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文化系统范文

2024-07-25

视觉文化系统范文(精选9篇)

视觉文化系统 第1篇

1 内涵分析

视觉文化包含“视觉”和“文化”两个方面的内容。“视觉”指的是一切可视物;“文化”侧重指意义的生产、传播和解释。如美国学者赫伯特所指出的那样, 视觉文化是指“所具有显著视觉特征的人类的产品” (2) 较之于传统的话语文化形态, 当代文化的各个层面越来越倾向去高度的视觉化。

校园文化表现为由浅人深的三种形态: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高校视觉文化系统属于物质文化范畴, 是一个整体精神力量, 含有硬文化和软文化两个层面, 包括校园文化环境建设、VI设计、建筑与雕塑、公共艺术、导向设计、室内设计等各个独立的设计内容;学校的历史传统、校容校貌、校风校纪、教学和管理制度、个性特征、学术氛围和校园文化艺术活动等。物质文化是基础和载体, 精神文化是核心, 制度文化是保障。高校视觉文化系统呈现并保障全校师生普遍遵循和认同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等。而校园视觉文化的构建是一个庞杂的系统工程, 是一个包容了各门类文化艺术的整合体。

2 现状及必要性

2.1 信息时代建立现代大学新体制的需要。

在全球化的教育环境中, 高校之间的竞争愈加激烈, 高校必须不断自我更新、调整自身的办学定位与发展战略, 建立起信息优势, 通过各种渠道把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行为、办学资源转化为信息传送到市场上去。校园形象设计和校园文化建设, 有助于提高品牌知名度, 实现高校组织的目标。

2.2 有利于形成自身的个性形象, 加强竞争优势。

高校之间最本质的差异, 就是文化带来的差异。在市场经体制济下, 高校自主权得到逐渐的落实, 其社会服务功能将进一步拓展, 形象塑造的必要性随之加强。高度重视和加强自身的形象设计, 有助于加速改善我国高校个性形象薄弱、“千校一面”的现状, 建立高校与社会沟通的有效渠道, 为高校的建设与发展创设良好的发展环境。

2.3 有助于促进学校的发展、增强学校内部凝聚力, 突出隐性价值所在。

校园视觉文化系统体现了一个学校自身的价值理念, 具有内容、形式和功能的特殊性, 使学校的历史、传统、文化和价值在校园物质文化中蕴藏积淀, 达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高校通过视觉文化系统设计与塑造, 对每一位师生员工都会产生巨大的感召力, 将教育教学活动导向较高的境界和水平, 促进学生智能发展, 激发师生的工作和学习热情, 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 综合反映出学校所蕴藏的发展潜力和创造力, 促使学校朝着办学目标奋斗。

3 路径研究

在同一层次的大学中也会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特色, 比如同为国内一流大学的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校园文化就存在明显差异。

3.1 物质文化

校园建设。校园基础建设会在较长时间内保存下来, 时间越久, 越能体现出学校的底蕴和内涵, 风格独特的校园建筑、雕塑、公共艺术, 明确的导向设计都能够将校园文化氛围推人新的境界, 优秀的校园建设既实现了功能与环境的统一, 使人感到美的享受, 又用建筑组群形成的和谐韵律以及与道路、树木相融合的空间序列, 体现出校园基础建设特有的人文关怀。例如:国外的校园更注重创造一个相对独立的空间视觉设计, 就校园整体环境来看, 英美校园与我国校园的本质差别在于他们的大学大都没有明确的校园边界, 校园更加自然地融入到了周边环境中, 国外的校园视觉设计更多地体现了适于居住和学习的设计思想。 (3)

VI设计。围绕学校的历史文脉和办学特色, 推广、宣传校园整体VI标识系统。在美国著名大学形象设计案例中:在学校颜色的选择上, 哈佛大学选择了紫红Harvard英文印刷体标准字, 想表达热情及高贵的办学观念。麻州理工学院选择了紫红和墨绿的“角形字体”MIT文字标志, 让人联想到机械性和刚直性。斯坦福大学选择了黄色和紫红, 想表达华丽而高贵的人文精神。 (4)

3.2 精神、制度文化

高校校园文化。以先进文化的科学内涵为导向, 以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为终极目标, 以现代教学理念为依据, 采用多种形式把数码影视、音乐、美术等艺术创造形式作为校园文化活动的载体, 集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和服务性于一体, 通过多种形式的学术科技、讲座、文娱体育、社团活动等活动吸引大学生的参与。在重大节日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日活动, 或是以校园艺术文化节的形式进行校园文化活动。

制度建设。学校的各项管理制度, 既是广大师生员工的行为准则, 又是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和表现形式。通过严谨规范、实用有效的规章制度, 合理的组织管理机构, 保障校风校纪的严肃规范作用、教学和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推行和实施校务公开、班务公开制度, 加强教学、科研的建设等, 落实各项执行和监督工作, 将人性化的制度文化建设真正转化为良好的动态和静态的视觉形象。S

摘要:视觉文化作为一种新的文化形态对高校教育产生了极为复杂和深远的影响, 它不仅改变了高校教育的手段, 解构和重建了高校教育的内容结构, 而且深刻地影响和改变了教育主客体自身的生活环境和生存方式。

关键词:视觉文化系统,建设

参考文献

[1]张鹏.校园视觉文化中的隐性价值的研究[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8, 3.

[2]周宪.视觉文化的转向[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8, 1.

[3]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江苏人民出版社, 1989.

[4]姜光辉.大学形象设计理念:美国著名大学形象设计分析[J/OL].维普资讯.

[5]万越, 宋岩.浅析校园视觉文化环境设计[J].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学报, 2009.2.

[6]买中傲, 高红艳.试谈校园文化中的视觉传达[J].陕西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8 (2) , 总第6期.

[7]易元明, 马钦玉.论高校形象设计与校园文化提升[J].科技咨询导报, 2007, No.27.

视觉文化系统 第2篇

高校视觉形象识别系统是为了塑造高校视觉形象而设计制定的统一的、标准化符号,包括高校标志、名称、标准字、标准色等视觉识别系统的基础部分,及其视觉形象识别元素具体表现和应用于校旗、标志建筑、办公用品、网站、宣传册、交通工具、学生装、员工服装、展示陈列馆等对外标示物的标准化设计。

高校视觉形象识别系统的文化力,主要是指高校视觉形象识别系统所包含、承载和表现的学校文化的精神力量。具体说,就是这些文化符号所蕴含的学校精神作用于校园中的人而产生的作用力。这种力既有利于增强学校文化共同体意识,激发师生爱校荣校情怀,又有利于宣传学校,赢得广泛的社会认同,提升学校的影响力。

一、xx大学视觉形象识别系统的内容。

xx大学视觉形象识别系统分为基础部分和应用部分。基础部分包括:校徽、校名中英文标准字、标准色辅助色及其使用规范;校训使用规范;校徽与标准字体校名的组合及其使用规范;校徽、校名与机构名称的标准组合及其使用规范等。应用部分是视觉形象识别元素的标识载体,是基础部分在办公用品、形象宣传、会务公关、校园环境等方面衍生使用内容的综合。

二、xx大学对学校标识的管理、使用和知识产权保护。

高校校名、校标、校训等是高校无形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很高的商业价值,通过注册可以保证学校对外形象的统一,有助于树立教育品牌,向大众传播一种人文精神,这也是其他商标无法比拟的。

近年来,侵犯高校校名、校标、校训等无形资产的事件层出不穷,校名、校徽等学校特有的标识被别人抢注成商标,将直接影响高校的声誉和形象。因此,高校申请注册保护,既符合时代发展的潮流,又能产生一种巨大的推动作用。xx大学设计制作了视觉形象识别系统后,开始对学校标识进行注册保护。对“xx大学校徽”“xx大学”中英文全称、“山科大”+“SHANKEDA”在主要涉及到教育的领域52个小项进行注册,并对《视觉形象识别系统》申请着作权保护。学校申请的4项商标52类小项已有47项获得授权。

三、提升视觉形象识别系统文化力的探索。

一所学校具备良好的文化元素,如果不对其进行管理、推广、使用,也就不能形成和具备其特有的文化力,起不到提高学校的文化品位、扩大学校品牌效应作用。只有全校师生员工和广大校友有意识的对文化元素进行创造性的、有效的运作,充分挖掘并形成其所具有的文化力后,才能助推学校发展,提升学校的文化品位和社会影响力。

(一)营造校园文化氛围。

高校视觉形象识别系统中的理念识别是对大学的历史传统、办学精神、文化特色、校训等精神文化的总结。行为识别是对广大师生员工共同遵守的规范、公约等制度文化的进一步规范。视觉识别是校园环境、建筑、人文景观等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xx大学全方位、多角度的将办学特色与校园文化相结合,从美学层面展现了特色高校的独特魅力。

一进校门便是映入眼帘的校训石:惟真求新,由第六届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张海题写,简单明了的四个字浓缩了xx大学的办学宗旨和治学理念。后面是巍峨的泰山广场,广场前有时乘六龙石柱矗立,后有乾坤两仪,气势磅礴,象征学校的发展要放眼全球,一飞冲天。左后方太和钟楼高高耸立,督促全体师生争分夺秒,切勿虚度光阴。视觉形象识别系统的嵌入与汇整,无论是规范的形象、丰富的内容、严谨的制度,无不体现出xx大学独特的校园文化内涵和浓厚的文化底蕴为广大师生营造了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二)激发师生爱校情怀。

对于每一位具体的高校师生而言,其爱校情怀都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长期的校园生活中逐渐产生的。校园中的道路名称导示、方位导示、景观导示以及建筑物中的楼层导示中导入视觉形象识别元素,把内在观念和外在形象统一起来,把校园标志性地标和校园文化进行系统的梳理整合,能够直接促进高校形象的提升。

xx大学的标准色为科大蓝(取自天空、大海),辅助色为科大红(取自校园建筑红墙)、科大绿(取自校园绿树),都是由学校所处的地域及文化特征萃取而来。天空、大海、红墙、绿树凝练成师生心中的校园色彩,庄重且体现活力,明媚且充满希望,得到广大师生的认同。校园平面图、方位导示牌、道路名称指示牌、建筑导示牌、宣传栏、楼层导示图等都严格按照学校徽章、标准组合形式进行设计制作,提升了校园文化品味和学校形象。这些高校形象,浸润和感染师生员工的品格追随,在潜移默化中激发全体师生的爱校情怀——校荣我荣,荣辱与共。

(三)强化文化育人功能。

视觉形象识别系统促进了大学生对自身角色和使命的认知,使学生树立崇高的审美情趣,唤起对真善美的向往和追求。xx大学的视觉形象识别系统体现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和指导思想、明确了发展目标和办学宗旨,更好地把握了不同的校园文化规律,呈现出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优秀的校园文化武装人、引导人、鼓舞人、熏陶人,把大学校园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进一步丰富和升华,拓展了校园的文化育人功能。

(四)提升学校品牌效应。

人们的外部感官80%来自视觉的传达,并能够留下深刻的印象,通过颜色、字体、文字、抽象图形等组合成为能够代表学校的办学理念,传达出一种严谨、认真、文化认同、自然和谐的感觉,形成对学校的一种品牌认证。xx大学校徽是飞鸟图形,象征学校教育事业积极向上、腾飞发展;图形中心有四个圆球,组成花的形象,代表科技,象征科技之花盛开。校徽的设计简单明快又富含深意,推动了学校品牌的塑造和品牌化建设,提升学校品牌价值。

优雅的校园环境和知名的校友就是学校的精美品牌。校友的成就也为高校名片增色添彩,20xx年公布的世界500强企业中,xx大学有3位校友担任CEO,位居全国首位,成为高校名片最闪亮的一点。

参考文献:

[1] 李 辉。地域文化与河南高校视觉形象设计 [J]。 美与时代旬刊,,(06):63—65。

[2] 李冰湜。刍议视觉识别系统对高校形象宣传的影响力 [J]。 新闻研究导刊,,(03)。

[3] 孙开师。高校形象识别系统对提升大学形象的作用 [J]。 高教论坛,,(09)。

视觉文化系统 第3篇

对于“城市形象(City Identity)”的内涵的最早书面概述来自于《城市意象(The Image of the city)》,作者是凯文·林奇(Kevin Lynch,1960),他提出城市形象是公众对城市的综合印象和感知,后美国城市学者吉伯德基于凯文·林奇的理论提出:“城市中所看到的一切东西,都是要素。”1城市形象就是是城市给人的一个整体的印象,影响这一印象的产生的因素是方方面面的,城市的形象通过对于文化的沉淀的提炼来展现,而城市文化形象包涵的内容广泛而又丰富,它是人们对一个城市的总体印象和评价。

从传统的视觉识别系统上来说,城市文化形象视觉系统的信息传递系统,是建立在企业形象CI识别系统(Corporation Identity)之上的,但不足之处在于,这个概念的提出是遵循企业形象识别系统的,针对城市这样的空间概念的识别有所欠缺,而且以往的城市文化形象识别系统的三大系统已无法支撑“城市”的大概念。

从社会学角度来说,从城市文化形象识别系统和城市整体看待城市的功能和发展而言,对于城市的主体“人”,以及“人的感受”“人的需求”则显得不够重视,“情感”在城市的大概念中没有体现,陈建新、姜海认为城市文化形象视觉系统来源于城市本身,它是基于公众的心理需要。结构本身不严谨,对视觉识别系统有影响的并不只有视觉感官,还包含了体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感官。

二、感知设计

感知源自感觉和知觉,从心理学讲感觉是某种感受系统受到刺激时所产生的初级觉知,是感受系统对事物个别属相的反应。2如图形的形态、色彩、大小都是可以直接感觉的,这些事物的个别属性孤立的在大脑中的反映,就是所说的感觉。知觉是个体对感觉信息进行选择、组织并加以解释的过程,是对事物整体特性的反映。3如对于图形的外形、颜色等,经过大脑对这些表现的感觉、以及过往的记忆和知识结构等综合分析,感受图形的外形是圆滑还是锋利、颜色的温暖还是寒冷。

在科学研究领域已经证明五官感受的生理机理是紧密相连的,生理学家们实验发现,味觉与嗅觉是密切相关的。成语“闻香识味”,实际上嗅觉比味觉要灵敏l万倍左右,一旦嗅觉失灵,比如人们感冒时,舌头品味的能力会大大降低,这就是所谓的“食不知味”。反之只靠味觉,吃美味的梨就如同吃土豆,即使吃甜美的巧克力也尝不出味道。从理论与生理角度而言感官是无法独立存在的,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三、感知设计与城市文化形象视觉系统设计

在当今的信息化大时代背景下,图像强烈地冲击着人的视觉感官,随着互联网、科技的飞速发展使得视觉感官的影响不断扩大,电视、电影、手机、使图像崇拜和狂欢成了新的生活方式。城市也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发展披上各种视觉华衣,视觉感官不只是停留在城市建筑、空间和城市生活,因此一个城市文化形象就不止停留在表面视觉。对于生活的城市,人们每日感受息息相关的城市是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以及味觉的感知的综合体验。经科学实践证明:人类接受外界信息,视觉占83%、听觉占11%、嗅觉占3.5%、触觉占1.5%,感官是人类借以感知、认识环境的有效工具,它包括人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以及味觉等感官评价。因此,人们对城市的观察和认知,绝不仅是单一的知觉感受,而是来自所有知觉的综合共鸣,同时是集合多重体验为一体的综合视觉印象。

而生理视觉中的听觉、触觉、嗅觉与味觉感知设计在城市视觉设计的应用于发展前景无限,它们对视觉呈现的体验的引导和增强,都为我们展现了感知设计在城市视觉设计的应用的独树一帜。不仅如此,我们提到的每个感知设计对于视觉体验的影响都不是独立作用的,我们在前文提到的感官不能孤立此在,是应用中从一种感官出发或者以一种感官为主的设计思路,其作用和效果是各个感官的综合回响起到的,因此感知之间存在多米诺骨牌效应。

感知在城市文化形象设计中的应用是各感官的综合引用,不只是简单的听觉、触觉、嗅觉或味觉感知,他们共同作用形成了心理视觉感知,各感知通过相互移觉,结合心理美学的应用,对视觉感知起到引导与增强的影响。而我们在探讨城市文化形象视觉系统时也从感知设计的综合应用出发,是通过听觉感知设计、触觉感知设计、嗅觉与味觉感知设计来影响视觉感知,从而使得城市文化形象视觉系统的设计从以理性为基础,重视情感生态出发,探求一条别开生面的视觉形象设计之路。

四、感知设计在城市文化形象视觉系统设计中的前景

当科技的大量运用带来的跨界合作,是不是也为以后的全息投影带来了无限可能,或者运用其他方式得到感官的相互转化。科技可以概念我们传统的认知方式,为将来的城市文化形象视觉系统设计带来更多元化综合感知体验。我们有想过现在颜色已经可以听到了,一位西班牙艺术家因是全色盲而无法辨识任何色彩,他在头盖骨植入芯片,它通过电子眼将眼前的色彩频率转译成声波,他便“听到了”颜色。此时的感知设计在城市文化形象视觉系统设计中的应用因为科技的跨界介入,已经完全改变了转化的方式,是否在将来的城市文化形象设计中大家可以在图形的色彩中听到属于“城市文化形象”的“声音”?所以我们期待富有睿智的和想象力的感知设计在城市文化形象视觉系统中的创作,这种创作会吸引所有人去感知,去理解,牵动受众的情感与记忆,并因受众富有创意的想象而丰富完整,给受众带来独特的城市文化形象视觉系统设计的新体验。

注释

11.转引自王建国.《现代城市设计理论和方法》.东南大学出版社,1991:67.

22 .黄希庭.《简明心理学辞典》.安徽人民出版社,2004:109.

视觉文化系统 第4篇

作为和谐社会文化建设的一部分,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当前,我国基础教育正处于构建和谐社会大背景下的快速发展时期,在这样一个大发展、竞争激烈的机遇期、关键期,实现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就必须要有一个和谐的校园环境和氛围。VI 设计可以营造一个和谐、高雅、怡人的生态育人环境,为学校校园文化环境的创建奠定坚实的基础。

一、VI 的概念

VI即(Visual Identity),通译为视觉识别系统,是将CI 的非可视内容转化为静态的视觉识别符号,以丰富多样的应用形式,在最为广泛的层面上,进行最直接的传播。学校VI 设计包括两个部分:基础部分,包括标志、校名中英文标准字体、标准色、象征图形和吉祥物等;应用部分,包括办公用品、服装、室内外环境、公共礼品、视觉指示系统、网络媒体等。

学校的视觉识别系统是对学校形象的各种视觉因素进行全面统一的规划和设计,在宣传时要求严格按照统一规范执行。它将学校的办学理念、文化特质等抽象语言转换为具体符号概念,以有形的方式展示出来,通过组织化、统一化、标准化、系统化的视觉方案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和精神文化,以形成独特的学校形象。VI 设计是最外在、最直观的部分,是传递学校整体信息的最佳手段,同时又可以艺术地提升学校形象。其内容包括校名、校徽、校旗、标准字体、标准色、办公用品、建筑设施、校园环境等,其所形成的独特的视觉识别系统,有助于受众迅速寻找,对学校的形象树立、和谐校园的建设也有着很大的作用。

二、和谐校园文化建设中实施VI 的作用

和谐校园建设将为和谐社会建设提供强大的人才、智力、文化和精神支撑,将VI 设计很好的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以整体的视觉形象营造高雅的校园环境,融校园建设的实用性、教育性、知识性、艺术性于一体,通过优化学校的自然环境,挖掘传统历史底蕴,培植人文景观来无声地规范学生的行为,净化学生的心灵,使之得到美的享受,受到美的陶冶,养成美的行为,形成美的品质。因此,实施VI,塑造有特色的学校形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构建和谐学校校园环境的必然要求。

1、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

学校VI 设计中能够给人们最直观感受、最易融入其中的就是校园环境。和谐优美的环境是一种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教科书,它不仅有利于学生陶冶情操,美化心灵,激发灵感,启迪智慧,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而且还会影响人们对学校的印象和评价,甚至影响政府和个人、社会团体对学校的信心和投资的热情等。同时赏心悦目的校园环境,会减轻教师的脑力疲劳,提高脑力活动的效果,起到一种令人奋进向上的效果。

营造和谐的校园环境可以通过VI 设计应用部分中的室内外环境与视觉指示系统来实现。将校名、校徽与象征图形等元素在校牌、建筑物外观、出入口指示、路标、纪念性建筑、各种标示牌、办公大楼体示意效果图、方向指引标识牌、公共设施标识中进行系统性运用,同时还隐含着设计的主体教育思想、审美情趣,校园的风貌、办学特色和办学传统。这些VI 设计有利于广大“客户”和公众的认同、理解和支持以及有利于学校的公共关系的开展,也可以加强学校信息传播的频率和强度,增进学校办学宗旨与精神文化的和谐性,更能为整个校园创造一个统一、和谐的视觉形象。

2、创造个性的校园文化

不同学校的VI 设计都有自己的特色,并具个性化。这种个性,既表现为内容上的差异性,也表现为形式上的特殊性,千篇一律的VI 设计是不能唤起人们对这个学校的记忆和关注的。不同的学校形象应体现出不同的历史、文化、艺术的特质与不同的专业特色和管理模式,通过这种个性产生独具魅力的学校形象。

学校应根据各自办学条件、教育重点、社会环境等具体情况,因地制宜,实事求是,将超前性和现实性、科学性和可能性有机结合起来,通过VI 设计构成一种特定的文化氛围,并显示出学校的教育环境和形象的个性特征。

3、提升学校的品牌价值

一所学校良好的形象,犹如一个巨大的磁场,吸引着“顾客”、人才、资金、国内外教学科研合作的伙伴,保持学校持久的、旺盛的创新活力和生命活力。卓越的VI 设计能吸引人才不断加盟,拓展合作空间,为学校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学校品牌形象是一个包容面非常广泛的综合体,它既包括校名、校徽等有形要素,也包括信誉、办学思想、科研水平、创新精神、人才质量、行为规范等无形要素。VI 设计通过对以办学理念为核心的所有形象要素进行整合,以形成一个统一的学校形象,无形中也提升了学校自身的品牌价值。

三、VI 设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必要性

学校校园文化活动是指为满足学生精神需要和提高学生道德修养及综合素质而举办、组织的一系列学术、艺术、文化、体育、娱乐等活动。这些活动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面,陶冶了学生的情操,丰富了学生的生活,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能培养学生的组织管理、综合协调、团队协作、语言表达等能力,是学校重要的实践教育环节,是弘扬学校精神,建设和谐校园的重要内容和具体载体。学校视觉识别系统以学校精神和办学理念为精神内涵,将具体可见的外在形象与内在观念融为一体。通过具有强烈冲击力的视觉符号,将学校的理念与思想传达到全校和社会,力求为社会认同和熟知。VI 设计是展示教学科技水平和人才形象的学校形象设计系统,是集教学、科研、公关、管理、营销、组织行为等于一体的知识密集型创造性活动。为了适应教育体制改革和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我国的学校应该建立完善的形象设计系统。

四、结语

视觉文化系统 第5篇

关键词:视觉文化,视觉方式,艺术

一、“视觉方式”作为观看、理解世界的角度和方法

与视觉文化、方式有关的一切事物的前提即是观看,它是我们感知世界的前提。英国著名的艺术评论家约翰·伯格说:“观看先于语言。儿童先观看,后辨认,再说话。”[1]他又说:“正是观看确立了我们在周围世界的地位……”。正如新生婴儿一样,他们的视觉观看如同接收仪器,自动接纳外界的一切事物,一根线、一个糖果或是一只毛绒玩具,只要能在视觉上引起新鲜、刺激的感觉便能进入他们的视线范围。在这个阶段,婴儿还未形成正确的主观判断,他们不存在正确的视觉审美方式和原则,只是单纯的从事物外观判断。其次,随着年龄的增长,孩童逐渐在接收教育及社会活动中储备知识,也有了各自不同的审美需求和一定的辨识度,从而能对外来事物进行自主判断。

此外,人们的视觉认知会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诸如随着社会文化发展所带来的视觉暴力和冲击在某种程度上而言,需要我们发挥视觉方式的思维作用。我们清楚的认识到视觉活动作为一种文化活动,具有社会性和文化性的特点,它强调人们通过视觉认知方式参与社会活动,体现在观看主体与被观看对象进行互动。同时,视觉认知通过人和自然、人和社会、人和人之间的相处,确立了人作为视觉主体在社会中的地位。阿恩海姆说:“所谓视觉,实际上就是一种通过创造一种与刺激材料的性质相对应的一般形式结构,来感知眼前的原始材料的活动。”[2]对此,我们可以认识到视觉活动也可以算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这种创造性根据认识主体的学识、信仰、习俗所决定,并在我们的社会文化实践基础上对世界产生新的认知方式。

综上可知,视觉认知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探索行为。在日常生活中,吃穿住行等一切社会活动都以视觉观看为前提。因而,观看作为生活中的普遍日常行为是无法避免的,由眼睛产生的观看行为是一切活动的基础,而不同的人因不同的视觉方式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感受。

二、“视觉方式”作为艺术审美的运用方式

当下社会,随着物质需求的满足和人们精神需求的提高,艺术审美和愉悦成了新的追求。相关的政府、文化部门更加重视城市公共景观的建设,走在街上我们发现城市公共空间中充斥着大量的城市雕塑、建筑等景观。虽然,大部分的公共景观并不是真正的符合艺术审美的要求,或者也可以认为是政府部门展现其城市建设成果的一种方式。即便如此,“视觉方式”作为满足当下社会艺术审美的需求是不可缺少的。一方面,城市公共空间中陈设的艺术品不论是雕塑、建筑或是广告插画无不体现着中华民族追求艺术进步以及更高世界观的审美需求。另一方面,这也是考察本民族与社会文明联系的紧密程度,也是民族文化选择的结果。

今天,“视觉方式”对于艺术审美判断而言是社会化的,社会大众在艺术审美上更追求真实的视觉感受,我将其总结为三点:可视、可触、可感。我觉得,无论是什么样的视觉方式,首先在视觉认知上要给人基本的视觉冲击,给人留下深刻的视觉印象,这样才有可能进一步对视觉文化产生理解和进一步接触的欲望。其次,通过视觉感知获得的基本信息需要触碰实物带来进一步的互动。无论是外部的城市公共景观还是内部的艺术品展览,当今越来越多的艺术强调与观众的互动性,尤其是雕塑作品。不考虑专业观众和业余观众,我们在通过最初的视觉直观体验还应有更深入的接触,当然,这种接触不一定是肢体上的接触。最后,我认为,所谓“可感”更多的是指一种感觉,这种感觉根据视觉对象的不同会产生不一样的结果。或许,专业的艺术受众会在观看之后产生思考,并进一步探寻更深的艺术文化,而普通的观者会更希望艺术给他们带来共鸣,更追求视觉审美愉悦。

因而,通过对艺术中视觉方式的考察,我们更能理解视觉方式的转变带来的变化。同时,不同的社会背景下也会呈现不一样的时代特征,但都反映出鲜明的民族性和时代性。

三、正确理解当下“视觉文化”与“视觉方式”

如今,视觉文化正蓬勃兴起,我们正处于数码图像的鼎盛时期,人们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获取视觉文化的内容。因此,我们也面临诸多的现实困境和挑战。

当下视觉文化具有四个特点,首先,视觉文化更加重视“视觉性”,也成为当下文化的主导因素;其次,图片成为更快捷、更直观的传播载体;再者,人们的观念变化影响了生活世界的外观变化;最后,人们的视觉享受随着视觉技术的进步不断提高,视觉花样也层出不穷。

所谓“视觉性”在德国艺术理论家康拉德·费德勒看来就是“可视性”。我们从只需从视觉角度出发,不考虑其他因素,使视觉文化希望传递的内容“被看见”,也就是视觉化的过程。这一过程在电子化媒介的今天,则通过图像来呈现,而图像化也成了最显著的特征。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周边充斥着各种媒介,如电影、电视、报纸、书刊、广告平面、网络空间等等,都离不开图像。现在,我们的文化生活中,占据生活主流的是电视、电影、网络等图像化媒介,各种博物馆、展览等主要传播艺术文化的场所也通过直观的图像绘画和影像展现。而小说、诗歌、散文等文字形式的纸质印刷媒介似乎走向边缘化,其影响力不如电子图像媒介。我想,这意味着,当下社会的文化形态正在转型,人们正从文字印刷时代走向图像时代。当然,这并不代表文字印刷这种文化形式会被淘汰,因为还有一部分受众如老年人等还是习惯并需要通过纸质媒介进行阅读。

可以确定的是,“视觉文化”这一名称和观念正日益被人们所普遍接受,但也因此出现了许多问题。首先,由于科技进步和电子图像的发展,我们现在看到的视觉图像相比早期原始人的洞窟壁画更具视觉冲击力,这让我们在观看的同时也引发思考,具体什么样的视觉文化才是最恰当的。其次,当下社会充斥着大量的视觉文化,巨大的信息量和以往不同,这意味着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接受大量、迅速的图像信息。最后,对于如此冗杂的图像信息,采取什么样的视觉方式观看也十分重要。一部分人认为,视觉文化是用来满足审美需要,还有一部分人纯粹是为了娱乐消遣的用途,因而,正确的视觉方式能够最大程度的接受视觉文化讯息,避免由于技术、形式等阻碍真正的接收内容,应有一定的辨识度。

总的说来,我们对于视觉方式的理解始终不能脱离社会和文化的角度,我们必然要把视觉方式看作是具有社会性和文化性的一种思维方式。当今,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和学者对当下视觉文化和视觉方式研究,试图对原有的视觉方式进行创新,去寻找更具前瞻性的视觉感受来表达艺术创作。我想,在这样的过程中,无论是艺术家、学者或是普通的受众,我们应该端正正确的审美动机,用符合视觉审美的眼光进行观看,因为视觉所能到达之处也是心灵的感觉。

参考文献

[1]《阅读城市》,张钦南,三联书店出版社,2004年1月版

视觉文化系统 第6篇

视觉文化是一种新的东西,就因为它把视觉聚焦为一个意义生产和竞争的场所。西方文化一直把口语当做知识实践的最高形式,而把视觉再现形式看做是对于理念的第二等的图解。视觉文化的出现发展了米切尔所说的“图解理论”,这一理论意识到,西方哲学和科学的某些方面已经开始采用一种图像的而非文本的世界观。[1]由于现代科技的发展也促使了传播者在传播过程中运用了不同以往的传播方式,一定程度上引导了受众的观看的方式,受众也开始慢慢的改变了一些观看习惯。

比如,中国传统的纸质阅读习惯是从右向左的,而现在的基本都养成了从左向右。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互联网已然进入自媒体时代,普通大众不再靠单一的“主流媒体”获取咨询,来自四面八方的声音,为大众带来更多的信息,普通大众对信息传播有了主导的地位,信息传播也有传统的“点到面”转化为“点到点”。[2]人们可以通过手机和电纸书来阅读图书,通过网络读书看报,读者可以随时看到实时更新的文学作品和新闻。传播者为了让读者在电子媒体上阅读能够拥有阅读纸质文本的快感,在电子屏幕上也设置了如翻书一样的翻页,并且翻页的时候,读者能够在电子屏幕上观看到翻页背面上的文字,这一点技术设计,本来并无实际意义,但就是为了满足受众的观看需要。说明了受众在接受传播者新型传播方式的同时也影响了传播者的传播方式与技术改进。

新技术的出现,使得观看者对外部的世界观看要求越来越高,当人们在听别人如何描述从高处俯视城市时的壮观,可能更愿意自己登上那个高处,亲身一睹,这也就是百闻不如一见。人们不再满足了文字对事物的描写,而是希望通过技术的支持,获得更直观的视觉感受。比如人们可以通过高倍摄像机观看的一滴水落入水面的时的样子,还有水结冰时的瞬间状态。

视觉观看具有时代的特性,每个时代具有每个时代的观看的独特方式和内容。古代人们可能观看到的世界就是很直观的世界,也是很真实的内容,但是随着近代一些先进仪器的产生后,人们可以看到曾经不可能看到的事物,比如,电影中事物,当电影中一辆车飞速向一个人驶来时,可以借助蒙太奇的手法,让受众看到的既是眼前发生了的,却不是真实的。甚至上万年来,我们都不知道地球真正是怎样的,但是现在我们可以通过卫星或者宇宙飞船,从太空中看到地球的外貌,这是从前无法实现的。当一张从太空中拍摄的地球照片可能比一段描述地球外貌的文字更具吸引力,这就是现在这个时代的观看特性。

通过观看的模式变化,我们发现世界的样子是多元化的,空间也是多角度的。以往我们在看待一个事物的事情往往只是某一个角度,现在我们可以多角度的去观看,这是以往我们用肉眼所办不到的,或许第一届奥运会一个运动员做体操时,我们可能从一个角度看到他运动的身形,但是现在的奥运会,我们可以多角度安置摄像机,从不同的角度观看他的动作,充分满足了观众的观看需求。

这样的观看模式在特殊时候也会帮助人们鉴别事物的所谓真实情景,如2008年北京奥运会中美国游泳健将号称“飞鱼”的菲尔普斯在与塞尔维亚选手进行100米自由泳比赛时,仅以不到0.1秒的微妙差别获胜,这个差别在肉眼上根本看不出谁的手先接触到终点,最后裁判是通过水上与水下两方面的高倍摄像机进行慢镜头回放来进行确认菲尔普斯获胜,这种情况放在一百年前是无法实现的。

这种多角度的视觉观看已经被人们运用到很多地方,包括每年八月份的钱塘江观潮。当然能够在现场观看钱塘江大潮这种感觉是很好了,古人观潮也只能到现场的一些安全地方。但是现代观潮方式,是古人无法想象的,不仅可以让远在千里之外的人可以通过电视观潮,而且可以在飞机上重高处观潮,甚者可以把摄像头安装在道具人身上在比较危险但具有很好的观潮点上,让人们可以观看到最惊险刺激的大潮。这种观看的方式有时比在现场的人还能观看到更多的内容。

二、视觉观看制造的以假乱真

现代人们通过电脑模拟可以制造出许多在现实社会中消失的事物或是在生活中很少遇到的场景。典型的有《动物世界》、《人与自然》等自然科普节目。

一些科学家常常根据恐龙的化石骨骼,模拟出各种恐龙的形象制造出它们逼真的生活场景。观众可以通过电视上的节目看到消失了几千万年甚至上亿年的模拟恐龙,给人们带来前所未有的视觉快感。有时候这种模拟的效果和真实的相差无几,如果不是人们从理性上早已确认,恐龙是消失的物种,也许会信以为真。

三、影视剧中出现追求视觉化

影视人类学是以视听技术为主要手段的新兴学科。影视艺术在人类学领域的应用随着电影技术的发明就开始了,从第一部人类学电影《巴巴里人的陶制》摄制至今,影视人类学逐步建构了一个理论和经验相结合的复杂体系。[3]从影视剧中的情况来说,一些电影电视不断追求演员的服饰上、布景上等画面来冲击人们的眼球。以《新版笑傲江湖》为例:比如新版中陈乔恩饰演的东方不败一改老版中的具有阳刚之气的形象。据制片人于正在访谈中回答,的确有为了迎合现在观众胃口的意思。《新版笑傲江湖》将金庸的经典名著完全改编成了一部彻头彻尾的偶像剧,此版和前几版同名剧比起来其内容的情节构思大有不足之处,也有创新之处,但是由于该部电视剧在人物造型和视觉制作上下足了功夫,其收视率依然取得开门红。据调查显示《新版笑傲江湖》在全国网中收视率达到2.39%,在2月份各大卫视中收视率居前列。

姑且抛开《新版笑傲江湖》的内容质量如何,但是从客观实际上,它确实制造了了一个收视高潮,传播者的目的算是达到了。目前的电影大多在视觉上下大手笔,他们的传播方式逐渐影响了受众的欣赏水平与审美爱好。但是丛另一个层面上讲,也是受众的审美需求,促使了传播者在传播过程中投其所好。例如,1997年英国王妃戴安娜之死,当时戴安娜和男朋友乘坐的奔驰轿车为了逃避大批记者的摄像机及相机的拍摄,在高速行驶时发生车祸遇难身亡。事后全社会人对当时进行追赶的记者和摄像师进行了猛烈抨击。事件发生一个月后,记者们开始在网上对抨击者进行回复,大致内容是,并不是他们一味的要拍摄戴安娜,而是在受众的强烈需求下,为了满足受众的视觉猎奇而拍摄。事实上戴安娜从她与查尔斯王子结婚的那一刻起就已经卷入人们的视觉观看需求中。为了迎合媒体与大众对苗条和结实身材的需求,她的形体有了很大的改变,戴安娜通过了节食,还有每天按时进行体操锻炼,最终她从各个方面基本达到了银屏上观众需要的效果,成为媒体和大众希望看到的样子。记者们观点确实有一定道理,很多时候,受众的需求也影响着传播者的态度和方式。

同时视觉文化的发展也铸就一代英国王妃,戴安娜被称为“英格兰的玫瑰”,当仍不让的成为二十世纪下半页全世界曝光率最高的人之一。若不是视觉文化如此高度的发展,若不是全世界的镜头都对准了她,或许她也只是一个普通的王妃,或许也不会出现后来悲剧的一幕,仅仅如英国几百年来的其他王妃一样被记录在王氏族谱里。然而高度曝光的情况下,她成为全世界中的公众人物,这一切也改变她的命运。

八十年代香港电影有一个很典型的特点,它的一个电影镜头一般不会超过三秒,每一一个镜头都转换得很快,让观众在欣赏电影的时候具有一种视觉快感,但同时这种快餐式的缺乏长镜头的电影,久而久之令观众的在看电影时缺乏一种思考,因为它的每一个镜头转换的太快,使观众在观影时来不及思考。观众容易被电影牵着鼻子走,对事物缺乏深层次的思考。而《新版笑傲江湖》在视觉和剧情上的颠覆,特别是让本来是是男儿身的东方不败直接从一开始就以女儿身出现在观众眼前,并不自觉的引导观众对东方不败与令狐冲之间的爱情产生同情与祝福。事实上传播者已经从客观上改变了受众原有的社会伦理观念,等于让受众不自觉的接受同性恋或者是违背常规的社会伦理观念。

四、视觉观看也是文化的派生

通过视觉的观看,人们直观的看待事物,现在视觉文化的发展,人们可以更加深入的了解外在世界。传播者在营造各种各样惊奇的视觉效果时,其实也是对某种文化的传播与张扬。如1957年建成通车的武汉长江大桥,从它的色调和桥墩、桥头堡的样式来看,就能明显的感觉出一种复古的风格并且参合着一些前苏联时期的文化元素,而后来建造的武汉长江二桥、三桥,采用桥中竖起一根大柱,两头斜拉着数十条钢条,就明显具有现代建筑风格。通过一个事物的外观就能散发出他所包含的文化。

俗话说,人靠衣装,佛靠金装。尤其是在当下,许多事物确实需要包装,才能在第一时间吸引人的眼球。如画框和画作的关系,德里达说画框“既不在作品之内,也不在作品之外,既不在作品之上,也不在作品之下,既反对对立,也不保持不确定,而且也给作品相当的影响。它不再仅仅是环绕在作品周围。”观众在欣赏一幅图画作品时绝对是连同画框一起欣赏,有相应与画作的画框作品一定比没有效果要好得多。现在观众的眼睛已经变得没有耐心去细细品读,就像他们打开电视如果没有在一分钟之内吸引到他们的眼球,可能就要马上换台,观众手上也掌握着一个主动权。

现在很多电视节目都要在其原本的内容上,做一下视觉包装,如2012年热播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取得了很高的收视率,这部纪录片不仅仅是向观众介绍全国各地的美食做法,从视听符号的层面来说,更多地是以轻松快捷的叙述节奏和精巧细腻的画面,它采用“微距摄影”的手法,通过画面、声音、蒙太奇把美食的诱惑表现得淋漓尽致,向观众展示中国人的日常饮食流变。观众在观看这部记录片时,同时也是在欣赏一道视觉盛宴。

人类进入视觉化读图时代后,影视传播的形象化、直观性等特性,使其在跨文化传播过程中的优势日益明显。借鉴麦茨的电影符号学理论,影视文本可以分成三个部分,前两个部分为:视听部分,包括语言、行为、景观、构图等视听符号;故事部分,建立在第一层之上,通过视听语言构成一个连贯的、具有意义的故事。[4]《舌尖上的中国》能够取得成功足够说明视觉文化的发展能够有利于吸引观众的眼球,也有利于文化通过视觉画面的方式进行传播。但是这仅从文化的传播方面具有一定的益处,在视觉文化高度发展的今天,人们可以好好利用它的作用,但是必须掌握好它的度,尽量它避免它带给社会的负面效应,以及思考如何利用视觉文化更好的为人文社会发展服务。

摘要:当前的社会中,人们的眼球无时无刻不受到视觉的冲击,让人眼花缭乱,许多吸引你眼球的事物,也许你并不清楚它的主要思想,而眼球却被它牢牢吸住,不肯放开。这些吸引眼球的视觉和新的思维以出现在荧屏中的现象比较突出,很多方面冲击着传统文化和价值观。

关键词:视觉,传统文化,影视,观看

参考文献

[1]尼古拉斯·米尔佐夫.视觉文化导论[M].江苏人民出版社.

[2]王成宇.刍议自媒体时代下重庆地域文化传播与发展的研究策略[M].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1):146.

[3]马小燕.《斯拉姆》的影视人类学透视[M],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126.

略论云南文化的视觉文化传播 第7篇

云南地处祖国的西南边陲, 历史悠久, 民族众多, 文化资源特别是民族文化资源尤为丰富, 自然资源极其多样而神奇。因此, 云南被誉为音乐舞蹈的海洋、美术摄影的殿堂、影视摄影的基地、文学创作的富矿、民族文化的金矿。悠久、多样、神奇、瑰丽的云南文化不仅为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作出重要贡献, 也为云南发展文化产业提供了重要的资源基础。

自1996年提出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的目标以来, 云南省在促进文艺繁荣、发展文化产业、培养文化人才等方面大胆改革、创新, 其文化知名度、影响力、竞争力和整体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在文化建设方面呈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广播影视、新闻出版、电子音像、文艺娱乐、网络、新媒体、体育、会展和乡村特色文化等主导性文化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走出具有云南特色的发展模式———“云南模式”, 并在全国形成了令人瞩目的“云南现象”。目前, 文化产业已成为云南最具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之一。

二、视觉文化及视觉文化传播

随着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传播技术迅速变革, 视觉文化时代早已悄然而至, 人们被各种各样的视觉刺激———电影、电视、招贴海报、商品包装、杂志插图、书籍封面等包围着。视觉文化是影像和形象占主导地位的文化形态, “也就是文化脱离了以语言为中心的理性主义形态, 日益转向以形象为中心, 特别是以影像为中心的感性主义形态。视觉文化, 不仅标志着一种文化形态的转变和形成, 而且标志着人类思维方式的一种转换” (1) 。而与之密切联系的“视觉文化传播”是“指经由形象媒介, 特别是影像媒介对广义的可视形象实施传播而形成的一种文化现象和传播形态” (2) 。

在视觉文化时代, 图像化的事物和信息能得到更为广泛和更为自由的传播, 而其他非图像化的事物和信息也可借助图像、形象等视觉符号进行传播。视觉文化时代的到来, 使得信息传播更为快捷, 更为自由。在这样的发展机遇中, 云南文化可以借助视觉文化传播的优势, 加大产业发展, 使其进一步深入人心, 扩大其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和号召力。

三、云南文化的视觉文化传播现状

从总体上看, 目前云南省的文化产业初步形成较强的实力, 呈现良好的发展前景, “文化云南”的形象日益显现, 正在实现从民族文化大省向民族文化强省迈进。

首先, 民族歌舞文化在这一方面表现突出。“云南是中国世居少数民族最多的一个省份, 是一个世界上少有的多民族群体, 多文化形态共生带” (3) , 民族歌舞资源丰富。民族歌舞文化利用影视、广播、网络等现代传媒手段, 不断扩大自己的影响, 走向京城, 走出国门, 打造成为云南的著名文化品牌之一。大型原生态歌舞《云南映像》巧妙地将浓郁的民族风情和质朴的艺术魅力结合起来, “并采用当代最先进的电子音、视频和多媒体舞台设备, 最大程度地再现了民间舞蹈的感观氛围, 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试听刺激和心灵冲击, 形成了一道与流行文化、时尚文化迥异的文化奇观” (4) , 不仅成为云南省一张响当当的名片, 而且也成为中国的一张文化名片。大型民族风情歌舞《丽水金沙》以舞蹈诗画的形式, 荟萃了丽江奇山异水孕育的独特的滇西北高原民族文化气候, 亘古绝丽的古纳西王国的文化宝藏, 通过优美多姿的舞蹈、动人心弦的音乐、绚丽多彩的民族服饰、立体恢宏的舞蹈场面、出神入化的灯光效果, 全方位地展现了丽江独特而博大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其他诸如《七彩情》、《舞彩云》、《贝叶之光》、《蝴蝶之梦》、《印象丽江》、《纳西古乐》等一系列的大型民族歌舞, 让观众在如诗如画、亦真亦幻的七彩云南的艺术景观中, 深深感受到丰富多彩、充满魅力的云南以及云南民族艺术的巨大艺术感染力和震撼力。

其次, 像丽水金沙演艺有限责任公司、云南映像文化产业有限公司等影视、演艺等龙头企业培养了一批本土文艺人才并推出一批云南品牌的影视精品。以《诺玛的十七岁》、《花腰新娘》等为代表的电影作品, 表现了少数民族人民的特有日常生活、情感世界、精神风貌等, 具有深厚的人文内涵, 拓宽了民族电影的创作类型和表现领域。2005年9月, 由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云南省影视创作指导小组具体策划组织实施了“云南影响”新电影系列, 该系列预计在云南的10个地域拍摄10部电影, “云南影响”新电影旨在通过电影营销云南、输出云南, 让“云南影响”影响世界 (5) 。目前, 云南省充分利用了云南香格里拉、三江并流、石林、大理、西双版纳、腾冲火山热海、红河元阳的梯田打造“天然大摄影棚”, 依托大理天龙八部影视城、丽江束河茶马古道影视城等建设了一批适宜电影电视剧拍摄的人工景点及景区, 并创造了影视制作的相关条件,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再次是与旅游项目相结合的各地地方文化节的开展。“视觉符号是事物和知觉之间的中介, 是地域文化观念的物化形式和传播载体” (6) 。地方文化节是以区域文化特征为基础, 紧紧围绕特色文化而开展。云南各少数民族几乎都有自己独特的民族节日, 如傣族的“泼水节”、白族的“三月街”、彝族的“火把节”、傈僳族的“刀杆节”、瑶族的“盘王节”、景颇族的“目脑纵歌”、独龙族的“卡雀哇”、佤族的“新米节”等。有些地区结合自身人文、自然优势, 陆续举办了一系列富有特色的地方文化节, 元阳梯田文化节、德宏葫芦丝文化节、罗平油菜花文化节、腾冲火山热海旅游文化节、晋宁古滇文化节、临沧茶文化节、扬武烟盒舞文化节等。地方文化节着重突出民族特色、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 充分挖掘民俗资源和区域文化内涵, 形成有特色的文化产业和著名的文化品牌, 丰富了旅游的文化内涵, 成为旅游业的有机组成部分。

依托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 云南还打造出以民族文化遗存为内容的香格里拉、丽江古城、大理古城、茶马古道等一批有特色的文化品牌;大力扶持新闻出版行业,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云南出版业打“特色”牌, 使滇版图书不仅内容丰富、品种齐全, 更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 先后出版一系列的精品书籍, 并编辑出版了《文化云南》、《祥瑞云南》两本高质量的邮册;云南本土的各影视动画公司创作了具有中国民族文化特色、云南本土气息、有自己原创品牌的动漫产品, 充分展现了云南在本土动漫创作上的巨大潜力;通过文化交流和国外演出表演, 有时还搭乘“中国文化年”的东风, 让海内外的朋友领略与众不同的云南民族文化, 扩大了在海外的影响。

云南省在以上项目中充分发挥了媒体的传播优势, 让人们近距离地欣赏丰富而神奇的滇文化, 并引领人们参与其中, 亲身感受滇文化的无穷魅力, 这就是云南文化的视觉文化传播效应。

四、加强云南文化视觉文化传播的建议

虽然云南文化在视觉文化传播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但文化资源优势未能充分发挥, 与发达省区相比, 仍存在较大差距, 表现在产业规模总量较小、地区差异较大、产品较为单一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 云南文化的视觉文化传播仍需加大力度、拓宽领域。

1、借鉴原有经验整合云南文化资源, 打造视觉传播平台

相对于云南多样的文化资源, 目前正在开发的文化资源极其有限, 应借鉴成功的经验, 打造视觉传播平台。在保护的前提下, 为传统工艺、民间的歌舞、民族建筑、民族美术、民族服饰等寻找适合的表现载体, 整合资源, 使其焕发勃勃生机。云南省是一个“最美、最大的天然摄影棚”, 《无极》、《千里走单骑》等大片相继来滇取景, 众多观众通过影片领略了云南神奇美丽的自然风光和古滇文化, 在此情形下, 应利用视觉文化传播扩大影响;同时, 要加大对云南本土电视节目的整合和市场化运作, 打造出在全国叫得响的电视栏目、电视剧和电视专题片、纪录片;对各个地方的特色文化进行整合包装, 充分发挥文化艺术、新闻出版、音像电子等领域的优势, 将它们联合起来, 打造成符合本土特色的视觉传播平台。

2、多渠道塑造视觉效应

随着社会和科技的发展, 视觉媒介的发展可谓日新月异, 其种类也日渐多样化。图片、博客、播客、广告、动漫、创意概念、DV个人作品等都可以作为传播云南文化的渠道, 并联合相关文化产业, 形成双赢的文化产业链。以网络为例, 网络中特有的视觉元素可以成为宣传民族文化、民俗风情、环境人文的最直接、最便捷、最有感召力的传播方式。就动漫产业而言, 动漫是一种喜闻乐见的文化形式, 以其鲜明动感的形象, 时尚的流行元素等吸引着人们。但目前云南省的动漫产业仍处于起步阶段, 迫切需要提高动漫产品的水平, 拉动衍生周边产业的发展。随着新媒体的发展, 手机动漫、手机报等正处于发展阶段, 云南省文化借助新媒体、新技术可大有作为。

3、传承民族民间文化加强对外交流

在视觉文化时代, 利用现代传播手段更好地保护、传承、传播民族、民间文化, 发掘利用宝贵的文化资源, 推进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 是一项严峻而迫切的任务。就云南省民族、民间文化而言, 由于其独特性和丰富性, 加强对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 有利于民族间文化的交流和保存文化的多样性, 为中国民族文化的交流和发展增添活力。在文化建设中, 应根据民族文化资源特点、文化产品的特点, 在保护前提下, 寻找适当的媒体和途径, “实现民族视觉文化资源的现代转化, 使其再现与新的社会环境中, 走入市场, 带来效益, 推动其复兴和再生产, 探讨在应用和创新中得到传承和保护” (7) 。同时, 随着视觉文化在全世界范围内的不断发展, 各种跨文化交流问题日益凸现。在此环境下, 加强对周边国家和地区的文化输出, 积极参加国家的文化外交项目, 组建跨国、跨地区的文化产业集团加强对外文化交流, 可进一步提高云南在国际上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摘要:在视觉文化时代, 视觉化传播是一种切实有效的方式。目前云南省正在大力进行文化大省建设, 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而要进一步通过视觉化传播来发展云南的文化产业, 还需开拓思路和领域。

关键词:云南文化,文化产业,视觉文化传播

参考文献

①W.J.T.米歇尔:《图像转向》, [M].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2版P17

②陈龙、陈一:《视觉文化传播导论》, [M].上海三联出版社, 2006版P20

③李彩霞:《加快云南省文化产业发展研究》, 引自云南干部教育网http://www.ynce.gov.cn/ynce/site/main/article004.jsp?Arti-cleID=17969

④林安芹:《大众传媒时代的民间文化传播——以大型舞蹈〈云南印象〉为例》, [J], 《民族艺术》, 2005年第6期P92

⑤高小立:《云南民族新电影强势进京》, 《文艺报》, 2006年11月23日

⑥李冬梅、王家民:《地域文化与视觉符号设计》, [J].《新西部》, 2007年10期P205

插画的视觉文化解析 第8篇

一、从视觉文化的角度看插画艺术

提到插画, 人们往往想到这样的场景:书籍杂志中的图像、户外广告中的图像以及一些快速地绘制出的一个个夸张的符号、卡通人物、变形的各种象征符号。透过这些表面现象, 我们则可以发现插画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美学性产物, 和诗歌、舞蹈等艺术形式一样, 是反映人的内心情感的一种表现形式, 是对于生活的个性化的表白。例如, 几米就认为应让“图像”成为另一种清新舒洁的文学语言。在他的作品里营造出流畅诗意的画面, 散发出深情迷人的风采。几米的故事引领着每一位欣赏他作品的人看到并相信世界上的美与善, 同时也反映了现代人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因此每个人都能在他的故事中找到一个映照和寄托, 或许这就是几米作品的迷人之处。又如绘本作者钱海燕, 她是近年来崛起的著名青年女漫画家, 她的漫画作品幽默、俏皮, 蕴含着一种灵秀之气和深沉的人文精神。她观察生活有着一种独特的视角, 于是, 在她的笔下, 几笔漫画加上几句精练的文字, 就折射出了她独到的生活智慧。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 从视觉文化的角度去看插画艺术同样能够使得我们获取某个时代或是某个作家所代表的思想及存在状态, 而且这种形式更能够让处在当代这种信息化时代里的人去接受、承认。

二、视觉文化中的插图教育价值

课文插图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 我们在对课文语言的学习的基础上对课文插图进行进一步的思考, 对借取课文插图获取信息这一方法给予指导, 这对学生在认知这一方法的基础上理解视觉文化有引导作用。比如说课文插图中的中心主题是如何体现的?比如有些课文中的插图, 除了能够揭示出相应课文语言的所指外, 自身还包含着丰富的内涵, 这是因为这些插图不仅仅是作者对课文语言的简单描摹, 而是作者对作品的再创作, 画面上的线条、明暗、位置经营, 都抹上了作者的情绪色彩。

法国的让·拉特利尔在《科学和技术对文化的挑战》一文中就曾提出:“不能低估图像文化, 尤其是动态图像文化, 由于它们通过图像作用于情感, 从而已经并将继续对表述与价值系统施加的深远影响。”鲁迅先生也曾说过, “书籍的插图, 原意是在装饰书籍, 增加读者的兴趣的, 但那力量, 能补助文字之所不及。”丰子恺生前曾为《阿Q正传》等9篇小说作过插图, 他说:“这些插图, 就好比在鲁迅先生的讲话上装上了一个麦克风, 使他的声音放大。”的确, 在某种意义上说, 插图就是对某些文字语言信息的艺术放大, 具有文字所没有的不可替代性。尤其在信息时代面前, 在视觉文化的视野下, 课文插图有了新的内涵和新的意义。如何正确认识课文插图的现代教育价值是时代的呼声, 也是学生发展的需要。

三、视觉经验对插画作品创作的影响

插画属于绘画艺术, 诉之于视觉。插画作品除了表现其独特的面和线的瞬息造型外, 往往还要表现创作者的某种审美取向。创作者要想使读者能够很好地解读自己的作品, 并且使解读者与自己产生感情共鸣, 不仅要求创作者自身有丰富的视觉经验, 同时还必须能够正确把握读者所具有的视觉心理图式, 只有这样, 创作者的作品才会迸发出生命力。

可以说当今的数码插图也可以理解成插图的一个新品种, 相对于数码插图而言, 使用常规绘画媒介的插图可以成为“传统插图”了。数码插图和“传统”插图确有共通的一面。“传统”插图的基础知识如素描、色彩学、透视学、解剖学完全适用于数码插图。我认为如果数码插图离开了视觉经验的支持是不可思议的, 可以说正是数码视觉经验造就了数码插图这一门新艺术。艺术能力是指艺术构思的实现能力, 比如说创意能力、造型能力、色彩能力等等, 它是艺术家艺术水准的重要体现。视觉经验与艺术性是数码插图最重要的一部分。

面对这个被视觉文化垄断的时代, 插画艺术这门古老的艺术依旧存在并在固守批判现实主义的精英中流行, 在他们的图像中, 画面的纵深感被不同程度地压缩, 加上大面积单纯色彩的平涂, 使得主体图式显著跃现出来, 有效地增强了图像的视觉张力和感染力。另外, 我们也很难从他们的图像中找出明确的艺术风格, 夹杂在他们图像间的是写实主义或表现主义等等多种艺术样式的变异体。传统的绘画风格已不是他们界定自我艺术样式的标准, 而仅仅作为强调艺术个性的形式借鉴及参照。从图像间流露出的更多是他们作为当下生存的个体对于时代的自我感受。图像中的观念意味在逐步挣脱了传统插画的束缚之后统领了整个艺术过程。尽管他们的艺术并没有完全逃离出精英意识和社会反映论的范畴, 但在社会现实和个体的关系上给当代插画做出了新的描述。

插画艺术从直接的角度看, 视觉是最主要的感受、拥有、享受生活的方式;从间接的角度看, 视觉则是唯一的感受、拥有、享受生活的方式———在间接感受、拥有、享受生活中, 视觉经验可以涵盖、替代其它一切感觉经验, 而其它一切感觉经验都无法涵盖、替代视觉经验。人类对视觉文化需求的最深层的动因, 主要是由视觉经验在人类生活中的基础地位和重要作用所决定的。因此, 视觉经验对于插画文化的影响是历史的、深层的。

浅析视觉文化对传统阅读文化的冲击 第9篇

一、潜在转移的阅读动机

以语言文字代码为主要内容的传统阅读行为一直被看作是人类生存的一种重要方式,然而随着视觉文化时代的到来,人类的阅读动机却发生了“潜在的”转移,大众阅读的主导动机由吸收学习转变为消遣娱乐了。这种潜移默化的转变,是因为它在很大程度上不是阅读主体自觉自为的,而是由现代社会的性质和视觉文化的符号特征所造成的。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已经开始由生产向消费、享受慢慢转变。消费社会理论认为:随着消费社会取代了生产的社会,追求感官愉悦的消费主义意识形态随之膨胀起来。图像相对于文字符号来说,它直接诉诸人的视觉系统,使人的视觉要求无阻碍地得到满足。为了迎合人们这种感官的需求,我们的视野里到处都充斥着各类视觉图像。

二、主观能动性减弱的阅读主体

传统阅读是一种具有充分自主性、自由度的阅读行为。例如阅读的内容、时间、方式等均可因人而异,从而促使在阅读过程的各个环节上都呈现出鲜明的自主行、个性化特征。而视觉文化的阅读,阅读主体的主动性变成了受控的被动性,阅读内容、方式呈现出空前的趋同性,阅读主体的个性化特征也随之消除。

视觉文化产品的品种和数量,依靠科学技术和工业化大批量生产的优势,其急速增长是任何一种文化都无法比拟的。随着电视、网路等通讯传播技术的日渐发达,人们接受视觉文化产品的渠道和窗口越来越多,貌似每个人对阅读内容的选择似乎具有极大的自由度。然而,由于经济生活已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之中,文化产业与其他产业一样,都离不开经济规律的操控,到处都充斥着同样的广告,并不停地机械地重复着。因此,表面丰富多样的视觉文化产品只为读者营造了一种虚假的自由选择的环境。

尤为甚者,视觉文化的影视作品,使读者失去了对阅读方式、时间、速度的控制。对特定影视作品的阅读,所有人都必须在同一时间内同一空间中,用相同的方式阅读,而且阅读的速度节奏必须与影视作品预设的速度节奏相一致,相对于传统的印刷媒介阅读的自由性和自主性荡然无存。阅读行为明显具有了一种标准化、组织化、制度化的群体按时作息制的特征。

三、被削弱交流的阅读行为

交流既是人生存的条件,沟通、理解的手段,又是人存在的本质。阅读行为之所以被看作是人类的一种重要的生存方式,就因为阅读是人类众多交流形式中不可或缺的一种。阅读行为的展开、过程的推进、意义的实现、价值的所在,全部都依赖于阅读内容与阅读主体间的交流来完成。阅读的交流不仅使读者增长了知识、丰富并产生了新的思想、提升了人格精神、陶冶了审美趣味、锤炼了感知和思辨能力,而且是作者创作的意义及所要实现的价值。这正是传统阅读行为的功能、价值之所在。然而基于视觉文化的阅读行为却越来越漠视了这种交流的机制,这是视觉文化阅读与印刷媒介阅读最本质的差别。而造成这种差别的根本原因是视觉文化固有的直观、易懂的特性消除了交流存在的基础。

首先,交流建立在双方关系平等、对称的前提下,不存在绝对的真理拥有者,对话角色具有可互换性。然而视觉文化当中的影视传媒、广告等作为完全不平等的话语输出,其与观众的沟通交流是不对等的,观众只能选择接受或不接受的,扼杀了公众的精神性、超越性。大众传媒的单向的播出,明显打上了话语权的烙印。这种对接受者自由选择的限定,很明显是非文化,或者说是反文化的。

其次,交流存在的另一个基本前提是差异性,即它是不同声音之间的相互交流论争。然而,视觉文化的阅读恰恰缺乏不同声音之间的论争,准确地说,是文化产业及其影视作品巧妙地缝合了阅读大众与影视作者及其作品之间本来存在的视界差异。

四、阅读的想象力被剥夺

传统阅读文化的文化意义、功能价值在于在阅读的自由性、创造性及阅读过程中可以充分展开的想象力。而想象力又是创造性阅读的重要前提。凭借丰富的想象力,抽象的语言文字符号才能被还原为丰富多彩的生活画面;抽象的哲理、思想、原则、定理等才能被读者理解;作品的意义才能得以实现,价值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然而,在阅读现在的图像视觉文化过程中,这种创造性、想象力却受到严重的削减。主要原因有三:一是阅读主体的被动受控性,二是阅读载体失去对话交流的基础,三是视觉文化浅显的直观性。此外,视觉文化使读者与阅读内容之间距离感消失,从而失去了想象空间。

总之,视觉文化时代的到来,对人们的阅读动机、阅读方式、阅读内容、阅读结果等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及冲击,阅读性质及方式的改变所折射出的不仅仅是文化载体的变化,更重要的是传统文化艺术与现代文化艺术从媒介形式到内涵性质的巨大变革。这种变革的积极性与消极性如何评价,如何对待和引导这种变革,都是在今后以及很长一个时期内广大文化艺术工作者所重点面临的一个课题。

摘要:传统印刷以语言文字符号为载体的阅读文化, 已被无论是外在形态还是内在性质都不同于传统特征的现代视觉图像文化所代替。因此阅读文化已不再是人类文化艺术单一的形态, 另一种新的文化艺术形态——视觉文化已经占据了现代文化的主导地位。在现代视觉文化的时代, 人们的阅读载体、阅读动机、阅读主体的主观能动性、阅读内容与阅读主体的沟通方式及想象空间, 都较传统阅读文化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关键词:阅读文化,视觉文化,冲击

参考文献

[1]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M].上海:三联书店, 1989.154.

[2]Guy Debord.The Society of Spectacle New York:Zone, 1994.

[3]丁亚平.艺术文化学[M].北京:超星图书馆.

[4]巴赫金.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M].上海:三联书店, 1992.344.

[5]弗.杰姆逊.后现代主义与文化理论[M].陕西: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6.192.

上一篇:技术知识表达能力下一篇:作文教学的本色