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技巧范文

2024-07-17

集体技巧范文(精选2篇)

集体技巧 第1篇

一、在审美过程中渗透技巧训练

在最初钢琴教学中, 实际上很多时间就是在做技巧训练, 这是一个漫长的阶段。因此钢琴学习方式就表现为机械训练或操练, 这是与音乐本身的存在价值相违背的, 所以我们应该把枯燥的技巧训练渗透到审美体验中。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想要达到很高的技巧造诣, 对学生来讲很困难, 也是缺乏实际性和普遍性的。试想, 如果我们在整个教学生涯中只停留在对学生技术技巧的要求上, 就将失去音乐的教学魅力, 失去学生最关键的艺术感受力的培养时期, 而钢琴则将沦为制造印象的工具。当学生有了更深一层的审美需要的时候, 她会自然地思索用更多的手段满足自己的审美需要, 技巧的娴熟便是学生的首选, 这样审美体验又给了学生学习的动力。

二、丰富课堂技巧训练的手段

技巧的学习具有长期性和反复性, 丰富的技巧训练手段可以降低技巧训练的难度和枯燥程度。在教学中我们应强调一个“兴趣”。技巧训练过程要充满乐趣, 训练的内容要深入浅出, 容易理解。

1. 演唱在技巧训练中的作用

以前, 我们的技巧学习都是通过教师示范, 学生模仿练习, 教师检查来进行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 不可避免地存在许多交流的盲点。唱奏是一种很直接、很浅显、能有效让学生感知的手段。这一手段对技巧的艺术效果的体会有很大的帮助, 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技巧的动作原理。唱奏也不失为一个艺术再创作的方法。这一方法同时给那些在音乐学习方面有困难的学生带来了很多的音乐基本素养的锻炼, 能使他们尽快地走入艺术之门。

2. 技巧训练中教师与学生的角色转换

技能技巧教学中, 教师的主导作用是不可忽略的, 整个教学过程离不开教师的言传身教。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 师生之间有时缺乏沟通, 教师不能很好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而学生也往往会产生很大的依赖情绪, 学习很被动, 总等待教师将知识告之。学习没有主动性, 缺乏创造力, 缺乏时间和思考能力, 只能变成盛放知识的容器。就这一情况, 我认为要加强课堂教学的针对性, 增强使用性, 以“基本技巧实用”为教学原则。要从“高谈阔论”“唯我独尊”的教学误区中走出来, 力求精讲多练、讲练结合, 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 使其在“知识与联想, 定义与理解, 技能与应用”的有机结合中摄取知识营养, 在“动脑, 动嘴, 动手”的实际参与中掌握技能要领。教师可以采取提前预留新曲目, 根据学生的程度分编成若干组, 让学生自己做技术分析, 对技巧运用、技巧的表现效果, 具体的弹奏方法进行自我思考、自学、自练。在这样的基础上, 再进行教学活动, 不仅更有针对性, 而且师生之间能够良好互动, 既锻炼了学生的能力, 又巩固了教学效果。

三、重视培养运用技巧的习惯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学生往往不是不理解或学不会技巧, 而是没有运用技巧的习惯, 因为技巧训练的目的学生不明确。没有具备持之以恒的训练心理, 习惯的养成也是空谈。因此, 教师应该从技巧训练目的出发, 培养运用技巧的习惯, 让学生明白每种技巧的作用。

音乐本身是通过各种技巧来表达的, 学习技巧是为更好地表现音乐作充分准备。在技巧学习中, 学生除了存在理论和实践相脱节这个问题外, 还存在不知道技巧的艺术表现效果。所以, 在学习的过程中, 教师要经常给学生归纳技巧的艺术效果, 要赋予技巧更多的艺术感受和艺术表现手法。在归纳的过程中, 实际上也是一种变相的习惯培养, 是用开始的惯性思维最终达到学生的情感移入, 变为一种自觉的表现过程, 从而达到技巧训练的最终目的。

四、设置技巧教学的阶段目标

技巧训练非一日之功, 也不存在任何速成的可能。教师在教学中, 要善于在有限的时间里对技巧进行有效合理的安排, 设置不同的阶段目标。在不同的阶段、不同的目标中, 要使用不同的策略, 以促进学生的发展。要对学习时间做统筹安排, 以取得最大的收获。学生进校时就程度不齐, 也有艺术学习禀赋之间的差异。这就需要在很大程度上给教学安排设置一个延展的空间。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调整。在现代教育改革的思想中, 非常重视对人的正确评价。所以, 在技巧技能课中, 更强调“因材施教”强调“以人为本”。而我们对技巧的阶段性目标的设置, 非常符合多元化的教育评价理念, 在每个阶段都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信和鼓励, 使他们能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五、钢琴教师的思考

新时代赋予了教师新的任务, 在具体教学实践中, 教师要大胆尝试、大胆探索, 借鉴和利用其他学科知识的简单相加;要坚持以音乐教学为主, 处理好主次关系。教师除了要掌握专业知识外, 还要广泛涉猎音乐之外的其他学科知识, 重视人文文化的积累, 充分感受理解多元化的社会文化, 弘扬民族精神, 探索适应国情的教育思路, 从而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

摘要:在钢琴集体课中, 要使技巧训练不再枯燥、机械, 教师应使技巧训练蕴涵在审美体验中, 充分利用审美情绪的变化, 让技巧始终如一地处在一个主动的、积极向上的状态中。要让学生明白, 技巧训练可以让我们更好地表现艺术, 丰富艺术修养。

关键词:钢琴集体课,技巧训练,审美

参考文献

[1]曹理, 何工.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M].上海音乐出版社, 2000.

[2]杨立梅.教师的角色转变、专业化发展与师资培养[J].中国音乐教育, 2003 (3) .

集体技巧 第2篇

在幼儿园集体教学中,教师提问与回应的质量直接影响幼儿的学习效果和教学目标的实现。恰当、适宜的提问可以引导幼儿积极思考,有效支持和推动幼儿深入学习和探究;同样,积极、有效的回应可以激起幼儿的学习热情和探究欲望,使提问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下面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就如何提高提问与回应的质量提出一些实用性强的技巧。

一、提问的技巧。

1.紧扣教学目标提问这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必须充分解读教材,围绕教学目标找准教学中的重难点,在知识的关键处、理解的疑难处等精心提问。如大班语言活动《有朋友真好》,故事描写了青蛙和癞蛤蟆之间的真挚友情:青蛙发现癞蛤蟆的钟坏了,于是在除夕夜去买钟;癞蛤蟆因为青蛙来晚了而产生了一系列可怕的猜想,并准备去救青蛙;而当青蛙毫发无损地出现在癞蛤蟆面前时,癞蛤蟆仍旧不放心地把这些可怕的猜想再向青蛙询问一遍,这是故事中的点睛之笔。如何让幼儿充分理解这种真挚的感情是活动的主要目标之一,也是难点所在。为此,教师这样提问:“你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青蛙和癞蛤蟆是一对真正的好朋友?”大部分幼儿都能把故事中体现两者感情的情节找出来,当少数幼儿还不能找到讲到上述故事中的点睛之处时,教师再次提问:“癞蛤蟆明明看到青蛙安全出现在它面前了,为什么还要把它可怕的猜想再问青蛙呢?” 这两个提问都紧扣教学目标,很好地帮助幼儿进行了理解。

2.紧扣幼儿提问●紧扣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的年龄决定他们的能力大小、思维方式等,教师提问时就要充分考虑幼儿的这些特点,这样才能提高提问的精准度。如在绘本《鳄鱼怕怕牙医怕怕》中,鳄鱼和牙医讲的话语始终是一样的,为让幼儿体会到这一点,老师这样问大班幼儿:“你在这个故事中发现了什么秘密?”大班幼儿稍加思考便发现了这个秘密。有个年轻老师想把这个绘本介绍给中班幼儿,因为她感觉此绘本内容没有几句话,中班幼儿也能理解。讲完故事后老师也提了这个关于秘密的问题,中班幼儿无一人能讲得出。后来改成这样对中班幼儿提问:“你们有没有发现鳄鱼和牙医讲的话是怎么样的?”通过这样的引导,中班幼儿才逐渐明白这其中的有趣的秘密。这就表明,紧扣幼儿年龄特点的提问,才能有效发挥提问的作用。

●考虑幼儿的个别差异。由于幼儿能力不同,教师的提问要考虑不同层次幼儿的需要。大部分的提问要针对中等能力的幼儿,这样可以保证大多数幼儿的积极性。同时也要为能力强和较弱的幼儿准备相应的提问,如一些需要进行一定概括和创新思考的问题可以问能力强的幼儿,也可设计一些难度不大、经过思考都能回答的问题问能力弱的幼儿,以使得每个幼儿都在原有水平上有提高。

3.减少简单低层次的提问一种是教师很随便地提问“好不好”、“对不对”等等,幼儿无需思考,只要通过揣摩老师提问的语气来回答“好”或“不好”,滥用这类提问易导致幼儿养成不动脑、过分相信和依赖教师的不良品质;另一种情况是简单重复的提问,这种情况较易出现在一些有重复情节的语言活动中。如在语言活动《老鼠太太请客》中,老鼠太太共请了5位客人,老师出示第一幅画面提问:“第一位客人是谁?它带来了什么礼物?”后面几幅图依次出现,提问也是依次类推。幼儿才看到第二幅就没劲了。可以这样提问:“今天老鼠太太一共请了5位客人,我们来看看它请了哪些客人,你最喜欢谁带来的礼物?”幼儿认真观察,教师做引导,幼儿很快就理解了故事。记得应彩云老师上的《幸福的大桌子》中了解三个兔宝宝职业的环节,应老师这样提问:兔老大是海员,海员是什么?兔老二是厨师,你在哪里见过厨师?兔老三是音乐家,你知道谁是音乐家?这种提问拒绝简单重复,引导幼儿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活跃了幼儿思维,提升了活动效果。

4.避免毫无线索的提问有老师在教学活动开始前,为了吸引幼儿注意,常常会先不出示教具而提问:“今天老师带来一位客人,猜猜它是谁啊?”这种毫无线索的提问问过几次,就引不起幼儿回答的兴趣了。又如在语言活动《小松树和大葵花》中,小松鼠和大狮子在最后有一段相互赞赏的话,因为故事前面毫无这方面的提示,因此当老师提问“小松鼠和大狮子会说些什么话呢?”的时候,幼儿没有一点头绪,只能乱猜一气。可见,这类毫无线索的提问是无效的。

二、回应的技巧1.帮助幼儿有效提升● 善于追问(1)当幼儿回答离正确答案只有一步之遥时,教师的追问可以帮助幼儿顺利到达终点。如看图讲述活动《河马村长》中,第一幅图是许多小动物围在一起讨论谁当村长的事,孩子不会一下子看出来,有孩子说到“中间有张纸”,教师马上追问:“大家围在一起,中间还有纸和笔,可能会在干什么?”有孩子回答“在开会”;教师继续追问:“看小动物的表情,它们在开什么会?或是会因为什么事开会?”经过追问启发,孩子回答到:“可能在讨论工作。”

(2)当幼儿回答偏离主题时,教师的追问可以把帮助幼儿驶回正确航道。如社会活动《山坡哪儿去了》中,教师提问:“你们家周围有哪些美丽的景色?”一个孩子从家旁边的公园说起,说着就说到自己的奶奶常在公园里锻炼、妈妈在公园里跳舞等等,教师马上追问:“你奶奶、妈妈都喜欢到公园里去,肯定是因为公园里的景色很美,谁来说说公园里的美丽景色?”

(3)当幼儿因为受同伴的影响回答千篇一律时,教师的追问可以帮助幼儿自主思考。由于幼儿的从众心理比较普遍,教师能经常注意有效追问,可以培养幼儿自主思考的良好品质。如教师提问怎么安慰生病的同伴时,第一个孩子说要送给她“冰激凌”,后面的孩子都跟着说要送给同伴什么好吃的,这时教师可以追问:“送些好吃的给朋友,朋友很开心,还能做什么事也让朋友感到开心?”

● 善于梳理和总结当幼儿的回答表述不够清晰、比较零散时,教师应在充分倾听幼儿回答的基础上,对幼儿的回答进行梳理、提炼和总结,帮助幼儿将零碎的经验系统化和条理化。如在大班语言活动《河马村长》中,孩子们为许多动物都安排了工作,教师对幼儿的回答进行了梳理总结:“刚才小朋友为动物安排工作,有的先选动物再帮它安排工作,如安排小狗当保安……有的是根据村里的工作来选择合适的动物,如村里需要卫生管理员,你们选了松鼠……从这些来看,你们都是根据动物的特长来安排工作的。”

2.给幼儿适当的思考空间好的提问往往需要幼儿做出一定的思考,这时教师不能急于告知答案,而应耐心等候。特别当有的幼儿举手后被老师叫起回答却又突然答不上来时,教师不要给予批评,允许幼儿坐下去再思考一下。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集体技巧】相关文章:

集体诉讼05-26

集体土地06-06

集体作文06-08

集体管理07-14

集体备课07-21

集体精神07-28

集体学习08-23

教师集体08-24

集体互助09-06

集体课教学05-14

上一篇:基层农业技术下一篇:前臂骨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