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诗歌鉴赏范文

2024-06-21

高中诗歌鉴赏范文(精选12篇)

高中诗歌鉴赏 第1篇

一、文本精读

诗歌的精确阅读实质上和文本阅读密不可分。解读是读者对文本阅读做出的反应、描述和解释, 即“阐释”。精确阅读就是让文本阅读得到准确的阐释。笔者认为, 学生要做到诗歌的精确阅读。首先, 要学会想象画面, 补白融象。诗歌中的物象是为情境服务的。借助想象, 将诗歌中的各个有关联系的物象整合为统一连读的画面, 这是读懂诗歌的重要环节。如杜甫的绝句三首 ( 其一) :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此诗通过一系列物象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初春景象:春天阳光普照, 江山秀丽, 春风送来花草的馨香, 泥融土湿, 燕子筑巢, 鸳鸯静睡。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 表现了诗人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

其次要想象情境, 入境体情。诗歌的意境就是将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生活场景融合在一起所塑造的耐人寻味的艺术境界。诗人通过想象创设情境。读者也只有通过想象才能将平面的文字转化为直观、主体的形象画面。才能艺术再现情境, 从而读出诗人的情感。如唐代王湾的《次北固山下》:

客路青山外, 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海内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这里要关注诗歌的有效信息——诗歌的题目、点题句、表达物象、情感的重要词句。“客路”“行舟”“归雁”。这些意象表达了诗人身在江南旅途, 而神思在洛阳故里, 表现了诗人思乡思亲的情感。

二、知人论世

《孟子·万章》中说:“颂其诗, 读其书。不知其人, 可乎?是以论其性也, 是尚友也。”说的是我们吟咏他们的诗, 读他们的书, 不知道他们到底是什么人, 可以吗?所以要研究他们所处的时代。纵观我们现在的诗歌教学, 常常强调诗歌答题套路, 却忽视了诗歌的本质首先要做到知人论世。笔者认为知人论世是诗歌教学中做到精准阅读的前提条件。也是一种基本方法, 运用好这把钥匙, 才能实现精准阅读的目标。如我们阅读戴复古的《江阴浮远意》:

横冈下瞰大江流, 浮远堂前万里愁。最苦无山遮望眼, 淮南极目尽神州。 (注:戴复古, 南宋后期诗人)

问题:前人认为“最苦无山遮望眼”在本诗中最具表现力, 你对此有何看法?请做简要分析。参考答案是:常人登高多希望极目远眺, “最苦无山遮望眼”一句则一反常态, 因无山遮隔, 中原沦陷之地尽在眼底, 触目心酸, 诗人不忍望又不能不望, 本句最为强烈和集中地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愁苦, 抒发了对国耻不报、国土沦陷的极度悲愤之情。学生无法理解“最苦”二字包含的深层含义。因为学生忽略了作者戴复古生活的时代是南宋后期。作者在文学史上有着爱国诗人的标签, 如果我们做到了知人论世, 这个题目就不难了。

值得注意的是, 在知人论世时, 我们还要注意到同一位作者, 在其人生的各个阶段, 因为经历不同、思想变化等因素, 其作品内涵、情感态度、语言风格等会有所差异。如我们阅读杜甫写于青年时北游齐、赵期间的《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 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而他的《登高》写于晚年流寓重庆奉节之时:

风急天高猿啸哀, 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 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两首我们在分析知人论世时, 应加以区分。《望岳》写出了登高俯瞰、朝气蓬勃, 显示出了诗人抱负远大、积极自信。而《登高》写出了漂泊无依、患病孤愁, 显示出诗人沉郁苍凉、感伤无尽。我们在练习诗歌精确阅读时应把握诗人人生各阶段的内涵、情感的差异。

三、题材分类

诗歌要做到精确阅读还离不开必须掌握的题材的分类, 高中诗歌鉴赏中常见的分类有以下几类:送别诗, 写景诗, 咏史诗、咏物言志诗、边塞诗、闺怨诗、思乡诗等。笔者认为, 诗歌精确阅读必须要做到对每一题材的特征及内容情感有较强的把握, 甚至对其常用技法要了如指掌。

如咏怀古诗的诗歌题材特征是以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陈迹等为题材, 借咏叹史实, 描写古迹来抒发诗人的兴衰之感。以寄托哀思, 借古讽今。常见的标志就是标题中有“咏史”“怀古”“古迹”等。所表达的情感多为缅怀前贤, 表达敬仰或惋惜;类比古人、寄托伤感或哀思。常用的技法多为借景抒情, 对比手法, 描写眼前衰败荒凉景象, 与历史上的繁华兴盛形成鲜明的对比;化用典故, 借典故寄托自己的感伤或对国事的讽喻, 衬托, 诗人往往临古迹而抒怀, 以悲景衬悲情。

笔者还进一步引导学生对诗歌常见人物形象进行整理分析。离人、征人、归客、游子、思妇、英雄、隐者等, 其寄情寓意往往也有相似之处。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 第2篇

考纲陈述:(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第一步】准确解读文本:在了解“诗家语”多省略、多倒装特点的基础上,抓关键点:(1)上看:看诗歌题目,圈出题眼(某一词语),认真研究古诗的题目,有的题目实际上就概括了诗的主要内容,或者给你理解该诗提供了感情基调。再看作者,回忆作者所处的朝代和作品风格。注意时代对作家的影响(如南宋的爱国思想);

(2)下看:看注解提示,了解诗歌的背景,寻找诗歌内容和情感的线索。

(3)中看:看全诗主体,每句圈出一两个词作为句眼,特别注意诗歌中的表现情感的形容词和副词(如:孤独自寂)。后部分一般运用议论、抒情手法,是诗的主旨。(即我们平时讲的五读:读题目、读作者、读内容、读注释、读命题。)

【第二步】明了答案构成要点(即给分点)。小口径问题什么答什么,大口径问题一般要包括三个要点:

●(1)采用的写作手法:常见写作手法(技巧)见后面所附四大类13小类。

●(2)手法揭示的内容:结合诗句,分析该手法写出了意象(人,物,景)的什么特点,或抒发(突出了)什么思想感情(哲理)。

●(3)所起的作用:此种写法在内容或形式上起到的作用。(内容方面的作用:深化意境深化主旨意境深远意境优美意味深长耐人寻味言近旨远。形式方面的作用:前后照应,虚实结合,先总后分,一问一答)

(注意:不同类型题目的三个要点的侧重点不一样,问什么则什么是回答的重点;且三个要点的顺序要根据具体题目的类型有机组合。一般情况下,我们要写明白:此诗写了什么内容,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什么感情。)

【第三步】】诗歌鉴赏简答题:根据题目类型的不同,选择不同的答题方法。◆第一种类型:分析意象类(意象即诗中描写的人、景、物)常式问:这首诗歌营造了哪些意象?

变式问:这首诗歌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或:这首诗歌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 注意诗歌中有固定含义的意象:

⒈离别类:双鲤、尺素(远方来信),月亮(思乡或团圆),鸿雁(游子思乡怀亲或羁旅伤感),寒蝉(悲凉),柳(喻离别留念或代故乡),芳草(离愁别恨),鹧鸪鸟(叫声似“行不得也哥哥”,指旅途艰辛或离愁别绪),南浦(送别之地),芭蕉(离情别绪),燕(惜春或恋人思念或物是人非的变迁,或传书叙离情或游子漂泊),关山(思家),长亭短亭(送别),阳关曲(送别的歌声)。

⒉情爱类:莲(音同“怜”表达爱情),红豆(男女爱情或友谊),红叶(传情之物)。⒊人格类:菊花(清高),梅花(不怕摧残敢为人先或保持冰清玉洁),松(傲霜斗雪坚守节操),⒋悲情类:梧桐(象征悲凉),乌鸦(衰败荒凉),杜鹃鸟或子规(象征凄凉哀伤或思家思归),碧血(蒙冤枉而死或忠心不泯灭),猿(悲伤)。

⒌其它类:昆山玉(人才),折桂(科举及第),采薇(隐居生活),南冠(囚犯),柳营(军营)。东篱(高雅,洁身自好)■第二种类型:分析意境类(意境=意象+情感)常式问:这首诗歌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氛围?

变式问:这首诗歌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 这首诗歌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A.意境(氛围)特点术语有:

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恬静安谧,雄奇优美生机勃勃,富丽堂皇,肃杀荒寒瑰丽雄壮,虚幻飘渺凄寒萧条繁华热闹等。B.思想感情术语:

迷恋、忧愁、惆怅、寂寞、伤感、孤独、烦闷、恬淡、闲适、欢乐、仰慕、激愤,坚守节操、忧国忧民等。

■第三种类型:分析主旨型(含情感及寄寓义)

诗歌就题材(内容)的不同,可分以下10类,据此可了解诗歌主旨:

⑴咏史怀古诗:凭吊古迹古人来借古讽今;或感慨昔盛今衰,今不如昔;或渴望像古人一样建功立业。(写古迹古人,多用典故)

⑵托物言志诗:不直接表露思想情感,而是运用比喻象征拟人手法把自己的理想和人格融入一物象中。(常有松、竹、梅等意象)

⑶边塞征战诗:或抒写报国立功壮志;或征夫思家的思念;或对开边拓土穷兵黩武的统治者的讽刺和规劝。

⑷羁旅思乡诗:写游子漂泊的羁旅愁苦;或所见所闻所感触发的思念故乡的乡愁。(常有月、柳、雁、书信及梦境幻觉的描写

⑸送别留念诗:或表达别时留恋;或表达别后思念;或表白理想信念;或表达彼此勉励。⑹田园山水诗:借写山林田园的闲适美好,表达对世俗与现实的不满、向往宁静平和的归隐思想,或表达自己遗世独立,保持节操品性的情怀。

⑺即事感怀诗:或忧国忧民;或反映离乱;或渴望建功立业;或仕途失意闺中怀人;或讴歌河山。

⑻闺怨闺愁诗:或表达对戍边丈夫的思念,或写春光(青春)易逝,光阴不再的感伤,或表达对战争的厌恶。(我们认为不会考,但是课本中有,我们还是要了解一点。)

■第四种类型:表达技巧类(着眼于全篇整体或局部)常式问:这首诗歌采用了何种写作手法?

变式问:这首诗歌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技巧)?或:诗人是怎样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 写作手法(技巧)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大致包括4类: 第一种:描写景物的方法:

⒈从直接与间接的角度看有:正面和侧面描写,虚写(想象联想)与实写;

⒉运用修辞手法:比喻对比夸张比拟)(高考常考)借代双关反问设问、反问、互文; 3.运用表现手法来写:衬托对比渲染烘托引用典故(高考常考)象征、铺陈,白描。4.从景物的动静角度来写:动景静景结合,或以动写静,以静写动;(高考常考)5.从观察的层次来写:远看与近观结合,仰视平视与俯视结合;空间的上下结合,高低结合。

⒍从调动感觉的角度来写:视觉(形和色),听觉(声),嗅觉(气味),味觉,触觉;或通感。第二种:描写人物的方法

⒈从直接与间接的角度看,方法有:正面和侧面描写,虚写(想象联想)与实写; 2.运用具体描写手段: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外貌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 ⒊运用修辞手法来写人:比喻对比夸张比拟借代双关反问设问、反问、反语; ⒋运用表现手法来写:衬托对比渲染烘托象征、铺陈,白描。第三种:抒情方式

1、直抒胸臆:直接运用抒情与议论的表达方式来抒发情感

2、间接抒情:托物言志(寓理),借古讽今,用典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高考常考)第四种:结构(构篇)方式

对比,前后照应,问与答,卒章显志,总分,虚实结合,(高考常考)过渡,详略,人称,设置悬念,欲扬先抑、2012年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题

鉴赏诗歌形象应注意以下两点。

1.了解传统的审美习惯

要做好诗歌鉴赏题,应了解传统审美习惯,主要有下列几点:

(1)望月怀远,如李白的《静夜思》、杜甫的《望月》、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等。

(2)伤春悲秋,或因见秋而思乡。如柳宗元的“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3)见流水则思年华易逝。如苏轼看“大江东去”而叹“人生如梦”。

(4)折柳送别。如柳永《雨霖铃》“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其间缠绵悱恻的别离之情,给人以悠长的回味。

(5)闻雁思归。如王湾《次北固山下》“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6)听梧桐而心悲凉。如白居易《长恨歌》“秋雨梧桐叶落时”,李清照《声声慢》“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等等。

2.抓意象的特殊内涵

(1)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唐·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2)以折柳表惜别。“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李白《忆秦娥》)--西安灞陵桥的两边长满垂柳,而灞陵桥是首都的门户,这里是送别的地方,在灞陵桥折柳送别特别能表达伤离别的情感。

(3)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昔日的繁华已荡然无存,桥边已长满杂草野花,乌衣巷已失去了昔日 的富丽堂皇,夕阳映照着破败凄凉的巷口。

(4)菊花象征坚贞高洁的品质。唐人元稹《菊花》:“秋丛绕舍似陶家,遍绕篱边日渐斜。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其他“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宋人郑思肖《寒菊》)、“寂寞东篱湿露华,依前金靥照泥沙”(宋人范成大《重阳后菊花二首》)等诗句中,菊花无疑已成为诗人人格的写照。

(5)梅花象征傲霜斗雪、不怕挫折打击、纯净高尚的精神追求。陆游的著名词作《咏梅》:“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借梅花来比喻备受摧残的不幸遭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元人王冕《墨梅》:“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也是以冰清玉洁的梅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言浅而意深。

(6)松树象征坚贞高洁的品格。松树是傲霜斗雪的典范,自然是众人讴歌的对象。李白《赠书侍御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韦黄裳一向谄媚权贵,李白写诗规劝他,希望他做一个正直的人。

(7)莲用来表达爱情。由于“莲”与“伶”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情,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莲子”即“伶子”,“青”即“清”。这里是语意双关,采用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

(8)梧桐象征凄凉悲伤。梧桐在古典诗词中是凄凉悲伤的象征。如元人徐再思《双调水仙子·夜雨》:“一声梧叶一声秋,一点芭蕉一点愁,三象归梦三更后。”以梧桐叶落和雨打芭蕉渲染一种凄婉悲凉的气氛,写尽愁思。其他如“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唐人温庭筠《更漏子》)等。

(9)杜鹃鸟象征凄凉哀伤。由于“杜宇魂化杜鹃”的神话故事广为流传,杜鹃这一形象在古诗中固定成为凄凉、哀伤的象征。宋人贺铸《忆秦娥》:“三更月,中庭恰照梨花雪;梨花雪,不胜凄断,杜鹃啼血。”三更月光照在庭院里雪白的梨花上,杜鹃鸟在凄厉地鸣叫着,使人禁不住倍加思念亲人,伤心欲绝,词人通过描写凄清的景物,寄托了幽深的乡思。

(10)鹧鸪鸟象征离愁别绪。由于鹧鸪的鸣声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人对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因此,鹧鸪的形象在古诗词里就有了特定的内蕴。如“落照苍茫秋草明,鹧鸪啼处远人处”(唐人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鸪》)、“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

鉴赏诗歌的方法步骤及技巧

(一)高考诗歌鉴赏的第一步:整体感知诗歌主旨

例1.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析:忌先扣某些字眼,如“苦”“愁”“寂寞”等字眼,以免扰乱全局理解,以为是概叹梅之不幸,生怜惜之情。应当先整体把握作者用先抑后扬手法,赞美梅花高格劲节美好品质意境。

(二)高考诗歌鉴赏的第二步:组合意象,探究诗歌内涵

1.借助意象,品味诗歌意境。

意境是作者主观情感与自然客观物象融合的整体(“神以象通,物以貌求”《文心雕龙》)。品味意境感知意象,就要借助意象。

例:江月人去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沙头宿鸟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明月、风灯、宿鹭、跳鱼等意象有机地组合成一幅清幽、静谧的意境。

2.借助意象,体味诗歌情感。

例: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从坠落的夕阳、无声的落花、寻旧垒的归燕几个意象,可体会到全词的感情基调是抒写对人事变迁的无比惆怅之情。就其不变者而言,天气、亭台阁与去年毫无二致;就其变者而言,夕阳虽美好,但终究要沉没。好鸟相鸣似有意,但落花流水却无情。

(三)高考诗歌鉴赏的第三步:认知诗歌精妙词语体会意境

1、认知精妙词语:生动、富有表现力词语(动词、形容词、虚词等)

例:明月别枝惊鹊 惊:使„„鹊惊 日出江花红胜火 胜:超过

山寺月中寻桂子 寻:找 体会意境:明月别枝惊鹊(依恋美好情);“寻”、“看”(清闲、幽静)

2、领会诗歌意境创作的方法

①表达方式:

记叙、议论、抒情、描写、说明

②表达技巧:

虚实结合、烘托、比喻、夸张、用典、联想与想象等

(四)高考诗歌鉴赏的第第四步:抓住诗歌的诗眼体会主旨

例: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诗眼为“心远”。因为“心远”所以,“无车马喧”、“地自偏”、不必辨言。“真意”虽比“心远”深一层,但也是从“心远”中生出来的。将“心远”与各组合的意象印证,本诗主旨“退隐后对尘世超脱的心境”就非常明确了。

(五)高考诗歌鉴赏的第第五步:多角度领会诗歌

①理解作者-独特的人生经历与作品风格:

杜甫:忧国忧民的人生,沉郁顿挫的风格 李白:愤世疾俗的人生,清新飘逸的风格

辛弃疾:抗金复宋的大业

②体察背景:

同是烽火战争-唐朝安边创立功业,南宋收复失地悲壮。

③注意题目

观书有感二首(朱熹)

其一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其二

昨夜江边春水生,蒙冲巨舰一毛轻。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④注意注释:

闺意献张水部(朱庆馀)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注释]这是朱庆馀参加考试前呈献给考官水部员外郎张籍,以试探底细的诗。

酬朱庆馀(张籍)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抵万金。

⑤注意比较

采莲曲(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采莲曲(白居易)

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①萦波:在水波上旋转浮动。飐风:在风中摇摆。

②搔头:古代妇女绾发的簪子。

简析两首诗中采莲少女形象的异同之点。

两首诗中的采莲少女都热爱劳动,辛勤劳作。王诗中少女美丽,欢快,充满青春活力。白诗中少女

高中诗歌鉴赏课心得 第3篇

【关键词】诗歌鉴赏;思路方法;诗歌特点;艺术形象;思想感情

近年高考反馈信息表明,学生对诗歌理解的障碍较大,综合分析有三点原因:①对诗歌特点认识不足,因而把握不准;②思路不清晰;③综合分析能力不够。针对学情,我在教学中采取了相应的对策,具体如下:

一、掌握诗歌特点,挖掘潜在信息

和其他文学作品一样,诗歌中所书写的对象也不外人、事、物、景、情,但因其语言凝练,内容又高度集中,所以,在字面之外隐藏着大量的人、事、物、景(形象)和情(情感),我们称之为潜在信息。进行诗歌鉴赏时,景物是我们的必然着眼点,诗人所写的景物作为外在的显信息是我们捕捉潜信息的关键。比如“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一句,初升的明月、鸣叫的山鸟,这些都是外在的显信息,但透过这些,我们可以捕捉到春山涧溪中倾泻而下的皎洁的月光,想象到在声声鸟鸣中愈发显得寂寥和静穆的山林景象,至此,诗人内心闲静的情感和诗中反衬的艺术手法也就不言而喻了。所谓“一切景语皆情语”,在诗歌中,外在信息与其潜在信息是统一的、一致的,写了什么景物,必然要突出景物特征,而这其中也自然地渗透了抒情主体的形象,所以说捕捉潜信息要从外在景物入手。

二、诗歌的意象是外在信息与潜信息的契合点

诗歌的意象联系着情与景,融合着主观和客观,所以,它是我们经由外在信息捕捉景物特征和抒情主体情感世界一系列潜信息的必由之路。意象在诗歌中表现为一定的景物,因此,准确地把握景物这一外在信息是挖掘其内在意蕴的关键。而披景入情的方式即由景物出发,经由契合点——意象,汇集诗歌内部有机组合为一体的形象和情感两类潜在信息,反馈之,感悟之,审视之,将表层含义和内在意蕴合而为一,将浓缩为数字、数十字、数百字的众多内容充分调动开来,形成一种以诗歌主体为中心的发散性的理解层面,完成读者的欣赏美与作者的表现美渐趋的求同的过程。这种思维方式是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经过文化的积累和浸润而逐渐形成的。

三、沿着思维的逻辑穿越诗歌的时空

“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陆机《文赋》)。诗人为我们创造了生动的形象,感人的意境,广阔的艺术空间,上下几千年,纵横数千里,其时空的涵盖性造成了诗歌欣赏的审美空间。刘禹锡《秋词》中的“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展示给我们的形象是:一队白鹤在云间排成一排,诗人的“诗情”也随着凌空的白鹤而飞上碧蓝的天空。由一鹤排云的典型形象创造出宏阔的意境,上下纵横,化无形为有形,意象豪迈,气势开阔。杜甫《登楼》中有“锦江春色来天地,玉垒浮云变古今”两句,其中“锦江”句在空间上开拓视野,“玉垒”句就时间驰骋遐思,浩荡时空中,饱含着作者对祖国山河的赞美和对民族历史的追怀,也透露了诗人忧国忧民的无限心事。可见,诗歌的广阔的艺术时空不仅使欣赏者展开了遐思的翅膀,也包容了抒情主体的无尽潜信息要素,披景入情,我们就会领略到诗歌艺术殿堂中瑰丽的色彩。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心得 第4篇

一、鉴赏语言

(一) 重诵读, 品韵味

诵读是学习诗歌的首要环节, 也是重要环节。且不说“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好诗不厌百回读”, 单诗歌的节奏、旋律就足以让人读上多遍而不释手。古代诗人很讲究在“吟咏之间, 吐纳珠玉之声”, 使得语言富有抑扬顿挫、起伏跌宕的韵律美和音乐感。就诵读方法而言, 一是教师要引导学生自读、自己体会感知, 二是教师要帮助学生入情入境, 三是教师要多种诵读方法并用, 如利用多媒体或听名家朗读录音。

诵读不仅能够让学生获得语言上表层的感知, 也有利于学生对诗歌的整体有切实的感受。学习李清照的《声声慢》时, 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在自读、试读之后, 欣赏著名演员兼话剧人濮存昕的一段朗诵。他对这首词的韵味和情感把握得极好, 尤其是“梧桐更兼细雨, 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 怎一个愁字了得”一句, 读得非常投入, 非常感人, 完全把李清照内心的凄苦和悲凉读出来了。他的眼神, 他脸上的神态, 他手上的动作, 都可以让学生体会到词中的情感, 在心中产生情感共鸣。同时, 这个朗读还可以让学生很直观地了解古代仄声的读法。欣赏完之后, 教师可以让学生再次试读, 会收到很好的效果。

(二) 抓关键词, 品语言

古典诗歌的语言高度概括凝练, 一个词、一个字都凝聚着作者深厚的情感。“吟安一个字, 拈断数茎须”就是最好的写照。无论韩愈的“推敲”, 还是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 无一不是最好的例证。我们鉴赏古典诗歌时, 必须要品味语言的隽美。这其中, 抓关键词是个好方法。动词、形容词、数量词、副词、叠音词都是关键词, 都是值得注意, 值得鉴赏的。

古典诗歌中律诗的关键词往往出现在上下两句中相对应的位置上, 一般出现在颔联和颈联中, 如果是五言律诗, 那么颔联或颈联的第三个或第五个字往往是最富有表达力的关键词, 是值得鉴赏的。如《江间作四首》中的颈联“沙明拳宿鹭, 天阔退飞鸿”, “拳”“退”二字用得巧妙, 都是诗句的第三个字。王维的《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直”和“圆”二字都是诗句的第五个字, 也是素来为人称道的。

其他题材诗歌的关键字出现的位置不太固定, 教师要耐心体会并引导学生领悟。在学习的过程中, 教师应让学生大胆讲出自己的理解。只要学生言之有理, 教师都要鼓励, 要重视学生的初体验。教师只有做到及时了解学生真实的理解状况, 才能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 帮助学生更准确、更深刻地鉴赏诗歌。

二、鉴赏形象

(一) 鉴赏景物形象

诗歌中的景物, 如山水花鸟、日月星辰、长空大陆、夕阳落叶等, 可谓无所不包, 凡是自然界存在的, 诗中皆有。然而, 诗中的景物并不等同于自然景物, 它往往融合了作者的情感, 成为客观形象和主管情感的有机融合体, 这就是“意象”, 也就是说, 诗中的各种意象通常都寄寓了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如柳永的《雨霖铃》中“杨柳岸晓风残月”一句中的“杨柳”“晓风”“残月”, 这些景物可以说是美丽风景, 但仔细品味, 这些景物都跟离别有密切的关系, 向读者传达出的是与心上人离别时候的悲愁和怅惘。

要想把握意象, 我们还要学会想象和联想。在鉴赏诗歌时, 我们可以在忠于原诗的基础上对诗人笔下的景象进行再加工, 进行合理的想象。读杜甫的“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时, 如果我们只将诗句理解为燕子在湿湿的泥土上飞来飞去, 鸳鸯睡在沙滩上”, 那么会使诗中所描绘的春天的美景大打折扣。我们可以进行合理的想象:泥融土湿, 燕子双双翩飞, 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 成双的鸳鸯安然地静卧。这样, 春天的祥和明媚就展现出来了, 也能更好地表现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

(二) 鉴赏人物形象

有的诗歌以景色为主, 如山水田园诗。有的诗歌以人物为主, 如《小儿垂钓》和《江城子·密州出猎》, 这些诗歌或塑造了另外一个人物形象, 或者描述的主人公就是诗人自己。《小儿垂钓》逼真地描画了一个儿童初学钓鱼的情景, 使孩子认真专注、天真烂漫的神态跃然纸上:他坐在长满青苔的草丛中, 正专心致志地钓鱼, 虽然衣着不整, 头发蓬乱, 但让人觉得很有趣, 很可爱。《江城子·密州出猎》则写的是作者自己:左手牵黄狗, 右手擎猎鹰, 头戴锦绣的帽子, 身披貂皮的外衣, 一身猎装, 气宇轩昂。他率领的队伍, 何等雄壮;出猎的场面, 何等壮观。

鉴赏人物形象时, 我们往往通过分析诗中对人物的种种描写来体会人物的特点, 如《小儿垂钓》通过“蓬头”“侧卧”“遥招手”等外貌和动作描写突出稚子的可爱和聪明。《江城子·密州出猎》也是通过人物的外貌、动作和心理描写来塑造了老当益壮、气宇轩昂的抒情主人公形象的。

三、鉴赏情感

诗歌是抒情言志的文体, 写景或状物都是为抒发情感而蓄势作铺垫的, 我们鉴赏时须通过诗歌中的景物或事物所要暗示者的东西来体会作者的情感。

(一) 知人论世, 读懂背景

“知人论世”是中国古代文论的一种观念, 是人们评论文学作品的一种原则。语出《孟子·万章下》:“颂其诗, 读其书, 不知其人, 可乎?”人是不能离开时代而生活的。掌握“知人论世”的原则, 有助于我们理解古代文学作品。

每当鉴赏一首诗歌, 我们都要弄清楚作者是在什么情况下写成的。同一种题材不同的作者表达的情感肯定会有所不同, 同一个作者在不同的背景下写成的诗所表达的思想肯定也不会完全相同。因此, 在鉴赏诗歌前, 知人论世, 读懂背景, 是必不可少的。

(二) 辨清题材, 找准情感

古诗词取材非常广泛, 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 根据取材的不同, 可以分为边塞征战诗、羁旅行役诗、赠友送别诗、悼亡怀友诗、山水田园诗等, 每一种题材的诗表现的情感态度是不一样的, 如羁旅行役诗表达的是游子们孤寂落寞的情感, 悼亡怀友诗表达的是对友人或亲人的悼伤和思念等。在鉴赏诗歌时, 我们如能准确判断出是哪种题材的诗歌, 那么理解诗人的情感就容易多了。

参考文献

[1]郭晓波.古代诗词鉴赏之我见[J].新课程学习:基础教育, 2010 (5) .

高中诗歌鉴赏教学反思 第5篇

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提出:“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的成长模式。”叶澜教授说:“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是如果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而且,专家们都说写教学反思贵在及时,贵在坚持。诗歌单元的教学让笔者感觉收获很大,这里来谈谈笔者的教学感受。

诗歌作为我国科学文化的精髓是我国文学史的一个奇葩,是我国丰硕的文化遗产。中国古代诗歌记载着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历史,有着独特的审美风格和博大的精神力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爱国思想、审美情趣和健全人格。古代诗歌在中小学语文课本中代表着高品味的文学趣味,中小学生可以从诗歌中吸取精华,陶冶情操,丰富中小学的精神世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中学语文教师,如何通过诗歌教学使学生进一步了解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接受爱国主义熏陶与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使学生在诗歌教学实践中受到心灵的陶冶和潜移默化的感染,培养伟大的人文精神等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教育意义。

高中阶段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又要求对文学作品“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我们在教法上传统采用创设情景法将学生带入特定意境中感受作品形象对古代诗词有自己的感悟。既然是感悟和鉴赏,我们在教学中除了教师有自己的感悟外,重要的是让学生在学习中有自己的感悟和独特想法,让教学也带有个性化色彩。往往我们忽视了学生的感受,使得诗歌教学陷入了“山重水复疑无路”的局面,下面是笔者上课的一个实例,从这个实例来谈对诗歌鉴赏课的个人感悟。

在上了几节关于炼字型的诗歌鉴赏课后,笔者带着学生总结一下这类题型一般的提问方式:“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高二学生对于诗歌鉴赏也有一定的阅读体验,这点他们也可以总结出来。通过展示近几年高考中关于炼字类型的诗词让学生去研究讨论如何答题能抓住得分点,接着师生共同探究找出答题范式:释含义(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描景象(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点情境(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笔者感觉这一课上得很是热闹,学生也很积极。笔者给学生留下三道题目都是关于炼字类型的,笔者抽查一个班级的作业,结果发现问题很多,模式是有了,但是对于诗歌的内涵理解没有把握住,光有形式没有内容,这是很大的问题,下面就一个教学例子进行简单分析:

南浦别(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问题:前人认为,“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好多同学的答案就是说“看”字用得好,很形象,主人公看到眼前的景想到留别的愁苦来表现内心依依不舍之情。这种答案表面看问题不大,但是“看”到底什么意思,在文中到底是个什么妙处几乎没点出来。当然,这首诗便变成了讲课的重点。于是,笔者就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带着学生看他们答题的漏洞,然后具体去解析这首诗歌,先看诗歌的题目,强调“南浦”跟长亭一样都是送别的代名词,意见“南浦”令人顿生离愁,接着看诗歌找关键词,目的就是让他们领会“看”字在文中的妙用。拓展的时候,笔者举了《别赋》中的句子帮他们消化所学。看似学生有所领会,一节课下来笔者觉得特累,感觉这种教法没什么太大的效果,但是一时真是想不起来有什么好的方法去讲鉴赏题目,一时走进了死胡同,真是“山穷水复疑无路”。

在另一个班上课,笔者思路一时没打开,如果还按照上面的方法去讲课,收获甚微。笔者就把学生带到多媒体教室,先让学生欣赏一下李清照《一剪梅》的mv,在《月满西楼》这首韵味十足的歌曲中,学生仿佛也被带到了词中的意境中来,有的学生看完后居然在书上写下了大约二三百字的鉴赏片断,每个同学鉴赏的角度也不一样。于是笔者顺势把《南浦别》打在大屏上,学生开始没多少反映,接着展示题目:“假如你是导演,你怎么把这首诗拍成mv或做成flash动画,要把诗中所要展现的东西表现出来,比一比看谁做得好。”班里顿时热闹起来,三五成群讨论起来。十分钟后,同学自告奋勇把自己的剧本设计讲给大家听,创意十足,包括配什么类型的音乐,什么样的画面,什么样的动作,包括什么颜色的字体学生都考虑到了……笔者觉得最好的就是班级一个学美术的同学和她同位的配合,一个画画,一个用语言去解说,生动形象,意境设置精彩独到。我们把鉴赏课变成了对诗歌的再创作课,一节课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这就是古代诗歌教学中常用的创设情境,体验情感教学法。上面的课堂实例中,传统的创设情景法和现代化多媒体被结合了起来,创设教学情景其目的是在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和氛围,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情感的产生往往来自于直观、生动、具体的形象。多媒体的优势之一就是能借助语音、图像、影像、文字等媒体创设情景,对学生进行感官上的刺激,使学生得到情感的体验。语文中有许多优美的、令人心驰神往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篇目,可以借助多媒体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联想和想象。“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对那些生活阅历不深、没有身临其境的中学生讲解半天,他也许无法理解,而借助于影视形象再阅读,就可以轻而易举地感受到诗句的音韵美和形式美。传统与现代的适时结合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高二学生也开了计算机这门课程,他们主动将所学计算机知识用于语文课堂,学习诗歌的兴趣大大提高,自己找了好多课本外的诗歌进行情境创设,并成立了诗歌兴趣小组,达到了学习诗歌空前的高潮。

笔者的教学思路这时候彻底打开了,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由“山穷水复疑无路”到“柳暗花明又一村”,教学方式的转变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笔者收获很大,真正做到了教学相长。这种教学方式极大激发了学生内在的潜能,发挥他们独特的想象力,他们的创造力带有个性化色彩,笔者也发现了原来班上的学生这么有才!在新课改下,教师要注重教学反思,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实施途径和课堂结构,达到优化课堂教学的目的,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有机结合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的科学性来提高自己的教学业务能力。

随着形势的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被广泛应用,它可以促进学生的智能发展,提高教学质量,还能促进学生知能发展的过程,提高学生掌握知识和能力的质量,并能更好地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和不同水平,能增进教学效率,提高信息增殖率,扩大教学规模。在新的世纪里,面对信息时代知识经济的崛起,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信心领域中的应用,已成为衡量教育现代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为此,我们要认真探索一下现代教育技术运用于语文教学的基本特点、基本模式,充分利用现有教学环境和教学媒体进行各种形式的教学尝试,为学生创造一个和谐、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发展学生的个性和创新精神,同时把这种现代化教育技术和我们传统的诗歌教学方法巧妙结合,打开了诗歌教学“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局面,让学生乐于学习。教学方式是为课程目标服务的,课程目标是多元的,教学方式也不应该是单一的。不管教师在教学中采用哪一种教学方式,其目的都是为了促进学生有效学习,从而全面实现课程目标。在这个过程中, 学生的感知能力、理解能力、想象能力、创造能力都得到了训练, 并且也提高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久而久之, 还能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掌握学习的主动权, 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第2篇】高中诗歌鉴赏教学反思

中国古典诗歌历史悠久,它以高度凝练的语言,真挚醇美的情感,和谐的韵律,形象地表达作者丰富的思想感情,成为文学领域里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诗歌鉴赏不但能提高人们的文学审美情趣,而且能培养人们的良好文化涵养,使人们的思想、情感和道德素质获得提升,文学艺术素养有所丰富,不断完善。

诗歌教学贯穿了从小学到初中的全部语文教学过程,甚至可以延伸到幼儿学说话时候。按说,初三学生应有初步的诗歌鉴赏能力了,可实际上并非如此。原因何在呢?经过长期观察,我感到以下几个因素阻碍了学生对诗歌的阅读鉴赏:

1、背诵积累少。素质教育不是不要识记,恰恰相反,要提高语文素养,必须要有一定的知识原始积累。由于一些错误的认识,目前学生能完整背诵的诗歌非常有限,这对我们这个诗的国度,对语文教学都是极大的悲哀。

2、语言障碍。古代诗歌中的特殊句式,文言词汇,都影响到学生的理解和鉴赏。

3、缺乏必要的训练。常常会遇到这种情况:对一首诗歌,学生即使感悟到了,也不会表达出来。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除平时教学中的不足,就是重讲轻练,同时缺乏必要的方法指导。基于以上思考,高三诗歌鉴赏训练中,通过对内容归类,使学生举一反三,提高理解能力;通过训练解题模式,提高鉴赏表达能力。

诗歌所表现的思想内容,常常与作者创作的时代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要真正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就要对作者创作诗歌的时代背景有所了解。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点,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适当了解某个时代的风貌,同样有助准确把握这个时代的诗歌作品。“以世论诗”即为再现当时时代、社会环境及作品产生的具体背景,以其世观其诗。

语文教学应该重欣赏,而诗歌教学尤其要重视欣赏,教学中,我发现有些学生,读书的时间越久,语文学习的热情越低,尤其是到了高三,更是轻视语文学习,表现出种种消极心理。对比较难懂的古诗文更加不赶兴趣。

当然,要提高古典诗歌的鉴赏能力,并不是仅靠一朝一夕之功的。“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这就要求我们在平时的诗歌训练中,了解作者,辨清风格,仔细揣摩、细心感悟作者的思想感情,认真积累一些诗歌知识,增加自己文化底蕴的积累,相信我们在“操千曲”“观千剑”之后,一定会“晓声”“识器”的,只有这样,才能在古典诗歌鉴赏阅读中立于不败之地。

【第3篇】高中诗歌鉴赏教学反思

古典诗歌是前人留给我们的珍贵的文化遗产,诗歌教学对于陶冶性情、加强美育、继承传统,具有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作用。然而,高考模式下的诗歌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其中最显著的问题是,在诗歌教学中,知识、技巧训练大于思想的领悟、价值的追求、审美的熏陶。这有待于高中语文教师进行有效的反思。

在高考指挥棒效应明显的大环境下,设想如果不考诗歌,又有多少学生真正主动的搜集诗歌、背诵名句、感悟意境?因为“动机是能引起、维持一个人的活动,将该活动导向某一目标,满足个体某种需要的念头、愿望、理想等。”[1]当代高中生浸泡在媒体文化、网络文化、大众文化的情境中,很多学生拒绝传统,崇尚个性,已经失去学习诗歌的动机。如果诗歌教学与现实脱节,课堂枯燥乏味,学生就会更加厌恶诗歌学习,这与诗歌教学的初衷背道而驰。

《周易》中有“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因此,高中诗歌教学求新求变迫在眉睫。在新课程背景下,变的是思想、方法,不变的是道德感悟、审美追求。道德的崇高与审美的品位是学生对诗歌的自觉式追求。现从心理学视角,从动机、美感(艺术鉴赏)、能力三个维度,以苏教版《唐诗宋词选读》第三专题:豪放飘逸的李白诗《梦游天姥吟留别》为例,谈高中诗歌教学改革,并作一定的反思。

一、背景分析

传统的诗歌教学很容易让学生对诗人及其作品形成符号化认识。如谈到杜甫,就想到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其人被成“诗圣”,思想是“忧国忧民”。提到李白,就想到他被称为“诗仙”,将他与浪漫主义紧密联系,想到他的诗歌风格“豪放洒脱”……这已形成当下标准化、范式的诗歌教学模式,在心理学上称这种现象为“思维定势”。要改变这种现状,需要引导学生以知人论世为起点,多元化解读文本,找到传统与现实的平衡点,激发学生学习诗歌的兴趣与创新能力。而《梦游天姥吟留别》这首诗,“梦”属于想象的类型,教学中带领学生跟随李白的思维踏上多彩的追梦之旅,找到神仙世界与现实世界的衔接点,回归现实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心灵家园”。

王国维说:“诗人对自然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人是自然性与社会性的结合体,鉴赏诗歌除了进入意境中外,还可以获得情感的愉悦、心灵的共鸣、审美的体验。而高中生鉴赏诗歌,有三大步骤:读懂诗歌、感悟意境、创新理解。其中激发学习动机是前提和基础,感悟意境是领悟与内化,创新理解是目的与结果。

以下是从心理学角度解决上述问题:

一、培养学习动机

“诗歌教学是重点更是难点,年代久远,时空跨度大,要想真正领会诗词的意境和情感,需要每个参与者调动自己的知识储存,发挥自己的主动性、积极性,多层次、多角度地品味诗歌。”[2]而能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最有效的途径是课前问题的设置。“课前预习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对于学生整体能力的提高能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3]针对《梦游天姥吟留别》我确定的课前预习目标是:(1)温故知新,复习已学习的关于李白的诗句;(2)知人论世,了解李白豪迈洒脱的生命轨迹;(3)诗海探珠,联系诗歌谈别人对李白的评价;结合这一学习目的,我创造性地选用诗歌名句,分别是温馨预习“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学子用功时”、知人论世“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诗海探珠“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并将这些学习目的作为学案,课前复印给学生。

“温故知新”环节我引用一段文字:

就在那个遥远的时代,秦民们曾一千次地吟咏过的那条河,白霜与芦花茫茫;魏武曾挥鞭遥指过的那片海,秋风正洪波澹澹;我们将在边塞再听“秦时明月汉时关”的久远浑响,我们将到荒原重温“西风残照,汉家陵阙”的兴衰无常;让“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叹息使我们也“怆然而涕下”,令“长风破浪会有时”的傲啸也激起我们“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情;赤壁大江东去,那尚未销蚀的铁戟被大浪淘出,问英雄安在?楚天千里清秋,那在少女的红巾翠袖上留下泪痕的豪杰,已身老沧州!杨柳岸边,晓风残月凄然相送;春花秋月,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

学习动机的培养途径中最重要的一条:引起学生内部需要,转化学习动机。这段文字中,能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是:秦民吟咏与音乐的魅力;魏武与海的渊源;边塞诗的雄浑豪放与美国西部片的苍凉之美;“怆然而涕下”与“揾英雄泪”的异同点;“三赤”名篇与余秋雨的《东坡突围》;柳永与“奉旨填词”的故事;李煜与仓央嘉措、纳兰性德三个“情圣”的人格魅力。

“比较阅读作为一种重要的阅读实践和训练、测试手段,在未来的教学和测试中将更加受到重视。要提高比较阅读的质量,必须熟悉比较阅读的思维方法:求同和求异。”[4]无论求同还是求异,这段文字都能从音乐、地理、影视、文学、宗教等方面拓展学生的视野,引起内心的共鸣,维持其对新鲜知识的好奇心。

“知人论世”环节设计问题:

“李白在《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中这样清晰地规划了自己的生活蓝图: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他希望找一条终南捷径由布衣一跃而为卿相。”[5]李白的个人理想是否现实?他的个人才华如何一步登天,成为唐玄宗的御用文人?李白的性格是否适合醉心于功名利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安能摧眉折腰适权贵”与他的“卿相”理想是否矛盾?

这一系列问题,由浅入深,由外到内,结合文本,引导学生将个人情感体验进入到诗歌中来,达到发展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诗海探珠”环节我引用李白的《赠孟浩然》:

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

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

这首诗的“亮点”在“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上,“高山似的品格怎么能仰望着他?只有在此向您清高的人品致敬。”蓦然回首,发现李白也有人格上的“偶像”孟浩然。由此联想到《诗经·孔子世家》中的名句“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在李白傲慢、不可一世的外表下有一颗谦逊的内心。打破对李白认识的思维定势,也是维持学习动机的有效方式。

在“温故知新”“知人论世”“诗海探珠”这三个课前预习环节中,学生能带着兴趣去阅读文本、了解诗人、反思自我。这为后面进入诗歌文本做了很好的铺垫。

二、追求美感体验

“林萍在《引导学生徜徉在美的意境中——中学古诗词教学琐谈》中从以下几方面引导学生领会古诗词意境美:①紧扣情与景,赏析意境美;②知人论事,感悟意境美;③品味“诗眼”,进入美的意境;④激发想象,感受意境美。”[6]

“课堂教学是一门综合艺术,是一台精彩的戏剧,是一部多章节的小说。要想让学生打起精神来听课,课堂不仅要有深厚的知识内涵,还需要一个精彩的导语。”[7]要让课堂这幕“戏剧”高洁雅净,让课堂这部“小说”气势奔放,“导语设计”可以视为一堂课的“凤头”,应斟酌再三。这是我执教《梦游天姥吟留别》导入时的一个片段:

师:(展示图片)天姥风光欣赏。同学们,欣赏完天姥山的风光,你有哪些感触,能不能用四个字概括一下你的心情?(绥棱教育信息网 )

生1:风光旖旎、云雾缭绕、如梦如幻。

生2:湖光山色、田园风光、神仙世界。

师:同学们概括的很好,那么,除了,天姥山外,还有哪些山让你们向往呢?

生1:我想到少林寺去看看,我向往嵩山,感受一下那里武术氛围。

生2:我想登上泰山,感受一下“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据说秦始皇、汉武帝也曾经到过那里呢。

师:不错。你也可以去那里沾沾灵气啊。刚才这两位同学向往的山统称为什么呢?

生:统称为“五岳”。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南岳衡山。这是我从《笑傲江湖》中了解到的。(其他同学偷笑)

自我反思:

一、展示图片方式的好处:(1)符合心理学“有意注意”的规律,将学生的注意力尽快吸引到课堂上来;(2)情境式导入。罗丹说:“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绚丽多姿的天姥山的风光,能冲击学生的视觉神经,领悟到钟灵毓秀的内涵;

二、对话式导入。符合心理学中的“思维品质的广阔性”原理,由天姥山到嵩山、泰山,再总结“五岳”,谈《笑傲江湖》,神游万里,但又“入乎其中”,可谓妙合无痕。

三、体悟意境美。“如梦如幻”的天姥山与超然物外的李白完美融合,使学生明白“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这句诗的意境,并与本诗“诗眼”“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契合。“神仙”怎能被尘世的污垢所蒙蔽呢?

四、提升审美品位。这段对话中出现对多的词是“山”,如设计与泰山有关的诗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并进行有关“山的沉稳”与“人生豪迈”的片段写作,必能使学生的作文有“源头活水”,净化学生日益浮躁的心灵。

三、激发创造能力

“创造是多角度、多方面的,对于创新能力的培养,语文教学是首当其冲,因为创造是人类智慧的最高表现,也是一个民族兴旺发达的重要标志。”[8]创造能力具体表现为诗歌鉴赏中立足于文本的“个性化、多元化的解读”。而小组讨论能最大限度地集思广益,博采众长。在教学《梦游天姥吟留别》时,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有:

①诗歌为什么不直接写天姥山,写“瀛洲”的作用?②天姥山的特点是什么?③天姥山真的有“四万八千丈”这么高吗?④“天姥连天向天横”与《蜀道难》“可以横绝峨眉颠”两句中的“横”是“冲”的意思吗?⑤作者为什么要花如此多的笔墨来描写梦境呢?⑥“且放白鹿青崖间”的“鹿”可以理解为“功名利禄的”的“禄”、“大道如青天”的“道路”的“路”吗?

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对古代三座仙山之一的“瀛洲”的了解,感受到天姥山的神秘、梦幻色彩;“四万八千丈”是夸张的修辞,突出天姥山的高峻,并与“横”联系起来,对天姥山获得挺拔、高大的感性认识;而作者花大量笔墨写梦境,是采用象征手法,写梦中仙境的美妙为了反衬现实的丑恶。让学生获得理性的认识。只有在感性与理性之间不断进出才能让学生的创造能力不被思维的“牢笼”束缚,做到收放自如;至于将“鹿”解读为“禄”或“路”,只要有合理的解释,不必拘泥于标准答案,把决定权交给学生未尝不可。

高考模式下的诗歌教学本身是个难题,从意象、语言、艺术手法、思想感情四方面赏析诗歌,已成为教学的范式。从动机、美感、能力三个角度谈诗歌改革,本身有些牵强附会。关于诗歌鉴赏教学设计、多媒体教学实施策略等还有待进一步探讨。但是有一点是始终不变的,那就是抓住学生的心理,“以人为本”让学生自愿、主动地接触诗歌,获得诗歌意境的美感体悟,在传统与现实中找到平衡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个性化鉴赏能力,是我们高中语文教师进行诗歌教学是要追寻的目标。

【第4篇】高中诗歌鉴赏教学反思

从刚接到课题的诚惶诚恐,到备课过程的煎熬辗转,到走上课堂的坦然自若,这节公开课,让我实现了十几年教学生涯的飞跃,完成了对课堂教学认识的质变。

反思此次公开课感触颇多,有收获、有遗憾,更有满满的感动和幸福:在这里我首先要感谢有这样一个锻炼自我、超越自我的机会,我也诚挚地感谢每一位关心帮助我的同仁们,他们在百忙之中给我调课、观课,坦诚地为我指出教学设计的不足和上课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并热诚帮我出谋划策,优化课堂设计……正是各位领导同仁的满怀智慧的无私引领才使我得以重新认识自己、反思自己、提升自己。

诗歌鉴赏是中考备考的难点之一,为了上好这节课,我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一方面细心研究了各地中考题尤其是我市近五年的诗歌鉴赏考试题型,认识到考试涉及比较多的是内容把握和情感理解类题型,另外就是技巧揣摩和字句欣赏类;另一方面从侧面了解到,考生在答题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得分率较低的主要是在技巧揣摩和字句欣赏类题型,因此确定以技巧揣摩和字句欣赏这两类题型为重点进行答题技巧的探究揣摩。同时结合当前初三学生实际的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设置了这样一堂课。

为提高课堂效率,增加课堂容量,本节课我借鉴“三步五环节”高效课堂教学模式,遵循“先学后教,以学定教,以学促教”的基本原则,设计了第一步积累知识、第二步培养能力、第三步拓展训练的课堂大框架,整堂课又分了五个环节:第一环节了解课标考纲,第二环节理题型、明重点,第三环节明手法、增能力,第四环节品字词、赏语句,第五环节实战演习、规范答题。我认为整节课学练结合,符合了学生的认知规律,使学生在合作探究中知识有了升华,能力有了提升。

下面我就这节课设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及实际课堂效果和目标达成的经验总结如下:

1.对中考诗歌鉴赏常见题型和命题角度的梳理和把握。

为了让学生初步把握中考诗歌鉴赏的出题方向和题点的分布的变化规律,我下功夫搜集了山东各地市近几年的中考诗歌鉴赏诗题,集中精力对我市近五年的诗歌鉴赏题进行了纵向的分类整理和整合梳理,意图一方面通过几年考题的对比分析,让学生了解试题的难易程度的变化和考点、难点的分布,从而总结出一些命题规律,并以此为抓手让学生总结出各种出题方式和做题方法,使学生的做题能力有所突破;另一方面也提高学生对中考诗歌的鉴赏的感性认识,消除对这类题型的陌生感甚至畏惧感。

2.摸清学情,有的放矢,针对学生的薄弱环节和欠缺的能力进行重点突破和有效指导。

备课伊始,我把中考涉及频率较高的内容把握和情感理解确定为课堂的重难点,但是,区教研室范老师结合中考命题的特点和学生实际的得分情况,及时为我调整了课堂教学目标。为进一步摸清学情,找准学生知识上的不足和应考过程的薄弱环节,增强授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我在不同学校、不同水平层次的班级中两次试讲,以此确立了合理的目标,并检验课堂环节设计和导学案上试题难度的合理性。

从实际课堂效果来看,学生掌握了答题步骤,明晰了鉴赏的一般答题思路及规范的表述形式,突破了学生在面对诗歌鉴赏题时往往“心中有而笔下无”的瓶颈,能够依分布点有效作答了。

3.注重了对学生答题规范的指导。

据了解,参加中考阅卷的老师很多是高中学校刚刚送完高三的老师,他们每天面对的学生答题能力和规范程度与初三的学生相比是不可同日而语的。而语文阅卷不可避免的主观性会使一些答题不规范的学生语文成绩受很大影响,很多所谓发挥失常的学生,我以为,其中的原因恐怕多是由于答题不够规范。规范答题意识的强化和习惯的养成,贵在平日课堂教师的重视和引导。因此,在课堂上,我不仅注重知识的传授和方法的指导,还特别重视了规范答题习惯的培养。通过细心的指导和温馨的提示,很多学生在导学案上的答题书写和用语规范程度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4.学案贯彻课前、课中、课后,提高了课堂效率。

为构建合作探究、自主高效课堂,在这次公开课中,在教研室专家的鼓励和帮助下,我尝试编写使用“学案”。虽然因为对学案的认识不到位,导致编写过程中几易其稿,但我自己感觉,学案的使用,可以大大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学习目标清晰,分项成果有了载体,让教师发现学生学习中的问题有了依据,让课堂的推进有条不紊,有效渗透了复习的方法,引领了学生温故知新。

学案的编写,让我学会改变教学策略了,全面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知识经验,它让我不停地反思是不是站在学生立场备课、上课。学案的编写,大大提高了我备课中的“选材”能力,课堂上与学生的“亲和”能力以及方法中的“导演”能力。学案的使用,让学生的学习目标更明确,学习内容更清楚,学习方法更有效,学习过程有本可章,合作探讨有了平台,连做笔记的效率都大大提高,也让一节课学习时间更合理、更科学。如果没有学案,我很难相信自己能够在一节课上完成如此丰富信息量的交流。

我在上课的过程中,通过对学生学案的检查,迅速地了解学生答题情况和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同时督促学生认真听课,积极思考。我尝试的这种教法,实践证明效果不错。

这堂课犹如一面镜子,让我获得了一定的自信,对于自己的认识有了新提高,但这认识绝不都是正面的。这面镜子更让我看到了自己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课堂氛围驾驭能力的不足,学生主动质疑问难不够,创意问题不多。

有位教育家说:“我们应该把学生看成一个火把,用我们的智慧去点燃;而不是把他们看成一个瓶,用我们的知识去浇灌。”

回顾本节课,虽不乏对学生的提问,但诚如观课老师所言,却缺了学生的主动质疑,我还是太过拘谨于课堂的预设,没有放手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和时间。乍看去,这群孩子很听话,积极的记笔记,回答问题。但这背后都是我在主导着,知识是在实践中习得的,一堂课如果不能真正做到学为主体,真正的放手发动起学生的学习热情,激发起他们的主动思考的意识,终究是算不上一堂真正的高效课堂的。

2.预设的东西多了,生成资源少了。

叶澜教授曾经针对生成性的课堂打过一个形象的比喻:“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这就要求一位优秀的教师应该成为知识王国探险队的队长,而不是旅游团的讲解导游。

但是在我的课堂上,为了能保证完成我的教学任务和教学目标,我努力的让自己成为一个“好的导演”,把课堂的主导权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中。虽然我备课也算用心,也算充分,按说有生成的前提,有超越和发展预设的可能。但是,我没有大胆放手给学生充分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是努力引导学生走向我预设的“景点”。

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苏格拉底认为,世上最难的是便是认识你自己,于我而言,通过这节诗歌鉴赏的公开课,我确实也认识到了自己的一部分,这足以证明这堂公开课与我自己是有价值的。最后以屈原的话自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策略 第6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 诗歌鉴赏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2-0054-01

中国语言博大精深,诗歌作为古代流行的一种学习形式,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不同于白话文,诗歌描写追求的是深远的意境和优美的韵律,通常以简单的词语表达深刻的内涵,蕴含丰富的情感,学生在理解和学习中常常存在困难。诗歌鉴赏类题目作为高考的必考科目,占据着重要的作用,分数占比也很大,倘若学生对其的理解存在偏差,就会严重阻碍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使他们产生畏惧情绪。为了更好的适应新课改教学的要求,高中语文教师必须要改进教学策略,完善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手段,坚持从实际出发实施授课,从而为教学质量的提高以及学生鉴赏能力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的关键

第一,审美鉴赏。审美鉴赏是诗歌鉴赏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高中语文教学内容丰富多样,对学生的能力具有很高的要求。审美鉴赏关乎着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是学生经验与思维的连接。例如,诗歌《再别康桥》一文处处体现着韵律美,作者通过一座桥表达自己的思念之情,具有独特的美感。因此,高中语文诗歌教学必须要把握好审美鉴赏性教学。

第二,自主鉴赏。教育教学的主体是人,学习质量的提升也必须要以学生能力的提高为基础,教师是知识教学的主导者,其任务是要教会学生主动进行学习和研究,能够利用所学的知识解答诗歌鉴赏中遇到的各种难题。由于学生思想、能力以及知识体系的不同,在对诗歌进行鉴赏的时候也存在较大的差异,教师在讲解《锦瑟》的时候就要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引导学生明确诗人所要传达的情感,培养他们自主学习、自主领悟的能力。

二、有效的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策略

(一)注重基础知识教学

基础知识的积累是保证诗歌鉴赏教学策略有效性的关键,它能够扎实的打好学生的基础。一方面,教师要注重意象基础知识的讲解,将意与象融为一体,做到主观与客观的有机统一;另一方面,高中生必须要有较为明确的诗歌分析能力,应该明确诗歌内容自学的基本程序。通过对诗歌的朗读、字音校正、阅读查阅、分析理解等一系列环节,提高自己的鉴赏力,能够充分表达看法与情感,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加强诗歌审美鉴赏教学

众所周知,音乐课以优美的旋律为核心,能够给学生带来巨大的艺术享受,语文诗歌也具有韵律美,与音乐具有相似之处。提高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策略,就必须要重视起它的审美教学,让学生感受到诗歌的语言魅力。例如,苏轼的名篇《念奴娇 赤壁怀古》是豪放派的代表作,苏轼自身经历经受了多次波折,但是诗歌中却没有一点颓废之感,反而豪情万丈,能够给读者以美的感受。与此同时,学生在学习诗歌的过程中,教师还要重视起情境审美教学,通过对学生的引导,让他们在理解诗词含义的基础上,置身于诗词描述的环境中,以诗词中人物的身份,感受诗词的意境,进而把握诗词所传达的情感。

(三)重视对学生的自主理解教学

有效的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策略必须要以学生自主理解能力的提升为核心,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不仅要传授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教会他们学习的本领。对此,教师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手段丰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教师在讲解诗歌《锦瑟》的时候可以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理解诗歌的深刻含义,并在交流和沟通中明确诗歌的意境,然后提高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锻炼他们的理解力。

总而言之,高中语文诗歌教学内容是学生学习的主要课程,诗歌包括白话诗歌与文言文两种形式,传统的诗歌教学方法过于单一,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利于他们能力的提高。在新课改的教学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师一定要重视起对诗歌鉴赏的教学,不断改善教学方案,完善教学策略,丰富教学样式,不仅要扎实学生的基础知识,还要加强诗歌审美鉴赏教学与学生的自主理解教学,促进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玉芳.浅谈如何加强高中语文古典诗歌鉴赏教学的策略[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7:98.

[2]吴春艳.新课改下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有效性分析[J].高中生学习(师者),2013,12:30.

[3]万艳.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的有效策略[J].语数外学习(高中语文教学),2014,05:49.

浅谈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 第7篇

关键词: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

诗歌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一大重点,据笔者统计,以人教版语文必修1-5为例,5册书共有20个单元65课,其中包括3个单元11课总计18首诗歌,诗歌鉴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反观现在的高中语文课堂,学生长期处于被动地位,对诗歌学习普遍提不起兴趣,一讲到诗歌,学生只会想到课后作业又要求背诵,久而久之对诗歌学习产生了厌烦情绪。学生不爱学习诗歌,这不得不说是语文教师在诗歌鉴赏教学中出现了偏失。在诗歌教学中,语文教师需要开动脑筋,找到诗歌鉴赏的有效方法。

一、转变诗歌鉴赏教学观念

从思想上来说,作为三大主科之一,语文教师肩负重担。在高考的重压下,不可避免导致教学功利性太强。在课堂上,语文教师普遍是填鸭式教给学生应付考试的答题技巧,真正留给学生鉴赏和感悟的时间过少。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提出,要求培养学生“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而如果师生共同迷失在所谓答题拿分“捷径”里,何谈“陶冶性情,涵养心灵”?更不必说“鉴赏”和“审美”了。所以语文教师要积极地转变观念,在教学的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主动走进诗歌,感受诗歌,重视学生对诗歌的理解,教给学生鉴赏的方法。当学生慢慢地在课堂上诗歌美的熏陶下找到诗歌鉴赏的“感觉”,答题拿分便可以手到擒来了。

二、精选诗歌鉴赏教学方法

语文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所以是非常灵活的一门课程。灵活就要求语文教师要从诗歌实际出发,“因材施教”,两层含义:一是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思维特点;二是对不同诗歌采用不同方法进行教学。比如讲《沁园春·长沙》的时候可以采用类比法,带领学生回忆初中时学过的《沁园春·雪》,将两首诗歌进行对比;又比如讲《雨巷》和《再别康桥》的时候,采用配乐朗读的方法让学生多次朗读体会其音乐美;再比如讲《琵琶行》的时候,导入时可以播放琵琶演奏,将学生尽快带入诗歌情境。

三、重视讲授诗歌基础知识

不论是古代诗歌还是现代诗歌,语文教师都有必要在诗歌鉴赏中插入一些基础知识的介绍讲解。中国有“诗的国度”之美誉,据笔者统计,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5的诗歌选择涵盖了先秦到南北朝时期(7首)以及唐代(7首)的古代诗歌,还涵盖了一些耳熟能详的经典现代新诗(4首)。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要求“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作品,体会其中蕴含的中华民族精神,为形成一定的传统文化底蕴奠定基础。学习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理解古代作品的内容价值,从中汲取民族智慧”。俗话说,“文史不分家”,大半部中国文学史主要是诗史,语文教师有必要让学生了解诗歌发展的脉络,各个流派的风格,以及诗歌鉴赏的角度,包括对意象的解读,对押韵、对仗的品读等等。

四、优化语文教师课堂提问方式

语文教师的提问方式是一门艺术,提问过于简单,学生缺少了思考的环节,会失去兴趣;提问过于难,学生则会产生畏惧感,失去回答的信心。所以语文教师提问必须紧扣诗歌内容,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思维特点提出难易适中的问题。比如讲《归园田居·其一》时,提问“诗人的感情从哪里体现出来?”就不如提问“诗中描写的农村生活景象实际上很普通,为什么在诗人笔下显得那么美?”让学生有思考的动力,而且后种提问更加符合高中生的已有知识经验和思维特点,属于启发式提问。

五、活跃诗歌鉴赏课堂氛围

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是上好一堂课的必要条件。语文课程的理念包括“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和“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所以语文教师应该试着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小组合作、讨论探究的方式鉴赏诗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氛围。

六、拓宽课外诗歌诵读内容

俗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提出“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最后的附录中列出了关于诗歌诵读篇目的建议,可以看出课标对课外诵读的重视。语文教师可以安排每天轮一个学生在教室的后黑板抄写一首名家诗歌,大家一起讨论交流,熟读成诵,久而久之,学生的诗歌底蕴定会大有提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朱绍禹.中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刘淼.当代语文教育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如何加强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策略 第8篇

关键词:高中,诗歌教学:教学策略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古典诗歌一直是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内容。而诗歌鉴赏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科学素养等有很好的作用。不仅能够培养学生良好的文化涵养,还能提高他们的文学审美情趣。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语文教师对于古代诗歌的鉴赏教学投入了很大精力,但是仍然存在一定的低效性.本文主要针对如何提高高中语文古代诗歌鉴赏教学的有效性展开论述,希望能进一步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质量。

一、教师要关注教材,领悟新课改的要求

语文是一门工具性很强的学科,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应改搞好阅读教学,注重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诗歌鉴赏的教学是语文阅读的重要内容。而语文教材里的诗歌篇目又不是只放在一册语文书里,从第一册到第六册均有分布,因此,在诗歌鉴赏的教学中,我们不能只看到独立的诗歌篇目,我们应该关注不同年代的诗歌在教学要求上的联系。只有这样,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才能有的放矢。

新课程改革要求,“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要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等”,因此,教师在平时就应该注重积累,注重思考,要真正做到“你给学生一瓢水,你就有一桶水”。

二、朗读感受,深化理解

学习诗歌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朗读,“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古典诗歌有一定的音韵和节奏,朗读起来朗朗上口,而且诗歌语言凝练,但意义隽永,只有在反复的朗读中,才能够真正了解字里行间所表达感情和思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咀嚼、品味诗歌。在富有节奏感的朗朗读书声中,学生们读出了李白的豪放、杜甫的沉郁、苏轼的旷达、辛弃疾的雄浑、李清照的婉约。教师在教学前,可以先让学生通过多媒体手段欣赏名家诗歌朗诵,让学生在聆听的基础上仔细感悟,然后再模仿。在这样的引导过程中,学生如临其境地感受到了诗人蕴藏在诗歌中的喜怒哀乐,跨越时空,和诗人产生共鸣。在学生理解诗歌情感的基础上,教师还也可以通过点评,为学生设计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更深层次的思索,然后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进行反复的朗读,加深印象,强化语感,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打下深厚的基础,使其终身受用。

三、了解作者情况、诗歌的社会背景及相关事件

这是鉴赏诗歌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因为,每一首古诗词都是作者在特定的历史环境和情感氛围中内心的抒发,因此,诗歌本身就带有作者的性格特点,阅历经验,甚至是政治倾向。因此,教师在教学诗歌前一定要引导学生领悟诗歌的创作背景,了解诗人的生平经历等。以白居易的《琵琶行(并序)》为例,先布置学生在课前查阅资料,初步了解作者的生平概况,讲授时再归纳介绍。白居易早年颠沛流离的生活,使他接触和了解了社会的现实,写出了《观刈麦》这样真切反映和同情民生疾苦的诗篇。写下了以《新乐府》五十首、《秦中吟》十首为代表的大量讽喻诗。一事二吟,揭露社会的黑暗,抨击腐朽官僚的罪行,使豪门权贵大为恼怒。元和十年元月,朝中发生了宰相武元衡被刺事件,他激于义愤,率先上表请求严惩凶手,后被贬为江州司马。这对他是个沉重的打击,第二年写下了《琵琶行》这首伤感诗。经过这样的简述,学生对诗中的人物形象、思想内容和作者的情感就容易把握了。

四、品味诗歌语言

品味诗歌的语言也很重要.诗歌精巧的构思,生动的形象,深邃的意境,都是通过千锤百炼的语言表现出来的.诗歌的语言是一切文学语言中最纯粹最具魅力的语言.在高中语文各类试题中,诗歌语言欣赏所占分值不低于六分,因此,诗歌鉴赏中,语言的品鉴很关键.李白的<<行路难>>中”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其中”停””投”拔”顾”四个动词形象地展示了李白被权贵排挤,离开长安时内心抑郁悲愤苦闷彷徨愤懑激荡的复杂情感.面对金樽美酒玉盘珍馐他却停杯投箸拔剑四顾,生动的表现了李白一腔爱国激情却报国无门的愤懑.又如王安石的<<泊船瓜州>>中”绿”字”春风又绿江南岸”把江南春回大地绿意融融的景象描绘得如在眼前.这个”绿”字经过四易其字,体现了诗人对准确鲜明生动语言的执着追求,成为千古流传的佳话.

五、分析诗歌表达手法,感受诗歌魅力

表现手法又叫艺术手法,主要是说诗歌的技巧,如渲染、移情、衬托、对比、用典、虚实相生等。虚实相生是指诗歌学习中应该注意的显性与隐性,培养学生把握诗歌技巧的能力。如教学《雨霖铃》时,上阕中的“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竟无语凝噎”写的是实景,而下阕中的“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是虚写,是诗人对未h前途的担忧。学生只有掌握了虚实的技巧,才能深入理解诗人的内心世界。诗歌很讲究用典,这样既可使诗歌语言凝练,又能丰富诗歌内容,增强其生动性与含蓄性,达到言简意赅的目的。如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用了比较多的典故,如孙权、刘裕等,诗人借助这些典故表达了含蓄的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学生只有准备掌握了这些典故,才能深入理解作者报国无门的忧愤。

高中语文古典诗歌鉴赏教学浅探 第9篇

这里的主题是文化主题。教师在教学中对教材上的诗歌鉴赏按照主题重新整合, 加大教学容量, 使学生的知识更加系统。

教师要学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对教材知识进行重新加工、整合。按照“山水诗”“田园诗”“送别诗”“羁旅怀乡诗”“边塞诗”“宫怨、闺怨诗”这些主题来复习, 收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加深了学生对这一类诗的理解。按照诗歌的主题分类制成学案, 在学案的知识链接部分为学生列出了这一主题中著名而又典型的诗, 让学生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 合作探究, 从常用意象、艺术手法、思想感情、语言特色等方面进行总结,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鉴赏诗歌。

二、选准切入点教学

教学的内容不在多, 而在精, 教学内容的设计应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 能帮助学生举一反三。于漪老师说得好:“多目的往往成为无目的, 课前制订的教学目的或难以实现, 或大大冲淡, 学生学习效果受到影响。”

选准切入点, 就是备课时“努力在每一篇课文中找出合适的一个问题、一个情节或一个句子, 甚至一个词语来作为分析的切入点, 由此入手, 带动全篇”。作者用笔在意, 则需以通篇感悟为重, 见言外之旨;作者用意在词句, 则不妨舍篇而品词句。教师要具有辨识的能力。要抓住重点, 突出难点。在学习李白的《将进酒》一课时, 我引导学生围绕一个“悲”字展开学习, 学生的思维被激活了, 学生在诵读时披情入文, 赏析时, 有的学生谈“悲”的原因, 有的谈作者是如何表现“悲”的, 有的对“悲”进行了更为全面的解读, 悲愤中透出豪放不羁。

三、比较鉴赏教学法

诗歌教学中适当地引入比较法, 可以加深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发散学生的思维, 开阔学生的视野。比较法在诗歌教学中的运用非常灵活, 相同题材、相同背景、相同作者、相同风格、相同手法的诗可比较, 而背景、题材、作者、风格、手法等不相同的诗也可作比较通过比较, 突出其共同性和差异性, 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感悟能力、诗歌鉴赏能力以及文学修养程度。

诗歌教学中比较法的运用要严谨。一是要有可比之处;二是比较的方面不要太多, 切忌面面俱到, 以防领悟得不深不透, 流于形式。同时, 还要照顾学生的知识水平、理解能力, 讲求实效。如, 在鉴赏林仰的《少年游·早行》时, 学生大多把这首诗的感情理解为孤独、寂寞、凄凉, 我引导学生抓住“心共马蹄轻”一句, 让学生回顾苏轼“竹杖芒鞋轻胜马”, 将课内外的诗歌比较鉴赏, 学生很容易理解诗人的心情是轻松、愉悦的。

四、创造性训练教学法

在诗歌鉴赏的教学中, 语言的训练十分必要。叶圣陶先生说:“不论国文、英文, 凡是学习语言文字, 如不着眼于形式方面, 只在内容上去寻求, 结果劳力多而收获少。”正确的做法是既要有诗歌内容的拓展性训练, 更要有诗歌语言知识的拓展性训练。我在教学诗歌鉴赏时, 常根据诗歌的不同特点, 指导学生写简短的赏析文字。或让学生描绘画面, 或感悟情感, 或赏析手法, 或赏析语言, 长期坚持, 学生的鉴赏水平定会提高, 语言表达能力定会增强。在教学杜甫的《兵车行》一课时, 我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车辚辚, 马萧萧, 行人弓箭各在腰。爷娘妻子走相送, 尘埃不见咸阳桥。牵衣顿足拦道哭, 哭声直上干云霄”这一部分, 学生通过诗意的描绘, 更深刻地体会到作者对征人及其家人的同情以及对战争的厌恶的感情, 同时自己也融入诗中。“操千曲而后晓声, 观千剑而后识器。”根据古代诗歌赏析的重难点及学生的认知特点, 指导学生抓住诗歌音韵、思想情感、意境、语言表达等方面作为审美的切入点, 驰骋想象再度创造, 进行写作, 学习诗歌必将是一种享受。

我认为, 高中语文诗歌鉴赏不应局限于题海战术, 现实的结果是对题海战术最大的讽刺, 大量的习题并未帮助学生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只是脑子里多了很多解题的套路, 在浩如烟海的诗歌经典面前, 这些套路显得苍白无力。作为教师, 要不断探索, 并不断突破。诗歌鉴赏教学就像一座宝藏, 在教学中, 每一个细节都有它的价值, 因而, 教师要潜下心来不断探索诗歌教学的方法, 让诗歌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 雪澡精神。

摘要:古典诗歌是中国文化中的一朵奇葩, 诗歌是中华民族文化中最精粹的语言, 但大多数中学生对古典诗歌阅读兴趣不浓, 这种状况除了社会因素之外, 还与教学现状有着密切的关系。多数学生尚未形成扎实的鉴赏古典诗歌的能力, 再加上日常教学中生硬分析得多, 涵泳感悟得少, 致使学生觉得诗歌的学习很枯燥。通过科学多样的教学方法的探索来帮助学生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关键词:高中语文,古典诗歌鉴赏,教学法

参考文献

[1]袁行霈.中国诗歌艺术研究 (增订本)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6.

[2]于漪.期待语文教学的美景:致“中国语文教育高峰论坛”的书面发言.语文学习, 2004 (11) .

[3]孟凡军.对中学诗歌教学现状的思考.语文教学与研究, 2004 (4) .

[4]于漪.我和语文教学.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3.

[5]窦桂梅.激情与思想:我永远的追求.课程.教材.教法, 2004 (5) .

对高中诗歌鉴赏的几点体会 第10篇

一、重视朗读, 体会诗歌中的音乐美、韵律美

诗歌诗歌, 不能唱如何为歌?所以, 音乐和韵律应是诗歌艺术的重要因素, 而古人是如何吟唱的我们已是无从知晓了, 因此只能通过加强朗读的方法, 即让学生自主诵读, 给予学生充分的思考和想象的空间。只有学生真正地进入角色, 身历其境, 与诗中景, 诗中情相融, 与诗中人相通, 才能读出语言的味道, 读出语言的表现力。

另外, 在古典诗歌中, 诗人为了表达个人真切的感受并把它传达给读者, 常借助各种艺术手法来表现。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古典诗歌的写作技巧时最好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体会各种修辞手法的作用, 分析诗歌采用的表达方式。通过技巧分析, 提高学生把握诗歌内容的能力, 这也是高考中重要的考查点。

久而久之, 必然能够不断地开拓学生的想象能力,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把握意境美, 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要知道诗言志, 所以诗歌的本质就是情绪和情感的抒发, 是人类某种宝贵的情绪、情感在瞬间的灵光闪现。指导学生阅读古典诗歌, 正是希望他们通过诗人对瞬间事物、情感的把握, 引起心灵的共鸣, 体验某种人生情绪的极致。因此, 在鉴赏诗歌时, 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捕捉意象, 体会意境, 借助联想和想象, 进入到诗人所创造的艺术空间, 体味诗人最丰富、最真实、最细腻的情感。在这个过程中, 教师还应适时引导学生充分地驰骋想象, 发挥联想, 使他们真正地登堂入室, 把握诗歌的意境美, 进而提高赏鉴能力。为师者要善于鼓励学生在诵读过程中展开思想的双翼, 自由翱翔, 思接千载, 视通万里, 再造形象;用生动的语言描摹形象, 体会, 感悟, 步入诗的境界, 把握诗的意境美。

三、把握思想情感, 提高道德素养

古诗词或爱国爱民、或戍边报国、或惜时劝学、或讲求道德修养、或抒发远大志向、或感悟人生哲理, 不一而足。千古名句流传至今, 学习这些优秀的诗篇, 把握诗中的思想情感, 必然能够对学生情感的熏陶、精神的提升、习惯的养成、人格的塑造, 起着无可估量的作用。“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莫等闲, 白了少年头, 空悲切”不正引导着我们树立正确的生死观、价值观?“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但愿苍生俱饱暖, 不辞辛苦出山林”使我们受到了无私的献身精神的教育;“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心在天山, 身老沧州”深沉的爱国情感常使我们泪洒襟袖;“年年岁岁花相似, 岁岁年年人不同”“人生代代无穷已, 江月年年只相似”使我们警省于它深刻的哲理和时光流逝的无情。一句话, 古诗词丰富的思想情感内容将是我们取之不尽, 用之不竭的源泉, 并且蕴含着丰富的思想精华和无穷的情感魅力。身为教师, 就要引导学生含英咀华, 在把握诗歌音乐美、意境美的同时进而抓住诗的意境, 并且体会作者的情感。

浅谈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 第11篇

一、提高教师自身的诗词鉴赏水平

俗话说,打铁还须自身硬。平时,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要学生背的诗词文章,自己一定要能背得滚瓜烂熟,而且还能准确默写。我们要把古文功底打扎实,熟读唐诗宋词,广泛涉猎诗词专题之专业知识。勤练诗歌专题的高考题、模拟题。认真对待平时每一次考试中涉及的题目,多练,多总结,掌握诗词鉴赏题命题的方法与解题的规律。

二、认真备课,备学生,备教材

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为了上好每一堂课,教师一定要认真备课,努力钻研教参,准确把握诗词教学的重难点,确保教学能够做到有的放矢。

1.备学生

每堂课都须有明确的教学目标,要让学生在每堂课里都能有所得。比如:在教学白居易的《琵琶行》时,我制订了如下的教学目标:(1)了解白居易的生平及其作品风格。(2)在诵读、品味的过程中,提高审美情趣,培养鉴赏能力。(3)掌握文章音乐描写的技巧。(4)背诵全文。

2.备教材

用好教参,疏通文义,把握文章的重难点。对诗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思想感情皆做到心中有数。教师要注重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教李白的诗,要让学生了解李白的生平,知道他的政治理想,知道他“清新飘逸”的文风;教杜甫的诗,要让学生了解杜甫的生平,不仅知道他“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也要知道他“沉郁顿挫”的文风。

三、 注重培养学生的诗词鉴赏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想尽办法,要让学生喜欢读诗,善于鉴赏诗词。

1.重视朗读工作

多播放名家的诗词朗诵资料,让学生喜欢吟诵诗词。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诗,要在短小的篇幅里表现尽可能多的内容,尤其要求有精美的语言。读诗,就是要通过语言的中介,去领悟作品中所表现的生活和思想感情。大声地、有感情地吟诵诗词,可以更有效地抓住诗词中所要表达的情感。白居易曾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

朗诵诗词,可使一些难以理解的诗词变得简单。在教学诗词过程中,我们发现很多学生怕学屈原的《离骚》,认为难理解,难背诵。我在网上找到一个较好的朗诵材料,让学生反复听,反复地去模仿,后来学生都很喜欢读《离骚》了。“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学生很乐意去读且熟记于心。

教师也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朗诵水平,并经常在学生面前示范朗读、带读,营造人人爱大声读诗词的氛围。每次讲解诗词篇章,一定要抓好朗诵工作,个别朗读与集体朗读有机地结合起来。在平时教学中,多开展诗词朗诵比赛活动,以赛带练,以赛促学。

2.引导学生进行诗词创作活动

旧体诗、新体诗均可让学生去写,多开展诗词征文比赛。在创作过程中,学生能更自觉地去了解诗词创作的技法,能更深刻地理解“起承转合”的妙法;还能在创作中进一步陶冶自己的情操。

让学生尝试着写歌词,也是提升诗词鉴赏及创作能力的有效方法。现在很多的流行歌曲的歌词都与古典诗歌相关,如周杰伦的《青花瓷》《千里之外》等。学生可去尝试着创作带有古典诗词韵味的歌词。

3.引导学生注意观察生活,勤于积累

诗人的感情从何而来的呢?唯物主义认为,诗人的思想感情来源于社会生活,是由客观事物激发出来的。要把诗读懂,非常关键的是要能把握诗人的情感,而要能做到这一点,需要有尽可能多的生活阅历。高中生参加实践的时间毕竟很有限,应多看书,多注意观察生活中的点滴事迹。

参考文献:

高中诗歌鉴赏 第12篇

一、高中语文诗歌的“三美”

1. 含蓄美

汉语言文字是用来交流思想情感的工具,但情感的个中妙处,自不能为言语所曲折尽传。诗人深知“言不尽意”的抒情表达缺憾。“心头无限意,尽在不言中”恰恰是诗人高超的抒情技巧,不做铺陈直叙,只求比兴之词,含而不露,虚实相生,这种技巧就是通常所说的含蓄。含蓄美是诗歌重要的表现形式,诗歌含蓄美通常有两重意义,即外意和内意。外意是指诗歌的字面意,内意是指诗人把所要抒发的真实感情或所要说明的真正道理隐藏在事物之后,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言外之意。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含蓄美正是一种“不言之美”。含蓄美是中国文化的特征,民族审美趣味追求含蓄性和模糊性的浸染,文化作品也不例外。明代谢榛《四溟诗话》则明确指出:“妙在含糊,放见作手,譬如朝行远望,青山佳色,其烟霞变幻,难以名状。”这样才有味。所谓“虽痛快仍含蓄,虽简洁嫌费墨”,正是中华民族这个古老民族集儒、道、禅美学共同推崇的审美至境。

2. 音乐美

“心灵没有音乐,就不能成为真正的诗人。”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讲究声韵与格律的形式美,诗歌之所以令人心爱,与其优美的韵律分不开。无论是《再别康桥》节与节之间的押韵与换韵,还是《雨巷》复沓叠句中回环往复的美感,品读诗歌优美的韵律,体会诗歌抑扬的节奏,回味诗歌和谐的复沓,读者总能在构成音乐美的节奏、音调和声情三要素中获得旋律般的美感,求得“阳春白春”式的高雅艺术情操。诗歌的美感首先来源于节奏、音调和声情。诗和歌像一对孪生的姐妹,诵之行云流水,听之金声玉振。诗歌是一首无谱音乐,一字一句,一诗一词,平平仄仄,仄仄平平。聆听,韵染一卷水墨。

3. 意境美

佛家认为,心之所游履攀缘者,谓之境,所观之理也谓之境,能观之心谓之智。这里说的“智”与“境”,在文学方面就是“意”与“境”。《人间词话》一书中写道:“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这里的境界就是所说的意境。意境,是从我国抒情文学创作传统中锤炼出来的审美范畴。凡有意境的作品都是意与境的结合,心与物共,形成情思与景物交融统一的整体。诗歌的意境是繁复多样的,或旷放开朗,或苍凉悲壮;或清新素雅,或淡泊静谧。一句话,诗歌的实质就是意境美。意境美,往往能使读者于微尘中见大干,有限中见无限,从而给人们的想象留下无穷的余地。

二、高中语文诗歌鉴赏教学

1. 反复诵读

诗歌,是一种高雅艺术,诗歌具有意在言外、含蓄隽永的共性,真正的诗歌名作总是令人百读不厌,要引导学生通过音读、意读以及美读方式,从知、情、意方面了解作品风格、社会现象和历史背景,使学生能真正读懂诗歌创作的内涵,感悟诗歌的情韵。吟诵品韵可以把学生带入诗歌的意境中,教师切忌一味分析讲解,而让优美的诗歌变得索然无味。诗歌是最纯粹的艺术,无论是《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豪放之情,还是《饮酒》中的淡雅闲情,不一而足。

教师要在新课标的指导下引领学生步入诗人创设的美好意境,反复诵读作品,启悟人性美,体味感情美,再现形象美,理解思想美,感受语言美。以读入境是引导学生鉴赏诗歌美的最直接有效的途径。

2. 品味意蕴

诗歌是诗人情感的产物,诗歌的节奏、韵律等诸多形式美寄托着诗人的情思。在教学中不仅要学生把握这些形式因素,更重要的是让学生读懂作品内容,感受诗人的情思以及领悟诗歌其内涵的意蕴。我们常说“如诗如画”,诗歌与绘画在技巧上存在着相同之处,通过绘画构图着墨的技巧迁移,引导学生在想象的画面中,领悟文字后面深远的意境,剖析诗歌意境创作的技巧。

教师在引导学生品味诗歌教学中,应该遵循整体—部分—整体,通过初读—分部分解读—整体把握全诗,融情入境、品味意蕴,带领学生全面领略诗歌的艺术魅力。

3. 拓展延伸

中国古典诗歌名篇荟萃、浩如烟海,高中语文诗歌只是其冰山一角。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不过是一个例子”,我们不仅要学好、学会课内的这个例子,还要进行大量的课外拓展。学生是鉴赏学习的主体,不能仅仅拘泥于作品本身,入乎其内还要出乎其外,拓展迁移。寻求在诗人创作背景下拓展延伸,在诗歌比较阅读中拓展延伸,在名家解读中拓展延伸……教学中不仅要把握诗歌拓展的时机,更要精选拓展的内容,做到“锦上添花”而不是“节外生枝”,在所谓的“诗无达诂”的诗歌世界,塑造一颗颗更加美好的自我心灵。

上一篇:多层框架设计下一篇:安全文明离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