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性心脑血管疾病

2024-07-09

血栓性心脑血管疾病(精选6篇)

血栓性心脑血管疾病 第1篇

根据WHO指出, 安全血液的来源形式是固定无偿献血。实行无偿献血是保障血液质量的根本制度。自从无偿献血制度推行以来, 献血有益于身体健康, 已逐步为大家所认可。就目前而言, 无偿献血也不仅仅拘于传统意义上的全血献血, 成分献血因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不必要的浪费, 最大限度地减少输血反应的发生, 已成为献血工作未来的发展方向。所谓成分献血是利用先进的科学仪器采集血液中的某一指定成分, 以满足临床病人病情的需要, 达到提高疗效, 减少输血后反应的目的。捐献的成分可以是血小板、粒细胞或外周干血细胞。目前国内以捐献机采血小板最为普遍。

但许多人对成分献血普遍存在认识误区, 认为对献血者自身健康不利。所以如何消除误解, 打消顾虑, 就成为广泛推行成分献血首要解决的问题。

我们以180名全血献血者及180名成分献血者 (机采血小板) 为研究对象, 采用全自动血凝分析透视光免疫浊度法测定其体内血浆的D-二聚体含量, 观察其变化, 旨在探讨在预防血栓性脑血管疾病的意义。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研究对象为健康献血者, 献血前所有体检指标均符合体检要求。360名健康献血者随机分为2大组, Ⅰ组为全血献血者180人, 按年龄段划分, 20~35岁, (献血年限为2~5a) 男30人, 平均29.46岁, 女30人, 平均29.76岁;36~45岁 (献血年限为5~10a) 男30人, 平均39.53岁, 女30人, 平均39.86岁;46~55岁 (献血年限为5~10a) 男30人, 平均49.66岁, 女30人, 平均49.70岁;Ⅱ组为机采血小板者180人按年龄段划分, 20~35岁 (献血年限为2~5a) , 男30人, 平均29.03岁, 女30人, 平均29.16岁;36~45岁 (献血年限为5~10a) 男30人, 平均39.93岁, 女30人, 平均39.83岁;46~55岁 (献血年限为5~10a) 男30人, 平均49.26岁, 女30人, 平均49.40岁。

1.2 方法

1.2.1 样本采集

分别抽取研究对象献血后3~6个月的外周静脉血1.8ml, 以0.109mol/L枸橼酸钠0.2ml抗凝, 2500r/min (离心半径=16cm) , 离心15min, 分离血浆备用。

1.2.2 试剂

D-dimer试剂盒为美国DadeBehring公司产品。

1.2.3 仪器

日本SysmexCA-1500全自动血凝仪。

1.2.4 测定方法

采用透射光免疫浊度法测定血浆D-二聚体含量, 按试剂盒说明书严格操作。

1.2.5 统计学方法

所有实验数据均由POMS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实验结果均用x±s表示, 运用t检验进行分析, 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全血献血者与机采血小板者体内血浆D-二聚体含量进行比较, 有一定变化。各组全血献血者组体内血浆D-二聚体的含量均明显高于机采血小板者组,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1) 。见表1。

2 结果

注:n=30。

3 讨论

血管血栓性疾病是多发病、常见病, 它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从目前临床血栓患者看, 发病年龄较以前大大提前, 即青壮年患者数量呈上升趋势。正常人20岁开始血管壁就逐渐发生改变, 伴随年龄增长, 组织发生不同程度的衰退, 再加上工作及生活压力过大, 吸烟、喝酒等不良饮食和生活习惯、一些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获得性和遗传因素会加快血管损害的进程, 从而产生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 也就增加了血栓性疾病患病的危险指数。

虽然血栓性心脑血管疾病对于人类威胁极大, 但目前的世界医学界都无治愈它的手段。所以如何有效地减少它的患病率, 就成为控制血栓性疾病危害的最有力的手段之一。

近几年来随着生物化学, 细胞生物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 使医学界对血栓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形成原因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大量研究证明血小板活化与血栓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

在临床上按血栓形成部位分为动脉血栓、静脉血栓和微血管血栓等, 不同血栓在其病因和发病机制上存在很大差别。导致动脉血栓形成的疾病与导致静脉血栓形成的疾病会有些不同, 许多血浆蛋白和血小板参与了血栓形成。研究表明80%~90%原因不明的静脉血栓和65%的动脉血栓都是与血小板缺陷有关。目前认为, 血小板因素在动脉血栓形成 (如心肌梗死) 的发病中有更为重要的地位。

血小板表面含有丰富的膜糖蛋白, 它们介导血小板的黏附、活化和聚集。当血管损伤性病变发生时, 内皮细胞缺损, 暴露内皮下胶原等组织, 即使血管不破, 血小板亦会黏附、聚集、活化并在血管内形成血栓, 造成血管栓塞, 导致急性心肌梗死、缺血性脑血管病以及肺栓塞的发生。

有效地控制血栓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 延缓疾病的年轻化及低龄化的发展趋势, 可以从发病的根本因素入手。

本课题之所以选择体内血浆D-二聚体含量作为检测指数, 是因为D-二聚体 (D-Dimer) 是纤维蛋白特异性降解产物, 可有效地标志纤维蛋白的出现[1]。研究结果表明, D-二聚体的生成反映机体凝血和纤溶系统的激活, 在各种血栓形成性疾病以及生理性高凝状态时均有升高, 特异性很强[2]。测定血浆D-二聚体含量所采用的透射光免疫浊度法具有快速, 特异, 敏感等优点, 已被大家所认可[3]。

我们通过大量实验证明, 通过对全血献血者与成分献血 (机采血小板) 者体内血浆D-二聚体进行比较, 在不同年龄段的男女受检者成分献血 (机采血小板) 者体内血浆D-二聚体含量均显著低于全血献血者,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 。所以表明在血栓性心脑血管疾病预防上机采血小板的作用更优于传统意义上的全血献血。

一个健康人捐献血小板后, 人体骨髓受到刺激, 促使造血功能更加旺盛, 大量新生的血小板会很快补充到血液中来, 在一定程度上使原固有成分得以更新, 可以减少血小板聚集程度, 增强血小板的变形能力, 很大程度上减少了与血管壁表面的内皮细胞黏附的概率;通过献血降低血液的黏稠度, 破坏了原有血液的高凝状态, 使生理性抗凝活性增强, 减少了纤维蛋白的生成[4]。定期机采血小板比全血献血更能有效地控制各种导致血小板数量增加、活性增强的因素的产生, 对于预防血栓的形成上更具主导意义[5]。

综上所述, 在预防血栓性心脑血管疾病意义上, 定期机采血小板优于全血献血。这对成分献血工作得以更好推广, 提供了一定的帮助。成分献血的其他形式对自身健康的意义会在今后做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赵林渔, 刘志伟.血浆D-二聚体定量测定的临床价值探讨.江西医学检验, 2005, 23 (1) :88.

[2]郭雪梅, 王鸿利.快速D-二聚体在诊断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进展.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0, 4 (1) :41-43.

[3]王鸿利, 王学锋.D-二聚体检测的方法及其临床应用.中华医学杂志, 2004, 84 (2) :171-173.

[4]王建中, 蒋栋, 吴振茹, 等.三种血浆D-二聚体检测方法在血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中华医学检验杂志, 1997, 20 (3) :169-171.

血栓性心脑血管疾病 第2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2013年6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昏迷患者20例,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在40-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5.1±2.9)岁;患有脑梗死的患者有9例,患有脑出血的患者有11例,在所有患者中出现发热症状的患者有15例,大小便失禁的患者有5例,出现严重呕吐症状的患者有9例。且研究中的所有患者对于本研究都知情同意,并已经签署了相关的知情同意书,经医院有关委员会审核批准通过。

1.2 临床诊断标准

患者的临床表现为:因为患者病灶存在多类化使得体温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病情严重的患者处于一直高烧状态。从患者的偏瘫状况来看,部分患者会出现侧肢偏瘫、面部偏瘫以及整体偏瘫。从患者的呼吸状况来看,发病过程中,患者的呼吸会加深以及加快。从患者的血压状况来看,患者的血压出现了不同程度上的升高,且血压波动非常剧烈。从患者的呕吐状况来看,因为患者的颅内压升高,从而使患者出现呕吐症状,且呈现为喷射状的呕吐。从患者的瞳孔状况来看,患者的瞳孔会随着具体病情的变化而不断缩小以及散大,而且患者对于光的反射能力非常迟钝,双侧的瞳孔等大以及等圆。患者意识迷糊,病情严重者会出现昏迷。

1.3 护理方法

1.3.1 对患者实施急诊呼吸护理干预

急性心脑血管疾病且昏迷患者的咳嗽反射能力以及吞咽能力会逐渐丧失,而且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会不断增加,如果排除分泌物不彻底或者是排除不及时都将会导致患者窒息。因此,护理人员在急诊护理过程中,要及时的彻底清除患者的分泌物与呕吐物。指导患者采取平卧的体位,并将患者的头部偏向一侧,使患者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对于戴有牙套或者是假牙的患者,需要有效取出,之后再将衣裤解开。如果患者出现窒息,则需要对患者实施紧急处理,给予患者吸氧治疗,确保患者大脑的氧气供应,使患者的颅内压以及脑部肿胀得到减轻。当患者病情非常严重的时候,需要实施人工气道或者是借助呼吸机来增加通气量,改善患者的低氧血症,最大限度减少患者的脑损伤。

1.3.2 对患者实施急诊病情观察护理干预

患者的意识可以表明昏迷的具体深度以及恶化的程度,如果患者的意识迷糊,存在相对严重的识别障碍以及辨析障碍则说明患者的脑损伤非常严重。护理人员在对患者意识进行观察的时候,可以采用询问、检查、提问、对话以及交流等方式进行判断,从而辨别出患者的昏迷程度。此外,在急诊护理中,护理人员需要立即给予患者建立静脉通道,并把药物快速的通过静脉注射的方式及时输入,提高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昏迷患者的实际生存率,尽量减少致残。护理人员要重视对患者瞳孔变化情况的观察与记录,及时实施急诊干涉。若患者的血压出现急剧升高以及脉搏与呼吸减慢,则需要对其实施急诊。

1.4 观察项目与指标

观察对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急诊护理之后的成功诊治率情况,并做好详细记录。

2 结果

对所有患者实施急诊护理后,诊治成功的有17例,诊治失败的有3例,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诊治成功率为85.0%。

3 讨论

现阶段,急性心脑血管疾病逐渐成为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疾病之一,患者的致残率以及死亡率都相对较高,严重影响着患者的身心健康甚至是生命安全,给患者的日常生活与工作以及患者的家庭带来非常大的不利影响[3]。从急性心脑血管疾病的致病因素上来看,急性心脑血管疾病主要是由于脑血管的不同程度阻塞而造成的急性血管病症,当急性心脑血管疾病发作的时候,患者的心脏以及血压都将会由于心脑血管疾病遭受到损伤而出现升高[4]。此外,急性心脑血管疾病还可以增加脑血管诱发血栓的几率,之后会因缺血而再次引起脑梗死。并且会随着患者缺血程度的不断加深而引起患者的血管破裂,最终将造成脑出血[5]。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为患者出现功能性阻碍、失语症状、神经病状、出现头晕症状以及共济失调等,且患者的呛咳症状以及目眩症状的不断加剧最终将引起昏迷[6]。根据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对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昏迷患者实施急诊护理干预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诊治成功率。在对患者实施急诊护理干预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对患者实施呼吸护理干预以及病情观察护理干预等,及时的彻底清除患者的分泌物与呕吐物,使患者保持呼吸道的通畅。护理人员还要及时观察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昏迷患者的病情变化情况,通过询问、检查、提问、对话以及交流等方式对患者的意识情况进行准确判断,及时观察患者的血压上升情况以及瞳孔变化情况等,做好急诊准备[7]。如果对于患者昏迷之后的急诊护理工作不到位或者是护理干预不及时都将会造成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死亡。本研究中,对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昏迷患者实施急诊护理干预,患者的诊治成功率大大提升,效果显著。

本研究中,对所有患者实施急诊护理后,诊治成功的有17例,诊治失败的有3例,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昏迷患者的诊治成功率为85.0%。说明对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昏迷患者实施急诊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升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昏迷患者的生存率,最大限度减少患者的致残率,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摘要:目的 探讨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昏迷患者的急诊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3年6月至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昏迷患者20例,对所有患者都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急诊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对所有患者实施急诊护理后,诊治成功的有17例,诊治失败的有3例,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诊治成功率为85.0%。结论 对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实施急诊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升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昏迷患者的生存率,最大限度减少患者的致残率,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昏迷,急诊护理,效果

参考文献

[1]马嘉仙.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昏迷患者20例急诊护理[J].中国卫生产业,2014,(5):45,47.

[2]赵海燕.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昏迷患者65例急诊护理[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23(1):196-196.

[3]张玲.128例内科急性昏迷患者的急救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3,(46):180-180.

[4]蒲玉娇.急性心脑血管疾病昏迷患者的急诊护理[J].现代养生B,2014,(6):200-200.

[5]区静.院前急诊护理对急性颅脑损伤合并昏迷患者救治及预后影响探讨[J].中外医学研究,2014,(17):120-121.

[6]赵晓丽.院前急诊护理对急性颅脑损伤合并昏迷患者救治及预后影响[J].现代妇女(医学前沿),2014,(10):392-392.

心血管术后血栓性疾病预防 第3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选取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在我院使用介入手术治疗的心血管病患72人,其中男性58人,女性14人;年龄最大73岁,最小48岁,平均年龄为(54.6±11.9)岁;病程最长12年,最短2年,平均病程(7.6±2.3)年。其中,有29人为冠脉介入治疗、11人为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7人为二尖瓣球囊扩张、16人为起搏器、9人为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对比本次研究病患的年龄、性别、病程、病症类型等临床基本资料,P>0.05,缺少统计学差异意义,可以进行对比。

1.2 动态测量DD值

本次研究的心血管病患在使用介入手术治疗前,于当日清晨七点左右,抽取肘部静脉血液2.3毫升,然后将其送往检测中心检验,使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定量检测,并在手术后的第一天、第三天、第五天清晨七点左右,抽取病患肘部的静脉血液,并检测。倘若在手术后5天内,任何一次血液检测中DD值超过正常值上限的2倍,也就是超过1000mg/L,需要在手术后的第七天对血液中的DD值重新检查。

1.3 统计学分析

使用计算机统计学软件SPSS13.0对本次研究病患的数据信息进行统计学分析,用均值±标准差代表本次研究病患的计量数据,用χ2对本次研究病患的计数数据进行检验,P<0.01,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介入手术治疗前后DD检测值的变化情况

介入手术治疗前,病患DD平均值为(309.4±21.9)mg/L,介入手术治疗后,病患DD平均值为(502.7±23.8)mg/L,本次研究的病患在手术治疗后,DD检测平均值相较于手术治疗前上升明显,P<0.01,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意义,详情见表1。

2.2 手术后对病患的DD值进行动态检测

介入手术后对病患的DD值进行检测发现,有15例病患DD值上升明显,超过1000mg/L,一周后重复检测发现有3例病患DD值持续上升,并且都产生血栓,剩余病患恢复正常。3例病患中,有1例出现肺栓塞,有1例病患出现下肢静脉栓塞,有1例病患出现冠动脉支架闭塞。手术后2周对这3例病患的DD值进行复查,结果上升明显,P<0.01,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意义,详情见表2。

3 讨论

D-二聚体是纤维蛋白单体经过活化因子交联后,经过纤溶酶水解后生成的一种特异性降解产物,属于一种特异性纤溶讲解标记物,DD值升高代表继发性纤溶活性增强。使用介入手术治疗心血管病患时,下列行为都能够导致心肌或是血管受损,包括:射频消融损伤心肌、导管在心肌内或是血管内操作、支架损伤血管壁、穿刺血管等。心肌与血管受损都能够使凝血系统激活,继发纤溶活性增加,DD值升高。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多数病患介入手术治疗后,DD值上升不明显,也就是没有超过1000mg/L,属于一种短时间持续增长,缺少特异性,没有研究意义。少数病患经介入治疗后,DD值上升显著,并持续增长,并产生血栓性疾病。总之,介入手术治疗心血管病患时,应加强对病患DD值的动态检测,这样可以有效预防血栓性疾病的发生。

摘要:目的 为了更深层次的探讨介入手术治疗心血管病患后如何预防血栓性疾病。方法 选取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在我院使用介入手术治疗的心血管病患72人,在手术治疗前以及术后的第一天、第三天、第五天分别测量D-二聚体(DD),对测量结果详细记录。结果 本次研究的病患在手术治疗后,DD检测平均值相较于手术治疗前上升明显,P<0.01,具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意义;手术后对病患的DD值进行动态检测,有15例病患DD值上升明显,超过1000mg/L,有3例病患DD值持续上升,并且都产生血栓。结论 介入手术治疗心血管病患时,病患血液中的DD值有可能上升,但是通常持续时间较短,如果病患血液中的DD值持续上升,一般为血栓性疾病产生的前兆,手术后对病患的DD值进行动态检测,有助于血栓性疾病高危病患的排查。

关键词:心血管,介入手术,血栓性疾病,D-二聚体,测量

参考文献

[1]李宜富,董少红,罗影平,韩军丽,陈彩敏,等.心血管介入术后血栓性疾病的预防[J].热带医学杂志,2011,18(05):290-293.

[2]张梅玲,王芳,喻敏玲,张慧珍,等.心血管介入治疗并发血管迷走反射的护理干预[J].宜春学院学报,2012,19(04):265-267.

[3]李宜富,董少红,罗影平,韩军丽,陈彩敏,等.心血管介入手术后D-二聚体的变化及其意义[J].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10,14(05):286-290.

[4]刘淑燕,刘莉梅,于春艳,等.心血管介入术前床上排尿预防术后尿潴留[J];青岛医药卫生,2013,17(05):214-216.

血栓性心脑血管疾病 第4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内科2013年5月-2014年5月因胸痛症状入院且确诊为CHD的患者23例;选取同期确诊为ICVD患者42例, 共65例作为观察组。CHD患者均符合1997年WHO诊断标准, 且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 (CAG) 示至少1支主要冠状动脉血管病变狭窄≥50%;ICVD患者诊断均符合中华医学会第四届全国脑血管学术会议制定的缺血性脑血管病诊断标准, 并经头颅CT和 (或) MRI检查确诊。对照组为随机抽取的同期来我院体检的健康个体101例, 两组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 血样采集和测定

所有受试者早上空腹采集肘静脉血2ml于枸橼酸钠抗凝管中, 离心 (3000r/min, 10min) 后分离血浆备用。hsCRP试剂盒购自石家庄禾柏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仪器为同厂配套HP-083/4特定蛋白分析仪, 操作步骤按试剂盒说明进行, 方法为免疫散射速率法;HCY试剂盒由宁波美康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仪器为SMARTPOCT生化分析仪, 方法采用酶循环法。以上操作均由检验科医师操作完成。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 计数资料以例数或相对比表示,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两样本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两因素间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Logistic回归分析用于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独立相关因子分析, 以双侧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组与对照组之间hsCRP、HCY水平比较

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 (P<0.01) 。见表1。

2.2 观察组血浆hsCRP、HCY之间的相关性分析

两者呈正相关 (r=0.128, P<0.05) 。

2.3 观察组独立影响因素的Logistic分析

以有否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为应变量, 以hsCRP、HCY作为自变量, 运用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 结果显示hsCRP、HCY是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见表2。

3 讨论

传统观点认为吸烟、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是动脉硬化性疾病的危险因素, 近年研究发现[3], 传统危险因素与动脉硬化的患病率不成比例, 约15%~20%的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不具备已经确定的传统因素, 而与高尿酸血症、高同型半胱氨酸、非糖尿病性血糖升高、应激状态、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运动方式等非传统危险因素有关[4,5]。随着研究的进展, hsCRP、HCY水平日益受到临床重视。有研究表明, 动脉粥样硬化进展期中炎症反应起了重要作用, 且属于一种低度慢性炎症状态[6]。hsCRP被公认为是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密切的炎症标志物, 其机制可能为急性反应蛋白直接作用血管内皮细胞, 使其功能紊乱, 炎症反应代谢产物增加, 脂质代谢紊乱, 导致动脉硬化发生。本研究显示, 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hsCRP水平显著增高 (P<0.01) , 具有统计学意义。

近年来研究表明, 高同型半胱氨酸是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本研究表明观察组HCY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 回归分析显示高HCY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 与文献报道一致[7]。目前认为高HCY血症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可能机制[8]是高HCY通过氧化应激反应, 减少内皮细胞DNA合成, 诱导内皮细胞凋亡导致血管内皮损伤;且高HCY促进脂蛋白氧化, 活化炎症反应, 从而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同时, 血浆HCY水平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程度及预后有关, 可预测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和预后, 针对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治疗, 对于改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预后有一定的疗效。通过调节饮食补充叶酸、VitB12和VitB6可以调节HCY代谢中许多关键酶及辅因子的活性, 明显降低HCY水平, 治疗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对于降低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可能有重要意义, 随着HCY与动脉粥样硬化研究的深入, 将会给动脉硬化性疾病的预防和治疗开辟新的途径。

本研究表明, 血浆HCY水平与hsCRP呈正相关。其可能机制目前认为是高HCY通过氧化应激反应、减少内皮细胞DNA合成、诱导内皮细胞凋亡导致血管内皮损伤, 高HCY促进脂蛋白氧化, 活化炎症反应, 使血管内皮处于微炎症状态, hsCRP水平升高。

总之, 对高危人群定期进行hsCRP及HCY水平检测是预防和诊断动脉硬化性心脑血管疾病的最独特、最有效的预测指标之一, 积极推广普及hsCRP及HCY水平检测, 对预防及降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脑血管性疾病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彦永, 孟莉, 孔祥增, 等.CD40-CD40L介导的炎症反应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的关系研究进展[J].中国全科医学, 2009, 12:2273-2275.

[2]吴甲文, 李洁莲, 王巍.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测定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临床意义[J].检验医学与临床, 2008, 5 (16) :985-986.

[3]王莹, 杜昕.心血管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J].中国临床医生, 2012, 40 (2) :22.

[4]黄淑英, 姚全良.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冠心病的关系[J].实验与检验医学, 2009, 27 (5) :497-498.

[5]鄢圆圆, 吕娇凤, 黄波.冠心病患者血清HCY和SOD的检测及临床意义[J].实验与检验医学, 2013, 31 (2) :166-167.

[6]Zwaka TP, Hanbachski J.C-reactive protein mediated low density lipoprote in upake by macrophages in plications for atherosclerosis[J].Circulation, 2001, 103 (9) :1194.

[7]Manns BJ, Burgss ED, Hyndman ME, et al.Hyperhomocysteinemia and the prevalence of atherosclerotic vascular disease in patients with end-stage renal disease[J].Am J Kidney Dis, 1999, 34 (4) :669-677.

血栓性心脑血管疾病 第5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8月-2012年8月我院收治的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的30例OSAS患者为观察组, 男19例, 女11例, 年龄37~63 (49.3±4.8) 岁, 其中重度OSAS患者9例, 中度OSAS患者21例。30例患者均无其他呼吸系统疾病, 测试前14d 30例患者均未服用过阿司匹林和潘生丁等抗凝剂及非甾体类消炎药。另外再选择来我院进行体检的健康成人30例作为对照组。2组对象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对比, 均无显著性差异 (P>0.05) ;具有可比性。

1.2 检测方法

2组研究对象分别于当日的下午4点和次日早上6点抽取血标本。在下午抽血前3h和晚上8点至第2天清晨6点不允许进食, 血标本应从贵要静脉或肘正中静脉抽出, 时间在1min内。检测项目主要有:WBV、Hct、PT、Fng和PAG等。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计量资料以±s表示, 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两时间段各项指标变化无明显差异 (P>0.05) 。观察组患者次日上午6点与下午4点相比, WBV、Hct、Fng与PAG均有显著增加, 而PT和APTT则有所缩短,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比, 下午4点时, WBV、Hct、Fng、PAG与内皮素水平均有显著增加, 而PT和APTT则有明显延长,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次日上午6点时, WBV、Hct、Fng、PAG与内皮素水平均有显著增加, 而PT和APTT则有明显缩短,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注:与同组4∶00PM相比, *P<0.05;与对照组同时点比较, *P<0.05

3 讨论

OSAS是最常见的且危害最大的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OSAS的主要死因就是心脑血管血栓性并发症, 因此对OSAS患者中诱发该并发症的高危因素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有助于预防该并发症的发生, 降低OSAS患者死亡率。

本研究结果显示, OSAS患者与正常健康人相比, 具有以下临床症状:WBV、Hct、Fng、PAG和内皮素均出现增高, 而PT、APTT时间明显缩短。这种现象以晨起时最为突出, 分析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1) 长期的睡眠低氧血症, 会引起继发性红细胞数量增多、Hct数值升高, 继而增高了血黏度, 有可能诱发继发血栓, 使得OSAS患者发生心肌梗死和脑梗死的概率明显增加。 (2) OSAS患者有夜间多汗、多尿和张口呼吸的表现, 导致水分丢失严重, 使得清晨时患者有明显血液浓缩的现象出现。 (3) OSAS引发的低氧血症以及高碳酸血症有可能引起患者颅内压增高和脑水肿的出现, 会阻碍脑血液的循环, 进而诱发缺血性脑血管病变[2]。

OSAS患者长期睡眠缺氧, 也会导致血小板的聚集性增强, 血小板聚集增加表示OSAS患者血小板活性提高, 这也有可能导致并发冠状动脉血栓性疾病和缺血性脑卒的发生[3]。本研究观察组患者在早上6∶00时PAG增高, 这一现象也可能与OSAS患者心肌梗死和猝死在早晨高发有一定关系。

参考文献

[1] 刘亚楠.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高危因素的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 2013, 6 (23) :15-16.

[2] 颜萍, 张希龙, 殷凯生, 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患者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高危因素的观察[J].心脑血管病防治, 2003, 3 (1) :13-15.

血栓性心脑血管疾病 第6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5月收治的30例OSAS患者作为研究组, 所有患者均各根据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明确诊断为OSAS, 男21例, 女9例, 年龄36~63 (50.2±3.6) 岁。病情程度:轻度22例, 重度8例。本组患者均无心功能不全及其他呼吸系统疾病。在本次试验前2w开始停用潘生丁、阿司匹林等抗凝药物。另选取30例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健康人作为对照组, 男20例, 女10例, 年龄35~62 (51.1±3.7) 岁。两组研究对象在性别构成比、年龄方面比较, 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受检者在检查前一晚8点后开始禁食, 在受检当日清晨6点, 经肘正中静脉采集空腹静脉血, 并在次日下午4点 (采血前禁食3h) 抽取血标本。仪器选用普利生LBY ̄MJ2型血液凝集仪、LBY ̄N6A型血液粘度分析仪、ACL ̄6000型全自动凝血分析仪。对血液标本进行内皮素、Fng、APTT、PT、WBV、PAG、Hct检测, APTT、PT检测方法选用免疫比浊法, 内皮素检测方法选用放射免疫法。

1.3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 计量资料以±s表示, 数据比较采用t检验,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受检者的血液检测指标比较见附表。从表中可知, 研究组上午6点的内皮素、Fng、PAG、Hct及WBV (低切、中切、高切) 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APTT、PT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下午4点的内皮素、PAG、APTT、PT、Hct值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研究组下午4点的内皮素、Fng、PAG、Hct及WBV (低切、中切、高切) 水平均明显低于上午6点, APTT、PT值均明显高于上午6点, P<0.05,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SAS) 是冠脉血栓性疾病 (如心肌梗死、不稳定心绞痛等) 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2]。据国外研究资料显示[3], SAS是缺血性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之一。临床上将SAS分为中枢性、阻塞性、混合性3类, 阻塞性SAS在临床上最为常见, 其危害性也最大。并发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是导致OSAS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 所以研究OSAS并发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的高危因素, 对于预防、阻止血栓性疾病的发生与进展, 改善患者预后, 降低患者死亡率具有重大意义。

通过本次研究发现, 研究组患者上午6点的内皮素、Fng、PAG、Hct及WBV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APTT、PT值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下午4点的内皮素、PAG、APTT、PT、Hct值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05) 。可见OSAS患者APTT、PT时间缩短、内皮素、Fng、PAG、WBV、Hct水平升高, 且以清晨表现更甚。这主要是因为: (1) 长期的睡眠低氧血症, 会导致红细胞继发性增多, 红细胞压积升高, 红细胞的大量聚集会增加血液黏滞度, 从而增加继发性血栓形成风险, 使OSAS患者发生心肌梗死、脑梗死的概率增加[4]。 (2) OSAS所引起的高碳酸血症、低氧血症, 会使颅内压升高、脑水肿加剧, 影响脑血液循环, 导致缺血性脑血管病变[5]。 (3) OSAS患者普遍存在夜间多汗、多尿、张口呼吸症状, 这些都会使机体丢失较多的水分, 从而浓缩晨起时的血液浓度[6]。

注:*:表示与本组上午6点比较, P<0.05;#:表示与对照组相应时段比较, P<0.05

总之, OSAS患者普遍存在明显的血栓栓塞高危因素, 并且清晨表现更为明显, 临床上要充分掌握OSAS患者的这些危险因素, 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尽可能地排除血栓性疾病高危因素, 以降低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发病风险。

摘要:目的 分析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 (OSAS) 患者发生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的高危因素。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30例OSAS患者作为研究组, 将同期在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30名健康人作为对照组, 对两组受检者进行血液APTT、PAG、Fng、内皮素、PT、WBV、Hct检测, 对比检测结果 。结果 研究组上午6点的内皮素、Fng、PAG、Hct及WBV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APTT、PT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05,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下午4点的内皮素、PAG、APTT、PT、Hct值与对照组比较,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研究组下午4点的内皮素、Fng、PAG、Hct及WBV水平均明显低于上午6点, APTT、PT值均明显高于上午6点, P<0.05,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OSAS患者普遍存在明显的血栓栓塞高危因素, 并且清晨表现更为明显。

关键词:心脑血管血栓性疾病,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高危因素

参考文献

[1]张志勇, 杨水珍, 王翔, 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肥胖与平均血小板容积的关系[J].医学研究杂志, 2013, 42 (12) :71-74.

[2]王勇, 朱源生, 方翔, 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对高血压患者血栓前状态的影响[J].广东医学, 2014, (7) :1048-1050, 1051.

[3]张福业, 孟秋云, 赵廷利, 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者凝血纤溶的变化[J].泰山医学院学报, 2011, 32 (7) :489-491.

[4]代文.脑梗塞合并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患者血栓形成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 (下旬刊) , 2014, (5) :2523-2524.

[5]桂耀松, 邸庆国, 徐凯峰, 等.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合并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12例报告[J].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10, 32 (2) :227-228.

上一篇:鼻罩机械通气下一篇:机电系统建模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