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问题范文

2024-06-12

自然问题范文(精选12篇)

自然问题 第1篇

课堂教学中, 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性不是对立的两个方面。教师的主导作用主要表现在教学的内容、方法和进程的优化设计上, 诱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 教是为学而服务的;学是学生的自主认知活动, 教师也无法代替, 表现在课前阅读课本, 课堂上大胆质疑, 分享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等。

为了完成教与学的完美结合, 教师在课堂中要语言亲切, 举止充满爱意。要发扬民主, 放下教师的“威严”, 多和学生亲切交流, 营造一个良好的讨论氛围, 让学生与教师不再有讲台上下之拘束, 敢于质疑问题, 对教师适时提出问题, 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思想。其次要善待学生提问中“出错”, 允许补充, 诱导其完善, 对课堂上产生的分歧, 要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看法, 同时点评诱导思考的方向, 激励学生探究与发现问题, 不断归纳、总结、完善。当学生对教材、教辅资料、老师及解决问题的思路、方法有疑问时, 应要求学生大胆地阐述, 以否定或修正他人的结论作为思维的目标, 开展研究性活动。或许学生的怀疑被否定, 也要对其敢于挑战权威的意识及意志给予赞许性肯定、恰如其分地诱导点评, 鼓励学生尊重科学, 一旦发现自己的观点有问题时要及时修正, 并指导学生通过网络、课外读物等手段寻求更科学的方法及妙解, 使学生既能扩大知识面, 又能获取良好的数学修养。

要鼓励学生敢于异想天开, 有理有据地质疑。在教学中, 每到学生学习某些数学新知时, 尽量要学生进行探索发现, 亲身经历由已知出发, 经过自己的自主学习, 或与同伴合作探究, 获取对新知的理解, 从而自然地提出一系列问题;当学生在探索过程中面临困难问题时, 要设置情景诱导, 半扶半放的启迪, 引导他们发现问题, 知识问题化, 表达成数学语言或转化成数学符号, 把不熟悉的数学知识转化为已知的数学问题及结论, 并寻求解决的思路。要鼓励学生自己大胆地归纳猜想或凭直觉摸索解题方向。诱导学生寻求论证依据, 根据情形修正猜想, 而不要轻易否定或肯定他们的猜想。使学生明白通过深思熟虑得到问题的解法, 就是生成性的本领, 如果思考创造出的解决问题的方法, 是其他同学和老师未曾想到的, 就是创造性的方法。有时尽管没有成功解决问题, 也可能做了创造性的工作, 因为这些努力可能会引出一个能解决其他问题的方法。

2 教师首先要提出好的问题, 帮助学生打开问题的源泉

陶行知先生曾说:发明千千万, 起点是一问。智者问得巧, 愚者问得笨。一个专心投入、认真备课的教师, 能用一个有意义的但又不太复杂的问题去帮助学生发觉问题的各个方向, 通过这道题, 能像通过一道门户那样, 把学生引入解决一类问题的迷宫, 从而找出解决问题的技巧与方法。

当前高中数学教学中, 教师大都使用“讲解示范—模仿训练”的方式, 在短时间内向学生传授大量知识, 迅速提高应试能力, 但这种模式不利于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想象力的培养, 不可能使学生发现和鉴别数学事实, 不会产生对数学现象严谨的逻辑分析, 形成对数学知识的理性认识。好的提问应能活跃课堂氛围、巩固学生所学知识、激发学生思维;同时有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想, 使学生自觉形成分析、解决问题的技巧和方法;还要强化过程意识, 使过程与方法并重, 从而迸发式地提出新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密切关注学生的思维动向, 不失时机地提出新的启发性问题, 通过引导、启发、点拨、评价、矫正, 帮助他们拓展思维, 开阔视野, 提炼精要, 升华情感, 让师生层次递进的对话得以持续, 使学生单一的思维多元化, 最终提升思维品质。比如教学中, 常常“为了证明所提出的结论A, 我们必须去想出一个更强的结论B, 使得A就可以由B导出, 因为B比A更容易解决, 你能叙述B吗?”“B只是A的一个可能的基础, 你能证明B吗?”“证明了结论A之后, 你又能对结论A做出哪个方向的拓展?从哪个条件 (结论) 入手?……”要让学生多观察, 推广, 证明, 再证明, 最好形成一系列“问题串”。要多问学生“你是怎么想的?”“还有别的想法吗?”“你认为还能做出什么探究?”“你能举出一个反例吗?”, 少问“是不是?”“对不对?”“要不要?”, “我已经讲清楚了, 下面大家开始算吧!”

3 基于学生最近发展区设置问题, 充分给予学生“悟”的时间

学生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现实发展水平, 即目前已达到的水平, 借此学生能够积极地完成智力任务。另一种是最近发展水平, 即依靠现有的水平, 学生独立完成不了的智力任务, 但在教师和同学帮助下经过一番努力可以达到的水平。现实发展水平和最近发展水平之间存在一个区域, 即“最近发展区”。把问题设计在学生的“现实发展水平”上, 学生不必花多大的力气就能回答, 对他们的身心发展没有益处。设计的问题过难, 学生经过努力仍然百思不解, 也会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因此在教学中, 要钻研教材, 考虑学生当前的知识水平、思维层次, 巧妙地设计问题, 把问题设计得比学生的现实发展水平略高, 使他们“跳一跳, 摘得到”, 逐步让“最近发展水平”转化为“现实发展水平”, 才能使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得到发展。

《敬畏自然》课内重点问题汇总 第2篇

1、本文主要是谈论人与自然的关系。

2、在对待大自然的态度上,作者抱有什么样的观点?

人类应该从根本上转变理念,再也不要宣称什么“征服自然”,应该敬畏自然、爱护自然。

3、本文是一篇议论性的散文,在论述方法上有何特色? 层层推进

4、文中很多地方用了对比的手法,请在文中划出来。

如:他们看我们,也许就像我们看蚂蚁一般,即使我们中间的那些伟大人物,在他们看来也不过尔尔。

1、“敬畏自然”的含义是什么?

充分认识自然的伟大,充分认识自然界的一切都有存在的意义,要爱护自然。(意近即可)

2、为什么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永远只是一个天真幼稚的孩童? 因为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只是大海中的一个小水滴。

3、为什么说“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

因为大自然用“死”的物质创造了丰富多样的生命,而人类却不能制造出一个哪怕是最简单的生物。

4、“谁能断言那些狼藉斑斑的矿坑不会是人类自掘的陷阱呢?”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人类挖的那些矿坑就是人类自掘的陷阱。

5、为什么说“人的智慧与宇宙的智慧是同一智慧的不同阶段? 因为人的智慧是宇宙智慧的高级形态。阅读课文后四段,完成下列各题

1、“这个宇宙到处都隐藏着生命,到处都有生命的萌芽,到处都有沉默的声音”,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作者用拟人手法,说宇宙是一个硕大无比的永恒的生命。宇宙的一切都是宇宙生命的构成部分,都是生命的一种存在形式。

2、下面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在物质中,有无数的生命在沉睡着,一旦出场的时间到了,他们就会从睡梦中醒来。拟人

3、为什么说人类并不孤独? 宇宙中处处有我们的弟兄。

4、我们应当怎样对待大自然? 认识大自然,爱护大自然。

5、提炼最后一段的主要信息。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无论是令人厌恶的苍蝇蚊子,还是美丽可人的鲜花绿草;无论是高深莫测的星空,还是不值一提的灰尘,都是大自然精巧绝伦的艺术品,展示出大自然深邃、高超的智慧。①大自然用“死”的物质创造了这样丰富多彩的生命,而人类却不能制造出一个哪怕是最简单的生物。就目前所知,人本身就是自然智慧的最高体现,是她最杰出的作品之一。

人是自然发展的高级阶段,人的智慧是宇宙智慧的高级形态,其高级之处就在于他会思维、能够理解、有自我意识。人的智慧与宇宙的智慧是同一智慧的不同阶段。②我的智慧即是自然的智慧,我对宇宙的认识即是宇宙对自己的认识,我思维即是宇宙在思维,我痛苦即是宇宙在痛苦,我欢笑即是宇宙在欢笑。③所以,人仅有的一点小智慧也是大自然所赋予的,并不属于他自己所有,他只不过是宇宙自我认识的工具。因此,人对自然的种种误解,也许是自然对她自己的误解吧。这样看来,我就只是宇宙机体上的一个部分,一个器官,就如同大脑是我们身体的一个器官一样,人与宇宙本来就是一体的。宇宙是一个大生命,而我只是这个大生命的一个组成部分。那么,让我们爱护自然就像爱护我们自己的身体一样吧。

5.画线句①的含义是什么?

6.如何理解画线句②?

7.举例说说你对画线句③的理解。

8.概括文段的中心意思。

5.苍蝇有复眼,蚊子能够汲血,我们不能不觉得奇妙。灰尘也是物质,何以如此微小,假如深入地探究到它的内部结构,也会觉得精巧。

6.人,这种智慧生物其本身就是宇宙智慧的创造,人的智慧是宇宙智慧的高级形态。因而这里所说“宇宙智慧”是指低级形态的宇宙智慧,宇宙智慧的高级形态和宇宙智慧的低级形态当然是宇宙智慧的不同阶段。

7.人与宇宙是休戚与共的,例如毁林造田,造成水土流失,生态失衡。因此说“我痛苦即宇宙痛苦”,反之亦然。(答案不具备唯一性)

8.本文阐述了人类智慧与大自然智慧的关系。①人类智慧也是大自然所赋予的,人类智慧是自然智慧的一部分,是宇宙自我认识的工具。

“变教为学”需要“自然的问题” 第3篇

让学生所学习的知识与其所熟悉的自然以及人的社会活动建立联系,无疑是好的做法,但并非必须如此。因为数学课程中一些内容的发生与发展,是遵循数学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而展开的。因此,在变教为学的教学改革中如何充分利用数学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引导学生提出并解决自然的问题,由此开展学习活动,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一、自然的问题

对于低龄儿童,常常会有“想知道”下面问题的愿望:

天上有多少颗星星?

我是从哪里来的?

鸟能够飞上天空,而人为什么不能?

声音能够穿过墙让人听到,光线为什么不能穿过墙让人看到?等等。

这样的问题往往是在特定的情境中,在没有什么行为层面的需求的情况下,意识中产生出“想知道”的某种愿望,这种“想知道”的愿望也可以看作是一种精神层面的需求。不妨把这样的问题叫作“自然的问题”。

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这种“自然的问题”会不断涌现。比如,在学习了长方形面积公式后,自然就会产生想知道其他平面图形面积公式的愿望,因此在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以及圆形面积公式的教学中,未必非要有生活情境的引入,因为研究这些图形的面积公式是继长方形面积之后自然而然的事情。

与之不同的是对于平面图形周长的学习,学习了长方形周长公式后,自然产生想知道其他图形周长公式的愿望,但教科书中却没有出现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以及梯形周长公式的内容。因此就会出现想知道“为什么这些图形没有周长公式”的愿望。诸如此类“自然的问题”,应当成为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和内容。

“变教为学”的教学改革是期望让学生“学”的过程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生成”,教师“教”的过程由单一的“传授”变为多样的“引发”。为此就需要充分利用学生意识中这种自然的问题,诱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和探索。

“自然的问题”通常源于事物间的某种联系以及人思维中的联想。比如前面所说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揭示的是长方形的大小与制约长方形大小的要素(长和宽)之间的关系,由此自然会联想到制约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圆形等)面积大小的要素是什么?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圆形等)面积的大小与这些要素具有什么样的关系?

不同平面图形的共性沟通了它们之间的联系,从而引发了人们“由此及彼”的联想,这样的联想自然而然地产生出要解决或者要回答的问题。因此在“变教为学”教学改革的研究中,一个重要课题是如何为学生提供或者诱发学生产生“自然的问题”,通过对此类问题的思考和讨论,实现积极主动地学习。

二、相对意义的联系与对立统一的规律

数学知识以及方法之间的联系可以有诸多不同的方式,其中一种是“相对意义的联系”,比如,如果把整数理解为描述整体与整体之间关系的语言,那么分数就是描述整体被分割后局部与整体关系的语言;如果把正数用于描述收入的过程,那么负数就可以描述与收入过程相反的支出过程。这样相对意义的联系通常同时具有“对立”和“统一”的特征,所谓“对立”指的是一种“是与非”的关系,比如可以把分数粗略地理解为“非整数”,负数粗略地理解为“非正数”,奇数也可以认为是“非偶数”等等。

正是这样对立的关系可以诱发“自然的问题”,在初步“认识分数”的时候,如果知道了“甲是乙的2倍”,自然的问题就是这句话反过来怎么说、怎么写?进而引出对“二分之一”的读法和写法的学习。在学习“初步认识负数”的时候,可以模拟记账的过程,如果用“100”表示收入100元,那么“自然的问题”就是如何表示支出100元?引起对“-100”读法和写法的思考。在学习奇数和偶数概念的时候,如果知道了“能被2整除的数叫作偶数”,自然就想知道“非偶数”,也就是不能被2整除的数是什么样子?应当叫什么名字?从而引出奇数的概念。

数学课程内容中,具有这种相对意义联系的概念是很多的,比如:整数与小数、质数与合数、数与倒数、已知数与未知数,在中学乃至大学学习的还有有理数与无理数、实数与虚数、指数与对数、函数与反函数等等。在运算领域中,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通分与约分,中学数学课程中的乘方与开方。在图形与几何领域中类似的关系有:直线与曲线、长方形中的长和宽、有限和无限,描述数量关系的正比例和反比例等等。

相对意义的联系除了对立的特征,通常还会有统一的关系,也就是对立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相互制约或者相互表达。比如分数,实质上是用整数表达的,分数三分之二用其符号语言写为“”,其中的“3”和“2”都是整数,表达的含义是将一个整体平均分为3份,其中的2份与整体的关系,因此这里的两个整数“3”和“2”就制约了分数“”的含义。

反过来,有时也需要把整数看作分数,比如计算分数加法“2+”,就需要把整数“2”变为“”,这时的整数“2”就有了分数的意义,即将一个整体平均分为3份,其中的6份与一个整体的关系,也即相当于2个整体与一个整体的关系。因此分数概念的出现应当认为是在原有整数基础上的扩充与完善。

再比如正数与负数,如前所说,如果用正数表示收入,那么负数就表示相反的支出。但如果用正数表示支出,那么负数就表示相反的收入。这不仅显示出正数与负数对立意义的关系,也表明了二者相互依赖和并存的关系。除此之外,正数与负数还可以相互表达以及相互转化,这一点可以从“负负得正”,也就是“a=-(-a)”看出。

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说,数学中的某种运算一般会有一个“逆(Inverse)”的概念,比如加法运算,对于一个数a,如果有另外一个数与数a加法运算后的结果等于0,那么这个数就叫作a相对于加法运算的逆,表示为“-a”,也就是a+(-a)=0。“-a”可以理解为对a求逆,“-(-a)”相当于对“-a”求逆,其基本规律是“对逆求逆则复原”,也就是“-(-a)=a”。这样的规律充分体现了正数与负数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关系,同时也是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中“否定之否定”规律在数学课程中的体现。

对于乘法运算也有类似的现象,与数a乘积等于1的数就叫作数a相对于乘法的逆,也就是小学数学中的倒数“”,其基本性质与加法运算是类似的,一方面满足“a×=1”,同时也满足“对逆求逆则复原”的规律。如果把“”看作是在乘法运算中对数a求逆,那么“”就是对“1÷”求逆,其结果应当等于a。事实上,如果把“”写为除法运算“1÷”,其结果等于a就是显而易见的。这也就表明了“数与倒数”不仅是对立的,同时也具有统一性。

以上内容不仅说明了“正数与负数”以及“数与倒数”的对立统一关系,同时也显示出“加法与减法”以及“乘法与除法”作为运算的对立同一关系。有了负数的概念,对于加法和减法这两种运算完全可以统一为一种运算,比如“3+5-2”就可以写为“3+5+(-2)”。同样,有了倒数的概念,乘法和除法运算也可以统一为一种运算,比如“3×5÷2”可以写为“3×5×”。

“对立统一”作为自然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在数学概念中得以充分体现。学生如果长期经历这样的学习活动,对于逐步感悟辩证唯物主义基本思想无疑是有益的。

三、对立统一作为方法的方法

对立统一的关系是事物之间一种普遍的联系方式,是事物发生与发展的一般规律。而对立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也可以视为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对立统一的规律还具有方法论的意义,可以成为人们思考并解决问题的指导思想。

数学教师经常会教导学生说解决问题应当要掌握方法,事实上,掌握方法不仅仅是学会使用方法,还应当了解方法是怎么想出来的,也就是需要研究“想出方法的方法是什么”。比如面对这样一个问题: 在平面上画10条直线,每两条直线都不重合,那么最多可以形成多少个交点?

缺少数学经验的小学生遇到这样的问题时,通常都是在纸上尝试去画出10条直线,而后试图数出交点的个数,这样的做法很难得到正确答案,原因就是要数的交点数太多。因此,“多”就成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障碍。

事实上,如果只有2条直线或3条直线,学生通常都不会感觉困难。现在就出现了“少”就会,而“多”就不会的现象。因此,“多”与“少”的对立关系就成为了解决问题的基本矛盾。如何处理这一对矛盾就成为寻找解题方法的关键。

鉴于矛盾的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的启示,自然应该去寻求“多”与“少”的转化方式。首先从最少的1条直线的情况入手,发现没有交点。再考虑2条直线的情况,由于问题的已知信息要求“每两条直线都不重合”,所以这2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两种,一种是平行,另一种是相交。而平行的情况没有交点,不符合已知条件中的“最多”。所以,2条直线的情况最多形成1个交点(见图1)。

对于3条直线的情况,为了使得这种情况与前面的情况紧密联系,应该把3条直线的情况看作是在2条直线的基础上添加1条直线。依据前面的启发,第三条直线不能与前面的任何一条直线平行。即使如此,第三条直线的添加还会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经过前面2条直线的交点(如图2)。

另一种是不经过前面2条直线的交点(见图3)。

为了使得交点个数最多,第三条直线不能够经过前面两条直线的交点。这样就可以知道,第三条直线与前面两条直线各有一个交点,所以3条直线的情况最多形成(1+2=3)个交点。

至此,已经可以归纳出新的已知信息。为了满足交点个数最多,所画的直线必须符合如下两个条件:

1. 每两条直线不能平行。

2. 每三条直线不能共点。

现在已经建构出了联系“多”与“少”的模式,这一模式可以从下表中清晰地看出来。

解决这个问题所用到的方法可以叫作“多的不会想少的”,想出它的思想基础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对立统一的观点所倡导的“化繁为简”,或者叫作“化未知为已知”,也就是对立统一的规律。

在美国阿尔法出版公司1994年出版的书名为《数学中的伟大探索》第191页,[1]设计了一个关于估算瓶中药粒数量的学习活动。为学生准备了一瓶药粒,一个小一些的空杯子和一个小勺子(见图4),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利用这些工具如何能够相对快捷、准确地估计出瓶子中药粒的数量?

目的是引导学生运用“化多为少”的方法,首先数出“一勺”容纳多少药粒,而后“一杯”之中含有几勺,最后通过估计“一瓶”大约几杯,估算出瓶中药粒数量。这样的学习活动能够让学生经历对于“多与少”这样矛盾关系的思考,体验对立统一的方法论思想。

参考文献:

[1]Dyches Richard W. Great Explorations in Mathematics:Grades K-4. Teacher's Edition. ALPHA PUBLISHING COMPANY,Annapolis, Maryland. 1994. P191.

自然灾害保险问题的研究 第4篇

农业保险制度中, 保险费率是其重要组成部分, 而损失率是是农作物保险费率确定的基础。根据附件一的赔偿原则和受灾级别及减产成数的指标, 农作物的灾害损失率为

其中为农作物的灾害损失率, 为受灾条件下单位面积损失产量 (收入) , y为无灾条件下单位面积产量 (收入) 。灾害损失率是农作物在受灾条件下产量 (收入) 损失量占无灾条件下产量 (收入) 的百分比, 可以定量反映出灾害对农作物产量 (收入) 的影响程度。

灾害损失率按时间尺度可分为各次灾害损失率、年度灾害损失率和多年平均灾害损失率, 由于确定农作物保险费率所依据的灾害损失率需要较好的稳定性, 因此我们采用多年平均损失率。

其中Sij为第i年内第j次灾害损失率, Cij为减产成数。

年度灾害损失率的计算以年内各次灾害损失率为基础。由于各次灾害损失率的计算是相互独立的, 其数值可看做该事件发生的概率, 因此年度灾害损失率可认为是年内各次灾害损失率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Si为第i年年度灾害损失率, Sij为第i年内第j次灾害损失率, n为灾害发生次数。多年平均损失率S计算公式为

其中为统计年数。

对于P省的每一个区, 分别计算出9种农作物的平均损失率。由于现有险种方案中, 保险公司只对农作物由涝灾、风灾、雹灾造成的经济损失进行赔偿, 所以我们只计算这三种灾害10年的平均损失率。

二、区域公平性险种方案的模型建立

多年平均损失率因其稳定性好而成为制定农业保险费率的基础。纯费率的计算公式为

式 (5) 中S为多年平均损失率, 亦成为保额损失率, 可作为制定纯费率的基本指标; (37) 为变异系数, 反映了损失率的离散程度, 可作为纯费率的辅助指标。

变异系数 (37) 计算公式如下:

查阅相关资料可知, 每个区的纯费率与费率成比例, 这个比例的选定是根据各个地区综合后 (即P省全省平均水品) 的平均损失率与现有方案费率的比值, 则

式 (7) 中, Qt为第t个区的新费率, q为原费率, Rt为第t个区的纯费率, R为各个区纯费率的均值, 则

基于区域公平性考虑, 我们针对每个区域设计不同的保险方案。新的保险方案保险金额与原保险金额相同, 可以根据 (7) 式得出的新费率计算出保费, 计算公式为

其中, Ft为总保费, A为保险金额。为了保证险种方案的政府补贴对每个区域是公平的, 我们方案中的政府补贴率仍为80%。

为了达到险种方案对区域的公平性, 减少其存在的明显差异性, 通过对各个区按比例分配费率的方法, 给出更实际可靠的改进后的小麦保险方案。

当前我国自然资源管理问题分析 第5篇

当前我国自然资源管理问题分析

当前我国进入重工业时期,工业增长进入到重工业主导阶段,城市化达到高潮,资源消耗显著增加.但是,我国国内资源供不应求的`供求矛盾日益突出,资源与环境的矛盾日益突出.文章从管理的角度,分析了我国自然资源宏观管理(国家层面)和微观管理(企业层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并探讨了从政府、市场、企业三个层面推进市场化改革,积极应对经济“国内转轨”和“国际接轨”.

作 者:唐茂林 李齐放  作者单位:三峡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北,宜昌,,443002 刊 名:经济与管理 英文刊名:ECONOMY AND MANAGEMENT 年,卷(期): 18(9) 分类号:F205 关键词:重工业   资源   管理   改革  

无痕教育。让问题生自然“转身” 第6篇

巧用资源。让其因自悟而“转身”

“牙齿碰舌头,锅碗碰着勺”,生活中难免有些磕磕碰碰的“冲突”。如何化解这些“冲突”?品德教材和语文教材中有着丰富的人文性和思想性,把这些教材资源合理地运用于“问题”教育中,借助其材料的鲜活性。能收到特殊的教育效果。如《将心比心》(人教版《语文》第八册)就是引导学生解决;中突的好文章。

课间。琳琳碰翻了陈燕的文具盒,没及时捡起。陈燕一气之下也将她的文具盒摔在地上。

师:“你们先收拾好文具盒,然后重温第八课《将心比心》,放学后到我办公室来。”

两人来到办公室。

老师:“重温了课文,有何体会?”

陈燕:“输液时,护士扎针扎了三次才成功。母亲的手起了青包,但是她却轻轻地对护士说:‘不要紧。再来一次!’”

琳琳:“护士说,阿姨真对不起。我是来实习的。第一次给病人扎针,太紧张了。要不是您的鼓励,我真不敢再给您扎了。”

陈燕:“母亲还拉着作者的手说,这是我的女儿,和你差不多大,正在医科大学读书,也要面对自己的第一个患者。真希望她第一次扎针的时候,也能得到患者的宽容和鼓励。”

老师:“你们是怎么看待母亲和护士的?”

陈燕:“手起了青包,母亲没生气,还说不要紧,再来一次。”

琳琳:“护士感到愧疚,又是道歉,又是说明原因。”

陈燕:“母亲在换角度体会他人。”

老师:“体会了课文,想想自己课间的表现吧!”她们脸红了。

琳琳:“老师,是我错了。我把陈燕的文具盒碰翻了,没及时捡起。也没道歉。”

陈燕:“老师,我也错了。心急时,大家都有可能碰翻别人的东西,我却斤斤计较。最不该的是故意把琳琳的文具盒摔在地上。”

老师:“你们该怎么做?”

两人异口同声说:“说声对不起!”

两人就这样和好了。

精心诱导,令其因感动而“转身”

学生大都自控能力弱,所以常有做“糊涂”事的时候,如损坏公物、小偷小摸等。没人知道时,做“糊涂”事的学生都不会主动承认。因此,为师者要讲究方法,精心诱导,层层深入,以真诚的教育触动学生心灵,感动学生。当学生被感动之时,也就是“转身”之始。如顾欣欣偷钱一事(《小学德育》2010年第3期《孩子的第一次》):

郭涛涛放在文具盒的十元钱被别人偷了。是谁拿了?没人主动承认。于是,老师组织学生背《弟子规》中相关的句子,告诉学生“拿钱”的严重性,希望学生及时改正,并提供悄悄还钱的办法,如把钱放进老师的抽屉,把钱放进涛涛的书包等。

第二天,丢的钱“回来了”。老师说:“该同学真是知错就改的好孩子!若他能主动认错,心里会更踏实。如悄悄告诉老师,悄悄跟同学道歉,告诉家长(说写都行)。”

下午,讲台上多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老师:我错了。请原谅我。”纸条没署名。于是,老师组织学生玩抽奖游戏,让每位同学在纸条写上一句心理话,格式是“马老师:……(名字)”。老师从中抽出三名幸运者,这三位同学可以向老师提一个心愿。

收上纸条后,老师快速地浏览了一遍{对笔迹,找出对象)。然后打乱纸条,抽出三位幸运者(含问题生)。心中的愿望得悄悄地说,于是把三位同学带到教室外。说完的先回去了,顾欣欣留在最后。当他转身想回教室时,老师叫住他:“你是个诚实的孩子。一定还有话想告诉老师!”在和老师的对视中,他低下头。愧疚地说:“老师,钱是我拿的,我错了。我一定改正。”老师摸着他的头说:“犯这样的错误是很危险的。《弟子规》上说: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用物都是这样要求的,拿钱就更是大事。”学生泪水悄然流下。老师说:“这件事是你悄悄干的,这个问题也悄悄解决了。老师替你保密,但是,绝不能再犯了。”学生被感动了,连声应好。

学生犯错是一时糊涂。细心的引导能使他萌发改正之心。提供方法,意在消除顾虑。设计善意“陷阱”,促成他主动认错。这种真诚的教育,保护了学生的自尊,有情有义。

赏识“亮点”。助其“自我消化”而“转身”

在冲突、违纪、冒犯老师等问题发生时,为师者有时轻声细语,好言相劝,有时痛批恨骂,怒其不争,有时甚至实施“软体罚”,可是,这些都易反弹,效果不佳。“临床教育”实践证明,赏识“亮点”,用其所长,能让学生产生成功感、自豪感,激发学生上进心,点燃学生从善念。学生为了让“亮点”更亮,往往会自我消化问题。例如《教育也应多“变频”》一文(《中小学心理健康》2010年第10期)中就有这样一个案例:

温老师来到教室,发现黑板上画有一只鸡。鸡的左边写着“温”,右边写着“老师快滚”。“谁用这么漂亮的板书欢迎我?可有错处……”温老师说。他扫视全班同学后,叫肖兴发说说。“老师神采奕奕,不是温鸡,‘滚’字要改成‘来’字。”肖志峰脸红红的。接着老师擦净黑板,写了两道练习题,让肖志峰上来板演。肖志峰没做对,温老师轻声说:“回去好好想一想。”下课时,老师布置了一项任务:“学校安排每班出两份手抄报,肖志峰和肖兴发字写得漂亮。画画得棒,这个任务就由他俩完成。”第二天,他俩早早把做好的手抄报送到了办公室,里面还夹着检讨:“老师。我错了……”

(作者单位:永定仙师中心小学福建龙岩364117)

解决自然电位测井干扰问题的方法 第7篇

关键词:自然电位,测井干扰,问题,解决方法

影响自然电位测井有诸多因素, 譬如:仪器面板插座接触性能差、工业散乱电流所带来的影响等。任何一种影响因素的出现, 都会对自然电位测井造成不同程度的限制, 影响其正常工作。由此, 需要在具体的测井工作过程中, 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方案, 与此同时, 仪器生产单位需要把测量电路融入到探管当中, 应用数字脉冲码的方法, 向地面仪器传输测量信号, 这在很大程度上能够降低部分干扰因素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1 自然电位形成的主要原因

在钻井剖面上煤岩层构建的自然电位场, 是依靠井液与煤岩层间的电化学价值出现的, 参照成因能够分成两种类型。一种是孔隙性煤岩层与井液构建的离子性质的过滤电位和扩散吸附电位;一种是井液与电子导电性矿层之间构建的氧化还原电位, 这样的氧化还原电位大部分出现在高阶质煤层当中。

1.1 过滤电位

介于地层水的压力大于井孔内泥浆柱压力的状况, 所以, 泥浆滤液借助井壁留到地层孔道当中, 在井壁之上的泥饼中吸附负离子, 但是溶液当中存在的正离子会向压力小的方向转移, 由此地层与泥饼出现电动势, 此电动势也叫做过滤电位。

但是具体状况是, 介于泥浆柱的压力, 在根本上都浪费在渗透性质非常差的泥饼当中, 由此, 施加在地层当中的剩余压力会非常小, 通常不会出现较为显著的过滤电动势, 所以不参照过滤电动势所带来的影响, 在泥浆电阻率非常强, 压力相差非常多时, 才具体探究此影响因素。

1.2 氧化还原反应

在矿层在氧化环境当中时, 假设顶底围岩体制是一致的, 在顶底界面的规程中, 矿层在被氧化后, 会丢失电子带正电, 围岩获取电子并且带有负电, 出现电位跃, 这样的电位也被称作电极电位。在泥浆与矿层的界面, 泥浆中几乎不包含矿层当中的金属离子, 所以, 矿层会以最快的速度把金属离子溶解到泥浆当中, 使其自身带有负电, 出现电位跃, 借助泥浆、矿层等连接导通构成自然极化电流场, 此电流场在泥浆位置的电位是井内自然电位差, 出现这种状况, 能够查看到自然电位正异常, 在矿层在还原氛围当中, 矿层获取电子带有负电, 围岩带有正电, 出现这样的状况, 可以查看自然电位负异常。与此同时, 处在弱还原状况的褐煤, 不会经常观察到负异常。

针对氧化反应最为激烈的电子导金属矿层, 不但可以观察到自然电位负异常, 还能观察到自然电位正异常, 其主要是依靠矿层所存在的物理化学环境而存在的, 但是根据相关数据信息显示, 大部分状况都会观测到正异常, 然后参照焦煤、瘦煤的顺序氧化递减, 正异常会发生改变, 肥煤的氧化价值最小, 经常会产生正负不定的自然电位, 异常状况不显著。

1.3 扩散吸附电位

在水文钻井孔与煤田非金属矿范围内, 自然电场通常由泥浆与地层之间出现的电化学作用和动电学作用产生的。在具体工作中非金属矿体中的泥岩、沉积岩最常看见, 以下是把泥岩当中的砂岩当成案例, 对扩散电位进行深度解析。在砂岩中地层水的含盐度与井孔中泥浆的含盐度存在一定的差异。通常情况下, 地层水的含盐度会超出泥浆含盐度, 由此盐度较大的地层水内的钠与氯都会扩散到浓度非常小的泥浆当中。

由于钠离子的移动速度比氯离子的移动速度快, 其主要的原因是, 通常正离子的速度会小于负离子的速度。然后在泥浆当中, 具备非常多的负离子并且带有负电, 在地层水中会出现诸多正离子带正电的状况。在地层水与泥浆之间会出现电位差, 这样电动势具体是参照两种溶液的活度比值, 并且其和溶液的离子成份以及温度相关联。

2 自然电位测井曲线的干扰原因以及消除措施

经过具体的探究能够了解, 自然电位测井有诸多干扰因素, 在浅钻孔当中, 具体包含下面几种方式, 以下是对其展开的具体研究。

2.1 电极电位的影响

电极电位的影响具体是受温度、电极材料、泥浆含盐度等, 电解价值活泼的金属电极电位较大, 并且具备不稳定性, 不活泼金属的电极电位较小并且相对比较稳定, 与此同时, 在泥浆含盐浓度不匀称时, 电极电位存在的不稳定特征, 会伴随井的深度的提升, 温度随之变高, 电极电位的影响力也会提升, 呈现的状况是, 曲线出现漂移现象, 伴随不断增加的井深, 而逐渐转向正方向倾斜, 假设泥浆静止时间超出一定的时间, 带负电的黏土颗粒会沉淀, 曲线也会伴随井深的提升, 以此倾斜于反方向。

为预防出现这种状况, 通常应用电解价值不活泼的铝制成电极, 在测井前期阶段, 需全面充足的循环泥浆, 与此同时, 尽最大限度确保环境的稳定性与N电极所存在的介质。除此之外, 连接N级使用的电线不可有铜丝在外部露出的状况, 在测井过程中, 要保持速度的均匀性, 其主要原因是, 假设速度突然出现改变, 电极电位也会出现一定的改变。

2.2 自然电位曲线的应用

自从实施测井勘测后, 自然电位曲线一直被大范围的应用, 与此同时, 被当成煤炭勘测的最主要测井方式的自然电位测井, 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 曲线状况存在一定的曲线, 经常会受到测井单位的忽视, 在目前的发展过程中, 也未对其有系统全面的探析。但是, 自然电位测井假设将干扰因素解决掉, 其所解决的范围是另外曲线所不能代替的, 譬如:在含水层测定、最为简单的地层岩性的性质等区分有不错的解决成效。

2.3 重锤电蚀的影响

在部分时期的自然电位曲线与视电阻率曲线有相近的地方, 这主要是重锤电蚀所导致的。重锤是铅制成的, 为了方便挂接, 铅锤上通常会有铁环存在, 但是铅和铁的化学活动性质存在一定的差异, 和泥浆构建的电极电位也有一定区别, 铅的电极电位小于铁的电极电位, 在铅与铁同时处在相同的泥浆中时, 铅与铁环是导体相互连接的, 电极电位不相等便会有电流出现, 针对泥浆中电场配置来讲, 铁环流向铁锤相同, 也是和A、B双极供电是相同的, 针对M测量级而言, 是和视电阻率相等的。这也是测取的自然电位曲线与视电阻率曲线相似的主要原因。

在测井的过程中, 所遇的重锤电蚀影响的实测曲线, 视电阻率曲线的状态是相同的, 在经过测试后, 除去重锤, 曲线恢复正常, 这样的影响和附近介质电阻率有最为直接的联系, 在附近是高阻时, 其电流是在井内分布的, 所以, 在碳酸岩等高阻地层当中的影响较为显著, 但是, 在砂岩电阻率非常小的地层当中, 这样的干扰效果不显著。由此, 通常会在相同的口井中, 不容易察觉出来。

3 结语

综上所述, 本文是针对自然电位测井的干扰因素与解决措施, 展开具体全面的探究, 并且提出针对性的建议, 其主要的目的是促使自然电位测井工作能够有序地进行。

参考文献

[1]王伟男, 余钦范, 丁柱.一种新的石油储层高分辨自然电位测井电极系[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2010 (08) .

[2]张冲, 毛志强, 肖亮, 孙中春, 张健.利用测井资料计算阳离子交换量Q_v的方法对比[J].吉林大学学报 (地球科学版) , 2010 (05) .

[3]邓刚.三肇地区葡萄花油层储层参数及水淹层测井解释方法研究[D].大庆石油学院, 2010.

[4]董学凯, 董强龙, 郝小清.测井绞车磁化对于自然电位测井的干扰及消磁方法[J].石油仪器, 2011 (05) .

我国自然保护区土地产权问题分析 第8篇

我国的自然保护区从1956年开始设立,走过了近六十年的历程。根据2013年《中国环境状况公报》的数据, 截至2013年底,我国共建立不同形态、各层级的自然保护区共2 697个,总面积约14 631万公顷。其中陆域面积14 175万公顷,占全国陆地面积的14.77%。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07个,面积约9 404万公顷[1]。与世界平均水平相比,我国自然保护区保护面积与国土面积的比率已经达到并超过了世界平均水平。但依据我国《宪法》《民法通则》等基本法律和《土地管理法》《自然保护区土地管理办法》等专项法律的规定,我国自然保护区土地,归国家所有或者归集体所有。保护区内的土地产权状况复杂, 制约着自然保护区的进一步发展,不利于自然保护区内各种利益冲突的解决,是自然保护区亟须解决的问题。

1 我国自然保护区存在的问题

1.1 土地产权状态不清晰、冲突、空白情况多见

产权实质上是权利束的组合,包括所有权、使用权、 经营权和收益权等。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自然保护区内自然资源产权不清的问题普遍仍然存在,有的属于国家所有,有的属于集体所有,而有的自然保护区则为国家和集体共有。如西双版纳纳板河流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73%的土地为国家所有,27%的土地为村寨所有,保护区管理局只是受两县市林业局委托管理国有土地,对其他土地只有管理权没有所有权。经济学家认为, 通常情况下私有产权的资源配置效率要高于共有产权, 明晰自然资源的私人产权,排除他人的用益物权,从而激励资源所有者进行有效管理,提高效率。据国家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司统计的数据,全国29个省市自然保护区土地中,9个省为集体所有,有的省几乎所有自然保护区土地均为集体所有,如江苏省[2]。

现行的法律只规定自然保护区的界限和范畴,与当地的经济发展相平衡发展,但并没有涉及区内的土地、森林、草原、水域等所有权归属及所有权、用益物权是否变更、如不变更怎样保护原所有权人和用益权人的利益等, 这是纠纷和争端发生的根源;另外,保护区管理机构权力不明晰,即是管理机构又是经营机构,在做运动员的同时也是裁判员,与当地政府机构的关系理不顺,也都是造成保护区不能与社区协调发展的原因。

1.2 法律法规不完善、位阶较低且缺乏系统性

1994年的《自然保护区条例》对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做出了较为详细的规定,但在对于保护区土地的取得,以及土地使用权的转移没有明确的规定。虽然《自然保护区土地管理办法》建立了保护区土地管理的地籍制度、明确了自然保护区内土地规划的法定用途、保护和惩罚措施等问题有比较符合实际的规定。但缺乏现实有效的应用和实施,而且对于土地产权的归属不明确,权属不完整、稳定性差;习惯权属被忽视,法定权属的实现形式少。随着时间的推移,也表现出其中很多的纰漏和问题, 如对自然保护区土地权属的具体处理模式并未涉及等, 自然保护区土地的管理与使用,仍处于比较混乱的状态, 缺乏产权和权益的明确。

2 解决我国自然保护区土地产权的路径分析

2.1 明确新建自然保护区的范畴和产权,避免争端

我国的自然保护区经过这几十年的过程,在数量和占地面积上都有很大发展,重要的主要物种和生态系统基本都已经得到保护。但是,目前缺乏的是自然保护区建设质量的提高以及建立后的管理和维护。因此,在自然保护区初建时,就应该防患于未然,明确自然保护区的各项权属争端。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对产权有清晰、明确、稳定的界定,只有解决好现有的土地权属争端, 才能建设好一个和谐稳定的自然保护区。

2.2 对于已经建立的自然保护区,要确保在其核心 区和缓冲区的产权明确

保护区的核心区和缓冲区土地权属的明确,是保护区有效管理的前提。目前来看,各个自然保护区都设立了自己的管理机构,但对于管理机构的性质,管理机构的权力缺乏相应的明确规定。管理机构如果要行使管理权,就必须获得自然保护区的土地使用权,特别是核心区和缓冲区的土地使用权,没有自然保护区土地的使用权或所有权,管理机构的管理权就形同虚设,无法对抗拥有相应土地所有权或使用权的人利用土地的要求,如果强行禁止,肯定会造成与当地社区居民之间的纠纷。

结合2006年《自然保护区域法》草案征求意见稿的相关规定,笔者认为自然保护区,特别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应该拥有核心区的提地使用权和管理权,拥有缓冲区的提地管理权。保护区内的国有土地应该通过各种方式划拨诶保护区管理机构,以确保保护区管理机构的有效管理。如果没有取得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土地使用权的保护区,国家可以通过征收、征用、划拨、赎买等方式给予合理补偿,以解决现在日趋加剧的因土地产权引起的各项争端,更好地维护保护区及周边地区的环境利益[3]。

2.3 借鉴“管理契约”制度,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产 权纠纷解决制度

英国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契约”制度,是由政府和土地的所有权人或使用权人已签订协议的方式规定或协商土地使用方式、期限或者设定标准要求土地所有权人或者使用权人按照自然保护区的方式管理、经营。管理契约即所签署的协议,在政府和土地所有权人或使用权人之间起到一个约束作用。笔者认为“管理契约”制度也可以被应用到我国,用于解决政府、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和周边社区的土地产权纠纷等,通过“管理契约”的协议,使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成为土地实际所有权人或使用权人的委托人,由其代为管理,并获得相应的补偿。也能在周边社区和自然保护区内形成约束,有效防止自然保护区资源的破坏和浪费。

2.4 建立“社区共管”制度

国际上取得良好效果的参与式资源管理方式是社区共管模式。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引入中国,最早实行社区共管的保护区是贵州的草海自然保护区。目的是帮助村民改善生存状况,调动社区村民共同保护草海环境的积极性,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全球环境基金 (The Global Environment Facility GEF)早在1995年就在我国开始了社区共管试点工作[4]。

社区共管具有保护角色的平等性、广泛参与性、民主决策、自我发展、兼顾保护和发展等特性,摒弃了自然保护区封闭式的管理,强调开放式参与式的管理方式, 截至2008年l0月,GEF实施“保护区地区管理(PAM)”以社区为基础的自然保护区项目区涉及7个省l3个自然保护区[5]。

社区共管是指让社区参与保护方案的决策、实施和评估,并与保护区共同管理自然资源的管理模式。目的在于,一方面使社区在发展中能持续地利用资源,减少对保护区资源的破坏;另一方面帮助社区发展经济和提高生活水平,缓解环境保护和开发利用之间的矛盾,从某种程度上解决土地产权纠纷带来的问题。

总的来讲,由于历史原因带来的我国自然保护区产权不清晰、不稳定、法定权属实现形式少等问题,引起的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的纠纷解决,首先应当从法律上明确政府、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社区等各方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其次,调和因土地权属引发的问题,以便使自然保护区得到有效的保护,使自然保护区与周边社区都能够得到发展,做到保护与利用两不误。

2.5 自然保护区相关法律法规的位阶提升和完善

自然保护区立法是促进自然保护区建设的有效手段。而自然保护区立法应该以有效的科学理论为支撑, 综合多种学科知识作为支撑和指导,如生态平衡学理论、 可持续发展理论、立法学理论等,从而完善立法体系、有效消减现行立法间的冲突、提高立法质量。

2.5.1 从立法指导思想上。

第一,作为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应明确其土地管理者身份,而非兼为土地的经营者。

第二,应对自然保护区土地进行分类管理,依据各类保护区的保护对象如自然生态系统类、野生生物类、自然遗迹类的不同,自然保护区土地的资源利用价值以及可利用程度的差异,分别提出要求标准和设置禁止内容。

第三,自然保护区土地的经济作用不容忽视,完善各项制度和法律的时候,兼顾社区发展和保护区提高管理质量的要求,全面考虑保护区域社区经济利益,缓和保护与发展之间的矛盾。

2.5.2 制定《自然保护区法》。

要使现有的自然保护区体系更完善,针对性更强,位阶效力更高,强制性更强。改变目前部门法之间规定重合、打架、空白的状况。

现有的关于自然保护区的法律虽然对自然资源产权归属、纠纷解决做出了规定,但是对于国家或集体所有的自然保护区土地进行征用、划拨的条件和范围及如何公平的补偿被征收、征用的自然保护区土地的方式应当进行进一步探讨。

摘要:自然保护区是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资源的有效手段。土地产权不清的状况制约着自然保护区的发展,不利于各种利益冲突的解决。本文介绍了当前我国自然保护区土地产权的现实情况,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什么,指出致使保护区的土地产权不清的原因,提出解决我国自然保护地的土地产权问题的途径。

中国重大农业自然灾害保险问题研究 第9篇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 每年因灾损失巨大.因此, 我们需要重视和加强自然灾害保险的研究和实践, 特别是针对严重自然灾害的保险体系建设和对策方案的研究, 推动由政府主导的自然灾害政策性保险方案的实施.

二、模型假设和符号说明

假设我们所收集的数据都是真实可靠的、各灾害之间是相互独立的, 彼此不影响、每个地区若发生干旱、洪涝灾害, 每年也至多一场、每一个农户是否投保是等可能的, 服从二项分布、玉米每一生长期发生灾害是等可能的.

符号包括: 判断矩阵 ( A) 、权重 ( aij) 、权向量W = ( w1, w2, …wn) T、一致性指标 ( CI) 、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 ( RI) 、一致性比例 ( CR) 、最大特征值 ( λmax) 、矩阵阶数 ( n) 、正规化权重集V = ( v2, v2, …, vn) T、自然灾害保险风险度 ( R) 、P省某区第i种自然灾害发生次数的标准化值 ( F) 、第i种自然灾害发生的次数 ( Ci) 、单位保费 ( x) 、单位保险金 ( y) 、发生自然灾害的可能性 ( p) 、损失率 ( r) 、政府补贴率 ( k) 、发生灾害时平均每亩地的保险金 ( q) 、相应事件的概率 ( P) 、保险公司的单位利益 ( W) 、单位投保人的利益 ( M) 、单位自付保费 ( m) 、费率 ( Q) 、赔付率 ( V) .

三、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 一) 风险评估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首先, 我们从气象数据中提炼出“干旱”、“洪涝”、“大风”、“冰雹”、“高

温”、“低温”六种主要的自然灾害作为自然灾害保险风险评估的指标.

1. 指标权重的确定

说明: 1. 大风、冰雹、高温、低温栏数字表示 P 省十地区

说明: 1. 大风、冰雹、高温、低温栏数字表示P省十地区累计天数

2. 干旱、洪涝栏数字表示 P 省发生灾害的地区个数 ( 假设每个地区若发

生干旱、洪涝, 每年也最多为一场)

3. 空格表示无以上灾害

根据表中信息, 我们建立如下判断矩阵A, 解AW = λW可得到: λmax= 6, 5942 ,

其对应的特征向量W = ( - 0. 0439, - 0. 1294, - 0. 3972, - 0. 2125, - 0. 0910, - 0. 8776) T

经过检验, 该判断矩阵A的一致性是可以接受的.

2. 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下面我们就P省的具体情况对模型进行求解.

正规化权重集V = ( v2, v2, …, vn) T = ( 0. 025, 0. 074, 0. 227, 0. 121, 0. 052, 0. 501) T

以2011年为例:

自然灾害保险风险度指数R = 0×0. 025 + 0. 004×0.074 + 0. 011×0. 227 + 0. 011×0. 121 + 0. 008×0. 052 + 1×0. 501 = 0. 50554

可以看出P省10地区2002年到2011年自然灾害保险风险度等级均为3级, 具有中等风险, 其中低温灾害对该省农业的影响是比较频繁的. 然后通过对2012年P省政策性农业保险统颁条款 ( 部分) 的研读, 我们提出以下几点不合理之处 :

( 1) 保险险种单一, 针对性弱

保险条款中的投保条件、费率、可保范围、缴费方式等一般都是固定不变、不可选择的, 缺乏灵活性, 抗风险能力较弱, 而且险种少, 针对性不强, 没有充分考虑各标的的差异、该省的实际自然害发生频率以及其在不同地区的分布情况.

( 2) 保费过高, 政府补贴能否有效落实

自然灾害导致的农作物的损失率通常较高, 虽然只有通过较高的保费, 保险公司才能够弥补成本甚至盈利. 但是对于广大农民而言, 这样的保费让他们难以承受, 而怎样让政府的补贴切实地落到农民的手中, 也还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

( 3) 保险责任范畴狭窄, 巨灾风险难以规避

战争、骚乱、核爆炸、地震等均不属于保险责任范畴. 农业生产的风险主要来自自然灾害, 而自然灾害有不规则性、突发性、损失巨大等特点, “特大灾难性事故不会发生”这一可保条件不能满足, 从而使农业保险的超赔风险始终伴随左右.

( 4) 自愿投保倾向明显, 保险公司承保压力大

现有农业灾害保险险种方案遵循自愿投保原则, 因此不可避免的是: 农民必定倾向于投保高风险的标的, 这就增加了保险公司的赔付率, 增大了保险公司的承保压力.

( 二) 优化模型的建立与求解

针对P省的具体情况, 我们选取玉米作为其农业灾害保险的标的, 通过建立线性优化模型并对其求最优解的方法进行分析, 进而制定出一个相对合理、有效、可行的险种方案.

首先, 从保险公司的角度看, 为了不亏损甚至盈利, 其一定希望:

总保费 - 总保险金 > 0, 这也等价于单位保费 - 单位保险金 > 0. ( 注: 这里的单位

保费、单位保险金指的是平均每亩玉米地的保费、保险金)

另外, 从投保人的角度看, 为了降低投保的风险, 其一定希望:

单位保险金 - 单位自付保险金 > 0.

基于以上分析, 我们具体建模如下:

对于处于不同生长期的玉米, 我们制定如下赔偿标准:

当玉米处于定植成活—分蘖期时, q = y×40% ×r =0. 4ry;

当玉米处于拔 节期—抽穗期 时, q = y×70% ×r =0. 7ry;

当玉米处于灌浆期—成熟期时, q = y×100% ×r = ry.

我们在对玉米各生长期长短和其他因素综合考虑后, 假设其每一生长期发生

灾害是等可能的, 均为p/3.

1. 站在保险公司的角度

保险公司的单位利益W = x - y, 具体见下表:

可知保险公司单位利益期望为:

2. 站在投保人的角度

单位投保人的利益W = y - x, 其具体情况见下表

可知单位投保人的利益期望为

在损失率和政府补贴率方面, 前人已经进行了较多的研究, 在此, 我于我们研究的玉米来说, 损失率r往往集中在 ( 0. 2, 0. 8 ) 之间, 这里我们取其中间值作为其估计值, 即r = 0. 5 . 对于玉米种植的农业灾害保险而言, 一般认为政府补贴率在70% - 80% 之间为佳, 在此我们取其较大值80%作为估计值, 即k = 0. 8 , 另外, 对自然灾害发生可能性的估计, 我们可以用风险评估模型中的风险值R乘以损失率r获得, 即p = 0. 26.

此时, 保险公司单位利益期望为:

单位投保人的利益期望为:

另外, 基于投保人和保险公司双方考虑, 一般认为x, y的范围应该在

10 < x < 25, y > 240 较为合适; 对于目标函数的设定, 我们觉得应该更侧重投保人的

利益, 但也应兼顾保险公司的利益, 因此我们对投保人和保险公司的利益期望以

7∶3的比例设置目标函数, 即zmax= 0. 16x + 0. 036y.

由以上关系, 我们可以建立如下线性规划方程组:

用excel软件求得最优解为: x = 25, y = 277, 即保费x =25元, 保险金y = 277元, 费率Q =x/y= 9% , 赔付率V =x/0. 09y= 100% , 政府补贴率k = 80% . 通过以上优化模型, 可以有效地解决现有的农业灾害保险险种方案中存在的一些不合理问题, 从而制定出更有效可行的农业灾害保险的险种方案.

摘要:本文主要针对的是农业灾害保险的风险评估问题, 对此, 我们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因素权重, 从而建立了自然灾害风险评估模型, 并根据此模型指出了现有的农业灾害保险险种方案存在的几点不合理之处.为了制定出更有效可行的农业灾害保险的险种方案, 我们利用概率论的知识建立了优化模型, 较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

关键词:农业灾害保险,层次分析法,风险评估模型,优化模型

参考文献

[1]陈年红.我国农业自然灾害和农业保险问题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 1996 (8) :37-39.

[2]聂峰.探索我国农业自然灾害保险救助的新模式[J].财政与金融, 2008 (5) :93-94.

[3]霍治国, 李世奎, 王素艳, 刘锦銮, 薛昌颖.主要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技术及其应用研究[J].自然资源学报, 2003 (11) :693-703.

[4]鲍强.中国农业自然灾害保险研究[D].浙江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49.

[5]刘丽、代宏霞, 中国自然灾害保险风险度综合评判与区划[J].山地学报, 2004 (7) :478-482.

自然养猪技术的实施问题及应对措施 第10篇

(1) 饲养密度问题。科学合理的饲养密度很大程度上直接影响养殖户在自然养猪过程中所能达到的效果。饲养密度相对比较低, 就会对猪圈所需要的建筑和垫料都造成成本上的增加。垫料成本的高低也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出现相对应的增加。所以在对垫料的选择方面要根据当地具体的情况进行合理的选择和配置, 因地制宜地选择垫料, 在基本符合垫料要求, 机质类的都可以, 这其中主要看垫料所呈现出来的粒度大小, 例如椰子壳粉、稻壳或者花生壳、农作物的秸秆等都可以得到充分的利用。另外在进行垫料选择时, 要对垫料的厚度进行合理的调控和选择, 以及对垫料的饲养密度、温湿度都要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 从而通过降低成本来提高养殖产量。

(2) 垫料板结的问题。实施自然养猪技术, 在生产过程中遇到的最常见的问题是发酵床垫料板结造成的局部区域所丧失的发酵功能。问题产生的最主要原因在于这个区域在进行自然养猪的过程中, 猪的排泄物过于集中, 这种集中的程度已经远远超过了这个区域范围内有益菌的最大发酵处理量, 长此以往形成垫料的板结。在进行自然养猪技术中, 对于保证发酵床成功的最主要途径是保障透气舒适的环境。所以在进行自然养猪技术的运用过程中, 需要一方面做好对垫料密度的良好控制, 还需要对发酵床的维护保养做到充分和完整。尤其是针对由于人为因素所造成的对猪的排泄物的过于集中的问题进行控制。同时需要定期或者不定期, 最好是每周对其进行深翻一次, 用叉把将粪便散开, 使其均匀分撒在发酵床上。

2需要采取的对应措施

(1) 加强培训, 提高从业人员的养猪技术水平。为了能够提高养殖户自然养猪技术的水平, 要从实用技术水平和操作方面进行规范和提高。同时需要对自然养猪的技术进行一对一、户对户的培训和技术指导, 要求每个猪场培养出至少一到两名自然养猪的专业技术人员, 这样能够对自然养猪技术有着深入的把握, 逐渐提高了整体从业人员的养猪水平, 才能整体提高猪场管理上的水准, 才能使自然养猪法得到有效发挥和应用。

(2) 对于养猪的地点选择要合适, 布局合理。对于猪场的规模建设, 必须要求对于猪场的选址进行合理的选择和布局。尤其是在防疫条件方面, 要做到对防疫隔离带、隔离墙、隔离舍和消毒区的全部消毒工作的加强, 保证门口消毒池的规范建设, 尤其是长度和深度都要按照规定建设, 才能保证消毒的效果, 不被外来疫病传入。

(3) 养猪的猪舍的建设要标准科学。当前为了推行自然养猪技术, 可以使用半封闭猪舍, 有利于温湿度的调控。屋顶要设置通风设施, 猪舍安装风扇、滴水和通风设施。窗户高度和窗扇的设计要合理科学, 才能满足自然养猪技术发展的基本原理, 从而为自然养猪技术的发展提高舒适又防暑的建设标准。

(4) 加强垫料养护, 来保证发酵效果。自然养猪技术中的垫料管理是非常关键的部分, 这一方面与垫料的使用年限有着最直接的关系, 同时还对整个猪群的健康问题有着联系。因此在自然养猪的过程中, 必须根据猪的生长增长, 生长所需要的气候以及自然环境的变化来对垫料加强日常的管理工作, 并对饲养密度进行适当的调整, 对垫料进行随时的翻动和补充, 从而让猪的排泄物与垫料之间能够达到对应的平衡。

(5) 严格对投入品的使用。对于一些自然养猪技术, 一些猪场使用的饲料中含有抗生素或者酶制剂, 这些物质阻碍了微生物的活性, 对垫料的使用时间也降低了很多。所以在推行发展自然养猪技术的过程中, 需要对发酵饲料的销售厂家进行生产监管和规范, 禁止在自然养猪技术饲料中添加任何化学药品和抗生素物品, 并对饲料是否变味以及饲料卫生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监测, 来保证猪在各个生长阶段所需要的营养。

3结束语

综上所述, 自然养猪技术的兴起和发展, 将对未来养猪行业的技术提升有着最直接的帮助和指导意义, 因此必须解决养猪所需要的环境以及养殖的效益, 从而更好地促进养猪技术的推进和发展。

摘要:随着自然环境的变化和经济的发展, 自然养猪法成为当前重要的技术存在, 对于科学改进设施建设和加强日常管理, 尤其是在自然养猪的过程中如何通过对饲养环境因素的控制, 充分发挥自然养猪法的综合优势。

关键词:自然养猪技术,存在的问题,应对措施

参考文献

[1]刘荣生、郭振祥、胡志刚, 华东地区发展自然养猪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M];江苏农业科学, 2012.40.

自然问题 第11篇

关键词: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 资源环境经济核算体系 基本理论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截至2014年2月15日,已有广东、贵州、江西、青海、内蒙5个省及重庆、深圳等数个城市在2014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将“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列为2014年的重点工作。但是,什么是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具有什么特征?谁来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如何通过自然资产负债表反映环境、资源生态变化?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与目前流行的资源环境经济核算体系(SEEA)有何关系?这一系列问题亟待回答,本文仅谈谈个人看法。

一、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性质和编制目的

(一)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内涵界定

资产负债表作为一种会计学工具,目前广泛运用于记录社会各经济责任主体的财务状况。企业资产负债表是反应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全部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的财务报表,是企业经营活动的静态体现。它是根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平衡公式,依照一定的分类标准和一定的次序,将某一特定日期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具体项目予以适当的排列编制而成。国家资产负债表是指将一个国家所有经济部门的资产和负债进行分类,然后分别加总得到的报表。一张完整的国家资产负债表一般由政府、居民、企业和金融机构四个经济部门的子报表构成,显示了一个国家在某一时点上的“家底”。不难看出,国家资产负债表类似于合并资产负债表,是把全社会所有经济责任主体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汇总合并后的总报表。借鉴上述资产负债表的内涵,我们初步认为,所谓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就是利用会计学中的资产负债表工具,客观全面反映生态责任主体在某一时点的自然资源静态存量的报表。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这一提法,与企业资产负债表、国家资产负债表、甚或事业单位(非盈利组织)资产负债表的常规提法并不一致。一般而言,企业资产负债表、事业单位(非盈利组织)资产负债表、国家资产负债表,反映的是企业、事业单位(非盈利组织)、国家等经济责任主体的财务状况,侧重强调的是资产负债表的经济责任(权利)主体。而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则侧重于强调资产负债表工具核算反映的对象是“自然资源”这一客体对象。导致这种提法出现的主要原因,主要在于自然资源的特殊属性所致。在历史相当长时间内,自然资源长期被当作大自然的恩赐之物,既不具有商品属性,也不具有产品属性;既不具有稀缺性,也不具有排他性;自然资源长期被视为公共资源而非生产性资产供人类无偿利用,长期被排除在经济核算之外。事实上,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核算反映的会计主体仍然是企业、事业单位(非盈利组织)、国家等生态责任主体,之所以专门提出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就是为了强调该资产负债表反映的客体是自然资源。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提出,与“合并资产负债表”这一提法强调该资产负债表来源于“合并方法”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目的

随着中国工业化、城市化的不断推进,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突出。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通过核算的办法,如实反映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自然资源的总体存量及其变化利用情况,并对自然资源的使用和破坏情况、对生态环境的损害情况进行审计,追求相关领导的责任。这是党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一次重大战略决定和制度创新,将会对未来资源环境保护、未来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根据《决议》的要求,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目的,一是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的离任审计,二是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度。从这两个目的可以看出,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一方面要能够核算领导干部任职期间的自然资源资产的状况,另一方面也要能够核算领导干部任职期间对生态环境的损害状况,前者就是自然资源资产的状况,后者就是自然资源负债的状况。这就要求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即要能够揭示某个地区自然资源资产和负债的状况,又要能够反映自然资源开发、使用和生态环境损害、保护的状况。这和企业、国家的资产负债表有所不同,企业和国家资产负债表揭示的是企业和国家某个时点的财务状况,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揭示的是某个时点自然资源的拥有、使用、收益和损害状况。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将自然资源看作是大自然的恩赐之物,被视为公共资源而非生产性资产供人类无偿利用,并将其排除在经济核算之外。致使自然资源既不被看作是商品或者产品,也不具有稀缺性和排他性,形成了比较严重的资源浪费和生态环境恶化。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就是要客观反映某个地区某个时点的自然资源的存量及其变化,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变化进行计量和考核,以确定资源环境保护主体的任期责任。

二、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主体和编制频率

(一)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主体

探索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首先涉及的问题就是由谁来编制的问题。笔者认为,资产负债表的编制主体应该是自然资源保护和使用的责任(权利)主体。在资源环境经济核算体系(SEEA)中,同环境及资源有关的核算主体主要指人类,其中既包括了在环境中生活着的居住者、享受环境服务的利用者,也包括了消耗外部资源用于生产生活的全体使用者。一国经济主体在参与经济活动过程中,时时刻刻同环境以及资源发生着密切的关系。因此,从理论上来看,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主体应该与资源环境经济核算体系所界定的核算主体大体相同,主要是我国地理范围内的环境及资源服务的使用者、受益者及受影响者。从实践来看,由于我国自然资源具有公共产权属性,且大部分自然资源属于各级政府,因此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主要编制主体应该是各级政府。对于设立专门机构承担明确责任的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区、生态林区、水源涵养区等主体功能区或者国家公园,也是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主体。endprint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我国自然资源的管理体制较为分散。比如,从自然中取水,这是资源问题;排放废水,这是污染问题;过度取水和过度排放,会引起水体生态系统问题。同一种资源在不同的使用环节或状态目前由多个部门进行统计和管理,这些部门有环保部门、水利部门、地矿部门、林业部门、海洋管理部门、农业部门等。因此,在自然资源责任主体分散于政府各组成部门的情况下,各级政府应该是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责任主体,但从具体操作上来看,应该由有一个部门来牵头。

由于自然资源涉及到的部门非常广泛,环境保护部门可能难以胜任牵头部门的职责,考虑到与国民经济核算口径和主管单位的一致性,由统计系统牵头负责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统计、核算、编制工作,可能更加合理一些。但统计部门的统计数据,常常会受到各级政府的行政干预,并且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涉及到需要专业问题和技术评价问题,因此也可以将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工作由环境保护部门委托给大专院校或科研机构承担。让这些机构独立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好处是可以保证编制质量,又不易受责任主体的过多影响,那个在一定程度上保证所编制数据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二)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频率

由于自然资源本身的复杂性和不可全面计量性,导致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很难像企业资产负债表那样形成一个严格的会计平衡关系,即形成“资产=负债+权益”的数量关系。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列报内容和范围,可从生态文明建设绩效考核的实际需要出发,将评价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主要指标均可纳入其中,即可进行数量统计也可进行质量和价值量统计,既要提供静态时点数据,又要提供动态变化数据。这便使得自然资源资产负债的编制,成为一件比较复杂、繁重的工作,根据领导干部离任审计和责任追究的需要,建议以三年或者五年编制一次的频率来编报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更加合理。

三、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与资源环境经济核算体系的关系

(一)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与资源环境经济核算体系的联系

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绕不开的问题是如何处理与资源环境经济核算体系(SEEA)的关系。资源环境经济核算体系,又称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综合环境经济核算体系(联合国有关文献使用的概念是System of Integrated Environmental and Economic Accounting,简称SEEA),是关于资源环境经济核算的一套理论方法。所谓资源环境经济核算,是在原有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基础上,将资源环境因素纳入其中,核算描述资源环境与经济之间的关系,为分析、决策和评价资源环境与经济的关系提供数据依据。中国的环境经济核算体系(CSEEA)也已基本上建立,曾经在一些地区进行了编报试点。它是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SNA)为基本理论和方法编制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联合国、欧洲理事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经济发展与合作组织、世界银行等五大机构共同发布的,目前通行的2008版采用账户表、矩阵表、平衡表等工具对国民经济运行过程进行刻画。中国环境经济核算体系也是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目前已经形成了SNA2008(国民经济核算体系,2008)、SEEA2003(环境经济综合核算手册2003)以及由我国环保部门和统计部门联合编写的《中国环境经济核算技术指南》三个框架性、编制方法性文件。

资源环境经济核算体系(SEEA)应该作为编制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重要理论基础和数据来源。从方法上来看,自然资源资产负债核算与资源环境经济核算体系(SEEA)中实物及复合账户体系、环境与资源相关经济活动的核算、主要资源核算以及环境耗减、退化等等方面的数据应该相互衔接、相互补充和验证。从内容上看,资源环境经济核算体系(SEEA)中自然资源环境核算的内容多,既有存量数据,又有流量数据,这和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考核要求应该是一致的。从作用上看,资源环境经济核算揭示的是环境、资源增减变动后宏观经济总量指标的变化,反映的是考虑了资源环境影响的经济增长,而自然资源资产负债揭示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自然资源在某一个时点的状况,反映的是考虑了自然资源资产负债关系之后的生态建设水平。因此,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的编制和资源环境经济核算之间是一种互相补充的关系,但二者也具有明显的差异,不能相互替代。

(二)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与资源环境经济核算体系的区别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偏重于按照会计等式进行关系核算,资源环境经济核算体系(SEEA)偏重于按照指标进行数据统计。尽管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与资源环境经济核算体系(SEEA)两者都强调对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记录计量核算,但由于目的不同,关注重点不同,两者在数据利用上存在较大差别: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强调对自然资源资产、负债的记录、计量,力求客观反映自然资源资产、负债的存量,强调自然资源相关资产、负债的数量对应关系,侧重揭示生态资产、生态负债的内部经济关系,并以此评价责任主体的生态建设成效,偏重于按照会计等式进行关系核算;资源环境经济核算体系(SEEA)侧重于对自然资源的种类、数量、质量进行客观反映,以揭示森林、河流、湖泊等自然资源和空气质量、噪音污染等自然生态环境的现状,广泛涵盖社会、经济、生态、质量、种类等多领域指标,偏重于按照指标进行数据统计。

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系统性强,但核算范围较窄;资源环境经济核算体系(SEEA)逻辑性弱,但核算范围广。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揭示的是生态责任主体在某一时刻的自然资源静态存量状态,既能够全面反映自然资源资产、负债和权益的存量状况,又能反映各项自然资源在不同时点上的动态变化,具有系统性强、逻辑严密特点,不足之处是对一些数量关系联系不是很紧密的数据,难以通过会计等式衡量记录的数据,不能进行多指标综合核算,因此核算范围较窄;而资源环境经济核算体系(SEEA)中既有静态性的存量指标,又有自然资源变量变化的动态指标。既有经济方面的价值指标,又有环境、技术领域的专业指标,核算的理论性框架逻辑性不足,但核算范围相对较广。

参考文献:

[1]高敏雪,刘晓静.环境产业:统计和分析框架[J].中国人民大学学,2009(002):55—61

[2]李金华.环境综合评价指标系统的构造与运行[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003):20—25

[3] 李金华.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扩展与延伸——来自联合国三大核算体系比较研究的启示[J].经济研究,2009(3):125—137

[4]王金南,於方,曹东.中国绿色经济核算研究报告2004[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6

[5]於方.中国环境经济核算技术指南[M].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9

〔本文系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补偿关键技术研究”(课题编号:2013BAC03B05)、“气候变化综合评价模型构建与模拟的关键技术研究”(课题编号:2012BAC20B01)阶段性研究成果〕

自然问题 第12篇

让学生所学习的知识与其所熟悉的自然以及人的社会活动建立联系, 无疑是好的做法, 但并非必须如此。因为数学课程中一些内容的发生与发展, 是遵循数学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而展开的。因此, 在变教为学的教学改革中如何充分利用数学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 引导学生提出并解决自然的问题, 由此开展学习活动, 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

一、自然的问题

对于低龄儿童, 常常会有“想知道”下面问题的愿望:

◆天上有多少颗星星?

◆我是从哪里来的?

◆ 鸟能够飞上天空, 而人为什么不能?

◆ 声音能够穿过墙让人听到, 光线为什么不能穿过墙让人看到?等等。

这样的问题往往是在特定的情境中, 在没有什么行为层面的需求的情况下, 意识中产生出“想知道”的某种愿望, 这种“想知道”的愿望也可以看作是一种精神层面的需求。不妨把这样的问题叫作“自然的问题”。

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 这种“自然的问题”会不断涌现。比如, 在学习了长方形面积公式后, 自然就会产生想知道其他平面图形面积公式的愿望, 因此在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以及圆形面积公式的教学中, 未必非要有生活情境的引入, 因为研究这些图形的面积公式是继长方形面积之后自然而然的事情。

与之不同的是对于平面图形周长的学习, 学习了长方形周长公式后, 自然产生想知道其他图形周长公式的愿望, 但教科书中却没有出现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以及梯形周长公式的内容。因此就会出现想知道“为什么这些图形没有周长公式”的愿望。诸如此类“自然的问题”, 应当成为数学教学的重要资源和内容。

“变教为学”的教学改革是期望让学生“学”的过程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生成”, 教师“教”的过程由单一的“传授”变为多样的“引发”。为此就需要充分利用学生意识中这种自然的问题, 诱发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和探索。

“自然的问题”通常源于事物间的某种联系以及人思维中的联想。比如前面所说长方形的面积公式, 揭示的是长方形的大小与制约长方形大小的要素 (长和宽) 之间的关系, 由此自然会联想到制约平行四边形 (三角形、梯形、圆形等) 面积大小的要素是什么?平行四边形 (三角形、梯形、圆形等) 面积的大小与这些要素具有什么样的关系?

不同平面图形的共性沟通了它们之间的联系, 从而引发了人们“由此及彼”的联想, 这样的联想自然而然地产生出要解决或者要回答的问题。因此在“变教为学”教学改革的研究中, 一个重要课题是如何为学生提供或者诱发学生产生“自然的问题”, 通过对此类问题的思考和讨论, 实现积极主动地学习。

二、相对意义的联系与对立统一的规律

数学知识以及方法之间的联系可以有诸多不同的方式, 其中一种是“相对意义的联系”, 比如, 如果把整数理解为描述整体与整体之间关系的语言, 那么分数就是描述整体被分割后局部与整体关系的语言;如果把正数用于描述收入的过程, 那么负数就可以描述与收入过程相反的支出过程。这样相对意义的联系通常同时具有“对立”和“统一”的特征, 所谓“对立”指的是一种“是与非”的关系, 比如可以把分数粗略地理解为“非整数”, 负数粗略地理解为“非正数”, 奇数也可以认为是“非偶数”等等。

正是这样对立的关系可以诱发“自然的问题”, 在初步“认识分数”的时候, 如果知道了“甲是乙的2倍”, 自然的问题就是这句话反过来怎么说、怎么写?进而引出对“二分之一”的读法和写法的学习。在学习“初步认识负数”的时候, 可以模拟记账的过程, 如果用“100”表示收入100元, 那么“自然的问题”就是如何表示支出100元?引起对“-100”读法和写法的思考。在学习奇数和偶数概念的时候, 如果知道了“能被2整除的数叫作偶数”, 自然就想知道“非偶数”, 也就是不能被2整除的数是什么样子?应当叫什么名字?从而引出奇数的概念。

数学课程内容中, 具有这种相对意义联系的概念是很多的, 比如:整数与小数、质数与合数、数与倒数、已知数与未知数, 在中学乃至大学学习的还有有理数与无理数、实数与虚数、指数与对数、函数与反函数等等。在运算领域中, 加法与减法、乘法与除法、通分与约分, 中学数学课程中的乘方与开方。在图形与几何领域中类似的关系有:直线与曲线、长方形中的长和宽、有限和无限, 描述数量关系的正比例和反比例等等。

相对意义的联系除了对立的特征, 通常还会有统一的关系, 也就是对立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相互制约或者相互表达。比如分数, 实质上是用整数表达的, 分数三分之二用其符号语言写为“2/3”, 其中的“3”和“2”都是整数, 表达的含义是将一个整体平均分为3份, 其中的2份与整体的关系, 因此这里的两个整数“3”和“2”就制约了分数“2/3”的含义。

反过来, 有时也需要把整数看作分数, 比如计算分数加法“2+ (2/3) ”, 就需要把整数“2”变为“6/3”, 这时的整数“2”就有了分数的意义, 即将一个整体平均分为3份, 其中的6份与一个整体的关系, 也即相当于2个整体与一个整体的关系。因此分数概念的出现应当认为是在原有整数基础上的扩充与完善。

再比如正数与负数, 如前所说, 如果用正数表示收入, 那么负数就表示相反的支出。但如果用正数表示支出, 那么负数就表示相反的收入。这不仅显示出正数与负数对立意义的关系, 也表明了二者相互依赖和并存的关系。除此之外, 正数与负数还可以相互表达以及相互转化, 这一点可以从“负负得正”, 也就是“a=- (-a) ”看出。

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说, 数学中的某种运算一般会有一个“逆 (Inverse) ”的概念, 比如加法运算, 对于一个数a, 如果有另外一个数与数a加法运算后的结果等于0, 那么这个数就叫作a相对于加法运算的逆, 表示为“-a”, 也就是a+ (-a) =0。“-a”可以理解为对a求逆, “- (-a) ”相当于对“-a”求逆, 其基本规律是“对逆求逆则复原”, 也就是“- (-a) =a”。这样的规律充分体现了正数与负数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关系, 同时也是辩证唯物主义哲学中“否定之否定”规律在数学课程中的体现。

对于乘法运算也有类似的现象, 与数a乘积等于1的数就叫作数a相对于乘法的逆, 也就是小学数学中的倒数“1/a”, 其基本性质与加法运算是类似的, 一方面满足“a× (1/a) =1”, 同时也满足“对逆求逆则复原”的规律。如果把“/1a”看作是在乘法运算中对数a求逆, 那么“1/ (1/a) ”就是对“1÷ (1/a) ”求逆, 其结果应当等于a。事实上, 如果把“1/ (1/a) ”写为除法运算“1÷ (1/a) ”, 其结果等于a就是显而易见的。这也就表明了“数与倒数”不仅是对立的, 同时也具有统一性。

以上内容不仅说明了“正数与负数”以及“数与倒数”的对立统一关系, 同时也显示出“加法与减法”以及“乘法与除法”作为运算的对立同一关系。有了负数的概念, 对于加法和减法这两种运算完全可以统一为一种运算, 比如“3+5-2”就可以写为“3+5+ (-2) ”。同样, 有了倒数的概念, 乘法和除法运算也可以统一为一种运算, 比如“3×5÷2”可以写为“3×5× (1/2) ”。

“对立统一”作为自然与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 在数学概念中得以充分体现。学生如果长期经历这样的学习活动, 对于逐步感悟辩证唯物主义基本思想无疑是有益的。

三、对立统一作为方法的方法

对立统一的关系是事物之间一种普遍的联系方式, 是事物发生与发展的一般规律。而对立的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也可以视为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 因此对立统一的规律还具有方法论的意义, 可以成为人们思考并解决问题的指导思想。

数学教师经常会教导学生说解决问题应当要掌握方法, 事实上, 掌握方法不仅仅是学会使用方法, 还应当了解方法是怎么想出来的, 也就是需要研究“想出方法的方法是什么”。比如面对这样一个问题:在平面上画10条直线, 每两条直线都不重合, 那么最多可以形成多少个交点?

缺少数学经验的小学生遇到这样的问题时, 通常都是在纸上尝试去画出10条直线, 而后试图数出交点的个数, 这样的做法很难得到正确答案, 原因就是要数的交点数太多。因此, “多”就成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障碍。

事实上, 如果只有2条直线或3条直线, 学生通常都不会感觉困难。现在就出现了“少”就会, 而“多”就不会的现象。因此, “多”与“少”的对立关系就成为了解决问题的基本矛盾。如何处理这一对矛盾就成为寻找解题方法的关键。

鉴于矛盾的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互相转化的启示, 自然应该去寻求“多”与“少”的转化方式。首先从最少的1条直线的情况入手, 发现没有交点。再考虑2条直线的情况, 由于问题的已知信息要求“每两条直线都不重合”, 所以这2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两种, 一种是平行, 另一种是相交。而平行的情况没有交点, 不符合已知条件中的“最多”。所以, 2条直线的情况最多形成1个交点 (见图1) 。

对于3条直线的情况, 为了使得这种情况与前面的情况紧密联系, 应该把3条直线的情况看作是在2条直线的基础上添加1条直线。依据前面的启发, 第三条直线不能与前面的任何一条直线平行。即使如此, 第三条直线的添加还会出现两种情况, 一种是经过前面2条直线的交点 (如图2) 。

另一种是不经过前面2条直线的交点 (见图3) 。

为了使得交点个数最多, 第三条直线不能够经过前面两条直线的交点。这样就可以知道, 第三条直线与前面两条直线各有一个交点, 所以3条直线的情况最多形成 (1+2=3) 个交点。

至此, 已经可以归纳出新的已知信息。为了满足交点个数最多, 所画的直线必须符合如下两个条件:

1. 每两条直线不能平行。

2. 每三条直线不能共点。

现在已经建构出了联系“多”与“少”的模式, 这一模式可以从下表中清晰地看出来。

解决这个问题所用到的方法可以叫作“多的不会想少的”, 想出它的思想基础就是辩证唯物主义对立统一的观点所倡导的“化繁为简”, 或者叫作“化未知为已知”, 也就是对立统一的规律。

在美国阿尔法出版公司1994年出版的书名为《数学中的伟大探索》第191页, [1]设计了一个关于估算瓶中药粒数量的学习活动。为学生准备了一瓶药粒, 一个小一些的空杯子和一个小勺子 (见图4) , 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利用这些工具如何能够相对快捷、准确地估计出瓶子中药粒的数量?

目的是引导学生运用“化多为少”的方法, 首先数出“一勺”容纳多少药粒, 而后“一杯”之中含有几勺, 最后通过估计“一瓶”大约几杯, 估算出瓶中药粒数量。这样的学习活动能够让学生经历对于“多与少”这样矛盾关系的思考, 体验对立统一的方法论思想。

参考文献

上一篇:《号角》下一篇:注重小学英语听力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