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系统护理干预

2024-07-25

早期系统护理干预(精选10篇)

早期系统护理干预 第1篇

关键词:脊柱骨折,早期系统护理干预

深静脉血栓形成 (DVT) 是下肢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 是脊柱骨折患者常见并发症之一。其中骨科大手术是极高危因素之一[1,2]。未采用任何静脉血栓预防措施的骨折后患者, 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可高达58%[3]。王传宝等[4]报道, 脊柱骨折后D V T发生率为1 8.1%, 也可以出现较严重的后遗症。我院脊柱外科2011年1月起, 对脊柱骨折保守治疗期间患者早期进行系统护理干预, 取得较好效果, 现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入组条件:脊柱骨折患者, 双下肢彩色多普勒超声排除血栓、D-二聚体 (D-D) 浓度正常, 无下肢血管疾病、血管栓塞及合并创伤史, 无抗DVT治疗, 均行保守治疗 (如卧硬板床及对症治疗) 。符合入组条件100例, 将2010年1—12月入院的40例患者设为对照组, 男28例, 女12例;年龄21~76岁;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5例 (12.5%) , 中专及高中9例 (22.5%) , 初中10例 (25.0%) , 小学及以下16例 (40.0%) ;合并高血压病5例 (12.5%) , 糖尿病2例 (5.0%) 。将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入院的60例患者设为观察组, 男36例, 女24例;年龄24~88岁;文化程度:大专及以上7例 (11.7%) , 中专及高中12例 (20.0%) , 初中18例 (30.0%) , 小学及以下23例 (38.3%) ;合并高血压病10例 (16.7%) , 糖尿病5例 (8.3%) , 高脂血症1例 (1.7%) 。有合并症患者的血糖、血脂或血压控制理想。两组患者年龄、文化程度、合并症方面大体一致。

1.2 干预方法

1.2.1 对照组

予传统常规护理干预, 疼痛剧烈时遵医嘱使用止痛药;责任护士予口头健康教育;遵医嘱每日1次空气波压力泵 (IPC) , 疗程时间随患者意愿而定;患者自己或由家属辅助行功能锻炼, 生活方式未严格干预;护理时间为4周。

1.2.2 观察组

予早期系统护理干预, 成立干预小组, 由主管医生、责任护士、疼痛小组质控护士、B超医技人员、营养师组成, 护理干预为期4周。

1.2.2. 1 疼痛干预

对入院患者建立疼痛评分表, 疼痛程度评价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 (V A S) [5], 首次V A S评分≤2分, 不必再评;评分3~4分, 10:00、16:00, 每天评分2次;评分≥5分, 10:00、16:00、22:00, 每天评分3次;连续24h评分≤2分, 停止评分。对VAS评分≥4分者, 遵医嘱静脉注射帕瑞昔布40mg, 观察72h后, 根据疼痛需要给予西乐葆200mg后续口服治疗, 镇痛满意度>9 0%。

1.2.2. 2 认识干预

脊柱骨折后患者生活自理能力下降, 存在较大落差。通过与患者的交谈, 了解他们的心理感受和想法, 给予鼓励, 增加对疾病治疗的信心;通过发放健康教育手册、观看影像资料等多形式的教育方式, 使患者明确DVT与长期卧床、吸烟、高血脂、创伤密切相关, 经过合理的预防、治疗、护理, D V T可以得到有效治疗。

1.2.2.3运动干预

根据V A S评分和患者体质情况制定康复锻炼计划, 原则以主动运动为主, 被动运动为辅。下肢有自主活动的患者, 入院第一天行踝关节背伸足跖屈运动, 5~10min/次, 2~3次/d。第二天增加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练习, 股四头肌收缩10s, 休息10s, 10次/组, 10组/d。第三天增加直腿抬高运动练习, 患者平卧, 护士用手将下肢抬高30°, 逐渐增高至60~70°, 让患者数数, 数到10s再放下, 两腿交替进行, 10次/组, 3~4组/d。对于完全截瘫患者, 给予向心性肌肉按摩。护士手掌紧贴患肢皮肤, 从踝关节开始逐渐按摩至腹股沟区, 2~4次/d。注意按摩力量要均匀, 避免用力过猛[6]。

1.2.2.4物理干预

I P C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防D V T的发生, 责任护士对符合IPC适应证的患者, 根据病情选择IPC模式, 压力以患者耐受和舒适为宜, 每日2次, 每次30min, 7~10d为1个疗程。

1.3 观察指标

监测D-D浓度, 观察双下肢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情况, 并测量下肢周径。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 行χ2或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D-D浓度水平比较 (表1)

由表1可见, 两组患者入院后1、2、3周的D-D浓度水平均明显低于入院时, 观察组患者D-D浓度降低幅度更大。

2.2 两组患者依从性、下肢周径、腓肠肌静脉丛血栓及转归情况 (表2)

由表2可见, 与对照组比较, 观察组患者依从性好者所占比例高, 下肢周径差>0.5cm者所占比例低,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腓肠肌静脉丛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均行保守治疗后康复出院。

3 讨论

3.1 认识干预能提高脊柱骨折后患者的遵医行为

通过认识干预, 使患者提高对脊柱骨折疾病的认识, 认识到DVT发生的相关因素、症状、并发症、预防、护理, 从而主动参与疾病自我管理, 理解并自觉遵循医嘱的重要性, 提高依从性。本文结果显示, 观察组依从性好于对照组, 表明观察组患者遵医行为更佳。

3.2 早期系统护理干预能降低脊柱骨折后患者保守治疗期间静脉血栓的发生

改变不良生活方式, 有吸烟嗜好者应戒烟, 因烟中尼古丁可使末稍血管收缩[7], 增加血液黏稠度。指导健康的饮食方式, 选择优质蛋白、丰富维生素、低脂肪、低胆固醇、低盐、低糖食物, 忌辛辣、油腻食物, 并保持大便通畅, 避免因排便困难引起腹内压增高, 从而影响下肢静脉血液回流。疼痛干预后, 使患者主动参与运动治疗、物理治疗, 提高自我管理能力。本文结果显示, 两组患者入院后1、2、3周的D-D浓度水平均明显低于入院时, 观察组患者D-D浓度水平降低幅度更大;观察组患者腓肠肌静脉丛血栓发生率低于对照组。

参考文献

[1]Heit JA, O’Fallon WM, Petterson TM, et al.Relative impact of risk factors for deep vein thrombosis and pulmonary embolism:a population-based study[J].Arch Intern Med, 2002, 162 (11) :1245.

[2]Anderson FA Jr, Spencer FA.Risk factors for venous thromboembolism[J].Circulation, 2003, 107 (23 Suppl 1) :I9.

[3]赵喆.创伤骨科静脉血栓栓塞的防治[J].中国现代临床医学, 2007, 6 (8) :41.

[4]王传宝, 沈炳华, 吕世桥, 等.脊柱骨折后深静脉血栓形成23例[J].实用医学杂志, 2006, 22 (16) :1939.

[5]付连英, 段淑云, 万水珍.视觉模拟评分法在病人满意度调查中的应用[J].中国护理管理, 2008, 8 (9) :68.

[6]闫桂虹, 张培红.脊柱骨折并发深静脉血栓相关原因分析与护理[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9, 30 (1) :98.

早期系统护理干预 第2篇

[关键词] 脑卒中;整体康复;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 R473.7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2095-0616(2012)08-110-02

脑卒中是一类急性脑血液循环障碍综合征,具有很高的发病率、死亡率和致残率,该病在中老年人群中更为常见,易导致偏瘫、肢体活动功能下降或肌肉萎缩等[1],严重危害患者的身心健康,为其家庭和子女带来极大的负担。此类患者易因患病产生消极心理,对治疗不配合,康复效果很差。早期整体康复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治疗、针灸、运动机能恢复训练、高压氧治疗等方法,理论上能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干预治疗,但目前研究探讨该方面内容的文献较少。为深入了解脑卒中患者行早期整体康复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笔者对2009年2~12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进行分组治疗对比,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2~12月,笔者所在医院共收治脑卒中患者98例,所有患者均经确诊且具有明显偏瘫、失语或感觉障碍等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征得患者及家属同意后,在治疗中将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9例,年龄33~86岁,平均(65.5±8.6)岁;其中干预组,男26例,女23例;对照组,男25例,女24例。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疾病构成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两组患者进行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2]。对干预组患者,进行以下整体康复护理干预:(1)心理治疗:护理人员在了解患者情况后应为其营造舒适的就医环境,并对其详细讲述该病的影响及治疗方案,鼓励家属多陪伴患者进行看书、读报等简单的娱乐活动;(2)针灸:根据其病症发展特征进行10 d为1个疗程的大、小脑醒针灸法,配合推拿按摩等恢复手段;(3)运动机能恢复训练:待患者生命体征较为稳定后鼓励其进行推滚桶、夹豆等肌肉协调训练,并辅以穿脱衣、上下楼梯的日常生活动作训练;(4)高压氧治疗:每日进行2 h高压氧治疗,1周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休息2 d继续下1个疗程。治疗后对患者进行疗效评价,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均不给予其他相关治疗。

1.3 疗效评价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采用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会议制定的评分方法评定[3]。第1次评定在开始治疗的48 h前,记为治疗前;第2次评定在治疗结束1个月后进行,记为治疗后。每次疗效评价均进行2次,由同一医师评定记录。

1.4 随访

对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随访中对患者的康复后工作、生活情况进行分析。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5.0进行分析,对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检验水准设定为α=0.05,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比较

干预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度由干预前的(22.08±7.53)降至(11.81±9.32),对照组仅由(21.93±7.49)降至(19.11±9.65)。干预组的康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对工作、自主能力和生活满意情况的比较

对患者的自我工作、自主能力以及生活满意情况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干预组患者自主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对工作、生活的态度也较对照组更为积极,见表2。

3 讨论

脑卒中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发病迅速、恢复过程长,易导致偏瘫、失语等后遗症,致残率高。单纯神经系统药物和护理治疗效果不明显,患者行动多由家属代劳,自我护理参与度低,无法有效控制并发症[4]。患者在发病后易自暴自弃、拒绝治疗,对疾病有很严重的恐惧感,食欲、睡眠均较差,因此,心理治疗在脑卒中患者的康复中十分重要。早期整体康复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治疗、针灸、运动机能恢复训练、高压氧治疗等方法,可对患者心理障碍、躯体运动能力进行早期干预,针灸、高压氧治疗能有效改善其血液状态,防范肌肉萎缩、血管梗塞的发生,稳定机体新陈代谢。本研究中98例脑卒中患者的对比治疗显示,受到早期整体康复的干预组患者自主生活水平明显提高,治疗态度也更为积极,在康复后其运动能力、对生活的信心也更加充足,且伤残、死亡率下降明显。因此,对脑卒中患者行早期整体康复护理干预能明显改善其神经系统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李云,刘金鹏.心理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抑郁症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11,1(13):58-59.

[2] 郭建军.青年脑卒中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医药科学,2011,1(15):66-67.

[3] 雷嫦平,王耀辉.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的早期康复护理的影响[J].健康必读·下半月,2011,(8):204,229.

[4] 刘战香.早期护理干预对中年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上旬刊,2011,17(8):21-22.

早期护理干预预防新生儿窒息 第3篇

关键词:新生儿窒息,护理干预,预防

新生儿窒息是胎儿娩出后1 min, 仅有心跳而无呼吸或未建立规律呼吸的缺氧状态。原因主要有:胎儿窘迫;呼吸中枢受到抑制或损害:胎儿颅内出血及脑部长时间缺氧;分娩过程中药物影响;分娩过程中呼吸道阻塞等。我科2011年1月—2012年1月接产总人数为380人, 包括手术产及自然分娩人数。根据可能出现新生儿窒息的相关因素, 对出生即刻的新生儿进行早期护理干预, 极大地降低了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 提高了围生儿的成活率。本组发生轻度窒息1人, 重度窒息1人, 发生率为5‰, 经过抢救后均预后良好。现将我科对出生即刻新生儿窒息的早期护理干预情况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孕妇380例, 子宫下段剖宫产术 294人, 自然分娩84 人, 无痛分娩 2 人;足月产 376 例, 过期产 1 例, 早产 3 例。

1.2 剖宫产麻醉方法

腰2~腰3硬外持续阻滞麻醉292例, 全身麻醉2例, 平均麻醉时间40 min。无痛分娩2 人, 麻醉方法:笑气镇痛。

1.3 结果

新生儿窒息复苏1 min Apgar评分8分~10分378例, 新生儿窒息复苏5 minApgar评分8分~10分1例, 10 min Apgar评分达8分~10分1例。

2 护理干预

2.1 新生儿娩出前准备

调节室温26 ℃~28 ℃, 准备好具有保温措施的新生儿无菌接产台, 将粗细适宜的新生儿无菌吸痰管与负压吸引器相连, 固定, 并保持通畅。旁边用无菌治疗碗备无菌生理盐水, 冲洗吸痰管时使用。准备好氧气装置, 氧表、湿化瓶、一次性氧管 (我科目前采用的是鼻导管给氧) , 各部位连接紧密, 调节好氧流量5 L/min, 保持管道通畅。

2.2 正确处理新生儿第一口呼吸

必须争取在新生儿第一口呼吸前挤、吸尽呼吸道黏液, 方法是在胎头娩出时、复位及外旋转过程中、胎儿娩出后分3次徒手适当用力自胎儿鼻根和颈前部捋向下颌, 挤出口鼻腔内的黏液和羊水, 这一措施简单而有效, 可以挤出口鼻内大部分黏液。胎儿娩出给予断脐处理后, 立即将新生儿放置在温暖的操作台上保暖, 开始呼吸之前, 立即清理好口、鼻、咽部的羊水, 以免引起吸入性窒息。应尽快用预先备好的电动负压吸引装置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及羊水, 我科目前采用的是YB·DX30/0.093A型- 膜式电动吸引器, 此吸引器的优点是操作者可自己掌握调节负压吸引的压力, 在吸引过程中可根据分泌物的多少和黏稠度及时调节压力值的大小。但对于新生儿的吸引压力应保持在100 mmHg (1 mmHg=0.133 kPa) 以内, 过大, 则易损伤新生儿的气管黏膜, 每次吸引时间不超过15 s。操作时应先吸口腔, 再吸鼻腔, 吸管插入时中断负压, 到位后边吸边旋转, 慢慢向上抽提。有胎粪黏稠者, 用生理盐水冲洗吸痰管, 直至吸净为止。对于大量黏液溢出者则应把胎儿头偏向一侧后进行吸引。在清理分泌物的过程中, 护士动作应轻柔, 避免损伤呼吸道黏膜, 并随时观察吸引压力的大小。在呼吸道尚未通畅前不应刺激新生儿, 一旦确定呼吸道通畅后, 如新生儿仍无呼吸, 则拍打足底和摩擦背部等触觉刺激, 促使出现呼吸。

2.3 抽吸胃内容物

当新生儿啼哭, 出现自然呼吸后, 将新生儿取平卧位, 头稍后仰, 将吸痰管经口腔插入胃内, 当插至5 cm~7 cm, 相当于咽喉部的时候, 抬起新生儿后颈部30°~50°角, 当新生儿产生吞咽动作时顺势把吸管插入胃部, 长度约15 cm, 为发际至剑突的距离, 观察新生儿呼吸、面色等情况, 无异常即予以常规压力抽吸胃内容物, 操作中动作轻柔, 可适当更换新生儿体位和变动吸管的方向进行抽吸, 直至吸尽胃内容物为止。 据报道[1], 在活产新生儿中有9%~16%在羊水中会出现胎粪。吞咽混浊羊水更能刺激胃黏膜, 引起呕吐。而呕吐也是引起新生儿吸入性窒息的高危因素。新生儿的频繁呕吐加大了新生儿吸入性窒息的发生率, 增加了护理工作的难度, 也给家长带来负面影响。 新生儿出生即刻吸痰的同时抽吸胃内容物后消化道黏膜处于正常状态, 消化道管径较大, 加上新生儿生理性的吸吮和吞咽反射, 当感觉口腔中有异物时, 即产生自主的吞咽动作, 吸管能顺利通过咽喉部到达胃内, 操作简单、方便、易行, 无明显的副反应。

2.4 常压给氧

初生婴儿大多有一定程度的发绀, 随着呼吸的建立, 供氧状况的改善, 娩出90 s内多转为红润, 然而有些时候尽管已建立规则自主呼吸, 心率已超过100/min, 仍存在中枢性发绀。而吸痰也是增加缺氧程度的重要因素。据报道[2]新生儿血氧饱和度 (SaO2) 的低限是86%, 若低于这个界限, 即使是短暂的, 也可能引起或延长肺动脉收缩, 导致肺动脉高压。笔者曾选择了60例新生儿为吸痰组, 50例非吸痰者为对照组。结果显示, 两组SaO2 于产后均有一个逐渐升高的过程, 但是, 吸痰组和对照组相比, 在娩出后10 min内, 有更加低的SaO2 , 需更长时间达到86%水平。此外, 对于存在胎儿宫内窘迫, 脑部长时间缺氧的新生儿, 我们发现发生新生儿窒息的危险性较大。为此特采用了常压给氧的方法来预防和改善缺氧, 从而有效预防新生儿由于缺氧所引起的窒息。常压给氧是指将氧气吹向新生儿鼻孔, 使其吸入富氧气体。方法是:新生儿娩出后, 清理呼吸道和胃内容物的同时进行常压给氧, 开始时宜用80%的高浓度氧, 维持氧流量在5 L/min, 将鼻导管放置在距离新生儿鼻孔1 cm的地方, 待新生儿皮肤颜色好转, 吸引操作完毕, 呼吸平稳, 生命体征维持稳定后再逐步降低氧浓度, 直至呼吸空气, 给氧时间为5 min~10 min。当需要特定浓度的氧气时, 需调整氧气流量及输氧管末端与鼻孔的距离, 据研究当氧气流量为5 L/min时, 管子末端距口、鼻1 cm, 供给新生儿的氧气浓度为80%, 距离2 cm时氧气浓度为60%, 距离4 cm时氧气浓度为40%, 距离越近, 氧气浓度越高。 综上所述, 对出生即刻的新生儿进行早期护理干预, 保暖、清理呼吸道及胃内容物、给氧是预防新生儿吸入性窒息的关键。此方法大大降低了新生儿因窒息引起的新生儿发病率、病死率和脑部后遗症的发生率, 尤其对胎膜早破、胎儿宫内窘迫, 剖宫产、羊水污染的新生儿出生后立即采用此方法, 不仅能有效地清除呼吸道内羊水污染的胎粪, 还可以及时地清除吸入胃内的羊水及黏液, 防止恶心、呕吐等并发症的发生。此外还大大减少了新生儿出生后吸入性肺炎或呕吐窒息、缺血缺氧性脑病的发生, 降低了新生儿发病率和围产儿的病死率, 提高了母乳喂养及接生成功率, 减少了产妇经济负担, 缩短了产妇住院天数, 减少了医疗纠纷的发生率, 提高了医院的声誉。对于抢救设备不足的农村基层卫生院尤为适用, 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瑞, 金姚珍, 孙军霞.羊水胎粪污染洗胃后呕吐与喂养关系探讨[J].中华护理杂志, 2004, 36 (11) :838.

早期系统护理干预 第4篇

【关键词】肛肠外科手术;早期护理干预;排尿排便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801(2015)04-0120-02

1.导言

肛肠外科疾病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疾病 ,其包括肛屡、外痔、内痔、肛裂及混合痔等。一般情况下,临床上治疗这些疾病的方法多以手术为主。根据相关研究显示 ,排尿困难和排便困难是肛肠外科手术常见的术后并发症,其不仅会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 ,还会影响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有研究显示 ,为肛肠术后患者进行早期护理干预 ,可有效解决这一情况。为探讨分析早期护理干预对肛肠术后患者排尿和排便功能的影响,笔者选取年月至年月间我院肛肠科收治的肛肠疾病患者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例和观察组例 ,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 ,为观察组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的基础上 ,进行早期护理干预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效果。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2.方法

2.2一般方法

2.2.1护理干预组

在对照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予以早期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1)术前健康教育

向患者反复耐心讲清术目的、麻醉方式、手术体位、手术过程及术后可能生的不适,回答患者提问并做详细讲解,以消除患焦虑、紧张情绪。

(2)完善术前准备

在住院常规准备期间进食富含维生素及蛋白质饮食,术前3 d进流质,不能过饱,临近手术前常规禁食12 h,禁饮6 h;手术前晚及手术当日晨各灌肠一次。

(3)术后饮食指导

术后一天即可进食,以利于加快胃肠道功能的恢复,饮食以清淡的流质为主,三天后进食无刺激软食,并同时口服缓泻剂,以保证大便能够顺利排出;以后逐步增加其它食物,食物尽量选择清淡、易消化、低脂、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忌食刺激性食物。

(4)排尿排便方法的指导

加强对患者排尿排便情况的观察,及时做好心理护理。术后患者往往因为担心排尿排便会影响伤口愈合,加上排尿排便时的疼痛刺激使得排尿排便过程中出现终止等现象。此时,应尽可能让患者全身放松、做深呼吸,慢慢的适当向下用力;排尿排便的位置以坐式为佳,以避免伤口裂开。为了尽可能减轻粪便对排尿排便的影响,均给予了麻仁丸、番泻叶等中药缓泻剂,收到满意效果。

(5)正确处理术后疼痛及耳穴按压

由于肛肠外科手术患者的手术部位特殊,往往疼痛较为明显,加上个别患者痛阀值低,所以提早予以止痛剂,有助于恢复。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试用耳穴按压,发现能够很好的缓解术后疼痛。

2.3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发生排尿困难和排便困难的几率 ,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3.结果

对照组因手术因素致排尿排便困难者46例,发生率为32.16%(46/143),护理满意率为82.51%(118/43);护理干预组因手术因素致排尿排便困难者18例,发生率为12.58%(18/143),护理满意率为96.50%38/143)。两组结果经过统计学处理,排尿排便困难发生率及满意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5.78、4.89, 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讨论

肛肠外科手术由于部位特殊,往往会引起术后排尿排便困难,疼痛会加重排便困难,严重者可导致伤口裂开、吸入性肺炎及电解质紊乱等,因此,对肛肠外科术后患者进行有效地护理干预,对预防和降低术后排尿排便困难和疼痛的发生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对于肛肠疾病术后患者实施舒适护理干预措施,可使患者主动积极参与治疗护理,提高患者对治疗和护理的依从性。患者术前焦虑,精神紧张导致呼吸加快,不由自主地吸入大量空气,引起胃肠道积气膨胀,术前的健康教育和完善的术前准备后,明显缓解了患者心理压力,稳定了情緒,减少了腹胀、排尿排便困难发生的可能。而术后的床上运动(肢体运动和尿道肛门括约肌的收缩舒张锻炼等)既转移了患者注意力、稳定了情绪,又锻炼了排尿排便的协调性、增强了排尿排便的能力,达到了很好的护理效果。本组结果与报道一致。手术因素和术后疼痛是诱发术后排尿排便困难的主要原因,本组因手术因素所致疼痛者均经按压耳穴后缓解。另外,恰当的护理能够预防和减少术后创面延迟愈合,本组没有做相关统计和随访。但是已经证实,手术后的护理相当重要。本护理干预组由于护理模式得当,措施到位、得力且有效,大大减轻和减少了排尿排便困难的发生,护理满意率也因此得以提升。

结语:

综上所述,排尿困难和排便困难是进行肛肠外科手术的患者在术后常见的一种并发症,而通过为其进行早期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其发生排尿困难与排便困难的几率,缓解其痛苦,提高其对护理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俐筠. 早期护理干预在肛肠外科手术后的应用及对术后排尿排便的影响[J].医药前沿,2012,2(15):271-272.

[2] 陈秀荣.肛肠外科手术后早期护理干预的应用[J].基层医学论坛,2014(24):3302-3303.

儿童急性肾损伤的早期护理干预 第5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儿内科及深圳市第七人民医院于2006年1月~2011年10月住院部共收治各类儿童急性肾损伤病例120例,其中男76例,女44例,年龄4~10岁,平均7岁。病因有急性肾小球肾炎25例,肾病综合征18例,慢性肾炎急性发作10例,急性肾盂肾炎12例,急性间质性肾炎7例,药物肾毒性损伤31例,溶血尿毒综合征(HUS)9例,其他8例。将120例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即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病种、病情、治疗时间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基本治疗

两组患儿均对原发病进行积极治疗,如祛除诱因、控制感染、止血、补充血容量、利尿、降压、肾替代治疗等对症支持治疗。避免使用加速肾脏损害的肾毒性药物,根据肾功能调节用药剂量,预防再次损伤,防止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原有1次肾损伤的情况下预防再次损伤。包括避免低血压,维持体液容量和肾血液动力学的稳定;当需要血管加压药逆转全身性血管扩张时,首选去甲肾上腺素。急性肾衰竭患儿早期肾脏替代治疗可显著改善AKI患者的生存率。严格“量出为入”,控制钠、水摄入,纠正代谢性酸中毒及电解质紊乱。另外,足量补充液体对肾前性和造影剂所致肾损伤具有防治作用。在基本治疗的基础上,按下述方法进行护理,对照组护理法:(1)给予患儿低盐、易消化、清淡饮食;(2)卧床休息,常因小儿好动,家属素质低、不配合,没有认真执行;(3)病情观察,注意观察患儿病情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治疗组护理法:(1)病情观察:与患儿及家属详细交谈,首先正确评估患儿的肾功能,对于全身性水肿的患儿,准确记录24 h出入液量,患儿少尿期时需严格控制补液量,并注意观察有无并发感染、高血压、心力衰竭等并发症。应用利尿剂期间及利尿反应出现后,应观察尿量、尿比重和体重的变化,并注意有无电解质紊乱、血容量不足、血压下降等征象。(2)饮食护理:依据患儿的具体情况,给予高热量、优质低蛋白、高维生素、低盐,易消化,清淡饮食,以提供足够的能量。有氮质血症时应限制蛋白质的入量,每日0.5 g/kg。一般情况下不必限制饮水,当合并有水肿、高血压、少尿者须限制饮水。在尿量增加、水肿消退、血压正常后,可恢复正常饮食。

1.2.2支持治疗

(1)休息:绝对卧床休息,血肌酐(SCr)正常后逐步增加活动量。休息要根据患儿情况,给予适当休息。一般起病2周内应卧床休息,待水肿消退、血压平稳、肉眼血尿消失后,可轻微活动或户外散步。3个月内避免剧烈活动,红细胞沉降率正常可上学;尿沉渣计数恢复正常后,可恢复正常活动。特别告知家属限制患儿活动是控制病情进展的重要措施,尤以前2周最为关键。(2)营养支持:是治疗AKI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提供足够热量而不发生体液过剩。早期给予足够的碳水化合物,葡萄糖3~5 g/(kg·d),静脉点滴以减少机体自身蛋白质分解和酮体产生。病情好转后及早给予基础代谢热能:儿童125.6 J/(kg·d),婴儿209.3 J/(kg·d)。饮食给予低蛋白[0.8~1.0 g/(kg·d)]、高维生素、低盐、低钾、低磷饮食,以提供足够的能量,蛋白质以优质蛋白为主,脂肪占总热量30%~40%。对于高分解状态或不能口服者,可考虑用静脉高营养。近期有学者提出高血糖的有害作用[3],试验显示,严格控制血糖浓度利于降低危重患者的病死率、减轻致死性神经病变及炎症的程度。(3)严格“量出为入”,控制钠、水摄入量。每日给液体量=尿量+显性失水(呕吐、大便和引流量)+不显性失水-内生水。不显性失水按400 mL/(m2·d)或婴儿20 mL/(kg·d)、幼儿15 mL/(kg·d)、儿童10 mL/(kg·d)。体温每升高1℃增加75 mL/(m2·d)。内生水按100 mL/(m2·d)。显性失水用1/4~1/2张液体补充。每日应评估患儿含水状况,临床有无脱水或水肿。每日监测体重及血钠的变化,体重不减或者增加提示有液体潴留,应限制入量;如果体重减轻过快,提示体液量不足或存在高分解代谢状态。血钠迅速下降,应考虑液体摄入过多导致稀释性低钠血症,需严格限制液体入量;血钠增高,提示入量不足引起浓缩性高钠血症,可适当放宽对水钠摄入的限制[4]。

1.2.3预防感染

保持全身皮肤及口腔清洁,勤剪指甲,给予舒适柔软透气性好的衣被,安排住单间或同种病室,做好病室的清洁和空气消毒,操作前后要洗手,并做好各类管道的护理,坚持无菌操作原则。

1.2.4 心理护理

多与家属谈心,多鼓励患儿,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由于患儿住院时间长,寂寞,大多数患儿情绪低落,烦燥不安,不愿呆在病房,要到病房外去玩耍,因此护理人员在给病人进行任何一项操作时,要注意与患儿之间的语言与非语言的交流,在恢复期可组织患儿适当的看书、做作业、绘画及开展游戏活动,并鼓励患儿与同伴、同学联络,允许他们来院探视,交流学习进展情况,根据病情帮助患儿继续学习,积极地影响患儿的心理行为活动,帮助患儿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并取得家属的配合,使之利于疾病的转归。1.2.5做好患儿及家属的出院指导指导其如何观察病情,如发现出现新的症状或病情加重,及时到医院就诊;多注意休息,不可剧烈活动,红细胞沉降率正常方可上学;尿沉渣计数恢复正常后,可以恢复正常活动。指导患儿及家长坚持按医嘱服药,按时到医院复诊,并按计划控制饮食。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治愈、显效、有效、无效、死亡、并发症发生率等。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5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疗效比较

治疗组60例患者中治愈15例,显效28例,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60例中只有6例治愈,显效16例,总有效率为68.3%。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1 并发症的比较

治疗组并发消化道出血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67%;对照组发生7例并发症,其中并发上呼吸道感染2例,肺炎1例,低钾血症2例,消化道出血2例,并发症发生率为11.6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急性肾损伤(AKI)是常见的危重症之一,发病率和病死率高,尽管血液净化技术明显进步,其病死率未见明显下降。主要原因在于缺乏早期诊断指标。近几年的研究发现了几种似乎有用的标志物,但都有优缺点,不是理想的诊断早期AKI的标志物。因此,对于AKI早期诊断的生物学标志物,大家还在不断地探索之中[5,6,7]。众所周知,三分治疗,七分护理,就已经体现出护理的重要性,护理人员是医生的眼睛,是医生的帮手,所以在进行积极治疗的同时,要细心的观察,及时反馈给医生,为医生能够了解病情动态,做出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提供依据,再配合精心的护理,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病情观察是所有护理措施之首,没有细致的观察,就不能了解患儿的细微变化,也不能采取有效的治疗及护理措施,耽误最佳治疗时机,所以我们的正确评估,严重影响到医生的正确判断及治疗效果,也不能提供重要依据进行早期护理干预而取得满意疗效,所以非常重要;没有合理的饮食,会增加体内的水钠储溜,加重水肿,增加心肺负担,增加肾的负担,不利病情恢复;严格按病情给予适当休息,可以减轻肾脏负担,减少身体的热能消耗,促进病情恢复,合理的休息是控制病情进展的重要措施;保持全身皮肤及口腔清洁,做好各类管道的护理,可以延长管道留置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病情恢复,可以预防感染的再次发生而不致影响治疗效果;给予患儿及家属心理支持,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产生积极情绪,增强免疫力,利于病情恢复,反之则病情加重,像某些癌症患者因产生乐观态度而好转治愈的报道屡见不鲜;做好出院指导可以促进病情恢复而治愈,反之则前功尽弃,加重病情[8]。

临床应用表明,通过早期护理干预明显促进患儿好转,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患儿的死亡率、增加患儿的治愈率及有效率。减少了患儿的痛苦及心灵创伤;降低了护士工作量;减少了家长的紧张情绪;增加了患儿的舒适度;减少了因并发症发生造成的医疗纠纷;也减少了院内感染的发生率,提高了工作效率及护理质量,降低了住院费用,具有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急性肾损伤专家共识小组.急性肾损伤诊断与分类专家共识[J].中华肾脏病杂志,2006,22(11):661-663.

[2]阿不都米吉提.阿不都热西提,帕夏古丽.玉苏普.急性肾损伤的病因及预后分析[J].中国医学创新,2011,8(12):163-164.

[3]刘学武,邵凤民.急性肾损伤诊治进展[J].中原医刊,2007,34(9):57-59.

[4]易著文.小儿临床肾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493.

[5]潘淑杰,国春玲,赵庆伟.血清半胱氨酸蛋白抑制剂C在急性肾损伤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医药导报,2010,19(7):90-92.

[6]杜悦,侯玲,韩梅,等.尿生物标志物在儿童急性肾损伤早期诊断中的作用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11,12(1):37-39.

[7]李壮.急性肾损伤的肾脏替代治疗[J].中国医学创新,2011,8(1):187-188.

糖尿病足的护理与早期干预 第6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0年5-10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进行糖尿病足治疗的患者148例, 根据对患者的处理措施不同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各74例。对照组年龄53~80岁, 平均 (65.40±1.40) 岁;治疗组年龄52~81岁, 平均 (67.13±1.30) 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治疗组患者进行早期干预。日常足部护理: (1) 用<40℃的温水泡脚, 时间最好保持5~10 min, 擦干后给患者涂抹润肤膏并同时为其做按摩, 通过这种方式来影响患者的血液循环情况; (2) 建议患者穿袜子, 避免赤脚走路, 并保持每天更换一次, 避免发生感染; (3) 要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 使其养成良好的日常习惯, 进而更好地进行护理足部, 并且促进其疾病快速恢复; (4) 教育患者不要自行处理或修剪病变处, 避免发生感染; (5) 嘱咐患者每天做小腿和足部运动; (6) 健康教育也必不可少, 患者自行掌握了有效的护理方法后, 会对该病的治疗起到辅助作用。相反, 对照组患者则不需要进行这些护理和早期干预, 只需要随时对其病情状况进行记录即可。经过一段时间后对两组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比较分析。

1.3 观察指标

观察这段时间内两组患者的足部变化, 如是否出现趾间麻木、有无发生皮肤颜色暗红或苍白, 并同时观察各组患者的病程长短, 并对这些情况进行记录。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比较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足部变化情况

治疗组患者足部皮肤弹性改善情况、皮肤湿度恢复情况, 明显好于对照组, 对照组趾间麻木、皮肤颜色暗红或苍白发生率明显高于治疗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详见表1。

例 (%)

2.2 病程及变化情况

对照组的病程明显长于治疗组, 且糖尿病足痊愈率低于治疗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详见表2。

3 讨论

糖尿病足是指由于患者发生糖尿病以后, 患者的血管、神经病变或者感染等因素引起的糖尿病患者足部或下肢组织受到破坏而发生的病变。糖尿病足是糖尿病的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 发这种情况不但会给患者造成不良影响, 同时也会对其家庭、社会等产生一定的影响和不能够承受的负担, 所以对糖尿病足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发生糖尿病足的原因有很多, 如: (1) 神经病变, 如感觉神经、运动神经、自主神经病变等; (2) 血管病变; (3) 循环障碍; (4) 免疫障碍; (5) 胰岛素因子-1减少等[2,3]。临床上, 会由于该病的严重程度不同, 患者会有不同的临床表现, 一般表现为:轻者脚步微痛, 皮肤表面溃疡;中度者会出现较深的穿透性溃疡并同时引发组织炎;严重则会在发生溃疡的同时合并组织脓肿, 骨组织病变, 脚趾或前脚跟出现局部坏疽, 更有甚者会出现全脚坏疽。所以, 为了进行更好地预防和治疗, 笔者特针对该病的护理与早期预防进行调查研究分析。而这种护理与预防的主要步骤是: (1) 给患者按摩足部, 进而促进其足部微循环, 并同时观察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弹性和湿度等。每天早晚各进行一次, 每次持续30 min, 并且按照由脚趾向上的顺序进行按摩, 力度适中, 在按摩的同时注意观察以上变化; (2) 每天都要用温水 (37℃左右) 泡脚10 min, 然后用棉质的毛巾将足部吸干, 并给发生足部裂开的患者涂抹润肤霜或者甘油进行护理; (3) 特殊患者, 如下肢循环不畅的患者, 需要帮助其进行下肢运动, 进而促进血液循环情况。同时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也必不可少, 患者自行掌握了有效的护理方法后, 会对该病的治疗起到辅助作用[4,5]。

经过研究分析发现, 治疗组患者足部皮肤弹性改善情况、皮肤湿度恢复情况, 明显好于对照组, 对照组趾间麻木、皮肤颜色暗红或苍白发生率明显高于治疗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对照组的病程明显长于治疗组, 且糖尿病足痊愈低于治疗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由此可见, 对患者进行糖尿病足护理和早期干预的重要性。通过对患者的早期干预与护理, 能够有效地降低足部长期受压的状况, 进而避免局部血液循环不流畅的发生, 避免病情进一步加重。综上, 对糖尿病足进行护理和早期干预在临床上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具有很重要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陆樱珠.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足影响的护理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 2010, 5 (16) :230-231.

[2]王婷.浅谈护理干预对糖尿病足治疗效果的影响[J].哈尔滨医药, 2010, 30 (2) :81-82.

[3]刘学芳, 于丽丽.糖尿病足患者的护理干预[J].中外医疗, 2010, 29 (11) :154.

[4]李丽辉.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糖尿病足患者的影响[J].当代护士, 2010, 18 (9) :18-19.

早期护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症的影响 第7篇

1一般资料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09年1月-2010年12月期间在我院分娩的产妇36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160例)和观察组(208例)。两组在年龄、孕周、体重、分娩方式、受教育程度以及健康状况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入选产妇均无精神和心理疾病病史、无神经科疾病和外伤史、无不良药物嗜好,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自愿接受测试并配合随访。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医院常规产科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加强产前教育、心理护理、护理干预、产后康复指导以及支持鼓励。整个干预过程贯穿于产前、产中和产后,并根据患者精神状况调整心理疏导方式。并于产前1周、产后1周和产后6周利用EPDS评分量表对两组孕产妇进行调查。

1.3 疗效观察

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分进行筛查,共有10项内容,包括焦虑、应付能力、恐惧、心境、乐趣、悲伤、自责、失眠、哭泣和自伤等,由受试者根据症状出现的频度总分30分,得分≥10分为抑郁筛查阳性。通过随访的方式,事前通过交谈解释目的与内容,采用现场评估方式进行。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产妇发生抑郁症情况

见表1。

注:与观察组比较,#P<0.05。

2.2 两组产妇EPDS评分情况比较

观察组产后1周及6周EPDS评分明显低于产前1周,并且低于同期对照组评分(P=0.032,P<0.05);对照组产后1周和6周EPDS评分明显高于产前1周,见表2。

注:与产前1周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P<0.01。

3讨论

产后抑郁症是指产妇在分娩前无精神和心理异常,而在产褥期6周内首次出现的以精神和心理上一系列异常症状为主要特点的疾病。研究表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与生理、心理和社会因素密切有关。孕产期妇女由于社会角色的转变、感情依赖性增强、对健康知识的缺乏和生活压力增大等多种因素的出现促使产后抑郁症的发生[2,3]。根据现代健康模式观念,疾病的发生是生理-心理-社会共同作用的结局,因此社会心理因素在产后抑郁症的发生机制中具有重要作用。

国外有社会心理学和精神心理学研究显示,精神和心理支持对预防孕产期妇女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3]。国内许多研究也表明,心理护理干预可减少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4,5]。本研究通过对208例孕产期妇女进行系统、科学和连续性的护理干预,包括产前教育、心理疏导、产后行为干预和帮组角色转换等,整个过程均由经过专业心理学培训的护理人员完全,并确保随访成功率。研究结果显示,与医院常规的产科护理处理相比,护理干预组产妇产后抑郁评分(EPDS)显著降低(P<0.05);且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也明显降低(P<0.05)。研究结果还显示,观察组产妇产后无明显角色转变障碍、产后适应能力较强和住院时间相对较短。

总之,产后抑郁的发生涉及多种因素,社会心理因素只是其中一方面,却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应引起社会、医务界和家庭的重视。加强心理护理,降低产后抑郁的发病率,提高母婴生活质量,应大力提倡。然而建立完善的、系统的和可普及的护理干预机制仍需进行摸索和总结。

参考文献

[1]秀静,王玉琼,胡娟.产后抑郁症病因研究现状及预防对策(J).现代护理,2007,13(13):1255-1257.

[2]钟燕栏.产后抑郁的预防和护理(J).护理研究,2010,17(3):93-94.

[3]Dennis CL,Hodnett E.Psychosocial and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s for treating postpartum depression(J).Cochrane Da-tabase Syst Rev,2007,(4):CD006116.

[4]朱小琴.心理护理干预对产后抑郁患者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14):111-112.

46例产后抑郁早期干预的护理体会 第8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3年1月在本院行产前检查的初产妇共92例, 均为足月分娩, 初中以上文化程度, 无精神病史及产后大出血, 年龄25岁~35岁;其中46例作为观察组, 接受早期心理护理干预, 46例为对照组, 实施常规护理, 两组产妇在年龄、孕周、文化程度方面经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

1.2 护理

1.2.1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 而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 以开展产前教育课程、电视示教、宣传手册、发放调查问卷为辅助方式, 对孕产妇的妊娠、分娩、产褥期实行全程健康教育、心理护理, 对于可疑或有产期抑郁情绪者、不良个性特征者, 根据产后访视调查作为预防发生产后抑郁症的重点护理对象, 实施产后心理护理、指导家庭护理系统成员进行护理交流, 实施全面护理干预措施。

1.2.2 常规护理

1.2.2. 1 角色认同

帮助产妇认同母亲角色, 做好生产时恐慌心理护理, 进行母乳喂养指导, 尽早接触、早吸吮, 尽快建立母子感情。介绍育婴的常识, 宣教新生儿护理知识及有关新生儿生理现象知识, 使其尽快适应母亲的角色。指导产妇的饮食和营养搭配, 保证孕妇营养和能量。鼓励产妇积极有效地进行产后恢复训练。鼓励产妇多与家人朋友沟通, 科学地进行育儿。

1.2.2. 2 临床护理

向产妇耐心讲解分娩知识, 使产妇对分娩有充分认识;开展家庭产房, 分娩过程让家属全程陪伴产妇左右, 使产妇分娩信心增加;教给产妇正确的分娩用力方法, 使产妇分娩可以更加顺利;分娩过程中注意清洁卫生以及无菌操作, 以减少感染;助产时采用正确的方法, 减少产时疼痛;加强新生儿的护理, 使并发症的发生尽量减少。

1.2.2. 3 产后护理

产后的伤口疼痛可以严重影响产妇休息和情绪, 因此应加强对于伤口的护理。加强与产妇家属的沟通, 及时向产妇及家属解释所做检查和处理的必要性, 争取获得家属的配合, 保证产妇的充足睡眠。

1.3 评价方法

于产后6周, 对照组、观察组均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调查 (EPDS) 评分表[2]EPDS总分≤12分为阴性, >13分为阳性, 阳性者为产后抑郁症。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1统计学软件包进行χ2检验。

2 结果

观察组开展早期护理干预措施, 其中, 产后6周, EPDS总分>13分者为3例, 产后抑郁的发生率为6.52%;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 EPDS总分>13分者为8例, 产后抑郁的发生率17.39%,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3 讨论

随着社会发展, 生活压力逐渐增加, 产后抑郁的发病率逐渐上升, 产后抑郁不容忽视, 对母婴危害极大, 应引起社会和家庭的重视, 早期识别产后抑郁的危险因素。妊娠和分娩是女性一生中的重大改变, 是一个复杂的过程, 由于生理因素、心理因素、家庭及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决定了产后是一个特定的心理危机时期[3]。研究表明, 人格特征是产后抑郁症的基础, 内分泌因素是其生物学基础, 心理退化是其发生的心理学基础, 负性生活事件增加是产后抑郁症发生的促发因素[4]。

通过本临床观察, 对于产妇开展产前教育、产后心理护理、指导家庭护理系统成员进行护理交流, 实施全面护理干预措施等全方位早期团队式护理模式, 全面实施早期护理干预措施, 有助于减低产后抑郁的发生, 有利于母婴身心健康及全家庭的和谐相处, 从而帮助产妇很好地适应母亲角色。该项护理措施操作简单、方便、实用, 适合社区开展,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产后抑郁发生率的影响, 为临床产科护理提供有效护理方法。[方法]随机选取92例初产妇, 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46例, 观察组开展早期护理干预措施,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 分别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调查 (EPDS) 评分表对6周的抑郁状况进行测评分析。[结果]观察组产后6周EPDS总分>13分者为3例, 产后抑郁的发生率为6.52%, 对照组EPDS总分>13分者为8例, 产后抑郁的发生率17.39%, 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对产妇实施开展早期护理干预, 有助于降低产后抑郁的发生。

关键词:产后抑郁,早期干预,护理

参考文献

[1]顾连芬.产妇产后抑郁因素及护理对策[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 12 (3) :698.

[2]Coxjl, Holder JM, Sagovskg R.Detection of postnatal depression.Development of the 10-item Edinburgh postmatal Depression Scale[J].Br J Psychiatry, 1987, 150:782-786.

[3]秦顺朵, 冯志芬.47例产后抑郁症病人的病因分析及护理[J].全科护理, 2011, 9 (2A) :302.

早期系统护理干预 第9篇

关键词: 早期行为干预;急性脑梗死;神经功能缺损

【中图分类号】R74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02(2015)05-0308-02

急性脑梗死是由于脑动脉阻塞引起的血管供应区神经功能缺损,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具有发病率高?致死率高的特点[1]?急性脑梗死除常规症状外,还伴随有半身不遂?吞咽困难?表达不清等症状,严重者可陷入昏迷,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医学观念的进步,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得到了全面的重视与发展?本研究选取本院收至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月在本院进行干预的1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符合急性脑梗死的诊断标准;均无既往病史,无家族遗传史,经过全面细致身体检查后确定无全身其他重大系统疾病;发病都在24 h内并且存在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其中男56例,女44例;年龄为56~87岁,平均(71.35±17.35)岁;发病到入院时间为2~24 h,平均(10.34±4.11) h?将入选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50例?两组的性别?年龄以及患病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干預方法

两组在常规治疗方面均相同,如吸氧?控制血压?血脂?血糖等?对照组仅采用正常的临床护理康复治疗,在入院第7天时接受康复护理干预,治疗组采用早期临床护理康复治疗,在入院24 h接受康复护理干预,两组都进行28 d康复治疗,具体措施如下?

1.2.1 床上肢体功能训练 协助患者采取肢体功能卧位,指导患者练习并掌握将健侧下肢放在患侧下肢膝盖处,并协助其将健侧下肢沿着患侧下肢向下滑动,同时用健侧手臂将患侧手臂拉动并上举,以此增强肢体血液循环,促进患者康复,患者需反复进行上述床上肢体行为训练,并坚持每天完成训练任务?在训练时应该有专业的医护人员在一旁指导,以保证动作的规范,家属要在旁边学习?每次锻炼要进行30 min左右,训练后由家属或护工陪同再进行巩固?

1.2.2 心理护理干预 护理人员要有较高的责任感,因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弱,容易受死亡等因素影响,心理上常产生恐惧,因此护理人员应经常主动地和患者进行交流,密切关注患者的情绪变化和心理变化,对患者要有足够的耐心?要给予患者足够的空间,认真倾听患者的宣泄,并在适当的情况下给予患者精神上的支持,帮助他们解决心理上的障碍,让他们能够积极地面对疾病,更好地配合治疗?

1.2.3 出院指导 出院时,护理人员应该对患者及其家属讲解康复训练的重要性,让患者出院后要进行适当的锻炼,加强营养,保持良好的心态,让具认识到康复护理干预对提高生活质量有较大影响?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两组治疗第7天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第14天和第28天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急性脑梗死是我国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该病多发生于年老体弱者,具有发病突然?病情蔓延迅速等特点?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急性脑梗死的发病率也在增加,这给患者及患者家庭带来了较重的负担?急性脑梗死在发病初期临床表现不明显,大多数患者可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半身不遂?吞咽困难?表达不清等症状,病情严重者可陷入昏迷,同时每位患者均可出现以上多种临床症状?

急性脑梗死病死率?复发率较高,且容易出现并发症和后遗症?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是在发病早期进行系统?正确?规范的康复护理,在患者的语言?肢体功能?心理?生活上都进行相应的护理,使患者最大程度地感到舒适?愉悦,得到最好的恢复?康复计划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制订,训练的难易程度和每次进行锻炼的时间要随着锻炼的天数而增加?早期康复护理干预不仅能够提高日常生活能力,还可以改善神经功能,促进脑组织细胞功能的恢复?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前提是患者的生命体征平稳,如果不稳定则要推迟干预时间,在护理时也要注意锻炼的强度,循序渐进,要注意健康肢体的锻炼,预防并减少压疮?畸形?外伤和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本研究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效果显著,能够明显恢复神经功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重症手足口病的早期观察及护理干预 第10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012年6月-2014年1月我院收治的重症手足口病患儿60例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儿均符合国家卫生部在2010年颁布的《手足口病诊疗指南》中关于重症手足口病的诊断标准[3]。所有患儿臀部、口腔及手足均存在不同程度小疱疹、丘疹等, 部分患儿伴有肢体抖动、嗜睡、精神差、呕吐、易惊、呼吸加快、心率增速、血糖升高及血压升高等症状。60例患儿中男35例, 女25例;年龄5个月~3岁。

1.2 方法

所有患儿入院后, 均积极采取退热、抗病毒、免疫球蛋白支持以及糖皮质激素等综合对症治疗。若患儿合并有神经系统症状, 应用20%甘露醇治疗, 降低患儿颅内压;若患儿合并有心功能障碍症状, 应积极采用扩血管、利尿、强心等对症处理;若患儿合并有肺功能异常症状, 应尽早给予呼吸机辅助通气治疗。

1.3 早期观察

1.3.1 密切监测患儿生命体征变化:

对于具体高危因素患儿入院后, 应全面评估患儿病情, 密切监测患儿心率、脉搏、血压、体温等各项生命体征变化。若患儿持续高热, 心率加快、血压升高, 则还应该注重观察患儿是否哭闹不安, 面色苍白、呕吐、剧烈头痛, 观察患儿意识及瞳孔变化。一旦发现患儿与同龄正常儿童相比, 血压、心率超过2个标准值, 或者大于正常值的20%时, 应立即告知医师处理。在监测患儿血氧状况时, 应每隔2h左右将套头位置更换一下, 以防皮肤被压迫受损, 对患儿正常血运及血氧监测结果产生一定影响。

1.3.2 密切监测患儿病情变化:

一般而言, 手足口病的发展历程主要包括以下4个阶段:疱疹性咽喉炎—神经系统受累—心肺衰竭—生命体征趋于稳定。但是重症患儿的病情变化较快, 在每一个阶段的临床表现并没有表现出非常明显的变化, 因此加强早期观察和护理干预显得非常重要。在患儿入院第1~3天左右, 不仅应密切观察患儿体温、口腔及手足四肢是否出现皮疹, 同时还应该注重观察患儿精神状态是否较差, 是否存在膝反射、四肢抖动、烦躁、嗜睡、呕吐、易惊等神经系统受累症状。同时应给予持续的心电图监护, 随时监测患儿血压、心率、中心静脉压及尿量变化, 若患儿四肢发凉、面色苍白、皮肤花纹、毛细血管再充盈时间延长, 则应该考虑循环系统受累。若患者出现严重的低氧血症、皮肤苍白湿冷, 出现粉红色泡沫痰, 呼吸急促, 血压升高, 心率加快, 则应该立即通知医师采取紧急措施。

1.4 护理干预

1.4.1 基础护理:

应为患儿提供一个和谐、良好、安静、舒适的病房环境, 定期通风,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每天应定时消毒空气2次。应尽可能减少对患儿的刺激, 避免患儿颅内压升高。注意保证患儿充足的睡眠, 待患儿体温下降后, 应将患儿床头适当提高 (大概15~30cm左右) , 并将患儿头部偏向一侧, 避免出现窒息。若患儿心率加快, 应及时给予氧气支持, 使患儿Sa O2水平始终>95%。

1.4.2 心理护理: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 护理人员应用通俗易懂的语言, 温和、亲切的态度与患儿交谈, 尽可能消除患儿紧张、焦虑、恐惧等心理障碍, 多给予患儿一些安慰与支持, 取得患儿信任, 使患儿能够积极配合临床治疗及护理工作。

1.4.3 体温护理:

高热状态下, 会增加脑组织代谢, 使脑缺氧症状进一步加重、恶化, 因此若患儿体温在38.5℃以上, 首先应嘱咐患儿多饮水, 以物理降温法为主, 利用药物辅助降温。可在患儿额头上贴降温贴, 也可以在患儿大小腿内侧、腘窝、大椎穴、额头、腋窝及太阳穴等处涂抹退热凝胶, 有利于辅助降温。若患儿高热持续不退, 在4~6h内应给予10~15mg乙酰氨基酚混悬液以及5~10mg布洛芬交替口服, 可取得显著效果。在进行药物降温过程中, 应详细记录药物给药剂量以及降温效果, 及时更换出汗衣服, 补充充足水分, 尽可能穿一些宽松、柔软的衣服。

1.4.4 口腔护理:

应注意加强患儿口腔护理工作, 保持口腔的清洁、卫生, 每次在用餐前后应先用温开水漱口, 严格按照医嘱, 给予浓度为2%的利多卡因25ml、浓度为5%碳酸氢钠40ml以及0.9%氯化钠溶液60ml擦拭, 3~4次/d, 在擦拭的过程中应注意动作应尽量轻柔, 尽可能减少对会厌部的刺激, 避免恶心, 应注意密切观察患儿口腔黏膜是否出现溃疡、糜烂等症状。可给予利巴韦林或开喉剑喷洗口腔, 每隔3h喷洗1次。

1.4.5消毒隔离:

患儿病房应保持空气流通, 每天应用紫外线循环消毒机对病房进行消毒, 每次1h, 每天应用含氯消毒剂擦拭病房内所有用具和物品2次。医护人员每次在测量体温、接诊以及护理或操作前后都必须严格洗手、消毒。所有属于病房的垃圾都应该被视为感染性医疗废物, 进行有效的回收处理。

1.4.6 神经系统并发症预防护理:

大多数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神经系统受累症状, 应注意控制患儿颅内高压。一旦发现神经系统相关症状, 应严格按照医嘱定时静脉滴注甘露醇, 药滴速控制在300~500ml/h左右。在用药过程中, 应统一应用套管留置针, 应密切观察输液时是否出现药液渗漏、穿刺点皮肤红肿、皮疹等症状, 尽可能不要损坏患儿血管, 每隔1~3d应更换1次敷贴。

1.4.7 健康教育:

护理人员应做好患儿家属的思想工作, 应积极动员患儿家属积极参与到临床护理工作中。应向患儿家属详细讲解手足口病的发病原因、病情发展历程、治疗方法、护理要点等, 可以专门编制一个健康小手册, 尽可能保证患儿家属人手一本。

2 结果

本组60例患儿治愈56例 (93.3%) , 好转4例 (6.7%) , 无死亡病例。

3 讨论

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病情变化、进展较快, 若没有及时识别高危征兆, 在短时间内极易出现一系列严重并发症, 病死率极高[3]。黎秋波等研究报道[4], 早期观察, 及时根据患儿异常表现采取有效的预防及治疗措施, 有利于降低病死率, 提高患儿预后。经本次研究显示, 本组60例患儿经早期观察, 配合精心的护理干预后, 临床治愈率高达93.3%, 并未出现死亡病例, 与黎秋波等研究报道基本一致。经笔者研究分析, 认为积极预防颅内压升高, 消除或减轻脑水肿是临床治疗重症手足口病的关键。且应密切监测患儿生命体征变化以及病情变化, 及时发现各器官、系统受累症状, 积极采取高热控制、口腔护理、消毒隔离、并发症预防护理及健康教育等一系列对症护理干预措施。有利于提高临床治愈率, 降低并发症及相关后遗症发生率, 改善患儿预后, 促进患儿尽早康复。

摘要:目的 探讨重症手足口病患者进行早期观察以及精心的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医院收治的60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临床资料, 所有患儿一旦入院后均密切监测患儿的病情变化, 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 本组60例患儿治愈56例 (93.3%) , 好转4例 (6.7%) , 无死亡病例。结论 重症手足口病患儿入院后, 早期密切监测患儿病情变化, 配合精心的护理干预, 可有效提高临床治愈率, 降低并发症及相关后遗症发生率, 有利于提高患儿预后, 促进患儿尽早康复。

关键词:手足口病, 重症,早期观察,护理干预

参考文献

[1] 吴金霞, 韩明峰, 张祝娟, 等.46例重症手足口病患儿的急救与护理[J].护理研究, 2010, 23 (20) :1830-1831.

[2] 吴疆.我国手足口病与重症肠道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研究现状[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2012, 15 (2) :100-102.

[3]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手足口病诊疗指南 (2010年版) [S].卫办医政发, 2010:20.

上一篇:集约化发展下一篇:乡镇水利水电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