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课程中的德育渗透

2024-06-21

美术课程中的德育渗透(精选12篇)

美术课程中的德育渗透 第1篇

在美术课程中, 德育内容往往不会明显地出现在教材的文字表面, 需要我们用自己的观点挖掘深层的内容。把蕴藏在教材之中的德育思想通过不同的形式引申、拓展, 在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讲解知识、组织学生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学生动手实践等各项内容中都要适当地渗透德育。

笔者在进行初中美术教学过程中, 尝试德育渗透, 大致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一是爱国主义教育, 二是思想道德品质教育, 三是历史文化荣耀教育, 四是优秀人物榜样教育。

一、爱国主义教育

在每节美术课上, 除了要让学生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增强对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热爱及责任感、对美术产生浓厚的兴趣和学习基本的美术知识与技能之外, 还要根据课程内容适当地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使学生形成有益于个人和社会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例:结合雕塑“和平少女”, 发掘美术的社会作用。

师:请每组同学选代表根据前期资料收集情况对“和平少女”雕塑进行赏析。

生:“和平少女”这尊雕塑是1985年中国政府赠送给长崎和平公园的, 以表达热爱和平期待中日友好的真诚心愿。这是安放于国外的第一座中国雕塑。

生:还有另一座“和平少女”雕像, 现在陈列在北京复兴门西街心公园内。

生:“和平少女”雕像洁白如玉、娴静优雅、轻柔舒展、落落大方。她凝视着停落在手臂上的和平鸽, 目光有神, 充满青春与活力。少女纯洁温柔的微笑和优美的身体线条, 给人以宁静祥和的美好感受。

师:长崎和平公园里除了我国赠送的雕塑外, 还有世界各国赠送的一座座和平纪念碑和雕塑, 谁知道为什么各国都要送表示和平的纪念碑?而且要送到长崎呢?

生:日本在二战中战败, 是为了纪念战争, 为了永久的和平。

生:美国向日本广岛和长崎两市投放原子弹……

师:日本国土面积不如黑龙江省大, 为什么曾经能够侵略我们这么大的国家呢?

生:当时国家太落后……

生:国家很乱, 当时没有先进的武器装备……

师:从1937年起, 整整八年, 中国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军民坚持抗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 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 军民死亡5120余万人, 最后以德、意、日三个法西斯国家的彻底失败而宣告结束。战争的代价是巨大的, 日本必须永远放弃宣战权利, 不设军队。

各国纷纷制作和平主题的雕塑和纪念碑送给日本以警示日本不要再发动侵略战争。那么这些雕塑在日本有警示作用, 对于我们它有没有作用呢?

生:可以让我们时刻铭记六十多年前的战争带给中国的屈辱。

生:中国必须富强起来……

生:人民要团结……

生:要掌握先进的技术、武器。

师:为了不重复过去惨痛的历史, 作为学生能够做些什么?

生:让每个人都铭记历史教训, 要自立、自强……

生:现在要努力学习, 掌握更多的知识, 长大能为国家作贡献……

二、思想道德品质教育

针对学生在行为方面的欠缺, 为了加强学生在行为上的约束力, 我们应在课本中找到渗透点。

例:在现实生活与艺术创造中再现“水就是生命”这一主题。

这幅画手法简练, 对比强烈, 通过一个普遍的事实, 揭示了一个真理:无水就无生命。若现在还不开始保护生态环境, 人类必将毁于自己制造的灾难。面对已经逐渐恶化的环境, 我们必须警惕, 从自我做起, 爱护环境, 保护家园。

这类教育在“珍惜我们的世界”、“招贴画”等多个课题中都可以进行。

例:绘画中的空间表现。

《庐山高》这幅画是明代著名画家沈周为祝贺他的恩师陈宽七十岁生日而专门创作的。沈周创作《庐山高》这幅作品时41岁, 正是画艺精湛、受人崇敬、师从者甚多的年纪。他创作的这幅巨作, 高193.8厘米, 宽98.1厘米。写庐山之“高”, 用庐山的高耸象征老师的品格崇高, 学养深厚, 也祝愿老师健康长寿。可见沈周一片尊师之情, 谢师之意。在成名成家之后仍能够不忘师恩, 感激老师的教诲。

每一位教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学有所成, 有所作为, 成就一番事业。所以学生一定要刻苦努力, 不负众望。任何人在成长阶段都会得到教师或他人的指点和帮助, 要对帮助过自己的人常怀感恩之心。

三、历史文化荣耀教育

我国有五千年的悠久历史, 五千年来智慧的中国人民创造出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 悠远而伟大。通过引导, 让学生从中感到无尚荣耀, 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 产生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

例:现实生活与艺术创造的代表作之一“马踏飞燕” (又名“马超龙雀”、“铜奔马”)

骏马形体的每一部分都异常完美而匀称, 姿态动感强烈, 同时也保持着精确的平衡。作为具有三维空间的作品能取得如此非凡的艺术效果, 作者想象力之卓越、构思之新颖以及铜铸工艺运用之巧妙, 都令人惊叹不已。“马踏飞燕”是汉代艺术家高度智慧、丰富想象, 浪漫主义精神和高超艺术技巧的结晶, 是我国古代雕塑艺术的稀世之宝。

中国一千多年前的作品让世人惊叹, 说明古人的聪明智慧, 我们处于科技发达的二十一世纪, 有先进的技术做基础, 有一流的设备, 还有稳定繁荣的国家做后盾, 只要我们有勇气和信心, 必将创造历史, 重铸辉煌!

再以黑白版画或纸版画为例。中国是木刻版画的发源地, 早在一千多年前就产生了十分精美的复制木刻, 比欧洲早五百多年。现存世界上最早的木刻版画, 就是在我国敦煌石窟中发现的一幅唐代佛经版画 (公元868年) 。中国现代版画是在鲁迅先生直接倡导下, 从1931年发展起来的。具有中国民族风格的版画随着整个世界艺术事业的不断发展, 将以自身独特的风采与其他画种并驾齐驱, 中国版画必将在国际上赢得更高的声誉。

四、优秀人物榜样教育

美术教材中有很多艺术家的作品, 通过作品赏析, 收集作者资料等活动, 可以使学生了解优秀历史人物的生平和经历。

例:中国有风流倜傥的唐寅, 风骨傲然的郑板桥, 出家为僧的八大山人, 从木匠到画坛巨匠的齐白石……

西方有文艺复兴时期多才多艺的画家、科学家——达·芬奇, 命运多舛但才华横溢的米开朗琪罗;风格严谨写实的安格尔;情绪怪异的梵高;抽象主义代表的康定斯基等。

根据各位艺术家的背景资料, 从人格、品质、毅力、教养、经历、才华、成就等方面去分析, 从优秀人物的社会背景、个人经历、奋斗历程以及对理想信念的追求等方面着重介绍, 以小见大, 给予学生许多启示, 众多历史人物能成为学生的榜样, 从而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

美术课程作为美育的一个重要门类, 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 面向全体学生, 以学生发展为本, 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 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独特作用, 所以美术课程与其他学科相比, 更要肩负起德育教育的重任。

美术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第2篇

《新课程标准》指出: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强调在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对学生道德、行为、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及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强调德育在各学科教育环节的渗透,改进教育教学方法,注重实践环节,增强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德育作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作为实施美育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它无形的体现在每一门学科的知识当中。在美术教育中,它主要是通过完美的艺术形象的感染来树立学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乐观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品德意志,教育学生热爱社会主义祖国。与此同时,德育的培养,又使学生形成高尚的情操和良好的品格,最终使学生更加热爱艺术,热爱生活。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某种角度上讲,美术教育和德育应是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

那么如何在美术教育中渗透德育呢?我认为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一、培养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在学习中国画这些课时,我告诉同学们,中国画是中国传统的绘画,只有中国才有的,这个画种用笔、墨、纸、砚及绘画技巧方面都很特殊,使世界各国的爱好者争相学习。我还通过欣赏徐悲鸿、张大千、齐白石等世界知名大画家的作品,让学生了解其价值,激发学生热爱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作为一名中国人确实应该感到自豪,但在骄傲的同时更应很好地继承并发扬光大。因此,我们应很好地学习中国画,牢固的掌握它。这样同学们的学习积极性特别高涨,也都为自己是个中国人感到骄傲和自豪。

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

欣赏,是美术教学中德育渗透的一个重要途径。在教材中主要集中在欣赏课中。但是,其他的课中也含有一定比例的欣赏成分。小学美术课中,欣赏教学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欣赏优秀的美术作品,激发儿童的艺术情趣,使儿童初步了解美术的视觉语言和表现方法,初步掌握一定的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审美能力,培养高尚的审美情操,扩大艺术视野。美术欣赏课是小学美术教学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引导小学生进行美的欣赏和创造,提高审美能力,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有效途径。美术欣赏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情与趣,因此,在美术欣赏课中,教师不但要讲授美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更要注重对学生进行美术感受能力和鉴赏能力的培养,尽量抒其“情”增其“趣”,培养审美意识,发展创造力进而增进热爱生活的情感。例如《我心中的未来》这一课中,让四年级的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设想自己心中的美好未来,再通过老师放一些高科技在生活中运用的资料录像,进一步拓展他们的想象。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他们从小立志一定要好好学习各门功课,将来去回报祖国,建设自己美丽家园。

三、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变废为宝》这一课,让学生们充分意识到平时我们以为没用的废旧物品,其实还可以再次利用,制作成各种各样的精美别致的手工作品。在课堂上渗透环保理念,告诉大家,乱扔垃圾的后果,塑料袋的危害,水资源的污染等等,这些对人类都带来巨大的危害。呼吁大家齐做地球小卫士,共同爱护我们的家园——地球。

四、培养学生团结互助

剪贴、设计、造型作业中,学生使用的工具材料较多,计划性很强。教师应注意培养学生有序的工作习惯和讲卫生、爱整洁、维护公共利益的行为习惯,逐步培养学生耐心细致、不怕失败、坚持不懈的心理品质和创造性的工作态度。同时,学生的这些品质也会受到教师教学作风的影响,这也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特别是在示范过程中不可不予重视。学生要完成一件精美的工艺作品,在关键时刻,老师要进行画龙点睛地进行点拨。如果,个别学生在制作过程中,遇到难题,正束手无策,开始感到“我不行”时,老师要及时到学生的身边。一方面帮他出个好点子,让难题迎刃而解;一方面是鼓励他别泄气。眼看着正要扁下去的气球,又鼓了起来。老师要不断地提醒学生:要发扬团结合作的精神,合理使用材料、工作要有条理、制作时要全神贯注;保持安静、要保持工作场所的整洁,在《做年历》这一课中,课堂上我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比赛制作,要他们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和个人的聪明才智,团结合作下的那一组做得又快又好,没有一起制作的那一组相对要慢些。使我想起:“众人划浆开大船”这首歌,我引导学生一起唱完这支歌,让学生明白为什么一根筷子容易折断,而很多筷子凑在一起不易断,并引用一代伟人毛主席曾说过的“团结就是力量”这一句话,让学生知道集体的力量在于一切个人行为,立志团结互助,共创美好的明天。

五、培养学生的绘画能力

美术技能训练是培养、提高学生的智育水平、技能素质、文化修养和个性特长的重要形式。在纯技法训练课上,我严格要求学生全神贯注地进行美术创作,以培养锻炼学生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意志品质。在风景画教学中,结合儿童对周围事物的记忆和感受,对儿童描叙祖国的秀丽风光和大好河山,在写生活动中,引导学生体验生活和大自然的美好,让他们染起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并理解这一切要每个人,特别是自己共同来维持,来建设。有时搞一次集体创作,还可以培养学生互相帮助,取长补短,使他们学会了顾全大局、团结合作,树立了集体主义观念。在实践中渗透德育,使美术课教学具有育人功能。如为了配合校德育处组织的热爱解放军的主题活动,我让每个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将自己亲手绘制的一幅画或一件小制作送给可敬可爱的人,既深化了主题活动,又使学生形成了强烈的热爱解放军叔叔的思想感情,从而激起学生对解放军的崇敬和向往之情,使他们从小就树立保卫祖国的信念。

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第3篇

一、课堂情境中生动形象地渗透德育

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创设优美的教学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情境中感知、认识、理解、训练,利于导行。一堂美术课可以是一首优美的童话诗,一段悠扬的音乐,也可以是一个动人的故事,这些都是老师创设的美丽情境,而这些情境正是学生创造灵感的源泉。我常在美术课中,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精心设计一些情境,从而唤起学生学习的兴趣,激励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学习,让他们在有意、无意间感受情境之美。

二、课堂欣赏中有机渗透德育

我认真挖掘美术教材中的德育内容,把知识能力的培养与德育要求放在同一目标上进行有机渗透,并在这过程中选择德育内容与学科知识的最佳结合点,有的放矢,做到“渗透”而不是附加。欣赏古今中外艺术家的作品时,先将艺术家的简历介绍给学生,让学生了解他的成长经历,再让学生通过欣赏艺术家的作品内容感受理解他的思想境界。如气势磅礴的山水写意,抒发了艺术家对祖国壮丽山河的赞美之情;艺术家通过栩栩如生的花鸟写实向我们展示了他们对祖国美好未来的展望,等等。这些艺术作品能够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中华艺术的情感,陶冶学生的情操。

三、抓住美术教育的情感调节功能

美术教育也属于情感教育,它对于陶冶学生情操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我们应充分发挥情感的调节功能。如在欣赏《北京圆明园遗迹》,我先给学生介绍圆明园的背景,然后给学生讲圆明园的故事,再放幻灯片进行欣赏后,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有的同学说:“一定要好好学习,为建设社会主义好好学习。”有的同学说:“一定要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抓紧时间学习。”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激发学生情感,较好地完成了德育

的渗透。

四、技能训练中无声地渗透德育

美术技能训练是培养、提高学生的智育水平、技能素质、文化修养和个性特长的重要形式。在纯技法训练课上,我严格要求学生全神贯注地进行美术创作,以培养锻炼学生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意志品质;通过集体创作,让学生互相帮助,取长补短,从而使他们学会顾全大局、团结合作,树立集体主义观念。

五、实践活动中愉快和谐地渗透德育

美术实践是美术课教学的主要形式之一,在实践中渗透德育,也充分发挥了美术课教学的育人功能。如每学期我都会结合学校组织的一些教育活动,让每位学生发挥自己的特长,将自己亲手绘制的一幅画或一件小制作送给可敬可爱的人。这既深化了主题活动,又使学生形成了强烈的热爱祖国、热爱亲人的思想感情。

总之,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应通过全方位的德育渗透,寓教于情感、趣味、娱乐之中,使学生陶冶情趣、启迪心灵。

浅谈高中美术鉴赏课中的德育渗透 第4篇

一、找准切入点, 渗透课堂教学

情感是美术的一个基本品质, 也是美术学习的一个基本特征, 所以美术鉴赏课程能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 提高审美能力, 增强学生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及责任感, 并培养他们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的态度以及创造美好生活的愿望与能力。欣赏美术作品是一种精神活动, 是感知与理解, 情感与认识相统一的精神活动。高中美术鉴赏课中美术作品的赏析是必不可少的。

中学生正值青少年时代, 他们对美有着炽热的追求, 喜爱赏心悦目的东西, 喜欢打扮自己, 喜欢欣赏艺术作品, 但他们也缺乏正确认识美、判断美的能力, 不能很好地做到鉴赏。这个时期的学生尤其需要对审美的引导, 渴望审美能力的提高, 美术鉴赏对此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学美术教育是教会如何欣赏美的一把金钥匙。正确的审美情感可以直接起到净化学生心灵的作用, 纯净的心灵美将使学生的思想品德在生活中进一步升华。

高中美术鉴赏课的比重相对来说比前几年有所增加, 这为渗透德育创造了一个良好的条件。在启发教育之前, 钻透学生的心理状态, 抓住他们的优点, 在美术鉴赏课教学中进一步挖掘他们优秀的一面。例如在学习和欣赏高中美术鉴赏课中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巨匠达·芬奇的名作《蒙娜丽莎》时, 除了作品本身的讲解外, 可更全面地给学生介绍达·芬奇不仅是一位勤奋杰出的画家, 同时, 也是一位“上知天文, 下知地理, 无所不晓”出色的科学家和发明家, 他一生完成的绘画作品虽然不多, 但几乎件件都是不朽之作, 他的技术发明也遍及民用、军事、工程、机械各方面。因此, 恩格斯称赞他“不仅是大画家, 而且也是大数学家、力学家、工程师, 他在物理学的各种不同部门中都有重要的发现。”再让我们来看看文艺复兴时期的另一位性格倔强、桀骜的艺术巨匠——米开朗基罗的艺术人生吧!他花了五年的精力, 完成了整个西斯庭天顶画的创作。这件旷世杰作是他天天仰卧在20尺高的台架上, 蜷着背、头与脚翘着完成的!他的健康大受影响, 以至于后来看信的时候总是要仰着头阅读, 只要读他的那首著名的自咏诗就可以窥见一斑:“我的胡子向着天, 我的头颅弯向肩, 胸部像头枭。画笔上滴下的颜色, 在我的脸上形成富丽的图案。腰缩向腹部的地位, 臀部变成秤星, 压平我全身的重量。我再也看不清了, 是路也徒然摸索几步。我的皮肉在全身拉长了, 在后背缩短了, 仿佛是一张开的弓。”

欣赏我国古代的文人画竹、菊、梅、兰时, 也可联想到画家作画的表现意图, 感受到其形式美之外的内涵精神。竹之虚心劲节, 菊之不畏秋风, 梅之寒冬傲雪, 兰之清气幽香, 及其内涵的文人画家的气质。欣赏我国古代的工艺美术, 那博大精深的神韵, 那朴拙雄浑的艺术风格和审美情趣, 不正能引起我们青少年爱国之心的冲动和民族自豪感吗!

优秀的艺术作品, 总是体现着一定的社会思想, 一定的社会道德, 一定的人生价值, 一定的追求与理想, 使学生受到感染、启迪和教育, 从而提高其思想境界, 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如果说, 德育重在晓之以理, 那么, 美育则重在动之以情, 只有有情, 才可达理, 情理结合, 然后导之以行, 方能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才能使学生得到和谐、完善、全面的发展。

二、找准着眼点, 创设情景渗透术

学校是学生的乐园, 是学生成长的天地, 而美术学科是学生成长必需的养料之一。

高中美术鉴赏课除正常的教学时间以外, 可为学生开辟“第二课堂”, 让学生从中开阔视野。如组织绘画兴趣组、书法兴趣组、书画鉴赏兴趣组、艺术品收藏兴趣组, 创设各种活动, 如书香校园、书画进校园活动等, 使学生纵横驰骋于艺术的殿堂之中, 从中受到审美教育。在丰富多彩的美育活动中, 学生们鉴赏美、体现美、创造美的能力, 他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情感和道德修养水平也随之得到提高。

三、找准结合点, 加强环境渗透

环境对学生身心的影响是很大的。学生大多数时间是生活在校园里, 加强学校的小环境建设尤为必要。在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 美术学科应该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上下工夫。如用美术鉴赏的审美原则, 养成学生正确的站姿、坐姿及体态, 从而使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化。美术学科的教师要经常向学生进行“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的灌输, 重点进行文明礼貌、遵纪守法、公民义务和基本道德的教育。美术学科还可以充分利用宣传阵地如黑板报、墙报、橱窗、宣传板面、标语口号, 广泛宣传、大造舆论, 及时对学生进行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教育, 教育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正确的人生观。

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总结 第5篇

一、巧抓基础知识,自然渗透德育

就美术基础知识本身没有德育因素可言,那么如何挖掘美术基础知识中间接的德育因素,使德育在基础知识教学之中有机渗透呢?通过教学总结,认为必须准确无误地完成基础知识教学,同时抓住基础知识与德育的最佳结合点,自然地渗透。巧妙地抓住基础知识与德育的关联点,向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导之以行,可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

二、巧传基本技能,灵活渗透德育

在传授基本技能的教学过程中,要寻找最佳时机,采用最佳方法渗透德育。不同技法,不同对待,在技法的要求指导上,巧妙地与德育挂钩。从吾道到晓理,进而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使学生边掌握技能边接受德育教育。

三、巧施基本方法,多角度渗透教育

德育的内容往往是多方面互相联系的。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结合教材内容,以科学的方法多角度地渗透德育,形成一个合力。

如在上美术活动课《巧拼图形》时,以身作则,讲究卫生,将剪下来的碎片放在小盒里。在绘画创作课上也可以多角度地渗透德育。

浅谈中学美术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第6篇

化的教育。在教学中选择美术作品更要有针对性。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主要在欣赏课和技法课的教学过程中进行,即通过欣赏美等审美教育和表现美等课业实践来实现,开辟一个贯穿德育教育与继承发扬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相结合的教育新天地。本文旨在从欣赏课和技法课教学以及注重教学方法等方面,来探讨中学美术教学中的德育教育。

一、欣赏教学中体现德育渗透

欣赏教学中的德育教育,主要是通过中国历代美术作品简介和欣赏,让学生基本了解我国历史上一些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的情况,使他们对祖国极其丰富的古代文化和艺术遗产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引导学生去理解、领会和感受艺术的美,通过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审美教育,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爱国情感,使学生接受德育教育。中学美术教材中的欣赏部分,有大量的中国历代以来各种代表性的美术作品及图片资料,如彩陶、青铜器、石雕、秦陵兵马俑、秦长城、汉画像石、壁画、帛画、版画及有代表性的美术家的作品等。这些教材有大量的内容蕴含着品德思想情感因素。教师备课时,要深入研究教材,充分揭示教材内在的思想性。对作品有关的品德主题思想和艺术手法进行分析,使学生逐步理解、领会东方文化的骄傲——我国历代美术作品自信、豪迈、博大、精深的艺术所孕育的民族传统文化精神。引导和启发学生热爱祖国悠久的、光辉灿烂的民族传统文化和民族美术,培养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从而加深对中华民族的热爱。

二、技法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在引导和启发学生对美术作品物象的理解、感受和想象,进而临摹、塑造形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继承发扬民族传统文化的思想情感,以此来激发其爱国之情。中学美术技法教学中,教材要求对学生安排一定内容的临摹写生、创作等课业实践,这是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的一个最好时机。教师可以根据中国画的艺术特征,在讲述其基本技法的过程中指导学生进行具体的临摹或写生实践。如在辅导某一作品、临摹或某一实景写生时,教师可围绕作品外在形式的美,围绕其写生场景,结合直观演示向学生讲解中国畫的艺术特色及其技法特点,使学生对中国画艺术特点有较深的认识,便于学生从艺术角度来理解、掌握传统绘画的表现手法及技能技巧,从而激发学生对传统民族美术热爱的浓厚感情,激发其学习兴趣。

三、通过绘画,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通过介绍我国的历史绘画、雕塑、工艺美术及建筑艺术在世界美术领域中产生的重要影响和贡献,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如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山水、花鸟、人物画,它经流数千年的历史领域直到今天还在继续传承发展,这是世界绘画史上很少见的。在表现风格上,除了西方绘画有相同的一面,还具有与西方绘画迥然有别的许多民族特色。为此,中国绘画在世界绘画之林中独树一帜。此外,中国的雕塑、工艺美术和建筑艺术也具有很高的成就。如陶器、青铜器、宫殿、寺庙、园林建筑等,无不闪烁着我国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以此增强学生热爱祖国、热爱民族的自豪感。

总之,教师必须更新观念,转变角色,明确目标,优化课堂教学环节,与时俱进,根据教学内容创造各种不同的教学情境,使学生获得更加丰富的体验。同时,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德育教育,使学生不仅得到美的享受、美的熏陶,更重要的是使学生的情操得到陶冶,人格得以完善。

(作者单位 吉林省长白山保护开发区管理委员会

第一高级中学)

浅谈在美术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第7篇

一、讲述美术渊源, 激发爱国情感

我们的民族是一个富有创造力的民族, 也是一个最有想象力、富有艺术精神的民族。上溯几千年前的彩陶, 至历代的许多绘画、雕塑、工艺和各类建筑艺术, 直到现代各种美术作品, 似一颗颗瑰丽的珍珠镶嵌在历史的长廊, 成为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宝贵财富, 以其独特的面貌屹立于世界文化艺术之林。通过讲述美术渊源, 让学生了解我国美术发展的丰富多彩, 特别是具有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的中国画, 以其独特的勾皴点染、干湿浓淡、阴阳向背、虚实疏密和留白等表现方法, 不拘泥于焦点透视, “外师造化, 中得心源”, 以形写神, 形神兼备, 引中国独有的书法艺术入画中, 融诗情、诗境入画, 在世界美术领域中自成独特体系。从而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爱国主义教育, 增强他们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让他们热爱自己的民族, 热爱自己民族的艺术。

二、欣赏作品之美, 陶冶高雅情操

美术作品是作者对于生活的精微体察和深刻感受之后, 通过可视的艺术形象, 具体而生动地进行概括的结果。优秀的美术作品是美术家思想感情、理想愿望凝练的结晶。它给人以强烈的艺术感染, 激起情感的波澜, 产生共鸣, 使之心驰神往, 从而受到深刻的教育和鼓舞, 对人的整个精神面貌乃至思想行为的形成都产生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小学美术教学的基本任务, 不在于培养专业的美术人才, 而在与提高全体学生的审美素质。美术教学以其自有自由的方式, 通过欣赏优秀美术作品, 给孩子以情感教育, 培养他们对艺术作品美的感受、爱好和辨别能力, 逐步使他们具有区别什么是美的, 什么是丑的;什么是善的, 什么是恶的;什么是真的, 什么是假的;什么是高尚的美, 什么是庸俗的美;什么是健康的美, 什么是颓废的美;引导他们理解什么是雄伟刚健的美, 什么是优雅柔和的美;什么是质朴自然的美, 什么是绚丽丰富的美……逐步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 高尚的审美情趣。从而使之在心理上产生感受, 在感情上产生共鸣, 在性情上得到陶冶。使他们热爱、维护、创造美好的事物, 憎恨、摒弃、改造丑恶的东西, 从而择善而从, 择美而从。

三、讲述画家人品, 塑造美好心灵

爱听故事是儿童的天性。故事中有人物形象, 有生动曲折的情节, 对孩子们极富吸引力。在美术教学中, 给学生讲述一些古今中外画家的生平事迹或趣闻轶事等, 随着故事情节的起伏和人物命运的波跌起伏, 引起孩子们情感涌起阵阵波澜, 从而使之从故事中汲取营养, 变得更加丰富、更加高尚。我国美术历来重视画家的人品和修养, 强调“德艺双馨”, 在他们身上体现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其史传佳话随同他们的艺术作品在中华民族文化史上一并闪烁着耀眼的光环。通过讲述, 可引导学生向人画俱佳的艺术家学习, 不断提升道德修养, 塑造自己美好的心灵。

四、加强训练指导, 表现美好生活

美术作品是作者审美意识的物化。既反映作者的思想感情, 也展示着表现的技巧和创造的形式。小学美术课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习惯和能力, 让学生在观察生活中去体验和创造性地表现生活中的美。正确引导学生勤于观察、善于观察的方法, 让美好、幸福的生活形象沉淀于他们的脑海, 循序渐进地训练他们充分掌握点、线、面、形、空间、明暗、色彩等表现技法, 通过一系列诸如《入队》、《升旗》、《过个有意义的生日》、《我们爱劳动》、《可爱的校园》、《美丽的家乡》、《我的家庭》、《春游》、《给同学画像》、《我帮妈妈做家务》等命题创作, 培养学生爱祖国、爱集体、爱劳动、爱学校、爱社会主义美好生活的情感。

五、开展美术活动, 促进全面发展

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和训练, 学生具有了一定的表现技能, 他们急于要表达思想, 抒发感情, 把那些新颖、独特、富有个性和情趣的场面一泻于纸面。开展丰富多彩的美术活动, 便能够满足儿童急欲表现的心态, 给其提供了情感宣泄的场所。作为教师, 精心组织活动, 寓德育于活动之中, 更能使学生各方面能力在活动中得以体现, 从而达到全面育人的目的。通过优秀作业展评、书画竞赛、现场作画、美术园地、墙报、专栏等等, 不仅使美术课堂教学得以拓宽, 使孩子们开阔了视野, 激发了兴趣, 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 更重要的是在活动中, 是学生在集体与个人、纪律与自由、创新与守旧、勤奋与懒惰等种种矛盾的选择过程之中, 真正懂得了团结就是力量, 具有了克服一切困难的毅力和用于创造的精神, 从而培养了他们艰苦奋斗、遵纪守法、爱护公物等品德。并在其充分获得情绪体验, 享受劳动与成功的喜悦之中, 陶冶情操, 磨练意志, 心情愉悦, 积极奋发, 充满自信。使以美辅德、以德促美得到了充分体现。

浅谈高中美术欣赏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第8篇

一、合理设计教学内容, 把握课堂灵魂, 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树立科学的艺术观和价值观

高中阶段, 学生的文化视野迅速扩展, 多学习、接触优秀的美术作品, 不仅能丰富学生的文化知识, 还能帮助树立正确的艺术观、文化观, 提高道德修养。对于不是学特长的高中学生来说, 文化课所占比重相当大, 面对文化课学习的压力, 每周一节的艺术欣赏课是非常宝贵的。尽管美术欣赏课中涉及的内容多范围广, 但在教学中, 教师要理顺教学思路, 把握住课堂灵魂, 讲出精彩的环节, 让学生喜欢上美术课, 期待着上美术课, 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美术的独特魅力。在上美术课的时候, 除了讲授课本上的相关知识外, 还要开动脑筋, 利用各种教学手段上好美术课。美术欣赏课中涉及到的名家作品较多, 欣赏部分所占比重大, 在有条件的地方采用多媒体教学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因为多媒体能够带来视觉上的直接感受, 在制作幻灯片过程中、采用音乐和名画欣赏相结合、和课堂内容有所联系的一些活动等, 尽可能的让学生感受到艺术的魅力。例如:我上关于《培养审美的眼睛》这节课时, 首先让学生了解不同的美术种类和特点及美术的功能, 其次让学生理解美术作品可以传递人的情感和反映人类丰富的内心世界, 最后把德育的相关内涵挖掘出来, 我制作了课件来调动学生情绪, 在课件中我试着播放了不同感觉的音乐:有《国际歌》、《命运交响曲》、歌曲《长城谣》, 让学生伴随着音乐来欣赏美术作品, 讲解知识点同时引申到作者创作作品的背景和所表达的主题, 把德育知识在不知不觉中渗透到学生的大脑中, 使学生在课堂上既了解了知识, 也慢慢体会了不同作品的内涵, 明白了美术是可以充分传递人的情感的, 让学生欣赏到艺术所传达的美。清楚的知道美是情感、道德与知识的桥梁, 它不仅能够丰富人的内心世界, 而且让人的精神世界得到升华, 可以接受从美术作品中获得多方面的感受, 使自己的精神生活充实和丰富起来, 更为艺术的魅力所折服。

二、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民族艺术瑰宝、建筑艺术和我

国现代的优秀作品进行德育教育, 寓思想品德教育于美术教育之中

美术欣赏的内容包含很多, 有绘画、雕塑、工艺设计和书法、摄影、建筑艺术等。在中华民族丰富的艺术宝库里, 蕴藏了广大劳动人民的创造力和聪明智慧。在欣赏课教学活动中, 除了让学生有直观上感受外, 提高审美能力, 还要引导学生对艺术作品的表现进行深入挖掘, 揭示其内容, 潜移默化地渗透思想教育。让学生通过对这些艺术作品欣赏以及教师对艺术作品生动仔细的讲解, 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同时也得到了心灵上的升华。如在《中国古代建筑艺术》和《中国现代美术》这两节欣赏课时, 应该清楚地让学生感受我们伟大祖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的文明, 促使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 激发爱国热情, 增强民族自豪感。使学生了解悠久历史的文化遗产、优良的艺术传统和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爱国主义教育。而我国现代的一些美术作品大多跟随时代的脚步, 鲜明地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社会背景, 画家们在自己的作品中表达了深刻地思想内容, 反映了我国革命战争时期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优良的革命传统、积极的生活态度和时代精神, 培养学生奋发向上的品格和坚定的信念。如《血衣》、《母亲》、《流民图》等绘画作品, 通过教师分析画中人物的特点及艺术特色, 以此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 热爱自己的祖国, 珍惜现在美好的生活。

三、借助形象直观的美术欣赏活动, 用艺术家的人格和精神进行德育教育

德国著名版画家、雕塑家柯勒惠支毕生为了人类的进步事业进行斗争。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曾经赞扬她是一位有丈夫气概的妇女。在她一生的创作中, 始终以她特有的激情, 努力表现劳苦大众所受的苦难和他们的英勇斗争, 如铜板组画《农民战争》, 这些作品曾对现代无产阶级解放事业起过积极的作用。我国现代著名画家蒋兆和为了创作《流民图》曾有十年时间到北京、南京、上海等地搜集素材, 画了许多素描、人物速写, 最后完成了这一名作。艺术家用自己的生命、情感、力量, 赋予了自己作品以生命, 达到人的精神情感合一。美术作品是反映社会生活的, 优秀的美术作品可以真实的反映生活, 并高于生活, 给人以教义。美术教学中的德育, 应该是有机地与审美教育结合, 有意识地渗透, “润物细无声”。

只有品德高尚的人, 才能对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学生的世界观尚未完全形成, 可塑性很大。学校是德育工作主要场所, 教师是德育工作的实施者, 教育要因材施教, 因人而异。在美术欣赏教学中也要因材施教, 当教师分析某一优秀作品时, 要介绍历史状况、艺术观念, 也要作艺术的分析, 同时不要忘了德育因素的发掘和培养, 加强学生的道德修养。新时代需要新的施教者和受教者, 在教学中把德育教育贯穿始终, 真正做到教书育人, 这也是教育者义不容辞的责任, 新课程改革中更是明确的提出了这一点, 只有在日常的教学中加以潜移默化的渗透, 学生品德的提高, 才能使学生真正成为有用于社会的建设者。

摘要:随着教育体制的改革, 素质教育已经广泛普及到学校的各科教学中。美术欣赏教学进行审美教育本身具有优势, 作为德育的手段, 具有形象生动、易为学生接受的特点, 体现出德育在美术教育中作为素质教育一部分的另一个功能。

关键词:美育,学生,美术欣赏,德育

参考文献

美术课程中的德育渗透 第9篇

一、认识:内在关联, 同生共建

美术学科本身具备多方面的社会反映功能和体现社会的作用, 具有教育功能、认识功能、审美功能和丰富的德育内涵。其一, 美术课中孕含着丰富的德育载体, 有着其他学科所没有的优势和关连性。鲁迅曾说:“美术可以辅佐道德。美术之目的, 虽于道德不尽符, 然其立足于渊邃人之性情, 崇高人之好尚, 亦可以辅道德以为治。”也就是说美术除专业教育功能外, 其功能更多地表现在对“道德”、“修养”的辅助方面。其二, 从美术作品的角度来看, 有些作品立意鲜明, 具有明确的倾向性, 有些作品纯是自然风光、生活中的无生命事物, 但也寓含着作者的思想境界。清代文人画家郑板桥最擅长画竹子, 他遵从“外师造化, 中得心源”的艺术实践方式, 熔铸自己的主观感情, 确立画意, 笔下“萧萧竹”、“人间疾苦声”、“一枝一叶总关情”。一笔一画间所流露的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着实感人, 集中体现着作者的思想情感、人生价值观。

二、实践:拓展延伸, 情境实践

1. 借题发挥、拓展内涵中引申德育。

美术教学过程中, 在注重学生美术素质提高的同时, 教师应积极挖掘, 适时引入, 以达到美术修养与思想修养双向提高。如五年级的《邮票的设计》一课, 尝试设置这样几个问题: (1) 邮票是怎么产生的? (2) 世界上第一张邮票叫什么?哪一年发行? (3) 中国的第一张邮票是什么?并要求学生收集一张邮票, 观察一下邮票有什么特点?让学生根据平时积累讲述一下邮票诞生的故事。讲的同学有声有色, 听的同学津津有味, 在很自然的教学过程中提升了教育的层次。

2. 在设置情境、解决困惑中感悟德理。

教学情境的恰当设置, 可有力地助推教学目标的实现。如培养学生保护动物、爱护环境的意识, 在课中, 让学生欣赏一个flash动画《盛夏的果实》。短片描述了一个小孩曾经帮助过一只小鹿, 并和小鹿有了很深的感情;小孩长大了, 引来一个商人伐木建场, 把家乡的树木都砍掉, 破坏了自然生态环境, 使小鹿无家可归。正当他数着赚来的钞票时, 那个商人正用猎枪射杀了小鹿。男孩抱住受伤的小鹿, 泪流满面, 后悔不已。看到这里, 很多学生都流泪了, 但个别学生居然咯咯地笑了。针对这种情况, 我课下分别找到那几个学生, 了解他们“笑”的原因。我问他们, 你们用心看了吗?他们都摇摇头。我又再次让他们欣赏, 这次, 他们没有笑, 其中还有一名学生眼里含着泪花……有个学生还愤恨地说:“那个商人实在是太可恶了!”在教学中通过变换不同的教学方式, 发掘教材中蕴含的丰富的思想内涵, 不放过任何一次德育渗透机会, 就会产生“春雨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

3. 在以小见大、聚微成巨中培育德行。

工艺课在教材中占了很大的比例, 这里就包含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如何进行学生珍惜使用材料的节俭教育?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 在手工制作时, 不懂得节约;引导学生废物利用, 变废为宝, 让他们从小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就应该成为工艺课的主题。如三年级的《变垃圾为宝》一课, 通过制作环节技巧引导、材料拼接利用、适时组织评比讨论, 学生不仅增强了环保意识, 学会了废物利用, 也在动手操作中培养了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

4. 在追忆过去、展望未来中坚定德操。

美术教育区别于其他教育的最大不同点就是它特别强调趋异性思维, 强调个性的保护与发展, 强调学生对同一事物观察之后产生的不同的绘画表现和创造。“五年的小学学习即将过去了, 在这五年里, 同学们一定有许多开心而难以忘记的事, 能讲给老师和同学们听吗?”这是一堂《美好的童年》的美术课的导入。学生在老师的提示下纷纷举手, 讲述自己记忆中最难忘的事……通过在绘画前精心的导语设计, 让学生找到了美的意境。接下去, 就是学生根据自己的体会, 用画笔描绘了……又如教学《菊花》一课时, 利用《礼记》“季秋之月, 鞠有黄华”的记载, 教育学生古代诗人常把菊花比作有骨气的人, 是不屈不挠精神的象征;激发学生热爱中国画, 学习菊花志气凌人的好品格, 并自觉转化为内在的动力, 领悟出做人的道理。

三、思考:自然质朴, 浑然天成

教师在美术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 不是贴标签式的移植, 必须是应时应景的交融渗透, 必须把握时机、艺术渗透, 做到自然质朴、浑然天成。

1. 用美的教育行为营造美的课堂氛围。

美术教师要对所从事的工作充满热情, 对学生充满热爱, 用一颗善于发现美的童心, 跟学生一起去寻找发现生活中的点滴美丽、课堂上的点滴成长, 共同创造美的作品。如教学《家乡的历史和发展》一课, 我充分依托郊游、写生等户外活动, 为学生提供形象的空间, 面对一池水、一片云、一棵树、一缕炊烟、一条小径……不失时机地讲解其美的所在, 扩大学生的生活视野, 启发他们的认知, 形成更多的情绪记忆和形象记忆, 并基于此在课堂上引导学生讨论怎样发现和表现事物的美。根据这些具体的形象得到的信息, 有的学生画了《我给家乡拍张照》, 有的画了《明天会更好》, 有的画了《手拉手心连心共建常熟》……在学生有了充分的构思基础上去创作, 作品就生动诱人得多了。

2. 用美的个人魅力感召学生对美的追求。

教师的人格魅力最核心的要素是教师的专业素养。当你如同信手拈来一般, 将学生看似很难表达的一个艺术品两三下就可以有个大概的时候, 不知不觉中就已经征服大片学生了。这时学生渴望通过你的教导学到这样的本领, 这就有了吸引学生上好你的课的重要魅力了。观摩学习过程中, 美术教师寥寥几笔勾勒一道风景, 激起学生无比的惊叹和信服;美术教师精美的剪纸艺术或者变废为宝的美好创意, 唤起学生无穷的探究欲望和创造乐趣……

3. 用美的渗透追求润物无声的效果。

美术课程中的德育渗透 第10篇

中学生正处于成长发育的高峰期, 他们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形成, 对当前社会上存在的不良现象, 还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 很容易出现盲从的现象。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说过:“植物的形成在于栽培, 人的形成在于教育。”因此, 对这一特殊年龄段学生的德育教育尤为重要。

美术课对学生来说是压力小而兴趣大的一门学科, 是通过可视的形象引发学生学习。如果把德育渗透于美术教学中, 让学生快乐学习美术知识时, 通过美育强大的育人功能对学生进行心灵净化、人格健全等思想品德教育, 即以“美”育“心”, 是可行的, 比枯燥的说教更能打动学生、感染学生。

一、欣赏美术作品, 净化学生心灵

审美经验告诉我们, 美术作品虽然是视觉接受的对象, 但却又能超越视知觉的有限性, 直接进入人的心灵和精神世界, 具有打动人的情感, 激发人的思考, 陶冶人的情操、净化人的心灵的力量。因此, 在美术作品欣赏的学习中, 可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教学中, 教师应引导学生从观察感知入手, 先讲述作品的创作背景、作者生平故事、轶事等, 让学生有了这些必要的知识准备, 就能产生欣赏的动机和兴趣, 引起探究的欲望, 接着, 教师要不断地激发点拨, 让学生进行思想性的挖掘, 作品的德育功能自然就凸显出来, 既赏“美”又育“心”。在欣赏活动中, 如能创设各种情境, 或给学生以暗示, 效果会更好。

如对戈雅的著名油画《格杀起义者》的欣赏中, 我把整个教室能透光的地方堵个严实, 运用大屏幕投影, 配上悲伤的哀乐, 课前还简单“培训”两名学生, 哀乐想起时, 他俩手捧鲜花和燃烧的蜡烛为“遇难者”默哀。经过这样的设计, 学生们真情实感很快与作品交融, 有的悲伤, 有的愤慨, 在情感不断迸发中, 学生们了解了当时西班牙马德里人民反抗侵略者的悲壮斗争生活, 还被他们不怕牺牲、维护正义、争取和平的精神深深地震撼。在这里, 正义感、爱国心和对弱者的同情心, 在学生们的心中滋生。

二、学习民族艺术, 激发爱国热情

中国是文明古国, 有着极其丰富的文化底蕴, 其中无不蕴含着丰富多彩的传统艺术。祖国的优秀传统艺术中, 美术有着悠久、辉煌的历史, 它的每一发展历程都闪耀着劳动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的光辉。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山水、花鸟、人物画, 在表现风格上, 除了和西方绘画有着相同的一面, 还具有与西方绘画迥然有别的许多民族特色, 它重写意, 注情感, 是中华儿女表情达意的一种方式。

如学习松树的绘画, 通过干的挺拔、枝的伸张、叶的向上的研习, 体会中华民族是压不跨、挺且直、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通过对梅、兰、竹、菊“四君子”的揣摩, 悟得“竹”的进取、清正和高风亮节, 体会“兰”的坚贞、高洁、贤德、俊雅, 抒发“梅花”的傲霜向雪凌寒独放和“菊”的不畏严霜、不辞寂寞。

学生通过对民族绘画的研习, 把民族自尊心、自豪感和爱国之情, 深深地埋在心里融于血液。无论是绘画、雕塑, 还是工艺美术, 用心研习, 都能培养学生的民族情和爱国心。

三、投入自然写生, 感悟美好生活

优美的大自然是美术教学最广阔的课堂, 是学生开展艺术活动的迷人场所, 是进行德育渗透最自然的环境。每当学生走进自然的怀抱, 神奇的大自然总会让他们心旷神怡, 对祖国、对生活的热爱, 会在他们内心深处油然而生。如果教师能带领学生走出教室, 到大自然中去感受锻炼, 通过对家乡的名胜古迹, 乡村一隅以及家乡一草一木、一山一水地描绘, 让学生亲身体会和品尝自然界的外在美和内在美, 他们会更加热爱我们的祖国, 热爱我们的生活!

四、开展命题创作, 塑造完美人格

命题画创作活动, 能引发学生积极的生活观察和思考, 并在活动过程中进行人格的自我完善。如在《美丽的校园》创作中, 教师先引导学生参观感受校园的建筑及各种设施, 再组织学生讨论“校园美在哪里”、“学生与校园美的关系”。经过师生多番探讨, 情感不断碰撞, 学生们深刻地认识到, 作品不仅要表现校园建设的环境美, 更有人的内在美, 于是, 学生们开始关注校园的环境卫生和同学们的行为表现。这样的活动既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又让画者、被画者以及欣赏者, 都得到了心灵的净化人格的完善。

再者可结合一些节日活动设计主题, 如在“雷锋月”活动中, 以《手拉手———互帮互爱》为主题, 引导学生观察、寻找、发现身边的好人好事, 争做当代“活雷锋”。正是通过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培养和激发, 推动了学生对美的热爱和向往, 形成道德自律, 不断趋向心灵的净化和道德的高尚。

总之, 以“美”育“心”, 在美术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是学生轻松愉快进行美术学习时, 人格的自然提升;是一种“润物细无生”的无痕教育, 它不需教师精选内容, 只要教师巧妙引导, 都能做到“美”与“德”水乳交融;它弥补了空洞说教的不足, 创造性地实现了艺术性和思想性的完美统一, 加快了美育向大教育发展的步伐, 真正让美术成为具有广泛和重要教育学意义的学科。

摘要:针对当前中学生存在的思想品德问题, 教师要充分认识当前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性。以“美”育“心”, 把德育渗透在美术教学中, 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比枯燥的说教更能打动学生、感染学生。

关键词:中学生,美术课教学,德育渗透

参考文献

[1]赫伯·里德主编, 《通过艺术的教育》, 湖南美术出版社, 1998年版

美术课程中的德育渗透 第11篇

关键词 网络环境;小学美术;德育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3)13-0083-02

1 前言

随着网络媒体的普及与日趋优化,教学手段得以现代化,但由于受传统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和教育教学思想的影响,学科德育教育始终处于一种被动的局面,尤其是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这种现象还相当严重。

近年来,在小学新课程体系建设与发展的影响下,特别是受远程教育的熏陶,通过大量的教育理论和先进的教学技术手段,积极开发对美术课德育教育的方法,通过教学手段改革、创新教学模式、优化教学策略,其德育的教育效果很好。下面从4个方面具体论述网络环境下小学美术教育中德育教育的新途径。

2 通过网络媒体挖掘教材的内涵,提升德育教育的针对性

小学美术是小学教育中最为基本的一门学科,它的主要教学目的是通过绘画、描述和基本的创作,培养和陶冶学生的情操,锻炼学生的意志,提高小学生的自欣赏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它最大的特点是通过基本的训练,从认知出发,培养小学生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而现行的小学美术教材,大都是建立在一个整体体系内,如果美术教师不去挖掘其内涵,上述教学目的难以实现。为此,通过学习与研究,尝试应用网络和计算机媒体实施对教材内涵的挖掘,提升小学生德育教育之针对性。

例如,在教育小学生进行基本绘画功能训练时,先让学生观察名人的创作、名人的绘画动作分解和名人的绘画特色,通过潜移默化的教育与引导,特别是名人的品质与做人的特点,让小学生理解绘画与做人的基本关系,掌握美术学习要学习的德育内涵。

每学习一个单元和章节后,将通过网络、计算机媒体,将作品的出处、寓意和创作者的激情、品质等一一呈现给学生,让学生通过去看、去思、去想、去寻找做的原因,特别是创作者的言行举止、创作者对社会的贡献、创作者的基本功训练等,极大地激发小学生的内在情感,激励小学生学会如何做人,激励小学生学会如何学习,激励小学生学会如何帮助别人,激励小学生真正成才。所有这些是教材中不能学到的,也是教材的表面不能表述的。这种方法的难能可贵之处,就是以情激人,以情教育人,再加上教师的训导与教育,加上家庭的影响和社会的影响,小学生的德育品质会大大提高。

3 借助网络媒体,实施有效的德育教育,寓网络媒体的载体作用于课堂教学中

教学的实践表明,仅仅依靠教师的口头说教和指导,要想让小学生在美术绘画特别是创作等方面有所收获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小学美术教师深入地挖掘现行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模式,将手段应用到实际的教学中去。

為最大限度地调动小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合理开发其大脑功效,做到美术教学与德育教育双重收获,将多媒体网络和计算机引入课堂辅助教学,并结合课堂教学内容,有效地实施德育教育,效果很好。

比如,根据美术教学的需要,将美术的每一个单元的相关内容都制作成课件,课件最大的特色是都是简易的动手引导信号,小学生一看就会,一学就行,动手就能进行模仿,就能画出自己需要的作品。但每到一个知识点,在课件中都穿插上几个小故事,像做人要求的,好人好事的,帮助别人的,或者穿插上一个适合儿童需求的个性化故事,让小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思想教育,形成良好的品质和道德行为习惯。

有时,直接将网络引入小学美术课堂,像绘画基本功讲座、儿童学习的要求、少年儿童的习性要求等,教师边进行美术教学,边进行道德、品质和行为教育。这样一来,小学生依靠课堂,特别是课堂中的有形教育,不仅受教育的效果好,其模仿能力也强。部分小学生回家借助在美术课堂上的学习,帮助父母和爷爷、奶奶做力所能及的事情,深受家长的欢迎。

让人记忆最深的是在传统的美术课件教学中,设置了一个儿童丢弃绘画工具的小插曲,意想不到的是,90%的学生都能提出帮助其他学生捡拾起来的建议,深深感染、教育了教师。小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这个群体的教育理念必须符合儿童的个性需求,否则就失去它的特定教育意义。在小学美术德育中,不要仅仅通过说教,其有形的一个或者几个实例,教学效果不言而喻。

4 通过开发教学软件,引导小学生进行网络学习,拓展德育教育空间

现在,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教学的环境大大优化,特别是网络进学校、进教室及计算机上讲台等,推动计算机信息化教学水平的提高,也为学科教学创造了条件。在信息化自我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向计算机教师请教,特地制作了符合学生美术需求的学习软件。

针对学校地处城区结合带,外来务工子女增多,家庭中计算机、网络普及率不高的现状,开设小学美术网络欣赏与学习园地:

一是将教育网络与教室的计算机进行联网,将优质的教育资源呈现给每一位小学生;

二是教师自己动手制作美术课件,寓教于乐,寓教于学习中,并将德育教育、日常行为养成和对学生的要求渗透到里面;

三是选取具有个性化代表的作品,通过网络媒体播放给全体小学生,让小学生通过网络媒体接受爱和恨的教育。

如下载和改编的儿童小剧《张小二学画画》,其画面逼真,动作真实,人物、道具和环境符合儿童成长需求,学生乐意看,争先模仿,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这样的教法多次受到家长和上级主管部门的肯定。

5 组织美术教学中的特有素材,对学生进行专题综合德育教育

最近几年,随着网络的发展,网络上出现了多种有关儿童成材的电教片,这是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学科教育、做人教育和成才教育的好素材。教师应该好好利用这些素材,既服务于教学,又能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起双重作用。

例如,在每次美术教学之前,组织小学生自己动手寻求学习使用的材料,特别是通过加工、制作和改造已有的工具,尽量不去购买新的耗材。自己来这是一件小事,但对小学生来说,这就是教育,就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更是一种从传统教材、课堂难以接受到的德育教育。有的小学生通过教师的指导,自己动手制作绘画的尺子和其他工具,虽然这些都是很简单的劳动,但让小学生学会了劳动与创新的内涵。

去年一次的美术课上,一位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了一个颜色盒,不仅美观、大方,还极具创意,吸引了全体小学生,纷纷参观与观摩,受到了巨大的教育启示,有的学生当即表示,要节约,要自己创造,要好好学习。这种教育的能量不可估计。

聋校课程教学中的德育渗透问题研究 第12篇

聋校是对听力语言残疾儿童实施教育的学校。《聋校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 (以下简称《方案》) 指出, 聋校义务教育课程要“以人为本, 以德育为核心, 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以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为宗旨”。根据《方案》精神,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 统摄并渗透在全部教育过程中。聋校的各门课程在培养学生基础知识和生活技能的同时, 还应依据课程特点, 结合学科内容, 在教学中渗透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民主法制意识、社会公德意识等方面的德育内容, 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 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 聋校课程教学中德育渗透问题的研究也就成为聋校各学科教师都应深入思考的问题。

2. 聋校课程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必要性

2.1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

加强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教育, 发挥德育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作用, 对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 我国未成年人犯罪人数逐年上升, 其中聋哑儿童少年违法犯罪问题成为我国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中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 直接影响到和谐社会的构建。加强聋生思想道德建设是聋校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作为德育工作的主渠道, 课堂教学能够将丰富的德育内容渗透在各科教学中, 是对聋生进行道德养成教育的最佳途径, 具有其他教育途径无法替代的优势。

2.2 推动聋校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需要。

聋校要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需要实施教育, 为其平等参与社会生活, 继续接受教育, 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为保证聋校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必须把德育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 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 教育和引导聋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养成高尚的思想品质和良好的道德情操。

2.3 聋生自身发展的需要。

聋生虽然存在听力障碍, 但渴望参与社会生活, 实现自我价值。听力障碍往往会使聋生出现自卑、自私、多疑、分辨是非能力差等性格特征, 这无疑会加重他们在日常活动中遭遇困难和挫折的程度, 影响自身的发展。学校教育阶段是聋生人生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 通过课堂教学进行德育渗透, 提高聋生的道德认知能力, 为其实现自我价值奠定基础。

3. 聋校课程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障碍性因素

3.1 重智力重技能轻德育的思想。

听力缺陷影响了聋生的语言能力和思维水平的正常发展, 聋生的智力水平往往低于同龄正常儿童少年。聋生家庭希望通过学校教育提升聋生的智力水平, 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 以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这种导向使聋校课程教学片面强调知识传授和缺陷补偿, 出现重智力重技能轻德育的倾向。

3.2 任课教师对自身的德育角色认识不足, 缺乏德育理论知识的指导。

忽视课堂教学的德育渗透, 就是忽视基本的育人功能。[1]很多教师认为德育是品德课教师的任务, 缺乏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意识, 对自身德育角色认识不足。另外, 师范院校特殊教育专业的学生在接受专业教育时, 没有关于德育方法和规律的系统学习, 缺乏德育理论知识的指导, 不具备德育工作的敏感性和技巧性, 不能将课程中的德育资源与课程教学有机结合。

3.3 课程教学中忽略聋生的主体地位。

聋校课程教学仍然以传统的教学方式为主, 忽略聋生的主体地位和内在需求, 没有把握聋生的思想脉搏, 教学内容脱离生活实际, 教学方式以灌输为主, 形式单一, 学生缺乏学习兴趣, 德育失去生命的活力, 不利于聋生道德情感的培养。

3.4 教师自身道德水平滑坡。

教师的道德情操、理想信念在课堂教学中将直接影响到聋生道德标准的确立和世界观的形成。当前开放的社会状态下, 多元的价值观念对聋校教师产生了很大冲击, 在拜金主义、实用主义、享乐主义等思想的影响下, 部分聋校教师的道德状况出现滑坡现象, 其在课堂教学中体现出的价值取向与行为标准对聋生产生不良影响。

4. 聋校课程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基本原则

4.1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遵循聋生身心发展规律。

科学发展观是我党在新时期各项工作的指导思想, 其核心是以人为本。聋校课程教学中德育渗透的首要原则是立足于学生的特殊生理特征, 以聋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为依据。聋生的听力障碍往往会造成其思维发展迟缓, 智力水平大多低于同龄的儿童少年, 思维表现出明显的片面性和表面性, 导致分辨是非能力差, 道德判断水平较低。要使道德规范内化为聋生自觉遵守的行为准则, 就要在课程教学中, 从聋生的年龄和特殊生理特征出发, 立足于聋生的实际生活, 挖掘适合聋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易于聋生理解和接受德育内容。

4.2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教育聋生树立远大理想。

爱国主义是和谐社会下公民的道德基础和思想基础, 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 是公民最基本的道德规范, 各门课程都蕴藏着丰富的爱国主义资源。通过语文、历史、地理等科目渗透我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富饶的物产, 激发聋生的民族自豪感;通过数学、物理、化学等科目渗透科技发展史上著名科学家的爱国主义情怀, 培养聋生热爱祖国的道德情感。同时通过了解我国与当前西方发达国家的科技水平差距, 激发聋生克服生理缺陷, 树立远大理想。通过艺术类科目展示中国优秀的艺术传统, 增强民族自豪感。

4.3 以本学科内容为载体, 实现教书与育人的良性互动。

聋校各门课程都蕴藏着丰富的德育资源, 如诚实守信、正直善良、宽容感恩、正义、严谨、责任、义务等道德元素, 见下表。

聋校课程教学仍然以传授本学科知识为主, 但教师要以本学科内容为载体, 通过挖掘提炼其中隐含的德育内容, 将德育内容与学科知识有机整合, 实现德育渗透, 为聋生的成长提供综合营养。这一过程的关键在于寻找最佳切入点, 在润物无声的境界中使聋生既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又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实现教书与育人的良性互动, 不露痕迹地在教学中实现德育目标。

4.4 以教师引导为主, 培养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

在价值标准和信息传递多元化的时代, 聋生知识的获得、观念的确立并非只有学校教育这一单独渠道, 对于还未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聋生来说, 缺乏正确引导, 极易受到不良思想的影响。教师要自觉加强自我道德修养, 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引导作用, 将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标准技巧性地传递给学生, 提高学生的道德判断能力, 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感。

4.5 以聋生为主体, 围绕聋生的实际生活寻找德育素材。

德育的土壤来自生活, 脱离生活实际的德育是空洞的, 也失去了其可接受性, 回归生活是当前提高德育实效性的一个重要命题。道德教育离开了儿童成长的当下环境, 依照成人的意愿设计的教育活动, 不但事半功倍, 而且还可能会适得其反。[3]学生的道德情感源于对生活的认识和感悟, 相对于正常学生, 聋生的生活范围比较封闭, 接触社会较少, 教师要以聋生为主体, 从聋生的实际生活出发, 尽量选择生活中可接触到的德育素材为内容, 选择可产生情感共鸣的德育方式, 增强德育实效。

4.6 以道德内化为目标, 注重长期的道德培养。

德育渗透的最终目标是让道德规范内化为聋生自觉的行为准则, 在踏入社会后也能自觉遵守, 因此必须注重长期的道德培养。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设计上循序渐进, 设计符合聋生年龄和心理特征的德育目标, 由简单到复杂, 由现象到本质, 由情入理, 使学生产生道德认同, 由道德感悟到道德意识, 最终自觉进行道德实践。

4.7 以多媒体技术为手段, 丰富课堂表现形式。

聋生的听力障碍使其语言和思维发展迟缓, 但其拥有超常的视觉记忆功能。课堂教学运用多媒体手段, 通过丰富的图片、形象的动画调动聋生视觉功能, 将丰富的内容和深刻的道理寓于其中, 避免单调的说教, 有利于德育目标的实现。

5. 结语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 对聋校的各项工作起着导向、动力、保证作用。课堂教学是对聋生进行道德培养的主阵地, 这就要求各科教师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意识, 充分发挥各学科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自觉将德育内容渗透学科教学, 使聋生形成深厚的道德情感和正确的政治方向, 为参与社会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发军.课堂德育渗透机制研究.华东师范大学, 2006.

[2]朱小蔓.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的道德影响力.临沂师范学院学报, 2006, (1) :1-4.

上一篇:上市是最好的营销下一篇:网络教育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