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护理范文

2024-05-12

阶段护理范文(精选12篇)

阶段护理 第1篇

关键词:体检,护理,工作模式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大家对于自身健康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更多的人把对“疾病”的关注转移到对“保健预防”的关注上, 对健康关注点的前移使得近年来进行健康体检的人群日益增多, 2010年我院体检中心共接待体检人员20万人次, 医务人员面临工作量大、工作繁琐等压力, 最多时一天需接待近1000名体检人员。如何更有效率的做好体检的护理工作, 是提升体检质量管理, 发展体检业务的关键, 下面将我们在工作中摸索出的三阶段护理工作模式进行初步的探讨。

1 体检三阶段护理模式

我们把一个完整的体检程序分为检前准备、检中护理、检后服务三个阶段, 三阶段层层递进, 环环相扣。检前准备阶段是体检工作开展的基础, 充分的准备有利于体检工作的顺利进行及确保体检结果的真实可靠。检中护理是体检工作的关键, 是护理工作直接面对受检者阶段, 包括抽血护理及导诊护理等等, 体检中心应致力于营造温馨、舒适的体检环境和氛围, 注意消除受检者紧张、焦虑或烦躁的心理, 使体检过程成为一次健康享受的过程。检后服务是体检工作的核心, 健康教育、健康跟踪是保证体检效果的根本, 优质的检后服务有利于早期发现疾病, 早期干预, 培养正确的健康理念, 传播健康知识。

1.1 检前准备阶段

体检前准备主要包括:体检宣传、体检预约、体检注意事项告知和体检工作安排, “凡事预则立”, 充分的体检前准备对于体检工作的顺利开展至关重要。

1.1.1 体检宣传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检前准备阶段, 我们充分利用讲座、宣传栏、报纸、互联网等多渠道多方式进行健康宣教, 宣传体检对于疾病的“早期预防、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的重要性, 只有“定期体检”的观念日益深入人心, 逐步培养其人们的定期体检意识, 我们的体检业务才能得到迅速的发展。

1.1.2 体检预约

一般提前3~7d进行体检预约, 与体检单位进行体检项目、体检金额、体检人数的沟通确认, 了解体检人员情况, 包括姓名、性别、年龄、既往病史等等, 提前打印好体检指引单, 建立个人的健康体检档案, 将体检指引单提前分发到受检人员手中, 或者将指引单按部门顺序排列, 利于体检当天体检指引单的迅速查找与分发, 不会造成人员的滞留, 确保体检过程的顺畅。

1.1.3 体检注意事项告知

在体检前告知受检者注意禁食12h、抽血时间、检查禁忌等等, 提前告知受检者相关注意事项有利于保证体检结果的准确性、体检过程的顺畅进行及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对于原来有既往病史的受检者, 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患者, 则根据不同情况叮嘱其做好相应的检前准备。

1.1.4 体检工作安排

根据情况每日安排相应的体检人数, 根据每日的人数提前通知检验科、B超室、心电图室、放射科等相关科室安排医生, 同时准备好每日提供给受检者的早餐及饮用水, 检查体检的仪器设备工作正常, 保证体检用的抽血试管、一次性抽血针、医用垫巾等耗材齐全。

1.2 体检中护理阶段

日常接受体检的人群不同于一般来医院就诊的病患, 他们对于护理需求与看患者群不尽相同, 对于护理人员的服务态度有着更高的要求, 更注重的是体检过程的舒适性, 为此我们强调“人性化、个体化、细致化、耐心化”的服务。体检中心每天要接待数百体检人群, 由于体检对象的社会职业、地位、民族、信仰、生活习惯与文化程度不同, 对体检意义的认知程度、道德修养也不同, 要使体检者都能达到体检所需要的最佳身心状态, 需要我们将人文关怀融进护理工作中[1]。

1.2.1“一站式”服务环境

温馨舒适、安全安静的体检环境有利于放松受检者紧张心情, 体检应是一次医疗服务的享受过程。我们一直以来都致力于创造舒适的体检环境, 体检中心设有内外科、五官科、妇科、B超室、心电图室、乳透室、抽血室、X光室及服务台和休息大厅, 方便体检人群能够享受“一站式”服务, 所有的检查项目都能够在体检中心完成, 既避免了长时间排队过程, 又避免了疾病交叉感染的可能性。与此同时, 我们为体检人员提供了早餐、饮用水、休息用的沙发, 以及电视、书报刊等等, 还利用板报、宣传栏等形式定期进行健康养生知识的宣教, 让受检者在体检过程既得到放松休息, 又缓解了排队过程的焦躁情绪, 还能够起到健康教育的作用。

1.2.2 导诊护理服务

导诊工作是检中护理的关键, 是高效、迅速体检流程的核心阶段, 每天要根据当天体检人数及体检项目安排相应数量的导诊护士进行工作。我们要求导诊护士具有丰富的健康知识和一定的心理学常识以及良好的沟通技巧和协调能力, 首先要具备“主动性”的服务理念, 能够及时解答受检人员的提问, 合理安排、调整体检流程。由于每天体检人数较多, 且时间主要集中在早上10点之前, 短时间内可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排队情况, 受检者容易产生焦躁情绪, 此时就需要导诊护士能够及时安抚大家情绪, 按照体检流程安排好体检次序或进行相应灵活的协调以利于体检过程的顺畅, 尽量避免出现排队滞留情况[2]。

1.2.3 抽血护理服务

抽血护士应有扎实的护理知识及操作技能, 严格的无菌观念, 以及耐心和蔼的态度, 在面对团队体检时, 能够忙而不乱, 有条不紊地开展工作。在体检过程中倡导“人性化服务“, 要求抽血护士在抽血过程中一边安抚受检者紧张情绪, 消除恐惧心理, 一边迅速进行抽血操作, 做到一针见血, 进针快以减少疼痛不适, 抽血完成后及时交代受检者按压5min, 避免出现渗血或局部血肿情况。

1.3 检后服务阶段

检后服务是体检工作的核心, 完整的体检并不是体检报告完成就是终结, 体检后服务更是体检程序中的关键。完善、细心、周到的检后服务能够帮助受检者更好的保持健康状态。

1.3.1 健康宣教

健康教育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有评价的教育活动, 其教育的核心是通过卫生知识的传播和行为干预, 改变人们的不健康行为, 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3]。现实生活中, 大多数人存在着长期养成的不良生活习惯, 影响健康教育, 因此, 要针对不同年龄、职业、文化程度的受检者采用不同的健康教育方式[4]。对于团队体检客户, 提供上门宣教、科普讲座, 在大群体中进行健康宣教, 能够起到更好的健康教育效果。对于个人体检对象, 根据个人情况、既往病史、体检报告进行体检分析、相关疾病危险因素评估、了解影响健康的因素, 进行健康咨询、养生建议, 纠正其不良的生活习惯。

1.3.2 健康跟踪

健康跟踪是体检服务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根据受检者不同的体检结果需应用不同的随访方式。体检后基本正常的受检者应叮嘱其至少一年体检一次, 同时保持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体检后有轻度异常或亚临床状态的受检者应缩短检查时间, 根据情况3个月至半年复查一次, 随访时要注意干预其不良的生活习惯, 制定合理完善的作息、饮食、运动习惯, 尤其是针对异常的指标进行针对性的调养;体检后有出现明显异常或已处于临床疾病状态的受检者帮助安排专科进行诊治, 我们正计划逐步实施体检、就诊的一条龙服务, 将体检患者直接送往专科门诊, 实行优先检查优先治疗。

2 讨论

体检是疾病预防的重要手段, 定期体检能够早期发现问题, 从而进行早期的干预, 由此而降低疾病的发生率。在我们实践工作中, 三阶段体检护理模式能够明显提高工作效率, 提升受检者满意度, 利于体检过程质量全程监控, 改善体检护理质量。继续摸索和探讨完善的体检护理模式, 不仅仅是对于医院的体检业务发展有重大意义, 更重要的意义在于能够更好的为民众健康服务, 为预防保健观念的深入人心起到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周墨菊, 陈秀俊, 陈殿红.护理程序在体检中心工作中的作用[J].齐鲁护理杂志, 2008, 14 (15) :39.

[2]张金钟.医学模式转变中的道德问题[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 2000, 16 (1) :13.

[3]黄津芳, 刘玉莹.护理健康教育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0:20.

优质护理服务阶段小结 第2篇

为全面加强临床护理工作,改善护理服务,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卫生部于2010年1月在全国卫生系统开展了“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自活动启动以来,各地积极行动,稳步开展工作,取得显著成效。我院积极响应各级领导部门号召,旨在切实全面提高护理服务质量,满足病人需求,提供人性化、周到的护理服务切实解决病人问题,提高病人对医护服务的满意程度。

在院领导的高度支持,护理部的大力推广及各相关职能部门的帮助下,我院于 年 月起进行创建示范病房活动,月 日示范病房正式启动。实行近个月来,就实行情况总结如下:

一、领导组织有力,方案落实到位

1.我院了成立由院长任组长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护理工作中存在的有关问题。根据医院实际,制订了切实可行的“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工作方案,有明确的进度安排,各有关部门职责清晰、分工协作。

2.开展全员培训,使全院各部门和医务人员能够正确理解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目的、意义、工作实质和具体措施等;使护理管理者和护士充分认识改革护理工作模式的必要性,为患者提供整体护理服务。

3.加强宣传交流,在全院营造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的活动氛围。

二、优质护理服务在我科的具体内涵及阶段性成效 1.病房管理及后勤保障

给患者提供舒适、安全的就医环境,严格限制陪护人数,所有的基础护理和生活护理都按着卫生部下达的护理级别要求为患者实施护理。护理部组织培训护工,负责病房普通患者的各项检查的预约护送工作。减少了病房护士陪检预约护送的工作量,把更多的时间还给病区护士,以便更好的为患者提供应做的护理服务。

2.实行按层级床边分组责任制护理,保证护理质量及安全 在实施责任制护理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病情、护理难度和技术要求等要素,对护士进行合理分工、分层管理,体现能级对应。通过实施床边分组责任制护理,明确了每位护士的工作职责,充分发挥护士的个人能力,极大地调动了护士主动工作的积极性;同时,病人进入病房这个陌生的环境不再六神无主,能够随时找到自己“专属”的护士,及时答疑解惑、解决问题,大大提高了病人对医院服务的满意程度。护士的主动服务意识较以前有了明显的提高,输液巡回更为及时,基本做到了无响铃服务,尤其是一日数次的口服药发放及血糖监测,护士不等病人叫就能主动来到床旁,使患者非常满意。开展分层管理,切实保障护理质量安全,带动低年资护士学习成长,既提高了护理安全系数,减少了医疗纠纷,使患者享受到了更为优质的护理服务;又使低年资护士得到更有效的培训和监督,更好、更快地融入工作,持续获取知识,为病人提供高质量护理服务。

3.规范专科护理常规及操作规程,优化护理服务流程 随着病人对医院服务要求的日益提高,我们需要不断提高业务能力、优化服务流程、提高服务意识、强化护理服务质量,既有能力让病人能解除病痛,又有热情让病人感觉宾至如归。为达到要求,我们从两个方面进行了努力:1.由护理部统一部署,结合最新理论知识,应用护理程序思维模式制定新的专科护理常规、操作规程及流程指引,确保病人获得最优质高效的服务;2.把病人满意度放在第一位,不定期抽查、定期检查,作为绩效考核的重要部分。

4.专科护理体现特色,设置产妇住院健教课程

根据我科病人的特点,结合病人的实际需求,在落实基础护理的基础上,体现专科护理特色,我们结合患者的不同年龄,通过图片、现场授教等形式,有针对性地对不同状况的患者及家属进行知识宣教,帮助患者及家属更快更容易地适应角色的改变。通过住院健教实施,病房病人的问题明显减少,甚至可以和护士沟通探讨适合自己的护理方法;同时也很大程度的提高护士宣教效率,减少不必要的重复。

5.制定护理临床路径,提供优质高效护理服务

根据我科专科现有的医疗临床路径,制定护理临床路径和病人临床路径。规范监督护士护理行为,为“优质护理服务”提供制度及技术保障。

三、尚需改进的问题

1.宣传力度还可以加大,使病人能充分感受到我院“护理优质服务”活动正在我院轰轰烈烈地开展,参与监督支持。2.个别护士对按层级床旁分组责任制管理认识不清,需加强培训,扭转观念。

3.住院健教课程的实施现在主要采用口授配合纸质健教手册的方式,宣教效果不能达到预期。

四、当前面临的困难

1.我科现有病床 25 张,护士 9 人,虽然护理部对人员配置有所倾斜,但由于之前科室护士配置缺口大,无法使病房实际床位数与护士数的比例≥1:0.4,每名责任护士平均负责患者数量超过8个,护士每班管理病人(床)数超过15人,不利于责任护士对患者提供全程、连续的护理服务。

2.设置住院健教课程需配置房间、椅子、便携投影仪等,目前尚不能实现。

五、展望

泰迪成长4步走 阶段护理全无忧 第3篇

4阶段爱宠成长周期

红色贵宾犬的一生,需要经历离乳期、成长期、成年期和老年期4阶段的成长周期。不同的阶段具有不同的成长特点,需要补充不同的营养物质。

离乳期(0~4个月)的红色贵宾犬,消化系统及各器官组织尚未发育健全,免疫力低,这一时期的饮食应以易消化、高蛋白质和高能量为主,特别注意消化系统的健康。

成长期(4~12个月)的红色贵宾犬,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其成长速度是人的10倍,所以在成长期需要补充足够的营养元素,帮助各器官及被毛正常生长发育。

成年期(1岁~8岁)的红色贵宾犬,生长已达到稳定阶段,要根据贵宾犬的毛色和健康状况补充各种必需营养素,同时需注意控制能量的摄入,加强运动,预防肥胖。

老年期(8岁以上)的红色贵宾犬,肌体开始老化,疾病开始增多,消化功能明显下降,应喂食低脂易消化的食物,同时添加针对性营养元素,以维护心脏及关节功能。

卫仕创新4阶段营养素——泰迪阶段式密集养护

卫仕创新4阶段营养素,专为红色贵宾犬设计,由权威养宠专家经多年研究配方,精选最天然优质的营养来源,100%零添加剂,科学合理组合营养成分,专业配比均衡比例,通过活力唤醒(针对离乳期)、100%发育(针对成长期)、稳定成长(针对成年期)和高龄专护(针对老年期)四个阶段科学有效的养护步骤,贯穿红色贵宾犬一生的生长周期,给狗狗最全面健康的成长护理。

科学健康护理,成长4步无忧

卫仕0系列泰迪阶段式营养素,针对红色贵宾犬生长的4个重要阶段,解决各阶段爱宠的健康问题。

阶段Ⅰ:活力唤醒阶段——调理肠胃,唤醒健康活力

富含丰富营养物质,接近母乳,帮助离乳期红色贵宾犬迅速适应环境,增强免疫力,健全消化系统功能,激活皮肤细胞功能,促进被毛生长,为下一阶段红色贵宾犬生长发育打好基础。

阶段Ⅱ:100%发育阶段——优质营养,注入成长新动力

富含红色贵宾犬幼犬成长期必需的珍贵营养物质,促进幼犬生长发育,强化骨骼健康基础,同时为初次换毛提供营养支持,令新生被毛美丽亮泽。

阶段Ⅲ:稳定成长阶段——全面养护,维持健康好状态

富含成年红色贵宾犬生长必需营养物质,增强免疫,维护肌体正常代谢。把握被毛最佳生长时机,加强皮肤天然屏障功能,防止各种皮肤疾病。亮丽被毛色泽,美化皮肤被毛光彩,养出优质被毛状态。

阶段Ⅳ:高龄专护阶段——修复衰老,抵御疾病保健康

提供红色贵宾犬老年期所需的营养物质,延缓衰老,降低脱毛速率,抵抗各种老年疾病,帮助肠胃及泌尿系统功能恢复,维护心脑血管健康。

卫仕0系列泰迪成长阶段式营养素系列,按照不同时期红色贵宾犬生长特点,有针对性地调整红色贵宾犬成长过程中各种必需营养元素的最佳比例。真正做到安全,专业,有效,确保贵宾犬健康成长。

创新泰迪阶段式密集养护

和贵宾犬一生的健康约定!

小儿哮喘168例的阶段性护理 第4篇

1 阶段性护理

1.1 哮喘急性发作时的护理

1.1.1 改善呼吸功能

哮喘发作时尽量使患儿安静, 减少氧的消耗, 烦躁不安者遵医嘱给予10%水合氯醛保留灌肠或苯巴比妥肌内注射, 但呼吸衰竭者慎用。仰卧位可引起患儿进行性气流受阻, 诱发哮喘, 故哮喘患儿宜侧卧位。年长儿采取半卧位或在床上放一小桌, 以便患儿伏桌而卧, 减少疲劳, 以利于呼吸。婴幼儿可以抱起轻轻拍背, 便于排出呼吸道分泌物。

1.1.2 保持呼吸道通畅

痰液阻塞气道是急症哮喘病情难以缓解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 加强排痰, 保持气道通畅甚为重要。我们给予超声或氧气雾化吸入, 以稀释痰液, 雾化后胸部叩击以促进分泌物排出。

1.1.3 低流量或中流量给氧

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时, 患儿以通气功能障碍为主, 不宜吸入高浓度氧。凡有低氧血症、呼吸困难严重、发绀明显、喘憋、口唇灰白等情况立即给予氧气吸入 (氧气浓度为40%~50%) , 有二氧化碳潴留者宜持续低流量给氧 (氧气浓度为30%) , 以面罩法给氧为宜。氧气必须经充分湿化后低流量吸入, 温度18~20℃, 湿度55%~65%。若出现呼吸衰竭, 则使用人工呼吸器。

1.1.4 控制急性发作

迅速建立静脉通道, 应用解除支气管痉挛的药物。应用支气管扩张药、激动药时要严格掌握用药的剂量和次数, 用药过程中注意观察心律、心率及呼吸的变化, 给予心电监护。应用糖皮质激素后要密切观察其副作用。哮喘发作时, 患儿出汗多 (有时大汗淋漓) , 张口呼吸, 从呼吸道丢失水分增多, 氨茶碱等强心利尿药的使用使尿量相对增加;患儿体内水分丢失量大, 而此时患儿如果摄入水分、食物不足, 易造成组织脱水, 痰液变稠形成无法咯出的黏液痰栓, 阻塞大小气道, 加重呼吸困难。所以, 要及时补水。

1.1.5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哮喘患儿多表现为焦虑、烦躁不安、恐惧, 若表现为嗜睡、意识模糊、不能讲话则表明病情危重。用心电监护仪监测呼吸、心跳的频率和节律, 同时注意血生化、血常规的变化, 做好急性发作时的生命体征、患儿情况及抢救记录。

1.1.6 心理支持

因哮喘患儿起病急、易反复。患儿及家长有心情紧张、焦虑、惊恐不安, 甚至烦躁、暴怒等负性情绪。因此, 医护人员应迅速到位, 镇定自如, 处置熟练准确, 以取得患儿及家属的信任, 消除恐惧心理。在急性发作期让家长陪护, 满足患儿的安全、爱与归属的需要。护理人员应帮助患儿建立和保持愉快的心情, 关心体贴患儿。治疗前做好详细的解释工作, 反复演示吸入疗法的正确操作方法, 让家属及患儿了解氧气雾化吸入的治疗意义及疗效, 减轻其精神负担, 积极配合治疗。幼儿吸入时应清除口腔内的食物, 注意分散患儿的注意力, 如哭闹剧烈可暂停吸入, 待安静后再行吸入, 直至把药液吸完为止。

1.2 哮喘急性发作控制后的护理

1.2.1 给患儿提供舒适安全的治疗环境

保持环境清洁、安静, 禁止一切不必要的刺激, 室内温湿度适宜以减少对气道的不良刺激, 允许亲属陪伴。因患儿出汗多, 宜保持衣物、床褥清洁干燥、平整, 预防皮肤感染及褥疮的发生, 并注意保暖。

1.2.2 饮食护理

按医嘱及时补充足够的营养及水分, 症状缓解后给予高蛋白、高钙、低糖、低盐、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不能进食者给予鼻饲, 避免牛奶、蛋、鱼虾等易诱发哮喘发作的食物。鼓励患儿多摄入水分或选择喜欢的果汁、饮料, 但应避免冰及其他易刺激气道痉挛的饮食。1.2.3药物毒副作用的观察氨茶碱的中毒量与治疗量接近。密切观察有无氨茶碱的中毒症状, 如头痛、恶心、呕吐、腹痛、心悸、心律失常, 或烦躁不安。喘乐宁的副作用虽很少见, 但可能会引起胸痛、心动过速、心律不齐、头痛、恶心、呕吐等副作用, 仍需密切观察。普米克气雾剂可引起喉部轻微刺激、咳嗽和声嘶, 咽部念珠菌感染。

1.2.4 雾化吸入的护理

雾化吸入是目前治疗哮喘最有效的方法, 必须掌握喷、吸同步, 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支气管扩张药雾化吸入一般选用β2受体兴奋药特布他林, 皮质类固醇激素选用布地奈德, 按医嘱剂量将药液放入雾化器中, 用高流量氧气或空气压缩泵雾化机作为动力面罩吸入。合作的年长患儿将口器放入口内, 氧气流量需5~7 m l/m in, 嘱其用口进行慢而深的呼吸, 约10 min可将药物吸完;幼儿或不合作的年长患儿可用面罩罩住口鼻部。吸药时患儿最好采取坐位、半卧位或抱起, 雾化器的药杯应垂直才能喷出药雾。哭闹剧烈的患儿用水合氯醛保留灌肠镇静后再雾化。吸入过程中应观察患儿面色、呼吸等生理状况。吸入后应帮助患儿将痰液排出, 注意皮肤和器具消毒, 尽量避免接触感染。对雾化吸入或鼻饲的患儿做好口腔护理, 预防口腔感染。

1.2.5 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应贯穿于整个治疗护理过程。患儿的心理护理, 实际上在很大程度上是对家长的心理支持, 家长的心理状态对患儿有着直接的影响。此病易复发, 患儿及家长容易对疾病治愈丧失信心而悲观失望, 护士应给予精神安慰, 消除其思想负担, 树立治疗信心, 鼓励坚持体育锻炼, 以增强体质减少发作。患儿因喘憋而感到恐惧, 特别是首次发作的, 应耐心解释。还可让哮喘缓解的病儿现身说法, 利用暗示法, 让患儿增强信心, 配合治疗。

1.3出院时的护理

1.3.1指导如何进行呼吸运动

在执行呼吸运动前, 应先清除呼吸道分泌物。腹部呼吸运动:平躺, 双手平放, 膝弯曲, 用鼻连续吸气并放松上腹部但胸部不扩张, 缩紧双唇慢慢吐气至完, 重复10次。胸部扩张运动:坐位, 将手掌置两侧最下肋骨上, 用鼻吸气扩张下肋骨, 然后经口吐气收缩上胸部和下肋骨, 用手掌下压肋骨将肺底空气排出, 重复10次。

1.3.2健康宣教

根据不同的患儿和具体情况, 采取适当的、灵活多样的、让患儿及家长乐于接受的方式对他们进行哮喘防治工作的教育。让他们了解哮喘发作的触发因素及避免诱因的方法, 简单了解哮喘发病的机制, 熟悉发作的先兆及相应处理方法, 以及哮喘发作时简单的自我处理方法, 了解常用平喘药物及抗炎药的作用、正确用法、用量及副作用等。要让家长了解完全控制哮喘的关键是坚持治疗。由于有些家长对缓解期的长效预防认识不足, 认为用药时间长, 而且是激素, 担心长期使用会影响孩子的生长发育, 有的病情好转就自行停药, 造成复发。我们要使他们首先了解快速缓解药和长效预防药的不同, 明白为什么要长期预防用药, 充分认识到长效预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并向他们介绍有一大批哮喘患儿通过长效预防, 坚持治疗1~2年后病情得到完全控制的经验。

2临床资料

护理学概念的发展阶段 第5篇

1980年美国护十协会对护理学的定义是:“护理学是诊断和处理人类对现在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产生的反应”。

1981年,我国著名学者周培源认为:“护理学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理论论指导下的一门综合性应用科学。”

1986年,国家卫生部顾英奇副部长在全国首届护理工作会议上指出:护理工作除配合执行医嘱外.更多更主要的是对患者的全面照顾,促进身心健康.护理学就是研究社会条件、环境变化、情绪影响与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对每个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寻求正确的护理方式,消除各种不利的社会、家庭、环境、心理因素,以促进患者康复。随者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护十将逐步从医院走向社会。更多地参与医疗保健。

阶段护理 第6篇

【关键词】核磁共振增强扫描; 检查阶段; 心理特点; 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4949(2015)03-0348-02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及人民健康需求的增长,人们对心身健康日益关注,心理护理显得尤为重要。随着影象医学的发展,核磁共振(MRI)检查在我国已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由于MRI 检查分辨率高、诊断效果好等优点,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在MRI检查过程中,患者能否主动配合以及护理人员给予必要的帮助和指导,都可直接影响扫描的质量[1]。在行核磁共振(MRI)过程中,由于扫描时间较长,扫描噪声较大,扫描室相对封闭,给患者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压力,使其产生恐惧感。若需进一步增强扫描,由于患者的暗示心理会对自身及疾病过分关注,造成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此时静脉注入造影剂,既要严密观察患者对药物有无不良反应,亦要仔细观察患者心理状况的改变,及时予以心理护理。由此来减少患者负性情绪并获得满意的检查效果。

1 临床资料

一般资料:2012 年3 月至2014 年3月在我院行MRI 增强扫描患者708例,男368例、女 340例,年龄2 - 78岁。头部检查368例,颈部检查116 例,腹部检查134例,胸部检查90例,均无心理障碍性疾病。

检查配合方法:采用安科公司生产的OPENMARK3000 开放式C 型永磁型磁共振成像系统,行常规扫描及增强扫描后静脉推注造影剂为钆喷酸葡胺注射液。

结果:本组700 例情绪稳定,8例有轻度紧张、焦虑,均能顺利接受检查,检查结果准确率达90% 以上,阳性体征患者顺利进入下一步治疗。

2 不同检查阶段的心理特点及其护理

2. 1 不同检查阶段的心理特点分析

初次核磁共振扫描患者,由于扫描检查环境的限制,大多患者怀着忐忑不安的心理前来检查,多存有担心、恐惧心理,尤其担心检查阳性结果。一旦平扫完毕,告知患者欲行增强扫描时,患者的心理活动尤其复杂,检查者年龄、性格、文化修养及病情轻重不同而表现各异。绝大部分患者会因为消极暗示心理和错误的认知而表现出焦虑,也有患者出现恐惧甚至绝望心理。另外,即将行增强扫描作为一种刺激,对患者也是一种精神压力。由此导致情绪-机能反应,出现交感神经兴奋及儿茶酚胺升高等一系列的生理及心理反应,表现为烦躁不安、心慌胸闷、呼吸急促等症状。在这种状态下行增强扫描,可导致图像模糊,达不到检查效果,同时也会令患者的不适进一步加重。个别患者甚至对自身疾病失去信心,产生拒绝检查的想法。此时需待患者情绪趋于平稳时静脉注入药物。药物注入后需在30 min 内进行扫描,约50% 患者心情平静,极少部分患者仍有轻度紧张。扫描结束后,很多患者有如释重负的感觉,亦有部分患者心事重重,既想快速获得又怕面对结果。

2.2不同检查阶段的心理护理

在检查全程未雨绸缪,做好各项准备,帮助其了解核磁共振的原理,始终将其感受放在第一位,在检查时播放舒缓的音乐以消除患者的焦虑和恐惧的情绪,始终以亲切热情的话语与患者进行交谈,使在完全放松的状态下检查,取得较好的检查效果[2]。在施行心理护理前,必须建立科学的心理护理评估体系,即在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患者信赖的基础上,通过观察和交谈法,有目的、有计划地了解患者的思维、情绪和行为的变化。观察患者在接受检查前、检查时及检查后的心理活动及行为方面的反应,评估患者当前存在的心理问题、严重程度以及对当前检查和疾病的影响,从而采用合理的心理护理方法。

2. 2. 1 扫描前的心理护理:对患者态度和蔼,关心体贴,亲切询问患者的内心感受,并真诚地提供各种帮助,让患者感觉温暖、真诚、尊重、安全,取得其信任。积极主动地与患者交谈,帮助患者尽快适应环境。做MRI平扫时告知患者检查的注意事项、扫描目的、大概时间及扫描室环境等,消除患者的紧张感。当需行增强扫描时,细致地观察患者的面部表情、语音语调及眼神等特点,及时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此阶段患者主要负性情绪为焦虑。对此我们及时进行疏导,改变患者的感受、认识、情绪、态度和行为,调动患者的主观能动性,使之得到减轻或消除。护士要善于倾听,不仅在于听,还在于要有参与,有适当的反应,并善于体会其对问题的看法。护理人员提供给患者以“同感”、“接纳”和“真诚”,完全和准确地理解患者的心理感受。选择适当的用词、语气、态度,指出患者矛盾之所在。目的在于协助患者促进对自己的感受、行为及所处境的深入了解,鼓励患者积极来面对现实,使患者意识到增强扫描只是检查方式之一,其能够进一步明确诊断,有利于下一步治疗。

2. 2. 2 扫描中的心理护理:药物注入后,仍有部分患者有轻度紧张。首先告知患者药物极少有不良反应,以消除其紧张心理,同时仍要严密观察患者有无不适,并再次向患者讲明注意事项,协助舒适卧位,指导患者保持正确的姿势,同时利用放松治疗缓解其紧张、焦虑等负性情绪,让患者聆听节奏舒缓、旋律优美的轻音乐,分散其注意力,调整患者的心理环境,减轻心理压力,使其平静地接受MRI 增强扫描。

2. 2. 3 扫描后的心理护理:扫描结束后,及时询问患者的内心感受,对患者能积极配合检查表示认同和赞赏。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针对性地介绍有关检查结果,使患者在心理上得到安抚和激励,情绪上由焦虑转为安宁,意志上由懦弱变得坚强,让每例患者以良好的心态面对检查结果及自身疾病。

总之,在MRI检查过程中,根据检查的不同阶段及患者的不同心理来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护理,是提高MRI检查质量的一个重要环节。做好这部分工作可大大提高MRI 检查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陈慧娟,肖友梅. 有关提高核磁共振检查效果的护理[J].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3).

烧伤患者各个阶段的心理状态及护理 第7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3年6月~2014年6月期间接收的45例烧伤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 其中男25例, 女20例, 年龄最小15岁, 最大64岁, 平均年龄32.2岁。

1.2 方法

1.2.1 早期护理

护理人员应及时、耐心、态度和蔼的向患者讲解烧伤的相关知识, 并且应耐心的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 从而逐渐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 使患者积极主动的配合治疗。

1.2.2 中期护理

护理人员应关心、鼓励患者, 并且应和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取得患者信任;鼓励患者诉说内心感受, 并给予患者有效的心理疏导及支持, 稳定患者情绪。且医护人员在进行治疗及护理时动作要轻柔、准确, 避免加重患者痛苦;及时和患者沟通交流, 消除患者的孤独、无助、悲观等情绪。同时护理人员可列举恢复较好的患者, 增强患者的信心及勇气, 使其以积极的态度接受治疗。另外, 责任护士及主管医生应加强对巡房的重视, 若发现患者病情、情绪发生变化则要及时沟通, 并进行处理;责任护士应向患者介绍主管医生情况, 增强患者的安全感及依赖性, 使患者认真配合治疗。此外, 护理人员可指导患者看书、看电视、听音乐等, 尽可能转移患者注意力。

1.2.3 康复期护理

邀请患者亲朋好友探望患者, 让患者感受到关心及爱护, 并鼓励患者勇敢的面对现实, 更好的生活。同时护理人员要耐心的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 以尽早恢复其生活能力, 使患者掌握自我护理能力, 及早回归社会。

1.3观察指标及标准

观察比较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情绪变化情况, 以SCL-90量表为依据进行判定, 共包含9各基本症状因子, 得分越低表示患者心理状态越好[1]。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组患者住院时间最短35 d, 最长140 d, 平均住院时间 (98.5±5.6) d;经有效治疗及护理后44例患者治愈, 1例患者死亡;且本组患者护理前SCL-90多因子评分均明显高于常模 (P<0.05) , 护理干预后患者各因子评分均有明显改善 (P<0.05) , 见表1。

注:与常模比较, aP<0.05;与护理干预后比较, bP<0.05

3 讨论

烧伤是常见的一种意外事故, 其极易导致患者产生功能障碍、器官缺损、畸形等现象[2]。烧伤患者多在无任何准备的情况下进入这种状态的, 极易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 从而对治疗及预后造成影响[3]。因此, 及时分析患者各个阶段的心理状态, 并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次研究对接收的45例烧伤患者不同阶段的心理状态进行了如下分析总结。

3.1 早期心理反应

(1) 紧张及恐惧:由于多数患者为突然意外致伤, 无心理准备, 部分大面积烧伤患者在神志清醒时因缺乏对病情的了解, 因而极易产生紧张、恐惧等心理。 (2) 焦虑:因部分患者需进行隔离, 亲友难以探视, 加之患者需忍受剧烈伤痛及担忧, 因而极易导致患者产生心神不定、难以入眠、甚至怨天尤人等现象。

3.2 中期心理状态

(1) 恐惧:烧伤较为严重的患者, 休克期过后进入感染期, 患者通常需进行频繁手术、换药及其他治疗, 这些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患者的疼痛程度。且随着治疗时间的增加, 患者对疼痛的耐受力也会相应的减弱, 部分患者则可因躯体不适及对疼痛的恐惧而产生食欲不振、睡眠质量差、烦躁等情绪, 严重时甚至会拒绝治疗。 (2) 猜疑:随着患者住院时间的延长, 患者极易对周围的事情敏感, 其急需了解治疗方式及效果, 且反复询问, 若未得到及时的解释则极易产生猜疑。医护人员讲话稍有不慎就可能会导致患者产生担忧、害怕等不良情绪。此外, 同病房其他患者病情加重或死亡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加重患者的心理负担。

3.3 康复期心理状态

危险期过后进入康复期, 此时患者极易产生焦躁易怒、绝望、抑郁、依赖性强等心理状态。在患者认识到烧伤对自身外貌、肢体造成的损伤后, 通常会表现出担忧、自卑等情绪, 心理负担加重。部分创面愈合较差的患者更易表现出情绪低落、不愿和周围人交流等心理特点。而部分因瘢痕增生挛缩而产生肢体僵硬或功能障碍的患者极易表现出情绪不稳定、易怒、甚至敌对心理。还有少数患者因烧伤后遗留功能障碍而极易产生自卑情绪, 甚至会产生偏执、自暴自弃现象, 严重时甚至会产生过激行为, 比如自杀等。

本次研究中以各阶段患者的实际心理状况为依据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 通过对患者进行早期护理、中期护理、康复期护理等方式有效的对患者的情绪进行了稳定, 并对患者的不良情绪进行了改善, 从而为治疗提供了有效的保障。

综上所述, 烧伤患者通常伴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心理, 而及时分析患者的心理状态, 并给予患者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对促进烧伤患者身心健康有重要作用。

摘要:目的 探讨烧伤患者各个阶段的心理状态及护理措施。方法 45例烧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对患者不同阶段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查分析, 并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护理干预。结果 本组患者护理前症状自评量表 (SCL-90) 多因子评分均明显高于常模 (P<0.05) , 护理干预后患者各因子评分均有明显改善 (P<0.05) 。结论 烧伤患者通常伴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心理, 而及时分析患者的心理状态, 并给予患者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对促进烧伤患者身心健康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烧伤患者,心理状态,护理措施

参考文献

[1]薛刚.胰岛素强化的生长激素在重度烧伤病人营养支持中的应用.肠外与肠内营养, 2011, 18 (5) :269.

[2]耿武军, 唐红丽, 刘乐, 等.烧伤病人切削痂植皮术后三种不同药物镇痛效果的观察.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12, 28 (4) :263-265.

糖尿病患者病程各阶段的心理护理 第8篇

关键词:糖尿病,心理护理,病程

糖尿病为临床常见代谢性疾病,该疾病的发生不但会对患者个人生命健康与安全构成严重威胁,还会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患有该疾病的患者由于身心长期饱受病痛折磨,因此多半会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甚至对治疗产生抵触心理。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是改善糖尿病预后质量的关键。该研究对该院2013年8月一2014年2月接诊的64糖尿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糖尿病患者病程各阶段的心理护理体会。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取自于该院收纳的64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将患者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32例患者,男性患者有17例,女性患者有15例;患者年龄都在35~78岁之间,平均年龄(56.5±5.4)岁;病程在3个月~15年之间,平均病程(7.5±3.6)年。观察组32例患者,男性患者有18例,女性患者有14例;患者的年龄都在36~74岁之间,平均年龄(55.0±4.8)岁;病程在1个月~14年之间,平均病程(7.0±4.2)年。该组患者均知晓实验详情,经签署知情同意书后正式参与该研究。两组患者年龄、身体状况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常规护理的主要内容包括:为患者提供安静、整洁的住院环境,医护人员定时巡查病房,提供日常饮食,提醒患者进行各项常规检查。观察组患者则结合患者病程各阶段,给予具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具体内容包括:①入院初期:糖尿病患入院最初阶段,均会因疾病的确诊产生焦虑、失落心理。对此,医护人员应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与交流,给予患者诚挚的关怀,帮助患者接受事实,并对疾病与治疗有基本的了解。对于老年患者,医护人员应保持足够的耐心,并给予患者充分尊重,注意强调并发症的预防。②治疗期间:患者在治疗初期,多会格外紧张自己的病情与症状,对有关项目的检查结果会存在疑虑,一旦病情没有改善便会产生消极心理。对此,医护人员应对患者进行劝慰,尽量安抚患者,使患者安定下来,告诉患者,糖尿病需要长期治疗,要长时间遵医嘱服用药物、调整饮食,规范生活习惯,配合医生治疗才会见到效果。另外,医护人员应注意倾听患者主诉,根据患者个人心理状态,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③出院指导:患者病情稳定后,多半会出院回家疗养。医护人员应做好出院指导工作,提醒患者做好腿部、足部的清洁护理工作,预防并发症。鼓励患者适当运动,增强体质,坚持进行血糖监测,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并定期前往医院复诊。

1.3 观察指标

该研究观察两组患者焦虑、抑郁、疾病不确定感评分。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总分在0~100分之间,得分越高表示焦虑/抑郁程度越严重。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总分在25~125分之间,量表共计25个条目,使用5分计分方法,1分代表非常不同意,5分为非常同意。得分越高,代表患者不确定感越明显。

1.4 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均接受SPSS19.0软件作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对比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对比行χ2检验。

2 结果

两组患者焦虑自评、抑郁自评、疾病不确定感自评均分对比详见表1所示。

3 讨论

处于不同病程阶段的糖尿病患者,心理特点也会存在差异。给予具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很有必要。在该组研究中,相较于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患者,接受心理护理的观察组患者抑郁自评、焦虑自评以及疾病不确定感自评得分明显更低,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得研究结果提示,结合患者个人病情与个体差异给予心理护理,有利于改善患者心理状态,该结论与廖冬辉等人报道内容基本一致[1]。

综上所述,对处于不同病程阶段的糖尿病患者实施具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具备于临床推广应用的意义与价值。

参考文献

[1]廖冬辉,涂晓荣,曾根玉.糖尿病患者的心理护理及健康教育[J].当代护士,2012,18(1下旬刊):31-33.

[2]顾雪梅,管朋春,赵冬影.糖尿病患者73例的心理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1,6(16):178-179.

各年龄阶段孕产妇的心理护理浅述 第9篇

1 临床资料

本组孕产妇共143例, 均住院分娩, 年龄16岁~46岁, 平均年龄26岁, 其中小于20岁12例, 20岁~24岁63例, 25岁~29岁28例, 30岁~35岁21例, 35岁以上19例。初产妇40例, 经产妇103例。

2 心理分析

2.1 未婚先孕产妇的心理状态

这类产妇有的为未婚同居者, 有的为学生, 怀孕后来院生产, 都比较害羞, 怕见熟人、朋友、同事。同时也很担忧, 担心自己生小孩后对方会不会离开, 心情很复杂, 更没有做好当妈妈的准备。对胎儿不是太关心, 有时选择堕胎, 有时又不敢, 心情很矛盾, 没有主见, 很希望尽快将胎儿生下来, 尽早出院。

2.2 正常年龄初产妇的心理状态

正常年龄产妇对妊娠又喜又惊, 往往既有将做母亲的喜悦, 又有担心难产、小儿畸形等顾虑, 对周围事物感知敏锐, 反应强烈, 情绪不稳定。有的妊娠后往往过多要求别人照顾, 依赖性较强;有的过分关注自己身体的变化, 稍有不适, 就会产生焦虑紧张。在本地区, “重男轻女”思想特别严重, 又会担心婴儿性别不理想而焦虑。

2.3 计划外生二胎产妇的心理状态

这类产妇为了躲避计划生育, 一般都不能定期产检, 所以很担心胎儿的安危。从怀孕到生产整个孕期都在躲藏中度过, 心理处于极度恐慌之中, 生怕哪一天被发现而被迫引产, 如果到医院来生产, 登记个人信息时, 为了不让他人发现, 往往谎报。由于违反计划生育的孕妇大多数来自农村, 对性别最为担忧, 如果分娩之前已预知性别, 担忧会轻一点。

2.4 年龄偏大产妇的心理状态

这类产妇一般为经产妇, 第一胎绝大多数已上高中或大学, 夫妻双方觉得无事可干, 精神很空虚。我们这里经常流行一句话:“人家养猫养狗, 我还不如生个亲生子”。由于产妇年龄大, 并发症多, 出现妊高征、妊娠肝内胆汁淤积症 (ICP) , 合并糖尿病、心脏病等等, 导致出生缺陷儿发生概率大大增加, 围生儿病死率高。加之病情比较复杂, 风险性高, 往往多需要住院治疗。产妇及家属十分懊恼, 而使心情变的格外沮丧和焦虑。

3 心理护理措施

3.1 首先要尊重产妇的隐私, 产妇不愿透露的信息不要

刨根问底。有些产妇因为意外怀孕而产生轻生念头, 应细心观察, 防止意外发生。用劝导、启发、鼓励、说服等方法, 使其珍惜生命, 冷静地面对现实。有些产妇生下婴儿后会对婴儿产生邪念, 护士要安慰、开导产妇, 并加强看管, 同时与家属共同商讨, 与产妇共渡难关。教育产妇要保护自己,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要自尊、自爱、自强。

3.2 护士应向初产妇介绍有关分娩的知识。第一产程主

要是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她们讲解有关正常分娩的知识, 及早解决她们提出的疑问和需要。第二产程要不断给予产妇精神上的安慰, 每次宫缩时都要鼓励产妇, 给予她们信心。告诉产妇生产是在严密的监护下进行的, 有什么异常情况, 医务人员都会及时处理, 不要害怕。疼痛是由宫缩引起的, 宫缩时不要烦躁、慌张、大喊大叫, 产妇对于宫缩是可以耐受的。第三产程胎儿娩出后, 产妇往往表现为疲乏、兴奋或沮丧, 此时应安慰产妇, 嘱咐产妇不要过分激动, 控制好初为人母的激动情绪, 从而避免因情绪波动而导致产后出血增多, 对其做出的配合与努力表示感谢。

3.3 对于计划外生二胎的经产妇, 护理人员首先要了解

产妇的第一胎性别, 了解家属与产妇对性别的期望值。产妇有生产经验, 耐痛能力较强, 对产程都比较配合, 加上生理的因素, 绝大多数产妇都能顺利生产。但是如果生下第二胎后, 性别与期望的相反, 一定要待胎盘完整娩出和子宫收缩后, 再告知产妇胎儿性别[1], 避免产妇受到精神打击而引起产后大出血。当产妇及家属知道性别后, 一定要开导、安慰, 着重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 帮助产妇解除思想顾虑, 严防产后抑郁。

3.4 年龄偏大的经产妇得知自己的疾病对下一代有影响

时, 即表示怀疑, 不能接受事实, 怨恨自己或丈夫, 情绪变得十分脆弱, 常表现为愤怒、焦虑、烦躁、有犯罪感等。针对这一情况, 护士应耐心倾听患者的情感体验, 鼓励其将内心的感受表达出来, 让其情绪得到宣泄。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疾病的相关知识及治疗方案, 减轻心理负担。另外, 要取得家属的理解与配合, 特别是丈夫的理解与支持, 对产妇就是一副最有效的安慰剂[2], 让丈夫给予关怀和体贴, 使患者自始至终处于温情之中, 心情变得愉悦, 有助于疾病的康复。由于年龄大于35周岁的产妇发生出生缺陷的概率增加, 如产妇生下异常儿, 应暂缓告知, 并做好心理护理, 避免发生产后出血与产后抑郁。

参考文献

[1]王玉梅, 张彩霞, 徐冬梅, 等.心理指导对提高孕产妇的应激能力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 2006, 21 (3) :314.

急性胰腺炎病人阶段性饮食护理干预 第10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7年4月—2008年7月在我科住院的急性胰腺炎病人104例, 其中男86例, 女18例;年龄16岁~67岁, 平均42岁;其中水肿型98例, 出血坏死型6例;住院天数水肿型12 d±1.2 d天, 坏死型24 d±1.5 d, 均为清醒病人, 两组病人性别、年龄、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方法

104例急性胰腺病人按入院时间顺序分组。对照组52例给予常规饮食指导:饮食以清淡为主, 平时应少食花生、核桃等坚果类食物和肉汤、鱼汤等富含脂肪的食物以及易引起胀气的食物如萝卜、洋葱等, 少食含纤维较多的食物如芹菜、韭菜等, 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如辣椒、胡椒。实验组52例采用分阶段饮食指导, 观察住院期间两组急性胰腺炎病人的复发率, 具体分阶段饮食护理如下。

1.2.1 禁食禁水阶段

床头挂禁食禁水饮食牌, 此阶段对急性胰腺炎病人非常重要, 因急性胰腺炎初期必须禁食禁饮, 禁食禁水可减少食物对胰腺刺激, 使胰酶分泌减少至最低限度, 减轻胰腺负担使胰腺得到充分的休息, 促进胰腺恢复。在禁食期间病人最难忍受的是饥饿感和口渴, 护士应向病人及家属讲解本病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治疗和护理知识, 耐心解释禁食禁水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取得病人及家属理解和配合。口渴者可含漱但不能吞下或用棉花湿润口唇, 注意口腔清洁避免感染。从静脉补充足量液体, 供应热卡, 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和负氮平衡。病人禁食时间视病情如血尿淀粉酶正常、腹痛腹胀消失, 临床症状及体征好转才可进入下一阶段的饮食, 水肿型病人禁食2 d~3 d, 坏死型病人禁食12 d~15 d。

1.2.2 流质阶段

床头挂流质饮食牌, 此阶段是病情好转初期的试餐阶段, 此阶段一开始多数病人饥饿感更为强烈, 表现进餐欲很强, 容易私下加餐造成不良后果, 故在病人开始进餐前, 护士应耐心向病人及家属说明饮食治疗对机体康复的重要性, 不宜过急, 按照医护人员指导进食, 最好能在医院营养师配餐, 如家属送餐护士做好监督。饮食原则:少量多餐, 一般每次50 mL~100 mL, 每天6次, 每日热量约为1.4 kJ, 饮食中不含脂肪和蛋白质, 如米汤、果汁、菜汤及藕粉等。饮食量宜逐渐增加, 此期持续2 d~3 d, 护士注意观察病情, 如无主诉腹胀、腹痛不适, 2 d~3 d后进入下一阶段饮食。

1.2.3 半流质阶段

床头挂半流质饮食牌, 此阶段饮食适用于急性胰性炎病人的康复中期, 随着病情的好转, 此阶段病人容易在思想上对饮食要求的松懈, 护士仍需严格按阶段安排饮食, 告诉病人分阶段饮食是根据急性胰腺炎病人的病情、饮食成分、数量、进餐次数、总热量循序渐进的科学方法制定的, 可促进胰腺进一步恢复, 护士应经常巡视病房和监督, 防止病人私下加餐。饮食中含少量蛋白质, 但不含脂肪, 如果汁、藕粉、面条、稀饭、少量鸡蛋清, 每次100 mL~200 mL, 每天6 餐, 每日热量约1.84 kJ, 此阶段适当给病人补充少量液体和多种维生素及电解质, 持续时间2 d~3 d[3], 护士注意观察病情如无主诉不适后进入下一阶段饮食。

1.2.4 低脂半流阶段

床头挂低脂半流饮食牌, 此阶段适用于急性胰腺炎病人康复后期。随着饮食的进一步改善和病情的逐步好转, 此阶段的病人对阶段饮食的依从性最差, 认为病情痊愈可以吃什么都行, 因此护士做好解释和监督, 此阶段病人开始进食少量脂肪 (约30 g) 、豆浆、脱脂奶粉、素面汤、大米粥、小米羹食物等, 每日4餐或5餐, 每餐400 mL, 总热量为4.5 kJ[4]。护士在病人进餐后需严密观察病人的腹部症状及体征, 如有腹部不适、腹胀、腹痛、恶心呕吐, 应停止进食, 立即报告医生及时处理。本组65例病人除1例病人因私自加餐后出现腹胀、腹痛、病情加重需重新禁食, 其余病人能较好地配合。

1.2.5 低脂软食阶段

床头挂低脂软食饮食牌, 此阶段适用于急性胰腺炎基本痊愈的病人及其出院后半年内的病人, 护士应根据胰腺炎的发病原因, 认真做好饮食指导, 要求病人认识饮食治疗的意义和内容。绝对禁止饮酒和进食辣椒、浓茶、咖啡等刺激性和易腹胀的牛奶等饮食, 以清淡易消化较软食物为主, 禁食高脂肪食物, 防止暴饮暴食, 补充脂溶性维生素, 保证热量供给和防止胰腺炎复发。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率与率之间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 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见表1)

3 讨论

近年来,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急性胰腺炎发病呈上升趋势, 可能与饮食结构改变及人们不良的生活行为、健康教育缺乏有关, 急性胰腺炎发病后饮食控制已被列入本病的首选[5]。从两组疗效结果显示通过分阶段饮食护理干预实验组病人复发率1.9%, 明显低于对照组病人复发率19.2% (P<0.05) 。

近代观点认为, 肠道屏障功能的完整性与急性胰腺炎的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是疾病发展和发生并发症的重要因素[6]。饮食能够促进肠道黏膜屏障功能的恢复, 防止肠道细菌移位发生。因此, 有效的饮食护理对增进肠道功能恢复, 减轻和控制胰腺本身的炎症, 促进康复尤为关键。分阶段饮食及饮食护理应贯穿整个治疗过程, 首先使病人了解饮食不节可加重病情甚至危及生命的道理, 自觉地配合饮食治疗, 其次应严格控制饮食量, 按阶段饮食安排病人饮食, 并认真做好饮食指导, 最后注意观察饮食治疗后病人的临床表现[7,8], 如有腹胀、腹痛、恶心呕吐等立即报告医生及时处理。

以上各阶段饮食指导应视病人病情及腹部症状、体征及血、尿淀粉酶的变化情况酌定, 并且在医生、营养师的指导下共同合作完成。急性胰腺炎病人的饮食治疗为药物治疗手段以外的一项重要的防治急性胰腺炎再次发作的方法, 单独依赖住院期间的治疗和护理, 无法达到长期稳定控制急性胰腺炎的再次发作及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病人除在住院期间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外, 还需掌握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预防保键、自我护理知识以及出院后在家中进行自我监控, 建立良好的遵医行为。笔者认为医院随访、健康教育和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宣传, 普及胰腺疾病知识, 争取家庭和社会的支持, 对预防急性胰腺炎的复发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兴鹏, 许国铭, 袁耀宗, 等.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 (草案) [J].中华消化杂志, 2004, 24 (3) :190-192.

[2]夏睿娟, 胡辉.急性胰腺炎病人再进食时间和种类的相关研究[J].护理学杂志, 2003, 18 (1) :1.

[3]郝艳军, 郑长青.重症急性胰腺炎内科综合治疗的护理55例[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04, 20 (5A) :10-11.

[4]张爱珍.临床营养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150-160.

[5]王兴鹏, 徐敏, 许国铭.2003年全国胰腺疾病学术大会纪要[J].中华消化杂志, 2004, 24 (3) :184-185.

[6]胡红英, 任惠仙.急性胰腺炎病人膳食调查及饮食指导[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08, 5 (5) :24-25.

[7]宋林.重症急性胰腺炎内科治疗护理进展[J].护理研究, 2005, 19 (6A) :943-945.

阶段护理 第11篇

【关键词】临床护理技能教学; 阶段性学习; 教学效果

临床护理技能教学是护士将基础理论知识应用到现实护理实践的媒介,教学主要从护士对临床的实际操作着手,主要涉及临床护理教学方面的设计,护士的查房技能与技巧,护理操作教学技能、临床护士与患者进行沟通与交流技巧,临床对患者护理健康教育与健康评估技能等几个方面。本文选取了我院92名实习护士的临床资料,分别采用阶段性学习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和综合性学习教学方法进行教学,阶段性学习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佳,且该组对该教学方法的满意度相对较高,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的92名实习护士均为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进行一年实习的护士,依照随机抽样的原则进行分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观察组女护士40例,男护士6例,年龄19~22岁,平均年龄20.5±1.5岁;对照组女护士43例,男护士3例,年龄21~23岁,平均年龄22±1.0岁。两组实习护士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实习护士在一般临床资料方面对比差异较小(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的实习护士采用阶段性学习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入院实习的护士根据教学内容进行阶段性的学习,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对护士的教学分成三个阶段进行教学,一个月一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临床护理教学设计,护理操作教学技能,临床护理教学媒体制作与应用技能进行教学;第二个阶段从护士的查房技能,临床护理沟通与交流技巧进行教学;第三个阶段对临床护理健康教育与健康评估技能,护理临床教学评价技能进行教学,进行临床的具体操作,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教学结束后进行理论与实践的考核。对照组的实习护士采用综合性学习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入院实习的护士采用综合性的培训方式,将临床护理技能教学进行综合性的指导培训,培训结束后进行笔试与实践考核。两组实习护士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3个月,3个月后讨论比较两组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及实习护士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

1.3 效果判定/观察指标

采用高校自拟教学效果满意度调查表,将其分为满意、基本满意及不满意。教学效果满意率度=(满意+基本满意)×100%。

疗效判定标准:显效:实习护士通过教学,非常灵活地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能够针对临床实际情况灵活应变,能对患者的护理健康教育与健康进行正确的评估,并具备崇高的职业道德,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有效:通过教学,护士根据教学内容能基本完成临床实际操作,具有一定的职业道德;无效:通过对实习护士的教学,未能达到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的效果,实践操作差,动手能力差。总有效率=(显效+有效)×100%。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教学效果对比

观察组的显效率为87.0%,总有效率为97.9%。对照组显效率为65.2%,总有效率为78.3%。两组教学效果对比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如表一所示:

2.2教学效果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实习护士教学效果满意度为97.9%,明显优于对照组84.8%,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如表二所示:

3 讨论

随着医疗、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医院对医生、护士的要求也相应的提高,近年来的医疗人员不仅要求从医学理论上达到要求,还要求医学生能更好的运用,学校在培养医疗人才上将临床的实际操作与理论更好结合起来的必要性已不可忽视,因而如何更好地将医学知识更好的发挥到临床上也成为医学界的一个新的主题。临床护理技能教学根据护理教学的多样性、理论性、实践性以及继承性的4个特点,在教学上从理论、实践方面让学生获得必要的专业感性知识,扩大加深所学的理论知识,提高护士在临床上独立工作的能力以及应要求的思想水平;调动和发挥护士的积极性与创造性,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服务;培养护士优良的专业品德及崇高的不怕吃苦,对工作认真负责的职业道德。很多高校非常关注临床护理技能教学方面,在培养医疗人才上使之一一得到落实。在本次研究的92名实习护士,分别采用阶段性学习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的观察组和采用综合性学习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的对照组,观察者的教学效果佳,且对该教学方法的满意度相对较高,因而值得临床护理人员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杨晶.临床护理技能培训中心的结构设置和科学管理[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9,25(26):88-89.

[2]苏琳.护理学基础技能教学融入临床进展初探[J].齐鲁护理杂志,2009,15(9):52-53.

[3]李秋玲.护理技能教学的现状与思考[J].基层医学论坛,2014,(30):4139-4140.

剖宫产儿阶段性观察与护理干预 第12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孕产妇3 148例, 其中选择剖宫产1 266例作为研究对象, 年龄20岁~41岁, 平均年龄26岁。

1.2 剖宫产原因

胎儿指征:胎儿过大14例, 胎儿出现宫内缺氧32例, 胎位异常234例, 产程停滞125例;母体因素:骨盆狭窄或畸形13例, 软产道异常39例, 妊娠高血压403例, 高龄初产210例, 前置胎盘21例, 胎盘早剥56例, 再次剖宫产24例, 严重妊娠合并症75例, 有多次流产史或不良产史20例。

1.3 方法

采用阶段性观察与护理干预, 分别在手术室、手术室到母婴同室途中、母婴同室有针对性地观察, 进行健康指导和护理干预。

2 结果

本组1 266例剖宫产儿均痊愈出院, 无母婴死亡病例。

3 护理干预

3.1 在手术室的护理

3.1.1 做好接生的准备

助产士到手术室做好接生的准备工作, 首先根据产妇及胎儿的情况备好吸痰器、喉镜、药品等抢救用品, 如系重危妊娠者或胎儿宫内窘迫的婴儿在备好抢救仪器、药品的同时, 随时做好抢救准备。

3.1.2 正确实施接生技术

为了保证胎儿存活率, 当手术剖出新生儿后, 摆正体位, 立即进行呼吸道的清理工作, 给予刺激, 擦干全身, 保证体温, 做好新生儿的Apgar评分评估, 8分以上均属正常范围。

3.1.3 积极准备新生儿抢救

如出现心率<100次/min、呼吸暂停、喘息样呼吸、呼吸困难或持续紫绀等, 应立即采取急救措施: (1) 清理气道, 血氧饱和度监测, 常压给氧或持续正压通气 (CPAP) ; (2) 给予复苏后护理; (3) 心率<60次/min, 考虑气管插管, 胸外按压, 在胸骨下1/3用拇指法或双指法; (4) 药品给1∶1 000肾上腺素0.01~0.03 mg/kg脐静脉注射, 直至复苏成功。

3.2 手术室到母婴同室途中的护理

首先新生儿要包裹适宜, 夏季包裹不宜过厚, 冬季要保持温度。助产士在护送新生儿到母婴同室途中, 应严密观察新生儿的面色、呼吸, 特别是口唇的颜色, 如出现异常就地抢救, 报告医生的同时, 立即采取急救措施进行抢救。助产士要加强责任心, 不要在路途中丧失警惕性, 认为只要剖宫产儿剖出就万事大吉, 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 确保新生儿万无一失, 安全护送入母婴同室。

3.3 母婴同室护理

3.3.1 观察生命体征及面色

剖宫产的新生儿主要以观察体温、脉搏、呼吸及面色的变化为主, 注意观察有无紫绀, 及早发现病情变化, 及时报告医师, 做好抢救准备。

3.3.2 健康宣教

早接触、早吸吮, 30 min内如无异常情况, 让婴儿趴在母亲胸腹前行皮肤接触, 鼓励早吸吮产母乳头, 每次至少30 min。要求做到早哺乳、按需哺乳, 鼓励多吸吮, 以促进乳汁分泌, 不添加糖水或母乳代制品。亲自指导母亲和家属喂养, 讲解母乳喂养的优点, 教会母亲如何观察婴儿的反应、呼吸运动、大小便的性状[1]。吸吮无力及吞咽功能不良者, 可用滴管或鼻饲喂养, 必要时, 静脉补充高营养液。喂奶后, 患儿宜取右侧卧位, 并注意观察有无紫绀、溢乳和呕吐现象的发生。

3.3.3 其他疾病预防

连续3 d补充维生素K, 预防出血症。24 h内及早注射乙肝疫苗, 并告诉产妇或家属预防的重要性, 以及注射间隔的时间, 按时注射疫苗。72 h脚跟抽血筛查:广泛筛查甲状腺功能低下, 苯丙酮尿症等先天性、遗传性、代谢性、缺陷性疾病。

3.3.4 病室温度与湿度

高危新生儿应安置于新生儿监护室或母子共同转入儿科新生儿监护室进行治疗护理。早产儿与足月儿应分室居住, 室内温度应保持在24~26℃, 相对湿度55%~65%, 病室每日用空气消毒机消毒1~2次, 每次30 min, 每月空气培养1次。室内还应保持婴儿培养箱、远红外辐射床、微量输液泵、吸引器和复苏抢救等设备处于完好备用状态。

3.3.5 预防感染

加强口腔、皮肤及脐部的护理。脐部未脱落者, 可采用分段沐浴, 沐浴后用2.5%碘酒或75%酒精消毒局部皮肤, 保持脐部皮肤清洁干燥。脐带脱落后每日沐浴1~2次, 每日口腔护理1~2次。制定严密的消毒隔离制度, 工作人员接触患儿前后均应洗手, 注意手卫生, 仪器物品保持洁净, 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

3.3.6 密切观察病情

护理人员应具备高度的责任感与娴熟的业务技能, 加强巡视, 指导正确喂养。对于睡眠时间过长的新生儿, 更应严密观察, 防止低血糖的发生。剖宫产儿特别是择期剖宫产儿出生后出现呼吸困难、发绀、呻吟、吐沫、反应差、不吃、不哭等症状, 提示新生儿湿肺发生, 严重者可导致窒息、新生儿肺透明膜病, 还可提示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发生, 此时均应及时报告医生, 制订相应的治疗护理措施。因此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也是关键的环节。

本组1 266例剖宫产儿经阶段性观察与护理, 均痊愈出院, 收到满意效果。由此可见, 对剖宫产出生的新生儿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 特别是对于高危新生儿在手术室、手术室到母婴同室的途中、母婴同室进行密切观察病情及护理;对病室温度与湿度进行有效控制, 预防感染, 健康宣教, 不仅可以保证母婴安全, 而且能够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提高婴儿的存活率, 对母婴健康起到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上一篇:HIS系统网络下一篇:唐山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