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新闻的语言运用

2024-08-14

社会新闻的语言运用(精选9篇)

社会新闻的语言运用 第1篇

关键词:语言局限性,新闻语言,文学语言

语言是对自然界和人类诸种现象的表达和诠释, 同时也是概括和分类。语言的本质应该是一个区间, 或者说是一个集合。除了占比例很小的专有名词与它所代表的事物是一一对应的, 因而毫无例外;除此之外, 每一个语言片段 (包括词、短语、句子、段落) 都是具有相似特点的诸元素的集合, 所以带有一定程度的抽象性、概括性和模糊性, 从而造成语言表达的局限性。

比如说, “心疼”疼了几度?“大声”是多少分贝?“热爱”爱得有多热?“深情”又深到何处?再比如, “他微笑着递给我一个苹果。”“他”的“微笑”, 不是其他任何一个人的微笑, 有什么特点?他递苹果又是采用什么样的姿势?“苹果”也是有弹性的, 或大或小, 或青或红, 或者新鲜, 或者已经开始腐烂, 那么“他”递给“我”的又是怎么样一个?所以这些貌似清晰的语言, 其实是很模糊的, 但并不会影响到人们的言语交际, 这是因为我们每一个人又都是依照自己的理解和想象去创造语言所描述的那个过程的。或者你说, 我仍然借助于语言, 多加上些形容词来明确“苹果”的定义, 于是“苹果”被定义成“又大又红又圆又鲜的苹果”。这样, 固然把苹果的外延缩小了, 但“红”、“大”、“圆”、“鲜”本身也都是些模糊的概念。所以, 你不管用什么样的方法, 都不能对事物质量的规定性的所有特征全部描写出来, 语言在此只能是模糊的。

阅读文学作品, 可以用“此时无声胜有声”来说明语言对情感世界微妙流动过程的无可奈何, 真正能够表达事物全部内涵的只能是事物本身, 也只有心理过程才最真切地体现了情感过程。好在文学作品的阅读本身不是一个简单的接受, 而更多的是读者积极参与其中的过程, “一百个读者一百个哈姆雷特”。这样模糊的语言反而可以成就文学作品。可是就新闻作品而言, 语言的运用不仅仅关乎所陈述的事实清不清楚的问题, 而且还决定着是否客观与是否真实的问题。模糊的语言一方面可能不利于受众对事实的原貌的还原, 另一方面还可能导致完全不真实的印象的产生, 这些都是新闻报道语言应当避免的。

就新闻编辑而言, 除了要了解语言的一般特征外, 还应了解新闻报道对语言的特殊要求。因为新闻报道旨在传播真实而具体可信的新闻信息, 也就是说, 新闻报道的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作者借助语言符号这一中介告诉受众世界发生了什么, 即事实的原貌是怎样的。换言之, 新闻报道的作者应做到在受众阅读他的作品时, 可以通过语言符号来还原事实的原貌, 让受众有如临其境、如闻其声、如观其事的感觉, 让受众通过新闻作品的语言来重构事实原貌时非常具体。因此与文学作品相比, 新闻语言的运用更有其自身的特点, 即为求得新闻作品的真实具体, 要注意降低语言上的不确定性。

所有的词语, 都是物质本身的“概念化”。传播学家施拉姆指出:“有效传播的一个秘密是把一个人的语言保持在听众能够适应的抽象程度上的能力, 以及在抽象范围内改变抽象程度的能力, 以便在具体的基础上谈论比较抽象的内容, 使读者或听众能够不困难地从简单熟悉的形象转到抽象的主题或概括上来, 并在必要时能够再回到原来的形象上去”。 (1) “所有的词都采用了抽象的方法, 亦即省略了细节, 但不同的词的抽象程度是不一样的, 抽象程度越高的词与现实事物的联系越不直接。” (2)

新闻事实是具体真实的, 而语言是抽象概括的, 这就要求我们在运用语言表现新闻事实时, 尽量做到最大程度的科学化、规范化和形象化。

第一, 新闻语言运用隐喻手法进行定义, 使不断更新的社会现象变得形象可感。“隐喻”一词来自希腊语, 其字源意为“超越”、“传送”, 它的基本涵义是“把一个对象的某方面‘传送’或‘转换’到另一个对象上去, 以便使第二个对象可以被说成是第一个对象, 更好地理解第一个对象”。运用隐喻手法可以扩展语言群体的词汇, 更关键的是它可以帮助我们构建一种思维, 让我们在就有知识体系下, 去把握不断更新的社会现象。

如《“砒霜门”再掀饮料安全疑云能喝白开水就喝白开水》:据报道, 今年11月24日, 海口市工商局向消费者发布了农夫山泉和统一企业3种饮料总砷含量超标的消费警示, 称包括农夫山泉30%混合果蔬、农夫山泉水溶C100西柚汁饮料、统一蜜桃多汁等品牌饮料在内的9种食品总砷或二氧化硫超标。由于砒霜的主要成分是三氧化二砷, 故而这一事件被部分媒体描述为“砒霜门”…… (新华网———2009年12月5日)

这则新闻中本来是说两款畅销的饮料中砷含量超标, 可为什么说是“砒霜门”, 作者用“由于砒霜的主要成分是三氧化二砷, 故而这一事件被部分媒体描述为‘砒霜门’”给出定义。还有网络里炒得沸沸扬扬的克林顿的“拉链门”、黄健翔的“解说门”、陈冠希的“艳照门”等等, 进而被网络文化统称为“门事件”。受众将新近发生的具有重大影响力或超强娱乐性的事件, 取名为“××门”, 往往该类事件具有强烈的娱乐性和炒作性。这里依赖的是受众思维里旧有的“水门”事件的感念, 形成新闻媒体的一种语言运用。

第二, 新闻语言应避免模糊性词语的使用。语言中大量存在的模糊性概念的词汇用于新闻报道, 就会出现新闻报道对客观事实的偏离。例如:表示时间的名词不用具体的日期, 而选用“近日”、“最近一段时间”等等;表示数字的时候用概数的数词几、若干、百把、七十以上;大量使用副词有些、常常、几乎、十分和形容词美丽、矫健、豪爽、专注等等。

如《私车、出租车送子上下学也要遏

人类进入21世纪, 经济增长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文化创意产业是具有智能化、知识化的高附加值产业, 它以几倍、几十倍的增幅提升传统产品的价值, 因而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可以大幅度提高传统制造业产品的文化和知识含量, 并且作为一种重要的内生变量推动着许多国家经济发展和经济转型。许多专家、学者, 甚至是政府官员都将文化创意产业看成是21世纪全球经济一体化时代的朝阳产业和支柱产业, 甚至断言, 21世纪的经济将由文化与产业两个部分构成, 文化必将成为经济进步的新形象。在新形势下, 需要从国际的广度和战略的高度去思考和谋划河南文化的建设。河南是中华文化的发祥地之一, 历史上这里曾创造过辉煌的文明。这种地下蕴藏的巨大文化资源以及深厚文化底蕴的积累, 一旦转化成文化生产力和文化资本, 就会在现有的中国文化产业版图上异军突起, 进而影响中国东西南

制》这条消息, 读完全文, 我们不清楚, 禁止用公车接送学生上下学工作会具体在哪一天、哪一时刻召开, 因为导语中仅用极具模糊性的“近日”一词标志时间, 而背景材料中又没有交待。在背景材料中, 模糊性词语更是层出不穷:“目前”、“较好”、“一些”……我们不知道从哪一时刻起, “我市禁用公车接送学生上下学工作取得较好效果”;“较好”究竟好到什么程度;“一些”究竟是多少…… (3)

就新闻事实而言, 它发生的时间、涉及的人物、存在的状态等等都是确定不移、毫不含糊的。既然这样, 我们应该在新闻写作中尽量摒弃模糊性词语。

第三, 新闻语言的运用应尽量使用口语化形式。新闻是人们普遍关心的事实, 有群众性。不论是知识分子, 还是识字不多的人, 都有通过媒体了解国内外大事的需要。因此新闻作品要用最接近口语形式的书面语写报道, 尤其是广播、电视新闻所用的语言, 更应该接近口语, 怎么说就怎么写。在可能的情况下, 要尽量少用或避免使用只有少数人或部分人才看懂听北四个方位文化版图的变化。同时河南省要实现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转变、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的转变, 结合中原本土文化推动河南创意产业就显得十分重要。河南省文化产业的发展从客观上来讲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中原文化是中原的独有品牌。中国有句古话“得中原者得天下”, 讲的除了中原在战略上位置重要外, 更重要的原因是中原文化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文化链”。河南是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 中原文化浓缩着中国文化。有句话叫做:“一千年以内看北京, 三千年以内看西安, 五千年以内看河南。”中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源头, 无论是河洛文化还是黄河文化都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摇篮, 它所开创的“厚德载物, 自强不息”的精神, 至今仍是全世界华人精神信仰中的重要支柱。河南地下文物全国第一, 地上文物全国第二, 中国八大古都, 河南就有4个。厚重的历史文化资源, 源远

懂的一些字眼或话语。

比如诗人臧克家去世时, 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中国新闻》播出的消息: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首题为《有的人》的诗在中国诗坛无人不晓, 而它的作者、我国著名诗人臧克家先生于昨天 (5日) 晚上8点30分病逝于北京协和医院, 享年99岁。

臧克家生于1905年, 山东诸城人, 1934年毕业于国立山东大学中文系。1933年出版了第一部诗集《烙印》, 此后, 他陆续出版的诗集、长诗有《罪恶的黑手》、《自己的写照》、《泥土的歌》、《宝贝儿》、《生命的零度》等十多部……”

这则消息语言描述非常少, 是为说而写的, 体现了电视新闻语言的口语化。

还有一种口语化新闻形式就是当下非常流行的“说新闻”。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用讲话的语体对新闻节目进行传播的表达方式, 主持人在镜头前的播报就如同和观众在私底下说话一样, 交流感极强。如央视二台的欧阳夏丹、凤凰卫视的主播吴小莉及《凤凰早班车》的陈鲁豫在主持流长的文化传统, 是河南得天独厚的优势和珍贵的无形资产。发展河南创意产业, 建设文化强省, 中原文化则必然发挥积极

全省经济迅猛增长。近年来, 河南国民经济持续增长, 城乡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 为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经济环境。河南省经济多年来持续增长, 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打下了扎实的经济基础。2009年, 全省地区生产总值19367.28亿元, 比上年增长10.7%。河南产业结构进一步调整, 服务业比重不断扩大。以现代服务业为核心的第三产业加快发展, 比上年增长10.9%, 河南的综合服务功能在进

区位优势明显。河南是全国重要的交通枢纽和通信枢纽。境内铁路网三纵四横, 公路通车总里程居全国第一位, 新郑国际机场年旅客保障能力达1200万人次。同时, 京汉广、郑徐和郑西3条国家一

节目时始终保持着自己亲切友好的笑容, 用口语化的语言来播报, 形成了主持人个性化的定位, 赢得了受众。

第四, 新闻语言的运用应具体形象。新闻作品写作要真实具体, 新闻的可信程度才会高。有人认为, 把新闻事实写得具体生动就是要堆砌华丽的辞藻, 就是要用大量的形容词, 写作手法更要有固定的格式化。如写领导用“红光满面、神采奕奕”, 写气势用“排山倒海、乘风破浪”, 写精神面貌用“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如果只是刻意追求文字的雕琢, 忽视内容的丰富性, 这样的新闻作品怎么能吸引读者听众, 产生强烈的感染力。

参考文献

①施拉姆·波特:《传播学概论》, 新华社出版社1984年版, 第22页。

②吴飞:《新闻文本结构与意义生成》, 《中国新闻研究中心》, 2009 (10) 。

浅谈电视新闻“镜头语言”的运用 第2篇

关键词:镜头语言;深化主题;增强审美;新闻故事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4)10-0100-01

电视新闻的镜头语言是电视新闻造型语言的基本要求,是组成电视新闻节目的基本单位。一条优秀的电视新闻必然是声音和画面(包括字幕)完美统一的结晶。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电视新闻工作者重文字、轻画面的现象依然存在,使得一些好的新闻题材由于没有充分利用好电视画面的独特优势,而达不到应有的传播效果。作为电视新闻工作者必须充分运用电视画面突出新闻主题,提高电视新闻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增加电视新闻的真实感。

一、镜头语言的作用

电视传播以其“声话一体、生动具象、信息量大”深受广大受众的喜爱。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电视反映的是人的现实生活。影视作品需要表现创作者的某种审美取向,借助独特的拍摄技术并用镜头语言来表达。一方面,读者解读影视作品这种具有内在美感和寓意的视觉物体时,需要一定的视觉经验。另一方面,摄影创作者要想使读者能够很好地解读自己的影视作品,并且使读者与自己产生感情共鸣,不仅要求摄影创作者自身有丰富的视觉经验,同时必须能够正确把握读者所具有的视觉心理、脑部思维、审美取向,只有这样,创作者的作品才会迸发出生命力。

王成群在他的《电视画面电视语言的蕴意》一书中指出:电视语言大体上可分为三种:即画面语言、同期声和解说词在这三种电视语言中,可以说镜头语言是一种最能代表电视具象直观的特征和最能吸引受众的表现形式。所以说,电视镜头语言的能否表现到位,关系到电视作品能否充分地阐述主题、表现内容、引发思考。换句话说,电视的镜头语言是电视作品中极为关键的组成部分。我们已经认识到了电视镜头语言的重要性,也在这方面做了研究。

电视新闻的镜头语言是指视听一体的电视画面及其负载的同期声、现场环境音响等,电视新闻镜头语言在电视新闻中起到突出深化主题和增强审美感的作用。新闻要故事化,在拍摄中要做到“挑”“等”、“抢”,注重细节,运用富于美感镜头。讲究 蒙太奇效果,在制作剪辑中让画面说话。

胡万峰对服饰色彩在影视作品中的研究,他指出:服饰色彩造型在一部戏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不同的服饰色彩给人的感觉是不一样的。设计师在设计服装时,应根据不同人的特点,进行构思,使服装色彩与剧中人物性格及剧情相吻合,达到整体人物造型与色彩的完美结合。因此,如何最大限度地挖掘电视画面语言的潜在效能,使她尽可能地为深化电视作品的主题服务,是摆在我们每一名电视工作者面前的任务。

二、镜头语言的拍摄技巧

1.善于挑、等、抢。

作为一名新闻工作者,不紧要能正确的认知电视新闻的镜头语言,而且在实际工作中要牢牢掌握好把新闻拍的生动化,艺术化的技巧和手法。譬如在新闻拍摄中做到“挑”、“等”、“抢”等。

“挑”是指在采访过程中,记者要挑好景别、好镜头,视角要“刁钻”。“等”是指要等好时机、抓好机会、要好镜头,讲究镜头的动感、美感和情感。“抢”指在采访过程中,抓住突发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一定要有动作,“抢”出好镜头来。

采访对象要有基本的生活场景,用环境烘托人物及事件,突出主题思想。选题:拍什么。策划:怎么拍。切入:画面切入、语音切入。要尝试用不同的角度去切入视角,用不同的角度去策划内容,用不同的角度去创新。不要一成不变,向会议新闻,不要总是领导讲话特写,也不要总是全景,要多角度、多层次、展示会场情况,同时后期加入相关活动的素材画面,使会议新闻更加有声有色。各种场景要有几组镜头,尽量用刁写的角度,看某一镜头使人产生联想,那些镜头产生美感,受到美的冲击,使节目产生效果。

2.画龙点睛抓细节。

电视新闻拍摄要精心捕捉那些以少胜多,具有典型价值的各种视觉和听觉细节,以凸显主题,达到“言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使该条新闻在观众记忆中历久弥新。

3.要刻意追求真、善、美。

电视新闻责无旁贷地要以精心拍摄的每一幅画面去引导人们向真、向善、向美。电视新闻的拍摄把那些不宜在屏幕上表现的东西运用各种拍摄技巧把它们规避掉。那么,留下来的当然都是能反映真、善、美的事物了。

4.拍摄镜头要突出特征,角度常新。

角度,是摄像机与被拍摄对象之间的夹角。拍摄角度的变化影响到主体与陪体、前景与背景及各方面因素的变化。不同的拍摄角度具有不同的侧重点和表现力,能表达不同的情绪及人、人物与环境之间的不同关系。角度具有鲜明的个性,它能够强调、突出、夸张某个事物的表现,也能减弱某个事物的表现。

三、镜头语言的运用

1.镜头语言表达还在于把握景别的连贯与长度取舍。

因为每一个镜头其实是画面构成的基础,是镜头最终的外在体现。镜头是画面的潜在形式,也是构成画面的最基本的元素。就好比文章中的字和词,不认识字和词,就没法读、写文章。不了解或分辨不清影视艺术中的各种镜头,也就很难深入掌握影视艺术创作与鉴赏的规律。就镜头来讲,最普通的有根据距离远近划分的远、全、中、近、特镜头,还有根据方位确定的仰、俯、客观、主观镜头,以及根据运动状态区分的推、拉、摇、移、跟等镜头等。从全片的角度考虑,应注意景别在电视片中的开头与结尾、在每个场面的衔接处都要对位与呼应。此外,静态人物、对话镜头应尽可能保持景别的一致;而动态人物、非对话镜头则应尽可能变化景别,并注意上下镜头的景别组接要顺畅,以符合视觉的注视规律。在拍摄中对信息含量较大、对观众有吸引力和景别较大的镜头画面,时间要长一点,利于观众观察和感受画面表达的情感。在冷冶夫老师所拍摄的专题片《胖连长和他的连队》中,由于镜头在拍摄前都进行了成熟的考虑,很多画面不需要解说词就能把观众带入他们的世界,片中主要场景的画面可以让观众深切地感受到胖连长所处的环境、人物性格的介绍、内心情感的流露等。可以说,镜头语言就是我们通过一组或一系列客观形象所表达的事实和思想。

2.要充分运用富于美感的镜头语言,提高电视新闻的艺术感染力。

电视新闻的美感程度直接关系到电视新闻的美学效应和影响力度。只有富于美感的画面才会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所以在节目剪辑、编辑制作过程中,对光线、色彩、影调、线条、形状等电视画面构图的形式元素进行艺术的综合运用;同时,讲究蒙太奇效果,把新闻事件中琐碎的镜头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一些采访镜头、镜头素材,烘托出镜头和稿件要说出的精神内涵。只有这样,展现给人们的节目才会迸发出生命力。

参考文献:

[1]徐彬,《电视新闻的镜头语言运用要点》《声屏世界》2009.07。

[2]甄秀峰、魏国欣,《浅谈电视科技类专题节目的镜头语言》《采写编》2007.03。

浅谈电视新闻语言的运用 第3篇

一、新闻用语的口语化、通俗化是电视新闻语言的基本要求

由于这种语言是伴随画面播发的, 稍纵即逝, 不能像报刊那样可以回味重读。所以, 顺口入耳、通俗易懂就成为电视新闻语言的基本要求。

有些记者在写电视新闻稿件时, 经常会使用例如“彼此”、“然而”、“尚未”等书面语体色彩较强的词语, 给受众增加了接受难度, 这显然是违背电视新闻语言基本要求的, 而使其口语化、通俗化就会让受众容易接受一些。所以, 在写电视新闻稿件时要做到:

(一) 把单音词改成双音词,

尽量避开难懂词语和生僻词汇。例如“现、可、即……”应改成“现在、可以、将要……”使受众在听觉上感到更清晰、更准确。

(二) 注意对书面语的改写。

经常写长篇稿件的同志往往只注意文字上的书写, 而忽视电视新闻语言在表述上的基本要求, 看起来辞藻华美, 读起来, 不上口, 听起来, 不入耳。

(三) 尽量避免使用文言或半文言的词语。

有些人总是害怕写稿时措辞不美, 提起笔来之乎者也, 文绉绉让人听不明白。

(四) 把长句改成短句, 不用或尽量少用倒装句。

在电视新闻语言运用上要少用附加词和关联词语, 尽量让播音员读起来舒服, 让受众听着容易接受。

(五) 少用虚词、形容词, 尽量避免典故、

隐语、行语、专业术语的使用。各种学科运用的各种专业术语和社会某一行业应用的行业用语, 往往不为人们所熟悉, 因此要避免使用, 如必须使用时, 也要加以适当的说明。

(六) 少用代词和动态助词

“了”。因为随时都有受众打开电视, 在没有看到新闻的开端时, 稿件中频繁地出现代词, 往往会使受众产生误解, 不清楚指代人物到底是谁。少用动态助词“了”可以增加叙述节奏, 加大动态力度。

二、追求声画结合的最佳是做好电视新闻的必要要求

电视新闻是以视听为主, 电视新闻采编人员在撰写稿件时就应该考虑到语言运用与拍摄画面的相互搭配。所以, 要特别注意:

(一)

避免语言表述与画面表现内容相互重复。在各地方台的电视新闻节目中经常有这样的报道:农技人员下乡送科技———画面往往是许多农民聚集在礼堂、教室或庭院里专心致志地听农技人员讲课。同时, 播音员在解说词中描述会场如何座无虚席, 大家听得如何认真, 群众的热情如何高涨……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新闻写景是为了增加现场感, 但这不是报刊新闻中的现场描写, 受众已通过电视画面准确地接受到了上述信息。在现场效果已通过画面形成的前提下, 语言的一再重复就成了画蛇添足。

要重视语言环境, 特别是针对电视语言环境, 我们应该给予更多的思考, 进行创造性的发掘, 以独具特色的电视新闻语言表述电视画面无法表现的内容。这样, 两者才能相铺相成、相得益彰。

(二)

不要只是看图说话。我台曾播发过一则《林区农民观念转养菌致富奔小康》电视新闻, 主要是说一位林区农民依靠种植食用菌致富发家。画面上当然是以农民种植的蘑菇、木耳等一系列镜头为主, 面外音讲述了经济账, 详细叙述食用菌种植的经济效益, 之后归结到“观念转变富了林区农民”就结束了, 至于这位农民的观念为何转变、如何转变、何时转变等等稿件中却只字未提。就标题而言, 在解说词中本该着重说明的内容反而被忽视了。由此看来, 电视新闻语言虽说要简明扼要, 但不是单一地就着画面说画面, 看图说话, 还必须在一定程度上强化背景资料, 使消息短小精练却蕴涵更丰富的内容。

所以说, 追求声画结合的最佳效果已逐渐成为做好电视新闻的一项重要要求。

三、电视新闻语言诚信度的增强也有赖于同期声与文字的恰当运用

(一)

要重视同期声在电视新闻中的作用。同期声是指拍摄画面的同时, 同步记录与画面有关的现场人声或自然环境中的声响。2009年我台有一篇名为《咱们的“马大干”》的参评电视新闻。作品形成初期, 稿件以十分平实的话语讲述了一位钻井队长十余年的艰辛历程, 画面也是以不同时期这位队长带领队员辛勤工作的场景为主。文字洋洋洒洒、画面真实记录, 观后让人感慨不已, 但是仔细琢磨一番, 总觉得缺少一些说服力。后来, 台里全体采编人员经过会诊讨论后, 一致认为:应该把讲述中他人的赞美词语都换成同期声, 例如妻子的、儿女的、领导的、同事的……效果就会大大不同。经过修改, 节目在最终完成后有了彻头彻尾的变化。可以说, 作为电视记者仅有叙述能力还是不够的, 恰当地运用同期声可以使电视新闻更具有说服力和真实感。

(二)

要注意同期声与新闻语言的相互搭配, 切莫在内容上相互重复。记者每日奔波忙于采写新闻稿件, 但很少有人在写稿时将运用的同期声的内容抄写在稿件上, 编辑在汇稿时往往也只是注重文字上的修改和校对, 而忽略同期声的内容究竟是什么, 其结果就是在播出后出现问题。例如这样一则消息:先是一个农民的同期声, 介绍了自己是如何发展多种产业致富, 收入增加了多少, 将来如何发展……随后, 播音员的解说词大体又是这些内容的复述。显而易见, 同期声运用得鲜活、真实, 为新闻的主旨增色不少, 而文字对这一材料的交代则显得乏味枯燥。二者取其一, 前者优势远超于后者。所以说, 记者在采写新闻稿件, 编辑在审阅稿件时不仅要细心斟酌新闻语言的运用, 而且还必须考虑文字与同期声的良好搭配, 切莫内容相互重复, 大做无用之功。■

社会新闻的语言运用 第4篇

[关键词]舞台;表演训练;新闻发言人;社会表演

[中图分类号] J81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928X(2015)07-0029-03

“表演”概念在舞台和银幕上都是作为一种专业技能存在,表演者通过多年的专业学习和丰富的社会人生经历积淀,从而获得一定的表演技巧和方法,运用到各种角色的扮演当中。然而在新的时代,将“表演”的概念运用到社会日常生活当中,似乎并未取得卓有成效的进展。近年来,“社会表演学”概念在逐步推广,并开始运用到职业社会生活当中去。与此同时,新闻发言人这一在西方政坛和企业界十分重要的角色也开始在中国老百姓眼前崭露头角,可惜的是,受到的诟病远多于称赞。可是在当今信息传达飞速的年代,信息迅捷、公开化成为必需,世界大舞台上“新闻发言人”的表演应成为常态。舞台表演训练方式虽然不能完全直接照搬过来,但表演训练从内到外、从外到内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依旧是可以借鉴到新闻发言人的社会表演训练中的。

作为对公众表演的主要角色,新闻发言人在代表所在单位、部门、组织机构等做出一系列表态和声明之前,需要热身过程。这是一个纯生理状态的调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面部、头部的松弛与紧张。从左到右晃动头部,至少5个来回;尽量张大嘴,做打呵欠的动作,以帮助打开喉部,准备说话甚至歌唱;接着尽可能的撑开自己的整个面部,保持最大的O型一段时间,然后再迅速皱脸,这样多几个来回,感觉自己的面部肌肉松紧度很高。第二,内在的调整。调整呼吸状态,重心下移,运用腹式呼吸,呼吸平稳不能见到肩部起伏,长时间保持充分的吸入和呼出,能使当众大声说话不会出现声调突变引起观众不适的状态;同时开始冥想,梳理自己的想法,抛弃其他杂念。第三,发声准备。首先是尝试舌头的灵活性训练,比如绕口令(尤其是针对自身语音缺陷的绕口令,要多练多克服)等;或者是发声横膈膜扩张训练,短促且有力的发出HO、HI、HEY、HE的音,循环往复几次,从声音上建立起自信。第四,更多其他的热身方式。比如完全展开自己的身体,放松、激发内在的表演欲望,每15秒钟转换到紧张状态,让自己的身体呈现收放自如的状态,小到下颚、眼球、脚趾的细节活动;关于四肢,尽可能的向外延伸,极力伸展;或者像布偶一样将自己折叠起来,手指尽量伸向脚趾,保持静止状态5秒钟再继续伸展;或者甚至可以和其他人做一些有趣的热身游戏,比如可以围坐成一圈,挑选一个领头人,说出三件事物,其中有一件为假的,其他参与人员根据他的叙述和表现来判断真伪。

在完全热身之后,此时的新闻发言人已经具备了对公众表演的基本生理状态,应该开始配合新闻发言人的社会表演意识和心理准备,形成内外双全的表演状态。

(一)新闻发言人社会表演方式和角色意识的形成。舞台演员与所塑造的角色之间的距离,在表演研究中常有分歧较大的实现方法,一是俗称“走心”的表演方式,是通过“理解人物”和“体现人物”的过程来实现的。“理解人物”就是测定人物的思想深度,探寻他的潜在动机,去感受他最细微的情绪变化,去了解隐藏在剧本文字深层的意思。理解人物首先要抓住人物性格的基调,即人物本质最核心的方面和人物思想、个性的主要特点。掌握人物性格基调主要从剧本情节和人物的行为语言中去挖掘,从人物做些什么和怎样做的行动中去探索。“体现人物”则是直截了当地把任务表现出来,找到足以深刻反映人物内心世界的外部形式,并有能力在每次演出中准确的再现这个形式,达到感动观众的效果。对演员的要求就是要深入研究角色,分析他、留心倾听作者给他的语言,进入他的生活,体验他的感情和思想并投入自己的思想、心灵和感情,再通过形体、声音等把这种思想和感情表现出来,这种表演方式一再强调演员与角色之间尽量缩短距离,融入角色,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从表演研究的角度,这类被大多数演员和观众所接受的方式并不适用于新闻发言人表演训练。因为长时间对表演角色的投入对演员本身会造成很大的影响,仅从表演技巧和方式训练上入手把表演当作一种纯粹的职业和工作对演员本身更加安全。这就是承认角色和自身的差距,用表演技巧和方法来调整差距带来的效果差异。戏剧舞台上,演员通过剧本分析、体味生活、排练以及演出过程中认识的提高,对人物的理解不断加深,理解人物的深度决定着塑造人物形象的深度,体现人物是理解人物的目的和最终结果,是戏剧艺术创作的重要阶段。在把握角色和塑造人物形象上,体现角色人物的分寸十分重要。要是表演得过分了或者太懈怠了,虽然可以博外行的观众一笑,明眼之士却要因此而皱眉。[1]狭小的舞台上固然如此,社会大舞台上更是要求甚高。回到新闻发言人的内在表演意识上,尤其要强调发言人作为一种职业、一种工作的意识。目前我国绝大多数发言人都出自本单位和机构的宣传部门,长期从事上传下达的工作,在一定程度上养成了高高在上的姿态,更不用说有“演员”与“观众”的概念。而从表演的场合来讲,正是剧本、剧场、演员和观众才能形成完整的表演过程,新闻发言人所代表的是本机构组织,并非个人;所传达的是有利于本机构组织利益的,甚至可以说是为了塑造完善本机构组织的外部形象的,因此此时的新闻发言人不是普通的宣传工作者,而应该是一名优秀的演员。回想最早的新闻发言人,可以追溯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美国,那时的新闻发言人是作为一种润滑油,协调政府和媒体以及公众之间的关系,同时在此基础上隐蔽地引导舆论。而我国的新闻发言人制度更偏向直接宣传政策以及正面的舆论引导,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公众对信息公开透明的需求度越来越多,新闻发言人这样的角色就不能再像过去那样非常简单直接的表现。

(二)新闻发言人社会表演的前台与后台关系。除了表演和角色意识的形成外,其次在新闻发言人的表演训练当中需要重视的就是表演的前台和后台关系。戈夫曼认为: “前台是个体在表演期间有意无意使用的,标准的表达性装备。”[2]在这里,个体的行为具有可见性,需要满足外界对其的要求和社会职责,表现出完美的一面。而后台,是观众看不见、并不被允许进入的区域,在这里个体能够保持放松,不用顾及自身形象和观众的眼光。曾经多次出现演员的后台被观众无意中发现而产生非常大落差的反应,观众在长期的观演过程中已经形成对演员塑造的角色的基本认知和印象,会产生演员本身和角色一定程度的重合,无法接受演员与角色的实际差距,这也是上文中提到“走心”表演方式给观众观演带来的直接影响。可以说,“前台”是行为的选择性呈现,是“理想化表演”,因此新闻发言人的表演,是建立在事先已热身完备的表演基础之上,运用各种方式掩饰或修正与其理想化角色形象不符的内容:比如对与表演内容不一致的失范行为,以及演出前的准备失误及修正过程,甚至是体现结果形成背后的艰辛甚至沮丧。除了呈现理想化角色形象,前后台区分的重要意义还在于建构权威,这在新闻发言人的社会表演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一方面,控制后台是隐藏行业秘密、建构专业权威的重要机制。就像餐厅一般不允许食客从前台(大堂)进入后台(厨房),以免因采用劣质食材或乌烟瘴气等影响食客的食欲和对餐厅的信心。一定程度上,封锁后台可以制造专业性与神秘感,实现对观众的有效控制。另一方面,后台控制也利于维护个体权威。戈夫曼曾指出:互动中保持一定距离,会使对方产生崇敬感;而对一个人越熟悉,则越容易产生轻视。[3]不过非常有趣的是,曾经有网友将我国新闻发言人的前台用语进行了后台的解构,比如:亲切友好的交谈=双方达成一致意见;坦率交谈=分歧很大,无法沟通;交换了意见=各说各话,没有达成协议;我们持保留态度=我们拒绝同意;尊重=不完全同意;遗憾=不满;不愉快=激烈的冲突;拭目以待=最后警告……所以说,尽管前后台关系具有规范意义,不会也不容易轻易打破,但前后台的区分总是相对于特定的情景定义与表演而言的,随着时间推移,前后台甚至可以相互转化,观众也会在对长期的社会表演观察后发现其中的奥秘。甚至有时候通过营造一种后台氛围,就能把前台变成后台。同时,在希望开放还是封闭前后台的问题上,处于不同社会位置的人态度可能不同。发言人、其所代表的机构或组织、发表问题的对象、观众等会根据自己所处的位置来判断表演的实质和效果。

(三)新闻发言人社会表演中“剧本”和“即兴表演”的关系。即兴表演是指没有写好的剧本、台词也不经排练就向观众演出的一种戏剧表演方式。从希腊、罗马时代就在民间开始产生并流传,早期有这样几大特征:一是戴面具上台表演;二是采用“幕表制”,即有一个故事梗概,安排任务上下场,演员可按自己所演角色结合当时的社会形势即兴进行创作,随口编念台词;第三是角色有定型。即兴表演其实是有传统程式的,故事一般有固定的行动和主题,对话也有传统套路,演员只是根据实际情况变换方式而已。所以在训练演员技巧上,即兴表演是一种非常有效且能被广泛采用的方法,尤其是在先锋派戏剧演出中颇受重视,任何扮演主要角色的演员,每次演出都会有不同程度、不同量的即兴表演要素在起作用,处理得当会使角色更加生动、丰满,但是不能离开角色去随意发挥。而“剧本”本是一种文学形式,是戏剧艺术创作的文本基础,是演员二次创作的基础,也是一切戏剧活动的根本出发点,主要由台词和舞台指示组成。台词是人物对白或唱词,而舞台提示则是用于指出人物说话的语气、说话时的动作,或人物上下场、场景和效果变换等。新闻发言人在遇到突发事件需要做出及时应对时,此时的社会表演剧本其实并不完善,充其量只能称得上是“幕表”,即大纲梗概,没有固定台词,由演员——新闻发言人按照实际剧情的发展即兴编词演出。大多数突发事件的新闻发布会、答记者问环节等都可以算作对新闻发言人即兴表演的考验,而绝大部分新闻发言人都很难完美的处理这种社会表演状态。因为即兴表演的能力本身在戏剧舞台创作当中就是对演员的一种极高的要求,并非一朝一夕能具备也非一招一式能解决。而即兴表演训练是有方法可循的,比如命题式的即兴表演训练,这是培养演员表演的理解力、想象力、表现力的重要手段,需要演员在指定时间内即兴创作构思,调动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积累,发挥艺术想象力,表演时调动自己的情绪记忆、信念感、感受力、情感与表现力。上文中的热身环节已经有了即兴的痕迹,但只是身体的准备。而像多人的环境命题训练(车站、码头、派出所、法院、照相馆、饭店、舞厅、公园、树林、山洞、书店、医院、邮局、超市等)、道具命题训练(照片、皮箱、雨伞、信、风筝、头巾、生日蛋糕、瓶酒)、规定情景命题训练(约会之夜、除夕夜、野营迷途、毕业前夕、被盗后、久别重逢、冤家路窄、急中生智、喜讯传来、弄巧成拙、悲喜交加)、一句话命题训练(“荒唐的约会”、“再也不干了”、“最幸福的时刻”)、单人命题训练(高考通知书、狱中归来、出国之前、发现家中被盗、墓地前的忏悔、雨夜出诊、婚礼之前)、双人命题训练(告别、相认、约会、挽留、安慰、采访、巧遇、决裂、和好、讨债、护理、报仇、接头、迎接、探视、驱逐、阻挠)、多人命题训练(接站、照相、团聚、躲雨、看榜、野营),这些具体而又实用的训练方法完全可以直接采用到对新闻发言人的社会表演训练当中去。我国很多新闻发言人在突发事件媒介应对过程中习惯照着“剧本”表演,当遇到突如其来的实际情况、无剧本可循的时候常常手忙脚乱没了分寸,甚至闹出许多笑话,成为一时间民众的谈资,显然没有具备即兴表演的能力,更谈不上自身人格魅力及幽默感的展现。

我国现阶段的新闻发言人培养还基本上停留在意识阶段,并未真正的将具体且行之有效的方法运用起来,笔者认为如果不解放思想、抛弃对“表演”概念的误读,适当引入舞台表演训练当中的方法,这对我国之后突发公共事件下的新闻发言人媒介应对和社会表演的能力与效果突破将是一个极大的缺憾。

参考文献:

[1]史宏涛.演员要做到理解人物和体现人物[J].民营科技,2008(7).

[2]欧文·戈夫曼.日常生活中的自我呈现[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周葆华.从“后台”到“前台”:新媒体技术环境下新闻业的“可视化”[J].传播与社会学刊,2013(25).

本文为上海市教委2011科研创新项目《突发公共事件下新闻发言人的社会表演研究》(项目编号11ZS198)成果之一。作者系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北岭分校戏剧影视系高级访问学者(2014.1-2015.1),戏剧戏曲学博士。

社会新闻的语言运用 第5篇

采访是一门交谈的艺术。有经验的记者都会说,一次成功的采访七分在说,三分在写。如何在采访中与采访对象进行融洽的交流与沟通,尽量让对方敞开心扉,说出真话,便成为记者们终身要学的一种本事。反之,则很难取得预期的采访效果,也不能创作出好的新闻作品。

2 新闻采访中的语言运用

一个成功的新闻报道,要求新闻记者必须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让对方乐于敞开心扉,得到报道需要的第一手珍贵资料。关键在于如何找到沟通对方思想的桥梁,让被采访对象和记者之间减少隔阂,做到亲切的沟通,合理的运用语言。

2.1 准备充分、心中有数

每一个记者都希望和采访对象在亲切、诚恳的氛围中交谈,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采访前的准备工作就显得十分重要,应尽量搜寻与研究有关的被采访人的身份、背景等信息。如果记者对采访对象一无所知、或者只是略知皮毛,那么初次见面的陌生感就很难打破,有效的沟通方式也难以展开。

2.2 表达合适、采访顺利

记者采访时的“第一句话”一定不可轻视,要有充足的准备,做到表述清楚明确、时机适合。美国《塔尔萨论坛报》的鲍勃·福尔斯曼认为:“不善于提问的决当不好记者”;我国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白岩松曾说过:“应当让自己的提问在编辑时,不能被轻易地删掉。”这都表明记者提问的重要性,尤其是第一个问题的提出。

1989年9月27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一次中外记者招待会上,最后一位提问的记者是台湾《中国时报》的记者江素惠。她从椅子上站起来,面带笑容地对江泽民同志说:“谢谢您给我最后一个机会,我是台湾《中国时报》的记者江素惠,我也姓‘江’,所以请问本家一个问题...”,这时,会场上发出一连串的笑声。江泽民同志听了提问,脸上充满笑容说:“我很高兴回答台湾《时报》我们这位本家的问题。”会场上又发出一片笑声。江泽民同志后来给了这位记者很长的采访时间。

2.3 精彩、明晰

采访的时候提问要在点子上,语言明晰,并根据采访目的提炼出若干有价值的问题,获得采访对象的好感、激发对方的谈兴。特别是采访专家、学者时,更应启发对方思考问题,答得才能有深度。

2.4 巧妙借用“话头”

在新闻采访的实际工作中,大部分新闻战线上的新人常会将问题独立提出,在整个采访过程中显得很生硬。要避免,就该认真倾听被采访者的回答,从中找到衔接下一个问题的词语,借用“话头”让采访在顺畅的交流中进行。

有位电视记者,采访一位在校女孩。这名女孩出生后没满月,就被自己亲生父母遗弃在铁路旁,后被一位好心大妈收养。女孩接受采访前要求不要问她亲生父母的事。记者答应了,就按事先准备好的问题逐个提问,对方也一一做答。可记者心里一直萦绕着一个问题:女孩对自己的生身父母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呢?借着女孩喊记者“陈姐”的话头,记者说:“我该问的问题都问了,你也答得不错。现在,我们姐妹俩聊聊天吧!”,女孩说:“好啊!”,于是记者从学校入手问到了心中一直想问的那个问题,女孩自然而然的作了回答。

2.5 适时总结观点

如果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只是一味的倾听,会让被采访者感到是你问我答,没有交流和谈话的感觉,整个采访过程会死板、不融洽。如果能在谈话时能明白对方的感受和说话背后的含意,就会使被采访者有种被倾听、得到重视的感觉。

3 采访中语言运用的注意事项

3.1 通俗、具体

现代化社会的节奏快,记者采访应懂得采访对象的心理,节约时间,尽量用最短的语言传递最丰富的信息,使采访对象能迅速把握语言的信息内容。同时要保证提问的具体性,使被采访者理解自己应该和记者交流什么。

意大利女记者法拉奇在提问关于伊朗有没有自由民主的问题时,这样问霍梅尼:“好吧,让我们谈谈自由和民主。你在古姆发表过一次讲话,说新的伊斯兰政府保证每一个人有思想和言论的自由,所谓每一个人包括共产主义和少数民族。但你的诺言没有兑现,你现在之共产主义者为‘撒旦的儿子’,指叛乱的少数民族领袖为‘人间的邪恶’。”于是引出了霍梅尼的一大段回答。

试想,法拉奇如果提问:“请你谈谈伊朗有没有自由民主”,霍梅尼很可能一个字“有”就结束了此题。

3.2 改换说法,寻找替代

记者采访时需要在语言的使用上格外注意,尤其是对于一些禁忌语,如生理缺陷、家庭不幸、特定的风俗习惯等。例如在非洲的某些部落中,妇女不许说与公公或公公的弟兄的姓名同音的词语。如果非要问被采访者所忌讳的问题,必须恰当的改变提问方式,找到合适的词语来替代禁忌词语。比如对老年人的死亡可说成“归天”“百年之后”等。总之在实际采访中要善于体会、总结。

3.3 切忌哪壶不开提哪壶

有时采访,正好碰上了被采访对象有不快的心事,或者有什么不愿让别人知道的事,记者却偏偏要去问,这就不好,就难免遭到冷遇,难免吃闭门羹。因此在采访时,切记不要哪壶不开提哪壶。

3.4 重视语气、副语言运用

语气可以传达出多种感受,热情肯定、冷峻揭露、亲切柔和及轻蔑嘲讽等这些感受作用于被采访者,会使他们的情感色彩发生变化,从而直接影响到言谈举止。

专家估计,在人际交往中,有高达65%的信息是通过副语言传播的。所以记者采访时,需注意体态语。眼神集中,并且充实、有内容、能传情,通过眼神和被访者进行情感上的沟通。手的功能也不能忽视。著名节目主持人倪萍,在采访观众时就善于用手来传递情感,她会轻拍被采访者的肩膀,或者轻抚对方的头。这些动作都有着不同的含义。

总之要想合理的运用语言,应从采访的前期准备开始、从提问方式的设计、采访进程中对语言的综合把握及在合适的时机提出合适的问题等方面合理运用语言,还要注意自己的谈话语气和体态语。要想使语言在新闻采访中合理恰当的运用,还是要靠自我的不断实践和总结,只有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体会到语言合理运用的技巧和重要性。

摘要:采访是一门交谈的艺术。有经验的记者都会说,一次成功的采访七分在说,三分在写。如何在采访中与采访对象进行融洽的交流与沟通,尽量让对方敞开心扉,说出真话,便成为记者们终身要学的一种本事。作为记者应尽可能多地熟练运用新闻采访中的沟通技巧,才能在新闻实践中掌握先机。首先应有充分的准备,做到对采访对象了如指掌,就像从未见过面的老朋友一样。其次要恰当合适地表达出第一句提问,且清晰准确。而当遇到采访困难时,要巧妙运用借问、反问等方式,让采访更顺利。当然,新闻采访中,记者也需注意语境,对禁忌语等要善于改换说法,寻找替代。此外,切忌哪壶不开提哪壶,更不可忽视语气、副语言等对新闻采访效果的影响。

关键词:采访语言,亲切沟通,语言环境,具体精炼,禁忌语

参考文献

[1]张春泉.论接受心理与修辞表达[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2]梁一高.现代新闻采访学教程[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5.

[3]谭群瑛.新闻记者采访的语言智慧[J].新闻爱好者,2007,(13).

新闻采访中肢体语言的把握与运用 第6篇

一、新闻采访中的肢体语言

肢体语言是人类传播的基础性媒介, 在新闻传播过程中不可或缺、举足轻重, 是采访方式和技巧的重要补充。成功的新闻采访, 必须能最大限度地发据出被采访对象所掌握新闻要素。那么, 如何才能让被采访对象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呢?除了通过口头语言的直接表达外, 还要借助于肢体语言使其清楚地知道采访者是诚恳的、善意的、迫切想知道一切的。你的站姿或坐姿, 你微笑的方式, 你的眼神……都能告诉对方你是真心陶醉、倾诉衷肠还是在装模作样、谎话连篇。[1]所以, 新闻工作者在进行采访的过程中, 要正确运用肢体语言, 并认真仔细地在对方的每一个动作和眼神里发现他的“话中话”“意中意”, 才能使采访真正取得成功。

二、肢体语言的把握

(1) 表情。“喜怒之情, 溢于言表”, 面部表情是人类最真最难以掩盖的动作。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透过对被采访对象的眼神, 可以得到许多问不到的新闻线索。嘴亦如此, 人的嘴有大小厚薄之分, 是情绪欲望的象征。嘴小的人文雅, 嘴大的人生命力强, 厚唇的人感情强烈, 薄唇的人有主见。这些虽然不是绝对的, 但能从侧面反映出某些共通之处。没有表情也是一种表情, 就像沉默也是一种说话方式。面对一切事物, 听到别人的提问讲话毫无表情, 除了病人之外, 要么是对讲话内容漠不关心, 要么是根本没有听进去。面对这样的情形, 身为采访者应该反思自身, 可能是先期准备不足, 对被采访对象的性格特点认识不够所致。

(2) 行为。手的动作:听话时用手遮口的人, 一般比较胆小、羞怯。美国一位心理学者评论前总统卡特在笑的时候, 总是有意展露他那副排列整齐的牙齿, 称为“具有强烈权势意向的证据”。[2]通过逆向思维, 刻意遮口的人, 则具有相反的性格。有些人听人谈话时爱拉自己的耳垂, 表示他不想听你一个人说个没完, 想打断你的谈话, 自己发表意见。拍打自己的头部的意思是表示听话人对自己懊恼和自我谴责。听话时爱玩弄小东西, 这类人一般都比较内向, 不爱多说话, 不轻易使感情外露, 但他们感情细腻, 做事认真踏实, 对工作认真负责, 对朋友托付的事一定尽力办好。脚的动作:有些人听别人说话时总是喜欢用脚或脚尖使整个腿部抖动, 有时还用一只脚的脚尖拍打地板啪啪作响。这种人性格保守, 有自私倾向, 为他人考虑较少, 但他们很有思想见解, 爱探讨哲学问题。因此, 面对采访对象的脚步动作时也要深思熟虑, 概括提取其中蕴含的意味。

三、肢体语言的运用

(1) 眼神。对视:眼神的对视会加深与对方的心灵交流, 进而达到洞察了解的程度。多次的、长时间的直视会使被采访者感觉到信任。在他有意躲避提问或显示出其他的不信任感的时候, 用直视的眼光能及时把他拉回采访的正常语境中。凝视:眼睛对眼睛的长久的凝视, 通常会发生在强烈的爱和憎之间, 大多数的人互相的注视就会渐渐彼此喜欢对方, 从收到凝视者的支配后而开始让人觉得舒服。躲视:让掌握主动的采访者采取躲避对方眼神的躲视也许让人听起来有些难以理解, 但是在现实的采访中, 我们不能确定是否会遇到可能与其发生正面冲突的人, 躲避对方锋利的眼神可能避免冲突的发生。

(2) 笑。微笑:在采访过程中, 保持微笑会能增加采访者的亲和力, 拉近与被采访对象间的距离。面带微笑, 能够使人产生信任感, 容易被对方接受。同时, 还可以调节现场发生的不和谐的气氛, 保持采访过程的连贯性。欢笑。欢笑能给人以快乐、阳光的感觉, 有利于营造融洽和谐的气氛, 进而将话题引向采访者想要提问的方面, 在不知不觉中完成采访。附和地笑:在采访有身份、有地位或者是有影响力的人物时, 记者要尽可能地把焦点放在被采访者的脸上, 附和对方而笑, 这样既可以表达尊重, 又能让被采访者把记者最想知道的问题讲述到极致。

(3) 手势。摊开双手:摊开双手, 耸耸肩膀, 一般表示无所谓, 满不在乎。习惯于这种动作的人大都为人热情, 办事认真, 又富有想象力。用单手表达:一只手来伴随着说话是很尊敬的很诚恳的讲话方式, 这种方式能让人有很亲切的感觉, 消除抵触情绪, 防止采访中断或无法进行。

(4) 其他。适当地点头既可以避免打断对方的谈话, 又能对其发表的看法表达观点;握手、拥抱、端正的坐姿或站姿, 都能向对方表达善意, 增进交流。

四、发挥肢体语言的功效

若要在采访过程中充分发挥肢体语言的功效, 需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口头语言与肢体语言相结合。采访时, 需要采用适当的肢体语言作为采访技巧的补充, 做到“言与行”的统一, 口头语言和肢体语言相结合。说与做并不需要同时进行, 但必须要相互协调, 什么时候提问、什么时候运用肢体语言等, 都需要记者在恰当的时机做出恰当的选择。

感性认识与理性判断相结合。感性认识是直接的、实在的、形象的, 而理性认识则是抽象的、间接的、普遍的。在采访中, 既要最直接地观察一切, 又要对其进行分析和综合, 形成新的判断。

使用时机与现场环境相结合。采访时, 要始终注视着讲话者, 增强其阐述意见的勇气, 并加以记录。当你同意他的意见时就点点头, 不同意时就该把它放在心里而非将其表面化。在非正式的交际场合中, 要运用与正式场合中完全不同的手势、举止和声音进行采访。不要死板地站着, 应该尽量放松些。

使用方法与性格特点相结合。内向性格的采访者要表现出诚恳、谦恭的举止, 每个动作都要稳稳当当, 给人以很强的亲和力, 打消被采访者内心对你的防备。外向性格的采访者要充分利用自身充满愉悦的细胞, 在最短的时间内给对方带来欢快的气息, 活跃采访现场的氛围, 拉近与被采访者的距离。

摘要:说话是新闻记者在新闻采访过程中获取新闻要素的主要手段, 而肢体语言则是新闻采访方式和采访技巧的重要补充。新闻记者积极地发现和使用肢体语言, 有利于最大限度地发掘新闻信息、提炼新闻要素, 高质量完成新闻采写任务。

关键词:采访肢体语言

参考文献

[1]李伟民, 戴健林.应用心理学新论[M].人民出版社, 2006.

镜头语言在电视新闻摄像中的运用 第7篇

关键词:镜头语言,电视新闻摄像,新闻主题

在各大媒体竞相提高自身综合实力的背景下, 如何巧用技术来丰富镜头语言下的电视新闻画面, 提高电视新闻的制作水准, 并提升电视新闻的收视率, 已成为当前各大电视台在改革的过程中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

一、镜头语言在电视新闻摄像中运用的技巧

本着真实再现现实生活的原则, 镜头语言主要针对事件的真实性进行还原, 但是单纯地以此为基准所进行的还原可能会导致电视新闻摄像画面的平淡无奇, 受众的注意力很难被吸引, 必须提高运用技巧。

1. 以抓拍增加真实, 用长镜头提高连贯性

镜头语言在电视新闻摄像中应努力表现出直观、真实的现实生活, 真实客观作为镜头语言存在的基本原则。还可以借助抓拍和长镜头的方式来取得真实画面中对细节的表达, 当然这必须要求摄像师要有娴熟的技巧和专业性以及职业敏感性, 当抓拍可以记录下特定场景下的真情实感时, 所拍摄到的画面往往比新闻的语言描述更具有震撼力和感染力。从该角度而言, 镜头语言除可以有效地反映社会现实以外, 还可以以自身的技巧来丰富新闻内容。相对于抓拍带来的真实感, 长镜头的使用更可以在保障镜头内容连贯性的同时, 以其与人眼最为接近的镜头语言的身份来不间断地为受众揭示新闻内容中事件发生的始末。尽管对摄影师的摄影技巧要求比较严格, 但是对于电视新闻摄像的质量而言, 更具有使用价值。

2. 用对比镜头突出新闻主题, 以辅助其他造型创新

在电视新闻的报道中, 去发现并挖掘出主题, 借助具有创造性和逻辑感的思路对新闻表达方式进行重新构建, 并使用对比镜头来突出主题, 更利于对新闻信息内容进行丰富。

以镜头语言为主导的电视新闻的创新同样也需要与其他造型语言如字幕、音效、主持人的行为表情等, 在共同配合紧密协调的基础上, 尽量使用自身的镜头语言来创造出符合新闻节目整体协调性的表达方式。镜头语言对其他造型语言的辅助有助于电视新闻的创新和对人文主义的多元化融入。

3. 突破常规, 勇于创新, 借助多种渠道, 丰富新闻报道中的镜头语言

在全媒体时代, 每个有手机的人都可以是摄像师。一名走在潮流前沿的摄像师, 应该掌握使用手机、照相机 (很多高清照相机都可以拍视频) 、飞行拍摄器去扑捉画面。作为电视新闻, 多渠道取材, 会让一篇电视新闻更加生动和真实。

二、镜头语言在电视新闻摄像中运用的误区

1. 夸大镜头画面, 导致声画两层皮

由于缺乏对声画逻辑的对应, 缺乏精品意识, 很多记者在进行电视新闻采访时并没有深入到一线采集, 后期处理时过度注重以镜头画面来体现现实感和真实感, 而忽略了镜头语言的特性以及与其他造型语言的融合点, 导致镜头画面与新闻人物、新闻的主题等相分离, 与解说相脱节。比如一些电视新闻报道某领导上山下乡带领群众致富, 但是画面仅仅表现该领导办公室的摆设装潢等, 并没有任何其做出业绩的过程的描述, 声画的脱节, 导致整个新闻的说服力和真实性不高。

2. 忽视镜头语言, 导致新闻缺乏感染力

忽视镜头语言主要源自记者缺乏现场采编的职业责任感, 后期补救则以文字和声音为主, 即便进行镜头画面的构建, 画面的背景比较空洞, 构图缺乏美感, 在忽视镜头语言的作用下, 一些在镜头表现中出现画面偏色、无法正常还原, 画面过度偏蓝或者偏绿以及画面过明或者过暗等, 这主要源自对滤色片的使用不当, 白平衡在拍摄时缺乏客观矫正, 对色温和环境光线对镜头造成的影响重视度不足, 拍摄时缺乏对闪光灯强弱的调节, 此类技术性问题的发生必然会导致镜头语言缺乏说服力、感染力和客观性。一些受到客观影响的如缺乏拍摄时的机位、抢镜头导致画面偏移、盲目推位摇移、对画面的筛选不够严格等, 都会对新闻的可看性造成不良影响。比如重要会议时一些参与人员的打瞌睡, 被访者的衣冠不整、话语粗暴等, 在缺乏精品意识的前提下, 拍摄和剪辑画面的不够专业以及对镜头语言的忽视都会造成镜头语言不能传递原本的传递目标, 新闻缺乏感染力。在会议新闻中, 使用领导同期声, 有些记者会专注到领导的讲话稿内容, 而忽略领导形象。使用一些领导低头读稿的同期声, 然后在后期编辑时用相关镜头来弥补。这样虽然不会遗漏重要信息, 但是会让观众感觉到领导水平有限。如此一来还不如选择一些领导脱稿, 带有手势, 表情丰富, 有具体例子的讲话内容, 或者在会议后再采访。

综上, 应该从镜头语言与电视新闻摄像效果之间的关系入手, 逐本溯源地逐层解决影响两者配合的各项因素, 为镜头语言在电视新闻摄像中的良好应用和发展提供优良的环境。

参考文献

[1]张琦.电视新闻摄像“镜头语言”的运用.中国传媒科技.2013 (05)

[2]张馨月.试论视听语言在电视新闻节目中的运用.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 (03)

社会新闻的语言运用 第8篇

1 在电视新闻拍摄中应用镜头语言的基本原则

1.1 明确逻辑性和主线性原则

在电视新闻拍摄过程中, 恰到好处的运用镜头语言, 有利于丰富画面内容, 同时也更能推动电视节目表达情感的展现。镜头语言本身是具有明确逻辑性的, 所以严格遵循其逻辑性可以使得镜头语言表现出新闻内容之间的合理衔接, 更容易衬托出新闻背景, 使得新闻事件更为丰富、具体、真实, 同时也使得更多的观众易于接受新闻内容本身。

1.2 突出节目主题的原则

电视新闻内容是新闻信息进行传递的载体, 而在电视新闻当中运用镜头语言, 可以使得新闻事件发生的过程以及新闻事件的主体表现更为明确。观众通过看到画面中的内容, 可以在第一时间了解到新闻线索本身以及信息资源中主要反映出的内容。而镜头语言也通过其自身的策略性、技巧性, 更为突出地将内容呈现给观众, 从而让观众了解了电视新闻节目的主题精神。

1.3 突出真实性原则

新闻讲求客观性、真实性与时效性, 所以电视新闻节目在拍摄的过程中也一定不能放弃这一原则。故而在电视节目创作中, 必须要遵循的底线以及标准就是新闻内容的真实性。镜头语言在电视新闻拍摄过程中, 要尽可能通过真实的方式与手法还原新闻事件本身, 并且尽可能提升新闻事件的公信力, 维护电视台的权威性。

2 镜头语言在电视新闻拍摄中运用存在的问题

2.1 过分夸张的镜头画面使得声画分离

许多电视媒体在进行电视新闻拍摄的过程中, 为了想要营造真实感与画面效果, 过多的使用镜头画面, 这就很容易导致后期处理的过程中造型语言与镜头语言出现相违背的现象。试图利用较多的画面来营造真实感, 实则却造成画面内容与新闻解说的相背离。

例如新闻讲述与播报某一地区领导带领群众发家致富的新闻时, 本应该将农民现在的生活状况进行展示, 这才是体现领导具体工作业绩的内容。但实则一些电视媒体却将镜头停留于对该领导的办公室以及生活环境拍摄上。这会使得新闻拍摄内容与新闻解说相脱节, 一方面对其真实性带来影响, 另一方面也使得声画分离, 不利于新闻内容的体现。

2.2 忽视镜头语言使得画面感染力不强

除了有部分电视媒体过分夸张镜头画面之外, 还有一些新闻媒体会忽视镜头语言的运用, 进而造成画面的感染力不强, 从而新闻的影响力不足。有一些记者在采访的过程中不注重前期拍摄中镜头语言的运用, 往往喜欢在之后的节目制作过程中以声音或者文字进行补救。当发现后期制作素材不够时, 甚至选择构建相似的镜头画面内容, 但这往往会造成画面美感较差, 不利于画面的整体效果营造。还有一些记者在实际拍摄过程中, 过分注重机位的调整, 盲目的应用摄像机的运动形式, 甚至拍摄完成的画面也不进行筛选, 当后期发现素材出现问题时也无法进行补救, 这就会导致新闻画面整体的观赏性降低, 从而也会造成电视新闻拍摄内容不能满足观众的信息获取要求。

3 在电视新闻拍摄中运用镜头语言的策略与方法

3.1 灵活适度的摄像技巧

镜头语言对于电视节目而言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缺乏镜头语言会使得受众不愿意接受新闻内容, 对其的注意力以及关注度都会明显降低。而过于丰富的镜头画面很容易导致画面和声音的脱节, 过于浮夸则不符合电视新闻真实性与客观性的要求。因此电视新闻节目若想实现自身水平的提升并且在其余电视节目中脱颖而出, 首先就应该合理地运用镜头语言, 而其第一个技巧则是灵活适度地运用摄像技巧。

在进行拍摄的时候, 应该尽可能使得新闻事件靠近新闻事实, 通过对观众一定程度上的心理引导, 尽可能使得画面更加丰富且具有说服力。比如摄像记者可以通过对场景的描述, 为观众呈现出身临其境之感。利用镜头拍摄许多关于环境的大全景, 让观众看到环境的同时就可以有一种自身置入其中之感。或者通过采用较多的叙事镜头, 提高新闻事件内容的丰富性, 增强趣味性的同时也体现出电视新闻自身的表现力。

3.2“无技巧”的技巧策略

在电视新闻拍摄中, 所谓“无技巧”的技巧, 就是指电视新闻拍摄过程可以是直观平和的视角, 节奏也可以相对平缓, 只是为了力求保证新闻事件的真实性, 还原新闻发生地的真实场景。一般来看, 在电视新闻拍摄过程中比较常见的无技巧拍摄方式就是长镜头, 长镜头是指连续停留和保持的画面在30s以上的画面镜头, 最常见的应用就是叙事方面。连续性的展现客观场景, 或者描述一件事情发生的整体过程, 这其实也是与人眼最为相近的一种镜头语言。

此外, 还有一种镜头表现技巧, 叫做抓拍。所谓抓拍实际上就是考验摄像师新闻敏感性以及敏锐观察能力的时刻。抓拍需要摄像师在第一时间还原新闻场景, 将最为扣人心弦的镜头捕捉到, 以此与观众引起共鸣, 故而这一技巧的运用实际上非常考验摄像师熟练的摄像技巧以及对特定画面的重要捕捉能力。

3.3 与其他造型语言彼此相互配合

镜头语言的运用不是单一且独立的, 在实际的电视新闻拍摄过程当中, 镜头语言应该学会与其他造型语言共同配合, 这样才能使得镜头语言的表现力不断提升, 为电视新闻节目自身的创作带来更多积极地影响。在电视新闻拍摄与制作过程中, 常见的造型语言还包括音效、字幕等, 其在电视新闻节目中的重要性非常明显。其可以帮助新闻事件叙述更为完善, 且新闻创作人员在进行新闻编辑的过程中, 不能单纯依靠镜头语言进行思考, 还需要考虑镜头语言之间彼此的配合, 尽可能实现造型语言之间的和谐。

4 结论

在当前新媒体日益发展的大背景之下, 电视新闻媒体若想实现长久发展, 必须对其电视新闻制作水平有所提升。在实际的新闻拍摄过程中运用恰到好处的镜头语言, 可以实现电视节目整体水平的提高, 也可以丰富电视新闻内容。所以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 电视新闻工作者更应该重视镜头语言在新闻拍摄中的运用, 从而提高电视新闻节目的整体观赏性与感染力。

参考文献

[1]张智凯.镜头语言在电视新闻摄像中的运用[J].新闻传播, 2014, 8.

刍议模糊语言在新闻报道中的运用 第9篇

一、模糊语言在新闻报道中运用的必要性

(一)现代受众群体的需求

以报纸为主的单一化新闻媒体时代已经成为过去,现代化的电视、网络、手机等新兴媒体不断涌现。各种各样媒体形式的出现,使得受众阅读新闻的方式也更加多样化与多元化。快节奏的现代化生活方式使得广大受众更倾向于选择方便、快捷、娱乐等形式的新闻媒体。[1]而模糊语言的概括性、简洁性以及灵活性等特征正好与新时代人民群众的心理需求相一致,这就促使模糊语言在新闻媒体中的运用较为普遍。

(二)新闻报道本身的需求

新闻报道的一些内容具有很强的隐蔽性。例如,对于部分国家机密性、灾难性、犯罪性等新闻,一些详细情节不宜于公开报道,以免危及国家安全或者被一些不法分子进行模仿等,发生侵犯个人隐私的现象。而模糊语言的模糊性特征,使其能够很好地隐藏一些不便于公开报道的内容。对部分具体数据、敏感观点、案件细节等进行模糊性的概括,能够最大程度地避免新闻媒体因报道不当而引发法律纠纷问题等。所以,模糊语言从一定角度看,是新闻报道所必不可少的语言应用方式之一。

二、模糊语言在新闻报道中的功能

(一)增强新闻语言的准确性

语言世界中相互关联的词汇通常很难找到明确的分割点,如众多、诸多、很多等词语,都能用来形容人或者事物的数量繁多;生动、形象、逼真等词语,也都能用来表达事物、表情或者行动等的仿真性;还有摩肩接踵、车水马龙、川流不息等词语,都能够表示人多。虽然模糊词语无法明确具体的数量或对象,但与确切语言相比,其模糊性的用语反而有效避免了语言信息的固定化或绝对化,显得更为灵活与真实。

(二)凸显新闻语言的简洁性

新闻报道语言的显著特征就是简洁美,如何运用更为精炼、概括的语言表现新闻主题,是每位新闻工作者的工作追求。强概括性是模糊语言的重要特性之一,这与新闻报道的语言要求不谋而合。所以,对新闻价值较小或者次要的新闻信息采用模糊语言进行合理的“忽略”,简化不必要的冗杂语言,可以有效凸显新闻报道的主要内容,增强新闻报道的简洁性。

(三)尊重新闻报道的隐秘性

新闻报道的一个重要职责就是对国家领导人的部分重要活动、大政方针等进行宣传,这其中不可避免地会涉及一些国家机密或者国防机密信息。出于保障国家安全、维护民族利益、保护个人隐私等角度的考虑,对具体详细情况不宜明说。此时,策略性地选用模糊语言不但可以让公众了解必要的新闻内容,而且能够有效保护隐秘性的新闻信息。

三、模糊语言在新闻报道中的运用举措

(一)把握新闻的真实度

真实反映事实情况是新闻媒体的灵魂,也是新闻工作者的基本职业道德素养。因此,模糊语言在新闻报道中的实际运用,必须始终坚持新闻真实性的基本原则。具体包括:新闻报道不但要及时高效,而且要以真实、不泄密、准确作为基础与前提;新闻报道内容的相关信息,如大环境、具体条件、人物言语、事件原因、最终结果等都必须尊重新闻内容客观真实性;表现的人物思想观念与心理活动等,也必须遵循新闻内容的原本性,不能夸大、偏离实际情况等。由此可以看出,模糊语言在新闻报道中的应用必须把握好新闻内容的真实度,防止绝对化、片面化等问题出现,尊重新闻报道的真实性要求。

(二)提高新闻的概括性

新闻媒体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用最少的文字表达出最丰富的新闻信息。高度概括性的模糊语言特征,使得新闻信息的凝练需要模糊语言的支持与帮助。例如,新闻报道中的部分词语不仅可以通过模糊语言进行模糊化的处理,而且能够对一系列不必要的背景资料与信息等进行简单化的表达,促使一些新闻素材即使经过大跨度的跳跃,也能自然而然地过渡到下面的内容。模糊语言不但能够起到很好的新闻概括作用,而且不会让受众感到断档或者突兀等。科学合理地应用模糊语言的概括性对新闻背景与新闻情节进行概括表达,能够进一步彰显新闻主题,提高新闻报道的效果。

(三)实现结论的模糊性

新闻事实本身是不断运动着、变化着而且极其生动的事物,新闻报道则是对新闻事实日趋明朗与真实过程的一种记录。因此,新闻工作者在无法对新闻事件给予精准判断的时候,可以通过模糊语言对新闻结论进行模糊化的表达。同时,在使用模糊语言模糊新闻结论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对新闻报道的展望性、预期性以及动态性的表达,要为新闻的发展动态留有一定的报道空间与余地,以应对事件的随机性变化,确保新闻报道的真实性与客观性。[2]

综上所述,在新闻报道中,可以广泛使用具有显著模糊特性的模糊语言。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模糊语言的使用必须掌控在合理的范围内,过度滥用反而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应该充分挖掘模糊语言的正面效应,有条件地应用模糊语言,促进“模糊”与“确切”语言之间的相互补充,最大程度地实现新闻报道的社会价值与引导作用。

参考文献

[1]马自泉.模糊语言在新闻报道中的积极作用[J].湖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29(05):102-103.

上一篇:样本图书下一篇:网络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