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的文化生命论文

2024-06-22

河流的文化生命论文(精选6篇)

河流的文化生命论文 第1篇

何多苓1948年5月出生于四川成都, 他是中国当代抒情现实主义油画画家的代表。他曾经和罗中立是同班同学。若说罗中立早期的作品更注重写实, 那么何的作品则更倾向于对自由主义精神的追崇。他的《春风已经苏醒》 (如图一) 曾被评为新中国美术60年代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该作品是根据一句诗“春风已经苏醒”命名的。从最初的草图来看, 何多苓原来是想画知青的题材, 几个知青坐在草地上, 看不出明确的含义, 后来作者选择了以农村小女孩为画面主人翁。一个小女孩, 腰间系着蓝色印花布围裙, 静静地坐在枯黄的草地上。她手指放在唇边, 眼睛斜视前方, 若有所思。画面的右下角的一只小狗仿佛也明白了小主人的心思, 默默仰望苍穹。而画面的背后, 一头黑色的老水牛则微微探出身体, 老水牛肃穆庄严, 宛若一位饱经风霜的长者。按理说小女孩正处豆蔻年华, 理应是快乐活泼的, 而作者刻画出的人物形象却截然相反。整个画面采取三角式构图, 将时令定位在草木萧瑟的秋冬季节, 于朦朦胧胧里透露出冬的枯槁与寒冷, 但作者却取名为“春风已经苏醒”, 大概正如法国诗人雪莱所说的, 冬天来了, 春天还会远么?无论如何, 该作品以一种伤感的意象和抒情意味开启了中国乡土写实主义绘画的另一个途径——对人和人的生命价值意义的探讨。

多年以后, 在“士者如斯——何多苓展”美术展上, 我们又重新见到《春风已经苏醒》这幅油画。在展览中, 我们可以看到, 何多苓早期的作品受美国20世纪最伟大的怀乡写实主义绘画大师怀斯的作品影响颇深。何多玲后期的作品明显有从早期淳朴青涩, 伤感迷茫的气氛里走出来。《春风已经苏醒》、《青春》 (如图二) 这两张他的早期经典作品出现在开头, 带给人一种此处与彼处之间的张力。在80年代的此处, 彼处可以是伤痛的昨天, 也可以是迷茫的明天。对比一下, 可以看到这些年来, 何多苓的画面发生了什么变化。模式没变, 调子变了。从困惑的真实, 到淡定的虚幻。旧作中, 人和背景色调一样, 但是图底分开得清楚。新作里, 人和背景混合在一起, 若即若离。在此次展览中, 五十余幅作品依时间序列, 较好地展示了年逾六十的画家近三十年的绘画实践, 同时也呈现了大量首次面世的新作如“兔子”系列。

新作的突破之处, 如《兔子》系列 (如图三、四) , 画面里没有大的色块, 蓝色、紫色的细密线条在画里摇曳。整个画面仿佛笼着一层淡紫色的薄雾, 杂乱的山草之间, 一个长着兔子耳朵的裸体女郎在紫色的, 烟雾飘渺的丛林里旁若无人地奔跑、跳跃。越亮的地方颜色越薄, 中国画的留白意味在此凸显出来, 而流动感, 则在色彩稀薄的相互渗透中, 籍着变换的笔触飘逸。看似宁静的色调里, 线条的不确定性营造着确凿的不安和警觉。从前的静谧的忧伤, 多了外化的不安, 充满了当代诗歌的晦涩。一种如梦如幻的“伪自然”如同波兰当代诗人米沃什笔下的“第二自然”。美国诗人罗宾生.杰弗斯所写“文明象屠杀兔子一样屠杀了美”是画家“兔子”系列的最好注解。

(如图三) 何多苓, 《兔子下山》2010-2011年作布面油画, 200×150cm

(如图四) 兔子森林200cm

值得回味的是, 展览中的不少作品远看和近看效果是不同的, 比如《夜奔》, 一个红衣少女奔跑在绿林里, 酣畅淋漓的线条于飘逸里散发着青春的气息。红绿交辉相映, 大胆的色块冲击, 非常抢眼。近看带着些许迷茫与不安, 仿佛停滞不前;而远看, 奔跑着的少女扑朔迷离般渐渐离开人的视线, 与这黑夜的密林融为一体。也许虚无缥缈, 模棱两可, 就是画家想要传达给我们的信息——这个时代有太多的不确定性让人困惑, 有太多的不安全感让人想逃离却又无处可逃。

还有一幅《兔子的诞生》, 取材于波提切利的《维纳斯的诞生》, 表现了女神维纳斯从爱琴海中浮水而出, 风神、花神迎送于左右的情景。但在作品《兔子的诞生》中, 画家把维纳斯左右两边的人全部去掉, 水是污浊的水, 女孩的神情惊恐, 身体蜷曲, 处于一种高度紧张和害怕的情绪中, 这与原作里的维纳斯羞怯和幽怨的的古典美, 形成鲜明的对比。从这可以看出何多苓对于传统与现代关系的一种思考, 反应了何多苓矛盾的世界观。

新作除了《兔子》系列这一类具有寓意性质的作品外, 还有像《重返克里斯汀娜的世界》 (如图五) 这样的向回忆致敬的作品。画面远处虚掉的部分是怀斯1948年的经典代表作《克里斯汀娜的世界》 (如图六) , 是怀斯最有震撼力的作品之一。作品描绘的是患小儿麻痹症的克里斯汀娜拖着身子, 在广袤空旷的玉米田中艰难爬行, 画面里田地占去了全画的五分之四, 远处的木板房和近景的荒草地, 都是如此清晰地映入眼帘。整个画面呈现出一种孤寂荒凉的气氛, 因为是背对着观众的, 我们只能看见克里斯斯汀娜的背影, 因而无法捕捉到她的面部表情。而在不远处有一线天和木板房, 或许那里就是残疾女孩心中的希冀, 那就是她的全部世界。而那些在普通人眼里简直是太平凡不过了。到如今那个小女孩, 已经长大, 我们终于可以看到她的侧脸, 回望已走过的路, 多少辛酸与泪水也只有她自己才能够知道。

纵观当今世界, 物质文明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着, 作为艺术历史的无尽源泉的这个自然生态是改变了, 但在整个艺术生命的河流里, 我们回望何多苓的艺术之路, 不正像克里斯汀娜曾经走过的路一样, 何多苓依旧是逝者如斯, 逝者如是。

摘要:1980年, 何多苓那幅《春风已经苏醒》用细腻的情感打动了无数的观众, 如今, 当伤痕早已成为尘封的往事, 城市日益侵入人们生活的时候, 我们的艺术家从未停止过前进的步伐。本文通过对何多苓不同时期绘画作品进行分析, 来探讨人性的价值与意义。

关键词:伤痕艺术,理想主义,写实主义

参考文献

[1].吕澎, 《艺术的历史与问题》, 四川美术出版社, 2006年.

[2].王鹤《中国油画十家—何多苓》, 世界知识出版社, 2004年.

河流生命的伟大复兴阅读题答案 第2篇

A.人类文明可以沿着河流寻找到历史轨迹,原始人对河流有着亲和、依赖和畏惧的心理。

B.人类早期文明称之为大河文明,河流的周期性泛滥和引水灌溉,诞生了与之适应的科学技术。

C.纷争不已的部落和相互隔膜的族群,通过河流,获得了一种文化认同,产生了后来的民族凝聚力。

D.人类在河流背景下生成的文化认同和文化倾向,使得河流成为民族文化的象征和传统文化的载体。

6.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在民族凝聚力基础上演化和提升的民族精神,形成了现代民族国家本土文化品格和深层意识形态。

B.河流承载着民族和传统文化,与民族的历史息息相关,也是一个民族可持续繁衍的文化资源。

C.在地球景观中,河流是最具运动性、可视性和永恒美学价值的自然景观。河流也是充满诗意的景观。

D.河流是人类珍贵的人文遗产,河流审美和文化价值的可持续性,也意味着一个社会的经济可持续性。

守护生命的“白色河流” 第3篇

保护人体健康的忠诚卫士

淋巴细胞分为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当有病原微生物侵入人体时,他们就会立即冲上“前线”,主动攻击杀死病原微生物,有的淋巴细胞还能记住不同病菌的“相貌特征”,若是下次再见到这种坏蛋时,便可一眼认出来,调集免疫大军,肃清侵犯之敌。

此外,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时刻都在产生着垃圾废物。淋巴液这位“清洁工”一刻不停地忙碌着,将衰老死亡的细胞、其他组织细胞代谢的各种废物统统收集起来,运送到淋巴结,经过过滤净化,将其清除掉。

人体内的正常细胞在分裂过程中,每10万个细胞中有1个会发生突变,有的会恶变成癌细胞。而一个淋巴细胞能吞噬5~10个癌细胞。当淋巴细胞在体内“巡逻”时,能主动地向癌细胞发起进攻。癌细胞在淋巴细胞的攻击下,几秒钟后,就只剩下一层膜的干枯“尸体”。

让白色河流畅通无阻

端午文化:一条生活智慧的河流 第4篇

端午节是中华儿女释放爱国情怀、祈愿平安和谐的传统节日, 时逢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这一天龙舟竞渡, 艾草悬门, 粽情弥漫, 到处飘逸着中华民族的生活智慧。

1. 诗节赛“龙舟”:崇德扬善追念先贤

闻一多先生曾撰写《端午考》一文, 认为端午节“源于远古时代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 故此节又称龙日或龙节。为了求得龙图腾的赐福, 这一天, 人们断发纹身以像龙子, 举行图腾崇拜, 他们把所乘之船刻画成龙形, 与岸上的鼓声相和, 在水上进行竞赛划船的活动和游戏。这便是龙舟竞渡的起源。

据南朝梁代吴均《续齐谐记》记载, 楚人端午节举行龙舟比赛是为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故此节又称诗人节。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人, 对国家社稷忠心耿耿, 却遭奸人陷害被贬, 流放到沅、湘流域。在此期间, 他仍然心系家国, 写下了不少忧国忧民的诗篇《离骚》、《九歌》、《天问》等。公元前278年, 秦军攻破楚国都城。屈原眼看自己的家国被侵略, 悲愤交加, 始终不忍脱舍故土, 写下绝笔作《怀沙》后抱石自沉汨罗江。沿江百姓舍不得忠良就此投江死去, 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之后每年端午节划龙船以纪念屈原, 借划船驱散江中之鱼, 以免鱼虾蚕食屈原的身体。就这样, 端午节这天龙舟竞渡的习俗就传开了。

吴越族的龙图腾崇拜, 楚人救赎屈原的传说, 意蕴深远。首先, 吴越人以龙为祖, 敬祭祖先, 体现了古人“慎终追远”的人文精神。先民认为人的生命是短促的, 而人的精神是永恒的。他们坚信祖先博大的功德可化普通为神圣, 化短暂为永恒。祖先厚如天地的德行永远激励着后人追求和谐, 践行高尚, 营造和美。其次, 屈原的忧国忧民与楚人的救赎祭念, 体现了古人“抑恶扬善”、敬畏生命的人本智慧与追思先贤的人文情怀。《易经》指出, 人“与天地合其德, 与日月合其明, 与四时合其序”。强调“人道”须符合“天道”。天地有大德大爱, 人类与天地共德。屈原对国家社稷忠心耿耿, 承践了天地大德, 其人格与天地同在。孟子认为, 人要“善养浩然之气”。楚人奋力救赎屈原、纪念屈原, 就是对坚守正义的宣誓, 对丑恶的宣战, 对生命的尊严的敬畏。可见, 龙舟竞渡它彰显了中华民族崇德扬善、敬畏生命、追思先贤的人文理念, 在这种意义上, 龙舟竞渡就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游戏或体育竞技项目, 而成了中华先祖崇德扬善的重要文化符号。

2. 重午悬“三友”:敬天保民崇尚安康

午属十二支, 农历五月为午月, 午、五同音, 五、五相重, 故端午节又称“重午节”或“重五节”。在中国古代, 人们认为五月是“恶月”、“毒月”, 五日是“恶日”、“毒日”。五月五日是恶月恶日, 人们最忌讳这一天。因此这个节日最早一直是作为保健、避疫、驱邪的节日传下来的。

民间传说中, 神仙有战胜妖魔的“三件武器”:菖蒲、艾草和蒜。菖蒲是宝剑, 艾草是鞭子, 蒜是法锤, 因为其后来被民间用于端午驱除蛇、虫和病菌, 降妖除邪, 故又称“端午三友”。传说远古时候, 水怪想在五月初五淹没百姓的家园来霸占地方做他的地盘, 天上的神仙知道此事, 便砍了菖蒲和艾草, 分别做成宝剑和鞭子, 挖了蒜, 作为法锤, 以此为武器与水怪决战, 结果神仙大胜了水怪。端午这天, 神仙把手中做武器的菖蒲、艾草和蒜头置放于人们的房子上面。水怪被神仙打怕了, 一看到“三件武器”, 就吓得屁滚尿流, 再也不敢骚扰人间。此后每逢端午, 人们会在自家的墙上挂一些艾草、菖蒲和蒜, 来震慑水怪, 以此保护房屋和财产。

端午期间, 时临夏至, 正是寒暑气转换之时, 气候潮湿, 毒虫滋生, 人很容易患病。从科学角度看, 艾草的茎、叶, 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 可驱蚊蝇、虫蚁, 净化空气, 入药有理气血、袪寒湿的功效;菖蒲的叶片也含挥发性芳香油, 是提神通窍、强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蒜头气味辛郁, 是有杀菌功能的调味品, 民间以嚼生蒜或食用蒜来预防或消除口腔及肠道疾病。因此, 先民重午悬挂艾草、菖蒲和蒜, 体现了古人的科学探索精神。神仙降妖的传说意蕴深长, 它体现了古人对“天道”的敬畏和祭奠, 对民生的呵护, 对人与自然关系的体认。先民把宇宙运行、万物生长的自然界视为“天”, 它容括生命的整体, 人是其中的一部分。“敬天命”“识天道”, 强调人们敬畏和遵循大自然的规律, 开展生产生活而造福保护自身。《庄子》曰:“天地者, 万物之父母也。”天地宇宙产生了有生命的万物, 故我们要祭告天地, 感念天地的养育之恩。可见, 重午悬“三友”的实践, 凸显了祖先敬天保民、崇尚安康的人文关怀。

端午悬“三友”习俗传承至今, 部分继续保存, 部分推陈出新。如今的端午节, 好些人家在大门上插上艾草和菖蒲, 人们手持手机或围坐在电脑前, 给亲戚朋友通过网络传递艾草、菖蒲和蒜的信息和知识, 讲述着神仙水怪的故事, 给亲友送去平安和健康的祝福。

3. 端阳递“粽情”:尚贤爱国祈愿和谐

据北周宗懔《荆楚岁时记》记载, 因仲夏登高, 顺阳在上, 五月恰是仲夏, 其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天气好的日子, 故将五月初五叫做“端阳节”。端阳节的饮食习俗丰富多彩, 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吃粽子。人们在享受中国传统美食之余, 期望平安、吉祥、和谐, 更让深远浓烈的爱国情怀得以释放与提升。

粽子最早用作祭祀祖先和神灵, 被称为“角黍”, 呈动物角形。先民认为, 动物角是人和神沟通的灵物, 祭祀神灵所供之物以有角为贵。故古人祭祀时喜欢用带角的动物作祭品, 以祈求福禄。东晋范注《祠制》说:“仲夏荐角黍。”说明当时已有夏至用角黍祭祀祖宗神灵的习俗。把粽子包成角形, 正是对动物角的模仿, 赋予粽子祭祀的意义。

到战国时期, 因屈原当时在民众心中的崇高地位, 粽子又成了祭祀屈原的食品。楚人屈原在世时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 力主联齐抗秦, 遭到子兰等奸人的强烈反对, 屈原受谗去职遭流放。秦军攻破楚都, 屈原悲痛万分, 不忍看着祖国和人民遭受欺凌, 端午这天自投汨罗江, 以身殉国。江边的百姓听说屈原投江, 纷纷来到江岸上, 将自家的粽子投入江中, 让鱼吃饱, 以阻止鱼咬食屈原的身体。之后人们每年都向汨罗江投放粽子纪念屈原, 祈盼他平安吉祥。就这样端午的粽子文化在民间传开了。两千年来, 后人为纪念屈原, 把一个忠臣、诗人的死亡日逐渐变成了一个表达哀思、释放爱国情感的伟大节日。

传递粽子情, 是端午节最重要的习俗。端午天刚亮, 家庭主妇就为做粽子和中午美食而忙乎起来。做好粽子, 必须让儿子给其岳父岳母送去粽子和礼品, 将平安、吉祥、和谐等浓浓祝福传递到亲人心间。之后, 左邻右舍之间互送粽子, 传递友好和问候。

端午文化在生活中形成、创新和传承, 其根本在于过端午的现实生活。端午节, 陕西甘肃等地上演屈原题材的秦腔, 悼念屈原, 表达浓烈的爱国之情, 表现对正义的坚守和对邪恶的鞭挞;江南水乡开展龙舟竞渡活动, 诠释人们对祖国的无限忠诚, 对和平生活的无限热爱, 对爱国英雄的无限敬仰与虔诚祭奠, 对生命尊严的至高敬畏, 中华大地浸润在道德洗礼的氛围之中。

河流的文化生命论文 第5篇

(第1课时)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第二节。“长江沿江地带”是一个典型的跨省经济地理区域。作为中国地理最后一个分区教学的内容,它既是对以往自然地理知识的应用和综合,又是对区域地理知识的分析和总结。教材侧重于长江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对沿岸、周边经济发展的影响,并通过大量活动性课文去推理分析长江沿江地带的资源形成原因和利用方式,完成了两种课文形式的有机结合。

二、学情分析 经过近两年的地理学习,八年级学生已具备了一定的读图分析能力和归纳概括的能力。同时,他们也具有初中生特有的好奇心强,实践兴趣浓,小组合作意识强等心理特点。这些都需要教师适时利用行之有效的活动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终实现在观察中思考发现,在实践中体验探究,在合作中感悟提高的目的。

三、教学目标

1、认识长江沿江地带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2、认识长江沿江地带区内主要地理差异以及河流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四、教学重难点 长江沿江地带区内主要地理差异以及河流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五、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法

六、课时计划 3个课时

七、教学过程

师出示几张关于河流的图片,学生辨认出为长江。师总:长江是我国第一大河,滚滚向东流。众多炎黄子孙都是饮长江水长大的,今天我们开始学习《第二节 以河流为生命线的地区——长江沿江地带》

出示课题幻灯片。

师:我们这节课的学习目标是:认识长江沿江地带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认识长江沿江地带区内主要地理差异以及河流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

1、师:翻开课本74页,自学课本74-75页的内容,回答问题。

位置:纬度()、临()海 范围:起至点()、长宽()区域形状:

(生)阅读课本并找出答案,回答问题。

(师)点评学生的答案,并结合幻灯片给与更直观形象的演示说明,加深学生对长江沿江地带优越地理位置的理解。

2、活动:分组探究

第一组:阅读“长江沿江地带的地形”图,完成教材75页活动第1题第(1)小问;

第二组:阅读“上海、武汉、重庆年内各月气温与降水量”图,分析气候类型及其特点;

第三组:阅读“长江沿江地带的地形”图,分析河流和湖泊的分布特点,并说明不同河段的利用状况,完成教材第75页活动第1题第(2)小问;

第四组:阅读“长江沿江地带自然资源的分布”图,完成教材第76页活动第2题

(生)小组讨论完成,找出问题的答案。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结合幻灯片内容加以补充说明。

3、(师)课堂小结:刚才我们了解了长江沿江地带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势必为长江沿江地带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优越的物质条件。下节课我们将学习长江沿地带的经济情况。

八、板书设计 长江沿江地带地势低平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河湖众多,地表水丰富水运便利铁路纵贯交通便利

九、练习题

1、下列地形区属于长江流域的是()A.内蒙古高原 B.四川盆地 C.黄土高原 D.塔里木盆地

2、人们把长江誉为“黄金水道”主要原因是()A.长江具有丰富的黄金资源 B.长江具有丰富的矿产资源 C.长江具有丰富的水能资源 D.长江具有优越的天然航道

3、长江沿江地带属()

A.热带季风气候 B.温带季风气候 C.亚热带季风气候 D.热带雨林气候

4、长江沿江地带东起______、西至四川________。

5、长江沿江地带,地势总的看来比较____,以____和__________为主。

6、长江沿线可以发展____业;上游可发展____业,中下游可以发展________业和________业。

宋丰光、张锦平:艺术家的生命河流 第6篇

以绘画来论,艺术如何反应时代?好的艺术家如何描绘并融入时代河流?好的艺术作品应该具备哪些当下的人文思考和艺术视角?黄河,作为中国的母亲河,艺术家眼中的母亲文化、母亲文明又是指什么?艺术怎么抚慰当代人的心灵?艺术家应该具备一条怎样的精神河流?近日,在《齐鲁周刊》主办的文化茶座上,本刊记者与画家宋丰光、张锦平夫妇就画作《黄河入海流》,展开了以上话题的探讨。

时间:2014年11月13日

地点:宋丰光、张锦平绘画工作室

座谈人:宋丰光(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张锦平(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山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

张慧萍(齐鲁周刊社社长、总编辑)

由卫娟(《齐鲁周刊》执行主编)

张霞(《齐鲁周刊》首席编辑)

画家的河与海:

从小情致到大山河

艺术首先随着艺术家的成长而成长,在《黄河入海流》创作之外,宋丰光、张锦平夫妇本身也是“由河入海”的过程。在他们看来,人生、艺术都是一湾不断流淌的河。

由卫娟:《黄河入海流》“十艺节”期间在山东美术馆展出之后反响很大,去年又获了“泰山奖文艺奖”。如何想起关于“黄河”这个大题材的创作的?前后过程是怎样的?

宋丰光:2010年8月,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辛亥革命100周年,迎接第十届中国艺术节,山东省文化厅、山东省财政厅联合启动了一个山东省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项目。

艺术家对重大题材的把握,最能考验并展现一个画者的综合素养和能力,之前我的创作主体多为田园题材,因此想挑战、突破自己,运用自己多年的创作经验去表现宏大的、内涵丰富的作品,从而选择了以黄河为母体、以自己喜欢表现的内容为素材的创作题材。

张慧萍:当时可给你设定一个命题?

宋丰光:大致方向上是关于“黄河三角洲经济开发”。剩余的就靠自己想象和自己对黄河文明、现代文明的理解,自由发挥创作。整幅作品我和张锦平前后构思很长时间,在绘制和创作过程中我负责大方向的思路把握,她补充细节,最后定位为描摹黄河和渤海交汇的景观与景物。对黄河入海的描写,运用了一些现代艺术的手法和意识想象,力求体现出黄河三角洲治理的环境保护问题、人与自然的反思、工业文明与传统河流的碰撞、 东方文化泾流与西方文化的相望以及经济和文化交流全球化等相关思考。

张慧萍:找寻传统文化,找寻生命本身,是您一贯的艺术命题。回顾您之前的作品,《秋韵》、《烟岚》、《牧归》、《渔家秋歌》、《远山静湖》无不充满着这种对自然的写意,对人与自然和谐的理想。但是这些作品大多由一湾湖说起。这些作品是否都是以您故乡的“马踏湖”想象为基础的?是从您的家乡出发的?

宋丰光:创作原点还真是在那里,很清晰。国内走了很多地方,美国、俄罗斯、韩国、日本的山川湖泊都见过。但是,一闭上眼睛脑海中挥之不去的还是马踏湖的景象,一动笔还是马踏湖的描绘和想象。能留在你创作生命里的唯有故乡。包括吃食、语言、衣饰、文化,乡情都是在血液里的。

张慧萍:宋老师,就像莫言的“高密乡”一样,“高密乡”其实早成为一个文学坐标,一个添加作家各种世界想象和批判的地方。您对家乡的这种概念是否有变化?留在您记忆点里的马踏湖还是故乡那个马踏湖吗?

宋丰光:对,是这样,故乡是被“篡改”的。我画画也是这样,是情感和物象的融汇与升华。情感是故乡,物象表现就不完全是故乡的。比如我见了青海湖,见了贝加尔湖,见了壮观的湖,也见了死亡的湖。所有的湖泊,最后统统融汇进我的马踏湖。里面有对大山大湖美景和谐的赞美,也有对被破坏的山川河流的批判和寄托。画的东西多了以后,会有层次感。故乡是隔了一层纱似的艺术想象,是重新创作。它注入的是前期的审美理想,汇入的是后半生的知识和观察。情感注入的是对整个“世界大故乡”的深情;思想汇入的是对整个“世界大故乡”的反思。

张慧萍:宋老师,我看你们夫妻做的事情也有些乡情,去年您的画展就放到淄博举办了。但,这份故乡的牵挂是怎么放大到黄河的?您的艺术河流是怎么从马踏湖出发到黄河的?

张锦平:他出生在淄博的桓台,一直到大学才离开故乡,故乡的地理概念多一些。我在临沂出生,外祖常年在上海,母亲是临沂人,父亲是济南人,自小因父母工作的不断变动几乎隔一两年就要搬一次家,脚步遍布鲁中各个乡村,我对家乡的“地理概念”不是太强烈。

说到“放大故乡”这个概念,我的故乡本来就是多元的。而他的故乡外延是不断“扩大化”的。比如他的“马踏湖”实际上是全世界所有的湖。从湖泊到黄河再入海,是一个自然地理,也是人的生命地理。早期,我们的大学时代掌握了深厚的工笔、素描功底,随着艺术进程的升华,美术表现力的不断纯熟,笔墨的虚实运用和我们的澄心、感悟逐渐融合。这些艺术和精神不断提升的轨迹本身就是一种河流入海的过程。

由卫娟:安禅何顺真山水。张老师您的画作多是人内心的表情,比如《月光草原》这组作品,是看不出具体哪个民族,哪片土地的,因此它有些“国际化”,是全世界女性身上都可能出现的表情和焦虑。宋老师的“故乡”有坐标,但是内核坚固,对宇宙生命的“道”的追问一直在其中,诉诸于画笔和视觉其实不是马踏湖的风景那么简单,还是一种物我双化的境界追求。这种故乡是放大了的。随着艺术修为、个人理解的提升,“马踏湖”的写意就可以放大为“青海湖”,放大为“黄河”,对不对?

宋丰光:是这个道理。我的作品无论描摹哪片土地,哪条河流,生态是不变的主题。“马踏湖”是“黄河”发展的基础。那时正值日本地震,引发核辐射、海啸等。种种人类生态问题的思考都引申到了我对“黄河”的创作中。所有的文化艺术都是这个过程,从自我的小河流到世界的大河流。个人情调的只有把它放到社会当中去思考,引起普世的共鸣,作品才会有价值,有意义。

由卫娟:除了这些地理概念,张老师的画还有一种心境,类似儿童的心境。这个心境是没有地域限制的。儿童其实不单单是单纯,儿童的想象力也是非常丰富的、自由的,无拘无束的。你没有儿童的心境,没有儿童的眼睛,就不会做诗、不会作画。两位老师的很多作品中就展现了这种自由的、想象力的飞驰。

张锦平:对,敏感多情和想象力对艺术创作很重要。有时候看见一片叶子,你就会想很多。春夏秋冬我从来没看过够,我不舍得看。希望专门有时间,亲自去看。但是我没有时间,忙过一阵儿,一看,荒废了,没了,就赶紧写点东西。你比如说蜡烛,儿童会说蜡烛流眼泪了。太阳很灿烂,会说太阳笑了,没有儿童那种心情的话,你看不到里面的东西。有这种心境,你才能画出来比较动人的画来。我画里的东西,很多童年题材。包括我们的大创作,里面的人物也有十三四岁的少年。童年的快乐、故乡的抒情是没有限制的,可以穿越的。

从地理黄河到精神黄河:

一个民族的文明史

黄河文化在中华民族文明史上是永恒的烙印。宋丰光、张锦平夫妻的《黄河入海流》之所以令人印象深刻,不仅仅因为其大题材创作,还因为突破了黄河的地理概念,重新在精神概念上对黄河做出文化追寻。

张慧萍:两位老师从临沂从桓台走向黄河走向大海是一条线索。另一条艺术线索是每条河都是有独立性的。宋老师有他的个性,之前也有画家画黄河,那是一种传统印象的黄河,画的只是黄河。宋老师这个黄河给予我们的是我们所不知道的黄河,是他自己心里的黄河。

宋丰光:是,我们不是传统黄河的概念,而是《黄河入海流》,主要是后面三个字上体现我们的艺术表达和诉求。我们从沂河的水到黄河的水,黄河又入渤海湾,是对水的融合的一种表现。水融合这个过程,也是文明的过程,是内河文化和海洋文化融合的描摹,传统文化和现代文明的遇见。遇见之后的反思和美好愿景是我们的命题。

张霞:整幅作品也是有一个变化的是吧?河流也是有过程的吧?

宋丰光:是的。主要分三个部分,女性、母亲、女神形象是其中的重点。第一部分是诉说“古老家园”这个概念,曾经这里地广人稀,人与自然一片天机,天光云影,鸥鹭翱翔,春秋冬夏,自然流转,美丽的女性形象迎接河的到来;第二部分的母亲形象带有惶惑,是凝视的,她凝视着黄河一路向着代表现代工业的渤海湾顺行,这个入海的过程中有传统文明与机器轰鸣、高楼屹立平地的现代文明汇合的过程;第三部分是文化理想中的美好愿望和希冀,诉说我们关于黄河入海口的终极理想,在这里伴随着吹向大海深处的劲风,远处油井和风力发电的装置与整个环境沐浴在水天一色的和谐大同之中,这里没有破坏,有的是合理利用下的和谐共处和共同利益。我们以不同的渐变形式,表现出一个节奏性。

由卫娟:从整个画面来看,也有一种历史潮流不可逆转的感觉,话说天下大事的气势。

宋老师:你说的很正确。它有一种趋势的感觉,这个入海流,不是你个人意愿可以决定的。人无法左右河流的水向。黄河滔滔而下。全球化,大家都在谈融合,从地理意义上是这个样子,从高往低;从精神历史意义上,也是这个样子,两者有趋同。整幅作品中这种现代方向是基本一致的,从绘画语言上都是将河流的方向以斜线表现,旁逸斜枝最后又都是矛盾对立和统一的。

由卫娟:里面有很多意向,有传统的基因在,但是汇入的过程,必然有一种反省,一种剥离。就像我们和故乡,和母亲的关系一样,汇入的过程中,有一个反省,有一个批判。《黄河入海流》这个作品,如果是单纯的对黄河,对母亲讴歌的话,我觉得是贬低了这部作品。

宋丰光:黄河是中华文明的起源地,五千年历史所凝结成的文化符号。这个文化符号本身超越了物理形态本身。中华文明顺延着五千年的历史逶迤踟蹰,在这个文化的记忆中,既有着令人振奋的辉煌,也有着抚之无奈的痛惜。我的作品表现的就是绝非是地理概念上的黄河,无论我们如何在历史的长河中回顾追寻,历史的足迹总是像黄河水一样踏着既定的脚步东归大海。即使如此,作为文化的记忆,作为文化当下的实施和创造者,在这种流逝的当下,我们需要留下我们的思考,去实施我们的文化责任。《黄河入海流》便是在这种文化责任和思考下的结果。

张慧萍:对,您这幅画给我们呈现了一个独到的、信息量更为多元丰富的文化表达。比如说黄河在我们历史文化当中,它是一条河流,它是一个母亲,是一个文化图腾。它是精神概念上的黄河。黄河有它文化的基因,需要一个精神的痛苦裂变,经历我们的思考过程再表达出来,才是艺术品。

中华文明5000年历史都有这么一个过程。每一步都是这么一个过程,从大的方面来说,我们经济改革,开放文化精神窗口,汇合西方,包括现在,我们改造三角洲,都是民族发展的一个进程,古老文明必然要经历更新、洗礼、发展、创新,河水融入的过程就是一个互相借鉴的过程,其实也是一个文化融入的过程。

张锦平:对,我们的黄河既有遥想的黄河,也有现实的黄河,有未来的,也有理想的。每个人心里都有自己的一条河,这条河流,它有那种虚幻、梦幻的东西,美好的东西被放大了,现实的困境也在艺术里得到了解决和归宿,可以说是如梦如幻,真真假假。你得迎接海洋文明这种冲击。画家只有具备好的理念,才能融入好的作品。艺术品是一种更美感的理论表达。

张霞:你们画作中光线和色彩的运用,也给了我一个触动,让我感觉很虚幻。包括画作里的芦苇这些东西给人的是现代的视觉印象,非常美,好像有一个时空历史的穿越。就这点求教二位,关于对当代黄河文化的意念表达,从绘画技术、色彩、线条上是否也有创新和改革?

宋丰光:中国画多喜欢用墨色去表现,但是这种传统技法如果放在《黄河入海流》这幅作品中使用则显得比较薄弱。因此我大胆采用了西方表现派和印象派夸张的视觉冲突手法,去体现黄河的气势磅礴,体现整幅作品的色彩张力,展现作品的气势和气象。

“母亲写作”:艺术就是一条寻找“母亲”的河流

黄河是一条母亲河,故乡是一个母带。所有艺术家无论对山河还是故乡的追逐,本质上其实就是对人类归宿、生命本源的探寻,对“母亲”的靠近。宋丰光、张锦平的《黄河入海流》及整个艺术历程,亦是如此,亦是人类和人类艺术共同向着“母亲”那条河流不断流淌的过程。

张霞:所有艺术家都有一个原点,一个情结。您说《黄河入海流》它不是一条地理意义上的河,那它是什么?涉及到社会、经济、文化、民族意识上的一条河?一个“母亲”?对“母亲”的距离和观照是否也是艺术家终生追寻的一个命题?

宋丰光:是的,黄河它是女性的,是母亲河,母亲也有它的焦虑,它生活的原则,它的需求。需求本身就是焦虑。

张锦平:“母亲”在中国传统文化定义上是被“神化”的,文化赋予她一种神圣色彩,在传统文化定义里她是无所不包容的,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她不需要乞求、祈祷。但被神化的“母亲”生活当中一定也有所求,也会和现实产生冲突矛盾,造成某种纠结。我们这幅作品表现出了这种“母亲纠结”,更人性的观照了这条“母亲河”,去体现、去思考这种无论是黄三角开发过程中,还是我们的黄河文明和海洋文明交汇的过程当中,以“黄河母亲”为典型代表的整个民族的纠结表情。

张慧萍:母亲是什么?我们的母亲是什么,比如我觉得母亲很远,有时候觉得很近。血缘上我们很近,但作为生命个体本身,没有人能替代另一个人的孤独。艺术的最终诉求,是不是也包括去抚慰、观照母亲的孤独?比如黄河?

宋丰光:是,黄河于我们也像母亲一样,它给我们营养,水源,养育我们,甚至带来灾害,但它也有它的痛苦和孤独,是远也是近的。艺术最终目的就是靠近,抚慰。从抚慰自己到抚慰情感,到抚慰“母亲”,抚慰民族的创伤和心灵。

艺术家怎么担当自己的责任,在嘈杂的欲望社会中发挥自己的功用,抚慰当代人的心灵?小的层面是个人情怀的抒发,大的层面就是普世的共鸣。这幅作品就是探讨这个东西,它是一副展现人类生活正能量的生态绘画。对自然的保护,对与我们共同生存在地球上的其它物种的同情、怜悯、观照是艺术家的责任。艺术家在社会在现代化进程中的有自己的独立思考和责任,这幅作品想要表达和呈现的就是这种责任担当意识。

张慧萍:黄河在我们中华民族文化记忆里,曾经和我们很近,从远祖我们就离不开它提供给我们的自然环境滋养,它为我们创造了华夏文明,但它也给我们制造了那么多困难,年年的改道,黄沙铺地,甚至它也是一条害河,世代人治理它,害怕黄河的决口。它也是个苦难的象征。所以你这幅画的意向和内涵是丰富的,它不止关注母亲,也关注苦难。抚慰母亲的苦难与纠结,就是抚慰我们所有人。

张锦平:母亲承受所有的苦难,母亲的文化形象一直是在包容和承受的,是付出和抚慰的。汶川地震的时候,我画过一副以母亲为题材名为《母亲》的作品,描绘一位在地震中死去的母亲,在大灾大难的废墟中双臂紧紧抱着怀里酣睡的婴儿,紧紧护卫着满脸恬然的孩子。从地震母亲到黄河,这个“母亲”的大爱的文化形象其实是整个民族的。艺术作品所能抚慰和打动人心、救赎人心的就是这些感情力量。这种感情的力量来源于“母亲、母性”。艺术的功用就是关怀,关怀“母亲”、观照母亲的包容和苦难。《母亲》和《黄河入海流》都展现了这种“母亲情感”。

张慧萍:对,这就是这幅画传递给我们的感受。黄河文明是我们基因里带的东西,和我们就像母亲关系一样,它带给我们一些很好的东西,但是当我们奔向海洋文明的过程当中,依然要回馈给“母亲”反省的能力,反过来关照到“母亲”。“母亲”给予我们的乳汁里也有我们应该切断的一些东西,比如我们要黄河入海口,比如和黄河切断一部分历史,这导致了我们和“母亲”的关系忽远忽近,就像以前形容夫妻关系的一句话,叫至远至近,至亲至疏。深厚的情感纽带,几千年的脐带关系,互依互存的文化记忆,突然割裂,造成的冲突和痛苦都非常尖锐的,印象深刻的。

由卫娟:我们只有继承了母亲给我们的东西,然后切断一些东西,我们才能成为一个独特的个体。你20岁看母亲和40岁看母亲是不一样的。

宋丰光:你说又近又远,实际上也就是代沟的意思。我们和文化黄河中间出现了不可逆转的时代。绘画是这么一个过程,人也是这么一个过程,一个个里程碑和时间的沟壑。就像你说的,你定格在一个身后的时间里,每走一步,30岁回头看是一个样子,40岁再回头看你身后的河流和痕迹,又不一样了。

上一篇:加强会计电算化管理下一篇:高效课堂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