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冠心病患者

2024-09-21

社区冠心病患者(精选11篇)

社区冠心病患者 第1篇

1临床资料

选择60例冠心病患者, 其中男32例, 女28例;年龄49~72岁, 平均62岁。心绞痛型冠心病46例, 心肌梗死型冠心病14例。高血压37例, 高血脂50例, 高血糖19例。

2社区护理与宣教

2.1 休息

注意合理安排工作与休息, 活动工作以不感到疲劳、气短及引起心绞痛发作为原则。日常生活中避免过快或突然用力的动作, 如急赶车等。运动要有规律, 强度要适应, 还要坚持不懈, 注意安全。老年冠心病患者坚持适当的经常性运动锻炼, 适当进行体力活动, 对预防肥胖、锻炼循环系统的功能和调整血脂代谢均有益, 有利于疾病的治疗与康复, 是防治冠心病的一项重要措施。

2.2 药物护理

心绞痛发作时, 主要用硝酸甘油类药物, 应从小剂量开始, 取半卧位或卧位, 一般0.3 mg舌下含服, 1~2 min即可发生明显效果, 2~5 min疼痛消失。如不见疗效应立即再用一片, 如果连续用三次疼痛未得到缓解, 有可能发生心肌梗死, 应立即送到医院就诊。含服硝酸甘油时, 最好取半卧位或卧位, 以免血管扩张, 导致血压下降, 而出现大脑供血不足所致的药源性晕厥;特别是老年人更应注意。硝酸甘油应避光保存, 以密闭的棕色小玻璃瓶装为好, 长期随身携带药品可因受身体温度影响而使药品的有效期缩短, 所以随身携带的硝酸甘油片应在3个月左右更换一次药品。

2.3 饮食指导

老年冠心病患者食用易于消化食物, 细嚼慢咽, 以减轻胃肠负担, 促进消化。防止进食过多, 影响身体健康。少食多餐, 过分饱食对健康有害, 以七八分饱为宜, 可增加用餐次数。每天足量饮水至少2~3L/d, 避免摄入过量的盐和脂肪。避免进食含胆固醇高的食物及动物脂肪。限制饮酒, 不宜多饮咖啡, 不宜多喝浓茶。合理控制体重。饭后应休息0.5~1 h, 因饭后心脏负担会所加重, 容易诱发心绞痛。避免大量刺激性食品, 多食含纤维素和果胶的食物。

2.4 运动指导

运动要有规律, 强度要适应, 还要坚持不懈, 注意安全。老年冠心病患者坚持适当的经常性运动锻炼, 适当进行体力活动, 对预防肥胖、锻炼循环系统的功能和调整血脂代谢均有益, 有利于疾病的治疗与康复, 是防治冠心病的一项重要措施。选择合适的锻炼方式, 循序渐进, 持之以恒, 方能取得满意的效果。锻炼必须循序渐进从小运动量开始, 遵循缓慢柔和的原则, 逐步增加运动量, 运动强度不宜过大, 并注意方式和方法。一般以活动后心率不超过110次/min, 且没有主观上的不舒服感觉如心慌、胸闷、气短、头晕乏力为佳。以活动后感到轻松愉快, 身体舒适、精神饱满[2]。运动量适当, 一般锻炼后l0~15 min, 脉搏即可恢复正常, 如15 min内不能恢复, 甚至有心律失常发生, 则说明运动量过大。不宜饱餐后立即运动或运动后立即进餐, 但也不可空腹运动。否则会诱发心绞痛。不宜进行运动强度过大或刺激性过大的体育运动。不宜在生气后进行体育锻炼。患有其他疾病如感冒发热时不宜进行运动。洗澡后不宜进行体育锻炼。气温变化太大时, 则尽量避免户外运动, 以免受凉。预防急性发作, 体育锻炼时应随身携带急救药品。如果突然发生心绞痛应立即停止运动, 原地休息, 同时含服硝酸甘油, 切忌急速跑回家, 以免发生更严重的后果。不要单独选择僻静处进行锻炼, 以免急性发作时, 无法寻求他人帮助。应与家人或朋友结伴而行, 这样可以互相照顾, 保证安全。

2.5 生活方式调整

如戒烟、降低工作和心理压力、控制高血压和降低高胆固醇等。控制情绪、适应环境、改变个性等。建立良好的日常生活及起居习惯, 如心情愉快、注意饮食卫生、适度活动、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保持大便通畅、生活有规律、忌烟与限酒、洗澡时间不易过长、不单独居住、按时服药等。

2.6 疾病控制

控制血脂、血压、血糖, 注意其用药的安全性、有效性和可行性等。抑制血小板活化从而阻止血小板参与血栓形成。应积极预防疾病的再发, 注意防寒保暖、避免过分悲伤和过度兴奋。避免突发性的劳力动作, 如搬重物。保持大便通畅, 大便干结时忌用力排便。

参考文献

[1]霍勇, 蒋捷.冠心病早期诊断与防治策略.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8, 36 (Suppl) :40-43.

冠心病患者急性发作急救方法 第2篇

冠心病急性发作,患者突然剧烈胸痛、大汗淋漓,甚至突然心跳呼吸停止。遇到这种情况,家属往往慌了手脚,乱作一团,不但没有对患者进行有效的急救,甚至因为一些错误做法反而加速了患者的死亡。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休息

无论是心绞痛还是心肌梗死,患者首先应立即停止一切活动,坐下 或卧床休息,禁止奔走呼救或步行去医院。如在室外,应原地蹲下休息。因为静止可以减少心脏的负荷,从而减少心肌耗氧量,延缓心肌细胞因缺氧而坏死。同时,精神应放松,不要过分紧张。如在冬季野外发病时应注意保暖。

通畅呼吸

顺畅、有效的呼吸对冠心病急性发作的患者尤为重要。应该立即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同时解开患者衣领,及时清除其口腔内的呕吐物,以免误吸造成气道阻塞。家属还应不断安慰患者,避免过度紧张造成气道痉挛,引起窒息。有条件可立即经鼻给氧。

硝酸甘油

有冠心病病史者应常备急救药物。一旦心绞痛发作,可立即舌下含服硝酸甘油1片,约在1~2分钟内就能奏效,作用持续约半小时。或含服消心痛1~2片,一般5分钟奏效,持续作用2小时。

心绞痛的发作,一般在休息及服用硝酸甘油后几分钟即可缓解;如不然,则要考虑心肌梗死的可能。此时硝酸甘油片可增至每3~5分钟用1次,或口服冠心苏合丸。一些针对冠心病急性发作的喷雾制剂(如硝酸异山梨酯气雾剂)也可在短时间内起效。如患者烦躁不安,可让其口服1片安定,也可指掐或针刺内关(位于腕横纹上2寸,相当于其本人3横指处,在两筋之间取穴)等穴位。当然,在进行上述处理的.同时,应迅速向急救中心呼救。

心肺复苏

冠心病发作最凶险的一种类型和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是心脏骤停,常称为冠心病猝死。

对一个猝死者来说,在心跳、呼吸停止后的4分钟是急救的关键时间。这时大脑内的能量尚未耗尽,给予及时的现场急救,可能使猝死者起死回生;如果超过4分钟,则脑细胞可因严重缺血、缺氧而坏死,患者几乎没有生还的可能,即使存活下来,也大多是植物人。

那么如何现场抢救猝死者呢?

在请人向急救中心呼救的同时,应立即把患者仰卧在木板上。然后,按以下步骤进行抢救:

A.打开气道

由于猝死者舌根向后坠落,不同程度地堵塞了气道入口处,因此首先要给患者通畅气道。目前国际上通用仰头举颏法,方法是急救者位于患者一侧,用一只手置于患者的前额,用力往下压,另一手的食、中指放置于患者下颏(下巴),用力往上举,使患者气道 充分打开。

B.人工呼吸

此时猝死者肺脏已塌陷,故第一次需用力吹两口气,观察到胸腹部有起伏即可。而后每分钟吹气12~16次。注意吹气时应捏闭患者鼻孔,并口对口密封。由于急救者吹出的气中18%是氧气(大气中含21%的氧),只要吹气正确,可使患者得到充分的氧。

C.胸外心脏按压

即用人工的方法使心脏跳动,让流动的血液把肺部的氧送至大脑和其他重要脏器。急救者可用一手掌根放置于患者的胸骨中下1/3处,另一手掌根重叠于前一手背上,然后两手臂绷直,用腰部的力量向下按压,深度为3.5~4.5厘米。频率为每分钟80~100次。

以上就是平时所称的心肺复苏术。

如果单人操作,则以15:2进行,即15次胸外心脏按压和2次人工呼吸交替进行;如果是双人操作,则以5:1比例,即5次胸外心脏按压和1次人工呼吸交替进行。

肺心病患者社区门诊治疗效果观察 第3篇

【关键词】 肺心病;社区门诊;舒血宁;硝酸甘油;诊疗效果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6.122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6-2971-02

临床上,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会因受到劳累、冷空气刺激以及呼吸道感染等因素的影响而导致病情急性加重,甚至会诱发急性肺通气障碍,引起严重的缺氧或者是CO2潴留。增加患者血液黏度,造成大量微血栓的形成,进而导致肺动脉压的升高。因此针对该类患者应在急性发病期迅速有效对肺通气量进行改善,从而使肺部微小血栓-肺动脉压力增高-肺动脉高压这一过程得到阻断[1]。现阶段对于肺心病的常规治疗包括:氧疗、改善通气、强心、利尿、控制感染等措施,然效果并不是十分的理想。近几年有文献报道,对社区门诊肺心病患者采取舒血宁联合硝酸甘油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比较理想,且安全无副作用[2]。本次研究中出于对肺心病患者社区门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分析的目的,对86例肺心病患者展开了分组治疗,并对治疗效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中资料来源于社区门诊收治的肺心病患者,抽取其中的86例作为研究对象,在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后,每组43例。对照组中有男性26例,女性17例,年龄51-76岁,平均(63.4±12.6)岁,病程2-9年,平均(4.1±1.1)年,心功能Ⅲ级者24例,Ⅳ级者19例;观察组中有男性27例,女性16例,年龄52-75岁,平均(62.8±13.2)岁,病程1-8年,平均(4.3±0.9)年,心功能Ⅲ级者22例,Ⅳ级者21例。以上统计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如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以及心功能等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符合临床诊断标准。

1.2 方法

1.2.1 研究方法 将以上统计的研究对象以1:1的比例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取硝酸甘油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则是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取舒血宁联合硝酸甘油进行治疗,而后对这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观察指标包括:治疗有效率、纤维蛋白原改善程度以及出血时间、凝血时间以及凝血酶原时间等。

1.2.2 治疗方法 常规治疗:两组患者均采取氧疗、改善通气、强心、利尿及抗感染等措施实施基础治疗。对照组:在上述常规治疗基础上,对患者给予硝酸甘油10mg加入5%葡萄糖液250ml静脉滴注治疗,滴速控制在6-12滴/min,依照患者的血压监测结果对滴数进行调整,每天滴注1次,疗程为7-10天。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患者舒血宁进行治疗。将15mL舒血宁加入到250ml浓度为5%葡萄糖注射液中静脉滴注,滴速控制在6-15滴/min,依照患者的血压监测结果对滴数进行调整,每天滴注1次,疗程为7-10天[3]。

1.3 疗效评价标准 显效:患者心悸气促、呼吸困难以及紫绀水肿等症状基本消失,肝脏回缩程度超过2cm,并且颈静脉怒张状态消失,患者的心功能提高Ⅱ级;有效:患者心悸气促、呼吸困难以及紫绀水肿等症状以及肝脏回缩程度、颈静脉怒张程度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然而没有达到显效的标准,心功能提高Ⅰ级;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较治疗前未发生明显改变甚至恶化[4]。

1.4 数据处理 研究中相关数据资料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患者年龄、病程以及纤维蛋白原检测结果等计数资料均采取均数加减标准差(χ±s)进行表示,分别展开t检验和Χ2检验,在P<0.05时,视为差異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经统计,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较对照组发生了显著升高(P<0.05),见表1。

2.2 血液流变学观察结果 经统计得知,观察组患者治疗前后出血时间、凝血时间以及凝血酶原时间未发生明显变化(P>0.05),而纤维蛋白原水平则发生明显改善,且改善幅度较对照组大(P<0.05),见表2。

2.3 不良反应 经统计,观察组患者在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发生明显降低(P<0.05),见表3。

3 讨 论

对于肺心病急性期患者而言,其会因感染而诱发严重的缺氧以及二氧化碳潴留现象,继而导致红细胞继发增多,体内免疫球蛋白含量也会随之增加,致使血液呈现高凝状态,从而诱发微循环障碍,加重组织缺氧,因此对肺心病患者展开治疗时,应对改善患者的血液流变学性质进行考虑[5]。近几年的临床研究证实,舒血宁注射液是一种从银杏叶中经提取后得到的一种药物,总黄铜醇苷和银杏内酯是该药物的主要有效成分,它能对患者的血管张力起到积极有效的调节作用,拮抗血小板的活化因子,对血小板的聚集进行有效抑制,使血液黏稠度降低,对机体微循环进行有效改善,使自由基得到彻底清除。使心肌功能的恢复速度提高,从根本上使心肌功能得到改善,具有标本兼治的作用[6]。硝酸甘油可以使外周血管及冠状动脉充分扩张,故可使心脏负荷减轻,对心肌的血供进行改善,从而使心排血量提高,对组织血供进行改善。因此两药联合应用不仅可以使心排血量提高,使脏器血供和心功能得到改善,还可减少治疗过程中的药物不良反应[7]。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应用舒血宁与硝酸甘油联合对肺心病患者实施治疗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单独应用硝酸甘油,治疗前后患者机体内纤维蛋白水平的改善幅度明显大于后者,治疗期间心律、血压异常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后者,且上述诸多观察指标组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结果进一步说明,药物联合应用在肺心病治疗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在今后的临床实践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联合用药治疗的优势,使患者的病情能够得到更加及时有效的控制。

综上所述,在社区门诊,对肺心病患者展开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可合理使用舒血宁可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临床疗效,在缓解患者血液微循环障碍、降低肺动脉高压以及改善心肺功能方面具有良好的临床意义,值得关注。

参考文献

[1] 胡泊.舒血宁和心痛定联合治疗慢性肺心病心力衰竭84例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09,14(14):445-447.

[2] 易旺东,周祖勇.多巴胺、多巴酚丁胺与舒血宁联合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疗效观察[J].右江医学,2010,21(04):1033-1035.

[3] 侯占彬,吴佩芬.多巴酚丁胺与舒血宁治疗肺心病并心力衰竭疗效观察[J].宁夏医学杂志,2009,19(04):932-934.

[4] 吴秀芳,兰金花.生脉注射液联合舒血宁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36例临床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09,24(27):528-529.

[5] 耿立惠.低分子肝素钙联合盐酸地尔硫卓片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临床观察[J].临床急诊杂志,2010,16(01):778-779.

[6] 陈林.低分子肝素钙与舒血宁联合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0,17(11):891-893.

冠心病患者社区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第4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所属社区服务站已确诊冠心病患者84例, 男46例, 女38例, 平均年龄 (60±6.9) 岁。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 2组患者年龄、性别、文化程度、病程、病情无统计学差异。

1.2 方法

1.2.1 护理干预方法

对照组:每3个月随访1次, 指导并督促体检, 有特殊情况随时接受咨询。观察组: (1) 定期入户访视, 进行面对面健康教育, 每周1次, 每次30 min~60 min。 (2) 根据患者情况发放有关冠心病防治的健康教育资料。 (3) 每月1次邀请专家举办健康讲座。 (4) 电话随访护理干预措施到位情况, 开始每周检查2次, 患者依从性好则1个月后改为每周1次, 2个月后改为2周1次。如果出现偏差则随时予以纠正, 有特殊情况随时接受咨询。

1.2.2 护理干预内容

对照组:冠心病基础健康指导, 包括正确的服药方法, 低盐、低脂饮食的要求, 避免激动, 生活规律等日常生活注意事项。观察组:在对照组干预内容基础上进一步细化, 做好评估, 增加干预措施对每一位患者的针对性, 并增加系统的心理干预和家属行为干预。 (1) 服药指导:评估患者服药情况, 通过健康指导使患者了解疾病的进展及预后、不同药物正确的服药方法, 以及不严格按时、按量服药的危害, 自觉按医嘱定时、定量服药。在指导用药过程中, 社区护士要教会患者自我监测方法, 如果出现异常情况要随时到医院就诊或视情况拨打“120”急救电话。指导患者外出时应随身携带硝酸甘油, 居家时也要将硝酸甘油放在易取之处, 并且固定放置, 家属也要知道放置地点, 以便发病时能及时用药。用药效果不理想或病情难以控制时, 应尽快到附近医院接受救治。 (2) 指导合理饮食:患者应做到戒烟、限酒, 不喝浓茶、咖啡, 饮食以清淡为主, 并合理控制摄入总量, 以少量多餐为原则[3], 绝对避免暴饮暴食、饥饱不均。患者每日钠盐摄入量应少于6 g, 高血压患者每日钠盐摄入量少于5 g。控制患者每日胆固醇与脂肪的摄入, 胆固醇摄入量小于300 mg/d。患者应禁食油炸食品, 多食蔬菜与水果[4]。 (3) 指导合理饮水:养成良好的饮水习惯, 定时喝水, 不要等到感觉口渴再饮水。睡前30 min、半夜醒来、清晨起床后均应喝一些白开水, 以稀释血液, 并促进血液流动。 (4) 排便指导:养成及时小便、定时大便的习惯, 避免憋尿引起的不适和大便秘结。排便时注意不能过度用力。 (5) 睡眠指导:指导患者生活要有规律, 睡眠时间合理, 防止睡眠不足, 避免熬夜。 (6) 指导合理运动:适当的运动不仅对冠心病患者无害, 还有积极的治疗作用。首先对患者进行评估, 了解患者身体状态以进行干预[5]。患者应以太极拳、保健操、慢跑、步行等有氧运动为主, 避免对身体造成伤害。运动时间不宜过长, 保持在1 h内为宜, 每日坚持运动[6]。注意运动量和强度一定要适宜, 根据身体情况进行调整, 以不感到疲劳、身心舒畅为度。 (7) 心理干预:评估患者心理状况, 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 使患者放松心情, 注意避免剧烈的情绪反应。指导同一社区患者多沟通, 交流经验, 舒缓紧张情绪, 使患者心境开阔, 心情改善, 并从与病友的接触中获得心理支持。 (8) 保持适宜环境:居住环境要保持空气新鲜、氧气充足, 房间经常开窗通风, 卧室中不要放置盆栽植物;冬季注意保暖, 避免寒冷刺激造成的应激反应和血压升高, 严寒季节要特别注意手部、头部、面部的保暖。不仅外出时要戴帽子、手套、口罩, 还要注意不要使用凉水洗脸、刷牙等。这些部位受寒, 可引起末梢血管收缩, 使心搏加快或冠状动脉发生痉挛。夏季高温使人交感神经兴奋, 心搏加快, 加重心脏的额外负担, 应注意防暑降温。 (9) 家属行为干预:让家属一同了解冠心病的各项护理干预内容, 以便监督、协同做好防控工作, 对于文化程度较低或理解力较差的患者, 特别加强对家属的健康宣教, 取得家属配合, 共同帮助冠心病患者选择正确的行为方式。同时家属的理解、支持及家属的正常心态对冠心病患者的心理和情绪可以起到很大的正向作用。

1.3 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

2 结果见表1。

注:χ2=4.76, P<0.05。

3 讨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我国冠心病的发病率呈逐年快速增加趋势, 而我国冠心病知晓率低、治疗率低、控制率低的现状则更令人担忧。随着医学模式逐渐从单纯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 冠心病等慢性心血管疾病在治疗措施方面的重心已逐渐转移到疾病的社区防治和管理上来, 着重从疾病本身、社会、心理等多个角度加强对疾病的干预[7]。由于社区的冠心病患者处于缓解期, 部分患者不发作时对疾病的危险认识不够, 认为自己没有什么严重不适, 加之服药和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也受到家庭、社会、工作环境的影响, 很多患者不能坚持, 甚至有患者认为药物的副作用大而擅自停药、减量。有些患者又因为对疾病的知识了解不全面而过度紧张, 过度追求低盐、低脂而造成饮食营养缺乏, 怕劳累而很少参与集体活动和体育运动。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得到了生理、心理、社会、环境各方面系统的指导, 并且始终由社区护士规律地指导和督促, 使该组患者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 能坚持做到较规律地生活, 按时、按量、方法正确地服药, 坚持适度的体育锻炼, 保持良好的情绪和精神状态等, 患者心绞痛发生率明显下降, 发作时病情也较轻。观察组患者只有2例发作, 症状均较轻微, 服药休息后缓解;而对照组有10例发作, 其中3例较重入院治疗。综上所述, 系统而持续的社区护理干预可明显降低冠心病患者心绞痛的发生率, 遏制冠心病的再发, 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摘要:目的 观察社区护理干预对社区冠心病患者心绞痛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将我院所属社区84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 对照组按冠心病常规健康服务管理,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系统的冠心病社区护理干预, 比较2组心绞痛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较对照组心绞痛发生率明显降低 (P<0.05)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社区护理干预能明显降低冠心病患者心绞痛发生率, 降低疾病风险, 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冠心病,社区护理,心绞痛,发病率

参考文献

[1]曹教育.冠心病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与护理干预[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8, 29 (17) :2129-2130.

[2]梁万年, 路孝琴, 陈琦.城市社区冠心病临床路径的研制及双向转诊机制的建立[J].中国全科医学, 2005, 15 (7) :528-530.

[3]于秀芹, 程红.家庭护理干预对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预后的影响[J].河北医学, 2008, 14 (12) :1490-1492.

[4]焦溥蕙.冠心病的预防策略[J].中国老年学杂志, 2005, 25 (7) :860-863.

[5]苏彦芷.护理干预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 2009, 47 (28) :74-75.

[6]蔡建蓉, 容峰.临床护理路径在冠心病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医生, 2010, 48 (4) :82-83.

社区冠心病患者 第5篇

【关键词】社区护士;冠心病;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193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015(2011)02-0044-02

【Abstract】Objective:To improve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technology of the community clinics and icrease the overall quality and the ability to work of the integrated services. Methods:A total of the 150 people were divided into 19 groups,each of the group has 7 or 8 people and all of them were teached and trained. Results: (1)Both of the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the overall quality were improved.(2)Raised the health education awareness to the coronary heart disease patient of the community nurses.(3)Updated the concept of nursing services,changed the passive service into an active one.Conclusion:It is necessary to reinforce the coronary heart disease health education to the community nurses.

【Key words】Community nurse;Coronary heart disease; Health education

随着新医疗体制改革的推行,社区的诊疗技术及医护人员综合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迫切需要提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工作和精神压力增加,冠心病的患病率、病残率和病死率也逐年增加,已成为心管专科常见病、多发病,其病程长难根治,病情复杂多变,是目前严重威胁人类身体健康的最大杀手之一。人的健康和长寿60%取决于个人生活方式和行为嗜好[1]。对人们进行有效的冠心病健康教育,促使人们自觉的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消除和减轻影响健康的危险因素,提高生活质量,是最有效的防治策略和措施。

随着医学模式和健康观念的改变,人们对防治冠心病健康知识及培养健康行为和有益的生活习惯的愿望更加迫切。因此,我们对多个社区医院抽调出的150名护士,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集中培训,对冠心病相关知识和健康教育知识进行系统讲解。具体如下:

1 冠心病健康教育知识宣教

1.1 运用护理程序,有效进行健康教育:护理程序是现代护理工作中的一种工作程序,是一种系统的、科学地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一系列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的行动,对病人的心理、生理、社会与文化各方面进行护理。社区护士应用护理程序的对象是个人、家庭和社区,通过询问、交谈、观察、演示和指导方法,针对具体对象,进行护理评估、确定护理诊断、制定护理计划、实施护理措施,进行护理评价,使其达到最佳健康状态。

1.2 系统介绍冠心病的相关知识:冠心病是冠状动脉性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的简称。是一种由于冠状动脉脉粥样化硬化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或(和)因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的心脏病,亦称缺血性心脏病。是一种常见并且严重的循环系统疾病,发生率和病死率较高,正逐渐成为全球死亡的首要原因,当今社会人口的老龄化使得这一疾病的危害越发突出。患者生活质量不高,通过对冠心病病人进行健康教育,改善心脏功能、减少复发、再发、心脏骤停、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提高病人生活质量。具体内容包括:控制冠心病危险因素,增加病人相关知识,减少心理焦虑和抑郁,提高病人的生活自理能力。冠心病发病原因:(1)遗传;(2)高血脂;(3)高血压;(4)糖尿病;(5)吸烟;(6)饮酒;(7)年龄;(8)职业;(9)饮食习惯及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状态、暴怒、过度惊恐、忧伤等精神因素有关。通过上述知识介绍,提高培训护士对冠心病的认知程度,加强对服务对象的健康教育意识,主动对社区人群进行服务。

1.3 心理指导

(1)对麻痹大意,不以为然的人群,这类人群包括:没有患冠心病,也没有自觉症状,但有家族遗传史,这类人群漠视冠心病,对冠心病知识缺乏,更不知其危害。护士要耐心、态度诚恳、向此类人群提供冠心病的一些医学知识,让他们正确认识冠心病及其危害,及早预防或治疗冠心病。(2)对焦虑、恐惧、情绪紧张的病人,加强沟通、疏导负性情绪,建立合理认知,正确认识冠心病,有效缓解病人的心理压力,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教会病人自我心理护理及自我心理调节,保持乐观开朗心态,稳定情绪。加强与病人家属的沟通与联系,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主动关心病人,让病人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1.4 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和有益健康的行为:改善不良的生活方式,促进采用健康生活方式的积极因素。应当强调科学合理的生活方式对冠心病控制的重要意义。护士要积极主动、耐心做好培养冠心病患者健康行为和良好生活方式的指导,指导病人戒烟、戒酒或者少饮酒,注意劳逸结合,运动适量,控制体重。避免劳累过度,注意防寒保暖,不宜在天气寒冷或高温环境长时间停留,避免烈日下暴晒。安排科学规律的生活,早睡早起,保证充足休息和睡眠。适当进行活动锻炼,根据自身爱好和能力,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项目、运动时间、运动量与强度,如:散步、游泳、慢跑、打太极拳等。还必须加强安全意识,防止跌倒,特别是老年人,跌倒常伴有骨折、组织损伤。禁止吸烟,包括被动吸烟,远离嘈杂及空气污浊环境。养成良好排便习惯,多饮水,多进食新鲜蔬菜、水果及含粗纤维丰富的食物,保持大便通畅。大便干结时,一定不能用力排便,使用开塞露或者缓泻剂,以帮助排便,防止用力排便加重冠心病或者发生其他意外。

1.5 合理调配膳食:合理的营养是减少疾病和延长寿命的重要条件。不良的饮食习惯,可以导致疾病的发生。宜食低盐(每日食盐低于5g~6g)、低脂、低胆固醇、低糖、清淡易消化食物,食维生素丰富、富膳食纤维和适量微量元素,食菜籽油、花生油等,少食动物脂肪、动物内脏及蛋黄等食物,节制饮食,少食多餐,忌暴饮暴食。肥胖者限制总热量,控制体重在理想范围内。戒烟少酒,少食浓茶、咖啡、刺激性饮料及咸菜,多吃新鲜疏菜、水果,宜食含钾高的水果和食物,如:香蕉、橘子、黄豆、芹菜、木耳、蕃茄,食含钙多的食物,如:奶制品、豆制品、贝类及虾皮。

1.6 用药指导:冠心病患者医从性的好坏,直接影响其病情的发展和治疗效果,并且,冠心病患者又必须长期坚持服药,然而,部分患者医从性比较差,护士要特别叮嘱患者坚持遵医嘱服药治疗,切勿自行随便停药或者减少药量,注意观察情况并记录,以便控制病情,定期到医院复诊。如果冠心病感觉胸闷、心前区不适或心前区疼痛,及时到医院就诊。

2 讨论

通过上述知识讲解宣教,使社区护士掌握了冠心病的相关知识及其危害,尤其是增强了社区护士对冠心病患者主动进行健康教育的意识,提高了专业理论知识及综合素质,更新了护士的服务理念,学会在以后的工作中,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适时进行健康宣教,处处体现以人为本,这样不仅体现了人文精神,还增进了护患关系,更重要的是争强患者自我保健意识,提高自我保健能力,消除不利于健康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同时,教会社区护士运用护理程序进行工作,有利于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水平,不断宣传科学有益的健康行为和生活习惯,为社区健康教育抛砖引玉,是实现我国21世纪“以知识促进健康”卫生发展战略的重要保证[2]。

参考文献

[1] 赵秋利主编.社区护理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1.第二版:7

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社区护理干预体会 第6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3月-2014年3月笔者所在社区收治的10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 其中男65例, 女35例, 均符合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 (ICD-10) 中关于冠心病的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排除严重肝肾疾病、精神病史、心源性休克、恶性肿瘤和血液系统等疾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患者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50例。观察组中男31例, 女19例, 平均年龄 (72.4±8.6) 岁, 平均病程 (4.6±2.9) 年;对照组中男34例, 女16例, 平均年龄 (71.8±9.2) 岁, 平均病程 (4.8±3.2) 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和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根据自身病情给予药物治疗, 同时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 而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多元化护理干预, 主要包括健康教育、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病友交流和运动锻炼, 具体措施如下。

1.2.1 健康教育

由社区医务工作者对患者实施冠心病专题健康教育, 结合多媒体等设备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讲解冠心病的原理、病因、症状、治疗和注意事项等, 鼓励患者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合理膳食、戒烟戒酒、注重睡眠、适当运动等。定期开展现场咨询, 对老年冠心病进行宣传与普及, 对患者提问给予详细的解答。

1.2.2 心理护理

老年冠心病患者年龄较大, 担心给家人造成负担, 加之对疾病和死亡的恐惧, 很容易产生焦虑、惊恐、烦躁、自卑等情绪。而这些负面情绪会影响患者的正常作息, 恶化病情, 降低生活质量[4]。笔者所在社区选择经验丰富的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 医生和家属一起安慰鼓励, 帮助其克服焦虑和恐惧等负面心理, 建立积极乐观的心态, 配合医生治疗。有些文化程度较高的患者坚信自己对冠心病的认知, 而拒绝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与护理, 容易与医护人员产生猜疑和误会, 对于此类患者, 进行交流时要诚恳坦然, 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其解释病情以及治疗方法, 建立患者的安全感, 保证融洽和谐的医护关系。

1.2.3 饮食护理

冠心病患者大多伴随动脉粥样硬化, 严禁暴饮暴食, 可少量多餐同时禁烟禁酒。鼓励患者多食用蔬菜、水果、粗粮等较为清淡的食物, 为保证营养, 可多食富含高纤维、维生素以及植物蛋白类的食物, 少量或者避免食用高能量高脂肪的食物, 例如花生、坚果、肥肉、蛋黄、油炸食品等, 避免食用腌制食品, 避免饮用咖啡、浓茶、酒精等, 防止对心肌血管进行刺激, 从而增加心率, 影响病情。对于有烟瘾的患者劝诫其戒烟, 这是由于烟草中的尼古丁易造成患者的心脑血管中枢兴奋, 进一步增大患者的心肌耗氧量, 从而使得心脏的负担更重, 易加重病情。鼓励患者家属根据其口味特点制定个性化的营养食谱。

1.2.4 病友交流

由笔者所在社区医生组织患者开展病友交流会, 鼓励配合治疗后病情稳定生活质量较好的患者发言, 将自身的治疗心得和体会与大家分享, 患者间充分互动, 互相勉励, 互相扶持, 共同坚强乐观面对疾病。

1.2.5 运动锻炼

鼓励老年冠心病患者进行适当的运动, 告诫患者在运动前应保持平稳情绪, 不宜饮食过饱, 亦不宜过度饥饿。在运动过程中, 不要急于求成, 应当根据自身情况选择相应的运动量, 切忌运动过度, 从而增加心脏的负担。运动完成之后不要立即骤停, 应继续做一些舒缓的伸展放松动作让心脏逐渐趋于平稳, 运动后不要立即洗澡, 待体温和心跳恢复正常水平后再洗。

1.3 观察指标

治疗3个月后, 参考文献[5-7], 两组患者均采用日常生活能力量表 (ADL)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 、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 (PSQI) 对护理干预的效果进行评价。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软件包, 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字2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3个月的个性化护理干预后, 观察组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10.560, P<0.05) ;观察组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6.930, P<0.05) ;观察组的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t=5.991, P<0.05) , 见表1。

3 讨论

冠心病的起因多数是患者的冠状动脉由于粥样硬化发生了器质性或者功能性的变化, 从而导致人体冠状动脉的血流速度减慢, 心脏供血功能发生障碍, 心肌内各物质水平分布不平衡, 最终造成心肌损伤[8,9]。老年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胸闷气短、心悸, 严重者会有短暂性呼吸抑制引起的昏厥。

本研究采用多元化护理干预治疗老年冠心病患者, 包括健康教育、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病友交流和运动锻炼五个方面。患者治疗3个月后, 日常生活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 抑郁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 睡眠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 总体来说多元化社区护理干预相比较常规护理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这是由于多元化社区护理干预注重整个护理过程的计划性、可操作性、客观性和人文性, 健康教育使得患者能够充分地了解自身的病情, 避免盲目的惊恐和担忧[10];心理护理可帮助患者减轻心中负担, 培养积极心态, 勇敢面对疾病;饮食护理可使得患者能够获得充足的营养同时不至于给心脏造成负担[11];病友交流使得患者能够找到共鸣, 排除孤单抑郁心情, 与病友共同坚强面对疾病;运动锻炼可帮助患者增强体质, 加大血流量, 有效降低伴有高血压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 抑制动脉硬化, 保护心脏[12]。

综上所述, 多元化社区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老年冠心病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 有效降低抑郁发生率, 有助于患者保持良好心态, 保证良好的作息习惯, 通过运动增强体质, 从而提高生存质量。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社区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3月-2014年3月笔者所在社区收治的100例老年冠心病患者, 其中男65例, 女35例, 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每组50例。两组患者均根据自身情况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 观察组采取多元化社区护理干预。治疗3个月后, 对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 (ADL)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 和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 (PSQI) 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AD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HAMD和PSQ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对老年冠心病患者施行社区多元化护理干预, 可显著提高其生存质量。

社区冠心病患者 第7篇

1 对象与方法

本组180例, 为我社区医院下社区健康普查及临床病例收集, 均符合1997年WHO国际心脏学会制定的冠心病诊断标准[1];男102例, 女78例;60岁以下42例, 60岁以上138例。采用书面问卷及检查对本社区内冠心病患者发病的危险因素进行调查。

2 结果

本社区180例冠心病患者男性102例, 占56.7%;女性78例, 占43.3%。>60岁138例, 占76.7%, <60岁的42例, 占23.3%。冠心病危险因素中高盐饮食者占78.9%, 高血压、高血脂分 占60.0%和57.8%, 见表1。

3 讨论

近年来由于各种环境因素及饮食结构的改变, 使冠心病发病年龄提前, 从社区内情况看, 总的规律还是冠心病的发生与年龄成正比, 年龄越大, 免疫功能越差, 体内自由基水平逐渐升高, 冠状血管的退行性改变愈明显。由于年龄是不可控制的冠心病危险因素, 因此积极控制其他危险因素, 可以降低冠心病危险性发生[2]。从性别上看, 绝经期前女性雌激素具有保护心脏功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载脂蛋白A水平、降低血管粘附因子的表达、减少纤维蛋白原及同型半胱氨酸的生成、使冠心病发病明显减低的作用。但绝经期后, 由于女性雌激素水平的下降, 器官的生理性衰老, 则发病率升高[3]。高血压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可变危险因素, 在中老年人, 血压在160/90 mm Hg以上, 患病率高2.3倍, 当收缩压升高20 mm Hg或舒张压升高10 mm Hg, 心血管死亡率增加2倍, 血压增高可增加冠状动脉壁损伤的机会, 为胆固醇等在局部的沉积和粥样硬化灶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长期血压增高, 可致血管壁结构的改变, 降低冠状血管自我修复能力。积极控制血压, 对于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有重要意义[4]。社区规范化管理评价指标为<130/80 mm Hg。高血脂、脂质代谢异常是动脉粥样硬化最重要危险因素, 由于血液黏稠度增高, 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及脂类物质沉积, 成为动脉粥样硬化必备条件, 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血脂控制目标值:总胆固醇 (TC) <4.68 mmol/L,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DL-C) <2.6 mmol/L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 >1.03 mmol/L[5]。高盐饮食可致水钠潴留, 血容量升高, 血压升高。由于血管及心脏负荷增加可引发心血管疾病, 目前社区健康管理建议, 中老年每人服盐量6 g/d。糖尿病血糖升高是促进冠心病发生的危险因素, 糖尿病发展为心血管疾病危险是无糖尿病者的3~5倍, 其高血糖所引起的蛋白糖基化反应更加重了胆固醇酯代谢的紊乱, 进一步造成了糖尿病慢性血管并发症的产生[1]。目前, 血糖控制目标值:糖化血红蛋白<6.5%。肥胖能使血压和血清胆固醇升高, 国外研究显示, 体重增加10%, 血压平均增加6.5 mm Hg, 血清胆固醇平均增加18.5%。热量过多导致营养不平衡与冠心病的发生密切相关[5]。目前推荐体质指数控制在18~24。吸烟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烟雾中的一氧化碳可使心肌缺氧刺激内皮细胞释放生长因子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 增加血小板的聚集性, 增高纤维蛋白原水平, 促使附壁血栓形成。吸烟可使冠状动脉痉挛的危险性增加2.4倍, 增加患者心血管疾病死亡率50%, 心血管死亡的风险与吸烟量直接相关。乙醇具有增压作用, 长期大量饮酒可使血压升高, 血脂增高, 从而加速动脉硬化进程, 其与吸烟共同影响B族维生素及叶酸的吸收和代谢, 而发生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也为冠心病发病的危险因素。运动可以增加内皮细胞分泌一氧化氮, 增加内源性纤维蛋白溶解的能力, 改善胰岛素的活性, 降低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等, 减少心血管事件。反之, 缺乏运动者患病概率升高。故美国心脏协会、心脏学会冠心病二级预防指南推荐, 鼓励患者, 每天从事30~60 min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心态失衡和情绪波动等心理因素也是心血管疾病的重要诱因, 当情绪激动、紧张, 特别是过度喜悲情况时, 可导致交感神经活动亢进和儿茶酚胺分泌增加, 心率加快, 血压升高, 心肌收缩加强, 冠状动脉痉挛, 引起心肌缺血, 缺氧, 长期下去可引发冠心病[6]。因此要做好自身心理状态调节, 至关重要。家族史家族遗传倾向是冠心病的不可控制的危险因素, 有冠心病家族史的人群较无冠心病家族史的人群发生冠心病的危险性增加2.0~3.9倍, 发生心肌梗死的危险性增加2.2倍, 且冠心病的发生较无冠心病家族史的人群提前数年, 冠脉病变的程度也更重[7]。

通过对社区冠心病危险因素分析调查, 明确冠心病危险因素在冠心病发生及诊断中价值, 做到早期预防。要在社区内以医院为阵地以临床医师为主体, 做好卫生宣传和健康干预, 从饮食、锻炼、睡眠、情绪等方面给予指导和帮助, 并定期对老年人进行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指标检查, 包括体重指数、腰臀围、血压水平、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和血脂等[8], 按照社区健康管理指标, 将冠心病的发病率、并发症的发生、死亡率作为评价指标, 通过社区医生的干预, 能够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 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注意膳食结构调节, 控制疾病, 进行必要的身体锻炼, 从而减少冠心病的发生, 保障中老年人健康水平的逐步提高。

参考文献

[1]叶任高, 陆再英, 谢毅, 等.内科学.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272-278.

[2]张萍, 李晓玉, 楚卡琳, 等.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中国综合临床, 2007, 23 (9) :769-771.

[3]吕宝经, 郭晋村, 陆尚彪, 等.绝经后妇女冠心病患者雌激素、凝血及纤溶系统的变化.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2004, 32 (1) :33-35.

[4]陈晓瑞.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与高血压病的相关性研究.中原医刊, 2004, 31 (1) :12-13.

[5]王晋军, 杨超慧, 张颖, 等.老年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及其危险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中华老年医学杂志, 2002, 21 (3) :172-174.

[6]崔建国, 李春坚.心理因素与冠心病心脏事件的关系.国际内科学杂志, 2008, 35 (2) :109-111, 119.

[7]江一青, 刘朝中, 朱国英.现代冠心病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01:345-571.

老年冠心病患者的社区健康教育护理 第8篇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速和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 我国冠心病发病率及病死率明显上升, 其中以中老年人多见, 也是老年人病死的主要原因之一, 严重威胁着人群的健康。时间表明, 健康教育可有效降低其发病率和病死率[1]。因此, 社区护士系统地对老年冠心病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护理, 对维护社区人群健康具有重要的意义。

1 心理健康教育护理

冠心病是一种心身疾病。老年患者情绪急躁、容易冲动、多疑、喜静怕孤、自尊心强等心理特征, 心理和精神压力较重, 这会造成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 对其身心健康极为不利。所以, 护士应根据冠心病患者应的心理状态, 实施相应的心理健康教育护理。

1.1 减轻心理应激

如果患者已经出现诸如紧张不安、焦虑、恐惧等负性心理表现, 护士要用真诚和蔼的语言和肢体语言与其进行有效沟通和解释, 耐心倾听其陈述, 要使之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所患疾病, 正确认识不良心理对疾病及其伴随疾病预后的影响。通过与患者交流和沟通, 在掌握产生焦虑恐惧的原因和心理需求的基础上, 对患者实施个体化的心理指导, 教会其进行心理调节的方法, 使之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和勇气。

1.2 增加护患之间的信任度

有的患者尤其是文化程度相对较高者, 易对自己的病情或医护人员产生猜疑, 要尽早取得信任, 减少猜疑与误会, 使患者获得安全感。在与患者交流的过程中, 要讲究艺术性和技巧性, 做到通俗易懂、态度诚恳, 建立朋友式的护患关系, 使患者处于最佳的接受状态, 增加其治疗信心, 获得最佳治疗效果。

2 饮食治疗的健康教育护理

对于老年冠心病患者, 饮食治疗可影响到疾病的发展、预后, 起到基础治疗和预防相关疾病发生的作用。通过向患者介绍饮食治疗的意义和具体措施, 使患者能够灵活掌握合理营养和饮食的重要性, 使之养成定时定量、少食多餐的饮食习惯。一般每日4~5餐, 每餐6~7成饱即可。同时强调饮食的多样化意义之所在, 摄入低盐、低脂、富含维生素及植物蛋白、低热量、高纤维素饮食, 保持营养平衡。要减少每日胆固醇的摄取, 其摄入量不应超过300mg/d, 或100mg/d以下, 脂肪的摄入不应超过总热量的30%, 其中饱和脂肪酸应控制在占总热量的10%以内, 增加不饱和脂肪酸, 使饱和脂肪酸与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比值为0.7∶1∶1[2]。要减少钠盐的摄入, 以氯化钠计, 每人的摄入量应首先争取达到10g/d以下, 如能减少到5g/d以下最好[2]。

另外要忌烟酒, 原有吸烟嗜好的要彻底戒掉。告知患者戒烟的必要性, 因烟草中尼古丁可兴奋心血管运动中枢, 造成心肌耗氧量增加, 每天吸3~5支烟者患冠心病的危险性会增高3倍。要保持大便通畅, 养成每天解便的习惯, 如便秘时可用轻泄剂, 切忌排便时过度用力。

对于体态肥胖的老年患者, 更应重视控制饮食, 保持理想体质量。因为肥胖可导致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并加重心脏负担, 而饮食控制合理营养, 可使血压、体质量等控制在理想水平, 不仅可以预防和延缓疾病的远期并发症, 还可控制患者的现有症状, 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质量。

3 运动疗法的健康教育护理

冠心病患者要参加适量的体力劳动和体育活动, 对预防肥胖、锻炼循环系统的功能和调整血脂代谢均有禆益, 是预防本病的一项积极措施。运动适量, 循序渐进, 不能忽视运动疗法作为冠心病基本治疗的重要性。适量的运动可以使心肌收缩力得以增强, 心排血量得以增加, 心肌对活动的适应性得以提高, 使冠状动脉扩张, 可发挥降压, 提高心肌营养和氧供应量, 促进新陈代谢, 预防动脉硬化, 降低胆固醇的作用。同时, 运动还可以使脂肪的分解速度加快, 脂肪堆积逐渐减少, 心肺功能逐渐恢复, 从而使心脏负担降低, 身体综合素质逐步提高, 更多地参与社会活动。

4 药物治疗的健康教育护理

冠心病患者需长期服药, 一定要遵医嘱科学用药, 不能擅自停药或加药。药物治疗是促使本病康复的重要手段, 应在定期体格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的支持和医生的指导下选择治疗的药物, 护士首先应明确老年人用药特点及用药原则, 要向患者或家属讲解常用药物的用法、剂量、常见不良反应及预防, 输液过程中严格控制滴速。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 出院后仍需遵医嘱继续口服地高辛。值得注意的是, 护士必须告知患者本药的治疗量和中毒量很接近, 剂量不足达不到应有疗效, 随意增加剂量会导致药物中毒有时十分严重。护士要教会患者或家属测量脉搏的正确方法, 并要求服药前脉搏在60次/min以上, 如出现异常表现, 应及时停药并到医院就诊。

入药物治疗效果不佳, 可建议患者进行介入治疗。所以, 护士必须知道并告知患者介入治疗的适应证, 使患者及其家属了解这种治疗方法, 必要时可实施介入治疗。

5 睡眠及性生活的健康教育护理

老年冠心病患者经常在夜间发作, 所以护士要指导患者养成睡前温水洗脚、早睡早起和规律睡眠的生活行为习惯, 如夜间突发不适, 应及时呼救。睡眠要有一定的规律, 要坚持午睡, 时间不宜过长, 一般为30~60min, 晚上就寝不宜过晚, 21:00时睡觉为宜。睡前避免刺激性的活动, 要创造一个安静的睡眠环境。向患者说明性生活时会增加心肌耗氧量, 偶可触发心肌梗死, 不少患者因缺乏信心而回避性生活, 其实无并发症患者, 心肌梗死后6~8周可恢复性生活, 但应适度。

6 日常社区健康教育护理

对社区内的冠心病患者, 要根据其实际情况, 有的放矢地开展健康教育护理活动。患者生活作息要有规律, 精神要放松, 避免过度紧张, 使精神愉快, 促进病体康复。家庭关怀与支持是患者回归社会的大本营, 是社会支持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能缓冲各种应急所产生的压力, 家庭成员对患者的理解、支持、关怀、疏导和鼓励, 可以使患者享受到亲情的温暖, 对维护身心健康起重要作用。指导家庭成员协助患者干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参与适当的娱乐活动, 丰富生活内容, 扩大社会接触, 对患者的心理、生理和社会康复是不可少的。指导患者在身体允许的情况下洗澡, 洗澡时水温不宜过高或过低, 最好由家人陪伴, 时间不宜超过30min, 以减轻心脏负担, 避免应急状态下洗澡, 必要时带上急救药。指导家属学习一些医学常识, 掌握一定的救护知识, 及时发现疾病发作征兆, 及时就医。

健康教育具有计划性、科学性、操作性。通过系统、动态连续的健康教育护理, 使患者自愿采用有利于健康的行为, 消除和降低危险因素, 降低发病率、伤残率和病死率, 提高生活质量, 从而使人们达到最佳的健康状态。通过健康教育, 使患者及家属了解和掌握相关的自我保健与自我护理知识, 使其正确认识自己所患疾病及其病情基本情况, 能主动地参与到疾病治疗措施的制定和实施之中, 增加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 治疗依从性会得到大幅度提高, 可提高治疗效果,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机会, 达到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存质量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黄莉, 陈曦, 邢攸红, 等.心肌梗死病人健康教育需求调查与分析[J].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4, 21 (1) :23-24.

社区冠心病患者 第9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0月至2011年10月在本社区服务站接受各种治疗且连续治疗<7d的冠心病患者148例, 随机分成两组, 所有患者均符合《内科学》的诊断标准做为研究对象, 年龄在45~82岁。教育组80例, 男58例, 女22例;对照组68例, 男36例, 女32例。两组年龄、性别、各种生理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1.2.1

对照组给予传统的随机教育。

1.2.2 观察组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内容:

(1) 介绍疾病的相关知识。冠心病发病时症状和表现特点, 如心绞痛发病的特点是胸骨后压榨性疼痛, 可放射到心前区和左上肢, 持续数分钟, 休息或含服硝酸甘油可缓解。心肌梗死主要表现持续的胸骨后疼痛, 伴有恶心、呕吐、大汗、烦躁不安等, 含服硝酸甘油无效。若突发胸痛应及时就医。冠心病的高危因素为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大量吸烟、酗酒、生活压力。冠心病的并发症, 预防和控制错施。 (2) 指导患者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早睡早起、按时随眠、注意保暖、预防感冒、戒烟戒酒、生活规律。 (3) 介绍冠心病患者常用的药物名称、主要作用、不良反应、处理错施及特别注意事项。心绞痛发作时舌下含硝酸甘油, 不能吞服, 且随身携带。应用硝酸甘油类药物可出现头昏、头胀痛、面色红、心悸等。继续应用数日可自行消失。按医嘱剂量服药, 服药期间不能突然停药或漏服。 (4) 对冠心病患者进行饮食疗法。合理控制总热量, 低盐 (每日<6g) 、低脂、低热量、高维生素饮食。选用含粗纤维高的食物, 食用新鲜蔬菜和水果。食用富含蛋白质的豆类及豆制品。避免暴饮暴食, 少食多餐。减少刺激性的, 避免饮用浓茶、咖啡、少食蛋黄、肥肉、动物内脏等。控制体重、合理膳食、避免便秘、适当运动、保持乐观情绪[1,2]。 (5) 家属参与学习, 做好家属及亲友的教育工作, 动员家属参与对冠心病知识的学习和对患者的管理、照顾。 (6) 心理护理, 有文献报道冠心病患者焦虑和抑郁的发生率为90%。社会心理因素不仅是冠心病的病因和诱因而且对冠心病病程发展, 预防也起着重要作用。在护理工作中多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 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 针对出现的心理问题进行心理疏导, 消除紧张、焦虑的心理。

1.2.3健康教育的形式:

主要通过社区医务人员组织安排, 每月两次, 形式多样。 (1) 可采取图片、录像、公休座谈会的形式, 避免简单枯燥的说教, 使患者乐于接受的方式, 达到教育的目的。 (2) 构建医患交流的平台。举办冠心病知识讲座, 联系我院知名的心内科专家教授讲课, 系统讲解冠心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症状、国内外的先进治疗、护理技术、及冠心病的预防知识, 解答患者的疑难问题, 进行个别指导。让医患之间, 患者与患者之间相互交流感受等多种教育相结合的方法。 (3) 发放冠心病知识的小册子让患者及家属共同学习、共同参与, 达到很好的健康宣教的效果。 (4) 针对社区冠心病患者的不同心态有的放失地实施健康教育, 如焦虑恐惧型的患者, 首先要做好亲属和同事的工作, 请他们积极配合, 共同关心和开导患者, 让他们感到被尊重, 向他们介绍社区冠心病患者治疗和好转的病例, 让他们见面相互鼓励, 使其放下思想包袱, 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对自暴自弃型的患者, 要提醒他们对父母、子女、家庭的责任和义务。向他们宣传现代医学诊断和对冠心病的先进治疗手段, 请治愈者现身说法, 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 (5) 通过问卷的形式, 了解患者在健康教育干预前后冠心病的病情、治疗状况、控制情况及冠心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及战胜疾病的信心情况等。

1.2.4 建立健康档案:

对在社区服务站做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建立健康档案。患者的基本信息和护理病历应放在档案中, 每位主管护士对自己所负责的冠心病患者接受健康教育反馈的各项指标情况要详细记录。了解患者对疾病知识的知晓情况, 按医嘱服药情况, 症状改善缓解情况, 存在问题及时反馈解决, 每周对患者电话随访。

2 结果

健康教育干预6个月后, 观察组冠心病患者临床症状的好转率, 患者遵医行为的良好率, 冠心病控制的满意率, 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及主动就诊率都明显优于对照组, 这对疾病的转归起着重大作用。 (1) 对照组68例, 明显好转10例, 有所好转21例, 无好转37例, 好转率45.6%;关察组80例, 明显好转28例, 有所好转45例, 无好转7例, 好转率91.2%。 (2) 两组患者在干预后随医行为比较:对照组68例随医行为好的19例, 良好的17例, 差的32例, 良好率51.8%;观察组80例, 随医行为好的46例, 良好的28例, 差的6例, 良好率为92.6%。 (3) 两组患者在干预后冠心病控制的满意率比较:对照组68例, 满意20例, 不满意48例, 满意率29.8%, 与对照组比较P<0.01。综上述, 观察组冠心病患者的临床症状好转率, 患者随医行为的良好率, 冠心病控制的满意率, 相关知识的知晓率及主动就诊率都明显优于对照组。这对冠心病患者疾病的转归起着重大作用。

3 讨论

健康教育干预是为满足社区冠心病患者健康需求而制定的一项有计划、有目的、有评价的系统教育活动。核心是使健康教育的对象掌握相关的基本知识, 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采取健康的生活方式, 提高生活质量。通过调查分析, 社区冠心病患者对冠心病知识了解甚少, 预防错施不全面, 家庭支持不到位。社区医院存在着人员少、患者多、时间段、任务重等特点。许多冠心病患者对自己疾病认识不足, 重视不够。从而造成复发率高, 要想有效降低社区冠心病患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必须积极开展冠心病的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工作。冠心病的一级预防是指为降低人群中冠心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必须降低或减少对发病起决定作用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大量吸烟、酗酒、肥胖等[3]。冠心病的二级预防是提高人群中冠心病的检出率, 加强治疗, 促进健康。要做到这些, 要增加社区冠心病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 提高患者对冠心病的危险因素、并发症、预防及控制措施的知晓率。充分调动社区人群学习冠心病知识的热情, 提高患者的遵医行为及主动就诊率, 加强规律药物治疗和非药物干预错施等,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让患者满意, 家属满意。使社区冠心病患者在我们健康教育干预下真正达到早诊断、早治疗、早预防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叶任高, 陆再英.内科学[M].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2:35-36.

[2]唐小风, 李铮.冠心病康复护理的观察[J].中华护理杂志, 2004, 39 (6) :54.

冠心病患者吃什么 第10篇

控制主食,多用植物油

首先,应该控制主食的食用量,每天吃米、面等主食的量,最好在350~400克,最高不超过500克。要避免吃得过饱,提倡少吃多餐,晚饭的量宜少。对含糖量较多的糕点、小吃等,也要少吃。

在主食中,还应注意搭配些粗杂粮,如玉米、高粱、甘薯等,不要仅吃精米细面。副食应注意少吃肥肉、猪油、动物内脏,适当吃些瘦肉、鸡、鸭等禽肉和鱼。花生、葵花子、芝麻、核桃等含不饱和脂肪酸较多,可以多吃一些。也可以喝一点牛奶,但不宜过多,以半磅为好。

烹调菜肴时,最好用香油、花生油、豆油、菜籽油等植物油,尽量别用猪油、黄油以及骨髓油等动物油。要少吃盐,每人每天以不超过5克为宜(相当于啤酒瓶盖的量)。最好多吃些水果和蔬菜,水果尽量吃带酸味的新鲜水果,如苹果、桔子、杏等。蔬菜最好吃含大量粗纤维的种类,如茄子、架豆、胡萝卜、油菜、菠菜、芹菜、白菜、雪里蕻等。

适量吃鸡蛋

这是不少人很想知道的问题。而且问题其实主要集中在蛋黄能不能吃。

有人说,蛋黄中含有一定量的胆固醇,冠心病患者吃了百害而无一利。这种说法现在看来不够科学。因为蛋黄中,除含胆固醇外,还含有十分丰富的卵磷脂,而卵磷脂能使胆固醇和脂肪颗粒变小,利于通过血管壁,为身体所吸收。所以,冠心病患者不必禁食鸡蛋,当然过多食用也没有必要,以每天不超过1个为宜。

多吃调脂食物

近年来发现,某些食物具有调节血脂效果,安全性也較高,这对预防冠心病有一定积极意义。比如——

大蒜 其汁液有明显的调节血脂的作用。人在吃奶油时,可以同时吃些大蒜或大蒜的提取油。

蘑菇 香菇、花菇、口蘑等多种蘑菇对肝脏脂肪、胆固醇的含量有减低作用。

大豆 常食用大豆及豆制品可避免血清胆固醇含量的增高,有利于防治动脉粥样硬化。

牛奶 发酵的牛奶(如酸奶)中,有一种牛奶因子,具有降低血清胆固醇浓度的作用。因此,常喝发酵牛奶可预防冠心病(注意:腐坏变质的牛奶不能喝)。

洋葱 也叫葱头,它对预防人体动脉粥样硬化症的作用与大蒜相似。

姜 其有效成分能阻止胆固醇的吸收,使大肠中胆固醇排泄量增加,防止肝脏和血清胆固醇水平的升高,因而能预防冠心病。

甲鱼(鳖) 可使肝脏胆固醇和肝脏脂肪含量有所降低。因此,常吃甲鱼肉有助于防止冠心病的发生。

社区冠心病患者 第11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3年1月-2014年1月于笔者所在医院进行治疗的冠心病患者90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5例患者,男24例,女21例,年龄49~83岁,平均(63.9±4.3)岁,采用常规的护理办法进行护理。观察组45例患者,男23例,女22例,年龄47~82岁,平均(63.7±3.9)岁,采用社区护理健康教育方法进行护理。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的管理方式,在医院治疗时,由护理人员告知冠心病患者的有关注意事项,告知患者定期进行复查,但出院后不进行进一步的跟踪护理治疗。

1.2.2观察组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社区护理健康教育,在社区定期开展冠心病患者健康知识的宣传讲座,制订一些宣讲冠心病患者健康的知识手册,发放给患者,这样患者回家后可以随时了解有关于冠心病的健康知识,也可以让患者的家属对冠心病进一步深入的了解,并且对患者存在疑问的冠心病知识和日常的行为观念在讲座上进行解答。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2.2.1心理方面由于冠心病患者大多在晚上病症加重,很多患者在晚上睡觉前出现精神紧张、恐惧心理,这样对病情非常不利。因此,要针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对疾病治疗方法及过程进行详细讲解,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增强患者信心,消除其紧张、恐惧心理。

1.2.2.2饮食方面治疗冠心病期间实施合理的膳食控制是非常重要,患者要减少盐的摄入量,少吃高脂肪、高胆固醇的食物,如动物的内脏、肥肉等,多吃含维生素高的蔬菜和水果,并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保持大便通畅,戒烟限酒等,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依据患者的年龄、体重、病情等制定个性化食谱,保证营养的均衡和膳食的合理。

1.2.2.3运动方面冠心病患者要进行适量的体育锻炼,如散步、快走、太极拳等有氧运动,可增加心肌供氧量及收缩力,增强心肺功能,运动时间控制在30~60 min。在运动过程中若感觉不适立即停止运动,要随身携带保健药盒,预防意外的发生。

1.2.2.4日常生活方面家里保持空气流通,清洁舒适;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保持大便通畅,若发生便秘必须得以重视,及时治疗;睡前洗澡时间不要过长,水温适中,洗澡间要保持空气流通。

1.2.2.5用药方面指导患者按照医嘱定时定量服用药物,避免出现漏服的现象,叮嘱患者长期坚持合理的治疗方法,坚持用药,多了解冠心病方面的急救知识,多了解用药的注意事项和不良反应。这对于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生活质量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2.2.6家属方面冠心病患者很容易在医院外突然发病,有可能会导致猝死,因此患者家属需要掌握一些急救的知识,一旦患者在院外、社区发生突发情况,家属可以立即做出相应的判断,进行初步的处理,并且及时的向社区配备的流动救护车拨打电话,社区的流动救护车街道电话后应该立即前往进行初步的抢救,然后按照实际情况送往医院。

1.3观察指标

在经过两年的随访后,对随访期间冠心病复发的患者进行记录和统计[2],可分为一下几种,(1)复发:出现心绞痛、胸闷等临床症状,在医院复查时检查出复发的情况;(2)轻微复发:偶尔出现轻微的胸闷,在医院复查时未检查出复发的情况;(3)未复发:没有出现心绞痛、胸闷等临床症状,在医院复查时未检查出复发的情况。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疾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8.18,P<0.05),见表1。

3讨论

冠心病实质是心肌缺血,所以也称之为缺血性心脏病,当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会导致冠状动脉出现阻塞,就会造成心肌缺血,导致出现心绞痛、胸闷等临床症状[3]。导致冠心病发生的高危因素主要有肥胖、精神压力、糖尿病、高胆固醇、高血压等。患者在平时的生活起居当中,应该控制血压、血脂、血糖等可能导致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因素,保持身心的畅快,注意清单饮食,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但是要劳逸结合。患者在出院后,家中应该常备有中药复方丹参滴丸、速效救心丸或者硝酸甘油,进行急救,疼痛后应该立即停止活动,坐下或者采取半卧位,将备好的急救药物服下,急救后尽快送往就近的医院进行检查治疗。社区护理是公共卫生学和护理学的结合,借助有组织的社会力量以社区为基础,人群为服务对象,对个人和家庭提供社区服务。随着近些年来生活水平的提高,护理学的范围也在逐步的拓宽,从单一的医院护理逐渐拓展为医院、社区、家庭的全方位护理模式,可以更加有效的帮助患者恢复健康,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社区护理将公共卫生学和护理学有效的结合在一起,将疾病的预防和疾病的护理有机的结合在了一起,最终达到了促进患者的健康,维护患者的健康的目的。社区护理不仅面向患者,还面向患者家属,这对护理人员也是极大的挑战[4,5,6]。

在社区施行社区护理健康教育可以大大缩短冠心病患者的住院时间,而且患者和患者家属在住院期间受到了关于冠心病日常护理的知识是很少的,这就需要在社区护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对患者和患者家属进行宣讲[7]。据文献[8,9]研究表明,目前冠心病的发病年龄正在呈逐年缩小的趋势,所以对冠心病患者采取社区护理健康教育是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的。本次研究通过对2013年1月-2014年1月于笔者所在医院进行治疗的冠心病患者90例进行为期两年的随访,对其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对社区护理健康教育对冠心病患者的影响予以分析和讨论,发现观察组患者的疾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对于使用常规护理手段的患者来说,使用了社区护理健康教育的冠心病患者复检时恢复效果更为显著,分析其原因,很多患者及其家属对冠心病不了解或者了解不透彻,导致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细节方面处理不到位,引起病情的恶化加重,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而对冠心病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冠心病健康教育就可以很好的结节这个问题[10]。

综上所述,对冠心病患者采用社区护理健康教育可以很好的改善患者及其家属对冠心病的认知,可以让患者家属、社区、医院进行有机结合,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护理,减少了患者的发病率,有效控制了患者的病情,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摘要:目的:探讨社区护理健康教育对冠心病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13年1月-2014年1月于笔者所在医院进行治疗的冠心病患者90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两年的随访,观察组患者所在的小区进行社区护理健康教育,对照组患者所在小区进行常规的护理手段,对两组患者的疾病复发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疾病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心病患者采用社区护理健康教育可以很好的改善患者及其家属对冠心病的认知,可以让患者家属、社区、医院进行有机结合,对患者进行全方位的护理,使患者的发病率降低,病情得到有效控制,所以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关键词:社区护理,健康教育,冠心病

参考文献

[1]张世幸,谢文冬.社区冠心病的护理干预和健康教育效果观察[J].赣南医学院学报,2014,34(1):152-153.

[2]秦美云.社区冠心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9,6(20):1763-1764.

[3]韩秋丽,张锦莲,张小河,等.患者入院家庭健康教育处方对农村地区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J].中国医学创新,2014,11(17):96-98.

[4]孙红娥,杨静.加强社区冠心病的护理干预和健康教育[J].吉林医学,2011,32(7):1413.

[5]萧少娟.健康教育在社区冠心病患者实施中的体会[J].中国实用医药,2013,8(13):265-266.

[6]李秀清,郑丽嫦,邓燕秀.情景式健康教育对社区冠心病患者自救能力的作用研究[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4,20(4):461-464.

[7]陈艳平.心理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临床疗效的影响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31):111-112.

[8]康莹辉,李金娟,姜宏娜,等.浅谈社区冠心病患者的健康教育方法[J].中国实用医药,2010,5(17):227-228.

[9]杜兰香.健康教育在社区冠心病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5):148-149.

上一篇:内化下一篇:白酒包装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