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修控制范文

2024-06-11

维修控制范文(精选12篇)

维修控制 第1篇

一类风险是机务维修风险控制的重点。因此, 针对每个危险源制定相应的控制方案 (见表1) 。

而后计算带权重值的控制方案的分值=权重×分数, 利用这些带权重的分数计算每一方案的分值。

按列将带权重的分数相加, 得到每一个方案的“总权重分数”。得到最高分数的方案即控制风险的首选方案。

1 选择首选方案及此方案的残余风险

分析选定的首选风险控制方案, 确定该方案未处理、未消除或新产生的风险, 即残余风险。

对于所确定的每一个残余风险, 确定其风险指数是否可以接受。如果确定的残余风险不可被接受并且不能进一步缓解, 使用上述同样的方法来衡量下一个最优方案。

风险管理小组应当考虑在最终的风险控制方案的实施期间是否有新的风险产生。如果残余风险被确定为过高, 则有必要采取额外的对策来降低风险至可接受水平。这些对策应作为缓解措施融入选定的风险控制方案。

2 确定最终的方案

在确定风险控制方案之后, 应将该方案及时上报机务部部门决策者, 若决策者同意实施该方案, 则详细说明选定的风险控制方案, 并针对残留风险增加缓解措施, 转入下一步过程;若决策者不同意实施该方案, 则应重新制定风险控制方案, 直到决策者认可后, 方可转入下一步过程。

3 实施风险控制

风险管理小组组长应为已经选择的控制措施制定实施计划, 在机务部部门决策者的授权下分配所需的各种资源, 将这些措施付诸实施。

制定风险控制方案的实施计划, 实施计划应当包括以下关键内容:

负责整个风险控制方案的部门和人员;

采取的措施、实施日期、完成日期;

负责各项任务的人员;

追踪风险控制方案适用性的有效性, 形成闭环反馈进行信息整合和方案修订。

4 风险控制效果的实时监控和风险等级的确认

监控评审:对控制有效性或控制是否到位进行监控。

风险所在岗位的任职安全员必须定期检查风险控制措施的实施效果。各级管理者和员工都必须履行风险控制措施中各自的职责。

持续监控还应包括机场风险管理的相关工作记录。根据机场的规模和其他因素的影响, 机场风险管理进行记录的程度可以有所不同。

该过程应确定监控内容:包括应当监控的活动、对应的监控时间、负责监控人员和监控的方法;还应在控制措施实施过程中和实施后检查风险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如果风险控制措施无效, 则需要确定原因, 并采取适当的纠正措施。

风险确认:根据隐患导致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来确认风险存在的等级。

5 选用矩阵评估法

采用矩阵分析法, 是把风险存在严重性和发生问题的可能性用排列的方法分析出对应因素相互关系;从中找出问题发生后风险危害可以接受的程度, 从而达到控制风险的目的。评估法图解见表2, 风险指数分级见表3。

结束语

机务维修工作是一项严谨细致的工作, 不容许任何疏忽和懈怠, 时刻将安全意识铭记于心并始终贯穿于各项工作细节中, 严格遵守地面操作规章的各项要求, 保证机场机务维修工作安全高效的进行。安全管理是对过程风险持续性控制, 必要且任重道远, 省机场集团机务保障部会迎难而上, 认真务实, 坚实拓新, 为哈尔滨机场的正常运营提供有力而长远的保障, 为省机场管理集团的美好明天插上腾飞起航的羽翼。

摘要:2006年11月生效的国际民航公约附件推荐各缔约国对空中交通管制、机场、航空运营人和航空器维修单位要求建立安全管理体系 (SMS) 。对哈尔滨机场机务保障部提出了风险控制的初步方案。

关键词:机务维修,风险控制,一类风险

参考文献

[1]赵维田.国际航空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0.

[2]刘刚.机场安全风险识别和评价预警问题研究[M].北京: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9.

[3]吴强, 王瑾.飞行事故中人为因素的研究[J].航空维修与工程, 2009 (1) :68.

对维修管理过程的有效控制 第2篇

设备修理工艺比较复杂,工序较多,各工序之间环环相扣,有些工序需要耗费较多的时间,工作质量的好坏还经常受到修理工艺、作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有的修理项目涉及到车工、电工、装配工、电焊工等诸多工种,修理使用的工具、辅助维修设备较多,对施工者的实际操作水平要求较高,

这都需要有一个修理规范来作保障,确保每一道修理工序的质量。

通常,电机队完成某一个维修项目时,在制定修理方案时,既要遵循该设备修理的技术质量要求,又要考虑现有的人员、技术、设备、工具、配件储备和停机时间等因素。特别是涉及到设备安全适用与现有生产客观条件相矛盾时,修理方案的优劣,直接关系到设备修理后的可检查性、工艺性能、可再修理性等诸多指标,直接关系到设备修理后的寿命及使用安全。对此,从年初开始,电机队各技术员就对历年来对设备某个维修项目,如行走台车、减速箱、大臂架前端滑轮等多次的维修方案不断总结,从故障项目一一对应的修理方案、所需修理人员、修理工具到修理工艺和修理时间,从修理前所需材料、所需技术资料的准备,到修理过程中的安全措施及隐患控制点措施都一一整理,最后到修理后的验收标准、技术资料的归档,每个细节都是认真归纳总结,并提炼出该项目的修理规范。

刍议航空维修差错的分析与控制 第3篇

关键词:维修差错;人为安全

因为航空企业间的激烈竞争,许多航空营运都人为的在一定程度上减小成本,提升飞机的运用效率,同时减低维修停场的时间,所以维修工作人员在相对繁琐的航空系统中进行工作需要承受较大的时间压力,通常情况下要夜班工作。一系列变和不变的因素都使航空维修差错成为影响飞行安全的关键问题。

一、航空维修差错的主要特点

(一)突发性

通常情况下,航空部件故障的形成常常要经历量变和质变。可是维修差错主要和维修工作人员的一次或是几次操作错误有关,而量变的过程非常短,也就是维修差错的形成具备突发性[1]。由于维修差错的突发性,如果出现维修差错,常常是维修工作人员难以及时处理从而造成严重后果,直接影响飞行的安全性。

(二)可积性

航空维修工作人员在进行操作时,如果前一操作发生错误就可能导致后一操作也出现失误,而后一错误还会影响到前一错误。也就是航空维修差错存在累积性。经过研究发现,此累积呈现阶段性与非线性特点,并非相对简单的算术叠加。

(三)必然性

英国某位飞机工程师曾经指出,在做某件事情时,一旦存在出现差错的可能性,就一定会发生差错。在进行维修工作时,无论出现差错的几率有多小,如果操作的次数非常多,那么至少会出现一次差错。

(四)可逆性

自然故障常常是单项发展的,而且一直到被发现或是解决,具有不可逆性。比如航空部件裂纹出现后一直到停止发展,不可以重新弥合。然而维修差错具备可逆性,之前的一个错误可以进行纠正。

二、航空维修差错的分析

(一)安全意识淡薄,工作随意性大

法规制度作为航空维修保障的主要依据,其是提升飞机维修质量和确保飞机安全的关键。可是部分机务人员对于安全的认识不充足,不依据有关规定进行操作,导致维修差错常常发生。例如,在2001年某飞机在预先机务的准备过程中左侧的某型导弹走火,造成工作人员1死4伤。在事后故障检查中发现,引发该次事故的原因是操作违反有关规定造成的。其中值班的工作人员未依据有关规定进行值班状态的解除就直接机务准备。这时飞机在通电检查过程中未断开军械断门,同时也未卸下导弹,然而座舱内的工作人员也未及时协调和报告,从而引发事故。由此可以看出依据有关规定进行操作是保证飞机安全运营的关键。另外,还要提升工作人员的章法意识,严格依据规章做事,时时刻刻规范自身的操作行为。

(二)法规体系欠缺,维修管理不合格

在空军初建阶段,航空维修体系处于摸索的时期,而维修的思想主要以解决故障为主,有关法规制度欠缺,同时维修管理也比较薄弱,非常容易出现维修差错[2]。而在上世纪后期,曾经被否定的条令和条例等又得了的恢复与改进,并开始确定以可靠性作为核心的航空维修思想,可是因为安全基础相对薄弱,航空维修差错依然十分突出。而近些年来,修订了许多航空维修差错的规章制度,而且维修法也在逐渐完善。可是在操作方面的法规体系依然相对较少,严重影响着飞机的安全运行。

(三)防差错设计的缺失,改进不及时

在客观上而言,航空现役的落后设备都存在许多防差错设计问题,其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维修工作的难度。例如油箱盖难以盖好和起飞掉伞等一系列问题,直接影响着飞机的安全运行,上述都是因为防差错设计的欠缺和机务工作人员工作不合理导致的。在防差错设计的不断完善与管理措施的创新,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维修差错的发生。

三、航空维修差错的控制措施

(一)采用持卡操作与复查制度

许多维修差错是因为机务工作人员利用习惯和经验取代条令和规程以及较大的工作随意性造成。要想解决此类问题就一定要实施持卡操作与复查制度。所有的单位不仅要对地面试车和脱装座椅等完成清理和完善,还要依据维护的机型特征,对比较容易发生维修差错的部件位置和工作要深入研究,选择卡片化的管理制度。利用严格的程序与规范的内容来改进机务工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存在的缺陷,进而有效避免空维修差错问题的出现。

(二)利用安全检查单

航空工作人员在进行工作时可以利用许多检查单,但是检查单并不是操作性的,也就是完成某项任务的有关程序防范。机务工作人员所利用的安全检查单一定要是评价性的,主要用在评价制定目标的安全状况方面或是发现其存在的隐患方面。因为许多航空工作人员对于运用的检查单相对熟悉,比较容易接受。机务工作人员能够依据自己所需设计各种检查单,例如根据维修任务的有关场景设计检查单,根据作业环境设计检查单,根据作业的工具及工作卡设计检查单等[3]。合理利用检查单能够及时、准确的发现问题,对于检查目标的特性可以进行有效检查,及时检查出航空部件存在的安全隐患。

(三)改进与严格实施法规制度

在法规制度长期的改进下,机务系统已经设计出一套相对完善的法规制度。其中许多维修差错,例如地面试车和忘加油及发动机损坏等诸多问题,目前已经应用了有效的处理对策。但是,在法规制度方面依然要进一步落实与贯彻。机务工作人员一定要严格依据法规进行维修与管理,严格把所有的维修管理法规及技术对策充分落实在各项维修管理中。另外,领导与部门也要发挥带头作用,而对于违法违规的机务工作人员一定要严格处理,始终维护制度所具备的权威性和严肃性。

结束语:

总而言之,航空维修差错通常是由许多因素形成的,而形成的机理也是多方面的,十分复杂。因此,机务工作人员在实践维修时,一定要充分认识维修差错的因素,利用有效的对策进行处理,这样才可以降低维修差错的发生频率,从而确保飞机的安全运行。

参考文献:

[1]朝志仁,祁桂根,张凌云.飞机大型蒙皮制造技术现状分析[J].航空工业学报,2011,25(3):1-5.

[2]徐启华,师军.应用SVM的发动机故障诊断若干问题的研究[J].航空学报,2012,26(6):686-690.

高校维修项目造价控制分析 第4篇

在维修项目立项时, 将根据维修目标的使用要求, 确定规模及档次, 进行初步维修设计, 并制作投资概算或预算, 以此作为整个项目的控制造价。学校将此金额从财务部门划拨出来, 作为该项目的最高限价。除非该项目有大的变动并经过相关部门认可, 总价将不能突破。

1设计阶段的造价控制

设计对基建工程造价的影响可达75%以上, 尽管设计阶段对维修项目的经济影响没有那么高, 但是也可达50%。由此可见, 设计阶段的投资管理对整个工程的成本控制非常重要。对于维修项目来讲, 其设计不可能如基建项目精细, 很多细小的部位往往没有得到充分的考虑, 从管理效率来讲, 这么做是适合的。所以在设计阶段控制的要点在于建设的档次, 特别是装饰工程的规格。学校除了特殊用途的会议室及实验室之外, 适度考虑装修档次的前瞻性, 应该针对校内的装饰规格给予适当的限定。例如基本维修每平方米控制价, 包括水电、地面墙面、天棚、窗户。

2合同管理阶段的造价控制

合同在造价控制中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任何维修项目的实施, 都是通过签订施工合同来实现的。通过对承包内容、范围、价款、工期和质量标准等合同条款的制订和履行, 学校和承包商可以在合同环境下调控建设项目的运行状态。合同是处理项目实施过程中各种争执和纠纷的法律证据。所以, 在签订合同前, 应特别注意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重视合同的合法性, 即合同内容是否符合合同法和其他各种法律的要求, 尽管作为签订合同的优势方, 学校为控制工程造价也应避免不合法的条款及程序。二是注重合同内容的完善。主要包括构成合同文件的材料是否齐全, 如图纸、规范等;合同对施工中各类问题规定是否有遗漏;不利因素是否有足够的预见性等, 这些都是保证合同减少争议, 使合同得到法律保护的重要步骤。

2.1清单计价模式的造价控制

在清单计价模式下, 应注意掌握合同文件中关于工程量清单表的规定。工程量清单表是施工合同的总纲, 是招投标的基础, 也是工程结算的重要依据。一般情况下, 招标文件中都规定:本工程量表所列的工程量是按照设计图纸和工程量计算规则计算列出, 所以它是招投标报价的共同基础;本合同下的全部费用都应包含在具有标价的各项目价格单项中, 没有列出项目的费用应视为已分配到有关项目的价格中。除非招标文件另有规定, 承包商所报的价格应包括完成所需进行的一切工作内容的费用, 如果报价表未列出, 建设单位将认为承包商不收取这方面的费用, 或在其他款项下已经综合进行计算, 无须任何说明。因此在工程结算审计时, 对工程量清单表要特别予以重视。

清单计价模式下, 在所有文件的解释顺序中, 投标文件较招标文件优先。所以在评标过程中, 需要对大宗装饰项目进行必要的复核, 比如楼地面材料、外墙装饰及窗户型材等, 避免由于不平衡报价带来的损失。

2.2定额模式的造价控制

由于维修项目的特点, 部分学校依旧采用以前的定额计价模式, 以便于控制合同总价。包干加变更合同是高校采用较多的一种计价方式, 其优点在于甲方容易控制工程造价, 缺点在于需要对施工范围内容有详尽的理解, 不能遗漏项目。包干也称作固定总价, 实质是以中标价包干完成承包范围内全部工程并承担质量保修责任的款项, 不考虑政策性调整及建筑材料价格的调整, 包含了风险范围和风险费用。变更是指对以前合同内容, 经甲方要求变更的内容, 甲方应要求“变更的部分同比例下浮”。在合同条款中, 明确 “以施工图为标准作为工作内容, 除变更以外, 多报少报漏报不予调整”。这样, 学校可以在保证工程质量前提下, 很好的控制投资, 合理安排资金, 并加快施工进度。为防止投标人不履行合同, 应强制实行投标履约担保、合同履约保证金、低价风险担保金制度。

2.3积极推进合理低价中标

合理低价中标法是在各投标人满足招标文件实质性要求的前提下, 经专家参考招标人标底, 并对各投标报价与基准价进行对照评审, 择优选择合理低价投标人为中标候选人的评标法。合理低价中标有别于“最低价中标”。在通常情况下, 可以选取合格范围内投标报价的平均价为基准价, 在评标中结合招标文件所公示的实质性要求, 对投标人进行综合评估和审定, 择优选择投标人。

合同是一个有机整体, 对整个建设项目各阶段都应考虑, 特别是工程价款的约定更应注意。除了约定的合同价款外, 还有许多可能转化为价款责任的约定, 它们是随相应约定条件是否成立而成立的隐含造价。应重视合同条款措辞的分析研究, 吃透其内容的实际含义, 防止出现歧义, 避免日后竣工结算时出现不必要的争议。当合同履行过程中出现一些与签定合同时的估计相差较大的情况, 应及时补签合同协议, 弥补合同本身的缺陷, 也可以补充合同的形式调整合同价款。

3实施阶段的造价控制

在施工阶段造价控制的关键是对工程变更签证实行有效控制。针对目前工程, 施工单位往往采取“低价中标, 索赔赢利”的方式承揽工程。作为甲方造价管理人员要做到事前把关, 主动监控, 严格审核工程变更, 减少不必要的工程费用支出, 避免造价管理失控。

维修项目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各种各样与合同约定不符合的情况, 必须及时办理现场签证。因此要严格签证权限制和签证手续程序, 提倡只签实际情况而不签造价, 或由多方确定价格。审计部门应严把审核关, 拒绝不合理的现场签证。分清签证权限, 明确签证由谁来签, 谁签证才有效, 什么样的形式才有效, 这些事项必须有甲方管理部门予以明确, 对单张签证的权利和对累积签证价款总量达到一定额度的限制都应在合同条款中予以明确。

4科学对待工程变更与索赔

工程变更和索赔费用处理的原则和方法, 应按照合同规定进行。在正确区分工程变更和索赔性质的前提下, 结合工程实际情况, 公平、公正、科学、合理地处理。

工程变更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提出工程变更的单位可能是设计单位、雇主、工程师、承包商。所以应根据合同条款的规定, 正确区分是增加费用的变更还是不增加费用的变更。如:由于承包商施工方案、施工方法、工艺流程改变, 合同中规定的由承包商自行设计的总价承包项目的结构尺寸改变, 合同单价中已包括的内容的改变, 合同中隐含的工作内容的改变等, 属于不需要增加费用的变更。设计单位、雇主、工程师根据工程实际情况结合将来运行管理, 对于工程数量、质量、其他特征、结构尺寸、工作内容的变更, 属于增加费用的变更。承包商提出的变更应按合同规定正确区分, 属于增加费用的变更应按合同规定处理。承包商由于投标报价中, 由于工程项目的单价偏低或提出的不当变更, 用户、现场工程师不应采纳。工程索赔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可能是雇主的违约等给承包商造成损失的承包商索赔, 也可能是承包商的违约给雇主造成损失的雇主索赔。承包商索赔包括工期索赔、费用索赔等, 小型维修项目以费用索赔为主。处理工程索赔应正确区分索赔的性质, 根据合同索赔条款, 结合索赔事件具体情况, 实事求是、公平合理地处理。

5工程结算审计控制

作为合同双方的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是可以也应该按照合同规定进行审核, 即合同双方都有权随时审查核对, 并且合同双方必须在规定的期限内对竣工结算进行审核和确认。但审核不同于审计, 高校建设工程结算审计属于内部审计, 其结果只在学校内部部门有效。所以在审计过程中需注意如下事项:第一, 施工单位不是建设项目的被审计单位, 只是有关单位, 其职责和义务是接受调查、反映情况以及提供证明, 配合审计部门对建设单位的审计。第二, 审计结论只对校内管理部门有法律效力, 对施工单位没有直接的法律效力。审计结论只是合同双方平等协商工程结算的依据之一, 审计结论不能直接作为扣减应付承包商工程结算款的理由。第三, 审计部门应认真履行审计职责, 也应维护合同各方的合法权益。学校和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合同约定在工程实施过程中完善结算——变更的签证手续, 按规定办理竣工结算的审核和确认, 对有关争议则按规定程序处理。因此, 在合同条款中需注明最终造价由学校审计部门核定, 以解决结算审计在项目管理中的合法角色。

6结语

高校的维修项目造价控制是一种综合管理, 从立项、初步设计、招投标、合同管理、工程实施直到最终结算审计涉及众多部门。每个阶段都有其自身的特色和要点。学校应该召集所有相关部门制定工程项目实施办法, 规范校内的工程项目管理制度及程序, 合理分配各部门相关职责权限, 使其相互制衡。管理部门按照制度完成自己的工作, 做到既不缺位, 又不越位。

摘要: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扩大, 基本建设步伐的加快, 将会有更多的维修项目进入学校管理的范围。针对维修项目, 分析造价控制的要点, 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节约建设成本。

关键词:维修,造价,控制

参考文献

[1]朱宏亮.建设法规 (第二版) [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2003.

[2]何佰洲等.工程建设合同与合同管理[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 2004.

[3]北京广联达.工程量清单的编制与投标报价[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 2003.

[4]陆建忠.建设项目审计结论的法律效力[J].建筑经济, 2005, (12) .

[5]梁虹.完善建筑合同管理有效控制造价[J].山西建筑, 2007, 33 (3) .

浅析物业管理中维修费用的控制 第5篇

物业管理是一个新兴行业,作为维修工作是物业管理公司工作的一大内容之一,维修费用是物业管理费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控制好维修费用对降低物业管理费用意义重大。

物业管理是一个新兴行业,微利的服务行业,物业管理公司如何在日益激烈的经济环境中求生存、求发展呢?而物业管理费收入的数额大小又不能由公司随意确定,是根据公司向用户所提供服务项目的不同性质、当地经济发展水平,按政府定价、行业定价和协议定价来确定;只有通过在对用户优质服务的基础上,控制物业管理成本费用的开支来提高公司的竞争力。维修工作是物业管理公司工作的一大内容之一,维修费用是物业管理费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大楼外墙、楼梯、步行廊、电梯、中央空调系统、消防系统、保安系统、电视音响系统、电话系统、配电器系统、排水系统及其他机械设备、机器装置等公共物业及配套设施的维护保养费用,控制好维修费用对降低物业管理费用意义重大,因此,我认为要围绕如下三大方面来工作,达到既维护好物业管理各种设备,又控制好了维修费用。

一、认真编制维修费用的全年预算

首先,由公司工程部计划列明维修项目的内容、规模、金额。规模是指大修、中修还是小修。其次,财务部应根据历史会计资料、目前市场维修行情对预算作出修改意见。历史会计资料包括设备新旧程度、往年可比项目、可比规模的支出情况,再次,听取其它部门意见,如计划部、采办部和公司领导的意见。最后,预算交由预算委员会讨论通过后确定全年维修费用的预算。

二、建立和完善维修费用审批制度

(一)事前审批

财务人员必须参加合同的谈判,根据预算资料就财务方面提出意见。若是中修或大修合同须附合同修理工程预算表。合同内容、合同金额、会间预算经主管领导审批后,合同调法部才可与维修单位签定维修合同。

(二)事中审批

预付维修合同款时,根据公司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维修工程预付款的规定、合同的约定等来支付维修工程款,财务人员还要随时了解工程进度。

(三)事后审批

工程完工结算时,要注意前面预付款有无发票,收尾工程款有无扣除保修期的金额,更重要的是工程人员的验收签字、公司主管领导签字。

三、控制和降低维修费用的主要途径

(一)签定定期合同。与优质服务、价格合理、讲信誉的维修公司签定定期合同,不但服务质量可得到保证,还可得到价格上的优惠。

(二)采用竞争招标方式。对大项目的维修要实行竞争招标,通过维修单位提供的服务、价格的比较,挑选出合适的单位来为公司服务,尽量把费用控制到最好的水平。

(三)把握好维修时间。平时就要注意小修理,该修时要及时修理,别让机器超负荷运转后才修理。

(四)作好当地维修行业的信息调查和信息收集。物业管理公司就有技术工、维修工,对于小修、中修工程,也许由公司的工程部来组织就能完成。只有及时掌握市场的价格信息、技术信息,才有办法决定是自修还是外修。

维修控制 第6篇

关键词:质量控制 房屋维修 施工管理

中图分类号:G2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9(c)-0172-01

2013年,成都某小区发生了纠纷,顶楼户主搬进维修过的房屋后,不久就出现渗水现象,事后发现问题就在于房屋维修工程施工管理不好,质量控制不到位而存在隐患问题。一直以来,房屋维修都是建筑工程中重要部分,探究怎样做好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1 房屋维修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现状分析

要想提升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就必须要从管理和控制现状中分析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加强才具有实用价值。总体来说,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具有下面一些问题。

(1)施工管理措施呆板;在传统观念影响下,一些管理人员思想保守,缺乏创新意识。比如被一些新技术与新设备应用的限制,一些人片面认为应用新食物会增大施工成本,根本没有看到带来的效率与质量控制的效益。

(2)缺乏完善的施工质量保证体系;现在房屋建设工程施工质量管理以及安全具有法律法规,但是房屋维修上却依然没有相对的法律法规,留下了许多安全隐患。比如很多房屋维修根本不通过招投标来确定施工队伍,而是建设单位找一个关系好的人承包,随便找一些人就开始施工,为施工质量留下一定隐患。而且施工中也缺乏严格的监督管理,所需材料也是找个人随便去外面购买,缺少专业检查人员,施工现场常常出现管理混乱,无人管理、互相推诿等现象。

(3)质量全过程跟踪管理不到位;维修施工全过程管理,包含了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施工过程及竣工验收等几个阶段,要确保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就一定要对整个过程中每一个细节严格把控。但是从实况来看,许多管理并没有落到实处,几乎都是空谈,质量控制的意识较为淡薄、管理混乱、质量标准模糊以及无人监管等现象屡屡出现,根本不能够确保房屋维修施工质量。

2 加强房屋维修中的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

2.1 做好施工前的各项工作

房屋维修是建设工程的补救性工程,因此进行维修之前就要全面了解维修房屋的历史及现状,以及此次维修的目标及任务,技术人员就要认真查阅维修房屋的详细资料,最好是到实地勘察房屋损坏程度,依据房屋现有的结构、维修目标以及破损程度等情况,分析维修的可行性。如果房屋常年未修或者存在隐患事故,其利用的价值不大,就应该上报相关单位给予拆旧建新,如果房屋的破损不大,采取维修之后还能够解决,就要根据维修目标及现状,设计好维修方案,做好设计论证、工程招标、工程预算以及签订合同等各种前期工作。

2.2 加强现场施工管理

对于施工管理和和质量控制上,做好现场施工管理非常关键,能否做好这个关键步骤直接影响工程质量,进度及经济效益。

(1)做好维修中技术储备管理;因为维修房屋属于补救性的措施,因此施工的工艺大多较为复杂。其一现场的管理人员一定要熟悉合同要求和施工图纸,依据自身的材料供应、施工队伍、设备基础以及资金等各种条件,制定出合理的施工方案,做好每项施工的管理控制;其二依据工程的技术要求和特征,做好工人与技术人员的挖掘与储备,并且进行培训交底,技术人员一定要熟掌握各种新材料特征和施工工艺,区别每一个施工工艺都在控制之下,确保完成工程项目的进度、时间以及质量;其三对于现场的控制管理及质量检查等各种技术,都要制定出完善的制度与操作规程,根据质量要求与规范标准提出合理的质量控制与验收标准,当然工序与施工工艺不同标准也就不同,保证工程质量。

(2)加强管理维修工程材料;相对而言,房屋维修涉及到的材料数量与种类要少一些,但是一定要严格要求材料供应管理。采购上要按照设计的方案确定材料的材质、品牌以及规格,不能够购入廉价劣质的材料,避免影响质量。而且材料进场要适时进场验收,严格抽查样品,按照设计方案合理归类对方,造册登记;入场材料一定要管理好发放,要按照施工进度,发放出库单,并且对所发放材料进行追踪管理,避免材料的浪费与丢失。

(3)管理好维修的施工质量与进度;要保证施工质量,施工人员必须要严格依照相关的规范与质量标准,做好每一个工序,严禁出现偷工减料现象,严格落实专检、自检以及联检措施,层层检查,层层过关,才能够保证整个工程质量。

(4)加强施工安全的控制与管理;施工中必须要戴安全帽、加固脚手架、系安全带,严禁工人乱拉乱接电线等,一定要采取强制性的防范措施,加强对员工进行安全培训,安排专职或者兼职的安检员,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

(5)加强维修的人员管理;在维修施工中,施工和技术人员是最具有决定性、最活跃的因数,加强这些人员的管理,建设纪律严明的人员队伍,处分发挥相关人员的创造性与主观能动性,是确保施工质量的重要保证。

2.3 加强监督维修的质量控制

房屋维修施工的质量直接对施工企业形象与效益造成影响,尤其是影响使用者,因此一定要加强监督其质量控制,确保施工质量。

首先要采取主动控制,监督施工全过程;施工之前要对图纸进行会审,尽量降低图纸上可能出现的错、碰、漏、缺,最好采用图纸质量的连带责任制。施工中比较关键的工序,要指定出合理的施工方案与监督;原材料的进出一定要按照流程实施,还要加大监督工作的力度。其次,还必须要大力发挥出监理作用,严格监督施工中的质量控制。

3 结语

房屋维修工程属于一项较为复杂的工程,因为施工质量因素较多,必须要分析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的现状,挖掘出影响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的因素,并结合房屋维修工程实况采取合理的强化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够实现质量控制要求,才能够达到施工质量目标。

参考文献

[1]覃华恩.房屋建筑施工管理探讨[J].中华民居,2011(1).

[2]顾海冰.简议房建工程施工管理与质量控制[J].大陆桥视野,2012(18).

[3]曹小波.建筑施工常见问题及质量管理控制措施[J].大陆桥视野,2013(10).

空调电气控制系统维修技巧 第7篇

要掌握空调电气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维修技巧, 首先要熟悉空调电气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电路的作用, 要看懂空调设备上配有的电气接线图, 还应掌握电阻、电压、电流的测量方法及电子元器件好坏和判断方法。在学习空调电气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前, 必须掌握电子基础知识和电子基本操作技能, 才能学好空调电气控制系统基本理论。“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 掌握了空调电气控制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 维修时才能做到思路清晰, 操作有据。

维修空调的控制系统, 首先必须了解其各部分的组成及特点与功能。家用空调电气控制系统一般由电源、CPU、驱动电路、温度检测电路、自动保护电路、信号接收电路、执行元件以及空调工作状态的显示电路等组成。电源部分一般由变压器、整流、滤波和稳压电路组成。要使控制电路工作正常, 首先要保证电源各部分电路工作正常, 输出电压正常。维修时应重点检查+12V和+5V电压输出。CPU即微处理器, 它是整个电气控制系统的核心, 它能根据外界送来的各种信息, 进行分析判断, 从而输出相应指令, 让空调处于相应的工作状态。因此, 熟悉掌握CPU正常工作的条件十分重要。其条件有三个:一是电源电压正常, 为+5V;二是振荡电路工作应正常;三是应有复位信号, CPU上有一个复位端, 刚通电时, 该脚电压有高低变化。这三个条件是CPU正常工作的外在条件, 维修时, 应重点检查。驱动电路, 一般采用非门集成电路, 它的作用根据CPU输出的指令驱动继电器动作, 供电电压为+12V驱动集成块的脚为双列直插式, 有几个脚直接与CPU的脚相连。如果这些脚为高电平, 那么与它们相对应的对面的脚即为低电平。我们根据这个规律, 就可以确定其好坏。

温度检测电路中, 其核心元件就是温控探头。它具有负温度系统特性, 即温度升高, 其电阻阻值变小, 反之, 其阻值变大。如果它的阻值很小 (低于1千欧) 或很大 (大于100千欧) , 或其阻值不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都说明温度探头已损坏, 需要更换。更换时, 应换上相同型号的温度探头, 保持温度特性相同。温控探头发生故障较高, 维修时应重点关注。

空调电气控制系统中保护电路的作用很重要, 如果制冷系统发生故障, 通过保护电路检测元件的侦测, 及时发出保护信息, 让CPU作出判断, 然后发出相应的保护指令, 使空调停止工作, 处于保护状态, 显示屏发出相应的故障代码, 待故障排除了, 空调才恢复正常工作。空调上的自动保护措施包括:压缩机过流、过热保护;制冷系统中蒸发压力和冷凝压力的压力保护;室内风机的过热保护;采用三相电源的空调, 还有相位保护, 缺相保护;大功率空调上还有冷凝器的过热保护等。对于不同品牌或不同功率的空调采用的保护措施不尽相同, 在维修时, 应根据接线图上所标注的符号认真分析。一般发生故障的主要原因是制冷剂少或冷凝器因某种原因引起的散热效果差而发生保护;单相压缩机起动的电容损坏造成压缩机起动电流过大, 发生过流保护, 也较为常见。

信号接收电路, 主要部分是红外线接收器。这部分电路发生故障, 大多是红外线接收头损坏或5V供电不正常。红外线接收头可以用彩电上红外线接收头替换。替换时注意三个脚位置不能接错。

显示电路, 其作用主要显示空调工作状态, 以及发生故障时显示故障代码。这部分电路发生故障的概率很低而且出现问题一般不会直接影响空调的使用。

现以一台空调出现故障后的检测与维修为例加以说明:

故障现象:一台扬子KFR-120LW/D型空调, 开机处于制冷状态, 室内风机正常运转, 室外风机和压缩机都不工作。

检查:拆开室外机外壳, 检查室外控制板, 发现故障指示灯在闪烁, 说明室外机处于自动保护状态。

分析:该空调采用三相四线制供电, 室外机自动保护有以下几种可能:

1.相序混乱保护;2.制冷剂少而出现低压保护;3.散热效果差出现高压保护;4.压缩机过流保护;5.欠压保护。

根据该空调发生的故障现象来看, 应属于第二种情况, 即制冷剂少而出现低压保护, 造成压缩机和风机都不工作且没有记启动动作。

维修:

飞机维修成本的控制策略分析 第8篇

由于飞机长时间飞行,就不可避免地会发生损坏,所以我们在驾驶飞机时,还要定期对飞机做好维修工作。尤其是一些老化的零件,更是如此。众所周知,飞机的体积十分庞大,随便一个部件都有可能花费几万元,甚至十几万元,所以维修成本在航空公司的运营中占有相当的比重,在航空公司的运营成本中到占到了20%,而且维修成本很容易控制,如有的部件可以对其进行优化,而不需要把每一个零件更换掉。为此,我们必须要找到一些可以控制维修飞机成本的原因,以此有效地降低维修飞机所需成本,这也是目前国内航空企业是否可以降低其成本的关键所在,也是各大航空公司提升效益和保证飞机可以健康飞行的关键所在。所以近年来,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不少航空公司对此问题予以足够的关注。

2 影响飞机维修成本的因素

飞机的维修非常复杂,就其维修成本来看,受到了多个方面多个因素的影响。经过我们综合调查,得知其中比较重要的影响因素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 :一是,飞机的质量的好坏主要体现在发动机的质量上,所以,如果发动机在设计到生产的质量不过硬的话,就会影响发动机的使用寿命,从而导致不断的维修,其维修成本就会居高不下,所以,在控制飞机的维修成本所做的工作中首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要在发动机的设计和制造上下功夫。二是,飞机各个部件的制造的质量也是影响飞机维修成本的一个重要的因素。飞机在维修时必须要联系部件的生产和制造者,而这些制造厂商对自己所生产的部件的后续服务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飞机维修的投入,如果后续保障有力,飞机的维修成本就会降低,相反,如果没有保障,就只能由航空公司自己负担维修的费用了。再次,航空公司的维修人员的专业化技术水平也是一个比较关键的因素。航空公司可以在对自己的维修人员的培训上增加投入,使自己的维修人员与飞机的部件生产者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确保技术人员对部件的各种使用和维修方法烂熟于心,只有技术人员的维修水平得到提高,才能在飞机的日常维护和故障排查中得心应手,才能降低维修资源的浪费,从而达到降低维修成本的目的。第四,航空公司对飞机管理的好坏,也会影响飞机的使用寿命,进而影响到维修的成本。一个发展成熟的公司,可以从其日常的经营管理水平中反映出来,管理包括很多的内容,既包括飞行人员的选拨,飞行技术的考核,又包括对一些飞机机型的选择和飞机工作环境的选择,飞机的使用者只有熟悉飞机的机型和功能,才能在使用的过程中少出故障,甚至还可以延长飞机的使用寿命,飞机的工作环境优良,飞机的磨损也会减少,这样就间接降低了飞机的维修成本。

3 维修成本控制策略

近些年,我国的经济飞速的发展,有越来越多的人采用乘坐飞机出行,一方面是由于飞机快捷,可以在2天之内就从地球的一端到另一端,所以在国际旅行中特别适用。这也同时给航空公司带来了不少收益,其高额的盈利吸引了大量的投资队伍,航空公司也在不断地增加,航空业逐渐由饱和向泛滥的程度发展,各个航空公司的收益参差不齐,但是,困扰各个航空公司的一个重要的共同因素就是维修成本过高。所以,降低维修成本,提高航空公司的市场竞争力,是提高航空企业收益的一个重要的途径。

3.1 维修资源的共享,减少了异地排故的次数及难度,降低维修成本

维修成本之所以居高不下的一个因素是异地排故的次数较多,当一个航空公司的飞机在异地出现故障后,虽然当地有其他的航空公司,由于两者之间缺少合作,或者,二者航空公司的规模和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较大的差距,一些飞机维修的技术难题就需要从本公司选派人员前往故障地解决故障,这样,既浪费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对资源也是极大的浪费。维修资源的共享之后,就可以在飞机出现故障时,选派距离故障地较近的航空公司的技术人员前往排查和解决,既可以节省时间,又能节省资源,从而达到降低维修成本的目的。

3.2 维修资源的共享,提高了整个公司的运营效率,为公司带来更多的效益

在飞机发生故障后,最常见的后果就是航班不能按时飞行,如果采用传统的异地排故的话,这种后果不仅得不到解决,还会由于维修人员和故障的不确定性,导致较为严重的损失,不仅耽误乘客的时间,使乘客遭遇不确定的损失,而且航空公司的信誉也会遭到破坏,不利于其建立良好的口碑。而资源共享后,就近的航空公司的维修和技术人员就会在第一时间赶往现场,处理故障,既减少了异地排故的时间,也缩短了航班耽误的时间,这样,乘客的利益少受损失,就会对航空公司加以好评。维修资源共享之后,航空公司会统一对资源进行整合和调配,最大限度的增加收益。

飞机维修成本的降低,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程,虽然整合维修资源不能为降低成本带来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对航空公司增加收益还是具有影响的。

3.3 航材库存备件的统一管理优化了航材库存持有成本

飞机维修就需要有各项零部件的库存作为保障,而对各部件的库存也需要一定的资金和人力的投入以保障飞机在维修时运用某个部件要及时的到位,不能当飞机发生故障时才去购买,那样就会浪费更多的时间,各航空公司会预先购置各种部件,并对这些部件加以管理,这就是各航空公司的库存持有成本。这项开支费用的构成大致有三部分。一是运行成本,由仓储管理的资金、购买设备的投入组成。二是机会成本,即在购置飞机维修的本件后,航空公司的流动资金就会资金减少一部分,航空公司的流动减少,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它的投资带来的收益,公司的投资机会减少,其收益必然会受影响。三是风险成本,航空公司在进行库存管理的过程中出现一些失误,使一些部件不能使用或者受到损害,这样的风险库存也是一项资源的浪费。综合考虑三项成本,最大的相同点就是资金在进行库存的过程中要保障资金的利用效率,不能过多的占用资金,也不能由于资金的投入不足导致库存不足,这就要求航空公司在对库存进行科学的合理的管理和调配,对库存及时的清点并做好详细的记录,以降低库存风险,提高库存的利用率。

3.4 优化了人员配置,避免了人员的重复劳动

航空公司人员配置是一门学问和技能,对人员进行合理的配置,就会充分的发挥资源的潜力,达到不浪费的目的,在维修资源整合后,由于缩短了异地排故的时间,并且对各航空公司的优劣做了详细的分析和规划,在我国的十个基地中,人员配置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合理,对一些技术水平较低的部门进行培训,对一些技术欠缺的公司进行扶持和建设,从整体上提高维修的技能,从而降低维修成本,提高公司收益。

4 结束语

其实,根据我们以往的维修实践经验来看,飞机维修成本高的原因有很多。除了我们本文中阐述过的原因,还存在一系列的其他的因素,如正确预测航材需求,合理制定航材计划,培养更多合格的飞机维修人员等。但是,总的来说,最重要的就是我们应该如何做好相应的计划和分析工作,以使维修工作的成本能够得到科学又合理的控制,在保证飞机得到定期维修的同时,使飞机的飞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指标都有所保证,这才是最重要的。为此,我们要加强飞机维修成本管理的各项工作,为航空业的发展创造更大的效益 , 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多做贡献。

摘要:飞机维修成本一直以来都在航空成本中占有较大比例,主要原因就是飞机在飞行过程中,会发生损坏,而定期维修是一种保持其稳定飞行,同时减少意外事件发生的重要举措。作为航空企业,很有必要对飞机定期进行维护,所以有效地对飞机维修成本进行控制,不仅仅可以保证顾客的安全,也可以保证飞机企业的效益可以有所提升。开展飞机维修成本控制工作,意义十分重大。较之于国外发达国家而言,我国的飞机维修成本远远要高于国外,其主要的原因就在于管理上存在一系列的问题。特别是对于航空飞机维修机构而言,采用优化的维修制度,全新的人员管理措施来节省成本。

利用状态维修,控制液压系统污染 第9篇

液压系统的污染问题是液压设备中最关键的问题之一, 它关系着设备的良好运转和使用寿命。

1 污染形式及控制的重要性

液压系统出现故障, 大部份情况均由于液压油中含污染的不溶物杂质所引起的。油液污染可导致液压系统, 出现三方面的失效, 分别是突发失效, 间歇失效及退化失效。何谓突发失效?简单来说, 当油中大颗粒的污染物进入泵或阀时, 将导致泵的叶片被卡死在转子模里面无法动作。同样, 大颗粒的污染杂质亦有可能堵塞住阀的控制节流孔, 使阀的动作不灵活, 严重时有可能导致阀打不开或关不住。至于间歇失效, 举例来说, 若阀座很硬, 当污染颗粒接接触阀座后, 将导致上述情形现度发生——即阀无法完全关闭。虽然, 当阀再次被打开时该颗粒会被冲走, 但别的颗粒的出现, 将导致上述情形的再度发生, 即阀无法完全关闭。并出现一种令人讨厌的间歇失效。而退化失效则是颗粒磨损、腐蚀、混气、冲刷磨损或表面疲劳的结果, 大多数的不溶性污染物质均属颗粒性的, 它们会入侵液压泵, 马达或控制阀的配合间隙中, 令滑动运动部位磨擦阻力增大, 令元件动作不灵活导致误动作出现。即上述提及的突发失效或间歇失效, 除此之外, 磨损颗粒更会与间隙两壁或元件表面相互磨擦, 造成元件的表面材料剥落及内部磨损增加。此举除了会导致元件的内部泄露加强外, 其效率与精度亦会大大降低。更重要的是, 元件表面及部磨损所释放出来的金属粉末会与原来的污染杂质混合在一起, 并跟随着液压油再次回流于系统内。可想而知的是, 若上述情况持续发生而没有及时加以排除的话, 液压油的污染问题将会愈来愈严重, 并进一步加速元件的磨损及工作油劣化, 导致恶性循环。液压系统的污染物不会令机器即时停顿, 但它们会慢慢侵蚀液压系统的内部零件, 一定时间后, 用户便会发现机器工作状态每况愈下, 只要机器现出严重的故障, 便无法加以补救。液压系统污染控制方案是相当强调预防性维修的理念, 所谓预防性维性是指在液压系统未发生故障之前, 定期检查油液清洁度的变化, 并采取适当的措施, 将隐患一一清除, 以达至防患于未然, 即状态维修。具体来说, 方案的目的就是要在液压系统运作期间, 将油液清洁度保持在目标值内, 使油液污染不再出现及不再成为元件及系统故障的成因。

2 方案的实施主要分为六个步聚

2.1 根据液压系统的特点确定油液清洁度目标值

在所有液压系统和润滑系统的工程文件中, 均明确注明了该系统本身的目标清洁度等级。要注意“清洁度”并非一般性术语, 而是一个相当具体的定量数值。现在, 液压油或润滑油的清洁度的现行国际标准由ISO04406确定, 它是运用一种认可的实验实颗粒计数规程, 测定一毫升油液中固体颗粒的数量和尺寸。用户应考虑液压系统中的所有元件, 包括油液, 典型的工作温度和起动温度, 系统的使用寿命及安全问题, 从而确定系统的目标清洁度等级。

主要方法:

(1) 针对系统中最敏感的元件以确定推荐清洁度等级。

(2) 针对油液类型系统压力进行调整。

2.2 透过选择适当的过滤器并确定其安装位置来达到目标值

在真实的液压系统中, 流量变化、压力脉动、释压冲击波、冷起动及其他变量等都会令滤芯性能退化, 要有效控制油液污染, 用户必须选择一个具高强度的过滤器, 在滤芯的结构中, 钢丝网的作用非常重要。它能防止波褶出现弯折, 同时给予滤材适当的支撑以防止疲劳失效。此外, 下游钢丝网还能在强大的应力作用下, 给予滤材最后的保护, 避免滤芯因应力而破裂, 所以用户在选择主机时一定要关注过滤器配套厂家及过滤形式。

3 定期检测油样以确定目标值的实现

当设定好目标清洁度等级和将高效能的过滤器布置在适当的位置后, 最后和经常进行的步聚便是确认和监测目标清洁度被实现, 确认目标被实现的最佳方法是, 从回油管路中回油过滤器的上游提取一个有代表性的油样, 并将之送往合乎资格的颗粒计数实验室, 以确定油样是否符合指定标准, 如果油样符合指定标准, 用户只需定期检查油液和过滤器的性能。并加以定期维修保养便可, 若报告结果不符合目标值, 用户就有需要采取纠正措施, 如更换更精细的滤芯或增加滤壳等。

4 加强维修管理, 确保修理过程无污染

在现场维修环境中, 往往由于现场条件的客观原因, 维修工在修理过程中, 不注意维修环境, 拆卸的液压原件在现场乱放, 各种阀内或泵内小零件也是随处乱放, 安装时只是用破布擦拭一下或者在洗油内沾一下就开始安装, 而维修工手上也会沾染油泥等污染物, 这样就无法保证液压系统无污染, 从而引起各种液压元件的磨损以致损坏, 而故障当然也会频繁发生, 造成停机, 给生产带来经济损失。所以加强维修现场维修工作的管理是保证液压系统堵绝污染源的一个重要管理办法。现场工作时要有专门的清洗液, 液压元件要有专门地方存放, 安装时要反复清洗, 从源头防止污染物进入液压系统。

加强进货检验, 保证油品质量

企业有时为了降低成本, 不重视液压设备用油规定, 进货时选购一些再生油, 或者不按液压系统说明书要求, 替换设备用油品质, 不能满足液压系统要求, 也是液压系统污染的一个方面, 冬夏用油没有分开, 极易损坏液压元件, 从而带来液压系统污染, 造成液压系统故障。

严格实行润滑“三过滤”。

“三过滤”是为了减少油液的杂质含量, 防止尘屑等杂质随油进入设备而采取的措施, 它包含入库过滤, 发放过滤和加油过滤。

入库过滤:油液经运输入库泵入油缺罐贮存时要经过过滤发放过滤;油液发放注入润滑容器时要经过过滤加油过滤;油液加入设备贮油池时要经过过滤总的来说, 液压系统污染控制方案能替用户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油液管理方法。除了能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及设备利用率。延长元件和油液的使用寿命外, 更能减少维修费用和时间, 或因停机所带来的巨大经济损失。对国内用户来说, 方案就能进一步提高他们在液压设备维护和管理方面的技术水平。

根据我们机械行业的国情, 由于国产机械价钱便宜, 客户一般选用国产机械较多, 在企业内部, 维修工作人员及技术员甚至部分领导根本不重视机器的价值, 保生产拼设备的现象时有发生, 为了一时的经济效益, 让设备超负荷作业, 可想而知的是, 若要他们悉心保养和维护机器的内部元件, 如液压系统等就更为困难, 正因为此, 停机, 换机是工厂企业经常发生之事。

当然, 上述情况随着机械工业的发展及用户观念的变化而有所改变, 时至今日, 对于部份采用优质进口机械进口零部件的用户来说“一坏即换”或“随时停机维修”等做法已无法接受。上述情况是完全可以透过定期的检查与状态维修而加以排除的, 这正是预防性维护的理念。

摘要:本文讨论了开展预防性维修的重要性, 采用状态维修对液压系统的污染进行有效控制, 从而防止液压故障的出现的一些手段措施, 引起液压系统用户重视和采用预防性维修的理念。

民用飞机直接维修成本分析与控制 第10篇

一、DMC分析与控制的内容

DMC是指在完成产品或飞机的维修中直接花费的人工时和材料的费用, 单位为美元/飞行小时, 不包括在维修管理业务、航线航站日常维修保养、行政管理、记录管理、工艺装备、维修设施等方面的间接维修人工时和材料费用。DMC的影响因素非常多, 与设计、维修、使用等都相关, 它的高低能够综合体现主制造商的设计水平和客户服务水平。

(一) DMC分析的内容。

按照民用飞机的研制过程, DMC分析内容主要包括整机目标值的确定、DMC分配以及DMC预计工作。DMC分配是指把整机目标值逐级分配给系统、子系统和部附件, 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分配各层次产品的DMC指标, 使设计人员明确设计要求, 并研究实现这些要求的可能性和办法。DMC预计是指根据组成部附件、子系统的DMC指标来预测各系统以及整机的DMC值, 其主要目的是从DMC出发对每个技术可行的方案进行有效的分析和比较, 为设计决策提供依据, 同时可以发现设计中的薄弱环节, 为设计改进或生产过程控制提供依据。

(二) DMC控制的内容。

从民用飞机全寿命角度, DMC控制可分为研制阶段控制和运营阶段控制, 研制阶段控制包括建立维修成本目标、开展以维修成本目标为基础的设计优化、供应商管理以及维修大纲优化等。运营阶段控制主要是根据维修成本评估情况进行设计更改、维修任务优化、维修计划调整、维修活动控制等。通过制造方和运营方的共同努力, 切实降低全寿命周期的维修成本。

二、DMC分析方法

DMC分析方法包含整机DMC目标值确定、DMC分配和预计方法。

(一) 整机DMC目标值确定方法。

民用飞机在预发展阶段就需充分了解市场情况和竞争机型情况, 然后根据市场需求、设计需求和维修需求等, 由研发部门、客户服务部门和市场部门共同协商确定整机DMC目标值。常用的方法主要有分析对比法和经验公式法, 文献[1]、[2]详细介绍了这两种方法, 本文不再赘叙。

分析对比法所需输入信息较少, 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经验和主观判断, 对于有原准机的新研机型比较适用, 我国民用飞机研制起步晚、型号少, 缺乏可直接参考的依据, 因此该方法不适用整机DMC目标值的精确估计, 但在飞机可行性论证和总体方案定义阶段可使用该方法进行粗略估计。

AEA方法需要输入飞机和发动机的价格数据以及诸多发动机技术参数, 在初步设计阶段或竞争性分析时, 数据可能不足, 因此采用ATA方法或NASA方法作为初步设计阶段整机目标值的确定方法比较符合我国民用飞机研制的实际情况。

(二) DMC分配和预计方法。

文献[3]对DMC分配和预计方法进行具体介绍, DMC分配是采用相似分配法将整机目标值分配到系统、子系统和部附件, 在飞机的研制过程中, 需根据系统和设备的DMC设计值 (包含供应商的DMC担保值) 修正DMC指标的分配结果, 公式如下所示:

其中, DMCi修指第i个分类项目 (系统或部件) 修正之后的DMC值;DMCi设指第i个分类项目的DMC设计值 (包括供应商产品的设计担保值) ;DMCi分指第i个分类项目的DMC分配值。

对第i个分类项目, 修正后的DMC值为设计值和分配结果中的小者。当DMCi设大于DMCi分时, 标明设计不满足要求, 需进一步改进, 实际操作时需要进行投入产出的综合分析, 确定是否需要改进设计或者调整分配值;当DMCi设小于DMCi分时, 标明此项目设计优于预期, 可将分配的DMC值调整为设计值 (或供应商的担保值) 。

当设计值 (供应商的担保值) 大于分配值时, 成本工程师和设计工程师需要共同商讨确定该项目的DMC值, 作为修正的最终值DMCi修, 由设计工程师 (或供应商) 来实现, 成本工程师则需对达标情况进行审查, 以确保飞机的经济性。

DMC预计是根据设计情况和维修任务分析情况检验成本达标情况, 是分配的反过程。由文献[3]可知, 零部件DMC值预计是整个预计工作的基础, 其依赖于零部件的设计可靠性和维修经济性数据。

根据上述方法进行DMC分配和预计后往往出现预计结果与分配结果不相符, 此时需要进一步分析设计方案, 综合权衡研究, 明确是否需要改进设计。该过程在设计阶段不断循环迭代, 直到最终详细设计完成。

三、DMC控制方法

DMC控制工作贯穿飞机研制和运营整个寿命阶段, 且与DMC分析工作紧密相连, 其完整的分析与控制流程如图1所示。

经过分配和预计制定的飞机整机目标值、各系统、子系统、零部件的指标是进行各种控制的约束条件。当飞机投入运营之后, 实际发生的DMC可用于评估指标制定的合理性和DMC控制的效果, 为后续DMC分析做好准备。

研制阶段DMC控制是基于DMC的设计优化和供应商担保值进行, 可以保证飞机设计、制造能具有良好的固有经济性。

运营阶段DMC控制的主要工作是DMC监控和维修任务优化。通过收集维修成本信息, 进行统计分析, 为DMC分析提供支持, 同时帮助运营商了解其机队维修成本的构成和特点。此外, DMC监控结果可以作为维修任务优化的依据, 从而保证运营商能够正确地维护飞机, 维持飞机的固有经济性。

四、结语

本文从全系统、全寿命的角度阐述民用飞机DMC分析与控制工作, 为适时评定飞机的市场价值和竞争优势, 了解飞机优化设计的方法, 改善产品设计和增强产品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能为我国民用飞机DMC分析与控制工作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和借鉴。

参考文献

[1]吴静敏.民用飞机全寿命维修成本控制与分析关键问题研究[D].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6

[2]任斌.基于NASA95法的大型客机直接维修成本目标值预测研究[J].科技信息, 2014

维修控制 第11篇

关键词:公路维修;路面平整度;影响因素

随着交通业的逐渐复杂,公路建设幅度有很大的提高,对路面的安全性以及耐久性等都有了更高的要求,在公路维修工程中,原路面经过长期的使用存在不同程度破碎等问题,在维修施工中可能因为多种因素导致路面起伏,本文主要分析控制公路维修工程路面平整度措施。

1 影响公路维修工程路面平整度分析

与新建公路工程相比,路面维修工程将会面临结构复杂的工程结构,病害种类繁多,在施工中可能出现频繁的变更,在原材料方面、当地交通条件、气候以及降水因素影响非常大,在路面高程控制方面比较困难,基于以上几种因素,维修工程路面平整度控制存在很多困难。具体而言影响维修工程路面平整度的因素包括桥头沉降、路基下沉、旧路面的沉陷推移等。

2 控制措施分析

针对影响公路维修工程路面平整度的因素,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

2.1 桥头沉降和地基下降情况控制措施

公路经过长时间的使用,桥头基本都会存在不同程度的沉降问题,在路面的维修工程中需要根据沉降的具体情况,采用恰当的维修方法。若是在维修工程中发现桥头沉降情况非常严重,如桥头搭板断裂等情况,需要重新换填压实浇筑桥头搭班;若是局部出现沉降问题,可以采用重做油层的方法控制平整度;若是桥头仅仅出现轻微的沉降,可以采用人工提前压实的方式处理。在施工中为彻底解决桥头沉降对路面平整度的影响,在施工中,可以先找到最低点,加密桩挂线,调整摊铺厚度,减少沉降引起的不均匀问题,在压实的过程中注意提高压路机的振幅。

路基下沉导致路面沉降一般出现在高速路收费站以及服务区等,主要原因包括老路基質量不达标以及路面排水不及时等,针对路基下沉情况,在维修中中央分隔带外侧需要设置防渗墙,在底部设置下封层,提高路基的防排水性能,并对基层采取补强处理措施,加强混合料的压实和平整度的控制。在铣刨基层后,需要同时做好防排水和路基强度的增加,可以采用水泥混凝土基层增强路基的强度。

2.2 中下面层平整度的控制

在路面维修工程中,沥青路面面对的困难之一为病害老路面补强后的全服罩面,在施工中想要控制路面的平整度,需要严格控制中下面层的平整度,从老路面铣刨开始,极爱昂控制铣刨刀的下刀和提刀,加强摊铺和压实施工,在摊铺时需要从基层开始施工,严格控制,在路面未压实之前严禁踩踏。在测量摊铺厚度中,需要站在后方或者是路的两旁进行测量,在施工中尽量不要采取人工补料措施,以免人为因素造成平整度问题。

在路面的压实施工中,严禁压路机在新铺混合料上出现移动位置或者是突然刹车的情况,在未冷却的路面上不得停留任何机械,原则上包括压路机在内的所有机械都不能出现停机情况,以免出现局部波浪情况,在施工中为了保证路面压实度,压力机的施工需要仅仅与摊铺机结合在一起,以免停机情况影响平整度。为尽量消除掉压路机出现的拥包,压路机在施工中可以从边部部位沿着阶梯界面施工,在路面未冷却前严禁路面通行。要求在施工中,纵向和横向接缝路面高度需要比原路面高度高出2~3mm,避免车辆作用引起平整度下降。

在路面的维修工程中常会遇到桥面砼铺装问题,铺装不平整将会直接影响到平整度,因此在维修中需要提前测量,注意桥面的横坡度,根据测量数据调整摊铺机的虚铺厚度,在公路两头各延伸40m作为顺坡,必要时可以采用向交叉碾压。路缘石不平顺问题可能导致路面出现拥包问题,压力区在压实操作中,需要在距离缘石5~10cm处开始施工。

2.3 施工接缝控制措施

在路面的施工中接缝问题是重大影响因素之一。在路面维修工程中,若是纵向裂缝搭接不好,很容易出现地表水下渗情况,因此在使用中需要采用必要的控制措施。施工原料采用沥青混合料,尽量减少冷接缝的出现,若是出现冷接缝,在摊铺前,需要采用小型铣刨机将接缝部位铣刨10~15cm宽,在接缝处涂抹沥青。在布料时需要对超出纵横2~3cm进行布料。压路机在施工中需要先碾压纵缝边部部位,在纵缝封闭完好后再碾压中间部位。

横向接缝的处理与纵向裂缝存在不少的差异,对于路面平整度而言,横向裂缝产产生的影响更大,一旦处理不好,在日常交通中很容易引起跳车情况,在控制中,需要从施工的铣刨开始控制,测量切缝的位置进行铣刨,切口位置要求在处理后保持平整顺直、无夹层,在摊铺作业中,施工前需要先采用直尺检测,发现存在横向接缝,先采用人工补料的方式处理,若是接缝位置过高,可以采用高频高福碾压,完成后,要求行车方向的高度略高于另一方2~3mm。

2.4 施工机械、施工水平控制措施

施工机械以及施工水平是重要的影响因素,需要严格控制。摊铺机在施工中需要严格控制行驶速度、均匀程度以及起拱度的大小,还需要注意摊铺机电脑的灵敏度以及压路机的压实振动频率等,这些都是需要控制的因素,烫平板在拼装缝的施工中需要保证密实性,加热时温度控制在100~110℃,摊铺机在作业中没有特殊原因不得停机,行驶速度控制在3~4m/s,灵敏度控制在5档,在遇到桥头时,可以将摊铺机的振动夯锤灵敏度控制在5档。在摊铺施工中严禁下乘层出现撞击,为保证摊铺机工作的连续性,需要合理安排搅拌机的搅拌能力以及摊铺机的行进速度。

3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主要分析控制公路维修工程路面平整度措施,除了上文所分析的控制措施之外,若是原材料的使用导致路面出现车辙、推移等,在维修中需要加强原材料和成品的检查力度,控制混合料质量,根据试验数据调整混合料级配。

参考文献:

[1]夏建国,揭玉花.关于公路路面施工的安全管理思考[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4,11:200-201.

[2]李福林.沥青路面平整度衰减原因分析及在巉柳高速公路养护维修中的对策[J].公路交通科技(应用技术版),2014,01:39-42+45.

维修控制 第12篇

一、分析背景

海洋石油116油轮是浮式生产储存卸货装置的代号,英文为Floating Production Storage&Offloading,简称FPSO。FPSO是海洋石油一种重要的作业方式,相比陆地油田作业风险较高,有明显的设备国际化特点。海洋石油116油轮95%以上设备采用的是进口设备,维修费用成本占总成本的16%左右。维修成本能否控制好,直接决定企业的桶油成本,影响企业年度预算的完成情况。

二、设备成本控制方法总结

经过几年的摸索和探究,公司针对浮式生产储存卸货装置的特点,总结出几种行之有效的设备维修成本控制方法。

1. 缩短采购周期,降低库存量

决定备件库存数量的原则是:既能保证油田设备正常运转,保证维修需要,又能使存货成本最低。在保证设备正常需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少存货,可以减少流动资金的占用。其计算公式如下:

式中K———库存成本

D——固定保养周期(比如月检)所需更换的备件数量

T———采购周期

可以从公式看到,如果采购周期延长,则库存成本增加。例如,海洋石油116油轮燃气压缩机高位润滑油箱的润滑油用量为209L/15天,如果采购周期为3个月,那么安全库存需要1254L,每桶单价为5942元,库存成本为35652元。但是如果采购周期延长一个月,那么为了保证设备运行所需的润滑油量为1672L,库存成本则增长为47536元。海洋石油116油轮的库存成本为2261.7万元,如果采购周期缩短1%,则库存成本相应减少22.61万元。

针对这种情况公司规定,由计划控制工程师开单订购物料,到作业区维修经理审批结束,时间不得超过7天。在审批、采购、送货环节中,通过公司可以控制的审批周期,整体采购周期缩短5%左右。总的库存成本降低113.1万元。

2. 设备备件保持科学合理数量,降低库存成本

设备备件的订购需要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按照巴雷托分析法(即ABC分析法),将设备备件分为易损备件、事故备件和非常备件。

(1)易损备件:指那些经常损耗和易于损坏的备件。例如,空气压缩机的进口空气过滤器和电机的轴承等。这类备件损耗具有周期性,并且这类备件通常价格比较便宜。

(2)事故备件:也称保险备件、关键备件。是指为了防止设备的关键部位发生突发故障造成停产而作的备件储备。例如,控制场所中央空调的活塞杆,损坏的概率比较低,但是如果出现液积现象的话,活塞杆损坏,会影响整个中央控制系统的运行,这类备件可以两套机组备一套备件,以备不时之需。

(3)非常备件:这类备件只有在极特殊的环境下才会损坏。例如,海洋石油东方终端的半贫液泵,泵轴两次扭断,这类备件的损坏极可能是设计存在缺陷和不足,需要经过重新核算和设计,改良备件方可解决问题。对于这类备件,原则上不做备用,如果出现特殊情况损坏,需要核算和分析,再作订购。

针对三类备件,采取不同的备件储备策略,可以减少不必要的备件库存量,从而可以降低成本。

3. 针对海洋石油116油轮的特点,大胆实现备件国产化

海洋石油116油轮生产设备面临特殊的海洋环境,设备在耐腐蚀、安全性能上均要求较高。油轮采购的设备95%以上为进口设备。为此,公司对进口设备一些易损件、通用件(如机械密封、轴承)进行了系统的国产化,并实现模板化管理。通过合格供应商采购,大大降低备件成本。通过2009年底的盘库,统计出设备轴承的型号,建立数据库,并在每次来料时,记录新到的轴承型号。查询轴承手册,在SKF轴承模板中查出可替代的轴承库存编码,在日后的设备备件订购中,不再订购原厂家的轴承,改为直接订购模板料。同样是SKF型号的轴承,代用轴承的价格能降低90%以上。机械密封通过厂家两次到现场测绘,维修人员使用机封模板进行替代,或者重新申请库编,添加到模板中。为日后订购模板料提供更便捷的途径。2010年1月~2011年6月期间,机械密封和轴承国产化节约成本545759.52元(详见表1)。

4. 进行技术改造,节约成本

在设备维修中要看到现象,更要看到本质,对设备故障进行分析。有些故障是偶然出现的,不可控的;有些则是反复出现,有必然联系的。对于这类故障,应该仔细分析,通过技术改进可以防止再次发生,在根源上消除设备故障所造成的生产工时损失,并可减少备件的消耗,降低成本。例如,海洋石油116油轮前期AC两台空压机反复出现油温高的问题。维修人员检查发现断油阀内部的弹簧1075频繁出现脱落的现象。于是将系统内润滑油放掉,拆出断油阀,更换弹簧后,没过多久再次出现相同故障。后对弹簧做了改造,增加了防脱装置,此后两台空压机再没有出现过类似现象。在设备故障维修中,能及时发现问题和降低维修难度,不仅可以大大减少工时,也可降低外委人员劳务费。例如,海洋石油116油轮的货油泵上、下各有1个机封,厂家在设计机封润滑油油杯时将其设计为上下机封共用一个油杯,无法判断出到底是上下机封中的哪一个失效,甚至两者全都失效也有可能。所以只能将上下两个机封都作拆检,费力费时且增加了成本。经过一次维修发现问题后,进行了改造,改成上、下机械密封各有一个油杯,独立使用。这样,以后可以观察两个油杯哪个漏油,判断出哪个机封失效,直接更换。避免了每个机封都要拆检的问题。

改造之前维修一台货油泵的成本如下:

外委人员劳务费为300元/人·天;人数为4人;工作天数为8天。累计费用=300×4×8=9600元。

改造之后维修一台货油泵的成本如下:

外委人员劳务费为300元/人·天;人数为4人;工作天数为4天。累计费用=300×4×4=4800元。

这样每维修一台设备可节约费用4800元。

5.加强自主设计和施工能力,节约成本

对于一些改造项目,由于国外整撬采购,成本极其高昂,并且技术含量并不是很高。针对这样一些项目的改造,公司采取自主设计,外委劳务施工,申请BV厂家验收发证的方式进行,可以大幅度降低项目成本。例如,海洋石油116油轮航空煤油注入系统增加一套备用设备,整撬订购改为马达、气动泵分开订购,联轴节自己画图加工,橇块改为外委人员加工。整撬订购厂家报价238,980元,自改后费用控制在43829元,共节省费用195,151元(详见表2)。

6.科学统筹时间,缩短停产时间,节约成本

统筹方法是工程项目和设备维修中一项非常重要和行之有效的数学方法,结合PROJECT等软件,制作出甘特图,合理控制工作重叠时间,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缩短维修和施工作业时间,加快工作进度,降低人员成本,缩短生产工时损失。例如,2009年10月12日,操作人员发现火炬防风罩发生倾斜,火焰从防风罩下方冒出。由于火炬一直在燃烧,在未停产前无法确定防风罩损坏程度,公司制定了3套方案,做出甘特图,对每一步骤进行分解,统筹时间,最终仅用5h就完成了火炬防风罩修复加固,消除了台风来袭可能造成的巨大危害。此项作业比原计划提前了尽9h完成,节约柴油9方,挽回原油产量1987方。

三、结束语

上一篇:地质开发技术下一篇:新舆论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