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质量效率范文

2024-06-14

提高质量效率范文(精选12篇)

提高质量效率 第1篇

一、问题设计的重要性

新课程改革要求我们的课堂应该“以学生为主体, 以教师为主导”。提高课堂的效率, 建设高效课堂, 不但要重视学生基本知识的掌握, 还要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探究能力和合作精神, 如何做到这一点, 设计出高质量的问题让学生探究就显得尤为重要。以问题为师生互动的载体, 学生在问题讨论、探究的过程中, 形成了学习能力, 培养了合作精神, 课堂教学的效率就一定能够提高。教师提出问题前首先要创设问题情境, 才有利于学生的思考、合作、探究, 有利于学生活动的展开, 才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要精心设计问题, 注意问题的连贯性。一个恰当的、准确的问题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而且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 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二、问题设计存在的问题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 问题设计存在一些欠缺, 例如随意性、无效性;问题不符合学生的知识背景, 思维深度不够或远超学生的现实水平;问题与问题之间缺少衔接, 出现思维跳跃;过多、过密, 学生没有时间思考, 等等。因此优化问题设计, 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前提和条件。

三、问题设计需要注意的几点原则

1、问题设计应该是有效的。

在设计问题时, 首先要确定学生需要获得的概念、原理和规律, 这样的问题能引出与学习章节有关的概念、原理及规律等知识, 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让他们去探究、学习;同时随着问题的解决, 自然地给学生反馈。就是说所提问题必须与本节课所学内容密切相关, 为完成教学目标提供帮助, 而且难易程度适当, 不能太简单, 学生一听就会, 也不能太难, 学生摸不着头脑。

2、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

问题的设计可以从学生身边的、熟悉的地理现象入手, 或把司空见惯、习以为常的现象设计成与课本知识相关联的问题。这样学生就会觉得原来身边也有这么多的地理知识, 而以前正是我们所忽视的。

3、能引起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问题的设计应该有启发性, 能促使学生去思考去探索, 进而创新。一般来说, 这类问题属于综合性问题, 课本上没有现成答案, 掌握的知识体系中也不能直接获得, 而必须要求学生经过一番苦心思考, 甚至讨论, 认真分析知识、现象、规律、原理等之间的关联, 才能寻求到答案;或者问题是开放性的, 没有标准的、唯一的答案, 可以根据学生自己的理解, 只要言之有理均可作为答案, 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性应该是非常有帮助的。而且非常有利于学生的合作探究的展开。

4、要有一定的层次性。

问题设计要由易到难, 从简到繁, 层层递进。可以采用题组的形式, 面向全体学生, 让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找到成就感、归属感。

按照学生的学习认知规律提出问题, 化解教学难点。课堂提出的问题要有层次, 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先易后难, 由浅入深, 环环相扣, 不仅可以较容易解决问题, 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对于一些综合性比较强的知识, 我们可以将复杂的知识进行分解, 然后各个击破, 最后整合。

5、特别注意问题设计的角度。

同样的内容, 如果角度不同, 会出现不同的教学效果。有些时候我们不妨用一下“逆向思维”, 反其道而行之, 尤其是对一些难懂的、复杂的知识点。例如, 在讲三圈环流的时候, 首先让学生来看整个全球的三圈环流和气压带风带的分布, 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 引导学生思考, 如果地球不自转会不会形成三圈环流和气压带风带, 学生根据所学的热力环流和空气水平运动的知识进行讨论分析, 教师适时引导。这里学生思考的难度较大, 教师应该给学生必要的提示。

通过师生共同讨论, 学生们认识到:如果地球不自转, 地球只会出现单圈环流, 即只有两个气压带, 即极地高气压带和赤道低气压带;接着引导学生思考地球自转怎么就会产生了三圈环流呢?在教师的引导下, 学生就会一步一步地理解三圈环流和气压带风带的形成原因。

6、问题设计要突出地理学科特点。

地理学科中有大量的地图、图表, 甚至漫画, 因此问题设计要充分挖掘地理图像内在的地理信息, 引导学生学会读图、读表, 培养学生从图表中获得信息的能力, 这也是高考考查的能力之一。

聚焦课堂提高效率奋力提高教学质量 第2篇

大家好!

今天我们聚集在一起,召开毕业班工作会议,目的就是要在抓毕业班工作方面形成共识,在抓好毕业班工作方面形成合力,从而提高毕业班的教育教学质量。为学校增光。毕业班质量对一所学校而言相当重要,其重要性体现在四个方面:毕业质量是学校办学质量的重要指标;是检验教师教学成果的重要指标;是反映学生阶段性学习的重要标志;是体现学校管理水平的重要窗口。

今年,我校对毕业班工作高度重视,任课教师配备是经过领导班子成员深思熟虑,共同商讨安排的,在座的各位都是学校各科的骨干教师,这既是大家能力的体现,也反映出学校对各位的信任。

刚才,马主任对本届毕业班上学期成绩情况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以便我们能根据本班、本学科的情况及时调整教育教学方法,制定落实教育教学补救措施,促进教学质量提高。通过比较分析,可以看出:

1、我们各学校各科都在进步。

2、各学科平均分上下差距较小。

一、工作目标:确保教学质量稳居全旗第一方阵。

二、工作思路:

(一)、要坚持向课堂要质量,力求课堂教学高效性。毕业班的教学常规管理一点不得放松,相比其他年级,要求还要更高更严,重点检查“教学设计、作业和辅导”常规的落实。教导处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要及时与老师交流,及时做出纠正。

(二)、要做到向训练要质量,力求作业检测有效性。我们要思考三点:为什么练?练什么?怎样练?在此基础上,每单元平时检测要精心组织,认真批阅。做好成绩的统计和分析,重点查看检测的平均分、优生率、合格率等情况,以便及时了解各单元的教学情况。学生要整理老师发下的试卷,记录其中错题,难题,并重新做一遍,这很重要。日常作业也要这样要求学生。

(三)、要保证向时间要质量,力求培优补差针对性。要求教师了解学生学习情况,制定落实帮扶计划,完成帮扶任务。通过平时检测,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和部分学生的“偏科”现象。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帮扶计划,每个教师要帮助几名学生,关心爱护他们,帮助辅导他们,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让他们走出困境。

三、工作要求:

1、抓好一月一次和单元检测统计分析(月考及单元)。我们要认真组织一月一次检测,由教导处和班主任负责对月考成绩的收集和统计,重点

查看检测的平均分、优生率、差生率等情况。交教导处了解毕业班教学情况,检测供学校教学分析参考。

2、加强班级管理,创设良好环境。班主任老师要加强班级管理,给学生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同时我们作为一名科任教师,不仅要重视学科教学,也要重视对学生的管理,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我们的教学活动中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形成良好学风。

3、建立激励机制,充分调动毕业班教师的积极性。为了加强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提高我们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特拟定了《三道沟小学教师教学成绩奖励办法》。

4、把握好教学进度,有条不紊,扎扎实实进行学科教学和后阶段的复习工作;

5、特别强调从我们教师的“教”上去钻研,从对学生的“导”上来下功夫。教师更要目标明确地精心设计并上好每一课,扎实训练巩固每一课。针对毕业班学生思想活跃,行为随意性大的现状,教师要发挥好主导作用,随时随地引导教育好学生:对于学生纪律松懈的,应加强管教约束;对于基础不扎实的,要挤时间补上;对于智力问题造成学困的,要反复练习巩固;对于学习信心不足的,要多鼓励激发内驱力;对于心理起伏大有障碍的,要及时家校联系疏导。不放弃任何一个学生。

四、三个激励

说实话,毕业班的工作是辛苦的,在今天这个会上,我送给大家三个词,与大家共勉—— “目标”、“信念”和“超越”。

(一)、“目标”能成就美好的梦想

在科学上有这样一个原理:压力有多大,弹力就有多大!同样,在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的推动下,我们如果树立并锁定目标,我相信取得优异的成绩,实现学校给我们制订的目标是完全有可能的。

(二)、“信念”能书写辉煌的篇章

要树立自信心,对设定的目标锲而不舍、孜孜以求。我想,优异的成绩也需要我们执著的坚持,需要我们无数次跨越后的勇往直前!

(三)、“超越”能筑成壮美的峰巅

在这关键的时期,我们要和学生们一起学会勇敢地挑战自我,学会大胆地超越自己。因为赢得了自己,也就赢得了一切!只有不满足于现状,义无反顾地选择前方,才能到达令人仰慕的峰巅!

最后,希望大家要有信心,既看到自己的优势,又要有忧患意识,继续发扬奉献精神,团结协作精神。实实在在地做好毕业班的教育教学工作。要关心学生的成绩,更要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加强巩固每一个知识点。努力工作,善于沟通,善于调适心态,共同努力,力争使本届毕业班成绩再创佳绩!

凝心聚力扎实工作奋力提高教学质量——王佐民校长在毕业班工作会上的讲话

三道沟小学

紧盯学习效率,提高课堂质量 第3篇

一、培养数学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爱好学数学

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学生,任何高效率的课堂教学都离不开学生的主动参与。而学生是否能够主动参与及参与程度的高低是由学生是否爱好学决定的。

(一)以数学作用激发上进心

教师可在课堂上结合中学数学教学的任务,向学生介绍当代数学的价值及数学学习对优化人才的智力结构、促使学习者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同时,把定理、公式与数学家逸事联系起来介绍给学生。如我们在学习《勾股定理》的时候,可以向学生介绍古代人在条件十分简陋的情况下能够发现勾股定理,这是多么不容易的事情。而现在的设备如此先进发达,我们更应该主动去发现、探索。这样做不仅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而且可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培养其坚强的意志品质,使其在数学学习中,接受困难的考验,体验成功的快乐。

(二)以知识更新引发认知冲突

心理学认为,学生在学习新知识之前,头脑中已经具有了某种认知结构,并总是试图以这种原有认知结构来同化新知识。一旦新旧知识出现差异,就会在认知心理上爆发认知冲突。认知冲突的爆发迫使学生产生了解决这一冲突的需求,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心向。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主体作用能够得到充分发挥。当我们在学习《解一元一次方程》的移项时,解方程,移项,得,让学生比较移项和交换律是否一样。在确定教学的重点、难点及设计问题、安排提问时,都要考虑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学习能力,以引发他们的认知冲突。在学生处于“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愤”“徘”心理状态时,教师再给以恰当的启发,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例如,

(三)以不同目标创造成功平台

学生在学习上的成功可以使其体验到快乐。这种积极的情感体验,不仅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而且可以提高学生的成就动机水平,进而转化为进一步学习的强大动力。特别是对后进生,教师的期待具有巨大的感召力和推动力,能激起他们潜在的力量,激发他们奋发向上的学习主动性。为此,教师要为处于不同认知水平的学生设计与其相适应的教学目标,设法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展示成功的机会,让每个学生都在参与和发现中增强“做数学”的信心和勇气。

二、坚持数学问题导向,引导学生主动学数学

现代学习理论认为,当学生学习新知识时,他总是对新问题进行反复的观察、感知、分析、综合、比较和判断,无论哪个认知环节,都是其智力积极参与的结果。因此,要使教学卓有成效,就必须引导各层次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使不同层次学生的认知结构和个性品质都能在积极参与中得到发展。

(一)精心创建问题情境

富有启发性的问题最能激起青少年的好奇心和兴趣,也能激发他们的参与热情,使他们焕发出强烈的求知欲和创造欲。因此,创设问题情境是提高学生参与意识的必要前提。为此,教师可将每节课的教学内容按深度和广度分解成若干个由低到高、梯度较小的问题,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不同难度的问题,以引发他们的认知冲突,使其产生强烈的参与愿望。

(二)巧妙设置问题悬念

悬念可以触发学生的求知动机,提高学生的参与意识,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刺激学生的思维,产生“逼人期待”的教学魅力。在教学中,教师可利用新奇的材料,创设具有悬念的情境,使学生带着悬念,产生揭开知识奥秘的浓厚兴趣。

(三)认真开展互助互学

教师还可以在课堂教学中,根据需要把全班学生编成若干个小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每个小组的人员组合通常考虑由不同层次的学生构成。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学生通过互助合作来探讨学习中的问题并加以解决。学生通过小组交流与互动,拓宽思路,深化认识,提高学习质量。

三、注重以人为本,创建和谐师生关系

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中,学生是主体,教师承担“传道、授业、解惑”的责任。教师要用宽广的胸怀去善待学生,应从“师道尊严”中走出来,与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氛围。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扬教学民主,在教学活动中积极鼓励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想法。这样才能有利于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畅所欲言、集思广益,逐步形成宽松民主的课堂气氛,为学生学习创设良好的环境。现代心理学认为:学生只有在民主平等的教育气氛中,才能迸发出想象力、创造力的火花。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运用情感投入,把全体学生吸引到自己周围,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感觉到老师时时处处关心、尊重、热爱他们,让学生从内心敬仰教师,产生信任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使学生迸发出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

如何提高《电工学》教学质量和效率 第4篇

1.召开准备会。 学生是课堂教学的对象 , 是决定教学效果的关键。授课前, 教师应先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开学初, 笔者都会与学生代表召开一个教学联系会, 重点了解他们的基础知识情况、专业特点及对本学科的理解, 同时介绍课程的基本情况、学习方法等。对这些所要讲授的对象有初步了解, 使得课堂教学更有针对性。

2.备课和预 习。老师和学生对教学内容熟悉的程度会影响教学效果。老师需要准备每一节课计划完成的教学内容, 它的重点和难点在哪里[1];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应该如何讲授这些知识; 在教学中如何设置疑点, 使学生处于思维兴奋状态。学生要对所学课程进行预习, 对将要学习的内容有初步了解, 知道自己难以理解的内容, 在上课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听讲, 提高听课效率, 最大限度地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

二、类比教学方法的应用

从《电工学》的课程框架可知, 本门课程的内容比较多, 比较杂, 但其实很多理论和方法都有相似之处和密切联系。我们可以运用类比方法, 强调知识的内联和外延, 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系统化。如在学习电压和电流关系内容时, 研究电路在开路、短路、通路情况下负载两端的电压, 流过负载的电流情况的时候, 我们可以列表类比加深学生对电路的理解[2]。

三、利用多媒体教学

21世纪是信息爆炸的时代 , 信息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其他各学科的发展, 多媒体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应运而生。由于本课程内容抽象, 不易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采取板书和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方式, 利用多媒体计算机模拟可以使抽象的内容更逼真、直观更易理解[3]。如教授三相异步电动机时, 由于电动机结构复杂, 如果上课板书画在黑板上就很难实现, 利用多媒体应用文字、图像、声音、色彩等多样化手段对学生的视觉、听觉产生刺激, 则能使传统手段不能说清楚的问题变得直观生动。又如, 教授电场、磁场等概念时, 利用多媒体技术模拟这一过程, 使学生能够看到电场和磁场的变化和分布正是运用多媒体的文字、声音、图像、色彩等多样化手段, 模拟现实电路, 将难理解的概念直观化和清晰化。笔者在教学中将这两种方法有机结合, 发挥各自优势, 提高教学质量[4]。

四、理论联系实际

在《电工学》教学中, 要注意理论和实际相结合, 因为任何理论都是为实践服务的, 如果理论没有为实践活动服务, 就失去了理论存在的意义。比如, 每家每户都有电表, 电表的功率单位是度, 但是课本里的功率单位是W。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注意课本上的功率和电表里的功率单位的转化, 让学生回家注意电表的度数, 并留下作业, 让学生计算出每月用电量是多少W。这样学生就会对电功率有更深刻的认识。升国旗时, 国旗的升降过程实际就是电动机正转和反转的结果。这样把理论和实际生活结合, 学生就会对知识的理解生活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 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使教学内容易学、易懂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5]。

五、练讲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 讲是非常重要的过程, 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解, 能够加深对课程的理解。但是, 仅教师讲解, 学生不练习达不到掌握知识的目的。毕竟, “光说不练假把式”。因此, 在教师的正确理论和方法的指导下, 学生还要通过适量的练习和分析, 才能转化为所学。教师应该从教材中抽出有代表性的例题和习题加以讲解, 然后留适当的作业, 作业内容要难度相当, 具有代表性。批改作业时, 要注意归纳和总结, 对于共同存在的问题采取集体讲解的方法, 个性问题一对一辅导。这样, 不仅能够对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有所了解, 而且能够及时解决学生的问题, 及时复习和巩固学习知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六、注重实验教学

实验课是电工学课程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对学生学好理论知识, 增强动手能力, 培养实事求是的精神等有重要作用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安排好规定的实验内容? 完成好教学任务的同时,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显得尤为重要。电工学课程实用性比较强, 简单的验证实验并不能培养学生的应用性和创造性。为了让学生应用所学知识, 应该鼓励学生设计实验。在老师的指导下, 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设计, 通过理论计算, 确定接线方式和选择参数, 然后在实验台上验证, 根据实验数据相应调整设计的电路。这样实验, 既可增强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 又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总之,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电工学课程的教学内容也在发生变化, 教学方法和手段要相应改进。另外, 课堂教学是传统的教学方法, 有些优势是其他教学方法所不能取代的, 应该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我们要与时俱进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总结经验, 持续地进行教学改革提高电工学的教学质量, 培养出更多能够满足现代化发展需要的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1]方洁, 欧阳艳蓉, 申小红.《电工学》课程教学小结方法探讨[J].科技风, 2013 (20) .

[2]谢玲玲, 韦东梅.“电工学”课程教学改革实践与研究[J].中国电力教育, 2013 (30) .

[3]李珺, 宋文龙, 尹力.高校电工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J].教育探索, 2013 (8) .

[4]吕晓舫.浅谈如何做好电工学课程的教学[J].电子制作, 2013 (11) .

如何提高工地监理会议效率和质量 第5篇

文章发表于:2010-7-27 19:07:54

工地监理会议是项目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在工程项目建设施工过程中,为保证施工进度、质量和安全,合理调配资源、降低施工费用,需要经常召开工地会。如何提高会议效率和质量,对现场工作的顺利开展十分重要。

一、工地监理会议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

工地监理会议是由监理工程师主持,按照监理与业主、承包商项目经理协商一致、定期召开的工地例会。与会人员有总监理工程师(或总监代表)和监理工程师、承包商项目经理(或副经理)和各专业技术负责人,邀请业主代表参加,必要时还可邀请其他人员出席。分包商代表是否参加由承包商决定。工地监理会议的目的有二:一是协调:协调施工组织,解决施工问题,发布施工指令;二是沟通:通过建设各方的相互沟通,达到相互理解、配合和相互支持。会议的任务是:对建设项目实施“三控三管一协调”(质量、进度、费用三控制, 安全、合同、信息三管理,协调组织、解决问题),确保工程目标的实现。其主要工作内容包括:

1、审核工程进度、质量情况,分析影响进度、质量的主要问题及所要采取的具体措施;

2、对工程进度进行预测,讨论确定下期工程进度、质量计划及主要措施;

3、审核承包商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和机械设备等)投入情况;

4、审核施工用材到场情况,讨论现场材料的质量及其适用性;

5、讨论相关技术问题;

6、讨论有关计量与支付方面的问题;

7、讨论未决定的工程变更问题;

8、研究有关工作协调与接口方面的问题;

9、其它与工程有关需要讨论和解决的问题等等。

由上可知,工地监理会议是影响工程施工进度、质量和费用投入是否偏离目标,以及参建各方能否协调一致,实现有效合作的十分重要的会议。

但由于多种原因,工地会议往往难以达到上述之目的。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随意缺席,沟通不畅。承包商的部分应与会人员往往以种种理由缺席,或者委托其他人员代为参加,甚至有时到会人仅项目经理(或副经理)一人,使工地会议的质量大打折扣,难以达到沟通的目的。

2、信息失真,决策失误。会议未能正确而全面地反映和分析施工进展情况,从而导致决策失误。

3、优柔寡断,久拖不决,同样的问题在多次会议上提出而得不到及时解决,甚至使工程偏离目标。

4、观念陈旧,定位不准,削弱了监理在现场工作的权威。

影响工地监理会议效率和质量的原因很多,主要原因归纳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召开工地监理会议的目的意义认识不足。主要表现在承包商方面的专业技术负责人头脑中缺乏全局观念,认为“打铁买糖,各干一行,我把我分内的事做好就行了,何必那么多麻烦”。甚至有的认为“只要业主满意就行,监理满意不满意无所谓,钱又不是你监理给的”,对监理的意见不理不睬。从另一方面,由于认识不足,使会议达不到预期目的,效率低,质量差。长此以往,有的专业负责人对召开会议厌倦疲沓,认为“参加不参加一个样”,而时常缺席。其结果,造成了恶性循环。

2、利益驱动,不顾全局。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施工单位或其他参建方常常会不真实地反映施工中的某些问题,致使信息失真,决策失误。

3、没有确定的会议程序和明确的汇报内容。与会人员汇报无主题,汇报内容不全面,不具体,不系统,片面性、随意性很大,或只讲其个人关心的事项,而忽视其它;或只报流水帐,而抓不住要领,重点不突出;或只讲表面工作,而不讲隐含的问题;或只谈已做的事情,而不谈下步打算等等。这些都导致会议沟通不畅,信息阻塞,致使会议主持者不能正确而全面掌握施工进展情况,不能果断地作出决策。

4、会前准备不足,会中无检查,无讲评,无安排,无要求。会前准备不足,主持人心中无数,会议漫无边际;有的监理工程师不仅缺乏管理经验,而且工作艺术性较差。由于上述原因,主持人对前段施工进展情况无讲评,无检查,只是由与会人员在会上说说了事;同时,对下步工作无安排,无要求,即使提要求也只是泛泛而谈,不明确,不具体。会议主持者犹豫不决,致使同样的问题在多次会议上提出而得不到及时协调解决。

5、建设单位,即业主越俎代庖,监理被搁置一边。通常情况下,明智的业主一般都会将工程中的进度、质量、费用、安全等“三控三管一协调”的工作委托给监理,这不仅有利于业主把精力集中于本单位的主要工作,而且也有利于业主无须建立庞大的建设机构,解决并处理好工程完工后人员无法安排的问题和困难。然而,有的业主单位花钱请了监理,却不注意发挥监理的作用,仍然习惯于原有的老套数、老办法,自己操办并主持会议,在工程的具体管理上,仍然习惯于搞“大业主、小监理”,把监理置于难以开展工作的地位。这样就失去了聘请监理的意义,发挥不了监理单位的专业工程管理的作用。

二、提高工地监理会议效率和质量的对策和措施

1、提高对开好工地监理会议重要性的认识。为开好工地监理会议,监理工程师应从召开第一次工地监理会议开始,应向与会人员反复讲明现场的各项工作必须服从全局的重要性,讲明召开工地监理会议的目的、作用和意义,统一大家对召开好会议的思想认识,以共同确保提高会议效率,提高会议质量。工地会议的目的和作用一般包括:①沟通情况,交流信息;②反映问题,组织协调;③制定措施,防止偏离;④确保目标,利在各方。在认识一致,目标一致的前提下,与会各方就可做到步调一致,动作协调,不仅能提高会议质量,而且工程的进度、质量、安全和费用等控制也能得到保证。

在召开工地监理会议中,承包商项目经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监理工程师应与之保持经常性联系,加强沟通与协调,发挥承包商项目经理的作用,并对其提出严格要求,要求他们承担起责任,保证应与会专业技术人员按时到会,并能做到毫无保留地、实事求是地反映施工情况,既讲成绩,也要谈问题,既谈已完工作情况,也要谈下步工作打算,针对具体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

2、建设单位应熟悉有关实施工程监理工作的规定,支持监理行使业主授权。监理向建设单位提供的是服务,支持监理亦是支持建设单位自己。为什么有的建设单位花钱请了监理却不注意发挥监理的作用呢?究其原因:我国实施工程建设监理制度起步时间不长,该项制度尚未得到有效落实,许多部门和单位对实施工程监理制度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同时,业主单位不是连续不断的上项目,在一个项目建成后另一个项目何时上、怎么上还在规划之中,也可能根本还没有规划,因此业主对工程监理的作用不了解,或有所了解,但知之甚少;另一方面,由于新的知识和管理办法尚未掌握,老办法,旧习惯仍在作祟。有的建设单位不要说在召开工地监理会议时越俎代庖,就连支付工程款也不经监理检查签证。鉴于上述情况,建议国家建设部门加大对建设单位的监管力度,要求建设单位在工程项目开展之前组织工程主管及工程管理人员,尤其是工程主要负责人学习、熟悉有关工程监理方面的有关知识和规定,了解监理的工作性质和职责,在工程监理合同中明确业主授权范围。在合同具体执行过程中支持监理行使业主授权,避免建设单位越俎代庖现象的发生。

建设单位应履行对监理工作的检查监督责任。当发现监理在实施工程监理过程中存在问题,如工程建设协调不到位,进度、质量、施工费用严重偏离目标而不能及时纠正,或者与有关单位串通,损害业主方利益,降低工程质量等,业主有权提出整改意见,或向监理单位提出要求,更换工程监理人员。

3.监理人员会前应了解掌握情况,做到心中有数。为开好工地工程会议,总监理工程师(或总监代表)和各专业监理工程师应当十分熟悉工程建设施工要求,全面掌握工地各方面工作情况。为此,必须做到“四个充分”:

1)充分熟悉工程合同条款,了解施工进度要求、质量要求、技术规范和技术要求、安全要求以及施工技术方案和各项工作接口;明确业主、承包商和监理三方各自的责任和义务。这是开展监理工作,召开工地工程会议,进行施工组织协调、解决施工问题的依据。

2)充分了解工程施工现场情况,做到现场巡视不漏项。各专业监理工程师应按照自己的职责,深入了解,逐项巡查,包括曰进度、施工质量、施工组织、施工方法、施工机具、材料供应,以及上次现场会议决定执行情况和整改通知书发出后的整改情况等等,并且在每次巡视之后都要认真做好巡视记录。记录要完整、真实。同时,在现场巡视中若发现需要立即整改的问题,监理应及时就地给予指出,避免造成不必要的返工和损失,并事后补发整改通知书。

3)充分做好与各方的会前沟通。①首先,要制定会议程序;②其次,要明确与会各方必须向会议汇报的内容,包括资料准备、工程进展情况、存在问题、需要监理协调的事项及下步将采取的具体措施等。由于工程施工分为土建施工、设备安装、试车与投料运行、竣工验收等阶段,各个阶段工作特点不同,内容也不同,因此要根据不同施工阶段的不同要求明确不同的汇报内容;③再次,要掌握各方面的信息,了解业主、承包商(包括分包商)各方对工程施工进度、质量、资源投入和安全等方面的要求或打算。第①②项应由监理方草拟,经与会各方一起讨论同意后,形成文件,共同予以实施。

4)充分思考,认真分析,理清和确定召开每次工地会议的总体思路。因为随着工程建设的深入,时间、空间、环境和工作内容都发生了变化,施工现场每天都有新的进展,施工组织、现场工作都有新的不同,涉及的工作内容、出现的实际问题也不同于以往,所以每次工地会议都会有新的内容和议题,召开会议的思路和方法不能千篇一律。为开好每次工地会议,会议之前应在总监理工程师(或总监代表)的主持下召开现场监理内部会议。各专业监理工程师应详细交流自己了解和掌握的信息,并在认真思考分析的基础上就如何开好工地会议提出意见和建议。然后,由会议主持者归纳汇总,明确提出召开工地会议的总体思路和将要解决的实际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措施或设想。

由于准备充分,监理可以在召开工地会议时就可以占据主动地位,发挥主导作用,工地工程会议就可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取得满意的效果。

4.按时开会,检查讲评,发现问题,统一协调。在做好充分准备的基础上,驻地监理工程师要按照上次会议确定的时间召开工地会议。会议要按程序逐项进行,避免漏项,防止内容前后颠倒,混淆不清。同时,主持者要灵活机动,力戒呆板乏味。会议的重点是:(1)对上次会议纪要明确要办的事项予以确认并进行讲评,好的给予肯定,差的提出批评;

(2)检查监理已发整改通知书的实施是否到位,和资料提供是否齐全;(3)按照汇报内容的要求,认真听取与会各方的工作汇报及信息交流,并对自上次会议以来的工作进行检查,肯定成功的做法和已取得的成绩,对承包商存在的差距和不足应开诚布公地予以指出,涉及业主方面的问题也不能回避;

(4)针对现场存在的实际问题,协商确定解决办法和具体措施,做到任务清楚,工作具体,责任明确,措施切合实际,按照“5w1h”法,把任务和措施落到实处;

(5)指定专人认真做好会议记录。记录应符合“真实、准确”的原则和要求。会后,监理人员应根据会议记录,将与会人员形成的共识及在重大问题上各方的不同意见进行整理,并形成会议纪要,经总监理工程师(或总监代表)审阅并签字后发送参会各方执行。

5.监理单位对驻地监理工程师在加强业务培训的同时,还应加强管理知识的培训。施工现场任务多,工作杂,涉及范围也比较广,但无论何种任务、何种工作都离不开“人”,只有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各项工作才能得以顺利进行,“三控三管一协调”才能得以保证,任务目标才能得以实现。说到底,工地监理在现场的工作都离不开管理,离不开与人打交道。为什么有的监理工程师在工作中常常和业主、承包商发生冲突,出力不讨好?为什么有的监理工程师主持的工地会议效率低,质量差,达不到预期效果?就是因为他们缺乏管理知识,不懂得如何进行沟通,如何进行协调,或与合作者关系不融洽。因此,建议监理单位在注重监理工程师技术水平的同时,还应创造条件,组织监理人员开展必要的管理知识培训,让他们学点项目管理知识,学会沟通和协调,提高他们驾驭现场工作的能力。管理协调能力的提高必然会提高他们主持召开经常性工地会议的水平。

提高质量效率 第6篇

[关键词]农村教育;数量;质量;效率

综合以往农村教育发展方面的研究发现,由于研究者所处环境及其价值观的不同,出现了两种农村教育发展方向的主张:一种强调质量,一种主张效率。但在实践中发现,两种主张分别不足以解决我国目前的农村教育问题。新世纪的农村教育需要努力提高质量,但也应该更加注重效率,提高质量、效率是实现农村教育协调发展的合理性方式。

一、农村教育质量与效率平衡发展的意义

教育质量是教育产品满足教育主体需要的主要因素。基础教育阶段,教育产品是人才,教育主体指相关教育人员或社会。所以,高质量教育产品可以更好地满足教育人员或社会发展的需要,低质量教育产品难以满足教育相关人员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是教师、学生、教育内容、教育手段和办学方式,所以制约教育产品优劣的主要因素是教师素养、学生素质、教育内容、教育设施手段和办学方式,决定教育质量高低的主要因素也是教师自身素质、学生素养、教育内容、教育设施手段和政府办学方式。在教学内容确定的情况下,场地设施大小好坏是形成教育产品质量的基础因素,教师素质高低是教育产品质量好坏的关键原因,办学方式是形成教育质量的最直接和最后原因,而学生既是形成教育质量的根本性因素,又是教育质量高低的标志性因素。因此,可以说教育产品质量是优质教育的原因,也是优质教育的结果。

不同的社会有不同的质量观。传统社会的教育质量观以简单化、片面化和模糊化为特征,是对教育产品优劣好坏的朴素化评介。现代社会的质量意识已经走出了传统静态、单一化的质量观,成为一种动态性和整体性的认识。

效率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是社会效率,是社会投入和产出之间的比率;狭义的特指经济效率,是单位时间的经济收益率。在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在内的其他各种社会投入不变或减少的情况下,产出却在增加称之为效率。教育效率是广义性社会效率,是社会对教育的投人与教育产出之间的比率,或者教育产出数量与社会消耗之间的比率。社会投入不变或减少,而教育产出量却在增大,教育效率就高;社会投入多,而教育产出量却小,教育效率就低。教育行政管理的目的是以最小的社会消耗获得最大的教育效率。

追求优质教育是现代社会各个教育主体的普遍目标。农村学生家长因为师资、教育设施等条件的限制,更渴望他们的子女能与城市学生一样能享受到优质教育。但农村学生家长因为生存环境和家庭经济条件限制,大部分人还是希望子女能就近上学,以减少家庭教育开支,保障孩子人身安全。对于农村学生而言,他们也普遍希望就近享受优质教育。农村偏远地区学生因生活条件恶劣更渴望平等享受优质教育,并希望通过优质教育获得更好的发展,以彻底改变个人的前途命运。但是,农村地区优质教育资源稀缺,区域内相对优秀的师资、优越的教育设施主要集中在城镇。地理位置偏僻、经济条件落后的偏远乡村地区很难获得优质教育。教育资源分布长期不平衡,给农村偏僻地区基层学校学生发展带来了消极影响,影响了学生个体的身心发展,也影响了社会和谐发展。因此,政府部门和社会需要增加对农村公共教育资源的投入,提高农村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减少对社会处境不利和社会边缘群体的伤害,促使这类人群获得最好的发展。

追求教育效率是农村现代社会及其教育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现代政府改进农村教育工作的新动力与新目标。农村地区经济社会水平落后、人力资源匮乏,更需要多出和快出人才,以实现跨越式发展。政府行政部门也期望最大限度地发挥、提高农村教育投资的普遍效应和社会效率,以有限的财政投入获取更大的教育效益。在政府投入不足情况下,我们更期望以较少的社会资源获得较高的教育教学效率。影响教育效率的直接因素是教育场地设施、教师和学生的数量与质量。教育场地设施与教师数量多而学生数量少,教育教学效率则高,但教育投资和产出效率就低;教育场地设施与教师数量少而学生数量多,教育教学效率则低,但教育投资产出效率相应较高。没有一定数量的场地设施和学生,就形成不了规模效应,也不能取得基本教育投资效率。但若为了教育经济效率而集中办学,就会影响教育教学质量和效率。因此,发展农村教育需要均衡不同层级学校学生数量,保证各学校共同的经济效率和教育教学效率,避免各学校因师生、场地数量失衡而出现效率失衡现象。

统合农村教育质量与效率发展是发展当代农村教育的合理方式,统筹农村教育质量效率是符合农村地区各类学生发展需要,符合农村地区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基本方式,也是符合农村教育发展规律的内在方式。但是,由于历史、地理、教育自身因素以及人们认识上的局限性,使农村教育质量效率存在诸多问题。

二、制约农村教育质量与效率平衡发展的几个关系

从理论层面看,教育内容、教育手段、教育方式、教育主体(教师、学生)之间的关系对农村教育质量与效率会产生影响。但从实践领域看,影响教育质量与效率的主要因素是教师、学生、学校设施设备的质量数量以及三者之间的适切性。教师质量与数量、学生质量与数量与学校场地规模相匹配,有助于形成质量与效率;否则,或者影响质量,或者影响效率。三重关系中教师的数量与质量关系是形成农村地区不同教育质量与效率的关键,也是形成农村地区不同教育质量与效率的原因。没有优秀师资力量作保证的学校,就不会有高效率教学,会影响学生整体发展的速度和效率,同时也会影响学生更好、更快地发展。教育产品不能满足教育主体需要,也就没有更好的教育质量。但是,由于农村地区工作生活条件艰苦,教师工作内容多样和教师工作压力巨大,很少有教师愿意向这些学校流动。同时,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对基层学校又以有限薄弱师资维持其存在态度,造成越是基层学校其教师人数越少,非专业性代课教师和老教师越多,教师结构性质量问题越严重以及学生学业质量越差;而层次越高的学校教师人数越集中、专业性代课教师越多、师资更优越、学生学业质量也较好。2010年11月,笔者对宁夏五所村级小学教师结构调查时发现,各学校60%以上教师年龄超过了45岁。这些教师既没有外出进修学习过,又基本上都是非专业性代课教师。由于专任教师数量不足而代多门课、全天候上课导致无法精细备课的教师很多。虽然提高了教师的使用效率,却影响了其教学质量。而乡镇级及以上学校,教师数量增多,教师职称、学历水平较高,代课门类少而专业化程度高的教师较多。这些学校的教学质量相应较高,教师的工作内容相对较少、工作量小、使用效率较低。

学生的数量与质量关系是教育质量与效率的根本,又是学校教育质量与效率关系的直接反映。所以,平衡农村教育质量与效率关系必须平衡农村学生数量与质量关系。但是,由于农村地区师资数量、质量差异明显,由师资质量拉动的各学校学生质量、数量差距也随之显现。又因各地积极推动撤并学校的运动,造成不同层级学校间学生数量、质量出现了愈来愈明显的差异性。1998年至2003年,陕西某地区乡镇学校学生占全地区学生的46.07%,乡村学生减少了27.90%;1998年至2008年,该地区城镇学生增加到了79.33%,乡村学生减少了67.02%r41。众多村落学校学生逐渐流动到乡镇中心学校,也有越来越多的村落学校学生流动到了城市学校,从而使不少新农村投资建设的新学校变成了“空巢”学校。而乡镇学校在被迫进行大班额教学和实现了教育效率的过程中,教育质量却难以提高。

据了解,近年来西部地区乡镇中心学校平均班额普遍达到了60人以上,有些学校班额甚至达到90人以上,而城镇学校70%的学生都来自于乡村。按照发达国家确定的班级规模标准,正常班级规模应控制在25~30人,而我国班级规模标准长期执行的标准是45人。理论上讲,班级规模低于标准数值将降低教育效率,高于标准数值则会降低教育质量。农村地区不同层级学校班额量的变化必然会影响其效率变化,并影响其质量变化。农村村级学校因学生数量少、班级规模小而有助于增加每个学生的教学时间,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但这同时又大大提高了其师生比,降低了农村学校的教育投资效率。乡镇及以上学校因学生人数多、班额扩大而大大节约了师资力量,相应节约了教育成本,教育教学的经济效率也得到了显著提高,但却无法因材施教,难以实现教育教学质量上的相应提高。班额扩大以后,教师将更多的精力和时间用在了维持教学秩序上,而用于具体教学的时间随之减少。另有调研发现,班级规模过大与学生成绩呈反比例关系;还有研究表明,被动流动学生的学业成绩及其对学校的适应性明显下降。因此,在区域内学生数量确定的情况下,学校学生数量非合理性增多或减小不仅影响学校教育质量、效率的协调发展,也会导致学校教育质量与效率的失调发展。

办学基础设施、设备的数量与质量关系既是平衡学校教育质量与效率关系的前提,也是平衡不同学校教育质量与效率关系的重要方式。而农村、乡镇两级学校办学基础设施设备条件长期存在数量质量、使用效率间的平衡问题。乡镇学校教学设施条件整体上优于村落学校,村落学校基础设施、设备、器材整体上严重短缺,为农村、乡镇两级学校质量效率平衡发展带来了难题。2010年之前,全国各地许多为新农村建设修缮的村落新学校因政府撤点并校政策的实施变成了空荡荡的校园,修整完好的教学设施利用率和教育投资率跌到了低点,而乡镇及以上学校因学生持续涌入、生满为患和基础设施的过度使用,使教育投资效率有了显著提高,但因为无法保证每个学生享受足够的教育资源,难免造成其教学质量下滑。

一般而言,有多大场地就应当按生均面积接受相应数量学生,有多少学生就应当按相应的生师比配置教师,才可以促成教育质量与效率的协调发展。但近十年来,农村地区层级高、占地面积大的乡镇学校接纳的学生越来越多。有些学校接纳的学生数量已经远远超越了其承受能力,造成其教育投资效率显著提高的同时,质量也在逐步下降的事实。层级低、占地面积小的村级学校因接纳的学生人数越来越少,以至于远远达不到标准班额,进而出现教育投资效率下降的状况。因此,只有平衡好同一学校和不同学校师生数量质量关系,平衡好同一学校和不同学校师生数量质量与其场地设施硬件数量质量关系,才可以更好地促进农村教育质量与效率的协调发展。

三、农村教育质量与效率平衡发展的基本方式

由于农村教育质量效率失调发展源于对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场地数量和质量关系的误解,以及所采取措施的失当性;因此,平衡教育质量与效率关系的最好方式是由教育政策专家统一协调规划其运行,具体可以通过专题调研、组织相关人员讨论等形式,形成行政决策人员统筹兼顾的合理性质量与效率观。由于教育效率不代表教育质量,教育质量也有高于、低于和等于教育效率几种情形,高质量不代表高效率,提高质量不等于提高效率,高效率也不意味着高质量,而且任意学校的质量与效率不能被其他学校的质量与效率代替。因此,只有统筹兼顾每所学校内部的各类质量与效率关系、统合好农村各级各类学校之问的各类质量与效率关系,方可以实现农村教育质量与效率的平衡发展。

而充实村落学校教师数量,均衡村、乡两级学校教师质量,稳固村小学生数量是平衡农村学校教育质量与效率的核心和主要方式。实践证明,农村地区教育质量效率失衡发展的根本原因是村落学校教师数量不足和乡镇两级学校优质教师数量不均衡。因此,平衡农村教育质量与效率关系的核心是村级学校师生数量补充和各学校优质教师、学生资源的均衡方式,而农村师资数量补给、质量均衡的主体又是县乡两级政府部门。因此,应当以我国中小学班额45人为上线标准,按照国际班额30人为下线标准,通过学生人数与课程门类数量核算教师数量,并将高职称、高学历、骨干教师均衡分布程度作为教育行政部门的绩效考核指标;同时,以更有吸引力的优惠政策如绩效津贴等方式,推动农村地区教师自觉向下流动,自觉平衡农村教育质量。

平衡农村、乡村两级学校之间及其内部软硬件数量关系是平衡农村地区教育质量与效率的基本方式。场地设施设备是办学的前提条件,没有最基本的基础设施设备就无法组织实施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但学校基础设施设备若不随师生情况而变化,也会影响教育质量与效率的平衡发展。基础设施设备的增减依据的是学生数量变化,因此,平衡学校数量、调整学校规模需要以师生的数量为依据。在扩大乡镇学校规模之前,提前统合和增加其场地、设备等基础设施数量,以保证学校教育教学、实验和课外活动正常进行;村落学校学生数量减少之后,需要尽快转移其设施设备,避免教育资源的闲置浪费。平衡农村村乡两级学校,以及每一所学校基础设施数量及其师资质量与数量发展方式,实现农村教育教学质量效率的平衡化发展。平衡农村地区师资等软件及其硬件的数量及其质量关系,是平衡农村教育质量效率发展的合理方式。

提高质量效率 第7篇

一、建立英语学习任务, 优化课堂教学设计

教师所进行的英语口语教学, 不应当是漫无目的的, 而应当是给学生确立一个明确的目标, 让学生以此为努力的方向, 带给学生前进的动力。因此, 教师在进行初中英语口语教学过程中可以运用任务型教学方式, 给学生下达“任务”, 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 并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英语口语的学习。

比如, 在进行初中英语7B Unit 5“Welcome to Sunshine Town!”教学的时候, 我让学生组成“旅行团”, 每个“旅行团”都进行Sunshine Town的旅行策划, 带领“旅客”在Sunshine Town旅行, 给“旅客”介绍美丽的Sunshine Town。我给学生布置了这个任务之后, 学生的兴致都非常高, 每个“旅行团”都进行了积极地研究和策划, 而后在进行表演的时候, 学生因为有所准备, 英语口语运用非常流利。有的学生介绍道:“Here is our most famous scenic spot.”有的学生介绍道:“The people of the Sunshine Town are very friendly.”在介绍的过程中, 学生既体验了“导游”的生活, 又得到了口语能力的锻炼。

教师所进行的任务设计既可以是一个长期的目的, 也可以是一个短期的目的, 还可以是一个活动的目的。但其最终的目的是借此调动学生进行英语口语练习的积极性, 让学生能够自觉、自愿地进行口语练习, 从而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

二、鼓励学生发言, 做好学生行为评价

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 是学生口语能力得到有效提高的最佳途径。在学生进行发言的过程中, 教师还能够发现学生口语中存在的问题, 从而对学生的口语错误进行及时的纠正, 让学生的口语更加规范。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发言, 并对学生的行为进行有效评价。

比如, 在进行初中英语9A Unit 6“TV Programmes”教学的时候, 我首先使用多媒体播放了很多电视节目, 有综艺节目、搞笑节目、曲艺节目、动物世界, 等等, 然后, 我向学生提问道:“同学们, 这么多节目里面, 大家最喜欢什么类型的电视节目?为什么喜欢这个节目呢?”接着, 学生依次说出自己最喜欢的节目以及理由。有的学生说道:“I love the programme of the animal world.Because animals are our good friends.”有的学生说道:“I like the programme of variety shows.Because it’s very interesting.”学生在课堂上说起自己喜欢的节目非常开心, 加上我的鼓励, 他们越来越喜欢用英语表达自己的感想。

教师在课堂上要给学生创造宽松的课堂学习氛围, 让学生能够畅所欲言、不受束缚。同时, 教师还要丰富对学生的评价方式, 多给学生一些鼓励, 让学生在进行口语表达的同时能建立起学习的信心, 从而更加愿意进行口语表达。

三、打好语言学习基础, 注重英语语言发音

学生进行口语表达的时候, 发音的准确非常重要。标准的英语发音能够让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过程更加顺畅、表达的内容更加清楚明白。因此, 教师要给学生打好坚实的语言学习基础, 注重对学生错误发音的纠正, 让学生在平时的练习中形成正确的语言发音, 从而提高口语能力。

比如, 我在进行初中英语8A Unit 7“Seasons”教学的时候, 便让学生首先进行课文阅读, 之后, 我着重问了学生“s”在单词中的发音。学生说“s”在单词中的发音, 有的时候是[s], 有的时候是[z], 但是很多学生分不清“s”到底什么时候发[s], 什么时候发[z]。于是, 我总结道:“‘s’在遇到[p]、[t]、[k]、[f]浊辅音的时候读作[s];遇到[s]、[z]、sh、ch等音时读作[z];其他时候都读[z]。”学生通过我的总结, 加上平时的练习, “s”的发音越来越准确。

任何一种语言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学成的, 需要坚实的基础和天长日久的练习, 英语也是如此, 只有不断地“温故”和“知新”, 才能真正练就一口流利的英语。教师要注重学生英语发音的训练, 从而让学生在良好基础上建立起英语口语的“高楼大厦”。

提高质量效率 第8篇

(一) 思想观念存在偏差。

一是等靠思想, 缺乏主动意识和创新意识。在实际工作中拿不出明确具体的措施, 把希望寄托在上面, 等上级拿措施、靠领导给办法, 照章办事。二是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思想, 没把工作效率摆在应有的位置。有的案件本可迅速办结的, 但却一味地强调稳妥, 尽量把规定的时间用足, 且认为只要质量上不出问题, 效率低一点无碍大局。三是质量与效率对立的观点, 认为两者难以实现同步提高。错误地认为质量与效率是一对天生的矛盾, 要质量就要牺牲一定的效率, 要效率就只有牺牲一定的质量。而唯物主义辩证法认为, 质量与效率之间是有关联、有冲突, 但并不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 归结起来两者反映的都是工作的事业心和责任感问题。

(二) 检察改革不够到位。

一是改革措施相互间的衔接配套比较分散。如在办案工作中, 大多都是从局部环节来考虑提高办案的质量与效率问题, 而从办案的整个流程来建立办案的质量、效率保障机制还比较欠缺。二是有些改革措施成效不够明显。如运行多年的主诉检察官办案责任制, 符合公诉工作的运行规律, 操作比较顺畅, 反响也比较好, 而在其他部门实施的主办制则对提高工作质量与效率的帮助不如公诉明显, 实践操作中处于停滞状态。三是解决难点问题需要有新的突破。如在理顺检察机关内部关系上, 既要解决合力问题, 又要解决制约问题, 但目前内部监督制约体现不够充分。

(三) 管理制度尚有缺陷。

一是评估标准不尽科学合理。如何建立科学有效的考评机制, 是目前困扰各级检察机关一个比较棘手的问题, 也关系到对基层院工作质量与效率的正确评判、科学引导和有效激励的大问题。在现有的管理模式中, 如果考核的标准、方法不尽科学合理, 一定程度上就会制约部门或个人的全面发展, 这与管理的初衷和根本目的不相一致。二是检查评比过多过滥。在综合性工作上牵涉精力过多, 造成抓业务的力量有所分散, 不利于业务部门办案的质量与效率的提高。三是制度本身不够全面。如对办案质量上发生的问题, 可按照错案责任追究制度实施责任追究, 但在效率上存在的问题追究责任的比较少。又譬如, 人事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还没有从“法律监督机关”对人员素质要求应高于其他机关这一特殊情况来规范检察人员的引进和使用, 在管人、用人、培养人、激励人等环节上都有一定的缺陷, 有些急需的专业人才引进难。再有, 在人员的编配上, 有些业务部门感到人力不足问题比较突出, 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

(四) 人员素质有待提高。

一是业务尖子缺乏。近年来通过学历教育、全员培训和分类考试等多层次、全方位培训, 队伍的知识结构和业务技能有了较大的提高, 但业务尖子还是偏少;在老中青结合上, 中间有断层, 年轻的同志相对比较多, 虽然学历层次普遍较高, 但实务能力、办案经验与工作的实际需要还有一定的差距。二是检察人才外在形象的成分偏重。在优秀人才的选拔、培养和评判上, 特别是主诉检察官资格的评定和优秀公诉人、优秀侦查员和办案能手的评选, 过分侧重于专业知识的掌握和外在形象的表现, 对工作实绩的体现和实际工作经验的积累相对不够重视。三是工作责任心不强。有些干警工作精力不集中, 办案、办事粗糙、敷衍, 不时出现差错、失误, 甚至是严重失职;有的干警工作拖拉, 办案周期拉得比较长, 甚至超期办案, 等等。这些绝对不是能力问题, 关键是工作责任心和工作态度问题。

二、提高检察工作质量与效率的措施思考

(一) 在思想观念上, 要准确把握质量与效率的内在要求和辩证关系, 进一步促进工作稳步协调发展。

各级检察院在管理工作中要进一步突出质量与效率的要求, 坚持把“质量与效率”作为管理的轴心, 通过日常管理来推进工作质量与效率的提高。一要树立正确的质量与效率的观念。强化“效率也是检察工作生命线”的观念, 改变对效率的模糊认识, 将效率意识融入检察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坚持以质量为基础, 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注重提高效率, 合理配置司法资源, 兼顾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 用效率体现自身的价值, 把人民群众是否满意作为检察工作所要追求的最高效率。二要自觉坚持严格依法的原则。这里的“依法”, 包括严格执行实体法和严格执行程序法两方面。严格执行实体法, 就是对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是否构成犯罪, 是否需要处罚, 受到怎样的处罚, 应严格执行刑法的规定;严格执行程序法, 就是要严格遵守诉讼法、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有关刑事诉讼规则等规定, 不能人为省略、减少诉讼程序和环节, 也不能人为地改变或突破诉讼程序。如“严打”斗争中的从重、从快问题。“从重”, 必须是在法律规定的刑法界限和刑罚幅度内的从重, 不能逾越法律的界限;“从快”, 必须是在法律许可范围内提高工作效率, 切忌程序缺失。三要进一步发展和完善执法思想。执法思想决定执法方向、指导执法行为、影响执法效果。要积极借鉴和吸收现代司法理念, 提高认识水平, 更新执法观念, 进一步强调平等保护各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依法加强对立案、侦查、审判和执行的程序合法性监督, 不断强化人权观念、证据观念和效率观念, 为提高各项检察工作质量与效率提供思想理论上的保证, 使新时期检察工作更好地适应现代司法文明的要求。

(二) 在深化改革上, 要把“提高工作质量与效率”作为核心目标, 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工作机制。

质量与效率的指标体系很难实现全部的量化, 可以考虑将定量考核与定性评价有机结合, 使质量与效率的评估体系更加科学合理。一要注重加强制度建设。提高工作质量与效率, 关键在于制度建设。深化检察改革, 优化内部管理, 形成良好的工作机制, 需要从纵与横两方面着手。在纵向上, 就是要建立良好的案件流程管理机制, 对审查批捕、审查起诉、出庭公诉、刑罚执行进行监督, 以及受理控告、申诉、抗诉等各个具体工作环节都提出相应的质量与效率要求, 并解决好各个环节之间的衔接问题, 依靠各个环节的高质量、高效率确保整个工作流程的高质量、高效率;在横向上, 就是要解决案件的繁简分流、专业分类、各部门之间的人力、物力配置问题, 解决检察官与检察官之间、检察官与助理检察官、书记员之间的分工问题。二要严格案件流程管理。认真落实高检院关于加强案件管理的规定, 进一步强化内部配合、监督和制约, 严格检察业务统计, 完善重大典型案件专报制度, 建立办案情况定期分析和上报制度, 加强上级院对下级院办案工作的分析、审查和指导。三要完善以质量和效率为核心的工作考核评价体系。切实做到从案件的侦查、审查批捕、审查起诉、出庭公诉、诉讼监督等各个环节都进行严格的考评。对省院部署的规范化绩效考评工作, 不要把注意力仅停留在排名上, 而是要努力让考核为提高工作质量与效率服务, 运用考核结果来不断改进工作。

(三) 在操作层面上, 要突出重点、上下联动、注重实效, 进一步发挥质量与效率的互动效应。

按照各条线工作特点与规律, 分阶段、有重点地稳步推进, 形成工作层次逐步提升的良性循环。一要以提高办案的质量和效率为重点。检察机关的办案质量与办案效率, 是检察机关履职能力、办案水平和执法形象的具体体现, 办案质量、办案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人民群众对检察机关的信任度与满意度。坚持质量是检察办案的生命线, 努力在提高办案质量上做到精益求精。同时要重视办案的效率, 办案效率往往是办案力度的体现, 没有力度就没有效率。在加大办案力度中, 必须坚持以保证案件质量、确保办案效果为前提, 既积极办案, 又努力办好案, 确保所办的每一起案件都做到事实清楚、定性准确、程序合法、处理及时、规范文明。二要以上下联动为纽带。各级院之间要加强经常性的交流与沟通。省、市院应从改进考核、加强实质性指导、探索建立有效的工作机制等方面, 为提高工作质量与效率提供一个标准, 发挥规范和导向作用。各基层院应根据工作实际需要, 针对工作中影响质量与效率的突出问题, 研究具体办法与措施, 并在实践中不断检验和整合, 逐步上升为有效的工作制度。三要以科技强检为动力。面对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化浪潮和现代科技发展趋势, 必须坚持不懈地加强技术装备及其配套设施的建设, 努力扩大计算机等现代化手段在办案流程管理、法律文书制作等具体工作环节中的应用, 善于运用网络技术来优化检察机关内部管理, 全面推进网上办案、办公, 以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四) 在队伍建设上, 要有梯次地推进检察人才培养, 进一步为提高工作质量与效率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智力支持。

提高工作质量与效率, 机制是前提, 物质条件是保障, 人员素质是关键。一要提高队伍的综合素质, 不断增强干警的事业心和责任心。通过学习教育, 使每个干警真正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端正办案思想, 改进办案作风, 严格办案纪律, 切实做到依法、公正、文明执法。二要加强队伍专业化建设, 狠抓业务水平的提高。执法水平与执法能力影响办案质量与办案效率, 直接关系到法律监督的效果。把质量与效率落到实处, 首先要有一支高素质的检察队伍, 而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检察队伍, 就必须走精英化、专业化道路。要重视培养和使用业务骨干和业务能手, 注重提高执法水平和执法能力, 为公正与效率的落实奠定良好的主体基础。三要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人才成长环境。要按照德才兼备的原则, 把业务能力强、群众威信高的骨干选拔到中层或领导岗位, 提高相应的政治、经济待遇, 在干警中形成学业务、钻业务、懂业务、会办案、办好案或者会为办案服务的良好风气, 从而通过若干年的努力, 使检察机关办案的整体专业化水平提高到一个新的层次。

摘要:检察工作作为党和国家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质量的优劣和效率的高低, 直接关系到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关系到人民群众对法律的信仰和司法权威的树立。而检察工作质量与效率的内在统一性, 必然要求我们辩证地看待这两个方面, 不应偏废。通过继续深化检察改革, 实现体制、机制、制度的不断创新, 工作方式、管理模式的不断转变, 检察资源配置的进一步优化, 进而推动检察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不断得到提高。

提高质量效率 第9篇

政府机关文印是印刷行业内的一个特殊群体, 机关文印工作对印刷任务有迅速、准确、优质、保密的要求, 而传统的胶纸印刷方式需要经过很多环节的操作, 在迅速、准确和保密上均在很大的困难, 且从机关文印工作的实际出发, 机关文印工作往往是小批量且时间紧的印刷任务比较适合应用数字化的印刷方式, 但是新技术的蓬勃发展还需要面临挑战, 可以说是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环境。

一、机关文印工作特点及传统印刷的问题

政府机关的文印中心主要担负的是印制机关所需的相关文件, 主要包括领导讲话稿、简报、文件汇编、法律法规汇编、通信录及各类证件等。由于目前提倡机关工作提高效率, 使得机关文印工作呈现出了新的特点, 这些新的特点主要是一下几个方面:

(一) 需要印刷的文件多。

近几年一直倡导政府机关在精简文件上下功夫, 但是目前的实际工作中还有很多需要印发的文件, 加上处理其他工作, 政府机关的文印中心需要印制的文件种类很多。

(二) 单一类别的文件的印刷数量少。

现如今随着无纸化办公的不断提倡, 机关办公自动化程度已经大大的提升了, 很多文件已经采取网络发送的形式, 因此在一般情况下单一类别下文件印制数量已经大大的减少。

(三) 工作时间紧。

一般情况下机关文印中心接到的印制工作都属于急件, 尤其是到年底工作总结的前夕甚至有不少特急文件, 所以文印中心的工作往往时间紧迫。

(四) 对印刷质量要求提高。

目前机关文印工作对于印刷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的提高的, 印刷的文件或其他产品已经有了向高级化发展的趋向, 很多印刷产品都要求彩色印刷和装订精致。

以上是政府机关文印工作在新时期下的特点, 而传统的胶纸印刷在流程和作业方式上已经很难满足现在机关文印工作的要求, 下面简要介绍。传统的胶纸印刷承担政府机关文印工作的流程是:政府机关的相关部门将书面或是电子版文档作为原稿提供给文印中心, 文印中心通过排版输出小样, 对小样校对定稿后输出胶片, 然后通过手工拼版和机器晒版、冲版后上胶印机进行印刷, 之后进入装订工序则需要进行分页、折页、配页、骑订或胶粘, 最后一步将产品裁切成成品交付客户单位。这是胶纸印刷的整个流程, 从这个流程中可以看出胶纸印刷在印刷过程中生产环节很多, 工艺流程复杂, 不但需要使用很多劳动力且生产效率低、文件的保密性差。应用于机关文印上则很难产生经济效益且会有生产成本高, 生产周期长的弊端。

二、数字化印刷面临的机遇

从目前的机关文印工作的特点和胶纸印刷应用于机关文印工作的弊端这个实际出发, 数字化印刷则迎来了新的机遇。

数字化印刷由于技术先进和功能全面的优势迅速的被人们所接受。数字化印刷的特点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个性定制印刷、印刷灵活、可变数据。随着近几年来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突破, 数字化印刷设备在印刷速度和印刷质量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将数字化印刷应用于政府机关的文印工作上具有很大的优势:

(一) 印刷速度快。

与传统的胶纸印刷流程相比, 数字化印刷将排版印刷、套红头、签印章、配页、折页、装订和裁切等流程都组合在一套设备上, 这样就可以大大的减少了印刷过程的中间环节, 与传统的胶纸印刷相比可以大大的提高印刷的工作效率, 使得印刷速度加快。

(二) 减低出错几率。

数字化印刷将印刷的流程都组合在一套设备上, 这样就减少了多中间环节的操作, 与传统的胶纸印刷相比, 在降低出错率上具有明显的优势。

(三) 印刷保密度高。

传统的胶纸印刷所需要的中间环节多, 经手的员工数量多, 这样的就很不利于印刷的保密工作, 而数字化印刷减少操作环节相应的也就减少的使用员工的数量, 如此一来就能有效的提高印刷保密度。

通过与传统胶纸印刷流程的对比可以得知现代化的数字印刷对于机关文印工作的小批量、急件印刷和对保密性的需求上都有明显的优势, 随着政府机关对于文印工作要求的不断提高, 数字印刷的优势将更加凸显, 数字化印刷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

三、加强机关文印工作管理, 提高文印工作效率

虽然数字化印刷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 但是由于设备的生产技术一直以来都是由外商垄断的, 几乎大部分的数字印刷设备进入中国市场之后都出现了“水土不服”的情况。在机关文印方面水土不服的情况更加明显。这也就是数字化印刷所面临的困境, 目前数字化印刷在政府机关文印方面所要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一) 数字印刷设备投资大。

根据目前的市场情况来看, 数字化设备的投资往往很大, 一般的设备一次性投资最少要几十万, 而生产型的数字印刷设备则需要上百万甚至是上千万, 不但设备投资大且数字印刷设备折旧速度也比较快, 这就使得政府机关选择数字化印刷时需要承担更大的负担, 这也就是数字化印刷设备进入政府机关文印部门的重大的障碍。

(二) 数字印刷设备自身存在的问题。

由于我国国情的现实情况, 政府机关的文印工作存在需求量的高峰期, 一般在年度重要会议期间对文印的印制数量需求很大, 这就对数字印刷的生产力问题产生很大的挑战, 特别是在国家重大会议召开的年份, 政府机关文印工作对数字化印刷的工作效率要求更高。除此之外, 数字化因数设备的纸张适应问题是数字化印刷的重大问题。我国政府机关在用纸的规格方面有着一定的要求, 而数字化印刷设备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因为纸张的适应性不良的情况影响设备的正常使用, 很容易对文印工作的时效性产生影响。还有数字化印刷的正被套精准问题, 一直是数字化设备所亟需突破的。

(三) 政府机关文印部门现有管理问题及改善对策。

数字印刷进入政府机关文印部门所要面临的挑战还有政府机关的管理问题。比如笔者所在的文印室过去是两个人, 现在是笔者一个人, 非常繁忙, 笔者一个人干两个人的活, 时常加班, 不计报酬。这就需要领导加紧协调提出解决办法, 保证工作质量。

在科技快速进步的今天数字化印刷的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 然后再机遇的背后隐藏的是挑战, 如何更好地发挥数字化引述的优势来更好的服务政府机关的文印工作, 让数字化印刷技术在政府机关演绎出时代的科技强音, 还需要对数字化印刷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进行分析, 加以解决, 这是数字设备的制造商、经销商及相关的政府机关需要共同探讨的地方。本文试图给出一个解决问题的粗浅的方案。

首先, 数字印刷设备生产商需要进一步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制造商应当针对数字印刷设备本身存在的问题加以改进, 并通过改进生产技术工艺和流程, 以便能够降低设备的生产成本解决政府机构引文投资巨大而不能采用的问题。

其次, 完善设备的售后服务体系。由于政府机关文印工作的特殊性, 很多文件对印刷的时效性具有很高的要求, 因此设备故障对于文印工作的进行具有很大的影响。如果设备的制造商能够完善售后的服务体系, 做到故障的快速解决, 那么对于数字印刷进入政府机关将会大有帮助。

最后, 明确政府机关文印工作的职责。文印部门是保障政府机关运行的重要部门, 所以在文印部门的改革过程中要明确文印工作的地位, 始终坚持“保障为主, 经济效益为辅”的原则, 那么如果更好的开展文印工作应当是文印部门考虑首要问题。数字印刷的优势能够有效的提高政府机关文印效率, 真正做到迅速、准确。当然节约用纸始终是必要的。废纸利用时一面纸用完不丢掉, 下次再用另一面。文件排版紧凑, 复印材料尽量复印成正反面。这样可以节约用纸, 提高效率。此外文印工作相关人员要做好保密工作, 复印过的文件底稿及时销毁。牵涉保密的文件内容, 绝不外传, 不该说的话不说。

总之,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数字印刷虽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但是随着未来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 数字印刷的未来将是充满光明的, 要想使数字化印刷真正的走入机关, 需要相关部门的不断努力。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进步, 数字化印刷逐渐进入人们的视线之中。与传统的印刷方式相比, 数字化印刷在印制小批量, 对印刷质量要求较高的任务上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采用数字化印刷技术承担政府机关的文印工作, 可以提高政府机关文印工作的效率, 同时解决了传统印刷方式应用于机关文印工作中的弊端。本文从机关文印工作的特点出发, 阐述了数字化印刷的优势, 同时提出了数字化印刷应用于机关文印工作上所需要面对的挑战, 对加强机关文印工作管理, 提高文印工作效率对策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数字印刷,政府文印,效率提高

参考文献

①周为群.数字印刷在政府文印中心落地[J].印刷工业.2012, (01)

②杨雪强.经验介绍之二数码印刷在政府文印中的应用探讨[J].印刷工业.2006 (, 03)

③李瑞.传统印刷与数字印刷[J].印刷世界.2011, (06)

提高质量效率 第10篇

超速固化型聚氨酯橡胶防水涂料可使用机械喷涂设备, 瞬时形成防水层。机械喷涂时, 首先在50~80℃的温度下, 将注入罐中的主剂和固化剂加温, 降低其黏度, 然后以高压泵送入喷涂设备。主剂和固化剂通过附有加热器的软管, 压送到喷枪的混合室中, 主剂和固化剂相互碰撞混合后喷出。

2 沥青熔化技术

一般沥青熔融常伴有臭气, 过热还可能发生火灾。解决方法是开发电熔解的沥青熔融技术。

田岛屋面公司的ACS是将预先在工厂内熔化的沥青倒入保温容器中, 搬运到现场, 再以电加热的方法进行熔融。日新工业公司也推出了类似的设备。ACS在2m3立方体中加装500 kg的沥青, 重量超过1 200 kg, 搬入现场和横向移动需要起重机和升降叉车。

电熔釜在熔解时盖子基本上是密封的, 只有盖子开闭时才有少量臭气和烟溢出。

3 热熔喷灯工法

20世纪90年代出现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热熔工法, 手持式热熔喷灯和手推式多头喷灯车得到推广。手持热熔喷灯是以旋钮调整火力, 火焰可置于地面的架子上, 十分便利。

手推式多喷头喷灯车, 一般有8~10个喷头并排排列, 适用于要求快速施工面积较大的防水工程。

4 PVC防水卷材机械固定工法

PVC防水卷材机械固定施工时, 卷材与卷材的搭接, 先在卷材上铺设固定圆盘, 设置诱导加热装置 (加热支架) , 加热圆盘, 然后将PVC防水片材与固定圆盘结合在一起。

虽然同为PVC树脂系防水卷材, 但各厂家的材质和固定圆盘的大小不同, 因而需要与之相匹配的诱导加热装置。

5 防水涂料机械搅拌

防水涂料有双组分和单组分之分, 一般都用电动搅拌机进行搅拌, 然后涂布。

双组分防水涂料的固化, 一般是主剂和硬化剂的反应。如果搅拌不充分, 就会发生固化不良的情况。而像水泥系防水涂料, 由于相当于固化剂的原料是粉状的, 如果搅拌不良, 就会产生结块粒状的情况。单组分防水涂料, 有主成分与填料、增塑剂、颜料分离的情况, 一般也要搅拌。

防水涂料混合搅拌使用的手持式搅拌机, 分为低转速型、中转速型和高转速型三类。

提高质量效率 第11篇

【关键词】企业所得税;和谐税收;创新;效率

创新社会管理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国家税务总局更是提出了“服务科学社会,共建和谐税收”的口号,对新时期我国税收发展与税制改革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新时期的社会发展中,为纳税人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服务,维护纳税人的相关权益,是税务部门的职责和义务,加强税务服务也是转变政府职能,创建服务性政府的必须。政府应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税收服务工作,降低税收成本、减轻办税负担,也要通过帮助纳税人掌握税法知识与熟悉办税程序等,为人们提供全方位高效的税收服务。本文以钦州税务局为例,对其税收与加强社会管理的创新作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税收征纳中的管理创新——以钦州和谐税收为例

长期以来,由于受到税收征纳中征管模式滞后以及信息不对称等现状的影响,使得我国税收征纳的工作不能良好开展,加之税收治法欠缺规范,涉税维权渠道等等的制约,使得新时期的税收征纳中各种矛盾时有发生,不利于我国经济的良好发展。“十二五”期间,国家税务总局在制定税收发展规划时,提出了“和谐税收”的新理念与实践,对我国税收制度的演进改革以及征纳措施的优化调整树立了执行的标杆,使得税收征纳中的管理创新具有了一定的实操性。

在国家相关政策以及税收征管的大环境下,钦州市税务部门通过完善的制度设计与科学的管理谋略,在税收的征纳方面进行了锐意的改革,为纳税人生产经营与发展壮大提供了有效地税收征管与纳税服务,其中钦州市钦北区地税局以“和谐”促“税收”,展开了形式及内容丰富多彩的“和谐建设”在基层主题活动,积极向群众传输“和谐税收”的理论与税收方针,创新工作方法,转变工作作风,树立起了税务局廉洁高效、政令畅通以及政务和谐的新形象,在2101年的前10个月,企业所得税收入就达到了2.3064亿元,同比增长了64.75%,真正做到了和谐促税收,钦州市钦北区地税局通过管理到位、学习到位、宣传到位以及帮扶到位等税收征纳中的管理创新,真正意义上实现了该地区的税收管理的“和谐”。

作为钦州市税务部门锐意改革别的另一个典型代表,钦州港区国税局着力于创建和谐的税收环境,通过制定出台了和谐税收管理办法、构建了税务和谐服务队伍等有效措施,为当地的企业创设了和谐的税收环境,促进了该地税收的发展。在具体的工作中,钦州港区国税局积极推行和优化“一站式”、“一窗式”服务,大范围延伸了国税局的服务,实施首问负责制,为该地的企业积极提供法规查询、证词咨询以及办税指南等服务,帮助企业加强财务核算和经营管理,为和谐税收打下了基础,另外,钦州港区国税局从领导班子和一般税务干部层面着手,积极进行针对性的业务培训,使得各层级干部的业务水平得到了有效地提高,并并积极转变干部的思想观念,树立“企业纳税我服务”的理念,使得税务局个层级的管理干部等实现了从“管理者”到“服务者”的角色转变,为该地区的企业发展与工业建设积极提供有效的服务,大力扶持新企业,并用足各种税收优惠政策,为当地的经济发挥创造了优良的政策环境,为港区的经济发展保驾护航,使得在创建和谐税收环境的前提下实现了该地经济的飞速发展。

二、社会管理创新中提高企业所得税的征管质量和效率的对策

1.公开透明涉税事项,维护纳税人合法权益

作为新时期的税务部门,为了充分调动广大纳税人的参与度,实现各项社会管理工作的创新与加强,税务部门应全面推进涉税事项的公开透明,使得广大民众更有参与税收运社会服务方面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样也可以使税务部门可以广泛充分地听取纳税人的相关意见和建议,并积极制定相关的应对措施,使得税收的征纳及服务更具针对性和科学性,在现实生活正更具实操性。首先,税务部门应当重点公开政务服务、纳税人权利义务以及政策落实等涉税事项,要讲求力度和实效,而不是以前的那种政策公告和通知等政策性文件,要让纳税人真正意义上了解自身的权利和义务;其次,税务部门要尽量延伸和拓展涉税事项的公开范围,尽最大可能来满足纳税人的经济需求个立体监督,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按照国家相关规定,除涉及党和国家的秘密以及受法律保护的纳税人商业秘密外,税务部门可最大范围地公开税务部门的行政和执法权力事项,这些内容的及时公开有助于纳税人及时了解政策动向与自身纳税方面的相关内容;再次,税务部门应当畅通涉税事项的公开渠道,将政务公开工作纳入制度化的运行轨道,严格约束税收执法权中的自由裁量权,为纳税人创建一个和谐的纳税环境。

2.调整和消除所得税中税收规定和会计规定的差异

在当前的发展中,为完善对企业所得税的征管,应当沥青增加所得税计征难度的主要因素,便是逐渐形成的税收规定与会计规定的差异,基于某些方面需要保证国家的税利益的原因,极其容易出现税收规定与会计规定不一致的规定,这必然会造成征纳-双方成本的提高,针对此,笔者认为应遵循税收向会计规定靠拢原则,适当简化或减并对计征环节的规定,并以此来促使所得税征管效率的提高,这种形势下,不但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征納成本,好促进了和谐税收的发展,实现社会管理创新中对企业所得税的应收尽收。

3.增强税务人员观念,增强服务意识

结合钦州港区国税局的成功经验,新时期的税务部门应将自己定义为纳税服务的主体,向部门内的各层级管理人员灌输服务的意识,进而摒弃传统的执法理念,在完善社会管理的过程中优化服务,进而使得税务部门的工作开展达到执法、管理与服务的良性互动,在具体的税务工作实践中,应当明晰服务责任,根据相应的部门不同细化明确业务、行政及技术等部门各自应承担的服务责任,讲求将服务责任落实到明处,真正意义上为纳税人谋福利,开展和谐的税务征纳工作,另外,税务部门的相关人员应积极拓展服务的领域,强化纳税服务的载体间建设,自上而下加强自身的服务意识,并经过专业的培训来提高服务的水平,在纳税人的心目中树立起税务机关良好的形象,促进所在地和谐税收的发展。

4.加强所得税征管的信息化程度,提高税收队伍素质

针对企业所得税征管难的问题, 应当建立和完善税收征管的工作机制,并在此基础上对征管的流程、办法、职责等进行系统化完善管理,同时,也要对税收征集队伍成员进行有效的绩效考评,为提高所得税征管的质量和效率打下基础。任何时候,人才队伍的建设都是管理中主要的一环,所得税征管人员也不例外,应当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培养出税收的实用性专门人才,可以对有潜力的员工进行多渠道、多层次的培训,对现有的人才资源进行高效合理的配置,以此来增强所得税税收人才队伍的活力与稳定,提高其综合素质,使其更有利于所得税征管质量的提高。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新时期的发展过程中,对企业所得税的征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本文对钦州两税部门的改革为典型案例进行了详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所得税征管对策进行了探讨,通过完善税务人员业务素质以及公开透明涉税事项等等,为新时期所得税征管的更高效进行打下了坚实基础,进而促进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建军,谢芬,苏明萃.我国企业所得税征管效率测度分析[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2,11:68-77

[2]谢诚.企业所得税台账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D].电子科技大学,2012

提高质量效率 第12篇

1、创编工作的组织与领导

正确的组织与领导直接影响设计质量与排练效率。团体操的设计与训练是一项相对复杂的工作, 涉及的工作内容包括确定主题, 选取题材, 设计图案、图形, 设计变化过程、设计表演动作、设计服装道具、创作或选取音乐、编写解说词、旁白等很多方面。高质量完成这些工作需要具备相应能力的创作人员组成一个密切协作的创作团队, 经过一定时间的设计、讨论、完善过程, 这是确保团体操创作质量的基本条件。所以, 主管这项工作的相关领导, 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 给设计工作留有充足的设计时间。通常, 在大多数情况下, 学校团体操的设计时间都非常紧张, 导致设计的方案不够完善, 甚至是边训练, 边创编, 导致大量的训练工作由于方案的修改成为无用功, 这不但影响训练的效率, 而且经常引起参演学生的逆反情绪。所以, 要给设计工作留有充分的时间, 确保训练启动之前, 所有设计内容能够确定下来。当然, 训练中发现不合适的地方也不是不可以改, 但是, 修改的内容一定要少。

2、设计表演方案时应注意的问题

设计中有意识地将全场划分成若干区域, 人员划分成若干组进行构思和设计是有效的办法, 在具体设计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 设计图案时要充分考虑看台的高度对场内图案清晰程度的影响, 如果看台较低, 图案一定要线条粗大, 间距充足。图案的组成和变化有赖于队形和服装道具的运用, 表演人员的队形变化要流畅自然, 变化过程要设计相应的表演动作, 要充分利用变化过程进行表演。避免无表演动作的生硬变化。

第二, 设计的动作应简单易学, 远效果, 大效果明显, 应灵活多样地采用一致、依次、交替、起伏、波浪等集体配合方式, 单个人员的动作简单, 而整体效果明显。动作整齐是团体操的生命, 整齐可为团体操表演带来震撼力, 但要避免为了整齐而过分放慢动作节奏, 导致动作形象与音乐形象不一致。

第三, 解说、旁白、能弥补图案、图形、动作、音乐等表演手段的不足, 引导观众把视听感觉串联成一个完整的整体, 从而有效地感染观众, 引起共鸣, 在团体操表演中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因此, 要重视解说和旁白的设计。

3、排练中应注意的问题

科学合理的排练方法能有效地提高排练效率。团体操排练涉及明确每一个表演人员的站位、引导队形变化过程、训练表演动作、训练按音乐节拍完成动作等内容。引导队形变化过程往往是排练的难点, 这个过程是一个细致的工作。必须使每一名参演学生清楚变化前后的准确坐标位置、变化时的移动路径、音乐的拍节等。这些任务在指挥台上无法完成排练, 必须将队形变化过程的引导任务分解成若干区域, 由多名教师或骨干在场地内分头引导, 只有这样才能高效率地排练队形变化过程。这就要求训练前做好任务分解和分工, 制定周密的排练计划, 充分发挥班主任和学生骨干的作用。

团体操表演场地通常设置标志点, 标志点可以规范人员的间隔距离, 便于演员确定表演的坐标位置, 标志点的布置直接影响团体操的排练效率, 训练前布置好场地上的基本标志点和特殊标志点是十分必要的。为了顺利地完成图案的排练, 初次排练图案时, 将图案的轮廓画在场地上, 学生记住坐标位置后再去掉提示的图案轮廓, 这是复杂图案排练的有效方法。

4、小结

团体操的设计工作较为复杂, 涉及的艺术手段多样, 需要充足的创作时间, 各有专长的创作成员组成协作密切的创作团队。在创作中个人构思与集体讨论相结合, 集思广益、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 是团体操设计方案艺术性的保障。

编排中, 要兼顾表演的艺术性和表演方案的可操作性, 充分考虑参演学生的训练时间、接受能力。这是团体操能够顺利完成排练的前提条件。

训练前做好周密的计划, 将任务分解、分工, 充分利用排练骨干是提高排练效率的有效方法。

排练前做好场地的布置, 排练中巧妙地利用特殊标记是提高排练效率的有效手段。

摘要:团体操的设计与排练相对复杂, 在组织和领导团体操设计与训练工作时, 要预留充裕的创作时间, 各有专长的人员组成才艺全面的创作团队, 创作人员紧密协作。这是形成高质量表演方案的基本条件;切实可行的表演方案和周密的排练计划是提高排练效率的前提;合理分解任务、分工明确, 充分发挥骨干作用是提高排练效率的有效方法。排练前做好场地的布置, 排练中巧妙地利用特殊标记等是提高排练效率的有效手段。

关键词:团体操,创编质量,排练效率

参考文献

[1]毛学信.中国团体操[M].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1988, 10.

[2]曲世奎.体操大辞典[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 1999, 6.

上一篇:计算机发展史及展望下一篇:佛教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