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音专业范文

2024-05-30

播音专业范文(精选11篇)

播音专业 第1篇

关键词:有声语言,朗诵艺术,感情运动,播音主持专业人才

成为一名优秀的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在播音主持实践中,基本功集中体现在创作基础上。它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包含了很多方面,比如说,创作主题、创作道路、语言特点、创作准备、具体感受、感情运动,以及表达规律、表达方法和话语样式。本文,侧重谈谈广播电视声音方面的一些感情运动的感悟。

现在,普遍的广播电视节目分类是把广播电视节目分为四大类:新闻类节目、文娱类节目、教育类节目和生活服务类节目。这些节目,主流是积极向上的,是光明健康的。不过,在个别访谈节目中,有的主持人言语重复、词不达意。在教育类节目中,有些专题节目选题独特,材料丰富,观点新颖,表现力很强,深受观众欢迎;有的则内容枯燥,把本来很有意思的题材弄得没意思,没有达到教育目的。服务类节目中问题更为突出,有的把个别医院广告冒充医疗服务节目不厌其烦地播出,有的违法违规播出虚假广告,也有的无视受众接受心理,对受众进行强制性信息狂轰滥炸。在文娱类节目中,有的搞不清广播电视节目虚构的底线,有的违反现实情理等等……这些不好的东西,有待理论上的批判和实践上的匡正,从而使我们的广播电视节目得到美的提升。这也从反面说明,研究对象涵盖了广播电视各类节目的“广播电视美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必要性。

在有声语言的表达和传播过程中,我们不能仅仅认定文字的情感,也许有时候它是冷冰冰的,我们需要有声语言来激发诠释它的美感。艺术的内容是艺术作品所反映的社会生活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它来源于艺术家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艺术家根据自己的审美理想、体验、意志和愿望和现实生活进行选择、改造、加工,以创造出蕴含着作者深刻思想和情感的产品。下面,分别阐述不同语体的情感和感受。

一、从审美的高度上把握新闻作品的意境美

播报新闻或新闻评论的时候,采取宣读和讲解的话语样式,偶尔也会运用朗诵式。其中的美学特征就是要从审美的高度上把握新闻作品的意境美,有的表现在导语上,不论是概括、总结、提问还是描述都各有它的妙处。在新闻当中的对比感、时空感、灵动感以及播音员本身由内而外散发出的责任感,给观众新鲜明快的审美愉悦。虽然跟文艺作品那种高低起伏激情昂扬有很大差别,但如果新闻播报或者新闻评论忽略作品的意境美,就会显得呆板、毫无审美可言。也许有少数人认为,叙事本身不需要态度和情感,只要平静地、流畅地把文字语言转化成有声语言就可以了。我们可以设想:人是有感情的,依照有声语言创作规律进行二度创作,如果把握得很好,就会让观众听众的听感很舒服。如果没有这个二度创作,像机器人一样机械地把语言转化为文字,也同样毫无美感可言。新闻朗读的美感,从创作主体看,可以说是叙事主体的情景再现;从接受主体来看是了解事实,设身处地地想象。引导大家判断是非真理的理性思考,同样是审美很重要的一步。

二、配音

广播剧、电视剧、电影配音,有着同样的发展趋势,都强调真实感和生活化。特别是现代的都市题材、青春主题的作品,更是要求配音演员能够还原真实生活。在听觉艺术上,配音也有自己独特的方法和特殊的要求。需要配音的作品中,每个人物也都有其独特的性格。因为作品中,有声语言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配音演员需要在声音上多下功夫。现代的剧作都更加趋向生活化,特别是都市类和青春类的题材,配音不再像从前那样注重声音“华丽”,不再追求和译制片一样“洋腔洋调”,也不追求播音腔。如今的配音都更加贴近生活,还原角色的真实性。配音演员在把握角色性格的基础上,要还原现实。在配音的录制过程中,配音演员在没有对手戏演员、没有画面、没有实际场景的情况下,要充分发挥想象力,把自己放进人物角色中,放进当时的场景里,调动自己的热情,融入角色。配音演员要懂得控制自己的感情,以不影响表达和听感。对于细节的把握,也是打造一部精品广播剧的要点。细节决定成败,在配音当中,一些声音的小细碎都能成为亮点。

用汉语普通话塑造人物形象,是对语言极富想象力的使用,融合视觉和听觉特点,突破文化冲突,实现审美超越的艺术创造,使有声语言散发出独特的魅力。汉语表达具有丰富的意蕴,最后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非常有意境的审美艺术效果。在声音里,通过生动形象的方式来表现人物神韵,注重在有声语言艺术中运用错落有致的语调,传达出作品人物的风采。

三、朗诵

情感是艺术创作的内在生命,没有情感就没有艺术。而朗诵艺术审美意蕴的基础,就是情感。我们在朗诵的时候,不能仅仅停留在文字表面的推敲,还要引发朗诵创作主题的思想感情运动,达到和谐统一。在朗诵时,情感大多处于激情状态。情感的激发是朗诵主体不可或缺的一种基本能力。朗诵过程中也有传情达意的再创作过程,在作品和听众间架起一座桥梁,与听众产生共鸣,就达到了预期的审美效果。朗诵者的主体情感传达出来的美感享受,是通过听者的“审美的耳朵”来引导有声语言的走向和变化幅度的。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受,这中间,审美的感受可能会打折扣。因此,朗诵者的情感色彩应比听众更加丰富,才能满足各层次的期待。

韵律是汉语语音特有的特质,在朗诵的时候,要驾驭好节奏感和语调美感,让作品展现出韵律美。韵律美体现了朗诵有声语言外化的艺术性,有声语言的节奏和语调美感造就了朗诵艺术韵律美的特质。它可以生发出可视、可听、可感、可知的声音形象,闭着眼睛听就能呈现出丰富多彩富有神韵的美感境界。有声语言中的节奏是一种动态的美感,它通过起伏来产生抑扬顿挫的音乐美感。朗诵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达到与文学作品意蕴内涵和谐统一的境界,唤起听者的艺术关注及审美愉悦。韵律美是多种内容和形式杂糅而成的,豪放派用独特的声音魅力渲染诗歌,给人强烈的听感冲击;而婉约派则用舒缓的方式,小幅度的弱控制,发自内心地呈现出内在的情感。不管是哪种,审美并没有一个是非对错,只要处理恰当,观众就会认可。

艺术的语言总是伴随着想象。本质上,是情感思维的活动激活了对象感和身份感,随时积极努力地找准具体感受。我们有必要从哲学和美学的高度对广播电视这一新生的文化现象进行更加深入和系统的研究,探讨广播电视美的根源、实质及其表现形式,寻觅广播电视美的生产方式和变化趋势,把握当代世界文化思潮对广播电视节目的作用和影响等。这些,都有助于产生更多好的广播电视产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时,也能够增强电视节目中的真善美,使广播电视真正成为人们高品质生活中的精神食粮。进而按照美的规律,构建具有中国作风、中国气派的广播电视文化,使广播电视产品成为“美的创造”,提升全社会的精神文明程度。在语言传播过程中,思维、概念、表达的创新是我们需要提升之处。用富有个性的声音内涵及形式进行表达,具有更强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也就是说,对生活实践的体验和感悟力、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力以及声音形象的塑造力,都是对有声语言的审美。

播音主持人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同时也是各媒体的形象代言人。能不能为观众所接受,不仅影响了他们的声誉,最重要的是,将直接体现媒体在观众中的地位和形象。所以,播音主持人在有限的环境条件下,要有意识地对自己的声音形象和外在形象进行包装,在受众面前塑造一个良好的形象。

播音专业 第2篇

1、男生身高要求170cm以上,女生身高要求160cm以上。

2、发音器官整体正常,无先天缺陷导致无法正常发音的情况,如牙齿及咬合关系有严重问题、兔唇、舌系带过短、体弱气虚、喉头过小、鼻中隔偏曲、牙齿不整齐妨碍到发音、舌体比例不协调、外伤造成的发音缺陷、牙齿及咬合关系有严重问题等。

3、吐字发音清晰,能够灵活运用舌、齿、唇,声音有一定的弹性,音质明亮悦耳,发声集中。

4、符合国家关于普通话水平的具体要求,自由交谈和朗读时,能够表达流畅,语调自然,词汇、语言、语法标准正确无误。

播音主持专业教学思考 第3篇

一、教学目标改革需与时俱进

播音主持需要具备广播电视新闻传播、语言文学、播音学以及艺术、美学等多学科知识与能力, 能在广播电台、电视台及其他单位从事广播电视播音与节目主持工作的。涉及学科广泛, 并且需要较强的应变与适应能力。那么, 从专业教学目标上来讲不可一成不变, 应该以专业特点, 学生素质为基础, 并着眼于时代要求。

(一) 关于专业基础课

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传播学、艺术学、播音发声、播音创作基础、广播播音主持、电视播音主持、文艺作品演播学概论、新闻学概论、新闻采编等, 在实行理论教学的同时, 课程设置内容中应尽量融入新的讯息, 体现现代社会生活, 贴近学生实际, 注重实践环节, 紧随时代。

(二) 需要培养学生的观察研究能力

现代的广播电视传媒相关的信息量大, 而且传播手段多, 传播速度快。仅仅靠课堂的理论讲述是不足以应对当下的形势, 应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与学习研究能力, 因为时代需要的播音主持不是千篇一律的形式化调子, 而是有思想有深度的专业人才。

二、综合素质与个性的培养

随着播音主持行业的发展, 专业的涉猎学科也越来越广泛, 对于专业的要求需要更强的综合性。然而, 由于学生个人素质的差异, 接受与适应能力各不相同, 对于综合素质培养的同时, 也应该体现出个性与差异化。

(一) 共性教学

播音主持人才培养首先需要的是多元化、多层次与综合性, 这其实是一个大共性的问题。我们可以把共性分两个方面来分析:首先, 教学中教师对所有学生在基础课程方面应该提出统一要求, 实现共同的目标, 让学生能够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能力。其次, 学生本身的共性。虽然学生的性格、学习能力、表达能力等是存在许多差异的, 但是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发现他们共同的、本质的东西。他们相近的智力水平、认识能力, 相近的学习兴趣、习惯以及相近的知识储备, 就是他们的共性。我们面向全体提出统一要求与教学的措施, 就是要建立在学生共性的基础上的。

(二) 个性教学

如今的播音主持已经不像过去那样, 只要拥有一副好嗓子、良好的形象与较好的表达能力就能胜任的。广播电视传媒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的一部分, 作为受众也会对播音主持的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 行业竞争的激烈与受众对需求的越来越挑剔, 播音主持也需要凸显个性, 才是长远发展之道。

目前播音主持从业人员, 已经不再是单一的形象, 体型的高矮胖瘦、声音粗细高低、主持风格多种多样, 有的其貌不扬却多才多艺深受广大观众喜爱, 有的形象好气质佳但未必会迎合大众口味。行业的宽泛与发展, 使得播音主持越来越推崇个性化, 所以, 对于专业教学来说, 要让学生全面发展, 但是也要张扬个性。

三、探索式启发式教学的运用

播音主持不仅仅是说好普通话, 一方面, 气息、语音、形体的协调。也就是说需要一个修心修身锻炼气质的过程, 这里需要因材施教, 每个学生的认知能力不同, 在教学中应不断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 训练学生的协调能力, 这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使学生能够潜移默化形成一种较为自然的状态。另一方面, 也需要培养学生的思维应变能力。

(一) 场景式教学

场景式教学, 可以让学生体验环境带来的真实感, 贴近生活, 可以让学生处在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中, 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接受能力。教学中可以帮助学生通过观察、实践、探索、思考、交流等活动, 揭示出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 真实反映实践环节中的问题。

(二) 自主性学习

学生自主学习也就是独立学习, 这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从教学的角度来说, 需要在课堂教学的同时, 对学生提出辅助的自主学习要求, 播音主持专业的特殊性, 要求学生要有大量的知识储备, 才能在实践的工作中游刃有余。

摘要:随着广播电视传媒行业的发展, 播音主持也成为热门行业, 对播音主持专业的教学也提出了更高要求。本文从教学目标、综合素质与个性的培养, 以及探索式启发式教学几个方面来探讨播音主持专业的教学与发展。

关键词:播音,主持,教学,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陈京生.“电视播音与主持”[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 2000年1月版.

[2]毕一呜.关于播音主持专业学科定位的思考[J].现代传播, 2007 (06) .

播音主持专业 第4篇

加强学科理论学习观摩优秀节目策划过程

毋庸置疑,理论学习的第一位的,一切实践活动都要建立在扎实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之上的。但是理论学习又是很枯燥的,而且纯粹的理论学习如果不结合其他方式进行强化训练,很容易被学生遗忘。当下广播电视事业生机勃勃,不断涌现出优秀节目主持人和节目形式,如果能把理论学习和对优秀作品即主持人节目进行观摩结合在一起的话,不仅可以充分利用资源,而且可以把枯燥的理论学习变的形象而生动。

如《挑战主持人》是中央电视台倾力打造的一档之名栏目,该节目以“挑战主持人,挑战你自己,挑战无处不在”为宣传语,九年间历经改版但精彩不断,并为央视和各地卫视输送了大量的人才,如高博、张湘东、石琼璘、施丹、邱晓雨等。改版后的《挑战主持人》采用马东——张绍刚——叮当串接加点评的“铁三角”模式,有时还连线央视著名主持人朱军、崔永元、徐俐等与选手共迎挑战,是不可多得的、值得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观摩学习的优秀作品。在理论学习的同时结合对《挑战主持人》的观摩,不仅让学生强化了所学的理论知识,而且让学生非常紧密的将所学知识与生动的电视节目直观的联系在一起,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所学理论知识。尤其2007年《挑战主持人》全面改版开始与全国高校合作,对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学生来说更是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展示自己的最好机会,所以应积极鼓励学生参加。

加大实验中心建设拓展校内外实习基地

对于播音与主持艺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来说,不断更新充实了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改善了实验室条件,校内外实习基地逐步拓展。实验室及实习基地均应满足学生的需要。通过相应的的仪器设备来测试、分析以及鉴赏大量的录音、录像活动是需经常进行且必不可少的实践活动,常见的形式如:播音主持、新闻采访、播音主持录音、电视摄像、后期编辑、演播室导播等。鉴于这些活动都需要在实验室中进行,因此对于播音与主持专业来说,一个完备且能供师生有效使用的实验中心是不可或缺的。

1、设备齐全的实验中心建设

目前我国开办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学校愈来愈多,但是不少学校的实验中心建设环节还是很薄弱。甚至有的学校所谓的实验中心就是一间堆杂物的小屋子加上几台被淘汰下来的电脑,这样的现状极大限制了专业的建设和发展。一个完备的实验中心需包括软硬件建设和管理制度建设。

针对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所建立的实验中心从结构上至少要包括如下几部分:形体室、语音分析室、录音实验室、摄像实验室、编辑实验室、演播室(厅)。同时这些实验室之间是相互独立但又相互渗透的。

音频、视频编辑,后期制作等活动在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实验中心的实践活动中占相当

大的比重,购买和引进适合专业使用的软件,方便师生教学和学习使用。

根据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具体情况,可以采取开放式的管理。开放式的管理可以体现在几个方面:实验场地开放、实验设备开放、管理形式开放等。在专业教师和专业实验人员共同负责的前提下,通过一些规章制度的约束,使得学生对实验中心的使用达到良性循环,取得预期的实践效果。

2、联系广泛的实习基地建设

为了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充分利用学科优势和社会资源,逐步建立和拓展校外实习基地,进一步完善实习实践的规章制度,对教育实习和专业实践的管理过程做进一步的规定。同时,制定详细的实习、实践教学大纲,并且选派优秀教师进行实习指导,采用学院集体安排以及自主联系实习相结合的方式,为实习广开渠道,强化了学院实习实践的管理,满足学生教育实习和专业实践的要求,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播音主持艺术专业应该与当地市文化局、旅游局、电视台、广播电台、报社相关单位建立实习合作关系,形成与实践教学内容和培养目标相配套的实习基地群。实习基地的建设不仅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还能成为学生初步了解社会的窗口,增强学生的知识与接触社会的能力,提升了学生的自身素质,部分实践项目也可给接受学生实习的部门带来一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促进学校教育,推进教学科研工作平台的建设。

依据教学目标发挥艺术特长,提供舞台实践机会

舞台实践是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实践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各种各样舞台实践给学生们提供了绝好的锻炼和学习机会。不管是舞台实践前的精心准备,还是台上倾情展示,或者是台下的反思总结,都会让学生学到很多在课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和经验。所以我们要有意识的开展一些舞台活动并鼓励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积极的参加到各种各样的舞台实践中来。

舞台实践可以是多种多样的。由于大学四个年级每个阶段的学习、训练的侧重点不同,应该针对各不同年级学生开展不同类型的舞台实践。

一般来说,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大一主要侧重于吐字发声、普通话语音的规范,鉴于这一特点,可针对大一学生开展侧重于普通话语音的朗读朗诵比赛。

大二时学些的重点在于有声语言表达的内部技巧和外部技巧,在这一特点的指导下,可针对大二学生开展例如绕口令比赛,辩论赛等活动。同时还要帮助学生注意外在形象和体态语,开设有健美操、电视化妆艺术造型的学校还可组织健美操比赛或者造型比赛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检验学习成果。

针对大学三年级学生开展的舞台实践应侧重强化这些技能,开展诸如模拟新闻播音、模拟主持、即兴评述等略有难度的项目督促学生进行提高练习。

大四时可开展以配音比赛、汇报演出、对素材进行后期制作等为代表的舞台实践。这个时候学生也即将告别校园,在真正的媒体和社会上检验自己所学的成果了,所以要尽可能的在舞台或者平时实践中帮助每位学生挖掘出自己最拿手的技能。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舞台实践还可以分为:专业舞台实践和非专业舞台实践。非专业舞台实践是比较常见的一种类型,如演讲比赛、辩论赛、舞蹈大赛、校园歌手大奖赛、各种晚会等。

专业舞台实践则是针对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和学生的实际特点开展的一系列针对性较强的舞台实践活动,如主持人大赛,模拟播音比赛,汇报演出,上镜考试等。以汇报演出为例,汇报演出又可以分为学年汇报演出和毕业汇报演出,通过汇报演出可以将一段时间内所学习的知识和经验进行展示、实践和汇报,同时也是一种反馈,能让老师看到问题所在和成功之处,及时调整教学重心和教学任务。尽管不同阶段的舞台实践形式不同,专业和非专业舞台实践的形式也不同,但是舞台实践在整个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学习过程中是最有效也是最重要的实践形式。

播音主持专业出版的特色发展之路 第5篇

关键词:播音学;播音主持;专业出版

本文所论及的播音主持专业出版主要涉及大学及以上层次的播音主持专业教材和学术书籍。播音主持专业出版的发展史也是中国播音学学科体系建设的见证史。1985年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出版的《播音发声学》《播音基础》是第一批正式出版的播音学理论教材,如果以此作为播音主持专业出版的开始,以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学科建设成果为划分依据,可以把播音主持专业出版的发展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1985年至1993年播音理论形成期是播音主持专业出版的起步期,1994年至2001年《中国播音学》出版后的8年是播音主持专业出版的发展期,2002年《实用播音教程》出版至今是播音主持专业出版的扩张期。

在中国国家图书馆、当当网和卓越网的搜索系统中分别输入“播音”“主持”“朗诵”“配音”“广播电视语言传播”,并将搜索结果进行整理,截至2013年2月16日,共有775种图书(包括67种电子书),可以归入播音主持专业出版领域的有486种(包括56种电子书),本文将在分析其出书年代、所属出版社、品种和类型的基础上,梳理播音主持专业出版每个阶段的发展状况。

一、播音主持专业出版的发展历程

1. 起步期(1985年 ~1993年)

专业出版开始前,中国播音理论经过了几代广播人的探索。1962年,齐越在上海播音组的讲话开启了中国播音学的探索。1982年1月,张颂发表的《研究播音理论是一项紧迫的任务》构筑了播音理论研究的框架。张颂在1983年出版的《朗读学》(湖南教育出版社)构筑了播音创作基础理论的基本框架,是中国播音学学科建设的前奏。①

首批专业教材的出版标志着专业出版的开端。1985年5月,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成立,9月,出版了徐恒的《播音发声学》和张颂的《播音基础》,这是正式出版的最早的播音主持专业教材,宣告了播音理论的初步创立,也是播音主持专业出版的开端。1989年12月12日北京广播学院音像教材出版社成立。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及其音像教材出版社的成立推动了中国播音学学科相关成果的出版,积极配合和支持了学科的发展。

一系列专业教材的出版为学科体系的建立做好了准备。从1987年开始,张颂带领北京广播学院播音系的教师开始了《中国播音学》的写作。“中国播音学丛书”(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出版)为中国播音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做了前期准备。这套丛书除了《播音发声学》《播音基础》,还有吴郁主编的《播音学简明教程》(1988),毕征主编的《播音文体业务理论》(1989),祁芃的《播音心理学》(1992)等。

据统计,这一阶段涉足播音主持专业出版的出版社有12家,共出版播音主持专业图书35种,教材13种,专著6种,文集8种,播音员、主持人研究的著作和播音员、主持人个人文集等8种。其中,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6种,几乎都是播音理论形成期的成果;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8种,以主持人论文集和资料汇编为主;复旦大学出版社2种,都是介绍主持人的文集;中国文联出版公司等9家出版社各1种。

2. 发展期(1994年~2001年)

《中国播音学》的出版标志着学科体系的建立。1994年10月,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出版张颂主编的《中国播音学》是中国播音学理论体系形成并开始走向成熟的重要标志,也宣告了一个新学科的诞生。同时,北京广播学院音像教材出版社出版了《中国播音大全》,是迄今为止我国规模最大、内容最全的播音主持课程讲座的音像制品。

中国播音学各研究领域成果的出版推动了学科建设的深化和拓展。《中国播音学》的作者们以此书的成果为基础,进一步深化理论研究,拓展研究领域,在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出版了一系列著作。例如姚喜双的《播音学概论》(1998),“从理论上对播音学科的独立性作了全面的阐述”。②罗莉的《文艺作品演播》(1996)、曾志华(雪琴)的《广告播音艺术》(2000)是播音学艺术语言演播方面的深化和拓展;鲁景超的《广播电视即兴口语传播》(2000)是播音学口语传播方面的拓展;吴郁的《节目主持艺术探》(1997)是作者对主持艺术基础理论、主持人语言等的探索,《主持人的语言艺术》(1999)对节目主持艺术进行了更为系统深入的研究。

据统计,这一阶段涉足播音主持专业出版的出版社有30家,共出版播音主持专业图书96种,其中教材29种,专著21种,文集23种,译著1种,播音员、主持人研究的著作和播音员、主持人个人文集等21种,读音手册1种。其中,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35种,以北京广播学院播音主持艺术学院的中国播音学建设成果为主。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1种,以节目主持研究著作和播音员、主持人论文集为主。作家出版社、华艺出版社4种,以主持人自述式文集为主。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等6家出版社各2种,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等20家出版社各1种。在这一阶段,对于播音员主持人多角度研究的出版物迅速增加;擅长运作畅销书的出版社看到了著名主持人的市场号召力,出版了诸多主持人自述式文集。

3. 扩张期(2002年至今)

系统规范的教材出版促进了专业教育的规范化发展。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1月出版的付程总主编的《实用播音教程》凝聚着北京广播学院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多年教学实践的成果,使播音主持专业教学有了标准化、规范化的依据,促进了播音主持专业教育的发展。

教学改革成果的出版引领了特色专业教育。2004年,北京广播学院50周年校庆后,改名为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改名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开设了体育评论解说通道班、英语通道班、配音通道班等进行教学改革的实验,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了《电视体育解说》(2005),《双语播音主持艺术》(2007),《影视配音艺术》(2007)等教材,使很多院校得以开设特色课程,促进了播音主持专业教育的特色化发展。

nlc202309020900

《张颂文集》铸就学术研究的高地,《中国播音学博士文库》代表着学术研究的前沿。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在2009年到2012年陆续出版的《张颂文集》指引了学术研究的广度和深度;2006年出版的首批《中国播音学博士文库》(包括李凤辉的《语言传播人文精神的阙失与重构》、柴璠的《当代广播有声语言的创新空间》、张政法的《有声语言大众传播的生命活力》)从规范空间和审美空间开掘独具特色的有声语言表达艺术。

播音主持专业教育规模迅速扩大,播音主持学术研究在全国展开。到2010年,“全国设立播音主持专业的大专院校约三百多所,开设本科课程的高校约有六十多个,在校生达到两万余人”。③南京师范大学毕一鸣、浙江传媒学院沈鹏飞和金重建、湖南广电集团曾致等专家学者纷纷出版专著和教材,大大丰富了播音学学科体系。

这一阶段,播音主持专业出版进入整体规模快速扩张时期,涉足播音主持专业出版的出版社增加到100家,共出版图书299种,和前一阶段相比,出版品种数几乎翻了两番。其中,各类教材166种,专著60种,文集33种,播音员、主持人研究的著作和播音员、主持人个人文集等36种,译著3种,读音手册1种。其中,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83种,该社立足本校优势和特色,坚守专业化出版,形成了品牌影响力。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74种,值得称道的是该社出版了“播音主持艺术技巧丛书”等三套很能体现编辑策划能力的教材。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13种,以《节目主持艺术丛书》为主。浙江大学出版社9种,作者以浙江传媒学院的教师为主。长江文艺出版社8种,是白岩松、朱军、李咏、曾子墨等主持人的自述式文集。复旦大学出版社7种,教材、专著、译著都有。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5种,以主持人论文集为主。北京大学出版社5种,以《中国播音学系列教材》为主。中国经济出版社5种,是于根元主编的《语言与传播丛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5种,全部为英语经典电影对白朗诵。武汉大学出版社等4家出版社各3种。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等8家出版社各2种。郑州大学出版社等57家出版社各1种。

数字出版刚刚起步。近两年,很多出版社开始了数字出版的尝试,播音主持专业出版领域共出版电子书56种。其中,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4种,北京大学出版社和浙江大学出版社各4种,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各3种,复旦大学出版社2种,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等16家出版社各1种。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最多,一是因为该社积累的专业图书品种多,可利用的资源多;二是因为该社2012年成立了数字出版部,加快了电子书出版的步伐。

到目前为止,从出书累计品种来看,排名前十位的涉足出版播音主持专业图书的出版社见表1。

其中,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依托中国播音学学科体系的形成和建设,坚持走专业化出版的道路,发展成为播音主持专业出版领域最具权威性和品牌影响力的出版社。不但品种最多,486种专业图书和电子书中,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158个品种,占32.5%,而且重版率最高,30种重版书中,15种由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

除了表1中的10家出版社外,还有中国经济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作家出版社各5种,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各4种,武汉大学出版社等8家出版社各3种,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等21家出版社各2种,高等教育出版社等56家出版社各1种。

二、播音主持专业出版的未来之路

1. 依托中国播音学学科体系建设,维护专业出版的品质

把播音发展为一门学科,应是中国首创。尽管俄罗斯、美国、英国、日本等也不乏对播音的研究,也有相关的著作和文章,但它们都没有建立起自己的播音学科进行专门研究。而“中国播音学植根于中国,是面对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的现实,面对主要为广大中国受众服务的有声语言和副语言传播应用的状况及其规律的研究。”④“坚持中国播音特点,才是播音创作基础的立足点或基点。在这个立足点或基点上发展我们的播音理论,才会入之愈深,见之愈新。”⑤播音主持专业出版依托中国播音学坚实的理论根基,才有可能枝繁叶茂,发展壮大。

从前文的统计中可以看出,不断再版和重印的几乎都是立足中国播音学的教材和专著,那些抛弃了播音理论根基,大谈主持现象的教材和专著却缺乏旺盛的生命力。“现代与传统并非截然两分,创新与守旧本应相生共存,否则创新便必然会流于浅薄的时髦,甚至流于单纯的形式创新乃至话语创新。出版的创新与守旧也当作如是观”。⑥播音主持专业出版也应在坚守中创新发展。

2. 挖掘各个研究领域的选题,激活各类院校作者资源

播音主持专业图书从最初的几种发展到几百种,分布在不同教育层次和学科的各个研究领域,但选题分布并不均衡。单就教材而言,本文统计的208种各类教材中,导论概论7种,语音发声25种,播音创作基础13种,朗读朗诵30种,播音文体业务5种,广播播音主持1种,电视播音主持3种,广播电视播音主持2种,新闻播音6种,口语、即兴口语5种,体育解说2种,配音8种,演播6种,播音主持心理学3种,作品赏析1种,主持导论概论通论15种, 各类主持34种,主持传播学1种,英语播音主持10种,粤语播音3种,综合28种,一些类别仍有较大的选题开发空间。专业编辑要善于挖掘各研究领域潜在的特色选题,比如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开设的“影视配音艺术”课程教学成果显著。当时,开设这门课的院校很少,我们抓住这一市场空白点,出版了这门课的教材,之后很多院校因为这本教材而开设这门课程,教材的销量逐年上涨。

如今,除了传媒院校,综合性大学、艺术院校、师范院校、外语院校、财经院校、体育院校等纷纷开设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越来越多播音主持专业硕士以上毕业生充实到教学岗位,还有很多拥有多年工作经验的播音员、主持人参与或转移到教学工作中,这为专业出版提供了丰富的作者资源。编辑可以根据作者的特点引导他们进行教材或专著的写作。比如,《电视新闻播音主持教程》的作者仲梓源既有在江苏卫视担任八年新闻主播的经验,又有在中国传媒大学播音系主讲电视新闻播音主持课程的教学实践经验,编辑正是看到了作者的这些优势,主动向这位从未出过书的作者约稿。《电视新闻播音主持教程》出版后,取得了较好的使用效果和经济效益。

nlc202309020900

3.把握数字出版的机遇,开发多种形态的数字化产品

数字出版为播音主持专业出版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主要传授有声语言和副语言的创作方法和规律,只有文字的播音主持专业教材必须配备具有较强专业示范能力的师资。很多院校师资水平有限,即使有教材,也不知该如何教学如何示范。出版多媒介数字化教材、搭建品牌教材的数字化教学平台可以突破传统教材的局限性。

数字化教材可以做到文字与示范录音或节目视频同步,更能满足教学的需要。目前,播音主持数字化产品仅限于将文字内容平移到数字平台,出版者还需根据读者的需要,重新确定和设计出版物形态,生产出内容表现形式更加多样化的多媒介数字化教材。希望在不久的将来,播音系学生练声时,能够拿着轻便的手机边听示范边录音,更高效地掌握艺术语言的表达和使用规律。

搭建品牌教材的数字化教学平台,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近年来,播音主持专业教育规模迅速膨胀,但教育质量很不均衡,优质教育资源集中在中国传媒大学、浙江传媒学院等几家院校,很多跟风办学的院校师资力量十分薄弱。即使这些院校使用同样的教材,教学效果仍有巨大差距。如果依托品牌教材搭建数字化教学平台,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将有助于提高播音主持专业教育的整体水平,提高播音主持后备人才的整体素质。

(赵欣,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播音主持编辑部主任)

注释:

① 张颂. 中国播音学发展简史[EB/OL]. 媒介研究在线期刊,2007(2). http://www. sinoss. net/qikan/2011/0208/5798. html

② 张颂. 中国播音学发展简史[EB/OL]]. 媒介研究在线期刊,2007(2). http://www. sinoss. net/qikan/2011/0208/5798. html

③ 张颂. 播音主持专业发展路径的思考——六十年“自强自信”杂感[A]. 播音主持艺术10[C].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2.

④ 金重建. 播音主持概论[M].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3:1.

⑤ 张颂. 播音创作基础(第三版)[M]. 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 161.

⑥ 范军.大学出版与学术创新[J].现代出版,2012(1):14.

简论播音主持专业声音训练 第6篇

一、播音主持行业对声音的要求

1. 声音的规范性

标准、规范的普通话语音。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培养的是普通话播音员和节目主持人, 广播电视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的普通话语音对全社会来讲, 具有重要的标志作用、示范作用、导向作用、规范作用和传播作用。就普通话的标准而言, 按国家有关规定, “县级以上 (含县级) 广播电台和电视台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应达到一级水平 (此要求列入原广播电影电视部部颁岗位规范, 逐步实行持普通话等级合格证书上岗) ”。

清晰的口齿和圆润的嗓音条件。有声语言是广播、电视传播的重要媒介, 也是播音员、节目主持人主要的工作手段。因此, 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学生具备清晰的口齿和圆润的嗓音条件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2. 声音的艺术性

艺术性是播音员、主持人追求的一种至高境界———审美空间。在解决了语言规范中“对不对”、“准不准”的问题后, 就要在播音创作中超越这一阶段, 来追求评论播音的至高境界———审美, 在评论播音中就是“美不美”的问题, 即:对不对、准不准 (规范性) →美不美 (艺术性) 。具体来讲, 它的表现形式有三个方面:

针对性, 是指要区分所说内容总的感情色彩和分量, 不是指播音时声音随意高低。有时说某个播音员播的某篇稿件“基调高了”, “基调低了”, 虽然有声音高低的因素在内, 但主要的是指感情色彩的过于昂扬或过于沉缓, 不可只从降低或提高声音上去克服。这属于基调问题。因此, 播音员、主持人明确了针对性, 就是明确了评论针对的是什么人、什么事, 实际上初步把握了播音主持的基调。

统一性, 即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 这是一条重要规律。从播音创作来说, 就是解决语言内容与语言形式的语言观问题。在播音主持中, 要特别重视在叙述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评述的分寸。

自然性, 在播音中要达到自然、流畅的状态, 步入“行云流水”的境界, 必须得强化语言功力。语言是为表达而存在, 总要进入“由己达人”的程序, 各种能力必定凝结于、落实于、体现于语言 (包括副语言) 上。

二、播音主持发声训练技巧

语言表达的三大内部技巧为情景再现、内在语、对象感, 它们是从备稿到播音使思想感情处于运动状态的三种重要方法。

情景再现是播音员在进行播音创作中调动思想感情处于运动状态的重要手段, 就是在符合稿件需要的前提下, 以稿件提供的材料为原型, 使稿件中的人物、事件、情节、场面、景物、情绪…在播音员脑海里不断浮现, 形成连续的活动的画面, 并不断引发相应的态度、感情。这个过程就是情景再现。练声时运用情景再现技巧使学生可以根据语言材料激发形象感受、调动情感活动的能力, 是培养词语感受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

内在语是帮助播音员把稿件变成自己要说的话, 使感情处于运动状态的好方法, 对声音的表达有直接引发和深化含意的作用。内在语, 就是稿件文字语言所不便表露、不能表露或没有完全显露出来的语句关系和语句本质。所以学生平时练声要注意的方面是很多的。

不论是播音还是电视节目主持, 都是面对广大受众群的。所以对文稿理解后必须传达给受众群, 而传达不但要有内部技巧还需要外部技巧, 外部技巧的功能就是更好地通过规律性的手段让受众更好地接受信息, 引起共鸣。

外部技巧包括重音、停连、语气、节奏。他们都是以内部技巧为依托, 在深入了解文章内容、主题的基础上使用的。重音和停连以播讲的稿件和内在节奏为依托, 直接关系到稿件中心的突出和情感的呈现。

三、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至关重要

教师长期工作在教学第一线, 对教学目的、任务的确定, 教学内容的选择, 教学环节的安排, 教学方法的运用, 教学重点、难点的突破, 以及教学规律和学生认识规律的掌握等, 都十分熟悉。没有他们的再创造和艺术加工, 播音主持专业学生的声音训练无法顺利进行。对他们的要求是:要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尽可能多地深人教学第一线, 参加教学实践, 以增强对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了解;教师应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 反复地研究, 掌握其实质, 把握发声训练教材的教育性、科学性和思想性;把培养学生的声音能力和开发学生的智力贯穿始终。

探析播音主持专业教学方法 第7篇

一、播音主持专业教学方法的现状

高校播音主持专业的授课目前多采用大课教学与小课指导相结合的方法。学生一般按班级集中在一起上专业基础理论课,由教师讲授专业理论知识和练习方法。专业大课的重点是讲授理论,阐述相关章节的原理。在大课当中,一般也不是单纯地讲授,也会将小课的教学模式部分应用在大课过程中。上课时,教师不仅仅是单纯地传授理论知识,还会让学生把讲解的方法和技巧在课堂上进行练习,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指导,为小课训练打下一些基础。这样可以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所学章节的内容,更好地理解所学知识,在学习的同时消化知识,加强了教学效果。与大课相配合的小课教学,一般是分组进行。每个班级的同学分成若干小组上课,每组以10~15个学生为宜。教师在授课时,可以很好地辅导每一位学生;学生在训练时,遇到不懂的地方,可以及时向教师请教,在课后也能有针对性地复习与练习。小课教学不再以讲授法为主要教学方法,而是综合运用实践法、示范法等教学方法。小课教学并不是学生单独上课,而是让学生之间相互学习和交流。在上课的过程中,这种交流和互动可以让学生互相取长补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目前播音主持专业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小课的教学与考核不统一

小课教学需要分组进行,一般控制在10人左右。相对于大课教学,小课教学需要的专业教师数量要多一些,往往不是一个老师教这门课,而是几个老师同时讲授一门课程。这样的弊端就是授课的内容不够统一,各个教师各自为战,在教学进度、教学方法、训练内容方面会有比较大的差异,导致大课与小课的配合效果不够理想,各个教师之间的协调配合也不够完善。在期末考试中,往往考核的方式也有很大区别,造成教学效果不够统一。

(二)学生主动学习动力不足

在播音主持教学中,很多教师还是较多地讲授教学,小课没有与大课很好地区别开来。在教学方法上,示范播读占的比重又比较大,对学生创新之处没有加以鼓励;在一些稿件的细节处理上,对学生的要求过于教条。这种教学模式会限制学生的独立思考,影响他们独立创作能力的提高,导致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不足。也容易让学生养成依赖心理,导致他们只重视语言技巧,忽视了朗读的重点是以情带声。

(三)对教学设备的使用和配置还不够合理

随着教学条件的改善,很多院校的播音主持专业都建立了比较完善的专业教室,配备了各种录音录像设备。这让播音主持专业的实验实践条件越来越好。但是,很多院校对机器设备的合理使用和配置还不太合理,机器一旦出现故障,由于缺乏专业的维修团队,维护的时间就会比较长。还有的设备功能很强大,但是院校对设备功能的挖掘还不足,没有充分用好现有的设备和仪器。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活动的开展。

(四)课堂教学与课下练习存在断层

很多学生在课堂上出现的问题,本来得到了纠正,但是在后来的教学中,又出现了同样的问题。经过调查发现,有些同学只在课堂上进行了训练,课下没有很好地巩固和提高。不良语言习惯的纠正和提高,是需要花费较长时间的,仅仅依靠课堂教学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在课下积极练习,才能使发声器官逐步形成正确的习惯和记忆。还有的同学在假期当中,也出现了语音面貌的变化。很多学生在寒暑假返回家乡,就说起了当地的方言,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使之前取得的训练效果削弱了。

(五)新媒体技术欠缺

新媒体就是指在新的技术支撑下形成的媒体形态。相对于传统意义上的媒体,新媒体包括数字电视、网络视频、移动电视、触摸媒体等。新媒体在社会进步、时代发展的背景下,受到人们较多的关注,同时也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随着新媒体技术的日益普及,社会对传媒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大课教学、小课指导以及课外实践的模式是目前高校播音主持专业教学的主要模式。目前,我们的播音主持教学基本是根据以前的媒体生态,主要面向传统的广播电视媒体培养人才。然而,新媒体的出现和迅速发展,要求播音员和主持人的交流方式有较大改变。在现有的播音主持教学模式中,对新媒体的使用还不够多,对新媒体技术如何服务于教学的研究还不够深入,没有形成比较完备的体系和架构。

三、播音主持专业教学方法的改革与创新

(一)培养学生独立创作的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要对学生加以正确引导,实施启发式教学,增强学生独立分析、独立思考、独立创作的能力,注重传授方法,对稿件的播读和处理不要限制得过于单一。同一篇稿件可以有多种处理方法,要鼓励学生挖掘稿件的真情实感,提出自己的想法。学生在走上工作岗位后,会面临各种类型的稿件,面临多种类型的主持或者配音。我们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进行独立有声语言创作的能力,为其将来走向工作岗位、增强适应能力打好基础。

(二)提高学生的媒介素养

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融合多种功能的新媒体逐渐产生了。新技术的发展使传统媒体经营模式和运作流程的变革成为一种必然,这也是当今社会媒介生态下媒体发展的需求。播音主持专业的教学方法也要与时俱进,用新的思维构建新的课程体系,树立大传媒的概念,培养具备多种技能的采、编、播复合型人才。要拓宽学生的知识结构,使学生可以胜任多重岗位。

(三)引入项目教学

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越来越重要,我们在教学中,也要加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目前,很多院校引入了项目教学的内容。所谓项目课程,就是以工作任务为中心,选择、组织课程内容,并以完成工作任务为主要学习方式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方式需要播音主持专业加强与媒体的交流,比如与一些电视台的频道或者传媒公司深度合作,把课堂教学与媒体工作任务融合在一起,让学生亲身感受一线工作环境,在真实的工作任务中去锻炼和提高。

(四)用好新媒体技术,开辟第二课堂

新媒体的发展日新月异,正在深刻影响着我们的工作和学习。播音主持专业也应该充分拥抱新媒体,用好新技术,让这些新事物为教学服务。例如,目前深受欢迎的网络电台,像喜马拉雅电台、荔枝播客等,都是很好的有声语言传播平台。我们可以配合相关的课堂教学,开设播客平台,与其他院校的播音主持专业师生交流互动。教师也可以在网络平台与学生互动,及时点评,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利用新媒体平台去推广我们的播音主持作品,搭建新媒体播音主持教学的实践平台。

要想从教学方面入手,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的播音主持专业优秀人才,就要立足于全媒体发展的现实,主动调整不适应时代发展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不断优化我们的教学手段,培养出适合全媒体时代的高素质传媒人才。

参考文献

[1]申小龙.语言与文化的思考[J].新华文摘,2013(04):27-28.

[2]郑艺.口语传播视野下播音主持专业教学方法创新[J].新闻传播,2014(10):95.

播音与主持专业表演基础教学思考 第8篇

关键词:播音,主持

一、播音与朗诵

重点考察学生对于普通话等各项播音基本技能的把握。

1、普通话

普通话是现代汉语的标准语言。它既是汉民族的共同语, 也是我国各民族之间交往的共同语。在国际上, 普通话有时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国话。

2、汉语普通话的特点

(1) 语音方面:音节界限分明, 乐音成分多, 加上声调的高低变化和语调的抑扬顿挫, 因而普通话具有音乐性强的特点。

(2) 词汇方面:汉语言普通话的发展过程中已经逐渐趋向双音节化, 从而显现出极其可贵的音乐性。

(3) 语法方面:词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语法结构的一直性;词的多功能性;词语组合受语义、语境的制约;量词十分丰富。

3、学习普通话的必要性

普通话是播音、主持、演员、业余文学、朗诵爱好者进行交流与再创造的重要手段之一!1994年10月30日, 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 国家教育委员会, 广播电影电视部正式联合颁布的“关于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的决定”。决定中明确指出:县级以上含县级广播电视台播音员、节目主持人应达到一级水平;同时还明确规定:电影, 电视演员和配音演员, 以及相关专业院校毕业生应达到一级水平。

4、播音发音要达到的标准 (1) 实声发音自如声区

声音的发声应该是实实在在的, 这种实声和日常谈话的声音是一致的, 真实, 可信。真声和假声是嗓音音质, 音色的分类。真声是相对音高适中, 音色宽厚, 假声是相对音高较高, 而且音色尖亮。实声是播音主持朗诵最好的用声形式。

(2) 圆润明亮集中持久

这是对声音基本色彩的要求。声音首先要圆润, 有光泽。他和声音的响度有关。播音主持朗诵以口腔共鸣为主。从微观上看, 它取决与元音响度的控制, 让每个音发挥最大的共鸣, 每个音都发饱满发音时, 元音的舌位及辅音的发音部位都是在音色范围的允许内把握:前音稍后, 后音稍前, 开音稍闭, 闭音稍开的方法。同时注意空强的开度和舌位的微调, 这是声音集中的重要一不步。

(3) 色彩丰富控纵有度

这是对声音的一种要求, 在声音形式上:音色, 音高, 音强, 音长都是在比较中显现出来的, 它会造成声音的虚实, 起伏, 刚柔, 明暗, 宽窄, 前后, 快慢的变化。如何使用自己的声音, 它和习惯有关。一般来说要留有余地, 不要发音到声音的极限, 做到平稳中显出变化, 分寸上把握浓淡。

(4) 语音纯正吐字清晰

力求读音的准确, 轻重格式, 语流音变, 词汇语法的严格规范。吐字清晰, 作到字正腔圆, 呼吸无声。

二、口语表达, 把握作品的基调

重点考察学生对于口头语言即兴组织及表情等非语言符号的把握和使用能力。

例子:朗诵叶挺同志的《囚歌》, 注意句调的处理: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 (→平调) (冷眼相看)

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 (→平调)

一个声音高叫着: (↗曲调) (嘲讽)

——爬出来吧, 给你自由! (↘) 曲调 (诱惑)

我渴望自由, (→) (庄严)

但我深深地知道—— (→平调)

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 (↑升调) (蔑视、愤慨、反击)

我希望有一天 (→平调)

地下的烈火, (稍向上扬) (语意未完)

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 (↓降调) (毫不犹豫)

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降调) (沉着、坚毅、充满自信)

三、声母发音的注意事项

舌尖后音:舌尖与硬腭前端。指舌尖与硬腭前端, 接触或者接近构成阻碍之后发出的一种辅音。共有zh, ch, sh, r四个。

zh:舌尖后阻不送气清塞音。发音时, 声带不颤动。成阻时, 舌尖翘起, 顶住硬腭前端, 口腔不通气。软腭上升, 堵塞鼻腔通路。除阻时, 舌尖缓慢的离开硬腭前端, 气流便从出现的一道窄缝中挤出, 摩擦成声, 气流不明显。

单音节:赵招郑知中

双音节:庄重主张支柱指针

四音节:掌上明珠招兵买马振振有词

ch:舌尖后阻送气清塞音。发音的情况和zh相同, 只是在除阻时, 有一股明显的气流从口腔中流出。

单音节:产吵车陈程

双音节:超产长城车床出产

四音节:触类旁通长篇大论畅所欲言

sh:舌尖后阻清塞音。发音时, 声带不颤动。成阻时, 舌件翘起与硬腭前端形成并且保持一条窄缝。软腭上升, 堵塞鼻腔通路。除阻时, 气流从舌尖和硬腭前端形成的窄缝挤出, 摩擦成声。

单音节:沙省双书生

双音节:山水双手闪烁神圣

四音节:深入人心神采奕奕身价百倍

r:舌尖后浊塞音。发音的情况和SH相近。只是摩擦比SH弱, 同时声带颤动, 气流带声。

单音节:日入如忍软

双音节:仍然柔韧容忍荣辱

播音主持专业的人才培养探析 第9篇

国家播音主持专业的开设有相当高的准入门槛, 对教学所需的设备、场地、师资力量都有着严格的硬性规定, 在一些高校追求“大而全”的专业设置的背景下, 大量的实践课程中录音、上镜等对场所和设备需求, 使高校在该专业的投入方面不堪重负, 出现了物质资源匮乏的现象。因此, 由于播音主持专业理论和实践结合的专业特性, 致使该专业对师资力量有着过于苛刻的要求, 教师不仅需要扎实的专业功底, 系统全面的理论知识, 更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基于这样的要求, 在专业教师的需求方面存在缺口, 出现优秀教师不足以满足实际需求的现实情况。

除了物质方面的软硬缺陷外, 教育体系和教学内容更新较慢, 无法适应当今时代媒体环境迅速发展的需求。加之教学观念的落后, 使得播音主持专业人才培养显现出模式单一的格局。致使该专业的毕业生缺乏市场竞争力, 出现了非本专业人员从事本专业工作, 而真正该专业毕业的学生却无法就业, 形成了巨大的就业压力。

2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必要性

相对于国外相应的专业院校而言, 我国播音主持专业起步较晚, 因此在设备和培养模式上有一定的不足, 我们应充分吸收国外的经验, 来弥补自己现阶段的不足。不断的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 只有这样才能不断的提高教学质量。

首先, 完善自身的硬件设施和设备, 好的设备是培养出优秀人才的前提条件, 而播音主持专业正是对教学设备要求很高的学科。在完善设备的基础上, 大力建设素质过硬的教师队伍, 提高教师的准入门栏, 增强对教师经验要求, 完善教师业务能力的考核。

其次, 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创新。现代化的人才培养离不开学科建设的良性发展, 学科事业发展需要科学的教学理念和优良的教学体系支撑, 我国目前的教材存在着课程结构单一、专业技术课程与文化课程比重失衡、课程内容陈旧等缺陷, 面对着问题有人提出了重新建构教学内容体系的设想。根据媒体专业的实际需要, 重新设置课程安排的三个模块。一是专业理论课程模块, 二是专业技能课程模块, 三是通识教育课程模块。专业课程模块包括教授新闻学、传播学、采访编辑学等基础理论;在专业技能课程模块中设置普通话语音、播音发声、语言表达、新闻播音、节目主持以及摄像、目编辑、节目策划、新闻评论写作等课程, 并在其中参杂新媒体相关的报纸、网络等相关的课程, 让学生有机会接触和了解不同媒体的工作程序、采制手段、节目内容, 能够适应新媒体环境下的工作实际;三的通识模块部分, 是为了填补以往该专业学生在人文知识等方面的不足, 包括公共必修课和通识选修课, 提倡人文、自然、社会学科的学科交互性培养, 改善播音主持艺术专业学生知识面狭窄、知识结构单一、后劲不足的窘境。创新的教材设置可以在人才培养理论和知识储备方面, 提供更均衡的学习机会。

再次, 推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理念。播音主持专业理论知识的学习以及相关的文化知识的掌握是非常必要的, 实际的工作实践更是必不可少。因此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与更广阔的社会实践结合尤为必要, 社会实践是检验成果的试验场, 也是能力培养和能力提高的平台。学校与相关的企业有必要建立直接的联系, 以便更符合市场发展规律的需求。

学习的目的在于应用, 而播音主持专业对实际实践的依赖度是很高的, 而在平时的教学中, 实践的课程就已经占有相当高的比重, 但就目前播音主持专业的实践情况来看, 实践能力的加强, 可以直接的促使学生专业能力的提高。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理念是被客观事实证明了的优秀的理论成果, 我们在教学中应进一步的发扬。

最后, 建立个性化的培养理念和培养模式。随着我国媒体事业的发展, 社会对播音主持专业的人才需求显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 需求的缺口日益增大, 但是相应的人才却很短缺, 究其原因是播音主持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显现出雷同的趋势, 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 面对这一形式, 建立个性化的培养方案势在必行, 不同的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优势特点来制定和选择发展道路。

现代社会信息量的增大, 对媒体工作者自身的素质提出了新挑战, 播音主持几乎涉及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 每一领域的专业知识对媒体工作者来说是非常必要的。进一步的领域分工在不久的将来可能实现, 而在现今基础上, 注重个性化的培养是可行的办法, 他能进一步促进媒体工作者独特风格的形成。

3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价值和意义

我国的媒体事业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 而这种发展又面临着种种的不足和缺陷, 面对着这一现状, 创新是必经之路, 创新是发展过程中的需求, 好的模式创新将进一步的推进事物向前发展。而播音主持专业培养模式的创新, 将直接有力于高校的人才培养, 使高校走出更多的满足我国媒体市场需求的多样化人才。而正是具有独特人文素养的专业人才, 用他们的风格特色在直接的影响着每一位受众, 从而提高观众的认知能力和高尚的情操, 为我国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孙国钰.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播音主持人才培养初探.艺术教育.

[2]徐沁.媒介融合:新闻传播业的新趋势[J].东南传播, 2008 (6) .

[3]刘国建.播音与主持专业教育与人才培养问题探讨[J].现代物业, 2012 (1) :86-88.

浅论空中乘务专业的播音主持课教学 第10篇

【关键词】空中乘务专业;播音主持;教学

近年来,民航业的快速发展,对各类人才的大量需求,为教育市场的迅速扩大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目前专门培养空中乘务人才的学校(或专业)和培训机构已有百余家,为培养高素质的航空服务专门人才,提高空乘人员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各大院校空乘专业都开设了客舱服务沟通训练类课程。在空中乘务专业开设播音主持课程,将空乘服务沟通与播音技巧相结合,无疑对提高空中乘务专业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服务沟通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但与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不同的是,在空中乘务专业开设播音主持课程,应在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上进行认真思考,否则学生只是学习了一些播音主持的知识,没有真正掌握到语言技能,教学工作也达不到实际效果。

一、根据职业需求确定培养重点

播音主持专业学生或其他广播电视新闻专业的学生学习播音主持课程是为了当专业的播音员、主持人,或是成为能够胜任出镜工作的记者。与这些专业学生学习目的不同的是,空中乘务专业学生学习这门课程是为了将来更好地从事自己的工作。据笔者对所在学校空中乘务专业学生就业情况的了解,百分之九十的该专业学生毕业后进入了服务行业工作,良好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对于他们的求职和职业发展都非常重要。因此,对空中乘务专业的学生进行播音主持教学应充分考虑其职业特点和职业需求,确立培养目标,重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首先在发声上,要求在发音准确、规范的基础上做到清晰流畅、圆润集中、朴实明朗、落落大方,不仅要听得清楚,还有听得舒服,有美的享受。发音的准确规范对于播音主持专业学生要求很高,但对于空中乘务专业的学生则可以适当放松一些,因为他们不是要成为专业的播音员或主持人。空中乘务专业的的学生在入学前是要经过面试的,他们的基本语音面貌还是比较好的,因此语音课的教学没有必要再从基本的拼音开始学习,一是与普通话课相雷同,二是课程的开课时数也不允许。在语音学习方面可以着重练习一下调值。笔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大部分学生在表达上没有系统音的问题,但在调值上普遍存在不够到位的情况,可以针对这个问题利用一节课的时间着重进行练习,还是颇有成效的,其余方面则可以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遇到问题现场纠正。在发声上应进行更高层次的训练,也就是如何达到动听,这就牵涉到发声学方面的技能,包括胸腹联合呼吸的运用,口腔控制和喉部控制、声音的共鸣和弹性等技能。这些新的发音用声习惯的建立可能会使很多同学不适应,或者掌握不了要领,要鼓励学生大胆地拿自己的身体做实验,并结合生活中的一些体验去体会,比如在学习口腔控制的时候,可以用倒吸冷气,半打哈欠,举杯痛饮等这些生活中的体验去找感觉。

如何让语言动听,能打动人?接下来要学习的是播音创作基础和播音创作技巧,包括:准备稿件、理解感受、情景再现、内在语、对象感、停连、重音、语气、节奏,这一部分的学习首先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创作观念,语言表达的过程不是简单地从文字到声音,而是要深入地理解文字稿件内容,要有感受,有情感,是一个动脑又动心的过程。在正确观念的指导下,要给学生进一步讲解技巧运用的方法,亲自做示范,让学生学会运用。在教学中,可以挑选一些典型的句子和段落让学生反复去练习,在练习的过程中体会这些技巧运用后达到的不同表达效果,并且让学生尝试自己去理解分析句子、文章,利用这些技巧让表达生动,用语言打动人。

在主持教学方面,要培养学生清晰自如地把内容表达出来的能力,并着重培养学生的即兴口语表达能力,让学生学会在短时间准备后,能把事情表达清楚。比如在即兴口语训练上,让他们学会三段式的表达方法:开头提出主题,点明观点;中间运用事例,解释主题;结尾提升主题,强调己见。

二、教学内容与专业融合

客舱服务的过程当中也会用到播音主持的知识,比如在飞机上就有客舱播音,我们可以从中选取一些与专业相关的材料进行训练,这些材料既跟学生的专业相关,能引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又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播讲愿望和播讲积极性。这些材料包括:客舱安全介绍、航线及注意事项介绍、景色风光介绍、特殊情况播音、节日活动播音等。在训练中,教师要注意将播音主持的知识穿插其中,跟学生讲解不同类型的稿件应该怎样播读。

在实际训练中可以让学生参与其中,活跃课堂气氛。例如,在进景色介绍播音训练中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名胜景点的播音稿,并进行表达。因为乘坐飞机的大部分旅客并不会经常乘坐同一航线飞机,他们来自不同地区和国家,在飞行中常常会对途经的地方感兴趣,因此空乘人员需要承担导游的角色,主动介绍途经地的名胜古迹。学生介绍景点时,要引导他们运用播音主持的知识,不仅要表达清楚,还要做到情声气结合,“以情带声,以声传情,声情并茂”,用声音把旅客带入到飞越的景点中去,用声音打动旅客。在节日活动播音中,可以设计在飞行的过程当中遇到不同的节日,如中秋、国庆等,让学生作为主持人模拟现场的情景,主持一场小型的活动,让学生在即兴口语运用的实际当中体会发声的状态,用表达来带发声,能够更加明显地体现出学习效果。

三、从学生出发确定教学方式

播音与主持课教学效果的好坏和学生的心理素质、心理状态有很大关系,这与其他以传授知识为主的专业不同。如果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一到话筒前,一到台前就紧张,即使自身条件再好,准备得再好,也无法将水平发挥出来,而且科学的发声方法告诉我们“兴奋从容两肋开,不觉吸气气自来”,人在越是放松、自如、愉悦的状态下越容易获得充足的气息,并且这种愉悦、放松的状态也有利于情感的到位和表达。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有信心就不紧张了,良好的心理状态下表达也更加自然。空中乘务专业的学生不同于播音主持专业的学生,不能对他们提出那么高的要求,要求高了,学生能力不能及,也就达不到教学效果了。因此,在教学中应该从学生出发,以鼓励为主。即使学生表现得不够理想,也应该从他的表达上选取一两点可取之处鼓励一下,要善于捕捉学生的每一点进步,并且把这种进步加以扩大提出表扬,让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暗示“我也可以表达得很好。”但以鼓励为主并不是放松对学生的要求,而是对问题的解决要讲究方式和方法,可以对一些普遍的问题进行集中讲解和解决,对单个的问题进行一对一的课后辅导。笔者所在班级的学生自尊心较强,渴望得到肯定的意识也较强,对待这样的学生更要慎用批评,以鼓励为主,学生自信心的加强会促使他们越来越喜欢表达,越来越敢于表达,进步也就越大。

在课堂气氛上,空乘专业的学生性格比较活跃,因此在课堂气氛上要尽量轻松、活跃一些,艺术课程的学习需要一个宽松的氛围,这样有利于知识的掌握。如果人非常紧张,那么你的肌肉是紧张的,呼吸是僵持的,反而达不到训练效果,因此要尽量保持一种轻松的课堂氛围,多采取一些互动的教学方式活跃课堂气氛。例如,可以让学生互相进行点评,在互相学习的过程中发现不足及时改进,也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活跃了课堂气氛。

参考文献:

[1]刘晖.空乘服务沟通与播音技巧[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7. 

[2]付程.播音主持教学法十二讲[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5. 

[3]戴朝阳.浅论非播音主持专业的播音主持课教学[J].现代语文,2009(1).

浅谈高校播音主持专业的教学 第11篇

播音是通过有声语言传递信息的一门艺术。一部思想内容深刻、文采飞扬并经过反复推敲的作品, 会因为没有选择到合适的播音员使播出效果逊色。相反, 一部相对平庸的作品往往会因为播音员对稿件内容恰当到位的处理和表达而增色。因此, 培养高素质的广播电视从业人员, 尤其是更高层次的广播电视新闻播音主持人才将是促使广播电视事业健康有序发展和提高自身竞争力的一大任务。播音主持是专业性极强的工作, 它的一些专业技巧容易理解但不容易掌握。这里笔者结合个人的实践经验, 提出自己在播音主持教学中总结出来的教学方法, 以期对地方高校播音主持的教学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1 教学体会

1.1 打好声、韵、调语音基本功

语音是普通话口语表达的“硬件”。普通话语音主要受声母、韵母、调值三方面的影响。它们彼此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任何一方面出现问题, 都直接影响到语音的面貌, 造成发音错误、发音不够圆满等, 所以提高普通话水平必须要从声、韵、调基础发音训练开始。对于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的大多数学生来说, 尽管在入学前具有良好的语音基础, 但又由于方言区不同而或多或少带一些个人的语音缺陷, 如有的学生易出“尖音”、“齿间音”;有的学生“前后鼻音”分不清楚;有的学生语音调值有偏差等, 这就需要有针对性地教学, 来打好普通话语音基本功。首先要理论结合实践, 掌握正确发音要领。播音员与主持人的语音不仅要求规范, 还要具有美感, 包括唇齿舌运用得灵活有力;发音部位、发音方法准确到位;发音咬字不含混、不脱漏、不吃字等。要做到这一点, 必须扎实地抓好普通话基础发音理论教学, 同时严格要求学生在理论指导下, 准确读好普通话的声母、韵母、声调, 并把握普通话的音变规律。其次是找出方言差异, 突破语音重难点。不同地区的方言有着不同的特点, 与普通话的差异和关系也不同。如山东、辽宁地区方言与普通话在声调上有差异, 四川、重庆等地的普通话训练难点是前后鼻音及轻重格式等。因此, 了解学生的生源, 分析其语音形成条件背景, 结合各地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异。如某些方言中的阴平调调型与普通话相同, 但调值偏低;后鼻韵母儿化时元音不鼻化;四川方言中的轻重格式, 因为区别明显, 记忆和纠正相对也并不特别困难。有针对性地加强重点、难点音的练习, 往往容易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2 采取灵活多样的实践教学方法,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首先, 在一对多授课模式的基础上, 可以尝试角色互换, 让学生互为小老师, 互相评判, 互相纠正, 既训练了他们的听辨能力和理解能力, 又可提高其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性, 积极营造一个“探究式”的课堂环境和氛围;其次, 在小课教学中多选取一些学生感兴趣的稿件进行练习, 如与当前形势密切相关的新闻事件、娱乐活动, 等等。也可选取中央重要会议、重要时事评论等内容进行新闻播读及新闻评论的练习, 选取一些经典影视剧的台词片段作为情声气的练习材料, 等等。此类紧扣时代脉搏、充满新鲜感的练习材料, 学生往往很感兴趣, 能够很好地调动其学习兴趣, 大大提高教学效果;再次, 通过多种渠道拓宽实践教学场所。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校园文化活动, 锻炼主持技能、语言表达技能、心理素质等综合能力。结合专业特点, 可定期举办一些汇报演出。如:开展月汇报、学年汇报、小组观摩、新年朗诵会等活动, 使学生通过多种途径、在各种参加各种校园文化活动, 锻炼主持技能、语言表达能、心理素质等综合能力, 激发其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1.3 尊重学生, 与学生合作

由于播音主持专业的特殊性, 在尊师重道的同时, 更强调尊生入道。教师不应满足于课堂教完就一了百了, 不能感情用事地一味爱护学生, 要改变观念, 采用有效方法引导学生自觉地获取知识, 刻苦锤炼能力, 适应未来媒体的需求。播音主持专业的教学活动充分体现了合作共享的特点。其专业课教学形式不同于其他课程, 是“大课”理论讲授与“小课”单独辅导相结合。“大课”主要讲授基本的理论知识, “小课”是把学生按照专业基础进行分组, 10人左右为一组, 每组由1名专业教师指导训练。教师针对每位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纠正, 提出正确的解决方法, 有的放矢, 因材施教。在这个过程中, 如果学生不与教师合作, 教师无法准确发现学生的问题, 帮助提高业务能力;教师不与学生合作, 学生无法得到有针对性的指导, 及时加以改正, 所以师生必须共同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 互相配合完成教学内容。这里的共享, 既是知识共享、责任共享, 也是精神共享, 师生通过合作, 共同获得知识, 共同承担教学任务, 共同为教学成败负责, 获得同样的精神体验, 使师生关系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和谐统一。

1.4 突出学生学习的“能力本位”

由于学生的生理、心理发育不完全一致, 他们的智力发展不完全同步, 再加上其他各种原因, 造成了学生在学习上表现出明显的能力差异, 而且他们能力的侧重点也不完全一样, 有的逻辑思维能力较强, 有的形象思维能力较强。因此, 可以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参差不齐的事实, 安排不同层次的课程进行教学活动, 比如实行能力分组、分轨或分流式的教学组织模式。就播音主持这个专业来说, 有些学生播音强, 有些则主持更擅长;有些适合播读新闻, 有些适合播读文学作品;有些适合主持比较正式的大型晚会, 有些则适合主持类似于湖南卫视“快乐大本营”那样互动性强的娱乐节目。针对这些不同学生的不同特点, 作为专业老师, 应着眼于他们的未来定位而作长远考虑。首先就是熟悉每个学生的特点, 包括他们的声音特点、情感表达特点、场上爆发力、思维模式以及性格等等方面。给他们一个清晰的定位, 即将来毕业后主要从哪一方面着重发展, 根据他们的定位, 从一开始就有一培养他们该方面的能力, 给他们提供相应的平台。从笔者教学经历来看, 有些学生普通话不是很好, 播读作品不是特别到位, 但一演讲或是朗诵却是爆发力十足, 十分压场;有些同学尽管学的是播音主持专业, 演讲、朗诵有时候却连非专业同学都比不过, 但一进录音棚录制新闻, 却非常专业。往往碰到这样的学生, 笔者都劝他们正视自己的特点, 与其在每个方面都一般化, 不如在一个方面专业化。事实证明, 我们播音主持的学生己经在学校广播、主持、演讲、辩论、朗诵等等各个方面独占鳌头。

2 结束语

播音主持教学是一个非常个人化的领域, 笔者的文章只是希望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期待更多的同行来就这一方面提供自己的心得以提高地方高校播音主持专业的教学质量, 培养更高素质的播音主持方面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韩菊.广播电视专业化与播音主持教学[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 2002, 9 (1) .

上一篇:产程效果下一篇:医护专业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