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退缩行为范文

2024-07-25

社会退缩行为范文(精选8篇)

社会退缩行为 第1篇

(一) 研究目的:

通过自我认识、自我情感体验、自我控制和调节, 分析5岁~6岁幼儿的自我意识发展水平, 运用问卷法及观察法筛选社会退缩行为幼儿, 探查幼儿的自我意识发展与其社会退缩行为的关系。

(二) 研究过程与方法

1. 确定社会退缩幼儿的筛选标准。

本研究中对社会退缩幼儿的筛选采用双重标准:一是幼儿社会行为问卷标准得分在20分以上, 二是满足儿童游戏观察量表中的社会退缩行为的Z分数大于0同时群体社交行为的Z分数小于0。

2. 样本的选择和基本情况。

样本为5岁~6岁幼儿 (出生在2002年6月至2004年12月之间) , 因为此年龄段幼儿的自我意识已经发展到稳定水平, 具有一定的自我评价、自我体验以及自我控制和调节能力, 这样可以减少年龄差异因素对社会退缩变量的影响。另外, 据多项研究证明, 不同年龄的幼儿应具有不同的社会退缩筛选标准, 叶平枝在其研究中得出, 中大班 (5岁~6岁) 幼儿的社会退缩的筛选标准是一致的, 统一标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调查研究时间短的弊端。

具体方法是, 整群抽取某幼儿园大班幼儿共130人, 其中出生于2002年6月至2004年12月之间的有70名幼儿, 男孩40名, 女孩30名。

(1) 通过问卷法对社会退缩幼儿进行初步筛选。采用由陈会昌的幼儿社会行为调查问卷改编的幼儿社会退缩行为教师问卷, 该问卷共包含12个题目, 采用4点计分 (0代表“从不”, 1代表“有时”, 2代表“经常”, 3代表“频繁”) , 由被测班的教师 (教龄超过2年, 在本班时间超过半年) 根据幼儿日常实际表现对该班年龄符合的幼儿进行评定。教师问卷得分标准分为20分确定为筛选5岁~6岁幼儿社会退缩行为的临界标准。结果筛选出得分在20分以上的幼儿24名。然后从剩余符合年龄条件的46名幼儿中随机抽取26名幼儿初步作为社会退缩行为对比组被试, 共计被试50名, 男30名, 女20名。

(2) 通过自然观察法确定社会退缩幼儿。采用儿童游戏观察量表 (Rubin, 1989) 改编而成的儿童游戏观察量表, 该量表被用于研究者对已经通过教师问卷初步筛选出的社会退缩幼儿的幼儿园环境下的日常观察, 以提高数据的有效性。据已有研究 ( (叶平枝, 2007) 的划分习惯, 以正态分布法的Z分数作为探索标准的工具, 社会退缩行为的Z分数大于0, 同时群体社交行为的Z分数小于0的为社会退缩幼儿。研究中, 对50个被试自由游戏活动观察, 得出所有被试的退缩行为的总分数 (M=11.96, SD=7.24, N=50) 和群体社交行为分数 (M=11.96, SD=7.32N=50) 。将社会退缩行为得分和群体社交行为得分分别计算出其Z分数, 根据“社会退缩行为Z分数大于0、群体社交行为Z分数小于0”来鉴别社会退缩幼儿, 得到社会退缩幼儿组 (N=23) 和非社会退缩幼儿组 (N=27) 。

对幼儿社会行为教师问卷得分和观察幼儿游戏活动的社会退缩行为得分进行相关检验, 得到两者相关显著, p<0.001;相关系数r=0.896, 说明幼儿社会行为教师问卷法和观察法在区分幼儿退缩行为上存在高度的一致性。

(3) 访谈法。研究者根据幼儿年龄特点结合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 (Children Self concept Scale, PHCSS) , 编写了由自我认识、自我情感体验、自我控制和调节三部分组成的访谈提纲。改编的访谈提纲中的题目设计在语言、语境方面都比较适合幼儿理解, 且各个题目都比较贴切幼儿的日常生活。访谈后请幼儿所在班老师评定, 计分方式为:反映实际情况记1分, 与实际情况相反的记0分。其中1-7题为自我认识部分, 8-12题为自我情感体验部分, 13-17题为自我控制与调节部分。在正式访谈之前, 随机抽取5名幼儿进行预试, 在此基础上对访谈问题进行修改、调整。在预试后修改调整访谈提纲的基础上, 对50名被试进行正式的访谈。

二、研究结果及分析

(一) 两组幼儿自我意识发展水平的比较分析

1. 两组幼儿自我意识发展水平的分布

两组幼儿的自我意识发展水平情况如图1。由柱状图可以看出两组幼儿在自我意识发展水平上的差异。非社会退缩组幼儿没有5分~7分的自我意识低分, 而社会退缩组幼儿没有14分~15分的自我意识高分。同时由表1和表2可以清楚地看出:社会退缩组幼儿的自我意识得分集中在9分左右, 9分 (包括9分) 以下占到60.9%, 其中低于7分 (包括7分) 的占到21.7%, 而在非退缩组中9分以下只占到14.8%。非退缩组幼儿的自我意识得分集中在11分和12分, 占到44.4%。

2. 两组幼儿的自我意识差异显著性检验

自我意识、自我认知、自我情感体验、自我控制和调节变量按是否社会退缩分类分组后的描述性统计量如下表3, 从退缩组和非退缩组的样本各均值来看, 是有一定的差距。自我意识总分经过进一步的T检验计算结果:t (48) =-4.908, 相伴概率为p=0.000<0.05, 得出社会退缩组和非社会退缩组的自我意识发展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这表明, 在同等年龄范围内社会退缩幼儿比非社会退缩幼儿的自我意识发展水平更低。

运用上述同类方法, 对两组幼儿的自我意识的三个方面分别做差异显著性检验, 经检验得出结果:两组幼儿的自我认识发展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 (48) =-4.096, 相伴概率为p=0.000<0.05;两组幼儿的自我情感体验发展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 t (48) =-2.643, 相伴概率p=0.011<0.05;两组幼儿的自我控制和调节能力发展水平也存在显著性差异, t (48) =-3.658, 相伴概率p=0.001<0.05。从自我意识的三个方面的显著性检验结果看, 社会退缩幼儿的自我认识、自我情感体验、自我控制和调节的发展水平都分别低于同龄幼儿的发展水平。

(二) 幼儿社会退缩行为与自我意识的相关分析

1. 幼儿社会退缩行为分数与自我意识总得分的相关分析

对50名被试幼儿的社会退缩行为分数和自我意识总分数的Z分数进行相关性检验得出, 社会退缩行为分数与自我意识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 p=0.000<0.01, 相关系数r=-0.717, 即幼儿的社会退缩分数越高, 其自我意识发展水平就越低。

2. 幼儿社会退缩行为分数与自我意识的三方面的相关分析

50名被试幼儿的自我认识、自我情感体验、自我控制和调节得分与其社会退缩行为分数的相关分析如下表4。

从表中可以看出, 幼儿的社会退缩行为分数与其自我认识、自我情感体验、自我控制和调节能力的发展水平分别呈显著的负相关。即幼儿的社会退缩程度越高, 则他们的自我认识水平、自我情感体验水平及自我控制和调节能力越低。

三、结论和建议

从自我意识的三个方面看, 社会退缩组幼儿一般对生理自我、行为自我特别是社会自我认识不清, 且从被试结果中可以看出幼儿的自我认识发展水平在自我意识的三方面中对幼儿的社会退缩行为的影响是最高的。相反, 非社会退缩组幼儿对社会自我和生理自我都有正确的认识。社会退缩组幼儿在自我情感体验方面的主要表现是集体活动中缺乏自信, 少有愉快和成功的体验。而非社会退缩组幼儿的自信、成就感等积极情绪体验较多, 乐于参加集体活动。在自我控制和调节能力方面, 社会退缩幼儿喜欢独处、安静, 缺乏使用有效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要的能力, 与同伴和教师交谈少, 在假想游戏中, 社会退缩幼儿喜欢独自假想, 如把自己想象成喜羊羊, 把手中拼插的玩具想象成灰太狼, 自己完成喜羊羊与灰太狼的对话。社会退缩分数高的幼儿不喜欢参与娃娃家游戏, 无论是在课堂环境下还是在游戏情境中自我控制能力强, 但面对消极的情绪体验时的自我调节能力差。

针对社会退缩幼儿的特点, 笔者提出以下教育建议:

1.评价得当, 建立幼儿的正确自我认识尤其是对社会自我的认识。幼儿的社会自我的认识主要来源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 也就是说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是幼儿认识社会自我的一面镜子。因此, 不管是教师还是家长在日常中对幼儿的评价要得当。

2.引导鼓励参与集体活动, 收获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大多数社会退缩幼儿在自由游戏活动中喜欢独处、旁观。作为教师可以有意识地组织此类幼儿参与集体活动。把他们安排到乐于接纳他人的小组中去, 同时教师要及时针对社会退缩幼儿做总结评价, 多用鼓励性语言, 使其感受到自己在与他人游戏活动中的成就感, 从而树立自信。

3.创设特定环境, 提高幼儿的自我控制和调节能力。针对自我控制能力差的社会退缩幼儿, 教师可以创设特定的模拟环境, 用规则提升幼儿的自我控制和调节能力。必要时教师可以让自我控制能力差的幼儿做规则的监督者, 在监督其他幼儿是否遵守规则的同时也控制自己。

参考文献

[1]叶平枝.幼儿社会退缩的特征及教育干预研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7:8

[2]郑淑杰, 陈会昌, 陈欣银.儿童社会退缩行为影响因素的追踪研究[J].心理科学, 2005, (4) :833-836

[3]张瑞.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对小学生社交退缩的影响研究[D].西南大学硕士论文2008, (5) :14

[4]史静华, 李亚琴, 孙玉梅.儿童自我意识的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07, 6 (21) 上旬版:1423

[5]徐巍.童年中期社交退缩类型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J].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007

[6]张文新.儿童社会性发展[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9, 8:378

[7]马丽萍.儿童期社交退缩研究综述[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高等教育版) , 2006, 10, 9 (2) :10

[8]邹先云, 冯维.儿童社会退缩行为的原因与对策[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 6, 23 (2) :106

[9]朱玲玲.童年中期社交退缩及其与孤独感的关系[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论文, 2004:16

宝宝的“退缩行为”该怎样防治 第2篇

正常的儿童突然到了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或遇到惊吓、恐怖的情景,出现少动、发呆、退缩等行为表现,是正常的适应性反应。但是有退缩行为的儿童,即使随着时间的推移,也很难适应新的环境。如果不注意防治,还有可能持续地影响到他们成年后的社交能力、职业选择及教育子女的方式等。

儿童退缩行为的原因

先天适应能力差 这类儿童从小适应能力差,对新环境感到特别拘谨,不愿意接触人。一定要他们面对新环境,适应过程会艰难而缓慢。

后天抚养教育不当 有的家长整天把孩子关在家中让其独自玩耍,不愿他与其他孩子交往;或对孩子过于溺爱,过多照顾与迁就,也会使孩子难以适应新的环境。

儿童退缩行为的表现

这些儿童平时表现为孤独、退缩、胆小、害怕。他们从不主动与其他小朋友交往,沉默寡言,宁愿一个人在家中与布娃娃为伴;来了客人通常会赶快躲藏起来,怕见外人。但在自己熟悉的环境中,与自己熟悉的人在一起,还是能高高兴兴地谈笑与玩耍,并无任何精神异常的表现。

这类儿童年龄较小时,父母除发现他们性格比较安静,不大愿意与小伙伴玩耍外,常常不易发现其退缩行为。入幼儿园或小学时退缩行为就会明显暴露出来,表现为紧张、害怕、拒绝上学;不过逐渐熟悉环境以后,孩子的退缩行为又会逐渐减轻。

儿童退缩行为的防治

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能力,让孩子学会自己管理自己,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长要相信孩子的能力,让孩子丢掉处处依赖别人的“心理拐杖”,学会独立“行走”。

创造条件,让孩子多参加社会活动,鼓励孩子与小伙伴交往。对已经出现退缩行为的儿童,应多带他们外出,逐步适应各种环境,帮助他们克服孤独感。

不要溺爱孩子,以免造成孩子过分依赖的行为;也不可强扭孩子的退缩行为,避免使孩子恐惧不安,更加害怕与人接触。父母的信心和良好的社交关系有利于孩子克服性格上的缺陷,塑造其开朗的性格。

对孩子在社交中表现出的合群现象给予及时的奖励和强化。经过多次社交实践和家长的正确心理诱导,绝大多数有退缩行为的儿童,都能成为性格开朗的人。

社会退缩行为 第3篇

1 对象与方法

1. 1对象随机整群抽取锦州市2所小学的一 ~ 六年级学生。共发放问卷940份, 回收有效问卷835份, 有效率为95. 42%。其中男生414名, 占49. 58%; 女生421名, 占50. 42% 。一 ~ 六年级学生分别占16. 05% , 16. 77% , 14. 01% , 21. 31% , 14. 37% , 17. 49% 。年龄6 ~13岁, 平均 ( 9. 80±1. 86) 岁。不同性别学生年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t =0.21, P >0.05) 。

1. 2 方法

1. 2. 1家长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 ( CBCL) 中国标准化版[6]该量表用于测查4 ~16岁儿童的社会能力和行为问题, 由家长根据孩子0.5 a内的情况作出分级评定, 研究证实其信度和效度较好[7]。以CBCL中社会退缩分量表P84为异常标准筛选出社会退缩高分组[8]。本次预调查显示, 该量表中社会退缩分量表的Cronbachα为0. 823, 2周后的重测信度为0. 876。

1. 2. 2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量表 ( Parentinglocus ofControl Scale, PLOC) 该量表由Campis等在1986年设制, 总量表的Cronbachα值为0.92, 其内部一致性较好[6,9,10,11]。量表内容包括教育成效、父母的责任、子女对父母生活的控制、父母对命运/机遇的信念、父母对子女行为的控制5个因子。该量表从心理控制源的角度反映了父母对子女教育成功与失败的看法[11]。量表得分越高, 说明父母在教育子女方面的外控性越强。该调查表的Cronbachα系数总量表为0. 852, 5个因子分别为0. 824, 0. 751, 0. 810, 0. 796和0. 894。2周后的重测信度总量表为0. 905, 5个因子分别为0. 820, 0. 715, 0. 833, 0. 762和0. 834。

采用现场调查方法进行测试, 使用统一的指导语进行施测, 以家长会的形式, 以班为单位, 由家长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独立作出评定。

1. 3统计分析采用 SPSS 17. 0 软件包对数据进行χ2检验、t 检验、相关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2 结果

2. 1学生社会退缩性行为检出情况835名小学生中, 检出有社会退缩性行为的142名, 总检出率为17. 01% 。其中男生68名 ( 16. 43% ) , 女生74名 ( 17.58%)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χ2= 142. 00, P <0. 01) 。不同年级学生行为问题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χ2= 17. 98, P > 0. 05) 。见表1。

2. 2退缩组与正常组学生家长PLOC得分比较教育成效以及父母对子女行为控制2个因子得分, 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t值分别为3.60, 2.20, P <0. 05) , 退缩组得分均高于正常组。而父母的责任、子女对父母生活的控制、父母对命运/机遇的信念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值均 >0.05) 。见表2。

注: ( ) 数字为检出率/%。

2. 3不同性别学生社会退缩性行为与PLOC因子的相关分析男生社会退缩性行为问题与教育成效、子女对父母生活的控制、父母对子女行为的控制呈正相关 ( r值分别为0. 176, 0. 176, 0. 129, P值均 <0. 01) 。女生退缩性性行为问题与教育成效、父母对命运/机遇的信念、父母对子女行为控制呈正相关 ( r值分别为0. 159, 0. 108, 0. 165, P值均 < 0. 01) 。

2. 4学生社会退缩性行为影响因素分析以社会退缩性行为得分为因变量; 以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5个因子得分、独生情况 ( 0 = 否, 1 = 是) 、年龄 ( 岁) 、性别 ( 0 =女, 1 =男) 为自变量, 采用线性多元逐步回归方法建立方程模型:。小学生社会退缩性行为得分与教育成效、子女对父母生活的控制、父母对子女行为的控制、独生情况、性别均呈线性回归关系 ( R2=0. 16, F = 20. 03, P < 0. 01) 。见表3。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 小学生社会退缩性行为检出率为17.01%, 其中女生高于男生, 可能与我国的传统文化背景有关。在我国, 由于传统思想认为, 特别是女孩, 适度的害羞和矜持被评价为良好的品质; 而男孩成熟较女孩晚, 较幼稚、易冲动, 由于缺乏社交技能等原因会受到同伴排斥, 从而易发展成自卑、孤僻、逃避退缩行为。社会退缩性行为儿童在年级分布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钟惊雷[12]研究发现, 父母采用情感温暖与理解的教育方式, 儿童发生社会退缩性行为问题的可能性较低; 如果缺乏正确的关爱, 而父母又习惯于过分关注甚至干涉子女, 则儿童更易表现为退缩、回避、交往不良等行为倾向。从社会退缩性行为儿童与正常儿童PLOC各因子分之间的差异来看, 问题儿童家长的教育成效与控制子女行为2个因子得分均高于正常儿童。提示父母认为自己的教育对子女的成长影响小, 很少给予孩子必要及适当的教育、指导和鼓励, 而多采用消极的态度。父母对子女控制因子得分高说明父母过多的控制支配儿童, 减少了儿童的自主性, 限制了儿童的探索和独立行为的形成和发展, 进一步影响到儿童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

本研究结果显示, 男生退缩性行为与教育成效、子女对父母生活的控制以及父母对子女行为的控制存在正相关; 而女生退缩性行为与教育成效、父母对命运/机遇的信念以及父母对子女行为控制存在正相关。提示男生家长对孩子过于溺爱与呵护, 使孩子难以适应周围的环境, 遇到新环境, 多采取逃避方式, 表现为退缩性行为。父母对命运或机遇的信念因子得分越高, 女生退缩性行为得分就越高, 提示部分家长把孩子的进步与否归因于外部的运气与机遇, 在教育子女的主动性上呈现消极、被动的态度。在这样家庭中成长的孩子其行为问题发生的机会大大增加。

本次研究从心理控制源的角度初步揭示家长教育心理和小学生社会退缩性行为之间存的特定联系, 即家长教育的心理外控性高、教育上存在的问题多, 会影响孩子社会交往能力的发展。父母应积极的改善教育态度, 避免否认与拒绝、过度的控制与溺爱或放任不管等消极不良的教育方式, 加强与子女的交流, 从而有效地发挥家庭功能, 维护和增进小学生心理健康, 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行为方式, 促进个体健康发展。

摘要:目的 研究小学生社会退缩性行为与家长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之间的关系, 为探讨父母教育子女的有效方法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 (家长用) 和子女教育心理控制源量表, 对锦州市2所小学共835名学生家长进行调查分析与评价, 采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小学生社会退缩性行为问题检出率为17.01%, 其中男生为16.43%, 女生为17.58%, 性别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142.0, P<0.01) 。男生退缩性行为与教育成效、子女对父母生活的控制、父母对子女行为的控制呈正相关 (r值分别为0.176, 0.176, 0.129, P值均<0.01) ;女生退缩性行为与教育成效、父母对命运/机遇的信念、父母对子女行为控制呈正相关 (r值分别为0.159, 0.108, 0.165, P值均<0.01)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 小学生社会退缩性行为与教育成效、子女对父母生活的控制、父母对子女行为的控制、独生情况及性别均呈线性回归关系 (R2=0.16, F=20.03, P<0.01) 。结论 社会退缩性行为问题儿童家长在子女教育态度方面存在问题。应纠正问题儿童家长教育态度, 并提供有效干预措施。

关键词:精神卫生,回归分析,学生

参考文献

[1]马丽萍.儿童期社交退缩研究综述[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6, 9 (2) :10-11.

[2]王行.友谊质量与小学生社交退缩行为的相关研究[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2009, 3 (25) :14-15.

[3]吕莹波, 陈涛, 张劲松, 等.上海市职校生吸烟与心理行为特征关系[J].中国公共卫生, 2012, 28 (6) :771-774.

[4]LIU J.Childhood externalizing behavior:Theory and implications[J].J Child Adoles Psych Nur, 2004, 17 (3) :93-103.

[5]SFALAMERO BM, CASTRO FJ, CRUZ HM.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 survey to evaluate risk factors, associated factors and parental child rearing behavior[J].An Esp Pediatr, 1999, 50 (2) :145-150.

[6]汪向东, 王希林, 马弘, 等.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 1999:4-52, 341-343.

[7]忻仁娥, 唐慧琴, 张志雄, 等.Achenbach’s儿童行为量表中国标准化[J].上海精神医学, 1992, 4 (1) :164-169.

[8]苏林雁, 李雪荣, 杨志伟, 等.CBCL及TRF在儿童精神障碍流行学调查中的应用:兼论划界分的选择[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997, 11 (1) :37-40.

[9]薛新力, 郑建盛, 林志萍.家长心理控制源与子女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00, 11 (2) :205-207.

[10]裴秀英, 肖祖芬.父母的子女教育心理控制对独生子女性格形成的影响[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4, 13 (1) :92.

[11]谭晓云, 李宁燕, 郭源.北京市部分外来务工人员在校就读子女身心健康状况调查[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2008, 16 (2) :221-223.

社会退缩行为 第4篇

关键词:唐氏综合症 青春期 行为矫正

唐氏综合症儿童青春期的退缩行为是指在学校活动中所表现和产生出来的心理承受能力差、神经过敏、白日梦等心态和行为。这些行为久而久之泛化到其他情境并形成习惯,如对上课持逃避态度,拒绝走进课堂等退缩行为的并发行为。这些都对进入青春期的唐氏综合症儿童情绪与行为方面的发展有影响。还从一些问题的特征来看,唐氏儿童需要经常发泄自己的不良情绪,这就是导致了一些问题行为的出现。

一、个案分析

(一)个案对象

王某 , 男 , 15岁,培智班唐氏综合症儿童 。韦克斯勒智力测验得出智力中下。身体状况一直良好,性格内向,识字能力较佳 , 但课堂上不敢提问和发言 , 自我表现能力差。

(二)环境分析

家庭因素:王某是家里的独子,从小由爷爷奶奶照顾,爷爷奶奶和父母的教育态度截然不同。 爷爷奶奶能耐心地教导孩子学习;父母亲缺乏耐心,因为工作较忙很少跟孩子接触,对孩子没有太多的了解和深入的认识。家庭沟通方面,爷爷奶奶较能理解孩子的想法和需求。

学校因素:王某在我校就读近五年,学校教师每个学期为他制定的个别化教育教学计划中,把提高语言思维能力、交往能力和肢体康复能力的培养作为教育的重点。学校里,代课教师基本能明白他问题行为的需求并能应对,但周围的同学或伙伴没有较好的能力去理解和帮助他的,有时会无意间诱导他的不良行为。这是他在学校出现较多情绪行为问题的原因之一。

(三)问题行为分析

学习上碰到一点困难就退缩,常常一个人独坐,活动要有教师领着,常会自己走来走去,重复刻板的动作,嘴里自言自语。注意力不集中, 惰性重,自制力差。随着年龄的增长,王某的退缩行为呈上升趋势, 如上课铃响后,他不愿意主动走进教室学习,而选择去操场树荫下或体育器材边上躲避,等大家都去上课后, 才从边上慢悠悠出来, 在校园操场上走来走去 ,嘴里还胡言乱语说着某件事情,像是在做白日梦。对同伴和教师的召唤不予理睬。每次由教师和他交谈才肯回教室。这种情况也发生于课间操后。从教师的观察判断 ,助长王某问题行为的原因可能有两种:一是逃避学习,二是吸引教师及周围同学的注意。王某的问题行为是由周围同学和教师的注意维持的。一旦教师与他交谈并制止,他就显得十分高兴,抬头挺胸、神采飞扬地走进教室,此时他的行为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关注。随着年龄的增长,王某的课堂退缩行也越来越严重,且随着学习内容难度的增加逃避学习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

二、矫正方案

(一)矫正方法

考虑到个案对象已进入青春期,认知范围比较广,理解能力相对比较好,所以在选择行为矫正方法时,我主要尝试用了个别化目标行为一般化,即有意忽略。确定为王某每天上课铃响后及课间操后能自觉并且直接进入课堂学习,而不走回旋路线;强化物支持,即正面奖励。有时给予物质鼓励:一块橡皮,一个糖果。象征性奖给教师剪的笑脸娃娃、贴画 (满足王某心理和精神方面的需要 );社会性奖赏如教师、同伴及家长的肯定及信任的微笑、赞赏或给予一个亲切的抚摸。

(二)矫正过程

第一步:鼓励——建立自信。教师和同学在王某出现目标行为时不予理睬、不作任何反应,让目标行为自己消退。教师和周围同学对“王某又躲在器材后面 ”这一行为忽略不做出反应,也不去关注;对他一切过分的举动都置之不理。当王某能主动、按时走进教室,周围同学特别是教师要立即表扬,抓住微小进步的地方,立即给予表扬,这时候再过去跟他讲话,他的情绪会很快好转。将他的注意力吸引到活动中,防止他再次出现行为问题。也可以给他一种愉快的情绪体验,在塑造目标行为的同时减少问题行为。

第二步:奖励——正面强化。该生对物质奖励很在意。在实施矫正行为的过程中以教师自制笑脸为代币,以海绵宝宝贴画(王某非常喜欢海绵宝宝 )为后续强化物,以增加良好行为的出现率。开始连续强化,如果一天未出现问题行为就得到一个代币。以后逐渐提高标准,再使用间歇强化 (如每 3天或 5天问题行为未出现后给一个代币 ) 维持这种良好行为的出现率。后续强化物用代币交换 , 三个代币可换取一个海绵宝宝贴画。各科目教师围绕同一个矫正目标,依据学科特点,不失时机进行正强化训练,在矫正王某不良行为的同时,提高他的学习能力,增强他的自信性。

第三步,肯定——巩固成果。在干预问题行为前期,向王某明确说明奖励的整个过程,以笑脸娃娃为代币,以海绵宝宝贴画为后续强化物,激发他的问题行为的改变并培养王某的坚持性。同时以周围同学、 教师的差别强化作为辅助手段。记录矫正期间的问题行为频数,来检验目标行为的塑造是否成功。追踪个案的目标行为,来评估问题行为改变是否具有持久性。经过近两个月的观察记录,王某问题行为每天频次2—4次,表明问题行为变化不明显,矫正干预中、后期问题行为出现次数明显下降,在问题追踪阶段行为出现几率较小。

第四步:追踪——防止反弹。个案追踪前期很少有问题行为出现,个案追踪后期问题行为有一定反弹。个案对于唐氏综合症儿童青春期课堂退缩行为的矫正效果较为明显。但是很难彻底消除。追其原因在于:周末在家里休息两天后问题行为会再次出现:故意逃避、懈怠等消极心理再次唤醒了孩子的退缩行为,使得他不愿重新投入到学校生活。此外,唐氏综合症儿童易受不良影响而使行为出现反复,其问题行为有一定的生理基础,也是最根本的原因。所以对于青春期的唐氏患儿的个案矫正,短期的训练效果不会很明显,有时还会有反复,教师必须有充分的思想准备,采取反复强化的手段。

经过长期的训练,本矫正案对处于青春期的唐氏患儿在效果上很明显,提出的一些方法比较适合青春期智障孩子的行为矫正,为青春期的唐氏患儿以后的教育训练奠定了基石,发现的一些问题也为以后进一步的教育训练指明了方向。特殊儿童的教育训练是一个长期的需要家长参与和坚持配合的过程。教师在教育训练的过程中,要用科学的方法干预, 通过耐心的引导与培养,唐氏孩子青春期的行为问题一定会解决。

浅谈体育活动中幼儿的退缩行为 第5篇

关键词:体育活动,幼儿,退缩行为,改进

一、前言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教育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学校教育和终身教育的奠基阶段,体育属于健康范畴,在健康领域的目标中这样写道:“喜欢参加体育活动,动作协调、灵活。”[1]《幼儿园工作规程》中也明确指出:“幼儿园的任务是:实行保育与教育结合的原则,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2]可以看出体育活动的突出地位及对幼儿身心发展的巨大作用。

体育活动指以发展体力,增强体质为主要任务的活动,它是以参加各项运动来实现的。幼儿园体育活动指遵循幼儿身体生长发育、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增强幼儿的体质,发展幼儿的身心素质和初步的运动能力,提高幼儿的健康水平和健康意识为主要目的而进行的一系列锻炼身体的教育活动。幼儿园体育活动包括基本体操和游戏两大类[3]。退缩行为指后退、萎缩的行为,而幼儿退缩行为指胆小、害羞、孤独和萎缩,缺乏好奇心,不自信,不敢到陌生环境中去等常见的行为障碍。

二、体育活动中幼儿退缩行为的分析

(一)环境的不良影响。

环境可分为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物质环境是心理环境的基础,在体育活动中,物质环境包括体育活动的空间、时间,以及为幼儿提供的玩具、教具等。良好的物质环境会在一开始牢牢地吸引住幼儿,使幼儿喜欢玩、愿意玩,为幼儿进一步参与活动创设前提条件,也使体育活动顺利开展成为可能。体育活动的心理环境是指体育活动中人与人之间关系构成的环境,具体包括幼儿与成人、幼儿与幼儿、成人与成人、教师与家长等之间的关系,它是一种隐性环境[4]。刚从家庭和父母怀抱中走出来的幼儿,初入园时由于对环境的陌生和不适应,会表现出恐惧不安、焦虑紧张、沉默不语、缺乏安全感等现象,特别是对同伴、教师采取排斥态度或者无法处理好与他们之间的关系。这些对体育活动这样一个需要独立和交往能力的活动来说是急需解决的。因此,仅有良好的物质环境还不够,我们还应从幼儿的心理特点出发,创设良好的心理环境,消除幼儿不良心理的影响。

(二)家庭教育方式的不当。

除遗传因素外,父母的家庭教育方式也是使幼儿在体育活动中产生退缩行为的重要因素之一。家庭教育方式往往存在以下误区:1.某些父母本身对幼儿体育活动存在错误的理解,缺乏对体育的参与意识,并以消极的态度对待幼儿的体育活动行为;2.家长对幼儿寄予过高的期望,而忽视幼儿身心素质及能力的发展水平,致使幼儿常因努力却未达到期望而产生负罪心理或逆反心理;3.对大多数独生子女而言,父母总是把他们置于自己的护翼之下,长期溺爱使幼儿依赖性增强,一旦在体育活动中受挫则自信心下降,出现心理障碍而产生退缩行为[7]。

(三)幼儿自身存在的问题。

幼儿身体活动能力及其技能技巧水平是影响幼儿体育活动中退缩行为的主要因素之一。有关研究表明,幼儿年龄越小,身体活动的能力越是一切行动的基础,对其自我意识的产生和发展也极为重要[5]。身体活动能力较强,能够完成多种体育活动或体育动作的幼儿,获得的成功体验较多,往往会形成肯定的“自我”概念,从而树立较强的自信心,而且行动积极、主动,独立性也较强。相反,身体活动能力较差,动作迟缓的幼儿,在体育活动中常常遭受失败,获得成功的体验也较少,久而久之会产生否定的“自我”概念,表现为缺乏自尊和自信,行为消极、被动和退缩,具有较强的依赖性。

(四)教师对体育活动内容和教育方法的选择不当。

教师对体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必须建立在幼儿身心发展水平及动作技能技巧掌握的基础上。目前在幼儿园中有不少教师在体育活动内容选择的认识和运用上存在以下两个问题:1.判断不全面,模糊性大[4]。体育活动是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教育手段,某些教师由于缺乏全面教育意识,因而判断上会出现片面性和模糊性。2.主观随意性强。在一些幼儿园中,传统幼儿体育活动的弊病依然存在,表现为不去研究教育对象,不考虑幼儿的实际发展水平,发现什么活动比较好玩就拿来制定计划,在体育活动过程中也不能针对幼儿发展的具体情况不断调整计划来促进幼儿发展。

三、改进体育活动中幼儿退缩行为的措施

(一)优化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为幼儿进行体育活动提供客观条件。

1.创设近似于家庭的软化环境。即为幼儿提供的体育活动器械不能过分地强调功能而忽略人际互动,不能一味追求坚硬不易损毁而忽略外观和造型的美化。教师应充分利用增加环境柔和性的各种材料来创设软化的体育活动环境。2.器械和场地不宜复杂。主要指器械场地应注意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简单环境对于必须专注的内容或严格的时间安排是必要的,因为它带来的分神事物较少,比较适合于幼儿,否则会因刺激过多、选择过多而使幼儿不知所措。此外,教师应结合本园的实际条件,在安全卫生的基础上,充分考虑幼儿年龄特点,最大限度地降低与环境有关的行为问题,使物质环境真正适合于幼儿的认知结构和身体发展水平,满足他们的各种需要,激发和培养他们的体育动机。

在创设心理环境的过程中,教师与幼儿的关系即师幼互动是所有关系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体育活动中的师幼关系应是:1.建立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保护者与被保护者的相互关系。作为教师应具备对幼儿施加正确教育影响的能力,充分了解幼儿的年龄特点和个性发展,并对在心理上有特殊需要的幼儿给予关注。在体育活动中,特别是在做带有挑战性的动作练习时,教师都要及时出现在幼儿身边,抚慰和保护幼儿,消除幼儿的不安心理,鼓励其大胆尝试。2.建立完全平等的师幼关系。从本质上看,教师与幼儿都有人格的尊严,都有物质和精神的需要,都有生存、学习、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的权利,教师应以朋友的身份与幼儿交流情感和看法。

(二)注重家庭教育的方式,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体育活动的兴趣和技能技巧。

美国心理学家布郎芬·布伦纳认为,家庭环境质量可以影响到儿童在活动中的自信心和同伴关系,而家庭教育方式是家庭环境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父母应注意采用良好的家庭教育方式。1.创造一个温馨祥和的家庭气氛,让幼儿自由自在地生活,并让幼儿有充分发挥的余地。2.端正教育态度,从思想上认识到对幼儿的溺爱、娇宠,只会造成幼儿怯懦、任性的性格[6]。3.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培养幼儿的独立性、坚强的毅力和良好的生活习惯,鼓励幼儿去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让他学会自己照顾自己。4.带幼儿到大自然中去,使幼儿敞开胸怀,开拓眼界,并教给幼儿适当的技能,使幼儿坚信自己并不笨,从而增加自信心,敢于参加各种体育活动。5.鼓励幼儿与人接触交往[8],最主要的是要幼儿和同龄伙伴多接触,有意识地邀请一些小朋友到家中来,让他做小主人,平时也要注意帮助幼儿结交新朋友。

(三)加强锻炼,提高幼儿的兴趣和自信心。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幼儿从一出生就是自身发展的积极动因,他积极地从环境中寻找、选择适宜自己的刺激,积极主动地与环境发生交互作用,并在此过程中不断地建构自己的经验系统,以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9]。体育活动是提高幼儿自信心的有效途径,只有加强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参与程度,才能使幼儿体育活动的兴趣和自信心得到加强。幼儿身体活动和技能技巧的掌握需要家长和教师的帮助指导,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多鼓励或陪同幼儿多参与体育活动,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需要和发展水平开展各式各样的活动,培养幼儿的兴趣和自信心。此外,还应为幼儿树立榜样和模仿对象。

(四)正确选择体育活动的内容。

在内容选择上,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身心发展水平来判断。首先,教师要对教育对象的状况进行全面了解,包括了解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及个体的发展需要、所处环境中各种影响因素及已产生和将要产生的作用[5];其次,根据反馈的信息,经过加工、整理、判断发展水平,再去制定计划,有针对性地对幼儿施加适度的影响。具体地说,正确选择体育活动的内容应注意以下三个方面:1.体育活动的内容必须具有科学性,且内容和要求要一致。2.同一活动内容可以通过不同的方法来实施,除必须考虑幼儿的认知水平和身体机能的发展状况外,活动应由易到难、由简到繁。3.选择内容时应先判断、分析体育活动的效果和难度,切不可凭经验去选择活动内容。

(五)恰当使用正确的教育方法。

教师在教育方法上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让每个幼儿都能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并能获得成功经验[10]。2.正确运用奖惩。在体育活动中,教师可运用多种方式对幼儿的表现进行反馈和评价,而奖励和惩罚可以说是最常用的方式[10]。其一,口头奖励的正确运用。教师应用肯定的语词代替否定的语词,肯定的语词具有积极的效应,而否定的语词则会引起消极的反应。其二,非言语性的赞扬和谴责[11]。教师一个轻微的手势或动作就足够把一个信息传送给幼儿。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 2001.9.

[2]国家教育委员会.幼儿园工作规程, 1996.6.

[3]顾荣芳, 薛菁华.幼儿园健康教育[M].江苏师大出版社, 2001.

[4]施谍非.在体育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自信心[J].幼儿教育, 1999, 1.

[5]陈帼眉, 冯晓霞, 庞丽娟.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M].北师大出版社, 1995.

[6]邢晓林, 马芝武.给胆怯儿童的处方[J].幼儿教育, 1999, 11.

[7]梁志绅.学前教育学[M].北师大出版社, 1998.

[8]董晓燕.家长应为幼儿播下自信的种子[J].幼教博览, 2000, 12.

[9]张文新.儿童社会性发展[M].北师大出版社, 2002.

[10]杨桂芬.人际交往退缩行为个案辅导[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 2004, (1) .

小学生退缩行为的教育对策研究 第6篇

一、退缩行为的类型

1. 沉默型

在家庭中,孩子表现沉默寡语,不与父母交流感情,独自与玩具为伴,家中有客人来访,从不打招呼,也不与客人交谈。在学校,从不主动和老师、同学们沟通。

2. 胆怯型

在学校里,一个人呆呆坐在角落中,或者怯怯跟在小朋友的后面参加集体游戏。课堂上,从来不举手发言,老师叫他回答问题,声音很小,总是不肯大声回答问题。

3. 焦虑型

在公共场所中,孩子总是焦虑不安,旁观别人游玩而自己不参与;在学校里,见到老师不主动打招呼,而且经常面红耳赤、非常紧张,不知所措……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儿童的以上行为都是退缩行为的具体表现。

二、小学生退缩行为的成因分析

儿童出现这些心理问题,既有自身成长的因素,也有外部环境的因素,是“内因”和“外因”综合作用的结果,归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1. 学校教育的误区

一般来说,学校教育在塑造完美人格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我们也清醒地看到,不良的教育也能阻碍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一些教师迫于压力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追求升学率、把成绩作为评价学生能力高低的唯一标准,导致师生关系不和谐,师生关系紧张、甚至对立,小学生情感上的苦恼不能及时向老师诉说,就会造成心理压力,形成心理障碍,导致部分小学生产生退缩行为。

2. 家庭教育的误区

过度溺爱和期望值过高,使家庭教育普遍存在忽视品德发展、人格教育、实践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等社会性教育的倾向。家长的高期望值与孩子自身需求不一致,总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孩子时,便会使孩子感到压抑和不满,给孩子造成疑虑、忧郁、胆小等心理疾患,导致孩子高分低能或心理不健全。

3.社会教育的误区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环境的成分也越来越复杂起来,由此,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也越来越大。由于不良因素的影响,使得我们周围的一部分人的思想出现“偏航”,社会风气受到影响。社会上的很多不良现象折射回来又影响到学校的学生,导致部分孩子对社会有一种畏惧感。不能独自上学、放学;不敢独自去玩耍、购物等等。

三、小学生退缩行为的教育对策

儿童期是一生身心发展极其重要的时期,也是性格形成的关键期。这一时期,孩子如果产生退缩行为不可忽视,主要教育对策有以下三方面。

1.学校教育要以人为本,对症下药

俗话说:“心病还需心药治”。心理疾病虽然形成原因复杂,处理起来较为棘手,但并非与生俱来,更不是不可救治的。关键在于要以人为本,对症下药,才能收到积极的成效。

(1)沟通与交流消除退缩心理。要帮助孩子解除心理压力,必须先了解孩子心理,所以教师应抽出时间与学生面对面交谈,认真听听孩子的心里话,让孩子畅所欲言。拉近师生之间距离,做到以心换心。只有如此,老师才能走进孩子的心理,了解孩子的真实心境,才能够有的放矢地帮助他们。

教师在和有退缩行为的小学生谈心的时候,他们往往开始时并不注意老师讲的道理,而是看老师对自己的态度和感情。因此,教师既要把谈心看做是心理沟通的过程,更要把谈心看做是感情交流的过程。看他们的眼神都要充满爱,只有在这种平等、仁爱、和谐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才能消除学生的畏惧、退缩心理。

(2)增强自信消除退缩心理。消除退缩心理的关键是小学生对自己现存力量感到满足。教师要帮助学生来分析他们的优点,正确做出评价,发挥孩子的长处;其次是千方百计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我们要联合各科教师共同给学生增强自信心,不让他们觉得什么都弄不好;最后是引导学生以勤补拙和扬长避短来克服自卑。

有一个班级在新学期开学时新转来了多名学生,老师让他们在全班同学面前简单地介绍一下自己,其他学生都比较顺利大方,可是轮到一位小女孩的时候,她怎么也不肯到前面去,也不说话,只是摇头。后来,老师走过去说你悄悄地告诉我吧,她才告诉老师她的名字。以后,这位老师特别注意培养这个孩子的自信心和勇气,上课总是把最简单的问题留给她,还适时地表扬她,并且和其他老师沟通了孩子的情况,叮嘱同学们多关心她,多和她交往。消除了她的退缩心理,增强了她的自信,从而接纳了学校的老师和同学,最终,她快乐地融入了这个班集体。

(3)培养意志消除退缩心理。消除学生的退缩心理,不仅要教育学生正确认识挫折,承受挫折,更重要的是要以坚强的意志战胜困难和挫折。

第一,培养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注意调动儿童的积极性、主动性,不要都包办代替,要经常鼓励学生独立解决问题,战胜困难。

第二,鼓励小学生大胆地做事。老师要给儿童自己做事的机会。自己去体验,去总结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

第三,在困难环境中锻炼小学生的意志。良好的意志品质是在困难中锻炼,并在克服困难中形成的,因此,教师应有意创设一定的环境来磨炼学生的意志。

第四,培养小学生不折不挠的毅力。教师要给学生设计一些需要长期坚持的工作,可训练其意志的坚持性。

2.家长要端正态度,多给孩子创造交往的机会

家庭是孩子首先接触与长期生活的场所,家庭环境对小学生的生活习惯、品德情操、行为规范等方面的影响极为深刻。

(1)家庭成员必须端正教育态度。父母应该端正对子女的教育态度,特别注意不可强扭孩子的退缩行为。做到爱而不纵,严而不过,作风民主,以理服人,与孩子成为知心朋友。这样做会使孩子的性格活泼、大方、亲切、直率,能团结小伙伴,独立大胆,并有较强的活动能力。

(2)给孩子多创造与同伴的交往机会。心理专家介绍,城市中越来越多的高楼,也让孩子们缺乏心理沟通和感情交流,引起焦虑、抑郁、退缩等症状的少年儿童明显增多,形成“高楼孤独症”的心理疾病。家长应有意识地为子女提供与同伴交往的条件。同时,让孩子多参加体育活动,激发孩子的活力,形成健康向上的心态。经过多次社交实践和父母的正确心理诱导,绝大多数有退缩行为的儿童,都能变得性格开朗。

3. 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教育密切配合,协调一致

孩子心理退缩问题要想得到彻底解决,家长必须与学校教师和社会紧密结合、协调一致。

一位一年级的老师讲过这样一段经历:在她的班里有一个7岁的小女孩很孤僻,总是闷闷不乐,胆子特别小,身体也很弱。说话、做事缩手缩脚,经了解,原来是他的父母在家常为小事争吵,不时还拿孩子出气。后来,老师对家长做了大量而细致的工作,建议他们为了孩子双方都要努力改变自己。孩子的家长重视了这个问题,从此,注意了彼此的言行,孩子也因此有了改变,退缩行为逐渐消失,变得健康、快乐了。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摇篮,学校是学生成长的主要场所,而社会则是影响孩子成长的重要环境,家庭、学校、社会一定要根据孩子能力确定不同目标,不能盲目攀比,对孩子期望值不应太高;学校也应从根本上改变对学生、对老师的评价方法,对学生不能以分量人,以考试成绩取人,而应从各方面素质综合考虑;社会应该充分发挥舆论导向作用,对“人才”要有一个客观公正的评判标准,使不同孩子将来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各显其能。

孩子成才是一个复杂过程,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如同培育花朵一样,需要精心把握育苗、培土、施肥、除草、灭虫各个环节,需要方方面面协调一致,共同努力。若有一个环节、一个方面出了问题,就有可能功亏一篑,使花儿夭折、培养失败、前功尽弃。让我们在共同的心愿和目标下,经过细致的、长期的、持之以恒的努力,使我们的孩子在祖国、家庭和学校的阳光雨露的共同哺育下健康成长吧!

摘要:退缩行为是小学生身上常见的一种孤僻行为,小学生的退缩行为影响到个体的社会化进程和身心健康,并且可能影响到学生将来的幸福。这种行为的产生,一方面因为学生本身具有抑郁型气质;另一方面客观存在不良家庭关系、不良教育方式等。从小学生退缩行为的成因入手,我们认为学校教育要以人为本,对症下药;家长要端正态度、多给孩子创造交往的机会;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教育密切配合,协调一致。

我国幼儿社会退缩最新研究综述 第7篇

一、幼儿社会退缩的概念

社会退缩是一个复杂多变的概念,至今仍然没有形成统一的规定,目前主要是从行为描述和社会测量两个方面来进行界定的。从行为描述的角度,社会退缩被界定为交往频次低的独处行为;从社会测量的视角,则被界定为低水平的同伴接受(被忽视儿童),或高水平的同伴拒绝(被拒绝的儿童)。通过大量文献的阅读,我国教育研究者更倾向于采用行为描述的方法来界定社会退缩。

我国学者陈会昌(2005)等人参考鲁宾(Rubin)的研究对社会退缩概念的界定得到了多数人的认可,社会退缩是指孤独的行为,泛指跨时间、情境,在陌生或熟悉的环境下表现出的独自游戏、消磨时光的行为。综上分析,不难发现,我国教育研究者对社会退缩行为的界定基本上可以概括为幼儿在社会情境中,脱离群体,独自游戏,不与他人交往的一种孤独行为。

二、幼儿社会退缩的类型

早期研究者通常是从单一维度来研究社会退缩行为,随着时代的发展,研究的深入和具体化,研究者们逐渐发现社会退缩并不是一个单一维度的现象,而是一个复杂多维的现象。不同类型的社会退缩幼儿所产生的原因、行为表现都有较大地差别。由于我国研究相对外国来说,起步较晚,在借鉴国外研究的基础上,我国教育学者基本上都将其分为三个维度。

国内学者叶平枝(2006)结合国内外的研究将社会退缩分为沉默寡言、主动退缩和被动退缩。沉默寡言:幼儿社会趋近动机高而回避动机低,表现为想参与同伴交往又不敢交往,常处于动机的冲突之中。主动退缩:幼儿对物的兴趣超过对人的兴趣,主动离开同伴自己单独游戏。被动退缩:幼儿社会技能较差,常常不受同伴欢迎而被孤立。

三、幼儿社会退缩的影响因素

幼儿社会退缩的影响因素是复杂多样的,我国大部分研究主要可以从幼儿,家庭,幼儿园三个方面进行归纳;

(一)从幼儿自身进行归纳,影响幼儿社会退缩的因素有生理因素和社会认知

1.生理因素

遗传素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生理基础,一些先天具有缺陷的幼儿,会有一种内在的自卑感,而这种自卑感会使他们形成社会退缩行为。郑淑杰(2005)采用追踪研究,考察了64名退缩儿童4岁时的退缩行为与其7岁时问题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4岁时表现为行为退缩的男孩到7岁时,比女孩表现出较多的过失行为。

2.心理因素

一些研究者认为幼儿的社会退缩行为与幼儿的气质类型关系密切。其中粘液质与抑郁质气质类型的幼儿较易表现出社会退缩行为,较正常儿童,他们一般表现为对新环境充满焦躁,不安等,社会适应能力较差。我国学者叶平枝认为抑制性气质和社会退缩具有一定的生理基础,情绪调节能力不佳,容易处于压力和紧张之中,具有相对的稳定性[4]。

(二)从家庭方面进行归纳,亲子依恋,家庭教养方式等都能造成幼儿的社会退缩行为

1.亲子依恋

这种退缩不利于他们的同伴交往,使他们从同伴文化中退缩出去。吴美玲认为安全感是儿童社会情绪发展的中心结构。积极的亲子依恋关系可以促进幼儿社会能力的发展,相反,消极的亲子依恋关系会使幼儿对周围的环境缺乏安全感,从而会导致儿童在与他人交往过程中的退缩和缺少对周围环境的探索行为[6]。

2.家庭教养方式

家庭是幼儿生存的第一个环境,家庭的教育理念和教养方式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幼儿的行为。郑淑杰认为家庭教养方式可以分为专制型,过度保护型,权威型,放任型等四类,其中专制型父母的孩子比权威型父母的孩子更容易出现社会退缩行为[7]。李丹黎,张卫,李董平,王艳辉等(2011)研究表明心理控制与攻击和退缩均呈正相关,且表达抑制在心理控制与社会退缩之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8]。

(三)从幼儿园方面进行归纳,幼儿园教育方式不当是幼儿社会退缩的主要影响因素

学校教育是孩子第二个社会化的场合,对孩子的影响具有重大意义,在我国学校教育中,主要施行的是班级上课,绝大数幼儿园都是根据年龄界限分为大中小班,教育方式的不对是造成幼儿问题行为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四、幼儿社会退缩的干预研究

由于我国对幼儿社会退缩行为的研究起步晚,目前我国对于社会退缩的干预研究还很少。我国学者最常用的是游戏干预,游戏干预分为个案研究和集体研究,由于集体研究干预,成本消耗大,自变量和因变量在研究中都很难控制,其研究效果也不明显,因此我国研究者较多选择的是在集体游戏中的个案研究。张文文进行了沙盘游戏干预,研究表明个案的社会退缩程度明显降低,对个案的沙盘游戏干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五、评价与展望

通过上述对我国已有研究的回顾可以发现,我国在幼儿社会退缩行为上的研究取得了巨大的进展,我国学者对幼儿社会退缩的概念,类型,影响因素,研究方法以及干预手段等都做出了一定的研究,这些无不推动着我国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进程。尽管前景是美好的,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研究。

首先,目前对社交退缩的定义,类型的划分上未达成统一,对于社会退缩的发生机制、影响因素等还缺乏深入广泛的研究,像国家政策(独生子女政策到二孩政策的转变)等的研究较少,且目前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亲子关系、同伴关系等前因变量的研究,研究领域有待扩展。

其次,关于社交退缩的现有研究大部分都集中于幼儿的外显行为,研究者大多是用消极适应的,未来的研究可以从积极行为的角度全面考察社会退缩儿童的适应性,加大对幼儿内隐行为的研究。

其次,现有研究中对幼儿社交退缩行为的干预手段主要是游戏干预、家庭干预,同伴干预的研究较少,家庭教育越来越受到教育者的关注,因此未来的研究可以从游戏干预扩展到家庭干预,通过两种干预手段的结合,从而提高干预效果。

摘要:社会退缩是幼儿在社会情境中,脱离群体,独自游戏,不与他人交往的一种孤独行为。随着国家对学前教育的重视,社会退缩已经成为幼儿社会行为问题中的一个研究热点,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高度关注,本文从幼儿社会退缩的概念,类型,影响因素,研究方法以及干预手段等方面入手,总结我国近年来幼儿社会退缩的研究现状,并在此基础上分析现有研究的不足以及提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幼儿,社会退缩

参考文献

[1]孙际铭.幼儿社会退缩游戏矫正的多基线实验研究[J].科教文汇(中旬刊),2008(10):31.

[2]郑淑杰,陈会昌,陈欣银.儿童社会退缩行为影响因素的追踪研究[J].心理科学,2005(04):833–836.

[3]叶平枝.幼儿社会退缩游戏干预的个案研究[J].学前教育研究,2006(04):10-15.

[4]王金玲.幼儿退缩行为原因分析及对策[J].社会心理科学,2010(Z2):73-75.

[5]居银,顾涛.儿童社会退缩成因及干预研究综述[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10(02):268–269.

[6]吴美玲.幼儿社会退缩行为的成因与干预浅探[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8(S1):181–182.

[7]郑淑杰,张永红.学前儿童社会退缩行为研究综述[J].学前教育研究,2003(03):15–17.

社会退缩行为 第8篇

一、社会退缩的概念界定

社会退缩是一种问题行为, 指儿童在无特殊原因的不愿与人交往、更不愿接触陌生环境的行为。此外, 还有研究者从社会测量的视角出发, 把社会退缩儿童界定为低水平的同伴接受 (被忽视儿童) , 或高水平的同伴拒绝 (被拒绝儿童) 。有研究者对这两种儿童进行了研究后, 结果发现社会测量中的被忽视儿和被拒绝儿并不等于社会退缩儿童。目前, 人们更多地采用行为描述的方法来界定社会退缩, 即交往频次低的独处行为。

二、儿童产生社会退缩原因

已有研究表明儿童社会退缩的形成有自身和环境这内外两方面决定。

首先, 从儿童自身来看, 儿童的社会退缩行为与遗传有一定的关系, 其中气质因素的影响是比较突出的。Kagan (1991) 等人关于气质的研究认为, 儿童退缩行为最早表现为行为抑制——胆小、谨慎, 在社会和非社会情景下是以生理特征为基础的。婴儿时期的身体活动的频率和消极情绪可以预测后期的退缩行为。在生活中, 内向的儿童更愿意独处, 而外向的儿童则喜欢群体活动。儿童的能力和素质会影响自我效能敢、成就体验和自信心, 长期的学习差、不成功会使儿童产生消极的认知模式, 促使退缩行为产生, 又会加速其发展。另外还发现, 趋于交往低和避免交往动机高都有可能导致社会退缩行为。

其次, 从外部环境的家庭因素方面看, 亲子关系、父母教养方式以及父母性格都会影响儿童的社会退缩行为。有研究指出, 亲子依恋关系中的不安全依恋类型与行为退缩有关且能预测退缩行为。父母对孩子的过高或过低期望, 也是造成儿童行为退缩的因素。在专制型和溺爱型教养方式下成长的儿童易形成遇事退缩、动力缺乏的行为模式。此外家庭不完整, 如单亲离异, 以及生活中父母内向畏缩、胆小怕事、易紧张焦虑等性格, 也易使儿童出现退缩行为。

在学校中, 退缩行为与师生关系相互影响, 一方面退缩儿童不易受教师信任、重视;而一些被教师忽视或拒绝的正常儿童, 会因缺乏与教师之间的积极情感交流, 对教师反应冷漠, 对班级活动和同学也缺乏兴趣, 从而产生退缩行为。在同伴关系上也产生同样的效应, 退缩儿童因很少主动参与同伴间的交往活动, 从而导致被更多的同伴所忽视和拒绝, 这种后果又加剧了退缩行为。同伴关系还有一种不正常的情况, 即同伴欺侮。这种关系中被欺侮的一方易产生行为退缩。

三、儿童社会退缩的干预

对于儿童社会退缩行为的矫正有很多方法, 有些方法需要在心理学工作者指导下进行, 有些方法是日常生活中老师和家长都可以实施的。

1、行为矫正技术

这种方法以行为主义为理论基础。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 人的大多数行为是后天学习的结果。良好的行为模式也可以通过学习获得。行为的改变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从无到有, 即建立或塑造良好行为;一种将个体的行为从不良改变为良好。行为矫正技术有两个方面, 一是在正常个体的教育中帮助儿童建立、巩固和发展良好行为;另一方面是帮助儿童矫正或消除一些不良行为。用于儿童社会退缩行为的矫正技术有多种。消退法指在一定情景中, 行为产生以前被强化的反应, 若此时这个反应之后并不跟随着通常的强化, 当他下一次遇到相似情景时该行为的发生率会降低。间歇强化法指个体在特定时间内不良行为次数减少时, 就给予强化, 终至不良行为不出现或出现次数减少到人所能接受的范围。惩罚法又称厌恶法, 指儿童不良行为出现时给予一种厌恶刺激, 以促使不良行为减少。行为矫正法实施的要求比较高, 较适合在心理学工作者指导下进行。

2、改善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

儿童的自我意识发展尚不完善, 家长和老师的态度对儿童有重大影响。父母和老师的关爱和支持能使能使儿童产生归属感和安全感, 也是儿童自信心的源泉。良好的亲子关系和师生关系是对社会退缩儿童进行行为矫正的基础。父母和教师对儿童的失败行为表现出关爱和接纳, 可以缓解儿童的焦虑情绪;如果采用批评讽刺态度, 则对儿童的行为产生负强化, 使儿童更加紧张, 退缩行为也更严重。父母和教师对退缩儿童学习和生活的参与, 可以为儿童自由活动和同伴交往提供更多的时间和机遇, 必要时给予交往技巧指导, 鼓励社会退缩儿童主动与人交往, 以改善同伴关系。另外, 父母还要注意培养儿童独立的品质, 避免过度保护;教师可以通过采取一些灵活有效的措施, 如举办文体活动, 实行班干部轮流制等, 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能力的锻炼和潜能的开发, 提高儿童的自我效能感和自信水平。

3、同伴配对法与社会交往技能训练

同伴配对法, 是提高社会退缩儿童交往频率的有效方法之一。这种方法将退缩儿童与社会交往能力较好的儿童配对, 安排乐群和社会能力高的儿童主动发起与退缩儿童的互动, 这样首先使儿童与特定的人建立起同伴关系, 由后者向前者提供榜样, 先使社会退缩儿童获得成功的交往经验树立自信心, 进而他们的社交行为。同伴配对法在教师处理社会退缩儿童问题时经常被运用到。此外国内研究表明, 儿童的集体游戏对社会退缩行为的矫正有很好的效果, 因此教师也可以创设儿童集体游戏的情景, 提高儿童的交往水平。

社会交往技能训练对那些因缺乏社交技能而被忽视儿童是有效的, 但那些被拒绝儿童的主要问题并不在于缺乏社交技能, 而在于他们本身的交往意愿不强, 因此, 社会交往技能训练对他们的训练效果并不明显。对于这种社会退缩儿童, 对他们进行认知层面的人际归因训练, 改变他们对于人际交往所持态度可能对改善其同伴关系更有效。Ladd (1981) 的研究表明, 从总体上来说, 人际归因训练使儿童掌握了在课堂情境中的训练技能, 并提高了其社交地位。教师在利用开班会的讨论时间将人际归因训练与社会交往技能相结合, 会使社会退缩儿童的矫正效果更好。

四、小结

研究表明社会退缩行为是可以通过多种方法培养儿童的社会技能来达到矫正目的的。家长和教师对于社会退缩行为产生原因和干预方法的了解显得极为重要, 因为不管采用何种方法改变儿童的社会退缩行为, 都要求家长和教师关爱和支持, 为社会退缩儿童营造一个宽松的环境, 缓解他们的心理压力和焦虑情绪, 并通过多种途径积极鼓励他们与同伴交往。唯有如此, 社会性退缩儿童才可能最终改善其孤立的社交地位, 真正融入同伴群体之中。同时广大的家长和老师多了解社会退缩行为的知识, 预防儿童出现退缩行为, 使儿童更快乐的成长。

摘要:主要介绍了儿童社会退缩的概念, 探讨了儿童社会退缩形成的内外两方面影响因素和干预方法。为现实中的社会退缩儿童教育及行为矫正提供借鉴。

关键词:儿童,社会退缩,影响因素,干预

参考文献

[1]郑淑杰、陈会昌、陈欣银:《儿童社会退缩行为影响因素的追踪研究》, 《心理科学》, 2005, (4) :833-836。

[2]陈道明:《现代背景下的青少年学生退缩性行为探析》, 《当代教育科学》, 2004, (1) :49-50。

[3]孙铃、陈会昌、单玲:《儿童期社交退缩的亚类型及与社会适应的关系》, 《心理科学进展》, 2004 (3) :395-401。

[4]陈会昌、孙铃、张云运、陈欣银:《儿童4岁到7岁社交退缩行为的适应意义》, 《心理科学》, 2005, 28⑸:1035-1038。

上一篇:聚氨酯胶黏剂下一篇:时间平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