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人文生态城建设

2024-09-04

吉林市人文生态城建设(精选7篇)

吉林市人文生态城建设 第1篇

当前, 我国环境状况总体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根本遏制, 环境矛盾凸显, 压力继续加大, 部分地区生态系统功能退化, 生态环境比较脆弱。急剧恶化的环境严重危害着人们基本生活, 带来了极大的经济成本和社会成本。在此背景下, 胡锦涛同志在十八大的开幕式讲话中首次单独用一篇幅阐述环境问题。他指出:保护环境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强调生态问题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新的突出战略地位。

嘉兴日益重视生态环境的建设, 提出建设创业创新城、人文生态城、和谐幸福城, 加快建设现代化网络型田园城市的目标, 其中建设人文生态城是重中之重。社区是城市的基本组织单位, 建设低碳社区是落实国家“十二五”温室气体排放控制目标的重要途径, 是探索新型低碳发展模式的必由之路, 是决定中长期经济发展和社会发展成效的重要因素, 也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建设人文、生态、和谐城市的客观要求。

一、低碳社区概念和国内外建设情况

“低碳社区”是指基于低碳理念的生态社区, 通过用地、能源、资源、交通、绿化、建筑、管理监控等综合手段, 来减少社区规划建设和使用管理过程中的碳排放, 最高效、最少量地使用资源和能源。国际上的低碳社区有如下基本特征:

(一) 自然性。

低碳生态社区中尽可能实现能源在社区内高效利用, 通过发展清洁能源, 如风能、太阳能、核能、低热能和生物质能等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除此之外, 社区内的生物要素和生态环境要素之间能共生、协调、稳定、平衡的发展。

(二) 经济性。

低碳生态社区建设离不开经济性分析与评价, 可通过经济规律减少能源消耗, 并起到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 通过经济平衡使各种措施成为可能。

(三) 社会性。

低碳社区是低碳城市的基本组织单位, 社区的社会结构本身要求有一个多样化、立体化、网络化且具有良好稳定性的多重社会结构体系。低碳社区要求形成市民认同的低碳生活习惯和生态环境价值体系。

如今, 世界上不少国家出现了低碳社区或者碳中和社区。 (表1) 这些地区都有计划地以绿色低碳或者可持续的概念来影响并改变民众的行为模式, 降低能源的消耗, 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充分利用能源、优化内部结构、减少外部效应, 切合了可持续社区和“一个地球生活”社区模式的要求, 成为可持续发展社区的典范。

在我国, 低碳社区建设刚刚起步, 仍处在实验或示范阶段。以北京长辛店为例, 2010年北京在卢沟桥畔打造“第一个可实施的生态社区项目”———长辛店生态城。按照规划, 到2020年长辛店生态城将建设成为高科技产业化基地、现代休闲综合服务区、可持续发展生态宜居区。该生态城共制定了节地、节能、节水、节约材料、可再生水回用等多项可实施的可持续发展指标。例如, 居民人均绿地面积将超过40m2, 而所有生态城内的居民步行不超过400m就能够到达公共的广场或公园等。作为第一个国家低碳生态示范市, 深圳致力于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标志的节能、环保型城市建设并取得不俗的成绩。深圳早在2010年初就负责承接国家低碳生态城市建设的政策技术标准试验和示范任务, 并以光明、坪山新区等地区为试点, 大力推进绿色交通、绿色市政、绿色建筑、低冲击开发模式、可再生能源、节水和水循环利用等各类示范项目, 建立从规划编制到规划实施全过程的低碳生态城区规划管理和实施机制, 进一步逐渐推广应用到全市, 促进深圳的城市发展转型和可持续发展, 为全国的低碳生态城市建设发挥了示范作用。

总体来说, 国内实践经验较为缺乏, 需要在总结学习国外先进理论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 为我国低碳社区指明规划路径和建设方向。

二、人文生态城的内涵

“人文生态城”被定义为一种理想城市模式———它是一个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生态保护、社会和谐, 技术与自然达到充分融合, 城乡环境清洁、优美、舒适, 有利于提高城市文明程度的稳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人工复合系统。人文生态城是城市-文化-人格的结合, 使城市的物理空间获得某种文化意义与人格特征。人文生态环境是历史形成的文化和自然的结晶, 城市自然生态的保护, 包括水、土壤、大气、自然景观、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城市自然生态系统的构建。建设人文生态城, 一方面要着眼于城市文化发展和文明素养的提升, 另一方面要注重城市自然生态建设。人文生态城可以彰显城市特色和个性魅力, 有利于推动城市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有利于陶冶提升市民文化素质, 有利于展示城市文化内涵, 有利于增强城市亲和力, 有利于优化城市的生态环境。

城市是区域的增长圈和核心, 生态城市是城市发展的目标, 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城市层面的具体显现。一个人文生态的城市应具备“环境优美、资源合理利用、环境管理完善以及居民环保意识较强”四个条件, 而每一个条件, 都离不开低碳生态社区的依托与支撑。如何通过创建低碳社区进而推动嘉兴人文生态城的建设?这是值得思考的。可以将低碳社区视为抓手, 把握人文生态城的内涵, 运用人文生态理论指导城市社区建设和管理, 通过合理开发利用人文生态环境, 保证城市文明传承进步, 使社区市民身心健康愉悦, 资源集约利用, 物质、能量和信息高效利用, 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等逐步完善人文生态城建设。

三、嘉兴社区人文生态现状

深入了解人文生态城的内涵, 对于加快嘉兴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低碳社区成为教化民众、动员群众参与城市环境保护和文明城市建设的基本功能单元, 以点带面、从小到大引领并推进嘉兴人文生态城的建设。

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公报, 嘉兴现有常住人口450.17万人, 共有187个社区, 并呈现不断上升趋势。在嘉兴逐步建立低碳社区可以有效地为现今超负荷的城乡区域环境减压, 推动社区从高能耗向低能耗转化、从高排放向低排放转化、从高污染向低污染转化、从人与自然相互对立向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转化。因此, 建设低碳社区理所当然成为建设人文生态嘉兴的重要抓手。

为了进一步了解嘉兴民众对社区环境治理的关注度、认知度和意见, 把握嘉兴现状, 为嘉兴市低碳社区规划和建设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笔者开展了社区环境情况市民认知度调查。笔者在春晓社区发了400份调查问卷, 回收了374份, 其中有效问卷为361份。调查结果显示, 41.3%的受访者知道世界环境日, 61.2%的受访者听说过低碳生态社区, 90%多的受访者关注所居住社区的生态环境状况见图1, 这说明公众对所居住社区的环境状况关注比较高。很显然, 对生态环境的认识和关注度越高, 说明改善社区生态环境的群众基础越好, 越有利于低碳生态社区建设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图1)

公众对所居住社区环境质量 (例如社区建筑、垃圾处理、绿地、交通等) 的评价方面, 受访者中评价“非常好”的比例是8.4%, 评价“良好”的比例是21%, 评价“一般”的比例是44.1%, 评价“较差”和“非常差”的比例分别是20.3%和6.2%。其中, 大约30%的受访者比较满意所居住社区的环境质量, 见图2。这表明大部分公众对目前所居住社区环境现状是不满意的, 同时也说明改善社区环境和建设生态社区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应当引起政府与环保部门的高度重视。 (图2)

四、嘉兴低碳社区建设对策

建设低碳社区并引领人文生态城的建设, 从概念到实践的转化, 需要进行理性的思考。近年来, 嘉兴市环保系统以创建省级“绿色社区”为契机, 通过循环处理社区生活垃圾、提高小区绿色植被覆盖、降低噪音污染、实施中水回用等方式, 有效地改善了嘉兴城市社区的生态质量, 提高了居民保护环境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增强了广大市民的环境意识, 为将来进一步规划建设低碳社区打下了比较坚实的基础。在学习借鉴国内外建设低碳社区的先进理论与实践经验基础上, 结合嘉兴的实际情况, 提出以下建议对策:

(一) 围绕低碳环保理念, 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1、深入社区, 开展宣传。

向居民传播低碳意识, 引导居民从自身做起, 改变行为方式和消费模式, 号召城乡居民在“衣、食、住、行”等方面节约资源能源并自觉减少生活垃圾造成的污染, 掀起低碳社区宣传高潮, 将低碳环保理念真正融入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

2、加强培训, 广泛动员。

加强对各乡镇、街道、社区物业、居委会等工作人员的环保培训, 普及绿色低碳社区建设的背景、意义和要求, 树立低碳环保意识, 促进社区将环境保护融入日常运行和管理工作中, 提升社区低碳内涵。

3、强化实践, 扩大参与。

在社区层面不断推进“低碳社区, 我参与我行动”等项目的实践, 引导居民改变行为模式和习惯。坚持政府引导, 引入社团组织开展“低碳传播”系列活动, 依靠社会力量推动社区生态文化传播。

(二) 推广和应用低碳核心技术, 培育嘉兴低碳社区示范

1、运用最新的绿化科技产品对旧社区进行改造, 建成一批新绿色住宅区, 可再生能源与建筑一体化示范区。

结合社区规划和住宅设计来布置室外绿化和水体, 进一步改善社区的声、光、热等物理环境。例如, 在社区内可推行立体绿化技术, 立体绿化是绿化技术的创新, 主要包括首层绿化、中层绿化、屋顶绿化以及墙面绿化。首层绿化可采用架空实现, 形成一个空中花园。关于墙面绿化, 可在墙上设计有柱子和圈梁形成的构架, 再加装种植槽和喷灌系统, 以便于植物植根和生长。

2、充分利用中水回用技术。

将“中水”引入嘉兴社区, 实现双路供水, 社区中的冲厕用水、绿化用水、道路保洁、喷泉、洗车等方面都可以用中水替代, 实现水资源的多次重复利用, 极大地节约了水资源, 建设节水型社区。

3、积极开发构建低碳核心技术研发平台, 运用本地特色资源和能源, 培育嘉兴低碳社区示范。

例如, 在示范性低碳社区建设中采用风能、太阳能、生物等可再生能源资源;采用垃圾分解技术, 让有机垃圾分解成为生物固体肥料循环利用到农田;采用节能建筑新技术取代传统的混凝土浇筑方式建筑住宅楼。

(三) 完善和统一低碳生态社区规划的评价体系、指标内容。

低碳生态社区的指标体系不仅是低碳生态社区内涵的具体化, 而且是低碳生态社区规划和建设成效的度量。评估指标主要是解决城乡规划落实低碳生态要求的量化操作问题, 以及控制、引导低碳理念在城乡规划制定与实施中运用。目前, 嘉兴需要完善统一低碳生态社区的评价体系指标内容, 参照借鉴我国建设部制定的《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生态住宅评价体系及《中国生态住宅技术评估手册》生态住宅评价指标体系, 嘉兴可以此作为指导, 并综合国内外生态社区相关评价体系研究, 依照参考低碳生态社区规划指标体系框架, 建立符合嘉兴地方特色的低碳社区生态建设发展规划指标体系。

(四) 抓住嘉兴“三城一市”契机, 完善社区环境软硬件支撑。

嘉兴正如火如荼地建设“三城一市”, 以此为契机, 放手一搏, 不断完善环境软硬件的建设。要建立真正意义上的低碳社区, 不仅要依靠物理环境的“硬环境”规划, 也要关注社会城市人文因素的“软环境”支撑, 寻求人的活动行为与生态环境有机融合。具体而言, 嘉兴依托“三城一市”建设目标, 完善社区环境的项目措施包括:强化节能审核, 建造节能建筑, 完善公共绿色交通, 促进绿色出行, 大力实施公共交通优先战略, 通过优化公交线路, 整合公交资源, 建立完善可持续的综合运输体系和模式等。这些项目都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 嘉兴要做好长期整治建设的准备。

五、结语

人文生态城的建设不仅是对自然的尊重, 更是对人类生活方式的尊重, 以低碳社区为基本单元有效引领并推进嘉兴人文生态城的建设。通过建立和完善社区结构, 对社区规模、资源利用、社会服务、劳动就业、设施建设、环境整治等方面的管理, 实现从外在制约向内在调节的转化, 保证资源的合理开发和适度利用, 最大限度地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McDonald S.Malys N.and Maliene V Urban regeneration for sustainable communities:a case study[J].Technologic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Economy, 2009.1.

[2]Girling C, Kellett R.Shinny Street&Green Neighborhoods[M].Washington, DC:Island Press.2005.

[3]王晓, 刘泉.基于邻里层次的住区规划理念探讨[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 2009.16.

[4]宋言奇.刍议国内外生态社区研究进展及其特征、意义[J].现代城市研究, 2010.10.

生态住宅应注重人文建设 第2篇

人居金牌建设试点项目落户泸州

在“中国泸州·生态城市发展论坛”的开幕式上,中国房地产研究会人居环境委员会与重庆融豪投资有限公司、泸州市江阳区蓝田土地整理开发有限公司签署了中国人居环境金牌试点项目“融豪-翡翠城国际生态住区”共建协议,这标志着中国人居环境金牌试点项目正式落户泸州。

该项目位于泸州江阳区,规划区总用地159.12公顷,规划居住人口3.4万人。由于其建设规模庞大,对整个江阳区的人居环境建设和城市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带动和影响作用,而且住区规划集多元化居住、休闲娱乐、综合服务于一体,致力于打造具有城市延续感、社区集聚感、绿色多元、休闲舒适的新世纪生态居住典范,以该住区为试点开展规划和建设分析,对于探讨功能完善的多元化居住、体现山水特色的生态住区建设、推进生态泸州的建设都有着不容忽视的重要意义。

实现可持续发展要抓重点

为了打造泸州高品质的人居环境,江阳区蓝田土地整理开发有限公司早在今年初就发布了规划设计国际招标公告,最终选择了来自国内外的4家资深设计单位参与了此次“融豪·翡翠城”修建性详细规划设计方案设计竞标。

参与此次竞标的4家设计公司均努力在设计方案中予以体现《中国人居环境金牌住区七大特色目标》——包括生态、配套、环境、科技、亲情、人文、服务等七个方面,使得人居环境的各项建设目标得到了更好的落实和实现,有的方案为了提高居住的舒适度甚至主动降低了项目的容积率。

专家们认为,营造可持续发展的住区人居环境,并不需要面面俱到,而应该结合各项目具体的基址条件和环境基础,有所挑选地作为项目建设和开发的重点。对“融豪·翡翠城”项目,专家们一致认为,其得天独厚的自然山水生态条件、独特的长江景观优势以及深厚的酒城人文积淀应该成为项目开发的一个重点。

住区规划有待改进

人居环境委员会专家组组长开彦认为,现阶段一些大型规模住区项目在设计和开发的时候,往往忌讳将城市道路引入社区,以封闭的姿态独立于城市之外,直接导致的问题是居民生活的不便和社区生活缺乏活力。这样的顾虑也体现在参与竞标的4个方案中。因此,他提出,开放住区并将城市级别的道路和交通配套引入住区将是促进规模住区与城市协调发展的一条有效措施。对于大型的居住区建设来说,必须要认真考虑其所具有的城市功能,考虑与城市的联系与融合,这是创造和谐宜人住区的一个基础和首要条件。

吉林市人文生态城建设 第3篇

一、吉林省生态环境现状

(一)西部草原盐碱化、风沙化及退化问题得到初步遏制

吉林省西部的200万公顷草原中,沙化、盐碱化和退化的草原达96.90万公顷。尤其是盐碱化严重,表土层破坏由暗碱变为明碱。通榆、大安、镇赉、长岭、乾安、前郭等县(市)的盐碱化土地面积占总土地面积的32.7%。草地的严重“三化”,限制了当地经济的发展。2000年开始吉林省试点实施生态草产业化建设工程,截至目前,该工程已取得阶段性胜利,西部的生态环境得到了较大改善。

(二)东部森林生态砍伐问题得以缓解

由于人口迅速增长和对森林长期过量采伐、毁林造田,使坡耕地面积扩大,林地被蚕食。除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外,原始森林已经被过伐林、次生林及人工林所替代,使原本处于稳定状态的森林生态系统失去了平衡,红松、水曲柳等天然珍贵稀有树种濒临灭绝。另据气象部门统计,近150年来随着长白山林区原始森林采伐面积扩大和速度加快,吉林省旱涝频率由12%增加到38%以上。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后,吉林省通过变革森林培育方式、转变森林养护方式、改变森林经营方式等措施,充分调动多方利益主体,使天然林保护工程区森林资源总量明显增加。并结合长白山地区的其它生态资源,建立了长白山生态示范区,为当地经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中南部矿山生态环境问题得到初步改善

由于吉林省的矿山多数是上个世纪80年代以前开发建设的,在过去资源无价的扭曲价格体系下,多数矿山企业忽视周围生态环境的保护工作,遗留下很多生态问题,使矿山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工作面临很大的困难。矿山除了占用、破坏土地问题严重,矿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液中还含有大量污染物和毒有害成分,不仅污染地表水体和土壤,而且也污染了地下水。同时废石、尾矿不能及时处理易诱发泥石流等地质灾害。2004年吉林省政府开始试点征收的矿山生态恢复保证金,制定了矿山生态恢复保证金的征收标准,配备先进的电子产品对矿山生态状况进行摸底,掌握第一手材料,同时通过废石筑坝、采矿坑口种树等方式开展生态恢复工作。

(四)中部水域生态污染问题得到控制

松花江流域是国家的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不尽合理,沿岸有许多“三高”企业,万元GDP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居全国七大流域之首。吉林省政府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建立城市污水处理市场化运作机制,同时改进污水处理收费价格机制,实施污水处理产业化税收优惠政策。2008年吉林省开始对松花江流域内的重点污染源实行排污许可证管理,以进一步防控松花江污染。同样作为中部地区重要水源地之一的二龙山水库,由于上游和周边地区的违规排放使得区域内水体自净能力减弱。随着生态省建设的逐步推进,吉林省政府特别成立领导小组专门负责,从源头上控制污染的产生,同时与科研院所合作治理污染,经过几年的努力,二龙山水库的污染问题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

二、吉林省生态补偿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产权主体不明确

由于生态补偿过程中的经济利益与环境利益,众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尖锐对立,使得明确产权在建立生态补偿机制过程中显得尤为重要。从吉林省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土地由牧业、土地、林业、农业部门以及乡集体和农民管理使用,权属关系混乱,产权主体不明确,责任不清晰。而产权明确是生态补偿的前提,只有产权明确,才能确定谁补偿谁,才能明确生态补偿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

(二)补偿标准不科学

生态补偿的标准问题就是“补偿多少”的问题,是建立与完善生态补偿机制中的一个技术难点。生态环境具有公共物品的特点,它的破环对社会造成的影响比较容易感受,但却很难客观评价在生态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中得到多少利益或受到多少损失。而且在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不同的经济发展区域内,很难用统一的标准来衡量得与失。另外,中国生态补偿的补偿标准是根据政府财政收入的一定比例核算的,并不是实际发生的经济受损数量。因此,生态补偿的受损者或保护者只能得到部分补偿,这也影响了公众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

(三)补偿手段单一化

吉林省的生态补偿方式主要是依靠中央财政的纵向转移支付,如吉林省西部的“生态草”建设工程,2000年到2006年,国家及吉林省地方政府累计投资3.57亿元,而期间收到的社会捐助仅有2800万元,民间资金8000万元,累计投资共5.05亿元⑵,其中国家投入70.7%,社会资金占29.3%。显然,政府是生态补偿资金的主要来源。

三、完善吉林省生态补偿机制的对策

(一)建立相对的权利与义务责任制

松花江上游的工业发展与环境污染治理与下游的水质污染程度密切相关,因而对上游地区赋予了一定的义务。上游地区有责任保护流域内的生态环境,保证水质达到一个预先规定的标准。上游地区在履行环境保护的义务过程中必然会放弃一些发展机会并为治理污染付出一定的成本,此时受益的下游地区,应该作为受益者(补偿主体)对上游地区(补偿对象)作出一定的补偿,这既是上游地区的权利也是下游地区的义务。也就是说,可以通过水权交易、排污交易等市场交易方式进行生态补偿。在以市场交易补偿为主时,要强化市场行为主体的责权统一。另外,东部的长白山地区不仅是三江之源,而且也是吉林省乃至东北地区的生态屏障,因此东部森林生态系统和中部的水域生态建设应该是相辅相承的。由于东部和中部的生态资源是密不可分的,难以货币量化和分割清楚,这就需要政府出面协调,明确各利益主体间的经济利益关系,以公共购买的方式来进行生态补偿,而这种公共购买方式则需要强化各级地方政府部门间的责权统一。

(二)建立适合本省的生态补偿机制

1. 过度开发型补偿。

吉林省的矿山企业多是经济体制转轨前建矿的,受历史因素影响,要求政府对这些遗留问题进行补偿是不现实的,只有在解决了当前的生态保护问题后,才有可能去解决这些遗留问题。因此,通过实施生态补偿机制,将过去的隐性生态成本凸现出来,给资源利用企业保护环境的压力和动力,迫使他们采取措施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为此,吉林省开始试点征收矿山生态恢复保证金,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就目前来看,矿山生态恢复保证金对于矿区的生态恢复还是杯水车薪。因此,积极扩展环保资金的规模和渠道仍然是重中之重。

2. 资源利用型补偿。

作为吉林生态省建设的难点,西部盐碱地的治理主要采用成本相对较低的“围栏禁牧、自然恢复”的方式。随着生态草工程的逐步深入,下一步应着重提高治碱工程的科技含量,加大企业运作力度,形成产销一条龙的生态草产业链条,并在延长产业链条上多下功夫,把盐碱地作为一种资源,以带动吉林西部地区的资源开发和产业结构调整,改变西部地区的经济增长方式。而对于守着青山绿水而受穷的长白山地区,也应以此为鉴,考虑把对生态补偿的投入转化为对当地的生态建设项目的投入。通过生态建设项目的启动,以长白山生态经济发展为中心,提高长白山生态产品的产销管理,集中培养一批龙头企业,创建生产基地,以此为依托实行集约化生产和市场化经营,使区域内的居民摆脱过去落后的生产、生活方式。

3. 受益型生态补偿。

源自长白山天池的第二松花江给沿岸地区带来了众多发展机遇,但上游生态保护者得到的直接效益却较少。为保护上游地区保护生态环境的积极性,应按照“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以地方政府作为产权主体,通过上一级政府的协调、相关利益群体的参与,规范流域内受损方和受益方之间合理的补偿标准。使下游的受益城市对上游城市因发展权限制所遭受的损失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偿,以鼓励上游生态保护者继续进行生态建设和环境治理。

(三)建立多元化的融资渠道

1. 建立相应专项基金、专款专用。

作为省级政府可考虑建立专项生态补偿基金,如将能源企业由于能源价格短期巨额波动而获得的暴利中的一定比例纳入该基金中,或将企业缴纳的所得税中扣除一定比例纳入该基金,专门用于陈旧性生态环境的恢复和治理工作。同样在流域生态保护方面,可成立水资源保护专项基金。对在流域内开发、使用、占用水资源的经济活动,无论是单位或是个人均按照一定的标准收缴相应的费用,作为该流域的生态保护基金。

2. 探索市场化的生态补偿方式。充分发挥价格杠杆的调节作用,在生态资源的定价方面将发展权限制的损失纳入其中,使其定价能真实反映市场价格,从而依靠合理的价格引导社会保护生态。

通过一系列的优惠政策吸引民营企业、社会团体、农民个人等社会资金的加入。鼓励和引导国内外投资商以多种形式投资吉林省生态环境建设,鼓励污染企业引进清洁型产业发展项目,积极发展生态产业区,在企业清洁生产的基础上,延长产业链条,实现区域内的资源最有效利用。开展经济合作解决跨省界的松花江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的问题。

摘要:当前,吉林省生态补偿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产权主体不明确,补偿标准不科学,补偿手段单一化。完善吉林省生态补偿机制,应建立相对的权利与义务责任制,建立适合本省的生态补偿机制和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发展环保型效益经济。

关键词:生态省,生态补偿,补偿机制

参考文献

[1]王立英.吉林省环境保护与生态省建设的问题与对策[J].经济纵横,2004(4):30-33

[2]王英敏,于宁.让绿色创造奇迹——吉林省防沙治沙纪实[N].吉林日报,2007-03

安徽省石台县人文原生态旅游建设 第4篇

石台县;人文原生态;旅游

从山东阳谷县、临清县和安徽黄山的三地西门庆故里之争到2012年1月28日的“三亚”宰客门,旅游业人文建设问题突出。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以旅游业为主导产业的安徽省石台县,尤其要注重加强旅游的人文原生态建设,保持淳朴的民风和特色的文化。

1.石台县旅游人文原生态建设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石台县旅游的自然原生态趋于完美。全县森林覆盖率达81%,空气中负氧离子含量超世卫组织标准35倍,仙寓镇的大山村是全国三大富硒地之一,2011年初正式列入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趋于完美的原生态物质载体,使石台县有能力充分传承并发扬光大非物质形态的民风民俗、文化遗产、传统手工艺和独特美食,即原生态的人文。

建设原生态民风的紧迫性。关于民风的说法最早见于《礼记.王制》:“命大师陈诗,以观民风”[1]。从一个地方旅游的角度来说,民风是指当地广大干部群众共同表现出的一种道德风尚和精神风貌。原生态的民风则是以亲情和乡土观念为基础的“仁义礼智信”的道德风尚,是“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淳朴民风。石台县建设原生态民风的紧迫性体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从旅游的大背景看,旅游市场的乱象,不可能仅仅靠旅游立法而销声匿迹。继2009年5月1日开始实施《旅行社条例》,今年8月27日,《旅游法》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但法律有它的局限性,即只能消极地限制人的行为,而道德风气能弥补它的不足。如今天的西方国家,它的社会稳定是由法律和基督教文明在共同维持。尤其在旅游这样一个娱乐、休闲的领域,以亲情和乡土观念为基础的道德风尚即原生态的民风具备法律所没有的感染力。

其次从石台县旅游的特点看,石台县不是名山大川,它对游客最大的吸引力在于它的原生态的山水,这就决定了它的游客以周边的城市白领为多。石台县旅游局的数据也说明了当地的稳定客源以自助游和重游方式为主,并形成了以合肥、淮南、阜阳、蚌埠、淮北为中心的省内市场和以江、浙、沪、鄂、豫、赣6小时旅游圈为主导的省外市场。而自助游和重游几乎不与旅行社打交道,而是直接与本地老百姓接触。所以,本地民风成为了旅游能否可持续发展的最根本因素。

建设原生态文化的必要性。原生态文化,目前还没有一个权威的概念。但是分析各种各样的原生态文化的定义,它们有几处是相同的。首先从时间上看,原生态文化是前工业时代(1776年英国瓦特发明蒸汽机之前)的,具有稀缺性的特征。其次从地点上看,原生态文化是乡村的,具有朴拙的特征。

如:美国波士顿的“活人博物馆”,工作人员身着十七世纪美国劳动人民的服饰在村中劳作娱乐,再现几百年前欧洲抵美移民的生活劳动和风俗习惯。因此,波士顿的“活人博物馆”闻名世界[2]。

原生态的文化对游客具有巨大的吸引力不仅缘于它的现实的稀缺性,还在于它满足了人类发自内心深处对美好生态家园的渴求。因此,无论从增加本地经济效益还是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角度看,对原生态的文化进行保护、发掘已经成为拥有这种文化的旅游地一种必然选择。

2.石台县旅游人文原生态建设存在的问题

原生态的淳朴民风受到冲击。石台县既没有高速也没有铁路,更没有航运,交通闭塞,流动人口不多,所以民风较为纯朴。但是,近年来民风逐渐沾染上了功利色彩,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在旅游服务领域对本地人和外地人在价格上出现了双重标准。虽然石台县的双重标准只是价格上的稍有不同,但旅游及价格监管部门要防止它演变为普遍的“宰客”,防止个别发达地区的“宰客”文化渗透到闭塞的石台县。

第二,拉客经济出现苗头。由于石台县旅游鹊起的声名,一些外地人进到本地的旅游服务业。外来承租者在旅游资源的争夺上更为激烈,手段也更为商业化,如果政府部门不加监管,就容易演变成坑蒙拐骗性质“拉客经济”[3]。

第三,部分旅游者不良的“示范效应”。一些外地旅游者在道德观念、生活方式等方面对旅游目的地,冲击到本地较为淳朴的民风,对本地的传统伦理道德、生活方式产生消极影响,一部分本地人逐渐在思想和行为上发生消极变化。

原生态文化失真。首先,本地域文化传承面临断代问题。比如石台县的目连戏,由于两个方面原因正在遭遇流传危机。第一个原因,方言影响。目连戏从明朝万历七年(公元1579年)由剧作家郑之珍制版成书,虽有书面剧本,但原版目连戏采用的语言是它的发源地石台县大演乡的方言,跟普通话差别很大。方言的逐渐消失,加剧目连戏流传脱节,导致宝贵资料流失。第二个原因,各种流行和外来文化的冲击直接影响了《目连戏》及各类传统文化的传承。年轻人多被轻松、愉悦的简约文化所吸引,对传统文化兴趣不浓,爱好者少之又少。其次,盲目模仿异地的文化,篝火晚会,跳竹杆舞等非本地传统特色活动接连上演。众所周知,“竹竿舞”是海南黎族、广西壮族等少数民族传统的舞蹈表演,包含着许多原生态的审美元素。现在石台县秋浦渔村的竹杆舞在带来就业机会与旅游收入的同时,也从异地的民俗蜕变成商业化的旅游表演。

对本地文化与异地文化的不同态度加剧了原生态文化的失真。

3.石台县旅游人文原生态建设路径

汲取优秀传统文化,淳化民风。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以儒学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迭遭厄运。但石台县作为一个旅游地必须重视发挥儒家伦理教化功效,促进社会风气好转。首先,借助“国学热”让县域内所有居民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在本世纪初兴起的“国学热”中,各种解读国学的书籍争相出版。从中央电视台2006年“十一”开始播《论语》的讲解开始,大众传媒所实行的一些教化性的文化传播流行至今。这些都为全民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其次,在全国范围的“国学”启蒙运动和大众传媒“国学”热中,有选择性地加强一些行业文化学习,如利用儒家重义轻利思想,促进诚信这一旅游服务领域的道德标准的建设;有针对性地对旅游从业人员进行优秀传统道德的再教育。

传承本土历史文脉,塑造地方特色。基于本地历史和现状,紧紧围绕最具特色的人文优势,寻找、强化和提升出最具有特色的旅游产品。这不仅能提高旅游产品的竞争力,同时可以避免因资源的同质性而导致的产品雷同。

以石台县的特色菜一品锅为例,因为做菜资源的同质性:干笋子、干豆角,皖南几县都产,所以易与他县雷同,失去特色。而石台县一品锅的人文优势有两个方面。一个优势,从皖南几县的一品锅发源历史来看,石台县历史最久。绩溪县一品锅历史最早只能上溯到清朝乾隆年间,而石台的一品锅最早发源于明代嘉靖年间。另一个优势,石台县的一品锅有特别的人文含义,它一般分为五层,每层都有代表意义[4]。现在的许多厨师由于不了解这个历史,对一品锅有两种错误的烧法。一种认为一品锅就是大杂烩,所以烧的时候就随便弄几样荤素菜放在一只铁锅里,败坏了这道名菜的声誉;一种认为一品锅就是上荤下素,所以烧的时候,就把肉放在最上层,偏离了这道名菜的正宗做法。

总言之,要在吃、住、行、娱、游、购等各方面提升石台县的地方特色,最重要的是让旅游从业人员学习相关的本地历史。

[1]李添富.「诗教」理论的现代意义与实践[C/OL].[2012-09-27].http://www.ica.org.cn/news.php?ac=view&id=10012

[2]张源海.浅谈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C/OL].[2012-05-03].http://wenku.baidu.com/view/933a3b24192e45361066f521.html

[3]刘兆亮,严 峰,张春霞.西湖野导游结帮派,骗游客,扰路人[C/OL].都市快报[2009-03-19].http://travel.hangzhou.com.cn/20090311/ca1677287.htm

吉林市人文生态城建设 第5篇

1 我省西部草原现状

近年来我省西部草原面积锐减, 草原“三化”现象严重, 草原生产力低下, “三化”草原面积逐年递减。由于草原不断退化, 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害频发, 连年旱情严重, 给农牧民生产生活带来一定的困难。因此我省西部地区农村经济相对比较落后。令人忧虑的是西部草原“三化”现象至今仍未得到有效扼制, 并有蔓延和扩大的趋势。实践证明这种生态恶化现象远远超出了草原本身的使用价值, 从而影响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要想尽快摆脱西部草原生态恶化现象, 必须通过人类自我调控得以解决。

2 吉林西部草原生态环境恶化产生的主要因素

吉林西部草原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因素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方面。自然因素主要是多年来始终春旱少雨、风沙弥漫;夏季雨量集中、内涝成灾;秋季降水不均;冬季少雪、空气干燥;春秋鼠虫害活动频繁, 这些因素给植物生长造成不良环境。人为因素主要是过度垦殖和过度放牧。过度垦植主要表现在私开滥垦草原使很多草场被毁, 天然植被破坏, 地表稳定性降低, 土壤对水分的渗透性低下, 蒸发加剧, 导致风蚀、水蚀与盐渍化等土壤退化过程的加速发展。过度放牧是沙化、退化的主要原因, 草原对牲畜的承载能力是有限度的, 超过了这一限度, 就会使草原受到严重破坏。长期过度放牧, 致使草原“三化”发展迅猛。

3 改善吉林西部草原恶化应采取的主要措施

3.1 实施草原禁牧、轮牧制度提高抗灾减灾能力

实践证明草原禁牧、轮牧是一种行之有效的科学措施之一, 通过草原禁牧、轮牧使草地生产力得到提高, 牧草得到休养生息, 生态环境得到改善, 用最经济的成本换得较高利润。畜牧业发达国家很多都采取科学的轮牧饲养措施, 充分利用大自然赋予人类的宝贵资源。

同时要提高抗灾减灾能力, 目前草原自然灾害主要有旱灾、火灾、鼠虫灾, 这些灾害每年都给草原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破坏和带来不少经济损失。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就是要加大资金投入, 建设草原排涝、灌溉设施。做到旱能灌, 涝能排。近年来国家加大了草原防治工作力度, 我省的西部地区每年都对发生大面积鼠虫害进行了科学防治, 技术措施达到防治标准, 使鼠虫害受灾程度得到缓解。

3.2 科学合理建设草原

有针对性地对“三化”草原进行建设, 并采取合理的技术措施。实践证明, 重度“退化”草原应采取人工种草措施, 因为重度退化草原地面植被稀疏并且土壤板结严重, 如不采取彻底改造很难恢复草原生态系统, 通过翻耕和有针对性的种植适宜该地块生长的草种, 达到快速恢复植被的目的。对中度“退化”的草原采取深松改良措施, 这样地面有一定数量的植被, 通过深松改良措施达到疏松土壤、断根分蘖、提高土壤透气透水能力, 使之较快恢复植被, 达到提高单位面积产草量, 增加植被密度目的。对轻度“退化”草原进行草原围栏, 所谓轻度退化就是草原植被基本完好, 且由于利用过于疲劳, 使之产生退化, 通过围栏达到植被休闲复壮的目的。其次在采取草原建设措施的同时要充分利用农作物秸秆资源, 通过秸秆饲料的深加工来弥补饲料不足和草原过载而产生的草原压力。

3.3 加强草原管理力度

加强草原管理措施是减少草原“三化”使大面积草原植被得以生存不可小视的措施之一。我省西部草原生态环境的改善, 必须要从管理做起, 充分利用好草原法律武器及政策规定, 使全民全社会对草原生态系统引起高度重视。实践证明, 落实草原承包责任制也是建设和保护草原的一种重要措施。我省西部目前草原80%已落实承包责任制, 效果很好。

4 草原建设保护措施过程中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在采取草原建设保护过程中一是要科学有针对性合理采取有效措施, 不能一味地采取翻耙种草措施。盲目的翻耕会造成土壤结构原始植被遭到破坏, 翻耙的草原即达不到预期效果, 又使破坏的植被长期不能恢复。二是不能为了节省资金好看管, 采取沟壕式土围栏, 这种建设措施在地表给植被划开了一道伤口, 经风雨侵蚀后植被创伤愈演愈烈, 长期不能愈合, 难以恢复植被系统。三是建设生物围栏和防风林, 必须因地制宜, 根据土壤情况采取可靠的技术措施, 反之破坏草原植被和地表土壤, 又使生物围栏和防风林造成建设失败。

吉林市人文生态城建设 第6篇

一、改革完善现有的科研评价体系

科研评价体系是科研人员从事科学研究的风向标, 决定着科学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因此要改变评价体系中用科研人员以往业绩的评定代替未来研究潜力的评估, 改变短视的以科研人员3~5 年内的科研业绩进行考核的方法。要采取对待不同类型的研究项目及从事该领域研究的研究人员实行分类评价的方法, 从以项目级别、研究团队排名、发表论文数量的评价方式, 转变为注重项目研究的水平、研究团队及其研究人员的能力、素质和潜力, 特别是创新能力的评价上。而且要重视改变科研评价中以往急于求成的短期行为, 消除学术浮躁的影响, 不仅关注直接的、近期的研究成果, 也要尊重科学研究的自身规律, 关注那些潜在的、长期的研究成果, 并进行跟踪评价。

将学术诚信机制纳入科研评价体系当中去, 无论对于参与项目研究的人员, 还是参与项目评价的人员, 都建立起学术诚信档案, 将其在科学研究工作中的信誉度与评价体系挂钩, 这样既能时刻提醒科研人员爱惜自己的学术信誉度, 又能起到不管是在科学研究中, 还是科研评价中促进诚信行为的作用。

二、建立一个公平、宽松、开放的科技创新环境

当代科学已经向着大学科和交叉学科的领域进行发展, 而这些新的研究领域无疑是科技创新的前沿阵地。高校作为一个崇尚学术自由、追求真理的殿堂, 应该首先摒弃固步自封的观念, 消除人为制造的屏障, 搭建起开放交流的平台, 建立起合作研究的机制, 让不同学科、研究领域之间的协同创新作为一种研究的常态存在孕育于高校的创新文化之中。

在科学真理面前只有善于怀疑、勇于批判, 才是推动科学研究不懈创新、不断发展的动力。而在高校研究人员面对自己的同行、导师、前辈、权威时, 不管是传统“中庸”思想的影响, 还是面对熟人、权威时的情面作祟, 往往使他们不能客观公正地发表自己的意见, 尤其是那些具有批判性、创新性的意见, 这就违背了科学探索的客观规律。正所谓真理越辨越明, 害怕提出意见站到对立面的态度, 不是一种严谨认真的从事科学研究的态度。高校应特别重视营造宽松、开放的学术讨论氛围, 让学术的问题在高校这片知识的沃土上, 通过不同声音的质疑, 变得更加丰满、清晰。

三、建立“以人为本”的科技创新文化观念

真正的研究实力与水平应该体现在科研人员的主观能动性与科技创新上, 应树立科学的“以人为本”的创新文化建设理念, 让人才在高校提供的创新环境中将科研能力最大化发挥。同时改革科研经费使用办法, 增加人力资本补偿, 建立实施以研究成果为导向的“目标管理”机制, 开展科研绩效管理, 增强对科研人员的激励作用, 同时也促进形成认真开展研究工作的氛围, 让科研项目成为我国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要支撑, 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融入创建校园创新文化的根本工作。

四、用科学普及机制营造校园创新文化氛围

吉林市人文生态城建设 第7篇

农牧交错区是我国“老少边”贫困地区,农村经济问题尤为突出,也是我国生态最为脆弱且矛盾最为集中和突出的地区之一。近年来,国家加大投资力度改善西部包括农牧交错区的生态环境,但面临的是现行农村经济发展方式,不利于生态环境良性循环,而生态环境建设又造成局部地区农村经济短期下滑,这恰恰挫伤了参与生态建设的农民积极性,不利于农村经济和生态环境建设的良性协调发展。农牧交错区生态建设方面研究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3,4],生态建设效益评价[5]、互动模式[6]等方面也有相关研究。但随着生态建设的深入,与农村经济显现出了许多冲突,这些矛盾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本文以陕西榆林市为例,在分析农牧交错区生态建设与农村经济发展出现的种种冲突基础上,提出了生态建设与农村经济系统耦合发展的初步构想。

1 研究区域概况

榆林市位于陕西省最北部,地处东经107°28′-111°15′,北纬36°57′-39°34′之间,东临黄河与山西相望,西连宁夏、甘肃,北邻内蒙,南接延安市。总面积43578km2,地貌以长城为界,北部为风沙草滩区,占总面积的42%,南部为黄土丘陵沟壑区,占总面积的58%。多年平均降水400mm,属暖温带和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共辖1区11县,222个乡镇。2005年末,全市总人口为351.6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90万,占82.47%。全市生产总值320.04亿元,比上年增长18.1%,乡村一、二、三产业占GDP的比例由1995年的38:28:34调整为9:62:29,从近10年三次产业结构演变情况来看(图1),第二产业的比重在上升,一次产业的比重在下降,但同时三次产业的比重也在下降。这说明榆林市的经济是以工业发展为主要动力,但三次产业下降的趋势有悖于社会经济的良性发展,也不利于当地生态环境建设。榆林市古代就是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的交错地带,必然成为两种不同文明的民族必争之地,正是由于历史时期游牧民族和农耕民族交替管理,导致当地土地利用类型在草原与耕地之间不断的转换,致使榆林市成为如今名副其实的农牧交错生态脆弱区。

2 生态建设与农村经济发展的矛盾

由于自然和历史的原因,农牧交错地区往往也是农村经济发展相对滞后的地区。因此,在这类地区开展生态建设必须协调农村经济的发展。由于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生态环境建设又不可避免地对农村经济产生一定的冲击,一味的强调农村经济发展势必又会影响到生态建设。

2.1 私人成本与社会收益的矛盾

通常我们强调赋予贫困落后地区“造血”功能,“输血”只能解决暂时性问题,但生态建设并不是没有“造血”功能,而是造出来的“血”又奉献出去了。这就要谈到公共产品的问题,由于生态系统的自身属性,决定了其产出的生态产品具有公共物品属性,导致生态系统产生效益的外部性,生态服务功能的空间流转性,从而使生态建设者不是唯一的收益者,这种投入与产出的非一致性导致了私人成本与社会收益的冲突。生态建设也就意味着农户要放弃土地经营所带来的农业收入,放弃外出从事副业的机会,加之不能快速实现农业结构的内部调整,结果导致农户收入的短期内下降。然而,农户损失收入换来的生态环境改善对整个社会提供了利益。黄土高原地区2000-2004年生态建设创造直接经济效益1.5亿元,间接经济效益达3亿元[7],但从1995-2005年榆林市农户收入分析,1998年实施退耕还林(草)之后,农户收入呈现波动趋势(图2),可见生态建设对农户的利益产生了一定的冲击。

2.2 生态建设与粮食安全的矛盾

生态建设势必要将农业用地转化为生态用地,这样对耕地和粮食产生一定的影响。当然,生态建设改善了区域生态环境,为粮食生产提供了较好的环境。从榆林市生态建设后粮食产量分析,1998年国家实施退耕还林、禁牧等政策以后,粮食产量在短时期内出现了明显的下滑,1999年粮食产量跌到了近10年的最低谷(图3、图4)。对于地处农牧交错区的榆林市来说,土地和粮食是农民生存发展、经济生活最主要的来源和依靠。虽然从发展的角度看,生态建设既保证了粮食生产的良好环境,又有利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但当地脆弱的生态环境和频繁的自然灾害,使农村产业结构转型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在这期间,粮食仍是农村地区非常重要的经济来源,因此,妥善解决好生态建设与粮食安全的矛盾不容忽视。

2.3 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与城镇吸纳力有限的矛盾

随着国家生态建设力度的加大,更多劳动力从农业生产中解放了出来,而农牧交错区经济发展也相对落后,城镇吸纳力有限,这样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又成为生态建设的一大障碍。当然,这涉及到产业结构的调整,生态建设必须兼顾产业结构调整,通过发展当地二、三产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提升农民收入,保证生态建设的顺利进行。另外,积极快速的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防止他们进行复垦、挖药材、筛沙子等破坏生态的行为。

2.4 科技飞速发展带来的生产方式快速转变与农民现有素质低下的矛盾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在农业科学领域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农业生产率。农业生产与生态建设的主体是农民,由于传统观念或自身文化素质等因素限制,许多农民对这些先进科技所带来的生产方式转变心存疑虑。如,禁牧后有些农户不相信圈养,及科学的管理能将牲畜育肥周期缩短,不但不及时响应政府的号召,甚至有些农民还利用夜间偷牧,进而造成人畜伤亡事件,这既影响到农民自身的利益,又不利用生态建设顺利进行。

2.5 生态建设的急功近利性与经济发展长效性的矛盾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有利于农村生活条件的改善,促进农业生产效率提升。榆林市境内为风沙草滩区和黄土沟壑区两种土地类型,但在具体操作中,生态建设的“一刀切”和“撒胡椒面”现象突出,出现该种草地方年年种树仍不见林,该重点建设的区域与其它地区一样只分摊了相应人口比例的生态建设经费,甚至有些地区为了短期内取得宏伟视觉生态建设效果,大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没有遵循区域自然地带性和植被的自然演替规律,结果适得其反,反倒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另外,有些地区为了取得农村经济的短期内增长,不惜以破坏环境为代价,进行掠夺式资源开发,取得了暂时性的经济利益,却失去了长远的生态效益。

2.6 温饱、健康问题与生态建设的资金需求矛盾

地处农牧交错地带的榆林市,由于极其炎热的气候条件,使当地沙漠化有更加恶化的趋势,同时这种炎热的气候还影响着当地人民的健康水平。世界银行在《贫困与对策》中指出:“贫困与环境有密切关系。这种关系是双向的:贫困影响环境,环境也影响贫困。”榆林市局部地区既属于贫困地区,又是生态环境极度脆弱区,这种贫困与生态恶化可能会使当地经济陷入一种恶性循环当中。因此,解决生态脆弱区人民温饱问题和国家实施生态建设同样需要资助,这也是农牧交错区经济发展和生态建设面临的重要矛盾之一。

3 生态建设与农村经济耦合发展系统

生态建设和农村经济发展是农牧交错区面临的且必须解决的两大难题,表面上两者之间有着不可调和的矛盾,但从深层次上讲,两者之间又是可以协调发展的。通过对地处农牧交错区的榆林市的自然条件状况和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生态建设与农村经济发展之间的冲突分析,根据协同理论和系统论原理,提出了榆林市农村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耦合发展系统(图5)。

3.1 以特色产业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借助退耕还林还草和禁牧的政策诱引,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发挥区域资源优势,着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按照产业化经营的模式,优化壮大生态农业,重点培育以杂粮、红枣、小米、油料等特色农业,形成了草、羊、果、薯为主的四大主导产业。形成以草产业为主的柠条种植—饲料加工—纸、纤维板等副产品加工产业链,以羊为主的牧草种植—养殖—肉类加工—销售产业链,生态经济林—果品加工—外销配送,绿色蔬菜—加工—保鲜冷藏—外销配送产业链等四大高效生态农业产业链。力争把榆林市建设成为干旱风沙与黄土丘陵过渡区的生态经济协调发展示范基地。

榆林市是黄土文化与草原游牧文化汇聚交融地区,荟萃了众多风姿独特,雄奇壮美的自然人文景观。同时,榆林市又为我国革命老区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底蕴。结合新农村建设,把乡村生态旅游培育成能带动榆林市第三产业发展的先导产业。把乡村旅游和生态建设结合起来,倡导旅游者参与生态建设项目,如在旅游点开展生态建设模范人物宣传,义务植树种草并以旅游者的名义为树草命名,进行生态建设资金募捐活动,开发旅游生态体验项目等等,将3月份命名为“旅游生态体验月”,引导公众积极参与生态建设。

3.2 采取劳务输出,减轻农牧交错区环境压力

榆林市人口密度大,2005年达到80.69人/km2,远远超过了联合国所制定的半干旱地区人口密度不超过20人/km2的标准。加之榆林市历史时期的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交替开发,导致土地退化严重,生态承载力相对较低。因此,实施劳务输出策略,转移剩余劳动力,减轻区域生态环境压力。另外,外出劳务人员还可以从外部获取经济收入。

3.3 实施生态购买,运用经济杠杆激发农民生态建设的积极性

在农牧交错区的榆林市实施生态购买策略可以刺激农户进行生态建设的积极性,现行的生态建设都是政府出资,农民出力的模式。这种生态建设出于政府的意愿,在土地产出量高的地区农户从中获益不大,甚至收益降低,这当然不利于生态建设顺利进行,实施生态购买,用市场价格促使农民自发进行生态建设。同时,国家可以降低在生态建设方面的投资,据延军平[8]等人测算,黄土高原地区实施生态购买所需经费平均1.44万元/km2,远远低于中央投资标准4-6万元/km2,而生态购买还可以针对不同生态区退耕建设进行相应的补偿标准,避免投资治理的重复建设和不必要的浪费。

3.3 建设生态特区,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生态特区是以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为基础,通过对自然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整合,对社会经济系统结构和体制的调整,带动自然一社会一经济复合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在功能上有些相似与沿海地区的经济特区[9]。地处农牧交错区的榆林市是贫困区与生态脆弱区的耦合区域,自然环境恶劣,生态承载力严重超载,土地退化严重,其恶劣的生态环境直接影响到了西部地区的生态安全,甚至延伸辐射到东部沿海地区。因此,将榆林市建设成为生态特区,为北方农牧交错区生态建设与农村经济发展起到一个示范带动的作用。

3.4 营造生态文化,从观念上改变对生态建设的认识

文化代表一个民族的内涵,引导着人类的生活方式和消费观念。许多民族都有良好的生态文化观念,如藏族文化对动植物都有强烈的保护意识,认为动植物都是有生命的,狩猎砍树是杀生行为,要进行严格的控制,每年农历正月初一到十五所有藏族都要种树,认为种一棵树可以延长5年寿命;纳西族认为人与自然是同父异母兄弟,形成了以村社为载体的护林管林制度和保护环境的乡规民约,以及人人遵守的生态道德等制度规范[10]。还有傈僳族、普米族、白族、彝族、独龙族、苗族以及汉族等都有保护自然的传统民族意识。因此,在农牧交错区营造一种生态氛围,让大家意识到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就是不道德的,倡导各地将生态文化和当地的民族文化融合起来,营造出和谐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

3.5 加快城镇建设,改善区域基础设施

农牧交错区虽然自然环境恶劣,但拥有丰富的资源优势,通过改善区域基础设施,逐步构筑起商贸、交通、工业为主的城镇建设框架,增强城镇载体功能。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吸引外部资金的进入,通过城镇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周围农村地区经济全面发展。

4 生态建设与农村经济耦合发展的保障机制

4.1 制度保障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西部地区生态建设的不断深化,适时改革生态建设管理机制,针对不同区域实施灵活多样的管理手段,以期提高生态环境建设与农村经济的良性耦合发展。对于农牧交错区来讲,虽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发展落后。因此,不能延续传统的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经济发展模式。当然,这就要进一步完善生态建设与农村经济发展方面的制度,如采用绿色GDP评价经济增长,发展循环经济等等。

4.2 建立农村信息系统

农村信息系统是对外联系的平台,农民可以通过农村信息系统学习其它地区的先进经验,同时了解农业市场的动态变化,及时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同时,通过农村信息系统,创建农业产品网络销售平台,扩大对外销售范围。另外,建立农村信息系统,运用遥感监测与GIS软件解译,结合实地验收评价对当地植树种草等生态建设的成果进行验收监测。

4.3 设立生态金融系统

建国以来,农牧交错区生态环境备受关注,国家也花大力气进行生态改善,然而,目前生态状况仍然令人担忧。生态建设是一个持久工程项目,需要大量稳定的资金投入。因此,建议设立生态金融系统,通过各种手段方法为生态建设筹措资金,如庇古税、生态银行、生态彩票、生态对口扶贫、生态募捐等等。

4.4 推行生态教育政策

通过培养生态建设人才,为农牧交错区生态建设服务。如,可以在生态脆弱区推行12年义务教育,对于生态脆弱地区的贫困高考生,如果学习生态建设相关专业,毕业后返回生态脆弱区工作者,其大学生期间的学费由国家支付。另外,可以通过优惠政策,引进相关专业人才。如应届毕业生在基层从事生态建设工作满一定年限,且工作成绩突出者,颁发政府特别贡献奖,干部提拔时可优先考虑。推行生态教育政策的目的是让整个社会对生态建设的认识更加深刻,进一步明确对生态文化的理解。

参考文献

[1]林道辉,沈学优,刘亚儿.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理论研究进展[J].环境污染与防治,2002,24(2):120-123.

[2]N.D.MacLeod,J.G.McIvor,Reconciling economic and ecological conflicts for sustained management of grazing lands[J].EcologicalEconomics,2006,56(3):386–401;

[3]孙新章,谢高地,张其仔.中国生态补偿的实践及其政策取向[J].资源科学,2006,28(4):25-30.

[4]戴全厚,刘国彬,田均良.侵蚀环境小流域生态经济系统健康定量评价[J].生态学报,2006,26(7):2220-2229.

[5]郭晓东,牛叔文,李国柱,西秦岭山地农村生活能源建设与退耕还林的生态经济效益评价[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6,16(3):98-102.

[6]刘彦随,靳晓燕.黄土丘陵沟壑区农村特色生态经济模式探讨——以陕西绥德县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06,21(5):738-745.

[7]祁进城.黄土高原生态建设渐入佳境[N].中国环境报,2005-09-16.

[8]延军平,严艳.陕甘宁边区生态购买设计与操作途径[J].地理学报,2002,57(3):343-353.

[9]张百平,陆大道,马小丁,等.国家生态特区构想及其科学基础[J].地理科学进展,2006,25(2):8-16.

上一篇:雅思听力下一篇:证券交易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