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源融资范文

2024-07-24

外源融资范文(精选4篇)

外源融资 第1篇

(一) 中小企业融资重要性

中小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维护市场竞争活力、确保经济运行稳定、保障充分就业方面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中小企业受经营规模较小, 自身实力有限等因素的影响, 在发展中面临着资金不足的问题。资金是企业发展的血液, 因而, 如何有效地解决中小企业在发展中面临的资金问题, 是增强中小企业发展后劲、发挥中小企业作用的重要条件。

(二) 中小企业融资类型

一般而言, 企业融资都依托着一个包括外源融资与内源融资、债务融资与权益融资等多种融资方式和资金属性的多层次、多侧面的融资体系。

单从企业融资渠道来看, 分为内源融资和外源融资。内源融资是指企业依靠本身的内部积累进行的融资, 融资能力的大小取决于企业的利润水平、净资产规模和投资者预期等因素, 这种融资的成本要远远低于外源型融资。

但是我国中小企业规模偏小、自我积累有限, 限制了通过这种方式获取资金的能力。随着经济技术的进步和生产规模的扩大, 单纯依靠内源型融资已很难满足企业的资金需求, 尤其是在经济效益日益货币化、信用化和证券化的进程中, 外源性融资正成为企业扩张的主要融资手段。

二、中小企业外源融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 金融机构与中小企业之间信息不对称

交易信息对于市场交易行为和市场运行效率具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 信息在经济主体之间的分布应是均匀的。但是事实上由于我国中小企业多是民营企业, 资金的使用者不能及时向资金的供给者提供较多的信息, 银行机构和中小企业双方存在信息不对称的现象。银行或其它金融机构由于无法获取贷款合同实施后中小企业相关的有用信息, 特别是不能准确获知企业申请贷款的实际能力和偿还债务的能力, 往往会增加中小企业融资的难度。

Stiglitz和Weiss (1981) 认为, 金融机构和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会引起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 潜在的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会使金融机构产生惜贷或惧贷心理, 这一问题已成为金融市场正常发挥功能的重要障碍。

(二) 中小企业信用缺失

市场经济实质上是信用经济, 经济交易的顺利进行和经济的繁荣发展都是以信用为前提。任何一个企业要求生存、谋发展, 就必须重视自己的诚信。而在我国, 多数的中小企业缺乏健全的财务制度, 财务透明度不够, 信用观念淡薄, 信用等级普遍不高, 提供不了或不愿提供必要的财务报表和真实情况。

财务信息不真实、不完整, 不仅增大了银行对企业信息的甄别成本, 还增加了金融机构的贷款风险。一些企业利用多头开户、无效担保的方式骗取银行贷款, 并借企业改制、破产等名义, 不按规定归还银行贷款本息, 恶意脱逃银行债务, 使债权人的债权落空。有些企业之间款项拖欠严重, 社会信用关系差, 企业之间很低的信用关系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 互相拖欠的三角债对本来就处于市场竞争中弱者地位的中小企业的影响更大, 使一部分贷款在拖欠中沉淀。由于中小企业目前的融资主要以商业银行为主, 然而商业银行为了防范信贷风险, 规定只有信用等级高的企业才可以贷款, 上述情况的出现, 大大降低了中小企业的诚信度, 进一步加剧了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

(三) 社会担保系统力量薄弱

通过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疏通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 促进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进行融资支持, 是世界各国扶持中小企业的通行做法。在我国, 银行对中小企业申请贷款行为要求提供担保。

按照国家《担保法》的规定, 目前抵押物仅限于土地、房地产、机器、设备等。中小企业资产少, 相应的负债能力也就比较低;多数中小企业的房产、设备价值较低, 符合银行要求的有效抵押很少, 中小企业自身担保能力弱。中小企业如果没有足够的抵押物, 就很难得到贷款。效益较好、具有担保资格的大企业一般不愿为经营风险大的中小企业担保, 中小企业之间的互保、联保行为的规避风险能力也难以获得银行的信任, 在这种情况下中小企业要取得贷款, 只有依靠社会中介担保机构提供服务。

而社会中介担保机构的服务能力仍然比较薄弱。近几年, 我国各地陆续设立了一些服务于中小企业的担保公司, 但目前的担保机构基金来源少, 尚未建立健全风险补偿机制。有些担保公司在向中小企业提供担保时, 出于利益考虑, 还要向中小企业收取一定的担保费和保证金, 目前办理一笔贷款抵押的综合收费大体在贷款的5%~10%左右, 担保公司平均担保费率也在贷款的1%~2%左右。抵押、担保费用过高, 增加了中小企业在获得这种专业担保服务时的费用成本, 在一定程度上也减少了中小企业选择这种中介担保机构服务的机会。

(四) 中小企业直接融资途径有限

目前, 我国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狭窄, 直接融资比例很低。据中国人民银行2007年的调查显示,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98.7%来自银行贷款, 即直接融资仅占1.3%。资本市场是企业融资的直接渠道, 企业, 企业特别是大型的、上市的企业, 在资金困难时可通过资本市场发行债券进行债权融资和发行股票进行股权融资。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证券市场发展迅速, 但由于起步比较晚, 中国的证券市场还处于成长阶段, 证券市场具有明显的不稳定性、不完善的特点。而且, 国家对中小企业有关直接融资的市场准入条件等管制过严, 致使在我国所有上市公司中, 非国有中小企业所占的比例还不到3%, 直接上市融资的大都是国有企业。

上市门槛过高使得很多具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无法或很少争取到直接上市融资的机会, 严重制约了中小企业的融资扩张能力, 我国中小企业通过证券融资获得的资金在企业资金来源中仅占10%。即使少数的中小企业可以进行直接融资, 由于在证券市场融资需具有规模性的特点, 中小企业单位直接融资成本也远远高于大企业的资金成本, 同时我国还不允许私募发行企业债券, 短期内中小企业直接获得融资的机会很小。

三、促进中小企业外源融资的对策

(一) 加快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

信用保证制度是中小企业使用率最高、效果最佳的一种金融支持制度。2008年8月24日,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鼓励和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 要求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加快建立信用担保体系。政府应把发展信用担保视为扶持中小企业融资的有效手段, 运用必要的政策扶持, 创造条件重点扶持一批制度健全、管理规范的担保机构, 加快组建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机构, 使之成为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拓宽信用担保资金的融资渠道, 确保信用担保机构资金来源的稳定性与多元化, 发展多种形式的互助性融资担保, 从制度上为银行规避金融风险、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创造必要条件。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可以提升中小企业的信用度, 同时在一定的程度上保障中小企业稳定、可靠、持久的资金投入。

(二) 加强中小企业信用制度建设

中小企业应强化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 规范经营、自我约束, 保证提供给银行的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合法性, 以取得商业银行的信任和支持。同时, 中小企业要想获得银行的进一步支持, 应强化信用观念, 加强自身信用制度的建设, 增强信息的透明度, 在申请贷款时应如实向银行呈报企业的财务状况。同时规范自己的开户行为, 实行基本账户结算制度, 使存款、贷款、结算以及经营活动都置于银行的监督之下, 提高还贷行为的自觉性。银行也要积极与区域内的中小企业加强联系, 及时进行交流和沟通, 对在自己区域内的中小企业的财务状况有准确的了解, 这样便于银行规避风险, 也为中小企业贷款提供条件。

(三) 拓宽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渠道

首先, 要完善我国的资本市场, 尽快建立适应市场需求的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 建立起全国性的产权市场, 降低中小企业融资的条件, 扩大融资的比例。政府应进一步发展和完善资本市场, 建立多层次的融资渠道。可以通过现有的银行信贷支持, 还可以通过组织融资担保、发展私募股权基金、发行中小企业联合债券等途径获取资金。其次, 要降低上市门槛, 消除对中小企业的歧视性规定, 鼓励条件成熟的中小企业上市, 使得中小企业和国有企业享有平等的融资机会, 提高我国中小企业直接融资的份额。

参考文献

[1]杨宗昌、田高良:《浅析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与对策》, 《会计研究》2001年第4期。

[2]郭斌、刘曼路:《民间金融与中小企业发展:对温州的实证分析》, 《经济研究》2002年第10期。

[3]晏露蓉等:《创建合理高效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研究》, 《金融研究》2008年第10期。

[4]刘承智:《信息不对称条件下民营企业的融资问题研究》, 《财会研究》2007年第3期。

外源融资 第2篇

一、小额贷款公司业务运营总体状况

截至2011年3月全国已开业小额贷款公司3300余家,小额贷款公司在缓解中小企业贷款难、抑制资金外流、遏制非法融资、激活农村金融市场等方面有明显效果。

滁州市元丰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成立于2009年8月1日,公司注册资本4400万元,是滁州市第二家成立的小额贷款公司。公司根据相关部门的要求,建立了贷款管理办法、小额贷款贷后跟踪管理办法、档案管理办法、五级分类办法、财务会计制度等,明确公司贷款调查、审查、审批流程。两年来,公司已为本地农户、个体工商户、中小企业累计发放贷款近2亿元。从贷款用途看,元丰小额贷款公司贷款主要投向于工业生产领域。所有贷款业务均按制定的业务流程规范运作,公司的运行有序而且规范,没有发生不良贷款现象,没有向股东借款和发放任何贷款,也没有吸收社会公众的一分存款,更没有放高利贷,公司已进入了良性发展的轨道。但是后续资金缺乏,盈利模式难以持续。由于小额贷款公司“只贷不存”,没有存款资金来源,从而对外融资成为其扩大资本规模的主要途径。

二、小额贷款公司外源性主要方式、渠道

在“只贷不存”的和安徽省小额贷款公司的监管政策的环境下,外源性融资主要有捐赠资金、金融机构融资两种。但是无论哪一种途径,都面临着现实的筹资困难首先,由于资本的逐利性,所以捐赠资金不可能太多,其次金融机构融资由于小额贷款公司定位不明加上金融机构相对保守的做法使多数小贷公司融资出现极大困难,甚至有商业银行明确规定:不得为小额贷款公司融资。

目前我公司主要依靠自有资本金来开展贷款业务。但是,依靠股东增资和长期的分红截流,并不是长久之计。由于股东都有自己的企业,也需要发展壮大的资金,不可能无穷制地投进资金。资本金的严重不足,导致小额贷款公司无法根据市场需求制定发展规划,面对日益扩大的市场规模,大多数小额贷款公司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只能死卡着资本金和利润来制定贷款规模,无法满足更多客户的贷款需求,自开业以来公司一直处于空仓状态,而客户需求仍较多。两年来公司一直不遗余力的从银行寻求融资,但由于政策层面等各种原因一直未能如愿。融资难问题已逐步成为制约小贷公司发展的瓶颈。

三、小额贷款公司融资需求情况

近年来,随着国际、国内金融环境的变化,企业普遍面临着原材料上涨、职工工资成本上升、外贸缩水的被动局面,中小企业纷纷闹起了钱荒。与此同时,不少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利率普遍上调30%至40%。如果是担保贷款,还要加上担保机构2%至3%的担保费率。再加上繁杂的审批限制,中小企业想要从银行贷款就更是难上加难。

迫于无奈,中小企业只能求助于民间借贷,甚至是高利贷,以解燃眉之急。一方面是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境,另一方面是大量的民间资金游离在外,在这样的背景下,小额贷款公司应运而生。但是小额贷款公司受资金来源监管政策和其行业特殊性的制约,在资本金方面对整个社会的资本需求量来说无疑只是杯水车薪。

四、当前小额贷款公司外源性融资业务开展存在的主要困难和制约因素

为解决资金匮乏问题公司一直致力于转制为村镇银行。2008年初,银监会和央行达成一致,央行推动试点的小额贷款公司,在自愿的原则下,可以依据《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和《小额贷款公司管理暂行规定》,转变为村镇银行或贷款公司。这就意味着,银监会和央行在分别进行了3年的小额信贷试验后,终于达成妥协,使小额贷款公司,也有看成为正规的金融机构,不仅能够解决小额贷款公司“身份缺失”的题目,而且能够解决其资金来源匮乏的困境。但是,这个选择的过程对小额贷款公司而言却是十分痛苦的。由于根据银监会的《村镇银行管理暂行规定》,村镇银行最大股东或惟一股东必须是银行业金融机构。最大银行业金融机构股东持股比例不得低于村镇银行股东总额的20%,单个自然人股东及关联方持股比例不得超过村镇银行股本总额的10%,单一非银行金融机构或单一非金融机构企业法人及其关联方持股比例不得超过村镇银行股本总额的10%。《安徽省小额贷款公司管理暂行规定》对于股东的规定更加严格。无论哪一项规定,基本点就是银行必须控股或者全资经营。从银监会来说,也曾考虑放宽小额贷款公司的准进条件,降低对银行控股比例的要求,但是考虑到当前的社会信用环境,为了防止出现道德风险,在银行控股上是没有任何让步的可能。而小额贷款公司,本着“谁掏钱谁投资”的原则,几乎全部为私人资本。在这样的股权结构下,假如转型为村镇银行或贷款公司,就必须把小额贷款公司的控股权和经营权交给别人。但是不接受改编方案则将失去一次获得金融牌照的机会,就不能获得向公众吸收存款的权利,小额贷款公司的生存将面临严重考验,而且以后能否有这样的机会尚不知晓,在这样一个机会眼前,小额贷款公司或者放弃控股权,转制成为村镇银行或者放弃这一机会,从其他渠道筹集发展所需资金。

五、小额贷款公司外源性融资业务开展的意见和建议

结合小额贷款公司市场环境和我公司现状为进一步推动小额贷款公司外源性融资业务开展,应出台专门针对小额贷款公司的外源性融资办法,规范、拓宽、优化小额贷款公司融资环境,加大外源性融资比例并适当放宽村镇银行准入门槛。小额贷款公司转制为村镇银行可以吸收存款是突破融资瓶颈的最根本办法。小额贷款公司的诞生是金融改革的一次突破性进展,与正规金融机构相比,小额贷款公司具有多项优势。小额贷款公司转制村镇银行是其发展壮大的必然途径,融资问题因为性质的改变也就荡然无存。因此,应在防范金融风险和坚持审慎经营的原则下,适当考虑该给予小额贷款公司一定的成长空间,让他们探索自己的村镇银行之路。

适当放宽政策空间,积极扶持小额贷款公司生存发展。小额贷款公司转制村镇银行,将有助于其内部管理和业务发展的全面提升和解决无钱可贷的尴尬局面。但是在具体转制过程中,应考虑小额贷款公司的生存现状和发展空间,进一步制定针对性和操作更强的实施细则,达到既可以帮助小额贷款公司实现突破性发展,也可以为农村金融带来更新鲜的血液的改革效应。

(一)扩大其融资范围。对运营状况良好,风险控制能力强的小额贷款公司,应适当放宽融资比例,可放宽到资本金的100%。

(二)是增加资本金,扩大经营规模。对于依法合规经营、且效益不错的小额贷款公司适当放宽其增资扩股增加资本金的政策限制。

(三)是减轻其税收负担。制定与农村商业银行享受同等的营业税和所得税的优惠政策,给新生的小额贷款行业以扶持。

(四)是给予优惠利率。小额贷款公司可按照银行同业拆借利率,或介于同业拆借利率和贷款利率之间,向商业银行融资。

(五)进一步引导小额贷款公司的良性发展。针对小额贷款公司建立社会化的评级体系,开展对小额贷款公司经营状况、盈利能力、风险控制等的综合评价,鼓励银行机构对经营稳健、管理规范、准备充分的小额贷款公司在融资、转制村镇银行等方面给予有力支持。(作者:陈杰)

中小企业外源融资的困境与对策 第3篇

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遵循“内部融资———向银行贷款、发行债券———发行股票”这样一个顺序。内源融资是当前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比较现实的融资渠道选择, 因为它具有原始性、自主性、成本低、风险小的特点。在现在的经济背景下, 市场的需求量减少, 企业间竞争加剧, 商品价格下降, 库存商品增加, 企业获得的收益减少, 能够用于内源融资的部分更是骤减, 因此, 即使是与往年需要同等的融资资金下, 外源融资的需求量大大增加了。外源融资, 具体地说, 它是企业吸收其他经济主体的储蓄转化为自己投资的过程。这类融资方式的特点是高效、灵活、大量且集中。因此企业主要依靠外源融资的方式获取资金。外源融资包括间接融资和直接融资。

1. 作为主渠道的间接融资非常困难。

间接融资一直是中小企业外源融资的首选, 根据一项调查表明, 中小企业都把银行、信用社当做了外源融资的第一选择, 贷款占了企业负债的70%以上。但由于国有银行、国有企业的产权主体同属国家, 因此, 国有银行向国有企业贷款存在风险“软约束”, 风险的最终承担者是中央政府, 所以国有银行在选择贷款对象时存在国企偏好, 而中小企业贷款则显得相对困难。而中小企业在市场疲软的状况下效益也很不稳定, 大量企业都缩减了利益, 银行为防范贷款风险而调高了贷款门槛, 这使得中小企业间接融资进一步受阻。

2. 作为新途径的直接融资亦受阻。

直接融资包括债券市场融资、风险投资、股权融资等, 由于近年来市场经济逐渐完善, 因此, 直接融资成为了中小企业融资的新途径。但由于当前证券市场门槛太高, 创业投资体制也不健全, 公司债券发行的限制较多, 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缺乏, 因而中小企业很难通过资本市场公开募集资金。

债券市场是一条重要的直接融资渠道, 但对于企业的信用要求较高, 而中小企业规模小, 信用等级不够, 也很难通过发行债券来筹集资金;而在股权市场, 一部分成长性的高科技中小企业在深圳证券交易所的中小企业板块上市, 进入资本市场直接融资。一部分中小企业 (要为大企业提供配套服务和零部件的中小企业) 依附或者挂靠大企业, 成为大企业的子公司或者控股公司, 利用大企业的力量进入资本证券市场获得资金。而由于中小企业规模以及上市成本等因素, 进入资本市场还是太困难。虽然我国股市2009年下半年开创了创业板块, 但其要求特别严格, 只有少数中小企业能通过创业板块上市, 只能解决一部分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 对于全国大多地区的中小企业来说, 还是九牛一毛的。

二、中小企业外源融资困境的成因

1. 内部原因分析。

(1) 规模视角原因。中小企业之所以会在企业前面冠上中小一词, 就是因为企业规模较小, 自身实收资本不高, 一年的收益也较低, 自有资金不多, 这就造成了在贷款过程中, 银行审核不通过, 不能很顺利的获得贷款, 更不可能通过严格的证券上市审查, 顺利进入资本市场。 (2) 信用视角原因。中小企业大多采用家族式的管理模式, 经营者素质相对较差, 特别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建立的一些中小企业, 经营者大多没有系统全面的企业构建发展体系。由于信息不对称, 就会产生我们所讲的道德风险问题, 即企业则可利用它在事先的谈判、合同签订的过程中和事后资金使用过程中损害银行的利益, 使银行承担过多的风险。而银行为了防范或者回避道德风险可能带来的损失, 采取了多层次的严格的贷款审批制度, 使得中小企业贷款变得困难重重。同时由于财务状况造成了企业在市场上信用等级不高, 发行债券等也受到阻碍。 (3) 担保视角原因。中小企业资产规模和经营规模一般较小, 很难提供满足信贷机构要求的抵押物或担保机构要求的反担保物, 而价值充足的抵押物和反担保物是能否取得信贷机构贷款或贷款担保的重要条件之一。

2. 外部原因分析。

(1) 金融机构视角原因。众所周知, 中国是银行主导型金融结构, 中国四大国有银行占据了银行业的多数份额。虽然现在四大银行都进行了股份制改革, 但是大部分的控股权仍然掌握在国家手里, 实际上就是国家对银行业的风险承担了无限责任, 导致了银行业内在发展的动力不足, 结果是银行业不良资产非正常积累, 金融服务产品供给不足, 金融服务效率较低, 这也是导致中小企业外源融资困难的关键原因之一;同时, 国有商业银行为了防范信贷风险, 上收了基层行的信贷审批权, 集中力量支持“大城市、大行业、大企业”, 主要面对中小企业的银行分支机构无放贷自主权。这虽然对规范经营起到了积极作用, 却加大了中小企业获得金融支持的难度, 而其他的贷款机构也纷纷仿效国有银行的做法, 为了减少和阻止道德风险, 也提高了贷款门槛, 增加了中小企业间接融资的困难。 (2) 融资法规视角原因。在现在服务型政府的背景下, 政府的行为将以公共利益为导向, 以法治国, 依法行政。所以中小企业法制建设的健全程度将是政府对中小企业融资开展支持、培育工作的重要基石。我国到目前为止, 关于中小企业发展推动的立法还处于一个相对较低的水平。主要的法律支持仅有《中小企业促进法》, 该法明确规定了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律精神, 但是我们同时应看到该法的象征性意义大于实际操作意义, 对于资本市场法制建设方面, 创业板块、风险投资等方面的政策法律仍不健全, 需要更加深层次的专业立法。而中小企业立法的不足造成的一个不良后果就是中小企业融资运作在没有法律依据的情况下, 资本供给机构选择较少参与或回避的做法, 使得融资因法制因素而萎缩。 (3) 信用担保视角原因。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制度通常是指通过政府财政出资 (或以其为主要出资人) , 组建信用担保机构 (基金) , 为中小企业向金融机构贷款提供专门化的信用保证, 它是信用担保机构以一定的财产 (或资金) 为基础约定的保证债务的履行和保障债权人实现债权的各种措施和手段。其基本职能是通过信用保证的方式, 为中小企业与金融机构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为中小企业贷款难和金融机构慎贷解除后顾之忧。而从我国目前情况看, 社会信用体系尚未建立起来, 社会诚信缺失严重, 金融市场的利率还未完全放开, 直接融资门槛较高, 债券市场不是很发达, 经济发展过程中的结构性矛盾等问题, 都是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宏观层面上的成因。

三、中小企业外源融资的对策

1. 企业内部对策。

根据前文分析的中小企业规模、信用、担保三个视角的原因, 笔者认为应该从管理和创新两个视角解决金融危机下中小企业外源融资的困境。 (1) 管理视角对策。无论是现在多么成功盛大的企业都是由一个小小的单位逐步成长起来, 中小企业可以借鉴成功企业的管理模式, 结合企业自身存在的状况, 制定一套实际有用的管理模式。

而财务系统就是企业管理的一个核心, 一套有效的财务运作系统能够保证企业的资金运作畅通, 同时, 清晰明了的财务系统能够让企业高层很好的了解到企业的资金状况、固定资产产值, 做出最有利的决策, 也能增强企业自身的信用, 使外部的银行、租赁单位加强对企业的信任, 给予贷款或租赁, 以解决由财务状况混乱造成的问题。 (2) 创新视角对策。一是国际贸易融资方式。近年来, 随着国际贸易和国际金融业务的发展, 国际贸易融资中的国际保理、结构贸易融资也得到了巨大发展。国际保理不仅可以扩大中小企业的出口营业额, 还可以有助于中小企业拓展国际市场, 尤其在目前金融危机、国际市场需求下降的情况下, 开拓新的市场对中小企业来说非常重要。再者, 国际保理还可以为中小企业规避汇率风险, 特别在目前汇率波动这么大的情况下, 更需要为中小企业降低风险。结构贸易融资也是一种较新的国际贸易融资方式。结构贸易融资因其具有综合性与灵活性的特点, 分散项目总体风险和较特殊的融资安全保障而受到推崇, 但这种融资方式主要是针对大宗商品和资本性商品贸易。针对以上国际贸易融资方式的不足, 可以进行融资方式的创新, 就是采用福费廷加出口买方信贷或出口卖方信贷的融资方式, 福费廷加出口信用保险的融资方式, 这些融资方式可以适用于中小企业, 可以为中小企业扩大贸易、解决企业融资提供帮助。二是资产证券化融资方式。资产证券化是指企业将缺乏流动性但预期能够产生稳定现金流的资产, 通过重新组合, 转变为可以在资本市场上转让和流通的证券出售给投资者, 从而得以筹措资金的一种方式。资产证券化是一种对中小企业与商业银行双赢融资方式, 这对于在目前解决中小企业的融资难题极为有利, 也为受次级债冲击的商业银行提供新的利润增长点。中小企业适合于证券化的资产主要有知识产权、应收账款、具体项目等。因此, 针对不同的资产可以有不同的证券化融资方案, 这样就为处于融资困境的中小企业提供了新的融资思路。

2. 企业外部对策。

解决中小企业外源融资的困境虽然需要中小企业完善自身管理, 但更需要从中小企业外部寻求对策。 (1) 金融机构视角对策。一是完善中小金融机构。中小银行机构与中小企业存在着天然的联系, 中小金融机构具有管理层次少, 经营机制灵活, 管理成本低等优点, 由于其资本规模一般较小, 只能以中小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 对当地中小企业比较了解, 所有这些都是大银行不可能做到的。中小金融机构以中小企业为中心, 满足其各种金融需求作为立足之本, 从而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中小企业尤其是乡镇中小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 大部分分布在农村集镇, 农村信用社作为中小金融机构是它们最初的金融服务供给者。农村信用社本应该承担起为乡镇、个体企业提供金融服务的重任, 但是实际上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这是因为随着国家政策的调整以及金融机构之间市场竞争的加剧, 大多数农村信用社资产质量下降、经营困难加大, 再加上没有自己的结算网络, 使得他们在支持乡镇中小企业发展方面显得力不从心。因此, 当前这方面问题必须引起特别关注, 各级政府及中央银行应加大对农村信用社为首的中小银行机构的扶持, 减轻其负担, 增强其实力, 提高其信誉, 加强其对外贷款能力。二是大力推进融资租赁。融资租赁近几年也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大批中小企业都有签订融资租赁合同, 万向、天通、吉利等在发展初期都曾借助于融资租赁, 从中小企业迅速成长为大型、特大型企业。据有关资料反映, 绍兴地区的许多民营轻纺企业, 70%至80%的技术改造、设备更新是通过融资租赁的方式实现的。可见, 融资租赁是一条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既有效又快捷的途径。但由于金融租赁业还尚处于初步阶段, 在中小企业发展最为迅猛的浙江省却只有一家开展专业融资租赁的公司———浙江金融租赁股份有限公司, 这主要是由于大家对于融资租赁的理解不够, 政府支持力度不大造成的。现在我们应该加大对融资租赁的宣传, 在政府财政的支持下组建多层次的融资租赁机构, 使其成为解决中小企业的外源融资问题的一个重要手段。 (2) 融资法律视角对策。前面提到我国关于中小企业发展的法律还处于一个比较低的水平, 而健全的法律和有效的市场运作才能更好的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服务。在企业的内源融资方面, 中国政府可以学习美国政府制定的相关法律, 这些法律制度可以促进中小企业的自我积累, 解决了内源融资的途径以及中小企业的创立。而在外源融资方面, 首先政府应该在法律方面改善融资环境, 使得中小企业外源融资处于一个更有利的地位;其次政府应该出台一系列的文件, 对于中小企业的担保、贷款利率等硬件问题提供政策支持;最后, 对于外源融资中的无论是股票融资还是债券融资, 政府都应该有着更为仔细的条例规定, 使得对于中小企业的融资门槛变得相对较低, 从而使中小企业更容易获得外源融资。 (3) 信用担保视角对策。前面提到中小企业在对外借贷或者租赁过程中往往由于自身缺乏的担保品造成了外源融资过程中的多重阻碍, 这就急需解决当前的信用风险的问题。借鉴国外发达国家的经验, 国家成立专门的担保机构为中小企业承担担保风险, 由此, 我们可以有以下几种担保方式可以利用:一是互助担保。当前中小企业较现实的融资渠道是商会设立担保基金。行业协会的互助金可由企业存入同等数目资金构成, 也可由效益好的企业志愿多存, 还可引入其他资金。如, 山东枣庄市成立“信用担保商会”, 由工商联牵头, 实行会员制, 以非赢利性、中介性、互助性为宗旨, 中小企业自愿加入, 缴纳一定数量的担保基金, 贷款时按担保基金的5至10倍比例放大。二是政府担保。以中央和地方政府预算拨款为主要担保资金来源, 设立具有法人实体资格的独立担保机构, 实行市场化公开运作, 接受政府机构的监管, 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为其基本特征。三是联合担保。上海、北京等地以政府财政部门与投保公司合作, 共同出资经营, 由地方财政部门对银行做出承诺, 保证责任并推荐中小企业, 由担保公司办理具体担保手续, 有商业担保与信用担保的双重特点, 也可集聚民间资本, 成立社会化担保机构, 分担风险。

中小企业的外源融资问题作为企业融资问题的一个巨大分支, 也是影响中小企业生存发展的大题, 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解决的, 也不是某一个就能办好的, 这需要企业、政府、社会大众的共同努力合作。而现在面临着金融危机的冲击下, 我们能做的是提出某些观点使得这些建议能真正符合现在状况下的中小企业需求, 能缓解中小企业的资金问题, 保证中小企业在这场金融危机中屹立不倒, 并促进中小企业自身健康和谐的发展。

摘要:文章通过对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的现状、困境以及成因的分析, 主要针对中小企业现在欠缺的外源融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从而找到了一些适合现在中小企业的外源融资的渠道, 以解决中小企业存在的一些资金不足问题, 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关键词:中小企业,融资困境,外源融资

参考文献

[1].程剑鸣, 孙晓岭.中小企业融资.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6

[2].蒋军.中小企业融资创新的政策.现代商业, 2009 (3)

[3].陈文标, 阮兢青.金融危机下的中小企业融资创新.企业经济, 20092)

[4].李亚君.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及对策研究.财会纵横, 2008 (9)

外源融资 第4篇

一、新经济形势下常州中小企业外源性融资现状

外源性融资是是指作为资金需求者的企业向资金供给者资金融通的方式, 包括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外源性融资不足已经成为民营企业进一步发展的制约因素之一。常州是我国著名的“乡镇工业”的发祥地之一, 拥有中小企业6万多家, 解决了87%以上的就业岗位, 贡献了70%%以上的利税, 而且近些年常州的中小企业每年都以12%~15%的速度在发展。中小企业已成为建设新常州、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生力军, 但中小企业融资始终是个难题, 2008年常州市金融信贷投放增加200多亿, 但大部分给了政府项目和大企业, 中小企业贷款门槛和程序没有变, 资金缺乏依然突出。

受金融危机影响, 当前全球金融形势仍存在不确定性, 常州中小企业融资环境更加不乐观。2008年6月末常州辖区小企业贷款余额为191.35亿元, 比年初增长3.44%, 比各项贷款同期增幅低5.85个百分点。常州有小企业贷款的14家银行业金融机构中, 小企业贷款余额和小贷款户数比年初下降的有5家。且以服务中小企业为主的地方法人银行业金融机构小企业贷款余额增长趋缓更为明显。5家地方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小企业贷款余额仅比年初增长1.79%, 比各项贷款余额同期增幅低4.9个百分点。国家统计局常州调查队的调查显示:没有企业认为流动资金周转宽裕, 认为当前流动资金周转状况处于基本平衡状态的仅占全部调查企业的33%;处于“略显紧张”与“很紧张”状态分别占被调查企业的51.8%和15.2%。由于2008年前三季度原材料上涨势头明显, 小规模企业承受着原材料供应商要求预付货款、下游客户拖欠货款的双重压力, 流动资金周转状况十分紧张。调查显示59.8%的规模以下企业存在下游客户拖欠货款现象, 其中23.9%的企业货款拖欠现象“严重”或“较重”。

二、常州中小企业外源性融资难原因分析

其一, 常州金融机构与中小企业之间的“交易成本”较高, 使得金融机构偏好大型企业借贷。交易成本是由康芒斯、科斯、威廉姆森等人提出和发展延伸而来的, 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交易准备阶段的成本, 包括搜集、处理有关交易客体的价格和质量以及交易主体的信息成本;二是谈判和履约成本, 包括订立契约及保证实施的成本和处理冲突的成本。银行等金融机构与企业在借贷资金的过程中产生一定的交易成本, 而银行存在着规模经济, 即交易成本与企业融资规模成反比 (刘明辉、李黎, 2003) 。假设银行为需求量分别为q1和q2 (q1>q2) 的两企业A、B提供贷款, 若银行为这两企业提供的贷款一次性支付, 银行的固定手续费为c, 贷款利率为R1, 存款利率为R2, 则银行的平均收益Wi= (R1qi-R2qi) /qi=R1-R2, 平均成本Ci= (R2qi+c) /qi=R2+c/qi (i=1, 2) , 从而W1=W2, C1q2) 。因此可以看出企业的融资规模越小, 银行的成本越大, 反之银行的成本越小。所以常州中小型企业由于银行的借贷成本较高, 很难得到贷款。

其二, 常州中小企业与银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阻碍了正常融资。信息不对称是指某些参与人拥有另外一些参与人不拥有的信息 (张维迎, 1996) 。投融资双方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严重, 阻碍了中小企业正常融资。在借贷市场上, 中小企业是拥有信息的一方, 在企业借贷之前需要充分提供自身的信息才能得到相应的贷款, 但由于其经营还不太规范, 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透明度差, 从而导致其信息批露机制不充分。中小企业要想得到贷款就倾向于向银行披漏有利于获得贷款的信息, 就使得银行不能从众多的中小企业中区选择出经营状况良好的企业, 容易产生逆向选择;在借贷之后, 同样由于信息批露的原因, 银行不能保证企业能够按照银行的意愿一直良好的经营下去, 从而产生道德风险。这样中小企业与银行之间就存在着一种简单的静态博弈。假设中小企业经营良好的概率为p, 不好的概率为1-p, 引入一个虚拟参与人———“自然”首先行动以决定参与人 (中小企业) 的状况的好坏建立博弈树, 如图1所示。

注:圆括号内为参与人的支付 (payoff)

从这个博弈中可以得到银行不提供贷款的期望收益为0, 贷款的期望收益为p- (1-p) , 则银行的最优选择是p≥0.5, 若p≤0.5银行就不会提供贷款。而一般商业银行在中小企业贷款之前要对其财务状况、经营水平进行考察, 防止逆向选择;在贷款之后还要对其进行监督, 以防止道德风险。银行认为国有大型比中小企业的风险小, 而国有企业通常又比一般的中小企业的贷款数量大, 因此银行更愿意贷款给一般大型企业而非中小企业。

国家统计局常州调查队调查显示, 36.6%的企业认为从银行获得贷款十分困难, 其原因首先是由于“资信等级不够”, 抽样调查显示, 83.9%的被调查企业未参与评级, 获得“AA级”和“A级”资信等级的企业仅分别占8%和5.4%;其次分别是“贷款手续繁琐, 效率太低”和“难以获得第三方担保”, 认同企业分别占被调查企业的30.4%和25.9%。可以看出银行对中小企业的“惜贷”的主要原因是银企双方的信息不对称, 从而承担“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的较高成本。

三、常州中小企业与金融机构贷款余额相关性分析

常州中小企业的快速发展对经济和社会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也是与国家对其大力鼓励和支持是分不开的, 金融机构的贷款对民营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如果我们选择常州市金融机构年度贷款总额、常州企业工业生产总值、中小企业生产总值为数据, 利用1990~2008年间常州市的相关数据为样本做相关分析, 研究金融机构贷款对中小企业发展的关系, 分析如表1所示。从表1中可以看出, 常州金融机构年度贷款总额与中小企业生产总值呈较高正相关性 (相关系数r=0.920) , 这也证明了金融机构贷款对民营企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注:资料来源于《常州市统计年鉴》 (1997~2007) , 通过SPSS13.0分析所得。由于数据的可得性原因, 此处以规模以下非国有工业企业代替中小企业的总产值;规模以下非国有工业企业生产总值与常州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为1997~2007年间数据

四、促进常州中小企业融资创新的“三位一体”的路径选择

其一, 政府要承担起“联系人”角色, 创造良好的融资环境。

(1) 应加快对民间金融引导、规范, 从而充分发挥内生性的民间金融对常州中小企业的支撑作用。国家统计局常州调查队对全市112家年销售收入500万元的规模以下企业的调查显示, 常州规模以下工业企业的资金来源主要依靠企业本身资本积累, 比重达到91.4%, 其次是民间借贷, 比重分别为42%, 向银行贷款仅占27.7%。说明常州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主要是民间融资, 所以政府要切实做好民间金融的引导, 营造民间金融服务中小企业的良好环境。一方面政府要允许对于一些达到法律规定标准规模较大的私人钱庄进行改制, 将其转变为正规的民间金融组织。地方政府应积极贯彻“国二十九条”中关于“积极支持民间资本以投资入股的方式, 参与农村信用社改制为农村商业 (合作) 银行、城市信用社改制为城市商业银行以及城市商业银行的增资扩股”的政策措施;另一方面, 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成功经验对合会、标会等金融组织进行规范。由于各种“会”目前处于灰色地带, 不免给社会带来一些危害, 但其出色的融资能力和强大的生命力为解决中小企业资金短缺作出了重要贡献, 可以仿效日本于1915年颁布的《无尽业法》, 使无尽逐步向规范的金融机构发展, 并于1968年升级为普通银行;台湾将合会写入民法, 规定了合会的运作框架, 最终台湾的合会公司于1976年转化为中小企业银行, 使得合会成为一种低风险的金融服务工具。

(2) 政府应鼓励支持常州中小民营金融机构发展。1985年国家选定上海、广州、武汉、沈阳、重庆和常州等六个城市作为我国资金市场的试点城市, 以盘活银行的资金, 可见常州民间非正规金融有深厚的历史和良好的环境。可以借鉴台州泰隆和银座民营信用社经营模式, 二者的服务对象就是中小企业。两家信用社占有当地存款总额55%, 如果不算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等定点的存款项目, 两家信用社的存款总额超过了80%。2000年不良资产率分别为3.0%和1.0%, 泰隆信用社每年保持20%~40%的增长速度, 这些指标许多国有银行都难以达到。二者的经营优势包括坚持市场化的经营思路;内部建立良好的考核机制;灵活的抵押担保制度;当地政府干预较少。

其二, 银行要承担起“法官”角色, 应尽量公平对待中小企业贷款。

(1) 常州银行机构已联手解决了中小企业的部分融资难题, 但依然没有解决本质问题。2009年1~4月份, 常州辖区银行与1800多家企业实现对接, 对接金额达618.74亿元, 目前辖区已有工行、中行、建行、交行、华夏、浦发等6家银行设立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 各银行贷款利率尽可能下浮, 减轻企业负担。尽管近期各级政府出台了多项支持中小企业融资的政策, 但规模以下工业企业的资金瓶颈仍未得到有效破解。根据常州市统计局企调队的调查显示, 仍然有50%的企业反映流动资金周转紧张, 有38.6%的企业反映“银行贷款难, 融资渠道窄”是影响企业发展的主要问题。认为贷款较以往“困难”的占19.1%, 认为“无明显变化”的占69.2%, 认为“较容易”的占11.7%。

(2) 从经济学角度分析, 中小企业贷款风险相对大企业较低。首先, 中小民营企业经营杠杆程度较低, 企业经营风险相对较小。在其他因素相同的情况下, 如果固定成本的比重高 (即经营杠杆程度高) , 销售额的极小变化就会引起付息纳税前收益的较大变化, 经营风险相对较高;反之, 经营风险相对较低。其次, 对中小企业贷款的“道德风险”出现的概率很低。国有企业更容易出现银行贷款的“道德风险”, 其原因主要是破产成本能否“外部化”问题。国有大型企业凭借与政府的天然联系, 政府可以剥离其不良资产, 使国有企业的破产成本“外部化”。而民营企业往往是承担无限连带责任, 破产成本有时甚至是自己全部家产, 不存在“外部化”现象, 在目前银行信用评定系统下, 一旦私营企业有逃离债务的现象, 很难再向银行借贷业务。因此, 笼统地说中小民营企业的风险高于国有大型企业是不科学的, 中小民营企业发生“道德风险”有其概率低的一面。

(3) 银行支持中小企业融资措施建议。具体表现在:首先建立健全良好的中小企业担保体系。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推进担保机构健康发展。各级政府要在资金、人才等方面予以扶持和倾斜, 实行优惠的财政、税收政策。健全担保机构运行机制, 提升担保机构经营能力。内部要建立补偿机制, 外部中小企业管理部门、财政部门要加强对信用担保机构的资金支持, 建立银行担保机构共担风险的机制, 加快再担保体系建设, 从而解决中小企业严重缺乏担保的难题。其次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平台。世界银行专家的有关研究认为, 良好的社会征信系统能促使贷款成本降低二十个百分点。对此, 要认真贯彻落实诚信常州建设工作, 按照江苏省“一网三库”的建设模式, 大力推进地方信用体系建设。推进金融生态环境建设, 营造良好投资融资环境。最后不断改进抵押贷款中抵押物方式。现阶段银行为中小企业贷款的主要方式仍未抵押贷款, 但中小企业可供抵押担保的有效资产 (尤其是不动产) 不足, 所以要加快创新抵押物 (尤其是不动产方面) 的开发体系。要加快武进区集体土地流转抵押贷款试点工作, 并逐步扩大试点范围。如作为集体土地抵押贷款业务承办行的武进农村商业银行, 2006~2008年业务发展逐年加快, 2008年上半年贷款笔数达3059笔, 金额27.64亿元, 为中小民营企业融资开辟了一条新的渠道。目前正着手解决集体土地不能流转、处置过程纠纷较多、处置成本较高和尚未建立回购机制等难题。

其三, 中小企业自身要尽快向“正规军”角色转变。银行之所以对中小企业“惜贷”的主要考虑就是其经营财务信息不公开、信用较低、实力弱、抗风险能力低, 因此企业本身应加强管理, 增强自身实力, 才是最为根本的途径。

(1) 规范会计制度建设, 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中小企业必须加强会计制度建设, 规范财务信息核算, 提高信息真实性、完整性和透明度, 以提高信用等级, 降低因信息不对称带来的资金成本的提高;在实际操作中, 规模较小的企业, 应聘请资质较高的中介机构代理记帐, 一方面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另一方面利用中介机构较高资质, 提高企业的资质, 为企业融资架桥铺路。

(2) 加强企业信用管理, 提高企业的信用等级。良好的信用是银企合作的前提。中小企业必须提高信用意识, 强化信用观念, 加强产品或服务的质量管理。有条件的中小企业应建立信用管理制度, 设立专门的信用管理机构, 制定科学的信用策略, 做好事前、事中、事后的信用管理, 按时发布信息, 维护企业的良好信誉, 降低信用成本。

(3) 提高研发核心竞争力, 拓展内源性融资的渠道。现今企业已非常重视依靠自主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 但真正有原始创新能力的企业极少, 不少企业尤其中小企业甚至淡漠自主技术创新。银行“惜贷”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中小企业实力弱, 没有自身竞争优势, 与很大部分中小企业轻视自主研发有关。中小企业协会会长李子彬 (2009年) 调查发现, 在20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之下, 汕头市的纺织业08年依然增长了22%, 童装服装、鞋帽增长了26%, 玩具增长了30%。这与其不贴牌生产, 坚持创立自己品牌、自主研发密切相关。随着企业竞争力的提高, 有利于拓展企业上市等内源融资渠道。中小企业外源性融资渠道不顺畅已是事实, 且在短时期内难以解决。有较强核心竞争力的企业, 尤其是科技含量高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长性企业, 在产权交易市场、证券市场以及私募股权基金等渠道有很强的优势。加之2009年9月份已成功推出创业板市场, 有条件的企业可以就此进入资本市场。

(4) 提高全体员工素质, 增强企业综合实力。应提高中小企业家的素质。中小企业的经营水平和发展方向直接决定于企业家的素质。常州中小企业家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 但同时应提高自身理论知识水平, 加强学习各级政府的政策、融资等方面知识, 有条件的企业家可以考虑去高校科研院所攻读MBA、EMBA等课程, 结合在常州举办的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商品博览会一起扩展常州中小企业家的国际视野, 逐渐使常州中小企业主真正成为企业家。应提高全体员工素质。国家统计局常州调查队抽样调查显示, 常州市规模以下工业企业员工以低学历居多, 文化程度在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仅占9.5%;高中学历的占27.8%, 初中及以下的占62.8%。所以提高常州中小企业员工整体素质水平是十分必要和重要的选择。

参考文献

[1]陈时兴:《对我国民间金融及其发展前景的思考》, 《宏观经济研究》2005年第1期。

[2]陈伟鸿:《横向信用联系:民营企业的内生性外源融资机制》, 《经济问题》2005年第1期。

[3]辰光:《练内功提高自身融资管理能力》, 《企业科技与发展》2008年第1期。

[4]刘明辉、李黎:《民营企业融资难的经济学解释》, 《财会通讯》2003年第10期。

[5]沈莲:《非均衡特性下的金融支持中小企业研究—以江苏常州市为例》, 《金融纵横》2008年第11期。

上一篇:电力安全设备下一篇:质量保修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