豪迈之中渗透了浓浓的思乡之情。后者则写在李白被权贵排挤离开长安的时候, 抒写了诗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时, 产生的不可抑制的激愤情绪;但他并未因此而放弃远大的政治理想, 诗歌也充满了积极浪漫主义的情调。教师根据这两首诗的情感特点进行范读。平时不爱学习的学生也听得津津有味。这样学生通过听老师范读很容易理解诗歌的情感。

(三) 鼓励学生反复朗读领悟诗歌的感情

“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 朗读的重要价值和意义无可替代。汉语特有的音乐美、韵律美、意境美, 决定了汉语古诗文特别适合朗读。如, 李清照《武陵春》一词中, 写了词人睹物思人, 物是人非, 不禁悲从中来, 感到万事皆休, 无穷索寞。假如只是一味地讲词人的痛苦是太深了, 哀愁太多了, 由于学生根本不是女词人, 他们无法理解到那份感情, 所以应该要求学生反复地朗读, 既有全体读也有男女分组读, 更有个人读, 并在每次的读中去探究读出了什么?通过多次的读, 学生就能从字里行间读出那种“只恐双溪舴艋舟, 载不动许多愁。”内心深处的苦闷和忧愁之情深与重, 背诵也就水到渠成了。

二、品读抒情句体会诗歌感情

抒情方式包括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 直接抒情就是直抒胸臆, 间接抒情又包括借景抒情、借物抒情以及寓情于景、寓情于物、借物喻人。

(一) 直接抒情

也称直抒胸臆, 是一种不要任何附着物, 而由作者直接对有关人物、事件等表明爱憎态度的一种抒情方式。如, 杜甫《望岳》的结尾“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就直截了当地表现了诗人希望登上事业顶峰的雄心壮志以及对前程万里的乐观和自信。又如, 王湾《次北固山下》中“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也是直接抒发诗人无尽的归乡情思。而且律诗、绝句等古典诗词的结构模式往往是描写在前, 抒情在后, 描写为抒情议论做铺垫, 抒情议轮则是描写的升华。分析诗人的思想感情, 自然要捕捉、分析这些句子。况且大多诗歌直接抒情、议论句都在后面甚至是最后。所以让学生运用这种方法体会诗歌的情感还是很容易的。

(二) 间接抒情

王国维在他的《人间词话》中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物作为情感的载体在鉴赏诗歌中不可忽视。浩如烟海的古典诗歌中, 诸多诗人对景物情有独钟, 景物也就成了诗歌中不可或缺的内容。笔者认为鉴赏诗歌中的景物是打开诗歌鉴赏大门的一把钥匙, 是最基础的一环, 也是最关键的一环。那么怎样把握景物体会诗歌感情, 可以从以下角度进行。

1. 借景 (借物) 抒情

作者对某种景象或某种客观事物有所感触时, 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表达的思想寄寓在此景此物中, 通过描写此景此物予以抒发情感, 这种抒情方式就叫借景或借物抒情。在我国古代诗歌中, 松、竹、梅、菊、微草等等, 都是诗人常常借以抒情的对象。如, 白居易的“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就是借顽强抗争的“原上草”尽情抒发了抗争命运的强音。值得注意的是诗歌中的景 (物) 与情的关系早已约定俗成。如月亮是思乡的代名词, 菊花则是坚强的品格和清高的气质的代名词。当然, 有些并非一成不变, 如杜鹃鸟, 杜鹃 (子规) 鸣叫声像“不如归去”, 是凄凉、哀伤的象征。李白的“杨花落尽子规啼, 闻道龙标过五溪。”诗人借子规烘托出一种哀伤愁恻的气氛。又如, 苏轼《浣溪沙》“松间沙路净无泥, 萧萧暮雨子规啼。”子规的啼唱却能为诗人拨开眼前的阴霾, 涤净心中的悲愁而尽显坦荡旷达, 子规成了一个爽人耳目、优美潇洒的形象。

2. 寓情于景 (物) , 情景交融

这种方式将感情融汇在特定的自然景物或生活场景中, 借对自然景物或场景的描摹, 刻画来抒发感情, 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方式。如, 杜甫的“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借景物表达了诗人对国家的忧虑和对家人的思念之情。又如“枯藤、老树、昏鸦”在现实生活中属植物和动物, 本身并没有什么感情色彩, 但在元代作家马致远的笔下, 就表现出衰败、凄凉、孤寂的氛围和情绪, 让漂泊天涯的游子读后黯然泪下。因此, 在引导学生分析景象时, 不必太注重“景”本身的特征, 要注重“情”的内涵———即对作品思想感情的把握理解。

三、了解诗人生平、思想及创作时代, 把握诗歌情感

(一) 了解作家的生平、思想、创作风格, 有助于对其作品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如李白与杜甫, 是我国千古并称的两大诗人。两人都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代, 两人的诗歌都取得了巨大成就, 但又各有特色, 李白诗歌风格的主导倾向是飘逸奔放, 他胸襟超旷无垠, 想象瑰奇天真。他的诗极其鲜明、突出地表现了盛唐时代那种蓬勃向上、乐观自信、自由浪漫的精神。《行路难》《将进酒》《望庐山瀑布》等都能体现李白诗歌的风格。杜甫的诗歌则沉郁顿挫, 他在诗中表现了追求理想、关心现实、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 如《石壕吏》《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二)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点,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 适当了解某个时代的风貌, 有助于准确把握这个时代的文学作品

比如, 唐代国力强盛, 投笔从戎的知识分子大多精神昂扬, 情感豪迈, 他们的诗, 尤其是边塞诗, 虽有塞外环境的恶劣, 也有对故乡、亲人的深切思念, 但更多的是同仇敌忾的愤慨, 保家卫国的决心, 因而格调高亢, 情绪激荡。而宋代则大不相同, 积贫积弱、国力衰微的宋朝 (特别是南宋) , 已没有了大唐的气象, 在诗人的笔下, 豪迈之气少了, 悲凉之气多了, 雄伟气魄少了, 家国之愁多了。到了元末农民大起义前夕, 社会矛盾渐趋尖锐。描写和平安定生活的作品日渐减少, 揭示了农村的残破凋敝和官府的为非作歹的现象多了。

总之, 在诗歌教学中, 只有当学生的情感升华为一种审美体验时, 才会使学生领悟到诗歌难以言传的意义。所以我认为, 老师应该用情感去调动学生的上进热情, 增强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和毅力, 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 挖掘学生学习的潜能, 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从而使学生可以自己教育自己, 自己完善自己。这就是诗歌情感教育教学法的核心。诗歌教学也变得容易有效。

摘要:古诗词鉴赏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 如果抓住一个“情”字进行古诗词教学, 通过朗诵感悟诗词、品读抒情句、了解诗人生平思想及创作时代等方法领悟诗歌的感情, 师生的教与学就会变得简单、容易、有效。

关键词:初中古诗词,情感教学,朗诵感悟,直接抒情,借景抒情

参考文献

[1]李翠萍.在诗歌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语文教学与研究, 2007 (02) .

用古诗词点燃青少年的情感光芒 第11篇

教学过程枯燥,学生缺乏兴趣。教师在教学古诗词时,通常都会采用“六步走”的模式——解释题目、了解作者、讲解重难点字词、解释全篇诗词内容、理解作者思想感情、背诵。在信息多元化的当代,这样的模式显得过于程序化,单一的教学方法使原本内涵丰富、情景深远的古诗词大餐变成了索然无味的清粥小菜。而且,自从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应当背诵的古诗词数量之后,教师一般都比较重视要求学生对古诗词量的积累,强调背诵,却容易忽略通过古诗词展开对青少年的感情熏陶、审美教育。这种填鸭式教学,不仅容易使青少年丧失学习古诗、了解古诗的兴趣,同时也非常不利于他们领悟古典诗词的艺术精神、美学张力,不利于创新性、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缺乏拓展阅读。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创造性地开展各种活动,拓宽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但是从目前状况来看,绝大多数学校的古诗词教学还仅仅局限于课堂,课本中有什么学生就学什么,老师以课本为主,不敢把自己的阅读体验引进课堂,不想或者极少向学生推荐其他古诗词。如此一来,古诗词教学课堂难免显得死气沉沉,缺少灵动号情感体验,同时也会造成青少年阅读视野过于狭窄、阅读体验过于单调。

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只有依靠教育改革、教育创新来解决,笔者认为,古诗词教学的改革与创新应以激发学生兴趣、培养情感素养为出发点,立足以下方面寻求突破:

以情怡情,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教师在备课时要认真钻研教材,广征博引,正确把握古诗词的情感内涵。在教学中,尽量多用个性化的解读、多用情感因素打动学生、感染学生。基础教育阶段学习的古诗词,都具有语言简练、韵律优美等共性,简单的文字后面隐藏着作者所要表达的丰富情感。为了全面、准确理解这些情感,引领青少年实现与古人的“心灵互动”,教师需要用自己对古诗词的感情去架起一道帮助学生通往古诗词意蕴的情感桥梁。所以,教师一方面要提高自身的古诗词素养,另一方面还要善于运用现代教学技术,通过“班班通”的图画、文字、视频等,引导学生初步领悟古诗词的语言美、韵律美、意境美。

把古诗词与艺术相融合,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古诗词具有语言美、韵律美、意境美等特质,堪称意蕴丰富的艺术宝库、别致的教学资源库。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应自觉融入艺术性,多给学生提供美学体验,引领他们更加深入地体会诗词情感。大家可用如下方法展开尝试:

1 朗诵古诗词。古诗词具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美,需要学生带着感情反复朗读,才能体味其中的韵味。教师可以在备课时准备好与诗的韵律、情感相和谐的音乐,配乐诗朗诵便于让学生读起来入情入境,能给他们带来更丰富的审美享受。

2 图画古诗词。画画是小学生非常喜欢的艺术体验,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将古诗词的内容用图画的方式再现,这样可以更大程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带给他们更立体的感官体验,使之更加深入地走进古诗词的意境之中,加强情感体验。

调动情感因素探寻古诗词之美 第12篇

高中语文新教材中,古诗词占有一定的比重。古诗词以其精炼的语言,丰富的想象,真挚的情感传唱千年不衰,成为中国文化史上一道靓丽的风景线。但由于其创作年代离我们较远,古诗词本身所蕴涵的独特意境、优美的韵味和深刻的寓意,很难被学生感悟。于漪老师说过:语文教学是“传之以情,以情激情”。作为当代语文教师,应是课堂教学的设计者、引导者,要千方百计帮助学生发掘出古诗词的内蕴,让真、善、美走进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内驱力,从而提高古诗词教学的质量。

肖川博士也提出:“教学过程不仅是一个认知和交往的过程,还是一个审美过程,教学过程的审美特征体现于具有理智挑战的认知过程,体现于师生平等、融洽、和谐的交往之中,体现于师生的心灵对晤中,体现于充满愉悦和成功的体验之中。”多媒体教学能较好地实现这一审美过程,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可以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激起学生情感的波澜,促使学生投入到古诗词所描绘的特定的情趣氛围中去,以声传情,在影像中传情,寓教于乐,使教师、学生、作品三者情感产生共鸣;定能开创古诗词鉴赏新天地,共同演绎古诗词鉴赏的课堂精彩。笔者尝试从以下几方面去探索实践。

一.通过音乐及影像导入传情,体会古诗词的意境美

(一)创设情境,音乐导入传情

苏霍姆林斯基说:“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个土壤上。”在诗词鉴赏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抓住教材情感的个性,通过创设情境,以情感作为敲门砖,去拨动学生心灵的琴弦,点燃学生情感的火苗,以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由于古诗词和音乐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很多古诗词本身就是千古绝唱,音乐就自然而然地成了开启作者情感匣子的钥匙。在教学中把诗人复杂多变的情感与悦耳动听的音律结合起来,尽可能地将古诗词的“情”化为可作用于听觉的音律,激起了学生情感的波澜,这样更有利于学生深入体会古诗词的意境美。

如: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一首送别诗,诗人与朋友的离愁别绪完全寓于水天一色的景色之中。在教学中我选用古筝乐曲《阳关三叠》,那舒缓、轻悠的旋律拨动了学生的心弦,激起了学生情感的波澜,唤起了他们丰富的想象,很自然地将学生带到了长江之滨、黄鹤楼下,仿佛看到一代诗仙李白与老友握手话别后,依然伫立江边,直到船帆的影子消失在水天之际的图景。音乐是最美的听觉语言,用音乐来诠释古诗,不仅让学生感受到了音乐美、词句美、意境美,又丰富了情感。

又如:柳永的《雨霖铃》,是首送别词,淋漓尽致地抒发了词人跟情人难舍难分的感情。教学时,可让学生欣常乐曲《送别》,利用饱含依依惜别之情的乐曲将学生不知不觉带回到一千多年前,他们仿佛看到词人与情人依依惜别的情景。这样,学生的心弦被拨动了,他们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达到了“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音乐确实很容易把人带入一种特定的情境,通过特定的音乐创设情境,激起学生情感波澜,能让学生更好地感受古诗词的意境美。

(二)巧用多媒体,影像导入传情

古诗词是十分重视形象描绘的,它经常通过具像来构筑一种意境,然后借助高度精辟的语言文字来表达内心的情感。俄国著名文学评论家别林斯基说:“诗人是用形象和图画说话的,大凡一首好的诗或词,都是诗中有画,具有自己独特的意境风格。”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就是这个道理。这样就有助于学生较为迅速地感知诗词,体会作者蕴涵在诗词中的思想感情。

《山居秋暝》这首诗,描写的是一幅秋天雨后清新自然的山中景色,于诗情画意中寄托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学习这一课前,我制作了课件:一座雨后青松如盖的高山,一轮皎洁如镜的圆月,一条弯弯曲曲、洁白如练的小溪,淙淙流泻于山石之上,一群天真无邪的姑娘们洗罢衣服踏着月色笑逐着归来,一片片亭亭玉立的荷叶纷纷向两边披分,一艘顺流而下的渔舟划破了荷塘月色的宁静向远方摇去……整首诗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是一幅非常直观的清新秀丽的山水画。让学生轻松走入诗的意境中,在诗的意境中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在此基础上,再让学生去思考这一首诗表达的情感,那就显得轻而易举了。

又如在讲解《望海潮》这首诗词时,就可以这样安排教学程序:先利用多媒体在屏幕上展示杭州风光,音乐配画面,然后指着各个景点逐一向学生介绍杭州的秀美风光,然后,把“望海潮”来个特写,并声情并茂地向学生介绍: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西湖以其湖光山色之美令古代文人墨客留下了许多千古传诵的名篇,读后令人心旷神怡,今天就让我们跟随柳永的《望海潮》一起游杭州,感受词人笔下的美妙景色!到此,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已呼之欲出,在这种状态下学习,无疑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可在教完《望海潮》后,再播放一段杭州海潮美景的录像,让学生亲眼目睹杭州海潮的雄伟气势,产生身临其境的感受,这样,学生对这首词的气势和内涵通过影像资料的介入得到了更深刻的领悟。

二.在指导朗读中促情,体味古诗词的情感美

“文章不是无情物,师生俱是有情人”。诗词鉴赏课堂教学理当是人情味很浓的人文化的教学,而且“三分诗,七分读”是我国古代就有的说法,也就是说诗词教学应注重朗读。朗读是以声音传达视觉信息的活动过程,而声音本身也是一种情感、一种形象。古诗词的多种风格,就决定了多种风格的朗读。朗读的语调,声音或高亢或低缓,或激越或悲伤。恰到好处的音量、激情浓郁的氛围、笼罩心头的情感,展示和延伸了作品的形象及画面,在身临其境的情感体验中,学生会更快地融进作品的意境中、作者的心灵里,与作品中的人物一起分担喜怒哀乐,与作者情感产生共鸣。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若采用形象直观的录像,韵律悦耳的录音朗读就能够为学生提供生动形象的语言,更能激起学生情感的波澜,有助于学生体会作者的感情,有助于激发学生求知的情感,加深对古诗词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如在指导朗读《念奴娇·赤壁怀古》时,我先让学生观看录像《三国演义》片头插曲“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一段,让学生形象感知长江的壮观景象,从奔腾不息、波澜壮阔的气势中,感受长江那“大江东去浪淘尽”的磅礴气势。紧接着再播放朗读录音,让学生从豪迈奔放、铿锵有力的朗读声中去感悟、去体味,进而感染学生。通过配乐录音示范,使学生很快明白“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应读重,以突出赤壁这一古战场地势的险要,为下文周瑜大获全胜做铺垫。下片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感慨自己壮志未酬、一事无成,因此读此句吐字要缓慢,把作者年已半百、无限感慨、惆怅之情读出来。而描写周瑜的“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时,音量可以适当放高,以增强气势。接着再让他们跟录音试着读,学生们很快就读出了词的韵味,读出了词的抑扬顿挫,同时也受到了美的熏陶。

实践证明,声像手段的巧妙运用不仅使学生提高了朗读能力,而且有利于学生通过朗读,展开想象,揣摩诗人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

三.在拓展中延情,领悟古诗词的艺术美

为了使古诗词教学有一个掷地有声的结尾,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拓展手段,把教授的古诗词与学生熟悉的古诗词作横向与纵向联系,作比较鉴赏。这无疑有助于学生拓展、加深对诗词情感及艺术的理解。如鉴赏李清照的《声声慢》时,可通过多媒体展示词的创作背景,了解作者经历了亡国丧夫的沉痛打击后内心的孤苦,这多舛的命运奠定了全词的凄清基调,渲染了“凄凄惨惨戚戚”的悲凉气氛。同时,可以通过多媒体展示她的作品如:欢快的《如梦令》,哀伤的《一剪梅》、《醉花阴》等进行比较鉴赏,可以深入地品味出这些作品显然艺术风格不同,就是由作者的际遇和阅历造成的。又如学习李白诗歌《梦游天姥吟留别》,然后通过多媒体展示他的作品《秋浦歌》《夜宿山寺》《将进酒 (节选) 》《望庐山瀑布》等进行比较鉴赏,归纳出李白诗歌的主要艺术特色:大胆的夸张与奇特的想象。通过扩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得到训练,学习的热情得以延伸。

上一篇:主题图的使用下一篇:口腔临床带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