辅导员主体作用

2024-07-26

辅导员主体作用(精选3篇)

辅导员主体作用 第1篇

“主体间性”一词是由英文单词“inter-subjectivity”翻译而来的, 它还可以翻译为“主体际性”或者“互主体性”等。这一概念最初是由德国精神现象学大师胡塞尔提出的, 而后经过哲学家们的不懈研究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胡塞尔对主体间性理论进行了完整地阐述, 他认为主体性意味着自我, 而主体间性意味着自我共同体, 包含着集体主义、互助互为之意。“主体间性”与“主体性”是不同的概念, 具有不同的意义。作为“主体性”发展的新阶段, “主体间性”是各个独立主体在相互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主体间或主体际的关系。哈贝马斯在其“交往理论”中提出了“互主体性”这一概念。他认为, 主体性一定是在人际间的交往活动中生成的, 而这种交往最终一定会转变为“交互主体性”。这是由于交往是人与人的关系而不是人与物的关系, 人只有在广泛而有效的交往活动中, 才能获得现实生活真正的意义。“主体间性”所展现的是一种各个主体之间相互融通、相互包容的关系, 处在这种关系之中的各个主体都具有自身独特的人格, 主体的特征在这样的关系中得到充分地展现。

我国也有很多学者在研究“主体间性”这一概念, 其中以张耀灿教授的理解最为全面和透彻。他认为: (1) 主体间性具有哲学本体论的意义, 因为主体与主体之间相互依存是现实世界的客观现象; (2) 主体间性是一种关系, 即自我与他人的关系, 主体间性不是把自我看成单个式的个体, 而是看成与其他主体的共在; (3) 主体间性是一种方法论, 这种方法是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方法, 即对待他人要尊重、同情、设身处地将心比心, 这也意味着向他人敞开自己的心灵世界, 让他人理解自己。

笛卡尔曾经提出“我思故我在”的思想观点, 这为西方近代主体性哲学奠定了基础, 同时, 人的主体性与主体地位得到了确定。笛卡尔强调的是个人对自身以外的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改造。这种思想体现在教育上, 就是功利主义的教育价值观, 最终必将造就“异化的人”、“单向度的人”。主体间性这一概念逐渐被引入到教育实践中, 实际就是在强调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这两个因素应该是互为主客体的关系, 意在突出二者的联系性、统一性和协调性, 这就与传统的主客体二分法相区别。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效果的好坏取决于两方面的主导因素, 即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辅导员工作要想取得更好的效果, 离不开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之间的双向互动和共同努力。

二、当前辅导员工作中主体间性的缺失

(一) 主体、客体二元对立模式明显

在以往的辅导员工作中, 辅导员被视为唯一的主体, 这也同时意味着, 学生处于客体地位。辅导员往往比大学生接受了更高层次的教育, 拥有相对较高的知识和能力, 他们凭借自己在管理方面的权威, 对学生进行思想和行为的改造活动。辅导员是学生工作的出发点, 学生是主体加工的对象, 是活动的终点。辅导员作为主体, 总是优先于作为客体的学生。这种“主体—客体”思维模式, 造成学生认知的片面化, 使辅导员工作成效不理想。

(二) 学生主体之间的交往缺失

“90后”大学生基本都是独生子女, 衣食无忧, 自我意识很强, 不太考虑别人的感受。他们特立独行、张扬个性, 在团队中喜欢以自我为中心, 喜欢表现自我, 缺乏团队忠诚感。在以往的思想教育和学生工作中, 同一教育活动中的交往大多仅限于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 而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反思以及工作实践中的交往则占少数。学生工作过多地追求一般号召和轰轰烈烈的形式, 着重于实践建功活动, 忽视了受教育者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发挥。

(三) 辅导员工作主体单一, 难以形成教育合力

目前的情况是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大多是辅导员自己在唱“独角戏”。大学校园里, 一方面, 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师, 而主要由专业任课老师上课, 辅导员很少授课, 除此之外的专业课很难起到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另一方面, 学校的教学与管理被分割为互不相干的两个部门, 两个部门之间缺乏必要的协调和沟通, 因此很难发挥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作用。在高校组织机构设置中, 教学和行政管理都应该把育人看作是部门的首要职能。而现在高校中, 绝大多数情况下, 只有学生辅导员在忙完繁重的事务性工作之余, 还在不遗余力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种情况下, 大学生从辅导员这里获得的教育难以在其他大学生活中得到呼应,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无法形成一种合力, 辅导员工作的实效性也会因此大受影响。

三、辅导员工作的新思路

(一) 转变观念, 由管理者向服务者角色转变

随着社会的发展, 全世界都在积极倡导独立和个性、尊重人性等, 这些已然成为各个国家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如今的高校辅导员面对的是一群充满活力、思维活跃的在校大学生, 因此广大辅导员在平时的工作中, 要尽力避免以往简单育人方式, 变指示、命令为帮助或者引导, 要做学生思想政治上的引领者、学习和生活上的指导者, 要将学生看作是具有独立人格的客观个体, 把学生个性和潜能的开发与挖掘作为工作的重点, 切实维护学生人身和财产权益, 了解并尽力满足学生各方面的需求。辅导员在工作中要自觉树立“互主体”意识, 即辅导员和大学生之间是一种平等主体之间相互交往的关系, 辅导员和学生都是主体, 而知识、工作等才是客体, 是需要双方共同面对的对象。双方的主体性由于客体的调节而得到充分发挥, 并以主体间性为指导, 不断地在思想层面上进行沟通和交流, 在认知层面上进行更新与再认, 最终形成共识, 以指导大学生活中的实践行为, 完成交往的全过程, 并在此过程中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辅导员日常工作。

(二) 充分利用网络媒体, 搭建交流平台

网络已经成为现代大学生必不可少的工具, 学生们获取各种信息的途径也是通过网络。这就要求高校辅导员也要具备基本的网络运用知识以及分辨、搜集、整理网络信息的理论和方法, 主动了解并准确把握大学生的心理态势。通过网络和他人交流越来越受到大学生的青睐, 因为这种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更自由地展现个性, 还可以避免现实场景中的尴尬局面, 他们也更愿意向一个虚拟的网络人物倾诉自己的心声。因此, 高校辅导员在工作中, 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立本班的QQ群、微博、微信群、飞信群等, 以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交流, 通过网络多与学生聊天, 及时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情况。当然, 网络媒体的创建及其功能的有效发挥, 不仅需要辅导员全身心的投入, 还需要辅导员们达到一定的计算机水平。网络媒体所传播的内容需要辅导员用情感来认真经营, 时刻把握学生们的需求、爱好和兴趣, 用爱和共感来与学生分享成长过程中的喜怒哀乐。网络媒体的建立是一个不懈完善的过程, 需要辅导员与学生共同努力才能取得效果, 辅导员们自身的网络形象需要用爱、责任和个人魅力来塑造。

(三) 组织实践活动, 让学生获得主体参与的体验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和实践观认为, “社会实践是人的正确思想形成发展的源泉, 是人的思想发展的动力, 是人的思想认识的目的, 也是检验人的思想观念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辅导员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组织大学生的实践活动, 包括校内和校外两部分。通过这些实践活动, 学生们走进生活、体验生活, 首先, 有利于强化认知, 让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 增强感性认识, 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其次, 有利于学生创新, 在实践体验中, 学生们会总结出新的观点, 并将这些观点在实践中检验。因此, 辅导员要经常组织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 通过亲身看、做、悟, 可以起到单纯说教所无法达到的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此外, 很重要的一点是, 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 可以加深彼此的认识, 积极交流, 相互传递信息, 达到主体参与的效果。

(四) 在师生群体中倡导自我教育法

“自我教育法”是指受教育者根据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要求, 在自我意识的基础上, 有目的、有计划、自觉地对自我提出任务, 提高自身的思想认识和道德水平, 克服错误思想和不良行为, 以提高和完善自我的一种教育方法。自我教育法具有自主性、创造性、主动性等特点。

自我教育是辅导员工作的内在要求。在日常工作中, 辅导员与大学生是相互依存的两个主体。如果学生不了解辅导员, 对辅导员工作不积极配合, 那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就很难有效地开展。同样, 要想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转化为学生主体的信念和自觉行为, 大学生就得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辅导员工作中来, 自觉地开展自我教育活动。从另一个角度来说, 自我教育是个体为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而自觉进行的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活动, 是个体实现自我发展目标而进行的自我培养活动。如今, 教育的发展趋势正朝着国际化、现代化、大众化的方向迈进, 自我教育也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只有加强自我教育, 才会培养出全面而均衡发展的人, 才能培养出合格的、符合时代发展需要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摘要:面对“90后”充满活力与个性的一代, 与以往的一味强调主体性的观念不同, 主体间性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考角度。它主要强调的是每个人都是一个主体, 各个主体之间是平等的关系, 他们在彼此理解的基础上进行沟通, 相互影响, 共同营造和谐局面。它更新了传统辅导员工作的理念, 为新形势下辅导员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主体间性,辅导员工作,新思路

参考文献

[1]田九霞.试论主体间性诠释下的交往式思政教育[J].长春工程学院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03, (3) .

[2]张奎山.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工作方法体系构建[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 2009.

[3]惠笑吟.以综合素质课堂为抓手开拓高校辅导员工作新思路[J].管理学研究, 2013, (1) .

辅导员主体作用 第2篇

收稿日期:-02-01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专项重点课题“普通话水平测试培训课程主体构成研究”(XJK012AYW005)

作者简介:邓桂英(1980-),女,湖南湘乡人,讲师,博士生,省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主要从事中文专业教学与研究。

――普通话水平测试培训课程培训教学探索

邓桂英

(湖南科技大学 人文学院,湖南 湘潭 411201)

摘要:受训主体的性质与地位、实体差异及实践影响,受训主体的主体性和能动作用的发挥直接影响到普通话水平测试培训课程的实际效果。在普通话水平测试培训课程中应该正确认识到受训主体的重要性,关注受训群体的特殊性和实体差异,注意培训基本原则的遵循、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方法的应用,努力发挥受训主体的主体作用。

关键词:普通话水平测试培训课程;受训主体; 主体作用

中图分类号:H10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5884(2013)04-0023-03

普通话水平测试是推广普通话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普工作走向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的重要措施。加强普通话水平测试培训对测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提高测试成绩的有力保证,保证测试质量、提高普通话水平的有效方式、方法。而受训主体在普通话水平测试培训课程中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地位,受训主体实体差异和主体性的发挥直接影响普通话水平测试培训课程的教学效果。因此,普通话水平测试培训课程只有重视受训主体的实体差异,发挥受训主体的主体作用,才能切实提高培训质量。

一受训主体的性质与地位

建构主义教育理论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教师应当成为学生心目当中的对话者与协作者,将教育视为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互动,是一种主体间性实践[1]。根据建构主义教育理论,普通话水平测试培训课程是一种各主体互动作用的主体间性实践。在普通话测试培训课程实践中,普通话水平测试培训课程的各种主体是实践的能动因素。普通话水平测试培训课程实践中的各种主体包括施训主体、受训主体、管理主体在内的各主体的角色定位与功能作用直接关系着课程实践的成败。明确课程各主体的性质与作用,厘清各主体的实体性差异,对将普通话水平测试培训转化为一门科学化、规范化的系统课程,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普通话水平测试培训课程理论体系有着特殊的意义和价值。受训主体是活动的接受者和课程效果的体现者,而受训主体的学习效果更是推普成效的具体体现。因此受训主体在普通话水平测试培训课程中占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地位,是推广普通话工作开展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的关键。

二受训主体的实体差异及其实践影响

普通话水平测试培训课程的受训主体内部存在实体差异。普通话水平测试培训课程教学对象十分复杂,受训主体在年龄层次、职业分类、文化程度、知识结构、方言地域、学习目的、认知能力等方面各不相同。

从年龄层次看,受训对象有老有小,最大年龄与最小年龄相差几十岁,语言的可塑性有很大差异。从职业分类看,受训对象来自各行各业,有行政管理人员、教师以及服务从业人员和学生,因工作性质不同,普通话水平等级要求也不同,对普通话培训关心程度亦不同。

从文化程度看,有研究生学历,也有中学生学历,从知识结构看文理兼容,有文科专业,也有理、工、农、医各专业人员,学习普通话兴趣不一,普通话掌握情况各个不同。从学员成长环境和方言地域分布看,来自五湖四海,普通话基础不同,方言千差万别,水平参差不齐,个体差异较大,语音习惯由于语音启蒙、地域方言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而变得五花八门。加之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多数地区特别是南方省份过去没有普及普通话课程,从小学启蒙教育到大学高等教育,很少有人经过系统的普通话训练。目前除了师范类在校大中专学生有专职普通话教师进行面对面的语音知识传授外,其他专业在校大学生和社会上的成年人在普通话方面得到面对面式的指导和训练的机会并不多。此外,受训对象之间还会存在性别的差异,“研究表明在排除职业、年龄、方言等因素的影响下,女性的普通话水平高于男性。”[2]

历史的原因、地域的差异,根深蒂固的方音土语,学员的多样化使他们的学习目的、学习动力、学习能力也有很大差异,普遍存在思想认识不到位、程度参差不齐、训练方法不得当、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有的由于方音太重,没有扎实的语音基础知识而缺乏自信,有的受功利色彩影响,以参测达标为最终目标,学习普通话,追求的是测试时的短期行为,参加测试的目的仅仅为了得到一本普通话水平等级证书,作为教师资格证或评职称的其中一个条件而已,应试现象很浓,没有长远的目标计划,认为自己说话别人能听懂就行了,没有必要花大气力去学普通话,有的平时一般工作较忙,为了获得上岗资格,只好临时抱佛脚,手忙脚乱,声嘶力竭,仓促参加测试,无心进一步提高。还有的受训者对学习普通话的认识不足、兴趣不高,不重视正音练习,不愿花费时间进行语音训练。

辅导员主体作用 第3篇

一、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关涉辅导员群体

利益相关者管理理论认为, 利益相关者是任何能够影响组织目标的实现或受这种实现影响的团体或个人;组织目标的实现需要各利益相关者的投入和参与。依据该理论, 从宏观层面来讲, 政府、高校、社会等确定为高等教育改革利益相关者;从微观层面来讲, 高等教育改革也必将关涉高校管理者、教师、辅导员、学生和家长等多元主体。将之置于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视域下考量, 辅导员在转型发展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可以通过辅导员职业发展演进、服务对象、从属群体、工作场域等方面进行分析确认。

1.从辅导员职业发展演进看

从历史演进维度看, 我国辅导员制度发展至今共经历了五个发展时期, 即辅导员制度的萌芽阶段 (1933-1952) 、确立阶段 (1952-1961) 、完善阶段 (1961-1966) 、中断时期 (1966-1976) 以及恢复和发展时期 (1976年至今) 。缕析辅导员制度的发展演进脉络, 可以较为清晰地看出, 高校辅导员制度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之中, 其工作领域不断延展, 角色内涵不断丰富, 从初建时仅仅局限于思想政治教育, 已逐步向教育和管理双重属性拓展。而其发展演进的根源, 是与当时经济、政治、文化等发展和变革紧密相连的, 有什么样的经济、政治、文化等需求, 就有相应的辅导员职业内涵与之相适应。

当前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 主要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机构调整的需要, 其基本实现路径在于实现由传统知识本位的学科教育向能力本位的专业教育转型, 由以传统专业为主的封闭办学向与现代行业企业的新兴专业高度对接的开放式办学转型。这种外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的发展变化, 必将通过高等教育管理体系嵌入辅导员工作场域, 辅导员亦应积极回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提供更优质、更有成效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服务。

2.从服务对象看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指出, 教育“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 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根据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要求, 学生在校期间实践环节便有较多的机会更深入地接触社会实际问题, 由此, 大学生毕业之后才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会前置到在校期间体现出来。学生实习实训时间和机会的增多, 不仅能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 同时也意味着学生的思想观念、道德意识和思维方式将接受更多的考验, 尤其是在市场经济负面因素的影响下, 不可避免地给学生身心健康增添了不稳定因素。

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等是随着服务对象的需求变化而发展变化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提出, 辅导员应“定期开展相关工作调查和研究, 分析工作对象和工作条件的变化, 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和方法”。当前, 我国高等教育正处于新一轮变革时期, 面对学生不断增长的需求, 辅导员亦需完善知识结构, 提升能力素质:既要具备扎实的思想政治教育及相关学科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一定的教学和科研能力, 又要具有与专业相关的社会经历和实际经验;既要有高校育人管理经验, 同时也要熟知企业育人管理的相关知识和方法。

3.从从属群体看

辅导员从属于教师群体。当前虽未明确辅导员在转型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却以大篇幅论及师资队伍建设问题, 就是:教师队伍是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关键内容, 关涉转型发展的成败;辅导员作为教师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 承担转型发展过程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管理和转型安全稳定工作。在学生管理领域, 对于转型发展, 学生认知、认同程度如何;对于知识和技能的双修, 学生能否适应并从容应对;对于实践过程带来的各种变化, 学生能否把控调适……诸如此类问题, 其处理是否得当,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学校整体转型发展工作的有序推进。

4.从工作场域看

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 使高校面临诸多机遇, 同时也遭遇诸多挑战。转得好, 高校走上发展的快车道, 既可以保障学校及其相关利益者的权益, 又可实现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和责任;转得不好, 学校的发展乃至生存都会面临重大危机。

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副司长陈锋说, 把转型发展放在整个高等教育改革的背景下, 放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背景下, 对转型发展的关注, 不应当是谁转谁不转, 而是它的体制改革和制度创新的意义, 这不是一项工程或一个项目, 这是中国高等教育一次重大的制度变革。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 涉及院校数量大, 牵涉面广, 社会关注度高, 容不得失误。无论是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还是高校, 都要承担巨大的改革压力和由此产生的安全责任。在这个过程中, 辅导员作为高校教师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 有责任、有义务在转型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二、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尚未触及辅导员的原因

1.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尚处于宏观指导和顶层设计时期

顶层设计是推动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引领地方本科院校改革和创新的灵魂, 是关系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后办成什么样的大学, 怎样办成这样的大学的理性思考, 它决定着学校的办学思路、发展战略以及师生员工的思想和行为方式。转型发展兼具了普通高等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的特性, 没有现成的模式可资借鉴。从目前情况看,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尚处于宏观指导和顶层设计时期。从政策文件方面看, 国家陆续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 (国发[2014]19号) 《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 (2014-2020年) 》 (教发[2014]6号) 《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在会议方面, 地方转型发展最具代表性的、影响最为广泛的会议当属2014年4月以及2015年4月15日至16日在河南驻马店召开的首届和第二届“产教融合发展战略国际论坛”;从先行先试院校经验推介看, 关注的焦点和工作重点是如何将有限的资源和时间优先集中在解决转型发展如何破题和加快推荐等核心问题上。以上具体内容均表明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还处于初始阶段。为什么转、转向哪、怎么转、还有哪些体制障碍、国际上有哪些可资借鉴的经验等问题, 是本阶段关注的主要内容。随着以上主要内容的逐步明晰,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必将走向纵深化、全面化, 围绕学生为中心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等亦必将逐步纳入转型发展研究和探讨的范畴。

2.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工作跟进迟滞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对于辅导员职业的影响和要求, 亟须专家学者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工作者的密切关注和深入探讨。从目前情况看, 相关研究工作跟进迟滞, 理论研究成果的缺乏也导致了转型发展过程中辅导员未被充分重视。

以期刊论文、博硕论文、会议论文和报纸等为例, 以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作为统计情报源, 检索项设定为“篇名”, 检索词选定为“辅导员”, 检索共计24053篇, 其中, 2011年至2015年 (截至4月30日) , 年收录论文数量分别为3039、3013、3108、3096、682;检索项仍为“篇名”, 将检索词改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 检索共计300余篇, 发表年度主要集中于2014、2015年度。将检索项改为“关键词”, 进一步以“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和“辅导员”为检索词, 检索结果为0条。

从检索结果分析, 可以较为清晰地看出:近5年关于辅导员研究成果在数量方面呈现出均衡发展趋势;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自2014以来, 相关理论研究成果日益增多;以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为背景研究辅导员工作还没有引起学界的重视, 相关理论研究成果极为匮乏。

三、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辅导员应对策略

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 应该是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组织结构、社会服务与社会影响等方方面面的整体发展, 不能只顾其一而罔顾其他。高校的转型发展也不只是任何一方的事情, 即主体不是唯一的, 责任和利益也不是唯一的。具体到高校教育环境, 作为肩负人才培养重任、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学生管理工作的辅导员群体, 是转型发展的重要参与主体。为更好地服务于学生、服务于转型发展, 辅导员必须做好以下几点。

1.辅导员群体应保持职业敏感性, 密切关注转型发展态势, 研读把握转型发展政策

辅导员作为高校基层一线工作人员, 必须具有敏锐的洞察能力和主动求变的创新精神, 才能确保职业发展的稳定性和先进性。《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 (暂行) 》对高校辅导员的要求, 其中一项便是:能深入把握国内外学生事务工作前沿进展, 能根据党的教育方针和高等教育发展要求, 结合学生的阶段特征, 按照学校育人工作的总体要求, 有计划、有目的地系统实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当前, 就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而言, 辅导员起码要认识到以下问题:第一,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是大势所趋, 势在必行。2014年, 由178所高等学校共同发布的《驻马店共识》即指出, 应用技术型高校因时代而生, 部分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势在必行, 与会代表愿意成为这一改革的积极探索者和实践者。第二,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已付诸实践, 正处于试点示范阶段。据不完全统计, 目前有22个省份有了初步方案, 确定了100多所试点学校, 将近200所高校提出了加入应用技术大学 (学院) 联盟的申请。第三,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是多重因素复合作用的结果。任何一项教育政策的产生, 都是社会价值取向的调整、重组在教育上的反映。因此, 教育政策的改革, 我们不仅不能祛除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潜在影响, 反而需要对孕育政策的社会发展脉络和谱系结构进行系统梳理。第四,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核心目标是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基于此, 高校及其管理者均应以服务转型发展为旨归, 强化教学和管理工作,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2.辅导员群体应强化职业责任感和使命感, 主动融入转型发展大局

《驻马店共识》指出, 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推进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 建设中国特色应用技术大学 (学院) , 注定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 必然会遇到许多问题、困难和挑战, 需要政府、高校、行业企业和社会各界形成共识, 凝聚合力, 以更大的勇气、信心与决心, 发出新时期地方高校改革之先声, 唱响产教融合主旋律, 打好转型发展攻坚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作为大学生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 要与教学工作协同推进, 两条战线要形成合力, 才能产生巨大正能量。辅导员队伍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管理工作的主体力量, 其能力素质直接影响和作用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校的健康发展。在高等教育转型发展的新时期, 辅导员要强化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主动融入转型发展事业中, 把转型发展作为自身职业能力提升和职业发展的重要机遇和动力, 不断调整自身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 及时将新知识、新成果、新思想应用于管理实践中。

3.辅导员群体应具备职业发展前瞻性, 顺势而为, 努力提升职业能力

辅导员职业能力不是知识和技能的静态构成, 而是职业活动的动态呈现, 它需要辅导员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加以提升。《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 (暂行) 》要求辅导员“坚持终身学习, 用于开拓创新, 主动学习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方法及相关学科知识, 积极开展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 参与社会实践和挂职锻炼, 不断拓展工作视野, 努力提高职业素养和职业能力”。

当前,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主要方向是应用技术型、职业教育型, 主要手段是强化对大学生的技能培训和实践教育。在此背景下, 大学生的多变性、独立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 其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习惯等均受到较大影响。作为肩负人才培养重任、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学生管理工作的辅导员队伍, 为更好地服务于学生、服务于转型发展, 辅导员必须结合时代的发展变化, 以职业发展的前瞻性, 顺势而为, 顺势有为, 不固守和拘泥于原有的知识和能力积累, 从观念意识、政治素养和道德修养、专业水平、业务能力等方面着力提升自身职业能力, 积极应对转型发展挑战。

参考文献

[1]林曦.弗里曼利益相关者理论评述[J].商业研究, 2010, (8) .

上一篇:复合加工下一篇:气相色谱-质谱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