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时代范文

2024-08-29

形成时代范文(精选8篇)

形成时代 第1篇

随着文化的发展,社会文化的水准也同步提高的,在文化相对普及的基础上,建立了通俗文化。到了晚明之后,大幅度地增加了官员的人数,但是,走入仕途的读书人的比例会越来越小。读书人逐渐进入到了农、商等各行各业中,而这些人构成了具有通俗文化的一个大市场。而这些文人、士大人们,也不再忍受旧的上层文化的束缚,他们通过吸收、再创造民间文化,形成一种具有雅俗共赏特点的文化作品。然而,更新晚明社会的观念有局限,任何变化均在维持旧体制的前提下而进行的,造成了晚明社会观念仍是落在对物质的追求、个性追求上,从而促进晚明社会的奢靡风气[1]。

二、社会之源

从晚明社会的结构、审美风尚的关系进行分析,在历史学中,应用社会学的理论很有益。从韦伯以来的社会学传统,指出“经济阶级”并不只是唯一衡量社会分层化的标准;而在教育的前提下,建立了“地位群体”,在法律与经济上,他们有一定的特权,而在近代社会里,与经济阶级比较,这类群体更重要。对于地位群体,他们有自己消费的行为、模式,而他们依据消费的品味、格调来化分社会的地位,所以,消费象征了社会的分层化、以及区分阶级。

对于晚明士大人,在消费文化之中,往往关注鉴赏的“品位”,即具有社会区分的意义。而消费要流行、时尚,也不好摆脱社会阶级的影响,时尚作为阶级的一个产物,也作为社会需要的一个产物。往往较高的社会阶级,创造了最新的时尚,下层阶级会逐渐模仿学习,所以,流行时尚与社会结构关系密切。

(一)偏泽山水情趣

从古至今都相似的是,人在亲近自然的过程中,会释放内心的压力,与自然融入一体。明朝晚期,是一个动荡的年代,放开政治与社会的种种,我想文人们第一喜爱的便是普天之下的山山水水。这些山水能陶冶他们的情操,使其忘却一切,天地之间似乎只有这一山一水存在,这时候的他们是空明的。自称“人皆有一癖,我癖在冶游”的袁中道说:“若夫世乐可得,即享世间之乐;世乐必不可得,因寻世外之乐”,可见其对山水的偏爱。在游山玩水中,文人总是不经意间表达出内心真是的情感,张岱先生的《陶庵梦忆》首卷《钟山》一文中首句便是:“钟山上有云气,浮浮冉冉,红紫间之,人言王气,龙蜕藏焉。”可见,在游山玩水之际,除了追寻那一份自然舒适以外,难免会想到大明王朝曾经的繁荣昌盛。想要忘却烦恼,却又不得不面对现实,这是当时的社会现实,也是文人们内心最真实的情感。不论高耸险峻还是低矮平坦,各种山在不同文人眼中都有各种特色,别样的美。钟山、焦山、曹山、韵山、金山、龙山、孤山、凤凰山、五云山等地域不同,特色不一的山,张岱先生均有到访并记录,有的是为了观光,有的是为了看景,也有恰巧路过。如果说山还能有所归纳,那么文人们到达的湖泊江河真的是难以统计[2]。

(二)醉心把玩情趣

“游山玩水”中的“玩”,更多的是欣赏、观察,是“文玩”。晚明文人对于小玩物的态度,套用现今网络上的一个热门词汇“城会玩”、“你们城里人真会玩”的简称。也可以说是“文会玩”、“你们文人真会玩”。他们的“玩”,是花了心血在里面的,玩出了境界,玩出了水平。晚明的文人们不光自己玩,还有组织的结伴玩。晚明张岱的小品文中,最出名的还要属三个社团。喜欢音乐的文人,取“丝竹”中的“丝”,结成“丝社”,愿效仿“高山流水”觅知音,好友们一起弹琴赏乐,“余结丝社,月必三会之”足以体现他们对音乐琴曲的喜爱,享受同好友间以乐交流的方法,乐在其中。喜欢诙谐幽默的仲叔,与同是性情中人的三五好友结成了“噱社”,“唼喋数言,必绝缨喷饭。”他们的这种幽默,是一种能力,是通过渊博的知识,深厚的文字功底得来的。

学识和境界差距使得我们觉得他们平淡无奇的对话无幽默感而言,但是漏仲容、沈虎臣、韩求仲等人却乐在其中,并组成小团体,“噱社”更成为了他们减压解乏,释放真我的好去处。将“玩”体现的淋漓尽致的,还要属“天启壬戌间好斗鸡,设斗鸡社于龙山下,仿王勃《斗鸡檄》,檄同社”。为了斗鸡而创办的“斗鸡社”,就是那样随性洒脱、悠然自得。把“玩”当成一种态度,为了玩而玩,为了玩的质量而结社。光玩斗鸡还不行,“仲叔秦一生日携古董、书画、文锦、川扇等物与余博,余鸡屡胜之。”追求质量的他们还要放些彩头作为斗胜的奖励。古董、书画、文锦、川扇等都被用作彩头,“好古玩,富收藏,精鉴赏”的张岱自然是乐此不疲[3]。

(三)享受人生情趣

晚明文人闲适情趣还有人性化的特点,所谓人性化就是接地气,食人间烟火。说的再通俗些,晚明文人热爱生活,喜欢世俗间的吃喝玩乐。“玩乐”二字三个社团便将其体现的淋漓尽致,更何况排在前面的“吃喝”,不光喜欢,他们还研究:“越中清馋,无过余者,喜啖方物,远则岁致之,近则月致之,日致之,耽耽逐逐,日为口腹谋。”方物就是各个地方的特产,此文中记录了北京、山东、福建、江西、山西、苏州、嘉兴、南京、杭州、萧山、诸暨、台州、东阳、山阴等地的特产。涉及区域广,对于各地特产均有归纳记录,可见其对各地美食情有独钟并且颇有研究。张岱先生对待方物的态度颇有其祖父张汝霖的风范,老爷子在杭州组织了“饮食社”,专门研究各种美食,对于美食的喜爱已经达到一种境界了。

综上所述,晚明文人中,痴情于美食的并不在少数。

参考文献

[1]李燕.张岱与明代心学人物[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8(07).

[2]吴功正.明代赏玩及其文化、美学批判[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8(03).

重温白求恩精神的形成和时代内涵 第2篇

在本职工作中大力弘扬白求恩精神

邯郸市卫生监督所 张新若

白求恩大夫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成自己的事业,义无反顾地放弃了在自己国家优裕而舒适的生活,在充满艰辛和危险的反法西斯战场上,诠释生命的意义,体味人生的哲理。白求恩精神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尤其是医务工作者奋发图强。随着时代的进步,白求恩精神被不断赋予新的内涵。白求恩精神犹如不朽的丰碑,他的感人事迹一直在神州大地回荡。他从加拿大走向当年处处弥漫着战火硝烟的中国,用自己的技术和生命换取了一个又一个伤员的康复。白求恩主要是医疗战线的楷模,但社会各界人士都可以从中汲取营养,找到可以参照的坐标,从而矫正人生方向,焕发力量。白求恩是一面旗帜,白求恩精神已经溶入到我们民族的血脉之中,成为中华民族优秀品格和高尚情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一、白求恩精神的形成

1939年12月21日,毛泽东主席写下了光辉的著作《纪念白求恩》,把白求恩精神高度概括为‚国际主义的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等,并号召全党向他学习。从此,这位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成为中国人民家喻户晓的英 雄,他的崇高精神和人格力量也鼓舞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

(一)青年时代的艰辛经历,是白求恩精神形成的基础

白求恩的祖父是多伦多市三一医学院的创办人之一,有名的外科医生,他对医学事业的严肃态度和顽强探索精神,深深地影响着白求恩。少年时代,白求恩就常以祖父自豪,并立志成为一名最优秀的医生。白求恩青少年时代,父母的收入低,供不起他和弟弟上学的费用,生活的艰辛使他在中学期间就卖过报纸、在食堂当过招待员、做过轮船烧火工、报社兼职记者和乡村小学教师。1911年,白求恩在阿尔戈马区丛林里当了一年的伐木工人,并为移民工人补习英语和文化课,这使他结识了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工人群众。后来他在给弟弟的信中写到:‚我和工人们有了共同的语言,和他们在一起,我感到青年人的轻浮在我身上显著减少,我学会思考关于‘社会’这个字眼了。‛这些经历,奠定了白求恩为广大劳苦大众服务的思想基础。

(二)广泛深入的社会实践,是白求恩精神形成的外因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白求恩参加加拿大远征军,开赴欧洲战场。由于亲身经历了战争,他开始认识到帝国主义腐朽的本质。在医疗实践中,白求恩发现在加拿大当时那种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下,医药实际上‚是一种奢侈品的买卖‛,‚人民的健康没有保护‛。他说:‚穷人有穷人的肺结核,富 人有富人的肺结核,富人复原而穷人死亡。‛1935年8月他应邀去苏联参加国际生理学大会,从苏联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对人民医疗事业的巨大促进上,他看到了医务工作者真正的出路。同年11月,他加入了加拿大共产党。此后,他又参加了西班牙反法西斯主义的正义斗争,并公开发表演讲揭露法西斯的暴行。一个国际共产主义者的思想和行为开始显现,他决心以自己精湛的医疗技术,为世界大多数人谋利益。

(三)支援抗战的伟大事业,是白求恩精神形成的动力

1938年1月,白求恩来到中国,他被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广大军民热爱祖国、反抗侵略的斗争精神和团结互助、无私无畏的崇高品德所深深感染。他清楚地看到,中国正处在反法西斯斗争的最前沿,晋察冀边区艰苦的战斗经历进一步锤炼了白求恩,使他懂得了如何使自己成为一个更高明的外科专家,成为一名不屈不挠的反法西斯战士,成为一名更加坚强的共产党员。他说:‚我万分幸运,能够来到你们中间,与你们一起工作‛。他在逝世前一天给聂荣臻司令员的信中写到:‚最近两年是我平生最愉快、最有意义的时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战争,成为白求恩精神形成和完善的重要客观条件和催化剂。

(四)与传统医德的紧密结合,使白求恩精神得到升华

在我国浩瀚如烟的医学典籍中,有许多医学道德伦理的论述。隋唐医学大家孙思邈首创‚大医精诚论‛,提出‚若 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的主张。自古以来,广大医务人员的神圣使命就是治病救人、保障健康的崇高事业。自觉遵纪守法,廉洁行医,不谋求个人私利,一视同仁,是千百年来医学家恪守的医德规范,许多医学家都自觉将‚五戒十要‛作为行医准则,流传着许多‚济世救人、杏林春暖‛的千古佳话。白求恩对工作极端地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极端地热忱也正是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传统医德。白求恩精神作为白求恩高尚思想品德的集中体现和升华,已经与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融为一体,在中国人民心中,成为一种伟大的人格力量,特别是在医疗卫生行业,已经形成一种风范,一种楷模,一种准则,一种传统。

二、白求恩精神的时代特征

白求恩精神的最终形成是在条件异常艰苦的抗日战争年代,他同时融入了当时整个中华民族不畏强敌、自强不息的战斗意志。七十年过去了,白求恩精神始终伴随着时代前进的脚步,闪耀着不灭的光辉,成为各界尤其是医疗卫生战线上一面旗帜。社会发展了,历史前进了,白求恩精神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

(一)白求恩精神的核心体现是忠于职守、献身科学,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无私奉献精神

白求恩在我们党领导的争取中华民族解放的伟大事业 中,同中国军民一起艰苦奋斗,归根结底是为了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他抛弃优厚的生活和工作待遇,毅然投身于争取人类解放的壮丽事业。无论是在加拿大还是在西班牙和中国,无论是对伤病员还是对贫民和难民,凡是需要救助的人,他都以深厚的感情和负责的态度,倾其所有、尽其所能给予帮助。正是这种对人民的满腔热情和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无私奉献精神,使他保持了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赢得了广大人民的由衷赞誉。

白求恩一生恪守这样的信念,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生命不息,奉献不止。他说:‚我们必须运用技术去增进亿万人民的幸福,而不是用技术去增进少数人的财富。‛今天,学习白求恩就必须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最高标准,树立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这样,才能站在历史的新起点和时代的新高度,抓住继承和发扬白求恩精神的根本,深刻揭示白求恩精神的丰富内涵及其强大生命力的根源。

(二)白求恩精神最显著的特点是恪守医德、团结互助,救死扶伤、极端负责的人道主义精神

白求恩的思想观念和道德修养体现了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体现了救死扶伤、极端负责的人道主义关怀。作为北美四大名医之一,白求恩先后获得英联邦皇家外科医学会会员、加拿大联邦和地方政府卫生部门的顾问、美国胸外科学 会会员和该学会五人理事会理事等头衔,但他丝毫没有以此去谋取任何私利,而是凭借精湛的技术为解除广大患者的痛苦竭尽全力地工作、无私地奉献。

白求恩能够与中国抗日军民并肩战斗到最后一息的主要原因是他经过加拿大共产党的教育和马克思主义的熏陶,是因为他坚信共产主义是人类最美好的理想,作为医生就要恪守医德、救死扶伤,为了伤员可以牺牲自己的生命。白求恩抛弃舒适生活,不远万里来到极其艰苦的晋察冀抗日前线,感到帮助受侵略、受压迫者,比当一名享有盛名、拥有高水准生活的医生,更能使他得到心灵上的慰藉。在著名的‚齐会战斗‛中,他在连续工作了三天三夜,仍不肯休息;他的48岁和49岁生日,是在给伤员上药包扎和做手术中度过的;一次,他遇到一名失血过多的伤员,当即卷起袖子,抽取自己的血,使伤员获得了第二次生命。

(三)白求恩精神最突出的标志是尊重科学、严谨求实,钻研医术、精益求精的开拓创新精神

白求恩一生致力于医学事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坚持不懈地探索、钻研和创造,在攀登医学高峰的艰辛历程中,取得累累硕果。他说:‚医生要有一颗狮子般的心,一双巧妇的手,也就是说,必须胆大、坚强、敏捷、果断,但同时也得对病人和蔼、体贴。‛

白求恩富于开拓创新精神,他三十多岁就已经成了著名 的胸外科专家,但从来没有停止过在医学领域里的探索和追求。从组织战地医院到培训医护人员,从提高医疗技术到充实医学理论,白求恩都有独到的见解。他发明了新的人工气胸器械和肋骨剪,创造了胸膜涂粉法;他发明了流动血库和战地输血技术,被誉为当时军医界最伟大的创举;在中国的抗日前线,为了解决血液及存储问题,他倡议组织了群众性的‚志愿输血队‛,把血液存在群众身上;他针对游击战医疗救护的需要,研制出许多独具特色的医疗器械和外科药物,当时他发明的医用手术器械和创造的医疗方法,在世界医学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白求恩在挽救成千上万战士生命的同时,还完成了重要著作《游击战争中师野战医院的组织和技术》一书,被赞为‚他一生最后心血的结晶‛。

白求恩在各种艰苦条件与复杂环境下,都能不断地有所发明创造,成为驰名欧美、享誉中国的胸外科专家,源于他那种锐意进取、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只要我们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发扬勇于开拓、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就能抓住继承和发扬白求恩精神的灵魂,永葆白求恩精神的生机和活力,引导广大卫生工作者实现自身工作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

三、我们需要重新学习和弘扬白求恩精神。

把大力弘扬白求恩精神作为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内容贯穿始终,积极组织开展主题活动,党总支认真研究制 定了创先争优活动的实施方案,并要求把大力弘扬白求恩精神贯穿活动始终。

1、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职业精神----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毛泽东为什么要专门写文章纪念白求恩同志,这是因为他具有‚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具体‚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毛主席号召‚每个共产党员都要学习他‛。同时,毛泽东又明确地指出:‚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拈轻怕重,把重担子推给人家,自己挑轻的。一事当前,先替自己打算,然后再替别人打算。出了一点力就觉得了不起,喜欢自吹,生怕人家不知道。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毛泽东举例说:‚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白求恩,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白求恩医生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白求恩医生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因此,‚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2、我们要学习白求恩同志的职业素养,每个人只要立足本职就能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出贡献

一个人不管从事什么工作,只要有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有肯钻研、下苦工的精神,就一定会有所成就,有所贡献。毛泽东指出:‚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在整个八路军医务系统中,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这对于一班见异思迁的人,对于一班鄙薄技术工作以为不足道、以为无出路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就是说,只要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对技术精益求精,就能学会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就能在自己的本职工作岗位上做出应有的贡献。

3、只要对人民对事业有贡献就会受到尊重

方力钧作品图式形成的时代背景分析 第3篇

关键词:方力均;图式;八五新潮

一、西方后现代主义的直接营养

1.后现代主义的概念及特征

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在西方社会流行的一种具有反西方近现代体系哲学倾向的思潮,它对西方现代文化进行了批判与反思。“后现代主义是一个很难从理论上精确定义的一种概念,因为后现代主要理论家,均反对一各种约定俗成的形势,来界定或者规范其主义。由于后现代主义的反对本质主义,根本不考虑艺术的本质,而是竭力抹杀艺术与非艺术的界限,甚至断言艺术已经死亡”。它对现代主义理性模式等的反思与批判却是毋庸置疑的,是对现代主义的扬弃。其中后现代主义的“重视以人为本,提升理性”,认为人是具有发散思维、充满想象力的主体,提倡的是一种自由自在的感觉,从本质上不喜欢理性的束缚,因此主张构建非理性的主体,以交往形式替代个人中心形式,对话是人类之间主要的交往形式。

2.后现代主义对中国绘画的影响

艺术的变革通常都是依附于哲学思想的变化。中国由最先开始的闭关锁国到改革开放,重新参与到世界文化的交流之中,以开放的心态来面对世界文化,不断吸取世界各地的多种文化思想与中华五千年的单线式传统文化思想进行冲撞与融合。其影响主要表现在:在后现代主义思想下,当代中国艺术家对其自身专业的不断搜索,打破了长久以来精英艺术的边界,传统艺术的贵族气息和神秘感已经逐渐褪去,艺术更加生活化,不再是凌驾于生活之上,变的多元化,更具有创新意义。

二、大众文化和“八五新潮”对方力钧的影响

可以说,任何一种事物被另一种事物所影响,都不是毫无原因的。方力钧的创作思想也不会得到大众的认可,这与当时国内所具备的环境有关。

1.大众文化背景下的绘画符号

什么是大众文化?我们今天所说的大众文化,是一个特定的范畴,主要是指兴起于当代都市,与当代工业密切联系,以全球现代电子传媒为媒介,处于消费或商业时代,以消费意识来运作,采取时尚化的运作方式引导大众的当代文化形式。改革开放以后,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在满足物质文化的同时开始追求精神文化,加之后现代主义思想的影响,大众文化兴起。它作为一种消费文化,一开始就以商品形式出现,其与大众传媒的密切联系加速了传播速度,被大众所熟悉。大众文化的兴起,使得艺术更加的贴近生活,对传统艺术出现了抛弃、反叛的现象,艺术家开始寻找“用大众所熟知的艺术效果,用极易上手的手段使艺术成为生活中的一部分,成为一种趣味,一种存在即事实。”这也就是波普艺术的特点,它正好满足当下人们对艺术的追求。波普艺术的盛行也对方力钧产生影响。“许多批评家已经指出了方力钧艺术具有明显的波普风格。这种风格贯穿了方力钧的现实主义和超现实主义两个阶段。方力钧之所以迷恋波普风格,也许与他曾经有过从事广告制作的经历有关。

2.“八五新潮”对方力钧艺术风格的影响

“八五新潮”是以当时的艺术大学生为主力,他们的创作风格受西方思想的影响,对中国传统绘画进行了猛烈抨击。1989年的“中国现代艺术大展”使八五新潮达到顶峰,来自全国各地的前卫艺术家将自己的作品展现出来。我们从他们的作品中可以看出,新潮美术艺术的创作其实就是思想观念的转变,他们称艺术并不是艺术,而是他们思想的体现。其实,八五新潮的主题思想就是人性的解放和自我的复出。这些直接影响到方力钧等人,他们在看起来另类的人群中展现自己的思想。王广义、耿建翌、张晓刚作为这一时期的画家,他们的单色作品也都体现出与方力钧艺术作品同样的特点。如耿建翌的《第二状态》、张晓刚的《大家庭》、岳敏君的《处决》。

三、方力钧个人对艺术的追求

在西方思想的影响下,中国当代艺术的重心发生转移,为方力钧的绘画提供了很好的环境。当代艺术最大的转变就是它更加的关注生活,是对生活、对自己内心的一种描述,勇于面现实,揭露存在的问题。方力钧面对这些现实,通过某种手段揭露出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这就为方力钧艺术图式的形成奠定了思想基础。

方力钧生于六十年代,成长于七十年代,改革开放的前期。那时候大家思想还比较单一,仍然受着传统思想的束缚,但在当时,有些人已经开始关注生活,关注自己内心的情感,方力钧就是其中之一。当他还是小孩的时候,他就在用小孩的心理感受自己周遭的环境。他绘画中的“光头”形象,具有典型的“玩世”色彩,这一符号的直接来源可能是与他少年的一件事有关:“……就是我还在读中专的时候,校长是从部队转业回来的,这个人在学校周围弄上电网,把各种规章制度定得特别严,只有星期天才能出校门,还规定男同学的头发鬓角只要超过耳朵,就算违反校规。课间操的时候,他把我们头发长的同学叫到前面来,要求我们当天就把头发剃短,第二天才可以上课,要不然按旷课算。我们几个同学没办法,只好跑出去剃头。到了理发店的时候,特别头疼怎么办?就商量说咱们剃光头吧,于是就把头发剃了。第二天回到学校的时候,校长再一次把我们叫出来,想看看我们有没有听话,结果我们出来一看,一溜儿全是光头,最后把校长气得暴跳如雷。但是因为他从来没有说过不能剃光头,所以虽然非常生气,但是也没有别的办法。那时候大概也就16、17岁,对于我们来讲,这件事情就好像是一个是巨大的胜利。从那个时候开始,光头的形象,在我的潜意识中就带有了一种叛逆或者带有调侃的意味。”“光头”也就在方力钧心中根深蒂固了。随之后来艺术家自身的阅历、对社会生活感受的变化,他的艺术作品也发生着变化,在对艺术不断探索中,寻找自己独特的语言,形成能够代表自己的图式符号。

参考文献:

[1]王宏建.艺术概论[M].北京:文体艺术出版社,2011:254-287.

[2]马永健.后现代艺术20讲[M],上海:上海科学出版社,2006:35-67.

[3]吕澎.1979年以来的中国艺术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1:226-255.

[4]彭峰.玩世现实主义到波普超现实主义[J].中国年度艺术家,2012(4):30-41.

形成时代 第4篇

1 边界断裂基本特征

1.1 祁漫塔格北缘断裂 (F2)

出露于祁漫塔格山北缘, 走向近东西向。隐伏于第四系之下, 北为新生代断陷盆地, 南为祁漫塔格山, 横向切割鸭子泉-鸭子达坂构造混杂岩带。航、卫片影像特征清晰, 显示为差异性色带;不同地貌单元的直线型接触。断裂在图外 (研究区东部) 阿特阿特坎河东侧有出露, 宽度大于100m, 由数条断层夹持已旋转变位的断块组成;断块中片理化带发育, 沿片理发育布丁构造和剪切褶皱, 反映了早期脆韧性剪切变形特征, 由于受后期断裂的影响已变位, 运动学标志无指向意义, 但总体反映了上盘相对下盘的逆冲性质;脆性断层主要有三条, 产状分别为北断层180°∠44°、中断层335°∠69°、南断层5°∠70°, 在中断裂带中发育表现为左行走滑性质的运动学标志 (如图1所示) 。断裂总体走向近东西向, 其特征显示有三期活动:正滑-走滑-逆冲。

祁漫塔格北缘断裂的左行走滑, 最主要的表现为南部块体整体向东挤出, 发生旋转作用, 形成与区域上的东西构造线不协调性。晚期随着祁漫塔格山的快速抬升, 差异性的重力负荷作用造成向北部盆地的冲断。

1.2 鸭子泉-鸭子达坂北西缘断裂 (F1)

为区内重要的线性构造。分布于研究区北东部, 断裂北西为志留纪白干湖组。断裂带总体走向45°, 与阿尔金南缘断裂带基本平行。ETM影像特征清晰:直线型谷地;线性分布之断层崖、断层三角面;色调差异;断层带宽, 多条线性体平行分布;平行式结构模型;在东、西两端第四系覆盖处显示色调差异性线性构造, 反映出新构造运动的痕迹。

鸭子泉-鸭子达坂断裂带为具有与阿尔金南缘断裂有关的多期活动的复合型断裂构造, 其断裂带的组成复杂 (糜棱岩化岩石、糜棱岩、构造片岩、千糜岩) ;后期脆性变形的断层角砾岩、断层泥、碎裂岩、碎粉岩等。

1.2.1 韧性剪切系统

由千糜岩、构造片岩、糜棱岩组成的剪切带宽2~5km, 其内夹杂大小不等的透镜状岩块:如在鸭子泉一带绿泥钠长阳起片岩呈透镜状分布, 其长轴平行于剪切带延伸方向, 其内部发育反映深层次变形的揉皱与剪切构造面理呈交切关系;在鸭子达坂发育透镜状大理岩岩块。其构造岩主要有:片状长石绿泥绢云糜棱岩、绿泥绢云石英千糜岩、细条带纹状-片状玄武质糜棱岩、黑云石英糜棱岩、绿泥绢云石英片岩等。发育云母“鱼”、及“S-C”组构。剪切面产状:130°~160°∠55°~70°, 局部由于后期构造的破坏, 出现产状不一致。据多项运动学标志显示, 运动学方向指向北北西向。

1.2.2 脆-韧性剪切系统

表现为对早期韧性剪切带的继承、复合、叠加。可以发现在剪切带的不同地段, 发育以早期剪切面为变形面形成的向北东陡倾的倾竖褶皱 (如图2所示) ;在东北段, 发育炭质绿泥石构造片岩组成的平行式分布的断裂带, 其内发育的同构造石英脉呈杆状北东向延伸, 发育近水平的拉伸线理。鸭子泉-鸭子达坂北西缘断裂南东侧的岩层走向在靠近断裂一带呈北东走向, 中部则近东西走向, 平面显示向北顶出的弧形构造形态, 早期的褶皱轴迹亦随之发生了旋转。种种迹象表明, 鸭子泉-鸭子达坂北西缘断裂在经历早期的韧性逆冲推覆活动后, 左行走滑作用则占据主导地位, 该断裂的发育、成长与区域上的阿尔金断裂在运动学上关系密切。

1.2.3 脆性断裂系统

由多条脆性断层平行式分布, 切割早期断裂系统。形成北东向展布的断层崖、断层三角面及直线状凹形谷地。规模较大的断裂有F3、F4, 断裂带宽2~100m不等, 带内发育断层角砾岩、断层泥、断层碎裂岩和炭化带, 在鸭子泉-鸭子达坂断裂带的东北端发育的硅化白云岩质断层角砾岩最具代表性。断层面产状:320°~350°∠50°~70°。根据断面擦痕和上盘拖曳褶皱判断, 从运动学来看显示为指向东南的逆断层性质。

1.3 黑山-那棱格勒断裂 (南部研究区以外)

分布于祁漫塔格山南缘, 近东西向延伸出研究区南约4~5km处。断裂沿线均被第四系覆盖, 航、卫片显示线性色调差异和地貌差异性特征, 沿断裂带盆地海拔最低, 最低处仅3870m。断裂带北部为山前冲洪积扇裙, 向东沿依协克帕提河、那棱格勒河延伸。

黑山-那棱格勒河断裂在漫长的地质演化历史中长期起着控制性作用。在黑山发现的具洋中脊环境的蛇绿岩块, 可能反映了该断裂是从古俯冲带演化而来。从黑山蛇绿岩中基性火山岩、基-超基性岩的岩石组合及其岩石学、岩石化学、稀土元素、微量元素等特征均说明为蛇绿岩套的一部分, 为古洋壳残片物质。

新生代以来, 断裂的活动控制了南部盆地的形成与演化, 南盘的持续下沉, 接受巨厚的磨拉石沉积, 至今沿断裂带仍为盆地的汇水中心。

2 鸭子泉-鸭子达坂构造混杂岩带基本特征

2.1 分布

鸭子泉-鸭子达坂构造混杂岩出露于鸭子泉、鸭子达坂一带, 构造线呈北东-南西向延伸, 被新生代盆地分隔为鸭子泉构造混杂岩带和鸭子达坂构造混杂岩带两部分。

鸭子泉东其平面构造形态表现为以剪切基质环绕刚性块体, 以主干断裂为骨架, 形成强弱构造域相间排布的网络状的构造面貌, 鸭子泉构造混杂岩在研究区其上部均由第四系呈不整合覆盖;鸭子达坂一带呈北东-南西向展布, 其南东与晚三叠世喀勒拉组呈角度不整合接触, 北西与白干湖组浅变质陆源碎屑岩为断层接触。

2.2 物质组成

鸭子泉-鸭子达坂构造混杂岩带南端被黑山-那棱格勒-黑山断裂所截, 北端延伸到阿尔金南缘断裂, 总体呈北东向展布。由构造块体及剪切基质两部分构成。

构造块体主要有蓟县纪狼牙山组的大理岩等, 志留纪鸭子泉火山岩组的玄武岩、安山玄武岩、安山岩、流纹岩、 (中) 酸性凝灰岩等, 早志留世白干湖组的变质砂岩、含碳质板岩等, 志留-泥盆纪的基性-中酸性侵入岩, 中晚泥盆世的超基性侵入岩等, 各块体受构造剪切应力作用的影响, 被剪切基质包绕多呈北东-南西向展布。构造块体的规模大小不一, 从数千米到几毫米、甚至显微尺度均可见及, 各刚性块体也呈北东-南西向展布, 它们之间由剪切基质分隔, 以韧-脆性断层接触。

剪切基质主要由玄武质糜棱岩、凝灰质糜棱岩、安山质糜棱岩、英安质糜棱岩、绢云石英片岩、绢云绿泥片岩、阳起绿泥石英片岩少量碎粒岩-粹粉岩、硅质板岩等组成。

2.2.1 地层特征

本次调查带内出露地层有蓟县纪狼牙山组、志留纪鸭子泉火山岩组、早志留世白干湖组等。它们均以构造刚性块体的形式被剪切基质所包绕。

2.2.2 岩浆岩特征

该构造单元的火山岩多为鸭子泉火山岩组物质组成, 主要有:玄武岩、蚀变安山岩、火山角砾岩、变晶屑凝灰岩、流纹岩等, 时代为志留纪;侵入岩主要分布在西部, 东部有零星出露, 时代以志留-泥盆纪为主, 其中橄辉岩、角闪单辉辉石岩则以构造岩块的形式“冷”侵位于地表, 形成时代为中晚泥盆世。

2.2.3 变质岩特征

该构造单元变质作用较强, 岩石普遍发生变质, 与之有关的变质岩石为变形基质, 主要为绢云石英千枚岩和绢云绿泥绿帘千枚岩等。

2.3 构造变形特征

鸭子泉-鸭子达坂构造混杂岩带的变形构造能识别出早期的韧性剪切变形系统及晚期的脆性变形系统等。在变形方面鸭子泉及鸭子达坂基本一致, 表现为原生的地层层理已不复存在, 完全被片理、千枚理等压性面理 (如图3所示) 取代。晚期中构造层次的变形以片理、千枚理为变形面发育中小型的宽缓等厚褶皱及次级层间小褶皱和浅表层次以北东向为代表的脆性断裂构造, 表明该混杂带具不同期次、不同层次的变质变形特征。

2.3.1 韧性变形特征

构造混杂岩带是一个规模较大的左行走滑剪切带, 由一系列不同规模的脆-韧性走滑剪切带构成。多表现为对早期韧性剪切带的继承、复合、叠加和改造。剪切带内均表现这样的特征:剪切带由构造片岩、糜棱岩、粗糜棱岩组成;发育近水平的拉伸线理, “S-C”组构;以早期剪切面为变形面形成露头尺度的斜歪褶皱、倾竖褶皱, 枢纽倾伏向50°~65°, 倾伏角40°~74°;剪切面产状:130°~160°∠55°~80°;伴随剪切带的活动, 早期剪切面理卷入褶皱变形中, 在上盘形成斜歪褶皱。各种运动学标志反映为以左行走滑为主, 兼有逆冲推覆剪切变形。

在鸭子达坂, S2期面理构成韧性剪切带内的基础面理, 为糜棱面理、片理。表现强烈剪切变形特征。其面理在后期构造变形中形成斜歪褶皱、倾竖褶皱。在鸭子泉东一带路线调查中发现, 该地局部普遍发育一组间隔带状分布的褶劈理 (如图4所示) , 沿劈理有新生片状矿物分布 (绿泥石、绢云母) 。

S2期面理在后期构造变形中形成无根褶皱、斜歪褶皱, 倾竖褶皱。该构造面理表现强烈剪切变形特征, 如在鸭子达坂西一带构造片岩中石英岩构成的无根褶皱显示的残留面理, 而在鸭子泉东发育的“S-C”组构、云母“鱼”等, 以及在递进变形过程中形成的剪切褶皱、钩状无根褶皱和斜列排列的构造透镜体, 均反映了强烈的剪切变形机制和强烈的构造形变混杂作用, 鸭子达坂西绿泥钠长片岩中卷入透镜状的石英岩中, 辉绿岩块呈透镜状混杂于构造片岩中, 玄武岩、辉长岩韧性剪切变形较强, 发生糜棱岩化作用, 残斑为透镜状、眼球状斜长石, 条纹状的蛇纹石、滑石定向平行分布, 且包绕残斑。

尽管鸭子泉-鸭子达坂一带由于受后期构造叠加、改造, 具明显的构造移置特征, 但其物质组成更多地反映构造“冷侵位”的辉长玢岩、辉绿玢岩等次火山岩。此外, 还包括碎屑岩岩块。其中冰沟群的大理岩岩块是卷入构造混杂岩带中较老的岩块, 主要分布于鸭子达坂南西 (在鸭子泉东也见有少量块体) , 大小不等, 呈构造岩块或构造透镜体产于构造混杂岩带中, 被剪切基质包绕, 其边界均为构造剪切面。内部变形强烈, 发育早期固态流变变形相的顺层掩卧褶皱、顺层流劈理, 普遍遭受糜棱岩化。遭受强烈变形变质的剪切基质中的绿泥石英片岩、绿泥钠长阳起石片岩、钠长绿泥石绿帘石片岩、绢云石英片岩, 其原岩一部分属于岛弧火山岩, 一部分为陆源碎屑岩, 它们均为上述块体的物质成分剪切基质部分。

在鸭子达坂一带的构造混杂岩带中, 由绢云石英片岩和透镜状硅质板岩组成, 发育近北东向的拉伸线理, 剪切面倾角近直立, 产状165°∠80°, 剪切带的北西盘发育由硅质板岩夹绿泥钠长片岩构成的一系列斜歪褶皱、倾竖褶皱, 枢纽倾伏向50°~65°, 倾伏角53°~70°, 轴面劈理产状290°∠70°。运动学标志反映为以左行走滑为主, 兼有逆冲推覆剪切变形。带内组成物质为绿泥绢云构造片岩和大理岩透镜体, 并发育同构造北东向杆状石英脉, 带内发育的揉皱枢纽近直立。剪切面产状340°∠75°。运动学方向显示为左行走滑性质。

在构造带内形成一组与走滑剪切作用相关联的弥散型的北东向构造面理, 表现为强置片理化带、构造片理、糜棱面理, 切割早期面理。产状稳定:130°~150°∠55°~70°。

鸭子泉-鸭子达坂构造混杂岩带的构造效应使区内地质体发生较大的调整, 靠近该带北西侧所卷入的地质体由北向南滑移, 同时地质体本身发生旋转和挠曲变形, 在平面上形成一反“S”型构造;靠近该带南东侧所卷入的地质体向北东挤出, 地质体本身也发生旋转和挠曲变形。

2.3.2 脆性断裂

该构造单元内脆性断裂比较发育, 其主要叠加在早期韧性断裂之上, 且大多走向与早期糜棱面理一致, 呈北东向, 个别为近东西向和近南北向。

该构造单元发育规模巨大的代表性断裂为鸭子泉-鸭子达坂构造混杂岩带北西缘断裂, 即F1断裂, 其特征为:

1) 该断裂为区域性断裂, 有区划意义。为鸭子泉-鸭子达坂构造混杂岩带与其它构造单元的分界断裂, 控制着鸭子泉-鸭子达坂构造混杂岩带的北西部边界;

2) 具规模大、延伸远的特点。虽在鸭子泉南东覆盖较大, 但根据地形、地貌、岩性组合、变质变形及构造环境及遥感解译等特征判断, 该断裂贯穿研究区的南东部, 区内长度大于40km, 带内发育断层碎裂岩、断层泥、炭化、铁染及挤压透镜体等, 上断面沿断裂形成一系列断层崖及断层三角面;

3) 在研究区呈反“S”型展布, 总体走向为北东向, 产状:295°~355°∠55°。断裂北西部为白干湖组变砂岩夹 (互) 片岩, 局部片岩及大量花岗岩, 南东部为构造混杂岩带, 两盘的岩性组合、变质、变形特征完全不同;

4) 具两期活动的特点。调查资料表明, 该断裂至少经历了两期活动, 断面上发育两组擦痕, 指示其断层性质为早期:逆-左行平移断层;晚期:右行平移-逆断层;

5) 遥感解译清楚。除沿断裂发育直线状沟谷和形成“马鞍”状地貌外, 两盘地质体的地形、地貌和色调特征均有明显的差别;

6) 控矿特征明显。沿该断裂带分布有多处与该断裂活动有关的中低温热液型石英脉型铜金矿 (化) 点。

3 结论

3.1 构造属性

该混杂岩带在鸭子泉东表现为强带弱域, 强带出露在弱域两侧, 弱域内大多为志留-泥盆纪的辉长 (绿) 岩。构造变形弱, 总体呈透镜状近北东方向展布;强带表现为较强的韧-脆性变形, 糜棱岩化强烈普遍, 该带内各地质体岩性组合为:蓟县纪狼牙山组的大理岩等, 志留纪鸭子泉火山岩岩组的玄武岩、安山岩、火山角砾岩、 (中) 酸性凝灰岩、蚀变安山岩、蚀变安山玄武岩、英安岩、流纹岩等, 早志留世白干湖组的变砂岩等受构造剪切挤压作用影响, 多形成不同尺度的构造剪切透镜体, 并被上述物质形成的剪切基质围绕。在鸭子达坂一带, 宏观上表现为不同成因、不同时代或经历不同演化阶段的构造变形、变质岩片 (岩块) , 以构造面 (韧性剪切带、构造面理) 相互拼贴、相互叠置, 显示强烈的构造形变混杂特征。该带实际上表现为一个大规模的韧性剪切带, 同时又是一个高度混杂的物质场, 由构造片岩包绕刚性块体, 其平面构造形态表现为以剪切基质环绕构造岩块, 以主干韧性剪切带为骨架, 形成强弱构造域相间排布的网结状的构造面貌。由此, 构造混杂岩带根据构造变形特征可分刚性构造块体和剪切基质两部分, 分处于强、弱构造域中。刚性块体由上述所说的基性岩块、火山岩岩块、大理岩块等, 变形相对较弱;剪切基质是带内强构造域的组成物质, 主要岩性为糜棱岩、绿泥石英片岩、绿泥钠长阳起石片岩、钠长绿泥石绿帘石片岩、绢云石英片岩等。

鸭子泉-鸭子达坂构造混杂岩带历经了自加里东-印支旋迴的多期、多体制、多层次的构造变形, 显示强烈的多期构造混杂特征。尤其是华力西期走滑剪切构造变形对先存地质体及构造进行了强烈的改造和叠加、干涉, 因此在其内部组成及构造变形特征上显示较为复杂, 包涵了不同成因、不同时代或经历不同演化阶段的构造变形、变质岩片 (岩块) , 以构造面 (韧性剪切带、构造面理) 相互拼贴、相互叠置, 以及多期、多样式褶皱和多期面理的叠加、改造。

关于该带构造属性问题, 前人认为其为蛇绿混杂岩, 并划分了蛇绿岩组分, 主要有方辉橄榄岩、蛇纹岩、辉长岩、变辉绿岩、绿片岩和硅质岩等组成。对于方辉橄榄岩等超基性组分, 经本次工作并未发现有幔源洋壳型超镁铁质岩出露, 而发现有镁铁质超基性岩出露, 岩性主要有角闪单辉辉石岩、辉橄岩等, 且具钪矿化及铜镍异常, 此类地质背景一般不与蛇绿岩套有关;对于前人提出的硅质岩组分我们本次工作采集了大量的薄片样品, 从地貌观察并查看岩石却似硅质岩, 但经详细鉴定后结果为浅灰色及灰色 (中) 酸性凝灰岩, 并不是蛇绿岩组分-远洋沉积的深海硅质岩。从这些方面可以做出以下基本判断:

1) 确定鸭子泉蛇绿混杂岩的证据还较欠缺。从本次调查研究的成果看, 在岩石组分上与蛇绿岩的组分基本不同, 这些从根本上动摇了蛇绿混杂岩的观点;

2) 从区域上看, 鸭子泉-鸭子达坂混杂岩、白干湖断裂等展布方向与阿尔金断裂基本平行, 距离相近, 它们应该存在某种成因关联;

3) 鸭子泉-鸭子达坂混杂岩从调查结果看, 构造层次较浅, 在北东向早期断裂的基础上叠加了晚期的近东西以构造节理为主的浅层次构造。

据此认为, 鸭子泉-鸭子达坂混杂岩是和阿尔金断裂关系密切, 原地物质 (至少无较大距离移动) 受构造影响混杂而成的构造混杂岩。

3.2 形成时代

本次在鸭子泉东超基性侵入岩角闪单辉辉石岩中获得锆石SHRIMP年龄384.4±4.4Ma (如图5, 6所示) , 它代表了中晚泥盆世的一期岩浆事件, 其作为最晚形成的块体参与到构造混杂中, 以此为依据推测构造混杂岩的上限时间应在早石炭世, 而在鸭子达坂一带晚三叠世喀勒拉组火山岩与鸭子泉-鸭子达坂构造混杂岩存在角度不整合的关系, 说明在该构造混杂岩形成之后紧接着开始一次陆内火山喷发事件, 即喀勒拉组火山岩不整合于该构造混杂岩带, 以此推测该混杂岩形成的下限时间为二叠纪末。因此, 作者认为鸭子泉-鸭子达坂构造混杂岩带形成时限应接近于石炭-二叠纪。

摘要:鸭子泉-鸭子达坂构造混杂岩前人认为是蛇绿构造混杂岩, 经过本次多条剖面和大比例尺构造解析填图及密集样品控制, 未发现有幔源洋壳型超镁铁质岩及蛇绿岩组分-远洋沉积的深海硅质岩出露, 认为, 其构造属性是与阿尔金走滑断裂关系密切的特殊构造带。本次在鸭子泉东超基性侵入岩角闪单辉辉石岩中获得锆石SHRIMP年龄384.4±4.4Ma, 其作为最晚形成的块体参与到构造混杂中, 以此推测构造混杂岩的上限时间应在早石炭世, 在鸭子达坂一带晚三叠世喀勒拉组火山岩与鸭子泉-鸭子达坂构造混杂岩存在角度不整合的关系, 以此推测该混杂岩形成的下限时间为二叠纪末。据此认为, 鸭子泉-鸭子达坂混杂岩是原地物质受构造影响混杂而成的构造混杂岩, 形成时限应接近于石炭-二叠纪。

形成时代 第5篇

江西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2011年05月13日07:19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梁振堂摄

井冈山精神是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井冈山创建革命根据地、开辟中国革命新道路、进行艰苦卓绝的革命斗争中培育和形成的革命精神。它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精神的创造性转化和升华,是值得全国人民珍视的精神瑰宝,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

艰苦卓绝的铸就过程

井冈山是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的革命斗争不仅点燃了中国革命的星星之火、开辟了中国革命的独特道路,而且孕育出伟大的井冈山精神。井冈山精神的产生,是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土地革命时期,以毛泽东同志、朱德同志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秋收起义和南昌起义遭到严重挫折的情况下,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审时度势,率领工农革命军进军井冈山,在白色政权的四面包围之中建立起全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在物质条件极度匮乏的情况下,党领导红军连续击退了反动势力的四次“进剿”和三次“会剿”,历经大小战斗近百次,积累了丰富的军事斗争经验,创设了一整套红军建军原则,提炼了红军游击战争的战略战术。毛泽东同志还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思想,回答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的问题,初步探索出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

在巩固和发展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斗争中,通过不断克服盲动主义、冒险主义错误的干扰,尤其是在反对教条主义的过程中,井冈山精神得以形成并不断丰富和发展。井冈山精神从孕育、发展到成熟的过程,完整地记录了以毛泽东同志、朱德同志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对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的艰辛探索和对社会理想、人生价值的深层思考,对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

丰富深邃的精神内涵

作为我们党在革命斗争的艰苦岁月中形成的伟大精神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结晶,井冈山精神集中反映了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有着极为丰富深邃的精神内涵。

坚定信念、艰苦奋斗,是井冈山精神的灵魂。大革命失败后,井冈山的革命斗争靠什么燃起“工农武装割据”的燎原之火、照亮中国革命的前程?靠的就是共产党人对中国革命光明未来的坚定信念和不懈追求。正是因为有了崇高的理想信念,才会产生在艰难困苦环境中战胜一切困难的超凡勇气,产生在战场上冲锋陷阵、英勇杀敌的顽强斗志,产生在敌人屠刀下慷慨就义、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才能经受住血雨腥风的洗礼和考验。

实事求是、敢闯新路,是井冈山精神的核心。井冈山斗争始于革命低潮时期。在这一历史关键时刻,我们党坚持实事求是、调查研究,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以大无畏的革命胆识,开创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中国革命独特道路,创造性地制定了党领导军队的一系列组织制度和纪律,引领中国革命不断走向胜利。

依靠群众、勇于胜利,是井冈山精神的基石。在井冈山革命斗争中,毛泽东同志、朱德同志等党和红军领导人身先士卒、以身作则,带领井冈山军民克服种种困难艰险,打破重重包围封锁;我们党始终相信和依靠群众,关心和帮助群众,同广大人民群众结下了鱼水深情。正是因为我们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与广大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才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从而使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得到巩固和扩大。

历久弥新的宝贵财富

井冈山精神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积淀的优秀传统与人文精神在革命战争年代的彰显和高扬。同时,井冈山精神又是具有原创意义的当代民族精神,是无产阶级革命精神和崇高风范的体现,是中国共产党优良精神传统的基础,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之链的伟大开端。

井冈山精神最重要的价值,在于它在开创中国革命崭新时期和开辟中国革命独特道路上所具有的示范性和先导性。中国革命道路的开创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创业之间,在历史进程上前后相继,在社会理想和目标追求上高度统一。因此,井冈山精神所具有的精神特质与品格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历史进程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精神支撑作用。

井冈山精神所蕴含的丰富内涵,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扬党的优良作风、贯彻党的思想路线、完善党的执政理念和执政方式、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熔铸新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提供了宝贵资源,有着鲜明的时代价值。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需要继续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

作为中国革命精神之源,井冈山精神是激励全国人民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们要紧密结合时代发展,结合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实践,大力弘扬井冈山精神并不断赋予其新内涵,使之放射出更加璀璨夺目的光芒。

(执笔:姜 玮

网络时代大学生职业道德素养的形成 第6篇

关键词:龙煤精神;大学生;职业道德素养

在网络时代,如何更进一步加强大学生职业道德素养的形成,培养具有较高职业道德素养的专业技术人才是目前摆在高校职业道德素养培育面前的一道难题。本文试图从黑龙江龙煤控股集团在艰难发展历程中逐步形成的独特的龙煤精神出发,提出以龙煤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当代大学生职业道德素养的形成。

一、龙煤精神的内涵

龙煤精神就是指黑龙江龙煤控股集团的广大员工几十年来在东北黑土地上不畏艰难、顽强拼搏、团结奋进、燃烧自我的精神。龙煤精神有着十分丰富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不畏艰难、埋头苦干的吃苦精神。想当年,龙煤人不但常年工作在极其恶劣的自然环境下,不畏艰难、埋头苦干,而且提出了“宁让汗水浮起船,不让国家缺少煤”的感人至深的口号。也正是因为龙煤人的这种特别能吃苦的精神,才铸就了黑龙江龙煤控股集团今天的辉煌。二是顽强拼搏、不断奋斗的战斗精神。几十年来,龙煤人不断地克服了安全生产和煤炭市场的双重压力,顽强拼搏、不断奋斗。正是龙煤人这种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帮助企业度过了一个又一个前进中遇到的难关,克服了企业发展过程中的种种挑战,不断地开启黑龙江龙煤控股集团发展的新篇章。三是团结奋进、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黑龙江龙煤控股集团之所以能够不断地发展和壮大,离不开全体龙煤人的团结奋进与面对艰难险阻时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正是这种团结奋进、积极向上的乐观精神下,才是黑龙江龙煤控股集团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精神动力,鼓舞了和正在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龙煤人。四是燃烧自我、照亮别人的奉献精神。

二、以龙煤精神促进大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形成的重要意义

以龙煤精神促进当代大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形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极强的示范效应和高效的激励作用。

1.以龙煤精神促进大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形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高校传统教学中的职业道德精神相比较,龙煤精神具有不可比拟的现实性。它能直观且真实地呈现在当代大学生的面前,用事实说话、用身边的真实故事感染和教育了每一名大学生,极大地克服了高校传统课堂教学过程中的空洞说教。

2.以龙煤精神促进大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形成具有极强的示范效应。龙煤精神的示范效应体现在它本身蕴含着的平凡中的伟大。龙煤精神不需要特殊的环境来衬托和显示自我的光辉形象。恰恰相反,它的伟大之处就在于每一个主体都可以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践行这一不平凡的精神。

3.以龙煤精神促进大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形成具有高效的激励作用。与人们传统的职业道德精神想比较,龙煤精神所具有的现实性的特点,使得它在大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形成中具有极强的说服力。让大学生相信当前中国社会发展中的确有并且需要这样的良好精神品质,并且在实践中能不断地取得成功。

三、以龙煤精神促进大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形成的方法与措施

以龙煤精神促进大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形成首先就应该对龙煤精神进行系统化的研究、广泛的学习和宣传、深入企业生产一线去感受龙煤精神,深刻地反思龙煤人在带给我们丰富的物质生活资料的同时,也丰富和完善着我们的精神世界。

1.系统研究是龙煤精神促进大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形成的理论基础。理论永远是实践的先导,要想使得龙煤精神在促进当代大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形成中有所突破、有所创新、有所成效。首先就要求必须对龙煤精神进行系统化理论化的研究。探究如何能更好地把龙煤精神和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地紧密结合起来,实现它们之间的有机结合,这样才能使得龙煤精神更容易更广泛地为广大青年学生所接受。

2.扩大宣传是龙煤精神促进大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形成的必要手段。龙煤人不畏艰难、顽强拼搏、团结奋进、燃烧自我的精神是劳动人民的骄傲,是我们这个社会迫切需要宣传的正能量。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我们应该大力的宣传这种吃苦的精神、战斗的精神、乐观的精神、奉献的精神。让这中健康、积极、乐观的正能量传递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

3.深入实践是龙煤精神促进大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形成的关键环节。正如人们常说的那样,“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须躬行”。意思就是说,从书本上学到的理论知识的感受和体会毕竟是比较浅薄的,要想彻底透彻地认识和掌握事物的发展及其本质规律,还必须自己亲身去实践。正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也就是这个道理。这就自然要求高校当前应该组织大学生深入煤矿企业生产的第一线,参与企业的生产过程,才能真正体会到龙煤精神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那是每一名龙煤人用辛勤的汗水乃至生命谱写的生命之歌。

4.反思总结是龙煤精神促进大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形成的必经阶段。大学生的职业道德素质的提高离不开社会的实践,但千万不要以为仅仅到煤矿企业参观访问、实习实训上几天,完成了学校安排的社会实践科目,就以为我们实践的目的达到了,这显然是不对的。在深入煤矿企业的实际生产工作中,不同的大学生肯定会有不同的感悟和体会,这就要求高校在大学生实习结束后,组织大学生互相交流,深刻反思,这样才能进一步促进当代大学生对龙煤精神有更加全面、科学的认识。

5.付诸行动是龙煤精神促进大学生职业道德素养形成的最终目的。龙煤人几十年来在黑土地上不畏艰难、顽强拼搏、团结奋进、燃烧自我的精神更多地不是在于它说起来有多么的好听,而是在于每一位龙煤人用实际行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践行着龙煤精神,这才是龙煤人和龙煤精神最可贵最值得我们的地方。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 卷,人民出版社,1995.

[2] 王伯庆.2009 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237.

[3]赵莉.师德、做人与职业道德[J].道德与文明,2011(3):51- 53.

形成时代 第7篇

在查尔斯的众多作品中, 《艰难时代》可堪称是其成名作之一。《艰难时代》讲述的是发生在一个名叫“Coketown”的工业小镇的故事。在这个小镇里, 所谓的“教育家”, 有着势力和自私性格的Gragrind先生, 一直对自己所倡导的令人窒息“事实”教育非常满意。他所倡导的事实教育, 就是将自己的认知定义为不可推翻和辩驳的真理, 强加在自己的教育之中, 以强制力要求学生无条件认可和服从, 磨灭学生好奇和多疑的天性, 与当今社会的创新教育背道而驰。然而, 这种教育方式首先扼杀了他自己孩子的天真和情感。最终, 他的儿子Tom成为肆无忌惮、毫无道德可言的青年, 并犯下盗窃罪, 流落到了英格兰。更可悲的是, 他的女儿Louisa, “事实”教育的另一个受害者, 成为与Bounderby婚姻的一个牺牲品, 因为Louisa根本不爱Bounderby。所有这些令人绝望的结果都应归功于Gragrind先生的“事实”教育。因此, 笔者很希望通过以下分析能挖掘出“事实”教育的根源, 并为今天的教育提供思考。

二、查尔斯狄更斯“事实”教育观念的形成

(一) 查尔斯狄更斯的生活经历分析

出身在一个中下阶级家庭的查尔斯接受的正规教育非常有限, 可以说他的所有知识都是来自他广泛的阅读。像所有的小孩一样, 他也有精彩的梦想, 期望过上一种幸福和令人激动的生活, 渴望到学校接受教育, 但是“事实”就是“事实”, 没人能改变的事实。后来, 他的父亲负债累累, 尽管他们拥有的财产被一件一件的卖掉, 情况也并未好转, 而是越来越糟。最后, 他的父亲进了监狱。很快, 他的妈妈和弟弟也进了监狱。瘦弱敏感的查尔斯才12岁就被送到黑工厂地窖里工作, 在这里他遭受着痛苦和折磨。

当他15岁时, 他找到了律师助理的工作。从那时起, 他的命运似乎有了好转。经过努力, 他站到了英国文学界的巅峰。但是, 童年时黑工厂中痛苦的经历是他挥之不去的阴影, 在他的思想和作品中都有反应。在他的一生中, “事实”观念似乎就是一段自我塑造的历史, 在这段历史中除了他自己没有人能够帮他。在那个黑暗和冷漠的时代, 没有人能够改变冷漠的事实。

(二) 查尔斯的三段文学生涯分析

从对资本主义社会体制的心理变化角度分析, 查尔斯的文学生涯可分为三个阶段。

1. 查尔斯文学生涯的第一阶段

在第一个阶段, 查尔斯的文学作品中充满着快乐和自信的气息。在此阶段, 查尔斯认为只要人们之间友好对待、和平共处和互相理解, 所有的资本主义罪恶都可以得到救治。富人与穷人之间的分歧只是偶然的、暂时的。只要富人们能使用他们的财富和权力来帮助穷人们脱离贫困, 这种贫富差距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将会消失。查尔斯认为如果领导人遵守其在小说中所描述的仁人君子的行为准则, 不愉快的社会问题就能够得到解决。不难看出, 在这一阶段中, 查尔斯的思想有点天真和过于乐观, 他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资本主义世界里。

2. 查尔斯文学生涯的第二阶段

从他到美国的那一年起, 查尔斯就翻开了他文学生涯的第二阶段。在他到达美国之前, 查尔斯认为美国是一个不存在阶级分歧的自由国度。在美国访问期间, 他看到美国普通民众之间那种随和、亲切的友谊, 美国人民对待陌生人的友善, 各种国家法律规定人的自由、公共教育、公共机构的卫生及秩序、严禁使用童工等。这些都深深地吸引了他。但是, 美元、财富与权力带来的腐败现象, 使得他最开始对美国社会保有的好感和信心开始动摇。在这样一个资本主义国度里, 自私和势力随处可见, 人们的丑陋本性被深深地埋藏于善良的外表之下。所有的这些弊端极大地动摇了他对资本主义社会的乐观态度。1842年3月20日, 他在给Macready的信中写到“Still it is of no use.I am disappointed.This is not the republic I came to see;this is not the republic of my imagination” (译文:仍然没有用, 我很失望。我来看到了这不是共和国;不是我想象中的共和国) 。尽管如此, 在这一阶段, 他最基本的希望还是没有破灭。

3. 查尔斯文学生涯的第三阶段

查尔斯已经竭尽所能试图改变社会现状, 但他得到的是一个彻底的让人失望透顶的结果。从她第三阶段的小说中, 我们可以看到如下的语句, 深深地刺痛了我们的心。

不断加深的不满因为这种矛盾的存在而变得越来越明显, 此矛盾来自于具有英国社会特征、且不断积聚、弥漫着自以为是的情绪。正如我们曾经看到的, 标志着“饥饿四十年”结局的阿尔伯特王子伟大工业展览, 引领了自满情绪坚不可摧的一代人, 这种情绪使得他们的后代更加普遍地与“维多利亚时代的人们”联系在一起。

通过以上对查尔斯三段文学生涯的分析, 我们很容易就能得出这样的结论:查尔斯对资本主义世界的态度是一个从乐观到悲观的变化过程。或者我们可以这样说, 这个失败的过程使得查尔斯相信资本主义世界黑暗的“事实”不可能被拔出。他不得不承认他所付出的所有努力都是白费的。在他后期的作品中, 这种“事实”观念就尤为突出, 特别是《艰难时代》这本小说就是完成于他文学生涯的第三阶段。

众所周知, 每一现象的出现都有自己的根源和形成过程, 查尔斯的“事实”观念的形成不仅与他生活的社会有着紧密的联系, 而且与他个人的生活经历关系密切。“事实”观念的形成在他的文学创作中可以明显看出, 他的三段文学生涯和他的生活经历一起造就了“事实”观念的出现。

摘要:“事实”是查尔斯狄更斯《艰难时代》小说中主人公的一种教育观念。在该小说中描写的这种教育观念, 与作者查尔斯本人的生活经历和他的三段文学生涯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本文将通过对查尔斯生活经历和文学生涯的分析, 剖析“事实”观念的形成过程。

关键词:教育观念,形成,生活经历,文学生涯

参考文献

[1]Charles Dickens.《Hard Times》.Mu Run.Beijing: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1995.

[2]Charles Dickens.Hard Times.2nd ed.Beijing: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 1995.1, 8-9, 134-135, 287-289, 125.

形成时代 第8篇

人民网舆情检测室秘书长祝华新在第二届传播与国家治理论坛上谈到:“微信正取代微博,成为网络舆论最为集中的平台。”一些重大突发性公共事件的传播发端于微信、兴起于微信,在保障公众表达和社会监督之外,社交媒体潜在的谣言、有害信息等负面效应也日益显现。因此,如何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社交媒体舆情带来的影响,如何正确引导舆论,维护社会稳定,是移动互联时代亟需解决的新课题。

本文以发生于2016年3月的“山东疫苗事件”为例,分析其在微信传播中的舆情走向、舆情形成的特点,并进一步探讨政府、权威部门和媒体在面对舆情危机时的引导策略。

一、“山东疫苗事件”的舆情走向

疫苗问题与公众的切身利益紧密相关,“山东疫苗事件”更是涉及全国24个省份,影响广泛。作为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山东疫苗事件”迅速在社交媒体传播并发酵,形成了复杂的舆论格局。

(一)第一阶段:舆情爆发迅速

2016年3月18日,新闻客户端澎湃发布新闻《上亿元疫苗未冷藏流入18省份专家:或致人死亡》,该文记者提供了警方查获现场的照片、疫苗销售记录以及最新进展,并且引用实名医学专家的评论,将其“接种者免疫无效会感染发病死亡”的判断作为标题。由于新闻客户端具备推送和分享机制,网友可以零时差接收到新闻并迅速转发到社交媒体,之后该文在微信朋友圈呈几何级传播,迅速引爆公众以谴责和愤怒为主的情绪。

(二)第二阶段:舆情走势复杂

3月19日,微信公众号“口袋育儿”发布了一篇名为《别惊慌!山东疫苗事件其实是澎湃新闻的标题党》的文章,指出“山东庞某和其女儿孙某,非法经营疫苗的事件基本属实。但是———这个事件不是最近发生的,而是一年前!去年4月28日就被警方查获!”该文认为澎湃新闻“有意混淆过期疫苗和假疫苗”、“小概率事件被妖魔化”。

同一天前澎湃记者吴恒在其个人公众平台“流言研究中心”发布《为疫苗丑闻洗地的口袋育儿,谋财就算了,你还害命!宝妈们知道吗?》,指出对方知识不专业、有误导受众之嫌。

由此,舆论呈现多元化态势,公众的愤怒和谴责逐渐转向呼吁彻查和问责,同时出现对自媒体写手的质疑。

(三)第三阶段:舆情因“殇”升级

3月22日上午,一篇来自财新记者郭现中写于2013年的深度报道《疫苗之殇》在朋友圈迅速传播,再度引发和强化了公众的恐慌和愤怒情绪,并引发微信公众平台的“口水战”。

该文刊于2013年6月23日南方都市报《视觉周刊》,被网易新闻等媒体和众多自媒体公号挖出。但是,在朋友圈传播的《疫苗之殇》并非原万字调查报道全文,而是仅仅罗列了20名儿童因疫苗注射不当致伤残甚至死亡的照片。

随后,自媒体写手六妈罗罗发表《你的沉默就是帮凶|疫苗之殇》,某企业公号“海那边”发表《“毒”疫苗事件,我们在弄死自己的路上又进了一步》,内容基本引用或借鉴《疫苗之殇》的图片及观点。这些具有强烈情绪导向的文章浏览量都在700000以上。

22日上午10点半,科普类公众号“爱科学”推送了《“疫苗之殇”是胡说八道》,指《疫苗之殇》存在看图说话、缺乏事实描述、故意渲染悲观情绪等问题。

随后知名写手和菜头在其公众号“槽边往事”中推送文章《每一个文盲都喜欢用“殇”字》指责《疫苗之殇》故意放大恐慌以博取点击量,和菜头的文章被广泛转发,浏览量超过百万,网友中有人谴责媒体夸大事实,制造恐慌情绪,也有人质疑和菜头冷血、无视疫苗危害。疫苗事件的舆情因“殇”字升级。

(四)第四阶段:舆情逐渐衰退

3月22日,据中国政府网消息,李克强总理对山东疫苗案作出批示,要求彻查疫苗流向,严肃问责,绝不姑息。随后人民网、中国政府网、中国经济网等微信公众号相继转发,舆情逐渐衰退。

3月30日“山东疫苗案”联合调查组赶赴山东清查案情。调查组先后于4月2号、4月14号、4月18号相继发布涉案人员处置情况、问题疫苗安全性检测结果、建立健全疫苗管理长效机制等信息,部分微信公众号例如财新网、中国疫苗网等进行转载,发布后续调查结果的公众号大多属于药监局、司法部门、公共卫生安全相关媒体。值得一提的是,在舆情形成过程中推波助澜的微信公众号口袋育儿、丁香园、槽边往事等无一跟进发布最新进展。

公众的关注点逐渐被引导至获取专业疫苗医学知识等方面。

二、社交媒体舆情的特点

移动互联时代,微信作为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相结合的通道,发挥着舆情风向标的作用,从“山东疫苗事件”的舆情走向来看,微信传播的舆情特点可以归纳为以下三点:

(一)网民意见表达情绪化

美国心理学家罗伊·鲍梅斯特在其论文《坏比好强大》[2]中提出“负面偏好”一词,认为人类为了繁衍和生存,对外界可能影响安全的负面信息具有天然的接近性和高关注度。在微信朋友圈的私密空间里,网民发表观点通常凭借个人好恶、主观感受下结论做判断,少有深入思考后的理性表达。当社会话题涉及公共卫生、食品安全、环境问题、儿童问题时,较容易引发规模性情绪化表达。

此次“山东疫苗事件”属公共卫生安全事件,舆情突然引爆,并迅速呈现多元化趋势。在舆情传播中,网民的意见表达情绪化,并表现出负面情绪较多和非理性的特点。

1. 负面情绪多

澎湃新闻发表《上亿元疫苗未冷藏流入18省份,专家:或致人死亡》后,话题本身涉及公共卫生安全因而传播极其广泛,加之媒体自身具有较强影响力,公众的负面情绪爆发,愤怒、指责政府和防疫部门不作为、“这是在杀人”的声音不绝于耳。

《疫苗之“殇”》把儿童致伤致残和不当注射疫苗联系到一起,以孩童的脆弱无辜激发受众的同情心。文章发布后,李开复、薛蛮子、李小璐等名人大V迅速转发,痛斥假疫苗残害儿童,商贩为牟利丧尽天良。朋友圈也被“你的沉默就是帮凶”、“救救孩子”的呼告刷屏。与《疫苗之殇》针锋相对的文章《每一个文盲都喜欢用“殇”字》,虽然部分消解了公众的愤怒情绪,但指责《疫苗之殇》故意放大恐慌以博取点击量、声讨媒体缺乏专业素养,消费受众不满情绪的负面声音扩大。

据“新媒体排行榜”[3](以下简称“新榜”)发布的统计数据,在3月18日到22日期间,关键词为“疫苗”的微信平台阅读数排名前30的文章中,表达负面观点的占73.4%,文章标题、内容明确使用负面词语的占30%。其中,“倾向传播恐慌悲哀情绪”的文章占比最高,且“带有激动情绪的文章传播效果最好”。例如《为什么疫苗事件把我们当父母的都惹毛了?》、《怒转!“杀人疫苗”流入贵州,把这两个人揪出来!!!》,其阅读量均在四十万左右。

从“疫苗事件”舆论的情绪化表达可以看出,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部分网民和意见领袖言语偏激,并借此获得高转发量,再加上社交媒体及时、迅速、交互的特点,加剧了负面情绪的强化和观点极化,并呈现出更强的传播力与感染性。然而,在一味的负面情绪传播中,有关“疫苗案”真正的核心问题———澄清事实、追究问责、解决问题等却容易被忽视。

2. 非理性

社交媒体的舆情传播呈现情绪化的特点,事实真相极易被恐慌、斥责、呼告、调侃、叹息的声音所掩盖,而缺乏理性的思考。

以《疫苗之殇》为例,虽然首发微信公众号“网易新闻”当天下午删除了原文,但仍有借鉴其内容和图片的类似文章,点击量均突破10万+,并引发公众振臂高呼“救救孩子”。那么,这篇引发“口水战”的旧文,网友是否读过?“根据调查数据,仅有13.2%的网友表示看过全文,超4成用户完全没有看过这篇文章。”[4]尽管“殇”成为此次疫苗事件中最受关注的字眼之一,但是,显然很多网友并不知道这是一篇发表于2013年的万字调查报道,其报道对象也不是针对此次疫苗事件。同时,很多网友高喊“为了孩子”的时候,也并不知道,此次流入各省市的非法疫苗也包括乙肝疫苗、狂犬病疫苗、流感疫苗等成人二等疫苗,并不完全是儿童疫苗。

因此,网友们在社交媒体获取信息时,更多的是被热议话题的情绪洪流所裹挟,并未回归文本本身去了解报道的真正内容和事实真相。在本次疫苗事件中,公众很容易把“假疫苗/毒疫苗”、超温失效疫苗、正常疫苗的不良反应混为一谈,最终可能引发“拒绝疫苗”这样的公共卫生危机。

(二)传播主体多元化

此次疫苗事件的微信传播中,传播主体呈多元化。根据“新榜”数据显示:点击量排名前30的相关微信文章中,50%来自企业机构公众号,其领域包括育儿、健康、文化、科普、创业等。24%是自媒体写手的个人公众号,26%属于媒体机构的微信公众号。排名前10的微信文章中有6篇来自不同的企业机构。[5]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面对社交媒体舆情的兴起和发酵,官方媒体的公众号表现较为保守,部分商业媒体积极跟进,同时成分复杂的商业自媒体、个人自媒体号迅速占领舆论制高点,并出于各种不同目的推送文章,带来了舆情的多元化,其中不乏观点完全不同、针锋相对的舆论交锋。

传播主体的多元化和社交媒体的交互性共同作用,促进了舆情的流变,一方面给网民带来了价值判断的困惑,另一方面也给舆情应对带来挑战。

(三)自媒体食利化

自媒体是社交媒体舆情传播的主体之一,自媒体的参与使舆情持续时间更长、热度更高。但相较传统媒体,自媒体出于自身商业利益或营销的目的,更乐于发布迎合受众情绪的文章。自媒体机构常将从中获取利润及利益作为动机,食利化趋势明显。“标题党”、“猎奇党”应运而生,观点更加情绪化。而这些文章只能靠整合信息完成,一手资料的匮乏无疑加大了传达错误信息和观点的风险。

因此,在社交媒体时代,谣言、虚假信息、偏见等在自媒体的发布和引导下影响倍增。在此次“山东疫苗事件中”,由于自媒体扩大不必要的恐慌情绪,导致有家长自发组织“抵制注射疫苗”的线下活动,影响到正常注射疫苗的医疗卫生秩序。趋利是商业媒体的本能,但在自媒体影响日益扩大的今天,商业利益主导传播内容使自媒体变得有些危险。

三、加强社交媒体舆情引导

当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社会资源分配不均、贫富差距拉大等社会矛盾越来越突出,当面对发展中出现的一系列矛盾如贪腐问题、环境问题、公共安全事件时,“网络的‘放大镜’效应使公众的不安全感和不满情绪极其容易被强化或激化,最终形成汹涌的舆论流。”[6]这是网络舆情频发的根本社会原因。

社交媒体拥有庞大用户群,借助强关系链进行传播,传播速度快,传播深度明显,而且社交媒体具有较强的社会动员能力,负面消极观点很容易在社交媒体上发声、壮大并且影响着现实中事态进展。此次疫苗事件引发“抵制注射疫苗”的线下行动,就是一例。

在舆论平台日益交融,舆论传播格局日趋复杂的环境下,微信等社交媒体对社会舆论格局具有不可忽视的影响,加强移动互联环境下社交媒体的舆情引导迫在眉睫。

在“山东疫苗事件”爆发后,相关权威事实信息一度呈现缺失状态,社交媒体中充斥着不实或陈旧的信息、非理性的负面情绪以及自媒体间的骂战,导致舆情一度呈现失控趋势,暴露出政府、权威机构以及媒体在信息发布上的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社交媒体的舆情引导。

(一)建立政务微信,发挥社交媒体舆情引导的优势

在此次疫苗舆情事件中,舆情在微信朋友圈空间迅速爆发,政府和权威部门未能及时公布疫苗具体流向和发布问题疫苗的相关专业知识,“超7成网友想要‘吐槽’政府和权威部门的表态延时。”[7]在权威信息缺失的情况下,公众的信息需求只能转向新闻客户端、朋友圈,导致舆论格局复杂、舆情走势不明。

在与公共安全相关的信息传播中,政府是信息的主要拥有者,而公众对相关信息的掌握相对匮乏。这种情况下,一旦危机事件发生,政府不能及时公开信息,公众只能凭借猜测对事件进行判断,使得舆情失控。因此,建立政务微信,给予网络舆论及时、迅速、科学的反馈和引导,抢占舆论制高点,并与政务微博相互配合,可以有效控制和平息消极因素带来的不良影响。

1. 舆论应对注意及时性。

很多公共安全事件经自媒体发酵后传播迅速,很可能会在短时间内集中爆发,如果政府有关部门应对迟缓,就给了不实信息、谣言传播的空间,容易让舆论失去控制。因此,必须高度关注社会舆情,发现问题苗头,第一时间加以关注并回应。

2. 舆论应对要有针对性。

在回应公众关切的公共安全、卫生、健康、环境污染等问题时,作为权威信源的政务微信,要有针对性进行信息发布。在山东疫苗事件中,关键问题包括:第一,本次山东疫苗案,只是疫苗未冷藏,可能会失效,但并非有毒疫苗。第二,此次涉案疫苗,均为二类疫苗(即付费疫苗),一类疫苗可以放心注射。因此,鉴于长期以来政府信息不够公开造成的公众对政府部门的不信任,政务微信的回应更要有理有据,言之有物,不能泛泛而谈,更不能是法律条文或中央精神的简单复述。

3. 与政务微博相互配合。

政务微信是实现精准推送与实时互动,及时了解民意,加强与民众沟通与互动的有效方式。政务微博传播面较广,平台优势明显,而且已较为成熟。因此,政务微信要注意和微博优势互补,发挥社交媒体在舆情管理工作中的整体优势。

(二)权威主流媒体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应主动积极发声

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展开深度调查、切实监督政府调查和问责是媒体的社会责任,也是公众对于媒体的期待。“山东疫苗事件”爆发后,朋友圈里转发量大、反响强烈的文章多为自媒体生产,出自权威主流媒体的信息较为欠缺,这使得公众对于核心事实的需求出现巨大缺口。长此以往,公众对媒体的期待逐渐消失,媒体的公信力和影响力将日渐式微。

事实上,主流媒体对疫苗事件并非没有回应,如中央电视台3月20日发布消息:“山东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经对警方提供的关于庞某非法经营疫苗案查封疫苗品种的清单进行核实,发现实有疫苗12种、免疫球蛋白2种、治疗性生物制品1种。”

这些正面的有助于澄清事实的新闻信息并未真正影响到舆情走势,一方面在于发布时间较晚,已过了公共事件发生后舆论引导的“黄金24小时”,未能积极抢占舆论制高点。另一方面,这些正面信息未能有效利用微信、微博等自媒体平台进行“发声”,不能做到“以快对快、以新对新”,以掌握舆论引导的主动权。

因此,面对无论是疫苗乱象还是其他突发公共安全事件,权威主流媒体既要迅速及时发声,还要注意针对当前舆情集中于社交媒体的新形势,在社交媒体平台上主动积极发声,用适应当下社交媒体特点的内容和方式进行舆论引导。

(三)加强自媒体的内容管理

在网络舆情传播中担任重要角色的自媒体,作为媒介资源的拥有者,有强大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应当承担媒体的社会责任,更应当慎重把关自身产品内容。

自媒体在此次舆情传播中存在以下问题:其一,自媒体食利化严重,为迎合受众获得商业利益,自媒体写手渲染恐慌情绪、甚至发布虚假信息以博取眼球。其二,自媒体的新闻事实大多来源于对多家媒体新闻报道的拼凑,加以观点鲜明的评论以及具有煽动性的标题,不能掌握一手新闻事实的文章使得舆论格局更加扑朔迷离。

产生于自媒体的数篇阅读数超过10万的文章,严重误导了公众的情绪,阻碍了对公众的正向舆论引导。目前自媒体人的“传播”责任,更多的是来自自身道德和良心的约束、自律之外,还需“他律”,主管部门应出台相关职业道德与职业操守条例,加强自媒体人员素质的管理,加强自媒体内容的管理。

注释

1[1]腾讯科技企鹅智酷.微信数据化报告[R].2016.

2[2]罗伊·鲍梅斯特(Roy F.Baumeister).坏比好更强大(Bad is Strong Than Good)[EB/OL].

3[3]新媒体排行榜.中国最早最权威的新媒体第三方数据采集监测服务商[EB/OL].

4[4]全媒派.腾讯传媒大数据:“疫苗恐慌”舆情奔袭[R].2016.

5[5]新榜.刷爆朋友圈的“疫苗之殇”中阅读数最高的30篇文章是何态度[R].2016.

6[6]卿立新.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论及其应对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3.

上一篇:水稻双膜育秧机插技术下一篇:互联网时代的员工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