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美术本范文

2024-06-06

创意美术本范文(精选7篇)

创意美术本 第1篇

师:小朋友们, 你们喜欢听故事吗?

生: (齐) 喜欢!

师:今天, 我们一起来读两个绘本故事。

(师课件出示《最奇妙的蛋》封面, 生齐读书名。师用红线圈出“最奇妙”三字。)

师:在你心中, 最奇妙的蛋是什么样的蛋?

生:黄色的蛋。

师:不够奇妙。有没有在颜色上更奇妙的蛋?

生:彩蛋。

师:是的, 彩色的蛋, 在我们生活中见不到的, 那才叫奇妙呢!

生:会画画的蛋。

师:你的想法很奇妙, 蛋竟然能像人一样会画画。

生:怎么敲也敲不破的蛋。

生:鸡蛋里孵出的不是鸡, 是人。

生:蛋的形状方方正正的。

……

师:你们的想象真奇特, 连听课老师的笑声里都透着赞赏呢!这是你们小脑瓜中想出来的“最奇妙的蛋”, 接下来我们看看故事书中最奇妙的蛋又是怎样的。

师: (一边出示绘本一边讲) 在很久很久以前, 有三只母鸡咯咯咯地吵个不停, 她们都说自己是最漂亮的母鸡 (PPT呈现三只母鸡) 。一只叫圆圆, 一只叫琪琪, 一只叫毛毛。她们三个漂亮在哪里呢?

生: (读) 圆圆有最漂亮的羽毛。

生: (读) 琪琪有最漂亮的腿。

生: (读) 毛毛有最漂亮的鸡冠。

师: (继续讲) 三只母鸡都认为自己是最漂亮的, 怎么办呢?她们决定去请教国王。国王告诉她们:“你们会做什么, 比你们长得好不好看重要多了。你们三个谁能生下最奇妙的蛋, 我就封谁当公主。”

师:国王封公主的条件是什么?

生:谁能生出最奇妙的蛋, 就封谁当公主。

(师继续讲故事……)

师:故事讲到这儿, 还记得吗?国王许下的诺言是———

生:“你们三个谁能生下最奇妙的蛋, 我就封谁当公主。”

师:三只母鸡生下怎样奇妙的蛋呢?一只母鸡生下的蛋是———

生:椭圆形的, 小小的。

师:这个蛋最主要的特点是———

生:最完美的。

师:真好, 很善于倾听, 把最关键的词记住了。 (出示国王的赞美语句, 板书:最完美。)

生: (以夸张语气朗读) 这是我见过的最完美的蛋!

师:第二只母鸡生下的蛋是———

生:连鸵鸟见了都会嫉妒的“最大的”蛋。

师:第三只母鸡生下的蛋是———

生:最不可思议的蛋。

师:“最不可思议”就是怎么也想不到。这三个蛋, 你们觉得哪个是最奇妙的?你赞成国王封谁为公主?

生:毛毛的蛋最奇妙。因为她生的蛋是彩色的, 而且是四方形的。

生:我觉得琪琪的蛋最奇妙, 你见过世上有连鸵鸟看了都会嫉妒的蛋吗?

生:圆圆的蛋是最完美的, 没有一点点不好的地方, 还不够奇妙吗?

生:三个都应被封为公主。因为第一个是最完美的, 第二个是最大的, 第三个是最不可思议的, 它们都是最奇妙的蛋!

师:你们很为难, 是吧?后来结果到底是怎样的呢?我先不说, 我只知道, 最后——— (出示最后一幅图:“三只奇妙的蛋孵出了三只奇妙的小鸡, 一只硕大无比, 一只完美无缺, 一只彩色四方, 他们排着队昂首挺胸向前走。”) 我们该把掌声送给谁呢?

(大家一起给与作者想的一样的学生鼓掌。师出示结局:从此以后, 三只母鸡成了最要好的朋友, 而且继续生世界上最奇妙的蛋。)

师:《最奇妙的蛋》讲完了。你们觉得在这幅图里, 还有哪儿很奇妙呢?

生:三只小鸡也很奇妙。

师:三个蛋孵出了三只小鸡, 一只是最完美的, 一只是最大的, 还有一只是最不可思议的。现在, 你觉得奇妙就是———

生:奇妙就是和别人的不一样。

师:对, 奇妙就是与众不同。

生:和普通的东西不一样。

师:对, 奇妙就是独一无二。

师:好极了!奇妙就是与众不同、独一无二。每个人都有自己对“奇妙”的理解, 只要能根据事物的特点, 想得与众不同就是最棒。让我们带着自己最奇妙的想象走进下一个故事。

板块二再读绘本续“奇妙”

师:我们今天讲的第二个绘本故事是《古利和古拉》。这个故事是日本作家中川李枝子写的, 图是由山胁百合子画的。读读书名, 看看封面, 猜一猜哪个是古利, 哪个是古拉, 要说出理由。

生:蓝色的是古利, 红色的是古拉。因为古利的衣服和帽子是蓝色的, 古拉的衣服和帽子是红色的。

师:有道理, 名字的颜色和他们衣服、帽子的颜色是一样的, 这样我们就很容易区分。赞成他的观点的请举手。 (生齐举手) 我也赞成。你们真会观察, 能通过图和字体的颜色来推论。

师: (开始讲故事) 田鼠古利和古拉提着大篮子到树林里去, 他们一边走一边唱——— (出示歌词:“我们的名字叫古利, 叫古拉。在这世界上, 最最喜欢啥?做好吃的, 吃好吃的。古利, 古拉, 古利, 古拉。”教师按节奏读, 师生合作按节奏读, 加动作读。)

(出示:“要是捡到满满一篮子橡子的话, 就放好多好多糖, 煮得甜甜的。”“要是捡到满满一篮子栗子的话, 就做栗子酱, 煮得软软的。”)

师:你们知道什么是橡子, 什么是栗子吗? (借助图片认识橡子和栗子) 谁知道, 这两句话哪句是古利说的?哪句是古拉说的?

生:第一句话是古利说的, 因为古利在捡橡子。

生:第二句话是古拉说的, 因为古拉的旁边是栗子。

师:你们不但会观察, 还会根据图片来推测, 真了不起!男同学当古利, 女同学当古拉, 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两句话。 (男女生分角色朗读)

(师课件出示:他俩一边说着一边走, 忽然……哎呀!路中间有个好大好大的———)

师:他俩一边说着一边走, 忽然……哎呀!路中间有个好大好大的什么呢?你觉得会是什么?

生:洞。

师:突然出现一个洞, 是有些奇怪, 但不够“妙”。联系前面他们喜欢做好吃的, 吃好吃的, 你希望他们碰到什么?

生:一个大蘑菇。

生:出现一个好大好大的蛋, 蛋是好吃的。

师:看来你已经把他们俩的心思摸透了。

生:我也觉得是一个蛋。

(师课件出示大鸡蛋)

师:哇, 果然是一个很大很大的鸡蛋。怎样才能把这个大鸡蛋搬回去呢?看看图, 他们用了什么办法?

生:用绳子把鸡蛋绑起来, 抬回家。

师:这个办法行吗?从哪里看出来的?

生:不行。他们俩手都伸直了, 脚也踮起来了, 可鸡蛋还是躺在地上, 抬不起来。

师:看来, 这个办法行不通。他们还想出了什么办法?

生:把鸡蛋搬回家。

师:这个办法行吗?

生:也不行, 古拉用力搬, 可她站都站不起来, 古利也弯着腿, 鸡蛋却一动不动。

师:嗯, 这个办法也行不通。他们还想出了什么办法?

生:把鸡蛋滚回家, 可是也不行, 鸡蛋撞到石头会破的。

(通过做动作理解“骨碌”就是“滚”的意思。)

生:用篮子装, 可是篮子太小, 装不下。

师:这些办法都行不通, 到底该怎么办才好呢?我们一起帮他们出出主意吧。

生:叫森林里的动物来帮忙抬。

生:叫辆卡车来运。

生:把锅拿来在这里做。

……

师:谁又猜中作者的想法了呢? (继续讲故事, 绘声绘色地讲述至“把锅架到火上, 开始烤蛋糕”。)

师:蛋糕放在火上烤了, 古利和古拉又开始唱起歌来。

生: (按节奏唱) 我们的名字叫古利, 叫古拉……

师:他们一边唱歌, 一边等着蛋糕烤好。

(师逐页出示画面和文字, 继续讲述故事至“那个好吃劲儿啊, 就别提了”。)

师:“那个好吃劲儿啊, 就别提了。”作者说别提了, 可是, 他们吃蛋糕的样子真的很有趣哦, 我们还是来提一提, 好吧?这些小动物都是怎么吃的?

生:大象是用鼻子吃的。

师:大象是用鼻子吃吗?大象是用鼻子———

生:吸住一块蛋糕, 往嘴里放。

师:刚才你用了“吸”这个动词, 很好!你再说一遍给大家听。

生:大象用鼻子吸住一块蛋糕, 往嘴里放。

师:真棒!掌声送给他。他用一个动词把大象怎么吃蛋糕说出来了, 了不起!

生:蚂蚁把蛋糕背出来吃。

生:野猪抓起蛋糕, 大口大口地嚼着吃。

生:鳄鱼捧着一块大大的蛋糕, 狼吞虎咽地吃。

生:小鸟把蛋糕放在地上, 一口一口啄着吃。

……

师:想说的同学太多了。这样吧, 和自己的同桌说一说, 要仔细听。同桌说得不错的, 请为他竖起大拇指。

板块三创意读写绘“奇妙”

师:蛋糕这么好吃, 大家都吃得很开心, 剩下的只有硬邦邦的大锅和鸡蛋的空壳。猜猜看, 古利和古拉会用大鸡蛋壳做什么呢?要有自己奇妙的想法哦。

生:他们会把蛋壳做成锅, 拿来烧饭。

师: (画半个蛋壳口朝上并在旁边写上“锅”) 你的想法的确很奇妙。

生:拿来做房子。

师: (边画房子边解说) 如果做房子, 蛋壳圆圆的部分就要在上面了, 这样才能遮风挡雨。房子还要有门, 有窗。

生:还要有烟囱。

师:对, 还要画上烟囱 (在图旁边写上“房子”) 。你的想法也很奇妙哦!好, 我们不接着说了。现在请大家拿出作业单, 把你想到的用蛋壳做成的奇妙的事物画下来, 然后像曹老师一样, 用简单的几笔画在作业单第一题的方格里, 并在旁边写出名称, 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

(生画, 教师巡视指导, 做标记。)

师:刚刚曹老师给打上五角星的小朋友起立, 把你们奇妙的想法和大家说一说。介绍时要说清楚“古利和古拉把鸡蛋壳做成了……”。

生:古利和古拉把鸡蛋壳做成了船。

……

生:古利和古拉把鸡蛋壳做成了伞和鸟窝。

师:我觉得他的想法很奇特。 (投影出示学生作品)

生: (介绍作品) 左边的一幅图是蛋壳口朝下变成伞:密集的雨点打下来, 古利和古拉撑着大大的鸡蛋壳伞, 躲在下面, 张开双臂, 似乎在说:“哈哈, 鸡蛋壳伞真好, 瞧, 雨水一点儿也淋不到我们哦!”右边的一幅图是蛋壳口朝上, 变成鸟窝:一棵苹果树上结着两个苹果, 伸出的树杈上有一个鸡蛋壳鸟窝, 一只小鸟在窝里, 一只小鸟正飞出窝。

师:大家的想法都很奇妙, 太棒了!那古利和古拉把鸡蛋壳变成了这些东西以后, 又会用这些东西做什么事呢?后来又会发生怎样有趣的小故事呢?请大家用几句话写在作业单的格子里。不会写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

(生写, 师巡视指导。)

师: (投影展示学生作业) 我们来听听这几个小朋友写的小故事。

生 (圆媛) :古利和古拉把鸡蛋壳做成了雨伞, 下雨天可以挡雨用。古利和古拉把另一半的鸡蛋壳做成了小鸟的窝, 小鸟休息的时候和睡觉的时候可以去窝里休息。

师:圆媛哪些地方值得我们学习呢?说出一处我们就给她加一颗星。

生:圆媛写清楚了鸡蛋壳可以做成什么, 有两种想法, 可以加两颗星。

师:圆媛把鸡蛋壳做成伞挡雨写得很清楚, 但这个“用”字可以省略。再看看, 后面这句有没有意思重复的地方?

生:我发现了有两个“休息”, 是重复的。

师:我很佩服你, 连“重复”你都知道。是啊, 说话重复, 就给人啰唆的感觉了。还有, “睡觉”也是一种休息哦, 这样说也重复了。谁能来帮圆媛改一改?

生:小鸟飞累了, 就可以回到窝里休息。

生 (圆媛) :小鸟找到食物, 就飞回鸟窝里休息。

师:圆媛自己也会修改, 很了不起!加一颗星。

生:标点符号占一格做到了, 也可以得一颗星。

生:自然段开头空了两格, 格式正确可以加一颗星。

生:“另一半”这个词用得好, 可以加一颗星;把鸡蛋壳做成新的东西后, 用来做什么也写清楚了, 也可以加一颗星。

师:好多颗星啊!咱们一起来数一数吧。一, 二, 三……哇, “七星级”的写话作业哦!

(生非常激动, 纷纷鼓掌祝贺。师展示另两位小朋友写的话, 按照同样的方法一起评价, 一起商量提出修改建议, 再一起数星星, 一起鼓掌祝贺。)

师:那作者是怎样写的呢?哪些小作者的创意和作者一样呢? (出示:“古利和古拉用大大的蛋壳做了一辆汽车。哈哈, 他们一边唱歌, 一边开着蛋壳汽车回家了。”) 想到用蛋壳做成汽车的, 掌声送给自己吧!

师:作者在写绘本的时候, 还在旁边画了小树和小草, 还给汽车加上了轮子和方向盘, 整个画面就更加丰满了。你们回去以后, 也把自己的画面补充丰满。下课。

《绘本赏析与创意教学》 第2篇

绘本不仅是孩子们的好朋友,也是老师的好朋友的。发现自己也像童心未泯的孩子一样越来越喜欢看绘本,也非常喜欢收藏一本本精美的绘本。它那诙谐、有趣、简单的语言,一张张颜色鲜艳的魅力插话已深深吸引了我,也让我养成了每天给孩子们讲绘本的习惯,很享受与孩子们一起读绘本的快乐!

在学校组织的读书活动这个机会中我接触到了《绘本赏析与创意教学》这本书。看完这本书它让我了解到:要从涂画的背后读出含义来。其实别看绘本那潦潦的几笔涂画,看似简单,却蕴藏着丰富的内涵呢!清晰的记得在《爷爷一定有办法》这本绘本中的那每一页可爱的小图,爷爷在明处在给孙子缝纽扣,而地底下夹缝中的小老鼠们也在兴趣盎然的学者爷爷的样子缝着,多有趣的图画啊,可是孩子在读绘本时能读到这层吗?这就要靠老师在课堂上巧妙的引领了。

绘本贴近孩子的生活,特别是对低年级儿童来说,当他们的识字量还没有达到一定的程度,当他们还不能够流畅阅读的时候,读读绘本,确实是他们很好的选择。在老师的指引下,孩子们大量的绘本阅读,不仅能够对阅读产生更加浓厚的兴趣,而且阅读习惯也会逐步形成。《绘本赏析与创意教学》这本书还让我认识到:多读绘本可以提高孩子多远思考的能力。有一次在另外一本书上看到这样一段话:教师不能只关注绘本的故事本身,还需要跳出文本来思考:学生阅读这本绘本时,可能会遇到哪些理解上的难点?我应该如何帮助学生突破?作为老师改如何设计才能带动孩子的讨论?

仔细思考了这段话,发现和《绘本赏析与创意教学》中提出的:读绘本,玩创意!——启发孩子的多元智能,是相同的。也就是说,看似简单的绘本并不意味着简单的教。

在我看来,这样的一种多元智能的互动和创造性理念和思想也和教育教学理念息息相关。尤其是本书中每个绘本设计后面列出的:本书运用在多元智能的延伸教学发想,对我来说极具吸引力。这样的一种“头脑冲击”把我以前缓存于心地那些陈旧想法甩的远远的,顿时感到新鲜。在这样的一种培养儿童多元智能发展的潜移默化下,孩子的综合素养怎能不有所提高呢?

刘颖:我有一“本”创意经 第3篇

虽然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与电脑密切接触,逐渐远离纸笔时代,但我坚信用纸笔记录的温暖和感动是永远无法被电脑打字所取代的,我坚信那些真正喜欢书写、有着本子情结的人总与我同在。于是,我们成立了这个叫做Goodgoods(好好构思)品牌,专心致志地做本子,用原创主题插画打造流行的万年日记本。在规划中,我们最终要做创意生活用品,并不只是本子。理想是做成无印良品那样,当然风格和调子不一样。本子只是我们的一个切入点。

每个人的包里都应该有个本子,随时记录下自己刹那间的灵感和顿悟。书写的感觉,即使过了很多年,依然会从字迹一下子把心情还原到落笔时刻。这是电脑没法实现的。很多客户拿到Goodgoods的本子时,都能体会到我们像偏执狂一样的用心。

我们花了上万元在市场上买各种本子,研究过国内很多品牌,发现它们都是靠做封面吸引消费者。国内的本子,用皮不用灵魂。这样其实谁都可以做,但让人记不住品牌。有的本子里面用黑色的纸张,让人不知道用什么颜色的笔去写。

Goodgoods目前只推出了“少先队员”、“发条世界”和“Mr.Them”三个原创手绘系列的本子。按照产品分类,Goodgoods的本子包括万年日记本、插画记事本、涂鸦本、创意便签本、日计划本等。每个系列的插画均历时半年多的时间绘制,形成一个主题世界,都有独特的用意,每款本子每页的设计都有故事。“少先队员”系列用怀旧、生动的画风带领人们回到红领巾飘扬的童年时代。“发条世界”在异域情调中让每个人都看到自己身上的发条,让人们反省自己的生活。“Mr.Them”则以独特的视角和富有想象力的画面,带着人们进入“它们先生”充满温情的奇幻世界,“它们先生”是一群看《人物世界》长大的动物,都有自然卷曲的头发,三颗小雀斑。它们喜欢同吃同睡,结伴而行。它们之间没有斗争,没有欺诈,更没有弱肉强食……

我们会尝试不同的主题,但我们做过的主题,以后只做升级版,我们会尽量做一些让大家有共鸣的东西。针对女生,我们新开发出三本,其中一本插画的主题来自我小时候看过的12本漫画童话书,像《卖火柴的小女孩》、《白雪公主》等,风格很浪漫,色彩很丰富。

我们不想把创意的元素用得表面化。本子的主题角度要跟别人不一样,要超越别人。在本子的装订方式上,我们很注重和主题有关联性和契合性。本子全部用英国进口纸张,进口胶装,360度完全打开,保证人们书写无障碍。

现在Goodgoods的产品还不足以支撑实体店的规模,主要在官网(www.goodgoods.cn) 和淘宝店推广,它们都是相互关联的。网站除了有产品展示功能,还有购物功能、后台管理功能。

Goodgoods系列本子的定价为每本110元或138元,价格不算是市场上最贵的,韩国还有更贵的,但没有可比性。在推广阶段,一律打七折。目前我们还没有和批发零售商合作,主要是跟大学生合作。在广州的每所大学,我们都安排了一个兼职推广员,让他负责在学校推广。他们不需要拿产品,也不需要跟进服务,只要专心做推广就能得到相应的回报。我给他们每人一个专属的ID号,只要经过他推广,别人用ID号在网站上登录激活并购买,系统会自动以定价的七折折算。并且,网站后台会统计每个ID号卖出多少本。至于后续的跟进和服务则由我们来做。

每售出一本,我们会赠送一张VIP卡。消费者凭卡到官网激活,以后每次登录就变成VIP会员。每卖出一本,Goodgoods就会多一个会员。如果网站有了相当的人气,有了一定的消费者资源,我们就可以举办很多活动。

在大学生顾客中,女生喜欢的比较多。男生也有买的,多数是想送给女生做生日礼物。他们一般会和我们沟通,能否让插画设计师帮忙画个卡通生日小卡片,由他提供文字,然后署他的名字。如果他很喜欢某个系列的本子就会说,请插画设计师签个名吧!通过这种定制方式,收到礼物的人会感到很惊喜和激动,都会到官网来留言。

现在有一些渠道只要给钱就很容易进入,但我觉得不能简单操作,得根据不同渠道度身定做相应的推广方法。如果进入一个渠道,不能把本子封起来摆在那里。我们可能会要求提供一个地方,在有限的空间里尽可能地展示本子。可能包装起来只能给人三分印象,但通过直观的展示就能增加七分。一些大学生和白领在网上看了我们的展示,表示很想学画画。

低年级绘本创意写话点的选取 第4篇

我也尝试把绘本引入低年级课堂,围绕“创意读写”这一主题,开展了近五年的研究,构建了具有个性色彩的“低年级绘本创意读写课程”。在这门个性的绘本课程里,我对“绘本创意读写”是这样定义的:

绘本创意读写重在引导儿童掌握基本的绘本阅读技能和方法,学习从图文中获取信息,并根据图文信息进行推论、连结和整合,构建属于自己的故事意义,鼓励儿童通过身体,采用各种表现形式,把自己阅读的体会、感悟、联想、想象等发表出来,以发展他们的阅读策略、想象力和思考力。

也就是说,我借助绘本开展的“创意写话”是基于阅读的写,是学生进入故事深处的一条路径,是心灵触动后的一种敞开,而不是为了“练习写”而写。

加拿大学者培利·诺德曼在《阅读儿童文学的乐趣》一书里说道“:一本图画书(绘本)至少包含三种故事:文字讲的故事,图画暗示的故事,以及两者结合后所产生的高高在上的故事。”

我创意读写点的选择,就是从“文字“”图画”以及那个“高高在上的故事”三个层面去挖掘的。

一、文字里的新故事

讲故事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根据作者描述,把文字直接转换成语音,讲者不添加自己的语言。还有一种是讲者根据故事情节和画面内容,适当添加语言,促进听者的理解和领悟。在讲述绘本故事时,我一般选用后者。添加的语言,有时是我根据情境补充的,有时是让学生根据情节发展来创编的。这样的做法,很容易让学生与故事产生共鸣。

1.文字设疑处

作者在编写故事时,都会考虑读者的阅读心理,把握好节奏,在一些关键节点上,适当停顿,约请读者参与故事创编。课堂教学中,找到这样的节点,给予时间,让学生充分想象和言说。学生从脑中飞出的故事,定能让我们的耳朵愉快地歌唱起来。

在《古利和古拉》一书中,他俩用鸡蛋做成了金黄色的大蛋糕后,森林里的小动物们闻到香味都来吃了,文字是这么描述的:

那个好吃劲儿啊,就别提了!剩下的,只有净光光的大锅和大鸡蛋的空壳。咦,猜猜看,古利和古拉用蛋壳做了什么呢?

是呀,他们会用空蛋壳做什么呢?调皮的作者并没有马上揭晓答案,读者必须通过翻页,才能明白作者的想法。这个翻页前的设疑,就是一个很好的创意写话点。

学生根据蛋壳口不同的朝向去想,他们的想象力令人称奇:锅、帽子、摇椅花盆、背包、伞、房子、小轮车、碗、帐篷、水瓢、尿桶、婴儿床、船、轮滑鞋……

再让他们发挥想象,古利和古拉会用空蛋壳做成的物品干什么,发生什么有趣的事了?子琪小朋友是这么“写”的:

她还给左边的图配了文字:古利和古拉撑着大大的鸡蛋壳伞,密集的雨点打下来,古利和古拉躲在伞下,张开双臂,似乎在说“:哈哈,鸡蛋壳伞真好,瞧,雨水一点儿也淋不到我们哦!”

2.故事转折处

一个好的故事,绝不会平行推进,作者会有意设置各种“拐点”,形成一波三折的情节曲线,吸引读者持续阅读下去。而阅读者,也会在出乎意料中,享受着探险般的阅读体验。有经验的阅读者,甚至会有意在这些转折处停留思考,推测故事的发展。

在绘本创意读写中,我也经常会有意隐去故事的某个部分,比如故事中的关键、高潮或结局,引导学生猜想各种可能性,促进学生阅读力、思考力和言说能力的提升。

在教学《变变变,突然变》绘本时,我把《要不然的话……》《如果我有很长很长的尾巴》组合成一组,让学生通过阅读,在“变变变”的反复变化后,体会“突然变”的节奏变化,感知两个故事结构上的相同之处。

我先带着学生共读了《要不然的话……》,发现故事前面部分基本上是“变变变”,结尾部分是“突然变”。出其不意的变化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我再让学生同桌两两相伴,共读《如果我有很长很长的尾巴》的前半部分,找一找有哪些一样的地方和有变化的地方,如:所有的事情都是小老鼠的想象;小老鼠每次说话前都有“尾巴呀尾巴,如果我有一条很长很长的尾巴……”;都是想借尾巴实现一个美好的愿望……交流分享后,再让学生给故事编一个“突然变”的结尾——长尾巴带来的麻烦或者不便。

学生的创意让我赞叹不已:过马路的时候,长尾巴拖得太长了,会被汽车压着的;小老鼠转呼啦圈的时候,就会把长尾巴一圈一圈缠到身上,令他喘不过气来;这么长的尾巴,要是遇到猫咪,小老鼠就完蛋了!猫咪会一把抓住他的长尾巴,一拉,就能把他拉过来(这和作者编写的几乎一模一样);这么长的尾巴,很容易被别人踩到,会摔跤的……

3.文本留白处

绘本文字简洁,没有繁琐的叙述,往往一词一句包含万千气象,给读者无尽的想象空间。这种意涵丰富的词句,也是很好的创意写话点,让学生依托已有的图文,丰满简约的语言,还浓烈处一个浓烈,从而更好地理解故事内涵。

马丁·韦德尔的作品《鸭子农夫》中,就有很多这样的浓缩词汇,如鸭子每一次“嘎嘎”语义的不同。再如鸭子受尽农夫的欺凌,累得崩溃时,牛、羊、鸡聚在一起商量怎样帮助鸭子,故事是这么写的:

牛、羊和鸡很爱鸭子,他们都为朋友感到难过。于是大家趁着月色,精心安排起第二天一早的行动。

“哞哞!”牛说。

“咩咩!”羊说。

“咕咕!”鸡说。

好,就这么定了!

什么事就这么定了?牛、羊和鸡都说了什么?不得而知,却又迫切想知。这时,通过移情让学生想象:你提了这个建议,其他两位伙伴是怎么说的?说话时,他们有什么动作?神态又是怎样的?将想象到的这幅画面描述出来。

丁磊同学写得极具画面感:

“农夫这么可恶,把我们的好朋友鸭子欺负成这样子。今晚我们就去好好地教训他一顿!”牛说。

“牛哥,你用角顶住农夫,我用蹄子狠狠踢他。”羊气愤地说。

“我用嘴啄他。”鸡伸长脖子说。

好,就这么定了!

学生的想象,不但把三种动物的表现有声有色地展现了出来,而且准确地把握了作品的情绪和主旨,把自己和听众带向故事更深处。

二、隐藏在图画里的故事

英国诗人威康·华兹华斯有一句名言“:儿童是人类之父。儿童引导成人,如晨曦引导白昼。”绝大多数成年人,在俗世红尘中,目光渐渐缩短,只能看到眼前的事物,对小一些、远一些,或眼睛无法企及的地方,就会自动忽略,或以为是空洞的无意义存在了。学生和我们正相反,他们的眼和心,往往能抵达我们无法抵达的彼岸。

那些隐藏在图画深处的故事,学生能用他们的慧眼看见,能用他们的慧心体会到,能用他们的想象力抵达图画的内核。

1.图像“失语”处

不少优秀绘本,在图文合奏讲述故事的过程中,会出现只有图画没有文字的页面。这并不是作者“无话可说”,而是“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一种艺术表现。“失语”处,恰恰是一种诗意的丰富的哲学存在,最适合让有“天生诗人、哲学家”之称的学生去想象和填补。

《这不是我的帽子》讲一条小鱼趁大鱼在睡觉时,偷走了他的帽子。小鱼明明知道偷帽子不对,明明知道帽子不属于他,还是想留着帽子——“反正他戴也太小了,我戴正合适”。他就这样一边逃跑,一边自我解释、自我宽慰。他以为只要逃到一个“水草长得又大又高又密”的地方,就“没有人会找到”。当小鱼终于逃进这片又大又高又密的水草时,他沾沾自喜地说“:我知道我会成功。”结果却是……

原来,大鱼早就发现,并尾随着追进了水草……大鱼戴着帽子游出了水草。

大鱼是怎么夺回帽子的,小鱼到哪里去了?那片水草里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作者将小鱼的偷窃行为原原本本地展现在读者眼前,让大家看到小鱼所有的思绪和行动,最后又以“失语”的形式,用图画呈现开放的结局,让读者自己去观察、思考、理解、判断。这片“又大又高又密”的水草丛,就像舞台上的幕布,每个学生拉开它,都能看见属于自己的戏剧:

大鱼把小鱼吃了,夺回了帽子;

小鱼看见大鱼追上来,就把帽子扔了,赶紧逃走了,大鱼捡回帽子,也就不追小鱼了;

大鱼追上了小鱼,批评他不该偷帽子,打了小鱼一顿,拿着帽子走了;

小鱼向大鱼道歉,保证以后再也不偷帽子了,大鱼原谅了小鱼;

小鱼和大鱼商量,自己真的很喜欢这顶帽子,能否请大鱼戴厌以后把帽子送给他,大鱼答应了;

……

2.图文互补处

很多绘本,文字故事非常简单,有的页面是一个短句,有的页面只有一两个词语,但是画面却有着丰富的细节,几乎每一个页面都有一个甚至多个有趣的故事。文字提供故事发展方向,图片进行细腻描述,图文互补,共述精彩。

《蚂蚁和西瓜》就是这样一册引人入胜的绘本。丰富的画面内容和细节,吸引着他们走进去,化身为其中的一员,站在蚂蚁的立场来感受场景、深入体会、共情表达。

就以蚂蚁搬西瓜这个页面为例。页面中的文字只有五个字:“喂!放下来喽!”细看图画,众蚂蚁分工合作,一部分在西瓜上挖凿,一部分在下面接应,往家里搬瓜。他们挖的挖,推的推,装的装,接的接,扛的扛,背的背……也有干累了躺着在休息,用手指点着,似乎在批评或指挥……

面对这样的画面,不仅要发挥眼睛的功能,还要发挥耳朵的功能,除了说说“看见了什么”,还要用心去聆听蚂蚁们“会说些什么”,开阔学生的想象空间。一旦耳目功能共同启用,学生就能置身其中,画面也就变成了活生生的场景,再让他们说写眼前看到的,耳边听到的,心里感受到的,就轻而易举了。

“你们俩再用力挖一下,我们在下面扶着,这块西瓜肉马上就可以切下来了!”一只蚂蚁流着汗大声说。(左上角的四只蚂蚁)

西瓜的右上角,有一只蚂蚁干累了,它趴在西瓜上,呼呼地睡着了。他的鼾声好响啊!“呼噜噜,呼噜噜……”该不会梦里都在吃西瓜吧?

……

不同的学生,看到画面里不同的蚂蚁,听到它们不同的话语,画面也就在学生的笔下,变得多姿多彩了。

3.细节描绘处

学生非常善于搜寻画面中的细节,把画面读通,读透,从中读出更多的乐趣,每一次的细节发现,都不亚于一次有趣的破案。在绘本创意读写课堂上,很多时候,那些有趣的、有味儿的细节,恰恰是学生带着我去发现的。

庆子·凯萨兹的《我的幸运一天》讲述了一只饥饿的狐狸,正在家里修爪子,准备出门找午餐,忽然传来了一阵敲门声,原来小猪找错了门。小猪看到开门的是狐狸,吓坏了。

我让学生仔细观察页面,把作者的图画细节用语言表现得淋漓尽致:冷汗都飙出来了;眉毛都跳起来了;眼睛瞪得大大的,眼珠子都快掉出来了;嘴巴都吓歪了;耳朵都快飞起来了;毛竖起来了;腿都站不直了;小便都撒出来了……

画面传神地描绘了小猪见到狐狸的害怕,学生不但读懂了,还读得兴味盎然。小猪会被狐狸当午餐吃掉吗?每一个读者的心里此时都会为小猪担心。

学生用他们具有透射力的眼睛,挖掘着页面里的每一个细节,思考着如何把自己的发现清晰地表述出来,让大家分享他的阅读收获,写话也就成了充满魅力的自我展示了。在学生看来,是图画中的事物带着他们讲述故事。但在我看来,恰恰是学生光电一般的想象力赋予了它们生命。这种感觉,真的非常美妙。

三、属于自己的故事

儿童写话,说到底,是儿童内心世界的呈现,是他们的情思痕迹。唤醒儿童的心灵,让他们有所体验,有所“经历”,这是极为重要的。杜威说过:我们的教育应该以儿童本能的冲动作为基础,教育如果离开这个基础就无从开展,就没有什么事可做。这个本能的冲动,只能来自儿童的心灵体验。

绘本创意读写中,绘本的文字、图画、主旨都是诱发儿童言说冲动的好元素。在阅读过程中或阅读后,儿童的情感和体验不断积蓄,即将喷薄而发时,教师只需稍稍一点,他们就会讲出属于自己的那个故事。

1.语言反复处

儿童喜欢语言反复的故事。在反复的语言里,他们获得心理安全感,可以轻松地预见下一句会怎么说。在“学着说”中,学生言说的胆子越来越大,言说的能力也会越来越强。语言反复的绘本故事非常多:《我爸爸》《小猪变形记》《动物绝对不应该穿衣服》《我家是动物园》……

在《我家是动物园》的课堂上,通过讲述、猜读、看画面读等多种方式,学生跟着我共读完整本书,故事中的反复语言图式已了然于胸。然后,我选了狗、海豚、刺猬几张动物图片,让他们找出这些动物的特点,说说这些动物像家里的哪个人,理由是什么,用绘本中的句子说一说。这对学生来说,实在是件很轻松的事,他们会抢着说:

这是我妈妈,李颖女士。其实呢……她是一条狗。她的鼻子特别灵,总是说我和爸爸身上臭死了,催着我们去洗澡。

这是我妹妹,王倩倩。其实呢……她是一只刺猬。只要我一碰她,她就竖起尖刺,她可不好惹。

这是我爸爸,张大伟先生。其实呢……他是一只海豚。如果我遇到什么不会做的题目,一问他,马上就能做出来。

将家人比作动物,那些沉淀在时间河里的生活细节,马上浮现出来,被学生网住,借着书里活泼俏皮的语言图式流淌出来,呈现出每个家庭的独特和温馨。

我并没有就此打住,而是提出了一个更高要求的挑战任务:如果现在我们来编一本《我家是植物园》,想一想,你家里的人分别是哪种植物?理由是什么?学着《我家是动物园》,创编一本自己的故事书。

学生接到这样的任务会犯难吗?不用担心,他们充满想象力的表达,能把我们带进一个鲜花盛开、草木苍绿的植物园里。学生的创造力在我们的信任和敬畏中迸发。

2.前后对比处

对学生而言,绘本故事的主题与图文一致,他们就能立刻理解故事内容,并与故事产生共鸣,否则,他们就很难心领神会或觉得有趣。很多优秀的绘本,把主人公前后变化以历历在目的方式叙述出来,从而凸显主题,准确传达故事主旨。

在开展《三只捣蛋猫》创意读写时,和学生共读完故事后,我把第一个页面和最后一个页面放在一起,让他们再次阅读,说说自己的新发现。

两个页面,文字都只是做了客观的叙述,并没有具体描写画面上人物的动作言行。但学生恰恰从画面的细节中,感受了极大的阅读乐趣,并迫切地想与大家分享:

原先极不情愿收留猫咪的爸爸,态度来了180度的大转弯,他穿着一只拖鞋——另一只被捣蛋猫“藏到他找不到的角落里”去了。看见了吗?他的衣服上还有三只捣蛋猫的头像,爸爸已经把它们三个放在心窝里啦。

三只小老鼠原先是一伙的,躲在爸爸的脚边和门后,他们可害怕三只捣蛋猫了。可是后来,他们分成了两派,两只老鼠帮妈妈,赞同妈妈把猫咪赶走,还有一只小老鼠紧紧地攥着黑猫的尾巴,舍不得这些捣蛋的“天敌”离开……

3.结尾延伸处

作为老师,我们都希望学生带着问题走出课堂,走进更广阔的空间,去探寻更大的可能性。优秀的绘本,也会有这样的结尾安排,留给读者想象新故事的线索,读者会依循这些线索,创编出与原故事主旨、意趣契合的新故事。

《天啊!错了!》是一本趣味横生值得品味的中国原创经典之作。讲了一只兔子捡到了一条红裤衩,把它当成帽子戴在头上。一路上,他遇到了很多小动物,大家都一一试戴这顶“帽子”,尽管大小松紧不是很合适,可小动物们都觉得自己戴着很漂亮、很酷。最后遇到驴子,驴子指出,那不是帽子,是裤衩,并用杂志上的图片来证明。小兔子只得把“帽子”穿回到屁股上。这一来,他不知道尾巴该往哪儿放了。小动物们看到兔子把“帽子”穿在屁股上,都纷纷大叫“错了”!故事结尾,小兔子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把裤衩戴回到头上。“世界没有一样东西是一成不变的,对不同的人来说,只要合适自己就是对的。”

创意美术教研计划 第5篇

沙龙式教研活动:运用信息技术,构建有声有色的美术课堂。

二、周次:

第五周星期四。 ( 20xx年xx月xx日下午)

三、地点:

学校多媒体教室。

四、行政:

xx、xx、xx、xx。

五、参与人员:

xx(主持人) 、xx、xx、xx等。

六、辅助工具:

多媒体设备。

七、活动背景:

互联网和多媒体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信息化网络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信息技术能优化美术教学,使其更具交互性、愉悦性、开放性等。同时,具备迅速地筛选和获取信息、准确地鉴别信息真伪,创造性地加工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在网络时代也是学生创新的基础能力。因此美术教师需要了解信息技术,以及网络对美术教学的影响。

本校是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教师对信息技术非常熟悉。在新课程改革进行到今天,有必要重新厘清新美术课程教学与信息技术的关系,促进美术组老师学习信息技术,构建新的美术课堂。

八、活动要求:

在这次的活动中,组长要求每位教师带着自己的问题收集资料,寻找能帮助我们解决困难的途径和方法,在谈论中能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观点,特别是对自己在新的美术课程教学中运用信息技术的体会,各方所谈,取长补短,有利于大家对课程的进一步认识,达到了较好的效果。同时通过这次教研组活动,增强团体合作精神,增进同事感情。

九、活动设想:

(一)游戏:

一个简单却又不失有趣的传递游戏。达到放松情绪精神、活跃现场的气氛的目的,道出美术教研组“探索自培模式挖掘组员潜能 形成团队合力”的建组宗旨。

(二)总结开学以来美术教研组的收获,肯定成绩。

美术组辅导的五位同学参加长沙市美术特长生资格认定比赛,一人获一等奖,其余获二、三等奖;20件作品入选湖南省书画大赛;美术组组织的校园画展获区一等奖、李飞老师获优秀指导奖;本期都已发下证书。组内几位老师的心理论文获长沙市的二等奖。王爱娟、龙泉、李飞几位老师都获得了教师节先进个人的表彰。

开学以来美术组负责了开学典礼、家长会等书写横幅、黑板报的任务。

(三)教研组长提出活动的主题:运用信息技术,构建有声有色的美术课堂。

1、介绍几个优秀的资源库、网站。

(1)讨论:

①有没有老师去过这几个网站?说说自己上网的体会。

②网络、信息技术对我们的美术教学有帮助吗?

(2)发言:

①“资源的丰富性、学习的跨时空性、教学的互动性”。

②“创设文化情境,让学生感悟艺术。”等

2、观看一堂运用信息技术的美术课录象片断。

3、围绕信息技术、网络对美术教学的影响,无论是刚走出校门的新教师,经验丰富的“老”教师还是兼职美术的教师,都发表各自的看法,互相介绍经验。组长注意尽量让每位老师充分发挥分享权力和分担责任的主人意识,让每位教师在一定的时间内自由提出尽可能多的想法和方案,在此过程贯彻“无错原则”,不允许任何的批评与指责,并作好详细记录,稍后再进行整理与分析。达到统合综效。

发言:“在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一线教师最容易碰到的问题就是课件的使用效率。谁都可以想象不管课件做的多么好,教学效果多么好,学生学习起来多么有劲。只要你这个课件花的时间过多(超过三天)事实上相当多“优秀课件”被当作做秀而出现在学生面前的,过后仍然是传统得不能再传统的手段,变革没有发生。另外一种情况是,文科中纯粹把计算机看成电子黑板,比如我校中的一些语文同事,每节课都是计算机辅助教学,每次都只出现POWERPOINT,当然不是说这样不行,只是用它之余有没有思考整合其他内容?“

“学生学习自觉性有待提高。一些学生一开电脑就上QQ、聊天,或者在网上到处闲逛,没有目的,一个教师管4、50个学生,忙不过来。”

“教师自己做课件和准备资源,工作量太大。一节课的内容,如果教师自己准备的话,十几个小时也做不完,而能帮手的教师很少。当然如果一个年级的教师集体完成,这是可行的。“

(四)以辩论形式进行讨论:

1、在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时,板书和示范可以省略吗?

正方:“随着科技的发展,教师信息技术的熟练,是完全能够在电脑上代替手写板书和示范的。”

反方:“我认为,更重要的是要整合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教与学。多媒体永远都只是手段,不能代替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

“这种教学方法是未来现代化教学的方向,关键是要有充分的准备。也存在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无法板书,如果结合黑板来讲课,则效果较差,板书与投影无法融合在一起。”

2 、计算机可以代替传统的电教媒体吗?

正方:“某种媒体的使用和发展是教育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总有被淘汰的时候。”

反方:“幻灯、投影、录像等传统教学媒体的使用非常简单,教师几乎不须经任何培训就能自由使用。由于这种媒体出现较早,因此现在已经被绝大多数教师接受、认可。”

总结:媒体的选择应根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条件而定,目的是实现教学的最优化,并且在这一原则的基础上应尽量减少成本,充分发挥已有的教学资源。各种媒体都有它自身的优势和特点,我们认为,如果在实际教学中不使用计算机这种媒体,而用常规电教媒体就可以较好地实现的教学目标,就尽可能不用计算机,让计算机这种媒体应用于能充分发挥其特长的教学上,而不要在使用媒体上实行一刀切,为用媒体而使用媒体,是现代教育技术发展的一个误区,不宜提倡。

除主持人提出的问题外,老师们自由发言,热烈讨论。

(五)由组内制作课件较有经验的老师现场演示精彩的课件。

xx老师:《邮票设计》。

xx老师:《海底世界》。

xx老师:《闹花灯》。

(六)布置十一月份的教研工作:

11月3日听课,双新小学

11月10日校本教研,本校。

11月17日听课,火炬小学。

11月24日 校本教研,本校。

每位老师要积极参加教研活动,做好笔记。国庆期间每位老师尝试制作一个课件,进行交流、评比。

撰写一篇论文,准备参加10月底的20xx年度市信息技术教育论文评比。

(七)总结

1、行政总结:

2、教研组长总结:不同种的植物生长在一起,根部会互相缠绕,土质因而改善,植物也比单独生长时更为茂盛;两块木头所能承受的力量大于个别承受力的总和……我们美术教研组这次成功的教研活动真正体现了1+1=3。

美术也应生本 第6篇

关键词:小学美术;生本教育;主体;个性发展

儿童的天性是生动活泼的,他们喜欢自由、喜欢幻想、喜欢在颜色中去表现。很多学生在没有进入小学前都很喜欢美术,不但喜欢,而且画得很认真,画得也很好,可到了小学后,反而不喜欢画了,画得越来越差了。原因是什么?更多的还是在学习的过程中思维被那些教条的、僵化的教学理念给禁锢了。要让学生能通过美术课学习而有所发展,就必须树立学生第一的理念,以学生的兴趣培养为出发点,让学生在学习中动手操作,这样的美术课才是发展的美术课。

一、以生本理念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美术课不是单纯的画画课,更不是有的学生,甚至是老师所理解的画得像不像就是学得好不好的标准。美术课是借助美术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美化环境和生活的课程。因此,它不需要过多的限制,更多的是要在美术课中引导学生去发现美、认识美、感受美、体验美,在这个过程中去学着用美术语言来表达自我。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要做的不是让学生按部就班地画画,而要以广阔的社会生活为背景,让学生在生活中去发现美、领悟美。唯有如此,当美术和生活结合起来,学生在生活中学会了用美术的语言来进行表达,美术学习才算是走上了“正轨”。

二、用生本理念来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在以往的教学中,美术课堂不是学生表现的课堂,而是教师表演的课堂,学生要做的就是按照教师的指令去涂涂抹抹,甚至在小学低段就引入了很多名家的作品进行赏析,试想,学生看都看不懂,又如何有兴趣去学习呢?用生本理念来培养学生的兴趣,就是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的兴趣出发,引导学生逐渐喜欢美术、爱上美术,从“要我学”转向“我要学”。

三、用生本理念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知识的构建过程是自我逐渐发展的过程,这个过程教师不能替代;技能的形成过程更是主体自我实践的过程,教师更不能包办。因此,用生本理念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就是要让学生在掌握基本的美术语言的基础上去用眼看、用嘴说、用手画,在实践中提高、在实践中发展。

美术不是标准化生产,而是以学生为主体的个性发展教育过程,在美术课中渗透生本教育,才能真正促进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海华.美术课程:一种创造性的生本教育学习[J].现代教育论丛,2009(4).

[2]程向向.生本教育对美术教学的启示[J].新课程学习:下,2012(3).

小学美术创意教学策略 第7篇

一、实施同课异策,鼓励个性发展

由于每个人在生活与实践活动中表现出的特点与行为存在差异,学生在气质、能力、兴趣、动机、理想等方面存在不同,所以传统教学中千篇一律的教案和教学传授形式已经不太符合现阶段的素质教育需求。基于新课改的教学理念,美术教学应该遵循因材施教的理念,重视学生个性发展,鼓励学生发展自身特长与优势。实施同课异策教学策略,针对不同班级、不同个体展开个性化的教学指导,引导学生充分展现自我,实现创造活动。

例如在《鞋子的联想》一课中,对于基础好的同学,教师应该鼓励他们一对一帮助一些设计能力差的学生,调动学生参与积极性。鼓励全体学生从身边的事物入手,创新设计与绘画。采取不同的教学与评价策略,提升学生学习自信心与自尊心。教师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与改进,科学实施教学策略,制订完善的教学方案,实现全面教育和综合素质教育。

二、打造宽松氛围,激发创作兴趣

结合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兴趣爱好、年龄特点,在实施小学美术创意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营造宽松氛围,激发学生创作兴趣,关注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发展,采取适合小学生的教学策略,以积极、乐观、宽松、愉快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灵活变换教师角色,设计开放教学方案,给学生心灵、情感与行动上的自由,鼓励学生创新思维、动手实践、交流合作、互助提升,在自主操作与亲身感受的过程中,提升艺术修养和综合素质。

例如:在学习“笔的世界”这一主题的相关知识时,为提升学生绘画能力、设计能力与想象力,教师将学生分为几个小组开展活动,上好创意课程。由每小组4人交流自己最喜欢的笔的特点以及它的作用,从笔的外衣装饰、笔的设计、笔身的凹凸、笔的作用、握笔处的设计、笔的独特功能等方面进行创意思考。并以快乐的交流活动,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展开最常用工具——笔”的创意设计。

三、运用传媒辅助,提升感官体验

教育传播媒体是教育信息传播的载体,它对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学材料的传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美术是一门视觉艺术,它的创作过程与创意产生都需要视觉感受来完成,线条、形象、色彩、质感、肌理、空间都表现出视觉直观性。因此,借助传媒的运用,丰富直观感受,拓展教学表现形式具有重要的意义。现代教学传媒是多媒体辅助教学,借助多媒体教学中音频、视频的直观性,以及教学资源的丰富性,可以极大地丰富学生的创意空间。

例如:学习“凝固的音乐——建筑”课程时,教师可以在课前收集关于建筑的纪录片,并通过文字、图片与音乐的形式,展示出世界上美轮美奂的建筑群体,如印度泰姬陵、法国里昂国际机场、澳大利亚悉尼歌剧院、埃及金字塔等。上课时组织学生交流探讨“心目中最美的建筑”,以及在旅游过程中见到过的具有人类艺术魅力的瑰宝,并通过绘画勾勒出自己的作品。在多媒体画面中想象、联想和创作,能极大强化学生创新思维,提升学生艺术修养。

四、丰富教学形式,强化综合能力

为发散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交流合作能力,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采取丰富的教学形式,不局限于传统的教学课堂,应该扩宽学生视野,引导学生在户外、在生活中、在身边发现艺术的美。因此,采取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如创意竞赛、户外写生、黑板报作品展示、电子美术作品制作、综合实践活动等,不拘泥于传统教学方式,通过不同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参与兴趣和创新思维,加强师生、生生良好互动,强化学生参与意识,并使他们在整个过程中获取知识、提升能力,鼓励学生实践探究、互助合作,实现美术教学三维课程目标。

通过实施同课异策、打造宽松氛围、运用传媒辅助、丰富教学形式等创意教学策略,教师可以打造创意思维空间,鼓励小学生自主思考、创新思维、综合实践、交流合作、互助探究,围绕美术主题,展开构思、想象、绘画与对比,从而强化学生知识与能力。小学美术创意教学应坚持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更需要开放学生思维,引导学生站在更高的视角观察身边的生活、周围的世界,鼓励学生自我感受、体验与反思,由此提高综合素质。◆(作者单位:江苏省泗洪县临淮中心小学)

上一篇:收益分配方式下一篇:高校财务管理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