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卉意象范文

2024-07-13

花卉意象范文(精选5篇)

花卉意象 第1篇

花卉的意象形态在中国传统文学和美学中呈现出一种意象形态。无论诗词歌赋、寓言、神话、戏曲等都受到古代先哲的思想影响,中国人崇尚朴素自然的美学,从不将人与自然对立、分开,总是体现出万物一体、天人合一的宇宙观。所以文人赏花善用比兴、寓意等手法,对花的色、态、味、质等进行夸张、渲染,并将其升华为有脾气性格、有品质的人格精神。如朱淑真的诗:“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东风。”其中暗喻的便是菊花不屈不挠、不妥协的人格精神。中式赏花审美不仅从外表去赏,还要赏出一种人格境界,从而达到审美的最高境界和标准。此种审美境界在古代中国哲学、美学中已有折射。如庄子《山木》篇中的寓言:“阳子之宋,宿于逆旅。逆旅人有妾二人,其一人美,其一人恶。恶者贵而美者贱。阳子问其故,逆旅小子对曰:‘其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其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意指主人两个妾中,外貌美的地位低贱,丑的却居高贵。因为长得美的自恃美而傲慢,所以她在主人心目中不但不感到美,反而嫌她恶而居于低位;相反长得丑的那个自认其丑,老实谦卑,主人不但不感到她丑,反因喜爱而居于高贵。可见庄子的审美标准是要求人们崇尚自然朴素之美,不要被表面的华丽与雕琢所迷惑,强调人的内心美、精神美、道德美。老庄的审美观点,对我国历代美学和艺术思想的发展都有极为深远的影响。因此在中国素净高雅的兰花、梅花、菊花、荷花的地位要远远高于玫瑰,因为他们都暗喻了朴素优雅、顽强坚贞、出淤泥而不染的高贵品格,是典型的中式审美风格,都强调以德为美。

由于文学与哲学中广泛存在这种托物言志、缘物寄情的意象表达方式和习惯,所以势必会对中国传统书画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中国传统文学、哲学、美学、绘画、民间美术之间便不可避免地相互融合、渗透,形成了这种典型的中国传统审美意识。中国画讲求书画同源,要求画家不仅画要画得好,书法写得好,而且书法诗词的意境、画境也要表现得贴切、神妙,因此花卉在其中的表现更是体现出一种意象的形态。比如南北宋时期以“梅、兰、竹、菊”四君子为题材的文人花鸟画。文人通过托物言志的方式不仅注重花卉的笔墨表现,又对花卉的诗词意境进行深刻的人格表达,从而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审美考量标准。普遍要求绘画不仅停留在技术层面上,更要有画品如人品、花格如人格的道德境界与精神层面的考量。因此这种意象审美方式便成为一种优秀的文化传统而影响至今。正如宋代《宣和画谱》所载:“所以绘事之妙,多寓兴于此,与诗人相表里焉。故花之于牡丹、芍药,禽之于鸾、凤、孔、翠必使之富贵;而松、竹、梅、菊、鸥、鹭、雁、骛,必见之幽闲。至于鹤立之轩昂,鹰隼之击搏,杨柳梧桐之扶疏风流,乔松古柏之岁寒磊落,展张于图绘,有以兴起人之意者,率能夺造化而以精神遐想,若登临览物之有得也。”从中不难看出“画与品”的中式审美标准。还有清代郑板桥笔下的兰、菊、竹等,其笔墨写意除了技艺的精到,更显出一种倔强不驯之气。板桥曾说:“若王摩诘(维)、赵子昂(孟頫)辈,不过唐宋间两画师耳!试看其平生诗文,可曾一句道着民间痛痒?”“凡吾画兰、画竹、画石,用以慰天下之劳人,非以供天下之安享人也。”板桥借花表达的情感已不仅是画家的自娱自乐、自我性情的消遣排解,而是奋笔疾呼关乎天下、关乎民生的新思想。而这些中式的花卉逸趣和精神,也正是我们在文化失衡现状里不断丢失的审美经验和美好记忆,这造成了民族精神的缺失和遗忘,这样的现实值得当代人不断反思。

除了文人士大夫的雅文化对花卉情有独钟以外,在中国丰富的传统民间工艺美术中,中式花卉的审美更以一种意象的形态出现,并以各种形式不断地渗透在人们生活家居的各个环节。几千年来中式花卉审美的意象形态已然物化在人们生活家居的各个环节,如剪纸、年画、木雕、刺绣、瓷器等众多民间工艺都有反映。它们的审美理想、价值尺度也是与文学、文人书画等相互渗透、融合共同发展的。而各地的工匠又结合百姓的民俗生活对花卉意象进行加工改造,转换出诸多民间约定俗成、喜闻乐见、家喻户晓的花卉寓意、语境和象征。比如梅、兰、竹、菊、石榴、桃花、莲花、玉兰、佛手、灵芝等在民间都各自代表了不同的寓意和精神属性,并且通过民间流传的各种谐音形成了许多寓意美好、幸福的语汇,比如《玉堂富贵》是由玉兰、海棠、牡丹的组合而成,牡丹代表富贵,海棠与堂是谐音,便形成了玉堂富贵的美意。不难发现,自古以来人们习惯于运用牡丹、桃子、荷花等题材来装饰自己的生活。无非就是希望通过这些富有长寿、富贵和吉祥符号的花形给家人祈福纳祥,带来好运。

花卉意象 第2篇

关键词:中英诗歌;杜鹃花;审美感悟;文化意象

一、不同文化背景下花的审美感悟与文化意象差异

花卉是一切植物生长成熟后生命精华的荟萃,也是一个生命历程走到顶峰的昭示。在中国,出现了很多爱花、咏花的诗人,他们咏花的诗作也很多。诗人们多吟咏梅、菊花、荷花等等。

比如,陶渊明的“菊”,陆游的“梅”,周敦颐的“莲”都蕴涵了中华民族崇高的品性,都承载着中国人特有的文化意象,并能让人去心领神会,体验一番审美感悟。

虽然英语诗歌繁若星辰,但单纯歌咏花的诗歌作品并不像中国的咏花诗歌那么多,也更不同于传统中国的诗词那样把花的自然属性和人的品性联系在一起的。英语诗人往往只是把花儿的自然美丽形式用拟人化的修辞手法来比喻人或物品或是引发一些思考等等,不会把花的自然属性等同于人的属性。

二、杜鹃在中华文化审美中的特殊意象

杜鹃既是花名,又是鸟名,也叫子规鸟,相传是古代蜀国望帝杜宇的化身,杜宇号称望帝,他自以为德薄,于是禅让了帝位而出亡,死后化为杜鹃鸟。暮春时节,每逢杜鹃花开的时候,杜鹃鸟就开始啼鸣了。它就悲鸣起来,鸣声仿佛是呼叫着:“不如归去!不如归去!”杜宇因失位而亡国,其魂化成杜鹃鸟,日夜悲鸣,鸣至啼血,血染草木遂成杜鹃花。

我国文化氛围中,杜鹃有着丰富多彩的神话传说,传达出中国人特有的文化审美感悟,及独有的文化意象,杜鹃不再是一个客观的自然物,而是有着丰富文化内涵的“人化的自然”。诗人们在对杜鹃的不断吟咏中,对其精神意蕴不断地阐发,赋予杜鹃鸟更加丰富的文化意蕴,构成了极具审美价值的人文精神。从李白的《宣城见杜鹃花》中可见其文化意象。

[唐]李白 宣城见杜鹃花

蜀国曾闻子规鸟,宣城还见杜鹃花。

一叫一回肠一断,三春三月忆三巴。

这首诗,巧妙,生动地利用杜鹃花鸟同名之妙趣,表达了李白在老病孤独的状况下对家乡四川江油的深切思念。

诗的前两句由花联想到鸟,由鸟的呼唤想到了家乡的呼唤,自然巧妙,生动地再现了触动乡思的过程。这两句的语序倒置:本来是先看见宣城的杜鹃花,才联想到蜀国的子规鸟,诗人却将它倒了过来,先写回忆中的虚景,后写眼前的实景。这样,就把故国之思放在了突出的位置上,表明这故国之思原本就郁积于心,今日一旦勾起,大为凄苦强烈。

诗的后两句却又由乡情引动出个人身世漂泊颠沛的悲叹。子规鸟那声声呼唤令人断肠,让老病孤苦的李白,回想起故乡的山山水水,回想起自己别离故乡时的雄心壮志,再联想到今天凄惨的境况,面对这艳丽烂然的杜鹃花和这个春意盎然的季节,诗人却被乡思苦苦折磨着,凄然的思乡之情跃然纸上。

三、英语诗歌中鲜见的杜鹃花

英语诗歌中歌咏杜鹃的诗文可谓凤毛麟角,艾默生的《杜鹃花》当属其中少有的极品了,但一点也没有中国杜鹃花的文化意像映照出的文化意境,反映的却是诗人超验主义思想和自然主义观点的体现。

杜鹃花

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

——杜鹃花从哪里来?

五月的海风把孤独吹散

我发现林中新开的杜鹃,

无叶的花朵伴随潮湿幽僻绽放,

让荒凉慵懒的小溪愁眉舒展。

落入池中的紫色花瓣,

红鸟飞来这里浸润羽毛,

定会自愧不如把此花眷恋。

杜鹃!如果圣哲对你发出疑问,

为何在天地之间枉费你的娇艳,

亲爱的,那你就直言相告,

美丽存在只因眼睛天生为了观看。

为何来到世上,你这玫瑰的劲敌!

我浑然不知,也不想打探:

但我只能浅薄地推测,

造就你我的是同一上天。

这首诗歌反映的是作者在野外遇见一簇一簇美丽的野生杜鹃花,而引发的一系列对人、大自然和超自然力量的思考。诗的前8行描写了花的形态和生长环境。杜鹃花在美国的新英格兰地区很常见,但作者还是发现了一些不同寻常的美丽,而这样的美丽比玫瑰花还要迷人。在诗的后8行又提出了与诗的第一句相类似问题:“此花从哪里来?”

事实上,艾默生想通过对杜鹃花这种“纯美”花儿的赞美,意在教导大众怎么样欣赏大自然,让大家从大自然中去领悟上帝之爱普遍存在于宇宙之中。这是艾默生超验主义思想在诗中的体现,他认为世界一切是由天赐的圣灵力量安排好了的,人类的角色只是接受罢了,因而回答了“花儿从哪里来的?”问题。

四、结论语

对艾默生的《杜鹃花》和李白的《宣城见杜鹃花》诗作进行解析和阐释,能明显感受到中英诗中杜鹃的文化意象是大相径庭的,英语诗歌里的杜鹃花只是诗人感官感受到的自然美丽,以及由此美丽引发诗人对世间万物存在理由的解释,体现了西方人“以己度物”审美感悟或超验主义的思想,全然没有了中华文化里杜鹃花所蕴含的内容那么直观,丰富和生动。中国的杜鹃花表现了中国的“花即是人,人即是花”审美感悟,这种“花人合一”和文化意象正是体现了中国人特有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

参考文献::

[1]高广文编.英语诗歌集[M].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08.01

[2]王湘云.英语诗歌欣赏[M].山东大学出版社 2010.12.01

[3]黄源深 周立人.外国文学欣赏与批评[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3.03.

[4]王秋海.西方名篇名诗赏析[M].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 2009.09.

论苏轼词中的花卉意象 第3篇

一、杨花意象:缠绵又无尽的哀思

细观苏轼词作, 杨花是他寄托情感的重要意象之一。让我们以他的经典作品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为例细细品味: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似花还似非花, 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 思量却是, 无情有思。萦损柔肠, 困酣妖眼, 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 寻郎去处, 又还被, 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 恨西园, 落红难缀。晓来雨过, 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 二分尘土, 一分流水。细看来, 不是杨花, 点点是离人泪。

词人藉暮春之际飘落的杨花, 幽怨缠绵而又空灵飞动地抒写了离愁。首句“似花还似非花”, 杨花在春光中出场。词人准确地把握住了杨花那“似花非花”的独特“风流标格”:说它“非花”, 它却名为“杨花”, 与百花同开同落, 共同装点春光, 送走春色;说它“似花”, 它色淡无香, 形态细小, 隐身枝头, 从不为人注目爱怜。“无人惜”, 是说天下惜花者虽多, 惜杨花者却少。此处用反衬法暗蕴缕缕怜惜杨花的情意, 并为下片雨后觅踪伏笔。“春色三分, 二分尘土, 一分流水”, 这是一种想象奇妙而兼以极度夸张的手法。这里, 数字的妙用传达出作者的一番惜花伤春之情。至此, 杨花的最终归宿和词人的满腔惜春之情水乳交融, 将咏物抒情的题旨推向高潮。篇末“细看来, 不是杨花, 点点是离人泪”一句, 由眼前的流水, 联想到思妇的泪水;又由思妇的点点泪珠, 映带出空中的纷纷杨花, 可谓情景交融的神来之笔。这首词将杨花的精魂描写得淋漓尽致, 把杨花与思妇的形象处理得若即若离, 表现出极其缠绵悱恻的情思, 达到了物与神游的境界, 堪称极品。

二、梅花意象:孤寂而高洁的灵魂

苏轼写了大量咏梅诗词, 这些词在其作品中带有强烈的主观表现性。一方面, 如前人一样, 淋漓尽致地展现诗人孤芳自赏的志趣;另一方面也寄托了内心深处的孤清与落寞。让我们一起来赏析一首《定风波·红梅》:

定风波 红梅

好睡慵开莫厌迟。自怜冰脸不时宜。偶作小红桃杏色, 闲雅, 尚馀孤瘦雪霜姿。

休把闲心随物态, 何事, 酒生微晕沁瑶肌。诗老不知梅格, 吟咏, 更看绿叶与青枝。

这首词作者写于被贬谪黄州时, 生活上、心灵上都是很失意苦闷的, 作者紧扣红梅的艳如桃杏又冷若冰霜、傲然挺立的独特品格, 抒发了自己旷达的襟怀和不愿随俗浮沉的傲骨。全词托物咏志, 物我交融, 含蓄蕴藉, 堪称咏物词中佳作。开篇写出梅花毫无矫揉造作之态, 却反而有着孤清高傲之姿, 令人不敢轻视和亵渎, 更突出了梅花的傲骨而不随波逐流, 成为了作者自身精神的写照。下片赞扬梅花不惧严寒独自盛开的不屈品格。表面上词人是在写梅花的美丽, 实则是通过梅花的外表突出了他的高贵品质。

三、落花意象:悲凉但旷达的心境

落花是一种自然现象, 落花在苏轼词中多次出现, 又有怎样的内蕴呢?以《蝶恋花》为例:

蝶恋花

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 绿水人家绕。枝上柳绵吹又少, 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 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 多情却被无情恼。

暮春时节, 繁花落尽, 杏花“花褪残红”, 柳绵 (即柳絮、杨花) 在风吹之中日渐减少, 充满繁花易逝、春色将尽之感伤。作者一生起落沉浮, 通过对残红退尽、春意阑珊的暮春景色的描写和远行途中失意心境的描绘, 借惜春伤情之名, 表达出作者对韶光易逝的惋惜、宦海沉浮的悲叹和浮生颠沛的无可奈何, 这也是常人心理。但在此词中, 在苏轼笔下, 却更超脱了这种境界。作者将视角由悲凉的“残花败柳”转到“青杏”初结、“天涯”“芳草”, 眼前一片豁然开朗、希望无限, 将春天易逝、韶华难再的感伤冲淡稀释了, 使人感受到豪放派代表人物的旷达乐观。落花已不再仅仅是一伤感的物事, 尽管仕途坎坷、漂泊不定、天涯失落, 像极了那枝上的柳绵, 但落花的身后别有一番天地:那是令人喜爱的果实初结, 那是燕子低飞、绿水环绕人家, 那是春色仍在的生活气息, 那是普天之下的青青芳草无数。作者用普通的落花意象把伤春与旷达两种心境化而为一, 转化流畅自然, 毫无生硬之痕迹, 更见苏轼之从容、高超。由落花意象, 亦见苏轼亦是“多情”之人:为春花伤逝而多情, 为柳绵纷飞而多情, 为自身坎坷境遇而多情, 为思乡思亲而多情。“多情”体现着作者的真实, 对人生的思考, 对现实生活的热爱, 对未来的乐观。此词中的落花意象, 更是体现着悲凉但旷达的心境, 蕴含着多情又脱俗的东坡形象。

论卢祖皋词中的花卉意象 第4篇

一、卢祖皋花卉词的思想内容

前文提到《全宋词》选卢祖皋词作96首, 然其吟咏花卉及以花卉为物象的词作60余首, 占全部作品的比重可谓之大, 笔者试将其花卉词在内容上进行简要分类, 其词作大致承载如下几层内容:

(一) 以花卉为意象, 蕴育思乡怀人、怀旧伤情、离别之恨。

此类词在卢祖皋的词集中占极大比重。这与作者的生活经历有着莫大的关系, 据《宋元学案补遗》载卢祖皋“幼而无父曰孤”, 为舅父楼钥所养。又卢祖皋为温州永嘉人, 登庆元五年进士, 历任主管刑工部架阁文字、历秘书省正字、校书郎、著作郎、军器少监, 权直学士院等官职。一生仕途, 远离故土。同时, 据南宋释居简《北磵集》卷一〇《吊池阳郡博卢蒲江丧耦与女》可知卢祖皋一生凡两娶, 卢祖皋的仕途和婚姻经历注定了其词中怀乡思人, 离恨惆怅的主调。《水龙吟·赋芍药》芍药别名将离, 有不忍离别, 依依不舍之意, 开首即以“杜鹃啼老春红, 翠阴满眼愁无奈”之后又有“念洛阳人去, 香魂又返”“十年一觉, 扬州春梦, 离愁似海”。这些词句正是作者把对故土的思念以及似海的离恨赋予芍药, 抒发满腔的惆怅。又如《瑞鹤仙·赋芙蓉》词序曰:“坡诗云:‘芙蓉城中花冥冥。谁其主者石与丁。中有一人长眉青。炯如微月澹疏星。’故末章及之。”芙蓉城典故出自宋人的传说:“石延年、丁度死后为芙蓉城主。故苏轼《芙蓉城》诗有“芙蓉城中花冥冥, 谁其主者石与丁”之句, 后人因以“芙蓉城”寓意为所钟爱者魂居仙国, 无由得见, [1]作为悼念友人之典。词作末句“念疏星澹月, 长眉甚时再见”既是此意。

(二) 用花卉寄托词人的高尚情怀。

南宋时期, 统治者偏安一隅, 歌舞升平, 然而, 这种歌舞升平之下暗藏着南宋王朝风雨摇摆的宿命。词人处在这种黑暗的时代里, 难免有绝意功名, 追求隐逸的心态, 这种心态使得文人在创作之中或多或少的将自己不愿与尘世间的黑暗同流合污的意念通过作品流露出来。以《锦园春·赋海棠》为例, 宋人陈恩编撰的《海棠谱》序中可知, 海棠在宋词人眼中可与梅花、牡丹相轩轾。[2]海棠有梅的标格, 像梅一样幽独不俗, 尤其是海棠那种“花儿低垂, 似醉非醉的情态”最为宋人爱怜, 正是描写海棠这种国色天香、倾国倾城的姿态为词人所倾慕。再有《鹊桥仙·菊》, 陶潜“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始, 菊花便成了隐士的象征, 菊花的洁身自爱、严守节操, 宁愿“独抱幽香”而死也不与俗同流合污的高贵品格。词人作此词, 就是在表达自己欲效法陶公与菊为伍, 绝意官场, 追求隐逸、清高的意象。

(三) 单纯的咏物之作。

这类词在《蒲江集》中并不多, 但也显现了卢祖皋以及当时整个时代文人创作的一种心态。南宋时期的统治者整日歌舞升平、宴游欢娱, 在这种大环境下, 宋代文人把这种宴游之乐度为词曲, 沉迷其中, 以此度日。以《锦园春·赋牡丹》为例, 牡丹之于宋代, 鲜有佳作, 宋人已经被牡丹之富贵所拘束, 充斥于词中的大多是歌舞筵宴, 珠光宝气的意象。卢词记录的就是这种赏花宴游的欢娱场面, 此词实为应制之作。虽末句有“银台换蜡, 铜壶催箭”伤时之叹, 但似乎更多的是叹宴乐时光的短暂。

(四) 花卉、树木成为一种长寿的物象显见于祝寿词。

两宋时期, 尤其南宋, 以诗词为寿成为一种风雅。这种寿词的创作的繁盛自然与统治者的大力提倡和宋代特定的文化氛围有关, 同时, 松树四季常青, 姿态挺拔, 郁郁葱葱, 精神抖擞, 象征着青春常在和坚强不屈, 梅花笑傲严寒, 有着破蕊怒放的精神。这些花卉、树木中尤其以“梅”“松”为祝寿的最佳吟咏对象。卢词《江城子·寿外姑外舅》“梅不老, 对乔松。”以梅、松为寿, 对寿星表达美好的祝愿, 烘托吉祥气氛, 赞美男寿星如松树般高风亮节;赞美女寿星如梅花般清雅美丽。此外《木兰花慢·寿具舍使母夫人》“椿期始开九秩, 看芝兰、奕叶早传芳。”以“芝兰、奕叶”喻寿星儿孙满堂, 子弟优秀。

总体来说, 卢祖皋的花卉词在思想内容上并没有太大的突破, 无非文人的遣兴宴游, 比兴寄托。表现自身的忧愁伤怀, 或借咏花卉来喻显自身的高标亮洁, 但是卢祖皋在花卉词的创作艺术上还是有一定的造诣, 有着较高的表现水平。

二、卢祖皋花卉词的写作艺术

卢祖皋描写花卉, 善于塑造绚丽多姿的艺术形象, 形成纤细婉艳而又不失清幽淡雅的艺术风格, 具有鲜明的个性色彩。

历来, 对卢祖皋的词作都有较高的评价。清周济《介存斋同论杂著》评其词说:“蒲江小令, 时有佳处”[3]吴梅《词学通论·南宋人词略》“蒲江词佳者颇多, …字字工协, …论其词境, 可与玉田 (张炎) 、草窗 (周密) 并美。”[4]陶尔夫、刘敬圻的《南宋词史》中评价卢祖皋的小词:“小词之作, 清隽细腻, 淡雅秀美, 情韵兼胜。”[5]我们来看卢祖皋花卉词的艺术特色。

(一) 描写形神兼具。

卢祖皋描写力求形神兼备, 以传达出所吟咏花卉的精神气质, 如《水龙吟·赋酴醿》词中“芳期顿懒”四个字, 将酴醾似睡非睡, 未醒还醒的慵懒、淡然之美表现得淋漓尽致。再有描写酴醾花的美丽, 词人只用“雪明香暖”“笑依依欲挽”简以概之, 花瓣有着像雪一样洁白、纯净的外形。同时又似乎一个美人:将行欲挽, 依依不舍, 缠绵悱恻。沈义父的《乐府指迷》云:“作词与诗不同。纵是花卉之美, 亦须略用情意, 或要入闺房之意, 着些艳语, 当自斟酌。如只直咏花卉而不着些艳语, 又不似词家体例, 所以为难。”其意思是说, 写咏花词须用些“情意”, “入闺房之意, 着些艳语”, 以花卉入词既要具备柔媚绮丽的特色, 又要和雅而不淫俗。再有《卜算子·水仙》“佩解洛波遥, 弦冷湘江渺。月底盈盈误不归, 独立风尘表。窗绮护幽妍, 瓶玉扶轻袅。别后知谁语素心, 寂寞山寒峭。”首句中“遥”和“渺”写神女在烟波浩渺的洛水和湘江的氤氲中若隐若现, 这正是词人在月下远观水仙花的真实写照;月色如霜, 水仙花也是洁白无暇, 词人观花, 仿佛看见的是水仙, 朦胧的月色之下, 却又像是皓月投下的霜华。水仙在这里已经全然不是花, 而是不染风尘、忘记归去的湘神洛女, “月底盈盈误不归, 独立风尘表。”这里用拟人手法写了水仙在朦胧的月色之下如神女般的婀娜多姿, 词人以水中神女比拟水仙, 极言水仙的高雅、圣洁、一尘不染的精神气质。可以说词人在写此词时, 将水仙花的外形与神貌结合的天衣无缝, 有天宫之妙。

(二) 比兴寄托, 比兴寄托是中国古典文学的重要特

色和优良传统, 是文人运用比兴手法, 借物寄情, 因事托意, 通过对具体形象的事物的描写, 蕴蓄无限的感慨和杳渺的情思, 从而取得含蓄蕴藉, 意味悠长的审美效果。陈廷焯在《白雨斋词话》序中曰:“夫人心不能无所感, 有感不能无所寄, 寄托不厚, 感人不深, 厚而不郁, 感其所感, 不能感其所不感。伊古词章, 不外比兴。谷风阴雨, 犹自期以同心, 攘垢忍尤, 卒不改乎此度。为一室之悲歌, 下千年之血泪, 所感者深且远也。后人之感, 感于文不若感于诗, 感于诗不若感于词。诗有韵, 文无韵。词可按节寻声, 诗不能尽被弦管。飞卿、端己, 首发其端, 周、秦、姜、史、张、王, 曲竟其绪, 而要皆发源于风雅, 推本于骚辩。故其情长, 其味永, 其为言也哀以思, 其感人也深以婉。”就是说写词要有所寄托, 能够抒发词人的思想感情, 而写托物言志的咏物词更应注重比兴、寄托, 将深沉隐秘的情感曲折地表现出来。

首先, 词人借花卉写情, 寄托相思。我们在前文中提到卢祖皋的婚姻经历是不幸的, 他的丧妻之痛, 以及对钱氏的深沉思念, 都深深地蕴藏于其词作之中。《洞仙歌·赋茉莉》写茉莉的冰清玉洁, 清香馥郁以及对花的珍爱。看似写花, 但是不可否认词人在咏花之时隐藏着浓郁的相思。写茉莉, 正是写词人那深深思念的恋人啊!于是, 词人在下片写的都是那些甜蜜的往事, “细拾芳英黯回首”回首往事, 那是怎样的甜蜜与温馨啊, 但而今, “人易老、幽韵清标似旧”如今, 词人也已暮年, 那当初的欢愉, 那当初的刻骨铭心, 到现在, 只能变成一段美好的回忆罢了。这里, 茉莉在词人笔下, 寄托着词人无尽的相思。

其次, 词人在词作中将自己人格的高标寄托于花卉。《卜算子·水仙》极写水仙的超尘脱俗以及对水仙的珍爱之情。之后, 笔锋一转“别后知谁语素心, 寂寞山寒峭”, 倘若水仙真的如同神女踏波而去, 我向谁来倾述我这颗“素心”呢?这里, 词人把水仙看作一位红颜知己, 只有她能够了解自己这颗纯洁、坦诚的心。这里表达的是词人素洁、孤寂的人格, 在这个黑暗的官场尘世中, 词人多么想像水仙一样素洁, 不染尘世。所以, 词人以水仙为知己, 正是把水仙当成了自己的人格写照。《鹊桥仙·菊》中词人羡渊明与菊为伍, 自己也有效法陶公决意功名, 隐居采菊之意, “菊”的意象在词作中同样寄托着词人的一种高尚品格。

(三) 用典入词, 通观卢祖皋的词作, 可见其用典之多, 但也浑然天成, 不留痕迹。

“高照宫烛”出之于苏轼《海棠诗》“只恐夜深花睡去, 更烧银烛照红妆。”“玉环睡醒未足”出之于《太真宗外传》“上皇登沈香亭, 召太真妃于时卯醉未醒, 命力士使侍儿扶掖而至, 妃子醉韵残妆, 鬓乱钗横, 不能再拜, 上皇笑曰, 岂妃子醉, 是海棠睡未足耳。”极言海棠的天香国色, 倾国倾城。《卜算子·水仙》:“佩解洛波遥, 弦冷湘江渺”两句中“佩解洛波”和“弦冷湘江”分别指洛水和湘江的神话传说, “佩解洛波”出自曹植《洛神赋》:“原诚素之先达兮, 解玉佩以要之。”“弦冷湘江”出自屈原《远游》:“使湘灵鼓瑟兮, 令海若舞冯夷。”《卜算子·忆梅花》“疏影”出之于林逋《山园小梅》“疏影横斜水清浅, 暗香浮动月黄昏”。“云卧衣裳”典出李白《清平调辞》:“云想衣裳花想容。”卢词之中还有许多的典故, 这里不再一一列出, 但是, 我们由此可以看出, 卢祖皋用典并不拘泥, 全然没有工匠之气, 形象的将自己所吟咏的对象于典故融为一体, 将自己的深沉情感赋予其中。而且用典多取之于人们耳熟能详之作, 毫无晦涩之意。

三、结语

卢祖皋发挥其丰富的想象, 运用独特的艺术手法, 在花卉词创作中塑造了多姿多彩的花卉形象, 拓展了花卉词的表现领域, 后人也给予其花卉词高度的评价如毛晋的《蒲江词跋》谓其“‘玉箫吹未彻, 窗影梅花月。无语只低眉, 闲拈双荔枝’直可步趋南唐‘小楼吹彻玉笙寒’至如‘江涵雁影梅花瘦’”对后世花卉词有深远的影响;艺术特色上, 词人以典故入词, 同时在词中运用了诗学比兴寄托的艺术手法, 提高了咏花卉词的艺术价值, 在南宋花卉词史上有着重要的作用。

摘要:卢祖皋现存词作中, 咏花词及以花卉为抒情依托的词占相当大的比重, 他的咏花词内容上没有太大的突破, 但在艺术手法上确实独具风格:形神兼备的花卉形象, 比兴寄托的艺术手法, 以典故入词的写作手法都显示了其花卉词的高超的艺术价值。

关键词:卢祖皋,蒲江集,花卉词

参考文献

[1]金启华.全宋词典故考释辞典[M].吉林:吉林文史出版社, 1991:399.

[2]黄杰.宋词与民俗[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5:140.

[3]周济.介存斋同论杂著[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 1998:10.

[4]吴梅.词学通论[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2006:72.

浅析林黛玉诗作中的花卉意象 第5篇

在林黛玉的这些诗作中, 笔者认为曹雪芹有意用三种花卉来表现林黛玉的性情品好和命运悲剧, 即桃花 (含落红) 、菊花和柳絮。桃花象征了她虽然绚丽多姿但终究归于寂寥的命运;菊花象征了她孤标傲世的性格;柳絮则是她最终的悲苦命运的象征。下面, 我们就分别对这三种意象进行论述。

一、桃花——“花之颜色人之泪”

因为桃花春天开花, 花色娇美, 常让人联想到生命的丰润和绚烂, 所以在诗词中常被用来指代美丽少女。如“桃之夭夭, 灼灼其华” (《诗经·桃夭》) 、“人面桃花相映红” (《题都城南庄》崔护) 。当然, 桃花凋零, 春之将尽, 也常引发人们的惜春伤逝之叹。

在林黛玉的诗作中, 有两首关于桃花的长诗, 即《葬花吟》和《桃花行》。这两首诗中的桃花, 有暮春时凋零的落红;有盛春时花开正艳的鲜红。但无论哪一种情况, 在林黛玉的笔下, 我们读到的都是诉不尽的哀伤与凄凉, 都带着黛玉鲜明的个性色彩。我们重点来看一下《桃花行》。

《桃花行》是一首以桃花自喻薄命的忧伤之歌。有别于《葬花吟》中所渲染的暮春花衰所带给人的凄伤之景, 《桃花行》中是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东风徐来, 满院桃花盛开。“桃花桃叶乱纷纷, 花绽新红叶凝碧。雾裹烟封一万株, 烘楼照壁红模糊。天机烧破鸳鸯锦……”桃花绚烂绽放, 如烟似雾, 花红似火, 照亮阁楼与墙壁, 整个园子都热闹起来了。但是, 与桃花仅一帘之隔的帘内人, 却是“晨妆懒”“人比桃花瘦”。面对这大好春光、灿烂的桃花, 观花人的心中涌起的不是喜悦之情, 而是“庭前春色倍伤情”。想到自己母亲早逝, 如今又是远离家乡寄人篱下, 内心苦苦追寻的自由美好的爱情和幸福生活, 现实中备受压抑和打击, 未来渺茫无望。只能“凭栏人向东风泣”。用乐景反衬哀情, 黛玉多愁善感、阴郁缠绵的个性, 以及其内心愁绪的繁乱, 伤情的浓重等都更鲜明地呈现在读者眼前。而在诗歌的结尾, “花之颜色人之泪。”作者将桃花与自己巧妙的糅合在了一起, 达到了花人交融的境界。桃花命薄, “春尽花憔悴”, 也就意味着人物的命运与桃花一样, “憔悴花遮憔悴人”。而“一声杜宇春归尽, 寂寞帘栊空月痕。”更可谓黛玉伤情之绝唱, 桃花飞谢, 春之归尽, 杜宇悲鸣, 终将是人去楼空, 帘栊寂寞, 月痕空余, 这是一个何等悲凉凄楚的意境, 意境中饱含黛玉种种哀伤情绪。而也正是因为这首诗歌带有强烈的个性色彩, 学者们认为它是命薄如桃花的黛玉夭亡的象征写照。

《葬花吟》给读者描绘的则是另外一番景象:“花谢花飞”、“红消香断”, 读者在这样的落红飘舞的景色描写中, 感受到的只能是林黛玉的凄楚的生活境遇和感伤情怀。

由此看, 在林黛玉的诗作中, 桃花已经成为其悲惨的生活境遇和薄命早夭的象征, 自然之物已和诗人的人生命运联系在了一起。

二、菊花——“孤标傲世偕谁隐”

菊花盛开于草木凋零的秋季, 因其清雅的色泽、澹远的清香、拙劲的风姿, 使得菊花具有孤高绝俗, 坚贞自爱, 高洁傲世的品性, 因而被历代诗人反复吟咏。而自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写出之后, 菊花又成为恬淡悠闲的田园生活的象征, 体现出一定的隐逸思想。

在《红楼梦》的十二首《菊花诗》中, 林黛玉一共写三首, 即《咏菊》、《问菊》、《菊梦》。《咏菊》顾名思义咏赞的是菊花, 诗歌没有正面展开对菊花的描写与歌颂, 只是一句“一从陶令平章后, 千古高风说到今”, 用陶渊明咏菊诗文旨意对后人的影响这一事实, 高度赞美菊花的孤高傲世品质。“满纸自怜题素怨, 片言谁解诉秋心”, 看似写菊, 实则写己, 以咏菊花的孤傲来表现黛玉在孤苦的身世下面拥有一颗傲世的心灵, 一种“出污泥而不染”难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傲气。

《问菊》诗则反映了林黛玉孤高傲世的品格和将来“偕谁隐”的孤苦心情。诗曰问菊, 实是问自己。“圃露庭霜何寂寞, 鸿归蛩病可相思?”在蟋蟀悲鸣鸿雁南归之际, 林黛玉, 一名多愁善感的女子, 远离家乡, 寄居大观园, 怎能不悲秋呢?怎能不相思呢。在孤独伶仃的寄居生活中, 黛玉在期盼着宝玉能成为与她“偕隐”的知己。总之, 在诗中, 菊花处处是黛玉的化身。这是该诗的立意新巧之处。《菊梦》仍是借菊抒心, 根据小说的故事情节和诗歌文本, 可知黛玉内心的“幽怨”, 是她孤标高洁的品格与处事风格, 与她寄身的大观园格格不入, 自己不能与贾府的种种鄙俗相融和。在现实中很难自由快乐的生活, 所以生活中的黛玉处处流露出自怨自怜的情调, 于是她向往精神自由的世界, 便在梦中抒发“幽怨”, “登仙非慕庄生蝶, 忆旧还寻陶令盟。”再一次流露出想与知心者“偕隐”的美好理想。

可见, 林黛玉以菊写心。菊花既是其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始终保持自己高洁品质的象征, 也是自己美好心愿的寄托者。

三、柳絮——“飘泊亦如人命薄”

柳絮, 在植物学里, 是柳树的种子。但在文学作品中, 它常常被视为柳树的花, 每当清风拂来, 白色绒毛, 随风飞散如飘絮, 非常漂亮。历来有很多文人将其作为花卉吟咏。人们对柳絮的审美关注主要侧重于对其色彩、姿态、韵味的审美欣赏。柳絮的素白之色是柳絮不愿与众芳争艳的表现, 柳絮的绵密常用来象征相思的缠绵和愁绪的繁多, 柳絮随风而起的姿态最受人关注, 有时用来象征人生的漂泊不定, 有时让人想起女性的轻浮或小人得志时的颠狂等。[4]

《唐多令》是林黛玉所写的一首柳絮词。因为是置身于漫天飞絮的情境中, 黛玉开笔便描绘出一幅暮春飞絮的动态图:“一团团逐对成球”, 清风一吹, 飘到东来, 落到西。此处用“百花州”“燕子楼”既是虚指柳絮随风飘落地点, 也是实用典故为整首词定下了情感基调——悲凄。一句“飘泊亦如人命薄”, 点名主旨, 实现人与景的巧妙融合。柳絮尽管如此纠结缠绵, 然命运却是随风飘零, 辗转成泥。而自己与眼前的柳絮, 与昔日“百花州”“燕子楼”中的西施、关盼盼不也是一样吗, 平日里宝玉与自己最合意, 但在“贾府”封建社会的缩影中, 两人的爱情之花难结硕果, 终会飘落成“空”。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有我之境, 以我观物, 故物我著我之色彩。”草木本无情, 黛玉却以拟人笔法将强烈浓重的悲苦情绪倾注于眼前之物, “草木也知愁, 韶华竟白头!”草木也为自己含愁, 愁到“竟白头”。既形象地描绘出柳絮的洁白繁盛, 与上片“团团逐对成球”相应, 同时又表现出黛玉自己青春易逝、追求爱情无果的悲哀愁绪。哀愁本是内在的, 是无形的, 现在诗人却将它化作有形有色的柳絮, 让读者可观可感, 进而与自己产生共鸣。黛玉如此沉重的伤愁, 与其无父母呵护, 寄居大观园的孤苦伶仃的身世, 以及与知己难以“偕隐”的遭遇密切相连。所以难免有“今生谁舍谁收”之叹。这一叹, 既是叹柳絮随风飘零, 无人看管的情景, 更是叹自己孤苦伶仃, 无依无靠的命运。由此看来, 词中对柳絮情景的描述就是林黛玉自己不幸命运及凄凉心境的一种形象写照。

当然, 《红楼梦》寄名林黛玉的诗作中, 还有其他一些花卉意象, 如白海棠等, 也都烘托了林黛玉纯洁坚贞等品格, 此不一一分析。

通过对桃花、菊花、柳絮三类事物的分析, 我们也可以看出这些花卉意象在塑造林黛玉性格、形象方面的独特的作用、意义。黛玉拥有桃花般美丽的容貌、绚烂多姿的青春, 但因时代、处境等原因, 终究难逃“憔悴花遮憔悴人”、“花落水流红”的悲惨命运, 其结局也只能是“一抔净土掩风流”。她虽然拥有“孤标傲世”的精神, 但因“举世皆浊而我独清”, 终究是知己难觅, 不知该“偕谁隐”, “醒时幽怨”, 只好与“陶令”为盟友, 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而孤苦的身世, 寄人篱下的凄楚之感等等, 又加重了她的愁思, 在感叹柳絮的“漂泊亦如人命薄”的同时, 也为自己谱写了一曲生命的悼歌。

摘要:《红楼梦》里寄名林黛玉的诗作中沿用了一些传统文化中的花卉意象, 准确表现了黛玉的性格及命运。文章重点分析了三种:桃花、菊花和柳絮。桃花象征了她虽然绚丽多姿但终究归于寂寥的命运;菊花突出了她孤标傲世的性格;柳絮则暗示了她最终的悲苦命运。

关键词:林黛玉,诗歌,桃花,菊花,柳絮,意象

参考文献

[1]、蔡义江.《红楼梦诗词曲赋鉴赏》[M].北京:中华书局, 2001年.

[2]、彭茵, 《中国古典诗歌中的菊花意象》[J].《学术论坛》, 1998年第6期.

[3]、顾鸣塘、高晨贤, 《孤标傲世于皆谁隐—浅论黛玉其人其诗》[J].《红楼梦学刊》.2004年第四辑.

本文来自 99学术网(www.99xueshu.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花卉意象】相关文章:

种苗花卉06-24

水生花卉06-28

药用花卉07-19

野生宿根花卉05-06

景观花卉组合06-10

苗木花卉06-16

食用花卉产业07-29

花卉苗木08-18

花卉鉴赏论文05-14

种植花卉培训08-09

上一篇:菊花花期的养护下一篇:感动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