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行知的教育故

2024-07-19

陶行知的教育故(精选7篇)

陶行知的教育故 第1篇

一、学生在教育实践中要创造性工作

“行动产生理论, 行动发展理论。行动所产生发展的理论, 还是为着要指导行动。理论要通过行动才能发生他的力量, 丰富他的内容。”陶先生的“行知行”中的后一个“行”是前一个“行”的更高境界, 不是前一个“行”的简单重复与修正, 而是在对客观真理更深刻把握后的更理性的行动, 同时更包含了人的主观能动性, 一种对更美好生活的创造与理论实践的升华。通过“行”而获“知”不是最终目的, “知”是为更好的创造性的“行”。教育实践过程就是这样一个由行之知, 由知而行的过程。

要学会游泳必须下水实践, 只是岸上观摩与书本理论研究是学不会的, 师范生在校所学的一切知识都必须到实践中检验和在实践中学会应用, 教师的各项基本素质也要在实践中锻炼提高。对于师范生实习来说这是一个在“教”中“学”的过程, 每个师范生学会“做”教师这一行必须经过的阶段, 每个师范生的“做”不能停留在模仿原导师的水准上。“学我者生, 似我者死”, 齐白石的关门弟子许麟庐模仿齐白石的对虾画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 外人一般不能分辨出真假。也有很多人想学齐先生画虾的对虾, 但都不得要领, 许麟庐为此很得意, 有些飘飘然。齐先生看在眼里, 就说了这句话, 许麟庐牢记恩师“学我者生, 似我者亡”的教诲, 博采众长, 悟出了“寻门而入, 破门而出”的八字心得。齐白石作画如写楷书, 古朴凝重, 许麟庐反其道而行之, 以狂草笔法入画, 形成了今天独特的大写意画风。陶先生的“做”指的就是这种一定基础上融入个人的主观能动的创造性发挥。从这个角度, 我们就很好理解陶先生的这番话:“晓庄同志要创造和晓庄大不同的学校才算和晓庄同, 才算第一流的贡献, 才算是有些成功。”

因此, 在教育实践的过程中, 练就过硬基本功和了解实习学校教育教学现状后, 实习生要创造性地“做”, 融入自己的思考, 融入高校教研理论探索前沿的最新成果, 这样就会达到陶先生一贯所提倡的改造落后教育的目的。譬如, 2009年, 衡阳师范学院物电系2005级学生王冬生在祁阳七中实习的过程中尝试引入心理辅导活动对259班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获得成功, 实习过程中并发觉高中生对实习老师有一种特殊的亲近与信赖感。这种心理认同感是实习生年轻所拥有的特殊教育资本。于是, 在2010年, 物电系2006级在祁阳四中实习时, 借鉴衡阳师院心理学品牌“云峰开讲”, 在该校创立了“心灵绿色通道”, 成功地解决了许多家长与班主任不能解决的学生思想问题, 给三位有过自杀念头的学生进行了心理干预, 重新唤起了他们生活的意志和力量。在这届实习中, 刘娟、陈辉等同学进行学生集体自治教育。陶行知先生曾大力倡导这种方式, “嘴里讲道德, 耳朵听道德, 而所行所为却不能合乎道德标准, 无形无影当中把道德与行为分而为二, 若想除去弊端, 非给学生种种机会, 练习道德的行为。”从学校角度说, 就是“为学生预备种种机会, 使学生能够组织起来, 养成他们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例如, 关于高中生在校带不带手机的问题, 他们组织两个班的同学进行辩论赛, 讨论高中生在校带手机的利与弊。同学们通过深入全面热烈的辩论, 对正确使用手机、带不带手机进学校有了正确的认识。这种教育方式合乎当代青少年崇尚独立自主、自尊心与逆反心理强的特点, 他们易于接受与理解。

二、师范生在教育实践中要修炼德行, 坚定“专业思想”

师范教育是培养育人的事业, 它不仅仅是给学生一些就业的技术、一个谋生的饭碗, 而是要培养有爱心、有责任、勇担当的改造社会的积极分子。

“要有好的学校, 先要有好的教师。好的教师有生成的, 有学成的。生成的好教师如同凤毛麟角, 不可多得。恐怕一百万乡村教师当中, 九十九万九千九百位是要有特殊训练把他们培养成功”。师范生对国家民族、对学生的感情是需要培养的。只有深入中国真实的社会生活, 直面国家的贫穷落后地区现状、倾听人民的需要才能唤醒他们的责任感, 只有在有孩子们交往中他们才会体验教育的神圣与伟大。学生深入到基层, 许多扎根一线的老师奉献敬业精神也会教育感召他们。在教育实习过程中, 实习生不仅要在“教”中“学”实习点的老师怎样完成业务, 还要学支撑他们的精神与信念。物电系2005级在祁阳七中实习时, 衡阳师院有一批以校长邓振为代表的优秀的毕业生群体在这里工作, 实习队邀请他们同实习生一道开了“理想、成才、责任”座谈会, 他们“认认真真做事, 老老实实做人, 一心一意付出”, “用心做事, 用情做人”等肺腑之言及工作中的一些实例使实习生深受启发。

教育这一行是功德无量的“爱”心事业, 理解它, 你就会爱上它, 投入它, 你才会感受到乐趣。“现任教育者, 无不视当教员为苦途, 以其无名利也, 殊不知其在经济上固甚苦, 而实有无限之乐自在其中。愚昧者, 我得而智慧;幼小者, 我得而长大之;目视后进蒸蒸日上, 皆我所造者。其乐为何如耶!”衡阳师院物电系2006级罗艳丽同学考上了浙江大学研究生, 在一个多月的教育实习中, 发觉了陶先生所描述的乐趣, 曾向带队老师咨询该不该放弃读研机会, 毕业后马上从事教育工作。在与农村留守青少年朝夕相处中, 孩子们尊重、信赖实习老师, 对实习老师的付出给予了真挚的反馈, 她觉得这帮孩子需要她, 她愿意为她们付出。像罗艳丽同学这样的例子很多, 在实践的过程中, 师范生心中人类最美好的情感——“博爱”之心被唤醒并强化了, 师范生们体会到教育事业的崇高与伟大, 他们更具爱心, 无论他们将来走向任何岗位, 这个“师范”烙印将伴一生。

参考文献

陶行知的教育故 第2篇

一、解放孩子需要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

“创造的儿童教育, 不是说教育可以创造儿童, 儿童的创造力是千千万万祖先, 至少经过五十万年与环境适应斗争所获得而传下来之才能之精华, 发挥或阻碍, 加强或削弱, 培养或摧残这创造力的是环境。教育是要在儿童自身的基础上, 过滤并运用环境的影响, 以培养加强发挥这创造力, 使他长得更有力量, 以贡献于民族与人类。”陶行知先生的这段话强调了环境对创造力的影响。影响人的创造性因素有生理、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 但陶先生更重视的是学校环境因素对儿童创造力的影响。在儿童音乐教育方面, 释放孩子的天性非常重要, 因此要营造一种创造的环境。营造创造的音乐环境, 首先要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要走进学生中, 与学生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这样有利于师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学生创作的内在潜能也能够被更深入地发掘。其次, 可以从物质环境和文化环境两个方面分别进行营造。如作为小学音乐教师, 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室的资源, 让孩子们尽情感受音乐的美和魅力。正如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 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音乐的窗口敞开了, 孩子进入了音乐的世界, 如鱼在海洋中快乐地畅游。

二、解放孩子需要改变音乐教育中偏重技能的教育观念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音乐教育, 不是在培养音乐家, 而首先在于培养人。”“素质是整体性与综合性的, 而技能则主要是指专门性的。人的素质除了包括技能以外, 还包括道德、情感、价值观念等其他方面的心理因素。”仅以技能技艺涵盖音乐教育只是片面的理解, 对人的音乐素养也只是片面的提高。目前, 在儿童的音乐教育中, 常常将音乐的技能技术放在第一位, 教学过程中强调演唱、演奏的方法和技巧及考题的方法, 却很少告诉学生:为什么这样唱而不能那样唱?为什么演奏时这样弹更合适?等等。这样偏重于技能的训练, 而忽视了对孩子创造力的培养, 也忽视了音乐教育的目标是陶冶性情, 完善人格。

三、解放孩子需要解放孩子的天性

陶行知先生在《创造的儿童教育》一文中提出了对儿童实行“六大解放”的主张, 认为只有对孩子实行“六大解放”, 让孩子多思、多想、自己去感受, 孩子的创造力才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在音乐教育中, 解放孩子的天性对于孩子音乐创造力的培养同样很重要, 我将从以下方面阐述解放孩子的天性对孩子音乐创造力的培养。

首先, 解放孩子的脑和嘴。创新教育是动脑的良好手段, 是发展孩子想象力、创造力的良好方法。儿童的音乐教育的核心是审美, 而审美是以体验的方式存在的。音乐教育必须以审美体验为基础, 只有儿童的情感体验与音乐产生共鸣, 才能进入音乐的世界, 理解和感悟音乐的美, 从而解放儿童的脑子, 发挥儿童的创造力。儿童在发挥想象力的同时, 需要将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 这就要求我们解放孩子的嘴。陶行知先生强调一定要解放儿童的嘴, “小孩子得到言论自由, 特别是问的自由, 才能充分发挥他的创造力。”音乐教育作为儿童情感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本身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说和唱的能力。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室等教学资源, 创设生动而真实的教学情境, 让学生在语言交流中, 不断巩固、更正和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

其次, 解放孩子的眼睛和耳朵。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离不开他们的眼睛和耳朵, 离不开他们的观察能力。所以, 陶行知先生在《民主教育》一文中强调指出:“解放眼睛, 敲碎有色眼镜, 教大家看事实。”对于儿童音乐教育, 用他们的眼睛、耳朵和心亲身感受大自然, 将这一感受融入到对音乐的领悟中, 有助于培养儿童的艺术创造力。

最后, 解放孩子的时间和空间。培养孩子的创造能力, 也必须拓展孩子的时间和空间, 增加他们的自由度, 开阔他们的视野, 丰富他们的知识, 以便于启发他们的创造性。孩子不应该仅仅局限于家和学校两个地方, 不应该为了繁重的技能训练和作业花费很多的时间, 应该分配更多的时间和空间到自己喜欢的地方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陶行知的教育故 第3篇

一、教育理论:“生活即教育”

陶行知一生坚决批判和反对旧传统中封闭式的、 僵化的教育;倡导开放型的、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的新型教育。这具体表现在他创立的“生活教育”理论上。“生活教育”包含三个基本内容:“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其实质是使教育与生活和社会实际紧密联系。他坚决反对死灌死背死考,徒把教学过程作为单纯的认识过程;强调“教学做合一”。要求科学地遵循教育和教学规律,适应时代和社会需要,建立一种与社会生活实际密切结合的新教育。

我们在澳大利亚太平洋山学校体会了一种真正 “生活即教育”的状态。学校的食堂里,绝大部分员工是家长,她们是来当义工的。学生整齐地排队,领取自己的食物后无一例外地说一声“thanks”,那些家长也很耐心,为每个学生选择喜欢的食品,学生很少集中地整整齐齐坐在固定的位置上吃饭 (她们的食物也不同于中餐,方便拿在手里),但是绝对没有人乱扔乱抛。教师的咖啡室也是吃饭的地方,大部分教师自己带午饭,在那里热一下,泡一杯咖啡或者开水,就在那一边吃饭一边聊天,走的时候,每个人收拾好自己的桌面,保持干干净净。放学后,也有一些学生的父母不能及时赶到学校来接,学生自动集中在自修室,等待家长的到来。这时候,自律和他律的作用显著,一些家长或老师,会主动当义工留在那里陪那些低年级的孩子,直到她们的家长来接。自修室文明安静,自由却又规矩。

学校的各种器材和场所,完全是为了“生活所需”开设的。比如,有家政课所需的厨房一切;有维修课所需的钳子、扳手和车床等机器,更不用说管子和灯泡之类了。球类场馆更多,学生中学毕业后基本都能会一些常规的球类和器乐,还有居家生活必备的技能。学校将生活和教育化为一体,断绝了培养书呆子的可能性。

二、教学方法:教学做合一

教学做合一这个理论的核心是“做”成了学的中心,即成了教的中心。要想教得好,学得好,就须做得好。要想做得好,就须“在劳力上劳心,以收手脑相长之效”。澳大利亚太平洋山学校是一所12年制的教会学校,在一个五年级的语文课堂中,老师和学生都坐在地毯上上课,学生每人手里有一本书和一个纸片,书的内容是一个儿童故事,很简单,纸片上写着一些问题 (包括表格),例如:这本书的作者是谁? 它是什么出版社出版的书?你还读过这个作者或这个出版社的其他书吗?这本书讲了什么事情?书中的插图对故事的理解有什么帮助?你若觉得不满意,你觉得怎样给他配图较好?……接着,学生自告奋勇地轮流读这本书上的故事,读完之后大家分头完成自己的纸片上的内容。这样的教学,让学生自己读故事,自己了解书的内容,自己评价插图等,教师主要是教学生学,即学会阅读、学会给书分类、学会提炼内容、 学会评价,最重要一点事,暗示学生:书上内容不一定都是最完美的,我们应该具有自己的批判思想和改进作品的信心和创造力。

在图书馆,高年级的学生当义工,帮助低年级学生或者新生了解图书馆的藏书分布、借阅方法和规定,还顺带宣传学校的社团,让这些低年级学生尽快地融入到学校生活中去。这些学生的“兵教兵”,就是他们再学习的实践,老师的作用是教学生去做,这个波浪式的教学形式可以无限绵延。

三、师生关系:尊重与平等

在澳大利亚太平洋山学校的一整天时间里,我感受最深的就是对师生的尊重。作为一个不速之客,我们觉得自己是冒昧打扰了学校的工作。但是,在晨会上,校长热情地介绍我们这些来自中国的客人,并带头和我们拥抱寒暄,其他周围的老师也一一来拥抱问候。特别是校长能立刻记得我们的中文名字,并在晨会的最后为我们祈福 (教会学校),这种尊重和热情令人肃然起敬。校长秘书带我们参观整个学校的专用室和教室,每到一地,正在上课的学生都会在老师的带领下一起面向我们,齐声说“welcome to Australia (欢迎来到澳大利亚)”。这样的礼遇在每一个班级都会遇到。那么是不是我们这些客人很尊贵,行为可以任性一些?不是,比如在我们拍摄一些照片时,旁边的老师会提醒“这些是未成年孩子,请不要随意把他们拍进去”。尽管那些孩子很兴奋地朝我们身边拥来, 我们也要谨记这些老师的提醒“尊重未成年人”,不能随意拍摄他们的脸。

在课堂上,澳大利亚太平洋山学校师生的互相尊重令人感叹———在老师进入教室的时候,闹哄哄的教室立刻安静了下来,大家等着老师开口,眼睛专注地盯着老师的嘴巴;有的班级尊师的规矩超过中国,比如,一位来自新加坡的班主任老师要求他班级的学生每节课必须到教室外排队,恭迎教师先进入教室。学生们在走廊里一字排开,教师经过时行鞠躬礼,场面令人震撼。这个学校的班级名称大多以班主任的名字来命名,如Mr Lee Class,Year 8 (八年级李老师的班),也有一些根据其他特色命名的班级。当学生坐到教室里上课,进入自己的小组角色时候,他们的自主思考和自由发言,也赢得老师和同学们的尊重。我所听课的班级教学活动中,老师和其他同学一定得认真听完每个学生发言表达的内容,错误的地方也不会当即打断 (这在国内的学校比较普遍)。

四、培养目标:学做真人

陶行知先生的育人目标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这句话被很多学校树立在校门口作为办学目标之一。 然而,在国内的很多中小学,由于教育管理部门的考核和督导等需要,经常有人来学校进行调研。学校的管理者和教师经常被迫教学生“作伪证”,比如在涉及作息时间、作业量和考试频率及排名等方面“维护学校形象”,把答案尽量做得“不出问题”。在澳大利亚太平洋山学校,这些情况是不会出现的。反而,那里的调查问卷让人“发冷”,却能得到第一手资料。 长期这样做,坚持久了就是在实践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目标,培养具有独立人格的“真人”。

在澳大利亚太平洋山学校参观期间,我们看到了部分班级的墙上张贴着对该班级假期“公益旅行”的调查表,该表的目的是选择一个大家认可的旅行地, 并为当地同龄人带去一定的财物作为公益行动。这些表格中的学生意见无奇不有,但是从表述内容来看, 绝对是学生的真心话,没有学校或老师“引导”的痕迹,学生的意见都能得到重视,有些学生的意见很幼稚,也被列入了调查表。此外,班级前门口的荣誉栏里也有对班级、对老师或学校的建议,学生个人建议需要提交班委会讨论,得到认可的建议,可以随时写进去更换原有内容,也不需要经过成人的“把关”。 这些措施在国内的学校可能引发管理者的反感,而在澳大利亚太平洋山学校,却是稀松平常的一件事。这里的学生一直得到鼓励:说真话,做真事。

陶行知的教育故 第4篇

一、用活书

陶行知先生说过:“教学做合一的理论不是不用书, 它要用的书的数目之大, 比现在的教科书要多得多。”日常生活中处处是活书, 书不是用来死读硬背的, 读的目的还是为了应用。陶行知非常强调“用活书”。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 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用活书”, 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

1.用活书, 创造艺术的校园环境。

阅读教育应让校园的每一个空间都赋予环境陶冶的功能。陶行知先生提出“创造艺术之环境”的主张, 由此可见, 他十分重视环境陶冶性情的作用。我们学校十分重视校园环境这一本“活书”对学生进行阅读教育的熏陶, 让校园这一本蕴藏着无穷魅力的“活书”, 在学生阅读过程中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为了给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阅读环境, 我们学校不但积极开放阅览室, 而且在学校走廊设立了开放书架, 精心挑选了一批图文并茂、内容浅显, 适合各年级学生阅读的儿童读物, 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由阅读;班级还开辟了“图书角”, 发动学生从家里带来图书, 放在书架上互相传阅, 资源共享;走廊里悬挂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名人名言, 让学生天天看, 天天念, 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和熏陶。

2.用活书, 自编校本教材, 进行阅读指导。

校本教材是进行阅读教育的又一个突破口。我们学校将“诵读课”定为校本课程, 组织编写了适合1-9年级学生使用的中华传统文化经典导读校本课本, 其内容除了有《论语》《孟子》《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大学》等一些儒家经典选段外, 还适当增加了一些古典诗词内容, 如《千家诗》选读、《唐诗》选读、《宋词》《古代散文》选读等, 供学生欣赏、朗读, 不做硬性背诵要求。同时, 安排每天下午20分钟进行诵读, 每周安排一节“阅读指导课”, 让广大学生在每日的琅琅诵读中耳濡目染, 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同时, 学校还经常举办吟诵比赛活动, 如每年五月份学校开展“红五月古诗文吟诵月”主题活动, 每学期举行以年级为单位的“古诗文吟诵擂台赛”“古诗词硬笔书法比赛”“集体吟诵比赛”“诵读小博士”活动等, 寓教于乐, 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感染, 受到启发, 受到教育, 进一步激发吟诵兴趣。

3.用活书, 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阅读活动。

我们针对课外阅读开放性、广泛性等特点, 把指导的重点放在激发兴趣、培养习惯上, 使课内阅读与课外阅读既紧密结合又有所区别。教师在引导学生完成课内阅读后, 都会向学生推荐与本组主题有关的课外读物。通过课内阅读, 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欲望。为了激励学生更好地开展课外阅读活动, 还建立了阅读评价机制。为此, 学校开展了“诵读之星”评比活动, 各班每月评选一次, 学校每两月评选一次。这些“诵读之星”的照片贴在宣传栏上, 成为同伴们的“偶像”。同时通过展示学生的读书笔记、词语积累本, 以及召开“新书介绍会”, 讲述自己的阅读故事等形式, 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从而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活用书

对书的好坏, 陶行知曾有一个评价标准:“教学做指导编得对不对, 好不好, 可以下列三种标准判断它: (1) 看它有没有引导人动作的力量, 看它有没有引导人干了一个动作又要干一个动作的力量; (2) 看它有没有引导人思想的力量, 看它有没有引导人想了又想的力量; (3) 看它有没有引导人产生新价值的力量, 看它有没有引导人产生新益求新的新价值的力量。”为了让学生“活用书”, 我们非常重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动手能力相结合的培养。

1.开展活动, 展开交流。

学生书读得多了, 知识面也广了, 兴趣自然也就提高了, 他们看了一本又一本。这时, 我们就利用阅读指导课、课余时间开展一些读书交流、竞赛活动, 如“新闻发布会”“谈天说地”“即兴演讲”“编手抄报”“快速作文”等等, 这也是陶行知所说的引导学生“干了一个动作又要干一个动作的力量”, 把课外阅读推向一个又一个高潮。

2.重视积累, 有所收获。

陶行知先生是这样解释“集”字的:“集是‘搜集’的集。‘集’照篆字的写法, 好像许多钩钩一样。上下古今, 左右中外的钩, 前前后后, 四面八方的钩, 钩集在一起来, 好细细研究。”因此, 我们重视学生的积累和思考。每次看一本好书, 读一篇好文章, 我们都要让学生摘录下优美的词句, 或是动手写一写读后感。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 专门为每个学生准备了一本摘记本, 让他们给这本摘记本设计一个漂亮的封面, 取一个动听的名字, 如“我的小天地“”知识的海洋”等。这样学生积累了一些好词佳句, 从中吸取到营养。我们还设计了阅读卡, 要求学生每读完一本书都要填写阅读卡, 并有选择地写读后感。学校特地为我们课题组开辟了专栏, 好多学生的读后感被刊登, 或被评为“诵读之星”的照片被刊登。这样, 学生读与写的兴趣便更浓了。总之, 学生每读一文, 都有所收获。

3.专题创作。

通过阅读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不断产生新的价值。当学生的课外阅读积累到一定的量之后, 就可以引导他们进行专题创作, 如写“童话专集”“幻想小说”等。

三、用书活

陶行知先生说:“真知识是思想与行为结合而产生的知识, 真知识是安根在经验里的。从经验里发芽, 长叶, 开花结果的是真知灼见。”实践证明, 我们学校通过阅读课程的建设, 不但提高了学生的识字能力, 加大了其识字量、词汇量, 同时还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通过课外阅读, 学生的知识面拓宽了, 思考问题更深入了, 特别是学生通过吟诵、读书, 从书中汲取了力量, 受到了启发。同时, 阅读使学生的联想更丰富了, 学生在表达中自然地引用阅读中积累的话。在阅读过程中学生还发现:“读书无疑者, 须教有疑;有疑者, 却要无疑, 到这里方是长进。”如学生通过大量的阅读对人物的理解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课堂上, 经常能听到学生大胆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

陶行知的教育故 第5篇

一、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精髓

1. 思想精髓之一——乡村教育是“立国根本之大计”。

陶行知乡村教育理论指出,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农村教育发展状况将直接影响国民富强, 影响我国现代化发展步伐。因此, 他提出“教育是立国根本”、“乡村教育是立国根本之大计”的理论观点。陶行知乡村教育指出了我国农村教育的缺陷和危害, 认为国家教育实施如果在农村领域缺失, 教育体系就不是完整的, 教育是空洞的, 是“分利”、“消耗”的教育;教育关系农业发展, 农业没有教育, 就失去了农业发展和促进的基本条件。提升我国农村农民的素质, 改善农村贫穷落后的现状, 必须依靠乡村教育事业发展的推动, 这关系着千万农村民众的生活幸福。陶行知乡村教育理论中, 也阐述了乡村教育和城市教育的失衡问题。作为一个伟大的教育家和思想家, 陶行知十分关注中国农村人民的命运和幸福, 早在20世纪20年代的初期, 他就深刻认识到了我国农村教育和城市教育发展的不均衡问题, 陶行知乡村教育理论指出:我国乡村教育严重失衡于城市教育, 城市教育普及率为85%, 而我国乡村教育普及仅占据15%的比率, 在学校数量上, 乡村教育学校仅为10%。因此, 该教育背景下, 陶行知指出教育失衡的负面作用, 乡村儿童与城市儿童过一样、同等接受教育的权利被损害。同时陶行知也对现存的乡村教育进行了批判, 他指出历来我国不重视乡村教育的事实, 造就了现存乡村教育在教育目标、教育方法、教育模式和教育结果上存在很大偏差和误区。他指出该种乡村教育的后果, 教育出来的人只能是“离开乡下向城市里跑”、“农夫弟子变书呆子”、“分利不生利”等。1924年, 陶行知提出“平民教育下乡”的理论观点。该观念充分认识到了, 要想改造好农村, 必须首先对农村的教育进行彻底改造, 为此, 中华教育改造社提出教育目标——“要筹募一百万元基金, 征集一百万位同志, 建二百万所学校, 改造一百万个乡村”。

2. 思想精髓之二——乡村“活教育”思想。

新农村建设必须办好农村教育, 而农村教育办学的方向就是“大教育”。“大教育”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联合”“结合”。教育与农业“结合”, 根据农业的发展要求办好教育;不同的教育因素“联合”, 统一纳入农村教育的体系;将全体农民“联合”起来, 对其进行相应的教育。“村级大教育包含幼儿教育、成人教育、小学教育、教师教育, 还包括校办产业[3]。乡村教育要对农民进行基本的训练、生产的训练、政治的训练[4]。陶行知“教育与农业携手”建设“科学农业”的口号, 具有前瞻性和科学性[5]。陶行知教育“活”教育思想在于坚持与我国实践相符合, 符合我国国情, 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理论思想。根据历史传承, 我国教育从戊戌变法时, 经历了重大变革, 废除了在封建社会中占有长久地位的八股制度, 然而, 随之相代替的是西方德、美、日的“洋八股”。陶行知看到了外国教育并不能适应于我国的现状, 他提出应该从我国实践出发, 寻找适合我国国情的教育体制。陶行知指出, 国外的教育理念要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 不能完全照搬照抄。

3. 思想精髓之三———“师范教育下乡”思想。

陶行知在从事乡村教育的过程中, 深刻地认识到乡村教师对改造乡村社会的重要作用, 因此, 他提出:“活的乡村教育, 必须要有活的乡村教师。”“培养乡村师资是地方教育之先决问题, 也就是改造乡村的先决问题”;陶行知倡导师范教育下乡, 鼓励创办各类师范学校;对教师提出要求的同时, 他还进一步提出必须对乡村教师进行有效的训练;陶行知在重视对乡村教师的培养和要求的同时, 也非常重视乡村教师的生活状况;1926年10月, 陶行知在参观江宁县师范学校时, 对乡村学校的校长也提出要求[6]。

4. 思想精髓之四———“幼儿园教育”思想。

1926年陶行知发表了《创设乡村幼稚园宣言书》和《如何使幼稚教育普及》一文, 在文章里, 他明确提出来了早期教育的重要性。他认为:小学教育是建国之根本, 幼稚教育也应当普及。并且提出开办幼稚园有利于妇女的解放, 提倡在工厂和广大农村创办幼稚园, 倡导创办中国式的、省钱的、平民的试验幼儿园。他还提出建设省钱的乡村幼儿园的办法[7]。陶行知指出要尊重个性差异、尊重个体人格, 提出幼儿教育思想体系。陶行知指出幼儿是未来的希望, 要尊重幼儿发展, 幼儿比大人更为重要, 从陶行知以下幼儿园观可见其幼儿发展尊重。第一, 尊重幼儿人格、尊重幼儿的生存权;第二, 善于理解幼儿心理, 了解幼儿千变万化的内心世界, 理解幼儿个性化差异需求;第三, 对待儿童持有耐心和宽容的态度;第四, 对幼儿要真诚;第五, 对幼儿给予积极鼓励;第六, 开发儿童潜能, 提升儿童创造力。

二、借鉴乡村教育思想, 提升农村教育的策略

1. 明确农村教育战略地位, 协调城乡教育差距。

农村教育薄弱有深刻的历史原因以及不可避免的自然、社会现实因素的影响。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 农村经济发展的相对落后, 特别是边远山村地区, 在经济欠发达地区, 乡村教育更加薄弱。根据统计资料, 我国农村15岁以上人口教育年限, 与城市同类人口相比相差3岁, 而15—64岁的人群中, 农村大专以上教育人数低于城市13%。3/4的全国文盲人口集中在农村地区。研究显示, 近几年我国农村中小学辍学率呈现上涨趋势, 该现状一旦持续下去, 必将影响以后农村教育和经济水平的提升。而历史和现实造就了我国二元制的城乡分割格局, 我国教育资源城乡分配不均, 城乡教育失衡更加严重。教育学家陶行知在早期就已经意识到了我国城乡教育失衡及其严重后果, 指出乡村教育是“立国之根本大计”的重要地位。时至今日, 我们应该更加明确农村教育的战略地位, 协调城乡教育差距。2003年, 国务院农村教育工作会议指出, 把农村教育作为一项重要任务和战略进行发展, 推动“三农”战略, 实施“两免一补”乡村教育举措。《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指出:“乡村教育是教育的重中之重”, 乡村教育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 关系“三农”问题的根本解决。因此, 我国乡村教育只有在国家政策引导下, 明确其战略地位, 给予政策和资金倾斜支持, 平衡城乡教育差距, 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2. 确立多元化农村教育培育目标, 构建新办学模式。

根据陶行知乡村教育理论, 乡村教育的目标在于培育“积极向上”, 富有创造力灵活性的新农民。众所周知, 我国乡村教育包含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而基础教育培育目标单一, 职业教育与实践脱离, 成人教育目标模糊等问题突出, 这就要求确立多元化农村教育培育目标, 构建新办学模式。农村基础教育目标要求与农村现实相挂钩, 立足现实培育社新农村发展人才, 培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 做到向高一级学校培育合格人才, 向社会各类行业提供有用人才;加强职业教育, 分专业、分地区、分类型培育农村社会使用性人才, 专业教育与农业技能挂钩, 兴办各类职业教育学校、技术培训班、农业职业技术学校, 打造一批服务于农村生产和生活的实用技术性人才;改变单一的办学模式, 丰富办学形式, 创立学习团、农民会学习工会, 将工厂、学校、社会融为一体, 打成一片, 构建富有活力的教育培训细胞, 创新办学模式。

3. 面向农村培育师资, 改革师范教育办学方向。

陶行知首次明确了师范教育办学方向面向农村的教育思想, 即为广大的农村培育一批“为农业生产服务, 为农民服务”的师资力量。发挥地方师范院校培育师资, 促进当地农村经济发展的基本职能。为实现该目标政府必须在政策上进行引导和支持。例如, 在招生政策上给予优惠, 对来自农村报到的学生, 给予减免学费的优惠, 或毕业之后给予优先推荐等条件;在课程设置上, 丰富农村课程内容, 将其纳入课程教育体系中, 增强农村服务性课程的比重和数量, 例如增加农业科技、园艺、畜牧、幼儿教育等课程的设置, 打造一批适合农业发展的优秀合格的师范生源。

4. 大力开展农村幼儿教育。

各类教育发展中, 我国幼儿教育重视不够, 特别是乡村教育体系中, 幼儿教育重视度远远低于城市。农村幼儿教育的现状, 影响了儿童早期智力开发, 阻碍了我国农村妇女劳动力的解放步伐。鉴于当前乡村幼儿教育的困境, 我国需要做的还有很多, 国家要首先加大幼儿教育的宣传, 树立农民幼儿园早期可持续教育的理念, 让农民认识到儿童早期智力开发的重要性;其次, 国家要对幼儿园教育发展给予资金支撑, 特别是增强对农村乡镇政府、村民委员会关于幼儿教育经费的支持, 鼓励其扩大资金筹措力度, 最后创新幼儿园主体多元化, 鼓励民间幼儿办学, 增强乡镇政府支持, 为幼儿教育提供便利的环境和条件。

摘要:本文借鉴乡村教育思想, 提出我国创新农村教育的策略:明确农村教育战略地位, 协调城乡教育差距;确立多元化农村教育培育目标, 构建新办学模式;面向农村培育师资, 改革示范教育办学方向;大力开展农村幼儿教育。

关键词: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农村教育,幼儿教育

参考文献

[1]杨洁琼.陶行知乡村教育的当代启示[J].师道·情智.2011 (2) .

[2]金林祥.深入开展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研究[J].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12, 21 (1) .

[3]顾健.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的启示[P].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4]霍玉敏.论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J].理论导刊.2012 (10) .

[5]蒋纯焦.试析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的启示[J].教育发展研究.2011 (10) .

[6]李清华.陶行知乡村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P].福建师大学位论文.2011.

陶行知的教育故 第6篇

陶行知一生致力于中国教育的改革, 他的乡村教育思想和实践, 在当时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对于今天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发展农村社区教育同样具有启示意义。

一、乡村教育思想的基本内涵

作为中国“五四”以来最有影响力的教育家, 陶行知在对当时中国国情深入研究的基础上, 认为“我们中国的根本问题, 便是中国乡村教育之根本改造。”[1]乡村教育思想是陶行知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 乡村教育的性质

陶行知从当时中国实际出发, 认识到中国农业生产落后, 农村经济萧条, 农民生活贫苦, 农民文化低下。他呼吁社会各界要重视乡村教育, 认为乡村教育的生路就是建设适合乡村实际生活的活教育, 深信教育是国家万年根本大计。在“以农立国”的中国, 他认为“教育没有农业, 便成为空洞的教育”, “农业没有教育, 就失了促进的媒介”。他提倡“教育与农业携手”, 通过乡村教育, “要教人生利, 他要叫荒山成林, 叫瘠地长五谷”。在他看来, “乡村教育关系三万万六千万人民之幸福, 办得好能叫农夫上天堂, 办得不好能叫农夫下地狱”。据此, 他指出, “乡村教育是远东一种伟大之现象, 凡关心世界问题的人们, 决不至忽视这种的大问题———无论办得好不好, 中国的乡村教育关系全世界1/5的人民。我们要想建设新中国, 必须用教育的力量, 来唤醒老农民, 培养新农民, 共同担负这个伟大的责任。”[2]

可见, 陶行知认为, 中国以农立国, 只要农民有出路, 中国就有出路。乡村教育直接关系着国家的发展, 关系到民族的富强和昌盛。

(二) 乡村教育的任务

陶行知认为, “中国的乡村教育走错了路”, 要“建设适合乡村实际生活的活教育, 其使命, 是在农业文明上建筑工业文明”。中国虽然在向工业文明过渡, 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 工业化进展缓慢, 大量的农村剩余人口仍然没有出路, 所以现代化的根并没有安起来。面对此景, 陶行知深怀“教育就是生活的改造”的信条, 他主张打破这死的教育, 乡村教育“适合乡村实际生活”[3]。这体现了陶行知乡村教育“为农”的特征。

陶行知进一步指出“乡村教育是不能关其门来办的, 一定要与城市打成一片”。乡村教育要面向现代化, “与城市打成一片”[3]。这里实际上蕴涵了陶行知乡村教育“离农”的思想。也就是说, 乡村教育不仅要面向农村生活, 为农业、农村和农民服务, 还“要从高远处着想”, 为工业和城市服务。

(三) 乡村教育的方法

陶行知指出, “活的乡村教育要有活的方法, 活的方法就是教学做合一。”所谓“教学做合一”就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 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 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 这就从理论上将实践能力的培养放在了乡村教育的重要位置。

于是, 他把乡村生活环境作为乡村教育内容的重要源泉, 用与农村生产、生活相联系的内容来培养学生改造乡村的实践能力。他要求学生除了在校受教育外, 还要求学生走上社会, 参加农业生产, 进行科学种田, 要求学校、工场、社会打成一片, 深入生活实际, 让教育走向生活, 培养实践能力。

(四) 乡村教育的先决条件

陶行知认为, 只有“活的教师”才能培养出“活的学生”, 故“活的乡村教育要有活的乡村教师”。“培养乡村师资是地方教育之先决问题, 也是改造乡村的先决问题……教师得人, 则学校活;学校活, 则社会活”[4]。由此可见, 要建设活的乡村教育, 成功地改造乡村社会, 其基础在于要有“活的教师”。“活”的乡村教师具备“康健的体魄、农人的身手、科学的头脑、艺术的兴味、改造社会的精神”, 还具备教师专业的特殊素养, 如创造精神, “敢探未发明的新理”。

对于这种“活的乡村教师”的培养, 陶行知认为有两种途径:一是设立乡村师范。他主张师范下乡, 建立乡村师范学校体系, 因为“在乡村里所设的师范学校, 天天所过的是乡村生活, 所得的是解决乡村生活的本领, 在乡下很有用武之地, 自能忍耐乡下之苦, 而欣赏乡下之乐”[5]。二是采用艺友制。想做教师的, 先和有经验的好教师做朋友, 而好教师则“用朋友之道教人学做教师”。“这种办法不但是最有效力的教师培植法, 并且是解除乡村教师寂寞及推广普及教育师资之重要途径”。

二、乡村教育思想对发展农村社区教育的启示

中国在实现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的进程中, 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依然是影响并决定着中国现代化进程的重要因素。在当前发展农村社区教育中, 学习并借鉴陶行知的乡村教育基本思想, 仍具有很大现实意义。

(一) 重视农村社区教育的开展

陶行知关于乡村教育性质的论述, 使我们认识到农村社区教育在构建学习型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社区教育是迈向学习型社会的重要教育形式, 农村社区教育将农民终身学习与农村社区发展有机结合, 为农村开展继续教育找到了良好的依存环境和最佳的组织形式。

重视并发展农村社区教育, 必须要有县、乡镇、行政村各级政府的参与, 在组织机构和管理体制上保证农村社区教育的有序进行和健康开展。一是在组织机构方面, 建立由行政领导和各方面代表人士组成的社区教育委员会。二是在管理体制上建立起政府、社会和学校三结合的共同管理体制, 并制定出推进社区教育的总体目标及政策, 政府通过统筹规划, 协调各方形成合力, 建立起有效的管理体制, 使社区教育工作能够顺利开展。除此之外, 三级政府要相应出台地方性的法律法规、条例、章程等, 对社区教育的目标任务、经费渠道和相关部门的职责等做出具体规定, 以确保社区教育发展有序有效运行。

(二) 农村社区教育要注重“为农”与“离农”的平衡

在发展农村社区教育的过程中, 必须明确农村社区教育仍然要立足农村, 面向农村实际生活, 为发展现代农业, 改善农村面貌, 增加农民收入而服务。为此, 我们应深入挖掘陶行知“为农”思想的丰富内涵, 使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找到生长点。

首先, 要学习陶行知“捧着一颗心来, 不带走半根草去”的精神, 全身心服务并奉献给乡村人民和儿童;学习陶行知“大乡村教育主义”的思想, 使农村教育与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充分携手, 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基础性的战略作用。其次, 要着重对农民进行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的教育和培训, 培养新型农民, 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 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我们也要看到, 自古以来, 农村教育均带有一定的“离农”特征, 似乎总在为离开农村服务。事实上,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 越来越多的劳动力不断地从农村转移到城市。因此, 农村社区教育也要打破自我封闭, 立足农村, 面向现代化。农村社区教育是“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 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关键所在;是转移农村富裕劳动力、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 将人口压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的重要途径。”[6]为了更好地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 农村社区教育也要注重对农民进行现代公民教育和社会闲暇教育, 培养具有现代意识良好德性的新一代农民。

(三) 农村社区教育要紧密联系农村实际

农村社区教育必须与农业生产紧密结合, 与“农业携手”, 建设“科学农业”。只有与农业生产相结合的社区教育才是“活的乡村的教育”。

因此, 在指导思想上, 农村社区教育要主动靠近农业, 大量兴办农职、农技学校, 强调农村教育与农业生产相结合。这样, 学生毕业后便有一技之长, 并成为合格的农业劳动力。在教育内容上, 要多体现当地用得上能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农业生产、种植、养殖等知识和农产品加工等科技应用知识。同时让社区农民先学, 并以他们为媒介教父母、教邻居等, 从而有效提高农业技术在生产中的普及率和成功率。

(四) 加强农村社区教育队伍建设

发展农村社区教育必须要有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 这样的教师如陶行知所说的, 必须具备一定的学历和相应的专业知识, 懂得教育规律, 熟悉农村社区情况, 还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一定的奉献精神。同时, 我们认为, 发展社区教育还需要一大批志愿者和热习者, 建立社区教育人才库, 把社区内热心教育的离退休干部、专家、技术人员和先进人物等组织起来, 进行归档, 组织成农村社区教育队伍。除此之外, 农村社区教育作为社会公益事业, 要大力倡导志愿者以多种方式参与, 形成一支专兼结合“招之即来, 来之能战”的教育工作者队伍, 对农村社区教育进行参与、评估, 并发挥各自的积极作用。

摘要:社区教育作为正规学校教育体系之外进行的有组织、有系统的一种教育活动, 在中国发展历史不长。农村社区教育作为现阶段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农民发展自我和提升自我的平台, 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载体。要搞好新农村建设, 发展农村社区教育, 就非常有必要在理论上认真领会陶行知先生的乡村教育思想, 在实践上重视农村社区教育的开展, 注重“为农”与“离农”的平衡, 紧密联系农村生产实际, 加强农村社区教育队伍的建设。

关键词: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农村社区教育,启示

参考文献

[1]陶行知.中国乡村教育之根本改造[G]//方明.陶行知教育名篇.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5:85-86.

[2]华中师范学院教育科学研究所.陶行知全集:第2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 1985.

[3]陶行知教育文集[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5:210-496.

[4]陶行知全集编辑委员会.陶行知全集:第3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1991:437.

[5]陶行知全集:第2卷[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 2005:316.

陶行知的教育故 第7篇

1. 我国幼儿家庭教育发展状况非常大的一个特点是“不平衡”, 这其实决定于我国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这反映在幼儿家庭教育的投资方面, 也反映在受经济发展的影响而逐步发生变化的家庭对于幼儿在情感和教育方面的功能, 以及在经济发展推动下的文化冲击中教子观、儿童观和期望观的不同。同时由于乡村幼儿教育的师资力量不完善, 从而导致了幼儿不能受到良好的幼儿教育。

2. 我国心理学研究、应用和普及的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幼儿教育的发展。

我国的教育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在很大程度上没能体现教育的真正内涵和意义。由于起点低, 我国的教育在相当长时间内只是处于基本知识的普及状态, 一代代人只重视知识量的积累, 却忽视了创造力的培养, 忽视了发散思维和创造思维的启发和训练, 而这种思维习惯以及思维模式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来自于适合儿童发展的早期教育。

3. 幼儿园作为公共教育机构的功能包括:

对幼儿的照料;提供游戏场所、材料、内容等;将幼儿发展与教育的专业知识传授给家长。我们无法要求每一位家长都具备完善的幼儿教育及心理学知识, 于是有关机构应当承担起一部分社会责任。如今基于幼儿教育的巨大需求, 受众的相关知识匮乏, 幼教行业呈现着百花齐放的“繁荣”景象。

二、运用陶行知的教育思想解决当代教育的弊端

1. 改进幼儿园课程设置, 设想对主题课程的组织与实施

主题开展的成功与失败, 幼儿获得的新的整体联系的经验有多少, 这与主题开展过程中的诸多因素有关。如教师对主题的理解和演绎会有所不同, 围绕主题向外拓展的范围和层次也有所不同等。

教师应围绕主题所涉及的中心话题进行讨论, 对主题所涉及蕴含的问题、现象事件等进行交流, 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 从而制定出相关的教学活动、游戏活动、区域活动以及相关的日常生活活动等, 构成整个主题的内容, 并要保留符合本班幼儿实际的生成活动的空间。

长期以来, 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 使很多幼儿教师几乎形成了完全一样的幼儿教育模式, 使教师习惯于模仿而不善于创新。我们可以建立自我评价机制, 让老师学会做一名反思型的教师。

每学期, 我们要定期开展教研活动, 主要形式有:半日活动的组织与实施, 围绕主题进行的相关活动的组织与开展;新教师向老教师学习观摩, 老教师深入课堂指导新教师等。旨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发现问题, 及时交流、解决, 形成了一个良好、向上的教研氛围。

2. 加强幼儿园师德建设

第一, 从我做起。“其身正, 不令而行;其身不正, 虽令不从。”我想, 只要行政领导们从自己做起, 就能对普通教师起到很好的表率作用。因为, 你是领导, 你就是大家关注的焦点。你做好了, 大家也会跟着做。你没做好, 大家虽敢怒不敢言, 但心里是不服的。

第二, 加强舆论监督。“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作为上级行政部门, 可以建立建全舆论监督机制。对每位教师的师德师风, 让同事、幼儿、家长、社会进行共同的监督与评价。

第三, 落实并拓宽教师交流的渠道。现在, 电话、短信、网络交流已相当便捷, 作为幼儿教师, 不仅可以在接送幼儿时进行面对面的交流, 更可以通过打电话、发短信、网上聊天等形式及时与家长交流沟通幼儿的情况。

以上, 是我对如何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出的一些意见和看法, 我想, 肯定还有很多方法值得我们去探讨和实施, 希望我们可以共同进步、共同努力。

3. 加强幼儿园教师专业化队伍建设

首先, 观念是行为的先导, 理论是实践的依据, 要实现幼儿教师素质的提高, 必须以新理论、新观念的学习为首。但是从理论到观念的转化, 是教改过程中的一个难点和重点。教师会说会讲新观念, 但却不知如何落实。

其次, 教研活动是年轻教师成长的摇篮。在活动中, 组织教师热情发言, 对具体问题各抒己见, 可让参加教研活动的老师学到更多。我们每两周一次大教研和不定期的小教研, 充分发挥教研组这块主阵地作用, 以多种教研形式, 开展富有成效的研讨活动。教研活动形式多样, 教研内容丰富, 教研质量明显提高。在实际工作中, 我们经常引导教师换位思考, 采用体验式教研解决幼儿学习、发展中的问题, 即请教师深入到教育实践中共同解决问题。这样在指导幼儿的活动时, 更加具有针对性、实践性。如在抛出“新投放了拼图玩具后教师应如何指导”这个问题后, 我们打破了以往空研的形式, 请教师先自己玩玩拼图, 了解并找到拼图的难点所在, 大家结合操作体验踊跃发言, 然后再结合幼儿已有发展水平思考应怎样引导幼儿突破难点。

上一篇:应用数据挖掘技术下一篇:报销系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