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认识范文

2024-08-04

不良认识范文(精选8篇)

不良认识 第1篇

1.1 药品不良反应 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或意外的有害反应。正确认识药品不良反应要与以下几种情况区别。

1.1.1 ①药物滥用;②超量误用;③伪药、劣药;④差错、事故 (未按规定的方法用药) 。

1.1.2 理解药品不良反应的几个要素:①所用的是质量合格的药品;②用药方法和剂量必须是正确无误;③出现的不良反应是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对人体造成不良结果的一种伤害。

1.2 药品不良反应的相关概念。

1.2.1 预期的药品不良反应 指临床症状能为药品的药理作用解释, 有其它方面的数据支持这种联系, 比如以前出现过的病历, 或者类似药品曾出现相似的问题。例如阿托品引起的口干、卡托普利引发的干咳等。

1.2.2 非预期的药品不良反应 其性质和严重程度与药品说明书或上市批文不一致, 根据药品的特性无法预料的一种不良反应。这类反应在上市前的临床试验中未被认识, 往往在以后的广泛应用中造成损害, 是药品不良反应监测ADR监测的重要内容。

1.2.3 药源性疾病 指当药物引起的药品不良反应时间较长或发生的程度比较严重, 造成某种疾病状态或组织器官发生持续的功能性, 器质性的损害, 与药品不良反应不同的是药源性疾病并不限于正常的药物用法用量, 它还包括过量和误用药物所造成的损害。

1.2.4 新的药品不良反应 是指药品说明书中未载明的不良反应。

1.2.5 药品严重的不良反应 是指因服用药品引起的以下损害情形之一的反应: ①引起死亡;②致癌、致畸、致出生缺陷;③对生命有危险并能够导致人体永久性的显著伤残;④对器官功能性永久损害;⑤导致住院或住院时间延长。

2药品不良反应的分类及临床表现

根据药品不良反应与药理作用的关系, 药品不良反应分为3种类型。

2.1 A型ADR 是由于药物的药理作用增强所致, 通常与药物剂量有关, 停药或减量后症状很快减轻或消失。 反应特点是:可以预防, 但发生率高, 重现性高, 死亡率低。比如解热镇痛药引发的胃肠道反应;镇静、止咳药物引起的嗜睡、昏沉感等。

A型ADR在临床上的表现 副作用、毒性作用、过度作用、后遗作用、继发作用、首剂效应和撤药反应等。

2.2 B型ADR:是与正常药理作用完全无关的一种异常反应, 实验室常规毒理筛选不能发现, 反应无剂量依赖性, 但对同一敏感个体药品的量与反应强度相关。发生的机理和因果关系难以确定, 反应特点是发生率低、死亡率高, 难以预测.例如青霉素的过敏休克反应。

B 型ADR可分为药物异常性和病人异常性两种。在临床上的表现为:① 特异性遗传素质反应;② 药物过敏反应;③ 致癌、致畸、致突变作用等反应。

2.3 C型ADR:是一类比较少见的不良反应, 例如药品作用使人体免疫力和综合抗病能力降低, 使人体原有的患病率增加等。这类反应的特点是:背景发生率高、用药史复杂和不全、反应不呈典型A型和B型, 无药代动力学的时间关系, 通常潜伏期长、发生机制难以确定, 重现性差。

3历史上国内外重大的药品不良反应危害事件

3.1 1870年~1890年美国成立了一个委员会调查氯仿麻醉致死的原因。

3.2 1890年以前, 西方国家曾广泛应用一些含汞药物作为儿童的驱虫药轻泻剂等。不久有儿童不断出现肢端疼痛、口腔发炎、脱发等现象, 经过长期的流行病学调查, 证明是含汞药物所致。

3.3 1931年~1934年, 美国有1981人死于氨基比林引起的白细胞减少症。

3.4 1937年美国107例死于磺胺剂, 同时造成358人肾衰竭。

3.5 1956年~1961年间因安眠药沙利度胺 (即反应停) 的广泛应用, 造成畸形胎儿6 000~8 000个。

3.6 1933年“氯碘羟喹”上市, 为抗寄生虫、阿米巴的药物, 后来发现它具有防止旅行者腹泻的作用, 应用广泛。50年代后期, 日本发现了许多病人患亚急性脊髓视神经病, 患者有双足麻木、刺痛、无力、瘫痪、失明等现象, 为此成立了专门委员会对该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据统计因服用此药患亚急性脊髓视神经病的有11 000多人。

3.7 60年代~70年代美国发现几十例8~25岁的阴道癌患者, 经流行病学调查证明这与患者母亲在怀孕期间使用已烯雌酚治疗先兆流产有关。

3.8 非那西丁是一种解热镇痛药, 能发生肾脏病。1953年以后, 欧洲报告了2000例, 美国报告了100例, 加拿大报告了45例, 有数百人死于肾功能衰竭。有证据表明有的患者在停用该药8年以后, 还可因肾功能的衰竭而死亡。2003年6月国家药监局公布停止使用含非那西丁的药物有:安痛定片、防治感冒片、解热镇散、扑尔感冒片、去痛散、撒烈痛、痛乃停、止痛退热散等, 这些都属于地方标准的化学品。

3.9 氨基糖甙类:我国目前有60%~80%的听力障碍患者与使用过氨基糖甙类抗生素, 尤其是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等有关。据统计, 我国聋哑儿童人数正以每年2~4万人的速度增长。

3.10 2000年我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宣布停止使用含有笨丙醇胺的药品制剂, 因其服用后易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如过敏、心律失常、高血压、急性肾炎、失眠, 甚至发生出血性中风的可能。

3.11 据世界卫生组织和其他国家调查的结果测算, 每年5 000万住院病人中, 至少有250万人与药品不良反应有关, 其中50万人属于严重反应, 19万人死亡。病人入院后发生轻重不等的不良反应可达500~1 000万人次, 造成的损失达40亿元人民币/年。

4 在经历了一系列药物危害事件后, 许多国家建立了ADR监测报告制度, 我国同时也建立了各级“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

4.1 1970年 WHO正式设立国际药品监测合作中心作为具体执行WHO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合作计划的常设机构。

4.2 我国也已于1998年加入了对药品不良反应进行监测的国际协作机构。

4.3 2001年, 国家药监局建立了国家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制度。

4.4 2003年各省、市、县成立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中药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要求医疗机构, 生产企业, 经营企业, 发现有药品不良反应事件必须上报。

4.5 2004年3月4日, 以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令的形式正式发布了《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 共五章, 三十三条。并正式实施, 中国ADR监测体系为强制性报告体系。

5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方法

5.1 自发呈报系统 是医务人员、药品生产经营部门自发向国家管理机构递交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系统, 例如:英国著名的黄卡系统, 英国药物安全委员会 (CSM) 每年对黄卡进行总结, 尤其对新药的药品不良反应更为重视。是药物上市后ADR监测最简单也最常用的形式, 目前, WHO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合作中心的数百万份可疑ADR报告绝大多数是以自发呈报为主。

5.2 处方事件监测 1980年在英国, 建立处方事件监测, 又称绿卡系统。要求医师在一定时间内, 对使用某药的病例所发生的情况不间断地随访较长时间 (半年或一个季度) , 一切病情与意外, 不论是否看来与用药有无关系, 都作记录, 然后分析总结。

5.3 医院集中监测方法 在一定时间 (数月或数年) 、一定范围内对某一医院或某一地区内所发生的ADR及药物利用详细记录, 以探讨ADR的发生规律。既可是病人源性或药物源性的集中监测, 也可是专科性集中监测, 从而计算相应的ADR发生率并探讨其危险因素, 资料详尽, 数据准确可靠。

5.4 综合性医院药物监测方法 将处方事件监测与医院集中监测优点结合起来, 也即住院病人的药物不良反应/事件监测。研究结果表明, 所发生的事件监测系统可定量分析住院病人的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 随着病人资料的积累, 可用于研究住院病人的药物安全性及其疗效。所以该方法具有独到之处。

5.5 病例对照研究方法 是通过调查一组发生了某种药物不良反应事件 (ADE) 的人群 (病例) 和一组未发生该ADE的人群 (对照) , 了解过去有无使用过某一可疑药物的历史, 然后比较两组暴露于该药物的百分比 (暴躁比) 以验证该药物与这种ADE间的因果关系。如果病例组的药物暴露比显著高于对照组, 则提示该药物的使用与这种ADE的发生有很强的因素关系。这是一种由“果” (ADE) 及“因” (药物) 的研究方法。

5.6 队列研究方法 将人群按是否使用某药物分为暴露组与非暴露组, 然后对两组人群都同样地追踪随访一定时期, 观察在这一时期两组ADE的发生率, 从而验证因果关系的假设。如果暴露组的某ADE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非暴露组, 则说明该药物与这一ADE的发生有关。这是一种由“因” (药物) 及“果” (ADE) 的研究方法。它能比病例对照研究提出更直接、更有力的因果关系的判断。

5.7 自动记录数据库在ADR监测中的应用方法 由于对新药上市更加严格地审查制度, 一些潜在的发生率较低的ADR已难以从小样本的人群观察到。故药物与ADR的因果关系假设的检验常要依靠大型数据库, 借助记录联结技术, 把病人分散的诊断、用药剂量、不良反应及其他信息如收费记录等, 通过病人唯一的确认号码联结起来, 进而可以开展各种形式的流行病学研究, 以发现与药有关的不良反事件。它可以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现有的医疗信息资源, 高效率地获取ADR监测所需的数据, 而不干扰正常的医疗活动。

控制药物不良反应的认识与思考 第2篇

瓶装密闭,用后盖紧瓶塞;易遇光变质的药物应置阴暗处,装入有色瓶内;针剂需放在遮光的纸盒内。

2 做好健康教育工作:向病人介绍药物的优点和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消除患者的紧张感和不必要的顾虑;②做好基础护理与心理护理;③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防止ADR发生。

3 注意用药方式:用药方式与ADR的发生有关,引发ADR的用药途径以静脉用药最常见,静脉输液引起ADR有多方面的原因,包括药物因素、输液操作因素及患者体质等因素。

因此,无论中药还是西药,能口服给药就不注射给药,能肌肉注射就不静脉给药。

必须静脉给药时,应避免疗程过长,

充分注意选择适宜的给药剂量、药液浓度、滴注速度等,并注意用药过程的监护,及时发现ADR,确保用药安全。

若确需静脉输液,一定要严格控制每一环节,做到全程控制与药学服务相结合,尽量降低ADR的发生率。

在用药过程中及用药后,加强巡视与观察,特别是前30分钟尤为重要。

4 注意老人与儿童特殊群体:ADR多发生在年龄偏大的患者中,随着年龄的增长, ADR发生率有上升的趋势, 大于55岁的中老年ADR发生率为41•18%。

老年人发生不良反应的比率较高,这与老年人各系统生理机能衰退及对药物的代谢、排泄功能降低有关,且老年人基础疾病较多,用药几率大,抵抗力减弱,因此,对老年人用药须小心、谨慎,必要时应进行治疗药物的血药浓度监测。

儿童ADR的发生率为16.47%,位居第2位,可能与我院儿科呼吸道及消化道疾病占大多数,抗感染药物及清热解毒的中药注射剂使用频率较高有关。

建议加强儿童患者用药监护,特别是抗感染药物及中药注射剂的使用安全应引起足够重视。

5 谨慎用药:根据药品本身的特点合理用药,预防ADR的发生。

对于常致过敏的药物或过敏体质的病人,用药前必须进行过敏试验,阳性反应者禁用该药。

对注射剂来说,凡对皮肤有刺激性的药物,应避免皮下注射;对肌肉注射后容易引起硬结的药物,应选用细长针头,并交替更换注射部位;如需同时混合注射数种药物,应注意有无配伍禁忌;若同时注射多种药液,应先注射刺激性较弱的药液,后注射刺激性较强的药液。

对缓释片或胶囊,应嘱病人整个吞服;对首过效应明显的药物,在肝功能不良时应注意减量或延长给药间隔时间;对含钾盐的药物不宜静脉推注,以免引起房室传导阻滞及心脏骤停;避免钙剂大剂量静脉注射,以免引起室性早搏、心室颤动以致停搏;长期用激素类药物治疗的患者,不宜骤减或骤停药物,以免出现反跳现象。

6 掌握正确的给药时间:对于大多数药物来说,饭前服用吸收好,且发挥作用快;对于健胃药,必须饭前服,有些可饭时服,以促进胃液分泌,增加食欲;对胃刺激性大,胃肠道反应严重的药物,应饭后服;对于催眠药,宜在晚间临睡时服用,以利睡眠;对于驱虫药,宜空腹服用,以保证肠内高浓度与肠虫接触。

7 中药注射剂的合理使用:随着中药注射剂在临床的广泛使用,近年来其有关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的报道也愈来愈多。

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较复杂,主要与中药材原料品种、产地、成分本身的复杂性、中药注射剂的组分、剂量的特殊性及制备工艺、分析技术的限制性有关。

中药注射剂内在质量的不稳定性是影响其安全性的主要因素。

此外还有些是由于临床应用不规范造成的。

如溶剂的选择与说明书不符、药物稀释浓度过高、药物超剂量使用、药物联合使用、具体操作等。

因此,对于有过敏史特别是久病虚弱的过敏体质患者应谨慎用药,用药后应严密观察、发现问题及时停药、及时处理;应严格按照药品说明书中推荐的适应证与剂量使用;规范给药途径、加强静脉给药的监测;加强抗微生物药的临床应用管理;慎重使用中药注射剂。

在输液配伍中不宜再加入其他药物,滴注速度不宜过快。

三 结语

总之,药品不良反应之间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样的,只有找到内在的、本质的联系,才能正确地判定因果关系,进而找到控制不良反应的办法。

参考文献

[1] 谢金洲.药品不良反应与监测.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399.

[2] 李超进,主编.药事管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 190.

[3] 周菁丽.中药不良反应原因及对策.现代医药卫生, , 22: 127.

[4] 何伟珍,我院输液室抗菌药物不良反应报告100例分析,中国药业,(10)

科学认识中药的不良反应 第3篇

中药无毒?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在对待疾病的观念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原来的“有病治病”变为“无病防病”,在追求高质量、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外,还追求抗老防衰的保健药品。在这个过程中,中药成为医药保健市场的热点 。面对琳琅满目的市场和铺天盖地的广告,值得提醒的是,即使是中药也并非全都安全无毒。

中药的不良反应是指药物用于人体后,药物或其代谢产物作用于机体器官、组织和细胞所发生的非治疗性反应。中药的不良反应也常称为中药的毒副作用,包括过敏反应和中毒反应。

不良反应可危及生命?

过敏反应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一般人都知道,青霉素等抗生素的过敏反应严重者可以有生命危险。殊不知,有些中药的过敏反应也可能相当严重。过敏反应的具体临床表现和个人体质有关,轻者表现为皮疹、胃肠道不适等,严重者可出现心慌、气短、血压降低甚至发生过敏性休克,危及生命。有报道称,能引起过敏反应的中药已达150余种。其中有地龙、五味子、金银花、三七、冰片、大青叶、板蓝根、丹参、桑根、附子、苦参、穿心莲、鹿茸等以及有此类药物的复方制剂。

毒性反应也是中药临床应用中常见的不良反应。这类不良反应大多比较严重,最常见于消化系统比如胃肠道、肝脏,其次是泌尿系统,特别是肾脏,然后是神经系统、循环系统。一些常用的中药,比如乌头、附子、雷公藤、马蔸铃、木通、苍耳子、穿心莲、鱼胆、大叶柴胡等等,都曾有过毒性反应的报道。

1992~1993年,比利时报道用中药减肥致45例肾衰;1999年7月,英国发生了两例白人妇女因服中药“木通”治疗湿疹导致肾衰竭的事件。分析这些药物,都发现了一种叫做马兜铃酸的成分。随后,国内也出现了因长期服用龙胆泻肝丸(内含“木通”类中药)而出现肾功能严重受损的病例。至此,中药的毒性问题开始受到重视。

不良反应:药之性 人之过

对中药的毒性应该有客观认识。中药中的有些化学成分,在治疗量范围内,它们是可以治病的有效成分,只有在体内达到一定的浓度,才会对一些重要脏器产生损伤。因此,正确用药是关键。现在中药的毒副反应报道似乎越来越多了,一方面是因为人们的自我保健意识越来越强了,另一方面则是个人或医生用药不当引起的。比如说,中药方剂配伍不当,增加了毒性药物的不良作用,药不对症,乱用一气,不讲究服药量和时间。

口服给药能引起过敏性休克的中药极少,中药注射剂则有较大可能性。一些传统精方、名方经过剂型改革,以注射给药方式用于临床,发挥起效快的优势,但由于中药材成分复杂,加上个体差异大,故有的药有可能发生过敏反应甚至过敏性休克。

中药的毒副作用常见于2种情况:一是如前面提到的马兜铃酸事件,是由于患者服药剂量过大、服药时间过长引起的;二是有的中药同名异物,配药时往往用的不是无毒副作用的品种,比如木通,本草记载的木通应是木通科植物木通及其变种白木通,皆属无毒;而现今药典收载的木通,包括木通科植物木通及其变种白木通、马兜铃科植物关木通、毛茛科植物川木通,后2种均有不同程度的毒性,如果配药时用的是关木通或川木通,并且用量超过6克,就可能出现损害等毒副作用。

化学高效课堂教学不良认识的矫正 第4篇

一、课堂容量的不良认识

高效课堂的教学效率可表述为:效率=高效教学时间/实际教学时间。所以, 在实际上课中, 追求高效的一个不良认识即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是等于增大课堂讲授量。所以一种现象认为, 课堂容量大, 课堂时间是一定的, 学生即使只记住一部分教学知识, 课堂效率也是高的。其实, 评价一堂课的是否高效, 关键不是教师教了多少, 而是学生学了多少, 盲目增大的课堂容量, 挫伤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加了学生学习的难度, 模糊了教学重点, 严重影响了教学目标的实现, 阻碍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将演变为低效的课堂模式。实践表明, 大容量的课堂教学:因为教学内容过多, 许多老师讲课和提问题的速度过快, 这让教师在教学中少了几分沉稳, 多了一点紧张和压力。学生也因为过多的信息, 短时间难以接受, 学习的新知识太多不能理解, 消化不良。最终导致大脑疲劳, 全身乏力, 没有兴趣学习, 随着时间的推移, 他们对学习就失去兴趣。

自然, 课堂讲授的内容过少, 节拍太慢也不行, 因为讲授的内容过少, 信息内容过少, 势必致使减慢课堂教学。学生们的心思容易不再在课堂上, 特别是成绩优秀的学生得不到满足便会心不在焉, 时间的一长, 就会失却主动学习的自信心, 更不会主动去探索问题。只有适当的课堂容量, 教师才能从容地教学, 学生才能轻松地学习, 也有助于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我们知道:如果你想学点东西唯一的秘诀就是要学会, 不要期望太高。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实现适当的容量和合理的节奏?

1.认真把握教材

教师要认真研讨课程大纲和教学资料, 洞悉每节课的重点知识, 以及教学内容在学科体系上的作用。根据必要的最低限度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这些必要知识的时间来确定学会这些知识的最佳容量, 同时班级规模不同。虽然材料是一样的, 但它们应该是具体到每一个内容会因时间、对象的不同而异。教师教学必须个性化、教学内容和选择使用的教学方法必须灵活, 从而使课堂教学容量和节奏趋于合理。

2.了解学生实际

要了解所有学生对基本知识掌握的状态, 节奏的速度取决于学生对原有知识掌握的境界。实际教学的实施不能够只看重学习优秀的学生忽视学习贫困学生, 也不能因将就差生而累垮优生。独立思考, 合作交流, 探索和研究都需要时间, 有了充足的时间, 学生才能深入思考, 彻底领悟, 使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和教学时间比值最大化。

二、合作学习的不良认识

高效教学关注效益面, 即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 关注各个层次的学生发展。小组合作为实行这种教学方式的学生们提供了参与讨论共同学习的机会, 提高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但如果合作学习片面追求了课堂气氛的热闹, 高效教学必然走入不良认识。高效合作的策略应表现为:

1.相机合作

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学重点、难点上同学们进行合作、共同探究能够达到事半功倍。那么什么时候才是学生合作探究时机呢?我认为, 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学生学习的内容, 科学地安排学生合作学习的环节。总的说来, 这样几种情况下适合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这部分内容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和创造性, 它们的答案常常是多元化的、开放的, 而单个学生的思维是单一, 倾向于认为单一的答案。

进行小组合作教学, 信息沟通渠道广泛, 促进课堂信息的沟通, 在进行讲授和学习时, 学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相互启发, 每个人都参与, 每个人都得到思维训练和智力的发展。实验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小组成员进行分工进行调查, 开展操作时团队合作, 使团队成员在相互配合中默契操作, 分享合作的成功, 也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学习氧气、碳酸气等气体的制作时, 可以尽可能多的提供实验器材, 让学生共同完成实验装置的设计, 体味装置的优缺点, 感悟气体制取的设计思路等。

2.建构合作小组

最佳的学习小组应该是优势互补, 避免强强联合。聪明的小组合作学习安排, 教师应该经过调查根据学生特点进行整合形成小组, 使小组每一个成员生都能在合作中不同的阶段参与讨论, 从而实现参与成功的乐趣。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层次, 教师必须有意识地安排不同的任务, 同时注意“学困生”的学习。在学生合作学习一段时间后, 他们对想要研究的问题就能独立思考, 教师要激励他们, 进一步激发他们在独立思考的过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这一过程中, 要十分关注, 不能让这一活动成为某些学生的“一言堂”。合作学习, 也可以事先制定一些潜规则, 即交流学习成果时, 有意识让学习困难的学生先发表一些零星的看法, 再由学习好的学生给预增补。

三、培养良好合作习惯

学习小组一般由4~6人组成, 这样的建制利于化学学习。组内的科学分工是高效活动的关键, 一个好的学习小组首先要有一个好的组长, 小组的其余活动分子也要做丝丝入扣的分工, 如书记员、汇报员、材料员等。报告员代表小组报告小组学习情况, 这样每个成员都有参与的机会, 同时注意关照配合小组内其他成员的活动, 在一些精细的小组合作学习中, 这样的科学分工就凸现出它的魅力。

四、反馈评价的不良认识

反馈测试显然是一种高效的评价方式, 但是一些老师为了应付反馈测试, 激发学生的热情, 步入了齐声喊、一个音的不良认识, 甚至个别老师为了追求课堂的气氛花了很多时间进行等等, 不能检测课堂的效果。高效的反馈评价要处理好以下几点:

1.少数与全体相结合

老师在发问中必须安排好下面几点:课堂发问理应注意的辐射面。既要照顾点又要照顾面, 以点带面, 培养优生, 关心学习困难学生, 达到共同提高。更要考虑大多数, 反馈整体情况。如教学中, 笔者习惯采用这样的反馈方式, 有些问题设计成选择题形式, 扩大知识点的覆盖面, 学生回答时采用手指数目对应不同选项的形式, 思考结束后, 全体举手作答。

2.练习与板演相结合

课堂练习是一个老师捕捉学生学习信息的机会, 学生的思维方式、解决问题和计算过程中的信息提供了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对知识理解的正确性。就个别学生而言, 可以捕获学生解决问题速度和准确性, 还可以捕捉学生对知识内容理解中存在的问题,

3.即时与逐级相结合

不良认识 第5篇

当今社会普遍存在着一种浮躁、焦虑的不良心态,尤其是在青年人当中。下面我来分析一下这种不良心态产生的背景及原因。

第一是文化的断裂。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却无法根除两千年多来禁锢人们思想的封建意识:譬如体现在家庭与婚姻观念中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男尊女卑”、“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些残留的封建思想与现代开放社会的观念无法融合甚至产生冲突,导致许多国人尤其是从小接受现代新型教育的青年人陷入了一种“纠结”和“无所适从”的境地之中,导致了他们生活中遇到的很多困惑和烦恼,渐渐影响了他们的心情,从而发展成为一种浮躁焦虑的不良心态。

第二是当今中国发展的不平衡。改革开放浪潮席卷中国,却并没有让全国人都富起来。中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未来很多年,地域发展不平衡和行业发展不平衡仍将存在。从国家全局角度看,是“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但中国是人口大国,从个人局部角度看,伴随着“先”“后”顺序就带来了竞争的问题,而在中国竞争的标准通常就是成绩。这让孩子从小就背着沉重的书包,背负着作业与考试的双重压力,这导致了很多年一直在讨论的高考体制的缺陷以及中式教育的不足,这也导致了毕业大学生经历十数载寒窗苦读后却因竞争激烈而无法就业的问题。小孩因学业压力失去童年的乐趣,产生浮躁焦虑的心态;大学生又何尝不面临着“对当下状况之不满,对未来生活之迷茫”的现状?压力的确带来了动力,但某种程度上说是一种盲目前进的动力,这让他们多了焦虑、浮躁,少了冷静、憧憬。

第三是高科技和信息产业的发展。科学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发展,在给人们的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少的问题。许多青年人的自控能力不强,面对强大的网络诱惑难以克制自己,他们往往溺于享受和消遣这些新奇的事物。上网玩游戏就如同吸毒一般,他们明知会影响身心健康和学业前途,却难以克制内心一种强烈的需求欲望,网瘾。久而久之,他们耽搁了自己的学业,缺失了对自己的精神生活的关注和照看,而出现了对当下生活的浮躁和对未来生活的焦虑等等不良心态。归根结底,则是这些人缺乏对自我的约束和律省、对未来生活没有明晰的理想和目标、意志力不坚定导致的。

正确认识他汀调脂药的不良反应 第6篇

他汀类药物的安全性是国内外医学界普遍关注的问题。如在北欧辛伐他汀生存研究中,4444名患者当中2221名每天服用辛伐他汀20~40毫克,2223名服用安慰剂,随访时间平均为5.4年,结果发现,两组间的安全性及耐受性相似,没有显著差别。此次临床试验表明辛伐他汀没有引起特殊副作用。

专家对他汀安全性有共识

我国2014年8月在长沙举行了一次专家会议,推出“我国他汀类药物安全性评价专家共识”,结论为“他汀是安全的调脂药”。共识中对他汀药不良反应的重点评论恰好可以解除人们对他汀调脂药不良反应的疑惑,观点如下:

对肝损伤方面——他汀类药物的肝脏安全性高 会议指出,所有他汀类药物都可能引发肝酶增高,具体机制目前仍不清楚,在所有接受他汀类治疗患者中,约1%~2%出现转氨酶水平升高超过正常值上限3倍,但减量或停药后即可下降,即使不调整剂量,70%也会自行下降;在肝酶增高后继续使用他汀类,没有引起肝衰竭的报道,也没有证据表明他汀与明显的肝损伤及肝衰竭有关,他汀治疗中肝衰竭发生率为百万分之一,并不高于普通对照人群。

建议:一般不必担心肝损伤,但有肝病等特殊人群须加注意。

引发肌病问题——他汀类药物相关的肌病发生率低 尽管他汀类偶可引起肌病(包括肌痛、肌炎、横纹肌溶解),严重时可有生命危险,但此种不良反应发生概率很低。对照试验显示,他汀类引起的肌痛发生率仅为5%,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重度肌病发生率约为0.1%~1%,呈剂量依赖性(即剂量越大发生率越高)。严重的横纹肌溶解更是罕见,发生风险约为0.04%~0.2%,与剂量过大有关,且往往发生于合并多种疾病和(或)联合用药的患者。

建议:应用时尽量选择药物相互作用较小的他汀类药物,可降低肌病发生风险。

新发糖尿病问题——他汀类药物对心血管的保护作用远大于新发糖尿病风险 研究显示,大剂量他汀类药物会轻度增加新发糖尿病风险,但是该风险的危害性很低。在适合他汀类药物治疗的人群中,特别是有中高度心血管风险的人群及有明显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的人群,他汀类的作用和地位毋庸置疑。

建议:应用他汀类药物的老年人群新发糖尿病的风险较高,需要注意监测血糖变化。

有关神志方面——他汀类药物与认知改变和神经损害无明显相关性 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曾要求他汀类药物的说明书提示其存在失忆和意识模糊方面的不良反应,然而这些不良反应并未在大型临床试验中持续出现,即使出现通常也不严重,停药后就会消失。超过2万人参加的对照研究显示,普伐他汀治疗组未见外周神经病发生,对认知功能评价和身体伤残也无影响。

关于肾损害——他汀类药物无明显肾毒性 有病例报道他汀类药物对肾脏可能有损害作用,但在大规模临床试验中,很少观察到相关的肾脏损害。临床试验结果表明,他汀类药物不会增加急性肾功能衰竭发生的风险,服用他汀者肾衰竭发生率与未服用他汀者相似。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及新药申请局的数据表明,现有他汀类药物均无明显肾毒性。

高龄老人应用他汀药应谨慎

尽管近年越来越强调年龄不应成为老年人使用他汀类药物的障碍,多数医生都在鼓励老年人积极使用他汀调脂药物,但毕竟高龄(>80岁)老年人的生理状态、肝肾功能、伴随疾病以及用药状况都更为复杂,况且,多数临床试验受试者的年龄都在60~80岁之间,尚缺乏80岁以上老年人使用他汀类药物的大规模的随机临床试验资料。所以这里有必要再强调几项高龄老人选用他汀的注意事项。

1.选用前审慎评估:应由有经验的心脑血管医生根据个体情况,对服用他汀药的获益与风险比作出评估,并确定是否有必要选用他汀。然后根据血脂水平、用药情况、危险分层等个体情况来选择合理的药物及合适的剂量。

2.严密的观察监测:一般患者服药后第1年1、3、6、12个月复查4次血脂、血尿常规、肝肾功能、血糖、血尿酸等,而高龄老人应在1、2、4、7、9、12个月复查6次或更多,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药物剂量。

3.从小剂量开始:70岁以上的老人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通常较年轻人低,无需采用大剂量他汀。以阿托伐他汀为例,大剂量每日20毫克,中等剂量每日10 毫克,小剂量隔日10 毫克。高龄患者应从隔日10 毫克开始,达标时间拖长一些,可减少不良反应。尤其是瘦小的女性、虚弱、肝肾功能异常、多系统疾病并存、围手术期患者,更应控制在小剂量范围内。

4.仔细观察肌损害:由于老年人出现肌无力、肌痛等症状常难以与老年性骨关节和肌肉疾病鉴别,需要根据肌酶的变化确诊。部分患者有轻中度的肌酶升高,虽无肌肉症状,也不能排除他汀类药物的副作用。临床试验中,老年人使用他汀类药物治疗后,肌肉症状的发生率是0.8%~13.2%。表现为:①肌痛或乏力,不伴肌酸激酶增高;②肌炎、肌痛或乏力等肌肉症状伴肌酸激酶增高;③横纹肌溶解,有肌痛或乏力等肌肉症状并伴有肌酸激酶显著增高(超过正常上限10倍),并出现肌酐升高,常有尿色变深及肌红蛋白尿,可引起急性肾衰竭。

5.特别关注药物的相互作用:他汀药应避免与烟酸、贝特类药联用;他汀类同时与奈法唑酮、华法林、硝苯地平、西咪替丁、吉非贝齐、胺碘酮等合用时,应特别注意药物间相互作用。奈法唑酮可增加肌病的危险;辛伐他汀与胺碘酮合并使用时有发生横纹肌溶解症的风险;他汀可增强抗凝药的作用,与华法林同用时注意出血倾向,抗凝药须适当减量。

不良认识 第7篇

从日常生活中人们认识到:没有力作用在物体上, 物体的运动就会停止.而人们对生活经验缺乏科学分析, 于是便形成了一种错误的认识, 即力是维持物体运动所不可缺少的.然而, 早在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就已经提出这个错误命题: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运动, 没有力作用, 物体就会停下来.这一错误认识一直延续了2000多年, 由此可见, 原认识对人们正确认识的影响是巨大的.

17世纪权威学者伽利略, 精心设计了理想斜面试验, 科学的认识到摩擦力在物体运动中的影响, 是将人们引入认识误区的重要因素, 并经过严密的逻辑推理而得出结论是:没有力, 物体也能永远运动下去.从而彻底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错误结论.在物理教学中, 不能忽视学生大脑中形成的物理现象的原认识, 对正确的应加以利用, 对错误的要认真引导消除, 否则, 正确认识难以形成.因此, 物理教学应注重以下方面.

一、重视演示试验

实物演示能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 有利于消除错误的原认识, 确立正确概念.由于学生的抽象思维在很大程度上属经验型, 需要感性经验支持, 因此, 教学中应了解学生的实际, 通过实物演示消除错误认识.如太阳曝晒下的木块和铁块的温度如何?学生最容易根据自己的感觉, 认为铁块温度高, 形成错误认识.所以只有通过实验测定后, 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感觉的错误, 才能消除错误的原认识, 否则, 任何生动的讲授都将是无济于事.再如, 对于弹力这一物理概念的讲解时, 首先必须让学生正确理解物体的形变这一概念, 若将一只粉笔放在讲桌上, 学生不可能判断出粉笔和桌子都发生了形变;若用手挤压一个玻璃瓶, 学生不可能感觉手和瓶都变形;对于这些问题也只有通过演示试验来纠正学生的错误感觉.其演示实验为:用一个旧输液瓶和输液管, 瓶装满水, 将接有一段输液管的针头插入瓶塞上, 用手按压输液瓶, 输液管的水面就上升;松开手, 水面又降回原来的位置, 这说明瓶发生了形变.这个简单试验, 既能废物利用, 又能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认识观.由于学生思维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和表面性, 他们往往以物质外部的非本质的属性作为依据, 形成错误认识.如学生认为马拉车前进是马拉车的力大于车拉马的力, 从而对牛顿第三定律产生怀疑.所以教学中针对这种问题设计一个实验:2个滑块, 2个轻质弹簧秤, 使一个弹簧秤两端分别固定在两滑块上, 用另一弹簧秤拉动连在一起的木块, 去演示使一物块前进时, 另一物块同时前进, 通过弹簧秤显示两物块之间相互作用力, 这样就可以排除学生形成的错误认识, 进一步理解牛顿第三定律.

在《自由落体》一节教学中, 学生对任何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从同一高度竖直落下时, 不同的物体将同时落地很难想象.因此教学中应强调“自由落体运动”是指在只受重力作用下的竖直下落运动, 但在实验中, 不可避免地受到空气等阻力影响, 结果当然不会完美.当然, 更重要的是做好演示实验也就是要重复“伽利略斜塔实验”, 使学生确认密度和重力都不相同的物体在空气中, 从同一高度落下, 快慢几乎一样的事实, 然后对自由落体运动加以理解、分析、研究.因此, 抓住学生学习物理的思维特点, 积极创造条件, 充分利用演示试验, 不仅能消除学生的错误原意识概念, 而且对提高物理学习效果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加强物理模型的运用

物理模型的运用, 不仅能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 还能消除学生思维障碍.物理模型是物理学中针对实际问、突出主要因素经过科学抽象而建立的新的物理形象.通过运用物理模型可以突出重点, 抓住本质特征和属性, 可以消除学生思维方面的片面性和表面性, 提高学生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和创造性, 形成科学认识.如:伽利略在研究运动的原因并指出亚里士多德观点的错误时, 设想的“理想实验”就是建立了一个没有摩擦的光滑轨道的物理模型, 问题便简洁明了.

在“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一节教学中, 由于分子与分子间距离关系比较抽象, 物体中独立的分子看不见, 因此给教学带来一定的困难.但通过运用宏观物体建立物理模型, 便使抽象的分子及分子力形象化、具体化, 很好地启发了学生的认识和理解, 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 在物理教学中, 教师要注重采用试验和模型等方法, 充分运用或创造条件, 形象直观的消除学生所固有的对某些物理知识的错误认识, 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分析、判断的能力, 从而达到提高物理教学效果的目的.

参考文献

不良认识 第8篇

消化不良 (Dyspepsia、DP) 是指持续性或反复发作性的上腹部不适, 包括下列症状中的1项或数项: (1) 餐后饱胀; (2) 腹胀; (3) 嗳气; (4) 早饱; (5) 厌食; (6) 反酸; (7) 恶心; (8) 呕吐; (9) 烧心; (10) 胸骨后痛。

不仅胃肠疾病, 全身疾病也常影响胃肠功能, 导致消化不良, 归纳起来如下: (1) 消化系统疾病:食管炎、胃炎、消化性溃疡、胆囊炎、胆石症、胰腺炎、肝炎、肝硬化、炎症性肠病及消化系统的恶性肿瘤。 (2) 其他系统器质性疾病:缺血性心肌病、胶原疾病。 (3) 代谢性疾病:糖尿病、甲状腺及甲状旁腺机能亢进或减退、电解质紊乱。 (4) 药物:非类固醇抗炎药、酒精等。以上这些由明确的器质性病因引起的消化不良称器质性消化不良 (Organic dyspepsia) 。而在缺乏相关动力学检测手段的基层医院, 有不少存在明显症状的消化不良病人, 经一系列常规检查, 并未发现消化系统、代谢、感染、肿瘤等器质性病变, 临床以一笼统的“消化不良”或“胃炎”进行诊断治疗。其实, 对该类病人, 应考虑到患者存在运动功能障碍的问题。国际消化界亦早有研究并形成了共识性的诊断建议:功能性消化不良。

2 定义

功能性消化不良 (Functional Dyspepsia、FD) 是病因尚未明确的一组临床症候群。一般认为凡病人有持续性或反复发作性上腹不适、餐后饱胀、腹胀、嗳气、早饱、厌食、恶心、呕吐、反酸、烧心、胸骨后痛等消化功能障碍症状, 经胃肠钡餐造影、胃镜、肝胆胰B超及各项生化检查均无异常, 而定期随访一段时期后, 患者仍无新的异常变化, 可诊断FD。

3 发病机制及临床分型

确切病因和机制尚不明确, 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1) 胃、十二指肠慢性炎症; (2) 上消化道运动功能障碍; (3) 幽门螺杆菌感染; (4) 精神因素。

按临床症状、病理, 建议分为运动障碍型、溃疡样型、反流样型, 对治疗可有帮助。

4 诊断标准与鉴别诊断

4.1 诊断标准

(1) 反复或持续上腹不适或疼痛、腹胀、早饱、嗳气、反酸、恶心、呕吐、烧心等症状1个月以上。 (2) 内镜和影像学检查除外食管炎、溃疡、肿瘤等器质性病因。 (3) B超、生化等检查除外肝胆胰和肠道器质性疾病。 (4) 除外糖尿病、结缔组织病、神经症等全身性及精神疾病。 (5) 无腹部手术史, 无长期应用影响胃动力功能的药物情况。以上情况追踪2~5年, 胃镜检查2次以上, 无新的器质性疾病。

4.2 鉴别诊断

诊断FD, 依靠排除法, 除外器质性消化不良即可诊断。如有: (1) 年龄较大; (2) 近期发病, 加重趋势; (3) 吞咽困难; (4) 进行性贫血; (5) 体重减轻明显; (6) 呕血、黑便; (7) 黄疸; (8) 血沉快; (9) 有放射痛, 应高度怀疑器质性消化不良, 进行相关检查确诊。

5 治疗

依据分型指导治疗, 坚持个体化原则, 综合治疗。

5.1 心理及饮食治疗

注意精神因素对消化功能的影响, 保持平和心态, 消除思想顾虑。饮食上应避免刺激食物, 戒烟酒, 纠正不良饮食习惯。其中注意溃疡型少进食过甜过酸食物, 运动障碍型少吃产气过多食物, 反流样型避免咖啡、巧克力及进食过多。

5.2 药物治疗

(1) 促动力药:FD患者中运动障碍型较多, 有报道亚洲人FD半数以上为这一类型。促动力药可增加食道括约肌 (LES) 张力, 协调胃、幽门、十二指肠运动, 促进胃排空。胃复安:第一代动力药, 多巴胺受体拮抗剂。由于抗多巴胺及易透过血脑屏障, 中枢神经系统副作用和锥体外系症状发生率较高, 另外还有高泌乳素血症的副作用, 临床已少用。多潘立酮:第二代动力药, 选择性外周多巴胺受体拮抗剂, 故不易透过血脑屏障, 没有胃复安的中枢神经系统副作用, 但也有催乳素释放问题。莫沙比利:新一代全胃肠动力药, 是一种苯甲酰胺的取代物, 5-HT4受体激动剂, 通过兴奋胃肠道胆碱能中间神经元及肌间神经丛的5-HT4受体, 释放乙酰胆碱, 从而增强食管、胃、小肠直至结肠的运动。不透过血脑屏障, 无锥体外系、催乳素释放及胃酸分泌等不良反应。副作用少见, 主要为一过性腹痛、腹泻等。使用中应控制剂量, 心律失常患者忌用。大环内酯类制剂:胃动素激动剂, 促进胃推进性蠕动, 一般少用, 唯在上述动力药无效时试用。

(2) 抑酸剂:对溃疡型较好, 常用H2受体拮抗剂 (西咪替丁、雷尼替丁等) 及质子泵抑制剂 (奥美拉唑、雷贝拉唑等) , 此型患者需配合粘膜保护剂。

(3) 粘膜保护剂:对溃疡型和反流型较好, 如硫糖铝、胶体铋、前列腺素等, 常与抑酸剂合用。

(4) 抗幽门螺杆菌的治疗:相关研究报道不一, 一般认为幽门螺杆菌阳性的FD患者可行规律有效的抗HP疗程。

6 结语

功能性消化不良 (FD) 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疾病之一, 功能性消化不良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而且构成相当高的医疗费用, 因此已逐渐成为现代社会中一个主要的医疗保健问题。增强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认识, 以及掌握基础治疗方法, 可以有效减低患者患病心理压力, 防止患者因为对疾病认识不够而加重病情。

摘要:功能性消化不良 (Functional Dyspepsia, FD) 是一种全球性多发病、常见病, 西方国家的医院就诊患者的统计资料表明, FD患者为内科病人总数的2%~3%, 占消化系统疾病的20%~40%。据国内统计约占胃肠专科门诊患者1/3以上。本文通过作者长期临床案例观察, 以深入简出的方式阐述了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具体含义。讲解了功能性消化不良的形成原因, 并针对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特点从多个方面对如何治疗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不良认识】相关文章:

关于不良资产投资的一些认识09-11

药品严重不良反应或群体不良反应应急预案08-01

不良工程05-30

行为不良06-02

不良原因06-08

交往不良07-08

不良事件09-04

不良事件管理05-14

献血不良反应05-18

输液不良事件05-22

上一篇:数字卡通下一篇:市容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