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都市农业发展模式

2024-07-26

我国都市农业发展模式(精选10篇)

我国都市农业发展模式 第1篇

报纸产业是一个典型的具有双边市场特征的产业, 在受众和广告商流失的情况下, 传统报业两边“受冻”, 面临着严重的困境。相比党报, 都市类报纸缺乏财政补贴, 在这种严峻的趋势下更是举步维艰, 出现了停刊休刊的现象。2015年7月, 创办16年的《生活新报》休刊;2016年1月1日, 《九江晨报》《今日早报》两家都市类报纸不再继续经营发行。除夕之外, 许多都市类报纸在假期时挂出“休刊启事”, 跟随读者一起放假。在这样的环境下, 都市报必须重构盈利模式, 否则休刊停刊的报纸数目会继续增加, 前景不容乐观。

一、广告

都市报的主要盈利模式依然是广告, 但是都市报必须兼顾广告商和用户体验, 通过使用高科技等互动性强的应用, 增强广告的视觉体验和与用户的交流和互动, 在广告的内容上尽量与内容契合, 如可以发展原生广告。原生广告是近年来出现在广告市场当中的全新现象, 不同于以隐蔽的方式进行劝服的社论式广告和植入式广告, 原生广告通过提供有价值的信息达到去广告化的目标, 是内容营销理念在广告领域的专门化应用, 其本质属性是通过融入用户的心流体验实现原生态化。[2]目前澎湃新闻也在致力打造原生广告, 争取通过传统广告、原生广告和优质内容输出来盈利。都市报可以改变之前的硬广告, 发展原生广告, 由专业媒介人士将广告信息与有新闻价值的内容相融合, 既可以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 又潜移默化地将广告信息传达给受众, 满足广告主的诉求。

二、进驻视频市场

根据CNNIC的数据, 截至2015年6月底, 我国网络用户数已达6.68亿, 手机用户数为5.94亿, 移动互联网视频符合网民碎片化阅读的习惯, 而且由于它比图文耗费的流量多, 流量变现的能力更强, 所以移动互联网视频市场的潜力大。都市报也可以进驻移动互联网视频市场分一杯羹。国外的媒体在很早之前就将新闻与移动短视频结合起来, BBC News曾将Instagram Video用于台风“海燕”袭击菲律宾的系列报道之中。[3]在我国, 《都市快报》也很早意识到视频市场的巨大潜力。都市快报社、杭州市科学技术协会合办了国内第一档求证、调查类新闻电视栏目《好奇实验室》, 它主要在爱奇艺、优酷网和腾讯视频上播出。2013年8月到2014年10月的14个月内, 《好奇实验室》在线点击量已突破2亿, 单篇视频网络点击最高纪录达到1000万。2015年, 通过广告植入、实验定制、广告拍摄、微信推广等模式, 《好奇实验室》的收入过500万元。[4]面对这一趋势, 都市报应抓住机遇, 引进、培养全媒体人才, 巧用自拍杆、智能手机等简易低成本设备或其他媒体设备制作原创新闻短视频, 将优质的新闻内容转换为视频的形式, 打造新闻性强的优质视频内容, 发挥互联网思维对视频进行编辑, 并且利用新媒体平台进行推广, 抢占用户的碎片化时间。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增强与用户的沟通, 通过流量变现、视频广告获得收益。

三、发展社群经济

2015年10月, 互联网知识社群“罗辑思维”正式对外宣布完成B轮融资, 此轮融资过后, “罗辑思维”估值将达13.2亿元人民币。这也给都市类报纸的盈利模式提供了新的思路。都市类报纸多年的经营使它树立了内在品牌, 拥有媒介知名度和一定数量的受众, 在这种情况下都市类报纸可以借助网络平台如微博、微信等来发展社群经济。《都市快报》打造的微信矩阵, 发展社群经济是一个成功的案例。从2010年开始, 《都市快报》就积极实施微博、微信战略, 目前官方微博和官方微信都居于浙江媒体第一位;除了官方微信外, 《都市快报》还有88个微信产品, 目前粉丝过300万。2015年, 基于微博、微信的收入将过千万元。它主打“细分服务”的微信矩阵, 为发展社群经济提供了很好的平台。首先, 它对当地不同的受众进行了细分, 分为美食、旅游、亲子、运动、购物、交友、理财、健康、法律等服务型公众号, 如提供医疗服务的“第X号病床”、提供法律咨询服务的“律师来了”公众号, 这样的细分又能为用户提供个性化服务, 也能进行精准的广告营销。其次, 它把自己打造成为一个“标题党”。2016年1月, 它报道寒潮的微信标题是《“下周杭州最低-11℃”刷屏朋友圈, 太夸张啦……》《官方预报本周日杭州零下12℃?!周三开始浙江还有大!暴!雪!》, 虽然使用了夸张的标题, 但是吸引读者点开消息, 阅读量很快就突破10万了。同时, 它也注重微信的内容, 在“律师来了”公众号的运营中, 咨询团队是由浙江律师界名律师以及特邀调解员团队等一百余人组成, 为读者提供公益法律咨询服务, “标题党”只能吸引用户点击, 有优质权威贴近生活的内容才会使用户进行转发, 实现“病毒性传播”, 扩大传播效果和微信公众号的影响力。它的微信矩阵可以通过流量变现、投放广告、运营电商等产生社群经济。《都市快报》的“快抱团”公众号主打电商购物, 2015年做到了400万的营利;“律师来了”公众号给用户和律师进行牵线搭桥, 平台收取中介费用, 自2015年试运营以来已经有一笔笔收入进账, 发展前景良好。[5]

四、跨产业合作

都市报可以借助本身的媒介资源和社会影响力, 进驻资本市场, 进行跨产业合作, 借助资本的力量来壮大自我。2004年, 山东大众报业在全国39家报业集团中处于中等偏下位置, 2013年跻身三强, 2014年与上海报业集团并列第四, 跨界运营是它成功逆袭的法宝之一, 它在做好报业主业的同时, 大力实施跨界经营。2011年大众报业成功投资了整合后的山东广电网络公司, 以净值10亿元购买了10亿的原始股, 持股11.96%, 成为第一大股东;建筑面积8.3万平方米的大众传媒大厦在2014年建成投入使用, 通过酒店经营和出租出售即可获得上亿年收入, 除此之外还有文化产业板块、投融资板块、会展板块、发行物流板块和印刷板块等跨界运营板块。大众报业集团董事长傅绍万表示, “十二五”期间, 集团实现利润总和24.6亿元, 总资产、净资产分别增长38.2亿元和28.1亿元, 增长率为104%和109%, 集团总资产、净资产规模分别达到74.9亿元、53.8亿元, 集团综合实力排名基本可以稳定在全国报业集团前4位。

除了传统报业投资其他产业外, 有的报纸被收购后则“背靠大树好乘凉”。2013年8月6日, 亚马逊公司创始人杰夫·贝索斯以2.5亿美元收购《华盛顿邮报》;2015年12月, 阿里巴巴收购香港英文媒体《南华早报》以及南华早报集团旗下的其他媒体资产。在转型的过程中, 都市报会面临着资金、技术、数据、平台、用户的问题, 被互联网企业收购正好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获得稳定的现金流。

五、提高售价, 减少对广告商的依赖

从报业市场的微观结构特征来看, 报纸产业是一个典型的具有双边市场特征的产业, 报业公司作为平台厂商, 通过内容提供者制作的报纸向消费者和广告商提供产品和服务, 收取服务费用。[6]但是目前报纸对于广告商的依赖较大, 又受到新媒体的冲击, 报社面临着读者和广告商流失的双重困境, 因此也产生了很多问题, 如节假日都市报休刊现象。因此, 在报纸两头“遇冷”的情况下, 以忠实用户为主, 提高售价的同时提供优质内容。通过提价, 可以减少对广告商的依赖, 致力于提供高质量的内容, 报纸的定位也会更加精准, 市场由大众变成需要深度思想、慢阅读的小众。目前, 全国的党报大多数实现了较大幅度的提价, 而且有的地方党报发行由当地财政出资, 如《南方日报》通过提价, 其发行收入就能多近亿元。不少地方的都市类报纸也开始提价[7], 如《南方都市报》在2015年10月将售价提高到2元, 通过提价可以减轻成本压力和对广告商的依赖。

六、发展众筹新闻

众筹新闻指的是媒体记者或自媒体人以众筹网站和社交媒体为平台, 发起新闻报道计划, 面向公众筹集报道所需资金, 资金筹集成功后, 便开展调查和报道, 作为回报, 受助人在整个新闻报道过程中需及时向集资者呈现报道内容。[8]首先, 这提高了新闻的深度和精确性, 要想在快餐式、碎片化的网络免费信息中筹集到资金, 必须要有优质的内容来吸引用户, 即深度和精确性。其次, 发展众筹新闻将受众被动变为主动接收信息, 增加了与读者的互动性, 可以获取准确的用户信息, 有助于实现新闻、广告的精准投放。最重要的是将内容变现, 是利益链条上的创新。如2015年10月《南方都市报》再次改版, 定位于“精英, 精致, 精品”, 独创众筹新闻, 第一期主题为“探访珠海公共Wi Fi”。读者在付款后, 记报社可以用众筹的资金去采写新闻, 读者将收获一份详尽的公共Wi Fi地图宝典和众筹分红。

七、结语

面对新媒体的冲击, 都市报面临着重重困难, 必须重构盈利模式。在以广告为主要盈利模式的基础上, 优化广告内容, 提高受众接受度;制作原创新闻短视频, 进驻视频市场;借助网络平台来发展社群经济;通过跨产业合作获得持续的现金流。除此之外还可以提高售价、发展众筹新闻等。通过对盈利模式的不断探索, 重构一个适应当今都市类报纸媒介环境的盈利模式, 都市类报纸才能走出困境, 实现自我价值。

摘要:随着广告商和受众的不断流失, 我国都市类报纸目前处于快速下滑通道。大量都市类报纸的停刊休刊现象说明以“发行+广告”为主的盈利模式出现了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必须重构盈利模式, 探索更新的盈利模式, 都市类报纸才能重新焕发生命活力。

关键词:都市类报纸,商业模式,原生广告,社群经济,众筹新闻

参考文献

[1]郭全中, 胡洁.平静中听风雷:2015年中国传媒业发展盘点[J].现代传播, 2016 (2) .

[2]康瑾.原生广告的概念、属性与问题[J].现代传播, 2015 (3) .

[3]王晓红, 包圆圆, 吕强.移动短视频的发展现状及趋势观察[J].中国编辑, 2015 (3) .

[4]郭全中.《都市快报》基于本地服务的转型之路[J].新闻界, 2016 (1) .

[5]王晨郁.细分服务:媒体成功运营微信公众号的关键[J].中国记者, 2016 (4) .

[6]王梦凡.报业公司发行市场与广告市场关系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8.

[7]郭全中.2015年传媒经营回顾[J].新闻窗, 2016 (1) .

我国都市农业发展模式 第2篇

摘要:发展都市农业,不仅要立足于我国现实,从我国以往的做法中吸取经验教训,还要认真总结各国在都市农业发展方面成功的经验,从中提炼出对我国有用的启示。通过比较分析在都市农业发展方面各具特色,并在国际上享有一定地位的法国、荷兰、日本、新加坡四国的成功经验,对我国都市农业发展的思路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关键词:都市农业;成功经验;借鉴;政策建议

国外都市农业研究始于20世纪上半叶,率先出现于欧美、日等发达国家,至今已积累了相当多的经验。我国都市农业的实践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城郊农业,最早将都市农业纳入城市发展规划的是一些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如北京、上海、深圳等。经过近20年的发展,都市农业现已成为我国各大城市发展的主题,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其中尤以地处环渤海湾地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北京、上海、珠海和广州等地发展的最好,已取得显著成效。但是,由于我国是一个地域差异巨大的国家。未能在真正意义上使其得到全面健康发展。因此,我们有必要借鉴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充分利用都市农业来保障城市居民的食物供应和收入增加,并不断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的的观光、旅游和休闲场所,使城市居民能重新体验到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乐趣。都市农业的内涵及特征

“都市农业”一词在20世纪30年代已出现于日本的有关文献中,其后随着世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一些国家的学者相继开展了都市农业的相关研究。而迄今为止,关于都市农业的概念和内涵仍无统一界定。如德国的都市农业限制为城市市民的庭院农业;而日本学者则定义为,分布在都市范围内的特殊形态的农业,主要经营鲜、活农产品;联合国计划开发署对都市农业的定义是,受城市经济、社会和生态所影响范围内的农业活动。综上,根据我国国情和都市农业发展趋势,笔者认为,都市农业是城市化地区周边与间隙地带,集高效、产业化、科技、生态为一体的现代农业,是城郊农业发展的高级阶段,其依附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于都市人民。它充分利用和依托中心城市,运用现代生产方式和生产条件.对土地、森林等自然环境资源和社会文化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利用,摒弃传统农业的生产模式,重点发展高效、集约的商品农业,并致力于延伸产业链,寻求农业产业化架构中一、二、三产业融和,目标就是引导和满足多元化和多层次的都市消费。促进经济增长,达到生态环境保护与产业开发的和谐统一。实现社会、经济、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从都市农业的基本内涵出发,我们可以进一步引申出都市农业的下列基本特征:一是地域条件性,即城市化了的农村在基础设施等方面与大都市形成一体,它的发展易受都市整体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二是发展阶段性,不同的城市化水平和发展阶段,都市农业的主体功

能、产业形态不同,是动态变化的:三是多目标性,受大都市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地理资源条件以及发展的不同阶段影响。都市农业的发展模式是不同的,因地、因时而异。

2国外都市农业发展的成功经验

2.1 法国的都市农业

法国巴黎大区是发达国家首都地区中面积和人口都接近北京的地区之一,是高度城市化的地区,但仍有着非常发达的农业。农业面积59万hm2(占49%),林地27.9万hm2(占23%),非农业用地占27%。1995年郊区省的农业总收入55.5亿法郎(100法国法郎约合106元人民币)。从农业的产业结构来看,巴黎大区以种植业为主。在1995年郊区省农牧业的总收入中,种植业收入超过91.5%,畜牧业收入不到8.5%。从种植业的产品结构来看,谷物面积约32.7万hm2。占农地的55%;油菜、甜菜面积都在4万~5万hm2之间,总计占农地的16%;蔬菜、马铃薯面积分别为2600hm2和9300hm2,总计占农地的2%:果园1800hm2和花卉5000hm2,分别占O.1%和不到0.3%。

巴黎大区的农业生产是以私人农场为主。在近7000个农场中,种植大田作物的农场占70%,园艺蔬菜农场占11%,畜禽农场占6%。这个数值反映出巴黎大区农业的明显特点:

(1)农场规模较大,一般都有近几百公顷农田;(2)“菜篮子”产品的农场规模较小,一般为10hm2以下;(3)农业的经济效益较高,1981~1995年种植业和畜牧业的总利润同总收入的比率大致保持在35%以下。巴黎大区农业对城市食品供应的功能并不明显。除农牧业生产外,农业对生态、景观、休闲和教育方面的功能比较显著,即利用农业限制城市进一步扩张;利用农业作为巴黎市与周边城市之间的绿色隔离带;利用农业把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工厂等有污染的地区与居住区分隔开来。营造一种宁静、清洁的生活环境;利用农业作为城市景观,或者种植新鲜的水果、蔬菜、花卉等居民需要的产品,有的作为市民运动休闲的场所,还有的作为青少年的教育基地。

2.2 荷兰的都市农业

荷兰是一个典型的人多地少的国家,人口密度达每平方千米435人,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之一。就是这样一个土地十分珍贵、农业资源相对贫乏、在20世纪50年代尚未解决温饱问题的小国到60年代末一跃成为全世界仅次于美国和法国的第三大农业出口国,某些

农产品如蔬菜、花卉、猪肉、马铃薯、鸡蛋等出口量均居世界第一位。荷兰农业产值仅占GDP的4%,但农产品的出口创汇却占全国出口创汇总收入的1/4。都市农业是该国整个农业现代发展龙头。荷兰的农业结构主要是牛奶制品、花卉及蔬菜,花卉、蔬菜及奶制品加工基地都在都市的郊区。由此可见,都市农业在荷兰这个面积不大的国家中起着主导作用。

几点启示:(1)都市农业不仅可以满足本国需要,而且可以成为出口创汇的主要基地。荷兰是一个工业国,有世界上最大的港口鹿特丹,发达的工业促进了农业的发展。这样小的一个国家,而农业的出口创汇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其做法是相当成功的。(2)都市农业以“菜篮子”为主体。荷兰发达的花卉、蔬菜、肉牛、奶牛及奶制品生产,基本上保证了都市人民日常的食品需求,国内需求占总产量的1/3,余下的还可以大量出口。(3)实现工厂化、专业化、自动化是都市农业提高效益的重要途径。荷兰本来没有发展农业的优势,如耕地稀少,要填海造田,从而被迫走上农业工业化、高投入、高产出的道路。由于大力发展设施精细农业,荷兰不少农产品单产都居于世界先进行列。

2.3 日本的都市农业

日本的都市农业指包含在都市内的农业及都市近郊的农业。日本也是一个土地资源十分有限的岛国,经过20世纪60-70年代的经济高速增长之后,城市扩张迅猛,城市周边地区的地价不断上涨。由于土地属于私有制,为保留土地以达到增值的目的,一些农户不愿过早出卖自己所拥有的土地,于是将继续耕种的土地在高楼大厦林立的城市内保留了下来。以后人们发现,在城市星星点点的耕地上生产的嫩绿的蔬菜、鲜艳的花卉,不仅为城市增添了绿色,增加了观赏的景点,而且改善了城市的生态环境,有不容忽视的存在价值。

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日本的都市农业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目前其主要集中在三大都市圈内,即东京圈、大阪圈和中京圈。其特点如下:一是呈点状和片状分布。由于日本人多地少,日本政府为保护耕地采取了一些较为有效的土地税制制度,所以在市区还保留了面积不大(5hm2以下)的点状分布和面积较大(5hm2以上)的片状分布的耕地。二是蔬果生产占主导地位的都市农业生产结构。这是为市民提供优质农产品和绿化环境的需要。三是园艺生产设施先进。在财政重点扶持下,园艺设施基本上实现了小型化、集约化和现代化。四是都市观光、休闲、体验农业是都市农业重要组成部分,这是为改善生态环境和休闲需要。

日本都市农业发展的经验:一是各级政府给予保护政策,据1996年日本全国农业委员会都市农业对策协议会的统计,日本全国都、道、府、县和市、村各级制定的振兴都市农业的举措(如低息融资、资助)不下250项;二是模式多样化,有生态观光休闲农业等;三是政

府关注农业劳动力素质的提高.政府除加强正规学校培养农业劳动者外,对初次从事都市农业的人们提供无息贷款、资助学习等相关农业技术和经营方法。

2.4 新加坡的都市农业

新加坡是一个城市经济国家,面积只有556平方公里。自然资源贫乏,农产品不能自给,甚至连沙石、水、食品都需要进口,本地只生产少量蔬菜、花卉、鸡蛋、水产品和乳制品等,加上城市化发展后耕地不断减少,因此非常重视都市农业向高科技、高产值发展。

新加坡都市农业的发展模式有:(1)现代化集约的农业科技园,这是新加坡重点的都市农业模式。新加坡都市农业的发展以追求高科技和高产值为目标,以建设现代化的农业科技园为载体,最大限度地提高农业生产力。农业科技园的基本建设由国家投资,然后通过招标方式租给商人或公司经营,租期为10年。其中有一个用气耕法(即在有空调设施的温室内种植植物,根部暴露在空气中,每隔5分钟喷洒含营养物质和肥料的制成雾水的冷水,不喷农药)种植蔬菜的农场,它是世界上第一个在热带国家以气耕法来种植蔬菜、生产富有营养而安全的新鲜蔬菜。蔬菜的生长期由土耕法需要60天缩短到30天,只是此种方式成本较高,当然如果生产高档蔬菜则优于进口;(2)农业生物科技园。占地10公顷,拥有现代化先进设备,进行新农业技术(如动植物基因研究、新品种选育等)研究开发工作。我国都市农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法国、荷兰、日本、新加坡四国的都市农业发展经历了几十年的历程,创造了丰富的成果和经验。我们在发展都市农业的过程中,应当认真吸取和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以此促进我国都市农业的快速发展。

3.1 加强综合研究,因地制宜,制定都市农业发展规划

都市农业涉及多学科、多领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农业、旅游、土地、地理、生物工程、规划设计、建筑园林、生态环境等各行各业的专家应携手合作,共同研究都市农业的理论与实施方案。同时,由于区域自然条件的差异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同,决定了大城市

之间在选择发展都市农业的方式和重点上有所不同。因此,各地应因地制宜地制定切实可行的都市农业发展规划,并将其纳入城市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中。

3.2 政府应为都市农业的发展提供良好外部环境

都市农业在我国属于新生事物,其发展更是需要我国政府的倡导与扶持,为其创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1)政策支持。都市农业作为一种与城市发展密切相关的现象,在政策上必须要与城市协调发展。但事实上目前我国政府只关注都市农业发展的产出效益,却很少在政策上予以倾斜。比如在发展都市农业中,必须有一部分土地要转而作为开发农业观光、休闲和体验等功能的基础性资源,但现行制度却限制了这种转移,极大地制约了都市农业向具有高需求弹性的农业休闲、观光和体验等服务性农业方向发展。因此,政府有必要加快推进各项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一套适合都市农业发展的政策体制,为都市农业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

(2)金融支持。都市农业是一种集中高投入、综合高产出的产业,投资大,周期长,仅仅依靠市场的力量是不够的。这就迫使政府必须对都市农业的发展进行有力的金融支持。一方面要加大对支农资金的支持力度,另一方面政府还要积极引导社会、企业、个人对都市农业进行投资,扩大资金的来源。同时,政府也要加快对支农资金管理机制的创新,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使资金产生良好的效益。

(3)法律支持。政府应尽快制定和完善与都市农业发展相联系的法律法规,使其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能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为都市农业的健康发展撑起一顶有力的保护伞。

3.3 都市农业发展应坚持以市场为导向

发展都市农业离不开资源优势,但资源优势不等于市场优势,资源优势必须同时面向市场,才能转化为竞争优势。要以市场为出发点和归宿,不断分析市场,研究市场,满足市场。一是要正确定位市场,坚持生产本地资源优势的特色产品:二是找准目标市场,如为高级宾馆、国际连锁店、大型加工厂提供订单农产品:三是生产提供科技含量高的产品和服务,广

泛应用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绿色技术,采用新材料、新科技、新设施,提升档次,扩大展品销路;四是注重对休闲、观光农业的包装、宣传,不断开拓市场。

3.4 都市农业发展应坚持以高科技为支撑

从新加坡来看,其作为一个城市经济国家,在国土面积有限、自然资源贫乏的条件下如此成功地发展都市农业,主要优势是依托高科技、高产值发展。我国人口众多,自然资源不断减少和恶化,更要坚持以高科技来支撑都市农业的发展。当然,以高科技支撑都市农业的发展应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要推进都市农业生产由传统技术向高新技术的转变。从总体上说,我国都市农业生产的科学技术水平还比较低,当前我们应当下决心淘汰落后的传统技术,引进实用的高新技术,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引导都市农业向高科技型经济过渡。二是提高劳动者的知识水平,制定新的人才战略,加快对都市农业生产者知识性、技能性培训的力度。

3.5 根据城市发展水平,采取不同的都市农业模式,实现都市农业的多功能

城市发展水平是决定都市农业发展道路的准绳。它决定了都市农业的发展模式。对于城市化水平高、经济发展快速的地区可以发展如观光农业、生态农业、休闲农业、体验农业等,以加强生态功能,满足城市居民的需要;对于一般地区则需要以生物农业、创汇农业、设施农业、精品农业为主,提升都市农业的经济功能;而在一些传统的产粮区,则可以通过现代农业技术和新物种的应用,大幅提高农业生产的产量和质量。结语

我国都市农业发展模式 第3篇

农业机械作为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生产资料, 在武汉现代都市农业中担当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回顾“十一五”期间武汉都市农业的发展过程可发现, 现代都市农业既是农业生产方式发生根本性变革的过程, 也是农业生产装备、生产手段进步和技术改造的过程, 更是生产组织变革与创新过程和传统生产要素逐渐被现代生产要素更新、替代的过程。

1 武汉市现代都市农业中农机化简况

近年来武汉市农业装备正在积极进行调整。随着农业结构调整推进, 农产品作物种植面积减少, 传统使用人力畜力进行耕种的农业生产模式已逐渐消失, 新型农机装备的引进、开发力度明显增大, 有先进技术装备支持的都市农业机械化水平也明显提高和延伸。

2011年全市围绕“菜篮子”工程建设, 引进推广节水灌溉、马铃薯自动播种机、毛豆脱荚机、蔬菜移栽机、芦笋扦插机、油菜直播机等新机具3200多台 (套) , 直接受益农户过万户, 推广农机实用新技术20余种。全市农业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62%。在设施农业方面, 我市温室栽培技术始于1957年, 塑料大棚栽培技术始于1973年, 到目前为止蔬菜设施栽培面积已发展到2×104hm2, 全市已建各类设施农业示范园60个, 花卉园45个。从设施上来看既有从荷兰、法国等国引进的全自控玻璃温室和双层充气式温室, 又有国内知名企业生产的连栋温室, 还有本市企业自行设计生产的温室大棚。此外滴灌、喷灌、多功能田园管理机、湿帘风机降温系统、温室供暖热风炉等设施农业机械装备也逐步得到应用。

随着我市“农机十二五”规划的出台, 也明确提出了武汉市今后农机装备 (设施) 发展的总体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目标, 坚持农机与农艺相结合, 政府引导与市场拉动相结合, 突出重点和全面推动相结合, 技术创新与示范推广相结合, 强化主导产业和优势特色产业机械化发展建设, 完善示范推广体系、社会化服务体系和技术支撑体系, 全面提升机械化作业服务水平, 促进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2 现代都市农业发展过程中的机械化发展主要矛盾

按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的要求, 目前制约武汉市现代都市农业机械装备化发展的主要矛盾是:对农业机械装备的旺盛需求与适合当地种 (养) 植结构与农艺要求的产品供给不足的矛盾。这不是数量型矛盾, 而是结构性矛盾。在需求关系上是无效供给过剩, 而有效供给不足并存的问题, 既浪费资源又阻碍发展。而在设施农业规模的发展上, 武汉市的设施农业的科技含量、管理水平和社会经济效益与京、津、沪等大城市和沿海地区相比, 都存在较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管理体制不合理。没有建立起对设施农业的发展规模、结构布局、设施能力、技术水平和配套措施等诸方面的宏观调控管理机制, 造成设施农业的整体协调和行业管理滞后, 缺乏充分论证, 投资盲目, 重复引进, 管理缺位, 竞争无序, 效益不高, 市场竞争能力不强。二是生产体系不健全。没有建立设施农业的质量监督体系。在设施工程上表现为:设施类型繁杂, 档次较低。主要有地膜覆盖保护层、塑料暖棚 (大中小棚) 、玻璃温室、双层活动层面温室等, 其中后两种在整个设施农业中不足5%。从设施用材来看:有钢管、钢筋、玻璃、有机复合材料、水泥骨架以及竹木混用等, 用材五花八门, 除政府投资兴建的部分钢架大棚比较规范外, 其他简易设施农业建筑普遍跨度不一, 长度不齐, 棚高不合标准, 既影响作物的种植, 又不利于机械作业, 从而导致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不高。三是配套机具不到位。设施农业中机械化程度极低, 大部分生产环节的机械应用程度处于空白, 很多生产环节仍为原始的手工劳动:强度大、环境差、效率低、作业质量差, 产出不尽人意;机械化水平低, 现有的机械配套不全, 或是少数生产环节使用机械;设施农业的机械装备水平落后, 已与先进的高新生物技术形成鲜明的反差, 从而制约了设施农业的进一步发展, 没有充分发挥已投资硬件设施的作用。四是智能化程度不高。全市普通蔬菜大棚内设备简陋, 机械或设备配套不够全, 生产控制自动化、智能化程度不高, 人为环境控制能力较差。

分析以上问题后可发现, 问题出在农机装备 (设施) 供给上, 解决的办法就应当是从生产和流通两方面来保障供给。所以农机化发展的创新思路是, 农机化投入要从低水平、重复性的增长, 转变为高水平、效率性质的增长。农业机械化对都市农业发展的机械装备支撑能力、科技创新支撑能力、产业体系支撑能力也要进一步提高。根据新时期都市农业发展的特点、功能及任务, 以及对机械化的需要, 确定现代都市农业机械化的发展方向。抓住农业种植结构调整的机会, 通过运用适合的农业机械与设施装备, 发展农业生产设施化、工厂化、智能化、标准化生产的技术, 提高主导农产品的产业化经营能力, 提升都市农业核心竞争水平。

3 武汉市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对策

一是要落实政策、统一思想、依法依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武汉市农业机械化促进办法》等法律法规, 政府要把农机化发展纳入我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 并列入政府议事日程。农机管理部门要切实加强自身建设, 创新的工作理念迎接建设现代都市农业所带来的新机遇和新挑战, 努力推进我市农机化转型跨越发展。同时还应充分发挥市农科院搬迁武湖的地源优势, 根据各远城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 支持高科技含量、现代化农机的引进、研发与推广工作, 为建设现代都市农业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二是要产学研推相结合。一方面要引进、吸收、消化国外先进农业装备和管理经验, 加强武汉地区高等院校与科研所之间的交流合作。比如, 组建由市农机化所、省农业机械设计院、华中农业大学等单位组成的农机产业创新联盟, 开发适用、低成本、高效率、多功能、节能环保的特色装备。另一方面还要结合武汉实际, 围绕全市种植业“九大板块”基地, 加快蔬菜、食用菌、特色瓜菜等生产设施及相关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应用。配合全市规模化畜禽养殖小区提档升级, 努力提高生猪、奶牛、禽蛋和肉禽等畜产品的机械化养殖水平。以全市集中连片或相对集中连片的精养鱼池为机械化发展重点区域, 重点发展标准渔塘建设改造、池塘环境友好养殖配套设施, 工厂化养殖水净化处理系统、自动化测控体系和配套养殖技术。推广运用高效节能增氧、自动投料以及水产品初级加工等机械装备与技术。

三是发挥项目引导优势, 提高特色产业全程机械化生产水平。按照武汉市“十二五”农业经济发展规划中“旅游、文化、农业相结合”的现代化都市休闲观光生态农业定位, 针对都市休闲农业所具有的生产功能、生活功能、生态功能以及示范功能, 在农业种植、畜牧水产养殖、农产品采后处理、贮藏保鲜、精深加工等方面, 选择工作重点, 开展现代农业机械装备的研究与示范, 拓展现代农业机械的研发与应用范围。

四是根据武汉市地区农业科研院所的基础条件优势、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发展机遇优势, 将武汉市农科院农机化所定位为现代农业机械和装备等农机社会化服务项目的区域性中心, 并组建大城市农机创新联盟, 使其成为郊区发展农业机械化思路创新、组织形态创新、投资体制创新、指导方式创新的“实验室”。

五是大力发展以物联网应用为基础的武汉市现代农机装备设施农业, 实现物联网技术在装备设施农业领域中的应用是改善我市现代农业生产手段、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生产水平的有益尝试, 在现代化农机具和温室栽培领域, 各种传感器检测室外及温室环境参数通过各种仪器仪表实时显示或作为自动控制的参变量参与到自动控制中, 保证作物有一个良好的、适宜的生长环境。物联网在装备设施农业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借助物联网技术可把室外大环境和温室小环境的温湿度、光照、降雨量等, 土壤有机质含量、温湿度、重金属含量、p H值等, 以及植物生长特征等信息进行实时获取传输并利用, 为精确调控提供了可靠依据, 这对于温室作物的科学种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俞秀红.农业机械化如何跟上现代都市农业发展的需要[J].中国农机监理, 2011, (10) :41.

我国都市农业发展模式 第4篇

都市型高等农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根本职能.北京农学院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准确定位,主动适应北京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创新都市型高等农业教育理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在构建都市农业学科体系,突出特色农科专业,科学制订实施人才培养方案,强化实验实践教学,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创业能力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特色.

作 者:王有年 杜晓林 范双喜 Wang Younian Du Xiaolin Fan Shuangxi 作者单位:北京农学院,北京,102206刊 名:高等农业教育英文刊名:HIGHER AGRICULTURAL EDUCATION年,卷(期):2009“”(1)分类号:G642.0关键词:都市型农业 高等农业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办学特色

我国都市农业发展模式 第5篇

摘要:宜都市工业园区是一个新兴建设中的工业园区,文章根据“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生态模型,从生态的角度对园区的产业链进行设计,分析了生态产业链的构建可行性、建立了生态产业链的设计模型、提出了工业园生态产业链的总链和补链、静脉产业和产业集群建设设计,从而达到对物质和能量的充分利用、对环境负面影响最小、园区各企业和谐共存的效果,使园区走上低碳经济发展的道路。

关键词:工业园;生态模式;生态产业链;低碳经济

中图分类号:F4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374(2013)14-0001-02

生态工业园主要是一个实践范畴,因此对其理论基础的探究显得格外重要。只有借助工业生态学的有关原理组建生态工业园,才能实现工业化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工业生态学的基础是生态产业链的构建。生态产业链是指依据生态学原理,以恢复和扩大可更新资源存量和改善生态环境为宗旨,为提高资源基本生产率,根据社会需要,模拟生态系统对两种以上产业的链接进行设计,并开创为一种新型的产业系统的系统创新活动,主要通过产品体系规划、元素集成以及数学优化方法,构建材料、产品、副产物及废物的工业生产链,实现物质的最优循环和利用。生态工业园中的企业是通过生态产业链连接起来的,生态产业链是生态工业园的核心。

1 宜都工业园区基本情况

宜都工业园区位于长江中游滨江城市——湖北省宜都市,长江和清江交汇处,素有“楚蜀咽喉”、“三峡门城”之称。湖北宜都工业园区是2000年开始创建的、2003年经宜昌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2006年3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工业园区。截至2009年底,湖北宜都工业园区内规模以上企业已达108家,规模企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201.64亿元,累计完成销售产值193.15亿元。宜都工业园产业由化工医药、建筑材料、电子材料、纺织、机械、热电六大产业组成,这六大产业已成为宜都工业园发展速度最快、协调发展最好、科技含量最高、综合竞争力最强的经济亮点。宜都工业园区按功能分区分为三大板块、六大产业。

2 宜都工业园生态产业链设计

2.1 宜都工业园生态产业链设计模型

宜都工业园工业生态系统的基本单元是现代化工企业、新材料类企业、生物制药类企业和电子类企业。与其他工业生态系统一样,这些成员在功能上也可分为三种类型,资源生产企业相当于自然生态系统中的初级生产者,主要承担着对各类资源的开发利用,为工业生产提供初级原料和能源;加工生产企业相当于生态系统中的消费者,将资源生产企业提供的初级资源加工成满足人类生产生活必备的工业品;还原生产企业则将各种副产物再资源化,或进行无害化处理,或加工转化为新的产品。

2.2 工业园区生态产业链总体设计

宜都市工业园区总体工业生态链的设计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指导思想,合理调整和布局产业上下游项目及关联项目,通过共享信息和公共基础设施,将工业园区内各成员构成多种物质能量链接的生态网络结构,参考国内先进的生态工业园区,特别是以生物医药、电子、化工、建材、纺织为特色的生态工业园区的建设与实践,基于生态模型为宜都市工业园区工业生态系统设计五条工业生态链:

(1)化工、建材综合联产工业生态链:以化工磷肥为核心企业和上游产业,以其副产物磷石膏制造硫酸并联产水泥,硫酸再返回用于生产磷铵,使上一道产品的废弃物成为下一道产品的原料,整个过程没有固体废弃物排出,资源在生产全过程得到高效循环利用。

(2)热电、陶瓷综合联产工业生态链:以热电为核心企业,以其副产物锅炉炉渣用于制作水泥的辅材联产水泥或陶瓷、低砖等其他建筑用材,资源在生产全过程得到高效循环利用。

(3)热电余热利用工业生态链:以热电为核心企业,以其副产物冷却水余热用于建材、机械、纺织等工业辅助供热,能源在生产全过程得到高效利用。

(4)纺织、包装工业生态链:以纺织工业为核心企业,将其副产物植物纤维作为制造纸品的原材料,纸品经过深加工制成包装材料,实现产业链条的高效利用。

(5)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生态链:以化工工业为核心企业,将其副产物污水净化返回生产过程,实现水资源高效利用。其他废水进入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处理后的中水根据其水质状况决定其具体用途。

2.3 “化工生态”产业链设计

主要构建化工企业内部产品生态链,形成企业内部小循环。可以构建四条产品链和四条副产品链。其中,四条产品链为:

硫铁矿→硫酸→磷酸一铵和NPK复合肥

磷矿石→磷酸→磷酸二铵和NPK复合肥

粉煤→合成氨→磷酸一氨和NPK复合肥

粉煤→甲醇→甲醛→季戊四醇和甲酸钠→双季戊四醇

四条副产品链为:

粉煤→煤渣→细煤渣→外售

粉煤→锅炉产汽→发电

硫铁矿→硫酸渣→外售或生产硫酸

磷矿石→磷石膏→外售或生产免烧砖、生产石膏产品

2.4 “化工-建材”产业链设计

园区内磷化工生产过程中排放的磷石膏总量将达600万吨左右,对化工生产中产生的可利用物质,主要有园区内新型建材企业生产石膏球、石膏板、石膏砖等。而区内磷石膏产量远超过使用量,且多年来区内磷石膏渣堆存量就达到2000万吨以上,现有企业不能满足循环经济的需要。须继续引进石膏板生产线,给予政策鼓励,直至彻底消化磷石膏废渣,这也是园区循环经济中存在的最大问题。

园区煤化工生产现年产生煤渣10万吨,目前全部用于华新水泥企业生产中作为掺合料使用。园区磷化工生产中采用硫铁矿和硫精砂生产硫酸的企业年产生三氧化二铁、四氧化三铁废渣约30万吨,一部分用于水泥生产中作为原料使用,一部分通过精洗后用于炼钢厂回收炼钢,基本实施消化到位。工业园区“化工-建材”产业链示意图见图1:

2.5 “能源-建材”产业链设计

到2009年底,60万kW的机组开始发电生产,年需要耗煤138万吨,将产生73万吨的炉底渣和粉煤灰,在项目设计中即已考虑周全,少部分炉底渣用于水泥掺合料生产消化,大部分粉煤灰用于生产粉煤灰免烧砖,可以全部消化,不形成新的固体废弃物。

2.6 “陶瓷-建材”产业链设计

园区引进的安兴矿业等企业,利用硫酸生产后的硫铁矿渣精选铁精粉,每年可为钢铁企业提供10多万吨铁精粉,园区引进的海顺昌新型建材公司利用化工企业的废物磷石膏生产水泥缓凝剂,年消化磷石膏30万吨以上,创造效益近千万元。华新宜昌公司及市内其他水泥生产企业,将炉渣、磷渣、钢渣、粉煤灰、炉底渣、煤矸石等废物作为水泥掺合料,每年可综合利用废渣150万吨,产生综合效益近2亿元。

3 结语

本文提出了以生态学理论(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为基础的宜都工业园生态产业链设计的生态模型。根据文中提出的宜都工业园生态产业链设计的生态模型对工业园进行了生态产业链的设计。选取园区内宜化集团、东阳光集团等“关键种”企业为核心,其他企业作为补链,构建出宜都工业园生态产业链以及静脉产业链和其他相关企业产业集群,形成宜都工业园特有的生态系统。园区内六大产业存在各种的生产者企业、消费者企业和分解者企业,可以构成“资源-产品-废物-再生资源”的循环经济链条。

本文提出的生态产业链设计推动了园区企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从而达到物质和能量充分利用、对环境负面影响最小、园区各企业和谐共存的效果,使园区走上低碳经济发展的道路,有较好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

效益。

参考文献

[1] Deog-seong O,Kyung-Bae K,Sook-Young J.Eeo-industrial Park Design:a daedeok Technovalley case stuy. Habitat International,2005.

[2] 李锋,沈文星.基于循环经济的黄山市化工园区生态产业链共生模式选择[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3).

[3] 王兆华,尹建华,武春友.生态工业园工业中的生态产业链结构模型研究[J].中国软科学,2003,(10):149-152.

[4] 鲍健强,黄海凤.循环经济概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56-62.

[5] 嘉蓉梅.产业结构生态化的有效实现途径——基于一个博弈模型[J].生态经济(学术版),2012,No.25301:247-250.

作者简介:邓杰(1989—),男,湖北宜昌人,三峡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硕士在读,研究方向:环境污染与防治;王海云(1956—),男,河南林洲人,三峡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环境质量评价与污染控制工程。

我国都市农业发展模式 第6篇

一、都市农业发展模式的分类

一是从国别或地域看, 有美国模式、德国模式、日本模式、新加坡模式等。

二是根据都市农业的实施情况分为成品农业模式 (出售产品和加工品为主) 、生态农业模式、设施农业模式、精准农业模式。

三是根据其功能, 有以经济功能为主的美国模式, 以生态、社会功能为主的欧洲模式, 兼顾经济、社会、生态功能的亚洲模式等。

四是根据产品属性, 分为体验型 (如养宠物自我消遣) 、服务型 (如养宠物供人观赏以取得收入) 和产品型 (如养宠物直接出售获得收入) , 也有多目的的混合型。如美国、荷兰的都市农业属产品型, 台湾以服务型为主, 日本、意大利等国以体验型、服务型为主。

五是依据生产内容, 有的总结为郊外生态防护林业、郊外食物农业、城市园林园艺农业、城郊旅游农业、市内楼宇农业、都市文化农业, 有的归纳为设施农业、种苗业、农产品物流业、观光休闲农业、农业科技园区、循环农业和生态农业等, 也有的概括为生态景观型、高科技设施型、农业旅游度假型、体验参与型和特色精品型等。

六是根据产生机制, 分为原生型都市农业和诱致型都市农业。原生型农业是直接受城市化发展影响而形成, 在落后城市是城市贫民借以谋生的自发农业, 在现代城市是为了保护城市生态功能的自觉农业。诱致型农业首先是半企业行为的现代企业, 如城市近郊区的农业园区;随后是扩散型农业, 即大城市郊区的现代都市型农业。

二、国外都市农业发展模式的成功做法

(一) 以经济功能为主的美国模式

其主要形式是市民农园。参与市民农园的居民, 与农园的农民或种植者共同分担生产成本、风险及盈利, 农园为市民提供安全、新鲜、高品质且低于市场零售价的农产品。目前美国都市农业占总面积的10%, 其价值占美国农产品总价值的1/3以上。美国学者认为, 市民农园加强了农民和消费者的关系, 增加了区域食品供给, 促进了当地农业经济发展。

(二) 以生态、社会功能为主的欧洲模式

1. 德国模式。

19世纪德国政府为每户市民提供一小块荒丘, 市民用作自家的“小菜园”, 实现蔬菜生产自给自足。后来, 市民农园的土地一部分是镇、县政府提供的公有土地, 另一部分是居民提供的私有土地。每一市民农园的规模约有20000m2, 大约50户市民组成一个集团, 共同承租市民农园, 每个承租人租地100m2, 租赁期25—30年。政府不干涉市民种什么、如何经营, 但其产品不能出售, 这是与美国市民农园的主要区别之一。承租人中途可以退出或转让。目前德国市民农园的承租者83万人, 产值占到全国农业总产值的1/3左右。

2. 荷兰模式。

荷兰十分强调农业与环境、自然的协调发展, 重视农业的社会责任。借助发达的设施农业, 该国集约生产经营花卉、蔬菜及奶类食品, 使人均农产品出口创汇居世界榜首。

(三) 兼顾经济、社会和生态功能的亚洲模式

1. 日本模式。

日本都市农业伴随着农业观念即经济功能转向社会、生态功能的变化, 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扶持下形成三种主要模式:一是观光农业, 即设立菜、稻、果、树等田园, 吸引游人参观体验, 其实质是农业与旅游业的结合;二是设施农业, 即在一定区域范围内运用现代科技与先进的农艺技术, 建设现代化的农业设施, 一年四季生产无公害农副产品;三是特色农业, 即通过有实力的农业集团建设一些有特色的农副产品生产基地, 并依托先进的科技进行深层次开发。

2. 新加坡模式。

其都市农业既有生产功能, 也有供市民参观、学习、休闲之功能, 十分重视都市农业向高科技、高产值发展。主要模式:一是农业科技园, 国家投资基本建设, 然后通过招标方式租给商人或公司, 租期为10年;二是农业生物科技园, 主要进行新农业技术研究与开发工作;三是海水养殖场。

(四) 以郊外食物农业为主的发展中国家模式

20世纪中后期, 特别是90年代以后, 拉美、非洲一些国家也开始发展以郊外食物农业为主的都市农业发展模式。专家统计, 生活在厄立特里亚、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坦桑尼亚、乌干达和赞比亚等国城市中的6.5亿市民中, 就有2.5亿人通过都市农业获得部分食物;市民家庭食物自产率在东雅加达市达到18%, 内罗毕市达到50%, 而坎帕拉市达到60% (Mougeot, 1994) ;在哈瓦那, 城市菜园明显提高了农户家庭及其所在社区的食物数量和质量 (尼科·巴克, 2005) 。

三、我国值得借鉴的经验

20世纪90年代以来, 农家乐几乎遍布我国各大城市;各省会城市建有郊外蔬菜生产基地, 为市民提供了丰富的新鲜蔬菜, 甚至为城市超市提供一定数量的有机农产品;一些特大城市如北京, 建设了郊外生态防护林体系, 还有以陕西杨凌为代表的农业科技园和设施农业等, 国外都市农业的发展模式在我国都不同程度地得到了发展。

尽管我国都市农业蓬勃发展, 但各地均不同程度地存在只重视经济功能, 忽视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的问题。很多地方照搬照抄国外模式, 都市农业区域特色不突出, 都市农业人才匮乏, 政府政策滞后、缺失以及法律法规不健全, 导致一些地方出现盲目发展旅游、休闲、观光农业, 破坏了生态环境等问题。

国外都市农业发展模式的成功做法中值得我国借鉴的经验主要有:

第一, 坚持多元化功能目标。都市农业能产生经济、人文、生态、社会效益, 能发挥经济、人文、生态、社会功能, 具有多效能特征。纵揽美国模式、德国模式、荷兰模式和日本模式等, 尽管在各国其功能侧重点不同, 但都表明都市农业具有多元化功能, 即具有高质量的生产功能, 资源低耗与高效利用、环境洁净、景观优雅等生态功能, 生活、就业、安全、福利等社会功能, 以及教育、培训、示范、带动等服务功能。所以, 我国必须改变只重视经济功能, 忽视生态和社会功能的做法, 坚持多元化功能目标。

由于我国人口众多, 资源相对不足, 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弱, 必须围绕都市农业的多元化功能, 鼓励以生产功能为主, 兼顾生态科教、服务就业等功能, 科学规划其布局, 积极转换都市农业的经营模式。这样, 不仅能满足城市居民一年四季能吃到新鲜、优质和安全的农产品, 享受农业休闲文化的需求, 还能成为农耕文化的教育基地, 拓宽城郊农民的就业渠道, 扩展涉农二、三产业的发展。

第二, 坚持以高科技为支撑。众所周知, 新加坡在国土面积有限、自然资源贫乏条件下主要依托高科技, 注重资金、智力、信息等生产要素的投入, 注重引进工业生产管理技术、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 生产出了优质安全的高档农产品;荷兰也借助发达的设施农业, 使人均农产品出口创汇居世界榜首。可见, 发展都市农业必须以高科技为支撑。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都市农业科技同样是都市农业发展的第一推动力。都市大工业的技术、人才、设备形成了都市农业比较雄厚的物质基础和产业基础, 而且整个农村基础设施的改善是其稳定扩展的长期基础。

我国都市农业生产的科技水平总体偏低, 更要坚持以高科技来支撑都市农业的发展。一是加快实施都市农民培训工程, “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都市农民是都市农业发展的主力军;二是加快完善农业高等院校都市农业专业设置, 为社会输送大量都市农业人才;三是推进都市农业生产技术从传统型转向高新型。当前可以积极鼓励有条件的农业企业引进实用的农业高新技术, 大力发展设施农业、农业科技园等。

第三, 突出区域特色优势。美德日等发达国家以及发展中国家, 在土地资源享赋、自然资源条件、经济实力强弱、技术进步程度、国家政策, 尤其是城市发展水平等方面存在差异, 各国都市农业呈现了各自的特色和优势。因此, 发展都市农业要根据城市各区域功能定位, 突出区域特色优势。

我国幅员辽阔, 各地的资源禀赋和发展基础千差万别, 每个城市应因地制宜发展都市农业, 更加注重突出自身的禀赋优势。当前, 我国东部沿海大城市社会经济已达到较高水平, 可积极发展高附加值和外向型出口创汇都市农业, 大力拓展其生态保护、休闲娱乐和文化传承等功能;中部地区土地资源丰富, 是我国重要的产粮区, 可以用工业化带动农业的发展, 主要发展郊外食物都市农业模式;西部地区农业生态环境脆弱, 在加强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建设基础上, 借助丰富的自然资源、文化遗产, 主要发展生态产业、乡村旅游、观光农业等都市农业模式;东北老工业基地可利用先天的农业资源优势, 加上城郊的便利交通条件, 借鉴美国大农场都市农业发展模式, 发展高科技设施型、特色精品型农业等。

第四, 加大政府的扶持力度。由于都市农业具有显著的公共产品特征, 日本各级政府给予了多项保护政策。据1996年日本全国农业委员会都市农业对策协议会统计, 日本全国都、道、府、县和市、村各级制定的振兴都市农业的举措 (如低息融资、资助) 不下250项;日本政府还关注农业劳动力素质的提高, 政府除加强正规学校培养农业劳动者外, 对初次从事都市农业的人们提供无息贷款、资助学习等, 让农民学习农业技术和营销方法。

都市圈轨道交通发展模式探讨 第7篇

与城市轨道交通相比, 都市圈轨道交通的服务范围更大, 它是为整个都市圈的客运出行服务, 结合都市圈轨道交通的服务对象, 可以将都市圈轨道交通线网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由高速、长距离、大运量的干线铁路组成, 主要是都市圈内部的各中心城市与都市圈以外的各大城市之间的轨道线网;第二层次主要是指都市圈内部的各个中心城市内部以及各中小城市与中心城市之间的轨道线网 (城市铁路) ;第三层次是指都市圈特大中心城市内部之间的轨道交通线网 (城市轨道, 包括地铁、轻轨系统) 。三个层次总称为都市圈轨道交通。

从都市圈经济发展的需要、轨道交通的特点、承担的客流性质、客流特征及在区域综合交通运输中的功能作用等方面分析, 轨道交通的功能与定位如下:1) 都市圈轨道交通是都市圈经济和城市化发展到一定水平、居民出行达到一定程度的必然产物, 是地区内紧密联系、相互依存、合理分工的城市之间的基础设施。2) 都市圈轨道交通是专门用于城市密集地区中短途旅客运输的快速交通方式, 是连接区域内中心城市内部以及中心城市与外围城市之间的一种快捷的有轨交通联系通道, 在都市圈客运交通系统中处于骨干、主导地位。3) 都市圈轨道交通是对城市交通及区域交通运输通道的补充, 可以极大地缓和市区及城市密集地区区域内交通压力, 也是我国未来解决城市及大都市圈交通问题的一种全新的有轨交通方式。

2 国内外都市圈轨道交通发展模式简述

日本东京是世界上著名的交通繁忙城市, 城轨系统和铁路系统是公共交通的主导方式, 大体是“内轨外铁”模式。国家铁路JR (Japanese Railway) 承担了东京大都市圈内市际间交通功能, 总长度约900 km, 由两条环线及基本放射线组成。JR以东京站为中心, 向首都圈其他地区辐射。JR城际铁路站距为5 km~6 km, 运营时速50 km~60 km;JR新干线站距30 km~40 km, 运营时速120 km~130 km。私营铁路以国铁JR环线山手线为起点, 向都市圈外围辐射, 该系统由20余家私营公司管理, 长度近1 000 km, 私营铁路运营时速40 km~95 km, 站距为2 km左右。

中国香港公共交通以城轨系统和九广铁路为主导, 大体也是“内轨外铁”模式。地铁主要服务于香港中心城区, 由6条行车线组成 (其中包括机场专线) , 全长87.7 km, 共设49个车站。香港地铁平均每日载客250万乘次, 是世界上最繁忙的地铁之一。九广铁路即九龙—广州干线铁路在香港辖区内的路段。分为九广东线和九广西线, 分别从东部和西部连接香港中心城区和北部郊区, 除承担香港至内地长途客运外, 更成为郊区公共客运服务系统的骨干。

从日本东京和中国香港的情况可以看出, 地铁、轻轨和城市铁路在都市圈公共交通中分别扮演了不同角色。在都市核心区, 地铁、轻轨唱主角, 在都市圈外围则是城市铁路唱主角。形成这种“内轨外铁”的模式不是偶然的, 主要是由服务对象、运行方式特别是运价不同所决定的。服务的中心城区人口密度大, 相应车站密度大, 一般间距不到1 km, 主要线路车站在地下, 运行间隔时间短, 带来信号和控制系统复杂, 这些因素使建设成本高昂。与地铁、轻轨相比, 城市铁路站距长, 市郊铁路站距一般在10 km左右, 快速干线站距几十千米, 信号和控制系统相对简单些。目前, 国内单线铁路每千米造价0.3亿元~0.4亿元, 时速200 km双线快速干线大约0.8亿元, 时速250 km~300 km双线高速铁路1.3亿元左右。从实际出发, 趋利避害, 各展所长, “内轨外铁”是都市圈公共交通的必然选择。

3“内轨外铁”模式下的城市铁路发展模式探讨

城市铁路作为“内轨外铁”模式下都市圈轨道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合理确定城市铁路的发展模式, 将城市铁路纳入城市交通系统统筹考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经济效益。

在巴黎, 巴黎RER线 (市域快速线) 是以SNCF (法国国营铁路公司) 的既有铁路为基础、在中心城区建设地下铁路新线连接两端既有铁路线的方式形成的。巴黎RER线的主要功能是快速联系市中心和近郊区域。其中中心城区段的RER线路主要起到贯通两端中心城区以外区域铁路线路的作用, 同时为乘客在中心城区的主要集散点提供方便的换乘条件。如在著名的Chatelet车站, RER的A, B, D线可以与地铁1, 4, 7, 11, 14号线以及6条地面公交线路直接换乘。

在日本东京, 13条铁路干支线从城市四周引入, 由内、外两条城市铁路环线将引入的铁路线路连成一体, 并与市内12条呈放射形状布置的地铁线路组成了城市交通网络。

在上海, 上海的R线 (特别是R1线和R2线) 是以中心城区地铁向郊区延伸的方式形成的, 线路全部为新建, 以建立郊区与市中心之间的快速通道为其主要目的。上海R线的中心城区段本身就是早期的地铁线路, 在中心城区的站间距较小。如R1线和R2线已建中心城区段的平均站间距分别为1.4 km和1.6 km。上海R线中心城区段既承担着为郊区乘客在中心城区主要集散点提供换乘条件的功能, 同时又发挥着中心城区地铁线路的作用。

从巴黎、东京等国际著名大都市圈城市铁路发展经验来看, 一般主要有三种模式:1) 城市轨道交通延伸型, 主要适合一些近郊区域的线路, 但即使采用城市轨道延伸的模式发展城市铁路, 也不能按照一般城市地铁、轻轨的方式进行敷设, 如上海R线的中心城区段, 北京的城铁13号线等。2) 利用既有的干线铁路, 这是近期发展城市铁路的主要模式, 如北京昌平支线利用京包铁路等。3) 新建城市铁路, 主要是针对都市圈发展的客运交通需求已基本成熟以后, 原先利用干线铁路开行城市铁路的线路走廊已不能满足客流需求, 也就是都市圈发展的中远期, 考虑新建城市铁路, 最终在都市圈范围内形成多元化的轨道交通网络。

4重庆一小时经济圈轨道交通发展模式分析

重庆一小时经济圈是以都市区为核心, 1 h通勤 (车程) 距离为半径、非农化水平较高且与都市区存在密切社会经济联系的区域, 包括23个区县, 总面积28 661 km2。发展目标是要将一小时经济圈建设成为西部地区重要增长极的核心区、长江上游经济中心的主要载体和全市城乡统筹发展的战略平台, 带动全市在西部地区率先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预测2020年一小时经济圈人口达到2 200万人, 其中主城特大城市面积2 737 km2, 城市用地面积865 km2, 城市人口规模980万人, 外围地域容纳1 220万人。重庆的一小时经济圈是一种组团式的结构布局, 为了使主城中心和区县、区县与区县之间实现区域1 h可达的目标, 推动“同城效应”的形成, 我们需要向高速、大运量、站距较大、舒适、低能耗、高效率的交通方式转变, 实现客运交通公交化。而城市铁路则是这种实现主城区以外客运交通轨道化的最理想模式。

按上述分析, 重庆一小时经济圈轨道交通布局应坚持以下原则:1) 区域范围内近期 (2015年) 以前, 以利用现有和规划的干线铁路富余运能为主, 远期在部分主要的客流走廊上建设城市铁路专线。2) 根据我们分析, 主城区“一环九射”的轨道线网是主城区轨道交通的主骨架, 主要解决主城区内部的交通集散问题, 可以考虑向江津、璧山等近郊城市延伸, 原则上城市轨道交通不再延伸至更远的范围。3) 城市铁路主要解决区县城市与主城区的衔接以及区县城市之间的衔接, 进入主城区的线路发挥辅助的城市轨道交通功能, 与城市轨道系统、城市地面公交 (包括快速公交系统) 进行高效接驳。

一小时经济圈主城区与各区县、主要相邻区县之间公共交通以“七射两联线”的城市铁路为骨干, 总里程约843 km, 线路密度3.2 km/100 km2。

区域轨道交通线网布局方案实施以后, 将极大地缩短一小时经济圈内中心城市与其他城市之间的通勤时间, 加强了主城区与区县、区县与区县之间的密切联系, 使一小时经济圈内空间发展战略、产业布局结构更加合理。增强了主城区的辐射和集聚功能, 有利于带动一小时经济圈内其他中等城市的发展, 提升了整个都市圈的竞争力。

随着一小时经济圈空间形态、产业布局的逐步成熟, 区域内通勤出行需求将大幅度的增加, 而依靠现有的高速公路客运方式在数量和质量上均无法满足要求, 区域轨道交通规划实施以后, 将快速适应一小时经济圈内日益增长、高质量的客流需求。

摘要:论述了都市圈轨道交通研究范围及功能定位, 在分析国内外大都市圈轨道交通发展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内轨外铁”的都市圈轨道交通发展模式, 探讨了“内轨外铁”模式下的城市铁路发展模式, 并以重庆一小时经济圈为例, 概述了一小时经济圈轨道交通发展模式及布局方法, 以适应人们的客流需求。

关键词:都市圈,轨道交通,发展模式,内轨外铁

参考文献

[1]周涛, 翟长旭, 高志刚, 等.重庆一小时经济圈轨道交通布局规划研究[R].重庆:重庆市城市交通规划研究所, 2008.

[2]马述林.论重庆一小时经济圈通勤交通[J].综合运输, 2008 (4) :29-33.

[3]赵冰洁, 马驷.铁路在城市交通中的定位与发展模式[J].铁道运输与经济, 2004 (4) :15-17.

[4]刘启琛.市郊铁路在城市公共交通中的地位及其发展途径[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1999 (1) :21-24.

[5]华允璋.借鉴澳大利亚经验, 发展我国城市铁路——关于建设上海城市铁路的设想和建议[J].科技导报, 1997 (10) :54-57.

[6]余兴.城市轨道交通与国有铁路的衔接方式[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 2001 (2) :5-11.

都市区背景下城郊农业发展模式探究 第8篇

( 一) 传统型发展路径

传统型城郊农业主要以满足中心城日常生活需要为目的, 以种植易腐败不易储存的新鲜蔬菜为主, 并经营菜、蛋、鱼、禽、奶、花卉等农产品, 承担着“菜篮子”的重要角色。这种发展路径采取传统农业的高投入、高产出、 高污染的农业生产方式, 注重产量, 以缓解中心城农产品需求不足的状况, 满足城市的物质需求, 提供物质资料。 此种发展路径生产方式单一、粗放, 且处于城市发展的初期阶段, 对于中心城依赖性较强。由于城市管理者常常忽视生态效益, 过分追求经济效益, 造成中心城郊区生态环境的高污染。

( 二) 现代型发展路径

在城市化进程加快和区域交通网络日益发达的背景下, 随着城乡统筹发展的不断深入, 城郊农业的功能定位已发生了根本转变, 由过去提供单一的日常生活必需品向假日休闲旅游、科技文化观光、乡土乡情体验等多功能转化, 以满足城市居民对绿色空间的精神需求。

1. 体验型

体验型城郊农业是城市化发展到较高阶段, 城市内部地域空间即将进入重组时期出现的。根据区位条件、 自然条件、城市发展水平等因素, 适合在交通方便或者自然生态环境优美的区域采用, 主要有观光采摘 ( 蔬菜、瓜果等) 、休闲垂钓、林木风情、亲身务农等模式, 如各地兴起的采摘瓜、水果、草莓等。这些模式操作实施简单, 投入少, 经济、生态效益明显, 易形成知名特色产业 ( 中牟西瓜、草莓等) 。此外, 城市居民亲身从事农业劳动, 实现自种、自收、自用, 体验乡间劳作情趣, 减缓城市生活压力。 但生产基地布局零散, 基本上是由城郊农民自主经营, 企业参与较少, 预防市场风险的意识较差。

2. 示范型

示范型是指城郊农业的科技性, 即指农业科技示范园型城郊农业, 它是相对于传统城郊农业而言的, 用尖端种养殖技术、高科技生产农产品的现代农业产业集群, 它是城市化达到高级阶段, 随着城市地域空间范围扩张而出现的。示范园以技术、资金密集等为主要特征, 以科技开发与示范应用为依托, 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 以促进区域农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为目标, 是现代城郊农业发展的主要模式。农业科技园区作为农业技术组装集成、科技成果转化及现代农业生产的示范载体, 需综合考虑中心城规模和区域创新能力, 必须加强科技引导与示范。同时, 示范园可作为农业科研、教学、实习、培训、推广、旅游的基地, 也是对青少年进行科普教育的理想场所, 如郑州市中牟县生态农业示范园。

( 三) 演化路径比较

在城市发展的不同时期, 城郊农业的发展模式存在差异, 具体如表1:

城郊农业发展模式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演进逐步变化, 与城市不同时期社会 ( 人口、交通等) 、经济、环境、 资源等各方面需求与条件相适应, 其发展模式不断创新和丰富。

二、都市区背景下城郊农业的功能定位

(一) 都市区背景下对城郊农业的新要求

都市区的概念最早来源于美国, 核心概念是指一个较大的人口中心以及与其具有高度社会经济联系的邻接地区的组合, 中心城与外围地区在经济社会方面的相互作用强烈, 功能联系紧密, 形成由中心城和外围区共同组成并以中心城为核心的城市功能性地域。由此可以看出, 外围区的经济、社会、农业、资源等要素需要为中心城服务, 具体到城郊农业方面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良好的农业发展基础。良好的农业发展基础是城郊农业适应都市区发展要求的前提条件, 是指区域除了具有农业发展的自然和技术经济条件外, 同时已经具备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化的因素, 且已具有一定的市场规模。

2. 绿色环保的农产品、原生态的自然环境。在城市规模扩张速度加快, 经济发展迅速, 城市自然环境逐步人工化的都市区背景下, 城市居民收入逐年增加, 交通及各种物质生活条件不断改善。城市居民在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满足的前提下, 将转向注重追求生活质量和生存环境的提升, 绿色环保特色农产品、原生态的自然环境就成为城郊农业新的发展方向。

3. 多样性的服务功能。在都市区背景下, 城市居民需要城郊农业为其提供多样性的服务。城郊农业除提供新鲜的蔬菜、水果、鱼等绿色环保食品的基本生活需求外, 还更加注重其生态环境功能, 以此为远离大城市、回归自然田园风光, 享受乡村假日的城市居民提供农业休闲、生态、体验、观光旅游、教育等城郊农业多样性服务功能。

4.基础设施可达性。城郊农业除了必备基础设施之外, 还特别需要便利的地理位置, 即交通、通讯、能源等基础设施的可达性。在交通方面, 城郊农业区域与中心城市要有便利的交通联系和完善的运输体系;在通讯方面, 城郊农业休闲、生态、体验、观光旅游、教育等多样性功能的实现需要良好的通讯网络条件给予保障;在能源方面, 需要清洁、可靠的能源供应以保障城郊农业的原生态性。

5.政府鼎力支持。城郊农业要满足都市区的各种服务需求, 离不开政府对城郊农业的政策支持。都市区范围内城市与外围区域存在着极化—涓滴效应, 政府积极发展城郊农业, 除了满足中心城市需求外, 还能促进外围区域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政府可以在资金、技术、产业项目、资源、基础设施等方面制定相应政策, 给城郊农业发展提供支持。

( 二) 城郊农业的功能定位

现代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张, 在带来高质量生活条件、 便利交通和发达信息文化交流的同时, 也带来一系列城市问题。面对这些问题, 城郊农业具有了生产性、服务性、科技、绿化城市、美化环境、观光旅游、休闲文化游戏等众多新功能。

1. 农业生产功能

城郊农业除了具备一般传统农业种植农作物、经济作物以保障基本粮食需求的前提下, 其生产功能还主要表现在农业技术 ( 良种培养、水肥控制、防虫治病等) 、灌溉方式等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方面, 为中心城提供鲜、活、 特、优、名等农副产品, 满足不同层次居民需求。不同等级职能的城市, 大到省会城市、地级市, 小到县城、城镇, 都需要距中心城一定距离的区域为其提供农副产品和服务, 而且这种生产服务功能在新的时期还会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

2. 辐射带动功能

城郊农业依靠先进的生产技术, 依托中心城在科技、 通信、交通、资源、资本等经济要素方面的优势来福射带动区域农村经济的发展。逐步转变为高效现代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 增加农民人均纯收入, 促进周围乡村区域发展。

3. 科技创新功能

城郊农业的发展趋势就是将农业与高新技术、高产值相结合, 以追求高附加值和高新技术农产品为最终目标, 以建设和采用现代集约方式的农业科技园、农业观光园为载体, 满足其科技创新功能, 使城郊农业的劳动力条件、农业技术装备、生产技术、种植方式和耕作制度等得以提升和完善, 达到以有限的土地资源来实现较好的社会、经济以及生态效益的目的。

4. 低碳生态功能

城郊农业的低碳生态功能: 一方面表现在减缓中心城热岛效应, 防止水土流失, 调节区域小气候, 改善城郊生态环境方面的功能, 满足中心城居民回归大自然的期望, 另一方面表现在其建设过程中, 就将低碳生态理念贯穿始终, 开发低碳循环农业、绿色环保农业、农业生态观光旅游等农业特色产品, 保护生态环境。

5. 推进城镇化进程功能

城郊农业科技创新功能可以解放部分农村劳动力, 而随着中心城工业化进程的推进和服务业快速发展, 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可接纳部分劳动力从事非农经济 ( 非农产业) , 促进中心城产业结构的调整。因此, 从产业构成上来说, 城郊农业推进了中心城的城镇化进程。

三、都市区背景下城郊农业发展模式选择

( 一) 国外城郊农业发展模式

国外关于城郊农业的研究较多, 不同区域的发展模式也较多, 其城郊农业的功能定位、发展目标也不尽相同, 可将其归纳为三大基本模式: 高度专业化、高度集约化、高产量、高效益的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城郊农业发展模式 ( 以美国为代表) ; 注重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协调, 较侧重生态与社会功能的城郊农业发展模式 ( 以中西欧国家为代表) ; 以经济功能为主, 兼顾社会与生态功能的城郊农业发展模式 ( 以日本、新加坡为代表) 。

( 二) 都市区背景下城郊农业发展模式选择

都市区是城市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 其在带来高质量生活水平、前沿的科技、便利的交通与通讯条件的同时, 自身也在超常发展, 规模不断扩大, 城区土地资源短缺, 城乡差距加大, 城区面临着水、空气、固体废弃物等环境污染, 交通拥堵以及由此带来的高能耗、人口膨胀、城市居民生活休闲空间狭小, 工作压力加大, 心理疾病增多等问题。这种问题是城市发展过程中必然出现的, 仅仅从限制空间扩张是不可持续的。2006 年中央提出了“统筹城乡区域发展, 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方略, 同时2008 年颁布实施《城乡规划法》, 从政策和法律角度统筹城乡协调发展, 既可限制大都市无限制扩张, 又能保证城郊农业和农民的生存发展, 也满足城市居民对生态绿色的需求, 解决了城郊生态环境问题与城郊农业的转型方向。

结合前文分析, 城郊农业示范园是当前发展的主流模式, 其也包含了低碳、保护环境的理念, 但此种模式还是以经济效益最大化为最终目标。城郊农业以示范园的形式存在, 发展要以突出“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的永续性为发展主线, 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城郊农业发展动力机制, 即“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后续动力, 促进城乡社会和谐为根本动力, 以经济效益最大化为原始动力”, 以实现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综合效益最大的新型城郊农业发展模式。

1. 以经济效益最大化为原始动力。大多数国家的城郊农业最初就是为城市提供日常的粮、菜、禽、鱼、奶、 蛋、花卉等日常生活必需农产品, 扮演着“菜篮子”的角色, 单纯为了追求利润。新形势下的经济效益最大化是指新的发展模式也要突出经济效益, 以保证城郊农业发展的最原始动力。

2. 以促进城乡社会和谐发展为根本动力。城乡的主体是人类, 地域空间也是人类活动的承载地。城郊农业除了为城市居民提供科研、教学、实习、培训、推广、旅游休闲体验等功能之外, 在解决“三农”问题上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在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因此, 城郊农业的发展要以城乡社会和谐为根本动力。

3. 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后续动力。城市是人类改造自然最彻底的地方。人类的生产活动造成城市生存环境质量急剧下降, 出现了严重的环境问题, 城市建成区已失去人类聚集到此是为了更美好的生活特征。因此, 城郊农业在发展过程中, 必须以保护周围的生态环境为后续动力, 以保障城市居民生活生存需要。

四、结语

国内城市的发展仍以向外扩张为主, 这为城郊农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与压力。国外关于城郊农业的发展模式研究较多, 我们不能照搬任何模式。城郊农业的发展是一个动态化的过程, 我国区域发展背景差异较大, 没有固有的模式可循, 但是不管何种发展模式, 必须要走一条兼顾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等城郊农业发展道路, “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后续动力, 以促进城乡社会和谐为根本动力, 以经济效益最大化为原始动力”的发展主线, 强化生态文明建设, 积极促进城郊农业结构调整以及多元化发展, 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

摘要:都市区背景下, 中心城市的空间地域结构和功能面临着重组与优化, 城郊农业发展模式需进行适应性调整和创新。首先对城郊农业的演化路径进行分析, 并对不同时期演化路径进行比较研究, 进而对都市区背景下城郊农业的功能进行重新定位, 据此提出以“经济效益最大化为原始动力, 促进城乡社会和谐为根本动力, 保护生态环境为后续动力”, 实现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综合效益最大化的新型城郊农业发展模式。

关键词:都市区,城郊农业,发展模式

参考文献

我国都市工业园发展的创新机制研究 第9篇

随着时代的发展, 在经济社会日新月异的今天, 我国都市工业园求发展、求创新的思路必须随形势而动, 这就对在新形势下提出了新的要求。由于人口、经济和能源问题而引起低碳经济的概念;资源与人口依赖严重影响我国工业化发展道路, 从而引起人们对新型工业化的思考;国际竞争力仍同大国形象不合, 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桎梏百出引发对自主创新理念的探讨;从经济社会宏观角度分析我国面对各方挑战的不足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的问题。这些新形势下对我国都市工业园提出的要求就促使我们必须找到一个符合我国具体国情, 能带动地区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 并真正适用于都市工业园的创新机制。这种创新机制, 可以满足我们对低碳生活的要求, 并逐步转变我国经济增长的粗放型走上新型工业化自主创新的战略性发展的道路。

2 文献综述

创新机制, 又称创新机理, 主要分为因素构成、结构组成和功能作用三大部分。目前, 国内外的研究领域集中在技术创新机制与创新动力机制中技术创新动力等方面, 而我国学者则更突出对创新机制内涵和结构的研究。

在国外创新机制的研究中, 各国学者主要就技术创新动力机制层面提出了五大技术创新动力机制模式, 分别是:技术推动模式 (即为熊彼特创新模式I和模式II) 、需求拉动模式、“推—拉”综合作用模式、技术规范—技术轨道范式模式和“社会需要—资源”关系模式;在国内, 对创新机制的研究则侧重其定义标准、要素构成方面的研究, 分别产生了创新机制是创新活动中各创新因素的结构、功能及内在联系, 并通过自我管理技能与活动协调技能表现出来以及将创新机制分解为风险投资机制、优胜劣汰机制、人才培训与激励机制、官产学合作机制、法律制度机制五大板块等论述。

3 我国都市工业园创新机制模型

都市工业园作为一个创新整体, 它的创新机制内部组成的各要素与主体之间以及各要素相互之间相互联系, 互相推动, 构成了一个庞大的创新机制架构。在这个架构中, 各种要素紧密合作, 互相配合, 共同构成了都市工业园的创新机制的架构。都市工业园创新机制的构架如图1所示, 具体解释如下:

我国都市工业园作为市场经济的产物, 是由市场机制催生的, 因而他的载体必然是市场。市场发展动向的变化以及都市工业园自身条件的不断转移和变化都可能成为影响都市工业园创新机制构架的重要因素。在市场的调控下, 首先由政府作为先导, 进入到都市工业园的筹划建设中。政府进行基础设施等的相关建设, 并提供以优惠的政策作为辅导和指引, 创造良好的环境 (包括自然环境和经济环境、竞争环境等) 来吸引以企业为主要对象的投资运行主体, 同时, 政府要根据当地经济发展的具体实际情况确定出都市工业园的总体发展方向。选择以高科技发源地的科研机构以及高校作为依托, 将产学研很好的应用于都市工业园的创新机制中, 实现了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同时, 企业作为都市工业园创新机制不断发展壮大的重要承担者, 他通过对现有资源进行有效整合, 不断地创造出推动整个都市工业园创新机制运作的动力。科研机构和企业通过在自身运转过程中的不断创新, 包括制度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以及理念创新, 在将其成果反作用于政府。而政府利用各方面为自身提供的条件, 通过政策指引、资金注入以及方向定位等行为, 对企业和科研机构的行为进行影响 (由图1中①②所表示) 。另外, 企业和科研机构相互之间也在技术和管理、知识与资本等方面互通有无、携手向前 (由图1中③所表示) , 并以此带动了整个循环机制的运行, 实现了资金、技术和信息在这三个主体之间的可再生性循环利用。信息和资金随着都市工业园创新机制运转不断地更新与流通在各个主体之间, 而技术则是通过在实践中的不断升级与自我完善促进各主体的协调运作。在整个运作过程中, 人才资源是作为具有附加值的重要的输入资源, 投入到工业园的创新发展机制中。当然, 在这同步输入的是作为最原始状态的技术。他不同于在都市工业园创新机制体系中不断循环升级而被不断利用的技术的一个很突出的特点是, 这些技术是伴随着都市工业园创新机制发展方向与思路的确定就直接被引入的, 是一个相对静态的输入要素。同时, 作为地区发展的旗帜性项目, 都市工业园最终的输出, 将在同以往传统工业园相似的经济效益的基础上, 强调了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4 我国都市工业园三大创新机制

4.1 牵引机制

都市工业园的牵引创新机制又称动力创新机制或推动力创新机制, 是推动整个都市工业园创新机制不断的发展、健全与完善的各种组成要素的总体。都市工业园牵引创新机制的组成要素来自于内部和外部。

(1) 内部牵引要素

都市工业园牵引创新机制的内部要素主要包括都市工业园内部企业间的竞争, 创新的利益推动和创新主体的自主创新意识。

市场竞争的压力、行业之间的相互竞争、优胜劣汰的抉择迫使都市工业园内部企业通过不断的自我创新, 并进一步促进了都市工业园创新机制的不断完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 利益是催化一切市场行为的重要因素, 通过利益的牵引, 不断地摒弃那些与利益无关的环节, 将目光集中在重要产业, 并以此带动创新机制的运作;人才除在技术和知识上占有绝对的优势, 更作为一个具有独立意识的创新主体, 在其对自身要求的不断提高的过程中, 推动着其所在部门的不断创新进步从而形成良好的文化氛围和良性竞争机制, 使得都市工业园的创新机制不断地完善和发展。

(2) 外部牵引要素

都市工业园创新机制的外部牵引要素主要包括政府的引导, 都市工业园内外部企业间的竞争, 科技进步的催生力量以及市场需求的拉动。

政府作为都市工业园建设的发起者, 它既是市场竞争规则制度的制定者又是都市工业园创新机制运行方向的指挥者, 它对都市工业园的导向牵引作用主要是通过一系列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 对都市工业园主导产业的确立以及方向性指引来实现的;在园区内外之间, 同行业的相互竞争, 决定着园区内的企业能否在园区长期立足以及该企业在行业中的地位和前景, 因而对都市工业园创新机制的具体运作产生影响;科学技术作为推动都市工业园创新机制的灵魂工程, 它通过现代化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 不断优化创新机制的每个环节, 使得都市工业园的牵引创新机制更加符合时代特性, 与时俱进;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摒弃故步自封的传统套路, 通过自身的不断创新, 不断增强整个都市工业园创新机制的核心竞争力, 让市场需求成为都市工业园创新机制真正的领航者, 是一个都市工业园不断进步的重点所在。

总之, 都市工业园的内外部牵引机制分别从小环境和大环境的角度, 将都市工业园放进市场环境中来不断考验其创新机制的可靠性与再创造性。

4.2 协同机制

协同创新机制是指创新机制内部各要素之间要保持一致性, 即在有共同组织目标的基础上, 两个或多个要素在创新机制整体运作过程中相互协作、共同进退, 并最终实现组织的目标。

都市工业园作为一个创新主体, 他的要素之间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 共同支撑起整个都市工业园创新机制框架。都市工业园创新机制的要素协同方式可以从图2中看出, 从主体间协同、输入间协同和输出间协同的角度阐述如下:

(1) 主体间协同

都市工业园创新机制的主体要素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在整个都市工业园的运转中通过不断地协同合作, 保证创新活动顺利开展。企业在制定战略方向时要充分考虑到政府的相关政策, 依法从事商业活动;政府相关政策的制定要充分考虑园区内企业的利益, 权衡各方利弊。科研机构为企业源源不断地提供科技力量支持, 以推动企业在各方面的创新;企业也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创新, 为企业提供实践经验的同时还有资金、人才的辅助。同时, 政府的法律法规可以影响到科研机构科研活动的开展, 进而也影响到企业在技术上的创新;科研机构更为企业和政府内部管理机制的不断完善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2) 输入间协同

都市工业园创新机制的输入要素中的人才、技术和资金通过在企业、政府及科研机构之间的沟通, 实现了协同促进都市工业园创新机制的目的。企业运作需要资金作为基础, 同时, 技术上的不断创新进步也给了他发展的源动力, 而这一切都要以人才资源作为前提。技术的研发与推广要以资金作为基础;人才资源通过不断地探索创新, 不断地实现技术突破的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经济利益, 同时, 技术上的突破也为人才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3) 输出间协同

都市工业园创新机制的输出为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他们在都市工业园创新机制内部通过刺激市场机制运转来协同促进都市工业园的创新机制。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实现是以经济效益为前提的, 同时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改善又反过来作用于经济效益。例如, 过去很多工业园的建设只追逐经济效益, 忽略了环境和社会效益的重要性, 导致环境严重污染、不必要重复建设、社会秩序紊乱等不良后果, 这就是没有很好地将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协同作用的结果。

总之, 我国都市工业园创新机制只有做到将“产—学—研”有机的结合, 注重技术向资本的转化、人才和技术的结合、资金—技术—人才协同作用, 促进主体间信息的畅通, 将各种要素有机结合, 才能保证整体的顺畅运作, 才能推动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

4.3 循环转换机制

循环转换创新机制是指在都市工业园创新机制的运行过程中, 各要素和各主体处于动态的链循环中, 他们因时期、目标以及地位的不同需要而不断转变角色, 在整个都市工业园的创新机制中不断再现, 并持续、循环发挥作用。

在都市工业园的创新机制中, 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循环转换机制。这些循环转换机制, 并不是相互独立的, 而是随着都市工业园创新机制的运行交叉循环往复的, 并且随着都市工业园发展的不同时期进行着往复前进的。具体如图3所示。

(1) 从要素循环转换的角度

人才、技术和资本作为都市工业园创新机制的要素, 他们通过 “产—学—研”相结合的运作模式, 实现了在都市工业园创新机制中的不断循环往复利用。人才资源通过自身在知识和实践上的优势, 将知识转化为强大的无形生产力, 从而创造出更多的资本, 实现了人才向资本和技术的转化;技术作为推动工业文明前进的重要动力, 创造了巨大的财富和宝贵的人才知识资源;资本作为最直接的基础投入, 它的进入不断地创造出新的技术和培养出优秀的人才资源。这三方要素通过都市工业园创新机制的自我发展与完善, 不断地变化着身份, 也不断相互配合, 循环作用于都市工业园的创新机制中。

(2) 从主体间转换的角度

都市工业园创新机制不同时期, 主体的侧重不尽相同。前期准备阶段以政府为主导, 企业和科研机构根据主体产业集群的倡导方向来安排一切活动事宜。初期发展阶段, 政府的主角作用逐渐减弱, 政府慢慢放手, 只给予政策和法令性的监督管理, 由政府主导模式向企业和科研机构各按所需进行发展模式转变。成熟期升级, 将政府的作用进一步减弱的同时, 企业和科研机构紧密的结合成一个整体, “产—学—研”高度集聚, 形成较成熟的都市工业园创新机制, 并推动创新机制的不断升级。主体间的角色转换是将都市工业园的各个发展阶段紧密链接起来, 形成一个整体推动的循环机制。

5 结论

5.1 都市工业园创新机制是一个整体

都市工业园创新机制中的要素和对象, 其地位和作用是不同的, 但作为一个创新主体, 他们就像一部机器的不同零件, 必须密切配合, 才能使得整部机器有条不紊的运行。

5.2 都市工业园创新机制具有多种的特性

都市工业园作为地区经济发展的产物, 无论是面对机遇与挑战还是面对创新与突破, 都显示出不同的特质。时代性关系到都市工业园创新机制能否与时俱进;周期性关系到其当下实力与未来潜力;实践性关系到能否经受住现实的考验。

5.3 都市工业园创新机制具有具体性

推动都市工业园创新机制运转的牵引力, 促进都市工业园创新机制内部要素相互联系的协同力以及提高资源配置与内部运转可行性的循环转换力。这些具体的运行机制是通过都市工业园机制不断创新的过程产生的, 因而其本身具有都市工业园创新机制的具体性。也只有这些具体的力量相互配合, 共同发挥作用, 才能保证整个都市工业园创新机制更好地运转。

摘要:我国都市工业园经历了漫长的探索发展阶段, 正慢慢走上轨道;区域创新概念的提出为我国都市工业园创新机制框架的构建提供了新的思路;创新机制所涉及的要素构成了都市工业园运转的齿轮, 如何带动这部机器更好、更快地运转成为焦点。都市工业园创新机制涉及的牵引、协同、循环转换等要素共同发挥作用, 促进我国都市工业园的发展。

关键词:创新机制,牵引机制,协同机制,循环转换机制

参考文献

[1]刘国岩.我国创新型大企业的构建及创新模式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博士论文, 2008.

我国都市农业发展模式 第10篇

产业集聚是城市化的基础,城市景观的形成是城市化的表象,基于产业集聚的城市化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模式。区域城市化特别是产业集聚下的城市化已成为国际都市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区域产业集聚的都市化才能提升都市的国际竞争力,才能使之真正融入世界都市化的进程中,才能从经济全球化、信息化、都市化过程中受益,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

1985年广场协议后,日本的产业构造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对日本都市及都市间的关系产生很大的影响。都市产业发展随着产业构造的高度化,促进了都市化的进展。同时,都市化的进展又促进了产业构造的高度化。在国际化经济的进程中,这种都市化进展与产业构造高度化展现出新的动向。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从都市部向郊外区域、地方都市转移,1985年后更出现了向海外转移的趋势。这种海外转移的动向在制造业中最为显著,于是,日本国内(地方都市)的生产被缩小,更进一步促进了企业向海外的转移。结果,以日本地方都市为中心,逐渐丧失了制造业的生产基础,出现了被称之为产业空洞化的问题。

此外,随着国际化经济的进展,使都市间的竞争更加激化。结果,与国家相比,区域、都市作为空间单位开始受到重视。在这种形势下,集聚经济成为都市发展的关键。日本都市(地方都市)在经历了战后经济高度增长的同时,通过长期的积累,形成了区域固有的产业集聚(企业、人力资本、技术、情报、知识等)。这种区域固有的产业集聚经过有效的结合,产生的集聚经济效应,对日本的都市产业发展(都市化)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通过运用EG指数与克鲁格曼集中指数对日本制造业产业集聚现象进行测度,计算了1989-2009年制造业19个行业的集聚度,观察了这个期间的集聚水平变动趋势。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日本7大都市圈及中心都市的集聚现象,并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我国城市产业发展以及城市化建设提出政策建议。

二、日本区域·都市集聚状况的测度

本文首先将运用EG指数和克鲁格曼集中系数概观日本制造业19个2位数行业的区域集中状况。同时运用区域专业化的赫芬达尔专业化指数和克鲁格曼专业化指数对日本7大都市圈的制造业专业化程度进行测度。在此基础上,观察7大都市圈的12个中心城市的集聚现象,并分析其集聚类型及集聚产业特征。

(一)空间单元的确定与数据说明

对于产业集聚的研究通常都是以划分的行政区域为考察单元。本文考察的区域范围为日本全国47个都、道、府、县,以德冈(1998)的标准大都市圈(SMEA;Standard Metropolitan Employment)以及都市圈的中心都市为分析对象的空间单元。之所以选择都市圈以及都市圈的中心都市为分析对象,主要有以下几点理由。Fujita and Tabuchi (1997) 从集聚经济的视角,考察了日本战后的经济增长与都市化的动向。1985年以后,日本的都市体系由东京·大阪的两极分化型向东京一极集中转移。在此过程中,广义上的运输费递减与规模经济所带来的集聚经济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同时指出了在这种都市体系的变化中,中央商务区(CBD;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的重要性。这是因为,都市体系的变化与都市发展的要因是在于以商业情报的收集及运用等知识密集型生产活动的集聚,而这些主要是形成于中心都市。在对美国都市空间的研究中,Jacobs (1969)、Lucas (1988)做出了同样的描述,此外,在对日本都市空间的研究中,石丸(2000)也得出了同样的结论。这些都表示了都市圈(中心都市)发挥着作为集聚经济‘场’的作用。

文中所使用的数据,主要是来源于日本经济产业省工业统计调查《工业统计表—市町村篇(1989-2009)》。日本的行业统计分类至今经过12次的改订,在本文观察的期间内共有3次,受到行业统计分类变动的影响,最终整理得到了1989-2009年19个行业的县级面板数据,以及7大都市圈和12个中心都市的行业数据。由于本文主要是以都市工业为研究对象,因此在分析中没有列入矿业及矿物制品业。为了保证数据的准确性与连贯性,以便于实现长期的观察和区域的比较,对所用数据做了如下几点说明:

首先,按照日本标准行业分类标准,综合3次行业分类变动的差异,对数据进行了归并统一。在考察1989-2009年集聚度时,依照2008年改订标准,将服装鞋帽纳入纺织工业内。

此外,随着电子机械设备及通信机械设备比重的增加,2004年开始从电气机械设备被分离出来单独分类。在2008年开始的分类中,专用设备被细化为生产用设备和业务用设备。但考虑到数据的一贯性,在本文中仍归纳于以电气机械设备和专用设备范畴。

最后,集聚度的计算可以使用工业总产值或增加值、就业人数等,本文的研究同Krugman (1991) 、Elison and Glaeser (1997) 一样,主要是采用日本就业数据。

(二)日本制造业集聚的总体水平与趋势

通过EG指数的计算,可以观察到1989-2009年日本制造业集聚度的变动情况。由于日本集聚经济发展的跨度较大,经历了战后经济复苏、高速发展及泡沫经济后的低迷等阶段,虽然20年的数据计算不足以完全说明日本的集聚发展,但并不影响我们对日本制造业空间结构变动做出直观判断。

图1报告了日本1989-2009年制造业分行业的集聚水平变动趋势。我们可以观察到,1989年以来日本制造业整体呈现出明显的集聚特征。战后,日本经济实现了高速增长,如图1所示,它经历了工业化经济、服务化经济、高度服务化经济三个阶段,这一系列产业构造的转换直接影响到区域经济构造的变化。本研究的观察期间正处于日本高度服务化经济阶段,从整体来看日本制造业的集聚水平保持着稳定的态势。

在这个阶段,生活消费工业与部分机械设备工业的空间分布呈现出分散的趋势。这些产业包括;食品加工制造业、木材加工及木制品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制造业、印刷业及相关产业、塑料制品、橡胶制品等。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为日本后工业化的发展以及都市化水平的提高。与此相比,部分行业集聚比较明显,例如;纺织工业、化学工业等。纺织工业作为日本传统优势产业,随着日本海外直接投资的扩大逐渐丧失其优势。化学工业也由于日本太平洋工业地带的解体,而导致了产业规模的缩小。此外,日本国内的产业空洞化也是金属、机械制造等行业集聚程度缓慢下降的主要原因。

Ellison Glaeser根据EG指数的大小,对产业集聚程度做出了划分标准。他们将产业集聚程度划分为三类:第一类为高集聚度行业,;第二类为中度集聚行业,;第三类为低集聚度行业,。如表3所示,依据这种标准,对计算出的日本2009年制造业分行业EG指数做出划分。

从表3中可以发现,日本制造业分行业集聚度水平较低,行业集聚度超过0.05的高集聚度行业只有毛皮皮革加工制造业。中集聚度行业有交通运输设备、印刷业及相关产业、室友加工、炼焦。而大部分行业属于低集聚度行业,占制造业行业的78.9%。究其原因,毛皮皮革加工的高度集聚主要是由于日本传统的产地型集聚发挥了主要作用。而由于日本制造业生产机能的海外转移,而导致国内的产业空洞化,使得大部分制造业行业一直处于较低的集聚水平。虽然,近年以大型企业为中心出现了短期的国内回归现象,但并没有对制造业整体的集聚水平产生太大的影响。

为了更清楚的观察日本制造业各行业在各都道府县的分布,通过计算区位商指数,对制造业各行业在地区的专业化程度进行了测度,并列出了1989年、1994年、1999年、2004年和2009年的各行业规模位列日本全国前三名的都道府县。如表4所示,虽然冲绳县、鹿儿岛县、德县等地区的专业化程度较高,但是由于上述地区的制造业比较落后,产业构造也较为单一,2009年冲绳县及鹿儿岛县的从业人口数合计不足10万人,仅占全国1.2%,所以不具有区域间的可比性。排除上述因素,可以发现都市部的优势比较明显,例如北海道的食品加工制造业、爱知县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大阪府及千叶县的金属制造业、东京都的印刷业及相关产业等。

于集聚度的测度方法,学术界仍存在较大的争议。由于对数据的要求较高,并且根据选择指标的不同,计算结果很容易产生偏差。下面分别运用EG指数与克鲁格曼产业集中指数计算2009年日本制造业分行业的集聚水平,并对二种方法的可比性进行分析。

如表5所示,两种指数的排名具有高度一致性。在此基础上,将两种指数测度2009年产业集聚所得结果进行拟合,见图2,相关性也非常好。因此可以说,两种测度方法所得到的结果具有较高可比性,从而进一步验证了测度结果的准确性。

三、日本都市圈及中心都市的制造业产业专业化

如表6所示,本文计算了2009年日本各地区的制造业的克鲁格曼专业化指数与HHI指数,并按专业化指数的高地进行了排序,结果表明排名前5位的是冲绳、鹿儿岛、北海道、青森、鸟取;排名后5位的是兵库、神奈川、茨城、琦玉、群马。

冲绳及鹿儿岛等区域由于从业人数非常少,出现了过大估计的结果,并不具有可比性。排除这些因素,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北海道由于食品加工业的传统优势,保持着较高的专业化水平,其他如兵库、神奈川,琦玉等都市地区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多样化特征。

以制造业为中心的都市产业集聚,在日本战后的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关东大都市圈、中京大都市圈、京阪神大都市圈是日本传统的三大经济核心区。通过考察三大都市圈1995-2009年的制造业克鲁格曼专业化指数, 可以发现中京都市圈仍保持专业化程度的稳定增长, 而关东都市圈与京阪神都市圈的专业化程度较低, 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多样化特征。

为了观察三大都市圈时间序列的变动趋势,对关东、中京、京阪神都市圈制造业克鲁格曼专业化指数变化做时间回归预测,并分别用指数函数、对数函数、移动平均以及多项式进行拟合,结果4次多项式的拟合度最高,除京阪神都市圈值为0.78外,其它的值均达到了0.94以上。从发展趋势来看,根据拟合方程进行预测,关东都市圈将呈现缓慢的上升趋势,中京都市圈呈现缓慢的下降趋势,而京阪神都市圈则呈现较快的下降趋势。

与传统三大都市圈相比,新兴的四大地方都市圈表现出较高的专业化水平。其中,札幌大都市圈发挥了食品制造业的传统优势,专业化指数一直保持在0.74-0.78之间。仙台、广岛、福冈北九州大都市圈也平均保持着0.35的专业化水平。由此可以看出,日本制造业的发展的重心,在逐渐向地方都市圈转移。

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来观察7大都市圈的12个中心都市的专业化水平变动趋势。在期间,也可以捕捉到地方都市圈中心都市的专业化水平平均高于传统3大都市圈的中心城市。整体来看一直保持着稳定的发展。

四、总结性评述及对我国的经验启示

(一)总结性评述

通过上述对日本及其都市集聚经济现象的分析可以发现;

第一、自1989年以来,日本制造业整体呈现出明显的集聚特征。从整体来看日本制造业的集聚水平保持着稳定的态势。在这个阶段,生活消费工业与部分机械设备工业的空间分布呈现出分散的趋势。这些产业包括;食品加工制造业、木材加工及木制品制造业、造纸及纸制品制造业、印刷业及相关产业、塑料制品、橡胶制品等。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为日本后工业化的发展以及都市化水平的提高。与此相比,部分行业集聚比较明显,例如;纺织工业、化学工业等。纺织工业作为日本传统优势产业,随着日本海外直接投资的扩大逐渐丧失其优势。化学工业也由于日本太平洋工业地带的解体,而导致了产业规模的缩小。此外,日本国内的产业空洞化也是金属、机械制造等行业集聚程度缓慢下降的主要原因。

第二、2009年,日本制造业分行业集聚度水平较低,行业集聚度超过0.05的高集聚度行业只有毛皮皮革加工制造业。中集聚度行业有交通运输设备、印刷业及相关产业、室友加工、炼焦。而大部分行业属于低集聚度行业,占制造业行业的78.9%。究其原因,毛皮皮革加工的高度集聚主要是由于日本传统的产地型集聚发挥了主要作用。而由于日本制造业生产机能的海外转移,而导致国内的产业空洞化,使得大部分制造业行业一直处于较低的集聚水平。

第三、通过计算区位商指数,对制造业各行业在地区的专业化程度进行了测度,可以发现都市部的优势比较明显,例如北海道的食品加工制造业、爱知县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大阪府及千叶县的金属制造业、东京都的印刷业及相关产业等。

第四、2009年日本各地区的制造业的克鲁格曼专业化指数最高的为是冲绳、鹿儿岛、北海道、青森、鸟取,其专业化指数在0.66以上;专业化指数最低的为是兵库、神奈川、茨城、琦玉、群马,其专业化指数均在0.26以下。北海道由于食品加工业的传统优势,保持着较高的专业化水平,其他如兵库、神奈川,琦玉等都市地区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多样化特征。

第五、通过考察三大都市圈1995-2009年的制造业克鲁格曼专业化指数,可以发现中京都市圈仍保持专业化程度的稳定增长,而关东都市圈与京阪神都市圈的专业化程度较低,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多样化特征。与传统三大都市圈相比,新兴的四大地方都市圈表现出较高的专业化水平。其中,札幌大都市圈发挥了食品制造业的传统优势,专业化指数一直保持在0.74-0.78之间。仙台、广岛、福冈·北九州大都市圈也平均保持着0.35的专业化水平。由此可以看出,日本制造业的发展的重心,在逐渐向地方都市圈转移。

(二)对我国的经验启示

我国的产业集聚发展与城市化建设正处于一个较低的水平。对日本产业集聚与都市发展的研究对我国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及重要的借鉴意义。

第一、加大我国三大都市圈集聚经济发展力度,从而带动中、西部区域经济发展以及促进我国城市化进程。

城市集聚是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逾越的阶段,而东部三大都市圈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应继续发挥都市圈的集聚经济效应。加大我国三大都市圈集聚经济发展力度,是带动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及中国城市经济持续发展的一个必要环节。日本都市圈的集聚经济发展证明了城市集聚的必要性和必然性。通过城市集聚效应的扩大,伴随着要素的充分流动和产业扩散必然会带动中、西部地区的快速发展,地区间的差异也将更快得到缩减。

第二、明确产业集群发展的主体,加大支持力度。

技术创新是促进集群发展的主要动力,不断的创新与变革使得产业集群化程度越来越高,从而形成整体的竞争优势。日本等发达国家主要是依托中小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与此相比,我国的中小企业发展起步较晚,各方面的积累并不能完全支撑技术创新的需要。因此,我们仍然需以大企业为依托,在促进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等高技术领域发展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同时,还要针对中小企业的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政策调整,并制定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及相互间的网络联系提供平台。

第三、构建经济协调机制,推动区域间的产业分工与协作。

根据产业政策与区域政策相结合的原则,构建区域间经济协调机制,对实现信息、基础设施等资源共享,降低生产要素成本,发挥各地区优势等具有重要的作用。此外,建立区域间产业分工体系。各区域根据本地区的比较优势和企业优势选择支柱产业,要注重现有基础、产业关联、经济效益、技术含量等综合指标。根据本地区的比较优势和支柱产业的发展明确确在区际分工中的位置,从而有序地推动各区域开展优势互补、合理的产业分工与协作,逐步形成各具特色,并且具有较强互补性的区域产业结构。

参考文献

[1]Ellison and Glaeser, “Geographic Concentration in US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A Dartboard Approach”,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97, Vol.105, pp889-927.

[2]Fujita and Tabuchi, “Regional Growth in Postwar Japan”, Regional Science and Urban Economics, 1997, Vol.27, pp643-670.

[3]Jacobs, The Economy of City, Vintage Books, 1969.

[4]Krugman, “Increasing Returns and Economic Geography”,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1991, Vol.99, pp483-499.

[5]Lucas, “On the Mechanic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Journal of Monetary Economics, 1988, Vol.22, pp3-42.

[6]石丸哲史.サービス経済化と都市.日本;大明堂.2000.

上一篇:生活内容下一篇:《已知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