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通信技术发展思考

2024-05-23

无线通信技术发展思考(精选12篇)

无线通信技术发展思考 第1篇

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使互联网深入人心, 并从社会的方方面面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和通信习惯,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推广和便携移动终端的逐步普及, 人们开始越来越不满足于单一的话音通信服务和短信息服务。近年来, 以移动电视及视频点播等数据业务为代表的个人娱乐功能开始受到广泛的关注, 并直接成为了推动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络不断发展完善的动力。各种宽带移动通信系统相继出现, 纷纷致力于为用户随时随地的提供及时、可靠、操作简易的互联网络业务, 并鼓励用户参与其特色业务。而要实现我国无线移动通信网络的这一历史性跨越, 就要求相关研究人员必须从通信体系的宏观发展方向出发, 掌握一系列关键技术, 使该技术最终能够满足移动通信用户全面覆盖和快速提速的需求, 并在现有移动环境下, 确保其业务的稳定性不亚于固定接入用户。

对于像中国这样具有一定经济基础和技术储备, 但起步较晚的国家, 宽带移动通信技术的革新和产业竞争恰恰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机遇。在第一代模拟无线通信全部依靠进口, 第二代GSM数字移动技术在引进的基础上进行消化和研究, 第三代以TD-SCDMA为代表的移动通信技术开始赶超国际水平的背景下, 我国已将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络列为“十一五”期间重点科技专项。依照《科学技术发展规划》, 到2020年, 我国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的发展目标是:研制具有海量通信能力的新一代宽带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低成本广泛覆盖的宽带无线通信接入系统、近短距离无线互联系统与传感器网络, 显著提高我国在国际主流技术标准所涉及的知识产权占有比例, 加大科技成果的商业应用。《规划》主要包括长期演进 (LTE) 技术、高速分组接入 (HSPA) 技术、4G技术等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的后续演进, 全球微波互联接入 (Wi Max) 等宽带无线接入技术, 以及近短距离的无线互联系统与传感器网络的发展。

2. 宽带无线移动通信网络的关键技术分析 (1) 第三代移动 (3G) 技术

目前, 我国3G主流技术已经日趋完善, 相关技术已经能够支持规模化的商用网络部署。随着3G技术和移动互联网业务的普及, 移动用户的体验需求造就了3G数据业务飞速发展的态势, 3G增强型技术的开发也就成为了大势所趋。为3G增强型在HSPA在下行业务信道的不断演进, 也逐渐使LTE技术成为了宽带无线移动通信技术开发与产业推广的新方向。作为3G向4G技术过渡中的主流技术, LTE对3G的空中接入系统进行了改进, 并采用OFDM和MIMO作为其无线网络演进的唯一标准。LTE技术在理论上可提供上行86Mbit/s、下行326Mbit/s的峰值速率, 在减少系统延迟的同时提高了小区容量, 使小区边缘用户的使用功能得到了改善。面对着建网初期使用成本、覆盖率与技术成熟度等问题的考验, 2011年初, 全球已开通商用LTE网络近20个, 我国则已在规模试验的基础上, 开展了TD-LTE的产业化推广, 并正在产品的稳定性与功能上进行进一步的验证研究。

(2) 无线局域网 (WLAN) 技术

无线局域网 (WLAN) 的技术标准为802.11, 可实现十几兆至几十兆的无线接入。我国目前发展的主要是802.11b标准的WLAN网络, 支持11Mbps的无线接入。但由于WLAN技术自身漫游性、安全性、以及计费方式等限制, 使目前网络建设的投资收益比较低, 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运营商的积极性。但由于无线局域网具有高吞吐量、低成本、简单易用的特点, 非常适合在室内热点地区为蜂窝网分流, 相信未来WLAN技术将在特定的区域和范围, 特别是热点区域和高速信息接入领域, 发挥对移动通信网络的重要补充作用。

(3) 宽带无线接入 (Wi MAX) 技术

作为一项新兴的宽带无线接入技术, Wi MAX具有Qo S保障、传输速率高、业务丰富多样等优点, 并能提供面向互联网的高速连接, 数据传输距离最远可达50km。Wi MAX以IEEE 802.16的系列宽频无线标准为基础, 逐步实现了宽带业务的移动化, 并正与3G技术不断融合。目前, 该领域在全球的发展呈现出向高带宽快速跃进、覆盖范围逐步扩张的趋势。而未来还可能出现更先进的新技术, 从另一个角度对整个无线通信产业起到推进作用。

3. 结语

无线通信技术发展思路论文 第2篇

2.1异构网络的互联互通趋势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无线通信技术的种类逐渐增多。如果想要重新建构一个全新的无线网络,会需要进行大量的资金投入以及技术投资,不仅成本费用较高,还需要承担十分大的风险。在这个背景下,利用将不同网络技术融合的方式,逐步实现异构网络的互相连接以及互相沟通,已经成为当下无线通信技术发展的新趋势。在将网络进行融合的过程中,核心网的融合、业务的融合以及终端的融合、接入网的融合等都是最为主要的表现。其中,接入网的融合要想实现,需要众多协调工作共同运行,为异构无线环境中的无缝漫游做出技术支撑。而业务的融合的工作重点主要在于根据接入网络以及终端的能力进行底层通信链路以及服务级别Qos合理选择,实现使用户感受不到业务服务变化的效果。在将来的通信终端中,大多都配备有重新配置的能力。将计算机以及通信技术进行融合,是未来大多数通信终端必备的特点。在通信终端的客户方,即使用户没有进行干预,无线网络接入能力以及网络服务状况实时监测能力都会协助用户完成感知与选择、软件升级以及下载等方面的活动。

2.2高效频谱接入趋势

从我国当前的无线频谱使用情况来看,拥挤现象仍然是较为主流的情况。无线电频谱逐渐成为一种稀缺资源。近些年来,为了提升时隙重用率,全新的MAC接入机制应运而生,再通过相应的仿真分析,高效的MAC接入机制就能够实现频谱使用效率的大幅度提升。

2.3宽带局域的无线接入趋势

无线通信系统主要通过接入网络进行主要业务的用户提供。正因为用户存在很强的移动性,所以无线接入的方式将逐渐成为将来无线接入技术的关键发展趋势。其中,UWB、WLAN以及无线城域网技术等都是其中颇具代表性的技术。

2.4链路容量的扩展趋势

正因为无线频谱资源的有限性,多用户在同一个通信区域中对于频谱资源的占用量逐渐提升。通信设备的数据传输速率必须逐步实现高速化,才能够满足越来越高的发展需求。窄带高速、高阶数字调制等都是其中占据重要地位的关键技术。

2.5将通信以及保密充分结合趋势

在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及其容易存在通信双方的信息被泄露的风险。在通信过程中进行保密手段的采取以及运用,是大多数通信客户的新需求。将战术电台中的通信以及保密工作进行充分融合,不仅能够达到很好的保密效果,还能够实现无线通道开销的降低。

3总结

针对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问题展开更为深层的探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孟琰,史健芳.超宽带无线通信技术发展浅析[J].科学之友,(9):155~156.

[2]赵慧.无线通信技术发展及未来趋势展望[J].信息通信,(3):123~124.

飞艇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 第3篇

【关键字】飞艇 无线通信 平流层 技术

【中图分类号】TN92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4-0183-01

蜂窝通信、基站通信等等通信方式的应用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并且发挥着很大的作用。但是随着人们活动范围的增大,越来越多的通信方式已经显示出费用大、占地面积大、难维护等缺点。此时飞艇技术的出现显得那么重要。它既能垂直起降,留空时间长,可长时间悬停或缓慢行进,且不因此消耗燃料,噪音小,污染小,经济性好。在信息即为竞争力的现今社会,通信技术的发展已经对于一个企业、国家,甚至全球范围内的重要发展手段。从最早的美国莫尔斯(RB.Morse):约5km的电报(点,划,空间一字母,数字)到美国贝尔(A.G.BelI):取得电话机专利(电信号一语音)直至现代的地面通信的蜂窝通信,以及近年来正在研究的无线通信。飞艇作为无线通信中一种多媒体通信的方式,备受各界的关注。

一、飞艇无线通信简介

飞艇无线通信,也有人称作平流层气球无线通信,它是继始于60年代的卫星通信到80年代出现的地面移动通信后,在21世纪之初将投入运行的一种崭新的无线通信方式,国际同行都给予极大关注和支持,并把它看作是通信产业的一次革命。其重要的发展意义在于它可以快速、可靠、廉价地实现实时、宽带、大容量的多媒体通信。

飞艇无线通信技术的核心是,利用飘浮于地球上空20~24km的平流层飞艇上装载的通信平台,实现信息的传输或转发,其作用如像卫星通信星上转发器或地面微波通信中继站。如在空中有计划的部署多个这样的平台,就可以达到全球覆盖,从而实现全球通信。现代飞艇在多个领域已经有了新的技术突破,可以用于军事侦察、天气预报、广告、救生方面,并且其突出的高空优势使得其在海洋通信方面被更多的专家和学者关注并研究着。最近几年有关飞艇无线通信的新技术,让我们看到飞艇更宽、更广的应用层面,以及飞艇在以后的无线通信中普及的可能性与必然性。

二、飞艇无线通信特点

1、地球上空的大气层可分为四层:从地面向上.分别为对流层、同温层、中层、电离层。而飞艇处于同温层,该层的风是有规律的、可预见的,不受地面条件,只与地球的转动和太阳的辐射有关。

2、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解决了使飞艇抵御外力、保持平衡的关键技术.使同温层飞艇通信平台的构想成为现实。

3、作为同温层通信平台的飞艇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固定在城市上方.调整区间范围很小。离地高度约21公里,覆盖地面范围约1.9万平方公里。根据相关资料得第一艘飞艇将于2002年升空.以后如需要的话可以每星期升空一艘。随不同的需要.飞艇可大可小,平均而言,一艘飞艇最宽处的直径约62米.与一个足球场的宽度相当。长度约157米,为足球场长度的1.7倍。每艘飞艇的重量约10吨.通信设备重约1吨。

4、同温层飞艇通信技术之所以发展如此迅速,是因为与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和低地球轨道卫星相比有很多优点:通信容量大;信号传播延迟小;信号传输衰减小;地面设备小巧;发射费用、通信成本低廉;无轨道拥挤问题;无空间废弃物污染。

三、现阶段飞艇无线通信的技术应用

当带宽、天线口径、发射功率和其他技术因素不变时,通信系统在一个城市范围(城域)内的通信容量与点波束的数量成正比。如果这样的信道容量供该城市的100万人时分复用,则客户能获得虚拟的TI/E1宽带信道服务,这在下一世纪的头十年中,足够使用的了。随着技术的发展,一架飞艇的通信容量将能达到60Gbps。飞艇处在城市上空,为城市提供大容量的信道,其可靠性十分重要。为此,在安全性设计上应采取了多种措施。第一,飞艇上安装了监控设备。其次,飞艇是双层的,内层充氦气,其包封处于零压力状态。第三,双层结构保证。即使装氦的内层破了,氦气仍被外层所包封而不会泄漏。第四,,较厚的外层虽受到较大的涨力,但它却不承担升力作用。

我国人口众多,人口密集的城市很多,使用这种系统的潜在市场很大。预计一套系统的成本约10007%美元,能提供7.68Gbps容量。如果以专线的形式出售,一条2Mbps的双向专线信道,成本不到6000美元。这样可以大大提升无线通信普及的步伐,推动更多领域的技术发展。

四、飞艇无线通信的新技术及前景

飞艇作为一种多媒体无线通信的方式有很广阔的发展前景。因此,为了飞艇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和更多方面的推广,近年来很多专家致力于飞艇技术的研究,带来很多科技上的进步和飞跃。这些成果为我们以后飞艇无线通信的发展带来了很大推动作用。

对现代无线通信技术热点的思考 第4篇

1 举世瞩目的3g

今天, 第三代移动通信3g格外引人瞩目, 成为无线通信产业的最大热点。

首先, 从技术角度来看, 3g主流技术已经基本成熟。cdma2000由于技术本身的平滑演进特性, 进入3g的障碍不大。wcdma以前受版本不断更新的影响, 阻碍了商用进程, 但目前主体标准已经定型, 具备了规模商用的基础。td-scdma技术要相对滞后一些。

其次, 目前欧美等运营商已经进入了3g网络部署阶段。3g网络的商用部署正在全球一步步地铺展开来。截至2004年3月底, 就wcdma而言, 全球已经发放了120份牌照, 签署了91份商业部署合同, 目前已有二十多家网络投入商用, 预计到2004年年底总数将超过40家。目前两家韩国运营商stk和ktf在使用cdma2000 1x ev-do, 日本kddi也开始了ev-do网络的商用, 而verizon也即将参与该制式下3g网络的部署。

第三, 部分运营商的3g用户数量开始呈现快速增长的局面。最早推出3g商用业务的ntt docomo近期宣布, 在距离突破200万用户仅仅两个月的时间内, 他们的3g用户总数就增长至300万大关。5月中下旬, 和记黄埔表示, 在过去两个月中, 3g用户数出现了快速增加, 目前在全球范围内已经达到了173万。截至2004年1月1日, 全球使用cdma2000 (包括cdma 1x) 系列和wcdma标准制式的3g用户数已经达到了7300万。

第四, 我国3g处在黎明的前夕。我国对3g一直采取积极稳健的态度, 目前, 我国正在进行第二阶段的网络技术试验, 或称外场测试。自今年3月起, 开始启动wcdma、cdma2000和td-scdma的测试工作, 由6大运营商分别在北京、上海、广州三地进行。测试的重点包括:3g网络覆盖、容量等性能试验;不同3g技术之间、3g和2g技术之间的干扰、共存;各种3g业务及业务兼容性试验;3g终端和系统之间互操作试验;3g和2g之间的互操作试验。

应该说, 目前3g还存在一些问题, 主要表现在市场还处在启蒙阶段, 杀手级的业务还没有呈现, 终端还不够多。在我国, 政府将考虑对市场竞争度的把握, 涉及3g网络发放几张牌照的问题, 同时, 还将考虑设备国产化问题。这些问题已经属于次要矛盾, 目前最重要的是要选择恰当时机尽快推动3g网络平台的建设, 这才是解决以上矛盾的关键环节和引导环节。

2 3.5ghz宽带固定无线接入的推广应用

3.5ghz宽带固定无线接入技术mmds, 是工作于3.5ghz无线频段上的中宽带无线接入技术。今年4月份, 第三批3.5ghz宽带固定无线接入频率评选 (招标) 工作在我国进行, 使mmds技术在我国的应用进一步扩大, 这也使3.5ghz固定无线接入技术成为今年业界的热点之一。

在此次评选 (招标) 工作中, 中国电信、中国网通、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铁通五大运营商分别获得河北、山西、内蒙古等27个省 (区) 的3.5ghz频段2×30mhz频率使用权, 并将获准经营相应电信业务。加上此前的两次3.5ghz频率使用权分配, 我国3.5ghz频段已在绝大部分地区分配完毕。这表明, 我国的3.5ghz宽带固定无线接入进入了规模商用。

就目前重点推广的3.5ghz技术来看, 运营商的经营经验表明, 若单独把mmds技术作为一个独立网络来运作, 由于其技术、用户规模和频率带宽的限制, 较难实现盈利。因此, 我们应该进一步放宽眼光, 把它推广至更大的应用领域。比如可以考虑像现在某些运营商所采用的, 将之作为移动基站的回路。

对于3.5ghz mmds技术, 我们一方面要积极推动其综合业务的应用, 比如数据增值业务的开发和经营。同时也要从全局的角度考虑, 使之成为移动通信网络的有效补充手段。这样才能充分发挥3.5ghz频段的效率。未来, 随着3g技术的商用, 3.5ghz将有望成为移动网络重要的接入补充手段, 并对3g网络的搭建起到支撑作用。

3 宽带无线技术新宠wimax

有资料显示, “wimax”已经成为近期互联网上搜索量最大的通宠。

wimax全称为world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 即全球微波接入互操作系统, 其技术标准为ieee 802.16。wimax也组织了自己的联盟。目前这个联盟已经发展了数十家会员, 该联盟由intel牵头, 我国中兴通讯也名列其中。wimax的目标是促进ieee802.16的应用。

wimax相对于wi-fi的优势主要体现在wi-fi解决的是无线局域网的接入问题, 而wimax解决的是无线城域网的问题。wi-fi只能把互联网的连接信号传送到300英尺远的地方, wimax则能把信号传送31英里之远。wi-fi网络连接速度为每秒54兆, 而wimax为每秒70兆。有专家认为, wimax的覆盖范围和传输速度将对3g构成威胁。在成本等各个方面的优势使得业内人士将wimax技术看作是一项打破产业格局的技术。

4 超宽带无线接入技术uwb

无线技术领域的活跃除表现在新技术不断涌现外, 还表现在其传输能力的不断拓展。近两年, 一项超高速的无线接入技术受到了大家的关注, 那就是uwb。

uwb是一种时域通信技术, 它采用超短周期脉冲进行调制, 把信号直接按照0或1发送出去, 而不使用载波, 这与此前的无线通信截然不同。脉冲调制产生的信号为超宽带信号, 谱密度极低, 信号的中心频率在650mhz~5ghz之间, 平均功率为亚毫瓦量级, 抗干扰和多径的能力强, 具有多个可利用信道。与cdma系统相比, 时域通信系统结构简单, 成本相对较低。uwb技术具有高速率、低成本、低功耗的显著特性。

uwb最引人注目的特点是具有很高的数据传输速率。xtreme spectrum公司预测, 他们即将开发出的产品具有在10米内传输约100mbps的能力, intel则把目标定在了500mbps。

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分析论文 第5篇

摘 要:本文从市场分析的角度阐述了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并展望了我国无线通信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和前景。最后举例讲解了3G、4G的发展现状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通信论文

一、无线通信技术之由来

无线通信指的是使用电磁波信号在空间中进行信息传播与交换的通信方法。

近些年,无线通信技术是发展速度最快,应用范围最广的通信技术。而在移动过程中达到的无线通信目的的方式,叫做移动通信方式。二者合称叫做无信移动通信技术。在全球范围,无线通信使用人数已经超过两亿,而每天都有大约十几万新增用户。用户使用者的职业多种多样,无线移动通信技术应用的广泛性适应了各种人群。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无线网的研究就被纳入到研究议程之内。而到了80年代,随着局域网的快速发展,无线网的高灵活性的优点,即开始得到大众与市场的认同。但在当时,无线网是作为有线网的一种补充,性能不稳定,易受干扰、传输速率也不高,且各厂商产品不兼容。这些不足限制了无线网的广泛应用。而在当今,新世纪无线通信技术设备,早成为人们的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这与广大技术人员的努力是分不开的。

二、无线通信技术之现状

当前使用比较广的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有无线高保真技术、蓝牙以及红外数据传输。远距无线通信技术则是大家比较常用的移动通信手段,比如手机。另外还有一些军事技术。这里主要介绍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的三种形式。

(一)无线高保真技术(wifi),传输最高速率达到11兆每秒,随着新版本的推出与使用,速度更快的正分频多路调制技术被应用,速率可达到70兆每秒。计算机操作系统对于无线高保真技术的支持,使其使用面更广、费用更低廉。且不用接无线网卡,即能实线上网要求。

(二)红外通信技术,它是第一个形成个人无线局域网的技术,现今其硬件与软件都比较成熟,具有功耗低、体积小、安装方便、易于使用的优点。在手机等小型移动设备上应用很多。新出厂的打印机、电脑,多数对它支持。另外,它还有不用申请频率使用权,传输安全性高、红外发射角度小等优点。不足之处是通信设备之间不能有物体阻隔,如果能解决这个问题,它的应用前景是非常可观的。

(三)蓝牙技术,以短距离低成本的无线连接作为基础,可为移动或者固定的终端设备带来低价的接入服务,使各设备在没有电缆电线连接的情况下,实现信息传输。但是缺点是抗干扰能力弱,传输距离短,信息安全性得不到保障。

三、无线通信技术之发展趋势

(一)宽带化。这是通信技术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随着网络节点通透量提高与无纤传输技术的发展,在国际范围内,有线网络宽带化是个势所必然的趋势。无线通信技术不会完全独立存在,它必会与宽带化的有线技术合流,接入到有线网络之中。其传输速率也将有大踏步地发展。

(二)接入网络多样、核心网络综合。网络宽带化和分组化的发展趋势,使得在同一核心网络中传送多种信息变成可能,网络综合化及市场竞争需要,会进一步推进无线网络同计算机网络融合。

(三)信息人性化。人性化将是未来信息行业继续发展的动力与主要方向。无线通信技术会越来越尊重个人需求,打造出具有个人特色的无线通信设备与通信方法。

(四)移动通信方面,国内的`3G用户在新增加的移动用户量中所占比重日益增加,此外,3G用户规模化会推动移动互联网发展加速,改变传统电信产业格局。智能终端发展会加快移动互联网前进步伐。未来几年,移动互联网数据流量每年都会成倍增加。

四、无线通信技术之发展热点

(一)全球微波接入互操作系统,它与无线高保真技术相比,主要优势在于无线高保真技术只能把连接信号传输至300米的地方,而本系统则可把信号传送至30英里。而它的网络连接速度也远比无线高保真技术高。

(二)超宽带的无线接入技术UWB。作为一种时域通信手段,采用的是超短周期脉冲调制。谱密度很低,抗干扰能力强,结构简单,成本较低。

(三)目前,3G作为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已经日渐普及,在可预见的时期内,仍将是无线通信技术的主流发展方向。因它具备频率简单、容量大、复用系数高、通信质量好等优点,更易于被人们广泛接受。加强对它的深入研究,很有必要。

(四)4G 是通信技术。4G是集多功能于一身的集成宽带移动通信系统,较之3G有更明显的优势,

1、速率高。信息传输速率可超过10Mbit每秒。

2、灵活性强。4G采用了智能信号处理手段,对各种复杂环境,都能进行正常收发。

3、兼容性好。已有相当规模通信标准对4G兼容。

4、4G可根据网络的状况进行适应处理,各种用户设备可以达到并存。

5、业务多样。满足宽带与和各种综合业务要求。

6、4G利用无线接入手段,提供语音、广播以及多媒体等等接入方式。

总结

无线通信技术发展趋势的探讨 第6篇

【关键词】无线通信技术 趋势 发展前景 分析

【中图分类号】TN9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3-0126-02

信息时代的发展日新月异,无线通信技术在通信行业领域中占据十分重要的地位,无线通信技术无时无刻不在发生着变化。通信行业以及相关人员一直将无线通信作为研究的重点内容,基于这样的大时代背景下,所有人员都十分关注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前景。以下是关于无线通讯技术的发展历程的概述。

1 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概述

在我国国民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方向逐渐向信息化方向转变。这就使得人们对通信方式有了更新的要求,即无论是在工作方式、管理方式、交流方式、生活方式还是消费方式等多个方面,人们对创新都有着一种期望。在这样一个基础之上,无线通信方式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从之前传统的固定式逐渐发展成为了现在的移动式通信,现在人们还是在运用移动通信方式。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大致可以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个发展阶段:时间上是从20世纪20年代初至50年代初,通信技术主要应用在军事领域,大多采用短波频以及电子管技术,在这一阶段发展的最后时期,出现了150MHz的单工汽车公用移动电话系统。

第二个发展阶段:50年代至60年代通信技术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在这个时代,通信技术的频段已经扩展到450MHz。在这个时代,通信技术处在一个过渡阶段,即通信技术从由旧的技术过渡到半导体技术,这个系统比较特殊,其专门在移动环境中应用和使用。在这个阶段,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在这个阶段,移动电话与公用电话网的连接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

第三个发展阶段:从70年代至80年代这段时间内,通信技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在80年代初,通信技术的频段已经扩大到800MHz。这个阶段发展的具体表现是蜂窝系统概念的研究成果以及AMPS试验的进行,这是美国通信技术研究机构取得的重要成果。

第四个发展阶段:这一阶段发生在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这一阶段对于数字移动通信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它是数字移动通信广泛兴起与发展的重大转折时期,并且在这一时期的移动通信逐渐向个人通信业务方向转变,这一时期出现了D-AMPS,GSM/DCS,PHS等各类系统和业务。

第五个发展阶段:这个阶段的时间是从90年代中期发展至今,经济的发展速度一直在加快,人们对数据通信业务和多媒体技术的需要也在不断提高,为了能够满足数据和移动计算机等多媒体的发展需求,第三代移动信息通信技术应运而生。在这一发展阶段,移动通信技术已经有了全球标准化,在全球范围内也逐渐开展了相应的工作,从第二代移动通信向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的平滑过渡的目标得以实现。

2 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分析

在分析和了解了无线通信技术发展阶段之后,我们可以知道目前我国的无线通信技术正处在一个比较关键的转折时期,即技术的过渡转折时期。再加上全球信息化社会开始出现,还有广泛应用了IP技术,这一系列的发展无不在改变着无限通信技术的面貌,并且对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带来一定程度的影响。无线通信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

1)随着移动通信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中,在世界移动通信运营商眼中,3G已经成为运营商关注的焦点。之所以要发展3G,是基于欧美发达国家移动技术的发展和变更的情况来说的,又因为移动电话业务在全球得到了广泛应用,并想通过发展更多的用户来实现本行业的经济效益增长的模式已经跟不上信息技术变化的脚步,因此,他们需要通过3G业务,来为运营商和用户搭建另一个沟通平台,从而为实现运营商的机润带来了新的商机。在运行了一段时间之后,我国相关政府对于3G的牌照发放问题和商用问题已经进行了考虑,这在一定程度上大大调动了全国的移动运营商的积极性。

2)无线通信领域内各种技术之间的互补性逐渐增强。在不同的领域,因为无线通信技术有着不同的接入技术,还有覆盖范围、适用区域、技术特点以及接入速率的不同,例如3G和WLAN,UWB等都可以实现互补效应,这将领域内的各种技术的互补性充分地表现了出来。三者的互补性具体在3G可以满足强漫游和广域无缝覆盖的移动性要求,WLAN对于中距离的较高速数据接入具有一定的帮助作用,而UWB适用于近距离的超高速无线接入。而从公众的移动通信技术发展情况来看,3G技术将是无线接入技术的主导技术,而其他类型的宽带接入技术,将根据其具备的不同特点,在不同的领域和覆盖范围内,与公众的3G技术形成有效的互补。对于各种无线计入技术的发展一定要给予政策上的支持,使其能够得到综合性的推广,推进组网的一体化进程,并借着建网的接入手段多元化等手段,使不同领域不同覆盖面积内不同用户对移动业务的需要得以满足,采用一切可能的办法最大限度地解决通信技术不能平衡发展的问题。

3)通信技术发展的一个比较重要的方向就是宽带化。光线等传输技术的发展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全球范围内,有线网络的宽带化已经得到了普及,不仅如此,无线通信技术也在不断发展,正在朝着无线接入宽带化的方向努力。在全球范围内,无线宽带的接入技术的发展速度十分迅速,无论是在宽带的接入速度方面,还是在宽带的覆盖面积方面,都有着一种从未出现过的扩张趋势。在无线通信技术未来的发展过程中,一个很重要的发展趋势依然还是宽带接入技术。

4)核心网络发展呈综合化,接入网络发展呈多样化。在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中,其信息网络接入模式将向着综合化和多样化发展,网络要向着分组化的趋势发展,使得在同一个核心网络上进行多种数据和信息的传递成为可能,网络的综合化发展是为了满足市场发展的要求,即适应竞争的需要,对传统的电信业务与新兴的计算机业务进行有机融合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还积极促进了IP业务和移动业务的融合,对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5)信息个人化的发展趋势。信息个人化将会是信息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实现信息个人化的一个重要技术手段就是IP技术,各种IP技术能否运用在手机上这个问题已经成为了人们比较关心的重要问题。因此,将IP技术和移动智能网络相结合,对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与此同时也是一种重要技术支持,即有效地推动无线通信技术向全球个人通信方向发展。

3 无线网络通信技术的融合趋势

1)无线技术与蜂窝网技术的有效融合。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一直广泛应用于电子产品领域,主要是为了实现其计费和检测功能。近年来,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出现了更多更新的短距离无线接入技术,例如应用了蓝牙,使短距离无线技术和蜂窝网技术的有效融合成为了可能。

2)移动通信技术和无线宽带接入技术得以融合。随着移动通信业务的不断发展和宽带业务的不断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使多种宽带接入技术出现直至成熟,尤其是WLAN技术的发展,对3G 增强型业务和技术的迅速发展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无线局域网技术WLAN可以实现十几兆和几十兆的无线接入,它的技术标准为802.11。我国目前发展的主要是802.11b标准的WLAN网络,支持11Mbps的无线接入。作为近年来的一项新技术,WLAN在欧美等国快速发展,在我国近两年也得到了几大运营商的追捧。应该说,WLAN在我国目前的工作,陷入了低潮阶段。主要原因是WLAN技术的漫游性、如何计费以及安全性等问题没有得到合理地解决。此外,没有足够多的高端商业用户,致使网络建设的投资收益比较低,因此也挫伤了运营商的积极性。技术发展在不断成熟,WLAN技术将在热点区域以及高速信息接入领域等特定的区域和范围,充分发挥对移动通信网络的重要补充作用。总的来看,WLAN的生命力特别顽强,但其在运营领域的发展速度要比过去的预期值低。因此,在经历了竞争和互补后,移动通信技术和无线宽带接入技术在4G时代实现了二者的有机融合。

3)无线通信技术与视频等多媒体技术的融合。利用地面数字系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刺激数字电视广播技术和视频等多媒体业务的需求,既是无线通信技术和地面数字系统实现有机结合的一个重要表现,同时还能为移动通信业务提一些语音和视频类的节目。单就从视频这项业务来说,目前还存在一些问题,即在现有的移动网络上开展一些视频业务或者是设置一些适合的商业模式等。

参考文献:

[1] 赵晗. 现代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J]. 企业技术开发. 2011(16)

[2] 李清. 无线通信网络技术的发展趋势[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 2011(03)

重庆广播电视无线传输覆盖发展思考 第7篇

中国广播电视行业逐步向数字化时代进军, 已进入开放整合、竞争发展的新时期, 多媒体、新技术的发展给广播电视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跨行业、跨区域、跨所有制的发展势态, 给我们广播电视部门带来了生存危机, 同时也给我们带来了发展机遇。面对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局面, 为实现重庆广播电视“无线覆盖由模拟向数字化覆盖转型、由公益性向市场经营化转型”目标, 如何利用广播电视有关政策和新技术, 特别是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和中央台数字化覆盖建设, 发展我市无线传输覆盖网, 充分发挥其公益和经营属性, 是我们当前的一项重要的任务。

1 重庆无线传输覆盖网络的基本情况

重庆的广播电视传输覆盖是由天上一颗星 (中央直播卫星) , 地上两张网 (有线网和无线网) 组成。广播电视无线传输覆盖网由下列几部分组成:

1. 重庆广播电视技术中心直属11 个大型转播发射台、承担广播电视信号传输的16 个数字微波站;

2. 针对区县城覆盖的23 个小功率调频发射站;

3. 重庆西部地区8 个区县和主城区地面数字单频网;

4.中央直播卫星和中央“村村通”落户我市的27个站点;

5.覆盖重庆主城区公交车移动数字电视;

6. 部分区县广播电视小功率发射台站。

2 重庆无线传输覆盖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全市无线传输覆盖网络尚未实现统一整体。由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重庆市文化委员会、重庆广播电视总台以及区县等多个责任主体管理。从管理主体、经营体制上千差万别, 发展水平也参差不齐。由此带来发展规划、建设标准、技术设备不统一等问题, 成为制约重庆无线传输覆盖整体发展的瓶颈。

2. 城乡发展不平衡。由于受行政区域变动、重庆广播电视传输覆盖发展历史原因, 原所建的无线传输覆盖站点主要建设在城市周边, 城镇存在重复覆盖, 而农村地区有大量盲区。

3. 无线覆盖率低。重庆市有1000 多万户, 有线电视用户约500 万户, 现还存在约有下降的趋势, 另外500 万户的人口就需要无线网络覆盖, 这部分人口就分布在重庆8.2 平方公里的山区中。由于无线发射站点少且布局的不合理, 近50%的人民群众无法通过广播电视收听收看党和政府的声音, 无法享受现代精神文化消费, 不利于广播电视政治和文化功能的发挥。

4. 发展水平和市场化程度低。全市无线传输覆盖仍是模拟信号为主, 无法适应新技术发展的需要, 更不具备与新媒体竞争的能力。基于满足人民群众文化权益需要, 无线网络长期是公益属性, 承担广播电视节目安全传输覆盖为主要任务, 处于封闭状态, 市场化产业程度极低。

3 建立无线传输覆盖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面对新时期、面对多媒体、面对三网融合、面对开放带来的严峻态势, 要保持重庆无线传输覆盖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应明确其指导思想和发展的目标。

1. 指导思想:根据国家有关广播电视事业发展政策, 统一规划, 协调发展;采用先进的规划方法和标准, 利用频率资源, 争取好的投资效益比;因地制宜, 采取适当的传输覆盖手段。

2. 发展目标:一是由重庆广播电视技术中心统一规划全市广播电视频率, 做到物尽其用;二是完成全覆盖。整合全市无线传输覆盖网络资源, 重新统一规划站点建设, 建立全市统一的无线传输覆盖网, 完成全市全覆盖;三是实现数字化。用2年左右的时间, 尽快完成全市无线网络的数字改造, 实施多功能开发。

4 发展无线传输覆盖网的基本思路

1. 明确现在广播电视媒体和业务的运营竞争的主战场在无线领域的战略思想

通信竞争的主战场经历了从有线到无线的转移。互联网的竞争从有线宽带向无线宽带转移, 特别是我国4G、5G牌照的发放更加明确了通信和多媒体服务的主战场在无线。随着国家推动“三网融合”, 通信运营商业务平台正在加快完善, 在很短的时间内, 在IPTV的基础上, 会大量涉及无线移动视频和电视服务。若广播电视无线传输覆盖不在短时间内进行资源整合, 形成合力, 广播电视无线市场将会受到挤压, 随之而来的是公益性严重削弱, 媒体影响力降低, 广告吸咐力会下降, 这将会动摇作为公益性和经营性广播电视提供者的主导地位。

2. 紧紧抓住广播电视发展的战略机遇

1) 地面数字电视。数字电视替代模拟电视是全球广播电视发展的必然结果, 是一次全新的立业升级, 是近几十年来广播电视行业最大的发展机遇。2010 年全面推广数字电视, 模拟发射即将关闭, 全面实现数字的要求。由于广播电视发展的历史原因, 模拟关闭可能还要有一段时间, 重庆应该好好利用这点时间, 加快数字化进程。不同的时期, 采用不同的技术手段进行广播电视覆盖, 20 年前无线是广播电视的传输覆盖的唯一手段;20 年后, 有线电视迅猛发展, 成为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的主渠道。目前, 虽然有线电视网络基本完善, 但需求逐渐饱和。由于无线数字化网络技术的发展, 以及地面数字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出台和推广, 加之地面数字具有移动性、便利性、覆盖广、建设成本低的优点带来需求量剧增, 必然会给无线发展带来发展的春天。

2) 中央台在全国进行传输覆盖建设。中央台数字化覆盖工程是新技术的应用, 是落实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发挥广播电视主流媒体作用、推行农村信息化工程的重要举措。预计2015 年在重庆建设传输覆盖30 多个站点, 是重庆地面数字电视建设最好的时机, 也是重庆建设一张全新的无线传输覆盖网络最佳时机, 重庆应抓住这一难得机会, 充分利用这张壳, 规划好建设任务, 做到规划、建设、管理的统一, 特别是站点、频点、功率、技术方案都要做到统一, 积极推进本地的地面数字电视的发展工作无线传输覆盖网络建设。

3. 采用不同的技术手段, 实施广播电视全覆盖

直播卫星、有线网和无线网是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的三种技术手段。充分利用三种技术手段各自的特点, 特别是无线传输覆盖独特优势, 科学规划, 立体交叉覆盖, 实现全市广播电视全覆盖。同时, 开展三张网的融合经营, 改变广播电视目前画地为牢、各自为政的局面。大力提升本地节目的收视率和广告吸附率, 增强本地频道的竞争力, 为用户提供多种选择个性化服务, 巩固和发展广播电视阵地和市场, 来抵御其他方面的竞争, 保证党和政府的喉舌畅通, 丰富和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4. 整合全市无线覆盖网资源, 建立一张无线全覆盖网络

直播卫星的开通, 用户正在迅速增长, 而有线网络向边远用户发展遇到成本过高和部分用户报停的情况下, 运用政府出政策推动, 各职能部门通力合作, 引用市场化动作与整合各区县无线传输覆盖资源手段, 建设这张覆盖全市的无线广播电视就显得尤为重要。同时, 要进一步摸清全市广播电视无线传输覆盖情况的基础上, 重新统一规划频率频道, 以大功率覆盖为主, 小功率和直播卫星补盲点, 全新打造全市无线传输覆盖网络。

5. 整合集团 (总台) 内部无线资源, 统一管理和运营

坚持“公益为本, 经营为用”的价值取向。将现有重庆广播电视移动公司、数字传媒公司的无线传输覆盖职能剥离, 无线传输覆盖职能交与重庆广播电视技术中心, 由重庆广播电视技术中心承担全市无线传输覆盖网的建设、管理和运营, 重庆广播电视移动公司、数字传媒公司只负责节目制作和市场开发。同时, 重庆广播电视技术中心要积极争取政府政策和资金上的支持, 在保质保量完成公益事业的同时, 利用地面数字电视这张网积极开展个性化增值服务以及开发无线网络专属资源经营活动, 做大做强无线传输覆盖网络。

6. 公益、经营协调发展, 有线、无线互为补充, 实现公益和经营两个效益的最大化

要将事业为主、产业为辅, 转向事业与产业并重。在努力提高无线传输覆盖竞争力的同时, 大力推动产业发展, 坚持一体多元, 开放整合, 让无线传输覆盖网络参与市场竞争, 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 条件成熟时可以引入战略投资元素。

在无线、有线网络运行管理和市场运营上, 统筹协调有序发展。在幅员辽阔的农村应以无线广播电视覆盖为主, 坚持公益性和经营性并重, 采用地面数字电视、直播卫星多种技术手段, 为用户提供广播电视公益性节目, 在适时的时机开展一定的经营性业务, 接收端采用双模机顶盒, 既可以接收直播卫星节目, 又可以接收地面数字电视节目。在城市和人口密集的城镇, 以有线为主, 无线为辅。有线电视为固定接收用户提供多节目、双向点播、Cable Modem上网等经营服务。地面数字电视为户外、公众场所、出租车、公交车等提供无线业务, 无线业务采用差异化策略, 突出接收方式移动性、节目内容的短小性和频道定位的专业性等特点, 在内容上不提供基本节目包, 只提供专业付费包和无线宽带数据业务。

5 规划策略

重庆广播电视技术中心现已建成的渝西片区地面数字单频网, 可以选择在潼南、大足两个区域开展有线、无线跨区域全覆盖及统筹运营的实验, 实现重庆广播电视公益和经营两个效益的最大化, 特别是无线、有线在技术、管理、运营方面进行探索, 在此基础上了解广播电视无线、有线统筹协调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探索出一条全新模式的发展道路。

在规划上, 无线、有线传输覆盖规划应统一方法和标准, 做到频率资源最佳利用;在技术标准上, 统一技术标准, 全面实现无线、有线数字网络化, 充分利用现有数字微波链路、有线网络光纤、各转播发射台, 实现无线、有线网络互联互通;在市场运营上充分利用直播卫星、中央台数字化覆盖改造、“村村通”工程, 着力推行双模机顶盒, 大力开发市场, 做到收益统筹分配;在人员上, 可充分利用无线、有线工程技术人员, 分区域负责技术维护工作, 最大限度降低人力成本。

6 结束语

总之, 无线、有线在地理、业务、形式上做到互补和协调发展, 重庆市政府职能部门在政策上给予支持, 行业部门在规划、技术标准技术手段、人力资源上进行有力配合, 无线发展会使广播电视总体覆盖增大、业务增加、受众增多, 无线、有线的发展也使广播电视业规模增加、实力增强, 其核心竞争的抵御风险的能力大提高, 重庆这张传输覆盖网络将会很快实现。

摘要:通过对重庆无线传输网络情况的分析, 找出目前无线覆盖存在的问题。建立传输覆盖网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构建全市无线传输覆盖网络的基本思路。

关于我国无线城市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第8篇

无线城市最初是由美国费城市政府于2002年提出, 其后随着Wi-Fi、Mesh网络等技术的成熟和发展, 以及Wi-Fi频段的免许可使用, 使在传统蜂窝通信系统之外建立一个低成本的无线宽带接入系统成为了可能。加上Intel将Wi-Fi终端模块内置到笔记本电脑中, 进一步促进了Wi-Fi的普及。2006年, 无线城市概念在国外大规模兴起, 达到了一个高潮。

据ABI Research于2006年3月发表的研究报告预计, 到2010年, 全球无线城市将达到1500个。目前世界各国已经有近600座城市建成或正在建设无线城市。在我国, 香港和台北市已经成为了“无线城市”的代表, 借助奥运会、世博会等契机, 中国的无线城市运动又开始一轮发展热潮。北京、天津、上海等无线城市已经逐步开始部署和运营, 广州、武汉、青岛、深圳、南京、杭州、扬州等也陆续宣布其无线城市计划。截止到2008年底, 有20多个城市建设或计划建设无线城市。可以看出, 无线城市在中国也已经成为城市信息化工作的一个重要发展潮流。

然而, 由于可盈利的市场定位和商业模式的缺失, 在初期的兴奋与喧嚣逐渐退潮之后, 无线城市的发展不得不面对更多的尴尬与困扰。在国外, 2007年以来, 由于没有找到切实可行的业务应用模式、赢利前景不明朗、投资回收期长等因素, 一些前期进入无线城市的投资者逐步限于被动局面, 放缓或停止了建设, 尤其在美国, 以Earthlink为代表的无线城市投资运营商遭遇到了严重的挫折。人们开始客观、理性地反省无线城市失败的经验教训, 探讨可盈利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以应用为核心的无线城市2.0的概念开始提出, 将无线城市的发展从初期建设Wi-Fi+MESH全覆盖网络和提供免费服务的宏伟目标, 逐步回归到以服务市政应用为核心和需求为引导, 推动城市信息化的切实道路上来。

可以说, 当前无线城市的发展是一个诱人的远期目标与令人烦恼的近期路径的混和物。这就要求我们认真思考如何能够克服发展道路上各类纷繁复杂的障碍, 从而实现无线城市概念中的宏伟目标。

无线城市技术、业务应用分析

无线城市的核心目标在于为城市区域内的各类人群提供简便、快捷、低成本的无线宽带接入服务。业务和应用是无线城市的核心。其中, 行业和公众宽带数据业务的应用需要市场培育, 业务拓展相对困难, 因此在无线城市发展初期, 首要的业务是市政的电子化和信息化, 运营商取得一定收入后, 逐步拓展向行业和公众开展业务。因此, 在初期收入来源较少或无法保障的阶段, 无线城市的技术选择应该在满足业务需要的前提下, 在广覆盖与低成本之间寻求平衡, 争取在成本结构和性能指标之间达成优化组合。

表1列出了主要业务的应用场景, 以及对网络的带宽和实时性等的要求。

可以看出, Wi-Fi MESH网络适合高数据速率的固定和游牧应用的业务, 2G和3G网络适合对覆盖和移动性要求高的中低速数据速率业务, 而WiMAX和LTE网络则适合高数据速率和高移动性要求的业务。

由于各地选择了可以使用免许可频段的Wi-Fi作为无线城市的基本接入技术, 所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 Wi-Fi以及基于Wi-Fi的MESH网络几乎成了无线城市的代名词。然而, 与这些优势共生的则是Wi-Fi技术与生俱来的一些问题与弱点, 如系统的免干扰、距离短、移动性能低等, 即使在MESH网络的帮助下, 整个网络的成本优势也被削弱, 且覆盖不足, 对业务开展十分不利。但是随着HSPA、HSPA+、LTE等3.5G甚至准4G技术的引入, 蜂窝通信系统的带宽将得到极大的提高, 从而促成每比特成本的降低。在此背景下, 如果能与合理的商业模式结合, 在无线城市的概念下应用蜂窝通信系统也存在着一定的合理性与可能性。

而另一方面, 作为Wi-Fi的同族技术, WiMAX系统也力图在保持低成本特点的同时, 大力借鉴传统蜂窝系统覆盖面积大, 对移动性支持好, 服务质量有保证等优势, 成为了无线城市另外一个重要的技术选项。综上所述, 在无线城市的发展过程中, 需要根据实际业务需要, 结合预定的商业模式, 灵活的选择使用技术, 达到性能与成本、技术与商业的和谐统一。

无线城市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在国外无线城市的发展面临困局与迷茫之际, 面对我国的无线城市的发展热潮, 参与无线城市的各方, 尤其是政府部门更要及时总结国际无线城市发展的经验教训, 指导国内的无线城市建设, 有的放矢, 使无线城市能够健康、可持续发展, 更好的服务于政府和社会信息化发展。为此, 我们提出以下思考和建议。

首先, 在无线城市建设之初, 应该明确需求与发展模式, 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纵观国际无线城市发展的曲折, 无不与业务需求不足有关。目前无线城市普遍将业务需求定位于三项内容:政府应用、行业应用和公众应用。在此三项内容中, 除少数应用之外 (如公安、应急等) , 政府应用目前的需求并不急迫, 仍有待进一步挖掘和拓展。而行业应用和公众应用早已是传统电信运营商激烈竞争的领域, 若希望将其纳入无线城市的覆盖范围, 必须清晰的界定无线城市服务的范围与边界, 争取实现地方政府、电信业务经营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共赢局面。同时, 在无线城市网络建设过程中, 应该避免贪多求大, 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避免与现有优势电信运营商比拼网络覆盖, 造成成本高而需求不足的困难局面。总之, 如果把无线城市定位于地方财政支持的公共设施建设, 则必须明确其公共属性, 在网络建设过程中严格控制范围与成本, 在发展服务的过程中, 明确服务对象和目的, 重视社会效益, 争取多方共赢。

其次, 在无线城市发展过程中应尊重和利用既有的市场运行机制, 保证健康发展。无线城市的建设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分流传统电信业务, 构成了与传统电信运营商的潜在竞争。另一方面, 无线城市的建设和运营必然无法完全离开传统电信运营商的参与和配合。在此背景下, 需要无线城市的建设方明确其业务范围与目的, 如明确无线城市的社会公益性, 避免过多涉入现有的商业竞争领域。若部分竞争情况不可避免, 则必须尊重市场竞争规则, 政府部门应避免出现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局面, 做到无线城市的建设方与市场的管理者相分离。同时, 还应鼓励基础电信运营商积极加入无线城市的建设中, 可以积极探索无线城市建设方与传统电信运营商的合作机制, 如虚拟运营等, 通过财税等优惠政策, 促使电信运营商履行必要的社会责任, 做到多方共赢, 保障无线城市的健康发展。

第三, 在无线城市的网络建设过程中, 需要灵活选择技术实现体制, 充分重视技术的经济规模。目前无线宽带技术的发展方兴未艾、百花齐放, 各类无线宽带技术各有特点, 但并不存在某种适应所有应用场景的万能技术。所以根据实际需要灵活的选择网络技术, 根据不同需求和实际情况合理组合, 在成本与性能之间寻求优化十分重要。同时, 应该充分重视技术的经济规模和终端, 尤其考虑到无线城市发展初期可能主要以政府应用或行业应用为主, 应用范围窄、终端需求特殊、用户群基数小, 这就更需要选择产业成熟、经济规模合理的技术体制, 只有这样, 才能确保无线城市项目的可持续发展。

广电无线覆盖网未来发展定位及思考 第9篇

关键词:广电无线覆盖网,发展定位,思考

二十一世纪对于我们来说, 有太多的改变, 最为明显的就是网络慢慢地走入我们的生活。我们的生活就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人们对于这方面的以来已经远远的超出大家想象。正是因为这样, 我们对于这方面的研究在不断的升级, 之前我们面对着有线网, 然后慢慢的无线, 从2G慢慢的变为3G, 再到今天的4G短短的发展时间段, 其速度如此的神速。对于行业的发展来讲面临着研究的压力, 由于发展的快各方面的问题也非常的多, 只有不断地改变这样的事实才能够促进行业的向前发展。

1 广播电视的发展新模式

在数字红利这一发展趋势下, 广播电视会迎来新生, 形成一种新的发展模式。这里所说的红字红利, 实际是指越过数字鸿沟, 能利用数字化及相关数字化技术来创造利益的一种说法, 广电事业的数字红利指广播电视覆盖信号转变成数字信号后, 广电频段能产生一定的空置频率, 能更好的实现广电信号传输, 确保信号传输质量。数字红利出现以后, 广播电视无线覆盖事业, 以及相应的广电通信领域的发展空间都有了一定程度上的扩大, 并且在极短时间内结合现代化背景, 产生了一种新发展模式。

无线覆盖是广播电视信号传输与覆盖的前提基础, 从20 世纪60 年代开始, 广电信号传输所采用的方式便为无线传输, 后历经40多年的发展, 广电无线传输与覆盖技术的应用变得更加广泛, 直到今天, 我国农村地区仍然沿用着广电无线覆盖技术。目前, 我国全国范围内共设立广播电视发射台6 万余座, 基本上能实现全国范围内的广电无线信号传输。从价值角度来看, 我国现有的6 万余座广电无线信号发射台是一笔极为宝贵的资源, 尤其是台站在运作时所产生的频率, 这些频率大多属于不可再生资源, 使用结束后不可回收再次使用。尽管我国现有的广电无线覆盖规模很是宏大, 但因受到“三网融合”的冲击, 国家相关部门重新拟定了广电无线覆盖网建设规划, 预计在2015 年逐步关停模拟电视节目, 同时以县为等级, 在原网络基础上逐步开通在地面数字电视, 利用数字电视代替模拟电视, 全面实现广电无线覆盖数字化。

2 广电无线覆盖网功能的新定义

“三网融合”试点工程现已全面启动, 我国广电无线覆盖网的功能也需要重新定义, 这是为了顺应广电事业发展局势, 目的在于提高广电无线覆盖网的使用价值。

现阶段, 人们的生活水平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无线通信技术早已渗透到社会各行各业, 4G时代即将到临。受无线网络通信技术影响, 人们的生活再离不开无线技术, 对无线技术与无线信息的需求越来越大, 从而致使无线广播电视频段、频率等不可再生资源间的矛盾更深, 为了获取市场竞争力, 各大通信企业展开了一场频率、频段争夺战。频率资源的争夺加快了“三网融合”多样化的发展, 催生出了各种各样的新技术、新产品, 为消费者和客户提供了更多的业务选择途径。

当前, 中国移动WLAN数据流量已经接近于2G和3G的数据流量, 中国电信和中国移动的数据流量也同样出现了大幅度的增长, 广电的歌华有线浙江华数深圳天威视讯等都在无线数据覆盖热点的布局上做出了努力, 中国移动公布的2011 年第三季度经营数据显示, 在前三个季度, 其无线上网业务流量达到2173 亿MB, 上年同期为1371 亿MB, 其中移动数据流量1123 亿MB, WLAN数据流量1050 亿MB而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WLAN热点布设也开展得如火如荼根据美国运营商WLAN的经验, 在3G网络难以满足用户需求的地区, WLAN将成为数据业务网络的主要部分之一, 在热点地区WLAN甚至发挥着比3G还重要的作用。

以上情况说明, 目前正是广电无线覆盖网真正融入三网融合的最好时机, 广电无线覆盖网也是广电在三网融合的利益博弈中最好的筹码。如果不积极作为, 我们将会坐失良机, 不仅会被国家将要出台的新的频率规划政策划走频率资源, 而且苦心经营的无线覆盖网也会走向新一轮的边缘化现在我国DS1~DS48 频段是广电总局指配频率, 而DS49~DS68 频段已经被国家无委收回, 按现行频率管理使用规范如何提高DS1~DS48 频段的频谱利用率, 如何合作开发DS49~DS68 频段, 是迫在眉睫的实际问题人类社会的发展告诉我们, 变则进, 不变则废, 所以重新定义广电无线网的功能显得十分迫切。

3 广电无线覆盖网未来的开发路径

随着无线电视广播从模拟到数字化的转制, 我们可以采取单向与双向并存方式规划广电无线覆盖网, 在保持公共无线覆盖的广播电视节目套数不变的基础上, 将剩余的500 多MHz广电专用频率资源用于无线通信, 即当前发展最为迅速的“移动互联网”。可以肯定在现今世界不可能有一家独大而垄断市场的公司和机构, 所以相互合作、资源共享、共同发展、双赢和多赢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模式就本文所讨论的问题而言, 首先可以借鉴的是CMMB与中国移动合作的方式, 如果说这次合作是经营模式的合作, 那么将来无线移动互联网合作就是资源和发展模式的合作。

4 专业人才匮乏

随着告诉的发展, 在这一研究领域的研究部门不断的增多, 专业人员短缺问题成为了一个事实, 对于相关企业而言, 没有专业的人才就很难进行科研。通过高薪纳才收到的效果非常的不好, 很难留住人才, 也很难找到人才。这样对于企业而言是极大的挑战。

一些企业已经找到了问题的解决方案, 那就是通过内部的人才的自身培养。聘请专业的人士进行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现场教学。为了更好地鼓励大家的学习热情, 把考核成绩计入绩效考核, 高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大家的学习的积极性。与此同时, 对于成绩优秀的进一步培养, 作为企业的后备人才进行培养。与其他的企业做好交流工作, 这样能够很好的促进行业的进一步的发展。很多的企业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对于未来的发展充满了信心。但是, 一定要留住人才, 通过涨薪以及心理等多方面, 避免人才的流失。人才是未来发展的根基, 今天的人才培养就是为了在未来的竞争中更好地占领市场。

结束语

综上所述, 广电无线覆盖网的未来发展前景是不可限量的, 但由于在当前受“三网融合”条件约束, 必须以“三网融合”为发展前提, 满足三网融合发展要求。上面这篇文章非常专业的进行了介绍, 大家一定认识的更加的深刻, 对于未来的发展一定会更加的有信心。我相信, 在不久的将来一定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参考文献

无线通信技术发展分析 第10篇

1无线通信的发展特点

由于无线通信本身就具备了不受时间与空间约束的优点, 因此为无线通信事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条件。从无线通信的发展情况看来, 其主要具备有两大特点;首先, 公众移动通信的数量每年正在以相当高的比例急剧上升, 同时移动通信的普及率也在肉眼可见的速度不断的增加, 为人们的出行提供更多的便利。此外, 一些无线通信的数据业务以及增值业务等随着无线通信的发展不断的增加, 为运营商带来了更多的财富;其次, 随着我国移动通信的使用量不断的增加, 无线通信本身存在的缺点被不断的暴露出来, 为了能够更好的满足用户的需求, 无线通信技术也在不断的更新技术, 提高无线通信技术的应用水平。近年来, 相关的无线通信技术的研究不断的投入使用, 为我国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2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状况

无线通信事业的发展依靠的还是无线通信技术, 可以说无线通信技术是无线通信事业发展的核心。目前我国无线通信技术在不断的发展, 并在此过程中, 与其他技术结合, 打造出一系列能够满足人们生活的需求, 下面介绍无线通信技术发展的特点:

2.1宽带固定无线接入技术快速发展

宽带固定无线技术的接入方式灵活性能好、速度快, 因此为宽带固定无线接入技术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从而迅速成为了无线通信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由于宽带固定无线接入技术自身存在的缺点, 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其发展, 比如容易受到天气影响、相关技术不成熟等。因此为了能够更好的将其功能充分发挥出来, 在应用过程中, 应当扬长避短。

2.2蓝牙技术的不断发展

蓝牙技术主要用于无线通信的短距离范围内的链接, 一方面能够让近距离内的通信设备通过蓝牙进行连接, 实现数据信息的短距离传送。另一方面蓝牙技术有效解决了无线通信技术短距离内的通信问题, 是无线通信技术未来发展一个重要的方向。

2.3 Wimax技术的发展

Wimax技术能够提高无线覆盖率, 因此是目前无线通信技术中一个新的发展焦点, 此外Wimax技术还能有效的解决无线城域网的问题, 为无线通信用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

3未来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

在无线通信技术市场中, 随着用户要求不断的提高, 传统的通信技术也在不断的更新以满足现代化的需求。此外部分新技术的出现对市场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让人们更加意识到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空间是极大的。其中未来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由以下几点:

3.1无线通信技术互补性日益明显

上文对无线通信技术的方式进行了简单的介绍, 从上文我们知道一些技术在一定的领域内发挥的作用是其他技术无法比拟的, 但是其不一定能够在其他领域中发挥作用;一些技术虽然使用范围较广, 但是其自身也存在着一定的缺点, 不能说是完美无缺的;因此, 我们可以发现任何一种通信技术都有自己擅长与不擅长的领域, 相关的研究人员应当全面了解每一项技术具有的优缺点, 并结合实际情况, 应用适合的无线技术。此外, 不同无线通信技术通过相互合作、互补, 将不同的无线通信技术的优势充分的发挥出来。同时不同类型的无线通信技术能够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3.2无线通信的信息个体化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不断的提高, 个体对于信息化的需求越来越强烈, 从而推动了我国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与完善。目前我国智能手机以及无线电脑使用范围不断的扩大的, 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快论文我国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 同时也对无线通信技术的服务要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从此可见, 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以逐渐向个体化方向发展。

3.3无线通信技术的融合趋势

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 为了能够实现长期可持续的发展, 无线通信技术与其他技术的融合是目前一种重要的趋势, 而其融合主要分为以下几方面的内容:首先, 是与蜂窝技术相融合。当前, 无线技术的发展已经深入人们的生活, 成为了一种普遍的现象, 比如说:蓝牙技术对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市场的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同时实现了与蜂窝技术的相互融合, 将两者的优势充分的发挥出来, 从而为用户带来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更加优质的体验;其次, 随着移动终端类型不断的增加, 宽带技术不断的发展, 因此丰富了无线宽带接入的方式。在这一背景下, 为了能够满足更多方式的介入, 移动通信技术与无线宽带接入技术的融合是势在必行的, 也是无线通信技术未来发展的一大趋势。最后, 无线通信技术未来的另一个重要发展趋势是实现无线通信技术与视频多媒体技术的融合。随着我国无线通信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 促进了人们上网交流信息的速度, 同时增加了人们上网需求从简单的浏览文字与图片的媒体模式, 增加到了浏览图片、文字以及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模式。所以说, 无线通信技术与多媒体技术的融合是顺应潮流发展一种新的方向以及商业模式。

3.4政府对于无线通信技术的支持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在人们生活中所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 政府开始重视对无线通信技术的管理。为了能够有效规范不同无线通信技术之间的竞争合作, 并满足人们的需求, 政府需要发挥职能, 协调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 政府对于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应当给予肯定, 因此无数的实践证明, 无线通信技术不仅能够为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 同时在不同的时间, 不同的地点实现信息的交换, 还能有效的促进我国无线通信领域的发展, 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源动力。其次, 为了能够为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打造良好的环境, 政府应当制定一些标准与措施。在无线通信市场中, 一些技术设备以及生产厂家之间遵循的标准存在差异, 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这时候, 政府应当站出来, 发挥职能对不同技术之间的优质进行协调, 制定统一标准, 为促进我国无线通信技术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4结束语

综合上述, 文章主要介绍了我国无线通信技术发展特点以及和发展趋势。我国的无线通信技术更处于不断发展更新的状态, 为实现更快的信息交流和互换提供更好的条件。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无疑为我国经济的发展更上一层楼提供了巨大的能源, 因此相关部门应当重视无线通信技术的研究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宋亚军.分析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与前景展望[J].信息通信, 2015, 4:262.

[2]冯军营.无线通信技术发展分析[J].硅谷, 2014, 3:5-6.

[3]熊卿青, 邓媛.现代无线通信技术的现状分析及其发展前景[J].科技创新导报, 2012, 1:31.

无线通信发展及其展望 第11篇

【关键词】无线通信;微波通信;激光通信

一、无线通信概述

1895年,意大利的G·马可尼利用电火花产生的电磁波先后在9m、975m和3000m的地方收到电报信号,由此开辟了无线通信的先河。经过一个多世纪的发展,无线通信从理论到技术到系统发生了巨大变化,在当前信息化时代的建设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无线通信是指利用电磁波的辐射及传播,通过空间传送信息的通信方式。无线通信较有线通信的优点在于其通信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具有高度的机动性和灵活性,架设时间段且方便,可适用于各种场合,尤其在自然灾害以及山区等不易铺设有线通信线路的地方使用更加方便,可靠性高。因此无线通信从一开始就受到广泛关注且迅猛发展。

无线通信起初使用的频率较低,频率范围较窄,波段主要限于长波和中波。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频率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宽。目前,无线通信按使用的频率进行划分可以划分为:极长波、超长波、特长波、甚长波、长波、中波、短波、超短波以及微波通信。此外由于激光具有方向性,相干性以及单色性好等特点,且光波也是一种电磁波,因此,激光通信也属于无线通信的范畴。

二、无线通信的发展

在无线通信的初期,受技术条件的限制,人们大量使用长波及中波进行通信。到20世纪20年代初人们发现了短波并将其应用于通信中,短波通信在20世纪60年代卫星通信兴起前一直是远程的国际通信的重要手段。

在众多的无线通信中,微波通信传输性能稳定,频率高带宽宽,因此其通信容量较大,可传送综合业务信息。此外由于微波波长较其它长波的波长短,因此同尺寸的微波天线可以获得更高的增益。相对于其它波段微波通信系统建设速度陕,灵活性更高。因此,微波通信自上世纪40年代产生时就成为了长距离大容量的地面干线无线通信的重要手段。微波通信在此之后备受关注并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微波是频率在300MHz-300GHz之间,波长通常为1m-1mm的电磁波。在微波频段,由于频率很高,电磁波的绕射能力弱,所以信号的传输主要是视线距离内的直线传播,称为视距传播。微波与短波相比传播稳定,但其传播受大气折射和地面反射的影响。此外,对流层中的大气湍流气团对微波有散射作用,利用这种散射作用可以实现微波的超视距传播。

微波通信是指用微波作为载波来载送信息的通信方式。微波通信采用中继传输。微波通信按其传送信号可分为模拟微波通信和数字微波通信。

起初模拟微波通信传输容量可达2700路,也可同时传输高质量彩色电视信号。由于数字微波通信有诸多优点,之后逐步进入中容量乃至大容量的数字微波传输。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自适应衰落对抗技术以及高状态调制与检测技术的发展,使数字微波通信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特别是高速多状态自适应编码调制解调技术与信号处理及信号检测技术的发展,使得数字微波通信技术在卫星通信、移动通信、全数字高清电视传输、通用高速有线/无线接入的信号设计及信号处理等诸多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数字微波通信和光纤通信、卫星通信并称现代通信传输三大支柱。数字微波通信作为微波通信的主流快速的发展并拥有良好的前景。

但微波通信也存在着一些缺点,例如其传输应具备视距传输条件,两站之间传输距离不是很远(一般不超过50km),另外频率必须通过申请,通信容量不能做到很大,因此人们在追求另外一种通信容量更大的无线通信方式——激光通信。

三、一种很有前途的无线通信方式——激光通信

纵观通信发展史,从明线到中短波到同轴电缆再到微波、卫星通信以及光纤通信,有线、无线不断交错发展,实质上是带宽资源的不断开发以及扩展利用的过程。由于激光频率更高带宽更宽,无疑使激光通信成为人们继微波通信后作为无线接入手段的又一焦点。

激光通信是指应用具有方向性和单色性好的激光作为载波来传输信息的通信方式。激光通信是实现全球高速、实时通信的有效手段,具有很大的民用和軍事应用潜力。激光通信按应用环境来分可分为大气激光通信和自由空间激光通信。按接收体制可以分为直接探测的激光通信和相干探测的激光通信。相干探测体制较直接探测具有灵敏度高,中继距离长,频率选择性好,通信容量大,可实现多种调制方式等优点。

随着高性能激光器以及光电探测器的研制开发以及光通信技术的发展,激光通信作为新兴的宽带无线接入方式受到人们广泛的关注。它能有效的解决通信容量瓶颈问题,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激光通信具有以下优点:

1、良好的安全保密性

由于激光的高指向性使它的发射光束发散角很小,方向性好,使得其具有截获困难因而具有极高的保密性。

2、设备尺寸小

由于激光波长短,因此在同样功能情况下,光学收发天线的尺寸要比微波通信的天线尺寸要小的多,同时其具有功耗小、体积小、重量轻等优点。

3、架设迅速

激光通信设备体积小,重量轻,使得通信架设组网速度快,只需在通信节点上安装设备,适合作为故障应急通信链路以及通信干线无法到达的区域的通信。

4、具有极高的通信容量

理论上用激光作为载波通信,一束光可以同时传输100亿路通话信路,目前实际做到可同时传送几千至几万路通话信路。

5、无需频率许可证

激光通信频率工作在350THz以上,设备间无射频信号干扰,所以目前无需申请使用许可证。

基于以上优点,激光通信受到各国的广泛关注,投入了大量人力、财力和物力。研制出了不少的通信产品。

四、无线通信的展望

为了满足人们对通信多样化的需求,未来的通信网将向数字化、综合化、宽带化、智能化以及个人化的方向发展。未来通信也必将是以光纤通信为主干网,无线通信为补充的通信网格局。无线通信必将发挥其可移动,灵活性高,稳定性好的巨大优势,实现对未来通信网的无缝覆盖。此外,可以预见,激光通信的诸多优点使得其作为下一代无线通信发展的方向有着巨大的发展空间和诱人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邬正义,范瑜,徐惠钢.现代无线通信技术[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2]白杉.微波通信的回顾与展望[J].电力系统通信,2006年第6期:25—28

[3]李翠萍.微波通信的现状及发展前景[J].现代通信,2002年第2期:6—7

[4]马小婷.数字微波通信技术的发展及应用[J].高新技术,2008年第30期:17—18

[5]柯熙政,席晓莉.无线激光通信概论[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4

[6]邹自立.悄然复兴的激光大气通信技术[J].光通信技术,1997,21(3):167—170

[7]许楠,刘立人,刘德安.自由空间相干光通信技术及发展[J].光通信,2007,44(8):44—51

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研究 第12篇

1 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特点

无线通信技术之所以能够得到快速发展, 这依赖于无线通信技术在时间与空间上的突破, 无线通信速度不断加快, 无线终端集成化程度逐渐提高。通过对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研究后发现, 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呈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1 无线通信用户数量增加

随着社会的发展, 传统有限通信的发展受到限制, 人们对移动通信技术的迫切需求为无线通信技术的出现奠定了基础。基于无线通信技术的移动终端满足了人们对移动通信的需求, 不断完善的无线通信网络使得无线通信质量不断提高, 无线通信用户开始不断增加。而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普及, 移动通信终端价格与移动通信服务费用大幅度下降, 无线通信用户的数量开始呈现出井喷式增长的趋势。在移动通信用户数量不断增加的同时, 移动通信服务商也在为增加利润增长点而提供更多的移动通信业务, 这也间接促进了无线通信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1.2 无线通信技术的创新

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伴随着各种各样的问题, 以移动终端的发展为例, 基于无线通信技术的移动终端在早期并没有达到当前的集成度, 在体积与重量方面都超乎的想象。不仅如此, 由于无线通信技术突破了传统通信技术在时间与空间上的限制, 用户数量不断增加, 无线通信网络承担着越来越大的压力, 由此而出现的问题也在不断增加。为解决无线通信技术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相关研究人员不断创新思路, 完善无线通信网络, 不仅实现了无线通信质量的提高, 也间接降低了相关无线通信业务的费用, 促进了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

2 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

无线通信技术是传统通信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 随着人们对无线通信技术的需求不断增加, 无线通信技术得到广泛重视。依托于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 人们的生活、工作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其中以4G技术、宽带无线接入技术、蓝牙技术、5G移动网络技术为主。

2.1 4G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完善

4G是第4代移动通信技术的简称, 在此之前, 移动通信技术经过了2G, 3G时代, 在3G移动通信技术出现之初, 引起了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的巨大反响。而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 移动通信技术进入4G时代。4G移动通信技术已经在全球多个国家得到广泛推广, 4G移动通信技术所采用的标准主要有北美提出的WIMAX、欧洲地区普遍使用的HDSPA标准, 中国使用的4G移动通信标准为TDD-LTE等。我国在4G移动通信技术发展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 在4G移动通信网络建设与终端应用方面逐渐趋于完善, 这为我国4G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2 宽带无线接入技术的发展

相比较传统有线通信技术, 宽带无线接入接入技术能够实现移动无线网络接入, 尽管在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发展之初带宽较低, 通信质量不高, 在发展过程中问题较多。然而,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 宽带无线接入的最大带宽已经达到了100M, 尽管这需要在特定的环境下方能实现, 但是, 基于宽带无线接入技术的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 无线通信网络逐渐趋于完善, 宽带无线接入质量将大大提高。

2.3 无线蓝牙通信技术的发展

无线蓝牙通信技术是无线通信技术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10米范围内的无线通信领域, 无线蓝牙通信技术被广泛使用。尽管无线蓝牙通信技术存在距离上的限制, 然而, 由于无线蓝牙通信仅在距离和终端方面有着较高要求, 并不需要消耗大量费用。由于无线蓝牙通信的免费特点, 无线蓝牙通信技术被用来做短距离信息、资料传输。例如, 会议资料蓝牙发放系统、无线蓝牙接入系统等。

2.4 5G移动网络技术发展

由于人们对移动通信网络带宽、速度与稳定性的要求不断提高, 3G, 4G移动网络技术的发展逐渐趋于成熟, 然而, 在网络数据不断增加的情况下, 4G移动网络的带宽已经无法满足部分领域的需求, 这促使了5G移动网络技术的发展。5G移动通信技术是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 在带宽、速度、通信质量方面完全超越了4G移动网络通信技术, 尽管在普及方面不如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 然而, 5G移动通信技术将是未来移动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 在不久的将来, 5G移动网络通信技术将得到普及。

3 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 相关问题逐渐暴露出来, 传统无线通信技术在未来将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 因此, 无线通信技术的更新换代将成为必然, 而新的无线通信技术将对传统无线通信技术形成挑战, 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将遇到各方面的挑战。归根结底, 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将逐渐取代传统无线通信技术, 如何实现无线通信技术的平稳更新将成为无线通信技术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3.1 无线通信技术之间相互补充

在无线通信技术发展过程中, 多种无线通信技术共存, 而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在种类繁多的无线通信技术中占据绝对重要的地位。然而, 在近距离资料共享方面, 宽带无线接入技术的缺点较多, 尤其是在信号不稳定的情况下, 蓝牙通信技术将扮演重要的角色。因此, 单一的无线通信技术并不能承担所有的无线通信任务, 在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过程中, 应当建立具有相互补充功能的无线通信技术网络, 发挥其各自不同的特点。并且, 在无线通信技术的更新换代过程中, 应当建立多代共存的无线通信技术服务架构, 通过调整费用引导人们选择不同的移动通信业务, 避免因使用人数过多, 对新一代无线通信网络造成压力。

3.2 蓝牙通信技术将成为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新趋势

依托蓝牙无线通信技术的优势, 广大生产厂家已经将研发工作的重点向蓝牙通信技术倾斜, 基于蓝牙通信技术的产品种类不断增加。例如, 在蓝牙产品的种类方面, 有单声道蓝牙耳机、双声道蓝牙耳机、蓝牙音箱、蓝牙门锁、蓝牙打印机等一系列产品, 蓝牙无线通信产品的增加使人们脱离了各种线缆的困扰。与此同时, 一些相关软件公司也在开发与蓝牙相匹配的软件, 这些软件可在电脑、手机等终端通过蓝牙对电子设备进行控制, 软件的控制界面友好, 人机交互功能全面。根据蓝牙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来看, 蓝牙无线通信技术将成为未来无线通信技术的主要内容, 与蓝牙通信技术相关的业务也将成为未来各大厂商角逐的焦点。

对于蓝牙通信技术来讲, 大多数蓝牙产品的通信技术距离为10米以内, 尽管部分产品已经在距离上有所突破, 然而, 这种远距离蓝牙通信技术并未得到普及。因此, 如何在保证通信安全、辐射安全的前提下, 实现远距离的蓝牙通信将成为未来蓝牙通信技术有所突破的关键点。

3.3 无线通信技术与多种通信技术相融合

传统通信技术之所以能够长期存在并得到发展, 这是由传统通信技术自身存在的优势所决定的。然而, 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离不开传统通信技术的支持, 在通信技术融合方面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关键点。

首先, 无线通信技术是在蜂窝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通信技术, 与蓝牙通信技术不同, 基于蜂窝技术的无线通信技术能够实现远距离通信, 在通信质量方面并不输于传统有线通信。并且, 无线通信技术的实现需要硬件设备的支持, 传统通信设备能够为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提供支持, 并通过一定程度的改造, 保障无线通信技术进一步发展。

其次, 无线宽带接入技术已经基本得到普及, 相关无线宽带接入终端的种类不断丰富, 不断增长的社会需求为无线宽带接入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随着我国通信技术的发展, 3G、4G移动网络通信技术与无线宽带接入技术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 然而, 两者在竞争中也有着一定程度的融合, 这更好的促进了无线通信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最后, 无线通信技术在快速发展的同时, 以视频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产业结构逐渐形成, 由于视频多媒体技术对无线通信技术的速度等有着较高要求。传统无线通信技术为视频多媒体行业提供了便利, 然而, 传统无线通信技术并不能满足视频多媒体行业的要求。并且, 随着视频多媒体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视频多媒体技术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正因为此, 无线通信技术与视频多媒体技术的融合不仅能够丰富无线通信产业结构, 也能够为视频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提供保障。

3.4 无线通信技术发展过程中政府的角色

政府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起着方向性的指导作用, 我国政府对通信技术的发展给予了高度关注。为了使无线通信技术能够更好的服务于人们工作、生活, 以及我国经济建设, 各种无线通信技术之间的竞争与合作在政府的调控下有序进行。政府对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不仅给与资金支持, 并在相关政策方面进行倾斜, 这为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环境。不仅如此, 政府在通信技术的发展过程对相关规范有着严格要求, 在缺少相关标准的情况下, 通信技术的发展受到了限制, 通过分析不同类型无线通信标准具有的优势, 政府联合通信行业龙头企业制定科学的技术标准, 从而为通信技术的普及与发展奠定基础。

除了以上内容外, 政府部门需要对无线通信市场制定相应的规范, 由于无线通信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 这导致一些厂商为获得更高的市场份额, 而使用不正当的竞争手段。这些行为破坏了无线通信市场的正常秩序。为此, 政府部门应当制定相关政策法规, 对无线通信市场中存在的不正当竞争行为严加惩治, 从而为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创造出良好的市场环境。

摘要:依托于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 地区与地区、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沟通、交流更加方便、快速。我国在通信技术领域也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 以无线通信技术为主的通信模式得到广泛推广, 移动通信终端数量的不断增加对无线通信技术提出了更高要求。文章以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研究为切入点, 在研究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历史的同时, 也为无线通信技术的未来发展进行预测, 从而为我国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指明方向。

关键词:通信技术,无线通信,移动通信

参考文献

[1]李思慧.现代无线通信技术热点问题分析探讨[J].中国新通信, 2015 (24) :12-14.

[2]陈芳芳, 苏艳涛.现代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及趋势研究[J].中国新通信, 2014 (15) :56-57.

[3]叶红霞, 代博兰, 李军.现代无线通信技术的现状分析及其发展前景[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5 (12) :81-82.

上一篇:广州市设计院下一篇:说课中的理论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