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回归生活范文

2024-09-22

教学回归生活范文(精选12篇)

教学回归生活 第1篇

一、语文课堂, 识字教学的最佳阵地

语文课堂是学生最重要的识字“阵地”, 识字兴趣是否浓厚, 识字水平能否提高, 识字能力能否增强直接关系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因此在语文课堂教学中, 要想尽办法, 呼唤学生在生活画卷中识字。

1.创设情境, 在趣味中识字。

游戏是孩子们最喜爱的游玩方式, 永远不过时。教师可创造一系列的情境, 让孩子们在玩中识字。教师可利用这一点把游戏和识字教学融为一体。如字、图对号的“贴图游戏”、组字游戏“找朋友”、改错游戏“当医生”等等, 学生既在游戏中识了字, 又玩了个痛快。

2.模仿动作, 在表演中识字。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 因为知识是有限的, 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 推动着进步, 并且是知识进步的源泉。”在识字中, 教师要根据学生这一思维特点, 引导学生一边想象, 一边记忆, 帮助他们把抽象的字形转化成具体的动作, 使学生记忆起来生动有趣。比如 : 教学“举 、拿、拍 、写、扫 、洗”几个生字时, 让学生通过想象, 做出这几个动作, 让字形在脑海里如动画般流出来, 让一个个静止的生字都活起来。这种方式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想象, 还激发了学生识字的兴趣, 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二、生活情景, 识字教学的生活源泉

生活是学生识字的重要源泉, 只有充分利用生活资源来为学生的识字服务, 学生的识字水平和识字能力才能得到更快的提升。

1.引导学生无意识字。

1) 充分利用学校的校园文化资源引导学生识字。如, 教室外的展览墙壁, 校园告示、标语, 楼道文化, 等等。

2) 认识同伴姓名, 这也是学生快速识字的好方法。全班学生的姓名也是识字资源中一笔不小的财富。鼓励学生认识同学的名字, 在发作业本时记忆, 都是引导学生在无形中识字。

3) 利用校外的广告牌、村庄里的宣传窗, 以及街道上的商铺牌子等识字。引导学生利用上街玩、旅游等机会, 问问爸爸、妈妈, 广告牌上写的是什么呀?那个店叫什么名字呀?

2.引导有意识字。

在教室和家里有很多现成的实物, 比如门、窗、桌子、椅子、床、讲台、黑板、板擦、电视机、电脑、录音机、报纸、画片……在上面都可以贴上字卡, 让学生看到什么就认实物的字。除此之外, 还可分类进行识字比赛, 比如, 学习用品类、水果类、蔬菜类、植物类、动物类等, 看谁认识的字最多。这些都能成为学生识字的重要源泉。

三、识字与生活要相互渗透, 和谐发展

学生记忆的字还得在语文实践活动中加以练习, 得以巩固, 这样才能加深印象直至应用。在语文实践过程中, 学生的识字兴趣不仅得到激发, 识字的能力还能得到认可, 才情得以尽情展现。我就想到了让学生自制识字课本的方式, 来激发学生巩固识字的潜能。平时, 在学生日常生活中常常碰到食品、饮料的包装、家用电器的广告, 还有各种报刊杂志的刊头等。这些都是儿童识字的最好材料。让他们收集起来, 剪剪、画画、贴贴, 就成了图文并茂的“识字课本”, 这样一来, 学生不仅感受到字的魅力, 还在运用的过程中对字有了更新的认识。不仅让学生认识了更多的身边的字, 还在制作过程中体会到了小组合作的乐趣, 培养团队合作的意识。

让美术教学回归生活- 第2篇

一、回忆生活

“生活是艺术创造的源泉。”大自然赋予了人类的一切,也激发了人类的灵感和创作激情。因此,尽量让学生全方位地接触了解五彩缤纷的世界扩展他们的视野,受到自然美的熏陶的同时,使之为艺术创造美打下儿童青少年时期的基础。自然界的任何事物,如一片叶子,一块石子,一个器皿等。通过联想能变幻出很多东西。生活中会有使人难以忘怀的事。如放风筝、上学路上、课间、春游等,这些生活片断都可以用画笔把它描绘下来,用画笔向别人叙述一种动物、一次游戏、一个生活片断。

二、速写生活

去年七年级,我们还在用人美版的教材,七下第2课《手绘线条图像-物象空间的表达》一课,若教师过多的讲解透视知识,只会让学生在课堂上作画就显得平淡乏味。于是,我主张让学生走出教室分散融入校园,去观察,去写生,用写生、想象创作等方式表达调查的结果,效果自然比课堂上接受间接经验要好。因为,学生最爱做的是表现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受,结果一张张生动的“速写生活”的作品就出来了。在学生相互评价彼此作品的时候显现浓厚兴趣,因为大多数学生都是第一次全方位地、比较深入细致地了解学校,了解他们学习和生活的环境。对于每一个角落都很熟悉的学生,自己着眼点是否与别人的不同,别人画面上哪一些优点可以汲取的,这时得到了很好的交流、展示、探讨和启发。对于有独特视觉的学生给予发挥的空间和作品的肯定。事实上,我们很多教师平时仍以习惯就教材而教学,忽视身边“活生生”的教材,舍近而求远,这不仅仅表现在美术性质的活动上,还有其它的活动也是如此。

三、模拟生活

平时只要我们多观察生活,我们就会发现生活中到处都有美。对生活观察得很仔细,我们就可以“摸拟生活”。生活中到处都存在着美,关键是给学生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生活对学生画画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学生的绘画能力不是通过讲授技法就可以教出来的,为他们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激发他们热爱生活,表现生活的绘画兴趣,才是我们应该去做的事。因为美是人类生活中永恒的主题,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美的艺术几乎无时不有,无处不在。美即生活。理解生活,才能理解美、创造美。当课程涉及“乡土艺术活动了解”、“乡土造型艺术”、“乡土表演艺术”和“乡土艺术展览”等具体的实践活动,教师应挖掘乡土艺术中的课程资源,来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四、丰富生活

设计学习是一种应用性学习的课程,强调学生的自主设计与实践操作,如综合艺术设计、应用设计等,强调对学生生活中现实问题的解决。七年级下册《策划一次出游活动》在这一课中,让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以学生熟悉喜爱的旅游线路或从网上查找内容,制作旅游线路图、策划出游活动,以引发学生情感的共鸣,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我们只是通过美术学习活动,紧密联系生活善于寻找美、发现美、从而创造美。艺术的独特魅力在于它富有的个性,以及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整个人的综合素质。归根到底我们的美育要服务于生活、回归生活。在艺术推进中,经常鼓励学生从自己生活的环境中发现艺术,用生活的例子来说明艺术。人美版七下第11课《旅行团的旗帜和标志》,我在课前布置学生对学校周边的环境做一次细致地观察,由于我们学校位处闹市区,边上有移动公司、中国电信、工商银行、农业银行,稍远一点有中国银行,还有安踏、阿迪达斯、李宁、耐克、卡帕等运动休闲服装店,一般学生从家到校,都会沿途经过,所以并不陌生,稍加注意,对于标志都能详尽地描绘出来。通过对标志的鉴赏和了解,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和动力,培养学生平面设计能力、创造能力和创新能力,以此形成在设计艺术方面基本的美术素养。

教师应注重对乡土教材课堂教学更深层次的研究、挖掘和利用。人美版七上第四课《生动的小泥人》本课要求学生运用传统的泥塑造型方法,塑造学生喜欢的人物形象,以此来了解祖国优秀民间艺术文化。这一课我把录制的我们温州的米塑艺人米塑作品制作过程和吹糖人、制作糖金杏等片段播放给学生看,把这一课上成了乡土课。针对本地方特殊性进行的一种课堂美术教学,是一种展示能力素质型的教学。指导学生用各种材料(橡皮泥、米粉或泥土)进行捏贴、拼贴、小雕刻、拼摆、镶嵌、使学生了解和认识了家乡的这些别具一格的有特点的物产资源,并从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培养了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思想感情。由于这些特有的物产容易被学生接受,有着亲切感,对开发和提高学生智商及求知欲有着其他东西所不能替代的作用。然后整理学生的优秀作品,建立好展品室,把一些好的作品进行展览,让学生欣赏。

“生活学习”学习领域,包括服装设计、居室装饰设计、生活建筑设计等活动内容。在八年级浙教版《青春风采》在现代生活中,追求时尚、个性是目前青少年的心理特点,尤其去年风行一时的“超女”的着装打扮更是深入青少年的心里,中学生也为之刻意模仿和追求。整堂课中我只是起到“引”“导”的作用,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比较、讨论、评述的方法中,体验、思考、鉴别、判断关于“青春风采”的标准。教学内容的选择也应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这样既加强他们的兴趣发挥主观性又可增加师生的互动。在课中我还发现现代的学生不但思维敏捷,思路开阔,而且大胆、自信,教师在与学生问答当中要及时引导与提示,避免学生的思路离开讨论的主线。我在本课改变了以往单纯的技能、技巧的传授,而让学生通过讨论与评述等方式来认识、了解了发生在他们身边的美术现象,并借此发挥他们的创造力与动手制作的热情。使得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兴趣空前高涨。

五、浓缩生活

浓缩生活形式设计活动,这是行之有效的开展生活化美术教学方法之一,能培养学生交流能力、实践能力、审美能力。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去,对于培养学生的兴趣、态度都有积极的意义。因此,活动方式的设计要体现教学的科学性。首先,活动内容要体现生活性(是生活形式的浓缩);其二,活动形式要有新意,能激发学生全面参与;其三,活动要有意义,不哗众取宠,让学生通过活动有所收获。例如人美版七下第12课《活泼有趣的帽子和文化衫》的活动体验部分,我先让学生在色卡纸上动手设计文化衫并用剪刀剪出款式,然后采用绘制或剪贴方法来装饰图案,我又设计了这样的活动内容:a、布置展销会(在教室中间我拉了一条绳子穿上许多夹子,让他们把设计的成品一件件秀出来)。b、“卖帽子和文化衫”,请一些同学上台推销“产品”(向大家介绍自己的帽子和文化衫)。c、“买文化衫”,学生互相欣赏评价作品,然后将纸星星贴在要买的帽子或文化衫上。d、比比谁的帽子和文化衫买的人多,评出最佳设计师。通过这样的活动,让学生体验了成功的喜悦,让学生参与了评价,培养了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与实践能力。

六、运用生活

将美术应用于生活美术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与探究创新能力。要培养学生持久的实践兴趣与创新热情,教师必须要善于引导,善于让美术活动走出课堂,在生活实践中举一反

三、学以致用,让学生获得创造的满足感与成就感。例如在人美版七上第11课《策划一次校园活动》让学生设计与布置艺术节、运动会的会场,制作各种道具、布景、海报,设计与布置平时的教室与节日中的教室,实践证明,把生活引入美术课堂教学,把美术引入生活,让学生感受到美术就在身边,美术学习过程其实就是一种生活经验积累的过程,就是一种“经历”和“体验”,美术教学就会像我们生活一样丰富、鲜艳多姿,学生的绘画就不是苦思冥想,随意绘画出来的,而是他们生活的真实写照,是他们心泉的自然流淌。

开放性教学立足生活,回归生活 第3篇

关键词:《思品与社会》;开放式教学;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8136(2009)33-0122-01

《思品与社会》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不能真正触及儿童的真实内心,也不能对儿童的心灵深处产生影响。因此,《品德与社会》教学必须让儿童在开放性的教学环境中,立足生活,回归生活,自主实践,充分感受学习的乐趣。

自主学习有利于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提高人的发展水平。“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人亦如此。小学生处于人格形成由发展到基本定型的关键阶段,不同的环境创造不同的个体性格。因此,创造开放式的教学环境能够让千姿百态的个性在合适的环境中得以发展,激发自主学习,培养创造潜力,让学生在活泼的学习活动中获得发展。

1激发兴趣,进入自主学习之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世界上,凡杰出人才、创新大师都有异乎寻常的强烈兴趣,因而作为教师就要把怎样发现、发展学生的兴趣、好奇心、探索精神放在特别重要的地位。在课堂上激发兴趣有以下几种方式:

1.1角色扮演

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有很多内容可以用角色扮演的形式体现出来。如在《56个民族是一家》中,通过让学生表演小品的形式来感受和体验民族团结。然后让学生思考:在与各少数民族交往中应注意什么?通过这种情境中的体验,学生感到《品德与社会》不再枯燥,而是兴趣无穷。

1.2成功体验

成功是兴趣的源泉。学生在克服困难时,教师要调动学生所有的经验和智慧,去积极攻破难点。在教师的帮助下,一旦攻破,学生就会非常兴奋,这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把兴奋上升为体验,成功的体验,将是兴趣的源泉。

2丰富教学内容的认知环境,轻松学习知识

2.1教学资源环境要多样

在教学中,让学生敢于冲破教科书及教师讲授的狭小范围,鼓励他们在教材基础上大量阅读有关课外知识进行补充、延伸。

2.2思维环境要扩散

创新思维的培养需要发散、联想的思维空间。资源环境与时空环境为思维环境的广度、深度提供了延展的空间。在教学实践中,不以某个现成结论束缚学生思维的发展,允许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拓展学生的思路,开阔学生的视野,在课堂中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大胆求异,大胆创新。

3优化评价体系,真实反映学习效果

3.1更新评价观念

打破以往“一考定终身”的观念,把形成性评价、诊断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揉和统一,以动态的眼光关注学生的发展,既注重共性与结果,又重视个性与过程。

3.2完善评价方式

首先,采用“闭卷+开卷”的组合评价方式。闭卷部分在减轻负担的前提下,力求以反映学生价值态度、学习技能和基础知识相统一的学科教育内容为评价指标,通过笔试完成;开卷部分让学生在较长的时间跨度上根据个性特点自主定题、选择完成方式来完成相关任务。其次,对学生的评价不应仅仅是评价学习的结果,而应是学习过程的评价,不仅仅是对学生学习活动的评价,也是对教师教学活动的评价,应全面考核学生的学习效果。总之,要将学习的结果与学习活动的过程相结合,既评价学生的现有学习水平,又评价学生进一步学习的潜力,不但评价学生的智力,还要评价学生的性格和个性。

4和谐的交往环境,使学生快乐学习

课堂教学与学业评价环境的交互发展需要交往环境的协调作用。同时,建立现代的交往观,引导学生学会与人交往、合作,认识人与环境(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和谐关系,促进人与社会的发展是创新人格培养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在交往环境的构建中,强调根据现实需要沟通各种交往关系。

可见,开放式环境创设利用多边交往方式,为学生自学、互学和师生共学提供了多向选择形式,从而提供了让学生自由思考、互相促進的交往氛围,促进个性充分发展,培养人与人合作的精神以及人与环境的和谐发展。

Open Teaching Should Base on Life, Return to Life

Fan Wenhua

Abstract: In the course of teaching of “Morality and the Society”, teachers should found the open teaching environment, carry for students support a relaxed independent study atmosphere, excite students to study independently, train creative potential, study making students lively win development in the activity.

让品德教学回归生活 第4篇

关键词:品德,生活,教学情境,实践应用能力

让品德教学回归生活,可以丰富学生的生活实践经验,锻炼学生运用品德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学生对生活的积极态度和健康的理想等的确立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那么,在品德教学中,我们该如何做到让品德教学回归生活呢?下面,笔者就从以下三方面对此问题进行探讨。

一、引入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使之与课程教学内容联系起来

在小学品德教学中,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学生丰富多彩的生活对于品德课程所形成的价值,将它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地联系起来,从而赋予品德课堂以浓重的生活气息,让学生感受到所学内容是与自己生活密切相连的,从而产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

比如,在学习《多彩的节日》这一单元时,一上课,我就向学生问道:“你们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吗?能说出这些节日的习俗或者庆祝方式吗?”“春节!春节时小朋友们能收到红包,人们贴福字、吃年糕、做年夜饭。除夕晚上还会放鞭炮”“清明节!清明节人们会踏青扫墓、祭拜祖先”“端午节,这一天人们会吃粽子,有的地方还会举行龙舟赛”……学生个个都积极主动,踊跃发言,待学生发言完毕,我继续说道:“你们知道的真多,是的,我国每个传统节日都有着不同的来历和习俗,有的还有一些有意思的传说,你们想知道吗?”“想!”学生大声回答道。“好,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这样,我在上课开始后没有急于给学生讲解课本上的知识,而是引入了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这样便唤起了学生的生活经历,在我们揭题之后,学生感受到了这一单元内容与我们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兴趣显得十分浓厚,于是很自然地进入到了本单元的学习中。

二、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生活实践体验

作为小学品德教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科学有效的手段将其置于学生熟悉、觉得十分亲切的生活情景中,这样,品德课堂的教学形式既显得新颖有趣,能够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同时也能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生活实践体验,让学生体验到学习品德知识的乐趣。

比如,在学习《生我养我的地方》这一单元时,在教学过程中,我要求学生对家乡的自然环境、资源和主要经济特点等进行交流,并举行小小辩论会,同时也要求学生对家乡人们衣食住行及各行各业的变化、发展情况等进行讨论,这样,我就将学生置于了生活化的情景中,一方面能够丰富学生的生活实践体验,另一方面能够让学生深刻感受家乡的发展变化,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如此,更能让学生感觉到现实生活与品德知识的密切联系,体验到学习这门课程的作用和价值。

三、编拟生活化的课外作业,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

让品德教学回归生活,并非指的局限于课堂内的教学,我们还可以将其延伸到课外。然而,当前的品德作业是与学生的生活相脱离的,这导致学生对作业缺乏完成的兴趣,觉得作业对于他们来说是一种压力,在这种心理作用下,作业的完成情况势必也不理想。鉴于此种情况,作为品德教师,我们在为学生编拟作业时,应该做到作业编拟生活化,让学生通过做作业,对知识的应用实践能力得到提高,如此,品德课程也才能显示出它的价值与魅力。

比如,在学习《我来当导游》这一节内容时,在教授完本节内容后,我给学生布置了这样一项作业:作为小导游,你准备向游客介绍你的家乡。请你根据家乡的实际情况来设计一份导游计划,导游计划中要包括:游览主题、游览时间、游览路线、解说提纲等。在下节课上,要求学生到讲台上对自己所完成的作业情况进行介绍。这样,通过编拟生活化的作业改变了以往单一枯燥的作业形式,激发了学生做作业的兴趣,同时对于学生对品德知识的实践应用能力,也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获得了一举多得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指出:“教学要联系生活事件、生活空间、生活体验和生活领域,来帮助儿童构建价值观、生活规则和行为规范。”所以,作为小学品德教师,我们在教学时要做到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让品德教学回归生活,实现品德教育的生活化,以此来拉近学生和品德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对品德课程达到乐学、爱学的境界。

参考文献

[1]张艳萍.小学思想品德教学的生活化[J].中国校外教育,2015(2).

作文教学呼唤回归生活[模版] 第5篇

新的《课文课程标准》对作文教学提出了明确要求:作文教学要引导学生“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它再一次重申了生活是写作的源泉这个颠扑不破的真理。我们有很多老师虽然在理论上认同这个提法,而在实际操作上却又自觉不自觉地背离了它。现在,很多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下了课也是埋在作业堆里,很少有课间休息时间、更谈不上自由活动时间;在家里,父母往往还嫌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太少,嫌自己的孩子学习不够自觉,又给学生买来什么“升学宝典”、“名校之路”„„面对那些堆积如山的作业,聆听着老师、家长的埋怨、唠叨,学生根本没有春日草地上的嬉戏、夏日的垂钓、秋日里的放风筝、冬日里的堆雪人、打雪仗„„根本没有机会走向社会、走进生活。试想,这种没有色彩的、单调乏味的生活,加上教师强加给学生写作的种种清规戒律,所谓作文事实上就是代“教师立言”、代“考试立言”、代“教材立言”,在这种情境下,学生怎能写出真情实感的文章来呢?由此可见,大多数学生写作水平不能提高的原因主要就是对生活的感受力不强,脑子里没有储备足够的素材和信息。

在以往的作文教学实践中,有不少教师经常刻意追求立意标准、格式标准、写法标准等规范化教学,向学生大谈写作秘诀,诸如:如何开头点题,中间如何展开,结尾又如何照应,甚至于鼓动学生模仿课文、去下苦功夫背范文等等,在这种统一标准的作文训练中学生的思维个性受到了严重的束缚,学生的作文也就往往编造脱离自己生活真实与认识能力的“成人化”语言,“英雄化”思想,难怪现阶段学生中还常常出现这种作文现状:“一看题目就摇头,摊开稿纸咬笔头,苦思冥想皱眉头,三个小时没开头。”

当然,这些老师的做法不能说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一点作用都没有,多了解一些文章的开头、结尾、结构方式等写作范式至少可以帮助学生规范写作,不至于写作时离题万里。多背一些优秀范文、记住一些名言锦句的好处就更多了,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词汇量、增强学生的语感,还可以帮助学生正确地确立主题思想,准确地选取题材,恰当地安排体裁、谋篇布局、遣词造句、标点符号等等,这无疑是提高学生作文素质的一条捷径,但是,仅仅做到上面这些是不可能激发学生的写作激情从而提高学生写水平的。

我们说,一个合格的人类学家,必须沉浸在当地生活的细微情节里,对地方文化进行深入考察,参与当地人的生活,在一个有严格意义的时间和空间的范围内体验人们的日常生活与思想境界„„才能写出人类学专著来;一个教育工作者,也必须介入到教师和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去,去改变他们以学校教育中的生存状态或生活方式,使他们的教育思想、教育行为和学习行为发生某种转变„„才能写出对教育具有指导意义的教育学论著来;写作与生活的联系问题就更不容置疑了,我国著名的儿童文学家、诗人金波老师,就是在母亲搂着他吟唱“拉箩箩,扯箩箩,收了麦子蒸馍馍。蒸个黑的,放在盔里,蒸个白的,揽在怀里”等无数个童谣声中感受朴素的饱含乡土气息的民间童谣的律与美,享受与母亲一起游戏的快乐,学会感悟生活,懂得做人的道理,从而引领他走向了文学殿堂,为孩子们创作了大量情真意美的诗篇,正如他在《童谣》中写的那样:“妈妈教我的童谣,是开启我生活大门的钥匙,它在我面前展现了绚丽多彩的世界,„„”

语文教学回归“生活” 第6篇

关键词:贴近生活;学生的立场;实际生活

语文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语文。《语文新课标》指出:基础教育课程应该全力追求的价值是促进学生和社会的发展。语文课程应植根于现实,为此,要积极利用并开发各种课程资源,除了知识、技能之外,人类创造的所有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以及自然存在物都可以是构成课程的素材。必须拆除阻隔学校与社会、课程与生活之间融会贯通的藩篱。唯有如此,学生才会感到,学习不是生活的额外负担,而是生活的需要。这就是需要语文教学要回归“生活”。

一、课堂导入应贴近生活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语文课堂教学的第一个环节是导入。语文课堂要求导入一定做到自然贴切,新颖别致,紧扣主题,更重要的是导入的内容和方式要贴近学生的生活。这是语文导入教学生活化的基本精神和根本要求。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用猜谜的方式导入,既能使学生喜闻乐见,又能高度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增强他们的好奇心。如《谁是最可爱的人》可以这样导入:

今天,我让同学们猜一个谜语,这要考考大家的智力(故作神秘)。一天,我们办公室的几个同事正在办公。这时来了一个穿军装的年轻人,走到李老师面前有力地敬了一个军礼后说:“李老师,我来看您了。”李老师抬头一看表情很复杂,似乎有些印象但又记不起他的名字。正迟疑间,旁边的一位老师想为难下他,问他的学生叫什么名字?李老师稍一沉思,笑着说:“还用说,他就是……”听后,他的学生和其他老师都会心地笑了。但李老师并没有说出他学生的真实姓名,同学们猜猜,李老师是如何称呼他的学生呢?学生各抒己见,举手回答。有预习的学生会答“最可爱的人”。对,李老师称呼他的学生为“新时代最可爱的人”,为什么这样称呼呢?通过学习魏魏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同学们可以找到答案。这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马上调动起来了。

导入新课的方法还有很多,诸如悬念设置法,比较引入法,以旧带新等等,它没有固定的格式和方法,但不管采用哪种方法,都应力求省时;讲究知识性,趣味性,时代性,启发性。

二、提问应站在学生的立场

课堂教学中的提问,除了交流师生思想外,还在于教师恰当而巧妙地提出各种问题,诱导学生作答,引爆其思维火花,培养其创造思维的能力。因此,提问的“恰当”“巧妙”就非讲究不可了。所谓提问“恰当”,是指精心地把问题目标指向教学的关键处、思考的转折点、理解的难点和探究知识规律上。所谓提问“巧妙”,一方面是指要問在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的“热点”上,问在学生内心情感的触发点上,以迅速激发学生创造思维的火花;另一方面是指以灵活自如的提问方法创设情境,以高效地激发学生创造思维的潜能。

一次,我在本校听一位老师讲解《故乡》一文时。他的提问恰到其时,使我大受启发。他先布置学生找出文中描写闰土肖像的句子,然后要求说明肖像描写的作用。看到学生心求通而不能通,口欲答却又说不出,这位老师设置了这样三个问题:①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相比,外貌有何变化?②从肖像描写中可看出闰土家境有何变化?③闰土的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由于提问相机、适时,学生很快明白了“紫色的圆脸”变作“灰黄”,这是生活重负留下的印记,是闰土家境日渐艰难的形象反映。这种家境变化,正反映了辛亥革命后十年间农民生活困苦的现实。

三、结尾联系实际生活,继发兴趣,加深巩固

新《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要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而教师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对每个学生而言他自己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是最重要的。同时,我也清楚地意识到:一个理想的课堂应该听到学生的声音,尤其是不一样的声音。因此,我设计了“辩论赛”这个环节。我的目的是打破传统教学,完全解放学生。给学生一个时间,让他们自己去思考。

我在上《羚羊木雕》这堂课时,提出问题:在这场家庭矛盾中,谁是谁非,你是怎么认为的?学生分组讨论后回答,但说法不一,我提议将同学们自身的感情融入到故事中来,进行一场以“羚羊木雕是否应该要回来”为主题的辩论赛吧!将全班分为正、反两方,正方代表“我”,反方代表父母,进行课堂辩论。双方同学都说得十分投入,真是精彩极了,连我也被大家的激情深深地感染了,你们的见解令我吃惊,使我振奋!正、反两方都说得很有道理,不分胜负!

论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如何回归生活 第7篇

一、丰富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 拓宽生活化课堂平台

小学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应对教学内容加以丰富, 并延伸至课外, 即将课内思想品德教学“搬”至课外教学模式下, 将其融入生活, 进而熏陶并影响学生, 产生潜移默化的效果。首先, 品德与生活教学应跳出课堂范畴, 融入学校集体活动中去, 帮助学生在活动中体悟、感受思想品德。一般来说, 小学生都喜爱集体活动, 教师可通过组织集体活动来强化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有效地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一方面, 通过多姿多彩、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 培养学生的辨别力, 使之能够清晰认识美与丑、对与错、善与恶, 进而产生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 通过集体活动增进彼此感情、友谊, 提高集体荣誉感和集体协作能力;另一方面, 通过多姿多彩、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 加强同学之间的交流互动, 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如教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让我们的教室更清洁》一课时, 笔者特地与授课班班主任交流沟通, 组织学生参与了大扫除活动, 然后通过班会评选并表扬优秀劳动小组以及优秀劳动人员, 并组织学生讨论各位同学在大扫除活动中的各种表现, 以学生反馈结果进行评比。又如在学习二年级下册《鲜艳的红领巾》及《红领巾胸前飘》时, 教师可组织少先队活动来教育学生:通过“征集金点子”的方法来提出合理化建议, 以更好地开展中队活动;通过举手表决以及集体讨论方式选择活动方式。然后, 结合学生建议来组织当小交警、帮老年公寓的爷爷奶奶打扫卫生等少先队活动。教师应对少先队活动的平台加以充分利用, 并在结束后开展活动经验总结和交流, 以确保真正落实体验式教育。

二、营造生活化课堂情境, 创新品德与生活教学手段

要想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 单纯依赖品德与生活教师口传心授远远不够, 教师还应营造出生活化课堂情境, 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 带领他们体验并品味思想品德教育教学, 并从生活实践切入教学, 实现思品教育的内化。以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我的一家人》教学为例, 笔者要求学生回家后利用手机或者照相机来录播一家人的日常点滴, 并将其制作为短视频, 然后在课堂上配上《世上只有妈妈好》《父亲》及《相亲相爱一家人》等歌曲播放给同学们看, 同时让他们向其他同学介绍自己的家人, 和同学谈论日常生活中的家庭趣事, 或者让学生与家人玩亲子游戏, 做日常杂务等, 也可组织学生参与“说说心里话”这一课堂活动, 将学生的心声录制下来, 放学回家以后交给父母观看。这样利用多种养成性课堂活动来增进家庭与孩子之间的感情, 就能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家庭给予的幸福和温暖, 感受到来自父母的关爱。

此外, 品德与生活教师还应对教学手段加以更新, 抛弃以往灌输式的教学方式, 采取启发、诱导的教学方式。具体来说, 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来引导学生, 激发其积极性, 使之主动参与到生活化的思想道德课中, 并产生深层次的感悟与思考。同时, 课堂教学应由单向式教育转向互动式教育, 将“教师——学生”这一传统交流模式转变为“教师——学生”“学生——学生”“学生——教师”的多元化课堂交流模式。教师也要由以往的训导者、长者以及说教者转变为启发者、引导者, 将学生主体地位充分凸显出来,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为学生提供展示内在思想感情以及行为的交流平台。

三、革新教学评价方式, 实现生活实践与品德课的有效融合

品德与生活教师应积极革新教学评价标准, 对以往目标型评价体系与方法加以变革, 既要重视学生参与思想道品课的积极性与知识接受情况, 又要对日常学习生活中学生的表现予以关注。教师应重视与家长及班主任的沟通, 彼此做好立体式沟通协调工作, 认真评估家庭活动中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行为习惯, 观察学校生活中学生的表现, 分析不同学生思想品德表现所存在的差异性, 纵向对比学生的变化, 合理评价学生的表现, 并组织学生参与互评, 树立榜样和典型, 促进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所谓“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 教师在品德与生活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还应多表扬学生, 满足学生自我实现以及被尊重的需求, 使他们在情感上倾向于教师教诲, 并能将思想品德课知识融入到生活实践中去, 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

综上所述, 品德与生活教学必须做到“回归生活”, 这不仅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和主体性思想的要求, 同时也是课内外结合、将教材知识与生活实践相联系的必然选择。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师在生活化课堂中应选择与学生生活逻辑相符的生活实践, 从学生心理与生理发展规律着眼, 促进品德与生活教学的生活化, 实现开放式教学的目的, 这样才能真正提升品德与生活教学的有效性, 为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朱桂玲.回归生活彰显魅力——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内容生活化的探索[J].学生之友:小学版, 2010 (9) .

让语文教学回归生活 第8篇

一. 情景生活化

语文教师在导入新课或提出问题时, 可以先创设一个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场景, 这样会大大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真正体会到生活中充满了语文, 感到生活真有趣, 语文真有用。生活情景创设的形式和内容多样, 一个故事, 一段对话, 一则笑话, 一幅漫画, 一段录象, 一首歌曲等都可以给学生再现熟悉的生活画面, 它们像一股清泉注入学生的心田, 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例如:在教学《父母的心》一课前, 我给学生讲述了我国唐山大地震中的一个真实的关于母爱的故事, 使学生强烈地感受到了母爱的伟大, 让学生带着一种高昂的情绪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去。

二. 环境生活化

传统的教学环境过于强调学习的功能, 忽视了温馨的乐学环境、宽松的人际环境对学生的影响。而模拟生活化的课堂环境, 能使学生在无拘无束、轻松愉快的生活场景中交流思想、表达感情。例如:将课桌椅摆成几个大方块, 学生围坐在一起, 大家相互合作, 尽情交流, 学生无不思潮涌动;教室里开辟贴近学生生活的“图书角”、“文学苑”、“科技栏”等, 让生动的图书成为学生学习的好伙伴, 让美丽的植物成为学生关注的对象, 让各式的模型成为学生动脑动手的实验标本, 让学生在生活情趣中学习语文。而此时的老师不再是高高在上的传道授业解惑者, 而是学生学习的伙伴, 生活的导师, 此情此景, 学生必定会神采飞扬, 活力四射。

三. 内容生活化

课程改革启用的新教材, 编排科学合理, 紧贴学生的生活。但由于学生活动区域的局限, 生活积累的贫乏, 因此我们在教学时需要将教材内容与学生生活进行链接、拓展, 即将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生活化。首先让教材贴近生活。例如:在教学《故宫博物院》时, 学生多数没亲自去北京参观过, 在教学中可组织学生将参观的路线划出, 并动手描绘故宫各个位置的图片, 置于教室四周, 再聘请学生做“导游”, 带领“游客”进行“实地”参观。其次让学生参与生活。在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生活的同时, 我们必须放开学生的手脚, 鼓励学生到生活的海洋中体验。

四. 活动生活化

语文课的活动方式主要是听、说、读、写及其综合, 在这种本性活动组织训练的前提下, 如何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 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语文学习中来, 为此我们可以采用生活化的活动方法, 把有利于语文学习的活动方式都“拿来”。例如: (1) 演一演。如学完《范进中举》后我指导学生分角色进行课本剧排演, 让学生入情入境的演一演。在学习中玩耍, 玩耍中学习, 就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做一做。新课程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语文教学中, 让学生从生活经验出发去动手实践, 可以给学生撑起一片想象的空间。如在学习《小桔灯》时, 我就让学生在课堂上每小组合作各做了一个小桔灯。当然生活化的语文活动方法还很多, 如尝一尝、画一画、赛一赛等, 都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感兴趣的形式。

五. 语言生活化

语文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 一堂好的语文课不仅使学生从中得到丰富的语文知识, 而且也是很好的艺术享受, 尽管影响这种艺术发挥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但高超的教学语言艺术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而生活化的语言就能把抽象枯燥的知识变成具体有趣的内容, 使人产生如见其物, 如临其境之感, 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启发学生的思维。如在教《两个朋友》时候, 学生一开始对当时的危险情况没有切身体验, 所以对中心的理解也就发生了困难。这时候, 我用通俗的生活化语言对熊的吃人本质进行了描述, 对当时胖子所处的境况进行了详细的讲解, 利用语言的表现功能, 让学生马上有了切身的感受, 为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这篇课文, 创造了良好的氛围。

六. 作业生活化

品德教学要回归儿童生活 第9篇

一、课前收集资源, 拉近生活距离

一般情况下, 品德与社会的课前活动学生们都不会太重视, 他们认为这种课前活动不如语数作业重要。就是重视的学生, 大多只懂得上网查找资讯, 仿佛上网成了课前搜集资源的唯一方法。要解决好这一问题, 教师必须明确课前收集任务, 教给收集方法并及时指导检查。

1. 明确收集任务。

在每学期的开学前, 笔者都要把整册教材中需要课前准备的资源用菜单罗列出来, 开学第一课为导读课, 目的是让学生对本学期品德学习的课前资源准备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兴趣爱好对菜单上罗列的课前资源进行选择性准备。然后, 在日常生活中, 学生随机收集, 放入资料袋中。在每个单元的品德导读课中, 组织检查学生随机收集资源的情况, 能更系统地指导学生做好课前准备, 提高课前收集的针对性和自主性, 使课前收集的质量得到保证。

2. 教给收集方法。

课前收集资源的方法多种多样, 常用的有资料收集、社会调查、参观访问、社区服务、动手操作体验等。小学生由于年龄小, 不适宜开展太复杂的调查活动。一方面, 我尝试将课前收集活动与信息课进行整合,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 根据学习任务分工合作进行资料收集, 并把资料汇集到班级“资料库”上, 在学生收集的过程中, 教师随机指导学生收集并整理资料的途径、方法。这样, 全体学生都能获得相应的课前学习体验, 并较快地掌握一些课前学习的方法, 为课堂学习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教师也可以在教学中有选择地利用学生收集的资料展开针对性教学。另一方面鼓励在家长协助下完成, 我借助校长的影响力, 联系学校各部门、学生家庭、社区、村庄、企业等资源, 让家长带领小孩进社区、家庭调查、体验。事实证明, 由于家长的重视, 学生的课前收集活动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

二、课中创设情境, 丰富生活体验

真实的生活体验是重要的课程资源。孩子们拥有了真实的生活体验, 就拥有了真实的生活世界。在课堂教学中, 教师应努力创设适宜的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走进生活, 丰富体验。

1. 创设问题情境。

巴尔扎克说过:“打开一切科学大门的钥匙都毫无疑义的是问号, 开发学生的潜能, 必须鼓励学生从质疑开始。”学生有了疑问才会去进一步思考问题, 才能有所发现, 有所创造。在品德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 竭力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在教学《别把花草弄疼了》一课时, 教师在引导学生欣赏花草树木、了解花草树木的作用后, 设置了这样的问题情境:“同学们, 你们想象过吗?如果有一天, 我们的身边看不到一棵树, 看不到一朵小花, 也看不到一棵小草, 生活会变得怎样?”这个问题引起了学生的热烈讨论, 他们发挥想象, 沉浸在教师提出的问题情境中。在小组交流后, 教师倾听学生们的想象。当有学生讲到这样会导致气候恶化时, 教师播放事先准备的课件, 让大家直观地看到在我国的北方, 由于人们乱砍乱伐, 过度放牧, 很多土地都沙漠化了, 大风一吹就尘土飞扬的情境, 然后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看到这样的情境, 你想说什么?”这一教学案例, 教师努力引导学生感受生活, 反思生活, 研究生活。就在教师提供的问题情境中, 就在教师的适当点拨下, 学生们深入地了解了花草树木的作用, 真真实实地体验到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 创设生活情境。

道德教育的外延是无比广阔的生活———深存于历史长河、风土人情中, 并弥漫在人类器物、规范、精神等文化类型之中。在品德教学中, 关注学生生活已成为大家的共识, 再没有一个教师会怀疑生活对品德教学的重要。因此, 我们在教学中要加强教学与生活的融合, 使生活融入教学, 使教学走进生活, 使学生学会生活。在教学中要围绕教学目标, 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 并针对学生思维的疑点、难点设计问题, 挖掘生活中的一些小故事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进而指导学生行为实践, 促进知识内化, 做到知行统一。在教学《爸爸妈妈, 我想对你说》一课时, 我让班上一位教师子女收集从出生到现在的照片, 制成课件在课堂上展示, 并请这位学生谈谈每一幅照片背后的故事, 谈谈自己成长过程中的感受, 为课堂教学做好铺垫。接着让学生在小组中分别介绍一件自己小时候使用过的印象最深的物品, 并讲一讲相关故事。其中一位同学带来了大大小小十多双妈妈一针一线亲手织的毛袜子, 这位疼爱孩子的母亲打动了很多孩子的心。从一个个真实的故事中, 学生体会到父母在养育子女过程中所付出的艰辛, 从而在心中油然而生对家长的爱。这一教学案例由于课堂再现的是学生们真实的生活, 因此, 能使学生在情绪上受到感染, 情感上产生共鸣。

3. 创设活动情境。

波利亚说:“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 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 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在教学中, 教师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 适当地创设探索性的活动情境, 诉诸学生的感官, 引起想象, 进而上升到理性的高度, 实现由“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的飞跃, 然后再用理性认识去分析社会生活, 指导社会生活。在教学《走进残疾人》一课时, 教学目标如果只停留在让学生懂得残疾人是社会生活中的弱势群体, 需要我们去关爱, 显然是不够的。在教学中我创设了以下生活情境:让学生用一只手穿一件带链子的夹克衫并拉好链子;蒙眼走到讲台后再回到自己的座位;用手摸辨别食品。这些体验活动学生感受很深, 大家都没想到残疾人想做一些常人认为很简单的事竟这么难!活动加深了学生对残疾人的了解和理解, 树立人人都应当为残疾人提供经常的、切实有效的帮助意识。这样的活动情境学生印象深刻, 触动了学生的心灵, 让学生在模拟的活动中领悟道理, 获得了对生活的体验、感悟, 促进了学生认知和情感的发展, 实现了由情到理的转化。

三、课后开展实践, 形成良好品德

让思想品德教学回归生活 第10篇

结合课程设置, 引导学生走进生活, 热爱生活

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发现一些和课外书或教科书上和教师所讲的相矛盾的现象、事件, 从而产生许多困惑。如果我们的教学不能解决每天遇到的生活问题、情感问题, 就失去了教育的真正价值。在认识这些生活问题的过程中, 教师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生活态度。

课程目标主要是通过儿童直接参与丰富多彩的活动与行为实践实现的。在这样的教学中, 教师不再是知识的直接传授者, 不是“教”教材的人, 而是儿童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和指导者。是引导、激发和深化儿童活动的人。儿童更多地通过实际参与活动, 动手动脑亲自体验, 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教学时, 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 组织、安排教学内容和要求, 尽量把学生的目光引到课本以外的、无边无际的生活世界中去, 从而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 把道德寓于儿童的生活中, 使良好的品德在儿童的生活中形成。例如, 教《春天在哪里》这一课时, 我首先安排在课前先让孩子在爸爸、妈妈的陪同下去寻找春天。在上课之初, 我再播放散文《草》的录音, 那优美的词句, 那动人的意境使孩子的内心荡漾起了向往的情感, 陶醉其中, 紧接着我抛出这么一个问题:你发现春天了吗?怎么发现的?一层激起千层浪, 孩子的激情被点燃了。结果学生很快说出了自己的观察与体会。

学生1说:星期天, 爸爸陪我去田野里找春天。我看见红的花, 绿的草。

学生2说:星期六, 我和哥哥去放风筝了。春天到了, 放风筝的人也多了。

学生3说:我发现春天小蚂蚁都出来了。

学生4说:天气暖和了, 人们穿的衣服越来越少了, 说明春天来了。

学生5说:春风吹在我的身上真爽, 春天真好啊!

这样, 通过学生自己的寻找、观察、感受、交流而体验到春天。再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引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和春天“玩”。从而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春天带给他们的快乐, 感受到大自然的美。因此, 学生在心灵深处就有了一种想去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围绕课程内容, 指导学生发现生活、体验生活

教学必须让学生用心去经历、用心去体验, 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 体验人生的美好生活, 体验他人的奋斗与幸福……从而真正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 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 让他们的心灵变得敏感和细腻, 而传统的书本教学只能造成知识的“仓库”和情感的“沙漠”。如我在教《爱惜粮食》一课时, 先让学生去了解种粮的过程, 其效果最多是让学生脑中思考这个过程和得出一个结论——粮食来得不容易, 并没有真正触动学生的内心世界。因为学生没有亲自去体验。怎样让学生去体验这份辛苦呢?我就在课堂上设计了一个模拟插秧活动。让学生抓一把鸡毛毽子, 弯下腰, 右手把这些毽子一行摆六个, 人倒退着走, 10分钟后交流这一活动的感受。有了这腰酸腿痛的真切体验, 再来谈种粮的过程, 学生就仿佛是自己参与了其中的劳动。劳动的辛苦, 粮食的来之不易就深深地烙进了学生的情感世界。比如教《认识好朋友》这一课, 可以先安排学生介绍自己, 再带学生到校园中玩找朋友的游戏。“找呀找呀找, 找到一个好朋友, 敬个礼呀鞠个躬, 笑嘻嘻呀握握手, ……”让孩子们一边唱儿歌一边拍手玩游戏, 营造一个热烈的氛围, 然后再讨论如何和朋友相处, 怎样才能让伙伴们喜欢你。孩子们各抒己见, 把游戏中的体会说出来, 学生很自然地感悟出和同学相处要谦让有礼貌, 同学们之间要团结友爱, 交朋友要互相帮助的道理。又如, 在上《爱爸爸妈妈》之前, 我组织了一个“小鬼当家”的活动, 让学生当一天家, 从早晨起, 安排好一天的生活, 洗洗碗筷, 收拾收拾房间。课堂上, 让学生交流这一天的感受, 再想想你在做某件事情的时候最需要什么。有的说, 在理菜的时候最需要帮忙, 有的说, 在感到累的时候需要歇一歇。我就说:“是啊, 你们的爸爸妈妈也和你们一样最需要这些, 请你把自己最需要的给你的爸爸妈妈。”这种情感就是最真挚的, 发自内心的。在教学过程中, 我作为支持者为儿童的学习提供支架, 为他们的活动创设良好的条件, 引导儿童投入活动。例如, 教学《新学期, 你好》这一单元的第一主题活动, 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平台———“寒假生活交流会”, 让学生在愉快和谐的气氛中畅谈自己在寒假里的故事。说一说自己的寒假之最, 交流一下自己在寒假里学到的本领。在活动中, 我注意从学生那里反馈过来的信息并将他们进行分类如:快乐、烦恼、有趣、得意等, 并根据这些分类深入展开讨论, 让学生共同分享寒假生活的各种体验, 帮助学生养成讲文明懂礼貌, 尊重他人的好品德, 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 同时也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对新学期满怀希望。

体验是“品德与生活”教学的三个基本环节之一。强化体验是增强小学品德与生活教育的重要途径。只有通过亲身参与和直接体验, 学生才能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感悟, 在感悟中创造。例如教学“和春风一起玩”这一活动, 为了让学生充分体验春天的美好和春天生活的乐趣, 在教学中我就组织学生自己动手制作风力小玩具, 亲自参与各种春天的游戏活动, 在整个游戏活动过程中, 学生通过亲自参与和直接体验感悟到春天的美好和春天生活的乐趣。他们也发现了风和风筝、风车、纸飞机等的关系, 懂得了如何更好地利用风的力量。又如:《平安回家》这一课, 可以和当地交警大队联系, 和交警同志一起将学生带出校园, 到社会大课堂中去进行体验。学生可以一边走, 交警同志在一边向同学们介绍沿途标志的名称、作用和意义以及在马路上行走时该注意的一些安全常识, 要求同学们边听边记, 最后再将学生带到最近最繁华的十字路口, 让学生观察行人如何过马路, 怎样行走才安全。回到课堂中, 学生在汇报时很自然的联系到刚才看见的情况和平时遇到的事情。学生在轻松愉快的体验中学习到交通规则, 满足了他们的生活所需, 提升了他们的生活能力。把学生带出课堂, 以他们的亲眼观察为基础, 用他们的亲身体验为材料, 这样的学习是主动的, 学生获取知识的过程是自觉的行为。可见, 体验在“品德与生活”的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 并能够引导学生在体验中感悟, 在感情中创造。

根据课程特点, 引领学生在生活中发展, 在发展中生活

真理是在实践中才能体验其价值和科学的, 学生的一些认识和新的道德观念在生活中不能得到广泛的认同, 这是儿童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实践产生冲突的根本原因, 儿童的一贯的、善良的思想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遇到各种挫折, 使学生对学校思品教学产生怀疑, 削弱了教育的引导功能。我们的思品教学所给予学生的不应是一个简单的结论, 该是怎么才能让学生亲自去试一试。你会怎么做?人们会有怎样的评价?从而理解生活中真正的是非观念、善恶观念。我们的教学必须向生活开放, 向现实开放, 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实践课上的认识, 不搞“纯而又纯”的教育。我在上《课间活动守秩序》这一课时, 让学生有10分钟时间自由活动, 喜欢怎样活动就怎样活动, 尽量活动的开心。活动结束后, 老师随机采访:“你怎样活动的?活动得开心吗?为什么?你愿意以后一直这样活动吗?通过活动学生每人心中都有了自己的行为标准。但有时学生在认识生活中遭受挫折, 例如《思品》课上学了遵守社会公德, 乘公共车时不拥挤, 给老弱病残的人让座。可在现实社会中经常遇到一些人争抢座位, 对老弱病残的人视而不见。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学校教育, 我们要正视这种社会现实, 引导学生树立自己的是非观念, 按自己的是非观念去实践一下, 你有何感受?人们对你有何评价?学生就有可能从人们积极的评价中, 自己愉悦的情感体验中获得的知识, 建构起自己的内心道德标准。

论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如何回归生活 第11篇

关键词:小学品德与生活;生活化;实践教学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17-0320-006

陶行知先生认为“生活即教育”,我们应在生活中开展教育,围绕生活这一中心来组织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提高课堂实效性。教师应着眼于学生生活实践来调整课堂,跳出传统以课堂、教师和教材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结合学生的生活真实体验及所要学习的相关内容来创设生活化的课堂情境,将学生的生活体验与所要学习的内容密切关联起来,这样学生才能在认知结构中快速纳入新的知识,做到“知情意行”。

一、丰富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拓宽生活化课堂平台

小学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对教学内容加以丰富,并延伸至课外,即将课内思想品德教学“搬”至课外教学模式下,将其融入生活,进而熏陶并影响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效果。首先,品德与生活教学应跳出课堂范畴,融入学校集体活动中去,帮助学生在活动中体悟、感受思想品德。一般来说,小学生都喜爱集体活动,教师可通过组织集体活动来强化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有效地渗透思想品德教育。一方面,通过多姿多彩、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培养学生的辨别力,使之能够清晰认识美与丑、对与错、善与恶,进而产生集体荣誉感和归属感,通过集体活动增进彼此感情、友谊,提高集体荣誉感和集体协作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多姿多彩、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加强同学之间的交流互动,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如教学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让我们的教室更清洁》一课时,笔者特地与授课班班主任交流沟通,组织学生参与了大扫除活动,然后通过班会评选并表扬优秀劳动小组以及优秀劳动人员,并组织学生讨论各位同学在大扫除活动中的各种表现,以学生反馈结果进行评比。又如在学习二年级下册《鲜艳的红领巾》及《红领巾胸前飘》时,教师可组织少先队活动来教育学生:通过“征集金点子”的方法来提出合理化建议,以更好地开展中队活动;通过举手表决以及集体讨论方式选择活动方式。然后,结合学生建议来组织当小交警、帮老年公寓的爷爷奶奶打扫卫生等少先队活动。教师应对少先队活动的平台加以充分利用,并在结束后开展活动经验总结和交流,以确保真正落实体验式教育。

二、营造生活化课堂情境,创新品德与生活教学手段

要想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单纯依赖品德与生活教师口传心授远远不够,教师还应营造出生活化课堂情境,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带领他们体验并品味思想品德教育教学,并从生活实践切入教学,实现思品教育的内化。以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我的一家人》教学为例,笔者要求学生回家后利用手机或者照相机来录播一家人的日常点滴,并将其制作为短视频,然后在课堂上配上《世上只有妈妈好》《父亲》及《相亲相爱一家人》等歌曲播放给同学们看,同时让他们向其他同学介绍自己的家人,和同学谈论日常生活中的家庭趣事,或者让学生与家人玩亲子游戏,做日常杂务等,也可组织学生参与“说说心里话”这一课堂活动,将学生的心声录制下来,放学回家以后交给父母观看。这样利用多种养成性课堂活动来增进家庭与孩子之间的感情,就能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家庭给予的幸福和温暖,感受到来自父母的关爱。

此外,品德与生活教师还应对教学手段加以更新,抛弃以往灌输式的教学方式,采取启发、诱导的教学方式。具体来说,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来引导学生,激发其积极性,使之主动参与到生活化的思想道德课中,并产生深层次的感悟与思考。同时,课堂教学应由单向式教育转向互动式教育,将“教师——学生”这一传统交流模式转变为“教师——学生”“学生——学生”“学生——教师”的多元化课堂交流模式。教师也要由以往的训导者、长者以及说教者转变为启发者、引导者,将学生主体地位充分凸显出来,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学生提供展示内在思想感情以及行为的交流平台。

三、革新教学评价方式,实现生活实践与品德课的有效融合

品德与生活教师应积极革新教学评价标准,对以往目标型评价体系与方法加以变革,既要重视学生参与思想道品课的积极性与知识接受情况,又要对日常学习生活中学生的表现予以关注。教师应重视与家长及班主任的沟通,彼此做好立体式沟通协调工作,认真评估家庭活动中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行为习惯,观察学校生活中学生的表现,分析不同学生思想品德表现所存在的差异性,纵向对比学生的变化,合理评价学生的表现,并组织学生参与互评,树立榜样和典型,促进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所谓“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教师在品德与生活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还应多表扬学生,满足学生自我实现以及被尊重的需求,使他们在情感上倾向于教师教诲,并能将思想品德课知识融入到生活实践中去,形成良好的思想品质。

综上所述,品德与生活教学必须做到“回归生活”,这不仅是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和主体性思想的要求,同时也是课内外结合、将教材知识与生活实践相联系的必然选择。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师在生活化课堂中应选择与学生生活逻辑相符的生活实践,从学生心理与生理发展规律着眼,促进品德与生活教学的生活化,实现开放式教学的目的,这样才能真正提升品德与生活教学的有效性,为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 朱桂玲.回归生活 彰显魅力——小学思想品德教学内容生活化的探索[J].学生之友:小学版,2010(9).

[2] 邓正平.联系生活实际 深化道德教育——浅析小学思想品德课“生活化”教学策略“四步法”[J].中小学教材教学,2003(4).

让数学教学回归生活 第12篇

1. 利用生活原型直接进行教学

数学知识源于生活,也只有让它扎根于生活的土壤中,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小学数学的学习内容大部分都能从生活中找到原型,在教学这些内容时,教师如果能充分利用这些原型,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从而喜欢学习数学。如我在教学“长方体的表面积”时,先让每个学生准备一个小纸箱,讲清“表面积”的含义后,就让学生自己测量、计算所准备的小纸箱的表面积,交流计算方法后,又领着学生去测量、计算学校的一个空水池的表面积(这个水池没有顶)。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很快就掌握了计算长方体的表面积的方法,整节课学生都兴趣高涨,下课铃响了都没人听到。又如在教学“统计和可能性”这部分内容时,我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感兴趣的事件引入,请学生调查了解好朋友喜欢吃的水果、喜爱的体育运动等,在调查的基础上,填写统计表,绘制统计图,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快就被调动起来。而在教学四年级数学中的“位置与方向”时,我先让学生确定出教学楼、学生宿舍、食堂、办公楼、教师宿舍各自的方向,再让学生分析它们分别在哪幢楼的哪个方向、在图上应该怎样画等。本来这部分内容是一个学习的难点,但学生却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中很快就掌握了。这些教学实践使我深深地体会到:数学一旦“回到”学生所熟悉的生活中,就会张开飞翔的翅膀,跃入学生渴求知识的脑海中。

2. 利用生活经验进行引导

数学来自生活,而高于生活,最后又回归生活。数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数学只有在生活中才富有活力与灵性,用生活的理念构建数学课堂,正是《小学数学课堂标准》中提出的新境界。学生在日常生活中,都或多或少地积累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只是自己不能把这些生活经验转化为数学知识。教师在教学时如果能利用好这些经验,就会使学生对数学由熟悉而变得亲切,由亲切而变得喜欢了。如我在教学“平均分”时,先谈话导入:八月十五中秋节,小文一家4口人在赏月,爸爸分月饼,分得很均匀,每人一样多。接着我让学生去分物品,要求每份分得一样多,最后我引出:人分物品,分得一样多,这就叫“平均分”。由于学生对分月饼比较熟悉,很快就理解了“平均分”的含义。又如在教学“循环小数”的导入中,我指着讲台问学生:“如果让你从讲台的左边走到右边,到了右边又走回左边,这样不断地走下去,你能走完吗?”学生都哈哈大笑:“怎么可能走完!”我接着又说:“老师给你们讲个故事好吗?”全班大声说:“好!”“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在给小和尚讲故事:‘从前有座山,……’”这时小强笑着说他也会讲,大家都觉得既有趣又搞笑:“不就是重复了,循环了吗?”我就顺势引出“循环”二字的含义,这节课的教学难点在无形中就被学生消化了。而在学习了“圆的认识”后,我组织学生共同探讨“车轮为什么是圆的”这一生活问题,启发、引导学生用圆的知识来解释。这些教学环节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直接经验转化为间接知识,把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一些身边的数学问题,使学生了解了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从而使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学而有用的喜悦感,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得到了较好的体现。

3. 利用生活模型树立表象意识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一些知识没有办法直接利用实物进行演示教学,但如果不进行操作演示,学生又很难理解,这时我们就可以寻找生活中的模型,利用模型帮助学生树立表象意识,从而达到学习目标。如在教学解决问题中的“行程问题”时,因大部分学生难以理解,我就找了两辆遥控玩具车,让两位学生分别操纵,在教桌上进行演示。这样学生很快就理解了该如何解决。在教学“认识圆柱”时,我先在课前让学生每人设计一个“圆柱”。学生放学后积极行动,用硬纸板、包装盒、彩纸等材料,依照圆柱制作起来,不懂的地方向老师请教。在亲自动手制作的过程中,学生发现了很多问题,学到了很多知识,课堂上的踊跃表现让听课的教师至今难以忘怀。

4. 利用生活与数学的联系探究数学规律

数学是一门规律性极强的自然科学,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寻找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探究、掌握并运用数学规律,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而且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水平。如我在教学加法的意义时,设计了这样一道练习题:小明家有黑山羊8只,绵羊5只。一共有羊多少只?学生立即回答是13只。我又请三名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然后顺势引导学生理解了加法的意义,并掌握了“求两个数一共是多少,用加法计算”这一规律。又如我在教学“圆的认识”时,设计了一个“骑圆形轮子的自行车”比赛(其中甲骑的是车轴在圆中心,乙骑的是车轴不在圆中心)的情境。我先让学生猜一猜,骑哪种自行车的骑得快?为什么?接着用课件展示比赛,结果乙虽然使出了浑身解数还是落在后面,甚至几次摔倒,而甲却轻松获胜。这一生活情境的设计,既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为学生认识圆的特征———“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距离都相等”作好了铺垫。在教学对乘法分配律的探索时,我首先出示情境图:小华家新买了一套房子,准备装修,请你帮助小华算一算他家要买多少块瓷砖?然后让学生估一估大约需要多少块瓷砖,再请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来验证估计是否正确。学生在验证的过程中,发现不同方法的结果都是一样的。那么这个发现是否适用于不同的数据呢,我又让学生举例进行验证。在验证前,我先指导学生观察算式的特点,再让学生举符合要求的例子。在学生在独立举例后,我要求全班交流不同算式的共同特点,在此基础上,概括出乘法分配律及其字母表示的方法,并从中使学生体会到探究数学规律的方法,享受探究规律的乐趣,树立了探究数学规律的信心。

上一篇:语篇基础下一篇:AP1000核电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